一、时频测控技术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沈铖武[1](2021)在《车载光电瞄准平台主动隔振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保证车载导弹打击精度,在发射前,需要通过定向准直测量设备对弹上棱镜的方位角进行测量,从而确定导弹的初始发射方位角度。目前国产车载导弹配套的定向准直测量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测量设备必须放置在具有独立基座的光学测量平台上。独立基座与载车分离,以防止载车振动对定向准直测量设备的测量精度产生影响。设备的展开作业操作难度大、作业时间长,因此严重影响了装备的机动性能。随着装备现代化水平的发展,对定向准直测量设备进行隔振处理,从而使其能够摆脱对独立平台的依赖,实现与载车固连状态下的稳定测量,将极大地提高装备的自动化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针对载车振动主要集中在低频段的特点,本文选择主动隔振方案,进行对载车振动的隔离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理论分析了振动对陀螺仪测量稳定性和自准直测量的影响,建立了单级主动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确定了车载测量平台主动隔振系统的总体方案。2.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法对载车振动的频谱特性进行分析。对经验模态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模态混叠现象进行聚合经验模态分解,分解后模态混叠并未得到有效抑制。针对复杂信号的模态混叠现象,本文提出噪声延展聚合经验模态分解法,并应用该方法对载车振动进行分解,使分解过程中的模态混叠得到了有效抑制。3.通过运动方程建立了单级主动隔振系统的力传递率模型,通过理论建模和实验建模两种方式对VT-300电磁作动器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进行研究,建立该电磁作动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频率、幅值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根据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模糊PID控制下的主动隔振效果仿真。4.设计了嵌入式信号采集与处理电路。采用TMS320VC33作为处理芯片,将A/D、D/A、I2C等数字接口电路都集成在一个高密度FPGA芯片内。通过直接存储器存取数据,使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同时进行,简化了电路,提高了系统集成度。5.完成主动隔振样机的制作,在实验室搭建模拟实验平台,开展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主动隔振后,传递到作动器输出端面的振动衰减了21.3d B,寻北仪的定向误差为138″,自准直仪的测量不受振动影响。本文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隔振控制,为实现定向准直测量设备与载车固连状态下的稳定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使光电测量设备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摆脱了对独立支撑平台的依赖,提高了装备的机动性,对装备整体性能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魏文强[2](2020)在《基于双路ADC的数字化直接线性相位比对方法的研究》文中指出精密测量技术作为当今尖端科技的核心内容,在诸多领域内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卫星导航、大地测量、航空航天和航海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时频测量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对更高测量精度的方法的探索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由于频率源内部噪声的影响,其表现为输出信号在频率和相位上的随机起伏变化,频率稳定度作为衡量频率源性能的重要指标,从取样间隔的长短上可分为长期稳定度、短期稳定度以及瞬态稳定度。频率稳定度一般由相位差或者频差导出,因此,对频率稳定度的探究的基础就是对信号的频差或者相位差测量方法的研究。在时频测量中,相位处理具有最高的测量分辨率,而模拟线路下的相位处理虽然能比较完整地保持输入信号的原貌,但是由于存在抗干扰能力较差、对硬件环境依赖性较强、设备价格昂贵等缺点,数字化下的测量方法逐步取得了主导地位。而传统的数字测量方法仍然存在诸多缺点,如需要频率变换而引入复杂电子线路,计数器带来±1个计数误差,触发器的延迟误差等等。为克服以上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字化测量方法-基于双通道ADC的数字化直接线性相位比对方法。该方法采用一个高稳定的高频时钟源和对称结构的双通道ADC的以最大程度上抵消噪声的影响,从而实现更高的测量分辨率。在频率N倍于被测信号的时钟下,将被测信号等间隔划分为N份,其中0o和180o所在区域记为线性区(0o位于线性区中心处),由于时钟信号在频率倍数于被测信号的基础上仍存在一个微小量的频差,从而导致相位间微小步进的现象,当时钟移出线性区时,相邻的下一个时钟将会进入线性区,即一次相位比对的满周期的完成,从而任何时刻必会有时钟序列落在线性区内,完成对信号线性段内的数据采集。通过对线性段采样数据的幅值-相位转换,从而导出两比对信号的相位差。通过合理地调整线性区的大小、选取高性能的ADC等措施均能进一步提高测量分辨率。本文对双通道ADC的数字化直接线性相位比对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案进行了详述。并进行了OCXO的自校实验、OCXO与XPRO铷钟的互比实验,实验表明,该方法在OCXO自校情况下频率稳定度可达10-12/s,这种没有频率变换而直接得到线性的测量结果的方法能够具有最小的漂移,同时由于简单和处理直接,噪声指标相对比较理想、测量的响应时间快、方便应用于控制装置等优点。因此,该方法在频标领域有着较强的竞争力。
韩敏[3](2020)在《玉米低损防堵脱粒清选机构及其联动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谷物机械化收获正向高效智能化方向发展。高效籽粒直收是玉米机械化联合收获的主要发展方向,但由于采用籽粒直收方式时玉米籽粒及茎秆含水率较高(28%以上),导致玉米籽粒破碎率高、高效收获时脱粒清选环节堵塞风险大,这已成为阻碍玉米籽粒高效直收技术推广的瓶颈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通过试验、仿真和计算分析先后开展了直收玉米籽粒的损伤量化研究、变振幅筛面玉米颗粒群运动分析和基于加速度信号分析的田间玉米籽粒直收脱粒负荷状态诊断研究,创新地提出了基于双向拉线夹持原理的凹板间隙调节机构并初步开展了脱粒清选环节联控策略分析。本文的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图像技术对不同作业参数下得到的直收玉米籽粒进行了表面破损特征的提取、融合及测量,提出了单个玉米籽粒损伤的量化评价指标并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量化指标能有效地表征玉米籽粒损伤程度;凹板间隙及作业速度对籽粒损伤影响显着。(2)采用弧形结构研制了玉米低损伤凹板筛,发明了基于双向拉线夹持原理的脱粒间隙快速调节机构,研制了玉米低损防堵脱粒清选试验台,满足了模拟试验要求;优化了筛前端的变振幅机构,通过电动推杆的升降改变了筛前端滑槽角度,实现了筛前振幅的连续调节。(3)对田间试验中采集的加速度信号进行了时频分析和小波包分析,发现负荷波动均出现在50 Hz以下,与机器实际作业工况具有一致性;计算了9组信号的振动烈度,结果表明有物料喂入时烈度值为空载时的4-10倍,烈度随脱粒状态的变化明显,可作为脱粒状态判断的量化指标。(4)基于EDEM离散元仿真探究了物料后移速度、透筛率和籽粒损失与筛前端滑槽角度的关系,研究表明:当筛前端振幅增加时,物料后移速度加快,速度增量也随之增加,滑槽角度从42°增加到47°时的速度增量约为2°增加到7°时速度增量的4倍,当滑槽角度大于37°时,损失籽粒明显增加。(5)对不同作业负荷条件下的脱粒清选过程及其关联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初步制定了脱粒清选联动防堵控制策略。采用西门子PLC、称重/加速度传感器、步进电机、电动推杆等初步构建了脱粒清选联动防堵控制系统并实现了联控策略的模拟演示,为联控策略的进一步优化奠定了基础。减小脱粒损伤、降低收获损失、防止脱粒清选环节出现堵塞是谷物高效联合收获的共性需求。因此,本文开展的低损防堵研究工作不仅对促进玉米籽粒直收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直接的参考意义,对解决其它谷物高效机械化联合收获面临的损伤、损失和堵塞问题也具有普遍的参考价值。
王一妃[4](2020)在《基于数字线性相位比对的全域频率稳定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卫星导航、航空航天等科研探索领域对时间准确度和时间基准频率源的精度要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对频率源分析和测量方法的精度也要与之同步提升。在时域使用频率稳定度来衡量频率源性能,并根据测量时间的长短将频率稳定度划分为瞬态、短期、长期频率稳定度,随着对频率稳定度的进一步研究,频率稳定度的表征逐渐由阿伦方差发展到修正阿伦方差、哈达玛方差等形式。频率源的测量方法由传统的模拟方式发展到数字方式,改善了模拟方式下线路分辨率有限、噪声单点过零检测敏感的不足,对于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数字双混时差法,其通过混频得到的被测量误差倍增,使实际测量频率降低,并不能获得毫秒量级以下的瞬态频率稳定度。目前在导航、雷达等领域,信号的远端相噪及瞬态稳定度是导航精确定位及雷达捕捉细节的重要因素,故发展响应时间短、分辨率高的时频测控技术是十分迫切的。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化线性比相的频率稳定度测量方法,针对数字化测量中模数转换器产生的量化误差,创新地采用了游动时钟采样结合边沿效应的方法,建立了一种优化选取采样点的方案,运用游动时钟采样模型控制被测信号采样点,保证采样点选取在被测正弦信号正向过零点附近线性区间内的某一跳变边沿,线性区间内的量化模糊区在单位时间内的步进量近似相等,抵消了部分采样误差,应用游动时钟采样原理提高测量精度,同时借助游动时钟扩展到整个被测正弦信号的线性段进行采样,通过边沿效应结合游动时钟采样,可抑制数字测量方式下的量化误差。本文建立了数字游动时钟相位比对测量方案,并且对测量方案中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数字游动时钟相位比对测量平台上使用恒温晶振和铷原子钟完成了平台测试实验、自校实验及互比实验。实验数据分别用阿伦方差、修正阿伦方差、哈达玛方差进行瞬态、短期、长期频率稳定度表征。实验验证了采样时钟频率相对于被测信号的频率越高,所得到的有效线性区间越小,在该有效区间内的采样点测量精度越高。实验表明本测量系统可以得到自校方式下的瞬态频率稳定度10-9/100μs、短期频率稳定度10-12/1s及长期频率稳定度10-14/100s,实现了从瞬态到长期全域频率稳定度的测量,借助游动时钟采样实现高精度时间与频率测量,为时频测控领域提供数字化相位比对的新思路。
张美玲[5](2020)在《卫星测控通信系统干扰检测算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卫星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科学研究、民用建设、以及军事通信领域,卫星通信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卫星的正常运行和工作都离不开卫星通信测控系统的支持和维护,所以保证卫星测控通信系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对卫星测控通信系统进行干扰检测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传统的干扰检测方法,如能量检测法仅考虑有用通信信号的功率远小于干扰信号的功率的检测环境,忽略有用通信信号。本论文在传统干扰检测算法的基础上,针对有用通信信号与干扰信号共存的检测环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谱对消——最小二乘法的干扰检测算法。该算法在现有谱对消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已知的信号频谱,由最小二乘法构建频谱模型,将接收到的实际信号频谱与构建模型的均方误差作为检验统计量。同时,根据背景噪声设定检测门限。与现有的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干扰检测算法相比,该算法考虑利用谱对消技术处理接收信号频谱,有效降低了背景噪声和有用通信信号对接收信号实际频谱与构建模型的均方误差值的影响,提升了检测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噪声调频干扰和扫频干扰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2)提出了一种基于眼图能量的干扰检测算法。在考虑有用通信信号存在的检测环境中,该算法利用通信信号眼图的特性,选择与接收信号眼图眼高有关的物理量作为检验统计量,再根据背景噪声和有用通信信号眼图设定检验门限。由于通信信号的眼图特性不受通信信号增强或减弱的影响,有效降低了有用通信信号能量波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提升了检测性能。经实验验证,该算法在低干信比下可实现对噪声调幅干扰、噪声调频干扰和扫频干扰的有效检测。(3)提出了一种基于负熵的干扰检测算法。在考虑有用通信信号的检测环境中,该算法利用接收信号的负熵可近似表示为有用通信信号、干扰信号和背景噪声三者的三阶累积量、四阶累积量多项式之和,选定接收信号负熵与有用通信信号负熵差的绝对值作为检验统计量,再根据有用通信信号的负熵设定检测门限。由于服从高斯分布的随机变量的负熵为零,因此该算法可有效抑制高斯背景噪声,提升检测性能。对噪声调幅干扰、噪声调频干扰和扫频干扰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4)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干扰检测算法。该算法利用矩阵奇异值能反应其谱空间特性的性质,构造接收信号的轨迹矩阵,再计算其相关矩阵,然后对该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归一化后的主奇异值之和作为检验统计量。该检验统计量与噪声方差无关,具有恒虚警特性,因此在高斯白噪声训练样本环境中设定检测门限。该算法对背景噪声不确定度的容纳性强,提升了检测性能。通过实验仿真发现,该算法对噪声调幅干扰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
杨子义[6](2020)在《基于复杂频率信号数字化直接线性相位比对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相位处理在时频测量领域中具有最高的测量分辨率,但传统的相位比对技术只能对频率标称值相同或成简单倍数关系的信号进行比对。随着时频测量被更加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探测、5G技术等各种新兴的技术领域中,复杂频率信号间相位比对的应用场景变得越来越多,测量精度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若需要实现复杂频率关系的两个信号间相位比对,传统方法通常需要对频率进行归一化处理,使电路变得极其复杂且引入了大量噪声,严重影响了频率测量精度。本文通过对传统相位比对方法的研究,引入广义相位处理等概念,将标称值不同的频率信号之间的相位比对延展到相位群中。经过对相位群中复杂频率关系信号的研究发现,在单个最小公倍数周期内,相位差并不会像简单频率关系一样规律性变化。但是若以两个比对信号的最小公倍数周期为间隔,在相邻相位群之间可以发现相位差的变化是连续的。相位群概念的引入,使得宽频率范围内的直接相位比对变成了可能。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字化技术及线性相位比对原理,以参考信号和被测信号的最小公倍数周期的整数倍为时间间隔进行采样,利用信号本身的相位特征便能够实现频率标称值成复杂关系的两个信号之间的相位比对。本文设计的复杂频率信号数字化直接线性相位比对系统,首先以标准信号作为ADC的时钟对被测信号进行连续无间隔的采样,并在FPGA中对闸门中的数据进行选取,使得相邻线性区采样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两信号间最小公倍数周期的整数倍。再通过三级均值滤波、幅值相位转换等算法,从而实现对复杂频率信号的直接线性相位比对。经过高精度标准频率源的自校与互比实验验证,本文设计的复杂频率数字化直接线性相位比对系统能够实现对复杂频率关系信号的频率及频率稳定度的测量,秒级频率稳定度能够达到E-13量级。本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在频标领域有着很强的竞争力。
王远[7](2020)在《数字化直接线性相位比对与DMTD方法的比较》文中研究指明在时频测控领域中,频率稳定度的测量一直都是一个重点。目前,国内使用的频率稳定度测量仪器主要为美国Symmetricom公司生产的5125A与3120A,国产化仪器占比相对不高。为了应对这种不利局面,国内相关研究机构纷纷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一部分研究者在积极地仿制国外先进仪器;另一部分研究者也在寻求方法路径上的创新。在频率稳定度测量这一分支领域中一直存在有两种技术路径,即直接线性相位处理与误差倍增处理。本文中选取了两种技术路径各自的代表方法,数字化直接线性相位方法与双混时差测量(DMTD)方法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了多方面的比对。文章通过理论上分析,估算了两种方法测量的精度以及各项误差对于测量系统的影响,并针对其中的一些可抑制误差提出了抑制性的处理办法。在实际指标的测量测定上选取了数字化直接线性相位比对仪与3120A相位噪声测试探针进行实测比对。通过实验的加权评定,在测量精度上,现有的数字化直接线性相位比对仪的测量精度略低于3120A。在自校实验中,使用铷钟、铯钟、8607的自校加权结果证明,实验所用的数字化直接线性相位比对仪的本底噪声近似高出3120A一个数量级,约为3×10-13。目前,DMTD方法仅能完成毫秒级及以上的频率稳定度测量,而数字化直接线性相位比对方法的测量范围可向下扩展至百纳秒级,对瞬态频率稳定度拥有完全的测量能力。瞬态稳定度对应着远端相位噪声,对于瞬态稳定度的测量能力使得该方法相较于DMTD方法可实现在通信领域更多的扩展应用。此外,从原理上分析总结得出数字化直接线性相位比对方法的动态测量能力和响应速度较DMTD方法更为出色。从仪器的成本上来看,相较于3120A十余万元的高额售价,数字化直接线性相位比对仪的成本局限于硬件,效费比颇高。相较于DMTD方法难以进一步提升的测量精度,数值化直接线性相位比对方法依旧拥有多种方法提升时域分辨率以及抑制测量本底噪声。本文针对数字化直接线性相位比对的原理特点,提出并分析了一种利用时钟移相处理的方法降低系统本底噪声的新方法,给出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分析。最后,在探究复杂频率处理中给出了一种针对特定复杂频率对测量处理的思路,并针对其作了仿真。总的来说,相较于DMTD方法的成熟定型,数字化直接线性相位比对方法在已有的高精度测量基础上,拥有着更为广阔的拓展空间。
郭怡萱[8](2019)在《基于相位处理的频率源测量与控制的研究》文中认为时频测控技术与各个领域息息相关,其中包括航天、军事、勘探、天文、电力通信等。随着时频系统的快速更替,对频率源的测量与控制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相位是周期性现象所具有的重要参数之一,基于相位处理的测量方法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测量分辨率。传统的测量与控制技术方法主要有正负一个字的计数误差,响应时间过长,线路复杂等缺点。现代科学的发展对时频测控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故将相位处理融入测量与控制具有显着性意义。在对相位处理理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一个基于相位处理的频率测量与控制系统。测量系统中首先将参考信号和被测信号转为数字信号,再对两信号进行相位重合检测,进而得到测量结果。控制系统中,将压控晶体振荡器与被测端相连,将其与参考信号间的相位差转换为压控电压,通过压控电压控制压控晶体振荡器,从而调整其输出频率。基于相位处理的频率测控系统应用了相位处理理论中的相位步进现象和相位群同步现象。相位步进现象体现在基于时钟游标效应的模数转换过程中。采样时钟信号与被采样信号满足时钟游标效应要求的特殊频率关系时,可较好恢复出被采样信号的原始信息。被测信号和参考信号的转换精度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测量精度,为了减小信号采样过程中的量化误差,可利用模数转换形成的量化模糊区具有的特性——边沿效应。相对于模糊区的其他位置,其边沿的分辨率稳定度更好,对被测信号的变化更敏感。通过量化模糊区的边沿获取稳定值,可使具有高转换速率的低位数模数转换器发挥出最好的性能。相位群同步现象体现在被测信号和参考信号的比对过程中,以两信号的相位重合点为标志设置测量闸门,保证测量闸门与两信号同步,可减少正负一个字的计数误差。在实验方案原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校和互比的测量实验及压控晶振控制实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测量时可获得10-12/s的短期频率稳定度,压控晶振控制后的短期稳定度也有所提升。相较于已有的频率测控系统,本文设计的测量与控制系统中不需要引入混频器、倍频器等器件进行频率转换,并且将相位处理和数字化相结合,这为时频测控技术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殷磊[9](2019)在《基于混合编程数据采集及多功能分析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工业生产中的机械设备向智能化、精密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促进了测试与分析技术的广泛应用。本课题基于测试分析技术和虚拟仪器技术,采用混合编程方法设计开发了一套集大容量信号采集、多功能数据处理和分析于一体的测试分析系统。使用Delphi编写了用户交互界面和数据采集卡的驱动程序。在数据采集卡的接口控制程序中,使用多线程的工作方式和缓冲队列技术,支持八个通道的大容量不间断数据采集和存储。依靠MATLAB强大的信号处理、分析和图形显示功能编写各种算法,使用组件对象模型(Component Object Model,COM)技术形成动态链接库文件(Dynamic Link Library,DLL),在Delphi界面中调用MATLAB各算法,实现多功能信号处理和分析功能。混合编程技术的使用拓展了测试系统的功能,使其具备了三十二种信号处理和分析方法,而且对于后期系统功能的完善和更新更加方便。提出并实现了由两种或三种时频分析方法组合而成的时频组合分析方法,如小波分解与快速傅立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FFT)、小波降噪与FFT、经验模式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与威格尔分布(Wigner-Ville Distribution,WVD)叠加(EMD-WVD)、小波包降噪与 FFT、EMD-FFT、小波包分解、集合经验模式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与快速傅立叶变换(EEMD-FFT)等。时频组合分析方法对于非平稳信号时频域特征提取具有优良效果,不仅拓展了时频分析方法,而且为时频分析方法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开发过程中使用仿真信号验证了各个模块、各种功能的可靠性与效果。开发完成后,对某型号砂轮机进行故障诊断和发动机信号源分析实验,使用各种分析结果对比的交叉验证方式验证了该测试分析系统在信号处理和分析领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开发的测试分析系统可应用于机械设备信号采集与分析、工况监测和故障诊断等方面,尤其在非平稳信号的分析方面。
陈锡禹[10](2019)在《基于LSTM的对接机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技进步,在装备车辆中也引进了多种新技术,这使得装备车辆的信息化技术日益完善,自动化程度逐步提高。这也导致着装备车辆功能的复杂化。对接机构便是这其中一种复杂的新型装备车辆。而对接机构的可靠安全运行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对于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PHM)系统的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缺乏系统的通用软件、硬件平台,尚无法形成一套即统一又完善的体系。因此本文将建立一套PHM系统,以满足对接机构的稳定可靠运行。本文以对接机构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的PHM系统。分析了对接机构PHM系统的理论基础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特性,改进了LSTM单元结构,并对其学习能力进行了仿真验证。设计了对接机构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的总体方案,并搭建对接机构的关键部件的实验采集平台,进行实时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为更具说服力地证明本文模型的诊断与预测能力,采集了不同转速、不同负载和不同采样频率下的传感器数据。建立了基于LSTM的对接机构故障诊断模型。分析对接机构的主要故障,并通过对传感器数据进行Hibert-Huang变换,提取传感器数据的时频特征,并将特征分量作为故障诊断模型的输入序列。通过对基于LSTM的对接机构故障诊断模型的训练,使得故障诊断模型在不同负载、不同采样频率和不同故障的数据时,故障检测率可达到99.9%,故障虚警率为0.2%。建立了基于LSTM的对接机构健康管理模型。健康管理模型分为故障预测模型与剩余寿命模型。其中故障预测模型将Encode-Decode模型引入到LSTM网络当中,以当前时刻的时间序列作为输入,以下一时刻的时间序列作为输出,进行一种无监督学习。对于正常数据以及故障数据有着良好的数据预测能力。最终故障预测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平均值可以达到0.17。将预测数据输入到故障诊断模型中可以实现故障预测。剩余寿命预测模型是利用Attention机制对LSTM输出的中间输出序列进行选择学习,从而实现根据实时状态对剩余寿命的预测。其中剩余寿命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平均值可以达到6.4。
二、时频测控技术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时频测控技术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车载光电瞄准平台主动隔振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定向准直技术 |
1.1.2 隔振技术 |
1.2 国内外主动隔振技术研究与应用 |
1.2.1 主动隔振技术的研究 |
1.2.2 主动隔振技术的应用 |
1.3 论文研究工作的意义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车载平台主动隔振系统总体方案 |
2.1 车载平台振动影响分析 |
2.1.1 振动对陀螺仪的影响 |
2.1.2 振动对自准直测量的影响 |
2.2 车载平台主动隔振系统总体方案 |
2.2.1 单通道前馈控制 |
2.2.2 单通道反馈控制 |
2.2.3 基于前馈反馈的主动隔振系统方案 |
2.3 车载平台主动隔振关键技术 |
2.3.1 载车振动的频谱特性分析 |
2.3.2 作动器的特性分析及建模 |
2.3.3 控制器设计及控制方法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车载平台振动频谱特性分析 |
3.1 常用的时频分析方法 |
3.2 经验模态分解的基本理论 |
3.3 模态混叠与聚合经验模态分解 |
3.4 噪声延展聚合经验模态分解的提出 |
3.5 载车振动频谱特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车载平台主动隔振系统建模 |
4.1 车载平台主动隔振系统动力学建模 |
4.2 VT-300 电磁作动器 |
4.3 VT-300 电磁作动器理论建模 |
4.4 VT-300 电磁作动器实验建模 |
4.4.1 滞回特性 |
4.4.2 动态特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主动隔振控制器设计与控制仿真 |
5.1 控制器功能需求 |
5.2 控制器设计 |
5.2.1 总体功能实现 |
5.2.2 加速度计信号调理 |
5.2.3 振动信号采样 |
5.2.4 驱动信号转换 |
5.2.5 驱动信号调理 |
5.2.6 数据处理 |
5.3 模糊PID控制方法研究 |
5.3.1 模糊PID控制 |
5.3.2 模糊PID控制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车载平台主动隔振系统实验 |
6.1 隔振效果评价方法 |
6.2 主动隔振系统实验平台构建 |
6.3 实验结果 |
6.3.1 主动隔振效果测试 |
6.3.2 定向准直测量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完成的研究工作 |
7.2 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基于双路ADC的数字化直接线性相位比对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数字化技术及频率稳定度传统测量方法 |
2.1 数字化技术 |
2.1.1 数字化测量概述 |
2.1.2 ADC技术分析 |
2.2 频率稳定度 |
2.2.1 频差测量 |
2.2.2 频率稳定度 |
2.2.3 频率源的稳定度分析 |
2.3 传统的频率测量方法 |
2.3.1 直接计数法 |
2.3.2 频差倍增法 |
2.3.3 差拍法 |
2.3.4 相位重合检测法 |
2.3.5 双混频器时差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化直接线性相位比对技术及系统设计 |
3.1 两比对信号相位间变化规律 |
3.2 线性相位比对技术 |
3.2.1 核心原理分析 |
3.2.2 技术改进方法 |
3.3 幅值-相位转换 |
3.4 时钟游标效应与信号的最大幅值测量 |
3.5 测量系统硬件设计 |
3.5.1 系统硬件结构 |
3.5.2 模数转换器选型 |
3.5.3 数据采集与控制 |
3.6 数据处理的算法设计 |
3.7 数字化直接线性相位比对与传统数字测量的对比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频率稳定度测量实验及误差分析 |
4.1 频率稳定度测量的自校实验 |
4.2 频率稳定度测量的互比实验 |
4.3 频率稳定度测量的误差分析 |
4.3.1 ADC自身的不精准性 |
4.3.2 输入信号的幅值噪声 |
4.3.3 相位噪声与时钟抖动 |
4.3.4 电源噪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附录 A XPRO铷钟实物图 |
附录 B LTC2298与DC890B实物图 |
附录 C LTC2298原理图 |
(3)玉米低损防堵脱粒清选机构及其联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我国与发达国家农业、农机比较 |
1.1.2 我国玉米生产情况 |
1.1.3 玉米机械化收获面临的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玉米脱粒研究 |
1.2.2 谷物清选研究 |
1.2.3 脱粒间隙调节研究 |
1.2.4 脱粒清选中的测控技术研究 |
1.2.5 国内外现状总结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直收玉米籽粒的损伤量化研究 |
2.1 损伤玉米籽粒图像采集 |
2.1.1 材料与设备 |
2.1.2 图像采集过程 |
2.1.3 裂纹长度测量 |
2.2 损伤玉米籽粒图像处理 |
2.2.1 图像预处理 |
2.2.2 图像特征提取与计算 |
2.3 结果分析 |
2.3.1 图像采集与预处理结果 |
2.3.2 数据处理及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玉米低损防堵脱粒清选机构设计 |
3.1 低损防堵脱粒机构设计 |
3.1.1 总体要求与设计思路 |
3.1.2 栅格条的设计 |
3.1.3 拉线夹持装置的设计 |
3.1.4 双向拉线机构设计 |
3.2 变振幅防堵清选机构的改进 |
3.2.1 已有变振幅机构简述 |
3.2.2 变振幅结构改进设计 |
3.3 低损防堵脱粒清选机构整体结构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加速度信号分析的脱粒负荷诊断 |
4.1 信号采集田间试验方案及设备 |
4.2 加速度信号时频域初步分析 |
4.2.1 预处理 |
4.2.2 时频分析 |
4.3 加速度信号各频段能量占比分析 |
4.4 不同脱粒负荷的振动烈度计算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离散元仿真的物料筛分研究 |
5.1 仿真模型的建立 |
5.1.1 玉米籽粒模型 |
5.1.2 清选筛模型建立 |
5.2 仿真参数设置 |
5.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5.3.1 颗粒后移速度仿真结果研究 |
5.3.2 颗粒透筛情况仿真结果研究 |
5.3.3 籽粒损失情况仿真结果研究 |
5.4 小结 |
第六章 联动控制策略研究及台架模拟演示 |
6.1 联动控制策略研究 |
6.1.1 脱粒环节运行及堵塞过程推演分析 |
6.1.2 清选环节运行及堵塞过程分析 |
6.1.3 脱粒、清选环节关联性分析 |
6.1.4 联动控制策略 |
6.2 联动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6.2.1 关键硬件选型 |
6.2.2 控制电路设计 |
6.3 联动控制软件系统设计 |
6.3.1 程序设计依据 |
6.3.2 关键部分梯形图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与研究成果 |
(4)基于数字线性相位比对的全域频率稳定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频率源主要表征方式和测量方法 |
2.1 频率稳定度 |
2.1.1 频率稳定度定义 |
2.1.2 频率源相位噪声模型 |
2.1.3 时域频率稳定度表征方式 |
2.1.4 频率稳定度的时频域对应关系 |
2.2 频率稳定度测量方法 |
2.2.1 游标测频法 |
2.2.2 相位比较法 |
2.2.3 双混时差法 |
2.2.4 测量方法比较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化相位比对测量系统方案设计 |
3.1 数字游动时钟相位比对测量系统总体方案 |
3.2 边沿效应在数字游动时钟相位比对中的应用 |
3.2.1 数字量化模糊区 |
3.2.2 边沿效应对量化误差的抑制 |
3.3 游动时钟在数字游动时钟相位比对中的应用 |
3.3.1 信号间的相位关系 |
3.3.2 游动时钟采样 |
3.3.3 游动时钟对量化误差的抑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字游动时钟相位比对测量系统实现 |
4.1 系统总体方案 |
4.1.1 单路ADC系统设计方案 |
4.1.2 双路ADC系统优化设计方案 |
4.2 数字游动时钟相位比对测量系统硬件设计 |
4.2.1 时钟信号生成模块 |
4.2.2 相位信息采集模块 |
4.2.3 数据处理显示模块 |
4.3 数字游动时钟相位比对测量系统软件设计 |
4.3.1 时钟信号软件设计 |
4.3.2 FPGA软件设计 |
4.3.3 MCU和上位机软件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字游动时钟相位比对测量系统实验及分析 |
5.1 实验平台测试 |
5.2 自校实验及分析 |
5.3 互比试验及分析 |
5.4 误差分析 |
5.4.1 ADC采样误差 |
5.4.2 采样点选取误差 |
5.4.3 时钟源噪声误差 |
5.4.4 频率源及测量原理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卫星测控通信系统干扰检测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卫星测控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干扰信号检测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干扰信号检测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干扰信号模型及特性 |
2.2.1 干扰信号简介 |
2.2.2 单、多频干扰 |
2.2.3 扫频干扰 |
2.2.4 噪声调制干扰 |
2.3 MPSK通信信号及特点 |
2.4 能量检测算法 |
2.4.1 传统能量检测法 |
2.4.2 谱对消频域能量检测法 |
2.4.3 实验仿真及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谱对消——最小二乘法的干扰检测研究 |
3.1 引言 |
3.2 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 |
3.3 基于谱对消——最小二乘法的干扰检测算法 |
3.3.1 算法原理及实现流程 |
3.3.2 实验仿真及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眼图能量的干扰检测研究 |
4.1 引言 |
4.2 眼图的基本概念 |
4.2.1 眼图的形成原理 |
4.2.2 眼图的参数 |
4.3 基于眼图能量的干扰检测算法 |
4.3.1 算法原理及实现流程 |
4.3.2 实验仿真及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统计特征的干扰检测研究 |
5.1 引言 |
5.2 理论基础 |
5.2.1 熵、信息熵与负熵 |
5.2.2 高阶累积量与负熵 |
5.2.3 奇异值分解 |
5.3 基于负熵的干扰检测算法 |
5.3.1 算法原理及实现流程 |
5.3.2 实验仿真及性能分析 |
5.4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干扰检测算法 |
5.4.1 算法原理及实现流程 |
5.4.2 实验仿真及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基于复杂频率信号数字化直接线性相位比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安排 |
第二章 传统的频率测量方法 |
2.1 常用的普通频率信号测量方法 |
2.1.1 直接测频法 |
2.1.2 多周期同步测频法 |
2.1.3 模拟内插法 |
2.2 常用的频标比对方法 |
2.2.1 频差倍增法 |
2.2.2 双混频器时差法 |
2.2.3 传统的相位比对法 |
2.3 测量技术指标 |
2.3.1 测量分辨率 |
2.3.2 频差测量 |
2.3.3 频率稳定度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杂频率信号数字化直接线性相位比对原理 |
3.1 相位处理理论 |
3.1.1 周期性信号相位特征 |
3.1.2 最大公因子频率和最小公倍数周期 |
3.1.3 量化相移分辨率和等效鉴相频率 |
3.1.4 相位群同步现象 |
3.2 数字化的概述 |
3.2.1 数字化测量概述 |
3.2.2 量化误差分析 |
3.2.3 量化误差的抑制 |
3.2.4 时钟游标效应 |
3.3 数字化相位群同步技术 |
3.4 复杂频率关系的数字化直接线性相位比对的原理 |
3.4.1 复杂频率信号的相位比对原理 |
3.4.2 数字化直接线性相位比对原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杂频率信号数字化直接线性相位比对的方案设计 |
4.1 系统方案的整体设计 |
4.2 系统的实现原理 |
4.3 系统的硬件实现 |
4.3.1 模数转换器模块 |
4.3.2 FPGA模块 |
4.3.3 MCU模块 |
4.4 算法设计 |
4.4.1 软件设计整体流程 |
4.4.2 MCU中的软件实现 |
4.4.3 数据处理的软件算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验证及误差分析 |
5.1 实验数据分析 |
5.1.1 自校实验 |
5.1.2 互比实验 |
5.1.3 实验总结 |
5.2 误差分析 |
5.2.1 孔径扰动误差 |
5.2.2 随机抖动误差 |
5.2.3 编码跃迁噪声误差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数字化直接线性相位比对与DMTD方法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论文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频率稳定度及其表征 |
2.1 频率稳定度概念 |
2.2 阿伦方差表征 |
2.3 哈达玛方差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化直接线性相位比对与DMTD方法的原理及分析 |
3.1 双混时差测量(DMTD)方法 |
3.1.1 基本原理 |
3.1.2 数字化DMTD方法的噪声来源分析 |
3.1.3 3120A相位噪声测试探针 |
3.2 数字化直接线性相位比对方法 |
3.2.1 测量基本原理 |
3.2.2 测量方法与设备 |
3.2.3 测量主要误差来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种方法的测量分辨率、动态测量及长期稳定性比对 |
4.1 测量分辨率比对 |
4.1.1 测试实验原理与设备 |
4.1.2 自校测试 |
4.1.3 互比测量与分析 |
4.2 动态测量能力比对 |
4.2.1 原理性比对 |
4.2.2 实际动态测量数据 |
4.3 长期稳定性比对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字化直接线性相位比对的提升潜力与扩展化应用 |
5.1 分辨率的进一步提升 |
5.1.1 提升的理论基础 |
5.1.2 结果的可实现性 |
5.2 复杂频率关系测量 |
5.2.1 测量原理 |
5.2.2 仿真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基于相位处理的频率源测量与控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常见的频率测量方法 |
2.1 频率测量的基本方法 |
2.1.1 直接计数法 |
2.1.2 模拟内插法 |
2.1.3 频差倍增法 |
2.1.4 双混频时差法 |
2.1.5 相位比较法 |
2.1.6 频率链接技术 |
2.2 测量技术指标 |
2.2.1 测量分辨率 |
2.2.2 频率稳定度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相位处理理论及应用 |
3.1 相位处理理论 |
3.1.1 相位的概念 |
3.1.2 相位步进现象 |
3.1.3 相位群同步现象 |
3.2 相位重合检测技术 |
3.2.1 相位重合检测技术原理 |
3.2.2 相位重合检测技术的改进 |
3.3 相位现象在信号采样过程中的应用 |
3.3.1 基于时钟游标效应的信号采样 |
3.3.2 量化模糊区 |
3.3.3 量化误差 |
3.3.4 边沿效应对量化误差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相位处理的频率测量与控制的方案设计 |
4.1 基于相位处理的频率测量原理 |
4.2 方案设计 |
4.2.1 频率测量方案 |
4.2.2 压控晶振频率控制方案 |
4.2.3 方案优点 |
4.3 软件设计 |
4.3.1 频率测量软件设计 |
4.3.2 压控晶振控制软件设计 |
4.3.3 数字化滤波 |
4.3.4 闸门形成与计数 |
4.4 硬件设计 |
4.4.1 ADC模块 |
4.4.2 FPGA模块 |
4.4.3 单片机模块 |
4.4.4 DAC模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与误差分析 |
5.1 测量实验及结果分析 |
5.1.1 自校实验 |
5.1.2 互比实验 |
5.2 压控晶振锁定实验及结果分析 |
5.3 误差分析 |
5.3.1 闸门设置误差 |
5.3.2 孔径抖动误差 |
5.3.3 信号随机抖动误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A |
附录B |
(9)基于混合编程数据采集及多功能分析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虚拟仪器技术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测试分析系统整体设计 |
2.1 系统的硬件设计 |
2.1.1 传感器 |
2.1.2 电荷放大器 |
2.1.3 PCI数据采集卡 |
2.2 系统的软件设计 |
2.3 本章小节 |
3 Delphi驱动数据采集卡实现信号数据采集 |
3.1 软件启动界面 |
3.2 数据采集的实现 |
3.2.1 Delphi数据采集驱动程序 |
3.2.2 多线程的工作方式 |
3.2.3 缓冲队列技术的应用 |
3.3 数据采集界面与实测 |
3.4 本章小结 |
4 MATLAB与Delphi混合编程实现数据处理 |
4.1 混合编程技术研究 |
4.2 MATLAB和Delphi混合编程技术实现 |
4.2.1 MATLAB和Delphi混合编程技术 |
4.2.2 混合编程技术的实现 |
4.3 信号处理及多功能分析界面 |
4.3.1 数值和波形显示模块 |
4.3.2 信号回放模块 |
4.3.3 信号分析设置模块 |
4.4 数字信号处理 |
4.4.1 频域滤波 |
4.4.2 时域滤波 |
4.4.3 滤波功能实例 |
4.5 本章小结 |
5 信号分析理论及系统仿真测试 |
5.1 平稳信号分析 |
5.2 非平稳信号分析 |
5.2.1 时频分析方法 |
5.2.2 时频组合分析方法 |
5.3 本章小结 |
6 测试系统的实验验证 |
6.1 砂轮机信号分析 |
6.2 发动机信号分析 |
6.2.1 发动机实验 |
6.2.2 发动机信号频域分析 |
6.2.3 发动机信号时频域分析 |
6.3 本章小节 |
7 总结和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不足和展望 |
8 参考文献 |
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 致谢 |
(10)基于LSTM的对接机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信号特征提取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长短时记忆网络理论分析 |
2.1 引言 |
2.2 长短时记忆网络结构 |
2.2.1 长短时记忆网络单元 |
2.2.2 长短时记忆网络激活函数 |
2.3 长短时记忆网络前向传播与反向训练 |
2.4 长短时记忆网络改进与仿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对接机构PHM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与平台搭建 |
3.1 引言 |
3.2 对接机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
3.2.1 对接机构组成 |
3.2.2 对接机构PHM系统总体方案 |
3.3 对接机构关键部件数据采集平台建立 |
3.4 数据预处理与数据库建立 |
3.4.1 数据预处理 |
3.4.2 数据库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的对接机构故障诊断研究 |
4.1 引言 |
4.2 对接机构故障诊断分析 |
4.2.1 对接机构主要故障分析 |
4.2.2 对接机构故障诊断总体方案设计 |
4.3 对接机构故障诊断模型 |
4.3.1 基于LSTM的对接机构故障诊断模型 |
4.3.2 振动信号特征提取步骤 |
4.3.3 对接机构故障诊断模型训练 |
4.4 实验验证 |
4.4.1 不同负载测试 |
4.4.2 不同采样频率测试 |
4.4.3 不同转速测试 |
4.4.4 对接机构故障诊断模型综合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的对接机构健康管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对接机构健康管理总体方案设计 |
5.3 对接机构故障预测模型设计 |
5.3.1 基于LSTM-ED的对接机构故障预测模型 |
5.3.2 对接机构故障预测模型训练 |
5.3.3 实验验证 |
5.4 对接机构剩余寿命模型设计 |
5.4.1 基于LSTM-Attention的对接机构寿命预测模型 |
5.4.2 对接机构寿命预测模型训练 |
5.4.3 实验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四、时频测控技术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车载光电瞄准平台主动隔振关键技术研究[D]. 沈铖武.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1(08)
- [2]基于双路ADC的数字化直接线性相位比对方法的研究[D]. 魏文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3]玉米低损防堵脱粒清选机构及其联动控制研究[D]. 韩敏. 江苏大学, 2020(02)
- [4]基于数字线性相位比对的全域频率稳定度研究[D]. 王一妃.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5]卫星测控通信系统干扰检测算法研究[D]. 张美玲.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6]基于复杂频率信号数字化直接线性相位比对的研究[D]. 杨子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7]数字化直接线性相位比对与DMTD方法的比较[D]. 王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8]基于相位处理的频率源测量与控制的研究[D]. 郭怡萱.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9]基于混合编程数据采集及多功能分析系统研究[D]. 殷磊.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10]基于LSTM的对接机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研究[D]. 陈锡禹.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