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用系统勘察技术在贫水区找水(论文文献综述)
蒋川东[1](2013)在《核磁共振2D/3D地下水成像方法及其阵列式地面探测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面核磁共振技术(MRS)在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寻找地下水以及高效评价层状地下水资源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然而,针对西南丘陵和喀斯特地区的裂隙水和岩溶水等复杂地下水探测,该方法仍存在成像精度低、探测分辨率低和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发展新型的高精度核磁共振2D/3D地下水成像方法及高效高分辨率的地面MRS探测系统一直是该领域的迫切需求。本文针对国内外现有的同一线圈移动测量模式和分离线圈轮换测量模式的缺陷,首次提出了阵列线圈测量模式,仅用一次测量的结果就可代替分离线圈多次测量的结果,具有高效率,高分辨率和高覆盖率等优势。同时,针对裂隙水和岩溶水等非层状不均匀的复杂地下水,提出了高精度的2D和3D MRS含水量成像方法以及单弛豫和多弛豫时间T2*的2D成像方法。基于此,研制了具有多通道采集单元的阵列式地面MRS系统,最后给出了野外实验结果和应用实例。论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针对1D MRS忽略的线圈方向角度,引入旋转角度矩阵,解决了任意线圈方向角度和地磁场角度变化下的MRS正演计算问题,并仿真分析了线圈方向角度对2D测量信号的影响。2.针对现有2D MRS测量分辨率低和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快速高分辨率和高覆盖率的阵列线圈测量模式,借助奇异值分解(SVD)进行分辨率半径研究,发现阵列线圈一次测量就可实现2D高分辨率探测,长方形发射线圈和半覆盖型接收线圈组合是最优的测量模式。3.针对目前3D测量效率低和覆盖面积有限的缺点,提出了阵列线圈对角线移动测量模式,探测分辨率显着优于同一线圈,用较少的测量次数可实现较大覆盖面积的高分辨率3D探测。4.针对目前2D地下水成像方法中均匀网格数量大,成像精度低,以及算法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了以分辨率半径为尺度函数的2D空间非均匀剖分方法,结合差异准则和L曲线的正则化参数双重选择方法,目标函数线性化及非约束空间转换的Jacobain变换方法,实现了基于MRS信号初始振幅的高精度2D含水量成像。5.通过对2D复杂地下水模型的仿真和初始振幅反演,对比了阵列线圈、分离线圈和同一线圈3种测量模式的成像结果,在较低信噪比情况下,长方形阵列线圈半覆盖型测量模式同样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与2D MRS分辨率理论分析结论一致。6.针对基于MRS信号包络的QT反演中无法存储多弛豫灵敏度核函数的问题,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法:一种是简化为单弛豫信号的2D QT反演,实现了含水量和弛豫时间T*2的双参数成像,成像结果更稳定;另一种是基于含水单元的2D Cell反演,实现含水量和多弛豫时间分布的同时成像。7.针对目前基于均匀网格的3D含水量成像方法精度低和含水量误差大的问题,采用目标体和围岩区域不同密度的非均匀网格剖分,实现了基于MRS信号初始振幅的3D含水量成像方法,通过对仿真的复杂地下水模型和德国Einersberger湖的实测数据,验证了3D成像方法的高精度定位和定量效果。8.根据现有单通道地面MRS系统的组成结构和问题,研发了适用于阵列线圈测量模式的接收单元和控制软件,通过改进快速消耗电路使死区时间由原来的38ms减小到15ms,改进信号调理电路和采集电路提高数据分辨率,采用一主多从的结构和手拉手的连接方式实现了高精度的同步控制和高速数据传输等关键技术,使阵列式地面MRS系统的技术指标与国际最先进的MRS仪器基本持平。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完成了对核磁共振2D/3D地下水成像方法及其阵列式地面探测系统的研究,主要的创新工作在于:首次提出的阵列线圈测量模式,一次测量可实现2D剖面高分辨率探测,对角线移动测量可以实现3D大覆盖面积的高分辨率探测,解决了传统MRS的测量效率低和分辨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分辨率半径的地面MRS探测性能分析方法,对比得到长方形阵列线圈半覆盖型测量模式具有最优的探测分辨率,并根据分辨率半径实现了2D/3D空间的非均匀剖分,为实现地下水高精度成像提供了基础。提出了差异准则和L曲线双重选择正则化参数,Jacobain变换实现目标函数线性化和非约束空间转换等算法,解决了目前反演算法不稳定、非线性和变量约束等问题,实现了2D/3D地下水高精度的含水量成像,不仅可以判断非层状不均匀含水构造的位置和规模,而且可以精确计算含水总量。针对MRS信号包络的单弛豫和多弛豫特性,提出了含水量和单弛豫时间双参数成像的2D QT反演,反演结果更稳定;以及基于含水单元概念的Cell反演,实现多孔隙结构的含水构造含水量和多弛豫时间同时成像。本文研究的地下水成像方法和地面MRS系统已在蒙古国Halatura铁矿地下水源探测、中国辽宁桓仁崔家村堤坝渗漏探测和安徽黄山阳台村滑坡稳定性探测等工程实践中得到应用,取得了理想的探测效果和地下水成像结果,验证了方法和系统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提出的地下水成像方法和阵列式地面MRS系统,将为我国西南地区及复杂地质环境下的2D/3D地下水探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王福林[2](2013)在《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文中提出水资源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定性指标,缺水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水危机已严重制约着中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已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本论文运用多目标规划分析法、关联度分析法、数理模型分析法、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运用水资源产业理论、经济学理论、水资源配置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相关原理和方法阐述水资源供需分析原理,构建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建立基于EWS系统的复合水资源配置系统,揭示水资源合理配置机理,并运用实证分析验证水资源配置模型和配置机理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提出水资源合理配置的保障措施,寻求解决或缓解越来越严重的区域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寻找一种新的水资源配置观念和发展模式,以解决制约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的缺水问题。本论文主要创新点表现在:(1)本论文利用灰色关联度与倍差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一个城市已有水源工程对经济、社会效益的贡献度。本论文建立了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非线性一逻辑自回归耦合预测模型,提高了城市需水预测精度,探索了一条理论与实践,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新路。(2)构建区域经济—水资源—社会复合(EWS)系统,全面剖析了经济、社会、水资源系统间及系统内部传动规律,并得出水资源供给充足与否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并能对水资源系统本身的持续发展产生联动影响的结论。本论文构建的区间多目标非线性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突破了以往对水资源配置研究视角单一的不足。(3)本论文主要运用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解决水利学科与社会经济发展领域的实际问题。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从社会合理性、经济合理性、生态合理性、效率合理性、开发合理性五个方面构建区域水资源配置评价体系。(4)本论文构建了基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区域产业结构动态演化模型,以帮助相关区域形成水资源利用效率高、有优势的主导产业为核心构筑起的各产业相互协调的产业体系,形成“优势互补,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格局。
万学道[3](2008)在《区域农村信息化网络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工作中的一个热点,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建设更是一个方兴未艾的新兴领域。虽然全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已走过十几年的路程、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离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和广大农民的需要还相差很大的距离。尤其是涉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一直是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薄弱环节,区域涉农信息资源不能共享、信息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针对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网络信息服务的现实需求,采用何种农村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来整合和共享涉农信息资源,为涉农政府部门提供共享的电子政务平台、为涉农经济组织搭建安全可靠的电子商务平台和为农民群众创建综合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是当前农村信息化理论研究和实践的重点。论文从两个角度展开研究,一个是从农村信息化理论的角度;一个是从农村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角度。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引言,说明了选题的背景;综述了农村信息化、农村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存在的问题;简述了研究区域的概况和农村信息化现状;分析确定了研究内容、研究制定了整体思路和总体框架;第二章是网控中心建设,从系统集成的设计和实现、到总平台的安全系统建设,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进行了研究;第三章是区域农村四级网站联动系统的设计和实施,着重研究了区域内信息资源四级联动共享的设计思想和实施方案;第四章是农产品和农用物资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总结了电子商务和农业电子商务的含义、作用、产生和发展,对农业电子商务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设计,并从涉农产品网上展示交易、网上拍卖、供求信息管理和市场价格信息管理等四项具体的功能上进行了实践探索;第五章是基于WebGIS的农村空间信息发布系统的设计,本章对区域涉农空间信息共享发布系统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建设意义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对系统建设目标、技术路线和服务对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就系统结构、功能和数据库架构进行了研究和设计;第六章是全文的总结,表述了本文的研究特色、创新点和展望。本研究认为: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必由之路,需要全社会高度关注和共同参与。在区域涉农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方面,集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以及GIS技术于一体,搭建一个综合化、集成化的农村网络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满足区域内农村居民、涉农工作者和各级政府部门对涉农网络信息服务的需求,减少区域农业和农村信息资源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促进区域内农村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健康发展。
孙弘颜[4](2007)在《长春市水资源系统的优化配置及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长春中心城区现有水源日供原水能力148万m3,年需原水量为2.7亿m3。按2002年用水量增长情况,并考虑节约用水因素推算,现有水厂供水能力可以维持到2008-2009年,水源供原水能力可以维持到2013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长春市水资源危机将日益加剧,水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本论文以长春市作为研究对象,对长春市水资源系统的优化配置及策略展开研究,其目的是通过研究,寻找我国北方城市水资源系统的运动规律,提出一条能够合理利用和保护城市水资源的技术路线,为实现城市水资源系统的优化配置和策略的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在对长春市水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水资源需求、供水增长趋势、供需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和预测;通过对长春市林地生态环境需水量、草地生态环境需水量、湖泊、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等方面的计算,给出长春市生态总需水量,提出长春市生态需水优化调控方案;通过试验研究,提出适合于长春市污水资源化的技术方法和污水资源化的合理途径;依照水资源配置基本理论,采用系统动力学VENSIM软件,以水资源供需平衡为核心,以节水压力为纽带,以生态、生产、生活用水效益统一为前提,建立了长春市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水资源配置模型。应用该系统模型,对长春市水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实施的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健康的水市场、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法规和全民节水四个方面。通过对水资源的全面科学合理的管理,长春市水资源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王娟[5](2004)在《RS-GIS-EIS技术支持下的吉林西部生态环境集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在21世纪所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在参加导师主持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吉林西部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严重性,认为用单一学科、单一技术手段、单一方法很难对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需要进行多学科交叉与渗透、多技术手段集成研究。 在百年前,吉林西部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近50年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态功能日益减退,产生了盐碱地大面积增加、草原严重退化、水域和湿地萎缩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目前,吉林西部已成为生态环境最脆弱、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同时,吉林西部位于内陆干旱区与东南季风气候湿润区之间的过渡带上,其生态环境系统具有敏感性、脆弱性、易变性等特点,易受全球变化的影响,属于全球变化研究的范畴。 吉林西部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深入研究该区生态环境系统的退化机制并寻求生态环境的治理措施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本论文针对吉林西部生态环境的退化特征及生态环境问题,以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和景观生态学为集成理论,以系统论、协同论和耗散结构论为集成思想,应用RS、GIS、EIS集成技术对吉林西部开展生态环境的脆弱度、生态足迹、生态安全度的评价及生态环境系统调控优化研究,提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优化方案,从而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是地球表层系统最突出的景观标志,它的变化是自然条件与人类活动双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论文首先应用RS-GIS集成技术进行吉林西部1989年和2001年的土地利用遥感解译,将土地利用状况的动态变化作为研究生态环境的首要切入点,并为其它内容的研究提供动态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在这12年期间,吉林西部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呈现耕地、盐碱地增加、草地、水域和湿地减少的现象。各地类的景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耕地、林地、盐碱地等地类的破碎度减小,斑块的边界形状趋于简单化、规则化,向成片集中的方向发展:而草地、水域和湿地等地类的破碎度增加,其斑块的边界形状趋于复杂化、不规则化和向分散状态方向发展。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存在着双向转化,如草地主要转为耕地,其次为盐碱地,盐碱地主要来源于水域、湿地的萎缩和草地的退化。草地的退化和盐碱地的增加对研究区生态环境的退化有着很大的影响。 吉林西部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上,在不受人为因素干扰条件下环境脆弱性是隐性的。但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使得生态环境隐性的脆弱性逐渐显示出来。本论文依据吉林西部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脆弱性特点,建立一套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计算了研究区内10个市县两个年份的脆弱度,采用相对指标法进行了脆弱度分级研究。通过1989年与2001年的脆弱度研究结果比较,各市县的脆弱度呈不同速率增长,平均脆弱度从1989年的中度脆弱增加到2001年的重度脆弱,表明生态环境在不断退化。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进行吉林西部可持续性研究。根据本地区实地情况和生态环境问题,为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修正了生态足迹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1989年吉林西部生态环境处于生态盈余状态,总盈余面积为97.59xl了hm,,但还有30%的市县出现了生态赤字;2001年吉林西部处于生态赤字状态,有60%的市县生态供给小于生态需求,总生态赤字面积为31.39xl04hm2。通过二年的计算结果对比,发现了吉林西部的各市县的生态需求和生态供给都呈增长趋势,但前者的增长幅度大于后者,各市县的可持续性呈不同程度的下降。盐碱地增加、草地大面积退化和人口膨胀是吉林西部出现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 生态安全是近几年新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它的产生与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密切相关,生态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必须依赖于生态安全。通过对指标地筛选,建立了吉林西部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引用“变权”对生态安全评价因子的权重进行动态调整,使评价指标的权重更加合理和客观。为了使研究结果准确、合理,运用综合指数模型和灰色关联优势度模型,结合常权、变权组成四种评价模型,分别计算了生态安全度。四种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吉林西部各市县的生态安全度在这12年期间呈不同幅度地下降趋势,其中,变权一灰色关联优势度模型评价的结果比其它三种评价结果更客观、合理,因此,本论文采用此模型的评价结果研究了生态安全动态度变化趋势。 以吉林西部1989年、2001年10个市县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的评价结果为基础,运用SPSS软件的相关分析模块研究这三种评价方法相关关系,生态安全度与脆弱度呈弱的负相关、与可持续性呈弱的正相关,脆弱度与可持续性呈负的非线性相关。应用TOPSIS方法进行这三种评价方法的排序研究,可持续性贴近度最大,其次是生态安全度和脆弱度,表明可持续性是生态环境系统的表现形式,生态安全度是生态环境系统的基础,脆弱度是生态环境系统的背景值;这三种评价方法的贴近度差值不大?
刘伟[6](2000)在《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用系统勘察技术在贫水区找水》文中研究说明先进的勘察技术实质上就是常规地质学理论在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突破性应用的技术 ,诸如浅层地震法找水技术 ,微重力法找水技术 ,核磁共振法找水技术等等。先进的找水技术是与精密的探测仪器紧密结合的 ,只有当设备的技术指标满足了一定的要求时才具可操作性。面对复杂的客观地质条件 ,只有将先进的高新技术手段与传统的地质学理论结合起来 ,因地制宜地选择几种适宜的方法 ,运用系统工程理论综合分析才能降低找水结果的不确定性 ,提高成井率
二、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用系统勘察技术在贫水区找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用系统勘察技术在贫水区找水(论文提纲范文)
(1)核磁共振2D/3D地下水成像方法及其阵列式地面探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地面核磁共振技术简介 |
1.1.3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地面核磁共振原理与研究现状 |
1.2.1 地面核磁共振原理 |
1.2.2 地面核磁共振仪器发展历程 |
1.2.3 国内外地面核磁共振研究现状 |
1.2.4 地面核磁共振技术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安排 |
第2章 地面核磁共振正演及分辨率分析 |
2.1 引言 |
2.2 地面核磁共振测量模式 |
2.2.1 同一线圈移动测量 |
2.2.2 分离线圈轮换测量 |
2.2.3 阵列线圈组合测量 |
2.3 阵列式地面核磁共振正演 |
2.3.1 阵列式地面核磁共振正演表达式推导 |
2.3.2 阵列式地面核磁共振信号仿真 |
2.4 地面核磁共振分辨率分析方法 |
2.4.1 奇异值分解方法 |
2.4.2 模型分辨率矩阵和分辨率半径 |
2.4.3 测量模式分辨率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2D 核磁共振地下水成像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2D 含水量反演方法 |
3.2.1 地下空间 2D 剖分方法 |
3.2.2 初始振幅反演方法 |
3.2.3 正则化参数选择 |
3.2.4 参数约束条件的确定 |
3.3 2D 测量模式反演仿真 |
3.3.1 阵列线圈测量模式 |
3.3.2 分离线圈和同一线圈模式 |
3.3.3 3 种线圈模式的比较 |
3.4 2D 弛豫时间T *2反演方法 |
3.4.1 地面核磁共振弛豫信号表示方法 |
3.4.2 QT 反演方法 |
3.4.3 含水单元反演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3D 核磁共振地下水成像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3D 地面核磁共振探测方法 |
4.2.1 同一线圈移动测量 |
4.2.2 阵列线圈移动测量 |
4.3 3D 地下水成像方法 |
4.3.1 3D 网格生成 |
4.3.2 3D 含水量成像方法 |
4.4 3D 成像实例 |
4.4.1 3D 地下水模型建立 |
4.4.2 仿真反演结果 |
4.4.3 实测反演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阵列式地面核磁共振系统研制与测试 |
5.1 引言 |
5.2 阵列式地面核磁共振系统的基本组成与结构 |
5.2.1 系统基本组成 |
5.2.2 阵列式接收单元设计 |
5.2.3 阵列式控制软件设计 |
5.2.4 系统技术指标对比 |
5.3 阵列式地面 MRS 系统测试 |
5.3.1 实验室整机测试 |
5.3.2 阵列式地面 MRS 系统野外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面核磁共振地下水成像应用实例 |
6.1 引言 |
6.2 蒙古国 Iwatara 盆地地下水 2D 成像实例 |
6.2.1 工程背景和地质概况 |
6.2.2 地面核磁共振勘探过程 |
6.2.3 2D MRS 成像结果 |
6.2.4 水源地富水性分区和井位确定 |
6.3 中国辽宁桓仁崔家村大坝渗漏 2D 成像实例 |
6.3.1 区域地质概况 |
6.3.2 核磁共振探测结果 |
6.4 中国黄山阳台村滑坡地下水 2D 成像实例 |
6.4.1 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 |
6.4.2 地面核磁共振探测 |
6.4.3 滑坡地下水 2D 成像结果 |
6.4.4 滑坡稳定性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1.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 |
7.1.2 本文创新点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理论意义 |
1.1.4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价 |
1.2.1 有关水资源配置的国内外研究成果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水资源配置理论基础 |
2.1 水资源产业概述 |
2.1.1 水资源产业的内涵及分类 |
2.1.2 水资源产业的特点 |
2.1.3 水资源产业的发展模式 |
2.1.4 水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制 |
2.1.5 水资源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
2.1.6 水资源产业的地位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1 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界定 |
2.2.2 可持续发展基本要素 |
2.3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 |
2.3.1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界定及配置范围 |
2.3.2 水资源合理配置属性 |
2.3.3 水资源配置优化方法 |
2.3.4 水资源合理配置供需理论 |
2.3.5 基于“经济—水资源-社会”协调发展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资源合理配置机制 |
3.1 “经济—水资源—社会”复合系统的交互作用及特征 |
3.1.1 “经济—水资源—社会”复合系统的交互作用 |
3.1.2 “经济—水资源—社会”复合系统的特征 |
3.2 水资源合理配置运作机制 |
3.2.1 水资源合理配置影响因素 |
3.2.2 水资源合理配置目标 |
3.2.3 水资源合理配置原则 |
3.2.4 水资源合理配置形式 |
3.2.5 水资源合理配置手段 |
3.2.6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市场调节机制 |
3.3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支撑体系 |
3.3.1 完善的供水网络体系 |
3.3.2 健全的水法规体系 |
3.3.3 完备的水指标体系 |
3.3.4 实时的水信息体系 |
3.4 基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区域产业结构动态演化模型 |
3.4.1 基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区域产业结构动态演化模型的建立 |
3.4.2 基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区域产业结构动态演化模型目标函数的确定 |
3.4.3 基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区域产业结构动态演化模型约束条件的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资源供需分析 |
4.1 现状年需水量、供水量分析 |
4.1.1 需水量分析 |
4.1.2 供水量分析 |
4.2 需水、供水预测分析 |
4.2.1 需水预测分析 |
4.2.2 供水预测分析 |
4.3 水资源供需均衡分析 |
4.3.1 水资源供需分析基本原则与要求 |
4.3.2 水资源供需分析步骤与内容 |
4.3.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方法 |
4.3.4 水资源供需分析成果综合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资源合理配置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
5.1 水资源合理配置全集指标 |
5.1.1 建立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
5.1.2 建立指标体系全集的方法 |
5.1.3 水资源合理配置评价指标全集的建立 |
5.2 水资源合理配置评价指标的筛选 |
5.2.1 选取评价指标的原则 |
5.2.2 评价指标筛选的方法 |
5.3 水资源合理配置评价方法 |
5.3.1 模糊综合评价法 |
5.3.2 层次分析法 |
5.3.3 专家分析法 |
5.3.4 灰色关联分析法 |
5.4 水资源合理配置评价标准的制定 |
5.4.1 制定水资源合理配置评价标准的原则和要求 |
5.4.2 制定水资源合理配置评价标准的依据 |
5.4.3 水资源合理配置评价标准的确定 |
5.5 水资源合理配置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5.1 社会合理性指标 |
5.5.2 经济合理性指标 |
5.5.3 生态环境合理性指标 |
5.5.4 效率合理性指标 |
5.5.5 开发合理性指标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辽宁省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
6.1 辽宁省水资源配置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6.1.1 辽宁省概况 |
6.1.2 辽宁省水资源特点 |
6.1.3 辽宁省水资源配置现状 |
6.1.4 辽宁省水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 辽宁省经济发展布局及水资源合理配置总体格局 |
6.2.1 辽宁省经济发展布局 |
6.2.2 辽宁省水资源合理配置总体格局 |
6.3 辽宁省水资源合理配置总体思路及主要举措 |
6.3.1 辽宁省水资源合理配置总体思路 |
6.3.2 辽宁省水资源合理配置手段及采取主要举措 |
6.3.3 辽宁省水资源合理配置形式及采取主要措施 |
6.4 辽宁省水资源合理配置评价及实施效果分析 |
6.4.1 辽宁省水资源合理配置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4.2 辽宁省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评价 |
6.4.3 辽宁省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实施效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典型实证—辽宁省葫芦岛市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
7.1 葫芦岛市概况 |
7.2 葫芦岛市供水工程对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
7.2.1 葫芦岛市水资源与经济、环境、社会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7.2.2 已建供水工程对葫芦岛市经济、社会、环境的贡献度分析 |
7.3 葫芦岛市“经济-水资源-社会”复合系统的构建 |
7.3.1 葫芦岛市“经济-水资源-社会”复合系统的构成 |
7.3.2 葫芦岛市复合系统下系统(SD)模型的建立 |
7.4 葫芦岛市水资源合理配置区间多目标非线性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7.4.1 水资源合理配置区间多目标非线性模型的建立 |
7.4.2 水资源合理配置区间多目标非线性模型求解免疫遗传算法 |
7.5 葫芦岛市水资源合理配置分析及实施效果分析 |
7.5.1 葫芦岛市2020年需水量预测 |
7.5.2 葫芦岛市2020年供水量预测 |
7.5.3 葫芦岛市2020年水平年供需分析 |
7.5.4 葫芦岛市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设计 |
7.5.5 配置方案效果分析 |
7.5.6 保障措施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优化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对策与建议 |
8.1 要大力推行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社会 |
8.1.1 健全完备的节水监督管理体系 |
8.1.2 在总量控制原则下合理配置“三生”用水和“三产”用水 |
8.1.3 科学制定用水定额,实行用水计划管理 |
8.2 健全水资源管理机制 |
8.2.1 建立水市场机制 |
8.2.2 加快节水型社会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
8.2.3 建立多元化的水利投资机制 |
8.2.4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
8.3 加强水资源管理 |
8.3.1 加强城市水源地水资源保护监督与管理 |
8.3.2 提高节水管理能力与意识 |
8.3.3 建立水源地监控系统 |
8.3.4 加强工程建设的管理 |
8.4 加强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 |
8.4.1 加强信息采集 |
8.4.2 完善网络传输 |
8.4.3 完善信息储存 |
8.4.4 建设应用支撑平台 |
8.4.5 完善水资源应用系统 |
8.4.6 完善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 |
8.4.7 建立标准体系 |
8.4.8 完善信息安全体系 |
8.5 加强水资源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
8.5.1 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 |
8.5.2 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总结 |
9.2 创新之处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一、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二、攻读博士期间获奖情况 |
(3)区域农村信息化网络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1.1 信息社会发展的背景 |
1.1.2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 |
1.1.3 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要求 |
1.1.4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
1.1.5 是我国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
1.1.6 问题的提出 |
1.2 农村信息化与网络服务平台综述 |
1.2.1 信息化概念 |
1.2.1.1 信息与信息资源的含义 |
1.2.1.2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的定义 |
1.2.2 农村信息化概述 |
1.2.2.1 农村信息资源和农村信息化的概念 |
1.2.2.2 农业信息技术与农业信息化的概念 |
1.2.2.3 国外农业和农村信息化进展情况 |
1.2.2.4 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情况 |
1.2.3 农村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概述 |
1.2.3.1 网络信息服务的概念 |
1.2.3.2 农村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的含义 |
1.2.3.3 国外农村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发展现状 |
1.2.3.4 我国研究进展情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促进区域农村信息化发展 |
1.3.2 可提高区域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
1.3.3 有利于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
1.4 研究区概况 |
1.4.1 基本概况 |
1.4.2 农业资源概况 |
1.4.3 研究区信息化现状 |
1.5 需求分析和总体架构 |
1.5.1 平台建设目标 |
1.5.2 平台主要功能 |
1.5.3 平台建设原则 |
1.5.4 平台总体架构 |
1.5.5 平台建设内容 |
2 基础网络系统总体设计和实施 |
2.1 网控中心的含义 |
2.1.1 网控中心功能 |
2.1.2 网控中心建设内容 |
2.2 系统集成的概念和含义 |
2.2.1 系统集成概念 |
2.2.2 系统集成技术 |
2.3 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概述 |
2.3.1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含义 |
2.3.2 安全系统建设中的关键技术 |
2.4 网络系统总体设计和实施 |
2.4.1 网络系统总体设计 |
2.4.2 网控中心系统集成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
2.4.3 系统安全方案的设计和部署 |
3 区域农村四级网站联动系统设计与实施 |
3.1 系统开发的理论基础 |
3.1.1 Web 技术 |
3.1.1.1 Internet 的兴起和发展 |
3.1.1.2 Web 技术的兴起与发展 |
3.1.1.3 几种常用 Web 开发技术 |
3.1.2 JSP 技术 |
3.1.2.1 JSP 技术概况 |
3.1.2.2 JSP 工作原理 |
3.1.3 数据库技术 |
3.1.3.1 数据库技术概述 |
3.1.3.2 关系数据库技术的兴起和发展 |
3.1.3.3 Web 数据库技术的兴起和发展 |
3.1.3.4 Oracle 数据库 |
3.2 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
3.2.1 系统建设要求 |
3.2.1.1 系统建设目标 |
3.2.1.2 系统设计原则 |
3.2.2 系统分析 |
3.2.2.1 系统服务对象 |
3.2.2.2 系统服务内容 |
3.2.2.3 系统功能分析 |
3.2.3 系统设计 |
3.2.3.1 系统逻辑结构设计 |
3.2.3.2 系统功能设计 |
3.2.3.3 系统数据四级网站联动设计 |
3.2.3.4 信息采集与管理功能模块的设计 |
3.2.3.5 信息发布情况统计功能模块的设计 |
3.2.3.6 信息员和栏目管理分配模块的设计 |
3.3 系统实施 |
3.3.1 系统功能组织结构的实现 |
3.3.2 核心功能-数据资源四级共享联动实现 |
3.3.2.1 数据四级共享的整合方案 |
3.3.2.2 编写数据字典 |
3.3.2.3 各栏目数据库表及字段设置 |
3.3.2.4 IndexBean 的设计 |
3.3.3 系统实施的效果 |
4 农产品和农用物资电子商务系统设计与实施 |
4.1 农业电子商务概述 |
4.1.1 电子商务含义 |
4.1.2 农业电子商务概念 |
4.1.2.1 农业电子商务的含义 |
4.1.2.2 农业电子商务的作用 |
4.1.3 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4.2 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
4.2.1 系统建设目标和任务 |
4.2.1.1 系统建设的目标 |
4.2.1.2 系统建设的任务 |
4.2.2 系统分析 |
4.2.2.1 系统服务对象 |
4.2.2.2 系统开发内容 |
4.2.2.3 系统功能概述 |
4.2.3 系统设计 |
4.2.3.1 系统体系结构 |
4.2.3.2 电子商务平台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
4.2.3.3 农产品及涉农产品网上展示交易功能设计 |
4.2.3.4 农产品市场和价格信息管理系统 |
4.2.3.5 农产品及涉农产品网上拍卖系统 |
4.2.3.6 农产品及涉农产品供求信息管理系统 |
4.3 系统实现 |
4.3.1 系统实现采用的关键技术 |
4.3.1.1 数据库链接池技术 |
4.3.1.2 单点登陆技术 |
4.3.2 系统数据库表 |
4.3.2.1 产品模块数据库表 |
4.3.2.2 订单模块数据库表 |
4.3.3 系统的运行效果 |
5 基于 WEBGIS 的农村空间信息发布系统设计 |
5.1 系统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概述 |
5.1.1 WebGIS 的兴起与发展 |
5.1.1.1 WebGIS 概述 |
5.1.1.2 WebGIS 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 |
5.1.1.3 WebGIS 在农村信息化中的应用情况 |
5.1.2 RS技术的兴起和发展 |
5.1.3 3S集成技术概述 |
5.1.4 农村空间信息概述 |
5.1.4.1 空间信息的定义和特点 |
5.1.4.2 农村和农业空间信息的含义和分类 |
5.2 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
5.2.1 系统分析 |
5.2.1.1 系统建设目标 |
5.2.1.2 技术路线图 |
5.2.1.3 系统服务对象 |
5.2.1.4 WebGIS 平台的选择 |
5.2.2 系统设计 |
5.2.2.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5.2.2.2 系统功能设计 |
5.2.2.3 系统的数据库架构设计 |
5.2.2.4 区域农林水资源检测的差分 GPS 控制网设计 |
5.3 系统实现 |
5.3.1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
5.3.1.1 GeoDatabase 地理数据库模型 |
5.3.1.2 ArcSDE 空间数据库引擎 |
5.3.2 基于 ArcSDE+Oracle 的数据库创建 |
5.3.2.1 数据库逻辑设计 |
5.3.2.2 数据存储设计 |
5.3.2.3 影像数据库的创建 |
5.4 系统展望 |
6 研究特色、创新点与展望 |
6.1 研究特色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2005-2007) |
致谢 |
(4)长春市水资源系统的优化配置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1 绪论 |
1.1 我国水资源特点及其研究现状 |
1.1.1 我国水资源现状 |
1.1.2 我国水资源的特征 |
1.1.3 我国北方城市水资源的特征与应用现状 |
1.1.4 中国城市水资源系统配置与策略研究现状 |
1.2 国外水资源系统配置与策略研究现状 |
1.2.1 世界水资源状况及分布 |
1.2.2 国外水资源系统配置与策略研究现状 |
1.3 我国水资源危机及解决对策 |
1.3.1 我国水资源危机 |
1.3.2 我国水资源危机的解决对策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1.4.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4.3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5 小结 |
2 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 |
2.1 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方法 |
2.1.1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 |
2.1.2 水资源配置系统 |
2.1.3 水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 |
2.1.4 水资源配置形式 |
2.1.5 水资源配置方式 |
2.1.6 技术路线 |
2.2 系统动力学简介 |
2.2.1 系统动力学产生的背景 |
2.2.2 系统动力学概论 |
2.2.3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 |
2.2.4 系统动力学构模基本原理 |
2.2.5 系统动力学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 |
2.3 小结 |
3 长春市水资源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3.1 长春市环境状况 |
3.1.1 长春市的自然情况 |
3.1.2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
3.1.3 水资源概况 |
3.2 长春市地表水资源特征 |
3.2.1 河流水体 |
3.2.2 湖库水体 |
3.2.3 地表水水质及水质污染情况 |
3.3 长春市地下水资源分布状况与特点 |
3.3.1 长春市地下水的类型与分布 |
3.3.2 长春市地下水的特点与水质情况 |
3.4 长春市城市污水综合治理状况 |
3.5 长春市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3.5.1 长春市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3.5.2 长春市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3.5.3 长春市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3.5.4 长春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3.6 小结 |
4 长春市水资源分析 |
4.1 水资源数量分析 |
4.1.1 降水资源总量 |
4.1.2 地表水资源总量 |
4.1.3 地下水资源量 |
4.1.4 水资源总量 |
4.2 水质状况分析 |
4.2.1 地表水水质状况 |
4.2.2 地下水水质状况 |
4.2.3 水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分析 |
4.3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
4.3.1 水利建设及供水能力 |
4.3.2 供水量及其变化 |
4.3.3 用水量及其增长 |
4.3.4 污水处理状况 |
4.3.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 社会经济发展态势 |
4.4.1 水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
4.4.2 长春市经济发展现状 |
4.4.3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
4.5 水资源供需发展趋势分析 |
4.5.1 基本原则和思路 |
4.5.2 水资源需求预测 |
4.5.3 供水增长趋势预测 |
4.5.4 供需发展态势分析 |
4.6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方法 |
4.7 小结 |
5 长春市生态需水量及调控 |
5.1 长春市生态需水量计算 |
5.2 生态需水量预测 |
5.3 小结 |
6 长春市污水资源化途径与技术的研究 |
6.1 长春市污水资源化的目的与意义 |
6.1.1 长春市污水资源的特征 |
6.1.2 长春市污水资源化的目的与意义 |
6.1.3 长春市污水资源化的途径与分类 |
6.1.4 长春市污水资源化的发展状况与前景 |
6.2 长春市污水资源化途径的研究 |
6.2.1 长春市污水回用于工业用水 |
6.2.2 长春市污水回用于市政杂用水 |
6.2.3 长春市污水回用于农业灌溉 |
6.2.4 长春市污水回用于景观水体 |
6.2.5 长春市污水回用于地下水回灌 |
6.2.6 长春市污水回用于建筑中水 |
6.3 长春市污水资源化技术的研究 |
6.3.1 复合多元传质生物法强化二级处理的试验研究 |
6.3.2 多孔生物粒子流化床脱氮的试验研究 |
6.3.3 二级出水强化微絮凝纤维过滤除磷的试验研究 |
6.3.4 二级出水脱氮除磷回用于景观水体的研究 |
6.4 小结 |
7 长春市水资源优化配置 |
7.1 水资源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 |
7.1.1 基本思路 |
7.1.2 建模步骤 |
7.1.3 系统边界的确定 |
7.1.4 变量集 |
7.1.5 总体反馈机制及其SD模型流图 |
7.2 长春市水资源系统配置仿真研究 |
7.2.1 长春市水资源配置的方案 |
7.2.2 系统动力学仿真预测的结果分析 |
7.3 方案实施的措施 |
7.3.1 建立水市场 |
7.3.2 管理体制改革 |
7.3.3 管理法规 |
7.3.4 节水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摘要 |
ABSTRACT |
(5)RS-GIS-EIS技术支持下的吉林西部生态环境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生态环境集成研究的意义 |
一、 选题的背景 |
二、 集成研究 |
三、 集成研究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
四、 吉林西部生态环境集成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生态环境脆弱性 |
二、 生态足迹 |
三、 生态安全 |
四、 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仿真模拟研究 |
第二章 吉林省西部区域概况 |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 |
一、 地理位置 |
二、 自然地理环境 |
三、 人口与社会经济 |
第二节 生态环境演变 |
第三节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
一、 自然灾害 |
二、 土地荒漠化 |
三、 水资源短缺 |
第四节 产生生态环境问题原因分析 |
一、 自然因素 |
二、 人为因素 |
第四节 吉林西部生态环境研究现状 |
第三章 基础理论及技术支持 |
第一节 基本理论及指导思想 |
一、 集成理论 |
二、 集成思想 |
第二节 集成技术 |
一、 遥感技术(RS) |
二、 地理信息系统(GIS) |
三、 环境模拟系统(EIS) |
四、 RS-EIS-GIS集成技术 |
五、 技术路线 |
第三节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及指标权重确定 |
一、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二、 研究尺度 |
三、 指标权重 |
第四章 吉林西部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研究 |
第一节 遥感技术基本原理简介 |
一、 光谱特征及遥感图像 |
二、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 |
三、 遥感图像分类方法 |
第二节 吉林西部土地利用遥感图像预处理及解译方法 |
一、 数据来源及技术平台 |
二、 数据预处理 |
三、 TM图像解译方法 |
第二节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遥感信息解译 |
一、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生态环境演变的关系 |
二、 建立土地利用分类及解译判读标志 |
三、 土地利用预解译及成图 |
第四节 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研究 |
一、 吉林西部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变化特点 |
二、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动态分析 |
三、 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动态转化研究 |
小结: |
第五章 吉林西部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 |
第一节 脆弱生态环境的内涵与特性 |
一、 脆弱生态环境的内涵 |
二、 脆弱生态环境的特性 |
第二节 脆弱生态环境的形成及类型划分 |
一、 结构型脆弱性 |
二、 胁迫型脆弱性 |
三、 脆弱生态环境类型的划分 |
第三节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
一、 脆弱度的计算方法简介 |
二、 指标法计算脆弱度 |
第四节 吉林西部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 |
一、 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环境特征 |
二、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三、 生态环境脆弱度的计算 |
四、 评价结果分析 |
五、 脆弱度可视化研究 |
六、 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趋势研究 |
小结: |
第六章 生态足迹法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一节 生态足迹法产生的背景 |
第二节 生态足迹模型 |
一、 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
二、 生态足迹分析的相关概念 |
三、 指标体系 |
四、 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
第三节 吉林西部可持续发展研究 |
一、 吉林西部生态足迹数据库 |
二、 吉林西部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计算: |
三、 计算结果 |
第四节 吉林西部可持续性变化趋势分析 |
一、 1989年生态足迹供需平衡分析 |
二、 2001年生态足迹供需平衡分析 |
三、 可持续性变化趋势分析 |
四、 生态足迹模型应用的讨论 |
小结: |
第七章 吉林西部生态安全研究 |
第一节 生态安全研究的意义 |
一、 生态安全研究产生的背景 |
二、 生态安全的含义、本质和特点 |
三、 生态安全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四、 研究生态安全的意义 |
第二节 吉林西部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一、 指标选择的原则 |
二、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 |
三、 评价指标的筛选 |
四、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建立 |
第三节 生态安全评价 |
一、 评价方法 |
二、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四节 生态安全评价 |
一、 生态安全度的计算 |
二、 评价结果分析 |
三、 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 |
四、 生态安全变化趋势分析 |
小结 |
第八章 生态安全度脆弱度可持续性的相关关系及排序研究 |
第一节 生态安全度、脆弱度、可持续性 |
第二节 相关分析的基本原理及过程 |
一、 相关分析的功能及类型 |
二、 SPSS软件的相关分析模块简介 |
三、 相关分析的过程 |
第三节 生态安全度、脆弱度、可持续性相关分析 |
一、 单相关关系分析 |
二、 偏相关关系分析 |
第四节 三种方法的排序研究 |
一、 排序方法简介(TOPSIS) |
二、 生态安全度、脆弱度、可持续性的排序 |
小结 |
第九章 农业生态环境系统调控与优化研究-长岭县为例 |
第一节 长岭县概况及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
一、 长岭县概况 |
二、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 |
一、 选择的依据 |
二、 系统动力学的概述 |
三、 系统动力学研究的目标与步骤 |
第三节 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仿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一、 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特点 |
二、 农业生态环境系统调控与优化的原则 |
三、 长岭县农业生态环境系统SD模型的建立 |
四、 仿真方案的设计 |
第四节 模拟仿真结果分析 |
一、 方案1-维持现状方案模拟结果 |
二、 方案2-生态建设方案模拟结果 |
三、 方案3-水资源充分利用方案 |
四、 方案4-重畜牧型方案 |
五、 方案5-重农型方案 |
六、 方案6-农牧互促型 |
第五节 仿真方案的优选 |
一、 模拟仿真结果分析 |
二、 仿真方案的优选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摘要 |
(6)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用系统勘察技术在贫水区找水(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国内外地下水勘察技术现状 |
1.1 国内的地下水勘察技术 |
1.2 国外的地下水勘察技术 |
2 国外地下水勘察技术的先进性及解决的问题 |
3 地下水勘察技术未来——系统勘查技术 |
4 系统勘查技术的应用前景 |
四、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用系统勘察技术在贫水区找水(论文参考文献)
- [1]核磁共振2D/3D地下水成像方法及其阵列式地面探测系统研究[D]. 蒋川东. 吉林大学, 2013(08)
- [2]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D]. 王福林. 武汉理工大学, 2013(06)
- [3]区域农村信息化网络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研究[D]. 万学道.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4]长春市水资源系统的优化配置及策略研究[D]. 孙弘颜. 吉林大学, 2007(04)
- [5]RS-GIS-EIS技术支持下的吉林西部生态环境集成研究[D]. 王娟. 吉林大学, 2004(04)
- [6]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用系统勘察技术在贫水区找水[J]. 刘伟. 内蒙古水利,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