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宋诗僧丛考》(论文文献综述)
龚一卓[1](2021)在《李龚《唐僧弘秀集》审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李小荣[2](2021)在《论两宋诗僧与诗社的文学史意义》文中认为两宋是古代诗社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其间有一现象很值得探讨,即不少诗僧主持或参与相关诗社的活动。此举至少具有三方面的文学史意义:一者密切了教内外诗人的思想交流,有助於佛教题材的生活化、社会化和艺术化;二者促进了佛教诗学与教外诗学的汇通;三者僧俗共磋诗艺、诗法,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宋诗特殊品格的定型。因此,从诗僧角度来检讨宋代诗社的发展历程,可以更全面地揭示宋诗的特色和成因。
姚梦圆[3](2020)在《作为诗文僧的物初大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物初大观(1201—1268)是临济宗第十五世,杨岐派大慧宗杲门下三传弟子。作为南宋后期着名的禅林巨擘之一,大观在禅林讲经说法,接化四方,为佛寺僧众的生存、佛教制度的维系与佛思佛理的弘扬,以及禅宗在南宋乃至日本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掌书记、典文翰出身的大观同样长于辞章,有“诗文僧”之名。他着有诗文集《物初剩语》二十五卷,前七卷为诗,后十八卷为文。此书国内久佚,因东传日本才得以流传,对日本的五山文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大观一生主要活动在两浙丛林,通过联系时代背景,结合大观的交游情况、着述记载等,从政治、文化等方面对南宋后期两浙的丛林生态环境进行探究分析,并以此观照大观在“诗文僧”这一身份下的诗学主张、文学素养和禅学修养。因不满于当时诗坛学习晚唐体束缚声律、雕琢字句的风气,大观提出了“天趣自得”的诗歌创作论和“意在言外”的诗歌审美论的主张。同时,他还主张广泛学习前人,融会贯通。陶渊明清淡自然的艺术风格是他学习和追求的目标,他的作品中也有明显的效法韩愈的痕迹。大观现存诗歌约562首,从诗歌题材上大致可分为禅思佛理、酬唱应和、生活之趣和忧民之怀四类;从诗歌体式上看,众体皆备,有古体诗、绝句、律诗、排律、四言诗、六言诗等;从诗歌风格上看,风格多样,古体诗健劲奇崛,律诗圆熟工整,绝句流丽自然。他以其良好的文学素养和深厚的禅学修养,将禅学立场的“以诗悟禅”和诗学立场的“以禅喻诗”互相作用,为南宋诗坛带来佛学表达的同时,也为南宋丛林的诗歌创作添砖加瓦。大观现存散文约553篇。这些文章既记叙了他自身行履系年及交游情况,也有其对诗文书画艺术的品评,还有对其他禅僧事迹和丛林佛事活动的载录,是窥见南宋禅文化的一个重要面向。大观另有《物初大观禅师语录》一卷收录在《续藏经》之中,乃探析其禅学思想的重要资料。研究其中的颂古、偈颂、佛赞等宣析教义的佛学作品也可很好补全大观创作风格的全貌。
罗方舟[4](2020)在《清代杭州诗人西湖诗歌研究》文中认为西湖文学经过了元明时期的复苏发展,到清朝一代,在朝局时代的稳定下衍生出强劲有力的发展势头,展现出以诗歌为主,词、曲、文赋、传奇、小说次之的多元繁荣发展趋势。其中,杭州诗人以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诗歌创作氛围浓郁的地域文化环境,对西湖进行了全方位、多方面的吟咏书写,在西湖文学史和西湖诗歌史中皆具有独特且重要的存在意义。本文拟以“杭郡诗辑”系列中所涉及的杭州诗人为主体,辅以《清代诗文集汇编》中的诗歌选集,对清代杭州诗人西湖诗歌进行一定的探索研究。本文拟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节从大体上论述清代杭州西湖诗研究的意义和目的,并回溯历代西湖文学的发展演变,并明确西湖诗研究的定义和范围。第二章以宏观视角叙述清代杭州西湖诗繁荣发展的时代背景原因。第三章具体到清代杭州西湖诗歌的每个发展阶段及其代表诗人,并择重具体分析典型诗人的西湖诗作。第四章以清代杭州特殊的西湖诗人群体为论述对象,阐述方外、闺秀、驻守这三个诗人群体的西湖创作。第五章以西湖诗题材所呈现出的变化为讨论对象,分论清代杭州诗人西湖诗在山林、僧禅、西溪这三个方面所展现出的新变化。第六章综合回顾总结清代杭州诗人西湖诗创作的整体情况,并对其所展现的意义价值、历史定位进行总结评价。
陆光杰[5](2019)在《《唐僧弘秀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诗至唐为盛,唐之诗僧亦盛。在唐诗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唐代的诗僧和僧诗也十分兴盛,为总结唐一代诗僧盛况,李龏从有唐300年的诗僧中选取52人,诗500首,编成《唐僧弘秀集》,这部作品是现存唯一一部宋人专选唐代僧诗的选本,许多不载于它书的唐代僧诗,赖此得以保全。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说“然唐僧有专集者不过数家,其余散见诸书,渐就澌灭,龏能牟合而存之,俾残章断简一一有传于后,其收拾散亡;要亦不能谓之无功也。”目前学术界对李龏《唐僧弘秀集》的研究呈现不平衡的状态。从总体上看,学界对《唐僧弘秀集》的研究主要在某一个方面,如版本方面,很少有全面系统的研究,亦少见对其进行全面总体评价的论述。有鉴于此,本文拟从李龏生平行迹、交游,《唐僧弘秀集》的选诗内容、选诗风格、所涉佛寺考究、选僧倾向、选僧丛考,选僧宗派,以及对其客观评价等方面内容进行研究,以获得对李龏《唐僧弘秀集》更为全面准确的认识。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对论文选题的理由进行两个的方面论述,综述李龏《唐僧弘秀集》研究的现状。第一章重点探讨了李龏的生平行迹,并对其交游的对象进行了三个类别的划分:与官僚缙绅的交游、与布衣处士、道士的交游、与高僧衲子的交游。正是在与高僧衲子的交游过程中受他们的影响,从而促使李龏把目光注视到唐代的诗僧群体上,并编选了《唐僧弘秀集》。第二章分析了《唐僧弘秀集》的选诗内容、选诗风格,并考究了选诗中所涉佛寺及其宗派发展历史状况。第三章探究了《唐僧弘秀集》的选僧倾向、选僧生平以及选僧宗派,进而探析此派僧人与文学之间的关系。第四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诗僧身份的界定、诗僧的生平、选录的僧诗风格,把李龏《唐僧弘秀集》与毛晋《明僧弘秀集》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唐僧弘秀集》更加注重诗僧的专业性、较强的身份意识,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史料价值。第五章对李龏《唐僧弘秀集》进行一个总体评价。主要从其文献史料价值、局限两个方面展开,认为其具有一定的文献史料价值,在保存文献方面功不可没,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金田草[6](2019)在《徐玑诗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徐玑是南宋后期“永嘉四灵”诗派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他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精神面貌,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尤其他的诗歌创作主张在“永嘉四灵”诗派理论建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南宋后期的政治文化背景以及当时的艺术思潮,通过对徐玑生平经历的梳理和现存的164首诗歌内容进行分析研究,集中阐述徐玑的生平及其诗歌成就。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从徐玑的生平交游、诗歌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三个方面对徐玑及其诗歌作品进行研究。第一章梳理徐玑的生平、交游和思想。徐玑生活在南宋中后期,这一时期政局内乱外患,徐玑祖籍泉州晋江(今福建)人,自父辈始迁居温州永嘉。其父徐定官居潮州太守,徐玑承父荫入仕,先后任建安主薄、永州司理、龙溪县丞,移官武当县令,又改长泰县令,未到任而卒。他在仕途上历经浮沉,为官期间清正廉洁,为百姓做过很多有益之事。徐玑与当时永嘉地区的一些重要南宋文人都有联系,如诗派成员徐照、赵师秀、翁卷;同乡诗友潘柽、戴栩、叶适、薛师石、单炜等;另外还有禅师僧人。徐玑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虽任小官,却积极入世,并做出了一些政绩。他在仕途失意时,也选择修禅礼佛,寻求精神上的解脱。第二章论述徐玑诗歌的思想内容。徐玑的诗歌体裁丰富,古近体兼备。《全宋诗》共存诗164首。其中,五言律诗共94首;五言排律共12首;七言律诗共22首;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共26首;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共10首。徐玑诗歌中既有直面现实、体现时代精神的诗作,也有以抒发自我感受为主的诗歌。他的爱国忧民诗,有的表达了对国家时局清醒的认识,有的抒发了盼望建功立业、为国家效力的愿望。其余诗歌内容主要是以抒发自我感受为主,具体体现在交游诗、写景诗、咏物诗和其他诗中。徐玑诗歌内容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生活方式、诗人群体的精神面貌及交游状况。第三章论述徐玑诗歌的艺术成就。徐玑论诗有精见,其诗歌创作主张主要包括:指出声韵格律和字句锻炼是诗歌艺术的精髓;反对闭门造句,提出诗思出门多;以《诗经》和《离骚》作为诗歌创作的最高典范。他的创作主张在“永嘉四灵”提倡晚唐体律诗的理论建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徐玑善用多种诗歌体式,涉及到律诗、绝句和古体,尤擅长律诗。在诗歌创作手法上,用典自然,无论是写景状物抑或是抒情言志,都是以平常之语;他还特别注重锻炼字句,产生了很多佳句。徐玑的诗歌能够达到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的艺术境界,体现出了平淡清瘦的艺术风格。
侯本塔[7](2019)在《临济宗与宋代诗歌研究》文中提出历史发展到宋代,禅宗已成为最重要的佛教宗派,在禅门“一花五叶”仅存的临济、云门、曹洞三家中,又以临济宗的声势最为浩大。本文便是站在临济宗的本位立场,采用文献实证的研究方法,对宋代诗禅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进行考察,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五章。第一章是对临济宗传承、着述与交游之特色的分析。通过考察可知,宋代临济宗前后绵延一十五世,并发展出黄龙、杨岐、大慧、虎丘四个派系,它的影响在时间上贯穿两宋始末,空间上遍布全国各地。临济宗僧人的禅学思想丰富,文学素养精深,并创作了语录、灯录、僧传、笔记等多种类型的禅学着述。他们在与诗人的交游中,也展现出以公案、颂古和机锋为特色的时代新风。第二章为临济公案与宋代诗歌。该章对宋代八大颂古集和《正法眼藏》、《禅宗颂古联珠通集》所收临济公案进行量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公案入诗”与“诗文入案”两个视角开展诗禅关系的考察。公案入诗方面,首先对“义玄悟道”等六则临济公案在宋诗中的运用加以探讨,揭示出各则公案在诗歌创作中的主要作用和内涵演变;其次从苏轼与“三十六对”公案以及张商英的颂古创作入手,对临济宗嗣法文人的公案接受进行分析,分别指出苏轼诗歌的取象方式、表达方法和张商英颂古的渔父唱道、艳诗明禅之特色所受禅门公案的影响。诗文入案方面,分别从帝王公案、文人公案和诗歌公案三个方向进行展开,指出禅门公案对帝王与文人形象的建构,和对文人诗歌的拈提参究及禅学理解。第三章为临济颂古与宋代诗歌。该章第一节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临济颂古进行竭泽而渔式的考察,共辑得颂古5000余则,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趋势、宗派特色和代表作家加以论述。第二节将临济颂古与前人诗歌文献对读,排查出100余则颂古借用前人诗歌的案例,继而从借用对象、借用手法和借用效果三个层面对临济颂古“借诗明禅”之特色展开讨论。第三节首先对当代宋诗总集的颂古收录标准进行考察,接着对这些总集误收、重收、失收的临济颂古加以辨析,最后以《禅宗无门关》为中心,指出临济宗颂古所具有的譬喻新颖、以贬为褒和豪猛粗放之特色。第四章为临济禅法与宋代诗歌。该章第一节对临济宗“峻烈活泼”的宗风特色和“触目是道”的悟道方法加以阐述,并指出二者之间的内在融通关系。第二节从呵佛骂祖、直下承当和杀活自在三个层面入手,对临济峻烈宗风与北宋中期士林风貌之关系进行考察,认为临济宗风参与到北宋文人变革精神、文化自信和人生态度的建构之中。第三节是对“触目是道”的悟道方法与宋代咏物诗关系的探讨,指出宋代咏物诗在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所受临济宗的影响。第五章为宋代临济宗虎丘派禅诗研究。该章主要对松源崇岳、无准师范、虚堂智愚和西岩了慧等十余位虎丘派禅师的代表诗作、擅长诗体和典型诗风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虎丘派禅师重家风、轻文采、好拈颂的创作倾向。
何宇[8](2018)在《南宋禅宗大慧法脉写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慧宗杲(1089-1163)是宋代影响最大的禅师,是南岳下十四代圆悟克勤禅师法嗣。圆悟克勤是“文字禅”的代表人物,其以云门宗雪窦重显的《颂古百则》为基础编纂的《碧岩录》十卷在宋代文字禅中占有重要地位。至大慧宗杲时,临济宗“宗风大振,号临济再兴”,一跃而至极盛。而大慧烧掉师长的《碧岩录》而大倡“看话禅”,大有向禅宗“不立文字”的传统回归之意。大慧之下,法嗣日盛,人数众多,据《大慧普觉禅师年谱》记载,其中有度门弟子84人,嗣法弟子110多人,随他参禅的僧人和士大夫更是不计其数。大慧弟子及其法系形成临济宗大慧法脉,一直承袭到明清之后,遍布于南方广大地区传习禅法。大慧嗣法弟子中,着名的有橘洲宝昙、泉州教忠寺弥光、福建西禅寺鼎需、福州东禅寺思岳、饶州荐福寺悟本、温州能仁寺祖元、庐山东林寺道颜、福州西禅寺守净、明州育王寺遵璞、建宁府开善寺道谦、衡山伊山寺冲密、潭州沩山寺法宝、福州雪峰寺蕴闻、温州净居寺妙道、平江资寿寺妙总(尼僧,哲宗时丞相苏颂之孙女)等,宗杲法脉人数之多,在禅宗史上是十分罕见的。大慧弟子及后世法脉在文学创作上十分活跃。据许红霞《南宋诗僧丛考》一书考证,在有诗文集传世的12位南宋诗僧中,大部分是大慧门下弟子。虽然其中以大慧的法孙一代居多,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出,从宗杲弟子大慧法脉那一代开始,就已经保持着十分优良的创作传统和创作风气。大慧法脉的创作形式并不都是单纯意义上的纯文学创作,而是分成了三种不同的写作倾向,既包括纯文学性的诗歌创作,又包括诗禅融合的佛教文学形式的创作和禅林笔记创作。本文就是对这几种倾向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以期对大慧法脉不同类型作品的特点、内容有比较到位的把握,力求对大慧法脉内部的创作思想、写作差异的原因进行研究。论文的结构采取整体到局部的总分布局来展开,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是对大慧法脉的弟子人数进行辑佚辨别,又对其中的写作者、作品进行全面的介绍,其中第三节对大慧法脉写作倾和他们承袭大慧写作传统的不同方面进行概述,这是论文展开论述的基础。第二章以橘洲宝昙为代表,对大慧法脉中的诗文写作倾向进行详细探讨,从写作的内容、写作手法、与大慧思想中的延承与变化进行研究,指出以宝昙为代表的文学僧的文学之路创作历程。第三章是探讨大慧法脉的佛教文学形式的写作,主要分析他们受到大慧“看话禅”影响而进行的写作实践,以及他们对佛教“不涉义路”的语言文字的规避态度,最后对这类写作的特点进行分析。第四章主要是探讨大慧法脉对“前言往行”写作传统的传承,以晓莹为主要对象,集中分析禅林笔记这个写作形式宗门建设的目的性和禅史构建意识,以及晓莹禅林笔记对大慧笔记写作的突破。
王慧[9](2018)在《道璨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宋朝末期国运飘摇,文学史也进入大家缺席、中小作家腾喧的阶段。在文学批评领域,沉淀、反思、探索的时代特征显明。无文道璨是南宋末期临济宗的重要禅僧,他一生出入儒释,交游范围广泛,毕生笃于文学创作,并致力于研究诗文之道。他集禅僧、文人与诗论家身份于一体,其思想具有典型的儒释交融特征,是南宋文学僧的代表人物。道璨的海外流传文集《无文印》二十卷,是南宋重要的禅文集之一,自清末民国流传归国,尚未获得足够的关注与重视。该文集涵盖内容极广,尤其是其中丰富的文论资料,对于研究南宋末期的文坛发展与批评思想具有珍贵价值。论文臵于南宋文坛的大背景之下,以道璨为研究对象,以《无文印》中的文论资料为研究重点。第一章从道璨的生平交游和作品流传的考述入手,关注道璨早年游于儒门,而后弃儒从释的人生经历,了解他在士林与禅林的广阔交游范围,分析其援儒入佛、儒释并重思想的形成渊源,并阐述其流传文集《无文印》和《柳塘外集》的版本特征与文献价值,为其后的文学批评研究奠定基础。第二、三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均以道璨儒释会通的思想特征为切入点,主要分为诗论与文论两个板块展开论述。在诗论观上,道璨以儒家诗道为旨归,强调诗歌有益世教、载道明理的现实作用。他以清、淡、雅为风格指向建构审美传统,着力于提高宋末诗歌的创作品格。此外,道璨在诗歌创作方法上论述极多,具体涉及阅历与体验、学养与识见、师古与创新、法度与自由、活参与妙悟等诸多诗论史上的核心问题。道璨强调诗人的学养识见与阅历眼界对诗文创作的重要作用,学古而不泥于古,从法度而出自由,并援引禅家修行经验论述诗歌创作过程。他的诗论思想既有对传统诗论观点的继承,也有为针砭宋末文坛之弊而进行的调整与拓展。第三章是对道璨文论思想的论述。该章密切联系社会风气与文坛状况,充分结合宋代的党争时局、科举变革与古文运动等大事件,分析道璨结合自身经历,对四六骈文、场屋时文等实用文体的创作见解,以及对华而不实文风的猛烈抨击,并叙述他与诗论观一脉相承的散文创作理念。结语部分,总结道璨文学批评思想的特色与价值。该部分主要从语言风格、思维运用、内容特征、现实关怀的角度概述道璨文学批评思想的儒释交融特色。道璨的文学批评与江西诗法、平澹论、活法说、穷而后工论等诸多理论都存在继承与发展关系,具有涤荡文坛之弊、重建审美传统的时代价值。简而言之,本文重视禅林对文坛的观照视角,发掘域外禅僧文集的理论价值,从诗论和文论两个角度,对道璨的文学批评思想进行细致探讨,借此进一步了解宋末文坛的创作面貌与理论观点。
张明明[10](2017)在《琉球汉籍与中琉文学交流研究》文中指出琉球王国自明代被纳入中华封贡体系,与中国维持了近五百年的宗藩外交关系,琉球又是“汉字文化圈”的成员国之一,与朝鲜、越南等国一样有着悠久的汉文学史。本文将以琉球汉籍为主要依据,对琉球汉文学及中琉文学交流活动加以研讨。广义的琉球汉籍包括琉球刊刻的中国传统文献,比如琉球刻本《大学章句》、《论语集注》、《千字文》、《六谕衍义》等,还包括琉球人的汉文着述,如《球阳》、《中山世鉴》、《蓑翁片言》、《中山诗文集》等。本文以后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尤其以文学文献为核心,旨在考察琉球汉文学在中琉宗藩外交过程中的发展、流变之轨迹。另有一部分琉球汉文学作品收录于清人所辑书籍之中,也一并加以探讨,以呈现中琉文学交流之全貌。绪论部分对本课题相关的先行研究予以梳理和述评,认为琉球汉文学研究目前在中日两国都比较边缘化,没有得到学界的足够重视。琉球汉文学是沟通中琉宗藩外交的桥梁,是中琉文学交流的重要成果,在琉球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认识与梳理。具体到方法上,中琉文学交流研究应该适当运用跨学科研究,这是本文所努力尝试的方向。另外,近年来域外汉籍研究的蓬勃发展也为本文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多重借鉴。第一章运用文献学及文化学研究方法,从汉文献与汉文化两个方面对中琉文学交流的背景展开讨论。琉球汉籍既是本文的研究对象,也是主要的研究线索和文献依据。中琉文学交流包括中方和琉方两方面,有的学者侧重于利用中国涉琉文献对中琉文学交流活动展开研究,而本文则主要以琉球人所着汉籍,尤其是文学类汉籍为依据,目的是在研究中琉文学交流的同时,系统梳理和还原琉球汉文学创作与历史,并借此以凸显琉球汉文学在整个琉球文学史上的价值意义。琉球的汉文化主要集中于儒家文化和宗教文化。明清时期儒家文化在“怀柔远人”与“向慕华风”的中琉宗藩外交环境下悄然滋长,由形制到内核、由程式到生活;由教育及官制,由官方至民间,呈现出无往不利的势头,在清朝中期达到鼎盛。宗教文化中最为显着的当属发源于闽,共同信奉于琉闽地区的“天妃”信仰,天妃信仰反映了琉闽之间的文化互动以及中琉封贡过程中的宗教仪轨,见证了五百余年中琉“海上丝绸之路”的光辉历程,系琉球汉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背景的琉球儒学与天妃信仰在琉球汉籍中有广泛地反映,对中琉文学交流也起到了根本性的影响作用。第二章主要从文学内部讨论琉球文人的汉文学创作以及与中国文人的文学交流情况。首先以琉球文人程顺则《中山诗文集》为例,通过康熙年间汪楫、林麟焻一行册封琉球时与琉球君臣的诗文唱和,考察琉球王室与首里府贵族阶层的汉文学创作。其次,以“家族文学研究”的视角,揭示琉球家族文学及其文学家族之状况。明太祖时赐琉球国“闽人三十六姓”,他们的后裔常居久米村或称“唐荣”,担任涉华事务的相关官职,闽人三十六姓及其后裔将久米村打造成了琉球的华人聚居地。久米村士大夫因其家学渊源而成为琉球汉文学的主力,到清朝中后期更是独占鳌头,坐上琉球汉文文坛的第一把交椅,远非琉球其他地区文人所能及。久米村人以其独特的家学背景而得以形成文学家族。本章主要以久米村蔡氏家族为例,分析琉球汉文创作的特点。蔡氏家族成员蔡大鼎是第二尚氏王朝后期最为高产的琉球汉文学家,其个人诗文集共计八部,在琉球汉文学史上首屈一指。蔡大鼎的诗文创作不仅是中琉文学交流的一个典型范例,也为晚清社会生活史提供了诸多珍贵的文献材料。第三章以外交史视角对中琉文学交流及琉球汉文学作品加以讨论。中琉之间的官方文学交流主要是以“诗赋外交”形式得以呈现的,包括互遣使节与官生留学两种途径。本章以徐葆光《中山赠送诗文》为例,通过徐葆光康熙五十八年(1719)的琉球册封之行及相应诗文唱和,再现中琉文学交流的盛况。又以国子监琉球官学教习潘相、孙衣言、徐干等人的相关记录为依据,还原琉球官生的在华交游与文学创作等活动。中琉文学交流在民间层面也一样如火如荼,琉球官话是中琉民间文化交流的典型载体,《白姓》与《广应官话》等琉球官话作为一般性的语文学习用书,是普通琉球人学习汉语及汉文学的入门读物,而《条款官话》则因其独特的政治隐喻呈现出与普通琉球官话相异的特征,故而单独对其展开深入地探讨。琉僧的诗文水平普遍较高,是琉球汉文学史上的典范。僧侣文学堪称琉球汉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视作中琉官方“诗赋外交”的一种“变体”或补充。第四章从地域文学的角度探讨琉闽之间的文人交游与创作。明清时期共有七位闽籍册封琉球使,他们对中琉文学交流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其中又以林麟焻、齐鲲等人为代表。此外,琉球汉籍序跋大部分亦由闽人所作,这些闽人序跋对琉球汉文学的研究极有裨益,由于琉球人自身文学批评方面的文章甚少,闽人序跋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填补了琉球汉文学批评史的空白,值得特别关注。从康熙二十年(1681)任尹所作《寒窗纪事序》到光绪九年(1883)叶秉枢《北燕游草序》整整两百年时间内,琉闽之间的文人交流未曾间断,闽人序跋完整再现了汉文学创作风貌以及中琉文学交流之盛,可谓益在当时,功在千秋。最后一章从学术史角度为全文作一总结,对琉球汉文学的价值意义予以重新审视与评估。针对琉球学以及琉球汉文学研究的边缘化现象,本文认为其既有客观性的原因,也有一定程度上被学界忽略的人为因素。因此,笔者呼吁中日琉球学界加强对琉球汉文学的还原与重构,一方面应着力于构建琉球汉文学研究自身的话语体系和学术环境,一方面应该在基础文献整理等方面注重普及推广工作,使得琉球汉文献与汉文学得到更广泛的接受和理解。中琉邦交五百年的漫长岁月里,文学交流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有清一代,以琉球汉籍为载体的中琉文学交流在康熙至光绪的两百余年左右的时间内渐成燎原之势,相对于日本、朝鲜等已经有着上千年汉文化底蕴的国家来说堪称神速之奇迹,琉球汉籍生动地再现了中琉历史上的文化交流场景,而琉球汉文学则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文化遗产。此外,中琉文学交流中所体现的求同存异的交往之道对当下国际形势亦可以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这或许也是域外汉籍研究的现实意义和根本旨归。
二、《南宋诗僧丛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宋诗僧丛考》(论文提纲范文)
(3)作为诗文僧的物初大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概念的说明与界定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物初大观与南宋后期两浙丛林生态 |
第一节 统治者崇佛 |
第二节 禅文化深厚 |
第三节 诗文化蓬勃 |
第四节 禅风广被东瀛 |
第五节 崇尚外学 |
第二章 物初大观的诗学主张 |
第一节 创作论:天趣自得 |
一、“天趣自得”说的时代背景 |
二、“天趣自得”说的意义 |
第二节 审美论:意在言外 |
一、“意在言外”说含义 |
二、“意在言外”说的禅学内涵 |
第三节 转益多师,博采众长 |
一、追慕陶潜,清淡自然 |
二、师法韩愈,健劲奇峭 |
第三章 物初大观的诗歌创作 |
第一节 物初大观的诗歌题材 |
一、酬唱应和,以诗会友 |
二、山水清音,生活之趣 |
三、尘世之苦,忧民之怀 |
四、文字般若,如来智慧 |
第二节 物初大观的诗歌体式 |
一、古体诗健劲奇崛 |
二、律诗工整圆熟 |
三、绝句流丽自然 |
第四章 物初大观的散体文创作 |
第一节 物初大观散体文的主要内容 |
一、记叙行履系年及交游情况 |
二、品评诗文书画艺术 |
三、载录禅僧事迹及佛事活动 |
第二节 物初大观散体文的艺术特色 |
一、叙议结合,情理并重 |
二、长短相宜,挥洒自如 |
三、以游戏笔墨洞见底蕴 |
第五章 物初大观其他文体创作 |
第一节 赋文 |
第二节 《物初大观禅师语录》 |
一、颂古 |
二、偈颂 |
三、佛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4)清代杭州诗人西湖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1.1.1 对西湖诗歌的综合研究 |
1.1.2 对西湖诗人的个案研究 |
1.2 论文选题的意义及界定范围 |
1.2.1 杭州与西湖 |
1.2.2 关于清代杭州的西湖诗 |
1.2.3 关于清代杭州诗人的西湖诗创作 |
1.2.4 关于清代杭州诗人西湖诗的定义和范围 |
第二章 清代杭州诗人西湖诗的时代背景 |
2.1 富足丰饶的繁华之地 |
2.2 地域、王朝共同作用下的文化氛围 |
2.3 康、乾两帝南巡游湖的名人效应 |
第三章 清代杭州诗人西湖诗的演变发展 |
3.1 清代前期杭州诗人的西湖诗 |
3.1.1 沈峻曾、张贲孙等遗民诗人的西湖诗 |
3.1.2 “西泠十子”的西湖诗 |
3.1.3 其他诗人的西湖诗 |
3.2 清代中期杭州诗人的西湖诗 |
3.2.1 厉鹗的西湖诗 |
3.2.2 杭世骏、周京等南屏诗人的西湖诗 |
3.2.3 吴颖芳、吴锡麒的西湖诗 |
3.2.4 朱彭、宋大樽的西湖诗 |
3.2.5 其他诗人的西湖诗 |
3.3 清代后期杭州诗人的西湖诗 |
3.3.1 陈文述的西湖诗 |
3.3.2 吴兆麟的西湖诗 |
3.3.3 胡凤丹、丁丙的西湖诗 |
3.3.4 其他诗人的西湖诗 |
第四章 清代杭州西湖诗的特殊诗人群体 |
4.1 杭州方外诗人 |
4.2 杭州闺秀诗人 |
4.3 杭州驻防诗人 |
第五章 清代杭州诗人西湖诗的题材新变 |
5.1 人迹入山林 |
5.1.1 吴山 |
5.1.2 凤凰山 |
5.1.3 宝石山、葛岭 |
5.1.4 丁家山、天竺山、风篁岭 |
5.2 寻僧叩庙去 |
5.2.1 访僧 |
5.2.2 叩寺 |
5.2.3 奇景 |
5.3 泛舟西溪里 |
5.3.1 西溪探梅 |
5.3.2 秋雪白芦 |
5.3.3 林庄溪舍 |
第六章 清代杭州诗人西湖诗的价值与意义 |
6.1 清代杭州诗人西湖诗的整体观照 |
6.1.1 体裁、题材 |
6.1.2 艺术风格 |
6.1.3 诗人类型 |
6.2 清代杭州诗人西湖诗的意义价值 |
6.2.1 对西湖的全方位诗意呈现 |
6.2.2 对清代杭州诗人风雅的诗意呈现 |
6.3 清代杭州诗人西湖诗的文学史定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5)《唐僧弘秀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唐僧弘秀集》编者李龏 |
第一节 李龏的生平行迹 |
第二节 李龏交游考 |
一、与官僚缙绅的交游 |
二、与布衣处士、道士的交游 |
三、与高僧衲子的交游 |
第二章 《唐僧弘秀集》的选诗研究 |
第一节 选诗内容 |
一、赠别诗 |
二、酬和诗 |
三、感怀伤时之作 |
四、闲适诗 |
第二节 选诗风格 |
一、清雅 |
二、雄奇险怪 |
三、尚苦吟 |
第三节 选诗中所涉佛寺考 |
第三章 《唐僧弘秀集》的选僧研究 |
第一节 选僧倾向 |
一、高道 |
二、内供奉 |
三、名弘才秀 |
第二节 选僧丛考 |
一、选僧丛考 |
二、选僧宗派及此派僧与文学的关系 |
三、仅选《唐僧弘秀集》集中诗僧的缘由 |
第四章 与《明僧弘秀集》比较 |
第一节 诗僧身份的界定 |
第二节 诗僧生平行迹 |
第三节 选录的僧诗风格 |
第五章 李龏《唐僧弘秀集》的价值与局限 |
第一节 李龏《唐僧弘秀集》的文献史料价值 |
第二节 李龏《唐僧弘秀集》的局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6)徐玑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徐玑的生平、交游和思想 |
第一节 徐玑的生平 |
第二节 徐玑的交游 |
第三节 徐玑的思想 |
第二章 徐玑诗歌的思想内容 |
第一节 爱国忧民诗 |
第二节 交游诗 |
第三节 写景诗 |
第四节 咏物诗 |
第五节 其他诗 |
第三章 徐玑诗歌艺术成就 |
第一节 徐玑诗歌的创作主张 |
第二节 徐玑诗歌的体裁特点 |
第三节 徐玑诗歌的表现手法 |
第四节 徐玑诗歌的艺术境界和风格 |
第五节 徐玑在永嘉四灵中的地位及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临济宗与宋代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宋代临济宗的传承、着述与交游 |
第一节 临济宗的法脉传承 |
一、北宋中期以前的临济宗 |
二、北宋中后期的临济宗黄龙派和杨岐派 |
三、南宋时期的临济宗大慧派和虎丘派 |
第二节 临济宗的禅学着述 |
一、语录灯录类着述 |
二、僧传笔记类着述 |
三、拈古颂古类着述 |
四、禅门宗义类着述 |
第三节 临济宗的士林交游 |
一、禅门公案与谈禅论道 |
二、禅门颂古与诗文酬唱 |
三、临济禅法与机锋对答 |
四、别集序跋与祖师真赞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临济公案与宋代诗歌 |
第一节 唐宋临济宗公案述论 |
一、“八大颂古”所收临济公案 |
二、《正法眼藏》所收临济公案 |
三、《禅宗颂古联珠通集》所收临济公案 |
第二节 公案入诗:临济公案及其诗歌表达 |
一、悟道公案:宋人“以临济公案入诗”之一 |
二、示法公案:宋人“以临济公案入诗”之二 |
三、勘验公案:宋人“以临济公案入诗”之三 |
四、宋代临济宗嗣法文人的公案接受研究 |
第三节 诗文入案:临济宗的特殊参学法门 |
一、帝王公案:皇帝形象的历史演变 |
二、文人公案:文人形象的禅门建构——以“韩愈见大颠”为中心 |
三、诗歌公案:上堂举诗与诗下开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临济颂古与宋代诗歌 |
第一节 宋代临济宗颂古发展析论 |
一、临济颂古的发展趋势 |
二、临济颂古的宗派特色 |
三、临济颂古的代表作家 |
第二节 借诗明禅:临济颂古与前人诗歌关系 |
一、借诗明禅之借用对象 |
二、借诗明禅之借用手法 |
三、借诗明禅之借用意义 |
四、借诗明禅与颂古入诗 |
第三节 颂古即诗:作为宋代诗歌的禅门颂古 |
一、当代宋诗总集的颂古收录标准 |
二、宋代临济颂古的辑佚考辨 |
三、临济颂古的诗歌美学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临济禅法与宋代诗歌 |
第一节 临济宗禅法特色论析 |
一、“峻烈活泼”的宗风面貌 |
二、“触目是道”的悟道方法 |
三、宗风特色与悟道方法之关系 |
第二节 呵佛骂祖,杀活自在——临济宗风与北宋中期士林风貌 |
一、呵佛骂祖:北宋文人的变革精神 |
二、直下承当:北宋文人的文化自信 |
三、杀活自在:北宋文人的人生态度 |
第三节 触目是道,物物真灵——悟道方法与宋代咏物诗之关系 |
一、咏物与说禅:宋代咏物诗的创作观念 |
二、蹇驴与桃花:咏物诗歌意象的禅学化 |
三、言体与言用:宋代咏物诗的创作手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宋代临济宗虎丘派禅诗研究 |
第一节 虎丘派前三世的禅诗 |
一、朱瑾与像赞:虎丘绍隆的禅诗 |
二、蜻蜓与唱酬:应庵昙华的禅诗 |
三、送别与示徒:密庵咸杰的禅诗 |
第二节 虎丘派第四世的禅诗 |
一、自诒与贺寿:破庵祖先的禅诗 |
二、啸月与弄潮:峻烈激猛的松源诗风 |
三、赠别与山居:冲淡自然的松源诗风 |
第三节 虎丘派第五世的禅诗 |
一、衣食住行,花鸟草木:松源弟子咏物诗 |
二、肆口而说,迅机痛快:无准师范的禅诗 |
三、词章骈俪,敷腴调畅:石田法薰的禅诗 |
第四节 虎丘派第六世的禅诗 |
一、禅理生活,五律尤佳:虚堂智愚的禅诗 |
二、古体赠别,骚体祖赞:石溪心月的禅诗 |
三、禅会图赞,题号诗偈:西岩了慧的禅诗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唐宋临济宗禅师名录 |
附录二:禅林僧史灯录所收唐宋临济僧资料一览表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后记 |
(8)南宋禅宗大慧法脉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大慧弟子及其创作概述 |
第一节 大慧弟子群体身份的界定 |
第二节 大慧弟子着述概况 |
一、橘洲宝昙与《橘洲文集》 |
二、云卧晓莹与《云卧纪谭》《罗湖野录》 |
三、其他弟子与语录传记类着述 |
第三节 大慧法脉的三种创作倾向 |
一、大慧诗禅写作方向的开拓——以橘洲宝昙为例 |
二、大慧法脉的佛教文学写作 |
三、大慧禅林笔记写作的传承——以云卧晓莹为例 |
第二章 文学指归:橘洲宝昙的诗歌创作 |
第一节 宝昙的诗歌创作 |
一、宝昙诗歌范式 |
二、宝昙诗歌主题 |
第二节 师法苏黄的写作实践 |
一、“禁体物语”与“诗战” |
二、散文诗笔法 |
第三节 宝昙对大慧思想的接受与变革 |
一、接受:对儒禅互通思想的体认 |
二、嬗变:由禅僧到文学僧 |
第三章 禅学坚守:大慧法脉的佛理诗写作 |
第一节 大慧法脉创作形式与内容 |
一、颂古对“看话禅”的运用 |
二、偈颂对“文字葛藤”的批判 |
三、人物赞 |
第二节 大慧法脉创作的特点 |
第三节 大慧法脉的禅法弘扬之路 |
第四章 禅史建构:晓莹禅林笔记的纪事传承与转变 |
第一节 纪事传承:典范塑造的手段继承 |
一、禅机勘验 |
二、人物塑造 |
第二节 意识转变:由禅门神迹到史料纪实 |
第三节 文本控制:“互见法”的史笔新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道璨文学批评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第一章 道璨其人及作品 |
第一节 道璨其人介绍 |
一、经历简说 |
二、交游略述 |
第二节 道璨思想探源 |
一、道璨的佛学思想:取法临济,历参诸老 |
二、道璨的儒家思想:奖忠说孝、养气明德 |
三、道璨思想的融合:援儒入佛、儒释并重 |
第三节 道璨着述流传 |
一、国内流传:《柳塘外集》 |
二、海外流传:《无文印》 |
第二章 道璨的诗论观 |
第一节 诗道阐释 |
一、本质界定:“诗,天地间清气” |
二、功能探讨:“可兴可怨可群” |
三、意识指向:“诛奸谀于既往,发潜德之幽光” |
第二节 诗法探讨 |
一、阅历与体验:“穷益固,诗益昌” |
二、学养与识见:“学益老,养益正”;“士以识为主” |
三、师古与创新:“文章在人心,万世同一关棙” |
四、法度与自由:“作诗文不必出自己意,须是谨守古人法度” |
五、活参与妙悟:“须从言外参,莫向纸上穷” |
第三节 诗美理想 |
一、清 |
二、淡 |
三、雅 |
第三章 道璨的文论观 |
第一节 对四六骈文的见解 |
第二节 对场屋时文的批评 |
第三节 对散文创作的关注 |
结语:道璨文学批评思想的特色与价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琉球汉籍与中琉文学交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史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一章 作为背景的琉球汉文献与汉文化 |
第一节 琉球汉籍及其文献价值 |
一、琉球汉籍的分类 |
二、琉球人汉文诗文集述略 |
(一) 馆藏概况 |
(二) 提要 |
第二节 琉球汉文化的来源与结构 |
一、儒家文化在琉球的传播和受容 |
(一) “怀柔远人”与“向慕华风” |
(二) 琉球儒学传统的建立与发展 |
二、中琉“天妃”信仰 |
(一) 册封使笔下的天妃灵应事迹 |
(二) 《指南广义》中的天妃祭祀仪轨 |
(三) 天妃信仰的“由闽入琉”、“由民到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琉球文人的汉文学创作与交流 |
第一节 琉球王室及首里贵族的汉文学活动 |
第二节 久米村士族与汉文学 |
第三节 久米村蔡氏家族及其家族文学 |
一、蔡氏家族谱系 |
二、蔡氏各门之文人与文学 |
(一) 仪间家 |
(二) 具志家 |
(三) 志多伯家 |
(四) 具志头家 |
(五) 伊计家 |
第四节 蔡大鼎的在华游历与文学创作 |
一、《北上杂记》中的晚清印象 |
(一) “姚氏请佣记” |
(二) “庚辰记事”中的晚清医药行业 |
(三) “不啻风俗之美”——藩国文人的“慕华”心态 |
二、《北燕游草》与晚清邮驿体系 |
(一) “皇皇四牡宿庚邮”——清代邮驿的外交职能 |
(二) 物候差异与邮驿诗中的异域体验 |
(三) “驿壁和诗”之风与蔡大鼎的驿壁诗创作 |
三、蔡大鼎的艳诗创作与“士妓艳情”传统 |
(一) “不醉容兮醉心”——蔡大鼎的“意淫”观 |
(二) 晚清冶游之风与藩国士人“风流想象”的背离 |
(三) “相游梦里辻山上”——“岛女”情结与民风民俗 |
(四) 东亚汉诗中的“士妓艳情”传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琉外交往来与文学交流 |
第一节 “诗赋外交”与中琉文学交流 |
一、中国“诗赋外交”的传统与方法 |
二、康熙五十八年的中琉“诗赋外交” |
(一) 《中山赠送诗文》等文献中的“诗赋外交”细节及其本事 |
(二) 中琉“诗赋外交”的文学史意义 |
第二节 官生派遣与文学交流 |
一、清代国子监琉球官学及其文学教育 |
(一) 国子监琉球官学的开设 |
(二) 潘相《琉球入学见闻录》与琉球官学教育 |
二、琉球官生的汉文学创作及其交流史意义 |
(一) 琉球官学文学教育的传承 |
(二) 《琉球诗课》及其选题策略 |
(三) 琉球教习孙衣言的评点策略 |
(四) 科举文学在琉球的传播与影响 |
第三节 作为汉语课本的琉球官话 |
一、《白姓》及《广应官话》等 |
二、《条款官话》与晚清琉球外交 |
(一) 《条款官话》——非同常态的官话读本 |
(二) 琉球对“中日两属”身份的焦虑 |
(三) 国际政治生态下的“小国外交”策略 |
第四节 宗藩邦交背景下的琉球僧侣文学 |
一、“以寺为塾,以僧为师”——琉球僧侣文化 |
二、《中山赠送诗文》中的琉球僧诗 |
(一) 徐葆光与琉僧之间的文学交游与创作 |
(二) 琉球僧诗的艺术特征及其文学交流史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琉球与福建之间的区域文学交流 |
第一节 琉、闽两地文人的文学交流 |
一、闽籍册封琉球使与中琉文学交流 |
二、琉、闽两地文人交游概况 |
第二节 琉球汉籍中的闽人序跋及其批评史意义 |
一、“天之生才,不域于地”——文学地理观 |
二、“惟久米村为尤着”——文学家族观 |
三、“高明正大,温厚和平”——儒家诗教观 |
四、“诗之为体,体制非一”——诗格诗法论 |
五、“相见恨晚,遂成莫逆”——文人交游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琉球汉文学的学术史意义 |
第一节 汉文学在琉球文学史上的特殊意义 |
一、“都为皇华膺使命”——宗藩外交意义 |
二、“无价文章动海滨”——文学传播意义 |
三、“一卷冰雪清我心”——文学批评意义 |
四、“异地芝兰笑语通”——文化共通意义 |
第二节 琉球汉文学史的反思、还原与重构 |
一、汉文学在琉球文学史研究中的被忽视与被遮蔽 |
二、琉球汉文学史的还原与重构 |
本章小结 |
附录 琉球汉籍《球阳》与《遗老说传》关系考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及学术活动 |
后记 |
四、《南宋诗僧丛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李龚《唐僧弘秀集》审美研究[D]. 龚一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论两宋诗僧与诗社的文学史意义[J]. 李小荣. 中国俗文化研究, 2021(01)
- [3]作为诗文僧的物初大观研究[D]. 姚梦圆.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4]清代杭州诗人西湖诗歌研究[D]. 罗方舟.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5]《唐僧弘秀集》研究[D]. 陆光杰. 贵州民族大学, 2019(08)
- [6]徐玑诗歌研究[D]. 金田草.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7]临济宗与宋代诗歌研究[D]. 侯本塔. 暨南大学, 2019(12)
- [8]南宋禅宗大慧法脉写作研究[D]. 何宇.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9]道璨文学批评思想研究[D]. 王慧. 安徽师范大学, 2018(01)
- [10]琉球汉籍与中琉文学交流研究[D]. 张明明. 武汉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