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卤水—氨连续沉淀Mg(OH)_2的设备选择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詹潋潋[1](2020)在《提钒过程钒酸盐沉淀分离应用基础研究》文中指出钒是重要的稀缺资源和战略金属,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航天航空等领域。钒主要来源于钒钛磁铁矿,钒钛磁铁矿经火法冶炼后得到的钒渣是提钒的主要原料。钒渣提钒主要工艺为高温焙烧-湿法浸出-铵盐沉钒技术,其中铵盐沉钒是保证钒产品质量的关键。目前酸性铵盐沉钒工艺是主流的沉钒方法,其主要过程为酸性条件下加入硫酸铵等铵盐,使多钒酸根与铵离子结合为难溶的多钒酸铵,进而高温煅烧制得五氧化二钒。但由于目前沉钒机理缺乏,仍为间歇操作,致使沉钒过程难控制、产品杂质含量高、产品质量不稳定,同时产生的氨氮废水环境风险大。本文针对上述难题,系统研究了酸性铵盐沉钒过程多钒酸铵的结晶动力学以及杂质影响规律,探究了无氨氮废水产生的沉钒新工艺,提出了连续沉淀过程的结晶模型与反应器操作优化参数。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查明了多钒酸铵溶解度与结晶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在硫酸介质中溶解度随酸度增大先降低后保持稳定然后迅速升高;多钒酸铵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利用经典成核理论得到一系列初级成核参数;多钒酸铵晶体生长方式为二维生长,在此基础上采用了矩量变换法拟合了结晶速率方程。(2)查明了钠、钾、铬、磷等杂质元素对多钒酸铵结晶诱导期及产物形貌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钠会抑制成核,但对产物形貌几乎没有影响;钾元素会使诱导期延长,且当其浓度超过12g/L产物会生成新相KV3O8;铬元素对结晶过程基本无影响。磷元素会显着影响诱导期以及产物形貌,其不仅吸附在表面上抑制晶体生长,同时可进入产物内部形成杂多酸。(3)首次提出了乙二胺沉钒新工艺,实现了常温、中性沉钒,且未参与沉淀反应的沉钒剂可循环使用,从源头消除了酸性氨氮废水的产生。通过正交及条件实验,获得了优化的沉钒工艺条件,通过沉淀产物的成分及结构分析,推测得出产物的结构式、热分解产物,并测得了其反应平衡常数。(4)提出了连续沉淀过程的结晶模型与反应器操作优化参数。设计了连续混流反应器,发现不同加料位置对单釜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较大,对两釜串联反应器影响较小。采用1stopt软件拟合计算了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并依此预测了多釜串联的分布密度函数,推导出用停留时间分布预测反应转化率的方程;同时对两釜串联的反应器中连续沉钒的工艺进行了优化。
王慧瑶[2](2020)在《硅镁型贫镍红土矿富集镍铁-尾矿回收镁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可供开发的镍资源主要分为两种:硫化镍矿和氧化镍矿。由于镍需求量的增加,品位高且易处理的硫化镍矿资源随之减少,低品位的红土矿成为研究重点。我国云南某地红土矿具有高MgO、高SiO2,低镍铁含量的特点,是一种典型的低品位硅镁型红土镍矿。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回收镍的研究,镁作为一种价值较高的金属,目前针对红土矿直接提镁具有成本高、回收率低等缺点,本文提出还原焙烧-磁选分离-硫酸浸出实验方法,综合回收该硅镁型红土镍矿中有价金属镍、铁、镁等物质。首先,该红土矿矿物成分含Ni 0.82%、Co 0.033%、Fe 9.67%、MgO 31.49%、SiO2 35.85%。向其中加入7%助熔剂CaF2和8%还原剂无烟煤,氮气保护气氛下,考察了4个不同的焙烧温度对镍铁回收率的影响,综合实验过程,选定在1250℃下焙烧60min,经过湿磨、磁选分离得到镍铁精矿和磁选尾矿。红土矿经过富集,镍铁精矿中镍的品位达到6.60%、铁的品位提高至62.14%其中夹杂有8.65%的氧化镁没有分离彻底。对原矿、焙烧后物料及磁选尾矿进行SEM及EPMA检测分析,高温焙烧使得金属镍铁发生了还原、迁移、聚集并长大的一个富集过程,结合热重及XRD,对其物相在高温下的变化过程进行了具体分析。其次,磁选尾矿作为后续硫酸浸出提镁的原材料,考察了不同的浸出条件对镁、铁、镍浸出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和重复实验,得到最佳的酸浸条件为:浸出温度80℃、浸出时间4 h、硫酸浓度15%、液固比10:1(以m L/g计)、搅拌速度:450 r/min。并在此条件下进行了三组重复性试验,Mg、Ni、Fe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6.69%、98.63%、62.8%。为了得到纯净的氧化镁产品,对其进行了中和水解法除铁实验,因为红土矿中铁为三价铁,不适合采用针铁矿法除铁,同时不宜引入新的Na+、K+等杂质离子,故不适用铁矾法。除铁后液中铁的含量仅剩5.38mg/L。通过向除铁后液中加入氨水NH4·OH调节pH至9.6~9.7,同时分多次向其中加入碳酸铵(NH4)2CO3,经过复分解反应和热解反应两步,得到碱式碳酸镁,在105℃干燥箱中干燥6个小时,得到碱式碳酸镁白色粉末。最后制备产品氧化镁。将碱式碳酸镁磨细在T1700-L-B型竖式喷吹炉中进行高温煅烧,控制温度在550℃煅烧1h,得到产品氧化镁的品位达到98%≥96.0%,达到国家标准GB 1886.216-2016中对于食品级氧化镁的标准含量。
唐皓[3](2019)在《镁基阻燃材料在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高分子聚合材料引发的超高层建筑和公共场所恶性火灾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制约了聚合材料在此类建筑和场所中大规模使用,利用阻燃剂提高聚合材料的阻燃抑烟性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镁基阻燃剂具有多重阻燃、低烟无毒、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材料阻燃领域。本文以镁基阻燃材料为对象,研究其对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TPO)的阻燃作用,使TPO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阻燃抑烟性能、安全性能和力学性能。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直接沉淀法合成氢氧化镁纳米片、碱式硫酸镁纳米晶须、碱式碳酸镁微球。将无水硫酸镁、氢氧化镁、碱式硫酸镁和碱式碳酸镁添加至TPO中,氢氧化镁与碱式碳酸镁在TPO中的分散性明显好于无水硫酸镁和碱式硫酸镁。镁基化合物与TPO的相容性影响复合材料燃烧的成炭效果,氢氧化镁-TPO与碱式碳酸镁-TPO燃烧残留物的炭化效果明显好于硫酸镁-TPO与碱式硫酸镁-TPO燃烧残留物。(2)不同镁基化合物的阻燃抑烟效果不同,氢氧化镁对TPO阻燃抑烟整体效果最好。添加35wt%氢氧化镁的TPO复合材料比纯TPO的燃烧热释放速率峰值降低了3 1.4%,600 s总热释放量降低了35.6%,产烟速率峰值降低了50.0%,600 s总产烟量降低了56.0%;氢氧化镁对降低TPO复合材料火灾危险性的效果最为显着。较低添加量的氢氧化镁并未明显降低TPO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3)氢氧化镁与氢氧化铝复合使用的质量比为4:1时,对TPO燃烧放热抑制效果最好。相比不含阻燃剂的TPO,添加35wt%此配比复合阻燃剂的TPO复合材料热释放速率峰值降低了41.6%,400 s总热释放量降低了39.6%。氢氧化镁单独使用的抑烟效果好于其与氢氧化铝复合使用。分别添加3 5wt%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镁/铝复合阻燃剂的TPO复合材料烟气毒性均可以达到准安全2级(ZA2)。(4)使用稀土偶联剂对氢氧化镁进行干法改性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氢氧化镁添加量3 5wt%时,改性氢氧化镁阻燃抑烟效果好于未改性氢氧化镁。添加50wt%未改性和改性氢氧化镁的TPO复合材料比纯TPO的燃烧热释放速率峰值分别降低了57.1%、55.6%;400 s总热释放量分别降低了69.2%、65.6%;产烟速率峰值分别降低了77.3%、77.3%;400 s总产烟量分别降低了91.0%、87.4%。复合材料的烟气毒性等级均提高到准安全1级(ZA1)。在此添加比例下,表面改性虽然未进一步提升氢氧化镁的阻燃抑烟性能,但是能够提高TPO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蒋莹莹[4](2017)在《基于晶体生长和气凝胶技术制备芳砜纶热防护纺织品》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冶金、消防、军事等领域对隔热耐火防护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已有防护服还不具备使穿着者安全出入火场的防护能力。提高材料的隔热阻燃性能,对开发具有高热隔绝性能、耐明火性能,又具有高度灵活性和舒适性的热防护服具有决定性作用。本课题以耐高温芳砜纶(PSA)织物作为基材,采用晶体生长技术制备出PSA/SiO2/Mg(OH)2隔热阻燃复合材料;采用气凝胶技术分别制备了PSA/氢氧化铝气凝胶隔热阻燃复合材料、PSA/二氧化硅-氢氧化铝气凝胶隔热阻燃复合材料和PSA/氢氧化镁铝气凝胶隔热阻燃复合材料。与纯PSA相比,其隔热性能和阻燃性能均有显着提高。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所述。基于晶体生长技术制备了隔热芳砜纶织物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在经SiO2整理的芳砜纶上种植Mg(OH)2晶种后进行二次生长,制备出了具有隔热阻燃性能的负载Mg(OH)2和SiO2的芳砜纶复合织物(PSA/SiO2/Mg(OH)2)。通过控制晶体生长时间、原料浓度、氧化硅粒径大小及整理液浓度等条件,可在织物表面均匀地包覆不同形貌的Mg(OH)2层,如倒伏片状、竖立花瓣状、蜂窝状、致密排列的倒三角台状以及致密排列的倒三角锥、倒三角台夹杂有棒状等。Mg(OH)2包覆于芳砜纶可使其初始分解温度和最大热失重分解温度有着很大的提高,尤以蜂窝状结构包覆的芳砜纶的起始分解温度最高可达451.6℃、最大热失重分解温度最高可达483.6℃。Mg(OH)2包覆芳砜纶后可降低其导热系数和垂直燃烧损毁长度,增强其隔热性能和阻燃性能。Mg(OH)2的形貌对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通过TC-3000热线法导热系数仪于25℃测试导热系数得Mg(OH)2以致密排列的倒三角锥状、倒三角台状并夹杂有棒状的形貌包覆时导热系数最低,仅为0.0553 W/(m·K),蜂窝状形貌包覆时导热系数可低至0.0559 W/(m·K),致密排列的倒三角台形貌包覆时低至0.0568 W/(m·K),远低于芳砜纶原布的0.0975W/(m·K)。PSA/SiO2/Mg(OH)2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损毁长度为1.20 cm,属于难燃材料。多孔结构有利于提高材料的隔热性能,为了进一步提高芳砜纶织物的隔热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常压干燥法制得了氢氧化铝气凝胶并将其成功地应用到芳砜纶上。氢氧化铝气凝胶的孔结构和表观密度对其隔热性能均有影响,孔容越大、表观密度越低,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越低、隔热性能越好。通过改变反应配比来调控气凝胶的孔结构和表观密度,获得了表观密度为0.1720.645 g/cm3、孔容为0.7172.325 cm3/g、比表面积为292.703408.696 m2/g、平均孔径为10.921.8 nm的白色半透明块状氢氧化铝气凝胶,其为γ-Al OOH勃姆石晶体,空间网络结构由纳米纤维状颗粒相互交错连接而成。采用溶胶-凝胶成型法和常压干燥法制得了PSA/氢氧化铝气凝胶复合材料,通过TC-3000热线法导热系数仪于25℃测试导热系数、垂直燃烧仪测试损毁长度表征了其隔热阻燃性能,其与芳砜纶原织物相比,导热系数从0.0975 W/(m·K)降到0.0599 W/(m·K),损毁长度从4.90 cm减少到1.25 cm,隔热和阻燃性能得到显着提高。为进一步降低氢氧化铝气凝胶的表观密度、增大其孔容,在其制备过程中加入正硅酸四乙酯(TEOS),获得了表观密度为0.140g/cm3,比表面积为366.686 m2/g,孔容为2.798 cm3/g,平均孔径为28.3 nm的白色半透明块状二氧化硅-氢氧化铝复合气凝胶,其为γ-Al OOH勃姆石晶体与非晶态SiO2的混合物,空间网络结构由纳米叶片状颗粒彼此相互交错连接而成。采用溶胶-凝胶成型法和常压干燥法成功地制得了PSA/二氧化硅-氢氧化铝气凝胶复合材料,通过TC-3000热线法导热系数仪于25℃测试导热系数和垂直燃烧仪测试损毁长度表征了其隔热阻燃性能,与芳砜纶原织物相比,其导热系数从0.0975 W/(m·K)降到0.0581 W/(m·K),垂直燃烧损毁长度从4.90 cm减少到2.85 cm,隔热和阻燃性能得到了较大提高。为进一步提高氢氧化铝气凝胶的隔热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常压干燥、真空干燥相结合的方法制得了白色氢氧化镁铝气凝胶。通过改变反应配比来调控氢氧化镁铝气凝胶的物相组成、表观密度和孔结构,获得了表观密度为0.1080.689 g/cm3,孔容为0.6552.430 cm3/g,比表面积为177.514459.376 m2/g,平均孔径为5.132.4 nm的具有不同物相组成的氢氧化镁铝气凝胶。其空间网络结构由纳米片状颗粒相互交错连接而成,或由片状氢氧化镁铝相互交错叠加构成的球形花朵状颗粒相互连接堆积而成。采用溶胶-凝胶成型法和常压干燥、真空干燥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地制得了PSA/氢氧化镁铝气凝胶复合材料。通过TC-3000热线法导热系数仪于25℃测试导热系数和垂直燃烧仪测试损毁长度表征了其隔热阻燃性能,与芳砜纶原织物相比,其导热系数从0.0975 W/(m·K)降到0.0532W/(m·K),垂直燃烧损毁长度从4.90 cm减少到2.10 cm,隔热和阻燃性能都得到了显着提高。对比PSA/SiO2/Mg(OH)2复合材料、PSA/氢氧化铝气凝胶复合材料、PSA/二氧化硅-氢氧化铝气凝胶复合材料、PSA/氢氧化镁铝气凝胶复合材料的隔热阻燃性能可知,PSA/氢氧化镁铝气凝胶复合材料的隔热性能最好,导热系数可低至0.0532 W/(m·K);倒三角台形貌Mg(OH)2包覆的PSA/SiO2/Mg(OH)2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最好,垂直燃烧损毁长度可低至1.20 cm。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具有高隔热性能和高耐火性能的热防护纺织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任晓宇[5](2015)在《高纯氢氧化镁的合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氢氧化镁是现代工业中十分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添加剂,它具有阻燃、抑烟、填充等功能,并且无毒、无害、无腐蚀性,极具发展潜力,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针对辽宁省丰富的轻烧粉资源现状,氢氧化镁的市场潜力,及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轻烧粉为原料,酸浸除杂后得精制硫酸镁溶液,与氨水反应合成氢氧化镁,再经水热改性,最终得到高纯氢氧化镁。通过实验得到了轻烧粉酸浸的最佳条件:在常压下,硫酸浓度(质量浓度)10.0%,硫酸与硫酸铵比7:3,复配酸镁比1.4:1,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40min,搅拌强度450r·min-1,浸取率可达96.29%。通过X射线衍射(XRD)检测,煅烧后的样品为硫酸镁。依据不同金属离子水解时pH值的差别,在提纯粗硫酸镁溶液时,用氨水严格控制pH值为6,60℃恒温水浴,除去铁、铝等杂质,再调节pH值为8.5左右,加热至沸过滤,精制后的硫酸镁溶液经蒸发、结晶、煅烧后,纯度达到99.93%以上。通过实验研究了精制硫酸镁溶液浓度、反应温度、氨水用量、搅拌速度对氢氧化镁收率的影响,确定了合成氢氧化镁的最佳实验条件:硫酸镁浓度为1.5mol·L-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为50min,氨镁比为3:1,转数为450r·min-1。所得产品为卡房状氢氧化镁聚集体,表观平均粒径为24.55μm,纯度达99.9%以上,收率为90.16%。研究了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和复配型多种类型添加剂对氢氧化镁的影响,均没有改变氢氧化镁的晶形和形貌,但是会引起晶体的极性和结晶度的变化,可能是因为硫酸镁中的反离子起了主要作用。通过实验研究了水热改性对最佳条件下合成的氢氧化镁晶形和形貌的影响,确定了氢氧化镁水热改性的最佳条件:水热时间为12h,水热温度为220℃,氢氧化钠浓度6.0mol·L-1。所得样品极性小,形貌规则,分散性良好,结晶度高,热稳定性好,表观平均粒径为2.16μm,纯度达99.94%以上,收率为88.13%。
宋雪雪[6](2014)在《氨气法制备六角片状氢氧化镁及其在EVA复合材料中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氢氧化镁(MH)阻燃剂在阻燃的同时抑烟,而且不产生其它有毒有害物质,因此是一种环保型阻燃剂,已经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本论文主要进行了氨气法制备MH的研究,具体结果如下:(1)以水氯镁石和氨气为原料,直接制备具有高浓度料浆的MH。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搅拌强度350 r/min、氨镁摩尔比2:1、氨气加入流量320 mL/min、陈化时间90 min、反应温度60℃、氯化镁浓度4.30 mol/L。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激光粒度仪表征产品的形貌、结构及粒度。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D50 1.43μm、D90 2.40μm、料浆浓度12.26%、Mg收率69.41%、MH纯度99.60%、白度99.34。(2)以硫酸镁和氨气为原料制备MH,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搅拌强度450 r/min、氨镁摩尔比2.4:1、氨气加入流量500 mL/min、陈化时间60 min、反应温度60℃、硫酸镁浓度2.50 mol/L。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激光粒度仪表征产品的形貌、结构及粒度。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D5012.06μm、D90 18.99μm、料浆浓度7.37%、Mg收率68.02%、MH纯度96.75%。(3)以水氯镁石和氨气为原料,在最佳条件下合成MH料浆,对料浆进行水热处理,制备具有高浓度料浆的六角片状MH。考察水热温度、水热时间、搅拌强度以及稀释倍数等因素对MH晶体生长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激光粒度仪对MH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经水热改性后,MH的晶体生长方向发生了变化,生长成为粒度更均匀、分散性更好的六角片状MH。通过用4.3 mol/L的氯化镁以及氨气为原料,得到了料浆浓度为15.50%的MH阻燃剂。(4)将MH填充至EVA中,填充量分别为30%、50%,对合成的MH/EVA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定。比较不同水热条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将国产普通MH、雅宝H-5以及通过实验制备得到的MH添加至EVA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重分析、拉伸断面。结果表明,与另外四种MH相比,160℃水热得到的MH分散性好,表面极性小,与EVA的相容性好,MH/EVA复合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高,更不易点燃,当材料承受外力时,界面层能承受较高的外力,表现出一定的韧性断裂,发生断裂时拉伸断面的拔丝现象更明显,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因此,160℃水热合成的MH更适合做阻燃剂填充至EVA中。
孙元兵[7](2013)在《锂硼对氨法沉镁的影响规律及氢氧化镁晶体生长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盐湖卤镁资源开发氢氧化镁产品既能为解决盐湖“镁害”问题提供便利,又能促进卤水有价元素如锂、硼等资源的综合利用开采。但目前用卤镁氨法提取氢氧化镁的工艺尚存在沉淀一次结晶粒径细、不易实现固液分离、难以获取高纯产品等难题。要开发高附加值氢氧化镁产品,实现盐湖卤镁资源综合利用,就必须阐明锂、硼杂质对卤水氨法沉镁过程的影响及杂质成分在溶液或产品中的赋存迁移规律。本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分析、红外光谱(FTIR)、热重(TG)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等测试技术,以含锂、硼卤镁溶液为原料,用氨法制备氢氧化镁,研究锂、硼杂质对结晶过程及其产物性质的影响规律;用水热法和均匀沉淀法制备具有特殊形貌的氢氧化镁晶体,探索氢氧化镁晶体生长机理。研究工作对设计开发卤水硼锂镁资源综合利用路线,进行氢氧化镁功能材料开发等方面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了室温下含氯化锂的氯化镁溶液氨法沉镁过程中锂对沉淀产物的性质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锂杂质的存在对沉淀产物的晶相、形貌、红外吸收影响较小,但锂离子能改变氢氧化镁沉淀颗粒的表面荷电性质,使沉淀粒子极性增强、团聚现象增加,比表面积比空白产物降低了约二十分之一。随锂杂质添加量从0.0375mol·L-1增加到3mol·L-1,氢氧化镁产物的热分解活化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热分解温度由380℃振荡下降到325℃。研究表明锂元素在氢氧化镁沉淀过程中几乎未向固相迁移。(2)研究了室温下含不同浓度硼酸氯化镁溶液氨法沉镁过程中硼对结晶过程及其产物性质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含硼杂质改变了氨法沉镁产物的成分,产物从结晶型氢氧化镁转变为无定形硼镁化合物,d(0.5)粒径平均比空白增大了约70倍;热分解性能等受硼杂质的影响显着,分解温度可达420℃,显着失重台阶的失重率从25%逐渐降低至13.7%,比空白样品的27%普遍降低;热分解活化能和DSC峰值温度都明显高于空白产物。研究表明硼元素以形成复杂硼镁化合物沉淀的方式从液相迁移至固相。(3)研究了室温下同时含不同浓度硼酸和一定量氯化锂的氯化镁溶液氨法沉镁过程中硼、锂对沉淀产物的性质共同影响规律。XRD、FTIR均检测到产物中含有复杂硼镁化合物,SEM表明硼锂杂质共存情形下制备的产物形貌与硼杂质单独存在时制备的沉淀产物较为接近,即硼杂质对产物性质的影响更明显。粒度分析表明随硼酸杂质量增加沉淀粒径呈现震荡上升又震荡下降的波动趋势,表明溶液中硼化合物的结构复杂。热分析结果表明产物热分解活化能与仅添加硼酸所得产物热分解活化能相比较相差不大,但DSC峰温向低温区移动,说明杂质锂可能使复杂硼镁化合物更容易发生热分解。(4)基于结晶学原理,利用水热处理法和均匀溶液沉淀法制备了六角板片状和织物纹理状的特殊形貌氢氧化镁。XRD、FTIR证实了两种产物均为氢氧化镁;粒度分析表明,随水热处理时间增加水热法产物粒度增加较缓慢,硫化铵法制备产物粒度较大、分布较宽。对各晶面尺寸相对大小比对可发现,在氨法、水热法和硫化铵法三种反应体系下氢氧化镁晶体优先发育面不同:水热处理后的氢氧化镁晶体(001)与(101)面比较是优先发育面,硫化铵法则是(101)面为优先发育面,而氨法则呈现(101)面与(001)面呈竞争发育的趋势。(5)用BFDH法进行晶体生长计算,结果表明氢氧化镁理想晶体的生长形态为六角片状,(001)非极性面最稳定,(100)晶面次之,(101)面暴露较少,计算结果与经水热处理后实际晶体的形貌非常相似。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氢氧化镁显露晶面(001)、(100)以及(101)S1ab模型的能量,其大小关系为E(001)<E(100)<E(101),说明(001)面表面能低,Mg(OH)2生长基元不容易沿其法向生长,而(100)和(101)面稳定性较低,有利于基元的生长。理论计算解释了水热法处理时氢氧化镁从胶体到六角片状转变的驱动力,微观上阐述了氢氧化镁的晶体生长机理。
程珍[8](2012)在《有机分子诱导的水镁石转晶纯化及机理探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镁资源大国,储量居世界第一位,其中水镁石探明储量已超过2000万吨。目前我国水镁石的开发利用还处于原矿的出口及烟气脱硫等低附加值产品的初级阶段。纳米氢氧化镁由于其特有的光学性质、电磁性质、化学催化性等优异特性,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从提高水镁石矿综合利用率的角度出发,本课题组开发出有机分子诱导水镁石转晶制备氢氧化镁纳米晶的新技术。在对甲苯磺酸和氨基酸这两类有机物的诱导作用下,水镁石颗粒越过固→固尺寸效应的阈值一步转变为纳米氢氧化镁。与传统方法相比,此过程无需酸解液、沉淀剂,无副产物。本论文选择有机酸及有机胺两类有机分子作诱导剂,探索水镁石转晶的规律及机理,为其它难溶矿物的诱导转晶提供研究思路及途径。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水镁石的有机酸类诱导转晶及规律探索。通过选择不同结构的有机酸进行水热反应,并对产物进行SEM、TEM、XRD、FT-IR、TG/TGA等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带苯环的有机酸能够实现水镁石的诱导转晶,而稠环酸及链状酸未能实现转晶;有机分子并未进入最终的产品。对水镁石转晶的规律进行研究发现,随着有机酸的酸度增大,其转晶作用增强;控制适宜的反应温度及有机物添加量有利于得到良好的转晶产品。(2)水镁石的有机胺类诱导转晶及规律研究。通过选择不同结构的有机胺类进行转晶反应,并对产物进行SEM、TEM、XRD、FT-IR、TG/TGA等表征。研究发现具有相邻氮配位点的有机胺类其转晶效果最佳;有机胺并未进入最终产品。调节适宜的反应温度及有机胺添加量有利于达到良好的转晶效果。(3)诱导转晶机理研究。通过跟踪转晶反应中间过程并结合反应规律,针对这两类有机分子提出了不同的转晶机理。酸类诱导转晶得以实现的关键在于有机酸根能够插入水镁石层间与OH-进行离子交换,因此要求有机酸具有较强的酸度并满足一定的结构要求。该过程是可逆的,转晶后的母液可以回收利用。胺类诱导转晶是基于有机胺中N与Mg2+的配位作用,因此有机胺的诱导转晶效果取决于分子结构。(4)纳米氢氧化镁杂质分析。通过ICP对转晶后所得纳米氢氧化镁进行分析,发现产品纯度有一定提高。其中采用有机酸诱导法铁杂质含量降低了91%,有机胺诱导法铁杂质含量降低了76%,其可能原因是有机酸的离子交换作用相对于有机胺的配位作用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陈静允[9](2012)在《钛—强碱性溶液、镁—水体系反应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钛及其合金因其独特性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及可用作良好的光催化材料。由于固有的一些缺陷,钛及其合金并不能满足所有的应用需求,所以常常采用表面改性技术。本文分别采用“碱液处理法”、“阳极氧化法”、“碱液-H2O2氧化法”处理钛片,在其表面成功制备出以TiO2为主要成分的纳米线薄膜。同时,采用SEM、XPS、EDS等分析手段对改性过的钛片形貌、所含元素、含量及化学状态进行表征;基于XPS、EDS结果,探讨了不同条件下所形成氧化膜的生长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从形貌上来说,三种方法都成功制备得到纳米线薄膜,不同碱液类型(NaOH或KOH)对所制备氧化膜的形貌没有影响。强碱处理时,低温与低浓度利于线性薄膜生成,高温与高浓度则有利于带状薄膜形成,甚至出现花簇状结构;不同的阳极氧化电压可以制备出不同形貌的薄膜;碱液-H2O2处理钛片时,高浓度的H2O2有利于生成线状薄膜。(2)从XPS分析结果来看,三种方法所制备薄膜中所含有的主要成分都是TiO2。强碱处理时,低温条件下由于氧化不完全会出现低价态的钛氧化物,而钛酸盐的相对含量随着温度和碱液浓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采用阳极氧化法时,低价态钛氧化物含量较多,钛酸盐为微量;采用碱液-H2O2处理时,钛酸盐含量最多。(3)从薄膜形成机理来看,以反应温度80℃作为基准。强碱处理时,TiO2是由中间生成物Ti(OH)3水解而成的;阳极氧化法制备的TiO2膜则是由低价钛氧化物氧化而得到的。对于碱液-H2O2氧化法,主要考察了钛酸盐的生成机理。能源短缺、环境污染致使人们对绿色能源的开发抱有很大兴趣。而镁废料在水体系中的腐蚀反应除了可以用来制得氢气外,还可以生成阻燃填充剂,即氢氧化镁,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应用SEM、XRD、TEM、EDS等分析手段对腐蚀后的镁及其合金的形貌、所含元素、含量进行了表征;基于XRD、EDS结果,进一步探讨了镁及其合金在盐水或海水中的腐蚀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从形貌上来看,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反应后的镁及其合金均由呈外延辐射状的片层聚集而成,其中粗糙突起处的形貌各异。模拟海水浓度时出现针状纤维结构;随着腐蚀介质浓度的升高,出现了蜂窝状结构;浓度继续升高则出现了中空状的“鸟巢”结构。在不同反应温度时,40℃有花球状出现;60℃时出现了由三角体构成的类球状腐蚀物;80℃时花球状结构再次出现。镁条在海水中反应时出现了典型的二维多层纳米薄膜。Mg-Cu合金与Mg-Al合金均出现花球状结构。(2)从XRD表征结果来看,实验条件下制得的腐蚀产物在晶相上均沿(001)面定向生长。随着浓度和温度的升高,生成氢氧化镁的粒径均有增大的趋势。(3)从EDS表征结果来看,随着模拟海水中NaCl浓度的升高,腐蚀产物中镁氯化物的含量逐渐增多;但是,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镁氯化物的含量出现相反的趋势,即逐渐减少。(4)从腐蚀机理来看,镁及其合金的腐蚀都是从表面和水的反应开始的,其腐蚀速率与腐蚀介质的浓度、反应温度有关。镁合金腐蚀时,其腐蚀速率还与镁合金所含的金属元素有关。
冯双青[10](2011)在《中国氢氧化镁生产工艺及市场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我国氢氧化镁生产的主要工艺方法,并对几种工艺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指出不同地区应结合镁资源选择适合的工艺方法;分析了国内外氢氧化镁的市场情况,氢氧化镁产大于求,市场竞争激烈。
二、卤水—氨连续沉淀Mg(OH)_2的设备选择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卤水—氨连续沉淀Mg(OH)_2的设备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提钒过程钒酸盐沉淀分离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钒渣提钒的主要方法 |
1.2.1 钠化焙烧提钒工艺 |
1.2.2 钙化焙烧提钒工艺 |
1.2.3 其它提钒方法 |
1.3 钒浸出液中钒的分离方法 |
1.3.1 沉淀分离 |
1.3.2 离子交换法 |
1.3.3 萃取法 |
1.4 酸性铵盐沉钒技术 |
1.4.1 酸性铵盐沉钒原理 |
1.4.2 酸性铵盐沉钒工艺过程 |
1.4.3 酸性铵盐沉钒存在的问题 |
1.4.4 酸性铵盐沉钒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多钒酸铵结晶热力学及动力学研究 |
2.1 前言 |
2.2 文献综述 |
2.2.1 诱导期 |
2.2.2 成核过程 |
2.2.3 晶体生长过程 |
2.3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4 实验原理及方法 |
2.4.1 溶解度测定原理及方法 |
2.4.2 溶解度数据关联 |
2.4.3 过饱和度及诱导期的测定 |
2.4.4 结晶动力学的测定 |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1 多钒酸铵溶解度 |
2.5.2 多钒酸铵初级成核动力学研究 |
2.5.3 多钒酸铵生长动力学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主要杂质对多钒酸铵结晶的影响规律 |
3.1 前言 |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碱金属元素对多钒酸铵结晶过程的影响规律 |
3.3.2 铬元素对多钒酸铵结晶过程的影响 |
3.3.3 磷元素对多钒酸铵结晶过程的影响 |
3.3.4 不同杂质条件下产物粒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有机胺沉钒工艺及机理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乙二胺沉钒工艺研究 |
4.3.2 乙二胺沉钒产物表征与分析 |
4.3.3 沉钒过程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 |
4.3.4 沉淀物的煅烧产物 |
4.3.5 乙二胺沉钒技术体系的建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钒酸铵连续沉淀工艺及装置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装置 |
5.2.3 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连续沉钒过程反应器选型及结构特点 |
5.3.2 连续沉钒反应器内停留时间分布研究 |
5.3.3 连续沉钒过程的数学模型 |
5.3.4 连续沉钒过程工艺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硅镁型贫镍红土矿富集镍铁-尾矿回收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红土镍矿资源现状 |
1.2 红土镍矿制备镍铁合金研究现状 |
1.2.1 煤基粒铁法直接还原制备镍铁合金 |
1.3 氧化镁生产工艺现状 |
1.3.1 氧化镁的性质和用途 |
1.3.2 氧化镁的生产工艺 |
1.3.3 蛇纹石提镁工艺现状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1.4.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设备及研究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1.1 元江红土矿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设备 |
2.4 实验用分析仪器 |
2.5 化学分析测定 |
2.5.1 全镍的测定 |
2.5.2 铁的测定 |
2.5.3 金属镍的测定 |
2.5.4 氧化镍相中镍的分析测定 |
2.6 实验方法 |
2.6.1 实验流程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还原焙烧-磁选分离回收镍铁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及原理 |
3.2.1 实验方法 |
3.2.2 镍铁精矿的成分分析 |
3.2.3 红土矿还原过程中CaF_2的作用机理 |
3.3 硅镁型贫镍红土矿高温还原过程 |
3.3.1 原矿TG-DSC表征 |
3.3.2 还原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 |
3.3.3 红土矿还原过程中镍铁分布变化规律 |
3.3.4 镍铁精矿中镍铁的回收率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磁选尾矿酸浸-除铁-沉镁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及原理 |
4.2.1 硫酸浸出-除铁-沉镁的实验方法 |
4.2.2 磁选尾矿化学成分分析 |
4.3 磁选尾矿常压酸浸条件研究 |
4.3.1 单因素条件实验对镁、铁浸出率的影响 |
4.3.2 浸出条件优化实验 |
4.4 磁选尾矿酸浸浸出液除杂 |
4.4.1 浸出液中元素成分 |
4.4.2 黄钠铁矾法除铁 |
4.4.3 浸出液除铁实验研究 |
4.4.4 中和水解法除铁 |
4.5 沉镁实验研究 |
4.5.1 实验方法 |
4.5.2 氧化镁的制备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3)镁基阻燃材料在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镁基阻燃材料的应用与研究 |
1.2.1 氢氧化镁的应用与研究 |
1.2.2 碱式碳酸镁的研究与应用 |
1.2.3 碱式硫酸镁的研究与应用 |
1.3 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的阻燃研究 |
1.3.1 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 |
1.3.2 聚合物的阻燃机理 |
1.3.3 无卤阻燃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 |
1.4 本论文研究思路和内容 |
2 镁基化合物对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的阻燃作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2.2 镁基化合物合成及样品制备 |
2.2.3 样品表征与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镁基化合物的组成和形貌 |
2.3.2 镁基-TPO复合材料及其燃烧残留物的形态 |
2.3.3 镁基-TPO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 |
2.3.4 镁基-TPO复合材料的火灾危险性 |
2.3.5 镁基-TPO复合材料的抑烟性能 |
2.3.6 Mg(OH)_2-TPO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2.4 小结 |
3 氢氧化镁/铝复合阻燃剂对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的阻燃作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2.2 氢氧化镁合成及样品制备 |
3.2.3 样品表征与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g(OH)_2/Al(OH)_3-TPO复合材料的形态 |
3.3.2 Mg(OH)_2/Al(OH)_3-TPO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 |
3.3.3 Mg(OH)_2/Al(OH)_3-TPO复合材料的抑烟性能 |
3.3.4 Mg(OH)_2/Al(OH)_3-TPO复合材料的烟气毒性 |
3.4 小结 |
4 氢氧化镁改性对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阻燃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4.2.2 氢氧化镁改性及样品制备 |
4.2.3 样品表征与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活化指数 |
4.3.2 接触角 |
4.3.3 Mg(OH)_2-TPO复合材料及其燃烧残留物的形态 |
4.3.4 Mg(OH)_2-TPO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 |
4.3.5 Mg(OH)_2-TPO复合材料的火灾危险性 |
4.3.6 Mg(OH)_2-TPO复合材料的抑烟性能 |
4.3.7 Mg(OH)_2-TPO复合材料的烟气毒性 |
4.3.8 Mg(OH)_2-TPO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晶体生长和气凝胶技术制备芳砜纶热防护纺织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热防护原理 |
1.2.1 传导热防护原理 |
1.2.2 辐射热防护原理 |
1.2.3 对流热防护原理 |
1.3 热防护纺织品的研究进展 |
1.3.1 热防护纤维 |
1.3.2 直接织造法制备热防护织物 |
1.3.3 多层织物复合法制备热防护织物 |
1.3.4 涂层及层压热防护整理织物 |
1.3.5 表面无机热防护整理织物 |
1.3.6 纺织品用新型热防护材料 |
1.4 热防护纺织品的发展趋势 |
1.4.1 纺织品材料的高性能化 |
1.4.2 新型隔热材料的开发 |
1.4.3 新型热防护整理技术的发展 |
1.4.4 织物复合及后整理加工技术的成熟化 |
1.4.5 隔热性能测试方法的改进和标准化 |
1.5 晶体生长简介 |
1.5.1 晶体生长机理 |
1.5.2 晶体生长方法 |
1.5.3 影响晶体形貌的因素 |
1.6 气凝胶简介 |
1.6.1 气凝胶的研究进展 |
1.6.2 气凝胶的制备 |
1.6.3 气凝胶的应用 |
1.7 课题的目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7.1 课题的目的、意义 |
1.7.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7.3 课题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晶体生长技术制备隔热芳砜纶及其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2.1 织物 |
2.2.2 试剂 |
2.2.3 主要仪器设备 |
2.2.4 实验步骤 |
2.2.5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二氧化硅分散液的制备及对芳砜纶的整理 |
2.3.2 氢氧化镁片状晶种的制备与种植 |
2.3.3 生长时间对氢氧化镁形貌的影响 |
2.3.4 原料浓度对氢氧化镁形貌的影响 |
2.3.5 二氧化硅粒径对氢氧化镁形貌的影响 |
2.3.6 二氧化硅浓度对氢氧化镁形貌的影响 |
2.3.7 原料用量对氢氧化镁形貌的影响 |
2.3.8 特殊形貌氢氧化镁的比表面积 |
2.3.9 PSA/SiO_2/Mg(OH)_2 复合材料的热重分析 |
2.3.10 PSA/SiO_2/Mg(OH)_2 复合材料的隔热性能 |
2.3.11 PSA/SiO_2/Mg(OH)_2 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氢氧化铝气凝胶制备隔热芳砜纶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织物 |
3.2.2 试剂 |
3.2.3 主要仪器设备 |
3.2.4 实验步骤 |
3.2.5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氢氧化铝气凝胶的制备和表征 |
3.3.2 二氧化硅-氢氧化铝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和表征 |
3.3.3 芳砜纶/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原理 |
3.3.4 芳砜纶/气凝胶复合材料的表面形态 |
3.3.5 芳砜纶/气凝胶复合材料的隔热性能 |
3.3.6 芳砜纶/气凝胶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氢氧化镁铝气凝胶制备隔热芳砜纶及其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织物 |
4.2.2 试剂 |
4.2.3 主要仪器设备 |
4.2.4 实验步骤 |
4.2.5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氢氧化镁铝气凝胶的制备和表征 |
4.3.2 芳砜纶/氢氧化镁铝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原理 |
4.3.3 芳砜纶/氢氧化镁铝气凝胶复合材料的表面形态 |
4.3.4 芳砜纶/氢氧化镁铝气凝胶复合材料的隔热性能 |
4.3.5 芳砜纶/氢氧化镁铝气凝胶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高纯氢氧化镁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轻烧粉的资源状况及现状 |
1.2 氢氧化镁简介 |
1.3 氢氧化镁的应用 |
1.3.1 无机阻燃剂 |
1.3.2 废水处理 |
1.3.3 烟气脱硫 |
1.3.4 氢氧化镁的其他用途 |
1.4 氢氧化镁制备方法 |
1.4.1 物理法 |
1.4.2 化学法 |
1.5 氢氧化镁的结晶过程 |
1.5.1 氢氧化镁的结晶热力学分析 |
1.5.2 氢氧化镁晶体的生长动力学分析 |
1.5.3 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生长基元模型 |
1.5.4 水热条件下晶体的形成机理 |
1.6 氢氧化镁国内外生产及研究现状 |
1.6.1 氢氧化镁国内外生产现状 |
1.6.2 氢氧化镁国内外研究现状 |
1.7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 轻烧粉酸浸及酸浸液精制 |
2.2.1 轻烧粉的酸浸 |
2.2.2 酸浸液的精制 |
2.2.3 轻烧粉酸浸液的分析 |
2.2.4 轻烧粉酸浸液中镁离子浸出率的计算 |
2.3 利用精制硫酸镁溶液合成氢氧化镁 |
2.4 氢氧化镁水热改性实验 |
2.5 样品表征 |
2.5.1 X 射线衍射(XRD)分析 |
2.5.2 X 射线荧光(XRF)分析 |
2.5.3 扫描电镜(SEM)分析 |
2.5.4 热失重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3.1 酸浸条件对轻烧粉浸取率的影响及硫酸镁溶液的精制 |
3.1.1 硫酸浓度对轻烧粉浸取率的影响 |
3.1.2 硫酸与硫酸铵配比对轻烧粉浸取率的影响 |
3.1.3 复配酸与镁之比对轻烧粉浸取率的影响 |
3.1.4 温度对轻烧粉浸取率的影响 |
3.1.5 反应时间对轻烧粉浸取率的影响 |
3.1.6 搅拌强度对轻烧粉浸取率的影响 |
3.1.7 浸取液的精制 |
3.1.8 产物的检测与分析 |
3.1.9 小结 |
3.2 利用精制硫酸镁溶液制备高纯氢氧化镁 |
3.2.1 硫酸镁浓度对氢氧化镁收率的影响 |
3.2.2 反应温度对氢氧化镁收率的影响 |
3.2.3 反应时间对氢氧化镁收率的影响 |
3.2.4 氨镁比对氢氧化镁收率的影响 |
3.2.5 搅拌强度对氢氧化镁收率的影响 |
3.2.6 产物的检测与分析 |
3.2.7 分散剂对氢氧化镁的影响 |
3.2.8 小结 |
3.3 水热法改性氢氧化镁 |
3.3.1 水热时间对氢氧化镁的影响 |
3.3.2 水热温度对氢氧化镁的影响 |
3.3.3 氢氧化钠浓度对氢氧化镁的影响 |
3.3.4 水热改性后的氢氧化镁纯度分析 |
3.3.5 水热改性后的氢氧化镁热稳定性分析 |
3.3.6 小结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氨气法制备六角片状氢氧化镁及其在EVA复合材料中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
1.2.1 氢氧化镁阻燃剂的生产状况 |
1.2.2 国内浓海水、卤水制备氢氧化镁阻燃剂的研究发展方向 |
1.2.3 MH的制备方法 |
1.2.4 MH/EVA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水氯镁石-氨气法制备氢氧化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步骤及流程图 |
2.2.4 分析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搅拌强度的影响 |
2.3.2 氨镁摩尔比的影响 |
2.3.3 氨气流量的影响 |
2.3.4 陈化时间的影响 |
2.3.5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3.6 氯化镁浓度的影响 |
2.3.7 最佳条件实验 |
2.4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硫酸镁-氨气法制备氢氧化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步骤及流程图 |
3.2.4 分析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3.2 搅拌强度的影响 |
3.3.3 氨镁摩尔比的影响 |
3.3.4 陈化时间的影响 |
3.3.5 氨气流量的影响 |
3.3.6 硫酸镁浓度的影响 |
3.3.7 最佳条件实验 |
3.4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水氯镁石-氨气法水热制备氢氧化镁阻燃剂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步骤及流程图 |
4.2.4 分析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水热温度的影响 |
4.3.2 搅拌强度的影响 |
4.3.3 水热时间的影响 |
4.3.4 稀释倍数的影响 |
4.4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MH/EVA复合材料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步骤及流程图 |
5.2.4 分析与表征 |
5.3 结果及讨论 |
5.3.1 不同水热温度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2 不同水热时间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3 不同类型MH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建议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及科研项目参与情况 |
致谢 |
(7)锂硼对氨法沉镁的影响规律及氢氧化镁晶体生长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盐湖卤水资源与锂硼镁资源利用 |
1.2.1 锂的利用与提取方法 |
1.2.2 硼的利用与提取方法 |
1.2.3 “镁害”与盐湖资源综合利用 |
1.2.4 卤镁资源的利用与前景 |
1.3 氢氧化镁的提取及利用现状概述 |
1.3.1 氢氧化镁的性质与应用 |
1.3.2 盐湖工业提取氢氧化镁的方法及问题 |
1.3.3 氢氧化镁改性的研究现状 |
1.3.4 氢氧化镁合成新方法的研究进展 |
1.4 氢氧化镁理论研究现状 |
1.4.1 沉镁反应热力学研究 |
1.4.2 结晶模型与动力学研究 |
1.4.3 氢氧化镁晶体生长研究现状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2 实验材料以及分析检测方法 |
2.1 实验原料及主要仪器设备 |
2.2 镁锂母液浓度分析方法 |
2.3 形貌和粒度分析 |
2.3.1 形貌分析 |
2.3.2 粒度分析 |
2.4 结构分析方法 |
2.4.1 X射线衍射分析 |
2.4.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
2.5 热分析方法 |
2.5.1 热重分析 |
2.5.2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3 锂、硼对氨法沉镁过程及产品性质的影响规律 |
3.1 含锂或硼氯化镁溶液氨法制备氢氧化镁 |
3.1.1 含锂氯化镁溶液氨法沉镁样品的制备 |
3.1.2 含硼酸氯化镁溶液氨法沉镁样品的制备 |
3.1.3 含氯化锂和硼酸的氯化镁溶液氨法沉镁产物的制备 |
3.2 锂对氨法沉镁过程及产品性质的影响 |
3.2.1 样品结构性质分析 |
3.2.2 样品形貌粒度分析 |
3.2.3 样品热分解性质分析 |
3.3 硼对氨法沉镁过程及产品性质的影响 |
3.3.1 样品结构性质分析 |
3.3.2 样品形貌粒度分析 |
3.3.3 样品热分解性质分析 |
3.4 锂、硼共存对氨法沉镁过程及产品性质的影响 |
3.4.1 样品结构性质分析 |
3.4.2 样品形貌粒度分析 |
3.4.3 样品热分解性质分析 |
3.5 小结 |
4 特殊形貌氢氧化镁制备与结晶机理 |
4.1 两种特殊形貌氢氧化镁的制备 |
4.1.1 水热处理法制备六角板片状结晶氢氧化镁 |
4.1.2 均匀溶液沉淀法制备织物纹理状氢氧化镁 |
4.2 表征结果 |
4.2.1 X射线衍射分析 |
4.2.2 红外光谱分析 |
4.2.3 形貌分析与粒度 |
4.2.4 热重分析 |
4.2.5 DSC分析 |
4.3 氢氧化镁晶体生长机理的研究 |
4.3.1 氢氧化镁晶面发育状况 |
4.3.2 氢氧化镁的生长形态预测 |
4.3.3 氢氧化镁结晶习性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8)有机分子诱导的水镁石转晶纯化及机理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氢氧化镁材料的研究进展 |
1.1 水镁石研究进展 |
1.1.1 水镁石组成及结构特点 |
1.1.2 水镁石资源概况 |
1.1.3 水镁石的应用 |
1.1.4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 合成氢氧化镁研究进展 |
1.2.1 纳米氢氧化镁的性质 |
1.2.2 氢氧化镁的结晶习性 |
1.2.3 氢氧化镁的应用 |
1.2.4 氢氧化镁的制备 |
1.3 前期工作总结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构思及内容 |
1.4.3 拟解决关键问题 |
2 实验材料、方法及测试手段 |
2.1 实验材料 |
2.1.1 原料及其表征 |
2.1.2 主要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3 测试手段 |
3 水镁石的有机酸类诱导转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3.1.2 实验方法 |
3.2 产品表征 |
3.3 影响因素 |
3.3.1 分子结构的影响 |
3.3.2 酸度的影响 |
3.3.3 温度的影响 |
3.3.4 添加量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水镁石的有机胺类诱导转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4.1.2 实验方法 |
4.2 产品表征 |
4.3 影响因素 |
4.3.1 有机分子结构的影响 |
4.3.2 温度的影响 |
4.3.3 添加量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水镁石诱导转晶机理研究 |
5.1 有机酸诱导机理 |
5.2 有机胺诱导机理 |
5.3 本章小结 |
6 纳米氢氧化镁纯度分析 |
6.1 有机酸诱导法转晶产品杂质分析 |
6.2 有机胺诱导法转晶产品杂质分析 |
6.3 纯化机理探究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钛—强碱性溶液、镁—水体系反应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钛及其合金的化学处理及应用 |
1.1.1 钛及其合金的化学法处理 |
1.1.2 化学法处理后的钛及其合金的应用 |
1.2 镁及其合金在水中的性质及应用 |
1.2.1 镁—水体系制备氢气 |
1.2.2 镁—水体系制备 Mg(OH)213 |
1.3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3.1 选题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及表征 |
2.3 样品表征与测试参数 |
2.3.1 形貌与微结构分析(SEM、TEM) |
2.3.2 物相分析(XRD) |
2.3.3 化学组成分析(XPS、EDS/EDX) |
第三章 钛—强碱性溶液反应机制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钛片的预处理 |
3.2.2 钛片在强碱溶液中反应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NaOH(或 KOH) 反应体系 |
3.3.2 NaOH(或 KOH)—阳极氧化反应体系 |
3.3.3 NaOH(或 KOH)-H_2O_2反应体系 |
3.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镁—水反应体系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镁条预处理 |
4.2.2 纯镁—水反应体系 |
4.2.3 镁合金—盐水反应体系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纯镁—水反应体系 |
4.3.2 镁合金—盐水反应体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1.1 钛—强碱性溶液反应机理的研究 |
5.1.2 镁—水体系反应机理的研究 |
5.2 展望 |
5.2.1 钛—强碱性溶液反应机理的研究 |
5.2.2 镁—水体系反应机理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中国氢氧化镁生产工艺及市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氢氧化镁生产工艺 |
1.1 水镁石磨细法 |
1.2 化学合成法 |
1.2.1 氢氧化钙法 |
1.2.2 氢氧化钠法 |
1.2.3 氨法 |
1.3 氧化镁水化法 |
2 氢氧化镁生产情况 |
3 氢氧化镁市场状况及前景 |
3.1 国外 |
3.2 中国 |
4 展望 |
四、卤水—氨连续沉淀Mg(OH)_2的设备选择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提钒过程钒酸盐沉淀分离应用基础研究[D]. 詹潋潋. 天津大学, 2020
- [2]硅镁型贫镍红土矿富集镍铁-尾矿回收镁的研究[D]. 王慧瑶.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3]镁基阻燃材料在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中的应用研究[D]. 唐皓.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4]基于晶体生长和气凝胶技术制备芳砜纶热防护纺织品[D]. 蒋莹莹. 东华大学, 2017(05)
- [5]高纯氢氧化镁的合成[D]. 任晓宇. 沈阳工业大学, 2015(07)
- [6]氨气法制备六角片状氢氧化镁及其在EVA复合材料中的性能研究[D]. 宋雪雪.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14(03)
- [7]锂硼对氨法沉镁的影响规律及氢氧化镁晶体生长机理研究[D]. 孙元兵. 中南大学, 2013(05)
- [8]有机分子诱导的水镁石转晶纯化及机理探究[D]. 程珍. 大连理工大学, 2012(10)
- [9]钛—强碱性溶液、镁—水体系反应机制的研究[D]. 陈静允.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3)
- [10]中国氢氧化镁生产工艺及市场分析[J]. 冯双青. 广东化工,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