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理使用药物添加剂(论文文献综述)
高铎,李欣南,韩镌竹,郭国贤,孙玉飞,郭玉翠[1](2021)在《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形成、影响、现状及建议》文中研究指明抗菌药物在动物的疫病预防与控制中作为常用药物为畜牧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耐药性的产生,如何继续在畜牧业生产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发挥其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文章梳理了抗菌药物的发现、发展、贡献及困境,介绍了耐药性的形成、机制、影响及超级细菌的诞生,阐述了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背景和危害影响,总结了世界各国和我国应对细菌耐药性的做法,并对畜禽养殖业如何应对"后抗菌药物时代"提出了四方面建议。
安振宇[2](2021)在《含氮杂环和螺环茚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含氮杂环化合物是许多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的核心结构单元,在生物、医药、农药、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尤其是五元和七元含氮杂环,例如:噻唑、噻唑酮和氮杂卓等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活性分子中,在创新药开发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螺环茚作为一种特殊结构的螺环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在生物医药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发展绿色环保、简单高效的策略,合成各种新型的化合物一直是有机合成领域中研究的热点。本论文主要介绍了在绿色环保的反应条件下,通过1,3-二酮、KSCN、异硫氰酸苯酯等简单的底物,合成噻唑-2-酮、1,4,2-二噻唑和1-苯并氮杂卓化合物的策略,还利用1-苯基环丁醇合成了一种全碳骨架的螺环茚化合物。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碘参与的条件下,通过1,3-二酮化合物和硫氰酸钾之间的环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4,5-二取代的噻唑-2-酮化合物。该合成策略无需金属催化剂,通过一锅法完成了C-N、C-S和C=O键的构建,并且具有良好的底物兼容性。2、在无催化剂和添加剂的条件下,以异硫氰酸苯酯和质子化羟胺衍生试剂(MsONH3OTf)为底物,合成了一种1,4,2-二噻唑化合物。该合成策略为质子化羟胺衍生试剂的应用和1,4,2-二噻唑化合物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3、通过碘参与的亲电环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1-苯并氮杂卓衍生物。该反应以碘为促进剂,通过碘活化N-芳基丁烯胺的双键,实现分子内的环化反应。这种苯并氮杂卓衍生物的合成丰富了七元氮杂环化合物的种类,为探索具有药用价值的含氮杂环化合物提供了新的方向。4、通过酸催化的螺环化反应,构建了一系列结构独特的螺环茚化合物。该反应以1-苯基环丁醇为底物,三氟乙酸为催化剂,无需氧化剂和添加剂,在室温条件下即可反应。反应机理为在酸催化的条件下,1-苯基环丁醇形成碳正离子中间体,随后经过傅克烷基化反应得到最终产物。
付美琪[3](2021)在《基于核心素养的教科书语言与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第八章为例》文中指出2018年伊始,中国教育部正式宣布了高中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启动了课程改革的工作。与以往的课程计划相比,《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升级了教学实质内容,突出指导性等方面。其中,化学核心素养是化学教育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化学课程标准修正的一大亮点。因此,基于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科书在化学核心素养方面落实到什么程度?教科书语言的素养表达和编排有什么特点?是否体现了学业的要求?这些都是学生、教师、学校以及教科书选用部门非常关心的问题。因此,为了保证教科书切实落实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新版教科书语言与新课程标准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上能否保持良好的一致性,已成为新课程实施中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教科书与课程标准契合程度的考察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SEC一致性分析模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采用SEC一致性分析模式,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教科书语言和《普通高中化学理程标准(2017年版)》为研究对象,从教科书语言的逻辑结构、教科书语言的呈现方式两方面与核心素养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八章教科书语言与核心素养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一致性。第八章教科书内容注重生产事实、环境保护、绿色化学等观念的学习,更多考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和“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化学核心素养,对其他素养的考察较少。在素养水平的考察上,倾向于素养水平一、水平二,注重培养学生基础知识。
田磊[4](2021)在《复方中草药添加剂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规模化猪场母猪的实际繁殖过程中,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有很多,如管理不当、环境异常和营养不良等因素都能降低母猪的繁殖性能,在母猪繁殖过程中发情迟缓、异常或不发情,母猪分娩时产程、恶露持续时间过长和胎衣不下造成母猪产后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等疾病的多发,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得母猪淘汰率增高和使用年限的减少,给猪场造成了一笔不可估计的损失。为解决这些在实际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本试验结合母猪的生殖特点,选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773号文件中所公布的多种中草药组成组成促孕散和清宫散,添加到母猪饲粮中,观察其对不发情后备母猪、正常经产母猪和正常妊娠母猪繁殖能力的影响,为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1:挑选10月龄左右无发情表现或发情异常的20头后备母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后备母猪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添加了促孕散的基础饲粮,7 d为1个疗程,用药上限为4个疗程,试验中母猪发情就进行配种,观察并记录发情的母猪数、受胎数、分娩情况及仔猪生长情况、仔猪断奶成活数和母猪断奶后距下次发情间隔天数。试验2:挑选60头胎次和体重相近的正常经产母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饲喂经产母猪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添加了促孕散的基础饲粮,用药期为7 d,试验从母猪断奶前3 d开始,用药结束后抽取母猪血液分离血清测定母猪血清性激素指标,观察并记录试验后母猪断奶到发情所需要的时间、发情的母猪数、受胎数、分娩情况及仔猪生长情况、仔猪断奶成活数和母猪断奶后距下次发情间隔天数。试验3:挑选出60头处于临产后期的妊娠母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妊娠母猪基础饲粮,试验组母猪临产前2~3 d开始饲喂添加了清宫散的基础饲粮,用药期为7 d,观察并记录母猪产程、恶露持续时间、母猪分娩情况及仔猪生长情况、仔猪断奶成活数和母猪断奶后距下次发情间隔天数。结果:(1)促孕散提高了不发情后备母猪的发情率和受胎率,试验组比对照组母猪发情率高了60.00%,受胎率高了11.10%,母猪生产后,试验组的窝产仔数、仔猪断奶成活数和母猪断奶后距离下次发情间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均差异极显着(P<0.01)。(2)促孕散能加快经产母猪发情并提高配种成功率,母猪在断奶5 d后试验组的发情率为70.00%,对照组母猪的发情率为43.33%,相比较差异显着(P<0.05);母猪血清性激素指标中试验组的雌二醇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血清中的孕酮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母猪生产后,试验组的窝产仔数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极显着(P<0.01)。(3)妊娠母猪分娩前2~3 d在饲粮中添加清宫散后,试验组的母猪产程均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的母猪恶露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试验组的产活仔数、仔猪断奶时的窝重量和仔猪断奶成活数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极显着(P<0.01);试验组的窝产仔数、仔猪初生均重、仔猪初生窝量和母猪断奶后发情间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结论:添加促孕散能提高达到适配日龄不发情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的发情率和受胎率,增加窝产仔数;妊娠母猪分娩前2~3 d使用清宫散后能缩短母猪产程和恶露持续时间,加快母猪产后恢复,增加产活仔数和仔猪断奶成活数。
郑思瑶[5](2021)在《抗氧化剂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及构效关系的研究》文中指出抗氧化剂被加入食品中,以阻止或延迟由于食品的微生物、酶或化学变化造成的营养损失,并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和质量。但违规使用或超限量食用抗氧化剂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抗氧化剂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等,与蛋白质的结合机制密切相关。血清白蛋白(SA)是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是许多内源性和外源性化合物的储存和转运蛋白。若抗氧化剂与SA的结合作用强,则其在机体内的代谢和排泄慢,半衰期增加,甚至会导致副作用。另一方面,抗氧化剂与SA的相互作用会影响SA的构象,影响载体蛋白的正常功能。研究抗氧化剂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可以为进一步了解抗氧化剂在机体内的副作用,以及抗氧化剂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通过多光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三种结构相似的没食子酸酯类抗氧化剂,没食子酸丙酯(PG)、没食子酸辛酯(OG)、没食子酸月桂酯(DG)与BSA的结合机理,讨论了三种没食子酸烷基酯的结构与BSA构象变化之间的构效关系。荧光猝灭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没食子酸烷基酯对BSA的荧光猝灭机理均为静态猝灭。在298 K下,PG、OG、DG与BSA结合常数Kb分别为(2.80±0.15)×104L·mol-1、(7.32±0.16)×104L·mol-1、(3.26±0.14)×105L·mol-1。热力学参数和位点竞争实验表明,三种没食子酸烷基酯都结合在BSA亚域IIA的位点I,均通过疏水作用与BSA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复合物。同步荧光光谱、3D荧光光谱与红外光谱证明三种没食子酸烷基酯都诱导BSA的构象发生变化。没食子酸烷基酯的基本结构是引起BSA荧光猝灭和构象变化的主要原因,DG与BSA的结合力更强,对BSA构象的影响更大。但结构的差异影响了没食子酸烷基酯与BSA结合构效关系,碳链的长度是影响构效关系的主要因素。研究了抗氧化剂乙氧基喹啉(EQ)与BSA的结合机理,以及β-环糊精对EQ与BSA结合的调控作用。荧光猝灭实验结果表明,EQ对BSA的荧光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298 K温度下的Kb值为(1.24±0.04)×104L·mol-1,ΔH值为(-116.1±7.07k J·mol-1),ΔS值为(-312.22±23.08 J·mol-1·K-1),说明EQ与BSA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形成了稳定的复合物。当EQ与β-环糊精共同与BSA作用时,EQ与β-环糊精竞争结合BSA,这种竞争作用降低了EQ单独与BSA作用的猝灭常数和结合常数,但并没有改变EQ与BSA的作用机制和作用位点。β-环糊精减弱了EQ与BSA的结合力。
陈梦如[6](2021)在《回授法在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饮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理论,构建指导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进行饮食管理的回授法健康教育方案,并评价其对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疾病及饮食相关知识、低磷饮食健康信念、低磷饮食依从性、低磷饮食行为以及血磷、血钙等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为类实验研究,以2019年12月~2021年3月在湖州市某三级医院规律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72例自愿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将周一、周三、周五和周二、周四、周六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分为A、B两组,以抛硬币的方式随机将两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回授法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说教式健康教育方法。于干预前、干预第3个月、干预第6个月采用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疾病及饮食知识问卷、低磷饮食健康信念量表、低磷饮食依从性量表、三日饮食日记和电子病历收集患者的知识水平、低磷饮食健康信念、低磷饮食依从性、低磷饮食行为和生化指标;应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基线资料:共有72例患者完成了本项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为35例、37例。两组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疾病及饮食相关知识:干预组在干预第3个月和干预第6个月的知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知识得分的组内、组间和交互效应显着,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不同时间点的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上升幅度优于对照组。3.低磷饮食健康信念:干预组在干预第3个月和干预第6个月的低磷饮食健康信念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低磷饮食健康信念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的组内、组间和交互效应显着,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不同时间点的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上升幅度优于对照组。4.低磷饮食依从性:干预组在干预第3个月和干预第6个月的低磷饮食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低磷饮食依从性得分的组内、组间和交互效应显着,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不同时间点的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上升幅度优于对照组。5.磷和蛋白质摄入量:干预组在干预第3个月和干预第6个月的磷摄入量均低于对照组,蛋白质摄入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磷和蛋白质摄入量的组内、组间和交互效应显着,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不同时间点的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6.生化指标:(1)干预组患者在干预第3个月、干预第6个月的血磷、钙磷乘积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的血磷和钙磷乘积的组内、组间以及交互效应显着,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不同时间点的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下降趋势优于对照组。(2)两组患者血钙、血白蛋白指标的组间、组内及交互效应没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回授法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及饮食相关知识的认知,改善患者的低磷饮食健康信念和低磷饮食依从性,促进患者形成健康的低磷饮食行为,改善钙磷代谢紊乱等问题。
姚昌林[7](2021)在《溶液及熔体中吡罗昔康晶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晶型是指同一种物质具有多个晶体结构的现象。据统计,37-66%的有机分子存在多晶型现象,这一现象在药物分子中也普遍存在。药物分子的晶型不同会引起药物性质差异,如:溶解度、溶出速率、压片性等。因此,对药物生产来说,晶型筛选尤其重要。实验中,晶型筛选的方法可大致分为:溶液结晶法和熔融结晶法。溶液结晶法是工业结晶中最常用的方法,包括降温结晶、挥发结晶等。近些年来,人们使用熔融结晶法,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新晶型,这使熔融结晶法成为了溶液结晶法的重要补充。与此同时,计算机晶体结构预测(Crystal Structure Prediction,CSP)也取得长足发展,对于给定的化合物分子,计算机可以在短时间内预测出上百个晶型的晶体结构,其中往往会包含实验中已经发现晶型的晶体结构。目前的问题是计算出的晶型要远多于实验室发现的晶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实验室中某些晶型没有被发现,也可能是计算误差,又或者是两者皆有。因此,在实验中不断地发现新晶型并与计算机预测的晶型相比较,有利于促进晶型预测的发展。与此同时,不断完善的计算机晶体结构预测也可指导实验中的晶型发现。晶型筛选后,晶型的稳定性评价也同样重要。根据Ostwald定律,为了降低体系能量,亚稳晶型会自发转变为稳定晶型。晶型转变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如果晶型药物上市后发生晶型转变,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另一方面,晶型转变不仅为晶型发现提供了一种方法,也为药企生产最稳定的晶型提供了一种手段(溶液介导相变)。有时,药物分子在结晶过程中会出现伴随结晶的现象,即能量相近的晶型会同时结晶出来,这种现象会严重影响药物产品质量。因此,对于溶液介导相变过程中出现的伴随结晶现象,通过调控转变过程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来获取单一晶型是十分重要的。本论文以吡罗昔康药物分子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熔体中以及溶液中的结晶。利用熔融结晶法筛选得到了吡罗昔康新晶型,结合CSP确定了熔融结晶法发现晶型的能量特点,并对吡罗昔康在熔体中的成核与生长动力学进行了深入研究,为熔融结晶法发现新晶型提供了指导。吡罗昔康一水合物在溶液介导相变过程中会出现伴随结晶现象,即吡罗昔康一水合物同时转变成能量相近的晶型Ⅰ和晶型Ⅱ。通过加入含羟基添加剂或改变吡罗昔康一水合物自身粒径,实现了吡罗昔康一水合物的溶液介导相变结果的精准调控,并探索了其中的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熔融结晶法发现吡罗昔康新晶型及晶型预测利用熔融结晶法和晶体结构预测(Crystal Structure Prediction,CSP)发现了吡罗昔康的新晶型Ⅵ与新晶型Ⅶ。通过熔体液滴法培养了这两种晶型的高质量单晶,用以单晶解析获取结构。与之前通过溶液结晶法所获得的晶型相比,熔融结晶法发现的晶型能量更高,证实了熔融结晶法是溶液结晶法的重要补充。虽然有报道称吡罗昔康加热不稳定,不适合熔融结晶,但是我们使用的熔体液滴法避免了这个问题。我们的CSP识别了所有已知的吡罗昔康的晶型,包括两种新晶型,其预测的晶型能量排序与实验中获得的顺序也基本一致。另外,CSP还发现实验中未观察到的吡罗昔康低能量晶型。2、吡罗昔康多晶型在熔体中的成核与生长动力学研究系统调查了吡罗昔康多晶型在熔体中的成核与生长动力学。在扩散控制的生长温度范围内,吡罗昔康晶型Ⅰ、Ⅱ、Ⅲ、Ⅵ和Ⅶ具有相似的生长速率,生长速率差异在一个数量级之内。相比生长速率,不同晶型的成核速率相差很大,展现出了晶型的选择性。晶型Ⅲ和晶型Ⅵ成核速率最大值分别约为10m7 m-3s-1和109 m-3s-1,其他晶型的成核速率最大估算值约为104m-3s-1。通过经典成核理论拟合成核速率,获得了晶型Ⅲ和晶型Ⅵ的界面能,分别为σ=0.013 J/m2和0.011 J/m2,说明晶型Ⅵ具有更快的成核速率与其更低的界面能有关。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晶型Ⅲ和晶型Ⅵ可以从熔体中自发结晶出来,而其他晶型则需要依赖交叉成核或者下籽晶的方式得到。3、含羟基添加剂对吡罗昔康一水合物溶液介导相变结果的影响发现并报道了吡罗昔康一水合物在溶液介导相变过程中的伴随结晶现象:在31℃下,吡罗昔康一水化物在丙酮中同时转化为块状晶型Ⅰ和针状晶型Ⅱ。在0.04 mg/mL羟丙基纤维素(HPC)或1%H2O的存在下,吡罗昔康一水合物可以分别选择性地转变为晶型Ⅰ或晶型Ⅱ,且随着HPC浓度增加,晶型Ⅰ的形貌由块状变为棒状甚至针状。基于这些现象,我们研究了 HPC和H2O对吡罗昔康一水合物溶液介导相变的调控机制。HPC和H2O对吡罗昔康一水合物溶液介导相变影响机理不同:在HPC存在情况下,HPC分子与吡罗昔康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控制吡罗昔康一水合物溶液介导相变过程的主要因素;在H2O存在的情况下,H2O对溶液介导相变驱动力的影响是起主要作用。用含羟基添加剂实现了对吡罗昔康一水合物溶液介导相变结果的直接调控,为获取纯相晶型提供了方法和指导。4、粒径对吡罗昔康一水合物溶液介导相变结果的影响研究了吡罗昔康一水合物粒径(0.38 μm、3 μm、14 μm、44 μm、104 μm)对其溶液介导相变结果的影响。通过改变吡罗昔康一水合物粒径实现了对其溶液介导相变结果的精准调控。随着吡罗昔康一水合物粒径由0.3 μm增大到104 μm,其溶液介导相变结果由晶型Ⅰ变为晶型Ⅰ和晶型Ⅱ共存再到晶型Ⅱ。为了研究吡罗昔康一水合物粒径对其溶液介导相变结果的影响机制,我们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不同粒径吡罗昔康一水合物转变过程中的吡罗昔康浓度进行了离线检测,并通过显微镜原位观测了不同粒径吡罗昔康一水合物的转变过程,发现不同粒径的吡罗昔康一水合物有着不同的溶解速率,影响溶液介导相变过程中的吡罗昔康最大浓度和非均相成核,最终决定了吡罗昔康一水合物的溶液介导相变结果。
李泽明[8](2021)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保健食品安全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保健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到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平稳运行。时至今日,保健食品安全已经成为衡量国家治理水平、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成为衡量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方面。与其它可控性疾病不同,保健食品安全问题不会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得到有效的控制。恰恰相反,随着保健食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机械生产的集约化,保健食品安全事故在近几年不断涌现。历史经验表明,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保健食品安全事故都有可能出现。因此,为了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保健食品安全,应该建立完善的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系统工程,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也应该全面考量保健食品监管的各个方面,这是因为,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任何环节都能直接对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产生重大的影响。虽然我国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目前来看,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来说,我国保健食品风险评估制度尚不完善;保健食品监管部门监管手段单一;保健食品内部举报人制度尚不完善;保健食品行业协会、社会公众以及企业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出发点是建立现代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核心,也是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重中之重。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建立,应该强调理论基础、应该重视理论建设。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理论是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基石,也是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重要保障。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是一个涵盖多个学科的重大课题,因此,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应该深入探索相应的经济学理论、政治学理论、管理学理论以及法律价值理论。在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建构还应该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总结出我国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应该坚持的原则和思路。通过对国内外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实践的考察,我国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建立应该坚持法治原则、效率原则和信息化原则,应该重视法律制度建设、监管主体建设和社会公众的作用。具体而言,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应该健全保健食品监管的法律法规,在确立保健食品监管法律法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明确保健食品监管法律法规的路径选择。除此以外,还应该从技术层面完善保健食品监管风险评估制度。监管主体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建立应该重视监管主体监管能力的提高,因此,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应该转变保健食品监管部门的监管理念、应健全保健食品监管问责制度、应完善保健食品监管信用体系、应健全内部举报人制度。企业以及保健食品行业协会和社会公众等也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建立应提高企业自我监督的意识、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社会公众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中的监督作用。
郭娟[9](2021)在《2019-2020年扬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风险因子识别》文中认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支撑。我国《食品安全法》的第二章明确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为了解扬州市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各类食品中污染物的分布状况,掌握扬州市食品安全的总体状况,本研究于2019—2020年对扬州市食源性疾病、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确定高危食品类别及有害因素污染水平,为有关部门实施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撑。1 食源性疾病监测目的:了解扬州市食源性疾病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9—2020年扬州市各哨点医院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并采集病例生物标本进行病原学分析;同时对上报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9-2020年共监测食源性疾病病例9504例,病例集中于第三季度(36.92%);≥66岁年龄组的人群发病率最高(20.82%);病例职业中农民的发病率最高(26.32%);可疑进食场所以家庭为主,食品加工及包装方式以家庭自制为主;可疑食品类别以肉与肉制品为主。共采集病例生物样本2040份,总阳性率为10.39%;共检出4种病原微生物,分别为诺如病毒(5.00%)、沙门氏菌(3.82%)、副溶血性弧菌(1.5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0.05%);病原体在6~15岁年龄组人群中检出率较高(16.81%),且以诺如病毒和沙门氏菌为主,副溶血性弧菌在16~25岁年龄组人群中检出率最高;病原体在第一季度检出率最高(18.37%),且均为诺如病毒;副溶血性弧菌在第三季度检出率最高。有病原体检出病例对应的最可疑食品类别为乳与乳制品(24.06%)。沙门氏菌的主要型别为鼠伤寒沙门氏菌(35.90%),诺如病毒以Ⅱ型为主(83.33%)。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3起,累计发病人数175人,病死率0.57%(1/175)。在致病因素明确的9起暴发事件中,33.33%的暴发事件是由亚硝酸盐引起,其次为蜡样芽胞杆菌(22.22%)、变形杆菌(11.11%)、副溶血性弧菌(11.11%)、砷化物(11.11%);暴发时间集中于第三季度(53.85%);暴发场所以饭店(酒店)为主(46.15%);原因食品主要是调味品、肉与肉制品。结论:2019—2020年扬州地区的食源性疾病、病原体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具有各自流行特征,相关部门可根据相应特征采取适宜的防控措施,以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2 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目的:了解扬州市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的污染状况。方法:依据2019—2020年《扬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在扬州市6个县市区内进行食品样品的采集,参照《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中的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相关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的检测。结果:2019—2020年共监测5大类398份食品样品,总不合格率为8.04%(32/398),其中4类11份食品样品检出卫生指示菌指标超标,超标率为4.55%(11/242),具体表现为肉与肉制品、餐饮食品中大肠埃希氏菌超标,粮食制品中霉菌,乳与乳制品中碱性磷酸酶超标,各自的超标率分别为1.67%(1/60)、4.08%(4/98)、4.17%(2/48)、11.11%(4/36)。3类23份食品样品中检出致病微生物,总检出率为7.06%(23/326),共检出5种25株致病微生物,其中蜡样芽胞杆菌、克罗诺杆菌属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6.05%、10.42%,主要污染的是粮食制品和餐饮食品;粮食制品、肉与肉制品中的致病微生物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9.17%和4.86%,粮食制品中主要检出蜡样芽胞杆菌、肉与肉制品中主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便利店/零售店、农贸市场、超市的食品致病微生物污染较严重,检出率分别为23.08%、11.11%、5.19%。结论:扬州市粮食制品、肉与肉制品、餐饮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污染食源性致病菌为蜡样芽胞杆菌、克罗诺杆菌属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食源性致病菌的分布较为零散。3 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目的:了解扬州市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状况,确定风险因子的可能来源及分布,为食品安全防控工作提供数据依据。方法:依据2019—2020年《扬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在扬州市辖区内采集食品样品,参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中的标准操作程序,对样品中的相关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进行检测;并采用点评估法对食品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2019—2020年共检测9大类389份食品样品101个指标,样品合格率为93.32%;其中5大类26份食品样品中共9个指标超标,样品超标率为6.68%。不合格指标为水产动物中的镉元素,鸡蛋中的甲硝唑、强力霉素、氟苯尼考、金刚烷胺和灭蝇胺,鸡肉中的金刚烷胺,辣椒中的氯氟氰菊酯、油条中的含铝添加剂、小麦制品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点评估的结果显示蔬菜中的百菌清、苯醚甲环唑、二硫代氨基甲酸酯,谷物和水产动物中的镉,小麦制品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带来的膳食暴露风险不可接受。结论:扬州市部分食品中存在化学污染物超标现象,且部分化学污染物的膳食暴露风险较大,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付甜[10](2021)在《聚合物/无机纳米杂化材料的设计制备及仿生水润滑性能》文中指出本论文主要综述了关节润滑及仿生水润滑材料的研究进展,人体滑液关节的超润滑性能可以启发科学家们利用先进的合成手段,发展一系列仿生聚合物基润滑剂,为骨关节炎治疗、人工关节润滑、植/介入医疗器械的润滑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同时也可为工业水基润滑提供技术支持。此外,无机纳米材料已经广泛用于水基润滑添加剂,能够在摩擦过程中发生滚动或者滑移以实现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因此,本论文将仿生亲水性高分子与无机纳米材料有机结合,通过简单易操作、生物相容的合成方法,制备系列聚合物/无机纳米杂化润滑材料,研究其在工业水基润滑和生物润滑中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氧化石墨烯(GO)/刷状多糖共聚物纳米组装体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首先采用一步原位接枝聚合制备了刷状接枝共聚物,壳聚糖接枝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hitosan-g-PNIPAM),然后通过简单的非共价组装策略制备了GO/Chitosan-g-PNIPAM纳米组装体。Chitosan-g-PNIPAM对GO的非共价功能化,一方面能改善GO的分散稳定性,同时也可以增强摩擦学性能。与已有聚合物/GO纳米杂化材料相比,该方法操作简便,制备后无需分离纯化,无需使用任何有毒的试剂和有机溶剂,而且所采用的壳聚糖为可持续生物高分子,因此GO/Chitosan-g-PNIPAM是一类环境友好的纳米杂化材料。摩擦学测试表明,与纯水以及单独的GO和共聚物相比,该纳米组装体具有显着的减摩和抗磨能力,将在水基润滑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优异润滑性能可能归功于改性GO的分散稳定性以及刷状共聚物和二维GO添加剂的协同作用。本工作利用二维材料与刷状聚合物的协同组装,为开发绿色纳米水基润滑添加剂提供了新思路。2.润滑/载药双功能纳米杂化润滑添加剂的制备及在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多巴胺诱导丙烯酸单体自由基聚合及辅助共沉积是一项新型的表面改性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的表面功能化,制备了中空二氧化硅/聚多巴胺-聚甲基丙烯酸丙酯磺酸钾(h-SiO2/PDA-PSPMA)纳米杂化材料。h-SiO2/PDA-PSPMA中h-SiO2可用于负载治疗骨关节炎药物,外层的PDA-PSPMA具有很强的水化能力,可以赋予h-SiO2优异的水润滑性能。摩擦学测试表明,h-SiO2/PDA-PSPMA在不同摩擦基底表面都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摩擦系数可以低至0.015。当以关节软骨为对偶时,其润滑性能明显优于商用透明质酸,而且h-SiO2/PDA-PSPMA可以缓释具有消炎镇痛作用的双氯芬酸钠,达到同时润滑和药物递送的目的。因此h-SiO2/PDA-PSPMA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人工关节润滑和骨关节炎治疗材料。
二、合理使用药物添加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合理使用药物添加剂(论文提纲范文)
(1)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形成、影响、现状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2 抗菌药物的发现、发展、贡献及困境 |
2.1 抗菌药物时代(抗菌药物发展回顾) |
2.2 抗菌药物是一种宝贵的医疗资源 |
2.3 抗菌药物的研发意愿和速度均下降的原因 |
3 细菌耐药性形成、机制及影响 |
3.1 细菌耐药性的形成 |
3.2 细菌耐药机制概述 |
3.3 耐药性的危害和影响 |
3.4 超级细菌的产生及传播 |
4 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背景、影响和危害 |
4.1 抗菌药物在畜禽养殖中发挥重要作用 |
4.2 动物源细菌耐药性对人类的危害或影响 |
4.3 动物源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分析 |
5 应对耐药性全球性危机的现状 |
5.1 建立耐药性监测网络(系统) |
5.2 推动抗菌药物减量化行动 |
6 结语 |
(2)含氮杂环和螺环茚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含氮杂环化合物简介 |
1.2 五元含氮杂环的研究背景 |
1.2.1 噻唑酮化合物的应用和合成方法研究 |
1.2.2 二噻唑化合物的应用和合成方法研究 |
1.3 1-苯并氮杂卓化合物的应用和合成方法研究 |
1.3.1 基于炔烃的[m+n]分子间环化反应 |
1.3.2 基于烯烃的[m+n]环化反应 |
1.3.3 扩环反应 |
1.3.4 分子内偶联环化反应 |
1.4 螺环茚化合物的研究背景 |
1.4.1 基于炔烃的环化反应构建螺环茚化合物 |
1.4.2 基于烯烃的环化反应构建螺环茚化合物 |
1.5 本章小结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碘促进噻唑-2-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设想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反应条件优化 |
2.3.2 反应底物拓展 |
2.3.3 反应机理探究 |
2.4 本章小结 |
2.5 实验部分 |
2.5.1 仪器与试剂 |
2.5.2 合成方法与实验过程 |
2.6 产物表征数据和谱图 |
2.6.1 产物2-3a的单晶数据 |
2.6.2 产物表征数据 |
2.6.3 部分产物核磁谱图 |
2.7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异硫氰酸酯合成1,4,2-二噻唑化合物 |
3.1 研究背景 |
3.2 研究设想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反应条件优化 |
3.3.2 反应底物拓展 |
3.3.3 反应机理探究 |
3.4 本章小结 |
3.5 实验部分 |
3.5.1 仪器与试剂 |
3.5.2 合成方法与实验过程 |
3.6 产物表征数据和谱图 |
3.6.1 产物3-3a的单晶数据 |
3.6.2 产物表征数据 |
3.6.3 部分产物核磁谱图 |
3.7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碘参与的亲电环化反应合成1-苯并氮杂卓化合物 |
4.1 研究背景 |
4.2 研究设想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反应条件优化 |
4.3.2 反应底物拓展 |
4.3.3 反应机理探究 |
4.4 本章小结 |
4.5 实验部分 |
4.5.1 仪器与试剂 |
4.5.2 合成方法与实验过程 |
4.6 产物表征数据和谱图 |
4.6.1 产物4-2a的单晶数据 |
4.6.2 产物表征数据 |
4.6.3 部分产物核磁谱图 |
4.7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酸催化的螺环化反应构建螺环茚化合物 |
5.1 研究背景 |
5.2 研究设想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反应条件优化 |
5.3.2 反应底物拓展 |
5.3.3 反应机理探究 |
5.4 本章小结 |
5.5 实验部分 |
5.5.1 仪器与试剂 |
5.5.2 合成方法与实验过程 |
5.6 产物表征数据和谱图 |
5.6.1 产物5-2e的单晶数据 |
5.6.2 产物的核磁数据 |
5.6.3 部分产物的核磁谱图 |
5.7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核心素养的教科书语言与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第八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a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教科书在课堂实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二)教科书质量的监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的核心任务 |
(三)教科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是评价教科书质量的核心指标 |
(四)为教科书编写提供建议、为一致性本土化研究提供实践经验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内容分析法 |
(三)统计分析法 |
(四)逻辑分析法 |
(五)SEC一致性分析 |
五、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二)教科书语言 |
(三)课程标准 |
(四)一致性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
(三)SEC一致性分析模式 |
第三章 教科书语言与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 |
一、编码标准的确定 |
(一)对“课程标准”中核心素养水平进行编码 |
(二)对教科书语言进行编码 |
二、SEC一致性检验 |
(一)归一化处理 |
(二)P值的计算 |
(三)比较一致性指数与临界值大小 |
三、数据结果和分析 |
第四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科书语言逻辑结构分析 |
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
(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内容结构图 |
(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语言逻辑结构分析 |
二、化学品的合理使用 |
(一)“化学品的合理使用”内容结构图 |
(二)“化学品的合理使用”语言逻辑结构分析 |
三、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
(一)“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内容结构图 |
(二)“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语言逻辑结构分析 |
第五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科书语言呈现分析 |
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语言呈现方式分析 |
二、“化学品的合理使用”语言呈现方式分析 |
三、“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语言呈现方式分析 |
第六章 启示 |
一、对教师教学的启示 |
二、对教科书编写的启示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讨论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复方中草药添加剂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规模化猪场母猪繁殖性能的研究现状 |
1.2 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 |
1.2.1 营养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1.2.2 饲养管理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1.2.3 疾病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1.3 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1.3.1 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母猪正常发情的影响 |
1.3.2 复方中草药制剂对妊娠母猪生产的影响 |
1.4 中草药改善母猪繁殖性能的作用机理 |
1.5 复方中草药添加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促孕散对不发情后备母猪繁殖性能的作用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时间和地点 |
2.1.3 试验动物及分组 |
2.1.4 试验方法 |
2.2 结果 |
2.2.1 促孕散对不发情后备母猪的促发情作用及配种效果 |
2.2.2 促孕散对不发情后备母猪的产仔情况的影响 |
2.2.3 促孕散对不发情后备母猪产仔猪体重的影响 |
2.2.4 促孕散对不发情后备母猪断奶成活数、发情间隔天数和 PSY 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促孕散对经产母猪繁殖性能的作用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时间和地点 |
3.1.3 试验动物及分组 |
3.1.4 试验方法 |
3.2 结果 |
3.2.1 促孕散对经产母猪发情的促发情作用及配种效果 |
3.2.2 促孕散对经产母猪血清中激素的影响 |
3.2.3 促孕散对经产母猪产仔的影响 |
3.2.4 促孕散对经产母猪产仔猪体重的影响 |
3.2.5 促孕散对经产母猪断奶成活数、发情间隔天数和PSY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清宫散对临产妊娠母猪分娩情况的影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时间和地点 |
4.1.3 试验动物及分组 |
4.1.4 试验方法 |
4.2 结果 |
4.2.1 清宫散对妊娠母猪产程和恶露持续时间的影响 |
4.2.2 清宫散对妊娠母猪产仔的影响 |
4.2.3 清宫散对妊娠母猪产仔猪体重的影响 |
4.2.4 清宫散对妊娠母猪断奶成活数、发情间隔天数和PSY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抗氧化剂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及构效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抗氧化剂概述 |
1.1.1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 |
1.1.2 食品添加剂类别 |
1.1.3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
1.1.4 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
1.1.5 抗氧化剂 |
1.2 蛋白质概述 |
1.2.1 蛋白质的结构 |
1.2.2 蛋白质的功能 |
1.2.3 血清白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
1.3 配体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概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进展 |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
2 没食子酸烷基酯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没食子酸烷基酯对BSA的荧光猝灭光谱 |
2.3.2 没食子酸烷基酯与BSA作用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
2.3.3 没食子酸烷基酯与BSA的结合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
2.3.4 没食子酸烷基酯与BSA的结合距离 |
2.3.5 没食子酸烷基酯对BSA构象的影响 |
2.3.6 循环伏安法 |
2.3.7 没食子酸烷基酯在BSA上的结合位点 |
2.4 本章小结 |
3 光谱法研究乙氧基喹啉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以及环糊精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EQ对BSA的荧光猝灭光谱 |
3.3.2 EQ与BSA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
3.3.3 EQ与BSA结合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
3.3.4 EQ与BSA作用的结合距离 |
3.3.5 EQ对BSA构象的影响 |
3.3.6 循环伏安法 |
3.3.7 EQ在BSA上的结合位点 |
3.3.8 β-环糊精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6)回授法在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饮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血液透析并发高磷血症的危害 |
1.1.2 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饮食管理的重要性 |
1.1.3 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的控磷饮食现状不佳 |
1.1.4 影响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控磷饮食的相关因素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控磷饮食干预现状 |
1.2.2 回授法的概述及优势 |
1.2.3 回授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理论框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操作性定义 |
1.5.1 血液透析 |
1.5.2 回授法 |
1.5.3 低磷饮食依从性 |
1.5.4 低磷饮食健康信念 |
1.6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构建干预方案 |
2.1.1 组建干预小组 |
2.1.2 初步构建干预方案 |
2.1.3 专家咨询 |
2.1.4 预试验 |
2.1.5 反馈与修订 |
2.1.6 干预方案终稿 |
2.2 研究对象 |
2.2.1 纳入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2.2.3 剔除标准 |
2.2.4 样本量计算 |
2.2.5 分组方法 |
2.3 伦理原则 |
2.4 干预方法 |
2.4.1 干预前准备 |
2.4.2 对照组的干预 |
2.4.3 干预组的干预 |
2.5 结局指标及测量工具 |
2.5.1 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 |
2.5.2 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疾病及饮食相关知识调查问卷 |
2.5.3 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低磷饮食依从性量表 |
2.5.4 低磷饮食健康信念量表 |
2.5.5 三日饮食日记 |
2.5.6 生化指标 |
2.6 资料收集 |
2.7 统计学方法 |
2.8 质量控制 |
3 研究结果 |
3.1 两组患者的脱落情况 |
3.2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
3.3 两组研究对象疾病及饮食相关知识得分的比较 |
3.4 两组研究对象低磷饮食健康信念的比较 |
3.5 两组研究对象低磷饮食依从性的比较 |
3.6 两组研究对象磷和蛋白质摄入量的比较 |
3.7 两组研究对象血生化指标的比较 |
3.7.1 干预组和对照组血磷水平的比较 |
3.7.2 干预组和对照组血钙水平的比较 |
3.7.3 干预组和对照组钙磷乘积的比较 |
3.7.4 干预组和对照组血磷达标率的比较 |
3.7.5 干预组和对照组钙磷乘积达标率的比较 |
3.7.6 干预组和对照组白蛋白的比较 |
4 讨论 |
4.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4.2 回授法对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疾病及饮食相关知识的影响 |
4.3 回授法对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低磷饮食健康信念的影响 |
4.4 回授法对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低磷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
4.5 回授法对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磷和蛋白质摄入量的影响 |
4.6 回授法对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6.1 回授法对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血磷水平的影响 |
4.6.2 回授法对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血钙水平的影响 |
4.6.3 回授法对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钙磷乘积的影响 |
4.6.4 回授法对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血白蛋白水平的影响 |
5 结论 |
6 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
6.1 研究的创新性 |
6.2 研究的局限性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回授法在健康教育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溶液及熔体中吡罗昔康晶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固体药物 |
1.2 固体药物有效成分的存在形式 |
1.3 药物多晶型 |
1.3.1 药物多晶型简介 |
1.3.2 药物多晶型研究意义 |
1.3.3 药物多晶型表征手段 |
1.4 多晶型的形成机理 |
1.4.1 奥斯特瓦尔(Ostwald)定律 |
1.4.2 经典成核理论 |
1.4.3 非经典成核理论 |
1.4.4 交叉成核理论 |
1.5 晶型筛选方法 |
1.5.1 溶液结晶法筛选晶型 |
1.5.2 熔融结晶法筛选晶型 |
1.5.3 晶体结构预测(CSP) |
1.6 晶型转变 |
1.6.1 固态晶型转变 |
1.6.2 溶液介导晶型转变 |
1.7 本论文研究的模型药物-吡罗昔康 |
1.8 本论文选题意义、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熔融结晶法发现吡罗昔康新晶型及晶型预测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目的 |
2.2.2 实验思路 |
2.2.3 实验材料和设备 |
2.2.4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熔融结晶法发现吡罗昔康新晶型(晶型Ⅵ与Ⅶ) |
2.3.2 吡罗昔康多晶型结构比较 |
2.3.3 吡罗昔康多晶型之间的稳定性 |
2.3.4 吡罗昔康晶体结构预测(CSP)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吡罗昔康多晶型在熔体中的成核与生长动力学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目的 |
3.2.2 实验思路 |
3.2.3 实验材料和设备 |
3.2.4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吡罗昔康在熔体中的自发结晶 |
3.3.2 吡罗昔康多晶型在熔体中的生长动力学 |
3.3.3 吡罗昔康多晶型在熔体中的成核动力学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含羟基添加剂对吡罗昔康一水合物溶液介导相变结果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目的 |
4.2.2 实验思路 |
4.2.3 实验材料和设备 |
4.2.4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无添加剂时,吡罗昔康一水合物溶液介导相变 |
4.3.2 在羟丙基纤维素存在下,晶型Ⅱ消失且晶型Ⅰ形貌发生改变 |
4.3.3 在1%水存在情况下,晶型Ⅰ消失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吡罗昔康一水合物粒径对其溶液介导相变结果的影响 |
§5.1 研究背景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目的 |
5.2.2 实验思路 |
5.2.3 实验材料和设备 |
5.2.4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5.3.1 吡罗昔康一水合物的晶型确定和粒径分布均匀性 |
5.3.2 原位观测不同粒径吡罗昔康一水合物溶液介导相变过程 |
5.3.3 粒径影响吡罗昔康一水合物溶液介导相变结果的原因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会议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有利于完善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法律体系 |
(二)有利于完善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理论 |
(三)有利于提高保健食品安全标准、减少保健食品安全事故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 |
(一)保健食品的定义 |
(二)保健食品与其它相似概念的区分 |
(三)保健食品的特征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比较研究法 |
六、创新点 |
第一章 保健食品安全风险及法律控制机制 |
一、保健食品风险控制的基础——保健食品的多元价值 |
(一)保健食品的文化价值 |
(二)保健食品的经济价值 |
(三)保健食品的社会价值 |
二、保健食品的特殊风险 |
(一)一般食品的风险特性 |
(二)保健食品风险的特殊性及分类 |
三、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概念 |
(一)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的含义 |
(二)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内容 |
四、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的意义 |
(一)保障人体健康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
(二)构建有效的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机制的需要 |
(三)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机制法治化的需要 |
第二章 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保健食品相关制度上存在的问题 |
(一)保健食品风险评估制度存在的问题 |
(二)保健食品广告宣传存在的问题 |
(三)保健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存在的问题 |
二、政府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
(一)监管手段相对不足 |
(二)多元监督机制尚未建立 |
三、行业协会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
(一)保健食品行业协会缺少规范性 |
(二)保健食品行业协会缺少正当性 |
(三)保健食品行业协会缺少自律性 |
四、社会公众及企业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
(一)社会公众无法有效参与保健食品安全立法 |
(二)社会公众无法有效参与保健食品监管决策 |
(三)社会公众无法有效参与保健食品监管执法过程 |
(四)企业缺少守法意识和社会责任 |
第三章 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的理论基础 |
一、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法律价值基础 |
(一)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秩序价值 |
(二)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效益价值 |
(三)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公平正义价值 |
(四)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对生命健康权的保障价值 |
二、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政治学基础 |
(一)保健食品安全风险的控制需要行政权力介入 |
(二)消费者权利需要行政权加以保障 |
三、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经济学基础 |
(一)保健食品交易中存在信息不对称 |
(二)保健食品的市场失灵理论 |
第四章 完善我国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机制的思路与原则 |
一、域外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措施及借鉴 |
(一)美国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措施 |
(二)欧盟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措施 |
(三)香港地区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措施 |
(四)域外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经验的借鉴价值 |
二、完善我国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思路 |
(一)完善我国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制度建设的思路 |
(二)完善我国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具体思路 |
(三)加强企业自我监督 |
(四)发挥行业协会、社会公众的协同作用 |
三、完善我国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机制应坚持的原则 |
(一)安全性原则 |
(二)社会整体效率原则 |
(三)坚持法治原则 |
第五章 完善政府主导下控制保健食品安全风险的具体措施 |
一、健全保健食品监管的法律制度体系 |
(一)健全中国特色保健食品监管法律体系 |
(二)完善保健食品监管法律的重点 |
二、保健食品相关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
(一)强化保健食品的风险评估 |
(二)保健食品广告宣传机制的完善 |
(三)健全保健食品质量安全标准 |
三、提高监管部门监管能力的相关措施 |
(一)转变保健食品监管部门监管理念 |
(二)健全保健食品监管问责制度 |
(三)建立约谈机制 |
(四)完善保健食品监管信用体系 |
(五)健全内部举报人制度 |
第六章 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辅助性措施 |
一、完善企业自我监督的相关措施 |
(一)提高企业在经营中的守法意识 |
(二)增强企业在经营中的社会责任 |
二、发挥行业协会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中的监督作用 |
(一)明确行业协会性质,保障行业协会的规范性 |
(二)理清行业协会关系,保障行业协会的正当性 |
(三)健全行业协会制度,保障行业协会的自律性 |
三、发挥社会公众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中的监督作用 |
(一)健全社会公众参与保健食品监管立法的途径 |
(二)提升社会公众参与保健食品监管决策的能力 |
(三)提高社会公众参与保健食品监管执法的水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9)2019-2020年扬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风险因子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立题依据 |
1.1.1 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 |
1.1.2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意义 |
1.1.3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研究现状 |
1.1.4 课题意义 |
1.2 研究方案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本项目的难点和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食源性疾病监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 |
2.2.1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结果 |
2.2.2 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 |
2.2.3 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 |
2.3 讨论 |
2.3.1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
2.3.2 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分析 |
2.3.3 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结果分析 |
2.3.4 食源性疾病的控制对策及建议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 |
3.2.1 样品构成情况 |
3.2.2 微生物检出情况 |
3.3 讨论 |
3.3.1 卫生指示菌监测情况分析 |
3.3.2 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情况分析 |
3.3.3 寄生虫监测情况分析 |
3.3.4 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控制对策及建议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 |
4.2.1 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其有害因素监测总况 |
4.2.2 食品中不同污染物类别的检出及超标情况 |
4.2.3 食品中主要污染物的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
4.3 讨论 |
4.3.1 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污染总况分析 |
4.3.2 食品中不同污染物类别的检出及超标情况分析 |
4.3.3 食品中主要污染物的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
4.3.4 食品中化学物污染的控制对策及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2019年扬州市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种类及其项目 |
附录二:2019年扬州市化学污染物及其有害因素监测种类及其项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10)聚合物/无机纳米杂化材料的设计制备及仿生水润滑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生物润滑 |
1.2.1 天然关节结构 |
1.2.2 关节润滑系统 |
1.2.3 人工关节的摩擦与润滑 |
1.3 仿生合成润滑剂研究进展 |
1.3.1 “刷”型聚合物仿生润滑剂 |
1.3.2 微凝胶类仿生润滑剂 |
1.3.3 润滑/载药一体化仿生润滑剂 |
1.4 水基润滑 |
1.4.1 纳米颗粒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 |
1.4.2 离子液体水基润滑添加剂 |
1.4.3 表面活性剂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 |
1.4.4 水基润滑机理 |
1.5 本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氧化石墨烯/刷状多糖共聚物纳米杂化材料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测试表征 |
2.2.3 实验样品的处理 |
2.2.4 Chitosan-g-PNIPAM刷状共聚物的合成 |
2.2.5 GO/Chitosan-g-PNIPAM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化学组成表征 |
2.3.2 GO/Chitosan-g-PNIPAM的形貌表征 |
2.3.3 GO/Chitosan-g-PNIPAM的稳定性评价 |
2.3.4 GO/Chitosan-g-PNIPAM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
2.3.5 摩擦磨损机理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润滑/载药双功能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测试表征 |
3.2.3 空心二氧化硅微球(h-SiO_2)的制备 |
3.2.4 h-SiO_2/PDA-PSPMA纳米颗粒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化学组成表征 |
3.3.2 形貌表征 |
3.3.3 水合粒径及Zeta电位测试 |
3.3.4 比表面及孔隙分析 |
3.3.5 摩擦性能评估 |
3.3.6 药物负载及缓释性能研究 |
3.3.7 生物相容性测试 |
3.3.8 润滑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四、合理使用药物添加剂(论文参考文献)
- [1]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形成、影响、现状及建议[J]. 高铎,李欣南,韩镌竹,郭国贤,孙玉飞,郭玉翠. 饲料博览, 2021(12)
- [2]含氮杂环和螺环茚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D]. 安振宇. 兰州大学, 2021(01)
- [3]基于核心素养的教科书语言与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第八章为例[D]. 付美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4]复方中草药添加剂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研究[D]. 田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5]抗氧化剂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及构效关系的研究[D]. 郑思瑶. 渤海大学, 2021(09)
- [6]回授法在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饮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陈梦如. 湖州师范学院, 2021(11)
- [7]溶液及熔体中吡罗昔康晶型研究[D]. 姚昌林. 山东大学, 2021(11)
- [8]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研究[D]. 李泽明. 中国政法大学, 2021(08)
- [9]2019-2020年扬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风险因子识别[D]. 郭娟. 扬州大学, 2021(08)
- [10]聚合物/无机纳米杂化材料的设计制备及仿生水润滑性能[D]. 付甜.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