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检索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网络信息检索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联机情报检索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动向(论文文献综述)

贾琼[1](2021)在《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大意义,能够助推中国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历史档案是中华优秀文化的载体,清晰系统地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文明传承,加强历史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新。因此,以历史档案资源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其内容组织、聚合与开发等相关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此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领域的不断应用与发展,档案资源的数字化管理与数据化应用成为学术研究和实践推进的重点领域。一方面,用户对历史文化资源全面获取的需求成为一种主流趋势,政府、社会和个人对历史档案的政治需求、学术需求、文化需求愈发迫切,并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知识化等新特征;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应用正在重塑历史档案开发利用的格局,数字人文、数据挖掘、知识组织等理论方法正在广泛应用于历史文献典籍的数据化加工、深度组织与实际应用等工作。但是面对卷帙浩繁、异构多元的历史档案资源,其深度聚合、语义互联、知识映射等问题的应用有效性有待解决。基于此,引入关联数据技术,构建实现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解决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在理论层面、技术应用层面和实践层面具有较强的研究空间和应用场景。本研究在历史档案资源价值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系统的梳理了历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档案资源聚合、关联数据应用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发现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研究具有进一步挖掘和探索的空间;在明确本研究基本研究概念和范畴的基础上,以档案价值论、档案知识组织、数字人文等理论与方法作为指导,展开系统的研究。首先,提出了关联数据技术驱动下历史档案资源聚合框架。明确了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原则、流程及目标,讨论了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关联强度、关联维度、关联阶度以及关联粒度四个维度,基于对历史档案资源层级的划分,提出了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整体框架。其次,构建了历史档案资源的数据关联模型。对常用的历史档案资源元数据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明确元数据标准选择的思路和步骤,提出了历史档案资源描述的元数据方案;在对历史档案知识分类、知识本体层级划分等工作的基础上,以第二历史档案馆保存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档案为案例对象进行元数据实例研究,并以盛宣怀档案为例构建了历史档案资源知识本体;通过元数据元素识别、知识本体概念关系抽取等过程,实现历史档案资源数据关联模型的构建。第三,基于历史档案资源的数据关联模型,进一步设计了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的语义化操作与发布流程,强化了历史档案资源聚合方案的可操作性。第四,详尽讨论了历史档案资源的聚合服务的主要功能,设计了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服务平台。最后,针对目前历史档案资源服务现状,提出了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实施策略。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调查、比较分析、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从模型构建、技术方案、实现路径等角度进行讨论和分析,为历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新的视角和研究思路,对于激活历史档案价值实现,提高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满足政府、社会及个人的现实需求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万里[2](2021)在《基于科学计量的情报学学科演进研究》文中提出在科学学科演进史上,情报学是一门较为活跃的边缘学科,半个世纪以来,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同时,理论分歧、学派纷争仿佛又为情报学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本文遵循逻辑主线,以科学计量学理论为研究基础,综合运用了科学知识图谱、社会网络分析和共被引分析等方法,首先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式进行了划分和界定;然后运用SPSS软件的因子分析和多维尺度等功能对情报学支持学科作划定,并进一步展示了情报学学科结构以及其与相关学科的互动变化过程;接下来,在“历史主线”的引领下,将1945-2020年的分析数据依据重要的历史节点划分为五个阶段,综合运用科学知识图谱的聚类分析、定性分析等方法,分别绘制其知识图谱,根据提取出的主题词、关键文献来描述各个时期情报学的学科特点。据此,揭示出整个情报学演进规律;最后,运用citespace的引文突变以及对关键作者的分析,来推测情报学未来的演进趋势。在历史长河中,情报学的演进规律主要表现以下5个方面的特征:(1)从期刊的分类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中国情报学学科分类和国外情报学界情报学的研究方向基本一致,情报经济学和情报心理学在国外并没有形成研究的主流;(2)通过2016-2020五年间的期刊共被引分析,可以得到,情报学研究领域广泛而又局部居中,情报技术类研究依然是情报学发展最重要的研究支撑,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社会学、管理科学、通讯学是情报学走交叉研究路线的基础和纽带,应该被广泛引入情报学教育;(3)在情报学相关学科学科演进变化过程中,图书文献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近年来其地位下降明显,与情报学研究方向“渐行渐远”,未来“图情档一体化”的言论也将不攻自破。与此同时,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兴起已经成为情报学重要的相关学科,对情报学未来发展影响最大的学科并不是计算机科学,而是管理科学;(4)通过学科演进的可视化分析以及对情报学专家的定性分析,认为“通才”教育是情报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交叉学科路线是情报学未来发展的主流。值得关注的是,情报学计量学的研究应该被各部门高度重视,因为现阶段它俨然成为专业仅有的特色和基础,可能影响接下来情报学专业的发展走向;(5)最后,通过引文突变、中心性等理论预测文献计量、替代计量、社会商业、众筹、情报技术类等研究方向将会成为情报学未来若干年的研究热点。经过以上研究,阐明了情报学的来龙去脉和学科发展走向,揭示了情报学的演进规律,这些不仅能帮助我们厘清学科建设的思路、解决学术争端,同时也有助于未来情报学学科的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国际接轨以及可持续发展。

张燕[3](2020)在《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档案与记忆共生相长,恒久绵长。“社会记忆”现已成为学界共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域。社会记忆再生产属于一种普遍性社会现象,档案领域为其重要领域和典型场域。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是近几年档案学界出现的新课题,以探索档案记忆再生产内在机制、参与社会再生产发展规律为问题导向。本文引入档案记忆再生产这一新的研究视角,汲取档案学、信息科学、社会学、历史学、传播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营养,综合运用档案记忆理论、社会记忆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媒介传播理论等,从档案、人与社会的本质关系出发,深入阐释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内涵实质、运作过程与作用机理,从学理上就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进行抽象与分析,并以变革中的新媒体时代为研究背景与分析语境,探讨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转型发展与推进机制。本研究采用“档案记忆再生产”这一新范畴统摄多方面的档案实践,进一步提炼其概念、要素、结构、性质、功能、运行机理等,初步构建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理论分析框架。档案记忆表现为从中介切入的“刻写”的社会记忆形态。档案记忆再生产是行为、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融文本形式、内容、意义再生产于一体,经由生成、加工到消费的往复更新过程,实现档案记忆的累积、更新、展演、传播与共享。作为一项典型的记忆实践活动,档案记忆再生产以记忆传承、社会治理、文化认同三大社会功能的发挥,作用于整体社会记忆再生产和人类社会再生产。借鉴文件连续体模式,本文构建了档案记忆再生产参与社会记忆再生产的“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将既往受忽视的媒体要素纳入其中,从档案记忆社会化、社会记忆档案化两个维度突出加工性和往复更新性。结合实践考察,本研究探析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影响因素,以及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情境变化。档案记忆再生产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各个时空,从古至今呈现出由封闭、分散、单一走向开放、系统、多元的演变轨迹。档案记忆再生产受档案记忆系统内外多重因素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媒介技术等外部因素,以及档案记忆再生产主体、档案记忆制度、档案记忆资源等内部因素。步入快速演进的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深度嵌入社会结构,社会转型、国家治理、文化消费、媒体融合等社会情境的变化共同推动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发展。聚焦具体环节,本文深入解析档案记忆再生产在生成、加工、消费三方面的变化。档案记忆生成环境从传统、单一、单向度转向电子环境、竞争记忆场域和交互语境;生成主体从官方、精英走向民间、大众;生成对象从传统形态记忆转向数字记忆,并扩展到新媒体档案记忆、个体档案记忆。档案记忆加工目的趋向意义再生产,从注重史学研究到追求共享记忆;加工形态由文本到可视化,并以空间记忆和影像记忆为代表;加工方式转向数字化、叙事化、创意化、融合化。档案记忆消费主体由传统用户到数字消费者;消费对象从内容到注重情感、认同、价值等的意义消费,并成为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主要内容;消费方式转向数字化、个性化、品牌化、休闲化,消费途径趋向在线获取。本研究提炼概括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总体特征,探究这一转型对整体社会记忆建构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实践推进机制。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在路径、取向、内容、方式、范围五方面,由单向性、生产性、凝固性、单一性、区域性转向多元化、消费性、流动化、融合化、全球化。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对整体社会记忆建构将产生多重影响,包括数字记忆迈向智能、媒体记忆加速融合、共享记忆趋向反思、社会记忆竞争加剧、社会记忆遗忘凸显。档案部门可从档案记忆再生产的主旨、主体、客体、中介、关系等维度,实施价值引导、协同参与、消费者培育、多维叙事、媒体融合和伦理约束等六大机制,提升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能级,促进社会记忆及整个社会再生产。研究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蕴涵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深度关切。当下媒体融合浪潮方兴未艾,对档案领域将持续产生重大影响。媒体不仅作为记忆中介,更作为重要的记忆机制作用于档案记忆再生产。本文将档案和档案工作视作一种社会建制,统摄于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论域,对新媒体时代档案实践活动的热点问题予以回应,从理论层面进行抽象与建构,在丰富档案记忆理论研究的同时,对新媒体时代档案工作转型发展具有现实启发意义。

杨国立[4](2019)在《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军民情报学融合是国家安全与发展相统一的战略环境倒逼的结果,是中国情报学特色发展的关键路径。近年来,军、民情报学界均认识到了双方融合的重要性,并在研究成果、项目研究、学术会议中逐渐体现出来。然而,当前对于军民情报学融合的认识和研究一直试图突破体制和机制障碍以及情报秘密属性限制等因素的阻碍,然而,这样的阻碍在短期内难以克服,为了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需要人们改变思路,另辟蹊径。学科发展中的融合本该是水到渠成,但是军、民情报学多年的平行发展与范式冲突导致两者融合为大一统的情报学难以在短期内达成。当下,比较可行的举措是通过军、民情报学的跨界交流与融合为孵化大一统情报学提供基础生长环境。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从学术交流和情报学发展本质规律出发,充分发挥“无形学院”的自觉行为,在学者和学术团体自发行动下推进军民情报学的融合。相较于“他组织”而言,自发行动可能更为有效。例如,相比于“他组织”下的《国家情报法》而言,近年来军、民情报学界所展开的各种自发的学术交流对于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本研究的基本观点是:“军民情报融合”无外乎两种途径,以情报工作的融合促进情报学理论体系的融合;以情报学理论体系的融合推动情报工作、情报体制的融合。前者难度较大,军民情报融合目前宜选择第二种融合路径。相比于体制、机制等建设而言,以学术共同体的自我觉醒和自发行为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融合模式。为了使学术共同体的行动更科学、更有效,需要从理论的高度对军民情报学的融合进行指导,“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和突变论)有助于深刻揭示军民情报学融的基本机理。另外,有融合就会有分离,在认可他们之间存在分离基础上,控制他们之间不合理的分离,使这些不合理的分离逐渐走向交叉、融合,这是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核心。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首先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的必要性问题。本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论述这一问题。总体上,军民情报学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体现情报学社会价值、彰显情报学社会地位的关键,是进行中国特色情报学发展的重要路径。其次,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机理,简言之,就是回答军民情报学融合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本文的第四章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的条件方法论、协同学理论的动力学方法论和突变论的途径方法论系统分析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机理。主要运用系统观,对军民情报学融合过程中涉及的各要素及其关系以及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的结构等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关键要素(例如,作为序参量的情报文化、作为主控制变量的需求牵引力等)在融合中的作用以及多角度的要素融合层次性(例如,要素协同—体系协同—范式协同等)进行分析。最后,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如何推进,简言之,就是回答军民情报学融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本文的第五章在第四章论述的基础上,依据“新三论”提供的方法论,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回答。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的着力点主要围绕强化双方共通的基础和控制两者之间不合理的分离这两个方面。针对这两个着力点,本文提出信息流控制、竞合管理和发展路径三个方面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推进策略。三类策略中,发展路径建设是重点,它具有综合性和逻辑完整性,主要包括目标、出发点、路线、方向与动力和保障;信息流控制和竞合管理包含在发展路径中的各个环节中,其中,信息流控制主要包括信息流控制渠道、信息流控制机制和信息流控制的价值引领,竞合管理主要包括要素层面竞合管理、关系层面竞合管理和过程维度的竞合管理。

陈园园[5](2019)在《美国网络情报力量体系建设与运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时代,伴随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创新应用,基于互联网平台巨量信息的发布、扩散和存储等更加迅速快捷。政府运作、军队作战、经济运行、社会管理、大众生活等各领域信息见诸网端。而互联网所具有的开放性、异构性、动态性和安全性等特点,一方面为情报搜集提供了一条不同于传统的渠道,通过网络搜集、分析情报,已成为各国情报部门获取情报的一种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因网络数据信息规模巨大、真假混杂,也对情报搜集和分析研判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利用互联网搜集高价值情报,成为各国情报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美国作为全球顶尖的情报大国,拥有17个情报机构,继信号情报、人力情报之后,网络情报已经成为美国各情报部门越来越关注的重点领域,并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美国网络情报力量体系的建设与运用,为我国网络情报工作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本文将美国网络情报力量放在整个美国情报力量体系中进行综合分析,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学术界在网络情报体系建设等问题上的认知及研究情况,明晰了网络情报相关概念,包括定义、分类、特点、地位作用等,分析了美国网络情报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其次,系统梳理了美国网络情报力量体系的建设情况,重点探析美国从事网络情报有关工作的主要组织机构,并对体系建设的未来趋势进行预判。最后,通过具体分析网络情报力量体系的运用,研究提炼出建设和运用的特点规律,并提出对我国网络情报工作加速发展的有关对策建议。

刘如,吴晨生,刘彦君,李辉,李梦辉[6](2019)在《中国科技情报工作的传承与发展》文中认为深入研究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的历史沿革和使命,旨在为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通过文献调研、实地走访以及历史研究法对我国科技情报机构的历史、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的梳理,总结我国科技情报机构的价值意义与功能特性,揭示出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的根本使命和文化自觉。本文系统总结和思考了科技情报机构的历史发展、体制改革、工作内容,以尊重传承,发扬创新的宗旨,指出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的未来之路。

李兴旺[7](2018)在《高职院校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媒介的不断涌现,媒介(Media)和信息(Information)成为了推动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具备较高的媒介与信息素养(Media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简称“MIL”),是人们在信息化和知识型社会中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关键,也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路径。在校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其MIL水平的高低对国家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高校应当担起责任,努力培养适应信息时代发展和需要的具有良好MIL的人才。然而,国内高校当前的MIL教育还比较滞后,特别是规模庞大的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的MIL教育问题特别突出。因此,探究基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MIL教育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MIL教育的内涵、演变、及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探讨了MIL教育的相关理论。通过文献调查法、网络调查法、借鉴研究法、综合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国内外MIL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实践经验。研究发现,与国外高校和国内一些优秀本科院校的MIL教育发展水平相比,国内高职院校的MIL教育在发展意识、方式、教师培养、信息技术的应用等几方面都存在较大不足。基于此,提出构建适应我国高职院校实际的MIL教育体系,并从MIL教育体系的构建目标、构建原则、构建内容、实施框架和构建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基于高职院校构建的MIL教育体系,注重体系设计的完整性和层次性,注意体系内部各要素的有机联系,强调体系设计的时代背景、国际标准、本土要求和高职院校的特点,强调图书馆的引领作用和图书馆与教学院系和其他部门的相互协作,将教育体系分解为课程体系、评价体系和保障系统3个部分,层层分解,又相互呼应,形成了一个培养学生MIL的有机生态系统。高职院校MIL教育体系的构建,对推动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改革,提升MIL教育地位,提高高职大学生MIL水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超,周瑛,周焕,潘玮[8](2017)在《大数据环境下情报分析方法与情报分析软件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情报分析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概述了大数据的时代背景及情报分析的发展趋势,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情报分析方法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从中归纳出基于知识、文献、组织、专家、认知心理学等10类传统情报分析方法并指出其局限性,对7类大数据背景下的情报分析方法及常用情报分析软件进行了分类探讨。

宋旅黄[9](2017)在《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效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赖以提供服务的基础,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最重要的一项业务活动。而专门为图书馆配送图书文献的图书发行商——馆配商,则是图书馆采集各类图书文献的主要渠道,是图书馆与出版社的中介。在各类型文献信息资源的数量急剧增长,社会的文献信息需求日趋多样化的今天,图书馆要从海量的文献信息资源中选择和采集符合用户需要、有价值、高质量,并且成本/效益合理的图书,迫切需要与馆配商的合作。而馆配商面临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也只有与图书馆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图书馆与馆配商密切合作,互利共赢,既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各自谋求发展的必然选择。本研究以提升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效益为目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及其效益追求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动因,以若干实例,分析了我国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论文进一步分析了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提升面临的新形势,借鉴了国外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提升的经验,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提升我国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的二种新的合作模式,并对读者决策采购进行了创新性拓展。运用数学模拟方法,分别构建了这三种模式的合作效益模型,提出了采用该模型提升合作效益的策略。最后,本研究分别以三家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为例,对这些合作效益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了这些模型的可行性,同时提出了优化合作效益模型的思考和建议。论文的核心观点如下:(1)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及其效益的提升应该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依据合作竞争理论,图书馆与馆配商之间不应是对抗性的竞争,而应是在市场竞争中加强合作。供应链管理理论指导馆配商全局性地把握自身在供应链中所处的地位,根据自身优势同供应链上下游进行沟通协作,实现合作共赢。客户关系理论要求图书馆和馆配商都要以客户为中心,所有产品、服务、业务流程都要以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营销管理理论要求馆配商与图书馆合作,确保供应环节中的有效沟通,形成有效的数据交换及信息互通,及时了解市场变化及趋势,从而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成本效益理论使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具化为可实施的成本效益控制,是提升合作效益的理论推动力。(2)对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的实例分析表明,目前我国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过程中存在诸多矛盾,这些矛盾影响了两者的深化合作及效益提升。这些矛盾主要有:①图书馆的所需图书品质、品种与馆配商实际供应能力的矛盾;②图书馆对服务质量要求提高与馆配商的运营成本的;③信息传递效率与链式信息传递模式的矛盾;④图书馆的差异化需求与馆配商标准化服务的矛盾;⑤市场环境激变与馆配商应对能力的矛盾;⑥短期利润与长期效益的矛盾。而在新形势下,解决上述矛盾,提升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效益,需要有新的合作模式。这些模式主要包括: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读者决策采购、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纸电同步合作、服务一流学科建设的精准采购合作。(3)读者决策采购效益模型分析表明,图书馆与馆配商在读者决策采购系统上的合作可以给两者都带来效益的提升。其中,图书馆所获得的效益明显,在一定的采购经费投入及人工的配合下,图书馆可以收获超过原本投入的价值。在馆配商方面,考虑到图书采购数量或采购金额作为系数远大于馆配商工作人员平均日薪的系数,实际上图书销售的利润空间成为决定馆配商在读者决策采购合作中的效益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提升读者决策采购合作效益的策略是加强对读者决策采购的推广和培训、严格预设文档、推动书商转变营销方式、推动图书馆员角色转变、对参与读者决策采购的读者进行反向筛选。(4)图书馆与馆配商在纸电同步领域的合作可以给双方带来了相应的效益。图书馆所获得的效益主要表现在纸电同步中可购置到的最新出版的电子书所能提供的外借能力的提升,以及改善采购流程后所能提升的工作效率。而在馆配商方面,为冲抵平台研发及运作所产生的成本,达到盈利,除了提升自身的运作效率外,以及用户数量外,也依赖于图书销售的利润空间。提升纸电同步合作效益的策略是建立全品种可供书目平台、完善电子书的招投标制度、保证电子书的品质及提高纸电同步率。(5)精准采购合作项目带来的效益体现为提升了图书馆采购图书的效率,扩大了学科文献采集面,减少了学科文献漏购率,节省文献订购成本和人力成本。对馆配商来说,当同图书馆达成精准采购合作协议,图书馆采购数量持续增加时,则会为馆配商带来一定的规模效益。提升精准采购合作效益的策略是建立馆藏文献资源测评体系、规范图书选题策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分类购书表、馆配商建立发展数据库,并实现与图书馆数据双向互通。论文的研究方法有案例分析法、数学模拟法、实证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

徐晴[10](2016)在《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图书情报学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征,在知识生产、积累与发展过程中,既有对其他学科基础理论、方法论、学术观点及实践的借鉴、引用、移植和整合,也有向外输出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其他学科产生辐射和影响。这种跨越学科边界的知识交流与转移,是学科自身运行和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学科不断转型和创新,提升学术竞争力和学科影响力的必然选择。本文综合运用图书情报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采用文献调研、演绎推理、文献计量、多元统计分析、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着力揭示我国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的状况与特征、效果、影响要素及内外部动力作用下的机制问题,研究包含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含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述评、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创新点,形成整个研究的基础。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第1章,明确跨学科研究、知识转移、跨学科知识转移的概念及内涵。在对跨学科研究与知识转移的关系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二者在方向性、目的性和要素性方面有共通之处,知识转移理论能够作为考察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工具,并对跨学科知识转移进行界定,认为该过程包含知识接收与知识发送两个方面,概念界定为下文奠定了逻辑基础。第2章,以知识转移理论为统领,以变化三角理论、竞合互动理论以及MOA框架理论为基础,构成了本文的理论支撑。知识转移理论是全文研究的指导理论和出发点,为跨学科知识转移提供了研究的基本框架;变化三角理论反映了考察跨学科知识转移的三个视角,即外部关注、系统实施和内部动力;竞合互动理论反映了图书情报学与相关学科间的相互竞争又共生互利的关系:MOA框架理论为考察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影响要素提供了具体的研究路径。第三部分为实证研究。其中第3章,第4章从学科组织层面对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进行外在刻画,第5章从研究人员个体层面对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进行内在剖析。第3章,对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状况与特征进行研究。跨学科引证是跨学科知识转移的重要表现形式,本章采用引文分析,在知识接受和知识发送两个视角中考察了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状况,从转移规模、转移分布、转移主体、转移情景(外部动力要素)几个方面揭示其特征,研究表明,(1)跨学科知识接收和知识发送的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跨学科研究越来越活跃;(2)跨学科知识转移非均衡性特征明显,高度发散与高度聚合现象并存,产生有效吸收和辐射的学科数量并不多;(3)跨学科转移以双向互惠为主,主要发生在近邻学科,即同处社会科学领域的软-应用学科之间,对技术型、应用型知识的需求及辐射强烈;(4)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的外部动力要素包含知识距离、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需求。第4章,对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效果进行研究,侧重于知识引进效果的分析。以CSSCI建库以来,持续被“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收录的期刊所载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主题聚类、关键词与时间维度的关联以及外部学科实例,揭示了图书情报学通过理论借鉴和方法移植,促进了学科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第5章,对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影响要素进行定量分析,立足于研究人员个体作为知识接收方,引入MOA(动机-机会-能力)分析框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影响因素的识别,提出相关假设,并通过调查问卷展开实证研究。研究表明,MOA框架理论适用于跨学科知识转移领域研究,除兴趣动机外,动机、机会、能力三个维度的要素与跨学科知识转移行为之间具有正向相关关系,跨学科知识转移行为主要受到学习倾向、交互能力、知识转移组织等因素的影响,实证研究为后文构建跨学科知识转移促进机制提供了现实依据。第四部分为应用研究。如何促进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是研究的落脚点,针对组织层面的外部动力要素,提出要从战略上重视和研究学科整体发展规划;针对个体层面的内部动力要素,如何激发动机、提升能力和创造机会是切入点,提出要建设跨学科知识转移开放环境、构建和完善知识转移激励机制、营造跨学科知识转移文化氛围。第五部分为研究总结及展望。归纳全文研究结论,指出研究不足,对后续研究着力点进行展望。研究在多学科的理论指导下,揭示我国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的现状、特征及效果,探索知识转移的内外部动力要素及其作用原理与影响,以激发动机、提升能力、创造机会为切入点,构建跨学科知识转移促进机制。研究对推动我国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交流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联机情报检索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动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联机情报检索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动向(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畴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本文创新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历史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开发
        2.1.2 档案资源聚合
        2.1.3 关联数据在档案领域的应用
        2.1.4 研究述评
    2.2 相关理论
        2.2.1 档案价值论
        2.2.2 知识组织理论
        2.2.3 数字人文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框架
    3.1 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原则、流程及目标
        3.1.1 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原则
        3.1.2 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流程
        3.1.3 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目标
    3.2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的多维分析
        3.2.1 关联强度
        3.2.2 关联维度
        3.2.3 关联阶度
        3.2.4 关联粒度
    3.3 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框架构建
        3.3.1 历史档案资源聚合层级划分
        3.3.2 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结构框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历史档案资源的数据关联模型
    4.1 历史档案资源元数据方案设计
        4.1.1 常用历史档案资源元数据比较分析
        4.1.2 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元数据方案设计思路
        4.1.3 历史档案元数据方案设计步骤
        4.1.4 历史档案元数据方案
        4.1.5 历史档案资源元数据实例
    4.2 历史档案资源知识本体建模
        4.2.1 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分类体系
        4.2.2 历史档案资源知识本体的类型
        4.2.3 历史档案资源知识本体构建
        4.2.4 历史档案资源知识本体构建实例
    4.3 历史档案资源数据关联模型构建
        4.3.1 元数据元素识别
        4.3.2 知识本体概念关系抽取
        4.3.3 历史档案资源数据关联模型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的发布与聚合
    5.1 历史档案资源语义化处理
        5.1.1 历史档案资源元数据语义化转换
        5.1.2 历史档案资源RDF化过程
        5.1.3 历史档案资源实体语义关联关系识别
    5.2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的发布
        5.2.1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URI命名
        5.2.2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的存储
        5.2.3 基于D2R的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发布
        5.2.4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发布实例
    5.3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聚合
        5.3.1 关联数据聚合方法
        5.3.2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互联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历史档案资源的聚合服务
    6.1 基于关联数据的聚合服务功能
        6.1.1 历史档案资源检索服务
        6.1.2 历史档案资源推荐服务
        6.1.3 历史档案资源可视化服务
    6.2 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服务平台结构设计
        6.2.1 存储层
        6.2.2 描述层
        6.2.3 服务层
        6.2.4 应用层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聚合策略
    7.1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聚合实施策略
        7.1.1 实现多源异构历史档案资源采集方法
        7.1.2 建立多元协作的组织机制
        7.1.3 制定统一规范的标准体系
        7.1.4 提供泛在化关联数据应用服务
    7.2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聚合的保障机制
        7.2.1 政策保障
        7.2.2 技术保障
        7.2.3 人才保障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基于科学计量的情报学学科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本文的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3.1 数据来源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2章 概念解析和研究范式
    2.1 情报学若干概念解析
        2.1.1 情报、情报学和情报科学
        2.1.2 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信息学
        2.1.3 图书情报学的概念
    2.2 情报学学科演进的研究范式
        2.2.1 范式的定义
        2.2.2 情报学研究范式的演进
    2.3 小结
第3章 期刊选择与学科分类
    3.1 期刊选择
    3.2 学科分类
        3.2.1 所选期刊的初步分类
        3.2.2 中国情报学的学科设置
    3.3 小结
第4章 情报学学科结构
    4.1 情报学学科结构分析的计量方法
    4.2 共被引矩阵的建立
    4.3 相似性矩阵的建立
    4.4 情报学的学科结构分析
        4.4.1 因子分析
        4.4.2 多维尺度分析
    4.5 情报学的学科结构深挖
    4.6 小结
第5章 情报学相关学科的确认及其互动关系
    5.1 相关学科的确认
        5.1.1 情报学的相关学科
        5.1.2 情报学相关学科期刊源的选择
    5.2 情报学与相关学科互动关系的变化
        5.2.1 时间阈的选择
        5.2.2 知识流量的统计和数值转换
        5.2.3 知识流量图的构建和分析
    5.3 小结
第6章 情报学学科演进的可视化
    6.1 各阶段的可视化分析
        6.1.1 可视化方法介绍
        6.1.2 第一阶段(1945-1960)聚类分析
        6.1.3 第二阶段(1961-1980)聚类分析
        6.1.4 第三阶段(1981-1990)聚类分析
        6.1.5 第四阶段(1991-2010)聚类分析
        6.1.6 第五阶段(2011至2020)聚类分析
    6.2 聚类主题词汇总分析
    6.3 小结
第7章 情报学未来演进趋势的研究
    7.1 突变强度分析
    7.2 突变持续性的统计分析
    7.3 主题词的时间序列图分析
    7.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研究结论
    2、展望
附录
    附录1 普赖斯奖得主统计表
    附录2 期刊共被引频次矩阵表
    附录3 期刊共被引频次相关矩阵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3)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概念与理论基础
        1.2.1 主要概念
        1.2.2 理论基础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1.1 国外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1.2 国内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2 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2.1 国外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2.2 国内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3 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3.1 国外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3.2 国内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理论阐释
    3.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内涵
        3.1.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双重维度
        3.1.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实践表现
        3.1.3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比较分析
    3.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结构
        3.2.1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形式、内容与意义
        3.2.2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主体、客体与关系
        3.2.3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生成、加工与消费
    3.3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性质与功能
        3.3.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实践性质
        3.3.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社会功能
    3.4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运行机理
        3.4.1 文件连续体模式的启示
        3.4.2“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构建
        3.4.3“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内涵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与转型情境
    4.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
        4.1.1 古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4.1.2 近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4.1.3 现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4.1.4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演变轨迹
    4.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影响因素
        4.2.1 档案记忆系统外部环境因素
        4.2.2 档案记忆系统内部构成因素
        4.2.3 档案记忆再生产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
    4.3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社会情境
        4.3.1 新媒体时代社会转型的发展
        4.3.2 新媒体时代国家治理的转变
        4.3.3 新媒体时代文化消费的兴起
        4.3.4 新媒体时代媒体融合的变革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生成转型
    5.1 档案记忆生成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5.1.1 档案记忆生成的内容与方式
        5.1.2 档案记忆生成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5.1.3 档案记忆生成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5.2 档案记忆生成环境的转变
        5.2.1 从传统环境到电子环境
        5.2.2 从单一场域到竞争记忆场域
        5.2.3 从单向语境到交互语境
    5.3 档案记忆生成主体的转变
        5.3.1 从官方走向民间
        5.3.2 从精英走向大众
    5.4 档案记忆生成对象的转变
        5.4.1 从传统记忆到数字记忆
        5.4.2 新媒体档案记忆的兴起
        5.4.3 个体档案记忆的显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加工转型
    6.1 档案记忆加工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6.1.1 档案记忆加工的内容与类型
        6.1.2 档案记忆加工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6.1.3 档案记忆加工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6.2 档案记忆加工目的的转变
        6.2.1 传统史学研究的记忆转向
        6.2.2 从公共记忆到共享记忆
    6.3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转变
        6.3.1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社会化
        6.3.2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协同化
    6.4 档案记忆加工形态的转变
        6.4.1 档案记忆加工的视觉化转向
        6.4.2 档案记忆加工之影像生产
        6.4.3 档案记忆加工之空间生产
    6.5 档案记忆加工方式的转变
        6.5.1 档案记忆加工的数字化
        6.5.2 档案记忆加工的叙事化
        6.5.3 档案记忆加工的创意化
        6.5.4 档案记忆加工的融合化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消费转型
    7.1 档案记忆消费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7.1.1 档案记忆消费的过程与特点
        7.1.2 档案记忆消费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7.1.3 档案记忆消费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7.2 档案记忆消费主体的转变
        7.2.1 从传统档案用户到数字消费者
        7.2.2 档案记忆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融合
    7.3 档案记忆消费对象的转变
        7.3.1 从档案记忆资源到记忆资本
        7.3.2 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新动向
        7.3.3 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边界
    7.4 档案记忆消费方式与途径的转变
        7.4.1 档案记忆的数字化消费成为基本方式
        7.4.2 档案记忆的个性化消费成为重要方式
        7.4.3 档案记忆的品牌化消费成为优选方式
        7.4.4 档案记忆的休闲化消费成为新兴方式
        7.4.5 档案记忆的在线消费成为主要途径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转型影响与推进机制
    8.1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总体特征
        8.1.1 档案记忆再生产路径:单向性转向多元化
        8.1.2 档案记忆再生产取向:生产性转向消费性
        8.1.3 档案记忆再生产内容:凝固性转向流动化
        8.1.4 档案记忆再生产方式:单一性转向融合化
        8.1.5 档案记忆再生产范围:区域性转向全球化
    8.2 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对社会记忆建构的影响
        8.2.1 数字记忆迈向智能
        8.2.2 媒体记忆加速融合
        8.2.3 共享记忆趋向理解
        8.2.4 社会记忆竞争加剧
        8.2.5 记忆遗忘冲突凸显
    8.3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推进机制
        8.3.1 面向主旨的价值引导机制
        8.3.2 面向生成、加工主体的协同参与机制
        8.3.3 面向消费主体的消费者培育机制
        8.3.4 面向客体的多维叙事机制
        8.3.5 面向方式的媒体融合机制
        8.3.6 面向关系的伦理约束机制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语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4)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目标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创新
        1.4.1 论文结构
        1.4.2 研究创新
    1.5 研究问题界定
        1.5.1 研究对象界定
        1.5.2 军民情报学融合中军、民情报的定位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军事情报学研究
        2.1.1 发展历程简述
        2.1.2 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简述
    2.2 民口情报学研究
        2.2.1 发展历程简述
        2.2.2 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简述
        2.2.3 国内情报学研究现状分析
        2.2.4 国外“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研究现状分析
    2.3 军民情报融合研究
        2.3.1 美国和以色列情报工作的军民融合
        2.3.2 竞争情报与公开来源情报利用中的军民融合
        2.3.3 中国特色的军民情报融合研究
第3章 面向军民融合的现代情报学与情报工作
    3.1 现代情报学发展取向
        3.1.1 情报学知识体系的创新发展
        3.1.2 界定基于Intelligence属性的情报学核心问题域
        3.1.3 重视情报学教育与情报工作的匹配
        3.1.4 加强情报组织融合
        3.1.5 从历史中获得镜鉴
    3.2 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情报工作深化
        3.2.1 树立总体国家情报思维
        3.2.2 构建总体国家情报工作体系
        3.2.3 以任务为情报工作的组织线索
        3.2.4 形成多层次情报工作策略
    3.3 军民融合视角下现代情报学的发展
第4章 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
    4.1 军民情报学融合的基础
        4.1.1 军、民情报学关系构成了融合的客观基础
        4.1.2 信息链奠定了两者关系的理论基础
        4.1.3 致力于内涵式大情报观构筑为融合提供了动力
        4.1.4 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统一增强了融合的活力
        4.1.5 对情报秘密属性看法的转变奠定了融合的文化基础
    4.2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分析
        4.2.1 以系统论的方法解析军民情报学融合过程
        4.2.2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的耗散性机理
        4.2.3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各要素的协同机理
        4.2.4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演化过程中的突变机理
    4.3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整体分析框架
第5章 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推进策略
    5.1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推进模型
    5.2 军民情报学融合信息流控制策略
        5.2.1 信息流控制自发性
        5.2.2 信息流控制渠道
        5.2.3 信息流控制机制
        5.2.4 信息流控制的价值引领
    5.3 军民情报学融合竞合管理策略
        5.3.1 军民情报学融合中的竞合关系及其自发特性
        5.3.2 要素层面的竞合管理
        5.3.3 关系层面的竞合管理
        5.3.4 过程维度的竞合管理
    5.4 军民情报学融合发展路径建设
        5.4.1 军民情报学融合发展路径自发特性
        5.4.2 目标着眼于为孵化“大一统情报学”酝酿学术环境
        5.4.3 以学术研究的问题化为出发点
        5.4.4 以学科层面的融合为路线
        5.4.5 将解决时代发展的“大问题”作为方向和动力
        5.4.6 制定保障措施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和贡献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贡献
    6.2 研究局限和展望
        6.2.1 研究局限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阶段研究成果
致谢

(5)美国网络情报力量体系建设与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点
    1.6 研究难点及解决方法
第二章 网络情报概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情报的定义
        2.1.2 网络情报的定义
        2.1.3 网络情报的分类
        2.1.4 网络情报的特点
        2.1.5 网络情报的地位作用
    2.2 美国网络情报的产生与发展
        2.2.1 美国网络情报的产生
        2.2.2 美国网络情报的发展
第三章 美国网络情报力量体系建设
    3.1 美国网络情报力量体系建设的布局
        3.1.1 管理协调机构
        3.1.2 军事情报机构
        3.1.3 非军事情报机构
        3.1.4 各机构网络情报能力
    3.2 美国网络情报力量体系建设的原则
        3.2.1 强化统筹领导原则
        3.2.2 突出军队主导原则
        3.2.3 建强核心能力原则
        3.2.4 加强专业化力量建设原则
    3.3 美国网络情报力量体系建设的特点
        3.3.1 构建层次清晰的管理体制机制,以有效指挥协调和实施保障
        3.3.2 注重情报领域战略规划和法规条令建设,有效发挥顶层指导
        3.3.3 注重发展网络先进技术手段,提高网络情报获取分析能力
        3.3.4 注重对外情报合作,健全联盟情报体系建设
        3.3.5 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增强网络情报力量体系发展后劲
    3.4 美国网络情报力量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
        3.4.1 在体系架构上,进一步凸显网络情报力量的布局重心
        3.4.2 在手段发展上,进一步强化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广运用
        3.4.3 在体制机制上,进一步突出网络中心模式的管理重构
        3.4.4 在人力资源上,进一步实现由数量规模到精干核心转型
第四章 美国网络情报力量体系运用
    4.1 美国网络情报力量运用的指导原则
        4.1.1 主动出击,构筑全球力量布势
        4.1.2 技术垄断,力图保证绝对优势
        4.1.3 跨域协作,实现情报机构统一行动
        4.1.4 察打一体,极致发挥网络情报力量作用
        4.1.5 多国行动,加大对目标国家实施战略打压
    4.2 美国网络情报力量运用的技术手段
        4.2.1 利用信息布控技术,实现全域覆盖情报搜集
        4.2.2 利用互联网高级搜索,获取“深层信息”
        4.2.3 利用秘密技术手段,掌握核心内幕情报
        4.2.4 利用智能翻译技术,提高情报处理效率
        4.2.5 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情报生产层次质量
    4.3 美国网络情报力量运用的主要特点
        4.3.1 坚持常态运用,保持网络情报力量体系全时运行
        4.3.2 坚持多源融合,提高网络情报生产的精准度
        4.3.3 坚持面向作战,推进网络情报力量与作战一体化
        4.3.4 坚持统筹调度,实现网络情报力量的一体联动
第五章 美国网络情报力量体系建设与运用对我的启示
    5.1 加强国家网络情报力量统管
    5.2 优化网络情报领域运行机制
    5.3 加强科技智能手段自主创新
    5.4 加快网络情报领域政策制度建设
    5.5 打造网络情报力量精英人才队伍
    5.6 尝试走开网络领域对外合作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中国科技情报工作的传承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中国科技情报工作的历史沿革及主要工作任务
    2.1 中国科技情报工作的初建期:机构成立与组织完善 (1956—1978)
    2.2 中国科技情报工作的发展期:实现情报工作现代化与全国联机检索 (1979—1991)
    2.3 中国科技情报工作的调整期:数据资源建设与知识服务 (1992—2014)
    2.4 中国科技情报工作的转型期:智能服务与智库化转型 (2015年至今)
3 科技情报工作历史变迁的述评

(7)高职院校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2 理论基础
3 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
    3.1 国外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3.2 国内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4 我国高职院校MIL教育体系概述
    4.1 MIL教育体系的内涵
    4.2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3 MIL教育体系的构成
    4.4 MIL教育体系构建对策
5 高职院校MIL课程体系的构建
    5.1 课程设置
    5.2 教学内容
    5.3 教学方法
    5.4 教学形式
6 高职院校MIL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6.1 评价主体
    6.2 评价标准
    6.3 评价方法
    6.4 评价反馈
7 高职院校MIL教育保障体系的构建
    7.1 组织管理
    7.2 制度保障
    7.3 师资队伍
    7.4 教学资源
8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9 参考文献
1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11 致谢

(8)大数据环境下情报分析方法与情报分析软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大数据的时代背景及情报分析的趋势
2 大数据环境下的情报分析方法
    2.1 传统的情报分析方法
    2.2 大数据背景下的情报分析方法
        2.2.1 面向挖掘的分析方法
        2.2.2 面向发现的分析方法
        2.2.3 面向可视化的分析方法
        2.2.4 面向预测的分析方法
        2.2.5 面向统计的分析方法
        2.2.6 面向集成的分析方法
        2.2.7 事实性数据+工具+专家智慧分析法
3 大数据环境下情报分析常用软件
    3.1 可视化分析软件
    3.2 专利分析软件
    3.3 统计分析软件
    3.4 犯罪情报分析软件
    3.5 竞争情报分析软件
    3.6 威胁情报分析软件
4 结语

(9)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研究内容及思路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思路
    0.4 研究方法
        0.4.1 案例分析法
        0.4.2 数学模拟法
        0.4.3 实证分析法
        0.4.4 跨学科研究法
1 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及其效益的相关理论分析
    1.1 图书馆与馆配商及其合作概述
        1.1.1 我国图书发行体制的变革与民营书业的兴起
        1.1.2 馆配商的业务版块变化
        1.1.3 图书馆、馆配商合作关系
        1.1.4 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的意义
    1.2 合作的理论依据
        1.2.1 供应链管理理论
        1.2.2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
        1.2.3 合作竞争理论
        1.2.4 营销管理理论
        1.2.5 成本效益理论
    1.3 合作的实践动因
        1.3.1 内在联系
        1.3.2 环境驱动
    1.4 合作效益的内涵
        1.4.1 经济效益
        1.4.2 社会效益
2 我国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的实践及其效益
    2.1 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领域
        2.1.1 文献采访领域
        2.1.2 阅读推广领域
        2.1.3 业务外包领域
    2.2 我国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
        2.2.1 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的实例分析
        2.2.2 湖北三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图书馆的合作
        2.2.3 北京百万庄图书大厦有限公司与图书馆的合作
    2.3 我国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提升所面临的问题
        2.3.1 图书馆的所需图书品质、品种VS馆配商实际供应能力
        2.3.2 图书馆对服务质量要求提高VS馆配商的运营成本
        2.3.3 信息传递效率VS链式信息传递模式
        2.3.4 图书馆的差异化需求VS馆配商标准化服务
        2.3.5 市场环境激变VS馆配商应对能力
        2.3.6 短期利润VS长期效益
3 新形势下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的提升
    3.1 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面临的新形势
        3.1.1 互联网的发展提升信息获取的便利性
        3.1.2 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需求增加,电子出版物发展潜力尚待释放
        3.1.3 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催生新的需求
    3.2 新形势下境外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提升的借鉴
        3.2.1 新形势下境外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提升的举措
        3.2.2 新形势下国外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提升的思考
    3.3 我国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提升的探索
        3.3.1 用户导向的合作:读者决策采购
        3.3.2 基于技术的合作:纸电同步
        3.3.3 服务一流学科建设的合作:精准采购
4 读者决策采购的效益分析
    4.1 读者决策采购中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方式
        4.1.1 选择合作书商
        4.1.2 预设文档、资源查重
        4.1.3 设定图书购买的触发机制,形成订单
    4.2 读者决策采购合作效益模型的构建
        4.2.1 读者决策采购合作的成本、收益界定
        4.2.2 读者决策采购效益的评估模型
        4.2.3 读者决策采购效益模型分析
    4.3 读者决策采购效益提高的改进策略
        4.3.1 加强对读者决策采购的推广和培训
        4.3.2 设定严格预设文档,降低馆藏文献重复率
        4.3.3 推动书商转变营销方式
        4.3.4 先试读再购买,实行读者决策采购的“贷款”模式
        4.3.5 推动图书馆员角色转变
        4.3.6 对参与读者决策采购的读者进行反向筛选
5 纸电同步的效益分析
    5.1 纸电同步的技术背景
        5.1.1 EDI对接技术
        5.1.2 云平台技术
        5.1.3 APP开发技术
    5.2 纸电同步中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方式
        5.2.1 买纸赠电
        5.2.2 纸电捆绑
        5.2.3 纸电融合
    5.3 纸电同步合作效益模型的构建
        5.3.1 纸电同步合作的成本、收益界定
        5.3.2 纸电同步效益的评估模型
        5.3.3 纸电同步效益模型分析
        5.3.4 纸电同步效益的其他体现
    5.4 纸电同步效益提高的改进策略
        5.4.1 全品种可供书目平台的建立
        5.4.2 电子书的招投标制度的完善
        5.4.3 保证电子书的品质及提高纸电同步率
6 精准采购的效益分析
    6.1 精准采购的背景:学科建设新形势对图书采购的影响
        6.1.1 学科建设新变化
        6.1.2 学科建设对图书馆采购图书影响
    6.2 精准采购合作效益模型的构建
        6.2.1 精准采购合作的成本、收益界定
        6.2.2 精准采购效益的评估指标
        6.2.3 精准采购效益的评估模型
        6.2.4 精准采购效益模型分析
    6.3 精准采购效益的主要体现
        6.3.1 扩大学科文献采集面
        6.3.2 减少学科文献漏购率
        6.3.3 节省文献订购成本
        6.3.4 节省人力成本
    6.4 精准采购效益提高的改进策略
        6.4.1 建立馆藏文献资源测评体系
        6.4.2 规范图书选题策划
        6.4.3 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分类购书表
        6.4.4 馆配商建立发展数据库,实现与图书馆数据双向互通
7 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的实证分析
    7.1 读者决策采购的实证分析
        7.2.1 合作中成本、收益数值的确定
        7.2.2 江门市五邑图书馆与湖北三新的合作效益分析
        7.2.3 读者决策采购合作及其效益模型的实践效果
        7.2.4 读者决策采购合作及其效益模型的改进策略
    7.2 纸电同步的实证分析
        7.2.1 合作中成本、收益数值的确定
        7.2.2 南艺图书馆与湖北三新的合作效益分析
        7.2.3 纸电同步合作及其效益模型的实践效果
        7.2.4 纸电同步合作及其效益模型的改进策略
    7.3 精准采购的实证分析
        7.3.1 合作中成本、收益数值的确定
        7.3.2 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与湖北三新的合作效益分析
        7.3.3 精准采购合作及其效益模型的实践效果
        7.3.4 精准采购合作及其效益模型的改进策略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8.2.1 研究的创新
        8.2.2 研究的局限
    8.3 后续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10)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进展
        0.2.1 知识转移研究现状
        0.2.2 跨学科知识转移研究现状
        0.2.3 述评
    0.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0.3.1 研究目标
        0.3.2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0.3.3 研究方法
        0.3.4 本文主要贡献
1 跨学科知识转移概念界定
    1.1 跨学科的相关概念及内涵
        1.1.1 学科
        1.1.2 跨学科
        1.1.3 跨学科研究
    1.2 知识转移
    1.3 跨学科知识转移的内涵
        1.3.1 跨学科研究与知识转移的关系
        1.3.2 跨学科知识转移的内涵及特点
        1.3.3 跨学科知识转移要素
        1.3.4 跨学科知识转移动力
2 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知识转移理论
        2.1.1 信息网络视角中的知识转移理论
        2.1.2 社会关系视角中的知识转移理论
        2.1.3 社会认知视角中的知识转移理论
        2.1.4 知识转移理论在本研究中的运用
    2.2 变化三角理论
    2.3 竞合理论
    2.4 动机-机会-能力(MOA)框架理论
3 我国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状况与特征
    3.1 相关界定
        3.1.1 供体学科与受体学科
        3.1.2 知识转移宽度与知识转移深度
        3.1.3 亲缘学科
    3.2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规模
        3.2.1 知识存量
        3.2.2 知识流量
    3.3 知识接收视角中的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
        3.3.1 知识转移宽度与深度
        3.3.2 图书情报学供体学科识别与分布
        3.3.3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接收特征
    3.4 知识发送视角中的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
        3.4.1 知识转移宽度与深度
        3.4.2 图书情报学受体学科识别与分布
        3.4.3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发送特征
    3.5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亲缘学科类别
        3.5.1 学科分类框架
        3.5.2 图书情报学亲缘学科类别分析
    3.6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外部动力
4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效果
    4.1 基于学科研究主题演化的观察
        4.1.1 数据来源
        4.1.2 方法与过程
        4.1.3 研究主题分析
        4.1.4 研究主题演化
    4.2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实践
        4.2.1 图书情报学引进计算机科学知识
        4.2.2 图书情报学引进新闻传播学知识
    4.3 讨论与分析
        4.3.1 注重学术积累与前沿拓展
        4.3.2 理论借鉴与学科体系的完善
        4.3.3 方法移植与研究思路的创新
5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影响要素识别与验证
    5.1 影响要素识别
        5.1.1 跨学科知识转移影响要素的MOA框架
        5.1.2 动机(M)维度的影响要素识别
        5.1.3 机会(O)维度的影响要素识别
        5.1.4 能力(A)维度的影响要素识别
        5.1.5 习惯域对跨学科知识转移行为的影响
    5.2 影响要素理论框架及假设
    5.3 实证研究过程
        5.3.1 问卷测量条款
        5.3.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5.3.3 样本情况的描述性统计
        5.3.4 信度与效度分析
        5.3.5 知识转移行为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5.3.6 各因素协同作用对知识转移行为的影响
    5.4 影响要素的讨论
6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促进机制
    6.1 设计跨学科发展战略机制
        6.1.1 明确学科发展环境
        6.1.2 加强学科理论建设
    6.2 建立跨学科知识转移开放机制
        6.2.1 面向宽广的信息职业
        6.2.2 发展多元化的研究队伍
        6.2.3 寻求多领域的应用与合作
        6.2.4 保持跨界和聚焦的平衡
    6.3 构建跨学科知识转移激励机制
        6.3.1 知识转移激励机制的制度化
        6.3.2 发挥学术成果跨学科评议激励作用
    6.4 完善跨学科知识转移交流机制
        6.4.1 引导跨学科交流意愿
        6.4.2 丰富跨学科交流渠道
        6.4.3 设跨学科交流环境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博期间相关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四、联机情报检索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动向(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研究[D]. 贾琼.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科学计量的情报学学科演进研究[D]. 万里.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D]. 张燕. 上海大学, 2020(02)
  • [4]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D]. 杨国立. 南京大学, 2019(01)
  • [5]美国网络情报力量体系建设与运用研究[D]. 陈园园.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2)
  • [6]中国科技情报工作的传承与发展[J]. 刘如,吴晨生,刘彦君,李辉,李梦辉. 情报学报, 2019(01)
  • [7]高职院校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 李兴旺. 云南大学, 2018(01)
  • [8]大数据环境下情报分析方法与情报分析软件探讨[J]. 李超,周瑛,周焕,潘玮. 现代情报, 2017(07)
  • [9]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效益研究[D]. 宋旅黄. 武汉大学, 2017(06)
  • [10]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研究[D]. 徐晴. 武汉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网络信息检索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