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心方对大鼠海马脑片长时程增强效应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刘珍洪[1](2020)在《基于髓鞘及少突胶质细胞损伤探讨参枝苓口服液对AD的保护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从中医心脑相关理论出发,选用“从心论治”代表方参枝苓口服液,基于髓鞘及少突胶质细胞损伤探讨其干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作用机制。AD是老年痴呆症最常见的类型。临床可表现为记忆、情志和行为障碍,对患者家庭、护理人员造成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近年来研究表明,髓鞘损伤与AD、帕金森疾病(Parkinson’sdisease,PD)和中风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其中发现AD与髓鞘的破坏和丢失关系密切。研究发现髓鞘损伤早于认知障碍、老年斑(Senileplaque,SPs)和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等病理改变,髓鞘损伤可能在AD早期认知障碍中发挥关键作用。PI3K/Akt-mTOR通路是髓鞘形成的强大驱动力,是CNS髓鞘蛋白表达的主要驱动因素。一些研究显示神经元PI3K/Akt-mTOR信号传导的异常和持续激活是AD的早期特征。mTOR在构成髓鞘的少突胶质细胞中对脂质合成,转录因子调节,和细胞骨架具有显着作用,这是少突胶质细胞发育不可或缺的过程。除外,表观遗传阻滞、脂质代谢异常皆与AD的病理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体内实验探索参枝苓口服液是否有改善损伤髓鞘的作用,同时观察体外是否能通过保护Aβ42损伤的少突胶质细胞进而维持髓鞘完整性而防治早期AD。并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表观遗传调控及脂质代谢探讨其可能机制,为参枝苓口服液保护髓鞘提供可能的证据。方法1.36只3月龄雄性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多奈哌齐组,参枝苓口服液组,每组12只。同背景、同月龄野生型C57BL/6J小鼠12只作为正常组。多奈哌齐组给予多奈哌齐(0.92mg.kg-1·d-1)灌胃给药,参枝苓口服液组给予参枝苓口服液(2.9ml·kg-1·d-1)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灌予等体积的0.5%CMC。2.利用Y迷宫实验研究参枝苓口服液灌胃3个月后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空间识别和记忆能力的影响。3.利用透射电镜研究参枝苓口服液灌胃3个月后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海马中淀粉样斑块、髓鞘及少突胶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4.利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研究参枝苓口服液灌胃3个月后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海马中髓鞘相关蛋白MBP、PLP和MAG与Aβ42蛋白的表达变化影响。5.40只雄性SD成年大鼠(200±20g)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参枝苓口服液组,参枝苓口服液组以成人(70kg)等效剂量的2倍量进行灌胃,正常组灌服等体积0.5%CMC,每天1次,连续7d,制备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6.UHPLC-MRM-MS/MS方法检测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主要有效成分。7.Aβ42损伤OLN-93少突胶质细胞,建立拟AD体外细胞模型。8.利用CCK-8法筛选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及阳性药多奈哌齐对OLN-93少突胶质细胞的安全剂量和有效剂量。9.利用Western blot、RT-qRCR法、免疫荧光研究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对Aβ42损伤OLN-93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相关蛋白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及mRNA表达影响。10.利用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PI3K抑制剂)及Rapamycin(mTOR抑制剂)进一步确认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参枝苓口服液髓鞘保护中的参与作用。11.利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实验观察参枝苓口服液对Aβ42损伤少突胶质细胞OLN-93的乙酰化组蛋白与MBP基因相互作用。12.利用LC-MS/MS法观察参枝苓口服液对Aβ42损伤少突胶质细胞OLN-93脂质代谢的影响。结果1.体内动物实验参枝苓口服液和阳性对照药多奈哌齐连续灌胃3个月后可以明显延长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在新异臂中活动的路程和持续时间。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在损伤的少突胶质细胞附近淀粉样斑块的沉积,而正常组和治疗组未观察到。同时,透射电镜下观察到参枝苓口服液和多奈哌齐可以明显改善髓鞘板层的结构、髓磷脂的崩解以及少突胶质细胞的结构破坏。在此基础上,对各组小鼠海马进行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实验结果也显示,参枝苓口服液和多奈哌齐可以明显上调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海马中髓鞘相关蛋白MBP、PLP和MAG的蛋白表达。同时,APPswe/PS1dE9双转基因模型小鼠海马中观察到Aβ42的蛋白表达上调,参枝苓口服液和多奈哌齐可以明显下调小鼠海马中Aβ42的蛋白表达。2.UHPLC-MRM-MS/MS方法检测参枝苓口服液及参枝苓含药血清主要有效成分参枝苓口服液中,芍药内酯苷、肉桂酸、甘草酸、甘草苷和芍药苷这5种代谢物都能检测到。且浓度含量:甘草酸>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肉桂酸>甘草苷。参枝苓口服液大鼠含药血清中,可以检测到肉桂酸、甘草酸、甘草苷和芍药苷这4种代谢物。浓度含量:甘草酸>肉桂酸>芍药苷>甘草苷。芍药内酯苷虽然在质谱中可以检测到峰,但是信号可能与噪音相似,定量检测未检测出含量。提示,参枝苓口服液确实可以经过灌胃入血发挥作用,参枝苓口服液髓鞘保护作用可能与肉桂酸、甘草酸、甘草苷和芍药苷这4种成分密切相关。3.体外细胞实验Aβ42可以诱导OLN-93少突胶质细胞引起损伤,100μMAβ42孵育细胞16h以及1μM、10μM和100μM的Aβ42孵育细胞24h和48h后可以明显降低细胞活力。同时,1~100μM的Aβ42孵育细胞24h,细胞的损伤率明显增加。1~100μM的Aβ42孵育24h可以对细胞形态造成破坏,引起细胞固缩,碎裂,死亡。并且,Aβ42孵育24h可以显着升高OLN-93细胞的凋亡水平。用CCK-8法筛选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和多奈哌齐的安全剂量、给药时间范围结果显示,1%~20%浓度的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孵育3~48h对正常OLN-93细胞不具有细胞毒性,甚至16%和20%浓度的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孵育24h和48h可以显着提高正常OLN-93细胞的细胞活力。多奈哌齐对正常OLN-93细胞的安全剂量及时间为:孵育 3h(0.01μM,0.1μM,1 μM,10μM,100μM);孵育 24h(0.01 μM,0.1 μM,1μM,10μM,100μM);孵育 48h(0.01 μM,0.1μM,1 μM,10μM)。CCK-8法筛选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和多奈哌齐的有效剂量、给药时间范围,16%,20%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孵育24h及48h。1 μM,10μM和100μM多奈哌齐孵育3h或24h;0.1μM,1μM和10μM多奈哌齐孵育48h。Aβ42损伤OLN-93少突胶质细胞,与体内动物实验一致,表现为Aβ42明显下调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相关蛋白MBP、PLP、MAG和MOG的表达,并且下调MBP和PLP的mRNA表达水平,而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和多奈哌齐干预后可以明显逆转这些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另一方面,Aβ42损伤OLN-93少突胶质细胞还表现为引起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异常。Aβ42不仅可以下调PI3K,Akt及mTOR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还可以明显下调p-PI3K,p-Akt及p-mTOR的蛋白表达水平,而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和多奈哌齐干预后可以明显逆转这些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和多奈哌齐对Aβ42损伤OLN-93少突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可以被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抑制剂完全逆转,具体表现为,无论是使用LY294002,Rapamycin还是联合使用LY294002与Rapamycin都可以完全逆转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和多奈哌齐上调MBP的能力。CHIP实验显示:Aβ42损伤OLN-93少突胶质细胞后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升高。多奈哌齐和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下调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同时,Aβ42损伤OLN-93少突胶质细胞后,更多的基因MBP发生了组蛋白H3乙酰化。多奈哌齐和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可以下调组蛋白H3乙酰化的MBP基因水平。脂质代谢结果显示:正常组的CL、PA、PC、PE、PG、PI、PS显着高于模型组。模型组的Cer、DG、SM和TG显着高于正常组。两组Cerp、Hex2Cer、HexCer和Sphingosine含量均等。多奈哌齐的Cer、CL、PA、PC、PE、PG、PI、PS显着高于模型组。模型组的SM和TG明显高于多奈哌齐组。参枝苓口服液的Cer、DG、CL、PA、PC、PE、PG、PI、PS、SM显着高于模型组。模型组的TG明显高于参枝苓口服液组。结论参枝苓口服液具有改善损伤髓鞘的作用,同时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能保护Aβ42损伤的少突胶质细胞进而维持髓鞘完整性而防治早期AD。参枝苓口服液的髓鞘保护作用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表观遗传调控及脂质代谢密切相关。首先,参枝苓口服液可能通过上调PI3K,Akt及mTOR mRNA的水平,引起PI3K,Akt及mTOR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增加PI3K,Akt及mTOR的磷酸化,增强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活性,从而发挥少突胶质细胞及髓鞘保护作用。其次,参枝苓口服液通过下调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下调组蛋白H3乙酰化的MBP基因水平从而保护少突胶质细胞。再者,参枝苓口服液通过上调CL、PA、PC、PE、PG、PI、PS的含量,下调TG含量,调整脂质代谢紊乱从而保护少突胶质细胞。最后,参枝苓口服液髓鞘保护作用的物质基础则可能与肉桂酸、甘草酸、甘草苷和芍药苷这4种成分密切相关。
吴国江[2](2020)在《漆黄素对精神分裂症模型鼠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是一种严重损害患者认知功能的精神类疾病。本研究利用MK-801诱导精神分裂症模型鼠,使用中药提取物漆黄素(Fisetin)对SZ模型鼠进行治疗,研究漆黄素是否逆转MK-801诱导的SZ模型鼠认知功能损害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出生6天的SD(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ontrol组)、SZ模型组(SZ组)和漆黄素组(Fisetin组)。第7天开始,SZ组和Fisetin组分别连续1周腹腔注射MK-801,Control组连续1周腹腔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第60天时,Fisetin组连续2周腹腔注射漆黄素,Control组和SZ组连续2周注射相同体积的二甲亚砜(DMSO)。利用高架十字试验、旷场实验检测大鼠的焦虑水平和自发活动状态;运用水迷宫实验和条件恐惧实验评价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通过Western blotting实验分析大鼠海马区和学习记忆能力相关的蛋白表达情况;使用电生理方法探索大鼠海马脑片中schaffer侧支CA1区的长时程增强变化。结果:1.行为学实验结果提示:(1)、三组SD大鼠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旷场实验中所表现出的焦虑和自发活动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2)、在Morris水迷宫的定位航行训练实验中,SZ组大鼠与Control组大鼠相比逃避潜伏期时间明显延长(P<0.05),Fisetin组大鼠与SZ组大鼠相比逃避潜伏期时间显着缩短(P<0.05);在水迷宫的空间探索测试中,SZ组大鼠与Control组大鼠相比较,其在目标平台象限运动时间显着减少,到达目标平台原来所在位置次数也明显减少,逃避潜伏期时间明显增加(P<0.01);Fisetin组大鼠与SZ组大鼠相比较,其在目标平台象限运动时间显着增加,到达目标平台原来所在位置次数明显增多、逃避潜伏期时间也明显减少(P<0.05或0.01)。(3)、在条件恐惧实验的场景实验阶段,SZ组大鼠与Control组大鼠相比较,SZ组大鼠的僵立时间百分比明显降低(P<0.01),Fisetin组大鼠与SZ组大鼠相比较,Fisetin组大鼠僵立时间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在条件恐惧实验的声音实验阶段,SZ组大鼠与Control组大鼠相比较,SZ组大鼠的僵立时间百分比明显降低(P<0.01),Fisetin组大鼠与SZ组大鼠相比较,Fisetin组大鼠僵立时间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2.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提示:三组大鼠ERK1/2、CREB及CaMKⅡ总蛋白表达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SZ组大鼠与Control组相比较,ERK1/2、CREB、CaMKⅡ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0.01);Fisetin组大鼠与SZ组大鼠先相比较,ERK1/2、CREB、CaMKⅡ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P<0.01)。3.场电生理结果提示:三组之间双波异化(paired-pulse facilitation,PPF)无明显差异(P>0.05);SZ组大鼠与Control组大鼠相比较,大脑海马CA1区LTP受损(P<0.01),而漆黄素可逆转MK-801诱导的SZ模型鼠海马CA1区LTP损害(P<0.01 Fisetin组VS.SZ组)。结论:综合行为学、分子生物学、电生理学等实验结果分析可知,漆黄素连续腹腔注射可提高MK-801诱导的SZ模型鼠海马组织突触后与学习记忆相关的蛋白ERK1/2、CREB、CaMKⅡ磷酸化水平及逆转大脑海马CA1区LTP损伤,从而发挥改善突触可塑性和认知功能损害的作用。漆黄素可能是一种有潜在的、有前景的治疗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
彭静[3](2019)在《涤痰汤改善痰浊证老年MCI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及突触可塑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理论研究部分旨在从“痰邪为患”致“健忘”、“呆病”角度探讨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病因病机,阐明中医经典治痰古方“涤痰汤”以“健脾涤痰、益气化浊、醒脑开窍”为基本治法,治疗痰浊证老年MCI的理论依据。实验研究部分通过构建痰浊证老年MCI大鼠模型,采用一般情况观察、行为学、生物化学方法,旨在观察和分析涤痰汤对模型大鼠痰浊证表现、学习记忆能力、脂代谢情况、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组织形态学、神经电生理及蛋白检测方法,旨在从突触可塑性角度,探讨和分析涤痰汤改善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理论研究理论研究部分回顾和总结了祖国医学对于MCI病名、病位、症状等的记载与认识,并着重从“痰邪为患”角度探讨和分析了MCI病因、病机,归纳和分析了MCI的中医基础、临床和中医流行病学相关研究,结合“涤痰汤”组方分析和导师团队前期研究,为“涤痰汤”从痰论治痰浊证老年MCI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研究实验研究分两部分进行,采用SPF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涤痰汤高剂量组及涤痰汤低剂量组,另设3月龄SPF级雄性SD大鼠12只为青年对照组。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50mg·kg-1)8周结合半高脂饲料喂食4周(前4周仅注射D-半乳糖,第5周起加喂半高脂饲料)的方法制备痰浊证老年MCI实验动物模型。各组第5周起开始灌胃,连续4周,10 ml·kg-1,每日1次。西药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加水制成混悬液,0.9mg·kg-1;涤痰汤低、高剂量组给药量分别按人体服用量1、2倍折算(折合成生药量为4.275g·kg-1和8.55g·kg-1);其余3组(老年对照组、模型组、青年对照组)予等容积蒸馏水。前半部分实验采用Morris水迷宫、穿梭箱实验检测评价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通过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比色法测定海马组织中T-AOC、GSH-PX含量,观察和探讨涤痰汤对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脂代谢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后半部分实验采用Nissl染色法观察和分析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数量,Golgi染色法观察和分析各组大鼠海马组织树突棘形态、数量及构成改变,神经电生理方法检测实验各组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效应,Western blot检测SYP、PSD95、NR2B等突触相关蛋白水平,从突触可塑性角度,探讨涤痰汤改善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可能机制。结果理论研究MCI归属中医健忘、痴呆范畴,其病位在脑,发病关乎五脏,临床表现以本虚标实,虚实兼杂为主要特点,“痰邪为患”致“呆”是其重要病机。无论是“呆病多痰”、“治痰即治呆”等中医传统理论,还是现有的中医基础、临床和证候相关研究,均为从痰论治MCI提供了详实的依据。涤痰汤从痰论治认知障碍,以健脾理气化痰、益气醒神开窍为基本大法,在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均表现出较好的疗效,涤痰汤组方中所有药物均含有对认知功能有益的成分,可能通过彼此间的协同增效,发挥多靶向联合作用,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实验研究1.涤痰汤对痰浊阻窍型老年MCI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脂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1)一般情况:模型组大鼠表现出毛皮污秽,精神萎靡,嗜卧懒动,纳差便溏等痰浊阻窍证型特征,涤痰汤对模型大鼠的痰浊证候具改善作用。(2)Morris水迷宫实验:模型组定位航行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空间探索实验显示首次穿台耗时明显延长,穿台次数明显减少,目标象限探索时间明显减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涤痰汤组与西药盐酸多奈哌齐组逃避潜伏期及首次穿台耗时均明显缩短,穿台次数明显增多,目标象限探索时间明显延长(P<0.01或P<0.05)。(3)穿梭箱实验: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主动回避次数明显减少、电击次数明显增多、主动回避潜伏期和电击时间均明显延长(P<0.01);给药后,与模型组比较,涤痰汤高、低剂量组、西药组大鼠主动回避次数均显着增多、电击次数均显着减少、主动回避潜伏期和电击时间均显着缩短(P<0.01或P<0.05);涤痰汤高剂量组与西药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涤痰汤高、低剂量组间相比,主动回避次数、电击次数、电击时间的改善有显着性差异(P<0.05)。(4)血脂检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均增高(与青年对照组比较P<0.01,与老年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涤痰汤高剂量组TC、LDL-C、TG减低(P<0.05),TG明显减低(P<0.01),涤痰汤低剂量组TG减低(P<0.05),盐酸多奈哌齐组无明显变化(P>0.05)。(5)氧化应激指标T-AOC、GSH-PX含量检测: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T-A0C及GSH-PX含量显着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涤痰汤和盐酸多奈哌齐均能显着提高模型大鼠的海马T-A0C及GSH-PX含量(P<0.01或P<0.05)。2.涤痰汤对痰浊型老年MCI模型大鼠突触可塑性的影响:(1)Nissl染色: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尼氏小体形态上变小,数量上减少,数据分析显示神经元数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涤高剂量组与西药组神经元数量增加,差异有显着性(P<0.05)。(2)Golgi染色:模型组树突棘形态不规则、排列松散、数量稀少,与老年对照组相比,树突棘总数及蘑菇状树突棘数目均显着减少(P<0.01);涤痰汤高剂量组与西药盐酸多奈哌齐组树突棘总数和蘑菇形态树突棘数量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电生理LTP检测:模型组大鼠无法顺利诱导出稳定的LTP,与对照组相比,LTP幅度低下,EPSP斜率下降明显(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涤痰汤组EPSP斜率和LTP幅度明显增加(P<0.01),西药组、涤痰汤低剂量组变化不明显(P>0.05)。(4)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检测: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突触相关蛋白SYP、PSD95、NR2B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涤痰汤低剂量组和西药盐酸多奈哌齐PSD95表达明显增加(P<0.01),NR2B表达亦增加(P<0.05);涤痰汤高剂量组PSD95、NR2B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SYP表达亦增加(P<0.05)。结论1.MCI归属中医健忘、痴呆范畴,其病位在脑,发病关乎五脏,“痰邪为患”是MCI发病的重要病机,从痰论治MCI有据可依,涤痰汤可能通过组方药物的协同作用,对MCI发挥整体治疗效果。2.D-半乳糖皮下注射结合半高脂餐复合造模方式成功构建了痰浊证型MCI模型,表现为:模型大鼠出现痰浊证候、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和回避反应能力降低、脂代谢紊乱和氧化应激受损。3.涤痰汤能改善模型大鼠痰浊证候表现、可减轻模型大鼠的脂代谢紊乱和氧化应激损伤,改善模型大鼠的海马依赖性学习记忆障碍。4.模型大鼠出现突触可塑性受损的病理改变,表现为:海马组织神经元丢失、功能减退、突触微结构和长时程增强效应受损、突触相关蛋白表达降低。5.涤痰汤可能通过修复受损的海马神经元和突触微结构损伤,增进长时程增强效应,上调突触相关蛋白SYP、PSD95、NR2B表达,改善模型大鼠的突触结构和功能损害,一定程度恢复模型大鼠受损的突触可塑性,而发挥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
罗拯[4](2019)在《漆树黄酮对脂多糖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认知损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漆树黄酮(Fisetin)作为一种黄酮类化合物,是漆树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研究报道,Fisetin具有营养神经、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可能对神经退行性病变具有潜在作用。虽然目前对于Fisetin与学习记忆关系的研究较少,但近来有研究发现,Fisetin可易化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改善记忆障碍。本实验研究Fisetin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大鼠认知损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3月龄SD(Sprague 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LPS组和LPS+Fisetin组。其中control组和LPS组分别给予连续7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LPS;LPS+Fisetin组连续7天腹腔注射LPS后再给予连续14天腹腔注射Fisetin处理。采用Aβ42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检测大鼠海马组织Aβ含量;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大鼠的自发活动和焦虑状态;Morris水迷宫和条件性恐惧实验检测大鼠的记忆水平;场电生理检测海马schaffer侧支-CA1区的LTP变化;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学习记忆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Elisa结果显示,LPS组大鼠海马脑区Aβ沉积明显增加(p<0.01 vs.control组);LPS+Fisetin组大鼠海马脑区Aβ沉积明显降低(p<0.01 vs.LPS组)(2)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显示,三组实验大鼠的自发活动和焦虑状态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定位航行训练中,LPS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 vs.control组)。LPS+Fisetin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vs.LPS组)。(4)Morris水迷宫实验空间探索阶段,LPS组大鼠在安全平台所在象限活动时间明显缩短、穿越安全平台原来位置次数明显减少、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 vs.control组)。LPS+Fisetin组在安全平台所在象限活动时间明显延长、穿越安全平台原来位置次数明显增多、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 vs.LPS组)。(5)情景恐惧记忆测试阶段,LPS组大鼠木僵行为时间百分比明显减少(p<0.05 vs.control组);LPS+Fisetin组木僵行为时间百分比明显增加(p<0.01vs.LPS组)。(6)在暗示性恐惧记忆测试阶段,LPS组大鼠木僵行为时间百分比明显减少(p<0.05 vs.control组);LPS+Fisetin组木僵行为时间百分比明显增加(p<0.01vs.LPS组)。(7)电生理实验显示,LPS组大鼠海马脑区LTP受损(p<0.01 vs.control组);Fisetin能够逆转LPS所导致的LTP损伤(p<0.01 vs.LPS组);三组之间双波易化无明显差异。(8)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LPS、Fisetin均不影响CaMKII、ERK1/2、CREB的总蛋白表达。LPS组大鼠pCaMKII、pERK1/2、pCREB表达明显减少(p<0.01 vs.control组)。LPS+Fisetin组pCaMKII、pERK1/2、pCREB表达明显增加(p<0.01或0.05 vs.LPS组)。结论:腹腔注射Fisetin明显降低LPS诱导的A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Aβ沉积,改善认知功能损害,逆转海马脑区LTP损伤及海马组织突触后学习记忆相关蛋白pCaMKII、pERK1/2、pCREB表达。Fisetin可作为治疗AD的潜在药物。
乔森[5](2017)在《加味开心散对AD模型小鼠突触改善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阿尔兹海默病带来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不容忽视。由于现代医学关于阿尔兹海默病的病因尚在研究探索当中,至今尚无针对性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特效药物。所以阿尔兹海默病的治疗方法仍需要不断研究。中医药学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中医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临床经验,其中老年性痴呆的相关诊疗经验,是现代医学认识和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重要依据,是研究阿尔兹海默病的宝贵财富。由于“阿尔兹海默病”和“老年性痴呆”是现代医学病名,在中医古籍中并无此记载。但是中医医籍记载中“健忘、癫症、痴呆、呆病”等疾病的临床表现与现代医学的老年性痴呆有许多类似之处。中医学“健忘、癫症、痴呆、呆病”等疾病包含了现代医学老年性痴呆疾病的内涵。纵观中医医史,不同医家对老年性痴呆中医病因病机也具有不同认识。但主要病因不离痰、虚、瘀等方面。其中肾虚精亏被近代许多数医家认为是老年性痴呆的重要改变。本课题组根据多年中医临床观察,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提出气虚、痰凝、血瘀是贯穿阿尔兹海默病发病的关键因素,肾虚精亏等只是“虚、痰、瘀”的一个终末期体现,而且随着疾病的发展,不仅是肾脏,五脏功能均会虚损。本文通过系统回顾老年性痴呆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并挖掘老年性痴呆的主要病因病机,从理论上系统阐释中医痰、虚、瘀与老年性痴呆的关系。首次提出以气虚、痰凝、血瘀三者概括阿尔兹海默病的主要病因病机。而且本课题组前期实验也证实,在此理论指导下,益气化痰行瘀法对AD模型小鼠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开心散是《备急千金要方》中治疗好忘的基础方,后世有许多衍生方。开心散由人参、远志、茯苓、石菖蒲四味药组成,主要体现了益气、化痰的治疗思路。现代研究发现,开心散对阿尔兹海默病、抑郁症等神经精神性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本课题组根据上述对老年性痴呆的理论认识,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开心散原方进行加味,加入了活血化瘀之丹参、川芎,温阳补气的巴戟天。使全方以益气化痰行瘀法统方,更贴合老年性痴呆的复杂病机。由于老年性痴呆以学习记忆进行性减退为最主要的临床症状,而突触与学习记忆关系密切,突触传递是学习记忆的基础。既往研究发现,开心散可以改善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开心散可以调节突触可塑性,还能显着上调抑郁小鼠突触相关蛋白如突触结合蛋白(synaptotagmin)、突触后致密蛋白(post synaptic density protein)的表达,说明了开心散对突触的有效作用。于是本实验以突触功能为研究内容,研究了加味开心散及其原方对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善及对突触可塑性的作用,并研究了加味药中丹参的主要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对小鼠海马CA1区椎体神经元突触传递的影响及丹参素对A β1-42孵育的离体脑片突触可塑性的保护作用,从实验层面支持益气化痰行瘀的治疗方法是治疗老年性痴呆的良好的治疗方法。目的:益气、化痰、行瘀是中医学的基本治法,在老年性疾病的治疗中占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回顾历代文献,总结历代医家对老年性痴呆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认为气虚、痰凝、血瘀是老年性痴呆的发病基本病机,老年性痴呆病属虚实夹杂的病症。从益气化痰行瘀的角度理论阐释老年性痴呆发病的病机及其治疗的可行性。实验部分,本课题组选取侧脑室注射A β 的AD小鼠模型作为老年性痴呆的动物模型,观察益气化痰行瘀辨证思路组方的加味开心散对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水平、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并选取了加味开心散中主要药物——丹参中的主要有效单体丹参素为研究对象,观察丹参素对小鼠海马CA1区椎体神经元突触传递的影响、以及对急性孵育寡聚化A β1-42离体脑片LTP的作用,旨在为益气化痰行瘀法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依据。方法:1.理论探讨:整理与中医痴呆、健忘,益气化痰行瘀法有关的古今文献,分析益气化痰行瘀法的概念、内涵,提炼益气化痰行瘀治法的理论基础,及其防治老年性痴呆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2.以侧脑室注射Aβ1-42为老年性痴呆的小鼠模型,以突触功能为研究靶点,研究益气化痰行瘀法对老年性痴呆的作用及其机制。观察小鼠自主活动情况、旷场运动,Morris水迷宫测试,检测小鼠学习记忆的能力;用神经电生理的方法以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小鼠海马CA1区椎体神经元mEPSC、sEPSC、sIPSC,以及场电位记录的方法记录小鼠Schaffer通路上fEPSP、LTP等指标。结果:1.理论研究通过研究历代医家认识治疗健忘、痴呆的着作,发现气虚、痰凝、血瘀和老年性痴呆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三者之间相互影响,最终导致了痴呆的发生。以益气化痰行瘀为方法治疗老年性痴呆理论上可行。2.加味开心散给药组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定位航行实验中,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空白组及各给药组小鼠潜伏期随训练天数逐步缩短,模型组潜伏期变化不明显(P<0.01)。空间探索实验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开心散各组相对于模型组,穿越平台次数增加,且呈递增趋势,以开心散加味高剂量最为显着。与模型组相比,开心散高剂量穿越次数显着增加(P<0.05),与多奈哌齐组相比,开心散高剂量也显示出明显增高趋势。(P<0.05)。空间探索实验里,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开心散加味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增长,以开心散加味高剂量组为显着。与模型组、多奈哌齐、开心散原方比较,开心散加味高剂量组目标停留时间明显延长,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LTP实验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LTP的维持明显抑制(P<0.01),而灌胃给予开心散、开心散加味高剂量后各组LTP维持得到明显改善(P<0.01),开心散组及加味开心散组相比,加味开心散对LTP的维持作用更加显着(P<0.01)。4.丹参素对突触传递的影响与给药前比较,100uM的丹参素没有改变小鼠海马CA1区椎体神经元sEPSC的幅度和频率,但是能显着降低其slPSC的频率(P<0.01)。200uM丹参素能显着提小鼠高海马CA1区椎体神经元mEPSC的频率(P<0.01),但对其幅度无影响(P>0.05)。5.丹参素对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急性孵育Aβ1-42后,小鼠海马Schaffer通路LTP产生明显抑制(P<0.05),在提前给予脑片预孵育200uM丹参素30min,LTP的抑制作用得到改善(P<0.01)。结论:1.气虚痰瘀是老年性痴呆发病的重要中医病机,益气化痰行瘀法防治老年性痴呆有其可行性。2.益气化痰行瘀法对侧脑注射A β 的AD小鼠模型学习记忆能力具有改善作用,开心散加味后对AD模型小鼠突触长时程增强有明显改善作用,且较原方更优,加味开心散改善AD模型小鼠突触可塑性可能是其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之一。3.一定浓度的丹参素能通过增强突触前谷氨酸量子化释放增加小鼠海马锥体神经元的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频率,丹参素能改善急性孵育A β1-42造成的离体脑片LTP抑制,其可能是丹参素改善AD小鼠学习记忆的机制之一。
邓少东[6](2013)在《巴戟天低聚糖益脑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设计以巴戟天中低聚糖类成分为研究对象,结合导师组前期研究基础开展巴戟天药材中低聚糖类成分的质控研究,及其低聚糖部位提取、纯化工艺研究,进一步完善巴戟天药材的质控体系。采用动物体内及体外等实验方法,考察巴戟天低聚糖部位及其主要有效成分巴戟甲素的在体肠吸收机制、对肝脏中CYP3A4酶代谢的影响,以期为巴戟天低聚糖类成分的口服制剂研究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其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采用拟阿尔海茨默(AD)动物模型,探讨巴戟天低聚糖部位及其主要有效成分巴戟甲素的抗AD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为其抗AD新药研究与开发提供研究基础。方法:1巴戟天低聚糖有效部位质控研究采用亲水作用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建立巴戟天中蔗糖、蔗果三糖、耐斯糖、1F-果呋喃糖基耐斯糖、巴戟甲素等5种低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巴戟天低聚糖的提取工艺,以巴戟天低聚糖类提取物的出膏率、低聚糖含量以及其主要的活性成分巴戟甲素、耐斯糖为考察指标,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分析,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采用活性炭与D-900离子交换树脂柱层析结合溶剂法对巴戟天低聚糖提取物进行纯化,以HPLC-UV-ELSD、UV、LC-MS等方法检测蔗糖、蔗果三糖、耐斯糖、1F-果呋喃糖基耐斯糖、巴戟甲素、低聚糖等指标的含量及纯度。2巴戟天低聚糖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采用大鼠体肠单向灌流法研究巴戟天低聚糖部位及其主要有效成分巴戟甲素在大鼠肠道中的吸收转运机制,考察蔗糖、蔗果三糖、耐斯糖、1F-果呋喃糖基耐斯糖和巴戟甲素等5种低聚糖类成分的大鼠肠吸收特点,确定各成分的最佳吸收部位,并考察了 P-gp对巴戟天低聚糖类成分吸收的影响。利用β-D-呋喃果糖苷酶对巴戟甲素进行水解,确定巴戟甲素是否β-D-呋喃果糖苷酶的底物,同时确定巴戟甲素的酶水解产物,并初步研究其酶促反应动力学。以肝脏CYP3A4酶的探针底物氨苯砜,考察不同剂量巴戟天低聚糖提取物及其主要活性成份巴戟甲素对大鼠肝脏CYP3A4活性的影响,以预测其联合应用CYP3A4亚型酶代谢的药物时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3巴戟天低聚糖对AD模型大鼠的影响采用D-半乳糖联合Aβ 25-35制备拟阿尔海茨默大鼠模型,连续给予巴戟天提取物(BT)、巴戟天低聚糖部位(BD)、巴戟甲素(BJ)28 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检测,考察给药前后对AD模型大鼠的体重和脏器系数等的影响;采用试剂盒酶-标仪法测定AD大鼠脑海马区及皮质区中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SH-Px)等氧化指标,以及乙酰胆碱(Ach)、乙酰胆碱酯酶(TchE)、Na+/K+-ATPase、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NO、NOS等指标的含量;采用HPLC-ECD法检测AD大鼠脑海马区及皮质区中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5-羟色胺(5-HT)等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及其相关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高香草酸(HV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左旋多巴(L-DOPA)的含量;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考察BJ、BD、BT对AD模型大鼠海马区中APP、Tau、Caspase-3、SYP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巴戟天低聚糖有效部位质控研究巴戟天中蔗糖、蔗果三糖、耐斯糖、1F-果呋喃糖基耐斯糖、巴戟甲素等5种低聚糖分别在2.128~21.28 μ g(r= 0.9993),1.864~18.64 μ g(r=0.9996),1.92~19.2 μ g(r=0.9998),1.912~19.12 μ g(r=0.9995),2.368~23.68 u g(r=0.9994)线性关系良好,其回收率在92.81%~102.8%(n=6)之间。不同产地巴戟天药材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蔗糖、蔗果三糖、耐斯糖、1F-果呋喃糖基耐斯糖、巴戟甲素的含量分别在 1.25%~6.07%、0.57%~6.06%、1.61%~6.82%、2.41%~7.71%、3.84%~10.10%之间。巴戟天低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中各因素对出膏率、低聚糖、巴戟甲素及耐斯糖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溶剂中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液固比>提取次数。各因素对实验结果均无显着性影响。从工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的角度出发,优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2B1C2D2,即用15倍量的40%乙醇,提取2次,每次1 h。巴戟天低聚糖部位纯化后各指标成分含量均有显着提高,纯化工艺重现性良好。2巴戟天低聚糖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巴戟甲素在大鼠体肠单向灌流研究结果表明巴戟甲素为全肠道吸收的药物,各肠段存在吸收差异,其吸收速率按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顺序依次下降。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药物累积吸收量随灌流液药物浓度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地增加,但吸收速率常数基本不变,表明巴戟甲素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吸收以被动扩散方式为主,其吸收动力学符合一级过程。P-gp抑制剂对巴戟甲素肠吸收的影响考察结果表明P-gp对巴戟甲素有肠道外排作用,可减少其肠吸收,说明巴戟甲素可能是P-gp的底物。巴戟甲素酶水解研究确定了巴戟甲素为β-D-呋喃果糖苷酶的底物,其水解后得到的单一产物为β-D-呋喃果糖。初步得到该酶促反应的Michaelis-Menten方程为:rp=0.9565Cs/(12.8761+Cs),其中Km=12.8761mg·mL-1,Vm=0.9565mg·mL-1·h-1。巴戟天提取物中5种低聚糖成分在大鼠全肠段的吸收速率(Ka)均无显着差异(P>0.05),其药物累积吸收量随灌流液药物浓度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地增加,说明药物不存在自身浓度抑制现象,提示巴戟天提取物中5种低聚糖成分的在体肠吸收机制均以被动扩散为主,其吸收动力学符合一级过程。提取物中各成分的吸收速率依次为:巴戟甲素≥蔗糖>蔗果三糖>耐斯糖>1F-果呋喃糖基耐斯糖。对不同肠段中各成分的吸收进行比较,总体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成分的吸收具有差异性(P<0.05)。P-gp抑制剂对巴戟天提取物肠吸收的影响考察结果显示盐酸维拉帕米可显着增加蔗糖与巴戟甲素的吸收量,这种促吸收效果是通过抑制P-gp的外排引起的,由此提示蔗糖与巴戟甲素可能是P-gp的底物。3巴戟天低聚糖对AD模型大鼠的影响灌胃给药28 d后,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AD模型组定位航行潜伏期明显长于空白组,而各给药组明显得到改善。空间探索实验结果显示各给药组在原平台象限游泳距离与总距离之比均有所上升而穿越原平台的次数也显着增加。脏器系数测量结果显示,模型组脑、脾、睾丸等脏器系数比正常对照组都降低,而给予BJ、BD、BT治疗后,BD、BT对各脏器系数均有增加的作用,BJ对脑、肝、睾丸等脏器系数有增加的作用。BJ与BD可以提高A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及皮质层中SOD、Na+/K+-ATP、GABA,降低MDA、TChE的活性,从而达到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采用大鼠双侧海马区注射A β 25-35并联合长期腹腔注射D-半乳糖可致大鼠脑海马及皮质层的神经递质含量明显降低,而分别给予BJ、BD、BT治疗后,均可显着提高大鼠脑海马及皮质层中NE、DA、5-HT的含量,从而达到增强学习记忆能力的效果。同时还不同程度的提高DA/HVA、NE/E、5-HT/5-HIAA的比值,说明BJ、BD、BT可抑制相关的代谢路径。采用大鼠双侧海马区注射A β 25-35并联合长期腹腔注射D-半乳糖可致大鼠脑海马中APP、Tau、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上升,SY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分别给予BJ、BD、BT治疗后,各蛋白表达水平异常的情况均有所缓解,说明巴戟天低聚糖类成分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机制,与上调SYP、降低APP、Tau、Caspase-3的表达有关。结论:1巴戟天低聚糖有效部位质控研究建立的巴戟天低聚糖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为有效评价巴戟天药材的质量提供了分析方法。根据中国药典规定并结合本研究结果,在此对巴戟天药材中低聚糖的含量限度提出初步的建议:按巴戟天药材干燥品计算,耐斯糖的含量不得少于2%,巴戟甲素的含量不得少于4%,蔗果三糖、耐斯糖、1F-果呋喃糖基耐斯糖、巴戟甲素的总含量不得少于14%。优选出的巴戟天低聚糖提取工艺各指标性成分含量较高,工艺稳定、合理、可行,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巴戟天低聚糖部位纯化工艺的重现性良好,所制得的巴戟天低聚糖部位纯度高,已知成分含量大于50%,可用于开发国家规定的五类新药。2巴戟天低聚糖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巴戟甲素在整个肠段吸收良好,属于高渗透性药物,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吸收机制以被动扩散方式为主。本研究将为巴戟甲素设计成口服缓控释制剂提供了生物学依据。β-D-呋喃果糖苷酶与巴戟甲素亲和力较强,葡萄糖对巴戟甲素的酶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提示机体内的葡萄糖对巴戟甲素的代谢也可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降低巴戟甲素的生物利用度。本研究将为巴戟甲素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及其新药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巴戟天低聚糖在全肠段吸收中,其吸收速率依次为二糖>三糖>四糖>五糖,推测可能与各成分的分子大小有关。在本实验条件中,各成分在不同肠段中的Papp均大于0.072 cm·h-1,说明各低聚糖成分在整个肠段中吸收良好,属于高渗透性药物,主要与各成分均具有较强的亲水性从而易于在肠道中吸收扩散进入体内有关。3巴戟天低聚糖对AD模型大鼠的影响实验采用大鼠双侧海马区注射Aβ 25-35并联合长期腹腔注射D-半乳糖,诱发拟AD动物模型。从行为学、氧化应激、胆碱能系统、能量代谢、氨基酸、神经递质和蛋白表达水平等方面,观察了巴戟天低聚糖对AD模型大鼠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巴戟天低聚糖可以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其作用机制与以下三方面有关:(1)提高SOD、Na+/K+-ATP、GABA,降低MDA、TChE的活性;(2)提高神经递质水平;(3)上调SYP,降低APP、Tau、Caspase-3等蛋白的表达水平。
仇金鹏[7](2011)在《异氟醚对不同年龄大鼠记忆功能和海马突触长时程增强效应的影响》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手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重度则出现严重记忆损害的痴呆。老龄是POCD惟一明确的危险因素,麻醉药物的作用可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海马是学习、记忆关键脑区,其突触长时程增强效应(LTP)被认为是神经突触可塑性和突触传递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学习记忆的神经细胞学基础。中枢胆碱能系统在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中起重要作用,中枢神经元α4β2亚型烟碱受体参与大脑学习、记忆等功能。吸入麻醉药异氟醚在老年病人能够引起POCD等副作用,但其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因此,本研究探讨异氟醚对海马LTP的影响及其与海马内中枢神经元α4β2亚型烟碱受体的关系,为进一步阐明异氟醚影响POCD的机制奠定基础。目的:观察吸入麻醉药异氟醚对不同年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探讨异氟醚对不同年龄大鼠海马LTP的影响及其与海马内中枢神经元α4β2亚型烟碱受体的关系。方法:(1)异氟醚对不同年龄大鼠记忆功能的影响。21只健康雄性青年SD大鼠,月龄2个月,质量200~250g,随机分为3组(n=7):青年对照组,青年异氟醚单次组,青年异氟醚重复组;21只健康雄性老年SD大鼠,月龄20个月,质量500~620 g,随机分为3组(n=7):老年对照组,老年异氟醚单次组,老年异氟醚重复组。各对照组吸入30%的氧气和70%的氮气混合气体2h;各单次组吸入1.4%异氟醚2h,各重复组每天吸入1.4%异氟醚2h,连续5天。各组大鼠异氟醚麻醉后24 h行Morris水迷宫进行认知功能检测。(2)异氟醚对不同年龄大鼠海马突触长时程增强效应的影响。70只健康雄性青年SD大鼠,月龄2个月,质量为200~250g。70只健康雄性老年SD大鼠,月龄20个月,质量500~620g。各组大鼠断头后取出海马组织,制备厚400μm的海马脑片。取35张青年大鼠脑片,随机分为5组(n=7):青年对照组、青年异氟醚0.0625、0.125、0.25、0.5组。各组脑片分别灌流人工脑脊液(ACSF)、异氟醚0.0625、0.125、0.25、0.5 mmol·L-1。采用细胞外微电极记录技术,记录海马脑片CA1区细胞外群体峰电位(PS)的变化;取35张青年大鼠脑片,随机分为5组(n=7):青年异氟醚LTP组、青年异氟醚LTP0.0625、0.125、0.25、0.5组。各组脑片分别灌流ACSF、异氟醚0.0625、0.125、0.25、0.5 mmol·L-1。海马脑片记录PS 30 min后,施以100Hz的高频强直刺激(HFS),诱发LTP,观察各组脑片HFS后PS幅值的变化;另取35张老年大鼠脑片,随机分为5组(n=7):老年对照组、老年异氟醚0.0625、0.125、0.25、0.5组。各组脑片分别灌流ACSF、异氟醚0.0625、0.125、0.25、0.5 mmol·L-1。采用细胞外微电极记录技术,记录海马脑片CA1区PS的变化;取35张老年大鼠脑片,随机分为5组(n=7):老年异氟醚LTP组、老年异氟醚LTP0.0625、0.125、0.25、0.5组。各组脑片分别灌流ACSF、异氟醚0.0625、0.125、0.25、0.5 mmol·L-1。海马脑片记录PS 30 min后,施以100Hz的HFS,诱发LTP,观察各组脑片HFS后PS幅值的变化。(3)中枢神经元α4β2亚型烟碱受体活化对异氟醚抑制大鼠海马突触长时程增强效应的影响。98只雄性SD大鼠,月龄2个月,体重200~250g,断头后取出海马组织,制备厚400μm的海马脑片。取98张脑片,随机分为14组(n=7):LTP组、异氟醚0.125、0.25、0.5组、A85380 1.0、10.0组、A85380 1.0+异氟醚0.25组、A85380 10.0+异氟醚0.25组、地棘蛙素0.1、1.0组、地棘蛙素0.1+异氟醚0.25组、地棘蛙素1.0+异氟醚0.25组、DhβE组、DhβE+异氟醚0.125组。各组脑片分别灌流ACSF、异氟醚0.125、0.25、0.5 mmol.L-1、A85380 1.0、10.0 mmol·L-1、A85380 1.0 mmol·L-1+异氟醚0.25 mmol·L-1、A85380 10.0 mmol·L-1+异氟醚0.25 mmol·L-1、地棘蛙素0.1、1.0 mmol·L-1、地棘蛙素0.1 mmol·L-1+异氟醚0.25mmol·L-1、地棘蛙素1.0 mmol·L-1+异氟醚0.25 mmol·L-1、DhβE 0.1 mmol·L-1、DhβE 0.1 mmol·L-1+异氟醚0.125 mmol·L-1。采用细胞外微电极记录技术,记录海马脑片CA1区细胞外PS的变化。海马脑片记录PS 30 min后,施以100Hz的HFS诱发LTP,观察各组(?)HFS后PS幅值的变化。结果:(1)异氟醚对不同年龄大鼠记忆功能的影响。各组大鼠麻醉过程中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均在正常范围;青年对照组和老年对照组逃避潜伏期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与青年对照组比较,青年异氟醚单次组逃避潜伏期差异无显着性(P>0.05),青年异氟醚重复组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与老年对照组比较,老年异氟醚单次组和老年异氟醚重复组逃避潜伏期均延长(P<0.05);青年对照组和老年对照组探索时间、穿越平台次数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与青年对照组比较,青年异氟醚单次组探索时间、穿越平台次数差异无显着性(P>0.05),青年异氟醚重复组探索时间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与老年对照组比较,老年异氟醚单次组和老年异氟醚重复组探索时间均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均减少(P<0.05)。(2)异氟醚对不同年龄大鼠海马突触长时程增强效应的影响。与青年对照组比较,青年异氟醚0.0625组给药后PS幅值无明显变化(P>0.05),青年异氟醚0.125、0.25和0.5组给药后PS幅值明显降低(P<0.05或0.01)。与老年对照组比较,老年异氟醚0.0625组给药后PS幅值无明显改变(P>0.05),老年异氟醚0.125、0.25和0.5组给药后PS幅值明显降低(P<0.01);青年LTP组HFS后PS幅值显着增高,较刺激前增加(52±12)%(P<0.01),即成功诱发LTP。与青年LTP组比较,青年异氟醚LTP0.125、0.25、0.5组HFS后其PS幅值均明显降低(P<0.01)。老年LTP组HFS后PS幅值增高,较刺激前增加(34±11)%(P<0.01),即成功诱发LTP。与老年LTP组比较,老年异氟醚LTP 0.0625、0.125、0.25和0.5组HFS后其PS幅值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3)中枢神经元α4β2亚型烟碱受体活化对异氟醚抑制大鼠海马突触长时程增强效应的影响。与LTP组比较,A853801.0、10.0组HFS后PS的幅值明显增加(P<0.01)。与异氟醚0.25组比较,A85380 1.0+异氟醚0.25组和A85380 10.0+异氟醚0.25组HFS后PS的幅值明显增加(P<0.01)。与LTP组比较,地棘蛙素0.1、1.0组HFS后PS的幅值明显增加(P<0.01)。与异氟醚0.25组比较,地棘蛙素0.1+异氟醚0.25组和地棘蛙素1.0+异氟醚0.25组HFS后PS的幅值明显增加(P<0.01)。与LTP组比较,DhβE组HFS后其PS的幅值明显降低(P<0.01),但与异氟醚0.125组比较,DhβE组HFS后其PS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异氟醚0.125组比较,DhβE+异氟醚0.125组HFS后PS的幅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吸入麻醉药异氟醚能够对不同年龄大鼠的记忆功能产生损害,特别是对老年大鼠的记忆损害作用更严重;异氟醚影响记忆的机制与抑制海马LTP的形成而有关;异(?)醚抑制海马LTP的机制与抑制大鼠海马中枢神经元α4β2亚型烟碱受体有关。本研究的创新点:本研究系统地观察了吸入麻醉药异氟醚对不同年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异氟醚对不同年龄大鼠海马LTP的影响及其与海马内中枢神经元仪α4β2亚型烟碱受体的关系,试图阐明异氟醚对不同年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LTP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揭示异氟醚影响POCD的机制。为预防全麻中知晓、全麻后回忆障碍和认知损害提供新思路,并可能推动对麻醉机理的研究,同时也为临床麻醉用药及新型全麻药的研发提供科学指导和理论依据。
沈峰[8](2009)在《电针对老年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相关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D),是发生于老年前期或老年期,以进行性记忆等认知障碍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精神行为异常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性临床表现为严重的学习记忆功能下降、分析判断能力衰退、情绪改变、行为失常、甚至意识模糊,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其生命质量下降。世界人口正在加速变老。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我国已经成为老龄国家。到本世纪中叶,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4亿左右,届时每4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为此,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政府均加快了防治老年性痴呆的研究工作。而有效改善AD患者的学习记忆能力,提高其生存质量,是AD研究的重点和突破口所在。AD的发病机制复杂,许多信号分子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多个信号通路参与此过程,而临床上现有的针对AD发病的单基因或单靶向治疗药物并不能有效改善或控制患者症状,疗效短暂而局限,且副作用明显。针对单靶向药物对抗复杂疾病的缺点,近年来科学研究者提出并尝试将多靶向治疗策略应用于AD治疗。这是因为复杂疾病的发病往往由多种信号通路参与,而单靶向药物作用忽视了细胞内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及信号通路中构成的网络系统的相互联系。并且有研究者认为,保护细胞膜和细胞内各种信号转导途径免受Aβ等的伤害,有可能成为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和防治AD的突破。针灸以其疗效确切、作用持久、无副作用而受到医学界的普遍关注。近年来,针灸疗法在防治AD方面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对比发现针刺疗效不亚于中西药物,甚至在某些方面有优于西药的趋势。同时,针灸疗法所具有的多靶点、多途径、多层次整体治疗优势,也正符合现代医学针对复杂疾病提出的多靶向治疗策略。因此,深入研究针灸对AD的干预作用,对进一步理解衰老和针刺机制,推动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实验从学习记忆的相关中枢信号通路入手,进一步探讨针刺治疗AD的作用机制,为AD的针灸临床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将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即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采用双侧海马一次性注射聚集态Aβ25-35制备AD大鼠模型,电针组选取双侧“肾俞”穴、双侧“内关”穴和“大椎”穴,接G6805-Ⅱ型电针治疗仪,选用2Hz连续波,强度为1mA,通电20min,每天1次,每周6次,共治疗2周。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采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海马形态学的变化;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大鼠Glu的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MP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PKA、CREB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NMDAR1mRNA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电针干预对上述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①定位航行实验中,假手术组与正常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异有显着性(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明显的提高(P<0.05)。②空间探索实验中,假手术组与正常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跨越平台的次数减少,差异有显着性(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记忆平台的能力有明显提高(P<0.05)。③HE染色:光镜下观察可见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海马各区神经元染色清晰,呈圆形、椭圆形或锥形,排列整齐紧密。核呈圆形,大而清晰,核仁明显,形态完整。模型组大鼠海马注射针道附近可见细胞增生、聚集,核小深染,可能为胶质细胞;CA1区、CA3区锥体细胞数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少,局部神经元缺失,残留的神经元排列松散不规则,多数细胞胞核固缩,核仁欠清晰,整个细胞深染成红色,部分呈现出多齿形、月牙型等凋亡形态,并伴有胶质细胞增多。电针组能明显改善上述神经元损伤,使海马神经细胞排列较整齐,核固缩现象改善。④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Glu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显着性(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海马Glu含量有明显的下降(P<0.05)。⑤放射免疫法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cAMP的含量明显降低,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电针组大鼠海马cAMP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提高(P<0.05)。⑥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CA1、CA3区PKA的表达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差异有显着性(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海马CA1、CA3区PKA表达明显增多(P<0.05)。⑦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CA3区CREB的表达明显降低,有显着性差异(P<0.01);电针组大鼠海马CA1区CREB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提高(P<0.05)。⑧原位杂交法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CA1、CA3区NMDAR1mRNA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与假手术组相比显着升高(P<0.01)。电针组大鼠海马CA1、CA3区NMDAR1mRNA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结论:双侧海马一次性注射Aβ25~35制备的大鼠模型成功的模拟了AD的行为学特征,海马神经细胞中Glu-NMDAR信号转导通路与cAMP-PKA-cREB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A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过程,而电针“肾俞”穴、“内关”穴和“大椎”穴可以显着提高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通过降低Glu的神经毒性,保护海马神经细胞,并上调NMDAR1-mRNA的表达,充分活化NMDAR,改善Glu-NMDAR信号通路的传导;同时提高海马神经细胞cAMP、PKA及CREB的表达,激活其cAMP-PKA-CREB信号通路,从而加强LTP,改善学习记忆的能力。本实验也再次证明针刺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多层次、整体治疗的特点,能够有效的减轻AD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损害,促使学习记忆相关信号通路正常转导,提高AD学习记忆能力。
冯春生,岳云,王云,麻海春,张永谦[9](2008)在《依托咪酯对大鼠海马脑片突触长时程增强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评价依托咪酯对大鼠海马脑片突触长时程增强(LTP)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断头后取出海马组织,制备厚400μm的海马脑片。采用细胞外微电极记录技术,记录海马脑片CA1区细胞外群体峰电位(PS)。取42张脑片,随机分为6组(n=7):用正常的人工脑脊液(ACSF)灌流海马脑片记录正常的PS,待其稳定后,对照组继续灌流ACSF,不同浓度依托咪酯组分别用含依托咪酯1μmol/L(依托咪酯1μmol/L组)、2μmol/L(依托咪酯2μmol/L组)、5μmol/L(依托咪酯5μmol/L组)、10μmol/L(依托咪酯10μmol/L组)、20μmol/L(依托咪酯20μmol/L组)的ACSF灌流,记录PS幅值。另取84张脑片,随机分为12组(n=7):用正常ACSF灌流海马脑片,记录稳定正常的PS 30 min,LTP组继续灌流ACSF,其余各组分别用含依托咪酯1μmol/L(LTP-依托咪酯1μmol/L组)、2μmol/L(LTP-依托咪酯2μmol/L组)、5μmol/L(LTP-依托咪酯5μmol/L组)、10μnol/L(LTP-依托咪酯10μmol/L组)、20μmol/L(LTP-依托咪酯20μmol/L组)、印防己毒素50μmol/L(印防己毒紊组)、荷包牡丹碱10μmol/L(荷包牡丹碱组)、CGP35348 5μmol/L(CGP35348组)、印防己毒素50μmol/L+依托咪酯10μmol/L(印防己毒素+依托咪酯组)、荷包牡丹碱10μmol/L+依托咪酯10μmol/L(荷包牡丹碱+依托咪酯组)、CGP35348 5μmol/L+依托咪酯10μmol/L(cGP35348+依托咪酯组)的ASCF灌流,记录PS 30 min后,施以100 Hz的高频刺激(HFS),记录PS幅值。结果与LTP组比较,LTP-依托咪酯2μmol/L组、LTP-依托咪酯5μmol/L组、LTP-依托咪酯10μmol/L组、LTP-依托咪酯20μmol/L组和CGP35348+依托咪酯组HFS后PS幅值降低(P<0.05或0.01)。印防己毒素组、荷包牡丹碱组、CGP35348组HFS后PS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依托咪酯LTP 10μmol/L组比较,印防己毒素+依托咪酯组和荷包牡丹碱+依托咪酯组HFS后PS幅值增加(P<0.01)。结论依托咪酯可通过激活大鼠海马GABAA受体抑制LTP的形成,从而影响学习和记忆功能。
冯春生,仇金鹏,麻海春,岳云[10](2007)在《异丙酚对大鼠海马脑片突触长时程增强效应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大鼠海马脑片突触长时程增强(LTP)效应的影响及其机制,以探讨其影响记忆的机制。方法雄性 SD 大鼠断头,取出海马组织,制备400μm厚度的海马脑片。采用细胞外微电极记录大鼠海马脑片 CA.区细胞外群体峰电位(PS),然后施以100 Hz 的高频强直刺激(HFS),诱发 LTP 产生,观察异丙酚(1~100 μmol/L)对大鼠海马脑片 LTP 的影响及其与γ-氨基丁酸(GABA)受体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给予异丙酚1、5 μmol/L,HFS 后其 PS 幅值无明显改变(均 P>0.05);给予异丙酚10、30、50、100μmol/L,HFS 后其 PS 幅值均明显降低,分别为124%±9%、112%±8%、106%±7%、102%±6%(均 P<0.01)。给予印防己毒素50 μmol/L+异丙酚50 μmol/L、荷包牡丹碱10μmol/L+异丙酚50 μmol/L,HFS 后其平均 PS 幅值分别为150%±11%、147%±11%,与 HFS 前比较,其 PS 的增幅明显增加(均 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 PS 的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异丙酚50 μmol/L 组比较,其 PS 增幅明显增加(均 P<0.01)。给予 CGP35348 5 μmol/L+异丙酚50 μmol/L,HFS 后 PS 的幅值无明显改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 PS 的幅值明显降低(P<0.01),与异丙酚50 μmol/L 组比较,其 PS 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能够抑制海马 LTP 的形成而影响记忆功能,其作用机制与活化大鼠海马 GABAA 受体有关,而与 GABAB 受体无关。
二、调心方对大鼠海马脑片长时程增强效应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调心方对大鼠海马脑片长时程增强效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髓鞘及少突胶质细胞损伤探讨参枝苓口服液对AD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综述一“从心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PI3K/Akt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在AD中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参枝苓口服液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认知行为及髓鞘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参枝苓口服液对Aβ_(42)致少突胶质细胞OLN-93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 |
参考文献 |
实验一 UHPLC-MRM-MS/MS方法检测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主要化学成分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Aβ_(42)损伤少突胶质细胞OLN-93拟AD体外模型的建立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及多奈哌齐对OLN-93细胞安全剂量及有效剂量筛选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对Aβ_(42)损伤OLN-93细胞髓鞘相关蛋白及PI3K/Akt-mTOR通路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五 参枝苓口服液对Aβ_(42)损伤少突胶质细胞OLN-93的乙酰化组蛋白与MBP基因相互作用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六 参枝苓口服液对Aβ_(42)损伤少突胶质细胞OLN-93脂质代谢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创新点 |
存在问题和不足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漆黄素对精神分裂症模型鼠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动物 |
2.2 主要试剂与药物 |
2.3 药物配制与使用 |
2.4 自配试剂 |
2.5 主要仪器 |
2.6 行为学实验 |
2.6.1 旷场实验 |
2.6.2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
2.6.3 Morris水迷宫实验 |
2.6.4 条件恐惧实验 |
2.7 海马脑片的制备与场电位记录 |
2.7.1 海马脑片的制备 |
2.7.2 场电位的记录 |
2.8 Western blotting 技术 |
2.8.1 蛋白质样品的制备 |
2.8.2 BCA法蛋白浓度定量 |
2.8.3 Western blotting溶液及电泳胶配制 |
2.8.4 蛋白上样 |
2.8.5 蛋白的电泳分离及转膜 |
2.8.6 免疫印迹显色 |
2.9 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3组大鼠自发活动水平、焦虑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
3.2 漆黄素改善MK-801 诱导的SZ模型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
3.3 漆黄素逆转MK-801 诱导的SZ模型鼠的恐惧记忆能力 |
3.4 漆黄素逆转MK-801 诱导的SZ模型鼠海马脑区LTP损伤 |
3.5 漆黄素逆转MK-801 诱导的SZ模型鼠学习记忆相关蛋白表达 |
第4章 讨论 |
4.1 漆黄素逆转海马 CA1 区 LTP 损伤 |
4.2 漆黄素提高海马学习记忆相关蛋白的表达 |
4.3 漆黄素逆转海马依赖的学习记忆能力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研究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3)涤痰汤改善痰浊证老年MCI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及突触可塑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中医对MCI病名与症状的描述与记载 |
中医对MCI病位的认识 |
中医对MCI的病因病机认识 |
MCI的主要证型与证候分布 |
涤痰汤组方分析与导师团队前期研究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涤痰汤对痰浊证老年MCI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脂代谢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结果 |
1 一般情况观察 |
2 Morris水迷宫实验 |
3 穿梭箱实验 |
4 血脂水平检测 |
5 氧化应激指标测定 |
讨论 |
1 痰浊证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大鼠模型的构建 |
2 涤痰汤组方各药功效及药理作用 |
3 涤痰汤改善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
4 涤痰汤缓解模型大鼠的脂代谢紊乱 |
5 涤痰汤减轻模型大鼠的氧化应激损伤 |
实验二 涤痰汤对痰浊证老年MCI模型大鼠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结果 |
1 Nissl染色 |
2 Golgi染色 |
3 电生理LTP检测 |
4 Western blot检测突触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
讨论 |
1 学习记忆与突触可塑性 |
2 涤痰汤对模型大鼠海马突触结构可塑性的影响 |
3 涤痰汤对模型大鼠海马组织LTP的作用 |
4 涤痰汤对模型大鼠海马突触相关蛋白SYP、PSD95、NR2B表达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参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4)漆树黄酮对脂多糖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认知损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动物分组 |
2.3 药品 |
2.4 主要试剂 |
2.5 主要仪器 |
2.6 Aβ42 ELISA检测 |
2.7 行为学实验 |
2.7.1 旷场实验 |
2.7.2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
2.7.3 Morris 水迷宫实验 |
2.7.4 条件恐惧实验 |
2.8 海马脑片的制备与电生理记录 |
2.8.1 海马脑片的制备 |
2.8.2 场电位的记录 |
2.9 Western blotting |
2.9.1 蛋白质样品的制备 |
2.9.2 BCA法蛋白浓度定量 |
2.9.3 Western blotting溶液及电泳胶配制 |
2.9.4 蛋白上样 |
2.9.5 蛋白的电泳分离及转膜 |
2.9.6 免疫印迹显色 |
2.10 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Fisetin处理降低LPS诱导的A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Aβ沉积 |
3.2 实验大鼠的自发活动及焦虑状态无统计学差异 |
3.3 Fisetin处理改善LPS诱导的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
3.4 Fisetin处理改善LPS诱导的AD模型大鼠恐惧记忆能力 |
3.5 Fisetin处理逆转LPS诱导的AD模型大鼠海马脑区LTP损伤 |
3.6 Fisetin处理逆转LPS诱导的AD模型大鼠海马学习记忆蛋白表达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研究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5)加味开心散对AD模型小鼠突触改善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理论研究 |
1.1 中医理论研究 |
1.1.1 中医学对痴呆的认识 |
1.1.2 中医对健忘的认识 |
1.1.3 痰理论与痴呆 |
1.1.4 瘀血与痴呆的关系 |
1.1.5 气虚与痴呆的关系 |
1.1.6 老年性痴呆与痰虚瘀体质关系 |
1.1.7 气虚痰瘀相互作用及益气化痰行瘀防治老年性痴呆的理论探讨 |
1.2 阿尔兹海默病研究概况 |
1.2.1 阿尔兹海默病现状及其病理特征 |
1.2.2 AD的病理机制研究现状及Aβ级联假说的重要性 |
1.2.3 Aβ的产生及相关机制研究 |
1.2.4 Aβ对突触结构功能的损伤及在AD病理机制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
1.2.5 突触可塑性与学习记忆 |
1.3 复方开心散组方分析 |
1.3.1 开心散原方方义分析及现代研究进展 |
1.3.2 开心散加味组方分析及加味药现代药理研究 |
第2章 加味开心散改善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机制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2.1.3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2.1.4 实验方法 |
2.1.5 数据处理 |
2.2 实验结果 |
2.2.1 旷场实验结果 |
2.2.2 小鼠自主活动影响 |
2.2.3 小鼠Morris水迷宫 |
2.2.4 开心散加味对突触长时程增强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3章 丹参素对小鼠海马突触传递的影响及丹参素对Aβ 1-42抑制LTP的改善作用研究 |
3.1 丹参及丹参素简介 |
3.1.1 丹参素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
3.1.2 丹参素抗肿瘤的作用 |
3.1.3 丹参素的中枢作用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动物 |
3.2.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3.2.3 实验仪器 |
3.2.4 实验方法 |
3.2.5 数据处理分析 |
3.2.6 实验结果 |
3.2.7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件 |
致谢 |
(6)巴戟天低聚糖益脑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研究部分 |
第一章 巴戟天研究进展 |
第一节 巴戟天药材研究进展 |
第二节 巴戟天低聚糖研究进展 |
第三节 巴戟甲素研究进展 |
第二章 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现状 |
第一节 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第二节 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 |
第三节 AD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第三章 研究思路与评价 |
实验研究部分 |
第一章 巴戟天低聚糖有效部位质控研究 |
第一节 巴戟天低聚糖类有效成份含量测定研究 |
第二节 巴戟天低聚糖提取工艺研究 |
第三节 巴戟天低聚糖部位纯化工艺研究 |
第二章 巴戟天低聚糖药代动力学初步研究 |
第一节 巴戟甲素单向灌流在体肠实验研究 |
第二节 巴戟甲素酶水解动力学研究 |
第三节 巴戟天低聚糖在体肠吸收机制研究 |
第四节 巴戟天低聚糖对大鼠肝脏中CYP3A4的影响 |
第三章 巴戟天低聚糖对AD模型大鼠的影响 |
第一节 对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及相关脏器的影响 |
第二节 对AD模型大鼠氧化应激、胆碱能、氨基酸类递质以及其它指标的影响 |
第三节 对AD模型大鼠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相关代谢产物的影响 |
第四节 对AD模型大鼠海马脑组织中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证明 |
(7)异氟醚对不同年龄大鼠记忆功能和海马突触长时程增强效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全身麻醉与记忆功能研究 |
2.2 海马突触长时程增强效应与学习记忆的关系研究 |
2.3 记忆相关神经递质和受体的研究 |
2.4 中枢神经元烟碱受体与全身麻醉研究 |
第3章 异氟醚对不同年龄大鼠记忆功能和海马突触长时程增强效应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电针对老年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相关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整理 |
一 中医学对老年性痴呆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 中医学对老年性痴呆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因 |
1.3 病机 |
2 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经络基础 |
2.1 与脑有直接联系的经络 |
2.2 与心有直接联系的经络 |
2.3 与神志有关的经络病证 |
2.4 气街与四海理论 |
3 历代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取穴 |
3.1 单穴 |
3.2 双穴 |
3.3 多穴 |
4 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 |
5 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实验研究进展 |
6 针灸治疗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二 现代医学对AD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 危险因素 |
2 症状表现 |
3 发病机制 |
4 学习记忆与突触可塑性 |
5 AD学习记忆障碍的突触可塑性机制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一 电针对Aβ_(25-35)诱导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选择12月龄大鼠的依据 |
3.2 造模方法的选择 |
3.3 行为学检测方法的选择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参考文献 |
二 电针对AD大鼠海马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电针及刺激参数的选择 |
3.2 穴位的选择 |
3.3 海马与学习记忆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参考文献 |
三 电针对AD大鼠海马Glu-NMDAR信号通路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Glu-NMDAR信号通路与学习记忆 |
3.2 Glu-NMDAR信号通路与AD |
3.3 实验结果分析 |
参考文献 |
四 电针对AD大鼠海马cAMP-PKA-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cAMP-PKA-CREB信号通路与学习记忆 |
3.2 cAMP-PKA-CREB信号通路与AD |
3.3 实验结果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探讨部分 |
1 信号通路与经络 |
2 信号通路与老年性痴呆 |
3 本课题主要研究成果 |
4 本课题创新点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附录 |
致谢 |
附图 |
四、调心方对大鼠海马脑片长时程增强效应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髓鞘及少突胶质细胞损伤探讨参枝苓口服液对AD的保护作用[D]. 刘珍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漆黄素对精神分裂症模型鼠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吴国江. 南昌大学, 2020(08)
- [3]涤痰汤改善痰浊证老年MCI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及突触可塑性的研究[D]. 彭静.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9(08)
- [4]漆树黄酮对脂多糖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认知损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 罗拯. 南昌大学, 2019(01)
- [5]加味开心散对AD模型小鼠突触改善作用的研究[D]. 乔森.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5)
- [6]巴戟天低聚糖益脑作用机制研究[D]. 邓少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05)
- [7]异氟醚对不同年龄大鼠记忆功能和海马突触长时程增强效应的影响[D]. 仇金鹏. 吉林大学, 2011(09)
- [8]电针对老年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相关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D]. 沈峰. 湖北中医学院, 2009(10)
- [9]依托咪酯对大鼠海马脑片突触长时程增强的影响[J]. 冯春生,岳云,王云,麻海春,张永谦.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8(04)
- [10]异丙酚对大鼠海马脑片突触长时程增强效应的影响[J]. 冯春生,仇金鹏,麻海春,岳云. 中华医学杂志, 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