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州龙11·11活动在羊城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周兴[1](2019)在《明代广东儒学史研究》文中提出明代以前,两广地区一直是中国较为落后的地区,儒学的传播也较为薄弱。然而,从明代开始,广东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在思想界也同时出现了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儒家学者群体。明代广东儒学的兴盛与广东社会的发展存在着复杂的内在关系。儒学以“仁道”作为学术的追求目标,实现“仁道”的主要途径是礼的践履。宋明儒学尤其如此,其表现在道学成为宋明儒学的主流,它延续了宋、元、明三个朝代,长达七百余年。仅从延续时间之长,就可看到道学在中国历史上所具备的强劲生命力。与宋明全国儒学的总体状况一样,明代广东儒学也以道学为主流、实学为支流。本文重点考察广东各派儒家学者的思想理论及其格君、泽民的经世实践,探讨儒学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所产生的历史作用。第一章简述明代之前广东内部经济、文化格局的变化。两汉、六朝时期,粤西和粤北因地处岭南联系中原的主要交通线,成为广东经济的重心;隋唐时期,由于主要交通线转移到粤北,粤西衰落;宋元时期,粤中、粤东和海南地区得到大规模开发,广东经济重心完成了由内地山区向沿海地区的转移。广东内部文化中心的变迁亦大体同步,两汉时期粤西成为儒学中心,六朝、隋唐时期佛教、道教兴盛于粤中、粤北。两宋时期儒学主要在粤中、粤东和海南传播,为明代儒学在这三个地区的兴起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叙述明初统治者的文教政策及明代前期广东儒学的初步兴起。明朝建立后,统治者非常重视儒学教育,广东各地普遍设立学校,为广东儒家学者群体的出现准备了必要条件。虽然明初逐步确立起朱学的统治地位,但明初思想家注重在心上做工夫,潜藏着心学的发展方向。明代前期,广东学者丘濬和陈献章突破了朱学,其中丘濬不再做“明道”的理论工作而着力于“行道”实践,丘濬格君及推行礼教的实践表明他实际上转向了实学。陈献章则提出“静中养出端倪”的学术宗旨,着重体悟“仁”的内涵,其弟子林光和张诩进一步发展了白沙心学的内在一面,但两人之学都很快沉寂。白沙学派对出处的态度表明,白沙心学难以将仁道落实于经世实践。第三章阐述甘泉学派如何将心学的理念落实于经世实践。湛若水提出“随处体认天理”的宗旨,改造程朱的“敬”作为其修养工夫,并通过“心事合一”的理论将“敬”落实于“事”,从而将仁道落实到经世实践。湛若水通过格君和宗族建设的实践,要求将“敬”的工夫贯彻到政治事务和社会生活。湛若水弟子庞嵩和唐伯元都企图克服王学的空虚,庞嵩以甘泉心学兼融王学,而唐伯元则以甘泉心学批判王学。从陈献章到湛若水,心学呈现出合乎逻辑的发展过程。第四章叙述广东王学的理论及礼教实践。王阳明先后提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等宗旨,其学在理论上实现了明道与行道的合一,对仁道的理论探讨提升了一个层次。广东的王门后学以方献夫、薛侃和杨起元最为显着。方献夫提出“知本”作为学术宗旨,然而在其理论结构中不重视“事”的一面。在嘉靖初,方献夫将心学思想运用于“大礼议”的政治斗争,以礼制合于人情作为理论根据。薛侃以“格物”为其学的核心,但强化了王学本体中的虚的一面,晚年的“格物”更走向了空虚。薛侃发展了王阳明的《南赣乡约》作为落实仁道的主要途径。杨起元着重阐述“赤子之心”的内涵,并以“赤子之心”来落实孝弟慈等道德价值,但在理论上消解了儒家道德修养的工夫。第五章论述明代广东朱子学者的思想及其推进朱熹礼教的主要途径。其中,霍韬以“居处恭”发挥朱学持敬修养的工夫,并通过礼落实于“事”。他在“大礼议”中坚持宗法秩序作为礼的根本,同时致力于宗族的制度化建设。黄佐以“博文约礼”为宗旨,其推行礼教的方式主要是乡约的制度设计。霍韬、黄佐分别将朱熹《家礼》、《增补吕氏乡约》的原则以社会制度的形式落实于社会生活,这是他们对朱熹礼教的推进。第六章叙述明代中后期广东实学的理论及经世实践。陈建维护朱学而驳斥心学,但放弃探讨本体问题而偏向于研究国家的现实问题,转向了实学的经世方案。海瑞以心学为根基而以实学为归宿,其“养气”论塑造出其刚毅的道德人格,“万物一体”之说培养了他对社会大众的责任心,其“行道”的主要途径是社会经济改革。叶春及虽然继承了甘泉心学,但其学术的重点转向了推行社会经济改革,并且以推行乡约的形式落实仁道。总体上看,实学与道学有着紧密联系,在“明道”的层面接受道学的解释而不再作理论上的探讨,而将学术重心转向“行道”,但不以推行道德价值的礼教为主,而致力于探讨实际的政治、经济问题的解决方案。明末清初,广东儒者基本坚持以文经世的实学路线。第七章讨论明代广东儒学的特征,附带述及明代广东儒学的历史影响。就明代广东的儒家学者群体而论,道学在基层社会推行礼教的成就更突出,而实学则在格君的政治实践中更成功。道学以推行礼教作为“行道”的主要方式,其礼教以心性修养工夫为根基,以宗族和乡约为主要形式,将儒家的价值理念落实于社会生活,为民众奠定安身立命之基,塑造民众的人格,在提高民众素质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发展,这在粤中、粤东表现得很突出。实学也重视社会建设,但侧重以礼仪制度来管理社会,礼教难以深入推行,社会不能持续发展,在海南可见到这一点。同时,礼教的推行不仅实现了广东与全国在社会风俗上的统一,而且儒家的文化价值系统主导着社会生活。广东学者与外省学者共同缔造了明代的心学思潮,从而在深层的思想文化层面融入中央王朝。明代广东儒学的成就在清代仍发挥着重大影响,主要表现是康有为对心学的继承。康有为将心学的理念推向制度化,晚年以孔子之教为“国魂”并提升至国教的地位,作为救国的根本途径。本文的结论是,明代广东儒学在改造广东地方社会的过程中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其中礼教起着关键的作用。礼教是儒学的精华,礼教构建的文化价值系统为广东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这是儒家仁道落实于社会的结果。道学充分地发挥了儒家礼教的精蕴。道学以礼教落实儒家的道德价值,塑造了民众的人格,重建了社会结构,从而实现了对人自身和社会的改造。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儒学的理论创新不可或缺,如何将儒学的价值理念加以解释,以适应文化各异的各地民众的需要,这就需要学者吸取本地思想资源,在这方面道学显然具有优势。明代前期,陈献章过于吸收佛教、道家的理论,在开创心学的同时,又使儒学的道德价值出现偏颇。明代中期,以湛若水为代表的心学家对白沙心学进行了纠偏,将儒学的道德价值贯彻于经世实践之中,其表现是在礼教中将“敬”的工夫落实在社会生活中。与此同时,外来的王学与甘泉心学的作用是相同的。以霍韬、黄佐为代表的广东理学家则将道德价值以制度化的形式落实于社会生活。明代中后期,由于国家政治、经济危机逐渐加深,社会矛盾逐步激化,实学逐渐兴起,儒学逐步向近代转型。从明代广东儒学的总体情况看,道学在以礼教改造社会、提升人的综合素质等方面体现了强大的能力,这既是明代广东儒学兴盛与社会发展基本同步的原因,也是道学作为宋明儒学主流的原因。
黄平,姜萤,杨国华,张肖克[2](2019)在《缅怀一代宗师高月明先生》文中研究指明高月明先生是中国白酒界泰斗、一代宗师,是自学成才的酒界权威,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典范。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品德高尚,对中国酿酒事业贡献卓着。他的辞世是中国酒业的一大损失。缅怀高月明先生。
黄平,姜萤,杨国华,张肖克[3](2017)在《巨星陨落 酒界同悲——缅怀白酒巨匠沈怡方先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酒业巨匠,一代宗师;桃李天下,华章满园。传承创新,继往开来;科技领先,实践检验。苦心耕耘,终成正果;引领后者,攀登高峰。
林杰[4](2017)在《明代福州濂江林氏家庭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濂江林氏家族是明代福州极富盛名的科举家族、文学家族。该家族自其第21世子孙林镠于永乐末年考中举人开始,至崇祯年间,科甲相继,绵延二百余年。又该家族有着述行世者代有其人,创作实绩可观,着实是明代难得一见的名门望族。本文以濂江林氏家族为研究对象,力图在全面考察濂江林氏家族原始文献基础上,第一次系统地考察明代濂江林氏家族及其文学创作的全貌,深入探讨该家族文学创作得以世代传承不替的原因及其在明代文学发展史中的独特地位。本文分为绪论、正文与附录三个部分。绪论部分阐明选题意义,梳理研究现状,陈述研究思路。正文共八章。前四章为整体研究。第一章,明代濂江林氏的家族概况。首先从地域文化、历史环境两方面分析孕育出明代濂江林氏家族的外部环境。接着,深入明代濂江林氏家族的内部,阐明其渊源与世系、成员与科宦,并对明代濂江林氏文人的着述与存佚情况作一全面细致的考察,展示该家族在文学创作上所取得的实绩。第二章,明代濂江林氏的文化传统。本章从“家学”、“家风”两方面阐明推动明代濂江林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关键因素——独有的文化传统。重点论述了该家族“学宗朱子”、“经史传家”、“诗书传家”的家学传统,以及以儒家伦理道德为基础的良好家风。第三章,明代濂江林氏的文学风貌。本章从主题取向与艺术特色两个方面考察明代濂江林氏家族在文学创作上的整体风貌。首先重点探讨在政治地位、精神信仰和家族关系影响下,明代濂江林氏家族文学在主题取向上所表现出来的鲜明特点。接着,在论述明代濂江林氏家族在文学创作上所坚守的“风雅之道”基础上,重点阐明其重“理”、尚“雅”的艺术特色。第四章,明代濂江林氏的倭难书写。本章分别从内容和艺术特点两个方面对明代濂江林氏的倭难书写文本进行分析。内容上从“对倭难破坏性的书写”、“对倭难背景下的社会人情的书写”、“ 颂抗倭战争的胜利及对抗倭英雄的文学书写”三个方面展开细致论述;艺术特点上,则重点分析其“议论精警深刻”、“写人惟妙惟肖”、“抒情真切深挚”三个方面的特点。后四章为个案分析。对明代濂江林氏家族各代子孙中具有代表性的成员的文学创作进行分析,以略见各代成员文学创作之一斑。第五章,林瀚的诗文创作。从诗歌题材角度入手,考察开明代濂江林氏家族数百年文脉的关键性人物——林瀚的诗歌创作,重点比较了林瀚与“茶陵派”领袖李东阳在诗歌创作中的异同,展示出林瀚诗歌创作的独特魅力。对于林瀚的散文创作,则着重论述其长于记叙、论理的特点。第六章,林庭机的诗文创作。从诗歌创作分期角度入手,考察林庭机在前、中、后三个创作分期中所展现出来的不同面貌,勾勒出林庭机诗风演变的大致脉络。至于林庭机的散文,首先论述其议论类散文见解精辟、旁征博引的特点;接着论述其叙事类散文善于穿插典型事例,从而塑造出了一批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的特点;最后以其祭文为中心阐明其抒情类散文情思深挚的特点。第七章,林燫的诗文创作。从诗歌体式角度入手,考察林燫在各体诗歌创作上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面貌,展示出林燫在各体诗歌创作上所取得的不同造诣。散文方面,首先论述其散文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明确的用世取向,进而阐明林燫的散文很好地继承了父祖为文重“理”的传统,往往以议论透辟见长的特点,最后着重讨论林燫那些能融议论、叙述与抒情于一体的优秀作品。第八章,林世璧的诗歌创作。本章专论林世璧在古体诗歌创作,分别论述了林世璧古体诗歌在意象运用、意境营造、人物形象塑造、语言形式等方面所展现出来的独特魅力,并在此基础上阐明林世璧古体诗歌创作虽与李白的古体诗有着不少的相似性,却少有太白诗中特有的明朗、乐观的情感表达的原因。本文的附录部分为明代濂江林氏年表,是明代濂江林氏家族文学研究的基础。
吕慧杰[5](2015)在《微博公益传播研究 ——以新浪微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微博作为新媒体的代表不仅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而且重塑了社会个体的生活方式,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为社会公益组织提供了新动力,改变了传统公益组织的传播方式,拓展了公益组织传播的平台。自2008年汶川地震后,公民公益意识爆发式觉醒,我国公益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微博打拐”、“免费午餐”等草根公益组织利用微博传播速度的高效、参与的便捷、互动性极强等特点为公民参与公益事业提供了平台,并将公众诉求与政府支持进行结合,形成了线上线下的良性互动模式,开启了我国公益事业的新篇章。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笔者以社群主义为理论基础,从传播学角度对微博公益传播过程进行研究,通过把关人理论、议程设置等传播学理论,分析其传播构成要素及传播机制,通过免费午餐个案进一步研究微博公益的传播模式,有助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利用微博平台开展高效的公益活动,为我国公益事业的推进提供一些参考。
杨匡和[6](2014)在《元代诗序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对蒙元时期(1206-1368)约一个半世纪的诗序的整理与研究。简言之,“诗序”是指依附于或关联着诗歌的序文。它是以《毛诗序》为源头,逐渐与诗歌创作活动结合(关联)在一起的一种散文形式。本文的研究对象以处于诗题与诗歌正文之间的诗前序为主,兼顾处于卷首(尾)的诗集(稿)序以及少量的诗文合集序、诗词合集序。“绪论”先对本论文的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作了交待,然后对诗序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主要介绍了二十世纪以来的诗序研究状况:《毛诗序》的研究仍是热点,《毛诗序》之外的断代诗序研究方面,唐代诗序研究成果较为突出,宋代诗序研究有少量成果,蒙元诗序研究相当薄弱。第一章是对诗序及元前诗序的概括性研究。首先深入探讨诗序渊源,从文字学意义上考察,“序”字本义为“东西墙”,又假借为“叙”或“绪”,因而具有“次弟”、“次序”、“开端”、“端绪”等引申义;其次考察了“序”的文体内涵及起源、诗序的别名、诗序与诗题的关系等相关问题。综合诸说,采用明代吴讷等人的“序起《诗》大序”之说,本文认为《诗》序是目前可见的最早的诗序。元前诗序的大体情况是:两汉魏晋南北朝现有诗序数量共144篇,诗序的主题是“赠答”、“宴游”。唐代诗序的总数为930篇。其中《全唐诗》的诗序696篇,《全唐文》的诗序234篇。目前尚不见学界对两宋诗序整体上的统计结果,依笔者对《全宋诗》、《全宋文》的梳理,整个宋代诗序的数量在2400篇左右,而蒙元时期的诗序数量约3600篇,略多于唐、宋诗序的总和。第二章主要是对元代诗序与诗歌文本关系的论述。从诗序的解诗功用大致划分为四类关系:交待诗歌创作背景;概括内容与揭示主旨;注释文本与说明出处;补充内容与延展抒情。第三章与第四章是基于诗序的元代诗学批评方面的研究。第三章第一节是元诗概论,重点论述元人对元代诗坛及元诗的看法。在元人看来,元代诗坛盛况空前,元诗品位视唐无愧。第二节是元代诗学“复古宗唐”论。复古宗唐是元人诗学理论的主要论调,也就是近体宗唐,古体宗汉魏,总体上以《诗》学观念为正,倡导诗歌复归风雅传统。第四章分别讨论了元代诗学的“本源”论与“穷工”论,两者分别属于文学本体论、文学创作论的范畴。元代诗学本源论有“诚”、“志”、“理”、“气”、“人情”、“性情”诸论,而以“性情”论最具普遍性与代表性,强调“性情之真”与“性情之正”。元人在前人“穷工”论的基础上,对诗人“穷达”与诗歌“工拙”问题及其内在联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充满思辨色彩的元代诗学“穷工”论,主要有三:一是刘辰翁的“穷工因时因命”说;二是戴表元的“穷工亦命亦人”说;三是胡次焱的“穷达在命不在诗”说。第五、六章是元代诗序研究的又一个模块——四个相对独立的专题研究:一个方法技巧方面的研究和三个题材内容方面的研究。第五章第一节探讨元代诗序的解题与类比问题。元人诗序解题的“新变”表现在:突破了常规解题的结构安排,在行文布局中采取分散式解题方式,出现了以设问句式逐字解题和主客问答式解题的新形制;元人诗序的类比手法从类比对象的结构关系上分析,可分为两相作比、叠合作比与连类作比三种情形,其中连类作比最具典型性:一组连类作比的类比对象不少于三个,类比对象之间“以类相从,环环相扣,递相作比”。第二节以元代诗序为中心,对中国古代采诗活动进行了系统考论。元代是中国古代采诗活动的鼎盛时期,以广大下层文士儒生为主力军的采诗队伍规模空前,参与人员身份各异。元人有独到中肯的采诗理论,所采诗歌结集刻梓,成果斐然,有元一代无比兴盛的采诗活动成为元代文学史上乃至中国文化史上一道亮丽风景。第六章第一节从诗序这一独特视角对元代最负盛名的玉山文人雅集活动进行观照:以诗序为据,梳理历次玉山雅集活动系年、场所、人员及主要活动内容,分韵赋诗是玉山雅集文学活动的核心形制,玉山雅集诗序是折射元末文人心态及时代变化的一面镜子。第二节是元代记梦诗序的专题讨论。与前代记梦诗序相比,元代记梦诗序的数量更多,内容更丰富,题材更广泛,记述更详细,某些篇幅较长的记梦诗序已具小说形制,几可完全摆脱与诗文本的依附关系而有着独立、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元人在诗序中试图解梦的种种努力,也体现着元代记梦诗序的独特认识价值与理论意义。第七、八、九章是对元代诗序文献价值方面的考论。第七章主要从理论上分别论述元代诗序的文学文献价值与史学文献价值。第八章是元代诗序的文献价值在实际考证案例中的应用与体现,根据考辨对象及考辨方式分为作者考辨、作品考辨、综合考辨三类。第九章是元代诗序中的非汉族人群体考述。蒙元时期的民族多样性与复杂性在中国历史上特色独具,非汉族人在元代社会各个领域尤其是文坛上异常活跃。元代诗序中有相当数量的篇章涉及非汉族人的事迹,多有补阙之功,故列专章对其考述。“附录”是对蒙元时期诗序爬梳整理之后形成的一个统计总表,便于与正文中引用的元代诗序篇名对照。
李美芳[7](2013)在《贵州诗歌总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所谓“贵州诗歌总集”,一是贵州本土文人的诗歌作品汇集,不论其成书于当地还是外地;二是反映贵州风土人情的诗歌总集,包括宦寓文人所作;三是着眼于贵州的其他诗歌总集。最早的贵州诗歌总集产生于明代,留存至今最早的贵州诗歌总集则出现于清代,这一时期也是其蓬勃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本文中的“贵州诗歌总集”主要乃是清人编纂的贵州诗歌总集,同时也涉及部分民国人和今人编纂的贵州诗歌总集。它不仅以文献典籍的样态存在,还作为一种保存贵州人文、社科等多方面、深层次历史资料的信息源留存,对了解贵州古典文学,甚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化都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包括绪论、正文、余论和附录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涉及四个问题,即贵州诗歌总集的定义与范畴、贵州诗歌总集研究的历史回顾、贵州诗歌总集研究的可行性、目的和意义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正文分为五章,从发生论、本体论、范畴论、流变论和功能论的角度出发,以通论的形式对贵州诗歌总集进行研究。第一章介绍贵州诗歌总集的产生背景,突出强调明代建制等政治因素、贵州的人文环境等文化因素以及保存文献、显名于世和掎角争胜的士人心态与贵州诗歌总集之间的联系。第二章从编者身份、材料来源和体例安排三个方面,对贵州诗歌总集的面貌及其形成过程进行分析。第三章探讨贵州诗歌总集的类型及其划分标准,在各类之下对各集进行概述。第四章以时间为经,以文本为纬,寻绎贵州诗歌总集的演变历程,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客观规律。第五章从外部深入到内部,结合文本细读,揭示贵州诗歌总集在文献、文学和文化上的功能和作用。余论部分将基于上述研究综述贵州诗歌总集的总体特征,并展望其研究前景。附录之《贵州诗歌总集序跋汇编》对目前笔者所见贵州诗歌总集序跋进行了收集整理,其中不乏散见于全国各地的孤本和珍本。
周婧景[8](2013)在《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其一,儿童阶段是人一生中语言、智力、性格和潜能开发之关键期,儿童教育成败直接关系一个民族未来的群体素质及其发展高度。其二,研究显示博物馆记忆重要而持久1,早期正面或负面的经验会继续在记忆中保存、发酵,影响受众与博物馆的长期关系,经营儿童,即经营博物馆的未来。其三,博物馆区别于家庭、学校教育机构,采用新颖活泼的教育形式,摒弃传统的空洞说教,鼓励儿童动手操作并参与探索,以“革新”的方式加入儿童教育之列,成为家庭、学校教育之延伸和补充。其四,我国约3亿儿童,儿童博物馆数量却屈指可数,一般博物馆亦较少为儿童开设专区,教育忽视儿童群体。与美国0.6亿儿童建有300余家儿童博物馆,教育从娃娃抓起,争相推出各种适合儿童的活动2,形成鲜明反差。其五,除国内实务界尚未推广儿童教育外,此领域的系统研究亦属理论界的薄弱一环。基于诸上五点原因,本研究择定开展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欲解决问题为:针对检测出的国内博物馆儿童教育现存问题对症施策。由此,一系列问题摆置面前:儿童教育内容庞杂,研究如何展开?现存问题多样,怎样科学检测?原因浮于表面,内在症结如何发掘?问题呈现纷杂,针对性的改善之策怎样寻绎?本研究提出解决办法:聚焦于博物馆儿童教育,实施分类;构建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检测各类型现存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同时,再就各类型抽象出共同核心问题,寻求根本解决之道。思路为:基于博物馆儿童教育现状分析,从广义博物馆教育出发,依实践领域将儿童教育划为两类,构建起本研究论述开展之框架;经由两种类型国内、外案例解析与评估,并结合对比与讨论,窥寻影响其效益之症结,针对问题展开具体分析并对症施策,同时归结各类儿童教育特征;将研究推至高潮,把国内两类教育“融为一炉”,试图标本兼治地提出根本问题之解决策略;最后,将实务升华至理论,完成本研究总结与前瞻。文分八章节。绪论在于阐明研究动机、意义、范围、方法及相关研究回顾与总结。第一章提出问题,为研究开展之前提,主要进行历史梳理、对象分类及现况分析。第二、三、四章分析问题。第二章进行本研究相关理论的整理及运用,归结之意不在于呈现整理结果,在乎对其巧加运用,据此科学设计本研究之方法。第三、四章施用此法,分别就博物馆两种教育类型进行深入、针对性研究与探讨。先开展问题描述;阐明案例选定因素并依此择定国内外3组计12个案例;再通过案例各要素细致解析,研究者内部评分以及问卷或访谈外部检测,并结合国内外案例对比,寻绎国内各类型所突显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同时提炼此类型共有特征。第五、六、七章解决问题,分别就检测出的国内各类型问题展开策略研究。第五、六章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现存并影响效益的问题,结合观察、问卷或访谈反馈信息,提出相应的改善之策,并构建不同类型的理想模式。第七章研究转向深入,将两类型合一,发掘根本症结,并提出解决策略——依据先贤研究成果,结合博物馆特性,尝试订立博物馆0——18岁儿童四阶段教育指南。第八章为研究成果总结与升华。从实务到理论,藉由本研究所获研究成果,凝练出具普遍意义的四大理论;就本课题未来的研究作出前瞻性思考和趋势分析。研究成果及其发现:经由国内问题案例与国外先进案例横向对比,及国内案例自身纵向比较,切实地归结出各类型各九大问题并施以对策;为科学检测问题,构建各类型评估指标体系;针对各类型核心问题,制订博物馆儿童教育指南;就博物馆儿童教育现象,凝练四大理论;参鉴国际博物馆儿童教育流变,展望博物馆儿童教育未来之路。尽管研究显示国外博物馆儿童教育现今“略胜”一筹,然,国内儿童教育亦逐步呈现发展态势,若能避己之短,互取所长,方可有效提升国内儿童教育效益。同时,依各类型属性差异,主张各类型发展采取阶段性策略。现阶段宜广泛推广儿童教育项目;新馆预留空间、老馆另辟分馆或改陈,逐步试水儿童专区;政府大力援持下,儿童博物馆从个别试点起步。
张文静[9](2013)在《农村社区建设进程中农民主体性缺失与建构研究》文中提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主体性是主体在实践过程中与客体相互作用而表现出来的自主、自觉、选择和创造的特性。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现代化最根本的是人的现代化,其核心内容是建构人的主体性。当前,社区建设已成为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培育和提升人的主体性、有效推进公民社会建设的路径选择。进入新世纪以来,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我们国家做出了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战略决策,通过对“三农”进行全方位和渐进式的改造,以期重建社会转型进程中的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自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以来,在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合力推动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从总体上取得了较大成效。然而,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农民群众自为性不强、创新性不高、自主性“被取代”以及选择性“被安排”等主体性缺失现象,严重阻碍了“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这一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和公民社会的进程。因此,大力培育和切实发挥农民主体性是当前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把“主体性互构”理论作为解决如何建构农民主体性的分析工具,探讨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背景下农民主体性建构的社区路径。“主体性互构”理论是解读和建构社区建设之中国道路的新视角。首先,“主体性互构”理论包括三个主要观点:一是要走出传统观念中对社区共同体“有社会、无政府、无市场”的认识误区,重新界定社区生活共同体的内涵,即社区是一个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市场提供商业服务、社会提供志愿服务的“政府在场”、“市场在场”、“社会在场”的多主体互动场域;二是要走出国家单方建构的误区,重新界定社区生活共同体的生成机制,即社区建设是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主体的“同构”过程,中国社区建设道路的本质特征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社会责任为基础,充分发挥政府主体性、市场主体性和社会主体性;三是要重新界定社区建设的主体间关系,即社区建设是政府主体性、市场主体性和社会主体性的“互构”过程。其次,“行动者”是“主体性互构”理论的核心假设,行动者都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和行动策略的互动性三个特征,而且“行动者”是“结构”中的行动者,“行动者”和“结构”是互相建构的关系。最后,在条件预设上,“主体性互构”理论认为,若要实现社区建设场域中多元行动主体交互建构主体性的格局,必须具备主体的多元性、目的的可得性、参与的责任性、利益的相关性四个前提条件。依据“主体性互构”理论的分析框架,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导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等;第二部分对本文所采用的分析工具进行梳理,主要内容包括“主体性互构”理论的主要观点、核心假设、预设条件和价值功能等;第三部分对农民在社区规划、集中居住、公共服务、土地流转、日常交往等方面的主体性缺失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第四部分从现实中存在的不对称社会结构和不合理治理结构入手,探讨农村社区建设进程中农民主体性缺失的结构性因素;第五部分是对建构农民主体性的可行路径提出建议。在农村社区建设的场域中,农民主体性建构不能依靠某一个行动主体单向建构,只有在政府主体性、市场主体性、社会主体性交互建构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本文从“重建农村社区生活共同体”和“互构政府主体性、市场主体性、社会主体性”两个方面入手,提出农民主体性建构的若干对策;第六部分为总结和展望。
王燕妮[10](2013)在《城市化进程中民俗文化变迁研究 ——以武汉市舞高龙习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三十多年的城市化进程不仅带来了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转型,更引发了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剧烈变迁,且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一步深入呈现出更为激烈的震荡。当传统民俗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从乡土社会向现代城市转型,民俗文化变迁也随之展开。作为一项活态的传统民间习俗,舞龙几乎遍及我国大江南北的各个城乡节日文化空间内。它是我国内涵最为丰富的民俗文化之一,包含着民间信仰、民间节日、民间艺术、民间社会组织体系、民间传说等多种民间文化元素,既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复合体,亦是我国“龙”文化的表现形态和文化符号。因此,以民间舞龙作为民俗文化变迁的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本文研究的区域是中部地区的特大城市湖北省武汉市,以该市三个处在城市化进程不同阶段的自然村落为调查点。它们分别是位于洪山区的城中村陈家湾,位于汉阳区的拆迁城中村李家堤和位于汉阳区已经完成了村改社的新型城市社区江欣苑。春节舞高龙是三个文化社区共同的民俗传统,亦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舞高龙民俗置于城市化的三个具有阶段性意义的文化空间内考察,使得研究对象又具备了特殊性和典型性。全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其中正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对城市化语境下的民俗变迁进行了宏观研究。在城市化的发展背景下厘清城市化与民俗文化的辩证关系,梳理了国外民俗变迁的研究经验和国内相关研究成果。针对我国以民俗文化为主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民俗文化变迁要关照生产性保护与保护性开发的指导思路。第二章是将研究视野投注于传统的舞龙民俗上,通过地方志民俗资料和历史文献资料的梳理,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研究了舞龙民俗文化主体从官方向民间、文化形态从单一向多样、文化功能从娱神向娱人的文化变迁之路,同时,介绍了武汉市舞高龙民俗的基本特征。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在结构上是平行章节,是对陈家湾、李家堤、江欣苑三个处在不同城市化发展阶段的文化社区内舞高龙民俗的个案研究。根据田野调查资料、地方志、口述史的研究,以文字和图片的结合书写着城市化背景下城中村里的民俗、拆迁的城中村的民俗和城市新型现代社区内的民俗生存状态。每章第一节均描述调查点的文化语境,第二节以深描手法再现了三个社区内的舞龙民俗,第三节是理论思考,分析了三种民俗文化形态的传承状况、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论述了城市化语境下民俗文化变迁具备的阶段性特征。在具体的论述中,文章采用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其中一个典型的“城中村”社区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和SPSS定量分析,同时借鉴了SWOT分析法,对三个社区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行了战略分析。第六章尾置结语,展望未来。基于三个个案的书写民俗志,本章在前三章基础上进行了民俗文化共性和差异性的比较,提炼了影响民俗文化变迁的六大文化要素。它们分别是:主体记忆力、行政干预力、宗族凝聚力、精英影响力、对外传播力和社区生产力。根据彼此的强弱描绘出三个文化社区的民俗文化态势图,并从文化变迁的角度进行阐释:虽然乡村最终会通过阶段性的发展进程实现城市化,但民俗文化变迁并不是单向的态势,它会随着文化要素的强弱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因此,文化变迁在实际操作中具有一定的可控性,这使得传统民俗文化生产性保护和保护性开发成为可行,故文章在最后针对性变迁规律提出了民俗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和开发的相关对策。
二、贵州龙11·11活动在羊城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贵州龙11·11活动在羊城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1)明代广东儒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与评述 |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与界定 |
四、写作思路与基本方法 |
第一章 明代之前的广东 |
一、广东的行政区划沿革 |
二、明代以前广东的社会经济发展 |
三、明代以前广东文化的演变与儒学的传播 |
四、小结 |
第二章 明代前期广东的儒学 |
一、明初的文教政策与儒学的演变 |
二、丘濬对朱学的理解及其向实学的转变 |
三、陈献章的“静中养出端倪”与教育实践 |
四、林光与张诩对白沙心学的发展及白沙学派的出处问题 |
五、小结 |
第三章 甘泉心学的理论成就与经世实践 |
一、湛若水“随处体认天理”的理论成就 |
二、湛若水格君与宗族建设的实践 |
三、庞嵩对王学的兼容与唐伯元对王学的批评 |
四、小结 |
第四章 明代广东王学的理论特征与推行礼教的实践 |
一、王学理论及其在广东的传播 |
二、方献夫的“知本”与议礼 |
三、薛侃的“格物”论及其推行乡约的实践 |
四、杨起元的“赤子之心”及其格君泽民的实践 |
五、小结 |
第五章 明代广东朱学的礼治理论与实践 |
一、霍韬的“居处恭”及其礼治实践 |
二、黄佐的“博文约礼”及其乡约设计 |
三、小结 |
第六章 明中后期至明末清初广东儒学向实学的转向 |
一、陈建对心学的批评及其经世之学 |
二、海瑞的“养气”论及社会经济改革 |
三、叶春及对甘泉心学的继承及其实学成就 |
四、明末清初广东儒学的实学倾向 |
五、小结 |
第七章 明代广东儒学的特征及影响 |
一、重新审视儒家学者的经世实践 |
二、儒家学者对基层社会的改造 |
三、儒学在地方社会融入中央王朝过程中的作用 |
四、明代广东儒学的历史影响 |
五、小结 |
余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2)缅怀一代宗师高月明先生(论文提纲范文)
1 积极参与中国白酒行业活动 |
1.1 积极参与中国白酒协会活动 |
1.1.1 出席“首届中国白酒科学技术大会” |
1.1.2 出席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 |
1.1.3 出席中国白酒工匠精神研讨会 |
1.2 积极参与中国酒业协会活动 |
1.2.1 参加2005年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年会 |
1.2.2 参加中国凤型白酒——西凤酒高峰论坛 |
1.2.3 参加酿酒大曲产业化商品化发展趋势研讨会 |
1.2.4 担任“枝江杯”首届全国品酒师技能决赛咨询组工作 |
1.2.5 参加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分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三届一次理事会 (扩大) 会议并担任顾问 |
1.2.6 参加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分会三届二次理事 (扩大) 会议 |
1.2.7 参加中国·陕西太白酒发展战略高峰论坛 |
1.2.8 参加首届国际蒸馏酒发展论坛 |
1.2.9 参加黑龙江酒企节能减排调研 |
1.2.1 0 参加“白水杜康”发展高峰论坛暨“白水杜康”酒品鉴会 |
1.2.1 1 参加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分会技术委员会 (扩大) 会议 |
1.2.1 2 参加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分会技术委员会 (扩大) 会议 |
1.2.1 3 参加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分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 |
1.2.1 4 参加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分会技术委员会 (扩大) 会议 |
1.2.1 5 参加2010年中国白酒创新高峰论坛暨庆祝曾祖训先生从事白酒业研究60周年和80寿诞欢庆会 |
1.2.16在“中国芝麻香型白酒科学技术表彰暨芝麻香型白酒研究院成立大会”上受到表彰 |
1.2.17参加2014年中国酒业协会白酒分会技术委员会 (扩大) 会议暨“中国白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 |
1.2.18参加中国白酒健康研究院挂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 |
1.2.19参加“2017中国低度白酒发展高峰论坛” |
1.3 积极参加其他全国性与地方协会活动 |
1.3.1 参加中国商业联合会白酒技术协作组成立大会暨一届一次会议 |
1.3.2 参加华北地区清香型类白酒发展战略研讨会 |
1.3.3 参加苏鲁豫皖首届白酒峰会 |
1.3.4 参加中国商业联合会白酒技术协作组一届二次会议 |
1.3.5 参加2005年华北地区暨直辖市酒业协会联席会 |
1.3.6 参加东北三省第十届重点白酒企业联席会议 |
1.3.7 参加全国清香类型白酒企业高峰论坛 |
1.3.8 参加东北三省白酒骨干企业联席会议 |
1.3.9 参加第二届全国清香型白酒高峰论坛 |
1.3.1 0 参加全国第三届清香类型白酒高峰论坛 |
1.3.1 1 参加中国酒道研究专家委员会第一届二次会议 |
1.3.1 2 参加贵州省酿酒工业协会、黑龙江省酒业协会交流座谈会 |
1.3.1 3 参加2011年黑龙江省白酒年会 |
1.3.1 4 参加中国酒道研究专家委员会第一届三次会议 |
1.3.1 5 参加全国芝麻香型白酒生产技术会议 |
1.3.16参加“2013中国酒道研究专家委员会年会暨金盆地生态原酒节” |
1.3.17参加第五届全国清香类型白酒高峰论坛 |
1.3.18参加黑龙江省酒类流通协会名酒收藏委员会成立大会 |
1.3.19参加2016中国酒道研究专家委员会年会 |
1.3.20参加中国北方品牌文化研讨会 |
1.3.21参加第七届全国清香类型白酒高峰论坛 |
2 足迹天下, 为企业产品质量和企业发展贡献智慧 |
2.1 积极参与企业产品感官质量鉴评活动 |
2.1.1 参加泸州老窖永盛烧坊新产品鉴评会 |
2.1.2 参加2003酱香调味液鉴评会 |
2.1.3 参加泸州东方酒厂中华酒鉴评会 |
2.1.4 参加“久香”牌泸州老窖天下第一曲系列产品质量鉴评 |
2.1.5 参加贵州龙酒论证会 |
2.1.6 参加“云南茅粮酒专家鉴品会” |
2.1.7 参加中国赊酒国家级专家鉴评会 |
2.1.8 参加贵州龙黔威酒业有限公司酱香大曲、大曲酱香原酒国家级专家鉴评会 |
2.1.9 参加中国北方酱香经典北大仓酒暨珍藏版“老枪酒”鉴赏研讨会 |
2.1.1 0 参加黑龙江省低度白酒专业评比 |
2.1.1 1 参加中国名酒武陵酒专家鉴评会 |
2.1.1 2 参加“永福酱酒”鉴评会 |
2.1.1 3 参加开国酒2011年专家鉴定会 |
2.1.1 4 参加西凤酒高端产品中国酒界专家品鉴会 |
2.1.1 5 参加“金沙古酒感官质量专家鉴评会” |
2.1.16品鉴贵州茅台旗下新品“仁酒” |
2.1.17参加贵州湄窖全国白酒专家鉴评会 |
2.1.18参加贵州林城老酒专家品鉴会 |
2.1.19参加酒镇茅窖中国白酒专家品鉴会 |
2.1.20参加九工坊中国白酒专家品鉴会 |
2.1.21参加“酌·悦——生态原酒品鉴会” |
2.1.22参加黔威糯酱技术研讨暨产品鉴评会 |
2.1.23参加洋河梦之蓝·封坛酒专家鉴评会 |
2.1.24参加枝江酒业举办的柔雅新品国家级专家品鉴会 |
2.1.25参加贵州迎宾酒质量专家品鉴会 |
2.1.26参加“黔酒股份国家级专家品评会” |
2.1.27参加金沙古酒专家品鉴会 |
2.2 为企业发展贡献智慧 (参加各类研讨会、论坛、考察及庆典等) |
2.3 培养人才, 为行业发展出力 |
3 积极参与行业科技成果鉴定工作 |
3.1 参与“道光廿五”和“酒中仙”科研成果鉴定 |
3.2 参加酒鬼酒馥郁香型专家鉴定 |
3.3 参加“发酵法凤兼复合型白酒生产工艺研究”项目鉴定 |
3.4 参加洋河大曲酒国家标准评审会 |
3.5 参加“白酒多级雾化超重力旋转陈酿技术”成果鉴定会 |
3.6 参加“青稞原料及青稞酒特征风味成分和微生物研究与应用”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 |
3.7 参加“绵柔凤香型西凤酒生产工艺研究成果”鉴定 |
3.8 参加三项科技成果及产品鉴定 |
4 关爱行业媒体, 积极撰稿, 题词, 发表论着 |
4.1 在《酿酒科技》发表“关于基酒全国大流通的思考” |
4.2 为汪洋酒炭题词 |
4.3 参加《白酒生产技术全书》审稿会 |
4.4 在《酿酒科技》发表“怎样看待食用酒精?怎样对待传统工艺白酒的改革?” |
4.5 考察指导《酿酒科技》 |
4.6 为《酿酒科技》创刊20周年和创刊30周年题词 |
5 结语 (祝愿高老一路走好) |
(3)巨星陨落 酒界同悲——缅怀白酒巨匠沈怡方先生(论文提纲范文)
1 投身中国酒业, 组织和参与中国白酒行业活动 |
1.1 主持和参加中国白酒协会活动 |
1.2 积极参加中国酒业协会活动 |
1.3 主导苏鲁豫皖4省峰会 |
1.4 发起主导中国白酒东方论坛 |
1.5 参加行业科技成果鉴定 |
1.6 参加其他相关机构和地方协会等相关行业活动 |
2 足迹遍天下, 为企业产品质量和企业发展把脉 |
2.1 产品质量鉴评 |
2.2 参加企业各种活动 |
3 积极培养人才, 为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
4 引导香型风格走向 |
4.1 确立“豉香”“特型”“馥郁香” |
4.2 白酒风格 |
5 倡导创新 |
5.1 创新产品 |
5.2 推动新产品、新技术的普及应用 |
5.2.1 安琪活性干酵母应用 |
5.2.2 低度白酒除浊介质的应用 |
6 传播酒道文化, 提倡健康饮酒 |
6.1 酒文化 |
6.2 饮酒与健康 |
6.3 酒道文化 |
7 关爱行业媒体 |
7.1 为媒体撰稿 |
7.2 参加媒体活动 |
7.3 参加《酿酒科技》相关座谈会 |
7.4 为《酿酒科技》题词 |
8 祝愿沈老一路走好 |
(4)明代福州濂江林氏家庭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中文摘要 |
学位论文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明代濂江林氏的家族概况 |
第一节 海滨邹鲁文献名村 |
第二节 明代濂江林氏之渊源与世系 |
第三节 明代濂江林氏之成员与科宦 |
第四节 明代濂江林氏之着述与存佚 |
第二章 明代濂江林氏的文化传统 |
第一节 明代濂江林氏的家学 |
第二节 明代濂江林氏的家风 |
第三章 明代濂江林氏的文学风貌 |
第一节 明代濂江林氏文学的主题取向 |
第二节 明代濂江林氏文学的艺术特色 |
第四章 明代濂江林氏的倭难书写 |
第一节 明代濂江林氏的倭难书写 |
第二节 明代濂江林氏倭难书写的特点 |
第五章 林瀚的诗文创作 |
第一节 林瀚的诗歌 |
第二节 林瀚的散文 |
第六章 林庭机的诗文创作 |
第一节 林庭机的诗歌 |
第二节 林庭机的散文 |
第七章 林燫的诗文创作 |
第一节 林燫的诗歌 |
第二节 林燫的散文 |
第八章 林世璧的诗歌创作 |
第一节 林世璧的生平 |
第二节 林世璧的诗歌 |
结语 |
附录: 明代濂江林氏年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微博公益传播研究 ——以新浪微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基本概念阐释 |
第一节 微博公益传播 |
一、公益传播 |
二、微博公益传播 |
第二节 微博公益传播的发展脉络 |
一、第一阶段:摸石头过河的起步阶段 |
二、第二阶段:一呼百应的上升阶段 |
三、第三阶段:常态经营的平稳阶段 |
第三节 微博公益传播的分类 |
一、根据参与主体划分 |
二、根据传播内容划分 |
三、根据活动周期划分 |
四、根据活动性质划分 |
第四节 社群主义 |
一、社群主义的概念 |
二、社群主义的主要观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微博公益传播的特点及其作用 |
第一节 微博公益传播特点 |
一、传播主体:情感共同体 |
(一)发起者让爱心汇聚 |
(二)受助者受益后反哺公益 |
(三)参与者让公益公益力量 |
二、传播内容:公共的善 |
(一)微博公益活动的传播 |
(二)微博公益活动的开展 |
(三)微博公益活动的推广 |
三、传播渠道:互动参与 |
(一)传播平台与时俱进 |
(二)传播渠道助力公益 |
四、传播效果:责任公民 |
(一)知行合一 |
(二)物质精神双提升 |
第二节 微博公益传播的作用 |
一、个人层面:倡导人人做公益 |
(一)公民意识得到提升 |
(二)网络共同体形成 |
二、社会层面:主张善的聚集 |
(一)传递社会正能量 |
(二)补充公益生态链 |
三、国家层面:推动政策完善 |
(一)提升国家形象 |
(二)完善公益法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博公益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路径 |
第一节 微博公益传播存在的问题 |
一、参与主体动机不一 |
(一)参与主体身份复杂 |
(二)参与主体网络素养参差不齐 |
(三)公众信任度不高 |
二、公益活动过程信息不畅 |
(一)缺少日常信息的发布 |
(二)缺少原创微博的发布 |
(三)缺少媒体合作意识 |
三、公益组织后劲不足 |
(一)公益组织缺乏活力 |
(二)志愿者队伍缺乏规范 |
第二节 完善微博公益传播的路径 |
一、加强公益制度建设 |
(一)治理微博公益组织乱象 |
(二)完善网络公益的法律制度 |
(三)加大政府制度的推动力度 |
二、规范参与主体素养 |
(一)提升博友素质,完善微博管理 |
(二)改变大V主导,实现全民公益 |
(三)优化志愿者队伍,保证公益服务品质 |
三、提高公益组织影响 |
(一)实现公益信息的有效传播 |
(二)加大公益活动的创新与互动 |
(三)联合传统媒体助力微博公益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博公益“免费午餐”个案研究 |
第一节 项目概述 |
一、项目基本情况 |
(一)项目背景 |
(二)项目缘起 |
二、项目开展 |
(一)探索阶段 |
(二)规范阶段 |
(三)创新阶段 |
第二节 项目特点 |
一、公益传播的互动模式 |
二、透明公开的公益机制 |
第三节 项目启示 |
一、微博畅通的传播渠道 |
二、微博平民的捐助方式 |
三、微博平台的官民共治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元代诗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范围与思路 |
第二节 诗序研究文献综述 |
一、中国古代诗序研究概况 |
二、二十世纪以来的诗序研究状况 |
第一章 元前诗序概说 |
第一节 诗序渊源 |
一、“序”字考释 |
二、“序”的文体内涵及特征 |
三、序的起源 |
第二节 (诗)序之别名及其与(诗)题跋等的关联 |
一、序之别名 |
二、序跋类其他文体 |
第三节 元前诗序发展概况 |
一、两汉魏晋南北朝 |
二、唐宋 |
第二章 元代诗序与诗歌关系论 |
第一节 诗序与诗题的关系 |
一、诗序诗题关系简述 |
二、元代诗序诗题关系的特色 |
第二节 元代诗序与诗歌文本关系论 |
一、交待诗歌创作背景 |
二、概括内容,揭示主旨 |
三、注释文本,说明出处 |
四、补充内容,延展抒情 |
第三章 元代诗序诗学研究(上) |
第一节 元诗概论 |
一、明清人论元诗 |
二、元人论元诗 |
第二节 元代诗学复古宗唐论 |
一、复古宗唐的理论基础 |
二、复古宗唐的理论主张及实践方法 |
第四章 元代诗序诗学研究(下) |
第一节 元代诗学“本源”论 |
一、“诚”与“志” |
二、“理”与“气” |
三、“人情”与“性情” |
第二节 元代诗学“穷工”论 |
一、从“穷达”到“穷工” |
二、“穷工”论的内涵与特色 |
第五章 元代诗序专题研究(上) |
第一节 元人诗序之解题与类比研究 |
一、元人诗序的解题 |
二、元人诗序的类比 |
第二节 采诗嬗变论 |
一、元前采诗论 |
二、元代采诗论 |
第六章 元代诗序专题研究(下) |
第一节 元代文人雅集诗序研究 |
一、诗序中的雅集活动分布情况 |
二、雅集诗序解析 |
第二节 元代记梦诗序研究 |
一、元代记梦诗序的内容 |
二、元代记梦诗序的特色 |
第七章 元代诗序的文献价值(上) |
第一节 诗序的文学文献价值 |
一、诗序之于文人生平事迹研究的文献价值 |
二、诗序之于诗人创作情况研究的文献价值 |
第二节 诗序的史学文献价值 |
一、记录各类事件 |
二、反映社会经济 |
三、展示技术工艺 |
四、补充专门史研究资料 |
第八章 元代诗序的文献价值(中)——元代诗序考证应用案例 |
第一节 作者考辨 |
一、《宜春赠别》作者辨 |
二、《全唐诗》误收元诗一首新证 |
第二节 作品考辨 |
一、《全元文》断句标点重大失误一例 |
二、“刑天舞干戚”抑或“形夭无千岁”?——方回《辨渊明诗序》的拨乱反正之功 |
第三节 综合考辨 |
第九章 元代诗序的文献价值(下)——元代诗序中的非汉族人群体考述 |
第一节 契丹 女真 高丽 |
第二节 蒙古 |
第三节 西域(色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蒙元诗序统计总表 |
后记 |
读博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7)贵州诗歌总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贵州诗歌总集的定义与范畴 |
二 贵州诗歌总集研究的历史回顾 |
三 贵州诗歌总集研究的可行性、目的和意义 |
四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贵州诗歌总集的产生背景 |
第一节 政治因素 |
一 明代建制 |
二 汉民迁居 |
三 客籍文人入黔 |
第二节 文化因素 |
一 贵州的人文环境 |
二 贵州的方志纂修 |
三 全国的诗歌总集编纂 |
第三节 士人心态 |
一 保存文献 |
二 显名于世 |
三 掎角争胜 |
第二章 贵州诗歌总集的面貌形成 |
第一节 编者身份 |
一 寒士 |
二 官吏、乡绅 |
三 学者与诗人 |
第二节 材料来源 |
一 别集 |
二 总集 |
三 方志 |
第三节 体例安排 |
一 存人与存诗 |
二 编次方法 |
三 组成部分 |
第三章 贵州诗歌总集的类型划分 |
第一节 省级 |
一 “黔风”系列 |
二 “黔诗纪略”系列 |
三 其他 |
第二节 府县级 |
一 府级 |
二 县级 |
第三节 宗族类 |
一 以“某氏+家集”命名 |
二 以“某氏+几世(代)”命名 |
三 以室名堂号命名 |
第四节 其他 |
一 唱和、题咏类 |
二 课艺诸类 |
第四章 贵州诗歌总集的演变历程 |
第一节 萌芽:清嘉庆之前 |
一 建制以后的明代 |
二 清顺治至乾隆时期 |
第二节 发展:清嘉庆、道光时期 |
一 嘉庆年间的辉煌 |
二 承前启后的道光年间 |
第三节 兴盛:清咸丰至宣统时期 |
一 咸丰年间与《播雅》 |
二 同治年问与《黔诗纪略》 |
三 光绪年间的全面繁荣 |
四 宣统年间与《黔诗纪略后编》等 |
第四节 变革:民国至今 |
一 民国时期 |
二 一九四九年至今 |
第五章 贵州诗歌总集的功能与作用 |
第一节 文献价值 |
一 评注 |
二 考据 |
三 辑佚 |
四 史料 |
第二节 文学意义 |
一 诗史脉络 |
二 诗人群体 |
三 诗坛活动 |
四 诗学思想 |
第三节 文化内涵 |
一 表露价值追求 |
二 重塑贵州形象 |
三 展现风土人情 |
四 记录时代变迁 |
余论 |
一 贵州诗歌总集的总体特征 |
二 贵州诗歌总集的研究前景 |
附录 贵州诗歌总集序跋汇编(存目)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与意义 |
(一) 研究动机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对象与范围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范围 |
三、研究回顾与总结 |
(一) 国内研究回顾与小结 |
(二) 国外研究回顾与小结 |
四、研究方法与架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框架 |
注释 |
第一章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历史与现况 |
第一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历史 |
一、博物馆儿童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历史 |
二、儿童博物馆存在和发展的历史 |
第二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类型 |
一、博物馆教育的分类依据 |
二、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类型 |
第三节 中国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现况 |
一、儿童展览类型所属的成绩与缺失 |
二、儿童教育项目类型所属的成绩与缺失 |
三、其他 |
注释 |
第二章 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的相关理论与运用 |
第一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评估的相关研究与运用 |
一、展览评估的相关研究与方法建构 |
二、教育项目评估的相关研究与方法建构 |
第二节 政策法规依据 |
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
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 |
三、《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以下简称《大纲》) |
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 |
注释 |
第三章 国内儿童展览类型的问题检测与分析 |
第一节 儿童博物馆展览存在的问题 |
一、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
二、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三、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
四、问题分析与讨论 |
第二节 博物馆儿童专区展览存在的问题 |
一、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
二、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三、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
四、问题分析与讨论 |
注释 |
第四章 国内儿童教育项目类型的问题检测与分析 |
第一节 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
第二节 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一、案例一:河北省博物馆及“国之瑰宝——河北文物精品图片进校园”项目 |
二、案例二:上海博物馆及“欢欢喜喜过大年”项目 |
三、案例三:北京自然博物馆及“科普小课堂”项目 |
四、案例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及“西班牙、拉美文化嘉年华(i Fiesta!)”项目 |
第三节 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
一、案例一:河北省博物馆及“国之瑰宝——河北文物精品图片进校园”项目 |
二、案例二:上海博物馆及“欢欢喜喜过大年”项目 |
三、案例三:北京自然博物馆及“科普小课堂——人体漫游记”项目 |
四、案例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及“西班牙、拉美文化嘉年华(i Fiesta!)”项目 |
第四节 问题分析与讨论 |
一、儿童教育项目案例特征之小结 |
二、儿童教育项目案例评估之小结 |
三、国内儿童教育项目的问题与分析 |
注释 |
第五章 儿童展览类型之策略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发现与问题解决 |
一、影响展览效益的症结 |
二、问题解决之建议 |
第二节 两种儿童展览之理想模式总论 |
一、儿童博物馆展览之理想模式 |
二、博物馆儿童专区展览之理想模式 |
第三节 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儿童教育项目类型之策略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发现与问题解决 |
一、影响项目效益的症结 |
二、问题解决之建议 |
第二节 儿童教育项目之理想模式总论 |
一、博物馆儿童教育项目之理想模式 |
二、小结 |
第三节 小结 |
注释 |
第七章 两类儿童教育核心问题之策略研究 |
第一节 儿童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研究 |
一、儿童教育学的相关研究 |
二、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构建博物馆儿童教育指南 |
一、适用于0——3岁儿童 |
二、适用于3——6、7岁儿童 |
三、适用于6、7——11、12岁儿童 |
四、适用于11、12——18岁儿童 |
第三节 小结 |
一、0——3岁教育指南 |
二、3——6、7岁教育指南 |
三、6、7——11、12岁教育指南 |
四、11、12——18岁教育指南 |
注释 |
第八章 总结与前瞻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思路与成果 |
二、理论之凝练 |
第二节 论文局限与新意 |
一、研究课题之新颖 |
二、研究方法具针对性 |
三、全方位搜集一手资料 |
四、广采博取研究对象 |
五、跨越国内外开展研究 |
六、跨学科的创造性探索 |
第三节 研究问题前瞻 |
一、研究展望 |
二、前瞻未来 |
注释 |
附录一 观众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观众访谈提纲 |
附录四 上海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跨越距离、触摸未来’主题科学”一层展区) |
附录五 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恐龙馆——现在你就在它们的世界”展区) |
附录六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儿童历史”展区) |
附录七 “请体验”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城市一角”展区) |
附录八 四川博物院“儿童活动区”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附录九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教育活动区”展区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
附录十 北京自然博物馆“探索角”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附录十一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探索角”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附录十二 儿童展览各案例各模块的观众评估比较 |
附录十三 儿童展览两两同类案例各模块的观众评估差异分析 |
附录十四 博物馆0———3岁儿童教育指南 |
附录十五 博物馆3——6、7岁儿童教育指南 |
附录十六 博物馆6、7——11、12岁儿童教育指南 |
附录十七 博物馆11、12——18岁儿童教育指南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9)农村社区建设进程中农民主体性缺失与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 选题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主题与基本概念 |
1. 研究主题 |
2. 基本概念 |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 关于农村社区研究 |
2. 关于农民主体性问题研究 |
(四) 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
1. 研究思路 |
2. 逻辑结构 |
(五)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1. 研究方法 |
2. 资料来源 |
(六)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 创新之处 |
2. 不足之处 |
二、“主体性互构”: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
(一) 提出背景 |
1. 本土经验孕育本土模式 |
2. 本土模式呼唤本土理论 |
(二)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1. 理论基础 |
2. 分析框架 |
(三) “主体性互构”的理论价值 |
1. 搭建了融合中西社会思想的新理路 |
2. 提供了生成公民意识的新机制 |
3. 开创了分析中国社区建设的新视角 |
(四) “主体性互构”理论与农民主体性建构问题 |
1. 农民和农民主体性 |
2. 现阶段充分发挥农民主体性的必要性和意义 |
3. “主体性互构”视阈中的农民主体性建构 |
三、认知和参与:农民主体性缺失问题实证考察 |
(一) 考察逻辑与测量指标 |
1. 参与的含义与功能 |
2. 广度与深度:社区居民参与水平的测量指标 |
3.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分析 |
(二) 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农民认知状况 |
1. “不愿转”:被安排的土地流转 |
2. “不想住”:尚未适应的集中居住 |
3. “不交往”:新居住地的人际疏离 |
4. “不知道”:缺少农民参与的社区公共服务中心 |
(三) 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农民参与困惑 |
1. 公共服务需求与“等靠要”思想 |
2. 公共精神需求与“搭便车”心理 |
3. 自组织需求与“原子化”生存 |
(四) 小结 |
四、失衡和错位:农民主体性缺失的结构性因素分析 |
(一) 失衡:不对称的社会结构 |
1. 国家与社会:“强国家—弱社会”的关系格局 |
2. 城市与乡村:“二元分割”的社会体制 |
3. 经济与文化:“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模式 |
(二) 错位:不合理的治理结构 |
1. 限度和范围:行动主体的责任关系 |
2. 部门主义与政府主体性错位 |
3. 利己主义与市场主体性不足 |
4. 社会组织发育滞后与社会主体性虚弱 |
(三) 小结 |
五、重建和互构:农民主体性建构的路径与机制 |
(一) 重建:农民主体性建构的路径选择 |
1. 重建农村社区生活共同体 |
2. 重建农村社区建设主体间关系 |
(二) 互构:农民主体性建构的机制选择 |
1. 规划、激励、培育:政府主体性与市场主体性互构 |
2. 保障、服务、增能:政府主体性与农民主体性互构 |
3. 合作、责任、共赢:市场主体性与农民主体性互构 |
(三) 小结 |
六、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城市化进程中民俗文化变迁研究 ——以武汉市舞高龙习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分析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 |
(二) 本课题的研究难点 |
(三) 本课题的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外民俗文化变迁 |
第一节 史无前例的现代化“城长” |
一、城市化 |
二、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现状 |
三、文化对城市化的意义 |
第二节 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孤岛”——城中村 |
一、城市化过快的产物“城中村” |
二、“城中村”的文化特质 |
三、城中村改造的三种阶段 |
四、城中村不同阶段的文化差异 |
第三节 城市化背景下的民俗变迁 |
一、国外城市化发展中的民俗文化变迁及保护——以美国为例 |
二、国内城市化进程中的民俗文化变迁及保护 |
三、生产性保护与保护性开发的提出 |
第二章 舞龙:变迁的传统民俗 |
第一节 中国舞龙的文化变迁 |
一、从官方向民间的主体变迁 |
二、从单一向多样的形态变迁 |
三、从娱神向娱人的功能变迁 |
第二节 武汉高龙的文化习俗 |
一、武汉高龙 |
二、高龙的基本特征 |
第三章 都市的村庄与迷茫的传统 |
第一节 陈家湾:一个等待改造的“城中村” |
一、陈家湾初印象 |
二、陈家湾的地理空间 |
三、陈家湾的历史 |
四、陈家湾的经济 |
五、陈家湾的社会群体 |
第二节 陈家湾的舞高龙 |
一、陈家湾的高龙 |
二、陈家湾高龙的形态 |
三、陈家湾舞高龙的仪式 |
四、陈家湾舞高龙的文化特点 |
第三节 遗留的村庄与延续的传统 |
一、“城中村”为城市保留了民俗传统 |
二、传统民俗是“城中村”的文化根脉 |
三、“城中村”陈家湾的民俗困境 |
第四章 消失的村落与坚守的传统 |
第一节 李家堤:一个改造中的“城中村” |
一、走进李家堤 |
二、李家堤的地理空间 |
三、李家堤的历史源流 |
四、李家堤的经济特色 |
五、李家堤的社会群体 |
第二节 李家堤的舞高龙 |
一、李家堤的高龙 |
二、李家堤高龙的形态 |
三、李家堤舞高龙的仪式 |
四、李家堤舞高龙的文化特色 |
第三节 城中村改造与民俗的裂变 |
一、“城中村”改造引发民俗变迁 |
二、“城中村”改造与民俗文化保护 |
三、李家堤的困惑 |
第五章 城市新社区与民俗新形态 |
第一节 江欣苑:一个村改社的典范 |
一、走进江欣苑 |
二、江欣苑的地理空间 |
三、江欣苑的社区经济 |
四、江欣苑的社会群体 |
第二节 江欣苑社区的舞高龙 |
一、江欣苑社区的高龙 |
二、江欣苑社区的高龙形态 |
三、江欣苑社区舞高龙仪式 |
四、江欣苑社区舞高龙文化特色 |
第三节 现代城市社区与传统乡村民俗 |
一、文化是城市社区建设之本 |
二、传统民俗是城市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江欣苑”经验 |
第六章 未来城市化进程中民俗文化变迁路径研究 |
第一节 传统民俗文化三种发展态势分析 |
一、乡村社区的文化特殊性 |
二、三个案例社区民俗文化影响因素比较 |
三、三个案例社区民俗文化态势图 |
第二节 城市化进程中民俗文化变迁路径研究 |
一、提升政府机构的文化建设执行力 |
二、重视非政府组织的协调作用 |
三、注重民俗文化主体意识的培养 |
四、正确对待民俗文化变迁中的保护与开发关系 |
五、加强民俗文化与数字科技的融合 |
六、民俗文化与社区建设协同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武汉市卓刀泉街城市文化发展”调查问卷(商户卷) |
二、“武汉市卓刀泉街城市文化发展”调查问卷(居民卷) |
三、“武汉市卓刀泉街城市文化发展”调查问卷(租户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贵州龙11·11活动在羊城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明代广东儒学史研究[D]. 周兴. 西南大学, 2019(01)
- [2]缅怀一代宗师高月明先生[J]. 黄平,姜萤,杨国华,张肖克. 酿酒科技, 2019(01)
- [3]巨星陨落 酒界同悲——缅怀白酒巨匠沈怡方先生[J]. 黄平,姜萤,杨国华,张肖克. 酿酒科技, 2017(03)
- [4]明代福州濂江林氏家庭文学研究[D]. 林杰.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3)
- [5]微博公益传播研究 ——以新浪微博为例[D]. 吕慧杰. 黑龙江大学, 2015(06)
- [6]元代诗序研究[D]. 杨匡和. 广西师范大学, 2014(11)
- [7]贵州诗歌总集研究[D]. 李美芳. 浙江大学, 2013(04)
- [8]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D]. 周婧景. 复旦大学, 2013(03)
- [9]农村社区建设进程中农民主体性缺失与建构研究[D]. 张文静.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2)
- [10]城市化进程中民俗文化变迁研究 ——以武汉市舞高龙习俗为例[D]. 王燕妮.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