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刍议高校《大学语文》开设的必要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禹[1](2021)在《高校学生传统文化信息茧房对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及课程应对 ——基于SOR理论的实证探究》文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魂”,是历史传承下来的民族瑰宝,其地位决定了它传承和发扬的价值。互联网+教育及信息2.0时代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等多方面变革,面对高校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和中华传统文化信息的复杂性,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茧房”现象愈发无法忽视。诸多传统文化信息茧房影响因素中,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无疑是最为系统、高效施加影响并做出努力的重要方面,是文化传承最值得关注的一环。SOR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有三:(1)S(刺激)分别直接作用于O(机体)和R(反应);(2)O(机体)直接作用于R(反应);(3)S(刺激)以O(机体)为中介作用于R(反应)。该理论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厘清学生传统文化信息茧房与学生传统文化认同以及高校传统文化课程间的关系。文章主体内容涵盖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碰撞”,涉及引言论及的信息多元化社会高校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主要从实际现状入手宏观掌握课程及学生传统文化信息行为和文化认同间的碰撞,引导“发现问题”;第二部分是“消解”,关联第一、二、三章中以SOR理论为框架对现状的分析和对作用关系的探讨,以“分析问题”;第三部分为“治愈”,涉及第四章对结论的梳理与对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应对策略的探讨和第五章中对研究的反思和展望,主要对研究问题进行回应,并从大课程观、教育生态学理论等思想启示出发分析高校传统文化课程“破茧”策略,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具体布局谋篇如下:引言部分详细陈述了选题缘起与价值,界定了研究涉及到的核心概念,提出问题: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如何应对学生传统文化信息茧房为学生传统文化认同带来的挑战。第一章主要呈现了研究所基于的刺激(S)-机体(O)-反应(R)分析框架以及相应理论基础,梳理分析了传统文化课程、传统文化认同、“信息茧房”相关研究的现状、观点及趋势,阐述研究流程,并对研究对象、方法及思路、工具的来源及依据、工具科学性、资料分析处理方式等做了详细说明。第二章着重对机体(O)与反应(R)的样态:“茧房”对“认同”的影响进行探究。首先,调查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中华传统文化信息茧房”、中华传统文化认同的程度以及不同群体学生呈现的不同样态。其次,基于SOR等理论提出研究假设,通过SEM分析和访谈资料分析,探究了高校学生“茧房”和“认同”各维度间的关联路径,发现学生传统文化信息茧房及认同间形成了动态、双向、循环的作用路径,据此构建了传统文化“信息茧房-认同”关系模型。第三章重点在刺激(S)的施加:探讨课程对“茧房”影响“认同”的应对。首先从信息学视角调查当前高校传统文化课程现状,包括课程信息及课程渠道;其次以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探究课程对学生传统文化“认同”及“茧房”的影响,发现课程能有效提升学生传统文化认同,抑制学生“传统文化信息茧房”。第四章首先依据分析结果梳理了对全国34省、市、自治区共520名高校学生的调查分析所得结论:学生文化身份认同间接受困于“茧房”,核心地位有待提升;符号与价值为枢纽直接受困于“茧房”,桥梁基础尚待加固;学生文化信息接触直接受困于“茧房”,信息渠道需待增加;学生整体文化认同显着受困于“茧房”,关键抓手亟待突破。其次,在大课程观等理论指导下,探讨高校课程的“破茧”策略,即刺激(S)的应然走向。建议高校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坚持生命体验式学生主体身份“中心化”、素养提升式课程与教学观念“整合化”、融贯显隐式课程信息渠道“多元化”、空间赋值式课程信息系统“动态化”、关系嵌入式课程信息对接“精准化”、信息生态式课程破茧路径“系统化”这“七化”,助力高校学生“破茧成蝶”。根据结论与建议构建高校传统文化课程“破茧”信息生态系统模型,提出模型的动态运行要遵从九“化”,即课程设计个性化、课程类型多样化、课程内容多维化、课程实施动态化、课程层次科学化、课程评价全面化、课程管理灵活化、课程理念时代化、课程资源丰富化。最后在第五章结语部分对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突破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整体而言,研究基于SOR理论框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文献分析的三方互证,遵“六步走”进行分析与探讨。第一步:问卷前访谈。旨在调查高校学生群体“中华传统文化信息茧房”是否存在及可能的存在程度,根据预期假设,探究“茧房”可能的成因及其与学生传统文化认同的内在关联,与问卷数据分析互证、互补分析。第二步:资料分析,包括对访谈资料和相关文献的梳理,为问卷调查的维度、侧重点奠基。第三步:问卷编制及问卷调查。依据资料分析结果,请教权威学者,参考领域内着作,编制问卷,进行调查,旨在调查高校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开设情况及高校学生“茧房”和“认同”现状。第四步:问卷数据整理与分析,包括对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对作用关系的模型建立、检验和分析。第五步:资料综合梳理分析与策略探究,旨在综合全部对文献、访谈资料、数据检验结果等的分析结果,梳理结论。判断在综合资料分析的过程中是否存在预期假设以外的、无法进行解释的研究结果。如果有,则再次进行问卷后访谈,反之进行下一步。第六步:结合信息生态系统理论等权威理论,进行最终的策略探讨。
刘梅,杨洋,武大伟,周锐[2](2021)在《体育类高校大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工具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与综合类、师范类院校相比,体育类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教与学难度更大。传统教学方式的探索遇到瓶颈,很难再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思维方式的革新为此提供了一种可能。实践效果表明,思维工具能够在很多方面有益于课堂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工具,既能优化教学的效果,又能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可谓一举两得。本文从体育类高校《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的困境着手,结合体育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习惯,分析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使用思维工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讨论包括思维导图、金字塔原理、六顶思考帽在内的各种思维工具的使用策略,以期为体育类高校中《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思维方法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韦益[3](2021)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培育文化自信的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作为价值导向,相对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发展培育人才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培育文化自信亦是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语文文化积淀丰厚的学科特征在培育文化自信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如何将坚定文化自信的育人目标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将成为一个独特的研究视角。随着时代对课程思政、课程育人和文化自信的倡导,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文化自信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他们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应该而且必须成为文化自信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阵地。从大学语文学科性质上看,大学语文课程本身就蕴含有丰富的文化自信教育因素,而文化自信教育也能够为大学语文课程寻得课程育人的具体方向,二者是互融互通的,并没有人们所质疑的那样大学语文将沦丧为纯粹的政治课。因此,把握时代脉搏将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与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结合起来,能够帮助文化自信教育更好地走入课程,形成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大学语文课程经验”。能够有效促进课程管理者、实施者和接受者形成对文化自信的认知、认同和践行,不断生成大学语文课程教与学的实践智慧。能够让学生在大学语文课程中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知识技能+文化素质”双提升。根据学者们对文化自信的研究,尤其是费孝通等人倡导的文化自觉理论,不难发现文化自信的内涵十分丰富,但是它的形成需要几个阶段。经过反复研究,坚定文化自信的形成被认为至少要经历三个阶段,即文化认知、文化认同和文化践行。明确了三个阶段,将有利于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培育与观测。在实施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等研究后发现,现实中大学语文课程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令人堪忧,具体体现为大学语文课程对学生文化认知、认同和践行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不大,也就是说在当前的大学语文教学中二者的关联度并不高,大学语文课程的实施不能有效培育学生文化自信。在借助理论观测、分析与归纳后认为,大学语文课程的实施不能有效培育学生文化自信原因在于课程实施者、管理者以及课程本身在角色或行为的变革、教材的变革、组织方式的变革不足和在知识与理解层面未得到足够的改变。根据迈克尔·富兰(Fullan,M.)课程有效实施理论,这些要素是一门课程是否得到有效实施的关键。因此,要提升大学语文课程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效果,就要从角色或行为、教材、组织方式、知识与理解等层面的变革去探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除此之外,还借助了文化决定论、泰勒课程编制基本原理等理论加以指导研究。文化决定论强调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决定作用,一个人接触什么样的文化,将决定其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这为我们回应“课程育人”“为何育人”“培育怎样的人”寻得了依据。泰勒在课程编制中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能够帮助我们深入思考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大学语文课程应该达到何种目的,课程管理者和实施者要提供怎样的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教育目标?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正在得以实现。深入思考这些问题的答案,能够在构建培育路径时得到启发,例如在路径构建中我们提出要采用项目教学法,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出要注重结合学科德育和课程思政等要求建立起课程评价的基础性指标,能够更好地检测文化自信培育的效果。提出要能够有效进行教材等文本的处理,挖掘出文本自身所蕴含的教育因素,帮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能够在文本处理上体现课程在培育文化自信的独特优势。经过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和理论指引,最终提出了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四个路径。即通过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大学语文开展项目式学习实践在过程方法中为学生体验和感受文化自信,将文化自信的培育与学科思政和学科德育结合起来作为大学语文评价的基础性指标,形成教师、教学与评价三者间的协调统一,构建行为层面的路径。通过挖掘大学语文课程蕴含的文化自信要素,如基于教材等现有课程文本,深度挖掘大学语文课程蕴含的文化自信要素和基于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工作融入文化自信教育要素,使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大学语文课程培育学生文化自信在教材变革层面的路径。通过坚持科学设置和注重开放性原则对课程的设置进行调整,实现课程设置与文化自信教育的要求相契合,使课程组织方式发生变革形成大学语文课程培育学生文化自信在组织层面的路径。通过加强学习培训,转化课程实施者和管理者的理解,重视大学语文课程,并充分认识到课程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清晰的文化自信培育思路,在课程理解层面产生变革,形成大学语文课程的路径。
韩芳[4](2021)在《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考》文中提出大学语文的重要性和尴尬处境加剧了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紧迫性,课程性质决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可行性。推进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需要国家、高校、教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协同发力。在国家层面,要加强大学语文的顶层设计,健全教学改革政策体系;明晰大学语文的学科归属,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在高校层面,要调整高校课程设置,明确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加强大学语文师资力量建设,夯实逆势突围的基础;推动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助推实现课堂革命。在教师层面,要深入研究大学语文教材,发掘其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设计多样化教学活动;立足大学语文的课程特征,将情感渲染与理性分析相结合。
高黎[5](2020)在《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考察,指出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应用性和技能性,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复性和宽泛性是造成目前大学语文教学困境的三大主要原因。而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满足高职院校学生需求、实现国家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要求,需要我们加快在高职院校开展大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步伐。
彭欠[6](2020)在《试论理工科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文中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全面发展迫在眉睫,大学语文作为文化类课程应该引起高校的重视,本文从实际需求出发阐述了理工科院校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在开课与上课两方面给出了合理建议。
闫丹丹[7](2020)在《当代大学生汉字使用情况考察 ——以河北大学部分学生作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无纸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笔墨纸砚”离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远。当今人们对于汉字书写的重视程度已大不如从前,大学生对自身的汉字书写不重视,平时书写练习的时间也较少,导致书写能力弱化。书写技能作为一项基本技能尤为重要。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栋梁之才,不仅要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也要提高自身的书写能力。本文以河北大学理科、工科及艺术类共15个2018级本科专业的大学语文试卷为语料自建语料库,语料规模约62万字,对大学生的汉字使用情况进行考察。第一部分是绪论。从语言规范化、大学生书写能力、大学语文教学三个方面梳理前人研究,并说明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是作文用字的总体情况。首先分别将作文中出现的1573个高频字和1512个低频字与《通用规范汉字表》进行对比,发现高频字和低频字多为常用汉字,其分布与作文主题密切相关。其次对作文整体的字数、字种分布进行统计。然后分析不同专业作文的字数和字种数分布情况,发现两者在不同专业之间的分布存在差异。最后对汉字书写标准度进行评判,发现不同学科、专业、以及性别间的汉字书写标准度存在差异,6.26%的大学生汉字书写不合格。第三部分是作文用字不规范现象的统计分析。首先分别举例说明错字、别字的不同类型。其次对错别字调查的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发现大学生汉字书写中错别字错误类型多样,其中错误比例最高的三种类型依次是:同音或音近替代字、复杂错误以及笔画变形。第四部分是书写不规范现象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从专业、性别、成绩、书写标准度四个角度,分别统计其出现错别字的情况。统计结果发现汉字书写不规范现象与所学专业、性别、学习成绩以及书写标准度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第五部分是原因和建议。首先从个人、教师、学校以及网络四个方面总结了影响汉字书写能力的因素。其次对提高大学生书写能力提出建议:循序渐进练习,正确对待错别字问题;各阶段语文教师激发兴趣,因材施教;调整大学语文教学内容,适当增加语言文字教学;正确对待网络问题,改变行为习惯。第六部分是结语。总结了大学生作文汉字使用情况的考察结果,归纳了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并阐述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对未来研究工作的期望。
王郁琴[8](2020)在《课程思政理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不能仅停留在思想政治课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充分挖掘和研究其它教育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才能够全面扎实地确保教育方向的正确。这不仅符合新时期提倡的“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也是实现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因此,笔者决定以课程思政理念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研究为课题,把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作为研究视角,期冀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贯彻“课程思政”这一教育理念,实现语文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共同构成育人同心圆。新时代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在青少年教育中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出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新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语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密切,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现在大部分的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略语文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充分发挥出语文教育的真正优势。所以为更好地发挥语文教育中的思政教育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笔者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篇目为研究对象,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语文课程相结合起来,实现语文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期待达到全面教育的效果。在认识到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待提高、语文课程思政在落实立德树人方面有独特优势、语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强的内在联系以及统编版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前提下,为更好地发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丰富语文教学资源、增强语文教育效果,笔者提出了以下实践应用策略:构建中学课程思政的长效机制,发挥教师在中学语文课程思政中的主体作用,挖掘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开展以课程思政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希望通过这些策略推动中学语文课程思政的建设进程,推进语文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协同发展。
李莉[9](2019)在《传统文化教育:“大学语文”课程的责任与担当》文中指出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目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途径虽多,离预期目标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作为一门成熟的通识课程,"大学语文"课程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理应承担起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建立以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理念,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郑杰[10](2019)在《师范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山西省师范院校为例》文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范院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一线中小学教师的主要责任。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而作为主要提升师范生综合素质的通识课程,在当前师范院校的课程建设中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在永恒主义通识教育哲学、进步主义通识教育哲学、要素主义通识教育哲学,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思想和基于“多元文化论”这一课程设置理论基础上,首先通过访谈法聆听管理和教师层面看待通识课程的心声,并运用课堂观察法了解通识课程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接着分析与思考访谈、课堂观察的结果,整理出师范院校通识课程基本现状的合理部分和待改进之处;其次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山西省三所师范院校与香港教育大学、台北教育大学官网上的相关通识教育文件,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最后,依据上述分析与思考,初步重构出师范院校的通识课程体系,并通过德尔菲法(Delphi),采用问卷咨询的方式与15位高校课程建设的管理者或者有着丰富经验的一线通识课程任课教师进行三次反复的意见反馈之后,尝试改进师范院校通识课程体系中的通识课程结构与内容,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对策与建议。根据以上研究,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依据不同层面针对通识课程看法的结论。从教务处处长、任课教师两个层面对通识课程的理念与目标、设置与安排、评价与管理、问题与展望四个方面进行访谈。具体结论归纳为:提升综合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理念与目标;教务处主要负责但缺乏整体统筹的设置与安排;略显单一、缺乏采用多元综合方式的评价与管理;师资、规划、管理、设施等方面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展望。2.依据通识课程课堂教学观察结果的结论。从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师生互动、使用教材、课堂提问等方面进行课堂观察。具体结论归纳为:教室选用、多媒体运用不当等以及看似“安静”的课堂氛围;以讲述法为主的教学方式且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单一;多为浅层次、单向型互动且行为与情感方面的互动很少;师生对教材的利用率不高且课件要能够与教材互为补充;课堂提问以理解类问题为主但提问方式等方面还需要改进等。3.依据相关官网文件比较分析结果的结论。将山西省三所师范院校官网文件与香港教育大学、台北教育大学的相关文件,从理念与目标、课程规划与设计、组织与行政运作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具体结论归纳为:具备师范特色但缺乏地方特色与明确规定的理念与目标;课程数量较少且缺乏专责部门整体性的规划与设计;由非专责部门的教务处来负责组织与行政运作。4.依据德尔菲法相关意见咨询结果的结论:根据课程建设管理者或通识课程任课教师的建议,通识课程体系中的通识课程理念与目标应当着重强调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批判思考的能力等;对通识课程结构与内容进行改进,尝试重构出相对合理的、适用于山西省师范院校的通识课程结构与内容,具体包括八大领域的课程结构与内容。5.整体结论与对策:树立明确的通识课程理念与目标;整体统筹通识课程的规划与设计;提高任课教师的素质与教学质量;提供适当的资源与教学环境;完善组织与行政运作的机制;尝试重构与改进通识课程体系。
二、刍议高校《大学语文》开设的必要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刍议高校《大学语文》开设的必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学生传统文化信息茧房对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及课程应对 ——基于SOR理论的实证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 |
2.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发挥重要功能与地位 |
3.信息科技推动高校课程与教学领域改革 |
4.信息茧房的不利影响及相关研究的缺失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价值 |
1.理论贡献 |
2.实践意义 |
(四)核心概念 |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2.传统文化文化认同 |
3.传统文化信息茧房 |
4.大课程观 |
一、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一)分析框架--SOR理论 |
1.刺激-机体-反应(SOR)理论的思想起源 |
2.刺激-机体-反应(SOR)理论的扩展应用 |
3.刺激-机体-反应框架在研究中的对应关系 |
(二)选题相关研究的综述 |
1.文化课程:高校可以施加的传统文化刺激 |
2.文化认同:学生机体内在的传统文化认同 |
3.信息茧房:学生的传统文化信息行为反应 |
(三)其他相关理论及应用 |
1.信息生态系统理论 |
2.信息行为相关理论 |
(四)研究方法及流程设计 |
1.研究方法 |
2.流程设计 |
(五)数据来源及研究工具 |
1.研究对象 |
2.研究工具 |
3.数据处理 |
二、反应(R)与机体(O)的交互:“茧房”对“认同”的影响 |
(一)高校学生“传统文化信息茧房”现状 |
1.高校学生中华传统文化信息茧房现状 |
2.不同群体学生传统文化信息茧房差异 |
(二)高校学生“中华传统文化认同”现状 |
1.高校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现状 |
2.不同群体高校学生传统文化认同差异 |
(三)学生“认同”与“茧房”的交互路径 |
1.前期访谈资料分析先验猜想 |
2.相关性检验再验关联存在性 |
3.理论基础及假设模型的提出 |
4.假设模型的检验结果与分析 |
(四)小结:“茧房”对“认同”产生的影响 |
三、刺激(S)的着力点:课程对“茧房”影响“认同”的应对 |
(一)刺激(S)的样态:当前高校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呈现现状 |
1.课程信息 |
2.课程渠道 |
(二)刺激(S)的效用:课程对“茧房”以及“认同”的作用 |
1.传统文化课程对学生传统文化信息茧房的影响 |
2.传统文化课程对学生中华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 |
(三)小结:课程应对传统文化信息茧房不利影响的有效着力点 |
四、结论与讨论 |
(一)结论:基于相关理论比较对研究结果的梳理 |
1.学生文化身份认同间接受困于“茧房”,核心地位有待提升 |
2.符号与价值为枢纽直接受困于“茧房”,桥梁基础尚待加固 |
3.学生文化信息接触直接受困于“茧房”,信息渠道需待增加 |
4.学生整体文化认同显着受困于“茧房”,关键抓手亟待突破 |
(二)讨论:基于“破茧”对课程应然走向的探讨 |
1.生命体验式学生主体身份“中心化” |
2.素养提升式课程教学观念“整合化” |
3.融贯显隐式课程信息渠道“多元化” |
4.空间赋值式课程信息系统“动态化” |
5.关系嵌入式课程信息对接“精准化” |
6.信息生态式课程破茧路径“系统化” |
五、结语 |
(一)启示与建议 |
(二)创新与反思 |
1.研究创新 |
2.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附录 |
(一)调查问卷 |
(二)访谈提纲 |
后记 |
(2)体育类高校大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工具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体育类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困境 |
1.1 重视程度不够 |
1.2 课程功能单一 |
1.3 内容深度不足 |
2 使用思维工具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2.1 使用思维工具的必要性 |
2.2 使用思维工具的可行性 |
2.2.1 思维导图 |
2.2.2 金字塔原理 |
2.2.3 六顶思考帽 |
3 思维工具的使用策略 |
3.1 文本分析:《我与地坛》的创作思路 |
3.2 应用文写作:《计划》的行文结构 |
3.3 课堂讨论:《长恨歌》的作品主题 |
4 结 语 |
(3)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培育文化自信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
(二)文化自信是学生培养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大学语文在文化自信培育中具有其独特优势 |
(四)高职院校加强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局势较紧迫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文化自信 |
(二)文化自信教育 |
(三)大学语文课程 |
(四)高职院校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五、研究内容及思路 |
六、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调查法 |
七、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文化自信与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认识 |
一、文化自信的基本特征 |
(一)连续性 |
(二)现实性 |
(三)开放性 |
(四)基础性 |
二、大学语文教育的定位 |
(一)工具性定位 |
(二)人文性定位 |
(三)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定位 |
三、文化自信与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辩证关系 |
第二章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阐述 |
一、文化决定论 |
二、泰勒课程编制基本原理 |
三、迈克尔·富兰(Fullan,M.)关于课程有效实施理论 |
第三章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问卷信效度分析 |
(一)学生调查问卷 |
(二)教师调查问卷 |
四、调查实施与基础信息统计 |
五、大学语文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归纳 |
(一)对学生文化认知的促进作用还不够 |
(二)对学生文化认同的促进作用还不足 |
(三)对学生文化践行的促进作用还不高 |
第四章 基于迈克尔·富兰(Fullan,M.)课程有效实施理论的原因分析 |
一、角色或行为的变革不足: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和评价方式固化 |
二、教材的变革不足:教师对教材认可度不高和教材内容缺乏 |
三、组织方式的变革不足:课程设置不能满足文化自信培育需求 |
四、知识与理解的变革不足:课程不被重视与培育目标不明确并存 |
第五章 基于迈克尔·富兰(Fullan,M.)课程有效实施理论的培育路径选择 |
一、行为层面的路径:教师、教学与评价三者间的协调统一 |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意识和能力 |
(二)探索大学语文开展项目式学习实践在过程方法中为学生体验和感受文化自信 |
(三)将文化自信的培育与学科思政和学科德育结合起来作为大学语文评价的基础性指标 |
二、教材层面的路径:文本的挖掘与编写协同构建自信教育 |
(一)基于课程文本挖掘的文化自信教育要素 |
(二)基于课程文本编写的文化自信教育要素 |
三、组织层面的路径:课程设置与文化自信教育的要求契合 |
(一)大学语文课程设置需要科学性 |
(二)大学语文课程设置需要开放性 |
四、理解层面的路径:加强学习培训转变文化自信培育思路 |
(一)围绕“三大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帮助形成自身坚定的文化自信 |
(二)围绕大学语文教学与文化自信教育的联系,帮助察觉大学语程的重要地位 |
(三)围绕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与组织实施策略,帮助增强课程培育自信的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三:调查问卷(学生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紧迫性与可行性 |
(一)大学语文课程地位及处境加剧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紧迫性 |
(二)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决定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可行性 |
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国家之责 |
(一)加强大学语文的顶层设计,健全教学改革政策体系 |
(二)明晰大学语文学科归属,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 |
三、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高校之责 |
(一)调整高校课程设置,明确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 |
(二)加强大学语文师资力量建设,夯实逆势突围的基础 |
(三)推动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助推实现课堂革命 |
四、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教师之责 |
(一)深入研究大学语文教材,发掘其中的思政教育元素 |
(二)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设计多样化教学活动 |
(三)立足大学语文课程特征,将情感渲染与理性分析相结合 |
(5)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语文教学的尴尬与困境 |
(一)教学现状 |
(二)原因分析 |
二、大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一)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需要 |
(二)满足高职学生发展的需要 |
(三)实现国家对大学语文课程要求的需要 |
(6)试论理工科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一)所谓大学语文 |
(二)大学语文的地位及作用 |
二、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
三、理工科院校开设大学语文公共基础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
(一)必要性 |
1.开设大学语文公共基础课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
2.开设大学语文公共基础课是实际需求的体现 |
(二)重要性 |
1.大学语文有利于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 |
2.大学语文有利于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
四、建议 |
(一)开课建议 |
(二)上课建议 |
1.教师要端正大学语文学科认识 |
2.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3.依托信息化手段,构筑大学语文教学新模式 |
五、结束语 |
(7)当代大学生汉字使用情况考察 ——以河北大学部分学生作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语言文字规范化研究 |
1.2.2 大学生书写现状研究 |
1.2.3 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1.5 语料说明 |
1.5.1 语料介绍 |
1.5.2 语料处理 |
第二章 作文用字的总体情况 |
2.1 作文用字概况 |
2.1.1 高频字分析 |
2.1.2 低频字分析 |
2.1.3 作文整体用字分析 |
2.1.4 不同专业作文用字分析 |
2.2 汉字书写标准度分析 |
2.2.1 汉字书写标准度总体情况 |
2.2.2 不同学科书写标准度情况 |
2.2.3 不同专业书写标准度情况 |
2.2.4 不同性别书写标准度情况 |
2.2.5 小结 |
第三章 作文用字不规范现象统计 |
3.1 用字不规范现象界定 |
3.2 错别字的类型 |
3.2.1 错字的类型 |
3.2.2 别字的类型 |
3.3 错别字调查结果数据统计 |
3.3.1 大学生错别字不同错误类型分布 |
3.3.2 大学生错别字错误类型总体分析 |
第四章 书写不规范现象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学科对书写不规范现象的影响 |
4.2 性别对书写不规范现象的影响 |
4.3 成绩对书写不规范现象的影响 |
4.3.1 高考成绩对书写不规范的影响 |
4.3.2 试卷成绩对书写不规范的影响 |
4.4 汉字书写标准度对书写不规范现象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原因和建议 |
5.1 汉字书写能力的影响因素 |
5.1.1 个人因素 |
5.1.2 教师因素 |
5.1.3 学校因素 |
5.1.4 网络因素 |
5.2 提高汉字书写能力的建议 |
5.2.1 循序渐进练习书写,正确对待错别字问题 |
5.2.2 各阶段语文教师激发兴趣,因材施教 |
5.2.3 调整大学语文教学内容,适当增加语言文字教学 |
5.2.4 正确对待网络的影响,改变行为习惯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课程思政理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目标的要求 |
1.1.2 语文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
1.1.3 语文课程标准里有明确的思政教育要求 |
1.1.4 课程思政是统编版教材编写的核心理念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2.3 研究创新点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立德树人 |
1.3.2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 |
1.3.3 语文课程思政 |
1.4 文献综述 |
1.4.1 语文教学中落实思政教育的相关研究 |
1.4.2 课程思政的相关研究 |
1.4.3 课程思政与语文教学的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访谈法 |
1.5.4 文本分析法 |
2 中学语文课程思政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1 中学语文课程思政实施的必要性 |
2.1.1 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待提高 |
2.1.2 语文课程思政在落实立德树人方面有独特优势 |
2.2 中学语文课程思政实施的可行性 |
2.2.1 语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强的内在联系 |
2.2.2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
3 当前中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教育现状调查及其原因分析 |
3.1 调查目的与内容 |
3.2 调查对象 |
3.3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3.3.1 关于语文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方面的调查 |
3.3.2 关于语文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方面的调查 |
3.3.3 关于语文教师对教学内容中思政教育处理方面的调查 |
3.3.4 关于语文教师对思政教育方式选择方面的调查 |
3.4 当前中学语文课程思政实施存在的问题 |
3.4.1 中学阶段的思政教育机制缺乏系统的规划 |
3.4.2 中学语文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 |
3.4.3 中学阶段的语文思政教学内容比较单调 |
3.4.4 中学阶段的语文思政教学形式比较单一 |
4 中学语文教学中课程思政理念的实践应用策略 |
4.1 构建中学课程思政的长效机制 |
4.2 发挥教师在中学语文课程思政中的主体作用 |
4.3 挖掘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程思政元素 |
4.3.1 教材中的家国情怀元素 |
4.3.2 教材中的人文情怀元素 |
4.3.3 教材中的法制意识元素 |
4.3.4 教材中的责任意识元素 |
4.3.5 教材中的科学精神元素 |
4.4 开展以课程思政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
4.4.1 在阅读活动中践行课程思政理念 |
4.4.2 在诗歌朗诵活动中践行课程思政理念 |
4.4.3 在演讲比赛活动中践行课程思政理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传统文化教育:“大学语文”课程的责任与担当(论文提纲范文)
一、必要性 |
二、可行性 |
三、问题与措施 |
(10)师范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山西省师范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当前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
1.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
1.1.3 师范院校设置优质通识课程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基本概念 |
2.1.2 相关概念 |
2.2 通识教育课程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通识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
2.2.2 通识教育课程的研究 |
2.2.3 师范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研究 |
3 理论基础 |
3.1 通识教育理论基础——三大哲学流派 |
3.1.1 永恒主义通识教育哲学 |
3.1.2 进步主义通识教育哲学 |
3.1.3 要素主义通识教育哲学 |
3.2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 |
3.2.1 指导思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3.2.2 课程设置——基于课程领域与内容定位 |
4 研究设计 |
4.1 研究思路 |
4.2 研究问题 |
4.3 研究方法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山西省师范院校通识课程开展的现状与分析 |
5.1.1 不同层面针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看法 |
5.1.2 通识教育课程课堂教学的观察结果 |
5.1.3 通识教育课程基本现状的分析思考 |
5.2 与港、台教育大学通识课程设置的比较和分析 |
5.2.1 具备师范特色但缺乏明确阐释的课程理念与目标 |
5.2.2 能够规划与设计出具体课程架构但缺乏专责部门 |
5.2.3 尚未设立专责部门由教务处负责组织与行政运作 |
5.2.4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结果分析 |
5.3 师范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尝试重构与改进 |
5.3.1 师范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初步重构 |
5.3.2 通识教育课程结构与内容的尝试性改进 |
5.3.3 通识课程结构与内容的改进对策与建议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依据不同层面针对通识课程看法的结论 |
6.1.2 依据通识教育课程课堂观察结果的结论 |
6.1.3 依据相关官网文件比较分析结果的结论 |
6.1.4 依据德尔菲法相关意见咨询结果的结论 |
6.1.5 整体结论与对策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刍议高校《大学语文》开设的必要性(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学生传统文化信息茧房对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及课程应对 ——基于SOR理论的实证探究[D]. 张禹. 东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体育类高校大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工具的应用[J]. 刘梅,杨洋,武大伟,周锐.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1(03)
- [3]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培育文化自信的路径研究[D]. 韦益.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4]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考[J]. 韩芳.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01)
- [5]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 高黎. 品位经典, 2020(11)
- [6]试论理工科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J]. 彭欠.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20(10)
- [7]当代大学生汉字使用情况考察 ——以河北大学部分学生作文为例[D]. 闫丹丹. 河北大学, 2020(08)
- [8]课程思政理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 王郁琴.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9]传统文化教育:“大学语文”课程的责任与担当[J]. 李莉. 戏剧之家, 2019(21)
- [10]师范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山西省师范院校为例[D]. 郑杰.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