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院工作中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盛永琴,张莹[1](2021)在《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文中提出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探讨提高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以提升药房服务质量。方法:以医院门诊药房为研究对象,建设自动化发药系统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比较自动化发药系统实施前后门诊药房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门诊药房的取药等候时间、单方配药时间、药师工作强度评分等均少于实施前,实施后人均日配药量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加强对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门诊药房管理水平,提升药房工作效率与药房服务质量。
冯海珊[2](2021)在《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安全管理核查单的制定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构建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安全管理评价条目,编制《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安全管理核查单》。(2)探讨《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安全管理核查单》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通过文献检索、临床经验分享,成立项目专家小组,制定《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安全管理核查单》初稿,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Delphi法)对条目进行筛选,形成《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安全管理核查单》终稿。(2)采用类实验研究法,选取某市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18年7月-2018年12月和2019年7月-2019年12月两段时期就诊急诊抢救室的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357例。对照组(181例)为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进行常规管理方法护理,实验组(176例)为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使用《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安全管理核查单》。分析、比较两组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在抢救室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未造成伤害的异常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急诊抢救室护理的满意度。结果:(1)《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安全管理核查单》德尔菲专家咨询的协调系数为0.025(P<0.00),变异系数为0.000~0.128,满分比均>40%,专家对核查单条目的一致性和认同度相对较高,意见基本趋于一致,协调性良好。(2)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未造成伤害的异常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财务纠纷发生率由实施前35.4%下降至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7,P<0.001);患者安全发生率由实施前55.8%下降至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8,P<0.001);医护人身安全的不良事件/异常事件发生率由实施前75.1%下降至4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8.7,P<0.001);医疗纠纷发生率由实施前7.73%下降至1.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5,P<0.001);护理纠纷发生率由实施前4.42%下降至0.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3,P<0.05);安全管理不良事件/异常事件的发生率由实施前13.3%下降至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4,P<0.001)。(3)实验组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95.5%)高于对照组(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本研究所编制《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安全管理核查单》专家认同度和一致性较高,协调性好。可作为急诊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安全管理临床工具。(2)《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安全管理核查单》降低了患者不良事件/异常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申媛[3](2020)在《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旨在探讨手术室护士应具备的风险预警能力,初步构建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该评价指标体系设置自评问卷调查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提高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第一部分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采用文献研究法、半结构式访谈收集研究主题相关资料,初步拟定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草案,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对指标进行修订、完善,形成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优序图(Precedence Chart,简称PC)法对能力指标体系中的一级指标权重进行赋值,再采用平均数法和乘积法计算二级指标复合权重。根据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培训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编制《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自评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2)第二部分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的现状调查。选取山东省某地2所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现状和影响因素。结果(1)构建的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项,分别是护理风险基础、手术室护理风险评估及管理、不良事件管理、护士安全及心理调节,权重分别为0.150,0.444,0.245,0.161,二级指标30项。两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说明专家积极程度较高。两轮专家咨询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65、0.888,均大于0.7,说明专家权威度较高。两轮专家咨询肯德尔系数(Kendall’s,W)分别为0.315、0.347(P<0.001),说明专家意见协调性较好。两轮专家咨询变异系数(CV)分别是0.000~0.295、0.000~0.189。(2)《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自评问卷》信效度检验。预调查分析,问卷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sα)为0.942,重测信度为0.958,问卷总体内容效度(S-CVI)为0.85,各条目内容效度(I-CVI)分布在0.83~1.00之间,探索性因子分析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公因子旋转方法采用凯撒正态化最大方差法,前4个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2.629%,4个公因子与与问卷中一级指标对应。(3)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总分是83.15±15.22,四个维度护理风险基础、手术室护理风险评估及管理、不良事件管理、护士安全及心理调节得分分别是16.15±3.74、38.06±7.65、11.64±2.76、17.11±3.29。职称、手术室类型、手术室工作年限、职务是护理风险基础维度、手术室护理风险评估及管理维度、护士安全及心理调节维度以及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总分的主要影响因素,职称、手术室类型、职务是不良事件管理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1)构建了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30项。(2)编制《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自评问卷》,进行信度和检验,问卷信效度较好。(3)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手术室护士职称、手术室类型、职务以及手术室工作年限是影响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的主要因素。
何君梅[4](2020)在《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患者安全是衡量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指标,也是一切护理活动的基本目标。航空环境的特殊性和救护任务的独特性,使得空运医疗后送机上护理通常区别于地面,工作性质更为复杂。护理人员常常于应急、救治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工作强度和精神压力大,多种不安全因素并存。本研究通过确立影响空运医疗后送中护理安全管理的各级因素构建管理评价的指标体系,在于降低空运医疗后送中的患者护理安全隐患,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航空护理的医疗服务水平,为保障患者空运医疗后送的安全提供管理性的工具。方法:(1)通过空运医疗后送人员患者安全文化现状调查,了解患者安全文化的现状,为空运医疗后送护理安全管理内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提供内容依据;(2)通过文献回顾法和归纳法,掌握目前国内外空运医疗后送护理安全管理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初步拟定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条目;(3)小组讨论法:遴选5名从事航空医学、航空护理的专家进行讨论,研究小组对指标条目构建的合理性、内容的科学性及语言表述等方面进行审核,为拟定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咨询问卷提出进一步的意见和建议;(4)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确定各级指标体系及条目,采用Excel2010及SPSS 23.0对数据进行汇总与处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量化各级指标权重。最终完成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结果:(1)我国空运医疗后送人员患者安全文化平均得分为4.19分;其中,心理安全、主动报告和上级重视三个维度得分相对较低;不同年龄、学历、职称、工龄、是否参加安全理论培训的人员的患者安全文化得分有差异;(2)通过文献归纳分析,结合专家议题小组法,初步拟定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等级及条目,包括4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82项三级指标;(3)两轮专家咨询反馈结果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确定了由组织管理、起飞前、飞行中、降落前后5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85项三级指标构成的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两轮专家咨询积极性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0.912,协调程度经Kendall检验(p<0.05),专家意见较为集中,咨询结果可信度较高。结论:(1)本研究分析了我国空运医疗后送人员患者安全文化现状,显示目前我国空运医疗机构缺乏护理安全管理的标准与规范,患者护理关键环节质控力度薄弱,护理人员安全文化总体呈现中上水平;(2)分析总结了国内外空运医疗后送护理安全管理相关研究及最新进展,结合专家小组议题法并参考地面转运护理安全管理相关经验,不仅体现了护理工作共有的特点,也凸显了航空护理特有的专科特色;(3)本研究结果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经进一步验证后可作为空运医疗后送护理安全评价工具,在方法学和内容上对我国航空护理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可进一步推动我国航空护理规范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进程。
望运丹[5](2018)在《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环境安全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回顾性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自杀的临床相关资料,了解住院患者自杀与医院环境安全影响因素存在的联系,找出医院环境中潜在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住院患者自杀的安全防护措施,为我国自杀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证资料,为防范住院患者自杀及其他自杀相关性研究提供借鉴。方法收集某三级甲等医院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患者护理安全事件登记(报告)表》中关于住院患者自杀的登记,向病案科申请查看住院自杀患者的病历,结合以往5次由心理小组组织的患者自杀后交流讨论会记录,详细统计通过跳楼、使用锐器、吞服药物、自缢等方式自杀的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水平、科室、病种、住院天数、饮食状况,精神状况,睡眠状况,自杀时间、自杀地点、自杀使用的工具、有无家属或陪护、有无经济困难、有无负性情绪、既往自杀史、事件详细经过、事件原因分析、改进措施、处理意见等,根据资料统计的结果对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自杀所在的环境进行分类,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自杀环境安全影响因素的特征,根据医院环境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自杀环境安全影响因素,探讨预防住院患者自杀的环境安全对策。结果1基本情况发现:本组59例自杀患者中,女性(31例,52.54%)多于男性(28例,47.46%),住院患者自杀以45-59岁为自杀高发年龄段,占47.46%,≥60岁年龄段占32.20%。自杀患者以恶性肿瘤最为多见共37例占62.72%:其中胃肠癌8例(13.56%),肺癌8例(13.56%),白血病5例(13.51%),宫颈癌、胰腺癌、肝癌、淋巴瘤各3例(各占8.11%),乳腺癌、外阴癌、耳鼻咽喉癌、肾肿瘤各1例;其次为良性消化系统疾病6例占10.16%:其中慢性肝脏疾病5例(8.47%),消化道出血1例;心血管疾病4例占6.78%;骨骼关节疾病3例占5.08%;肺部感染、胆囊术后、尿毒症、肾功能不全、带状疱疹神经痛、系统性红斑狼疮、胎盘前置状态伴出血、食管异物和疖病各1例。本组住院患者自杀以入院一周内人数最多(28例,47.46%)。住院患者自杀行为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晚夜间,凌晨2:00-6:00(20例,33.90%)是自杀的高发时间段。住院患者自杀最主要的方式(29例,49.15%)为跳楼,其次为刀具(16例,27.12%)。自杀地点主要发生在医院病房窗台处或走廊窗台处共29例,占49.15%。自杀结局中30例自杀死亡,占50.85%。2住院患者自杀的医院环境可分为物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物理环境指硬环境,对住院患者自杀的影响因素可分为(1)跳楼自杀影响因素:楼顶、病房窗户、阳台、楼梯口、走廊等;(2)锐器自杀影响因素:刀具类、玻璃类、其他尖锐物品;(3)药物自杀影响因素:镇静、催眠类药品、止痛类药品、其他药品;(4)自缢影响因素:床单、约束带、鞋带、电线、输液管、裸露的管道、病房横梁、病房卫生间、公共卫生间、淋浴等;(5)其他影响因素:池塘、触电类等。人文环境指软环境,对住院患者自杀的影响因素可分为(1)医务人员方面:医院管理者的管理策略、护理人员心理学及自杀学知识、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等;(2)管理制度方面:护理人员的排班制度,保卫人员安全巡视制度,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家属安全告知制度;(3)家庭支持系统方面:婚姻状况,与家人的关系,家庭其他方面等。3物理环境(硬环境)发现:住院患者经窗户跳楼自杀所占比例的49.15%。本研究中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经窗户跳楼自杀高发科室为:血液科5例,占17.24%,其次是消化内科4例,占13.79%。经窗户跳楼自杀发生时间段以夜晚22:00-次日6:00最多,共13例,占44.83%。自杀大楼外科大楼最多,共9例,占31.03%,外科大楼为全院最高楼层,共32层,经分析,患者经窗户自杀与楼层高低没有多大联系,反而楼层低的比楼层高的跳楼自杀人数还多。116楼跳楼自杀占72.41%。自杀地点以病房窗户(16例)为主,占55.17%,其次是楼梯通道窗户(6例),占20.69%。跳楼自杀结局大多数死亡,死亡人数21例,占72.43%。患者跳楼自杀发现者医护人员所占比例最大,为48.28%。跳楼自杀死亡患者发生医疗纠纷5例。因跳楼自杀未遂导致全身多处外伤引起费用增加的患者有25例。16例住院患者使用锐器自杀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占62.50%,使用锐器自杀老年患者较多,占50%。87.5%的患者在病床通过锐器自杀,且62.50%的患者割腕自杀,另外少部分通过刺伤头部,胸部,颈部,前臂等部位自杀。自杀锐器主要是水果刀(62.5%),其次是剃须刀片(18.75%)。除此还有剪刀,玻璃瓶等锐器。16例住院患者使用锐器自杀,自杀未遂占87.5%。5例住院患者自缢发生时间都在18:00之后,且3例为凌晨过后。住院患者自缢使用的工具有鞋带,引流管胃管、尼龙绳等。住院患者自缢的地点主要以卫生间为主,另外还有病床,楼梯间等。自杀结局多数窒息死亡,在卫生间自缢结局全为死亡。4例住院患者吞服药物自杀事件中,全为女性。4例住院患者吞服药物自杀地点为病床旁,另外还有院外。吞服的药物种类有阿普唑仑,安定,去痛片等。药物数量超过医嘱用量,吞服药物自杀结局多数未遂。4人文环境(软环境)发现:住院患者自杀与医院管理者、医护人员、保卫人员、巡视人员、患者家庭人员等有关。管理者对科室的管理策略不当、护理人员心理学及自杀学知识缺乏、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欠缺,护理人员的排班制度不合理,保卫人员安全巡视制度不到位,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家属安全告知制度不及时,家庭支持系统不健全等都有可能成为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结论1住院患者自杀中,环境因素已经成为患者安全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自杀影响因素,环境不仅包括公共物理环境,还包括人文制度环境,这两种环境都对住院患者自杀有影响作用。2在住院患者自杀中,从物理环境角度,跳楼自杀最为严重,且致死性最大,最不容易控制,跳楼自杀结局中死亡者居多。其次为使用锐器自杀,使用锐器自杀多数为老年人或者妇女,致死性相对跳楼而言,较低,且地点多数在病房内,比较容易被发现。自缢取材方便、死亡时间快、成功率高,结局一般无法挽回,常窒息而亡。病房卫生间是自缢者经常会选择的一个场所。吞服药物自杀致死性相对较低,且超量药物在住院科室不容易获得。3在住院患者自杀中,从人文环境角度,医护方作为与患者每天直接接触的治疗者与护理者,在与住院患者日常沟通中,沟通技巧对发现、预防住院患者自杀很重要,医护人员的自杀知识及心理学知识对及时发现、预防住院患者自杀至关重要,组织管理方的排班制度是否合理,安全告知制度是否全面、到位,安保巡视制度是否有效实施等,这些制度对及时发现,及时阻止,及时预防住院患者自杀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患者家庭支持系统失调,婚姻状况破裂,与家人的关系恶劣,其他家庭负性生活事件的刺激等,都会让患者在绝望感与失落感中产生自杀的念头。4医院可以从自杀所处的环境出发,采取各种预防管理措施,如全面关注经窗户跳楼自杀的高发科室,对经窗户跳楼自杀高发时间段加强警惕,全面改进经窗户跳楼自杀的高发地点,利用高科技手段加强监控,完善医院窗户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科室及病房环境中危险物品的监管,加强护理人员心理培训,完善医院各种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家庭支持系统等措施对住院患者自杀进行控制与防范。
詹建华,马亚红,俞叶飞[6](2016)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问题分析与干预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潜在护理安全问题,并探讨制定相关干预对策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学习并了解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措施,采用每月定期随机抽样法对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行护理安全考核,并结合每次考核结果回顾性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评价护理人员护理知识及技能水平情况,并对潜在护理安全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应干预对策。结果:经过随机考核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在不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相似或各异的护理安全问题,如医疗环境问题、安全制度不落实、护理人员问题等。结论:通过此次回顾性抽查考察,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确实存在一些潜在护理安全问题,通过对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及相关护理制度的完善,加强医护合作,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效率,减少护理风险。
雷芳[7](2016)在《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危险因素及认知的5M1E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了解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的危险因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5M1E因素的影响占比;2.了解深圳市各医院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管理知识的认知度。方法:1.现况调查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和5M1E分析法分析医院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中相关数据,总结出5M1E分析法所涉及到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2.Delphi调查法和5M1E分析法。经过两轮专家函询,确定医院护理安全管理认知调查问卷的维度和条目,形成医院护理安全管理认知调查问卷。3.问卷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定量化地提取出医院护理安全管理5M1E相关影响因素、现状和问题以及护理人员、护理管理人员对护理安全知识的知晓度、建议等,为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的完善提供统计学现实依据。结果:1.影响医院护理安全管理5M1E因素的总百分比依次为人、测、环、法、料、机。人的因素占护理安全管理相关危险因素的88.17%,分为护理操作者、患者、陪伴、护理管理者四个因素,护理操作者因素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占67.84%,主要原因为评估不足15.90%,查对不严15.16%;其次是患者因素占14.42%,陪伴因素占3.88%,主要原因为知识欠缺,最后是护理管理者因素占2.03%,主要原因为管理不当。测即质量控制培训因素占5.18%,主要原因为培训不到位。环即环境环节因素占4.99%,主要原因为加床迁床频繁。法即规章流程预案因素占0.74%,主要原因为流程预案不完善。料即药品器械因素,主要原因为保存不当,占0.55%。机即仪器设备因素占0.37%,主要原因为故障错误。2.研制出一套包括8个维度54个条目的医院护理安全管理认知调查问卷。8个维度的Cronbach’s a信度系数为:护理安全风险意识0.933、护理安全管理知识0.897、护理不良事件相关知识0.865、日常护理工作安全常规知识0.924、药品安全管理0.899、护理安全规章制度0.915、护理安全流程预案0.943、护理安全培训安全质量检查0.947,总问卷为0.869,基于标准化项的Cronbach’s a系数为0.857。总问卷CVR结构效度为0.875,各维度为:护理安全风险意识0.869、护理安全管理知识0.837、护理不良事件相关知识0.854、日常护理工作安全常规知识0.892、药品安全管理0.784、护理安全规章制度0.866、护理安全流程预案0.883、护理安全培训安全质量检查0.794。结构效度KMO值为0.866,主成分法提取特征根>1的8个共同因子,其为总方差79.59%。问卷信效度良好。3.深圳市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护士的权利和义务”“各班职责和具体工作流程”3个条目均有所认知,而其他51个条目均有不同程度的盲点。护理安全管理认知条目中护理人员选填“不知道”选项百分比占前15位的条目,“无培训未学习”较“培训学习后忘记”常见,“无制度无培训”和“有培训无制度培训学习后忘记”较“有制度无培训未学习”和“有制度无培训学习制度后忘记”常见。护理人员一般资料中年龄、护理工作年限、技术职称、学历和护理安全管理知识认知程度均成正相关,而性别、婚姻状况、临床科室和护理安全管理知识认知程度无相关性。护理安全培训频次以及护理安全质量检查频次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显着相关性。结论:1.控制人为因素导致的护理安全问题;改善硬件因素,增加护理安全管理核心要素;完善软件因素,提高护理安全综合质量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2.加强培训、加强质量检查,可显着提高护理安全质量管理。3.医院护理安全管理认知调查问卷可全面了解护理人员对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知识的知晓度,为改进护理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甘小红[8](2015)在《刍议基层保健院临床护理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文中提出该文回顾性分析该院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通过对基层保健院潜在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讨论及实施一系列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减少了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保障了医患的双方利益。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降低了临床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罗云建,潘丽[9](2012)在《医护人员法律知识对医疗安全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法律的日臻健全,人们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已成为一种趋势。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日益加强,对医疗、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让医务人员充分认识自己的法律责任,有效避免法律风险,增进医护患之间的有效合作,从法律角度约束自己的行为,现将法律知识缺陷对医疗护理安全的影响综述如下。医护患沟通中的法律因素医疗方面: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过
刘春玲,江平[10](2009)在《新生儿病房潜在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文中提出探讨新生儿病房护理中的潜在危险因素,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分析新生儿病房的潜在护理安全隐患原因,采取系列防范对策。防范对策的实施,减少了医疗风险的发生,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新生儿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增强了其工作责任心,提高了护理质量。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在新生儿病房尤为重要。
二、医院工作中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院工作中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 |
1.1 患者取药流程 |
1.2 发药机工作流程 |
2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管理 |
3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管理模式的优化 |
4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实践效果 |
5 讨论 |
(2)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安全管理核查单的制定及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与立题依据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2 研究理论框架 |
2.1 操作性定义 |
2.2 理论框架 |
2.3 研究假设 |
2.4 科研质量控制 |
2.5 科研伦理 |
2.6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一部分 《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安全管理核查单》的编制 |
1 文献分析 |
2 编制核查单初稿 |
3 德尔菲专家咨询(Delphi法) |
4 讨论 |
5 结论 |
6 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
第二部分 《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安全管理核查单》的临床应用 |
1 研究设计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本研究对临床实践与未来研究的启发 |
参考文献 |
附录1: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安全管理核查单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
附录2: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安全管理核查单专家咨询表(第二轮) |
附录3:核查单终稿 |
附录4:改进前记录单 |
综述 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安全管理的风险因素及对策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成立研究小组 |
2 指标构建原则 |
3 研究对象 |
4 研究方法 |
5 预调查 |
6 统计学方法 |
7 技术路线图 |
8 质量控制 |
研究结果 |
1 文献研究结果 |
2 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
3 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 |
4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讨论 |
1 研究的可靠性 |
2 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分析 |
3 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对患者安全的重要性 |
第二部分 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的现状调查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统计学方法 |
4 技术路线图 |
5 质量控制 |
研究结果 |
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2 手术室护士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现状 |
3 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现状分析 |
4 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讨论 |
1 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高,种类多 |
2 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
3 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4 对提高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缩略词表 |
致谢 |
(4)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问题的提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意义 |
4 基本概念 |
4.1 护理安全 |
4.2 护理安全文化 |
4.3 飞行护士 |
4.4 空运医疗后送 |
4.5 航空医疗救护 |
4.6 指标体系 |
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空运医疗后送人员患者安全文化现状调查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资料收集与数据整理 |
2.3.1 质量控制 |
2.3.2 数据整理与分析 |
3 结果 |
3.1 空运医疗后送人员患者安全文化总体得分及各维度积极应答率情况 |
3.2 各层面下的得分及积极应答率 |
3.3 患者安全文化待改进的条目 |
3.4 影响患者安全文化的相关影响因素 |
4 讨论 |
4.1 空运医疗后送患者安全文化总体上仍有可提升空间 |
4.2 不同影响因素对各维度的影响 |
4.3 对于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的建议 |
第三章 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1 Delphi法构建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
1.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 |
1.1.1 科学性原则 |
1.1.2 先进性原则 |
1.1.3 系统性原则 |
1.1.4 实用性原则 |
1.2 理论基础 |
1.2.1 现代系统论 |
1.2.2 人本原理 |
1.2.3 瑞士奶酪模型 |
1.3 材料与方法 |
1.3.1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
1.3.2 遴选咨询专家 |
1.3.3 拟定指标体系 |
1.3.3.1 文献研究法 |
1.3.3.2 专题小组讨论法 |
1.3.3.3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
1.3.3.4 层次分析法 |
1.3.3.5 数理统计法 |
1.4 质量与偏倚控制 |
1.5 专家咨询结果 |
1.5.1 专家的一般情况 |
1.5.2 专家的积极程度 |
1.5.3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
1.5.4 第一轮咨询结果及指标修订情况 |
1.5.4.1 删除的指标 |
1.5.4.2 更改的指标 |
1.5.4.3 增加的指标 |
1.5.5 第二轮咨询结果及指标修订情况 |
1.5.6 一级指标权重 |
2 讨论 |
2.1 评价指标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
2.2 评价指标体系的临床指导意义 |
2.3 体系指标权重分析 |
3 结论及建议 |
3.1 结论 |
3.2 本研究的对空运医疗后送护理工作的启示 |
3.2.1 把“安全文化”植入整个空运医疗护理工作 |
3.2.2 把“团队协作”贯穿空运医疗后送过程 |
3.2.3 把“风险管理”覆盖整个空运医疗后送管理 |
4 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
4.1 研究的创新性 |
4.2 研究的局限性 |
4.3 对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空运医疗后送患者安全文化调查问卷 |
附录2 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
附录3 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专家咨询表(第二轮) |
附录4 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权重 |
个人简历、获奖情况、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致谢 |
文献综述 高危产科患者空运医疗后送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
参考文献 |
(5)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环境安全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
前言 1.1 |
研究背景 1.2 |
课题相关概念 1.3 |
研究内容 1.4 |
研究目的 1.5 |
研究意义 第2章 |
资料与方法 2.1 |
研究对象 2.2 |
研究方法 2.3 |
资料的统计分析 第3章 |
结果 3.1 |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结果 3.2 |
跳楼自杀结果 3.3 |
使用锐器自杀结果 3.4 |
自缢结果 3.5 |
吞服药物自杀结果 3.6 |
人文环境结果 第4章 |
讨论 4.1 |
住院患者自杀一般情况分析 4.2 |
住院患者自杀环境特征分析 4.3 |
住院患者自杀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4.4 |
住院患者自杀环境安全影响因素的防护措施 第5章 |
小结 5.1 |
研究结论 5.2 |
研究局限性 5.3 |
研究创新 5.4 |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1:患者护理安全事件登记(报告)表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个人简介 |
(6)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问题分析与干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 |
1.1 调查对象 |
1.2 调查方法 |
2 结果 |
3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问题潜在存在的原因分析 |
3.1 医疗中的安全问题及环境问题。 |
3.2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实施不健全 |
3.3 医护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 |
3.4 护理人员相关专业护理知识及专业技能安全隐患分析 |
4 防范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问题的干预对策 |
4.1 控制院内感染的护理对策及环境管理。 |
4.2 完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
4.3 加强医护合作沟通技能 |
4.4 规范化培训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及临床技能 |
5 结语 |
(7)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危险因素及认知的5M1E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的组织因素 |
1.2.2 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的个人因素 |
1.2.3 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的 5M1E分析法研究 |
1.2.4 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
1.2.5 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的对策 |
1.3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 |
1.8 技术路线 |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危险因素 5M1E调查分析 |
3.1.1 护理不良事件分类 |
3.1.2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
3.1.3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 5M1E相关因素分类 |
3.1.4 护理安全管理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鱼骨图 |
3.2 医院护理安全管理认知调查问卷的研制 |
3.2.1 专家积极性分析 |
3.2.2 专家对调查问卷的熟悉程度 |
3.2.3 专家权威系数 |
3.2.4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及协调程度 |
3.2.5 专家咨询结果 |
3.2.6 信度检验结果 |
3.2.7 效度检验结果 |
3.3 医院护理安全管理认知的 5M1E调查分析 |
3.3.1 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管理知识认知程度的自我评分及百分比 |
3.3.2 护理人员护理安全管理知识认知掌握度 |
3.3.3 护理人员护理安全管理知识认知与培训、学习的相关性 |
3.3.4 护理人员一般资料与护理安全管理知识认知程度相关性 |
3.3.5 护理安全培训、安全质量检查与护理不良事件的相关性 |
第4章 讨论 |
4.1 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危险因素 5M1E调查分析 |
4.1.1 人 |
4.1.2 测 |
4.1.3 环 |
4.1.4 法 |
4.1.5 料 |
4.1.6 机 |
4.1.7 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 |
4.2 医院护理安全管理认知调查问卷的研制 |
4.2.1 研制护理安全管理认知调查问卷的价值 |
4.2.2 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以保证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4.2.3 调查问卷的可接受评价 |
4.2.4 调查问卷的局限性 |
4.3 医院护理安全管理认知的 5M1E调查分析 |
4.3.1 护理人员护理安全管理知识欠缺度原因分析 |
4.3.2 加强培训,提高护理安全质量管理 |
4.3.3 结合个人情况,开展护理安全质量管理 |
4.3.4 加强质量检查,提高护理安全质量管理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综述国院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和对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2 医院护理安全管理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3 第一轮专家咨询调查问卷 |
附录4 第二轮专家咨询调查问卷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刍议基层保健院临床护理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 |
1.1 安全意识淡薄 |
1.2 技术不熟练, 缺乏经验 |
1.3 护理文书记录问题 |
1.4 护患沟通不足, 服务意识差 |
1.5 护患比例失调 |
1.6 责任心不强 |
1.7 管理不当 |
2 防范措施 |
2.1 对全部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的强化教育 |
2.2 优化和完善护理质量监控制度 |
2.3 注重护士的整体素质 |
2.4 严格控制关键环节 |
2.5 加强护患沟通 |
2.6 合理配置护理人员 |
2.7 医院收费的公开、合理 |
3 结语 |
(9)医护人员法律知识对医疗安全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医护患沟通中的法律因素 |
病案中的法律因素 |
医护行为中的法律因素 |
医护患法律知识 |
讨 论 |
四、医院工作中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J]. 盛永琴,张莹.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24)
- [2]急性酒精中毒“三无”患者安全管理核查单的制定及临床应用研究[D]. 冯海珊.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3]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D]. 申媛. 青岛大学, 2020(01)
- [4]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 何君梅.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5]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环境安全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D]. 望运丹. 长江大学, 2018(12)
- [6]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问题分析与干预对策[J]. 詹建华,马亚红,俞叶飞.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6(13)
- [7]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危险因素及认知的5M1E调查分析[D]. 雷芳. 南华大学, 2016(03)
- [8]刍议基层保健院临床护理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 甘小红. 中国卫生产业, 2015(18)
- [9]医护人员法律知识对医疗安全的影响因素研究[J]. 罗云建,潘丽.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12)
- [10]新生儿病房潜在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J]. 刘春玲,江平.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