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政府调控 市场引导 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周贺[1](2021)在《中国产业集聚对区域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产业集聚作为既能够影响房地产市场需求又能够影响房地产市场供给的重要经济变量,与房地产价格上涨存在着紧密的理论关联。同时,产业集聚作为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典型化特征之一,代表了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因此,研究产业集聚对我国区域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包括为解释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提供新视角与新证据,发现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区域分化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及为不同城市结合实际开展房地产市场调控和制定产业政策提供有益参考。本文在界定人口集聚、房地产和房地产价格相关概念后,对国内外有关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重视现实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进行阶段性分析;运用经济理论分析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以及产业集聚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作用机制和门限效应表现;选取合适经济变量,以中国35个大中城市数据为样本,应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和门限面板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本文获得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是我国产业集聚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和产业差异,房地产价格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产业集聚在东中西三大地带间差异明显,除北京和海南外,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产业区位熵指数明显大于1,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除了河南、安徽、内蒙古、陕西等省份表现较好外,包括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其他省份制造业集聚水平均较低。与制造业不同,以开发建设为主导的中西部地区,建筑业普遍具有较高的集聚水平。而金融业因其强大的中心集聚力,导致金融业集聚不仅存在明显的东中西差异,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带内省际差异,来源于第三产业的房地产业集聚表现出与金融业相似的特点,且其与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冷热密切相关。根据各地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数据,对比发现我国东部地区房地产价格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且东部省份的房地产价格分化严重,35个大中城市的土地成本数据也表现出了相似的特征。二是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具有显着的影响。理论上,产业集聚能够影响居民的房地产购买能力和数量,从而提升房地产的市场需求,同时产业集聚能够影响土地供给和房地产开发融资成本,从而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因此,产业集聚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影响房地产价格。以35个大中城市数据为样本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制造业和建筑业集聚对房地产集聚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金融业和房地产业集聚影响不显着,这反映了以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发展更能够长期影响房地产的价格水平,我国房地产价格水平的上涨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实体经济支撑的。考虑到房地产价格对产业集聚的反向影响关系,对模型内生性进行讨论,并采用新的核心解释变量测量方法和变更样本时间跨度的方式再次进行估计,发现研究结论是稳健的。此外,工资收入、财富水平、建筑成本、土地成本均对房地产价格具有显着正向影响,房屋竣工面积对房地产价格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与房地产价格的供需决定理论的预期结论相一致。三是人口集聚和土地成本是产业集聚影响房地产价格的重要机制变量。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是经济集聚理论成立的两大基础,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流动的主要原因,产业集聚导致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推动了人口集聚的发生,人口的居住需求又刺激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扬。产业集聚推动政府平衡工业用地与住宅土地供给,由于新增土地出让收入具有政府财政平衡和补贴工业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的功能,这强化了政府提高土地价格的城市土地经营动机,进而推高了房地产成本和销售价格。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人口集聚和土地成本能够部分的传导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人口集聚和土地成本是产业集聚作用于房地产价格的重要影响机制。四是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门限效应特征,符合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城市在自然条件、区位条件、产业结构等多个方面存在差异,城市异质性能够影响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作用大小,即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存在着异质性影响。选取产业集聚水平、人口集聚水平和土地成本等反映城市异质性和房地产市场发展条件的变量为门限变量,实证结果证实了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是异质的,研究还发现对于大多数正处于发展中的城市来说,城市总体产业集聚水平较低、人口集聚水平较低和土地成本较低,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正向影响更大。分产业来看,制造业集聚在城市产业集聚水平不高时对房地产价格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大,而金融业集聚在城市产业集聚水平高于某一门槛后对房地产价格的正向促进作用则日益增强,这与产业升级理论下的城市经济发展现实相一致,对于北京上海等产业集聚度高的城市来说,金融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起到了更大的作用,而对于大多数普通城市,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集聚发展能够显着的拉动房地产价格上涨。基于上述研究结论,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房地产市场发展实际,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的政策建议:一是促进各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缩小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产业集聚差距和房地产价格差距。二是重视人口集聚对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尽可能采取多种形式保障好大中城市流入人口的住房问题。三是重视大中城市土地成本持续上升导致的房地产价格攀升问题,合理解决地方政府用住宅土地出让收入补贴工业用地开发成本,用住宅土地出让收入弥补财政赤字的问题,彻底遏制地方政府提高土地价格、助推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土地经营动机。加强顶层设计和对财税制度、官员晋升评价、中央地方事权划分、土地性质变更出让等多项重要经济制度的系统性改革,将房地产回归到居住属性的普通商品,实现“房住不炒”的房地产市场发展目标。
曹司文[2](2021)在《淮安市建筑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的政府调控》文中认为
杜海龙[3](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刘亚卓[4](2020)在《基于绿色建造技术的边坡治理工程成本控制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建筑业粗放式的生产模式一直固步不前,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使得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长和民生幸福指数的提高带动着我国城乡建设规模的扩大,地质灾害频频发生以及公路、铁路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大规模修葺,不可避免地,其附带产业边坡工程的修建治理项目也越来越多,代价是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大量负面的社会效益,为了改变边坡治理过程中高耗能、重污染的生产模式,一个全新阶段——绿色建造的边坡治理工程精细化管理迫在眉睫。边坡治理费用较高是业内人所熟知的,自然边坡一般远离城市,艰苦的施工环境也使得边坡治理的价格相对昂贵。效益是投资商看重的目标之一,为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只有抓住边坡治理项目的技术复杂、参与主体多样性等特点,深入调研边坡治理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现状和绿色建造技术在边坡治理上的应用,绿色建造技术和成本管控双管齐下,才会使建设方的投资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因此,边坡治理工程项目科学的规划管理中的边坡成本控制和边坡绿色建造技术相结合,既能达到企业的利润目标,又符合我国当前的形势和政策,使之更好地促进我国边坡治理工程项目快速、健康的发展。本文归纳影响边坡治理工程项目的成本因素,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结合某边坡治理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实际案例,研究绿色建造技术与成本管控工作在边坡治理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具体内容阐述如下:(1)研究分析边坡治理工程项目成本和绿色建造技术的关系。得出边坡治理工程在其全寿命周期内使用绿色建造技术可以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澄清绿色建造技术会增加施工成本的认识误区,提出运用绿色建造技术加强边坡治理项目的成本管控工作。(2)归纳现有绿色建造、边坡治理文献,从传统施工和绿色施工的差异着手介绍,对比分析我国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常用方法,对边坡治理工程绿色建造的现存问题进行说明,分析系统动力学在基于绿色建造技术的边坡治理成本控制中的优势。(3)为了进一步研究边坡治理工程的成本构成,结合当地情况,分析细化不同阶段多层次的边坡治理项目成本因素指标,以现有文献和专家指导为基础,通过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成本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和关联程度,并建立系统动力学边坡治理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仿真模型。(4)由于影响成本的因素众多,以某公园边坡治理实际项目基础数据为依托,考虑政府职能因素和边坡治理管理人员素质因素,根据仿真模型的结果输出,给出基于绿色建造技术的边坡治理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指导性意见。总而言之,通过基于绿色建造技术的边坡治理工程成本控制的实例研究,提出适合基于绿色建造技术的边坡治理工程成本控制的研究思路与模式,倡导在边坡治理过程中推行绿色建造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论。同时,研究结果可以进一步为边坡治理绿色建造成本控制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为以后研究提供一个可靠、实用、科学的模板。
黄志豪[5](2020)在《再生型资源城市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耦合关系研究 ——以马鞍山市为例》文中提出城市“开发”与“承载”两者存在复杂的动态交互耦合过程,厘清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的协同发展关系及交互作用机理,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与动因。再生型资源城市经历了资源城市成长、成熟至衰退的长期演化,土地低密度无序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城市蔓延现象,土地城镇化和空间失控现象极为严重,城市发展早期易忽视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污染问题,生态保护与治理滞缓,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再生型资源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更应该重视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亟需厘清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的耦合关系及驱动机制,对于推进空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再生型资源城市开发-承载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的演化趋势特点,以马鞍山市各镇域为研究单位(包括建制镇、街道、主城区),以2008-2018年为基本研究时段,运用耦合协调度与灰色预测模型,结合ESDA与GWR等空间分析方法,揭示其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耦合协调发展的总体态势、空间格局及驱动要素,并提出适应性的协同发展路径,构建出“理论归纳-实证研究-策略应对”的研究范式,旨在为此类城市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战略决策提供意见参考。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再生型资源城市人地关系极其不和谐,表现为产经转型长期低效化、国土开发持续粗放化、生态治理日益复杂化,其开发-承载系统长期远离平衡态,具有系统非稳定性、结构多层次性、内部自组织性以及政策强导向性等典型特征。同时,通过再生型资源城市开发-承载系统耦合作用互动规律的探寻、耦合发展演化历程的解析以及耦合协调制约类型的划分,可将其耦合协调机制概括为“状态-压力-调整”驱动机制与“目标-政策-响应”响应机制两方面。(2)2008-2018年马鞍山市开发强度快速上升,空间异质性愈加凸显,高值聚于长江(马鞍山段)两岸及中部城镇发展轴,低值以点状形式分布于生态敏感区周围镇域;生态承载力平稳上升,空间差异不大且基本保持稳定,呈现以长江(马鞍山段)为界,西部略高于东部的空间分布特征。10年间,样本区域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耦合协调度保持连续上升的趋势,由勉强协调阶段逐步过渡到中等协调阶段,整体呈现中部高两侧低的分布格局,且空间集聚态势愈加显着,冷热点区分布较稳定。通过预测模型计算,至2025年,马鞍山市耦合协调度将达到良好协调阶段,两大系统继续向着互相促进、协调同步、整体提升的方向发展,但镇域间的差异仍显着存在。(3)马鞍山市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耦合协调发展的驱动要素具有显着的时空异质性。关键要素驱动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产业转型>经济发展>政府调控>资源集聚。2008-2018年,经济发展驱动系数的高值区由市辖区范围向博望区及当涂东南部镇域转移;资源集聚的回归系数由中部高而东西两侧低的“凸”字型格局演变为北高南低的阶梯状分布格局;产业转型系数的高值镇域呈现由市域西南部、东南部逐渐向主城区周边集聚的趋势;政府调控的驱动作用由中部低东西两侧高的“凹”字形格局向北高南低的阶梯状格局演化,且城市中部发展轴上驱动系数较大。再生型资源城市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协调发展是多种驱动要素交互耦合作用的结果,并呈现以下特征:产经发展带动的外生驱动路径依赖仍然显着;倚靠资源环境消耗的内生驱动模式不可持续;政府与市场协调并行下的双轨驱动至关重要。(4)基于马鞍山市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耦合协调动态特征及驱动机制的研究结果,其协同发展策略与路径可总体提炼为:(1)层次化的生态治理模式。在“多主体生态治理系统”引导下,强调在地政府生态政策、生产企业行为响应以及居民自主保护观念的互动协调。(2)精准化的地域空间功能。结合各空间尺度单元主体功能属性特征,建构区域间乃至区域内部的功能分工协作机制,进行针对性、精准性的分工策略引导。(3)生态化的产业转型方向。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工业发展层次、创新服务业新模式,构建生态型经济体系。
华清君[6](2020)在《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陈云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作为国家财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的国家财经治理实践中,他始终坚持从各个时期的国情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探索、创新、总结,彰显了非凡的国家财经治理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国家财经治理思想。陈云的财经治理能力首先源于青少年时期他在苏南勤勉忙碌的商业氛围和上海浓郁发达的商业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的深刻影响,此后经过长期反复踏实的财经理论学习与钻研,他的财经理论功底不断得以增强、深化和升华。这使他在长期的财经领导工作中,能够把自己财经方面的超凡天赋与财经科学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够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根本的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以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为主要的实践参照和理论思考,以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践为重要的思想启发和借鉴运用,从而在建立和完善国家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重大决策实践过程中,在对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行保障开展治理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性地研究、制订、实施有效的治理策略,在每一次危机的紧要关头,他常常临危受命,并总是不负众望,一次又一次使国家和人民转危为安。研究陈云同志国家财经治理的理论渊源、实践历程和建立的丰功伟绩,其间显现着鲜明独特的思想脉络,主要可以概括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等六个方面。陈云关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着眼于从上层建筑角度发挥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保障激励作用,从生产关系角度发挥利益攸关方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动创造作用,从资源配置角度发挥要素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引领作用,从再生产过程角度发挥各环节促进生产发展的导向联动作用。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明确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以及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应当构建的体制机制,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核心和目的,也是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所围绕的核心和目的,旨在阐明发展依靠什么,如何激发活力,而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是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服务的。陈云关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的思想,着眼于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在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改善。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基本路径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脉络和主线,旨在阐明经济如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对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以及对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对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有着决定性影响。陈云关于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的思想,着眼于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维护理性的计划执行控制。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根本方法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精髓和动力,旨在阐明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如何组织,应当怎样配置,是对如何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而在资源配置上作出的制度安排。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服从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服务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思想,决定着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陈云关于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的思想,着眼于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运用政策工具稳定市场物价,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动态监控与理性校正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关于对经济运行实行休养和调理的机制,是诊治手段,旨在阐明如何监控经济运行过程,经济运行如何回归理性,因而是对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其他分支思想的再运用。陈云关于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的思想,要求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要求,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始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思想上的基本建设。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力量源泉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支柱和载体,旨在阐明治理活动的根本依靠是什么,如何形成长久的依靠,因此是践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个思想分支的主体力量,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最能动最根本的部分,是保证思想正确执行和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根本依靠。陈云关于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的思想,要求把有利于人民、满足人民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中坚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而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作决策,因此是解决干部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根基和活的灵魂,旨在阐明治理思想的思想方法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方法论基础。陈云财经治理实践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始终保持积极而又稳妥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规律和财经理论,不因顺境而冲动,也不因困难而气馁,始终把握好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益效率和安全稳定,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这在根本上是由他的治理思想的理论品格所决定的,就是在财经治国中始终坚持风险思维,防止犯颠覆性错误。陈云财经治理的思想与实践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宝贵财富。新时代,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妥善处理分配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更好地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双轮联动,避免陷入改革和市场经济治理中的形而上学。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发端并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步成熟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丰富并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作用于以发展对人民有利的社会生产力为根本目标、以克服纠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奠基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思想不仅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相关思想对于今天的财经治理实践仍有着指导意义,必然为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并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而令其焕发出新的思想魅力。
丁宇[7](2021)在《中国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山地国家,山地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74.8%,山区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5%,山区GDP仅为全国的30%左右。山地资源环境的开发是影响全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总体走向的重要因素,决定着全国区域发展基本格局的根本改善。自工业化以来,中国的区域发展始终面临着山地资源环境开发方式与合理空间组织的挑战。但是,在地理开发条件的限制下,山地资源环境开发效益的改善和提升极为迟缓,以致我国西部内陆山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发展理念和城镇化路径的转变成为山地可持续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从经济学视角来看,由于地理环境差异而造成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从美国“锈带(Rust Belt)”的治理到中国西部内陆地区的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均反映出同样的现实需求:怎样依据“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的原则,突破地理开发条件的制约,从而实现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环境的根本改善。这一问题不仅是现代经济学发展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而且更是现代国家治理必须直面的一项重大挑战。本文以我国西南地区为研究对象,研究资源环境基础、地理开发条件和社会发展需求三者对山地城镇化发育的影响,评价山地资源环境开发条件对人口、经济要素集聚及城镇空间发育的作用机制,揭示影响山地城镇经济运行效益最大化的关键制约要素,为探索山地城镇化合理的发展路径、化解我国现代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矛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论文的研究成果表明:第一,山地城镇化是西部地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建国以来,我国山地现代城镇化起步较晚,与东部地区相比,一方面由于以传统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城镇化发育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发育;另一方面由于城镇自身产业结构演进失衡,社会生产创新能力不足,结果导致山地城镇化发育水平长期滞后。只有通过山地工业化和城镇化两者演进的有序和良性互动,建立适宜当地资源环境开发的城镇集聚经济活动空间组织体系,才是解决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多层次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实现西部山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基本途径。第二,山地的特殊地理开发条件是实现当地资源环境大规模工业化开发效益最大化的一个关键制约因素。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山地资源环境的开发广度和深度持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地区生产要素流动和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越来越突出。但因人口过快增长和开发方式粗放,山区的人地关系已进入相对紧张阶段,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在地理开发条件的限制作用下,居高不下的资本投入和运行维护成本使得交通基础设施无法承受传统资源性产品社会生产及其空间集聚活动的增长压力,以致赶超式大一统开发模式难以为继。第三,低运价比和绿色环保的社会商品生产体系建设是改善和提升山地城镇经济运行效率的有效路径。在改善山区劣势的地理环境方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不可或缺,但是要实现山地资源开发价值最大化还需通过经济内外在发展要素的有效联动。换言之,西部山区转型发展亟需从山地工业化、运输化和城镇化三大系统的合理时空协调中寻求出路。坚持产业生态化,建立以特色终端产品制造为中心的社会生产体系,培育多功能支撑、多元化推进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以此满足日益多样化的资源开发与市场发育需求,实现山地经济发展有效性和持续性的全面提升。第四,政府主导的长期“输血型”发展模式不能解决山区发展潜能激活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实证研究及案例分析表明,现代山地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从山地资源环境开发的实际条件出发寻求地域环境有别、发展方式多样化的发展战略。只有选对山地城镇化的合理路径,才有可能超越社会生产投入成本(运输和环境成本)的约束,改变生活方式进而改变生产方式,从而形成市场主导的内生式发展机制,真正实现效益与公平有机结合原则下国家区域协调发展从“被动输血”方式向“主动造血”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本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构建“自然地形、交通运输与山地城镇化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基于资源环境基础与地理开发条件综合评价,分析复杂地理环境下交通运输对山地城镇经济运行的影响,进而揭示山地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三者的相互关系及其演变规律,以此把握决定西部山区人地关系的内在协调机理,为山地城镇化路径选择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二是依据我国西南地区山地城镇化的资源环境基础及其压力的测算,确定山地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强度及总体特征,以此判断未来区域资源环境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走向与生态文明发展的目标选择;三是改进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验证了地理环境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揭示出西部内陆山区社会生产投入成本居高不下的成因,从而确定城镇化发展模式个性化选择的必然;四是基于我国山地工业化时期的人地关系特征,探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修改的合理性,提出了适合山地城镇化的路径及对策建议。
公丕宏[8](2019)在《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时间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从时间维度看,集中体现为连续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从空间维度看,表现出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态势与不充分状态。本文旨在从空间维度研究中国经济格局演化,基于对经济空间的几何解析,结合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具体形态,从散点尺度研究乡村、从节点簇尺度研究城市群、从轴线尺度研究基础设施、从域面尺度研究区域、从立体尺度研究海洋,运用科学隐喻与归纳综合的方法,提出中国五度经济空间场,作为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顶层设计。第一部分是理论准备。首先对经济空间演化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系统梳理国内、国外、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理论,立足研究现状,确立理论逻辑基点,在明确研究对象、主体框架的基础上,从空间几何要素切入,解析经济空间要素,基于对场理论的科学隐喻,形成经济空间场理论。运用经济空间理论分析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构成,构建以乡村演化散点、城市群演化节点簇、基础设施演化轴线、区域演化域面、海洋演化立体为主体的五维经济空间分析框架,提出建设以经济空间势、经济空间熵、经济空间流、经济空间集、经济空间域为变量的五度经济空间场。第二部分是中国经济空间的多尺度分析。乡村散点、城市群节点簇构成了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微观支撑,从乡村经济空间的演变轨迹出发,研究乡村经济空间演化的特征与系统,分析经济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基于对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演化特征的分析,进一步总结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规律;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空间演化的轴线,拓展了演化的地理空间、生活空间、生产空间,推进了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乡村经济的通道优化;从区域经济空间演化视角来看,四大板块呈现出点线网面的演化态势,京津冀网络型演化、长江经济带联通演化、“一带一路”开放演化正在重塑中国区域经济空间;海洋经济空间立体演化的两大支撑是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第三部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出建设高质量经济空间场的对策建议。把中国经济空间与经济空间场理论相结合,依据五度经济空间场的作用机理,把增强经济空间势、降低经济空间熵、加大经济空间流、丰富经济空间集、拓展经济空间域,作为建设高质量经济空间场的实践进路,从提升城市群经济空间势能、降低乡村经济空间熵值两个维度,持续强化城乡经济空间的微观支撑,促进区域经济空间的中观融联,推进陆域、海洋经济空间的宏观统筹。以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现代能源供给体系、现代信息传输体系构建泛在高效的基础设施空间,持续增大经济空间流,贯通微观支撑、中观融联、宏观统筹。第四部分结语,对论文的可能创新点进行简要归纳,主要是构建了五维经济空间分析框架,得出了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的规律,提出了建设中国五度经济空间场的理论与进路,使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历史与建设高质量经济空间场的逻辑辩证统一。最后对论文的有待完善之处进行了总结,指出定量分析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与方向。
刘瑜[9](2019)在《南昌市限购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南昌市目前已经发布的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分别为:2011年2月1日起实施的限购政策、2011年3月1日起实施的限购政策、2013年11月27日起实施的限购政策、2016年10月8日起实施的限购政策和2017年3月8日起实施的限购政策。本研究通过对南昌市已经发布的5次房地产限购政策具体政策措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南昌市现有房地产限购政策对南昌市房地产价格和成交量的影响,归纳南昌市现有房地产限购政策对南昌市房地产价格和成交量的影响特点,并总结其现有房地产限购政策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南昌市房地产限购政策完善建议。本研究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绪论、限购政策对南昌市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研究的理论基础、南昌市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现状分析、南昌市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对南昌市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南昌市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问题和完善建议、研究结论与讨论;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南昌市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现状分析、南昌市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对南昌市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南昌市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问题和完善建议3部分。南昌市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现状分析是在介绍南昌市自然、社会经济概况的基础上,对南昌市现有的5次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情况进行分析,南昌市前3次所提出的限购政策,于2014年8月12日起,南昌市区全面取消限购,而2016年10月8日起,南昌市又重新提出了新的限购政策,可以将南昌市限购政策以2014年8月12日为分界点分为两阶段。通过南昌市已经发布的5次限购政策对比可以发现,南昌市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发布特点和趋势:前一阶段的3次限购政策主要是以居民家庭为单位进行限购,而后一阶段2次限购政策主要是以居民个人为单位进行限购;两阶段的限购范围和政策要求趋势均越来越严厉;两阶段限购对象既包括户籍居民,又包含非户籍居民;前一阶段以家庭为单位户籍家庭对已有两套住宅限购,而非户籍家庭则对已有一套住宅限购;后一阶段以个人为单位户籍和非户籍居民均对已有一套住宅限购,同时未成年人不得在市区购买住宅。南昌市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对南昌市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是在分析南昌市2002—2017年房价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详细分析限购政策对南昌市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并重点分析南昌市限购政策影响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南昌市已经实施的5次房地产限购政策中,2013年11月27日起实施的限购政策和2017年3月8日起实施的限购政策对南昌市房地产价格影响无效,其他3次实施的限购政策对南昌市房地产价格影响有效。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南昌市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实施对房地产价格方面、对房地产成交量方面、影响时效性方面、限购对象和时间方面的影响特点,尤其是影响时效性特点:南昌市现有房地产限购政策显着影响时效非常短暂,仅有1-2个月效果;南昌市现有房地产限购政策非显着影响时效较长,在房地产限购政策发布一年以内,南昌市房地产限购政策仍然能对南昌市房地产住宅成交价格和成交面积产生部分影响。南昌市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问题和完善建议是在分析南昌市现有已经实施的限购政策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完善建议。本研究主要从南昌市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影响有效及时效方面、限购对象和房产套数方面、限购机制方面3方面归纳了当前南昌市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存在的具体问题,并针对南昌市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影响有效及时效方面、限购对象和房产套数方面、限购机制方面3方面问题提出了具体完善建议和措施。限购政策对南昌市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研究主要是在分析南昌市当前已经发布的5次房地产限购政策发布特点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南昌市5次限购政策在房地产价格方面、对房地产成交量方面、影响时效性方面、限购对象和时间方面的影响特点,并归纳了南昌市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影响有效及时效方面、限购对象和房产套数方面、限购机制方面3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最终提出了南昌市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存在问题的具体完善建议,从而为南昌市今后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的发布和完善提供了相关理论和具体实践研究基础。
谭华云[10](2019)在《广西巴马盘阳河流域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介于旅游与迁移之间的舒适移民,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流动现象。舒适移民“美好日常生活实践”及其对乡村社会空间的发展与变迁的影响,有别于一般旅游与传统移民,缺乏系统性的现象解释与理论研究,是人文地理学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研究广西巴马盘阳河流域舒适移民日常生活实践及其引致的乡村绅士化的过程、格局、机制与效应调控,可以更好地理解微观地理尺度的舒适移民驱动的乡村社会空间变迁的轨迹,为全球生活方式流动背景下的乡村绅士化发展的规律揭示提供中国语境的案例支撑。以扎根理论方法指导数据搜集与编码分析,结合文献述评,确定“舒适移民如何引致乡村社会生活空间变迁”这一学术问题。综合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和ArcGIS空间分析法来获取和分析多种来源的数据资料。从时空发展与人地关系的综合视角,以“人”的生活(舒适移民特征类型、日常生活与生活空间实践)--“地”的变迁(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的时空特征)--“人地”互动关系(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的形成机制与效应调控)为研究主线,形成“三条主线、三大问题、六项内容”的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的解释性框架,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舒适移民主体类型。巴马盘阳河流域的舒适移民以退休人群为主,在职业、教育、财富上具有中产阶层特征,迁移旨在过健康美好生活,表现为季节性旅游和长居生活。舒适移民主要分化为季节性旅游者、健康移民、生活方式型企业主移民和度假移民等四种类型。2.舒适移民日常生活与聚居生活空间。舒适移民在迁入地自发集聚,其日常生活具有近居住地和向康养景区集聚的空间特征。舒适移民聚居生活空间类型分化为原生型长寿屯落、商业生活街区、田园度假村和高端养生小区,呈现出从嵌入型聚居生活空间向舒适移民飞地过渡的发展趋势。3.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的阶段特征。乡村人口阶层、住宅类型与结构、经济产业结构、景观设施、人文治理的重构与转向共同表征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通过梳理巴马盘阳河流域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的背景与脉络,展演出绅士化发展路径的动态化和多元化趋势,映射出绅士化从散点分布向团块扩张的空间特征。萌芽阶段,形成了自下而上的发展路径,形成散点状的绅士化的乡村生活空间;成长阶段,形成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扩张出散点状与团块状并置的绅士化的乡村生活空间。发展阶段,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占主导地位,日益形成集聚型的绅士化的乡村生活空间。4.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格局。构建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水平评价体系,以舒适移民聚居生活空间(自然村/街区/小区)为单元,对巴马盘阳河流域舒适型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汇析,发现舒适型移民型乡村绅士化水平具有明显的发展阶段、聚居生活空间类型和微观地理区位的分异特征,并呈现出集聚化和非均质发展的空间特征。5.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形成机制。以推拉、供需和利益相关者为理论视角分析多元力量共同作用下的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的形成机制。城乡背景环境的推拉力因素主要作用于舒适迁移现象的发生;需求供给因素主要作用于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的多元化发展;利益相关者行动主要作用于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的阶段、类型和空间差异,三者共同驱动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6.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的效应与调控。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的影响效应具有综合性,积极效应包括乡村“租金差”得以实现,常住人口增长,乡村经济复兴,社区福祉增进,乡村重焕生机;负面效应包括“癌症村”负面形象、生态环境退化、生活空间冲突和长寿文化的“去地方化”变迁。应秉持“统筹发展、共生共荣、主客共治、环境关照”的理念,采取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调控策略来引导舒适移民健康美好生活实践和乡村社会空间的和谐发展。
二、浙江:政府调控 市场引导 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政府调控 市场引导 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产业集聚对区域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1.3.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集聚 |
2.1.2 房地产 |
2.1.3 房地产价格 |
2.2 产业集聚相关理论 |
2.2.1 产业区理论 |
2.2.2 工业区位理论 |
2.2.3 增长极理论 |
2.2.4 新经济地理理论 |
2.2.5 竞争优势理论 |
2.3 房地产价格决定的相关理论 |
2.3.1 供需理论 |
2.3.2 地租与竞租理论 |
2.3.3 城镇化理论 |
第3章 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的阶段性分析 |
3.1 房地产市场的形成阶段 |
3.2 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阶段 |
3.3 房地产市场的政府主导阶段 |
3.4 房地产市场的稳健发展阶段 |
第4章 我国产业集聚测量和房地产市场区域差异 |
4.1 中国产业集聚程度现状 |
4.1.1 产业集聚的测量方法 |
4.1.2 我国不同产业集聚的区域差异表现 |
4.2 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区域差异分析 |
4.2.1 我国房地产价格变化的总体趋势 |
4.2.2 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区域差异分析 |
4.2.3 我国房地产价格的省际差异分析 |
第5章 不同产业集聚影响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实证研究 |
5.1 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的理论分析 |
5.1.1 影响房地产的购买需求 |
5.1.2 影响房地产的供给 |
5.1.3 理论模型 |
5.2 面板数据模型及估计方法 |
5.2.1 静态面板数据模型 |
5.2.2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城市样本选择 |
5.3.2 实证模型与指标选取 |
5.3.3 相关性分析 |
5.3.4 估计结果与分析 |
5.4 内生性讨论与稳健性检验 |
5.4.1 房地产价格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
5.4.2 内生性处理与结果分析 |
5.4.3 稳健性检验 |
第6章 产业集聚影响房地产价格机制的实证研究 |
6.1 产业集聚影响房地产价格的机制分析 |
6.1.1 产业集聚通过人口集聚影响房地产价格 |
6.1.2 产业集聚通过土地供给影响房地产价格 |
6.2 中介效应检验 |
6.2.1 中介效应检验模型 |
6.2.2 中介变量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人口集聚的中介效应检验 |
6.3.2 土地成本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7章 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非线性影响 |
7.1 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非线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
7.1.1 城市异质特征与外部条件差异 |
7.1.2 产业集聚影响的边际效应递减 |
7.2 非线性实证模型构建 |
7.2.1 门限面板回归模型介绍 |
7.2.2 门限变量选取 |
7.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3.1 产业集聚对房价水平的非线性影响 |
7.3.2 不同行业集聚对房价水平的非线性影响 |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4)基于绿色建造技术的边坡治理工程成本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 |
1.2.1 绿色建造技术研究现状 |
1.2.2 边坡治理工程研究现状 |
1.2.3 成本控制理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本文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绿色建造理论 |
2.1.1 绿色建造技术概念界定 |
2.1.2 绿色建造技术特点 |
2.1.3 绿色施工和传统施工的区别 |
2.1.4 工程项目绿色建造阶段划分 |
2.2 成本控制理论 |
2.2.1 项目绿色建造成本构成分析 |
2.2.2 成本控制影响因素 |
2.3 系统动力学理论 |
2.3.1 系统动力学基本概念 |
2.3.2 系统动力学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 |
2.3.3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 |
2.3.4 系统动力学建模工具Vensim PLE软件 |
2.4 本章小结 |
3 边坡治理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分析 |
3.1 边坡项目成本控制的常用方法及特点 |
3.1.1 边坡项目成本控制的常用方法 |
3.1.2 边坡项目成本控制的常用方法的特点 |
3.2 边坡治理工程绿色建造成本控制的现存问题 |
3.2.1 我国边坡治理工程绿色建造成本控制的现状 |
3.2.2 我国边坡治理工程绿色建造成本控制的主要问题 |
3.3 系统动力学在边坡治理工程绿色建造成本控制的优势 |
3.4 本章小结 |
4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4.1 各子系统边界的界定及层次流图的建立 |
4.1.1 边坡治理项目前期准备阶段层次流图的建立 |
4.1.2 边坡治理项目实施阶段层次流图的建立 |
4.1.3 边坡治理运营维护阶段层次流图的建立 |
4.2 各子系统识别和分析 |
4.2.1 各子系统识别 |
4.2.2 边坡治理工程项目成本因素子系统因果树分析 |
4.3 边坡治理项目绿色建造成本控制SD模型的建立 |
4.3.1 系统边界变量的赋值 |
4.3.2 建立动力学方程 |
4.4 本章小结 |
5 工程实证分析 |
5.1 项目概述 |
5.1.1 项目简介 |
5.1.2 项目管理目标 |
5.2 边坡治理工程项目绿色建造成本SD模型建立 |
5.2.1 某公园边坡治理工程项目SD模型变量 |
5.2.2 某公园边坡治理工程项目SD模型仿真 |
5.2.3 某边坡治理工程项目绿色建造项目SD模型结果分析 |
5.3 某公园边坡治理项目成本控制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再生型资源城市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耦合关系研究 ——以马鞍山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再生型资源城市开发-承载系统交互耦合规律 |
2.1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1 概念辨析 |
2.1.2 理论支撑 |
2.2 开发-承载系统主要特征 |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
2.2.2 开发-承载系统特征 |
2.3 开发-承载系统交互耦合进程 |
2.3.1 耦合作用互动规律探寻 |
2.3.2 耦合发展演化历程解析 |
2.3.3 耦合协调制约类型划分 |
2.4 开发-承载系统耦合协调机制 |
2.4.1 “状态-压力-调整”驱动机制 |
2.4.2 “目标-政策-响应”响应机制 |
第三章 马鞍山市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 |
3.1 研究区域概况简述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3.1.2 区域开发现状 |
3.1.3 生态环境基础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评价体系设计原则 |
3.2.2 评价体系构成要素 |
3.2.3 评价体系权重数值 |
3.3 综合评价指数测度 |
3.3.1 开发强度指数评价 |
3.3.2 生态承载力指数评价 |
第四章 马鞍山市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时空耦合关系 |
4.1 总体时序耦合态势 |
4.1.1 耦合协调阶段的时序转变进程 |
4.1.2 耦合协调程度的时序演化趋势 |
4.2 镇域空间耦合特征 |
4.2.1 耦合协调类型的空间分布梯度 |
4.2.2 耦合协调水平的空间聚类格局 |
4.2.3 耦合协调发展的地域制约因素 |
4.3 协调趋势模拟预测 |
4.3.1 灰色模型精度检验 |
4.3.2 模拟预测结果分析 |
第五章 马鞍山市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耦合驱动机制 |
5.1 耦合协调驱动要素识别 |
5.1.1 驱动要素指标选取及模型构建 |
5.1.2 驱动要素时空分异特征解析 |
5.2 耦合协调驱动机制探究 |
5.2.1 驱动机理特征解析 |
5.2.2 驱动机制体系构建 |
第六章 马鞍山市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协同发展策略 |
6.1 层次化的生态治理模式 |
6.1.1 “自上而下”集权秩序引导 |
6.1.2 “自下而上”自生秩序主导 |
6.2 精准化的地域空间功能 |
6.2.1 区域发展战略定位 |
6.2.2 地域空间功能定位 |
6.3 生态化的产业转型方向 |
6.3.1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
6.3.2 提升工业发展层次 |
6.3.3 创新服务业新模式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资源型城市综合分类 |
附录B 马鞍山市镇域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与发展过程 |
一、相关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
(一) 国家治理 |
(二) 国家财经治理 |
(三) 陈云财经治理的特征 |
二、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 |
(一) 以马克思主义财经治理的思想和方法为根本指导 |
(二) 以苏联社会主义财经管理模式为重要借鉴 |
(三) 以西方经济治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必要参考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
(一) 两次相对集中学习积淀了系统而深厚的理论功底 |
(二) 边区和东北的理财经历开始了思想的萌芽 |
(三)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各项工作促进了思想的初步形成 |
(四)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历程推进了思想的逐步成熟 |
(五) 探索和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
第二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实践历程 |
一、努力探求财经治理实践路径保证根据地自我供给 |
(一) 打好与法币间的“货币战争”以稳定市场 |
(二) 大力推进生产自救 |
(三) 运用再分配手段治理经济困难 |
二、成功运用财经治理综合手段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
(一) 建立财经治理的组织与制度框架 |
(二) 全面推进国民经济恢复 |
(三) 灵活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市场手段应对困难局面 |
三、充分调动财经治理制度力量稳步开展经济建设 |
(一) 健全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的财经制度体系 |
(二)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三) 把保障民生放在突出位置 |
(四) 用市场手段解决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问题 |
(五) 在加快对外贸易中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
四、积极发挥财经治理思想作用扎实推进改革开放 |
(一) 对国民经济实行清醒地健康地调整 |
(二) 改革完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
(三) 在改革中促进经济发展 |
第三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体系 |
一、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 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 |
(一) 发挥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保障激励作用 |
(二) 发挥利益攸关方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能动创造作用 |
(三) 发挥资源配置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效率引领作用 |
(四) 发挥再生产各环节在促进生产发展中的导向联动作用 |
二、财经治理的基本路径: 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 |
(一) 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 |
(二) 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
(三) 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 |
(四) 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 |
三、财经治理的根本方法: 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 |
(一) 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 |
(二) 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 |
(三) 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 |
(四) 坚持计划全过程理性控制 |
四、财经治理的诊治手段: 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 |
(一) 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 |
(二) 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 |
(三) 运用政策工具治理市场物价 |
(四) 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 |
(五) 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 |
五、财经治理的依靠力量: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 |
(一) 国家财经治理依靠大量培养和使用专业人才 |
(二) 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 |
(三) 严格干部的政治标准是国家财经治理的根本要求 |
(四)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
(五)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财经治理在思想上的基本建设 |
六、财经治理的方法论基础: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 |
(一) 坚持有利于人民的价值理性 |
(二) 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 |
(三) 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策 |
第四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
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理论的基础 |
(一)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
(二) 不同经济运行模式下的财经治理具有共同的目标与手段 |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丰富发展指明了方向 |
二、对国家治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形象概括 |
(一) 陈云的市场和市场经济始终是关在“笼子”里的 |
(二) 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自主调节 |
(三) 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辩证关系 |
三、为防范国家财经治理中的颠覆性错误提供了思路 |
(一) 防范颠覆性错误是国家治理的重大命题 |
(二) 坚持人民性和计划性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思想保障 |
(三) 陈云财经治理哲学思想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有效方法 |
(四) 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物质基础 |
结语 |
一、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
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紧扣各个时期关键问题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并服务于他所处的时代 |
四、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服务于时代又超越了时代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发表学术论文 |
出版学术专着 |
成果获奖情况 |
主持科研项目 |
致谢 |
(7)中国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研究意义 |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
1.3.1 基本概念 |
1.3.2 研究范围 |
1.3.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地理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区位理论与集聚经济 |
2.1.2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
2.1.3 新经济地理空间集聚理论 |
2.1.4 比较优势理论 |
2.2 相关研究 |
2.2.1 地理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 |
2.2.2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
2.2.3 促进山区发展的对策研究 |
2.2.4 研究述评 |
2.3 本章小结 |
3 自然地形、交通运输与山地城镇化作用机制 |
3.1 经济基础与山地城镇化的关系 |
3.1.1 区域经济发展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 |
3.1.2 区域发展战略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 |
3.2 自然地形与山地城镇化的关系 |
3.2.1 山地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 |
3.2.2 自然地形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 |
3.3 交通运输与城镇化相互作用机制 |
3.3.1 交通运输对城镇化的影响 |
3.3.2 城镇化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
3.4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作用机制 |
3.4.1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关系 |
3.4.2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关系演变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南地区经济基础与山地城镇化发育特征分析 |
4.1 经济基础综合测度 |
4.1.1 经济发展历程 |
4.1.2 工业化发展阶段 |
4.1.3 竞争能力测度 |
4.1.4 影响因素分析 |
4.2 城镇化水平综合测度 |
4.2.1 人口城镇化 |
4.2.2 经济城镇化 |
4.2.3 整体城镇化 |
4.2.4 城镇空间拓展 |
4.3 城镇等级结构变化分析 |
4.3.1 人口规模等级结构 |
4.3.2 城市经济等级结构 |
4.3.3 城市空间等级结构 |
4.3.4 城市消费等级结构 |
4.3.5 城市职能和类型多样化 |
4.4 本章小结 |
5 西南地区山地城镇化的资源环境基础及压力评价 |
5.1 资源环境要素构成及特征 |
5.1.1 资源环境要素构成 |
5.1.2 资源环境本底特征 |
5.2 资源环境要素供需状态评价 |
5.2.1 土地资源 |
5.2.2 淡水资源 |
5.2.3 矿产与能源 |
5.2.4 森林与草地资源 |
5.2.5 资源开发压力评价 |
5.3 资源环境开发对城镇化影响评价 |
5.3.1 “地—地”关系评价 |
5.3.2 “人—地”关系评价 |
5.3.3 资源开发的负面效应 |
5.4 本章小结 |
6 交通运输对西南地区山地城镇化影响的实证检验 |
6.1 交通运输主要特征 |
6.1.1 运输网络发展 |
6.1.2 专业化程度 |
6.1.3 运输距离 |
6.1.4 运输成本 |
6.1.5 运输能耗 |
6.2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关系的测度 |
6.2.1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
6.2.2 平稳性及协整检验 |
6.2.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6.2.4 VAR模型的估计及脉冲分析 |
6.3 交通运输对山地城镇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
6.3.1 实证模型选择 |
6.3.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6.3.3 实证过程及实证结果 |
6.3.4 基于实证结果的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我国山地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与对策建议 |
7.1 山地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
7.1.1 对区域发展差异与不平衡问题的再认识 |
7.1.2 对效率与公平抉择问题的再认识 |
7.2 国内外典型案例研究 |
7.2.1 瑞士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 |
7.2.2 贵州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 |
7.3 山地城镇化发展思路与措施 |
7.3.1 总体发展思路 |
7.3.2 发展路径选择 |
7.3.3 主要措施及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向的选定 |
二、国内外研究的述评 |
三、经济空间演化的理论基础 |
四、经济空间演化的分析框架 |
五、中国经济空间的分维研究 |
六、结论与展望 |
第一章 经济空间演化的研究综述 |
第一节 经济空间演化的文献分析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思想研究述评 |
一、马克思经济空间演化思想的发轫 |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代表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思想的深化与实践 |
第三节 西方经济空间演化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经典区位理论 |
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 |
三、新经济地理学 |
第四节 国内空间经济学中的经济空间演化研究述评 |
一、经济空间演化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
二、运用经济空间演化相关理论进行综合性分析 |
三、经验性研究某一区域的经济空间演化 |
四、研究某一产业的经济空间演化 |
第二章 经济空间演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主体框架 |
一、研究对象 |
二、主体框架 |
第二节 几何分析 |
一、空间的基本要素 |
二、经济空间的界定与属性 |
三、经济空间的要素解析 |
第三节 经济空间场理论 |
一、空间场相关理论 |
二、经济空间场作用机理 |
第三章 中国经济空间尺度层级与经济空间场 |
第一节 中国经济空间层级结构 |
一、乡村演化散点 |
二、城市群演化节点簇 |
三、基础设施演化轴线 |
四、区域演化域面 |
五、海洋演化立体 |
第二节 五度经济空间场 |
一、经济空间势 |
二、经济空间熵 |
三、经济空间流 |
四、经济空间集 |
五、经济空间域 |
第四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散点尺度:乡村 |
第一节 乡村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变轨迹 |
一、传统乡村经济空间的均质性分析 |
二、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乡村经济空间 |
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乡村经济空间 |
第二节 乡村经济空间的演化分析 |
一、乡村经济空间演化的特征 |
二、乡村经济空间的系统解析 |
三、土地制度跃迁的演化影响 |
第三节 乡村经济空间的演化机制 |
一、需求导向下的市场机制 |
二、政府调控下的空间演化 |
三、乡村主体的空间区位选择 |
第五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节点簇尺度:城市群 |
第一节 城市群空间演化的特征与模式 |
一、城市群概念演化 |
二、城市群空间演化的本质特征 |
三、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模式 |
第二节 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的演化机制 |
一、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 |
二、城市群空间演化的政策变迁解析 |
三、全球化与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关系 |
第三节 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特征 |
一、城市群是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的主体 |
二、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负外部性 |
三、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异质性 |
第六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轴线尺度:基础设施 |
第一节 经济空间中基础设施的属性与功能 |
一、基础设施的内涵界定 |
二、基础设施的属性特征 |
三、基础设施的重要功能 |
第二节 基础设施与经济空间的拓展 |
一、基础设施对经济地理空间的拓展 |
二、基础设施对经济生产空间的延展 |
三、基础设施对经济生活空间的扩展 |
第三节 基础设施与经济空间优化 |
一、基础设施供给与经济空间结构优化 |
二、基础设施与城市群经济空间优化 |
三、基础设施与乡村经济空间优化 |
第七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域面尺度:区域 |
第一节 区域经济空间的演进历程 |
一、西部经济空间的开发演化 |
二、东北经济空间的振兴演化 |
三、中部经济空间的崛起演化 |
四、东部经济空间的率先演化 |
第二节 区域经济空间的点-轴-网-面演化 |
一、东部经济空间的多极网络演化 |
二、中部经济空间的轴线-网络演化 |
三、东北经济空间的节点-轴线演化 |
四、西部经济空间的多中心节点演化 |
第三节 中国全域经济空间的融合联通 |
一、京津冀经济空间的网络型演化 |
二、长江经济带经济空间的联通演化 |
三、“一带一路”重塑经济开放空间 |
第八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立体尺度:海洋 |
第一节 中国海洋经济空间宏观构成 |
一、中国的海洋国土 |
二、中国海洋经济区空间格局 |
三、中国海洋经济空间的延展 |
第二节 中国海洋经济空间演化布局 |
一、海洋经济空间的演化基础 |
二、海洋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
三、海洋经济空间的区域演化 |
第三节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
一、完善海洋经济产业体系 |
二、建立海洋经济创新体系 |
三、促进海洋经济对外开放 |
第四节 建设海洋生态文明 |
一、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重要地位 |
二、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现实困境 |
三、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优化路径 |
第九章 中国高质量经济空间场建设 |
第一节 中国经济空间与经济空间场理论 |
一、五度经济空间场的建设 |
二、中国经济空间场建设的顶层设计 |
第二节 强化城乡演化节点的微观支撑 |
一、提升城市群经济空间势 |
二、降低乡村经济空间熵 |
第三节 构建泛在高效的基础设施空间 |
一、完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 |
二、建设现代能源供给体系 |
三、构筑现代信息传输体系 |
第四节 推进区域经济空间的协调融联 |
一、多维推进区域融联 |
二、构建协调制度体系 |
第五节 陆海统筹拓展海洋经济空间 |
一、陆海统筹的顶层设计 |
二、陆海统筹的主要内容 |
三、陆海统筹的制度创新 |
四、推进海洋治理现代化 |
第十章 结语与展望 |
一、可能创新之域 |
二、有待完善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南昌市限购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房地产市场政府调控措施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内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房地产市场政府调控措施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2 限购政策的理论基础 |
2.1 市场失灵理论 |
2.2 供求理论 |
2.3 有效政府理论 |
3 南昌市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现状分析 |
3.1 南昌市简介 |
3.1.1 经济社会现状 |
3.1.2 房地产开发、竣工及住房公积金发放现状 |
3.2 南昌市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现状分析 |
3.2.1 概况 |
3.2.2 对比分析 |
3.2.3 发布特点和趋势 |
4 南昌市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对南昌市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 |
4.1 南昌市房地产价格发展趋势 |
4.2 限购政策发布前后南昌市房地产市场价格及成交量 |
4.2.1 2010 年8 月—2012年2 月南昌市房地产市场价格及成交量 |
4.2.2 2013 年5 月—2014年10 月南昌市房地产市场价格及成交量 |
4.2.3 2016 年4 月—2017年9 月南昌市房地产市场价格及成交量 |
4.2.4 2016 年9 月—2018年2 月南昌市房地产市场价格及成交量 |
4.3 影响分析 |
4.3.1 限购政策发布前后价格变化趋势分析 |
4.3.2 限购政策对南昌市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 |
4.4 南昌市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影响特点分析 |
4.4.1 南昌市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影响有效性分析 |
4.4.2 南昌市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影响时效性分析 |
4.4.3 南昌市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影响特点分析 |
5 南昌市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问题和完善建议 |
5.1 南昌市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问题分析 |
5.1.1 南昌市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影响有效及时效方面存在的问题 |
5.1.2 南昌市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限制购房对象、房产套数和区域范围方面存在的问题 |
5.1.3 南昌市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限购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
5.2 南昌市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完善建议 |
5.2.1 南昌市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影响有效及时效方面完善建议 |
5.2.2 南昌市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限制购房对象、房产套数和区域范围方面完善建议 |
5.2.3 南昌市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限购机制方面完善建议 |
5.3 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广西巴马盘阳河流域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舒适移民成为新的流动现象 |
1.1.2 “流动中的美好生活”成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新课题 |
1.1.3 绅士化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概念界定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内容章节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舒适移民 |
2.1.1 舒适移民概念厘析 |
2.1.2 迁移动机 |
2.1.3 生活实践 |
2.1.4 聚居生活空间 |
2.1.5 目的地影响效应 |
2.2 绅士化 |
2.2.1 绅士化概念辨析 |
2.2.2 绅士化的类型特征分析 |
2.2.3 绅士化的理论解释 |
2.2.4 绅士化的地域空间效应 |
2.3 乡村绅士化 |
2.3.1 乡村绅士化概念辨析 |
2.3.2 乡村绅士化特征 |
2.3.3 乡村绅士化影响效应 |
2.3.4 乡村绅士化形成机理 |
2.4 研究述评 |
2.4.1 舒适移民乡村生活实践有待系统深入研究 |
2.4.2 生活方式流动下的乡村社会空间变迁研究可借鉴绅士化理论 |
3 研究区域与研究实施 |
3.1 研究区域 |
3.2 调研过程 |
3.3 调研说明 |
3.3.1 “圈层”式调研 |
3.3.2 问卷调查与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
3.4 扎根理论编码 |
3.4.1 实质性编码 |
3.4.2 理论性编码 |
4 舒适移民主体类型 |
4.1 舒适移民主体特征 |
4.1.1 客源地 |
4.1.2 性别、年龄与婚姻 |
4.1.3 健康 |
4.1.4 教育与职业 |
4.1.5 财富与阶层 |
4.2 舒适移民居停生活特征 |
4.2.1 居停动机 |
4.2.2 居停次数与时长 |
4.2.3 陪伴状态与出行方式 |
4.2.4 消费水平 |
4.3 舒适移民类型 |
4.3.1 季节性旅游者 |
4.3.2 健康移民 |
4.3.3 生活方式型企业主移民 |
4.3.4 度假移民 |
4.4 本章小结 |
5 舒适移民日常生活与聚居生活空间 |
5.1 舒适移民日常生活 |
5.1.1 居住 |
5.1.2 饮食 |
5.1.3 购物 |
5.1.4 医疗保健 |
5.1.5 休闲游憩 |
5.1.6 社交公益 |
5.2 舒适移民聚居生活空间类型 |
5.2.1 原生型长寿屯落 |
5.2.2 旅游商业街 |
5.2.3 田园度假村 |
5.2.4 高端养生小区 |
5.3 本章小结 |
6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的阶段特征 |
6.1 乡村绅士化的时序分析 |
6.2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的时序分析 |
6.2.1 乡村原生社会空间形态(1994 年前) |
6.2.2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的萌芽阶段(1995-2005 年) |
6.2.3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的成长阶段(2006-2012 年) |
6.2.4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的发展阶段(2013 年- ) |
6.3 本章小结 |
7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水平测度与空间格局 |
7.1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水平评价体系构建 |
7.1.1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的评价维度与指标构成 |
7.1.2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指标体系 |
7.2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指数 |
7.2.1 人口阶层变化指数 |
7.2.2 住房结构条件指数 |
7.2.3 经济生产变化指数 |
7.2.4 景观设施变化指数 |
7.2.5 人文治理变化指数 |
7.3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水平的空间差异 |
7.3.1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单项指标分析 |
7.3.2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指标汇析 |
7.3.3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水平的聚居生活空间类型差异 |
7.3.4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水平的地理空间分异 |
7.3.5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水平的ArcGIS核密度特征 |
7.3.6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水平的冷热点集聚特征 |
7.4 本章小节 |
8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形成机制 |
8.1 舒适移民现象出现的“推拉”机制 |
8.1.1 城市人居环境问题成为舒适移民现象发生的基础推力 |
8.1.2 乡村舒适的康养环境是舒适移民现象形成的基础拉力 |
8.2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多元化发展的“供需”机制 |
8.2.1 舒适移民健康美好生活实践推动乡村绅士化多元化发展 |
8.2.2 资源环境“租金差”诱致多方供给,驱动乡村绅士化多元发展 |
8.3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差异的“利益相关者”机制 |
8.3.1 多元力量主导下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的阶段差异 |
8.3.2 多元力量主导下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的空间差异 |
8.4 本章小结 |
9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的效应与调控 |
9.1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的影响效应 |
9.1.1 “租金差”得以实现,面临可持续发展挑战 |
9.1.2 乡村经济日渐复兴,内生式发展乏力 |
9.1.3 乡村社区重焕生机,生活空间冲突浮现 |
9.1.4 乡村“再地方化”,何方是长寿归途? |
9.2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效应调控 |
9.2.1 “统筹发展”:丰富舒适移民公共设施与服务供给 |
9.2.2 “共生共荣”:多类型绅士化和谐发展 |
9.2.3 “主客共治”:营造可依恋的美好生活空间 |
9.2.4 “环境关照”:促进迁入地健康可持续发展 |
9.3 本章小结 |
10 结论、讨论及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舒适移民引致的乡村社会空间变迁需要新的解释性框架 |
10.1.2 舒适移民主体类型 |
10.1.3 舒适移民日常生活与聚居生活空间类型 |
10.1.4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的阶段特征 |
10.1.5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格局 |
10.1.6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形成机制 |
10.1.7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的效应与调控 |
10.2 讨论 |
10.2.1 舒适移民群体与日常生活实践的异同 |
10.2.2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表征比对 |
10.2.3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的机制异同 |
10.2.4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的效应比较 |
10.3 创新 |
10.3.1 探索了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水平测度方法 |
10.3.2 丰实了生活方式流动背景下的乡村绅士化发展的机理解释 |
10.3.3 完善了舒适移民和乡村绅士化研究的微观地域系统性 |
10.4 不足与展望 |
10.4.1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有待更长的历时性分析 |
10.4.2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的空间格局分析有待深入 |
10.4.3 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发展影响因素有待精确剥离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舒适移民/(“候鸟旅游”)日常生活问卷调查 |
附录 B:舒适移民/(“候鸟人”)半结构访谈提纲 |
附录 C:乡村社会空间变迁问卷 |
附录 D:村屯半结构访谈/参与式观察提纲 |
附录 E: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浙江:政府调控 市场引导 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产业集聚对区域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D]. 周贺. 吉林大学, 2021(01)
- [2]淮安市建筑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的政府调控[D]. 曹司文.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4]基于绿色建造技术的边坡治理工程成本控制研究[D]. 刘亚卓. 辽宁工业大学, 2020(03)
- [5]再生型资源城市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耦合关系研究 ——以马鞍山市为例[D]. 黄志豪. 浙江工业大学, 2020
- [6]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D]. 华清君. 扬州大学, 2020(04)
- [7]中国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D]. 丁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6)
- [8]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研究[D]. 公丕宏.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9]南昌市限购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D]. 刘瑜.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10]广西巴马盘阳河流域舒适移民型乡村绅士化研究[D]. 谭华云.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集聚效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