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新闻倾向的调整和新闻事实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胡根林[1](2021)在《区分事实与观点:高中学生必要的媒介素养——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二单元的设计与实施》文中研究表明【任务群解读】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二单元"劳动光荣",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按课标要求,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包括实用性文本的独立阅读和理解,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交流。通过本任务群的学习,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提供阅读与表达交流的水平,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孙艳双[2](2021)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新闻单元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自投入使用以来,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其改变和创新之处是将新闻作品集中编写为一个单元,以“活动·探究”的新样式呈现出来。新闻单元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展开,设置新闻阅读、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三大任务。新闻阅读任务中的新闻篇目不仅由分散编排变为集中编排,而且在新闻体裁和新闻篇目上较以往的人教版教材都有所增加。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改变和创新足以看出教材编者对新闻教学的重视。新闻之于中学生的重要作用,不仅是新闻知识的学习,独立判断能力的提升,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更是培养学生的时事关心、人文情怀以及现实责任与担当。新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使新闻单元受到了较大的重视,但是新闻单元教学现状仍旧不容乐观,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新闻单元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兴趣不足。教师既没有挖掘出新闻教学的独特价值,也没有意识到媒介素养对学生的重要性。其次,新闻采访与写作任务指导不足,活动开展流于形式。最后,新闻单元教学评价不合理,过于强调结果性评价,教师评价没有针对性,不能有效检验学生新闻单元的学习效果。基于以上问题,从理论和实践出发,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新闻单元教学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第一,教师要确立明晰的新闻单元教学理念,优化新闻教学目标,树立新闻教学意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教师要转变新闻单元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新闻情境,提供优质的新闻资源,整合新闻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新闻学习兴趣。第三,要整体提升教师新闻专业素养,既要从多方面完善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提升新闻素养,又要时刻关注新闻热点和动态研究,夯实教学基础。第四,完善新闻单元教学评价体系,教师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建立合理有效的新闻写作评价标准。根据以上改进策略,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现有的新闻阅读篇目的基础上,对消息、新闻特写和通讯三类新闻体裁进行具体教学设计,并对在新闻单元教学中最容易忽视的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任务进行活动设计。
赖鹏[3](2020)在《《环球时报》国际重大议题的报道框架及传播优化探究 ——以“中美贸易战”报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最近发生的“中美贸易战”是国际关注焦点,中美双方除了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进行着博弈,在国际舆论领域的斗争也愈发激烈。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牢牢把握国际话语权对于维护国家利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国内舆论引导和国际舆论领域博弈中,新闻媒介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环球时报》“中美贸易战”新闻报道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对主流媒体报道重大国际事件议题的框架建构和传播优化提供一些启发本文选取2018年3月“中美贸易战”正式拉开序幕至2019年12月中美已就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期间,《环球时报》对“中美贸易战”的新闻报道为研究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从新闻框架理论的角度出发,按照报道框架的高层结构,中层结构和低层结构三个层面来展开,建构了报道数量、报道主题、报道信源、报道体裁、报道倾向5个类目,通过梳理分析之后发现,《环球时报》在报道“中美贸易战”议题时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体现在能够主动设置“热点议程”,从而有效引导舆论;注重信源专业权威性,增强公信力与说服力;在新闻报道中,专家学者担任意见领袖,实现有效的舆论引导。同时,《环球时报》对于“中美贸易战”议题的新闻报道框架和传播上也存在着不足,主要是报道主题维度单一,新闻图示结构固定化,官方权威和民间话语不平衡,新闻语言与国际话语脱轨,深度报道偏少,信息深度不足等问题。最后,笔者试图通过《环球时报》对“中美贸易战”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来对传播优化策略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主流媒体更好地报道国际议题,进行舆论有效引导提供借鉴意义。
郑艳[4](2020)在《《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语言传播的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媒介融合的不断发展,形成信息传播的新业态和新格局,微信公众号作为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融合产物,在信息的传播上具有个性化特点。《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是《云南日报》纸媒与互联网的融合产物,通过发布新闻报道承担着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宣传工作及与人民群众的沟通工作,平台发布的新闻报道是语言传播的材料,语言文字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构成部分是信息的载体,语言文字的使用情况直接影响着新闻报道的质量,也影响着平台媒介形象的塑造。本文基于平台语言传播活动的语言实体进行内容研究,旨在通过对平台在语言传播中语言使用情况的分析,归纳出平台语言传播活动所遵循的原则及所采用的具体策略,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可行性建议。本文以2019年《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新闻报道作为分析样本,通过文献分析、内容分析及描写阐释等研究方法从语言文本出发,结合新闻学、传播学及语言学相关理论展开对语言传播活动的研究,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从栏目设置、内容及信息推送对《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概况进行梳理。第二章将《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的语言传播放置于具体的语境之中,从“社会文化语境、党报新媒体属性、媒介性质及新闻文本特性”四个角度展开,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平台内容的选择及信息推送。第三四章结合新闻传播学与语用学相关知识对样本文本进行分析,进而归纳出平台语言传播所遵循的原则以及在原则指导下具体采用的策略。其中第三章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语言传播的宏观建构原则,通过分析发现《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的语言传播是在“规范性原则、准确性原则”的语言文字运用原则及“真实性原则、可理解性原则”的新闻报道相关原则指导下进行的。第四章研究的是在宏观原则指导下的语言传播具体采用的微观策略,在语言运用与新闻传播的结合下《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的语言传播策略主要有“传播者、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及信息传播”策略。第五章为对《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语言传播现状的反思,基于前文分析的基础之上发现其在语言传播中存在传播内容及传播形式不规范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尝试在原则和策略的指导下提出加强平台建设及加强报道语言规范性的建议,以期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付慧敏[5](2020)在《现代汉语新闻评论语篇的结构研究》文中认为语篇结构研究是语篇研究的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汉语语篇的结构研究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开进行的。前者主要关注实现某类语篇交际意图的纲要式结构及其直接构成成分,后者则集中在对词汇和句法结构的篇章功能分析。这种结构研究范畴的分裂状态既不利于认清语篇的本质,也不利于明晰语篇的建构机制。同时,语篇作为意义的系统,不仅体现为部件及其组合的一元结构,也体现为由功能驱动的多元结构体系。本研究以功能为纲,从层次和关系两个方面入手,结合人际、衔接等语篇资源,详细考察了新闻评论语篇的语类结构、关系结构和信息结构。语类结构关注语类的构成要素、结构潜势和及物性过程的语言实现;关系结构注重修辞语义关系的类型、分布、跨层级的递归与差异;信息结构侧重语篇信息的流动与推进。在对上述各个结构的分析中,力求宏观和微观相连通、相衔接,重点探讨了语篇各个层级之间的体现关系。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本研究采取以下三个思路:(1)从功能的视角研究结构,分析与语篇功能相对应的结构系统;(2)“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分析语篇结构;(3)语篇结构分析与语篇语义分析相结合。第二章综述国内外语篇结构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发现语篇结构研究仍存在以下局限:首先,对语篇结构的内容和范畴界定不明确;其次,语篇结构研究的模式还不够完善;再次,不同语类的结构研究发展不够均衡。从功能的角度对新闻评论这一语类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弥补以往研究维度单一、语篇结构整体观照匮乏的不足。鉴于此,本研究拟从经验功能、逻辑语义功能和语篇功能三个层面,分析新闻评论语篇的多维结构。第三章考察了新闻评论语篇语类结构的构成、功能及语言实现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新闻评论语篇具有交际语境驱动的结构潜势,可以表示为总括^[(背景)°新闻事件]^[(事件总评)^评论]^(结语)。其中,总括、事件和评论为语类必有要素,结语为可选要素。语类结构反映了评论语篇受语境和交际意图促动形成的类型性特征,而小句及物性结构的分布特征则为语类结构提供了词汇语法层面的理据。本研究结果显示,及物性过程类型在标题和正文都呈现出相似的分布趋势,即动作过程>关系过程>心理过程>交流过程。评论语篇动作过程出现频率略高于关系过程的事实说明新闻评论并不是居于原型范畴核心的论说体,而是以依托事实并试图建构虚拟事实为主要论说方式的特殊的论说体。因而在体裁划分时,应该与其他论说语体的子类予以区分。第四章以小句为起点,逐层分析了小句之间、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修辞语义关系。结果显示,小句和句间的关系结构种类最为丰富,表现为五大类24种语义关系类型。随着语篇结构层次的扩展,某些语篇语义关系向上一级递归,也有一些语义关系不再出现。在出现递归的语义关系类型中,一些使用频率逐渐减弱,而另一些则表现得更为突出,并体现出明显的语类特征。此外,从语义关系跨层级的相似和相异中也可以看出,篇章修辞关系的建构是分层级实现的,体现出基于语用的选择倾向。微观层面是语义关系建构的基础层级,语义关系类型丰富,但可能受到句法语义结构的制约。在宏观层面这种句法制约逐渐减弱,但语境因素的影响逐渐增强,语义关系的选择表现出更明显的交际语境依赖性。这也是导致某些主要修辞语义关系在语篇较高结构层级出现分布突变的主要原因。第五章通过分析小句层面的主位功能类型及分布,句子层面的主位推进模式,段落、阶段和步骤层面的超主位、超新信息、宏观主位和宏观新信息,探讨了语篇从微观到宏观的信息流动和推进。具体来说,新闻评论语篇的信息结构总体表现出信息流动标记性强,信息推进环环相扣,层次分明的类型性特征。在小句层面,复项主位出现频率较高,其中由环境成分充当的标记性话题主位和由连接成分充当的语篇主位表现突出,反映出评论语篇明示信息走向的作者责任型写作风格。在句子层面,延续型和派生型主位推进模式占主导,说明评论语篇信息发展线性和发散性并行。而在段落、阶段和步骤层面,由小句信息累积而成的超主位和超新信息与语篇段落重合,由超主位和超新信息累积的宏观主位和宏观新信息与语类的步骤吻合,进一步说明评论语篇信息发展不仅具有明显的层级性,而且表现出与语篇自然结构层级的一致性。第六章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研究的努力本研究从语言的功能出发,结合语篇语义来考察新闻评论语篇不同功能结构的类型、层次及其语言实现问题,在理论和应用上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在理论上,本研究提出了“功能驱动的语篇多元结构分析框架”,并在每个分析维度上探讨了语篇不同层级的结构分布特征及其跨层级的结构发展情况。研究结果不仅更深入地解释了语篇结构的建构机制,也从更多维的视角重新审视了语篇的功能,明晰了不同功能类型之间的关系。语篇的结构不是平面的,而是受多重功能制约的立体构型;语篇的结构不是离散的,而是宏观与微观结构互联,分层级推进的建构过程。通过对新闻评论语篇功能结构的分析,本研究为新闻评论语体判定提供了语言学的依据。在应用上,本研究为以语类为基础的阅读和写作教学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有利于语言学习者提升语篇类型意识,更好地把握语篇层级关系,提高语篇解读和生成的能力。
李青青[6](2020)在《融媒体背景下人民日报重大主题报道框架研究 ——以“改革开放40周年”报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人民日报作为中国的权威主流媒体,对重大主题事件进行组织、策划及报道是其强化舆论导向,提升自身影响力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本研究结合当下“融媒体”技术环境,将人民日报报纸、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和人民日报手机客户端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框架理论,采用文献研究、内容分析、话语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人民日报针对“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重大主题事件的系列报道,探讨人民日报对重大主题事件的报道框架以及其框架形成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以期为主流媒体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发挥自身优势,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提升公信力、引导力提供参考和借鉴。依照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本研究首先对样本的稿件来源、消息来源、报道篇幅、新闻主题等类目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再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的需要选取个案作进一步作定性研究,借鉴梵·迪克的话语分析方法从宏观、微观和语境三个方面探讨样本的话语框架,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之上对人民日报“改革开放40周年”报道框架的特点进行总结,进而探析其报道框架的影响因素。通过内容分析发现,人民日报在对“改革开放40周年”融媒体报道的新闻素材进行筛选时注重权威,且各平台略有侧重,消息来源主要以国家领导人、政府机构等权威信源为主,稿件来源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在对报道进行凸显时,根据各平台的特点和定位通过调整报道数量、报道篇幅等手段赋予新闻素材以不同程度的显着性。在组织建构新闻报道时兼顾人民日报品牌的整体性与各平台特色,报道形式多样,务求各平台有所不同,又整体协调统一。通过话语分析发现,人民日报相关报道主题结构分明,其立场和观点通过报道中使用的措辞和隐含意义反映出来,并具有客观、通俗的话语风格,主要采用引用和数字为主的修辞手法。在对报道框架进行考察后,本研究通过新闻生产的角度,从新闻素材的把关人、新闻媒介的新闻常规以及媒介组织所受到的外部力量三个层次对研究得出的报道框架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了人民日报“改革开放40周年”报道框架的影响因素。
王晗啸[7](2020)在《疫苗安全议题中媒介间显、隐性议程网络关系研究 ——基于第三层次议程设置理论》文中指出疫苗安全关系到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健康,疫苗事故的发生极易引发社会的群体性恐慌。恐慌的背后,除了暴露出政府疫苗安全监管本身的问题,社交平台上各类主体发布的信息,也加剧了相关事故的危机。危机所可能导致的疫苗接种率下滑,无论是对国内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开展还是整个疫苗行业的正常运营都会造成巨大影响。因而,比较各方主体有关疫苗安全议题信息发布的异同,分析相关信息对公众的传播效果显得尤为重要。议程设置理论作为媒介效果研究的经典理论,经过五十余年,已发展出了第三层次议程设置、媒介间议程设置等方向,研究方法日趋科学化与精细化。其中,第三层次议程设置有关媒介效果研究的深化——议程网络的显、隐性研究,被相关领域的学者定为议程设置研究的新方向,它从过往的有意识认知研究,开始向无意识认知研究进行探索与转变。本文在国内外有关议程设置理论与疫苗安全议题研究的基础之上,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技术,对显、隐性议程网络分析方法进行改进。以“山东疫苗案”与“长生生物疫苗事件”这两起近些年影响最大的疫苗安全事故为例,从显、隐性关系两个方面,对政务微博、官方媒体、商业媒体、意见领袖以及公众这几个微博社区的主要参与主体的议程网络展开分析,并对其他各主体与公众间的议程引导关系进行因果推断。结果显示,在议程框架与议程主题上,除了“科普辟谣”“因果背景”“对策建议”“新闻事实”以及“道德判断”这五个基本框架,还发现了与其他几起疫苗安全事件相关的主题,并将其独立命名为“关联事件”框架。同时,相关主体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是,围绕“科普辟谣”框架下相关信息的缺失;在显性议程网络方面,各主体均能将“问题疫苗的流向”置于网络的中心位置。相较于“山东疫苗案”,“长生生物疫苗事件”中政务微博和官方媒体等,在发布问题疫苗流向信息的基础之上,同时强调了接种问题疫苗后的续种补种措施,这是在疫苗安全事故信息发布上的一大进步。二者间的相关性,相较于“山东疫苗案”有了一个明显的上升,表明宣传部门对于媒体有关疫苗安全事故的报道,做出了更为严格的规范和要求;在隐性议程网络方面,所得结果与显性议程网络有较大区别:居于隐性议程网络中心的,多是一些带有情感表达以及涉事主体的词汇,说明对于这类词汇,尽管共现频次可能不高,但它们却具有较强的传递性,拥有较高的隐性语义强度。但是,官方话语与公众话语的情感特征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别:官方的话语情感属于聚集性的,强调总体形势的可控性,即除个别流入地之外的疫苗都是安全、可靠的。公众所诉诸的情感更具抗争性,认为事故背后更多体现的是疫苗监管漏洞等制度性问题;在议程引导关系上,政务微博所努力想与公众产生的“共情”,并没有能够有效传递给公众。而公众对其他主体存在反向议程设置,但这种反向议程设置的发生仅存在于部分与官方利益并不冲突的主题,回应的尺度和边界,依然由官方决定。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在理论上对显、隐性关系给出了明确的界定,从过往以要素间的共现距离为判断标准,到重新定义以“共现性”与“传递性”作为二者划分的依据,并在研究方法层面赋予了具体的测度方式。研究对象上将政务微博与意见领袖纳入到议程设置的研究范围,并将媒体细分为官方媒体与商业媒体。所得结论对于相关主体特别是政务微博与官方媒体的建议是,要明确信息供给与传播效果间的区别,信息策略的选择得当并不代表一定能够传递给公众,因而要重视和回应公众的议程。此外,还要警惕“关联事件”框架下的主题,以及避免过度“蹭热点”行为。相关结论也为议程设置领域的学者厘清第三层次议程设置理论下QAP相关性分析与格兰杰因果分析间的关系、格兰杰因果分析的单位选取等可能存在的疑惑,提供了参考。
季念[8](2019)在《论《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1842-1876)》文中研究指明1842年5月14日在伦敦创刊的《伦敦新闻画报》,是世界上第一份成功地将新闻与图像有机结合,实现文学与艺术“联姻”的周刊。它从创刊之日起,就对中国和中国人形象给予了高度关注。创刊后仅20天,即刊载了关于中国人的专题报道《中国的道光皇帝》。到1876年,其报道的中国人形象几乎涉及了晚清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各种职业。《伦敦新闻画报》在这三十多年中塑造的晚清中国人形象既丰满多样又极具典型性,对英国中产阶级读者乃至大英帝国臣民关于晚清中国人形象的认知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伦敦新闻画报》的中国人形象报道中,用力最勤、着墨最多、关注度最高的无疑是在晚清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皇帝高官。就皇帝而言,《伦敦新闻画报》报道了道光皇帝、咸丰皇帝和同治皇帝,并将他们置于晚清战乱不断、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加以观照,表现了道光皇帝强撑危局的艰难,咸丰皇帝苦心维持的不易,同治皇帝作为符号象征的无奈。就高官而言,它报道了耆英、斌椿、叶名琛、广州行商及其他官员群像,描绘了耆英在外交活动中的善变形象,表现了斌椿作为“中土西来第一人”的开放包容个性,浓墨重彩地对叶名琛进行了污名化。当然,《伦敦新闻画报》虽然格外重视皇帝高官,但其报道的中国人形象并不局限于此。它还报道了形形色色的下层人形象。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军人和中国百姓。就军人形象而言,它描绘了遇敌溃逃、英勇顽强、唯利残忍等不同类型的军人;就中国百姓而言,它表现了堕落麻木、礼貌友善、吃苦耐劳等不同品质的中国百姓形象。《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丰富而生动,这既得益于该报图文结合的特色,更得益于该报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首先,在图像与文字的互释、互补与悖离中,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直观性、可感性和性格张力。其次,通过新闻观察者的叙述、新闻当事人的叙述、嵌套性叙述等多重叙述主体的透视,增强了新闻故事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与生动。再次,记者、画家将新闻背景与事实巧妙结合,或利用新闻背景阐明新闻事实,或利用新闻背景烘托新闻事实,不仅使画报中的中国故事与中国人形象更加完整,而且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故事与中国人形象。《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作为一种西方视野中的“他者”形象,既非现实生活中中国人形象毫不走样地再现,也非西方人凭空想象的产物。它是记者在中国民间游历、战地目击、受传闻影响等亲历中国的印象,也是西欧对中国人美化性想象与丑化性想象的延续,是西欧社会集体想象的产物;在它身上体现了大英帝国意识形态与媒介使命的混合,杂糅了商业利益至上与新闻客观、不列颠民族优越与新闻中立、中产阶级定位与新闻写实等矛盾对立的因素。《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书写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首先,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曾影响了西方社会对中国人的认识和其他画报对中国人的关注,并提供了中国人形象研究的新参照物。其次,它具有较强的审美意义。它拓展了图文并重的审美空间和新闻画报的表现范围,提升了新闻画报的艺术品位。再次,它具有很强的当代价值。它既为当代社会观察和评价外国媒体中的中国人形象提供了视野,又为当代中国媒体报道外国人形象提供了启示,还对提升当代中国画报的图文艺术水平和质量提供了借鉴。
刘洋[9](2019)在《后真相时代主流媒体专业主义的消解与建构》文中提出作为‘守门人’的主流媒体基于专业媒体的新闻选择与价值判断、伦理和社会责任,曾为公民创造了理性、共享的公共领域,逐渐形成了稳固的新闻真相传播模式与真相共识。后真相时代,网民更相信由情感和信念达成的“另类真相”,主流媒体等传统权威媒体的真实报道不再作为受众判断真相的标准,专业媒体的客观性、专业性、权威性和公信力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这无疑是对主流媒体专业主义的严重消解。后真相作为当前新闻业、社会的一种突出现象,有其运行的基本规律。通过梳理大量文献,以及在对近几年社会热点网络舆情事件进行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的基础之上,总结出后真相时代下新闻业的基本特征与内在逻辑。首先从媒介、社会两个层面分析后真相时代下新闻业的环境特征,再引入“场域”理论阐述后真相时代下新闻业的生产特征,同时利用拉斯韦尔关于传播过程的5W模式为理论基础,对后真相时代下新闻业的传播特征进行研究。其次,在基于上述特征的基础上以案例分析的方法从虚假新闻泛滥、反转新闻频发、舆论审判及媒介暴力等方面具体阐述主流媒体专业主义消解的表现,然后从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三个角度出发,从多元利益表达的存在,媒介技术、政治与商业逻辑、网民心理以及媒体职业素养和网民媒介素养五个方面阐明后真相时代主流媒体专业主义的消解的原因。后真相时代,主流媒体依然可以通过在观念、实务、制度等层面的变革来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的新闻追求与价值理念,如转换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阳光型政府,提升政府与主流媒体公信力;加大主流媒体公共领域报道力度,强化公共服务解读功能,积极回应民众关切;与新媒体实现深度融合、转变职业角色来共同形塑真相共识;以客观真实、全面的权威报道,阐发公平正义的评论观点来重新掌握真相报道与解释的话语权;以自律与他律制度的双重结合来规范媒介伦理。
李建波[10](2019)在《风格理论视阈下的新华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于新华体的研究,目前多专注于新闻实务的实践层面,尚乏系统而深层次的全方位探讨。本文主要运用风格理论和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关注并超越新华体的表达本身,探索其内在的精神本质,挖掘其背后的逻辑动力,努力为新华体的研究作进一步的探索与开拓。本文采用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由新闻文本而新闻生产者到社会实践的研究进路,辅以中美新闻通讯社的比较研究布局,力求较为全面、完整而深入地研究新华体这一主要的新闻存在。本文共分两个部分,六个章节。第一部分,事实分析,着重讨论新华体的本质与特征问题。该部分主要运用风格理论,通过质化和量化的分析,揭示新华体的本质,并进一步分析新华体的“本质显现”,即新华体的表征。新华体是新华社在长期的新闻报道中形成的鲜明独特的报道风格,是新华社的精神个性在其新闻报道中的凝聚与体现,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共产党的社会追求精神向度。新华体的表征是:选题重大,材料可靠;立场鲜明;语言准确、简洁;结构规范;以叙述为主。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新华体呈现出壮美的风格。第二部分,原因分析,集中探究新华体的成因。新华体为什么表现出“此”特征,而非“彼”特征?其背后的逻辑动力有哪些?本部分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从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两个向度,分析新华体的成因,探讨新华社的机构特征,及这样的特征与新华体之间的互动,讨论我国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对新华体的作用。新华体是对新华社机构特征和其所处的社会语境在新闻报道上的建构。新华体的成因是复杂的,涉及新闻工作、新闻业的内部因素,又涉及一定的社会存在。对于新华体只有立体地观照它,才能最大程度地逼近它的真实面貌。新华体的核心特质不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都起到了应有的积极作用,必须坚守,但也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显示了它的提升空间。同时,社会与新闻工作在发展,新华体的适度调整势在必然。优化新华体,乃至我国的新闻文风,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与一定的客观条件。
二、浅谈新闻倾向的调整和新闻事实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新闻倾向的调整和新闻事实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区分事实与观点:高中学生必要的媒介素养——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二单元的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任务群解读】 |
【核心知识与关键技能】 |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1.分析教材与学情,筛选语文“大概念” |
2.围绕大概念,提取学习元素,确定单元学习目标 |
3.预估学习结果,确定表现性评价任务 |
4.创设学习情景,设计学习活动 |
附教学资源: |
【重点突破·人物通讯精读课教学现场】 |
教学目标 |
教学过程 |
【专家视点】 |
(2)部编版初中语文新闻单元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新闻单元概述及价值 |
第一节 新闻单元的概述 |
一、新闻的定义 |
二、新闻单元的内涵 |
三、新闻单元的特点 |
第二节 新闻单元的教学价值 |
一、落实语文课程的相关规定 |
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
第二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新闻单元教学现状 |
第一节 新闻单元教学现状 |
一、问卷调查的设计及实施 |
二、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
三、教师问卷结果分析 |
第二节 新闻单元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学生对新闻单元缺乏兴趣 |
二、新闻单元的教学方式单一 |
三、新闻采访和写作指导不足 |
四、新闻单元教学检测形式化 |
第三节 新闻单元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学生对新闻单元认识不足 |
二、教师新闻单元教学理念欠缺 |
三、教师的新闻专业素养不足 |
四、教学评价体系的不合理 |
第三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新闻单元教学的应用策略研究 |
第一节 确立明晰的新闻单元教学理念 |
一、优化新闻教学目标,关注全面发展 |
二、树立新闻教学意识,强化教学反思 |
第二节 改进教师新闻单元教学方式 |
一、创设真实新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
二、引进优质新闻资源,促进“1+X”式阅读 |
三、改变新闻授课方式,促进活动整合 |
第三节 整体提升教师新闻专业素养 |
一、完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提升新闻素养 |
二、关注新闻热点和动态研究,夯实教学基础 |
第四节 完善新闻单元教学评价体系 |
一、不断优化宏观评价体系 |
二、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
第四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新闻单元教学的具体设计方案 |
第一节 新闻阅读任务的教学 |
一、消息类新闻作品的教学 |
二、特写类新闻作品的教学 |
三、通讯类新闻作品的教学 |
第二节 新闻采访与写作任务的教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部编版新闻单元教学情况调查问卷(学生版) |
附录二:部编版新闻单元教学情况调查问卷(教师版) |
致谢 |
(3)《环球时报》国际重大议题的报道框架及传播优化探究 ——以“中美贸易战”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际重大事件报道研究现状 |
1.3.2 《环球时报》研究现状 |
1.3.3 框架理论研究现状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1.4.2 样本的选取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问题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2 《环球时报》“中美贸易战”报道的类目分析 |
2.1 报道数量 |
2.2 报道主题 |
2.3 报道信源 |
2.4 报道体裁 |
2.5 报道倾向性 |
3 《环球时报》“中美贸易战”报道新闻框架分析 |
3.1 新闻框架高层结构梳理——凸显新闻价值 |
3.2 新闻框架中层结构分析——重组新闻素材 |
3.2.1 新闻图示结构类目建构 |
3.2.2 新闻图示分析结论 |
3.3 微观话语新闻框架分析——明确话语倾向 |
3.3.1 新闻标题的简洁性和生动性 |
3.3.2 新闻语言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
3.3.3 修辞策略的可读性和共鸣性 |
3.4 《环球时报》“中美贸易战”新闻报道框架的突出特点 |
3.4.1 “热点”议程主动设置,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 |
3.4.2 注重信源专业权威性,增强公信力与说服力 |
3.4.3 专家学者担当“意见领袖”,推进舆论引导 |
4 《环球时报》重大国际议题报道的传播优化探究 |
4.1 《环球时报》重大国际议题报道与传播的不足 |
4.1.1 报道主题维度单一,新闻图式结构固定化 |
4.1.2 官方权威和民间话语不平衡,新闻语言与国际话语脱轨 |
4.1.3 深度报道偏少,信息深度不足 |
4.2 《环球时报》重大国际议题报道的传播优化策略探究 |
4.2.1 打破国际舆论场失声困境,提高相关议题的报道频率 |
4.2.2 平衡报道倾向性与客观性,实现舆论有效引导 |
4.2.3 国际议题报道多重角色集一身,多种责任担在肩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研究发现 |
5.2 焦点讨论 |
5.2.1 民族主义的边界 |
5.2.2 差异价值观的突破 |
5.3 不足与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语言传播的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选题缘起 |
二、研究选题价值和意义 |
三、学术界研究综述 |
四、研究选题理论和方法 |
五、研究问题与语料来源 |
第一章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概述 |
第一节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栏目设置及内容 |
一、栏目设置 |
二、内容选择 |
第二节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信息推送 |
一、推送数量 |
二、推送时间 |
三、推送方式 |
第二章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语言传播建构的语境 |
第一节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与社会文化语境 |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 |
第二节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与党报新媒体平台的定位 |
一、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的要求 |
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要求 |
三、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要求 |
第三节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与微信媒介性质 |
一、移动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影响 |
二、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的影响 |
第四节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与新闻文本性质 |
一、新闻文本内容客观性要求 |
二、新闻文本内容简洁性要求 |
三、我国新闻文本需要具有社会教化功能 |
第三章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语言传播的建构原则 |
第一节 规范性原则 |
一、词汇的规范性准则 |
二、语法的规范性准则 |
三、汉字的规范性准则 |
第二节 准确性原则 |
一、词汇的准确性准则 |
二、语法的准确性准则 |
三、汉字的准确性准则 |
第三节 真实性原则 |
一、话语信息的真实性准则 |
二、话语表达的真实性准则 |
第四节 可理解性准则 |
一、叙事的可理解性准则 |
二、话语的可理解性准则 |
第四章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语言传播的建构策略 |
第一节 传播者策略 |
一、权威性话语角色定位 |
二、可信性话语角色定位 |
三、接近性话语角色定位 |
第二节 语言符号策略 |
一、词语的照应 |
二、话题的照应 |
三、语篇的结构策略 |
四、语篇的语义策略 |
第三节 非语言符号策略 |
一、图片和音视频的使用 |
二、标点符号的使用 |
三、文字排版及格式的使用 |
第四节 信息传播策略 |
一、信息质策略 |
二、信息量策略 |
第五章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语言传播的建构反思 |
第一节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语言传播存在的问题 |
一、语言文字不规范 |
二、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 |
三、内容结构不一致 |
四、信源关系处理不当 |
第二节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语言传播优化建议 |
一、加强平台建设,提升传播指数 |
二、优化传播内容,形成传播特色 |
三、把好语言文字关,提升报道质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现代汉语新闻评论语篇的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 |
第2章 语篇结构研究的理论与视角 |
2.1 国外语篇结构研究的发展及其主要理论 |
2.1.1 冯·戴伊克的宏观结构理论 |
2.1.2 修辞结构理论 |
2.1.3 语篇模式 |
2.1.4 语类理论 |
2.2 汉语语篇结构研究的主要视角 |
2.2.1 文章学的语篇结构研究 |
2.2.2 结构语法的篇章结构研究 |
2.2.3 现代篇章语言学的结构研究 |
2.3 新闻语篇结构研究 |
2.3.1 国外新闻语篇结构研究 |
2.3.2 国内新闻语篇结构研究 |
2.4 语篇结构研究存在的问题 |
2.5 小结 |
第3章 新闻评论语篇的语类结构 |
3.1 新闻评论语篇的语境因素 |
3.2 新闻评论语篇的结构要素 |
3.2.1 总括 |
3.2.2 事件 |
3.2.3 评论 |
3.2.4 结语 |
3.3 新闻评论语篇的语类结构潜势 |
3.4 新闻评论语类结构的及物性分析 |
3.4.1 及物性系统的定义与分类 |
3.4.2 标题的及物性分析 |
3.4.3 正文的及物性分析 |
3.4.4 及物性过程与新闻评论语篇的建构 |
3.5 小结 |
第4章 新闻评论语篇的关系结构 |
4.1 修辞语义关系的分类 |
4.2 新闻评论语篇的微观关系 |
4.2.1 并加关系框架 |
4.2.2 解析关系框架 |
4.2.3 因果关系框架 |
4.2.4 论证关系框架 |
4.2.5 补充关系框架 |
4.3 新闻评论语篇的宏观关系 |
4.3.1 联合关系 |
4.3.2 评价关系 |
4.3.3 背景关系 |
4.3.4 总结关系 |
4.3.5 证明关系 |
4.4 修辞语义关系对评论语篇的建构:从微观到宏观 |
4.4.1 三个层级修辞语义关系分布 |
4.4.2 两个节点修辞语义关系分布 |
4.5 小结 |
第5章 新闻评论语篇的信息结构 |
5.1 新闻评论语篇微观的信息结构 |
5.1.1 小句主位的功能类型 |
5.1.2 小句的信息建构 |
5.2 新闻评论语篇中观的信息结构 |
5.2.1 句子的信息结构 |
5.2.2 段落的信息结构 |
5.3 新闻评论语篇宏观的信息结构 |
5.4 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1.1 语类结构 |
6.1.2 关系结构 |
6.1.3 信息结构 |
6.2 研究启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融媒体背景下人民日报重大主题报道框架研究 ——以“改革开放40周年”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思路、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文献综述 |
1.5.1 融媒体的研究综述 |
1.5.2 主题报道的研究综述 |
1.5.3 综述小结 |
1.6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1.1 框架理论 |
2.1.2 梵·迪克话语分析理论 |
2.2 概念界定 |
2.2.1 融媒体 |
2.2.2 报道框架 |
2.2.3 重大主题报道 |
第三章 人民日报对重大主题的报道 |
3.1 人民日报及其四大平台 |
3.1.1 人民日报报纸 |
3.1.2 人民日报新浪微博 |
3.1.3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
3.1.4 人民日报手机客户端 |
3.2 人民日报传统媒体和融媒体重大主题报道对比分析 |
3.2.1 重大主题报道生产流程对比 |
3.2.2 重大主题报道特征对比 |
3.3 人民日报对“改革开放40 周年”重大主题的报道 |
第四章 人民日报“改革开放40周年”报道的新闻框架分析 |
4.1 内容分析的研究设计 |
4.1.1 样本范围选择 |
4.1.2 类目建构 |
4.2 人民日报四大平台“改革开放40 周年”主题报道的新闻框架分析 |
4.2.1 人民日报四大平台“改革开放40 周年”报道的取材框架分析 |
4.2.2 人民日报四大平台“改革开放40 周年”报道的显着性框架分析 |
4.2.3 人民日报四大平台“改革开放40 周年”报道的建构框架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改革开放40周年”报道的话语框架分析 |
5.1 人民日报四大平台“改革开放40 周年”报道的宏观分析 |
5.1.1 报道的主题结构 |
5.1.2 报道的新闻图式 |
5.2 人民日报四大平台“改革开放40 周年”报道的微观分析 |
5.2.1 局部语义一致性 |
5.2.2 措辞和隐含意义 |
5.3 人民日报四大平台“改革开放40 周年”报道的语境分析 |
5.3.1 客观、通俗的话语风格 |
5.3.2 修辞:引用、数字为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人民日报“改革开放40周年”融媒体报道框架成因分析 |
6.1 把关人:信息流动的关键 |
6.1.1 消息来源 |
6.1.2 新闻从业者 |
6.2 新闻常规:新闻报道的实践标准 |
6.2.1 新闻选择标准 |
6.2.2 新闻路线 |
6.3 外部力量:新闻生产活动的制约因素 |
6.3.1 政治控制 |
6.3.2 来自受众的约束力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7)疫苗安全议题中媒介间显、隐性议程网络关系研究 ——基于第三层次议程设置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及思路 |
六、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议程设置发展及其在中国语境下的检验 |
第一节 议程设置的起源与发展 |
第二节 第三层次议程设置——网络议程设置 |
一、研究假设及方法 |
二、研究进展 |
三、显、隐性议程网络关系 |
第三节 媒介间议程设置 |
第四节 议程框架与议程主题 |
第五节 议程设置在中国语境下的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疫苗安全议题与议程设置 |
第一节 中西方疫苗安全议题研究差异 |
一、西方:疫苗安全风险认知研究 |
二、中国:疫苗安全事故舆论引导研究 |
第二节 多元主体及其疫苗安全议程 |
一、多元主体分类与疫苗安全议题框架 |
二、政务微博及其疫苗安全议程 |
三、官方媒体与商业媒体的关系及其疫苗安全议程 |
四、意见领袖及其疫苗安全议程 |
五、公众及其疫苗安全议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显、隐性议程网络关系研究方法改进 |
第一节 计算机辅助的文本分析与议程设置研究 |
第二节 显性议程网络关系 |
一、主题模型LDA |
二、基于LDA-U的显性议程网络测度 |
第三节 隐性议程网络关系 |
一、从单面关系到双重关系 |
二、词向量模型word2vec |
三、基于word2vec的隐性议程网络测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案例选取 |
第二节 数据搜集与预处理 |
第三节 基于显性议程网络的媒介间议程关系及其影响 |
一、议程框架与议程主题 |
二、显性议程网络 |
三、格兰杰因果分析 |
第四节 基于隐性议程网络的媒介间议程关系及其影响 |
一、隐性议程网络 |
二、议程网络相似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果讨论 |
第一节 议程框架与议程主题 |
一、关联事件框架的发现 |
二、科普辟谣框架的缺失 |
第二节 显性议程网络:疫苗流向为主 |
第三节 隐性议程网络:情绪传递居多 |
第四节 媒介间议程设置:公众存在反向议程设置 |
第五节 显、隐性议程网络分析方法比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8)论《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1842-187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与选题依据 |
0.1.1 选题缘起 |
0.1.2 选题依据 |
0.2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0.2.1 研究对象 |
0.2.2 研究意义 |
0.3 国内外研究述论 |
0.3.1 国外研究综述 |
0.3.2 国内研究综述 |
0.3.3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 |
0.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0.4.1 研究方法 |
0.4.2 创新之处 |
第1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主要类型(上) |
1.1 皇帝形象 |
1.1.1 夕阳余辉里强撑危局的道光皇帝 |
1.1.2 大厦将倾时苦心维持的咸丰皇帝 |
1.1.3 短暂平静下作为符号象征的同治皇帝 |
1.2 官员形象 |
1.2.1 外交舞台上的善变者耆英 |
1.2.2 中土西来第一使者斌椿 |
1.2.3 亦商亦官的行商 |
1.2.4 被污名化的两广总督叶名琛 |
1.2.5 地方治理中的官员群像 |
第2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主要类型(下) |
2.1 军人形象 |
2.1.1 遇战溃逃的中国军人 |
2.1.2 英勇顽强的中国军人 |
2.1.3 唯利残忍的中国军人 |
2.2 百姓形象 |
2.2.1 堕落麻木的中国百姓 |
2.2.2 礼貌友善的中国百姓 |
2.2.3 吃苦耐劳的中国百姓 |
第3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表现艺术 |
3.1 图像与文字的互文 |
3.1.1 图像与文字互释 |
3.1.2 图像与文字互补 |
3.1.3 图像与文字悖离 |
3.2 多重叙述主体的透视 |
3.2.1 新闻观察者的叙述 |
3.2.2 新闻当事人的叙述 |
3.2.3 嵌套性叙述 |
3.3 新闻背景与事实的结合 |
3.3.1 背景阐明新闻事实 |
3.3.2 背景烘托新闻事实 |
第4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形成原因 |
4.1 记者画家亲历中国的印象 |
4.1.1 民间的游历 |
4.1.2 战地的目击 |
4.1.3 传闻的影响 |
4.2 西欧的中国人想象的延续 |
4.2.1 对美化性想象的延续 |
4.2.2 对丑化性想象的延续 |
4.3 大英帝国意识形态与新闻媒介使命的混合 |
4.3.1 商业利益至上与新闻客观的博弈 |
4.3.2 不列颠民族优越与新闻中立的拉锯 |
4.3.3 中产阶级定位对新闻写实的调和 |
第5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书写的意义 |
5.1 历史意义 |
5.1.1 影响了西方社会对中国人的认识 |
5.1.2 促进了其他画报对中国人的关注 |
5.1.3 提供了研究中国人形象的新参照物 |
5.2 审美意义 |
5.2.1 拓宽了图文并重的审美空间 |
5.2.2 扩展了新闻画报的表现范围 |
5.2.3 提升了新闻画报的艺术品位 |
5.3 当代启示 |
5.3.1 为观察当代外国媒介中的中国人形象提供了视野 |
5.3.2 为当代中国媒体报道外国人形象提供了启示 |
5.3.3 为提升当代中国画报的图文艺术提供了借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9)后真相时代主流媒体专业主义的消解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创新点 |
1.5 重要概念阐释及分析 |
1.5.1 后真相时代的内涵及特征 |
1.5.2 主流媒体的定义及判断标准 |
1.5.3 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涵及核心理念 |
第二章 后真相时代新闻业的新闻生产与传播特征 |
2.1 后真相时代下新闻生产与传播的环境特征 |
2.1.1 社会环境 |
2.1.2 媒介环境 |
2.2 后真相时代新闻业的新闻生产特征 |
2.2.1 组织化生产向社会化生产的转变 |
2.2.2 新闻价值判断标准的异变 |
2.2.3 受众向用户身份的转变导致新闻生产场域的重组 |
2.3 后真相时代新闻业的新闻传播特征 |
2.3.1 新闻从业者与普通网民的共同参与 |
2.3.2 情绪化偏见化的观点性“事实” |
2.3.3 社交媒体下的社群传播为主 |
2.3.4 共同利益兴趣组成的社交“朋友圈” |
2.3.5 衡量新闻事实真相的标准发生异变 |
第三章 后真相时代主流媒体专业主义消解的表现 |
3.1 虚假新闻泛滥主流媒体专业话语权式微 |
3.1.1 社交媒体为虚假新闻的泛滥提供了温床 |
3.1.2 失实报道与“标题党”损害媒体公信力 |
3.2 反转新闻频发挑战主流媒体专业权威 |
3.2.1 反转时间更短与情绪化观点泛滥加大真相甄别难度 |
3.2.2 事件话题敏感性强易触发大众情绪导致价值判断替代事实判断 |
3.2.3 “标签化”现象明显限定受众理解新闻事件的框架和路径 |
3.3 舆论审判现象突出加大主流媒体舆论引导难度 |
3.3.1 非理性的“公众同情”加剧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冲突 |
3.3.2 社交媒体盲目迎合受众心理发布一边倒式的报道与评论 |
3.4 媒介暴力违背新闻伦理湮没主流媒体理性声音 |
3.4.1 媒介暴力与网络舆论暴力交互引发群体极化 |
3.4.2 道德绑架与“网络追杀”造成网络秩序混乱 |
3.4.3 围观效应下的网络围攻触犯道德底线 |
第四章 后真相时代主流媒体专业主义消解的成因 |
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多元利益表达的存在是深层原因 |
4.1.1 社会转型期贫富差距过大导致各群体利益诉求被割裂 |
4.1.2 公众通过建构自我意义追求个体利益的最大化 |
4.2 媒介技术的发展是主流媒体专业主义消解的助推力 |
4.2.1 社交媒体下的“公共领域私人化”导致价值理性的缺失 |
4.2.2 大数据与算法推荐强化“过滤气泡”与“信息茧房” |
4.3 政治权力与商业利益的双重逻辑控制新闻舆论走向 |
4.3.1 以实现政治诉求来制造“真相”与控制舆论 |
4.3.2 以满足营利需求来歪曲事实与操纵舆论 |
4.4 网民心理机制驱动下的认知性偏差导致真相错位 |
4.4.1 个体“选择性接触”与群体“心理暗示”强化“刻板成见” |
4.4.2 怀疑心理与投射心理及哄客心理等导致理性丧失 |
4.4.3 “首因效应”与“逆火效应”加速舆论混乱 |
4.5 媒体职业素养与网民媒介素养的缺失引发舆论场的无序 |
第五章 后真相时代主流媒体专业主义的建构路径 |
5.1 提升政府形象重塑主流媒体公信力 |
5.1.1 转换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 |
5.1.2 推进政务公开规避“塔西佗陷阱” |
5.2 维护公共利益加大主流媒体公共领域报道力度 |
5.2.1 关注公共需求强化公共服务解读功能 |
5.2.2 扮好公共角色搭建公共话语平台 |
5.3 打破传统观念与新媒体实现深度融合 |
5.3.1 新老媒体联动共塑事实与真相共识 |
5.3.2 主流媒体从专业生产者向专业主持人转变 |
5.4 重塑专业权威掌握真相报道与解释的话语权 |
5.4.1 早发声先发声发正确全面的声音 |
5.4.2 转变官方话语建立对话机制 |
5.4.3 洞悉用户需求创新报道思路 |
5.4.4 加强舆论导向疏导民众情绪 |
5.4.5 强化事实核查完善官方辟谣机制 |
5.5 自律与他律制度的双重结合 |
5.5.1 加强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与伦理道德 |
5.5.2 完善新闻法律法规及新闻监督管理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风格理论视阈下的新华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 理论来源 |
1.6 新华体界定 |
2 新华体基本特征的质化分析 |
2.1 新华体与风格理论 |
2.2 新华体的发展历程 |
2.3 新华体的基本特征-壮美 |
2.4 小结 |
3 新华体基本特征的量化分析 |
3.1 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
3.2 抽样方法及样本采集 |
3.3 分析单元 |
3.4 类目建构与编码 |
3.5 编码及信度检验 |
3.6 研究发现 |
3.7 结论和讨论 |
4 新华体的话语生产者分析 |
4.1 新闻话语的生产者与批评话语分析理论 |
4.2 新华社的机构属性与新华体 |
4.3 新华社的新闻观与新华体 |
4.4 小结 |
5 新华体的社会实践分析 |
5.1 新闻话语与社会 |
5.2 政治对新华体的作用 |
5.3 经济对新华体的作用 |
5.4 文化对新华体的作用 |
5.5 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新华社、美联社内容分析编码薄 |
附录2 新华社、美联社内容分析编码说明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目录 |
四、浅谈新闻倾向的调整和新闻事实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分事实与观点:高中学生必要的媒介素养——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二单元的设计与实施[J]. 胡根林. 中学语文, 2021(34)
- [2]部编版初中语文新闻单元教学研究[D]. 孙艳双.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环球时报》国际重大议题的报道框架及传播优化探究 ——以“中美贸易战”报道为例[D]. 赖鹏. 暨南大学, 2020(04)
- [4]《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语言传播的建构研究[D]. 郑艳.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现代汉语新闻评论语篇的结构研究[D]. 付慧敏. 吉林大学, 2020(08)
- [6]融媒体背景下人民日报重大主题报道框架研究 ——以“改革开放40周年”报道为例[D]. 李青青.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7]疫苗安全议题中媒介间显、隐性议程网络关系研究 ——基于第三层次议程设置理论[D]. 王晗啸.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8]论《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1842-1876)[D]. 季念. 湘潭大学, 2019(12)
- [9]后真相时代主流媒体专业主义的消解与建构[D]. 刘洋. 湖南大学, 2019(07)
- [10]风格理论视阈下的新华体研究[D]. 李建波.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