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新型氰根桥联铁(Ⅲ)-铜(Ⅱ)大环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郝晓云[1](2021)在《双金属磁性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分子基磁性材料(Molecule-Based Magnetic Materials)是一类使用化学的合成方法将顺磁离子(包括过渡金属离子和稀土金属离子)或者抗磁性有机配体以及自由基以自组装的方式通过配位键连接而形成的具有磁学物理特征的分子固体材料。与传统的磁性材料相比,这类材料具有结构有序可控、密度小、不导电、透光性好、易复合、易加工等特点,使其在航空航天材料、存储材料、微波材料、光磁电磁材料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因而也成为了化学、材料、物理等诸多学科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氰根基团原子间距较短,容易形成共轭体系,有利于传递磁相互作用,因此,氰根桥联配体作为分子基磁性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科学家们研究热爱。而自旋交叉配合物可以在室温附近实现由压力、光照、温度等多种外界因素导致的自旋开关,它是能够最能接近最容易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分子基磁性材料,因此,其在信息存储以及分子开关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究改变某一组装基团对于配合物的结构以及磁性的影响。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使用六个氰根前驱体与一种胺铜化合物[Cu(dmpn)2]2+进行组装反应,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杂双金属氰根桥联配合物{[Cu(dmpn)2]2[Fe(bpb)(CN)2]}[Fe(bpb)(CN)2](Cl O4)2.2H2O(1),[Cu(dmpn)2][Fe(bbp)(CN)3]n.0.5n DMF.2.5n H2O(2),{[Cu(dmpn)2]1.5[Cr(CN)5(NO)]}n.3n H2O(3),{[Cu(dmpn)2]2[Fe(CN)6]}n.10n H2O(4),{[Cu(dmpn)2]4[Mo(CN)8]2}.CH3CN.2H2O(5),{[Cu(dmpn)2]4[W(CN)8]2}.CH3CN.2H2O(6)。使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粉末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六个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揭示了配合物1-6的不同结构类型,从离散的多核实体(1)到一维单链(2)到二维(3、5和6)和三维(4)网络结构,清楚地表明了构建模块在调节目标配合物的结构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已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模拟了氰根桥联配合物的磁性,揭示了低自旋Fe(Ⅲ)离子和Cu(Ⅱ)离子之间的铁磁或反铁磁耦合,以及氰根桥联的Cr(Ⅰ)和Cu(Ⅱ)离子之间的反铁磁相互作用。2.我们制备了[PPh4]2[Fe(2-CH3im)(CN)5]·2CH3OH(1)和(PPh4)2[Fe(CN)5(imidazole)]·(imidazole)·H2O(4)并表征了它们的结构,以此为前驱体与Mn化合物进行组装,设计制备了一系列新型氰根桥联磁性配合物。{[Mn(bipy)(H2O)]2[Fe(2-CH3im)(CN)5]2}n·2n CH3OH·2n H2O(2),{[Mn(MAC)][Fe(2-CH3im)(CN)5]}n·n CH3OH·2n H2O·n DMF(3),{[Mn(L)(H2O)]3[Fe(CN)5(imidazole)]}(Cl O4)(5),{[Mn(MAC)][Fe(CN)5(imidazole)]·CH3OH}n(6),并且对其结构以及磁性进行了表征。以[Fe(CN)5(imidazole)]2-为构建单元,通过单晶X射线数据分析表明,配合物2具有阶梯状双链结构,配合物3具有单链结构,这是由于不同的空间位阻效应所致。通过对它们的磁性的研究,发现低自旋Fe(Ⅲ)离子与高自旋Mn(Ⅱ)离子之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配合物2和3)。以[Fe(CN)5(2-CH3im)]2-为构建单元,单晶X射线数据分析表明,这两种配合物的结构分别为阳离子四核Fe Mn3簇状结构(5)或一维无限链状结构(6),氰根桥联FeⅡ-MnⅢ(5)和FeⅡ-MnⅡ(6)单元中的铁磁耦合和反铁磁耦合。3.以四唑类/半刚性V型双吡啶双酰胺配体为组装单元,制备了三种Fe(Ⅲ)配合物。{[n-Bu4N][Fe(bipy(ttr)2)2]}·0.5CH3OH·2H2O(1),[Fe(SCN)2(L)2(CH3OH)2](2)和{[Fe(SCN)2(L)2]·2CH3OH·2H2O}n(3),并且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对结构以及磁性进行表征,配合物1是由八个N原子配位的Fe(Ⅲ)离子,定义了扭曲的十二面体,显示了不完全自旋交叉行为对温度依赖性。X射线衍射结果证明配合物2和3结构以及配体L的构象都不相同,对配合物磁性进行分析,配合物2中的FeⅡ离子中心总是处于高自旋状态,而配合物3由于热诱导导致不完全的自旋交叉行为。
王美佳[2](2020)在《以金属氰化物为结点的MOF结构的构筑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一步水热技术合成了七个以金属氰化物为节点的建筑基元,采用不同有机配体修饰的结构新颖的MOF结构的方法来合成聚合物。通过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其化学式为:{[Cu(CN)2][Cu2(CN)(py)]}n(py=1,4-Diazine)(1){[Cu(CN)2][Cu(4,4-bipy)]}n(4,4-bipy=4,4-Dipyridl)(2){[Cu(CN)2][Cu(imi)CN]}n(imi=imidazole)(3){[Cu(CN)3][Cu(phen)2]}n(phen=1,10-phenanthroline)(4){{[CuCl(CN)2][Cu(CN)(2,2′-bipy)2]}n(2,2′-bipy=2,2′-bipydine)(5){[Mn(4,4′-bipy)CN][Mn(CN)2]}n(4,4′-bipy=4,4′-bipydine)(6){[Ni(CN)3(2,2′-bipy)][Ni(CN)4]}n(2,2′-bipy=2,2′-bipydine)(7)利用IR、Xrd对合成的配位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我们可以看出在化合物1中,金属与CN-以及有机配体形成类似“石墨”结构的层状结构,在金属与氰桥作用形成的链状结构贯穿于其孔道,从而形成特殊的三维MOF结构;在化合物2中,每个Cu离子与两个氰桥连接上构成了对称的配位结构,两个金属Cu在N原子的作用下,形成三维空间结构;在化合物3中,配体与Cu原子的相互作用促使其形成二维平面网状结构,在Cu原子与CN-的作用形成了类似“蜂窝”状的网状结构;化合物4结构中的Cu原子有两种配位方式,一个Cu原子以sp3杂化的方式与有机配体及两个氰根作用,另一个Cu原子与三个CN-形成“T”型一维链状结构;链与链之间的价键作用,形成三维空间网状结构;在化合物5中,金属Cu与CN-相连在Cl原子做桥连二维面与面之间的构型,从而形成三维空间网状结构并形成孔道;在化合物6中,在Mn与有机配体上的N相连,使一维链状形成二维平面结构;由于链与链之间的交叉作用,使二维平面结构相连形成三维空间网状结构;在化合物7中,Ni与CN-的作用连接促使二维平面结构在键穿插的情况下形成三维空间网状结构。本文研究了化合物1-7的电催化性质,根据明显的氧化还原峰可以确定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并且研究了化合物1-7的光催化性质,根据高的降解率可以确定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兰文龙[3](2020)在《含N配体功能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子磁性材料由于其极高的信息储存密度,在高性能量子计算机的信息存储和量子计算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分子磁性材料作为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之间存在的所谓“灰区”探针,受到物理、化学和材料科学三个领域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研究不同体系含N配体与顺磁性自旋载体获得的配合物,探索不同结构含N配体功能配合物的合成条件,系统研究含N配合物结构-磁性的相关关系,以期获得性能优异的分子磁性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 研究了Fe(Ⅱ)的自旋交叉配合物,包括基于[Hg(S/Se CN)4]2-构筑了首个非霍夫曼型三维自旋交叉配位聚合物(1,2)和基于V型酰胺双齿吡啶配体DPIP构筑了一维自旋交叉配位聚合物(3,4)。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并系统研究了该类含N配合物结构-磁性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和2是同构的,1的配体场接近自旋交叉点,但1在所有温度下仍然保持高自旋态;相反,2可以实现以T1/2=107.8 K为中心的完全热诱导自旋交叉行为,以及从低自旋态到亚稳态高自旋态的LIESST效应,TLIESST=66.7 K。配合物2是第一个非霍夫曼型的三维自旋交叉配位聚合物,该结果为非霍夫曼型三维自旋交叉功能材料的设计和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3和4也是同构的,4可以实现完全的热诱导自旋交叉行为,T1/2=120 K,并具有约5 K的热滞回线和LIESST效应,TLIESST=65 K。然而,无论是同构的配合物3还是脱溶形式的4*,在任何温度下都是高自旋态,从而说明本征配体场和氢键相互作用诱导配体场之间具有协同作用,该结果为一维自旋交叉功能材料的设计和合成提供了重要思路。2. 研究了双氰根桥联的磁性配合物,包括基于一系列刚性trans-双氰根前驱体阴离子trans-[Ru(Salen)(CN)2]-、trans-[Fe/Co/Cr(bpb/bpmb/bp Clb)(CN)2]-和锰、铜配合物阳离子构筑的不同维度的氰根桥联配合物,得到了两个RuⅢ-MnⅢ配合物5、6,一个FeⅢ-MnⅡ配合物7,两个FeⅢ-CuⅡ配合物8、10和四个CrⅢ-CuⅡ配合物9、11-13。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二氢键相互作用,自组装trans-双氰基钌(Ⅲ)和手性席夫碱锰(Ⅲ),成功地合成了一对氰根桥联的4d-3d手性大环对映体RuⅢ-MnⅢ配合物,这是第一个氰根桥联的4d-3d纳米级手性磁性分子环状配合物,对配合物5进行了详细的磁性研究,揭示了Ru(Ⅲ)和Mn(Ⅲ)离子之间的单分子磁体特性和磁耦合性质以及磁性-结构的相关关系,该结果为单分子磁体功能材料的设计和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配合物7是一个具有交替氰根桥联FeⅢ-MnⅡ单元的阳离子链,可以通过联吡啶配体的π-π堆积作用形成二维超分子结构;氰根桥联的FeⅢ-MnⅡ之间存在反铁磁耦合作用。配合物8-10是同构的中性三核三明治型配合物,都具有M2Cu(M=Fe,Cr)核结构;氰根桥联的FeⅢ-CuⅡ之间存在反铁磁耦合作用,而氰根桥联的CrⅢ-CuⅡ之间存在铁磁耦合作用。三个双核CrⅢ-CuⅡ配合物11-13中,11和12是一对手性对映体,磁性研究表明氰根桥联CrⅢ-CuⅡ之间均存在铁磁耦合作用。3. 研究了多氰根桥联的磁性配合物,包括基于三氰根mer-[Fe(qxcq)(CN)3]-、八氰根[M(CN)8]3-阴离子和席夫碱锰(Ⅲ)阳离子构筑的不同维度的氰根桥联配合物。四个FeⅢ-MnⅢ配合物15-18,通过自组装结构新颖的mer-三氰根铁(Ⅲ)前驱体14和准平面型席夫碱锰(Ⅲ)获得,其中15、16为二聚体双核配合物,17、18为一维配合物;对配合物15-18的磁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15和17 FeⅢ-MnⅢ之间的磁耦合是反铁磁性的,而配合物16和18 FeⅢ-MnⅢ之间的磁耦合是铁磁性的;该研究结果揭示了具有不同结构FeⅢ-MnⅢ配合物磁性-结构的相关性,为FeⅢ-MnⅢ配合物功能材料的设计和合成提供了重要思路。两个Mo/W-MnⅢ配合物通过自组装八氰根前驱体[M(CN)8]3-(M=Mo或W)和同一个席夫碱锰(Ⅲ)获得,Mo-MnⅢ配合物19具有阳离子六核的Mn5Mo结构,而W-MnⅢ配合物20具有阳离子双核的Mn W结构;磁性研究表明氰根桥联Mn-Mo/W之间的磁耦合均为反铁磁性的。
简云飞[4](2020)在《基于三氮唑类配体的过渡金属配聚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文中研究说明含有吡啶基的三氮唑配体既含有氮杂环,又含有芳香环,具有离域π电子共轭体系,配位模式多样,可以与各种金属离子构筑出结构新颖、具有特定功能的配聚物,是一类理想的配聚物构筑单元。本论文分别以2种含有吡啶基的三氮唑配体为主配体,卤素、拟卤素离子为辅助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合成了8种结构不同的配聚物,并研究了它们的结构、光学性能、热稳定性及发光起源等。利用3,5-二(4-吡啶基)-1,2,4-三氮唑配体(4,4’-Hbpt)为主配体,卤素离子为辅助配体,合成了三个配物聚:[Cu Cl(4,4’-Hbpt)]n(1)、[Cu2Br2(4,4’-Hbpt)2]n(2)、[Cu3I3(4,4’-Hbpt)]n(3)。配聚物1中有一维“之”字链结构,一维链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一个二维层结构;2中链与链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及π-π作用连接成一个二维结构;3中辅助配体碘离子桥联金属铜离子形成结构不同的两种链:“单梯型”链和“双梯型”链,铜离子之间会产生弱作用,这两种链通过有机配体4,4’-Hbpt连接成一个单、双链交替衔接的波浪状二维层结构。配聚物1、3的激发峰和发射峰的峰形相似,峰位相近,这可能是由于它们具有类似的电荷跃迁方式,并且它们的热稳定性较好,表明该类材料具有做绿光(450nm-490 nm)材料的潜质。应用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方法,计算了配聚物1-3的能带结构和态密度,通过分析各个配聚物的能带结构及态密度,探究其可能的发光起源,为制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光学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配聚物1、2的发光起源主要是金属离子到配体的跃迁;3的发光起源主要是金属离子到配体的跃迁及少量配体到配体的跃迁。利用3,5-二(4-吡啶基)-1,2,4-三氮唑配体(4,4’-Hbpt)为主配体,拟卤素离子CN-为辅助配体,合成了三个配聚物:[Cu4(CN)4(4,4’-Hbpt)]n(4)、[Cu5(CN)5(4,4’-Hbpt)]n(5)、[Cu2(CN)2(4,4’-Hbpt)·CH3CN·2H2O]n(6)。配聚物4中有机配体4,4’-Hbpt将一维“之”字链连接成二维面,二维面之间通过无序的CN-及层间的π-π作用进而堆积成三维结构;5中无序的CN-桥联Cu3形成的一维链镶嵌在三维框架结构中;6中一维螺旋链通过有机配体4,4’-Hbpt连接形成一个二维结构。4和5的热稳定性较好,6的晶体结构中由于客体溶剂分子的存在,耐热性相对差一点。这三种配聚物均有良好的荧光性能,有作发光材料的潜质。用一种操作简单的有机合成方法制备出配体4-氨基-3,5-二(4-吡啶基)-1,2,4-三氮唑(Hbpt-NH2),并以该配体Hbpt-NH2作为主配体,卤素离子为辅助配体,合成了2个新的配聚物:[Cu3I3(Hbpt-NH2)]n(7)和[Co Cl2(Hbpt-NH2)]n(8)。配聚物7中有机配体Hbpt-NH2桥联金属铜离子,形成一个二维网络结构,二维面之间通过丰富的氢键作用进而堆积成一个三维结构;8中有机配体Hbpt-NH2桥联金属钴离子形成一维“之”字链,链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一个二维结构。应用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的方法,计算了配聚物7、8的能带结构和态密度,探究其可能的发光起源,7的发光起源主要是金属离子到配体的跃迁及少量配体到配体的跃迁,8的发光起源主要是金属离子到配体的跃迁。
邵敏[5](2019)在《基于氮杂环配体的铜(Ⅰ)和银(Ⅰ)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和晶体结构研究》文中认为近十几年来,由卤素或类卤素桥联配体构筑的Cu(I)/Ag(I)功能配位聚合物的化学研究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无机材料化学中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方向。由[Cu(I)X(X=CN-,SCN-,Cl-,Br-,I-)]或[Ag CN]次级结构单元构筑的配位聚合物,不仅具有丰富多彩的分子和晶体结构,并且在荧光材料、导电材料、磁性材料、多孔吸附材料、催化剂等方面存在广阔的应用前景。氮杂环配体做为电荷中性的有机配体,除了本身结构变化多样外,它还具有较多的配位原子,呈现多样的配位模式。将氮杂环配体结合到Cu(I)/Ag(I)-卤素/类卤素配位网络中,可以设计合成新型配位聚合物,并改变它们的晶体结构和功能性质。本论文主要研究Cu(I)X(X=CN-,I-,Br-,SCN-)和Ag CN与刚性三角形和柔性链状两种不同类型氮杂环配体的水热合成反应,通过改变配体类型和反应条件等,合成出二十四种新的配位聚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粉末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它们进行了表征,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仪器方法测定了它们的分子和晶体结构,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研究了部分配位聚合物的荧光性质和热稳定性质。主要成果如下:1、采用水热反应,利用刚性三角形有机氮杂环化合物为配体,与次级结构单元Cu(I)X(X=CN-,I-,Br-)构筑形成八个具有两维、三维结构的配位聚合物,探讨了反应体系的温度、溶剂、金属盐对产物的组成和晶体结构的影响。八个配合物分别是:[Cu3(CN)3(tib)]n(1)、[Cu2(CN)2(tib)]n(2)、同分异构体[Cu4(CN)4(tib)]n(3)和[Cu4(CN)4(tib)]n(4)、{[Cu3(CN)3(4-tpt)]·2(CH3CN)}n(5)、[Cu2Br2(3-tpt)]n(6)、[Cu4(CN)4(Htpim)]n(7)和[Cu6I6(Htpim)2·2H2O]n(8)(tib=1,3,5-三(1氢-咪唑-1-取代)苯,tpt=2,4,6-三吡啶基-1,3,5-三嗪,Htpim=2,4,5-三(4-吡啶基)-咪唑)。其中,配合物1-4是同一配体tib在不同条件下合成的Cu(I)配合物。tib采用三齿配位模式所生成的配合物1、3、4具有三维聚合结构,而配合物2是由采取二齿配位的tib构建的二维配位聚合物。在配合物5中,氰根来源于CH3CN溶剂分子的热裂解,配合物7是由配体Htpim与[Cu(CN)]n次级结构单元形成的三维配位聚合物。配合物6和8是由卤化亚铜与配体3-tpt、Htpim形成的三维超分子配合物。2、以柔性链状有机氮杂环为桥联配体,设计合成了十二个结构新颖的一价铜配位聚合物和一个二价铜配位聚合物,并对十三个配合物进行了详细的晶体结构分析,同时,探讨了反应温度和反应体系的酸碱度对配合物的生成和结构的影响。十三个配合物分别是:[Cu(CN)(bpmp)0.5]n(9)及其同分异构体[Cu(CN)(bpmp)0.5]n(10)、[Cu7(CN)7(bpmp)]n(11)、[Cu6(CN)6(bpmp)2]n(12)、[Cu3(CN)3(bpmp)]n(13)、[Cu2I2(bpmp)]n(14)、[Cu8(CN)8(btmb)2]n(15)、[Cu2(CN)2(o-btmb)0.5]n(16)、[Cu Br2(m-btmb)]n(17)、[Cu5(CN)5(btmbp)]n(18)、[Cu2(CN)2(bpe)0.5]n(19)、[Cu(CN)(azim)0.5]n(20)和[Cu2(SCN)2(bpp)]n(21)(bpmp=1,4-二(4-吡啶基甲基)哌嗪,btmb=二(1,2,4-三氮唑-1-亚甲基)苯,btmbp=二(1,2,4-三氮唑-1-亚甲基)联苯,bpe=1,3-二(4-吡啶基)乙烷,azim=偶氮联双咪唑苯,bpp=1,3-二(4-吡啶基)丙烷)。配合物9-13为链状配体bpmp和次级结构单元Cu CN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得到的配位聚合物。9和10分别为一维梯状和三维多孔结构,配合物11、13为两个三维无限伸展的金属-有机框架(MOF)结构,配合物12中配体存在两种配位模式,形成具有两种孔道的三维配位聚合物。配合物14是由bpmp配体与Cu I形成的多孔三维MOF。另外,为了比较取代基位置的不同对结构的影响,采用邻、间、对三中不同取代位置的双三氮唑二甲苯为配体,合成了配合物15、16和17,配合物15和16的结构中虽然配体取代位置不同,但采用相同的配位模式,处于对位btmb的结构中所形成的孔洞稍大一些。配合物18在配合物15基础上将配体链加长,发现其结构与配合物15具有相似性。配合物19是bpe与Cu CN链形成的孔洞为0.9167×0.9605 nm2的MOF化合物。配合物20是由长链配体azim与Cu CN锯齿链相连接,所形成的具有类似树叶脉络状结构的配位聚合物。配合物21是由双吡啶配体bpp桥联[Cu2(SCN)2]n锯齿链所形成的二维配位聚合物。通过对配合物的反应条件和结构进行比较发现,随着反应体系中碱性的增强,含氮配体bpmp的配位能力增强,更容易形成高维的配位聚合物。3、采用水热反应,选择三种氮杂环配体,与[Ag(CN)]n次级结构单元构筑出三个结构新颖的Ag(I)配位聚合物:[Ag2(CN)2(tpt)]n(22)、{[Ag(CN)(bpe)0.5][Ag(CN)]}n(23)、[Ag(CN)(btmb)0.5]n(24)。通过结构分析发现,Ag(I)更有利于形成三角形或四面体配位几何构型,这为设计合成高维氰化银配位聚合物提供了可能。在三个配合物的结构中,均观察到Ag-Ag金属键或Ag···Ag金属相互作用(喜银效应)。
卫晓琴[6](2019)在《基于4d金属Mo的分子磁性材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七氰基钼酸盐的分子磁体在分子磁性材料中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是分子磁性材料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前沿。然而,由于该系统的复杂性,合理地设计和合成七氰基钼酸盐分子磁体仍然是一个挑战。本论文研究了基于[MoⅢ(CN)7]4-构筑块的磁性分子的设计、合成和表征,获得了包括低维和高维的3d-4d化合物、一系列4f-4d化合物以及其他被氧化成MoⅣ离子的磁性化合物。本论文主要结构由以下内容组成:第一章对氰根桥联的单分子磁体、单链磁体、自旋交叉化合物、长程磁有序化合物、多功能磁体等进行了广泛的文献综述,重点介绍了[MoⅢ(CN)7]4-作为前驱体组装分子磁性材料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相关领域研究的不足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二章主要介绍3d金属和[MoⅢ(CN)7]4-构筑的低维化合物的合成和磁性表征。首先,我们采用六齿螯合配体TPEN获得了两个基于[MoⅢCN)7]4-构筑块的三核Mn2Mo(1)和五核MnMo(2)化合物,其中MoⅢ均处于较理想的五角双锥构型。化合物1利用[MoⅢ(CN)7]4-的两个轴向氰根分别和两个MnⅡ离子发生配位,而2利用两个轴向氰根和两个不相邻的赤道平面氰根分别和四个MnⅡ离子发生配位。磁性研究表明,1和2中MoⅢ和MnⅡ离子间通过氰根传递反铁磁相互作用,化合物的自旋基态分别为9/2和19/2。化合物1具有单分子磁体的行为,有效能垒为56.5K(39.2cm-1,τ0= 3.8×10-8),阻塞温度为2.7K;而非线性的Mn-N≡C键角和非单一易轴各向异性磁交换使得2只是一个简单的顺磁体。另外,我们采用五齿螯合配体bztpen构筑了一个六核化合物Mn4Mo2(3);采用手性的二胺配体RR/SS-Ph2en和3d金属FeⅡ、NiⅡ构筑了四个基于[MoⅢ(CN)7]4-的同构十核化合物4RR/4SS和5RR/5SS。磁性研究表明化合物3中金属离子之间具有反铁磁相互作用,但它只一个简单的顺磁体;而化合物4RR/4SS和5RR/5SS由于其产率非常低且对空气敏感,我们没有成功表征它们的磁性。此外,采用多胺配体tren,我们还获得了一例基于[MoⅢ(CN)7)4-的一维梯状链化合物6,由于链间存在不可忽略的磁相互作用,该化合物表现出长程磁有序的行为,有序温度为 13K。第三章主要介绍3d金属和[MoⅢ(CN)7]4-构筑的高维化合物的合成和磁性表征。我们成功合成了三个基于[MoⅢ(CN)7]4-的二维化合物(7,8RR和8SS)和两个三维化合物(9和10)。二维化合物是采用四齿大环配体和手性的环己二胺合成的,而三维化合物是采用不同的酰胺配体合成的。尽管二维化合物对氧气敏感,但这些三维化合物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磁性研究表明,二维化合物三维化合物均表现为长程亚铁磁有序,它们的有序温度分别为23,40,80和80 K。此外,三维化合物还具有自旋重排和自旋阻挫现象。第四章主要介绍4f金属和[MoⅢ(CN)7]4-构筑的化合物的合成和磁性表征。采用六齿螯合配体TPEN,我们获得了一系列4f-4d化合物11-13,4f离子从轻稀土元素La3+一直跨越到重稀土元素Ho3+,这是首次将4f金属离子和[MoⅢ(CN)7]4-构筑块成功组装的例子。化合物11LaMo和12PrMo具有一维结构,分别为1D带状和1D之字链结构,这两个化合物中的4d金属全部为MoⅢ离子。13LnMo为一系列同构的2D网状结构,稀土离子从Ce3+到Ho3+离子,这些化合物不仅包含顺磁性的[MoⅢ(CN)7]4-组分,也包含抗磁性的[MoⅣ(CN)8]4-组分。此外,这一系列4f-4d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中都含有大量的结晶水分子,对空气极其敏感。磁性研究表明,11LaMo表现为单离子顺磁性,其他化合物的4f和MoⅢ离子间通过氰根可能传递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但仅仅表现为简单的顺磁性。第五章列举了[MoⅢ(CN)7]4-构筑块在反应过程中被氧化或分解的三种情况。[MoⅢ(CN)7]4-构筑块主要被氧化成三种类型:[MoⅣ(L)O(CN)n]n-4、[MoⅣO2(CN)4]2-和[MoⅣ(CN)8]4-。首先,我们获得了一系列同构化合物Ln7Mo(14Ln,Ln= Tb3+、Dy3+、Ho3+、Yb3+),[MoⅣ(tmphen)O(CN)3]+作为抗衡阳离子游离在晶格中。该系列化合物的磁性主要是由Ln7表现出来的,其中14Dy具有单分子磁体的性质,有效能垒为51.6K(35.8 cm-1,τ0= 1.7×10-5)。其次,我们获得了几例一维链状化合物,以3d金属离子NiⅡ和MoⅣ构筑的一维链为例(15)说明。该化合物中[MoⅣ02(CN)4]2-作为桥联配体将NiⅡ离子连接形成一维结构。由于抗磁性的MoⅣ阻止了金属离子之间的磁耦合,15只表现出NiⅡ离子的顺磁性。此外,我们还获得了较多[MoⅢ(CN)7)]4-基团被氧化成[MoⅣ(CN)8]4-基团的化合物,通常这种氧化方式比较常见。我们以一例零维FeⅡ-MoⅣ团簇(16)、一例一维MnⅡ-MoⅣ链(17)以及一例NiⅡ-MoⅣ三维磁体(18)为例,研究了它们的晶体学结构,没有研究其磁学性质。第六章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各个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期望在后续工作中获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石景文[7](2019)在《过渡金属光、磁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文中提出近20年来,基于氰根桥联的分子基磁体的结构与性质一直被人们所关注。氰根基团能够有效的转移顺磁金属离子之间的磁相互作用、揭示顺磁金属中心之间的磁耦合性质、调控分子的拓扑结构以及预测分子磁耦合性质,因此氰根桥联配合物被广泛关注。多吡啶基的过渡金属钌配合物体系在DNA检测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对多吡啶钌配合物的新型DNA荧光探针的研究为癌症的早期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使用四齿大位阻配体占据过渡金属离子Cr(Ⅲ)和Fe(Ⅲ)赤道位置配位点,然后向金属离子的轴向位置引入氰根,然后与十四元大环Cu(Ⅱ)化合物自组装得到了七种氰根桥联配合物。配合物3,5和6为三核结构;配合物1,2,4和7为一维链状结构。其磁性研究表明,配合物1,2,3,4和7中通过氰根桥接的相邻M-Cu(Ⅱ)(M=Cr,Fe)之间存在铁磁耦合作用,配合物5和6中相邻的Fe(Ⅲ)-Cu(Ⅱ)存在反铁磁耦合作用。2.通过使用三种四氰根前驱体K2[M(CN)4](M=Ni,Pd,Pt)与一种半封闭的大环七配位锰(Ⅱ)化合物进行配位组装,得到了三种新型氰根桥联MⅡ-Mn Ⅱ配合物。通过使用两种四氰根前驱体K2[M(CN)4](M=Ni,Pd)与两个含有双配位席夫碱配体的Mn(Ⅲ)化合物自组装,得到了四种新型氰根桥联配合物。配合物1-3是一维链状结构;配合物4和5分别为五核阳离子和中性三核结构;配合物6和7为具有构象差异的三核结构。磁性研究表明七种配合物中相邻Mn(Ⅱ)离子之间存在较弱的反铁磁耦合作用。3.使用新型多氮大环镍(Ⅱ)化合物和两种席夫碱锰(Ⅲ)化合物分别与二氰基构筑单元K[Ag(CN)2]自组装设计了三种新型氰根桥联异双金属配合物。配合物2和3分别为一维阳离子链和中性单链结构,配合物4是三核结构。磁性研究表明由NC-Ag-CN单元桥接的相邻顺磁性Ni(Ⅱ)或Mn(Ⅲ)离子之间存在较弱的反铁磁耦合作用。4.将经典[Ru(L)2dppz]2+中的dppz配体替换为[1,2,5]噻二唑并[3,4-f][1,10]邻菲罗啉(tdzp),得到了两种新型钌(Ⅱ)配合物。单晶衍射对配合物1的结构进行了分析;之后测量了两种配合物的荧光以及两种配合物分别与互补DNA或者错配DNA的荧光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两种配合物可能无法嵌入到DNA中,但是错配DNA对配合物2的荧光有淬灭作用。
刘倩影[8](2018)在《新型肟桥连多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磁性研究》文中提出以戊二酰亚胺二肟(H2gmdo)为三齿桥连配体,分别与Cu(Ⅱ)和Co(Ⅱ)离子自组装合成了 配合物[Cu5(gmdo)4](ClO4)2]·CH3OH(1)和[Co3(gmdo)4(H2O)2]ClO4·2CH3OH(2)。对配合物1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ESI-MS和EPR表征,磁性研究表明配合物1分子内Cu(Ⅱ)离子之间通过肟桥和氧桥传递反铁磁相互作用(J1=-14.3 cm-1,J2=-40.6 cm-1,g=2.15)。对配合物2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以2-羟基萘醛肟(Naphth-salox)为三齿桥连配体,以丙二酸根(MA)为辅助配体,与Mn(Ⅱ)离子自组装合成了配合物[MnⅢ6O2(napth-salox)6(MA)(CH3OH)4]·3CH3OH(3)。对配合物3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以3,5-二溴水杨醛肟(3,5-dibromo-H2salox)为三齿桥连配体,以3,5-二甲基苯甲酸根(3,5-dimebezoac)为辅助配体,与Mn(Ⅱ)离子自组装合成了配合物[MnⅢ3O(3,5-dibromo-salox)3(3,5-dimebezoac)(H2O)(CH3OH)](4)。对配合物4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以Cs3[W(CN)8]·2H2O为配合物配体,以1,1,2,2-四甲基乙二胺(tmen)为Cu(Ⅱ)离子的阻塞配体,通过自组装合成了基于氰根和氢键的1D链状超分子配合物[{Cu(tmen)2}2W(CN)8]2[{Cu(tmen)(H2O)}W(CN)8]2(5)。磁性研究表明,配合物5分子内Cu(Ⅱ)和W(Ⅴ)之间通过氰根传递的铁磁相互作用(J=14.0 cm-1)。
季玉洁[9](2016)在《基于平面型大环配体的氰根桥联分子磁性配合物的研究》文中提出分子磁性是一门涉及化学、物理、材料等诸多学科的新兴交叉研究领域之一氰根桥联配合物因其拓扑结构多样以及顺磁离子之间的磁相互作用相对容易控制和预测,而且具有丰富的磁学性质和光电性质,已成为分子磁性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本论文通过选择和设计合适的平面型大环配体构筑单元及含有磁性离子的自旋载体,控制合成了拓扑结构和磁性不同的氰根桥联配合物。1、基于大环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的铜的配合物与含有两个氰根的构筑单元[Fe(L)(CN)2]-(L=H2bpb,H21)pClb,H21)pmb和H2bpdmb)合成了4个FeⅢ-CuⅡ三核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它们的组成和结构。磁性研究表明这四个配合物整体表现为反常的反铁磁性,这是由Cu-N≡C的键角严重的偏离直线所致。2、基于平面型席夫碱配体的[MnⅢ(sale n)]+构筑单元分别与含有四个氰根的构筑单元[MⅡ(CN)4]2-(M=Os和Pt)和含有六个氰根的构筑单元[MⅡ(CN)6]4-(M=Ru和Os)合成了2个MnⅢ-MⅡ(M=Os和Pt)二维枕形网格状配合物和2个由氰根和酚氧桥同时桥联的MnⅢ-MⅡ(M=Ru和Os)二维配合物,解析了晶体结构。研究了磁性,这四个配合物都表现为反铁磁性,不同于其它锰席夫碱配体和氰根构筑单元组装的氰根桥联配合物。3、基于平面大环配体的[Mn(L1)]2+构筑单元不口[Mn(L2)]2+(L1不口L2是十五元大环)分别与含有六个氰根的构筑单元[M(CN)6]4-(M=Fe,Ru和Os)合成3个MnⅡ-MⅡ(M=Fe,Ru和Os)三核配合物和3个MnⅡ-MⅡ(M=Fe,Ru和Os)-维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它们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磁性研究表明Fe和Ru的配合物表现为铁磁性,Os的配合物表现为反铁磁性。以上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选择和设计合适的平面型大环配体构筑单元及含有磁性离子的自旋载体,能有效的调节配合物的拓扑结构及磁性。为进一步探索氰根桥联配合物的合成,以及有目的的设计合成单链磁体和单分子磁体提供了大量的实验依据和研究思路。
苗少斌[10](2014)在《基于1,2,4-三氮唑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或金属-有机框架, MOFs)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吸引了人们大量的研究热情。它们不仅拥有迷人多变的结构特征,而且在发光、磁性、催化、气体吸附等方面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合理地设计和合成具有特定结构和优异性质的配位聚合物一直是配位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质除了主要与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有关外,很多情况下还受到反应条件的影响。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一类1,2,4-三氮唑配体与多种过渡金属离子的配位特点,系统地考察不同条件对该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期望能为该类三氮唑配体配位聚合物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并最终构筑具有优异性能和应用前景的配位聚合物。目前,构筑配位聚合物最常用的方法是合理的设计有机配体。1,2,4-三氮唑及其衍生物作为一种有效的桥联配体,兼具咪唑和吡唑的配位特点。本研究系统考察了两个新的三氮唑类配体与多种过渡金属离子形成配位聚合物的条件,配体配位的特点、规律和配位聚合物的一些物理特性,取得了以下主要的成果和进展:1.设计并合成了1,2,4-三氮唑类配体1,3-二(1,2,4-三氮唑-4)苯(L1)和3,5-二(1,2,4-三氮唑-4)-苯甲酸(L2)两个配体,通过元素分析、IR和1H NMR分析确定了其结构。2.在水热或溶剂热条件下,以L1作主配体,以不同的多元芳香羧酸为辅助配体,以d10过渡金属离子Zn2+、Cd2+、Cu+、Ag+为受体,通过改变温度、溶剂、pH值、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配比等反应条件,得到了12个分别具有不同结构的1D、2D和3D的配位聚合物。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粉末衍射等分析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用热分析法研究了它们的热稳定性,并研究了所有化合物的荧光性质。其中,化合物2为新颖的三重3D→3D互穿结构,该结构中存在有1D纳米孔洞(10.5×11.2),即使在互穿后,仍存在一定大小的孔洞率。化合物7和9为相似的二重3D→3D互穿结构,均是氰根作为粘合剂将邻近的2D层连成最终的3D结构。化合物12是一个六核Ag+的复杂3D结构,该结构中原位反应生成的氰根有两种配位模式,其中一种为罕见的四配位模式。考察了配体L1的配位模式,分析了无机阴离子和多元芳香羧酸辅配对生成的配位聚合物结构的影响,为构筑该类配体的结构新颖的配位聚合物提供了实验参考价值。配位聚合物1-12都有较强的荧光发射特性,分别归属于不同的发光机理,并分析了结构和荧光的关系。所得配位聚合物在荧光功能材料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3.用L1作主配体,无机或简单有机酸根和多元芳香羧酸作辅配,与Cu2+或Co2+在不同的条件下,共构筑了6个不同结构的1D、2D和3D的配位聚合物。其中5个Cu2+化合物由于辅配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框架结构。Co2+的配位聚合物18为新颖的6核3D结构,该结构中存在有两个三核的次级结构单元。有趣的是,该配合物结构中的均苯三甲酸呈现出了4种不同的配位模式,这在其作为辅配的情况下并不多见。化合物17和18都呈现反铁磁耦合作用。4.用双功能配体L2同过渡金属离子Co2+或Cu2+,在不同的条件下,合成出5个不同结构和性质的1D和2D的配位聚合物。其中,化合物19、20和22为新颖的2D互嵌结构,L2上未配位的羧基互相嵌入邻近的2D层结构中;化合物21中出现了有趣的左右手螺旋结构;化合物23则是罕见的1D纳米管结构,6个L2配体螯合6个中心Cu2+离子,形成一个规则的六边形纳米管道。L2在化合物19、20、22和23中的配位模式相同,都是两个三氮唑呈现四齿配位的模式,羧基不配位。L2在配合物21中有两种配位模式,三氮唑都是单齿配位,羧基分别为单齿和双齿配位。化合物20和21呈现反铁磁耦合作用。
二、一个新型氰根桥联铁(Ⅲ)-铜(Ⅱ)大环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新型氰根桥联铁(Ⅲ)-铜(Ⅱ)大环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双金属磁性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分子基磁性材料概述 |
1.2 氰根桥联配合物 |
1.2.1 氰根桥联的单分子磁体 |
1.2.2 氰根桥联的单链磁体 |
1.3 自旋交叉配合物 |
1.3.1 自旋交叉的类型 |
1.3.2 影响自旋交叉性质的因素 |
1.3.3 自旋交叉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各种多氰基金属盐和Cu~(Ⅱ)化合物的异双金属配合物:合成、结构和磁性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2 晶体结构分析 |
2.3 磁学性质研究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基于五氰基前驱体的Fe~(Ⅲ)-Mn~(Ⅱ/Ⅲ)双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磁性研究 |
3.1 基于[Fe(CN)_5(2-CH_3im)]~(2-)构建的Fe~(Ⅲ)-Mn~(Ⅱ)双金属磁性配合物 |
3.1.1 实验部分 |
3.1.2 晶体结构分析 |
3.1.3 磁学性质研究 |
3.1.4 小结 |
3.2 基于[Fe(CN)_5(imidazole)]~(2-)构建的Fe~(Ⅲ)-Mn~(Ⅱ/Ⅲ)双金属磁性配合物 |
3.2.1 实验部分 |
3.2.2 晶体结构分析 |
3.2.3 磁学性质研究 |
3.2.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四唑类/半刚性V型双吡啶双酰胺配体的自旋交叉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磁性研究 |
4.1 基于四唑配体的八配位单核Fe~(Ⅲ)自旋交叉配合物 |
4.1.1 实验部分 |
4.1.2 晶体结构分析 |
4.1.3 磁学性质研究 |
4.1.4 小结 |
4.2 基于半刚性V形双吡啶基双酰胺配体的单核/二维自旋交叉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磁性研究 |
4.2.1 实验部分 |
4.2.2 晶体结构分析 |
4.2.3 磁学性质研究 |
4.2.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以金属氰化物为结点的MOF结构的构筑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氰化物的研究进展 |
1.2 氰根修饰的配位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的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的研究进展 |
1.3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测试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测试方法 |
2.2.1 红外光谱(IR) |
2.2.2 X-射线单晶衍射 |
2.2.3 元素分析(Elemental Analysis) |
2.2.4 电化学测试(CHI 660b) |
2.2.5 紫外光谱(UV) |
第3章 以CuCN为结点的配位聚合物的结构构筑及其性质研究 |
3.1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 |
3.1.1 化合物1的合成 |
3.1.2 化合物2的合成 |
3.1.3 化合物3的合成 |
3.1.4 化合物4的合成 |
3.2 化合物1-4的结构表征 |
3.2.1 IR光谱 |
3.2.2 化合物的Xrd |
3.2.3 化合物的TG |
3.3 X-ray单晶结构分析 |
3.4 晶体结构及其描述 |
3.4.1 化合物1的晶体结构描述 |
3.4.2 化合物2的晶体结构描述 |
3.4.3 化合物3的晶体结构描述 |
3.4.4 化合物4的晶体结构描述 |
3.5 化合物1-4的性质 |
3.5.1 化合物1-4的光催化性质 |
3.5.2 化合物1-4电化学性质 |
3.6 小结 |
第4章 其他金属氰化物配位聚合物的结构构筑及其性质研究 |
4.1 配位聚合物的结构构筑 |
4.1.1 化合物5的合成 |
4.1.2 化合物6的合成 |
4.1.3 化合物7的合成 |
4.2 化合物5-7的结构表征 |
4.2.1 化合物的IR光谱 |
4.2.2 化合物的Xrd |
4.2.3 化合物5-7的TG |
4.3 X-ray单晶结构分析 |
4.4 晶体结构及其描述 |
4.4.1 化合物5的晶体结构描述 |
4.4.2 化合物6的晶体结构描述 |
4.4.3 化合物7的晶体结构描述 |
4.5 化合物5-7的性质表征 |
4.5.1 化合物5-7的光催化性质 |
4.5.2 化合物5-7电化学性质 |
4.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含N配体功能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分子磁性材料概述 |
1.2 自旋交叉配合物 |
1.2.1 自旋交叉现象 |
1.2.2 自旋交叉的类型 |
1.2.3 自旋交叉的影响因素 |
1.2.4 自旋交叉的研究现状 |
1.3 氰根桥联配合物 |
1.3.1 氰根桥联配合物的优势 |
1.3.2 氰根桥联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Fe(Ⅱ)自旋交叉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基于[Hg(S/SeCN)_4]~(2-)构筑的三维自旋交叉配位聚合物 |
2.2.1 实验部分 |
2.2.2 晶体结构 |
2.2.3 磁性研究 |
2.3 基于DPIP构筑的一维自旋交叉配位聚合物 |
2.3.1 实验部分 |
2.3.2 晶体结构 |
2.3.3 磁性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氰根桥联磁性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trans-[Ru(Salen)(CN)_2]~-构筑的氰根桥联配合物 |
3.2.1 实验部分 |
3.2.2 晶体结构 |
3.2.3 磁性研究 |
3.3 基于trans-[Fe(bpb)(CN)_2]~-构筑的氰根桥联配位聚合物 |
3.3.1 实验部分 |
3.3.2 晶体结构 |
3.3.3 磁性研究 |
3.4 基于trans-[Fe/Cr(bpb/bpmb)(CN)_2]~-构筑的氰根桥联配合物 |
3.4.1 实验部分 |
3.4.2 晶体结构 |
3.4.3 磁性研究 |
3.5 基于trans-[Cr(bpb/bp Clb)(CN)_2]~-构筑的氰根桥联配合物 |
3.5.1 实验部分 |
3.5.2 晶体结构 |
3.5.3 磁性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氰根桥联磁性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mer-[Fe(qxcq)(CN)_3]~-构筑的氰根桥联配位聚合物 |
4.2.1 实验部分 |
4.2.2 晶体结构 |
4.2.3 磁性研究 |
4.3 基于[M(CN)_8]~(3-)构筑的氰根桥联多核双金属配合物 |
4.3.1 实验部分 |
4.3.2 晶体结构 |
4.3.3 磁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基于三氮唑类配体的过渡金属配聚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配聚物的简介 |
1.2 配聚物的常用合成方法 |
1.2.1 水热/溶剂热法 |
1.2.2 微波法 |
1.2.3 界面扩散法 |
1.2.4 溶剂挥发法 |
1.3 合成配聚物的影响因素 |
1.4 配聚物的应用 |
1.4.1 气体吸附与分离 |
1.4.2 荧光传感 |
1.4.3 催化 |
1.4.4 生物医学 |
1.5 吡啶基三氮唑配聚物的研究概况 |
1.5.1 吡啶基三氮唑配体的特点 |
1.5.2 吡啶基三氮唑配聚物的性质 |
1.6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6.1 选题依据 |
1.6.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卤素离子作辅助配体的铜-三氮唑配聚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2 配聚物1-3的合成 |
2.2.3 晶体结构的测定及解析 |
2.3 结果及讨论 |
2.3.1 [CuCl(4,4'-Hbpt)]_n(1)的晶体结构 |
2.3.2 [Cu_2Br_2(4,4'-Hbpt)_2]_n(2)的晶体结构 |
2.3.3 [Cu_3I_3(4,4'-Hbpt)]_n(3)的晶体结构 |
2.3.4 红外光谱分析 |
2.3.5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2.3.6 固体荧光分析 |
2.3.7 固体紫外漫反射分析 |
2.3.8 热稳定性分析 |
2.3.9 能带结构及态密度 |
2.4 本章小结 |
3 拟卤素 CN-作辅助配体的铜-三氮唑配聚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2 配聚物4-6的合成 |
3.2.3 晶体结构的测定及解析 |
3.3 结果及讨论 |
3.3.1 [Cu_4(CN)_4(4,4'-Hbpt)]_n(4)的晶体结构 |
3.3.2 [Cu_5(CN)_5(4,4'-Hbpt)]_n(5)的晶体结构 |
3.3.3 [Cu_2(CN)_2(4,4'-Hbpt)·CH_3CN·2H_2O]_n(6)的晶体结构 |
3.3.4 红外光谱分析 |
3.3.5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3.3.6 固体荧光分析 |
3.3.7 固体紫外漫反射分析 |
3.3.8 热稳定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氨基取代的金属-三氮唑配聚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2 配体Hbpt-NH2 和配聚物7-8 的合成 |
4.2.3 晶体结构的测定及解析 |
4.3 结果及讨论 |
4.3.1 [CoCl_2(Hbpt-NH_2)]_n(7)的晶体结构 |
4.3.2 [Cu_3I_3(Hbpt-NH_2)]_n(8)的晶体结构 |
4.3.3 能带结构及态密度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5)基于氮杂环配体的铜(Ⅰ)和银(Ⅰ)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和晶体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配位聚合物的发展概况 |
1.2 含氮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的研究现状 |
1.2.1 吡啶类氮杂环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 |
1.2.2 唑类氮杂环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 |
1.3 氰根配位聚合物的研究概况 |
1.3.1 氰根桥联配位聚合物的概述 |
1.3.2 氰化亚铜与含氮配体形成的配位聚合物 |
1.4 配位聚合物的结构研究 |
1.4.1 配位聚合物的结构特点与性质研究 |
1.4.2 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影响因素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1 选题意义 |
1.5.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测试仪器 |
2.1 实验方法和实验试剂 |
2.1.1 实验方法 |
2.1.2 实验试剂 |
2.2 测试仪器和数据处理 |
2.2.1 测试仪器 |
2.2.2 晶体学数据处理方法 |
2.2.3 晶体结构画图软件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刚性三角形氮杂环配体的铜(Ⅰ)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 |
3.2.2 配体tpt的合成 |
3.2.3 配合物的合成 |
3.2.4 配合物1-8的晶体结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配合物1-8的晶体结构分析 |
3.3.2 配合物1-8的合成讨论 |
3.3.3 配合物 1-4 和 7 的红外光谱和 X-射线粉末衍射 |
3.4 配合物的热重和荧光光谱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柔性链状氮杂环配体构筑的铜(Ⅰ)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和晶体结构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 |
4.2.2 配合物的合成 |
4.2.3 配合物9-21的晶体结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配合物9-21的晶体结构分析 |
4.3.2 配合物9-21的合成讨论 |
4.3.3 配合物9-21的红外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由氮杂环配体构筑的氰化银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银-银金属键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 |
5.2.2 配合物的合成 |
5.2.3 晶体结构的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配合物22-24的晶体结构分析 |
5.3.2 配合物22-24的红外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 |
5.4 配合物22-24的热重分析和荧光光谱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 |
6.3 展望 |
附录一 论文中有机氮杂环配体的结构、名称及缩写 |
附录二 晶体学数据表中的参数含义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6)基于4d金属Mo的分子磁性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本论文报道的化合物名称和结构列表 |
本论文所用的测试仪器与方法 |
第一章 前言 |
1.1 分子磁性材料概述 |
1.2 氰根桥联的分子磁性材料 |
1.2.1 氰根桥联的单分子磁体 |
1.2.2 氰根桥联的单链磁体 |
1.2.3 氰根桥联的自旋交叉化合物 |
1.2.4 氰根桥联的高有序温度磁体 |
1.2.5 氰根桥联的多功能化合物 |
1.3 基于[Mo~Ⅲ(CN)_7]~(4-)构筑块的分子磁性材料 |
1.3.1 基于[Mo~Ⅲ(CN)_7]~(4-)构筑块的高有序温度磁体 |
1.3.2 基于[Mo~Ⅲ(CN)_7]~(4-)构筑块的分子纳米磁体 |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3d金属和[Mo~Ⅲ(CN)_7]~(4-)构筑的低维化合物 |
2.1 引言 |
2.2 基于D_(5h)构型[Mo~Ⅲ(CN)_7]~(4-)的零维化合物 |
2.2.1 化合物1和2的合成 |
2.2.1.1 K_4Mo(CN)_7·2H_2O的合成 |
2.2.1.2 [Mn~Ⅱ(TPEN)]_2[Mo~Ⅲ(CN)_7]·6H_2O(1)的合成 |
2.2.1.3 [Mn~Ⅱ(TPEN)]_4[Mo~Ⅲ(CN)_7](ClO_4)_4(2)的合成 |
2.2.2 化合物1和2的晶体结构 |
2.2.3 化合物1和2的磁学性质 |
2.2.4 化合物1和2磁构关系讨论 |
2.3 基于[Mo~Ⅲ(CN)_7]~(4-)构筑块的多核化合物 |
2.3.1 化合物3-5的合成 |
2.3.1.1 [Mn~Ⅱ(bztpen)]_4[Mo~Ⅲ(CN)_7]_2·20.5H_2O(3)的合成 |
2.3.1.2 [Fe~Ⅱ(RR/SS-Ph_2en)(H_2O)(OH)]_4[Mo~Ⅲ(CN)_7]·2MeCN·10H_2O(4RR/4SS)的合成 |
2.3.1.3 [Ni~Ⅱ(RR/SS-Ph_2en)(H_2O)(OH)]_4[Mo~Ⅲ(CN)_7]·2MeCN·10H_2O(5RR/5SS)的合成 |
2.3.2 化合物3-5的晶体结构 |
2.3.3 化合物3的磁学性质 |
2.4 基于[Mo~Ⅲ(CN)_7]~(4-)构筑块的一维化合物 |
2.4.1 化合物6的合成 |
2.4.1.1 [Mn~Ⅱ(tren)]_2[Mo~Ⅲ(CN)_7]·5H_2O(6)的合成 |
2.4.2 化合物6的晶体结构 |
2.4.3 化合物6的磁学性质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第三章 3d金属和[Mo~Ⅲ(CN)_7]~(4-)构筑的高维化合物 |
3.1 引言 |
3.2 基于[Mo~Ⅲ(CN)_7]~(4-)构筑块的二维化合物 |
3.2.1 化合物7和8的合成 |
3.2.1.1 [Mn~Ⅱ(L_(15-N-4))]2[Mo~Ⅲ(CN)_7]·11H_2O(7)的合成 |
3.2.1.2 [Mn~Ⅱ(RR-/SS-Chxn)]_2[Mo~Ⅲ(CN)_7](H_2O)·7H_2O·2MeCN(8RR/8SS)的合成 |
3.2.2 化合物7和8的晶体结构 |
3.2.3 化合物7和8的磁学性质 |
3.3 基于[Mo~Ⅲ(CN)_7]~(4-)构筑块的三维化合物 |
3.3.1 化合物9和10的合成 |
3.3.1.1 Mn~Ⅱ_2(DMF)(H_2O)_2[Mo~Ⅲ(CN)_7]·H_2O·CH_3OH(9)的合成 |
3.3.1.2 Mn~Ⅱ_2(DEF)(H_2O)[Mo~Ⅲ(CN)_7](10)的合成 |
3.3.2 化合物9和10的晶体结构 |
3.3.3 化合物9和10的磁学性质 |
3.3.4 化合物9和10的磁构关系讨论 |
3.3.4.1 化合物9和10的磁相互作用讨论 |
3.3.4.2 化合物9和10的磁有序温度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第四章 4f金属和[Mo~Ⅲ(CN)_7]~(4-)筑的系列化合物 |
4.1 引言 |
4.2 化合物11-13的合成 |
4.2.1 [La~Ⅲ(TPEN)(H_2O)]_2[Mo~Ⅲ(CN)_7]_(1.5)·14.5H_2O(11_(LaMo))的合成 |
4.2.2 [Pr~Ⅲ(TPEN)(H_2O)(OH)]_2[Mo~Ⅲ(CN)_7]·30H_2O(12_(PrMo))的合成 |
4.2.3 [Ln~Ⅲ(TPEN)(H_2O)]_2[Mo~Ⅲ(CN)_7][Mo~Ⅳ(CN)_8]_(0.5)·nH_2O(13_(LnMo))的合成 |
4.3 化合物11-13的晶体结构 |
4.4 化合物11-13的磁学性质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第五章 3d/4f金属和Mo~Ⅳ构筑的化合物 |
5.1 引言 |
5.2 4f金属和[Mo~Ⅳ(L)O(CN)_n]~(n-4)构筑的系列零维团簇化合物 |
5.2.1 化合物14的合成 |
5.2.1.1 [Ln~Ⅲ_7(tmphen)_(12)(O)_(12)Cl_2][Mo~Ⅳ(tmphen)O(CN)_3]_6Cl·nH_2O(14_(Ln), Ln=Tb~(3+)、Dy~(3+)、Ho~(3+)、Yb~(3+))的合成 |
5.2.2 化合物14_(Ln)的晶体结构 |
5.2.3 化合物14_(Ln)的磁学性质 |
5.3 3d金属和[Mo~ⅣO_2(CN)_4]~(2-)构筑的一维化合物 |
5.3.1 化合物15的合成 |
5.3.1.1 前驱体Ni~Ⅱ(L_(N4))Cl_2的合成 |
5.3.1.2 [Ni~Ⅱ(L_(N4))][Mo~ⅣO_2(CN)_4]·3H_2O(15)的合成 |
5.3.2 化合物15的晶体结构 |
5.4 3d金属和[Mo~Ⅳ(CN)_8]~(4-)构筑的化合物 |
5.4.1 化合物16-18的合成 |
5.4.1.1 [Fe~Ⅱ(bztpen)]_4[Mo~Ⅳ(CN)_8](ClO_4)_4·MeCN·3H_2O(16)的合成 |
5.4.1.2 [Mn~Ⅱ(RR-Chxn)(H_2O)][Mn~Ⅱ(RR-Chxn)_2(H_2O)][Mo~Ⅳ(CN)_8]·2H_2O(17)的合成 |
5.4.1.3 [Ni~Ⅱ(dtb)]_2[Mo~Ⅳ(CN)_8]·2H_2O(18)的合成 |
5.4.2 化合物16-18的晶体结构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博士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过渡金属光、磁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配位化学简介 |
2 过渡金属磁性配合物 |
2.1 分子磁学的基本理论 |
2.2 分子磁体的分类 |
2.3 分子基磁体的研究现状 |
3 氰根桥联配合物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 |
4 过渡金属配合物光学性质 |
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大环铜构筑的氰根桥联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以及磁性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剂与仪器 |
2.1.2 吡啶酰胺配体以及配合物1-7 的合成方法 |
2.2 基于大环铜构筑的氰根桥联配合物结构以及磁性研究 |
2.2.1 配合物1和2 的晶体结构与磁性 |
2.2.2 配合物3-7 的晶体结构与磁性 |
2.3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基于四氰根前驱体构筑的氰根桥联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以及磁性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试剂与仪器 |
3.1.2 配合物1-7 的合成 |
3.2 基于四氰根前驱体构筑的氰根桥联配合物结构以及磁性研究 |
3.2.1 配合物1-3 的晶体结构与磁性 |
3.2.2 配合物4和5 的晶体结构与磁性 |
3.2.3 配合物6和7 的晶体结构与磁性 |
3.3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基于K[AG(CN)_2]构筑的氰根桥联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以及磁性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试剂与仪器 |
4.1.2 配合物1-4 的合成 |
4.2 基于K[AG(CN)_2]构筑的氰根桥联配合物的结构以及磁性研究 |
4.2.1 配合物1-4 结构分析 |
4.2.2 配合物2-4 的磁性研究 |
4.3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过渡金属钌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在DNA检测上的应用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试剂与仪器 |
5.1.2 配合物1和2 的合成方法 |
5.1.3 DNA合成以及荧光检测 |
5.2 配合物1和2 的晶体结构以及荧光分析 |
5.2.1 配合物1和2 的晶体结构 |
5.2.2 配合物1和2 荧光分析 |
5.3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新型肟桥连多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一元肟 |
1.2.2 二元肟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戊二酰亚胺二肟配体形成的配合物 |
2.1 引言 |
2.2 配体的合成及其表征 |
2.2.1 戊二酰亚胺二肟的合成 |
2.2.2 戊二酰亚胺二肟的红外光谱 |
2.2.3 戊二酰亚胺二肟的核磁 |
2.3 配合物[Cu_5(gmdo)_4] (ClO_4)_2]·CH_3OH (1)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
2.3.1 配合物1的合成 |
2.3.2 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 |
2.3.3 配合物1的红外光谱 |
2.3.4 配合物1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2.3.5 配合物1的ESI-MS谱图 |
2.3.6 配合物1的磁性 |
2.3.7 配合物1的EPR谱 |
2.4 配合物[Co_3(gmdo)_4(H_2O)_2]ClO_4·2CH_3OH (2)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
2.4.1 配合物2的合成 |
2.4.2 配合物2的晶体结构 |
2.4.3 配合物2的红外光谱 |
2.5 小结 |
第三章 水杨醛肟衍生物形成的配合物 |
3.1 引言 |
3.2 配体的合成及其表征 |
3.2.1 2-羟基萘醛肟的合成 |
3.2.2 2-羟基萘醛肟的红外光谱 |
3.3 配合物[Mn~Ⅲ_6O_2(napth-sao)_6(MA)(CH_3OH)_4]·3CH_3OH (3)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
3.3.1 配合物3的合成 |
3.3.2 配合物3的晶体结构 |
3.3.3 配合物3的红外光谱 |
3.4 配合物[Mn~Ⅲ_3O(3,5-dibromo-salox)_3(3,5-dimebezoac)(H_2O) (CH_3OH)](4)的合成与结构 |
3.4.1 配合物4的合成 |
3.4.2 配合物4的晶体结构 |
3.5 小结 |
第四章 氰根桥连的配合物 |
4.1 前言 |
4.2 配体的合成 |
4.2.1 配体Cs_3[W(CN)_8]·2H_2O的合成 |
4.2.2 配体1,1,2,2-四甲基乙二胺(tmen)的合成 |
4.3 配合物[{Cu(tmen)_2}_2W(CN)_8]_2[{Cu(tmen)(H_2O)}W(CN)_8]_2(5)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
4.3.2 配合物5的晶体结构 |
4.3.3 配合物5的红外光谱 |
4.3.4 配合物5的磁性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9)基于平面型大环配体的氰根桥联分子磁性配合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氰根桥联分子磁性配合物的研究 |
1.3 氰根桥联大环配合物的研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表征方法及测试仪器 |
2.1 常规表征 |
2.2 晶体结构测定及解析 |
2.3 磁性测试 |
3 氰根桥联Fe~Ⅲ-Cu~Ⅱ三核配合物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构筑单元K[Fe~ⅢH(L)(CN)_2]和[Cu~Ⅱ(cyclam)](ClO_4)_2的合成 |
3.3 氰根桥联Fe~Ⅲ-Cu~Ⅱ三核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磁性 |
3.4 本章小结 |
4 氰根桥联Mn~Ⅲ-M~Ⅱ(M=Pt,Ru和Os)二维配合物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构筑单元[Mn~Ⅲ(salen)]ClO_4和K_4[M~Ⅱ(CN)_6]的合成 |
4.3 氰根桥联Mn~Ⅲ-M~Ⅱ(M=Os和Pt)二维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磁性. |
4.4 氰根与酚氧桥联Mn~Ⅲ-M~Ⅱ(M=Ru和Os)二维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磁性 |
4.5 本章小结 |
5 氰根桥联Mn~Ⅱ-M~Ⅱ(M=Fe,Ru和Os)配合物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构筑单元[Mn~Ⅱ(L_1)Cl_2],[Mn~Ⅱ(L_2)(H_2O)_2]Cl_2·4H_20和K_4[M~Ⅱ(CN)6]的合成 |
5.3 氰根桥联Mn~Ⅱ-M~Ⅱ(M=Fe,Ru和Os)三核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磁性 |
5.4 氰根桥联Mn~Ⅱ-M~Ⅱ(M=Fe,Ru和Os)一维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磁性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基于1,2,4-三氮唑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配位化学和配位聚合物概述 |
1.2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
1.3 配位聚合物结构的影响因素 |
1.4 配位聚合物的性质和潜在应用 |
1.4.1 荧光功能配位聚合物 |
1.4.2 配位聚合物分子磁体 |
1.4.3 配位聚合物在吸附方面的应用 |
1.4.4 配位聚合物的催化性能 |
1.5 基于 1,2,4-三氮唑类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
1.6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基于刚性配体 1,3-二(1,2,4-三氮唑-4)苯的 d10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荧光性能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2 配体 L1 的合成 |
2.1.3 配位聚合物 1-12 的合成 |
2.2 结构表征 |
2.2.1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 |
2.2.2 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 |
2.3 热稳定性与荧光 |
2.3.1 热稳定性分析 |
2.3.2 荧光性质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刚性配体 1,3-二(1,2,4-三氮唑-4)苯的 Cu(II)和 Co(II)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磁性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1.2 配位聚合物 13-18 的合成 |
3.2 结构表征 |
3.2.1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 |
3.2.2 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 |
3.3 热稳定性与磁性 |
3.3.1 热稳定性分析 |
3.3.2 磁性研究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刚性双功能配体 3,5-二(1,2,4-三氮唑-4)苯甲酸的 Cu(II)和 Co(II)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磁性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1.2 配体 L2 的合成 |
4.1.3 配位聚合物 19-23 的合成 |
4.2 结构表征 |
4.2.1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 |
4.2.2 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 |
4.3 磁性研究 |
4.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一个新型氰根桥联铁(Ⅲ)-铜(Ⅱ)大环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双金属磁性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 郝晓云. 山东理工大学, 2021
- [2]以金属氰化物为结点的MOF结构的构筑与性能研究[D]. 王美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3]含N配体功能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 兰文龙.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4]基于三氮唑类配体的过渡金属配聚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D]. 简云飞. 重庆师范大学, 2020(05)
- [5]基于氮杂环配体的铜(Ⅰ)和银(Ⅰ)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和晶体结构研究[D]. 邵敏. 上海大学, 2019(03)
- [6]基于4d金属Mo的分子磁性材料研究[D]. 卫晓琴. 南京大学, 2019(12)
- [7]过渡金属光、磁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 石景文. 山东理工大学, 2019(03)
- [8]新型肟桥连多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磁性研究[D]. 刘倩影.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
- [9]基于平面型大环配体的氰根桥联分子磁性配合物的研究[D]. 季玉洁.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3)
- [10]基于1,2,4-三氮唑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D]. 苗少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