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图书馆应用软件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屈亚杰,黄国彬[1](2021)在《科学数据发布平台的组织管理机制探析》文中研究表明组织管理机制是科学数据发布平台建设的基础保障,对其内容展开剖析研究,能够为我国科学数据发布平台的建设提供借鉴。在梳理科学数据发布平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平台建设的组织管理问题作为切入点,从依托软件、建设模式、资金来源和管理政策4个维度剖析组织管理机制的内容。据此提出平台建设的4点启示:理性选择依托软件,密切机构交流合作,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完善平台管理政策。
王秀利[2](2021)在《以读者为本的图书馆管理流程优化》文中指出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各大图书馆在流程管理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管理服务意识落后、管理智能化程度低等,因此,要加强对于图书馆管理流程优化的重视,提升图书馆的管理建设水平。该文将就以读者为本的图书馆管理流程优化进行相关探讨,从图书馆管理实现以人为本的意义、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入手开展讨论,以期为图书馆管理相关工作提供思路和参考。
王文浩[3](2021)在《高校图书馆的现状问题和发展策略》文中提出高校图书馆应着重从加大硬件软件投入优化服务环境、精心培育强项形成特色馆藏、开展馆际合作相互取长补短、提升馆员素质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等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有效推动高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
于玫,傅爱香,郝朝举[4](2021)在《浅谈地方图书馆的建设》文中指出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和竞争力,首先取决于民众受各类教育程度和方式、方法,而大众受各类教育的程度常常与各地图书馆的硬软件发达程度和人均藏书比例、普及情况等有关。理念上的不同,图书馆的设置、分布等种种不便,加之图书馆体制、归口管理的不同,使得普通大众很难共享到地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特别在我国的广大中小城市、农村和边远地区,图书馆的建设以及在大众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与发达地区和城市相比,差距是巨大的。如何将地方图书馆建设和大众教育有机的结合,使地方图书馆发挥应有的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柳娜,马燕[5](2021)在《新时期背景下我国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在当前我国信息化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同时,图书馆运营体系也朝着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各个高校图书馆也应该明确智慧体系建设的具体方针与总体思路。本文先阐述了新时期背景下我国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基本现状,在明确当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最后从适当增加硬件设施投入水平、提升图书馆软件建设的力度、转变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模式、强化图书馆各部门协作能力、做好智慧图书馆的安全监管五个方面,探讨了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有效策略。
蔡吉雨[6](2021)在《怒江州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学校信息化建设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途径。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中,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是关键,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是重点。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快速发展,教师信息素养提升问题受到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普遍关注。然而,关于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还较少,理论研究还远不能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以我国最后实现脱贫的“三区三州”之一——怒江州的农村小学教师为例,开展教师信息素养的实证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怒江州8所小学的教师和管理者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并对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人员进行访谈,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怒江州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选题背景,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介绍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第二部分,怒江州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围绕信息素养结构编写问卷与访谈提纲,对怒江州农村小学信息化建设情况、教师信息素养情况、教师信息素养培训情况进行调查,采用SPSS25.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第三部分,怒江州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怒江州农村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信息意识参差不齐、信息知识亟待充实、信息能力有待提升、信息道德发展不均。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师对信息素养的认识不足、对信息知识的学习培训不够、缺乏发展信息素养的动力,学校的信息化硬件建设滞后、“软件”建设不力。第四部分,怒江州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对策与建议。针对教师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教师转变观念,认识信息化重要作用;加强学习,提升信息能力水平;加强操作,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学校加强信息化硬件建设,建立校本资源平台,加强校本研修,丰富教师信息素养相关活动,加强专业信息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培训、考核、评价机制等建议。第五部分,结语。对本研究的主要工作进行总结,对研究的成果与创新之处进行概括,指出研究的不足与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任祥[7](2021)在《转型高校众创空间建设与服务的满意度研究 ——基于河北省3所转型高校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转型高校是指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转型高校的重要任务,众创空间建设与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转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和学生创新创业技能的形成。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探究转型高校学生对众创空间建设与服务的满意度状况,对推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本研究运用Delphi法,制定了《转型高校众创空间建设与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而后,选择河北省3所转型高校,面向学生实施问卷调查,获取学生满意度状况;再后,走访3所转型高校主管处室的负责人,了解众创空间建设的资金来源、建设规模以及创业导师配备等情况;实际查看众创空间的利用情况,并与部分学生进行了座谈。调查结果表明,众创空间建设方面:3所转型高校中有2所高校的学生对办公设备、配套基础设施的满意度为“一般”水平,2所高校学生对创新创业氛围、创新创业导师数量、众创空间运营模式以及创新创业课程的满意度为“一般”水平,转型高校学生期待学校进一步加强众创空间建设力度;众创空间服务方面:3所转型高校中有2所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培训、融投资服务、资金扶持的满意度为“一般”水平,期望学校加强有关工作;不同高校众创空间建设与服务的满意度差异较大等。针对问卷调查获知的众创空间满意度较低项目,与转型高校主管部门负责人、众创空间管理者进行访谈。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转型高校众创空间建设水平与服务能力水平的7项措施,具体包括:持续丰富完善高校众创空间建设内容;提高转型高校众创空间软、硬件建设水平;持续改进众创空间创新创业的教学服务;不断优化众创空间创新创业的实践环境;推进众创空间建设与服务的持续发展;推进众创空间建设与服务的均衡发展。通过上述措施,不断提升转型高校众创空间建设与服务的学生满意度,进而培育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为我国新个体经济发展、创新型发展提供强力人才支撑。
周雷,杨萍,燕娜,吴晨生[8](2021)在《德国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现状和启示》文中认为[目的/意义]研究德国大学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现状,对国内相关机构开展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有重要参考价值。[方法/过程]采用网络分析调研和内容分析比较方法,探寻德国典型高校开展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现状。并从机构数据政策、组织运营等管理领域和数据管理计划、数据的收集和发现、数据的记录分析、数据的隐私保护、数据的存储、数据的出版和归档等服务领域进行研究,分析其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特点。[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德国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具有政策权责分明、设施配置齐全、技术协作开发和知识外溢效果明显的特点。我国相关机构应通过强化科研人员学术规范化教育、建立权责分明的科研数据政策、提供全方位增值服务、在广泛合作的基础上开展支撑技术研究等举措提升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水平。
王秀芳[9](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颜昌茂[10](2020)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绿色健康网络建设与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时代加强高校图书馆绿色健康网络建设意义重大。但是,目前诸多高校图书馆设施不健全、信息资源不完善、网络安全系数不高、工作人员素养不佳,缺乏绿色健康网络运行的设施保障、内容保障、安全保障和素质保障。高校图书馆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新路径,努力从"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提高网络安全运行保障;加强网络资源开发和建设,建设网络集成文献信息;加强安全技术应用,建设健康安全网络;提高馆员素质,建设文明生态网络"这四个维度来推进绿色健康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便捷、更先进、更优质的网络信息服务。
二、加强图书馆应用软件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图书馆应用软件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科学数据发布平台的组织管理机制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综述 |
2 调研对象与方法 |
3 组织管理机制内容剖析 |
3.1 依托软件 |
3.2 建设模式 |
3.3 资金来源 |
3.3.1 科研资助机构资助 |
3.3.2 政府机构拨款 |
3.3.3 高校科研基金 |
3.4 管理政策 |
3.4.1 数据采集政策 |
3.4.2 数据存储政策 |
3.4.3 数据访问政策 |
3.4.4 用户政策 |
4 对我国科学数据发布平台建设的启示 |
4.1 我国科学数据发布平台的建设现状 |
4.2 我国科学数据发布平台的建设思路 |
4.2.1 理性选择依托软件 |
4.2.2 密切机构合作交流 |
4.2.3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
4.2.4 完善平台管理政策 |
5 结语 |
(2)以读者为本的图书馆管理流程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以读者为本的图书馆管理的意义 |
1.1 为读者营造轻松和谐的阅读环境 |
1.2 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价值 |
1.3 通过以读者为本的管理提升读者主体意识 |
2 当前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2.1 缺乏人性化管理 |
2.2 图书馆管理理念落后 |
2.3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
3 以读者为本的图书馆管理流程优化策略 |
3.1 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体满足不同的读者需求 |
3.2 提升图书馆管理员的服务意识 |
3.3 提升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
4 结语 |
(3)高校图书馆的现状问题和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高校图书馆建设主要问题分析 |
二、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主要策略 |
(一)加大资金投入和硬件软件建设,优化服务环境 |
(二)精心培育强项,形成特色馆藏 |
(三)开展馆际合作,相互取长补短 |
(四)提升馆员素质,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
(4)浅谈地方图书馆的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力拓宽图书馆建设的投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图书馆 |
二、政府购买公共图书馆运营服务 |
三、建立流动图书馆,推进流动图书馆进社区 |
四、图书馆加强数字资源的推广 |
五、建立地方图书馆的数字平台 |
六、地方图书馆的软件建设 |
(一)图书馆的软件建设内容 |
(二)图书馆软件建设的本质是观念的建设 |
1.观念的转变。 |
2.建立图书馆的专业教育和认证机制。 |
(5)新时期背景下我国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新时期背景下我国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现状 |
三、新时期背景下我国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 |
四、新时期背景下我国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有效策略 |
(一)适当增加硬件设施投入水平 |
(二)提升图书馆软件建设的力度 |
(三)转变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模式 |
(四)强化图书馆各部门协作能力 |
(五)做好智慧图书馆的安全监管 |
五、结束语 |
(6)怒江州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是乡村教育振兴的需要 |
(二)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提升是新时代育人需要 |
(三)教育信息化对教师信息素养水平提出新要求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教师信息素养 |
(二)农村小学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论 |
(二)终身教育理论 |
第一章 怒江州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工具与方法 |
1.调查问卷 |
2.访谈 |
3.实施方法 |
(三)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
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情况 |
1.硬件建设情况 |
2.软件建设情况 |
(二)教师的信息意识情况 |
1.整体情况 |
2.年龄差异 |
3.学历差异 |
(三)教师的信息知识情况 |
1.整体情况 |
2.年龄差异 |
3.学历差异 |
(四)教师的信息能力情况 |
1.整体情况 |
2.年龄差异 |
3.学历差异 |
(五)教师的信息道德情况 |
1.整体情况 |
2.年龄差异 |
3.学历差异 |
(六)教师信息素养培训情况 |
第二章 怒江州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怒江州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教师信息意识参差不齐 |
(二)教师信息知识亟待充实 |
(三)教师信息能力有待提升 |
(四)教师信息道德发展不均 |
二、怒江州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层面 |
1.教师对信息素养的认识不足 |
2.教师对信息知识的学习不够 |
3.教师缺乏发展信息素养动力 |
(二)学校层面 |
1.学校信息化硬件建设滞后 |
2.学校信息化软件建设不力 |
第三章 怒江州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对策与建议 |
一、教师主体层面 |
(一)转变观念,认识信息化重要作用 |
(二)加强学习,提升信息能力水平 |
(三)加强操作,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 |
二、学校及其他主管部门 |
(一)加强硬件建设 |
(二)丰富相关活动 |
(三)加强队伍建设 |
(四)建设资源平台 |
(五)加强校本研修 |
(六)完善培训机制 |
(七)优化评价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转型高校众创空间建设与服务的满意度研究 ——基于河北省3所转型高校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研究 |
1.4.2 国内研究 |
1.4.3 文献评述 |
1.5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5.1 转型高校 |
1.5.2 众创空间 |
1.5.3 满意度 |
1.6 理论基础 |
1.6.1 社会满意度理论 |
1.6.2 创新创业教育理论 |
第二章 转型高校众创空间建设与服务满意度调查 |
2.1 案例学校及其众创空间建设情况简介 |
2.1.1 K转型高校 |
2.1.2 M转型高校 |
2.1.3 S转型高校 |
2.2 三所案例学校众创空间建设情况比较 |
2.2.1 总体情况比较 |
2.2.2 具体情况比较 |
2.3 问卷的编制 |
2.3.1 问卷设计 |
2.3.2 信度检验 |
2.3.3 效度分析 |
2.4 调查的过程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众创空间建设满意度 |
2.5.2 众创空间服务满意度 |
2.5.3 众创空间满意度差异 |
2.6 调查的结论 |
2.6.1 转型高校学生期待加强众创空间项目建设力度 |
2.6.2 转型高校学生希望提升众创空间各项服务水平 |
2.6.3 高校学生希望增加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导师数量 |
2.6.4 不同高校众创空间建设与服务满意度差异较大 |
第三章 转型高校众创空间建设与服务的弱项分析 |
3.1 众创空间建设弱项 |
3.1.1 硬件建设弱项 |
3.1.2 软件建设弱项 |
3.2 众创空间服务弱项 |
3.2.1 教学服务弱项 |
3.2.2 环境服务弱项 |
3.3 众创空间发展失衡 |
3.3.1 失衡现状分析 |
3.3.2 失衡原因解析 |
3.4 众创空间疏忽专业 |
3.4.1 与专业教学实际脱离 |
3.4.2 与专业实践基地脱离 |
3.4.3 与专业师资队伍脱离 |
第四章 众创空间建设与服务满意度提升措施建议 |
4.1 持续丰富完善高校众创空间建设内容 |
4.1.1 建立创新创业教学平台 |
4.1.2 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
4.1.3 建立创新创业大赛平台 |
4.1.4 建立创新创业课改平台 |
4.2 提高转型高校众创空间硬件建设水平 |
4.2.1 完善基础设施设备 |
4.2.2 积极引进外部基金 |
4.3 增强转型高校众创空间软件建设能力 |
4.3.1 增加创新创业导师数量 |
4.3.2 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
4.4 持续改进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教学服务 |
4.4.1 定期组织创新创业大赛 |
4.4.2 建立健全信息跟踪系统 |
4.5 不断优化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实践环境 |
4.5.1 拓宽创新创业投融资渠道 |
4.5.2 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及能力 |
4.6 推进众创空间建设与服务的持续发展 |
4.6.1 推进专创融合 |
4.6.2 由分制到联动 |
4.6.3 三位一体推进 |
4.6.4 实施项目带动 |
4.7 推进众创空间建设与服务的均衡发展 |
4.7.1 认知制约均衡发展原因 |
4.7.2 强化均衡发展具体措施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前瞻 |
5.1 研究结论 |
5.1.1 主要结论 |
5.1.2 研究不足 |
5.2 研究前瞻 |
5.2.1 满意度调查将成为教育评价研究的主要对象 |
5.2.2 众创空间建设及服务将逐步成为研究的热点 |
5.2.3 众创空间建设与服务的研究人员将逐步增多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1 转型发展高校众创空间建设与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校众创空间建设与服务现状访谈提纲 |
致谢 |
(8)德国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现状和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高校科研数据管理研究现状 |
2 研究分析框架 |
3 样本选取及概述 |
4 德国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现状 |
4.1 机构数据策略 |
4.1.1 机构战略发展 |
4.1.2 机构数据管理政策和责任激励机制 |
4.2 数据管理服务的组织运营 |
4.3 数据管理服务内容 |
4.3.1 项目启动阶段 |
4.3.2 项目执行阶段 |
4.3.3 项目结束阶段 |
5 德国高校科研数据管理特点 |
5.1 数据政策强调科研规范和明细的职责划分 |
5.2 科研数据管理硬件配置齐全 |
5.3 科研数据管理研究投入大,知识外溢明显 |
5.4 高校协作开展技术研发 |
6 借鉴和启示 |
6.1 加强科研数据管理的激励机制建设 |
6.2 全生命周期建设增值科研数据管理服务 |
6.3 科研数据管理增值重在“软件”建设 |
6.4 科研数据管理需要大范围的协同 |
(9)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
三、推进医学改革 |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绿色健康网络建设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绿色健康网络的内涵及重要性 |
(一)高校图书馆绿色健康网络的内涵 |
(二)加强高校图书馆绿色健康网络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 |
二 “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绿色健康网络运行现状 |
(一)设施不健全,缺乏绿色健康网络运行的设施保障 |
(二)信息资源不完善,缺乏绿色健康网络运行的内容保障 |
(三)网络安全系数不高,缺乏绿色健康网络运行的安全保障措施 |
(四)工作人员素养不佳,缺乏绿色健康网络运行的素质保障 |
三 “互联网+”时代构建高校图书馆绿色健康网络的措施 |
(一)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加强网络安全运行保障 |
(二)加强网络资源开发和建设,建设网络集成文献信息 |
(三)加强安全技术应用,建设健康安全网络 |
(四)提高馆员素质,建设文明生态网络 |
四、加强图书馆应用软件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学数据发布平台的组织管理机制探析[J]. 屈亚杰,黄国彬.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21(06)
- [2]以读者为本的图书馆管理流程优化[J]. 王秀利. 科技资讯, 2021(27)
- [3]高校图书馆的现状问题和发展策略[J]. 王文浩.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4)
- [4]浅谈地方图书馆的建设[J]. 于玫,傅爱香,郝朝举. 滁州学院学报, 2021(04)
- [5]新时期背景下我国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策略研究[J]. 柳娜,马燕. 传媒论坛, 2021(15)
- [6]怒江州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 蔡吉雨. 大理大学, 2021(08)
- [7]转型高校众创空间建设与服务的满意度研究 ——基于河北省3所转型高校的调查[D]. 任祥.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8]德国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现状和启示[J]. 周雷,杨萍,燕娜,吴晨生. 情报杂志, 2021(07)
- [9]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10]“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绿色健康网络建设与管理研究[J]. 颜昌茂. 长沙大学学报,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