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依法治教中存在的几种片面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商圣强[1](2021)在《初中生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的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消极型非正式组织在班级内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把在消极型非正式组织中自发形成的,对组织成员有重大影响或者对组织性质起决定作用的一个或者几个组织成员叫做核心成员。核心成员普遍具有能力强、知识广博、善于关心人等特点,因此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号召力,对群体内的其他成员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对山东省郓城县XX初级中学的初一年级、初二年级、初三年级共538名中学生从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学习特征、家庭特征四个维度对其存在的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的特点进行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初中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具有以下特征,在生理特征方面,高大健壮,英俊潇洒的男生和貌美肤白,身材高挑的女生容易成为消极型非正式组织的核心成员。在心理特征方面,性格开朗,支配欲强,善于拉拢别人的学生容易成为消极型非正式组织的核心成员。在学习特征方面,学习习惯不好和学习方法不正确导致大部分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学习成绩不很好。在家庭特征方面,家庭条件较好,监护人文化不高或者教育方法不合理的学生容易成为消极型非正式组织的核心成员。通过对被调查班级的班主任老师、任课教师、班干部代表以及学校周边社区居民进行访谈调查,总结归纳出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的负面影响,第一,对自身的影响,影响自身良好思想品德养成和学业水平的提高以及个人身体健康。第二,对班内其他同学的负面影响,由于自身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对其他同学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和学业以及他人的身体健康也带来了消极影响。第三,对班级管理的影响,影响班级学风建设和班级凝聚力以及阻碍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第四,给周边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影响,严重影响了社区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针对以上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的负面影响,提出改进措施,第一,落实依法治教的教育理念。第二,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第三,发挥情感教育的教育感化作用。第四,构建家校合育的教育机制。
贾佳[2](2021)在《未竟的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次转型》文中研究说明
司文超[3](2020)在《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研究》文中认为法治素养是基本的思想政治素质,也是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素养不仅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密切相关,而且是大学生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现实需要。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是全民法治素养的代表与缩影。培育大学生的法治修养,能够为全民法治素养的提高积累经验、打下基础,这既是培育德法兼修、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题中之义,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课题,更是关乎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的重要实践问题。这也就意味着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不仅是理论探讨,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而本文紧紧抓住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实践性,从实践出发,但不迷失在纷繁的调查分析数据中,而是加强理论思考,回到理论建设的路径上来。本文由绪论与正文五章构成。在绪论部分,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研究的贫乏状况。目前,关于法治素养培育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停留在法治知识教育层面,而更为重要的思维层次,探讨还显得十分薄弱。要使大学生法治素养真正得到提高,必须在思维意识层面发力。另外,关于法治素养培育的研究,缺乏聚焦性,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更不多见。而且,法治素养培育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目前的研究大多涉及一个方面,这就束缚探讨不能深入。因而本文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用文献、案例、调查、实证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多学科知识背景,努力做到研究可靠、理论深入、措施有效。第一章是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内涵及其培育的特征和功能。这部分属于理论研究,任何调查与实践的有效开展都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本章的目的即是厘清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开展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本章将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概念拆分为要素、结构与属性三个部分。重点区分法治素养与近似概念之间的关系,以理清本研究中法治素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此基础上,将大学生法治素养概念中的要素进一步细化,并进而阐述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主要特征。同时,从个体与社会两个角度,探讨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在维护正当权益、促进德法兼修、保障全面发展、推动法治建设等方面的功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属于理论范畴,培育特征及功能则是理论与实践沟通的桥梁。第二章对目前大学生法治素养状况及其培育现状进行分析。本章建立在对概念的准确把握之上,以界定概念的诸种要素为维度,对大学生法治素养的现状进行分析。本章首先对调查研究的路径与过程进行说明,以便对调查数据的来源和可靠性有更好的把握。本章基于《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4-2019)》连续6年调查数据以及国内25所高校大学生法治素养专题调查数据,试图以统计学与社会学方法进行分析,呈现大学生法治素养的真实貌态。接着,研究从对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总体数据调查转入案例调查,选取有关省(区、市)和高校与法治素养培育密切相关的案例61个,展示了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有益探索,通过对案例的归纳分析,获得诸多经验启示。第三章是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本章从前一章的现象归纳转入问题分析,从调查数据中发现当前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本章还选取了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的10个典型案例,通过反面案例的分析寻找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应着力破解的难点:德法兼修、协同联动和供求匹配。本章进一步分析归纳出影响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多种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了解读分析。本章基于问题来抓住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关键因素和难点瓶颈,并通过模型来可视化呈现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因素影响关系。第四章研究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理念及其工作目标与体系。首先从“融入、引领、创新、协调、联动”等五个方面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理念进行阐释,以理念引导具体的培育措施。之后,提出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工作的五个主要目标,明确法治素养培育工作的努力方向。在此基础之上,本章又归纳出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工作体系的主要内容,述及的七个子体系既构成了大学生法治素培育工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为下一步的机制建设和途径拓展奠定基础。第五章是构建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机制与途径。本章重新回到理论思考的路径,将本文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思考提升为一种长效机制。本章中,笔者以三个相统一的原则为出发点,将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机制具体化为五个方面。从法律课堂教学、法治社会实践、网络法治教育、校园法治文化、法治工作队伍以及法治教育合力等方面论述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这几个途径是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机制的进一步具化。本章的目的就是在前一章培育工作框架的基础上,使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举措更为丰富和具体。
狄璐[4](2020)在《规范教师惩戒权 ——走向适切的教育惩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学校教育中,教育惩戒作为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针对学生的不合范行为给予否定评价或相应惩罚的一种教育方式。教师的教育惩戒权,简称教师惩戒权,既作为教师的固有教育权利,又作为教师的合法权力,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改正不良行为,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和习惯,在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促成学生的发展和进步。然而,在当下中小学教育中,教师惩戒权的行使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一方面,少数教师滥用惩戒权,严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在社会舆论压力下,多数教师怕惹麻烦,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少问少管或者采取不作为的态度。教育实践中同时存在不敢惩戒、滥用惩戒的问题,导致教师与学生乃至与家长之间的冲突与矛盾频频发生。当前,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着眼解决教师惩戒权问题,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明确惩戒权实施的范围、程度、形式等要素,以法规制度的力量规范教师惩戒权的适用边界,促进教师合理行使惩戒权。因此,深入推进规范教师惩戒权的研究对我国基础教育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针对该研究主题,本文提出的研究问题有四:第一,教师惩戒权是什么?第二,教师是否必然拥有惩戒权?第三,为什么亟待规范教师惩戒权?第四,如何规范教师惩戒权?鉴于此,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明研究的缘由、现状和意义,对所采用的的研究方法做出说明。第一章立足于国内外教师惩戒权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解读教师惩戒权的概念与内涵,论证教师惩戒权存在的必要性。第二章从现实教育困境和各类中小学教学管理问题出发,表明了目前基础教育中亟需规范教师惩戒权的现实诉求。第三章重点分析国内外已有的规范教师惩戒权的实践案例,选取了一些颇具特色的教育惩戒制度或体系进行剖析,总结其有效规范教师惩戒权的经验与启示。第四章通过上述对教师惩戒权理论基础的分析以及实践经验的总结,构建教师惩戒权规范化的实现路径,提出合理实施教育惩戒的建议。
张占营[5](2020)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实施以来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国家出台一系列与此相关的政策予以保障和提升。但仍面临部分学校体育开展不理想和学生体质下滑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各环节出现了进展缓慢甚至于停滞的现象。因此,开展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的研究是针对我国高校体育事业发展提出的重要课题。本研究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探索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各环节,运用实证的方法揭示高校体育政策执行现状,以期分析出政策执行面临的挑战和相应的改善渠道,旨在为高校体育工作提供借鉴,促进高校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文章在政策分析理论、政策执行理论和组织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文献资料法、政策文本分析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进行理论阐释和实证研究,以期获取我国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各部分现状及面临的挑战,为实际的政策执行提供理论参考,促进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研究结论显示: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是相关政策执行主体通过政策宣传、物质准备、组织准备、推进落实、沟通与协调以及评价组成的一系列政策执行活动,以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政策数量上已形成一定规模,政策和内容覆盖较为全面,规划上也有较为宽广的视野,政策工具和价值手段使用较为全面,为我国高校体育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政策前瞻性不足、政策配套不完整、政策工具和价值手段使用不协调等问题。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体育政策执行面临众多机遇和挑战,其中机遇表现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有些环节如组织准备、物质准备中教师专业水平、政策评价中机制和评价结果应用等方面实施较好,为我国高校体育发展注入活力,挑战则表现在政策宣传中相关主体认知障碍、物质准备中各项资源有待完善、组织中权责划分和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推进落实中政策本身和监督机制有待进一步调整、沟通与协调过程中障碍与利益冲突有待化解、政策评价指标与执行激励机制有待健全。对于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可从凝聚有关主体对于政策执行的价值共识,提升政策宣传力度;拓宽政策执行所需资源渠道,保障执行物质准备;优化组织结构,提升体育工作效率,健全工作机制,增强政策科学程度;优化沟通方式,协调利益矛盾解决;改进评价方式,通过激励机制建设进行政策执行的改善和提升。
李欣欣[6](2020)在《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以内蒙古104名保育员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受幼儿身心发展影响,幼教工作者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承担保育和教育的双重责任,如何切实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是当前乃至未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难题。破解这一难题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最重要的工作是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长期以来,尽管在陈述中保育员也属于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保育员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保育员专业化问题的关注不够,导致保育员队伍整体职业素养不够成为制约当前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以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为主题,利用文献法、访谈法和问卷法,通过对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保育员专业化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保育员专业化方向不明确;第二,保育员专业角色定位不全面;第三,保育员专业知识和技能欠缺,职业认同状况欠佳;第四,保育员专业化内在动力不足。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其一,没有具体可供保育员专业化参考的政策文件;其二,保育员职业保障不完善,专业化缺乏激励机制;其三,保育员专业化培训体系不健全;其四,幼儿园对保育员专业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其五,保育员专业化缺乏物质和身心保障;其六,保育员工作任务繁杂,自身专业化意识不强。本研究认为可以从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层面、幼儿园层面和保育员自身层面提出如下对策促进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首先,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层面的对策主要包括:第一,树立保育员专业化理念;第二,加快制定《幼儿园保育员专业标准(试行)》;第三,设立专门培训机构,完善培训体系;第四,规范保育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其次,幼儿园层面的对策主要包括:第一,重视保育工作,加强保育员专业化建设;第二,健全和完善保育员岗位管理制度;第三,加强职前、职后培训,提升保育员专业素质;第四,制定科学有效的保育员工作考核体系;第五,加强宣传力度,注重家园合作。最后,保育员自身层面的对策主要包括:第一,正确定位专业角色、增强专业化意识;第二,具备专业理想与专业精神;第三,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树立终身学习思想;第四,提高职业技能等级;第五,提高参教意识,养成反思习惯。以期对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有所启示和帮助。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7](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周国斌[8](2018)在《教育局长的实践逻辑》文中研究表明“郡县治,天下安。”在我国教育行政体制中,市县教育局长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说“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那么也可以说“一位好教育局长就是一方好教育”。基层教育实践场域中的关系十分复杂,关涉各方利益,教师、家长、教育行政人员等群体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习性,有自身的利益诉求,教育场域中的博弈相当激烈。作为教育政策落实落地的主要执行者,教育局长所处的教育场域十分复杂。一个具有执行力的教育局长,要具有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结合教育场域中的具体情境,对教育政策的内容、执行程序作一定程度的变通,灵活性、创造性地执行教育政策,保证教育政策落实落地。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局长遵循的是现实教育场域中的实践逻辑。教育局长的实践遵循着自身独特的逻辑。教育局长的实践逻辑是其教育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也是本论文研究教育局长的理论视角。本论文以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为理论工具,以L省A市L教育局长为个案,对教育局长这一实践主体和教育局这一实践场域进行了白描,从内场域、外场域和综合场域三个方面,以叙事的方式,分析了其在义务教育政策执行中展现的“日用而不自知”的实践行动,描述教育局长复杂艰巨的日常工作和生存状态,客观呈现了教育局长的具体实践逻辑样态,对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内涵、表征形式、特征、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揭示教育局长实践背后的实践逻辑,进而改进教育局长的实践,推动区域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表征形式包括象征性语言、实践策略和路径依赖,具有关系的复杂性、结构的生成性、行为的情境性、选择的优先性、风格的稳定性的特征,其影响因素包括主观因素、现实因素、专业因素、潜在因素几方面。教育局长实践逻辑具有提高政策执行效率、对教育政策进行矫正和发挥教育局长的主观能动性的价值,其局限性表现为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存在断裂的风险、工具理性的泛滥和角色转换困难。生成教育局长的实践逻辑,需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政策与策略相结合,确保主观能动性的导向性与科学性,构建教育局长实践逻辑,要保持政策文本与实践文本、个人与他者以及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合理张力。
阎峻[9](2018)在《法治视角下的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研究 ——以高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为核心》文中研究说明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实现新常态下教育治理现代化,是依法治国方略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运用。以法治推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切入点。实现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必须处理好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各种法律关系。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涉及的诸多法律关系中,高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近现代意义上的高校人事制度滥觞于清末新式学堂,奠基于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对高校人事制度进行一系列改革。清末新式学堂沿袭封建官学传统,其人事制度具有集权性、官僚化、半殖民性特征,教职员为朝廷官员,具有国家公职人员的法律地位,学堂与教师之间的法律关系具有明显的君臣依附关系。民国时期对高校人事制度进行了职责规范化、民主化、去官僚化、学术化改革,教员实行聘任制,其法律地位为雇员,依据合约规定,享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高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是平等契约关系。新中国建立后,在计划经济时期,将教师纳入统一的国家干部管理体制,高校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与教师之间构成行政法律关系,教师则居于行政相对人的地位,其权益由政府保障,并接受政府的指导与监督。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作为法人实体,开始进行教师聘任制改革,高校与教师之间形成聘用合同关系。论文在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高校与教师法律关系的基础上,探讨高校及其教师的法律地位,高校与教师法律关系的本质和特征,以及聘用合同的法律属性和教师权利救济制度。从国家立法层面出台《学校法》,设立学校法人,明确学校法人的权利义务,赋予学校法人在民事、行政方面的主体资格。高校作为学校法人,在政府与高校构成的教育行政法律关系中,高校处于行政相对人的地位;在依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高校作为行政主体是国家教育权的代理人和具体行使者则处于公务法人的地位;在与平等的权利主体发生民事关系时,高校处于民事主体地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教师是在学校法人中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技术人员,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育法律法规还赋予其教育教学方面的权利和义务。高校教师是在学校法人中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高等教育教学方面权利和义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聘任制条件下,高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在本质上是聘用合同关系,具有“主体阶段性”特征。聘用合同签订前,高校作为民事主体,与教师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达成合意,高校与教师之间具有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聘用合同签订后,在高校对教师实施管理的过程中,高校作为行政主体履行公共行政职权,高校与教师之间具有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在特定情况下,高校受教育行政部门委托,作为被委托主体代替教育行政部门履行职权,这时高校与教师之间就具有委托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聘用合同是特殊的劳动合同,它在立法理念、合同主体、调整内容、合同要素等方面与劳动合同具有“同质性”;同时,它在公共产品服务、公务法人特性、兼具公法与私法属性等方面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论文比较分析了国外公立高校人事制度中高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借鉴国外在公立高校及其教师法律地位以及双方权利义务关系方面的经验做法并结合中国国情,基于完善高等学校法人制度、厘清高校教师权利义务、规范高校教师合同管理、健全教师权益救济制度四个方面对中国高校人事制度中高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进行重构。论文从国家立法层面出台《学校法》,以之规制政府与高校的权利边界,明晰政校权责关系;以之定位高校与教师的法律地位,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以之明晰高校公权力的性质和完善聘用合同立法及权利救济机制;关系清晰、权责明确、救济顺畅等方面对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法治化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设计和展望。
孟鹏涛[10](2017)在《中国高校法治教育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正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我们国家治理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逐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举措。建设法治国家,如果说制度是促进法治国家建设的前提,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基础,公正的司法是建设法治国家的保障,那么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关键应该是具备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公民法治观念的树立、法律素质的提高,直接关乎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但目前我们国家公民的法律整体素质,距离法治国家的要求还相差较远。要想达到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要求,必须树立公民的法治观念。而法治观念不是生来就具有的,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培育法治品质,必须依靠教育这一基本手段来实现。在法治教育的所有类别中,高校法治教育以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在推动中国法治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法治教育的对象为大学生,而大学生作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后备人才,必然会在未来社会各行各业中承担重要的角色和任务。因此研究高校法治教育,探讨如何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问题成为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的重要课题。2016年,全民普法教育进入第七个五年规划,《依法治教实施纲要(2016-2020)》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相继发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建成、中国法治建设不断推进、国家不断重视法治教育的形势下,高校法治教育应结合中国法治建设的实践和自身承担的人才培养任务,积极响应国家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要求,系统梳理高校法治教育的相关理论、明确高校法治教育的教育目标,在明晰高校法治教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大学生的特点和高校实际,找准高校法治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多方面着手提高高校法治教育效果。本文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1章,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等内容。第2章,高校法治教育的一般理论概述。这一部分首先阐释了法治、法治教育、高校法治教育的内涵;系统分析了高校法治教育的理论资源为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社会主义法治思想、西方法治理论等,为论文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第3章,中国高校法治教育的历史回溯与实践理路。这一部分从历史的维度出发,结合中国开展普法教育的历程,将高校法治教育的发展历史划分为曲折发展时期、探索发展时期、初步发展时期和创新发展时期四个发展阶段来考察其发展轨迹,并结合每个发展时期的不同情况分析高校法治教育的发展动因,总结中国高校法治教育发展的实践理路,为优化高校法治教育效果提供经验借鉴。第4章,中国高校法治教育的成绩与问题。在回顾中国高校法治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总结了中国高校法治教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系统梳理和深入思考,总结出导致中国高校法治教育问题的原因,为探索优化中国高校法治教育效果的路径提供现实依据。第5章,国外法治教育的现状与经验。学习和借鉴是我国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开展高校法治教育应采用的基本方法。本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英国、美国、日本和新加坡为借鉴对象,通过深入分析这几个国家开展法治教育的经验,为我国开展高校法治教育提供有益启示。第6章,提高中国高校法治教育效果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为全文的重点,主要针对中国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成因,从加强高校法治教育主客体建设、优化高校法治教育内容、拓展高校法治教育渠道、发挥高校法治教育载体的联动作用、营造良好的法治教育环境等五个方面探索优化高校法治教育的路径,以达到通过高校法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目的。
二、谈依法治教中存在的几种片面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依法治教中存在的几种片面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生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的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1.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对班集体建设的负面影响 |
2.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对学生身心发展的负面影响 |
(二)研究意义 |
1.能有效地为班级管理提供思路 |
2.能有助于班级良好班风的形成 |
3.能有效地促进班级内后进生的转化 |
(三)文献综述 |
1.对非正式组织的研究 |
2.对非正式组织中的核心成员研究 |
二、理论概述 |
(一)概念界定 |
1.组织 |
2.正式组织 |
3.非正式组织 |
4.消极型非正式组织 |
5.核心成员 |
(二)理论基础 |
1.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 |
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3.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理论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三、初中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特点现状调查 |
(一)各维度的调查与分析 |
1.生理特征维度分析 |
2.心理特征维度分析 |
3.学习特征维度分析 |
4.家庭特征维度分析 |
(二)不同群体对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特征认知的影响 |
1.性别对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特征认知的影响 |
2.年级对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特征的影响 |
3.班干部与否对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特征的影响 |
四、初中生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的负向作用 |
(一)对其自身的消极影响 |
1.对自身思想品德养成的影响 |
2.对自身学业水平的影响 |
3.对自己身心健康的影响 |
(二)对其他同学的消极影响 |
1.对其他同学思想品德的影响 |
2.对其他同学学业水平的影响 |
3.对其他同学身心健康的影响 |
(三)对班级管理的消极影响 |
1.对班级学风建设的影响 |
2.对班级凝聚力的消极影响 |
3.对班级管理目标实现的消极影响 |
(四)对区域社会治安的消极影响 |
1.对区域居民财产安全的影响 |
2.对区域居民人身安全的影响 |
五、初中生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的教育转化对策 |
(一)落实依法治教的教育理念 |
1.落实依法治教的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 |
2.坚持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相结合 |
3.学校层面要依法办学,依法治校 |
(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
1.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专人转化 |
2.因事施教,针对具体事件进行专项转化 |
3.因时施教,针对具体时间点进行适时转化 |
(三)发挥情感教育的感化作用 |
1.理解沟通,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
2.关爱学生,帮助其树立战胜自我的信心 |
3.激励性赏识,帮助其建立自信心 |
(四)构建家校合作的教育机制 |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家校双方的合作意识 |
2.相互信任,紧密合作,拓宽家校合作的渠道方法 |
3.科研创新,培训学习,提高家校双方的合育能力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中学生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特征问卷 |
附录二:中学生班级内社会关系的调查问卷 |
附录三:班级非正式组织性质访谈提纲(班主任) |
附录四:班级非正式组织性质访谈提纲(同班同学) |
附录五: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负面影响访谈提纲(班主任) |
附录六: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负面影响访谈提纲(任课教师) |
附录七: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负面影响访谈提纲(班干部代表) |
附录八: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负面影响访谈提纲(社区居民) |
致谢 |
(3)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缘起、价值 |
一、现实需要 |
二、理论诉求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趋势分析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内涵及其培育的特征和功能 |
第一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内涵 |
一、法治素养与相关范畴的区别和联系 |
二、法治素养概念的考察 |
三、大学生法治素养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特征 |
一、基础性与先导性 |
二、知识性与实践性 |
三、统一性与差异性 |
四、历史性与时代性 |
第三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功能 |
一、维护正当权益 |
二、促进德法兼修 |
三、保障全面发展 |
四、推动法治建设 |
第二章 大学生法治素养及其培育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现状研究的路径与过程 |
一、问卷的设计与编制 |
二、调查抽样方案 |
三、问卷施测过程 |
四、调查样本分布 |
第二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基本状况 |
一、法治知识学习状况 |
二、法治思维运用状况 |
三、法治行为表现状况 |
四、法治精神涵养状况 |
五、法治信仰树立状况 |
六、法治能力塑造状况 |
七、法治有关评价状况 |
八、法治期盼有关状况 |
第三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有益探索 |
一、法治课堂教学 |
二、法治社会实践 |
三、法治文化涵养 |
四、法治队伍建设 |
五、治理体系建设 |
第三章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问题与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问题 |
一、基础课教学改革亟待深化 |
二、网上线下协同还不够有力 |
三、大学生法治观念还未树立 |
四、大学生知行存在脱节现象 |
五、大学生违法犯罪时有发生 |
第二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难点 |
一、培育对象上难在德法兼修 |
二、培育主体上难在协同联动 |
三、培育内容上难在供求匹配 |
第三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因素分析及模型构建 |
一、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因素考量 |
二、影响因素的选用与关系判断 |
三、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第四章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理念及其工作目标与体系 |
第一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理念 |
一、融入 |
二、引领 |
三、创新 |
四、协调 |
五、联动 |
第二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工作的主要目标 |
一、内容更加完善 |
二、标准更加健全 |
三、运行更加科学 |
四、保障更加有力 |
五、成效更加显着 |
第三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工作体系的主要内容 |
一、学科教学体系 |
二、法律武装体系 |
三、日常教育体系 |
四、队伍建设体系 |
五、治理服务体系 |
六、评估督导体系 |
七、实施保障体系 |
第五章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机制与途径 |
第一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机制 |
一、顶层设计机制 |
二、协同推进机制 |
三、资源共享机制 |
四、合作交流机制 |
五、监测评价机制 |
第二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途径 |
一、提高法律课堂教学质量 |
二、强化法治社会实践教育 |
三、建强网络法治教育阵地 |
四、繁荣高校校园法治文化 |
五、完善法治工作队伍保障 |
六、形成法治教育强大合力 |
附录 |
一、大学生法治素养及其培育状况调查问卷 |
二、大学生法治素养及其培育状况调查问卷指标体系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4)规范教师惩戒权 ——走向适切的教育惩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教师惩戒权异化现象层出不穷 |
2.教师惩戒权实施细则亟待深究 |
3.教师惩戒权舆论纷争处境尴尬 |
(二)选题意义 |
1.为中小学教育管理问题献计献策 |
2.为教师惩戒权的合理行使提供依据 |
3.进一步丰富与完善教育惩戒理论体系 |
(三)概念界定 |
1.惩戒 |
2.教育惩戒 |
3.教师惩戒权 |
(四)文献综述 |
1.教师惩戒权的历史渊源与发展历程研究 |
2.教师惩戒权的内涵与性质研究 |
3.教师惩戒权存在的正当性研究 |
4.教师惩戒权的法律规制研究 |
5.教师惩戒权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6.总结与评价 |
(五)研究方案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思路 |
3.研究方法 |
一、教师惩戒权界说 |
(一)教师惩戒权的含义 |
1.教师惩戒权的历史印记 |
2.教师惩戒权的权源属性 |
3.教师惩戒权的内涵特征 |
(二)教师惩戒权存在的理论依据 |
1.哲学依据 |
2.心理学依据 |
3.社会学依据 |
4.法学依据 |
(三)对教师惩戒权的误解 |
1.赋予教师惩戒权不是教师权威至上的体现 |
2.赋予教师惩戒权不是维护学生权益的对立 |
3.赋予教师惩戒权不是无序“人治”的开端 |
二、规范教师惩戒权的现实诉求 |
(一)规范教师惩戒权的必要性 |
1.不完整的教育:教师惩戒权流失 |
2.危害学生身心健康:教师惩戒权滥用 |
3.育人为本与保护权益制衡:教师惩戒权规范化 |
(二)规范教师惩戒权的目的性 |
1.学生层面:科学化与民主化育人的客观需求 |
2.教师层面:保障和限制惩戒权力的有机统一 |
3.学校层面:推进依法治校的必由之路 |
4.社会层面:约束社会舆论的有力保障 |
(三)规范教师惩戒权的可行性 |
1.政策背景的保障 |
2.法律法规的支撑 |
3.已有经验的积累 |
三、规范教师惩戒权的典型案例及启示 |
(一)国际案例 |
案例一:美国杜瓦尔公立学区(Duval County Public Schools)—对不良行为的“干预”措施 |
案例二:英国曼诺尔中学(The Manor Academy)——奖励与制裁并行不悖 |
案例三:新加坡安德森公立中学(Anderson Secondary School)——教育惩戒注重“男女差异” |
(二)国内案例 |
1.魏书生“民主惩戒”——教育惩戒的辅助作用 |
2.郑立平“弹性惩戒”——纪律教育的人情味儿 |
3.郑州市二七区实验小学《温馨班规》——规约制定的多方参与 |
4.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教育惩戒的制度设计 |
(三)国内外案例对我国研制教育惩戒权实施细则的启示 |
1.明确教育惩戒权实施依据 |
2.扩展教育惩戒权实施范围 |
3.制定与完善教育惩戒权实施程序 |
4.关注教育惩戒权实施细则的伦理性 |
四、中小学教师惩戒权规范化的实现路径 |
(一)明晰的国家法规——教育惩戒“走向适切”的保障 |
1.明确教师惩戒权的法律规定 |
2.制定教师惩戒权的实施细则 |
3.健全教师惩戒权的监督与申诉机制 |
(二)精细的学校管理——教育惩戒“走向适切”的关键 |
1.划分学校教育惩戒中的管理权限 |
2.制定学校教育惩戒的规章制度 |
3.开展规范教师惩戒权的培训工作 |
(三)合理的教师施用——教育惩戒“走向适切”的落脚点 |
1.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
2.灵活运用适切的育人方式 |
3.积极掌握合理惩戒的技巧(三步走策略) |
(四)正向的社会舆论——教育惩戒“走向适切”的助力 |
1.舆论引导:坚定教育惩戒的正确立场 |
2.舆论宣传:渗透教育惩戒的积极理念 |
3.舆论监督:推动教育惩戒的改革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实施以来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背景下落实高校政策效果的需要 |
1.1.2 高校体育政策执行对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
1.1.3 包括《纲要》在内的高校体育政策执行情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
1.1.4 对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的研究是落实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关于政策执行方面的研究 |
2.1.1 国外关于政策执行的研究 |
2.1.2 国外关于政策执行研究主题 |
2.1.3 国外关于学校体育政策执行的研究 |
2.2 国内关于政策执行方面的研究 |
2.2.1 国内关于政策执行的研究 |
2.2.2 国内关于政策执行研究主题 |
2.2.3 国内关于学校体育政策执行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政策文本分析法 |
3.2.3 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
4.1 理论基础 |
4.1.1 政策分析理论 |
4.1.2 政策执行理论 |
4.1.3 组织理论 |
4.2 核心概念界定 |
4.2.1 学校体育政策 |
4.2.2 政策执行 |
4.2.3 体育政策执行过程 |
4.2.4 体育政策执行过程要素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纲要》实施以来高校体育政策文本内容分析 |
5.1.1 《纲要》实施以来高校体育政策总体概览 |
5.1.2 《纲要》实施以来高校体育政策制定主体 |
5.1.3 《纲要》实施以来高校体育政策主题类聚 |
5.1.4 《纲要》实施以来高校体育政策工具选用 |
5.1.5 《纲要》实施以来高校体育政策价值结构 |
5.2 我国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实证分析 |
5.2.1 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宣传 |
5.2.2 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物质准备 |
5.2.3 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组织准备 |
5.2.4 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推进落实 |
5.2.5 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沟通与协调 |
5.2.6 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评价 |
5.3 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
5.3.1 政策宣传中相关主体存在认知障碍 |
5.3.2 政策物质准备中各项资源有待进一步完善 |
5.3.3 组织准备中权责划分和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
5.3.4 推进落实中政策本身和监督机制有待进一步调整 |
5.3.5 沟通与协调过程中障碍与利益冲突有待化解 |
5.3.6 政策评价指标与执行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
5.4 《纲要》实施以来政策执行过程改善途径 |
5.4.1 凝聚价值共识,提升政策宣传力度 |
5.4.2 拓宽资源渠道,保障执行物质准备 |
5.4.3 优化组织结构,提升体育工作效率 |
5.4.4 健全工作机制,增强政策科学程度 |
5.4.5 调整沟通方式,协调利益矛盾解决 |
5.4.6 改进评价方式,进行激励机制建设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以内蒙古104名保育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1.幼儿身心全面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保育 |
2.新时期幼儿园保育工作的需要 |
3.保育员专业水平低成为制约高质量保育发展的瓶颈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保育员 |
2.专业与专业化 |
3.保育员专业化 |
(四)文献综述 |
1.国外学者相关研究概述 |
2.国内学者相关研究概述 |
3.对已有研究的简评 |
(五)研究目的 |
(六)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访谈法 |
3.问卷法 |
二、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的现状 |
(一)幼儿园保育员的基本情况 |
1.年龄结构与工作年限情况 |
2.学历、资格证书与专业情况 |
3.来源、编制与工资待遇情况 |
(二)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现状 |
1.职业认同情况 |
2.专业培训情况 |
3.工作压力及来源情况 |
4.专业角色定位情况 |
5.专业发展内在动力情况 |
三、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存在的问题 |
(一)保育员专业化方向不明确 |
(二)保育员专业角色定位不全面 |
(三)保育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职业认同状况欠佳 |
(四)保育员专业化内在动力不足 |
四、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没有具体可供保育员专业化参考的政策文件 |
(二)保育员职业保障不完善,专业化缺乏激励机制 |
(三)保育员专业化培训体系不健全 |
(四)幼儿园对保育员专业化的重视程度不够 |
(五)保育员专业化缺乏物质和身心保障 |
(六)保育工作任务繁杂,自身专业化意识不强 |
五、促进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的对策 |
(一)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层面 |
1.树立保育员专业化理念 |
2.加快制定《幼儿园保育员专业标准(试行)》 |
3.设立专门培训机构,完善培训体系 |
4.规范保育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
(二)幼儿园层面 |
1.重视保育工作,加强保育员专业化建设 |
2.健全和完善保育员岗位管理制度 |
3.加强职前、职后培训,提升保育员专业素质 |
4.制定科学有效的保育员工作考核体系 |
5.加强宣传力度,注重家园合作 |
(三)保育员自身层面 |
1.正确定位专业角色,增强专业发展意识 |
2.具备专业理想与专业精神 |
3.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树立终身学习思想 |
4.提高职业技能等级 |
5.提高参教意识,养成反思习惯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可能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基础 |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
二、研究方法 |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
四、辅助软件 |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后续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
附录二 数据索引 |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教育局长的实践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基础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 |
(二)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 |
(三)研究者个人经历与旨趣 |
二、研究目的与价值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价值 |
三、文献综述 |
(一)教育政策执行研究梳理 |
(二)教育局长研究梳理 |
(三)教育实践逻辑研究梳理 |
(四)现有研究评价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 |
(三)研究对象的确定 |
(四)研究伦理 |
(五)研究的信度效度 |
五、论文创新与不足 |
(一)论文创新 |
(二)论文不足 |
第一章 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理论阐述 |
一、实践逻辑的内涵 |
(一)实践与教育实践 |
(二)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
(三)教育局长的实践逻辑与基层教育生态 |
二、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理论基础 |
(一)布迪厄的实践逻辑理论 |
(二)角色理论 |
三、教育局长的场域与惯习 |
(一)场域: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现实空间 |
(二)惯习: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基础 |
(三)基层教育行政场域中的利益与时间 |
第二章 主体与位置:我所研究的教育局长和教育局 |
一、教育局长的成长历程 |
(一)幸福与伤痕:学生时代的教育影响 |
(二)从“教师”到“教育”:工作初期的职业影响 |
(三)焦虑与困惑:教育局长工作伊始的影响 |
二、教育局长的自我形象刻画 |
(一)是政府行政官员,又是教育领导者 |
(二)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有时却孤立无援 |
三、教育局长眼中的教育局 |
(一)“全能式”:教育局的职能定位 |
(二)“人、财、事权分离”:教育局实际运作 |
第三章 内场域中的教育局长实践逻辑 |
一、教育局内场域 |
(一)“共同愿景”:团结班子成员 |
(二)“有威有位在有为”:带领中层干部 |
(三)“心里有杆秤”:管理一线科员 |
(四)“不是自己的梦自己圆”:协同县区教育局长 |
二、学校内场域 |
(一)“扶上马,送一程”:给新任校长打气 |
(二)“要让马儿跑,就得多吃草”:局长就是为校长服务的 |
(三)“让教师都轻装上阵”:教育局长就该为教师排忧解难 |
(四)“好老师不是天生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第四章 外场域中的教育局长实践逻辑 |
一、上级部门外场域 |
(一)“会哭穷”: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沟通 |
(二)“立名目”: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沟通 |
二、平行部门外场域 |
(一)“小人物更要拜”:与财政局的协调 |
(二)“逢进不考”:与人社局的协调 |
(三)“谁也不爱干”:与多部门的协调 |
三、社会相关领域外场域 |
(一)“正面引导”:与大众媒介的互动 |
(二)“借力发力”:与社会名人的互动 |
(三)“实属无奈”:与学生家长的互动 |
第五章 综合场域中的教育局长实践逻辑 |
一、综合管理中的实践逻辑 |
(一)“考试安全是最大的安全”:中、高考的综合应对 |
(二)“不能一拆了之”:毒跑道事件的深度反思 |
(三)“啥招都用上了”: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
二、突发事件中的实践逻辑 |
(一)“救灾先救孩子”:抗洪救灾的关键决策 |
(二)“零容忍与警惕扩大化”:校园欺凌的预防与治理 |
(三)“稳定压倒一切”:涉教上访事件的平复处理 |
第六章 结构与反思: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分析 |
一、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表征形式 |
(一)实践策略 |
(二)象征性语言 |
(三)路径依赖 |
二、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特征分析 |
(一)关系的复杂性 |
(二)结构的生成性 |
(三)行为的情境性 |
(四)选择的优先性 |
(五)风格的稳定性 |
三、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复杂的行动主体:主观因素 |
(二)教育行政职能转型期的角色冲突:现实因素 |
(三)轮番登场的基础教育改革:专业因素 |
(四)良莠不齐的官场文化:潜在因素 |
第七章 保持实践张力: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合理构建 |
一、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价值 |
(一)提高政策执行效率 |
(二)对教育政策进行矫正 |
(三)发挥教育局长的主观能动性 |
二、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局限性 |
(一)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存在断裂的风险 |
(二)工具理性的泛滥 |
(三)角色转换困难 |
三、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生成 |
(一)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二)政策与策略相结合 |
(三)确保主观能动性的导向性与科学性 |
四、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张力”寻求 |
(一)教育实践的遵循:政策文本与实践文本的合理张力 |
(二)教育场域中的人:个人与他者的合理张力 |
(三)教育局长的追求: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合理张力 |
结语与研究展望 |
一、重视教育局长的实践逻辑 |
(一)教育局长实践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
(二)教育局长遵循着实践逻辑 |
二、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局长 |
(一)教育局长要“信教” |
(二)教育局长的“守望”与“了望” |
(三)教育局长的三重角色作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9)法治视角下的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研究 ——以高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与述评 |
1.5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2 主要的理论基础 |
3 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高校与教师法律关系的变迁 |
3.1 清末时期:君臣依附关系 |
3.2 民国时期:平等契约关系 |
3.3 新中国计划经济时期:行政法律关系 |
3.4 新中国市场经济时期:法律关系转变 |
4 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高校与教师法律关系的解析 |
4.1 高校与教师法律关系中高校法律地位 |
4.2 高校与教师法律关系中教师法律地位 |
4.3 高校与教师法律关系的本质及其特征 |
4.4 高校与教师法律关系中聘用合同属性 |
4.5 高校与教师法律关系中教师权利救济 |
5 国外公立高校人事制度中高校与教师法律关系的比较 |
5.1 美国公立高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 |
5.2 英国公立高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 |
5.3 德国公立高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 |
5.4 法国公立高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 |
5.5 美、英、德、法高校与教师法律关系的比较及启示 |
6 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高校与教师法律关系的重构 |
6.1 完善高等学校法人制度 |
6.2 厘清高校教师权利义务 |
6.3 规范高校教师合同管理 |
6.4 健全教师权益救济制度 |
7 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法治化设计与未来发展展望 |
7.1 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法治化设计 |
7.2 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
8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外文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调查问卷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及参与的课题 |
(10)中国高校法治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高校法治教育的一般理论概述 |
2.1 法治教育的内涵 |
2.1.1 法治的涵义 |
2.1.2 法治教育的涵义 |
2.2 高校法治教育的内涵 |
2.2.1 高校法治教育的涵义 |
2.2.2 高校法治教育的功能 |
2.3 高校法治教育的理论资源 |
2.3.1 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 |
2.3.2 社会主义法治思想 |
2.3.3 西方法治理论 |
第3章 中国高校法治教育的历史回溯与实践理路 |
3.1 中国高校法治教育的历史追溯 |
3.1.1 高校法治教育的曲折发展时期(1949-1976) |
3.1.2 高校法治教育的探索发展时期(1977-1986) |
3.1.3 高校法治教育的初步发展时期(1987-2000) |
3.1.4 高校法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时期(2001 年至今) |
3.2 中国高校法治教育的发展动因 |
3.2.1 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的需要 |
3.2.2 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
3.2.3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
3.2.4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
3.3 中国高校法治教育的实践理路 |
3.3.1 以中国国情为依托开展法治教育 |
3.3.2 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引领教育方向 |
3.3.3 以课堂教学为教育主渠道 |
3.3.4 以普及法律知识为教育基础 |
第4章 中国高校法治教育的成绩与问题 |
4.1 高校法治教育取得的成绩 |
4.1.1 法治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
4.1.2 法治教育地位日益提高 |
4.1.3 法治教育研究成果颇丰 |
4.2 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4.2.1 法治教育师资队伍薄弱 |
4.2.2 法治教育内容不全面 |
4.2.3 法治教育形式单一 |
4.2.4 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待提高 |
4.3 高校法治教育问题的成因反思 |
4.3.1 法治教育宏观环境的负面影响 |
4.3.2 法治教育微观环境的负面影响 |
4.3.3 法治教育主体的认知程度低 |
4.3.4 法治教育客体的认同度低 |
第5章 国外法治教育的现状与经验 |
5.1 国外法治教育的现实境况 |
5.1.1 英国的法治教育 |
5.1.2 美国的法治教育 |
5.1.3 日本的法治教育 |
5.1.4 新加坡的法治教育 |
5.2 国外法治教育的经验借鉴 |
5.2.1 法治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
5.2.2 法治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
5.2.3 注重发挥社会各界的联动作用 |
第6章 提高中国高校法治教育效果的路径选择 |
6.1 加强高校法治教育主客体建设 |
6.1.1 明确高校法治教育的目标 |
6.1.2 加强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
6.1.3 提高大学生的自觉接受意识 |
6.2 优化高校法治教育内容 |
6.2.1 以普及法律知识为基础 |
6.2.2 以培育法治理念为核心 |
6.2.3 以培养法律能力为重点 |
6.2.4 以培育法律信仰为目标 |
6.3 拓展高校法治教育的渠道 |
6.3.1 增加法治教育课程的开设 |
6.3.2 改善法治教育教学方法 |
6.3.3 加强法治教育实践活动 |
6.4 发挥高校法治教育载体的联动作用 |
6.4.1 发挥管理载体的作用 |
6.4.2 加强网络载体的运用 |
6.4.3 关注移动客户端的使用 |
6.5 营造良好的法治教育环境 |
6.5.1 营造法治教育的社会环境 |
6.5.2 营造法治教育的校园环境 |
6.5.3 营造法治教育的家庭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谈依法治教中存在的几种片面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生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核心成员的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D]. 商圣强.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未竟的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次转型[D]. 贾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研究[D]. 司文超. 武汉大学, 2020(03)
- [4]规范教师惩戒权 ——走向适切的教育惩戒[D]. 狄璐.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5]《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实施以来高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研究[D]. 张占营.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6]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以内蒙古104名保育员为例[D]. 李欣欣.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7]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8]教育局长的实践逻辑[D]. 周国斌.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9]法治视角下的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研究 ——以高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为核心[D]. 阎峻.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10]中国高校法治教育问题研究[D]. 孟鹏涛. 吉林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