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居民收入增长的汽车消费可行性分析

基于居民收入增长的汽车消费可行性分析

一、以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分析汽车消费的可行性(论文文献综述)

冯佳[1](2021)在《华阴国际慢城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中期,西方世界城市与工业经历了空前规模与超速的变革,无节制的快速生活不仅没有提高生活质量,其本身却成为城市问题的根源所在。慢城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模式,以维护城市地方特色和提高城市物质及人文环境、居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迅速从欧洲蔓延至全球范围。我国慢城建设通常借助旅游开发来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展现地方文化特色,通过打造慢旅游项目为生活忙碌的人群提供宜居且适合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华阴市是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境内西岳华山闻名全国,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览。但因长期受城景分离发展模式的影响,加之华阴市旅游设施与服务功能的缺失,造成华山庞大的游客群体只观华山不问华阴的现象。因此,在进行科学合理选址基础上打造华阴国际慢城,既能填补城市功能空缺,促进本地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又能拓展华山旅游服务基地,运用慢城理念引导游客从“快旅游”转向“慢休闲”,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本文首先在研究慢城起源及其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发展思路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慢城理念内涵及其相关理论,从宏观层面论述慢城引入中国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慢城在中国的现实意义及其对中国城镇建设的启示。在中观层面辨析慢城与传统城镇建设的区别及特点,解读关于慢城的四点误区。其次,通过探讨慢城规划的方法及内容为华阴国际慢城规划奠定基础研究。在分析国内外成功实践案例、对比中外慢城建设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慢城的发展趋势及建议。通过归纳国际慢城的建设准则,结合我国城市建设要点构建中国慢城的规划导则,总结得出慢城要在总体层面进行城市空间布局和总体风貌构建、专项层面进行慢行交通规划、景观系统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及慢游系统规划的内容要点。最后,对华阴慢城进行合理选址,剖析区域发展条件和现状条件,辩证华山风景名胜区与华阴国际慢城之间发展与保护相协调、客源共享、快慢互补的逻辑关系。从需求整合、生态融合、文化引领、产业发展及旅游整合五方面对项目进行构思与定位,并分别从功能结构与用地布局、综合交通、慢行系统、慢游系统、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配套和景观系统等方面提出规划内容要点及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王宇轩[2](2021)在《日常生活视角下西安顺城巷西段街道更新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发展正处于从增量开发转向存量更新提质的重要阶段,人为本、渐进性、可持续、活态化的更新导向是已然成为城市规划的主流价值观。随着人居环境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城市规划的路径已经从宏大叙事的战略发展体系构建转向平民场景的日常生活场所营造。随着西安文化战略的实施与“网红城市”的崛起,顺城巷作为极具商业价值的空间载体迎来了发展机遇,在明城内大规模更新建设中,追求高端化和绅士化的城市环境空间的现象在顺城巷南北东三段越发突出。这种将外来的旅游者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异化日常公共空间的状况,促使顺城巷区段的在地居民逐渐被驱逐,失去建设生活空间的权力与渠道。顺城巷西段作为日常生活的发生器,已然面临着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和旅游消费文化冲击的双重困境,如何尊重其本体特色,提出日常生活视角下的街道更新策略体系成为本文研究的核心目的。全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部分,从日常生活相关理论的系统认知入手,阐述理论的价值转变,并对其类型、特征与价值进行解读,把握日常生活方式的转变趋势,梳理其当代内涵。在此基础上,剖析日常生活与城市发展的现实问题,并研究了在此背景下历史环境中的街道空间发展转向。第二部分是对研究主体的概述,首先对顺城巷的发展演变与更新历程进行梳理,而后选取顺城巷西段街道为研究对象,对这一片区进行整体性调研分析,包括物质空间和社会活动两个方面,从而定义顺城巷西段街道的价值所在;同时进行顺城巷西段街道特征提取研究,为日常生活性街道的类型划分奠定基础。第三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根据日常生活的特征,将顺城巷西段街道分为公共交往型、生产消费型、居住生活型日常空间三种类型进行日常生活方式、物质空间要素的分析调研。归纳总结日常活动的方方面面与公共空间的内在联系与现实问题。第四部分是策略提出部分,首先重构了日常生活视角下顺城巷西段街道的更新的价值基点、价值主体与更新原则,继而明确更新的目标与实施路径;然后从功能复合、场所开放、文化复愈、公众参与四个方面提出顺城巷西段街道的整体性更新策略;最后根据公共交往型、生产消费型、居住生活型日常空间三类空间的特有问题提出针对性策略。整体来说,文章基于日常生活的视角探讨顺城巷西段街道的更新策略,其核心是在正视日常生活价值的基础上对街道的共性问题与不同类型日常空间的特性问题精准施策。通过收集顺城巷的物质空间资料、记录场所的日常活动样态、深究街道衰败本质,为顺城巷西段街道更新贡献微薄之力。

孙宇[3](2021)在《基于社会生态模型的街道体力活动影响机理研究 ——以深圳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力活动提升已经成为应对公共健康挑战的有效路径,尤其对慢病防治具积极作用。街道作为城市重要公共空间,是居民进行户外体力活动的主要载体,意味着增进街道体力活动具有巨大健康效益。由于人的行为决策复杂性,人们对街道体力活动影响机理以及与行为目的相关联的认识尚不清晰。这正是街道体力活动提升的必要认知,也是相关研究长期关注但尚未攻克的难点。本文基于社会生态模型,利用健康行为相关理论对活动影响因素作用关系的诠释,运用理论推演与实证检验分析结合的方式,对街道体力活动影响机理进行系统探讨。首先,通过理论分析与文献综述,构建影响机理分析的理论模型。继而,根据理论模型的影响因素构成,进行问卷设计与信效度检验,并对深圳开展调研。然后,利用所得数据,一方面进行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检验,另一方面进行影响因素作用关系的实证检验分析;在此基础上,揭示个体特征的调节逻辑。最后,基于分析所得结果,获取影响机理认知,进而结合实际问题提出活动提升策略。关于理论模型构建,具体为提出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关系两个方面的研究假设。其一,基于社会生态模型归纳分析街道体力活动潜在影响因素,体现在个体、社会环境、物质环境和政策环境四个层面。针对行为心理因素呈现出复杂纷繁状态,利用健康行为相关理论的概念界定进行选取,从而确定影响因素构成,提出研究假设。其二,首先进行健康行为相关理论下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分析,获取作用关系初步认知;继而梳理影响因素各层面之间作用的整体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行为心理因素的具体关系,再以理论关联、理论推演和实证关联三种方式,梳理各影响因素之间作用的具体关系,进而就因素间的作用关系提出研究假设。关于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体现在居民体力活动水平和街道体力活动友好性两方面。一方面,当前深圳居民的街道步行水平显着高于骑行水平;近9成居民能依靠步行满足我国成年人体力活动相关标准,其中休闲强身步行水平最高;个体特征引起的活动水平差异明显,这种差异的规律性因活动类型和个体特征的多元而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另一方面,街道体力活动友好性在空间供给、环境治理和行为引导三方面存在不足。其中,骑行专用道及相关设施缺乏问题尤为严峻,是造成居民骑行水平偏低的重要因素。关于活动影响机理的量化探讨,具体体现在影响因素实证检验,因素间作用关系分析和个体特征调节逻辑揭示三方面。首先,通过对各活动类型的影响因素相关性检验,发现社会生态模型所提出的影响因素特定性在物质环境层面尤为突出。其次,分别对各活动类型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进行结构方程分析,揭示出行为习惯、物质环境和政策环境对行为决策有重要影响,且三者间作用效力的大小关系在各活动类型中不尽相同;从综合表现来看,物质环境的影响作用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最后,经过对个体特征调节逻辑的探讨,发现个体特征主要通过调节各影响因素对外部环境刺激的表征,同时作用于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使作用关系的显着性或效应大小产生差异,从而造成相同干预措施作用于不同群体的效果有所差别。这是实证研究对干预对象异质性予以关注的内在原因。关于街道体力活动干预,要基于影响机理认知,同时结合实际问题对各层面措施予以完善。在影响机理认知方面,作用能力是影响因素诠释的关键;协同合作是因素间作用关系的本质;多层次调节是个体特征发挥作用的途径。在活动提升的整体策略方面,要促进各层面因素的协同合作,注重在规划各阶段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物质环境的作用能力。在活动提升的具体策略方面,要通过提高居民对体力活动健康效益的认知,形成健康福祉关系城市发展的认同,塑造浓厚的健康行为社区环境,来强化社会环境对行为心理的全作用力;通过弥补骑行空间供给短板,有所侧重地优化已有设施,重视使用者的特征差异,提高空间环境运维水平,来激发物质环境的综合作用力;通过形成多层级规划导控体系,进行约束鼓励兼并的行为引导,探索街道治理的创新模式,来巩固政策环境的源驱动力。综上所述,本文在社会生态模型和健康行为相关理论的支撑下,通过理论分析、假设推理、量化检验等方法,深入探讨街道体力活动影响因素作用机理。一方面,立足于物质环境领域,深化并拓展了已有认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基于活动影响机理认知的干预策略,为提升居民活动水平提供系统措施。

丁潇颖[4](2020)在《中国社区农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社区农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农园的作用却差异显着——部分农园成为了促进居民互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社区环境的关键媒介;部分农园却因用地权属、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公众质疑。而既有研究缺少针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分析、理论性指导和综合性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社区农园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造成社区农园效益差异的成因,提出社区农园发展策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GIS空间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策略构建三方面对中国社区农园展开研究。(1)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了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思想,总结了社区农园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环境、设计模式、参与机制、效益、社会资本和社区农园等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解析。(2)在现状分析方面,探究了中国社区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社区农园的现状设计模式和参与机制,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析了社区农园的效益与问题,认为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显着而问题多集中在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社会参与、管理制度、运营方式等方面。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强化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认知,构建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以此指导中国社区农园建设。(3)在策略构建方面,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阐明了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社会作用,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在设计策略层面上,剖析了典型社区农园案例,构建了分优先级的选址策略和农园尺度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在参与机制层面上,提出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和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并对社区农园的支持性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形成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认知,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进行解析和定位,进一步建立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对于突破社区农园发展障碍,科学指导社区农园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园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徐艺文[5](2020)在《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公共服务体系化研究与建设的深入开展,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与规模在广覆盖、均等化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当前,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主要以“千人指标”为依据,将居民的实际需求差异进行平均化处理。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主客体概念及关系模糊性、空间区位布局评价标准差异性等问题,造成社区公共设施布点“非均等,错匹配”的现象。这不仅影响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质量与效率,而且远未能达到居民对便捷、舒适、完整的设施空间的需求。为此,在深化发展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同时,亟需通过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对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布局进行评价,并针对设施供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空间优化策略。本文通过建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评价体系,将主客体相协调作为研究导向,以“人”作为中心,公平与效率作为评价标准,实现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上对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布局的评价研究,并以徐州市鼓楼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论文理清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相关理论,界定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概念与分类,明确区位研究的空间对象和范围;基于社区生活圈的内在逻辑原理,梳理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主客体对区位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取向,建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评价体系。结合案例,运用基于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空间可达性模型,在宏观层面上定量评价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配置公平性,发现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空间公平性的分布特征;微观层面上,通过居民的感知可达性维度确认与各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明确重要影响因素在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服务效率评价中的作用特征。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包含空间公平性自相关关系、空间环境需求、以及居民行为偏好在内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发展四种模式;并基于协调度分析原理构建服务设施空间测度模型,借助熵值法与空间句法实现对社区公共服务功能与街道空间活力耦合协调性评价,进一步为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布局提供科学的优化策略。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提出基于社区生活圈“供—需—行”平衡原理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影响因素研究方法。(2)基于问卷数据统计分析,提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感知可达性影响因子关系分析模型,证实了空间感知维度影响因子与行为感知维度影响因子之间存在密切的逻辑关系。(3)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建立了公平性评价模型,发现了研究区域内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的分布特征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使用机会的公平性差异。(4)利用不同感知可达性影响因子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中的作用特征,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服务水平进行评价,证明良好的设施空间环境可以刺激居民产生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行为。(5)基于改进协调度的测度模型,揭示了社区公共服务功能和街道空间两个系统之间耦合规律。(6)从政策引导与空间优化两个层面,提出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公平与效率的构建路径以及布局优化策略。该论文有图64幅,表57个,参考文献165篇。

雷家兴[6](2020)在《生活圈视角下邛崃市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均等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人民对公共服务(以下简称公服)的需求越来越高。但广大农村的公服设施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公服水平的差距严重影响了城乡的发展公平。城乡统筹是解决城乡未来发展问题的重要手段,而城乡基本公服设施均等化是城乡统筹的重要内容。本课题将以生活圈理论为支撑,将生活圈应用于农村地区的公服设施布局规划,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进而探索城乡公服设施布局均等化的实现途径。目前农村公服设施配置方式存在与农村发展趋势不一致的问题。人口外流使得农村人口密度越来越低,长期以来的村庄合并政策使村的行政范围越来越大,村域尺度往往已经超过了人的通勤距离,这使得按照行政等级配置的村级公服设施覆盖率普遍较低,并且无论村级公服设施的标准如何提升也无法惠及更多的农村人口。此外农村居民对公服设施需求偏好也有较大差异,统一配置标准不一定能满足农村居民实际需求。因此为保障农村公服设施配置的效率,有必要研究更加科学化,人性化的农村公服配置方式。生活圈是以人为中心、以通勤距离为半径构建的地理单元,按照生活圈单元配置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可以保证公服设施的可达性,有效解决传统配置方式的弊端。县级层面是我国城乡统筹的基本单元,是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的主要执行力量。因此,本研究以四川邛崃为例,通过谷歌卫星地图获取全域完整的乡镇居民点和路网矢量数据,以居民点分布模拟农村人口的分布,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当前农村居民的日常通勤距离,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构建覆盖全市农村居民的生活圈体系。然后根据服务的人口规模制定生活圈单元分类发展策略,按照农村居民的公服需求偏好制定各级生活圈的公服配置原则,建立弹性的农村生活圈管控体系。课题最后将通过对照组的方式将生活圈理念下的公服配置方式与传统模式下的公服配置方式进行量化评估,通过覆盖效率来分析构建农村公服生活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为探索未来农村公服设施配置方式和研究城乡公服均等化提供科学的数据分析支撑。

陈丹阳[7](2020)在《国有林区改革后黑龙江省林业职工社区的社区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区是城市基本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基础空间。传统的社区规划模式通常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既定蓝图式的机械规划,无法适应快速的社会发展和居民日益变化的使用需求,而对居民需求的无法满足导致社区活力缺失、居民社区归属感差等社区问题。论文研究的社区规划指的是不断满足社区居民随着社会发展而改变的需求的规划过程,目的是激发社区活力和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论文将黑龙江省林业职工社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影响其社区发展的因素的整理与分析,建立了黑龙江省林业职工社区评价体系,筛选出社区社会人口指标、社区经济指标、社区管理服务、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社区物质空间环境五个方面共44项指标。通过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并通过查阅资料及调查问卷等方式将各指标进行量化评分,进而得出社区五个方面的分别得分及社区综合得分,并根据得分情况进行相应的规划策略研究。通过问题分析及归纳,将黑龙江省林业职工社区的社区规划策略分为社区经济产业发展策略、社区管理体制优化策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策略和社区物质空间改善四个部分进行研究。论文最后以伊春市林业职工A社区的社区规划研究为例,利用建立的林业职工社区评价体系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计算,得出社区各项指标得分,进而分析出社区存在的具体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社区规划策略。论文以社区规划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查阅及实地调研等方式建立了黑龙江省林业职工社区评价体系,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社区规划策略,对指导黑龙江省林业职工社区的社区规划有重要意义。并通过伊春市林业职工A社区的社区规划实证研究作为黑龙江省林业职工社区的社区规划研究的范例,为我国国有林区林业职工社区的社区规划研究提供了思路。

郑凯[8](2020)在《生活圈视角下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评价与配置优化研究 ——以安徽省寿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进入新时代,城乡一体化发展进入新的时期。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是城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连接居民与公共资源的桥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是缩小城乡差异、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新颁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1)提出以15、10、5分钟生活圈组织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生活空间的配置模式,传统按照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的配置模式宣告结束。以生活圈方式组织社区生活,是城市规划逐渐重视人的生活质量和实际需求的重要转变。传统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仍是基于传统至上而下“指标分级—千人指标”的建设模式,遵循“县城—镇区—中心村—自然村”的等级序列。这既忽视了人的实际需求及其差异性,也割裂了城乡一体化发展。鉴于此,本文尝试克服传统配置的局限性,从配置体系和方法重构的角度探讨寿县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化。首先,本文针对县级城市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特征,从“可达性”、“可获得性”和“可接受性”三个维度构建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评价模型,并以寿县为实证研究对象进行评价模型的综合应用。评价结论认为: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等影响,各乡镇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和演进性特征。根据耦合有效性的判定,将寿县各乡镇现状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总结为四个发展阶段,并对其内涵和背后深层次原因进行阐述。其次,基于寿县现状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深层困境的剖析、“传统”与“生活圈”配置体系间的横向对比,传统按照“县城—镇区—中心村—自然村”等级序列的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存在缺陷且日渐显现其不合理性。本文突破传统惯性思维、创新空间分析技术,引入“生活圈”理论探索新的县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配置体系,并对其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论证。再次,在生活圈配置方法的指导下,本文从设施配置的公平与效率、居民出行意愿调查和城乡聚落时序演变三个角度探讨寿县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优化问题,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以有限的公共投入寻求服务人口最大化为目标,充分考虑既有设施和聚落空间的影响,借助Arc GIS空间分析工具构建有寿县地域特色的四级生活圈体系,即按照一级生活圈—二级生活圈—三级生活圈—四级生活圈配置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组织城乡居民生活。最后,基于县域四级城乡生活圈体系的划分,本文结合寿县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新需求、新趋势,以国家、省、市相关标准为依据,充分考虑各级生活圈服务人口规模和服务范围,按照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和养老服务设施分类提出符合寿县地域特点的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标准指引,对符合地方特点的技术规范提供一定的启示。图[80]表[52]参[91]

白家维[9](2020)在《基于差异化需求的三原县中心城区社区公服设施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不少城市社区公服设施的配置由于过去缺乏对社区居民差异性需求的研究,渐渐与不同社区居民的多元化需求显现出不适应,社区公服设施的供给能力不能满足居民的差异化的需求。在当前注重质量和品质的内涵式城市发展语境下,社区公服设施的品质的提升是其中重要一环。因此,本文针对当前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与居民差异化需求存在脱节的问题,选取三原县中心城区社区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基于居民差异化需求视角下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策略。研究主要包括居民差异化需求呈现、社区公服设施现状与居民差异化需求匹配性研究及社区公共服务优化策略研究三个部分内容。论文首先梳理当前国内外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研究现状,总结目前社区公服设施配置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由此自定研究思路,并对当前我国社区公服设施规划从规划方法、标准解读和案例借鉴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进而对未来社区公服设施规划的趋势做出研判。其次,以三原县中心城区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三原县社区基本建设情况和社区特征,选取代表四种不同类型的典型社区进行重点研究,通过发放问卷和实地访谈获取居民对设施公服设施的使用情况和需求情况,总结不同类型社区之间居民差异化需求的典型特征,并对居民未来公服设施的需求进行研判;再次,结合当前社区公服设施的建设情况,分析设施供给现状与居民差异性需求的匹配性,并对造成当前供需关系现状的原因进行剖析。最后,在提出优化原则和优化路径前提下,从整体性和分类别两个角度对三原县中心城区社区提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策略。

康伟[10](2020)在《基于效率与消费视角的中国省份碳减排任务分配与成本分担研究》文中提出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一个公共问题,减少碳排放,推行低碳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动下持续增长,由此带来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也越来越大,中国政府所面临的碳减排压力较大。碳排放需要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内所有人的共同关注和参与,虽然碳排放多发生在生产领域,但是生产活动最终是为了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的消费需要。从消费侧入手,通过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促进低碳消费行为,寻求绿色可持续消费,对于碳减排工作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采用非参数化的距离函数法计算不同省份的边际碳减排成本,进而测算出不同省份的边际碳减排效率。然后构建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矩阵,将投入产出数据中的各生产行业居民消费分解为不同类型中的居民消费,并使用交叉熵值法对这种关系进行系统优化,同时将资本形成看作为当期生产的一种再投入,对传统的列昂惕夫逆矩阵加以改进,最终得到测算中国各省份居民消费全生产周期碳排放量的投入产出模型。另外使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对中国各省份居民消费全生产周期碳排放量的驱动因素进行分解,选取了消费碳排放强度、居民消费结构、居民收入水平、城镇化水平和人口规模共五个因素。最后,基于不同省份的碳减排效率的研究分析,通过使用测算得到的边际碳减排成本拟合了不同省份边际碳减排成本与碳减排量的函数关系,进而提出一种基于碳减排总成本最小的碳减排分配的优化效率改进模型。同时,为体现居民消费对碳减排的引导作用,本文设计一个基于消费和生产的综合分担指数用于对不同省份需要承担的碳减排总成本进行分担,以达到公平和有效的双重原则。计算结果显示,(1)各省份的不同年份的边际碳减排效率的变化趋势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个别省份的边际碳减排效率逐年下降,而大多数的省份的边际碳减排效率则有着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在全国总体平均水平是上升的。(2)在2002-2012年期间,中国多数省份的居民消费碳排放总量呈现出稳定的增长趋势,而少数省份的居民消费碳排放量在各年份略有差异。中国各省份的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碳排放量和各居民消费类型碳排放量呈现出稳定的增长趋势,城镇居民的居民消费碳排放量和增长幅度普遍高于农村居民。(3)根据不同省份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边际碳减排效率对碳减排任务进行重新分配,在保证全国总体碳减排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优化不同省份地区的减排量和减排成本,使得边际减排成本较大的地区少减排甚至多排,来大幅度减少减排成本,同时使得边际减排成本较小的地区多减排,来保证减排总量不变。(4)最终成本是根据不同省份的居民消费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来衡量的,所以居民消费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应分担的碳减排成本就越高;补偿成本则是基于公平的原则对那些减排任务重省份的相应的资金支持,所以减排量越多,其得到的资金补偿也相应的越高;追加成本是基于责任分担的原则需要那些减排任务少甚至没有的省份承担一定的责任,虽然其不需要进行减排,但是需要给与其他省份一定的资金补偿。对于中国碳减排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只有从生产端和消费端双管齐下,通过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才能抑制当前中国的碳排放增长趋势,兑现中国政府提出的碳减排目标承诺。为此,中国政府在研究制定碳减排相关政策时,需要意识到居民消费在碳减排工作上的重要意义,通过积极引导居民消费,改善居民消费结构,促使居民自觉选择低碳产品消费,抑制高碳产品消费,充分发挥消费在市场中的基础性作用,才能促使中国的碳减排工作取得实效。本文共有图6个,表17个,参考文献105个。

二、以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分析汽车消费的可行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分析汽车消费的可行性(论文提纲范文)

(1)华阴国际慢城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导致慢城发展模式的出现
        1.1.2 慢城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思路
        1.1.3 华阴市建设国际慢城的需求与机遇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慢城理论及实践研究
        1.3.2 国内慢城理论及实践研究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慢城理念及相关研究
    2.1 慢城定义及内涵
        2.1.1 慢城定义
        2.1.2 慢城内涵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田园城市理论
        2.2.2 宜居城市理论
        2.2.3 健康城市理论
        2.2.4 生活圈理论
        2.2.5 慢旅游理论
    2.3 慢城理念及其适用性解释
        2.3.1 慢城适用对象
        2.3.2 慢城理念误区
        2.3.3 慢城建设特点
        2.3.4 慢城建设可行性与必要性
    2.4 慢城在中国的现实意义
        2.4.1 体现人本思想
        2.4.2 促进健康老龄化
        2.4.3 推动旅游产业转型
        2.4.4 建设高质量小城镇
        2.4.5 推进乡村振兴建设
    2.5 慢城实践对中国城镇建设的启示
        2.5.1 实行健康生活方式
        2.5.2 凸显城市文化特色
        2.5.3 营造宜居公共空间
        2.5.4 打造独特景观风貌
        2.5.5 公众政策理念普及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慢城规划内容及方法探索
    3.1 国内外慢城案例分析研究
        3.1.1 国外慢城案例分析
        3.1.2 国内慢城案例分析
        3.1.3 国内外慢城发展模式比较
        3.1.4 中国慢城发展趋势及建议
    3.2 慢城规划内容导则构建
        3.2.1 国际慢城标准及准则
        3.2.2 中国慢城规划内容导则构建
    3.3 总体规划层面
        3.3.1 城市空间布局研究
        3.3.2 城市总体风貌构建
    3.4 专项层面规划
        3.4.1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3.4.2 慢游系统规划
        3.4.3 慢城景观系统规划
        3.4.4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阴国际慢城可行性分析
    4.1 项目缘起及选址
        4.1.1 项目缘起
        4.1.2 上位规划解读
        4.1.3 项目选址
    4.2 区域条件认知
        4.2.1 区域发展格局
        4.2.2 区域交通条件
        4.2.3 区域资源分析
    4.3 现状条件认知
        4.3.1 用地布局情况
        4.3.2 现状交通条件
        4.3.3 现状建筑分析
        4.3.4 现状公共服务设施
    4.4 与华山风景名胜区的关系
        4.4.1 发展与保护相协调
        4.4.2 客源共享关系
    4.5 综合分析
        4.5.1 慢城建设的环境基础
        4.5.2 慢城建设的现实条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阴国际慢城规划
    5.1 构思及定位
        5.1.1 发展构思
        5.1.2 慢城理念融合
        5.1.3 发展定位
    5.2 华阴国际慢城规划内容
        5.2.1 功能结构分析
        5.2.2 用地布局规划
        5.2.3 综合交通规划
        5.2.4 慢行系统规划
        5.2.5 慢游系统规划
        5.2.6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5.2.7 市政设施配套
        5.2.8 景观系统规划
    5.3 华阴国际慢城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3.1 慢城品牌营销
        5.3.2 政策法律法规保障
        5.3.3 组织机构与管理措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日常生活视角下西安顺城巷西段街道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学科背景
        1.1.3 城市及地段发展背景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2.1 研究范围界定
        1.2.2 概念界定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日常生活相关概念国内外研究综述
        1.4.2 街道更新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3 西安顺城巷地段与城墙空间保护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日常生活的概念认知及基础研究
    2.1 日常生活的内涵解读
        2.1.1 日常生活的内涵
        2.1.2 日常生活的特征
        2.1.3 日常生活的演进
        2.1.4 日常生活的价值
    2.2 日常生活方式的嬗变
        2.2.1 居住生活方式
        2.2.2 交通出行方式
        2.2.3 消费生活方式
        2.2.4 闲暇生活方式
    2.3 日常生活的现实问题
        2.3.1 意识层面
        2.3.2 空间层面
        2.3.3 社会层面
    2.4 日常生活与街道更新
        2.4.1 国外街道更新实践
        2.4.2 国内街道更新实践
    2.5 日常生活与街道空间互动
        2.5.1 街道空间的定义与属性
        2.5.2 日常生活下的街道类型
        2.5.3 街道空间日常回归导向
    2.6 本章小结
3 顺城巷西段的历史演进及现状特征分析
    3.1 顺城巷的更新历程
        3.1.1 顺城巷空间本体历史演变
        3.1.2 居民小规模的更新:20 世纪70 年代至80 年代
        3.1.3 政府企业主导更新:20 世纪90 年代至2010年
        3.1.4 上下并行自主更新:2010 年至今
    3.2 顺城巷当下角色
        3.2.1 顺城巷及周边区域现状概况
        3.2.2 顺城巷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角色定位
        3.2.3 顺城巷西段的角色定位
    3.3 顺城巷西段现状概述
        3.3.1 顺城巷西段的物质空间整体特征
        3.3.2 顺城巷西段的社会空间行为特征
        3.3.3 顺城巷西段的现实问题
    3.4 本章小结
4 日常生活视角下的顺城巷西段街道调查研究
    4.1 顺城巷西段街道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4.1.1 调研对象
        4.1.2 调查方法
        4.1.3 调查要素
    4.2 顺城巷西段街道的日常公共空间分类研究
        4.2.1 顺城巷西段街道日常空间分类依据
        4.2.2 公共交往型日常空间定义
        4.2.3 生产消费型日常空间定义
        4.2.4 居住生活型日常空间定义
    4.3 顺城巷西段街道日常行为活动分析
        4.3.1 活动主体
        4.3.2 活动类型
        4.3.3 活动密度
        4.3.4 活动空间
        4.3.5 日常行为活动调查结果分析
    4.4 顺城巷西段街道物质空间要素分析
        4.4.1 功能业态
        4.4.2 平面形态
        4.4.3 街道尺度
        4.4.4 空间界面
        4.4.5 周边建筑
        4.4.6 公共场所
        4.4.7 环境设施
        4.4.8 物质空间要素调查结果分析
    4.5 顺城巷西段街道现状研究总结
        4.5.1 公共交往型日常空间现状总结
        4.5.2 生产消费型日常空间现状总结
        4.5.3 居住生活型日常空间现状总结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日常生活的顺城巷西段街道更新策略
    5.1 日常生活视角下街道更新价值体系重构
        5.1.1 站点回归
        5.1.2 原则确立
    5.2 日常生活视角下街道更新的目标及路径
        5.2.1 更新目标
        5.2.2 实施路径
    5.3 顺城巷西段街道整体性更新策略
        5.3.1 功能复合:整合日常需求
        5.3.2 场所开放:扩容公共空间
        5.3.3 文化复愈:建立文化地图
        5.3.4 公众参与:搭建共治机制
    5.4 顺城巷西段街道针对性更新策略
        5.4.1 公共交往型日常空间更新策略
        5.4.2 生产消费型日常空间更新策略
        5.4.3 居住生活型日常空间更新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1.1 日常生活演进及概念理论研究总结
        6.1.2 西安顺城巷西段街道的现状特征与当下角色总结
        6.1.3 日常生活视角下顺城巷西段街道更新的策略总结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的不足之处
    6.4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图录
表录
附录一:街道居民日常生活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顺城巷西段街道立面照片

(3)基于社会生态模型的街道体力活动影响机理研究 ——以深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1.3.1 社会生态模型
        1.3.2 街道体力活动
        1.3.3 生活性街道
        1.3.4 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基于社会生态模型的体力活动相关研究
        1.4.2 街道环境对体力活动影响的相关研究
        1.4.3 研究现状评述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5.4 研究框架
第2章 社会生态模型与街道体力活动的基础认知
    2.1 社会生态模型内涵与应用解析
        2.1.1 模型的内涵阐释
        2.1.2 模型应用的基本原则
        2.1.3 模型应用的优势
    2.2 街道体力活动发展历程与困境
        2.2.1 西方国家街道体力活动发展历程
        2.2.2 我国街道体力活动发展历程
        2.2.3 街道体力活动发展面对的困境
    2.3 街道体力活动发展的应对与挑战
        2.3.1 强调路权平等的共享街道
        2.3.2 兼顾全使用者需求的完整街道
        2.3.3 注重多类型用途的开放街道
        2.3.4 应对公共卫生挑战的健康街道
        2.3.5 街道体力活动发展的其他应对
        2.3.6 街道体力活动发展面临的挑战
    2.4 社会生态模型在街道体力活动研究中的应用分析
        2.4.1 街道体力活动研究存在的难点
        2.4.2 社会生态模型对街道体力活动研究的支撑
        2.4.3 健康行为相关理论与社会生态模型的互补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街道体力活动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构建
    3.1 基于社会生态模型的影响因素构成
        3.1.1 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
        3.1.2 社会环境层面的影响因素
        3.1.3 物质环境层面的影响因素
        3.1.4 政策环境层面的影响因素
        3.1.5 影响因素的归纳与解释
    3.2 健康行为理论下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分析
        3.2.1 健康信念理论下的作用关系分析
        3.2.2 计划行为理论下的作用关系分析
        3.2.3 自我决定理论下的作用关系分析
        3.2.4 社会认知理论下的作用关系分析
    3.3 作用关系梳理与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构建
        3.3.1 影响因素各层面之间作用的整体关系梳理
        3.3.2 个体行为心理因素的选取与具体关系梳理
        3.3.3 各影响因素之间作用的具体关系梳理
        3.3.4 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街道体力活动影响因素的问卷开发
    4.1 各影响因素的问卷内容设计
        4.1.1 个体层面影响因素的问卷内容设计
        4.1.2 社会环境层面影响因素的问卷内容设计
        4.1.3 物质环境层面影响因素的问卷内容设计
        4.1.4 政策环境层面影响因素的问卷内容设计
    4.2 街道体力活动的问卷内容设计
        4.2.1 街道体力活动水平的表征方式分析
        4.2.2 街道体力活动的数据获取方式分析
        4.2.3 街道体力活动问卷的具体内容设计
    4.3 深圳调研区域选取与数据收集过程
        4.3.1 深圳街道基本情况与样本选取
        4.3.2 问卷调研的方式及其实施过程
        4.3.3 有效问卷筛选及数据整理
    4.4 问卷各部分的信效度检验
        4.4.1 检验方法与思路
        4.4.2 行为心理因素部分的信效度检验
        4.4.3 社会环境因素部分的信效度检验
        4.4.4 物质环境因素部分的信效度检验
        4.4.5 政策环境因素部分的信效度检验
        4.4.6 街道体力活动部分的信效度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与实证检验
    5.1 深圳居民街道体力活动的描述性分析
        5.1.1 受访居民的个体特征分析
        5.1.2 受访居民的活动水平分析
        5.1.3 个体特征引起的活动水平差异分析
    5.2 深圳街道体力活动友好性的描述性分析
        5.2.1 骑行基础设施短板拉低了整体水平
        5.2.2 空间优化是提高可达性的主要问题
        5.2.3 行为管理是影响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5.2.4 环境治理是愉悦性体验的必要保障
        5.2.5 街道体力活动友好性的总结分析
    5.3 各活动类型的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5.3.1 各活动类型的行为心理因素检验
        5.3.2 各活动类型的社会环境因素检验
        5.3.3 各活动类型的物质环境因素检验
        5.3.4 各活动类型的政策环境因素检验
        5.3.5 影响因素检验结果的归纳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影响因素作用关系的实证检验与分析
    6.1 检验分析的方法及思路
        6.1.1 整体思路及参数控制
        6.1.2 变量界定及题项打包策略
        6.1.3 检验模型的转译
    6.2 深圳各步行类型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检验
        6.2.1 到工作地步行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检验
        6.2.2 交通换乘步行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检验
        6.2.3 满足生活需求步行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检验
        6.2.4 休闲强身步行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检验
    6.3 深圳各骑行类型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检验
        6.3.1 到工作地骑行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检验
        6.3.2 交通换乘骑行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检验
        6.3.3 满足生活需求骑行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检验
        6.3.4 休闲强身骑行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检验
    6.4 影响因素作用关系及其作用效应分析
        6.4.1 影响因素作用关系的归纳分析
        6.4.2 影响因素作用效应的比较分析
        6.4.3 物质环境因素的作用特点分析
        6.4.4 物质环境各维度的作用效应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个体特征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关系的调节分析
    7.1 分析的方法及思路
        7.1.1 个体特征对影响因素调节的分析方法及思路
        7.1.2 个体特征对作用关系调节的分析方法及思路
    7.2 个体特征对影响因素的调节分析
        7.2.1 人口统计特征对影响因素的调节分析
        7.2.2 社会经济特征对影响因素的调节分析
        7.2.3 家庭情况特征对影响因素的调节分析
        7.2.4 身体质量指数对影响因素的调节分析
        7.2.5 个体特征调节能力的总结分析
    7.3 个体特征对影响因素作用关系的调节分析
        7.3.1 人口统计特征对作用关系的调节分析
        7.3.2 社会经济特征对作用关系的调节分析
        7.3.3 家庭情况特征对作用关系的调节分析
        7.3.4 身体质量指数对作用关系的调节分析
        7.3.5 个体特征的调节逻辑解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街道体力活动的影响机理认知与提升策略
    8.1 街道体力活动的影响机理认知
        8.1.1 作用能力是影响因素诠释的关键
        8.1.2 协同合作是影响因素作用关系的本质
        8.1.3 多层次调节是个体特征发挥作用的途径
    8.2 提升深圳街道体力活动的整体策略
        8.2.1 促进各层面因素的协同合作
        8.2.2 注重城市规划各阶段的贯彻落实
        8.2.3 强调物质环境的作用能力发挥
    8.3 强化社会环境对行为心理的全作用力策略
        8.3.1 提高居民对体力活动健康效益的认知
        8.3.2 形成健康福祉关系深圳发展的认同
        8.3.3 塑造积极的健康行为社区环境
    8.4 激发物质环境的综合作用力策略
        8.4.1 着力弥补骑行空间供给短板
        8.4.2 有所侧重地优化已有设施
        8.4.3 重视使用者的空间需求差异
        8.4.4 以运维提升来保障空间品质
    8.5 巩固政策环境的源驱动力策略
        8.5.1 完善多层级规划导控体系
        8.5.2 形成约束与鼓励兼并的行为引导
        8.5.3 探索街道治理的深圳模式
    8.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街道体力活动研究的相关问卷梳理
    附录B 调研区域的基本范围
    附录C 街道体力活动影响因素调研问卷
    附录D 问卷的信度检验结果
    附录E 个体特征引起的活动水平差异分析结果
    附录F 影响因素实证检验结果归纳
    附录G 街道体力活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协方差矩阵
    附录H 个体特征对影响因素调节的分析结果
    附录J 体力活动所带来的综合效益梳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中国社区农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源起:高速城镇化引发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
        1.1.2 契机:社区农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1.1.3 困境:社区农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1.1.4 小结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社区
        1.3.2 社区农园
        1.3.3 社区农园与份地农园
        1.3.4 社区农园与社区农业
    1.4 研究问题、内容和框架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2章 社区农园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综述
    2.1 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回顾
        2.1.1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蕴含农业生产的城市规划构想
        2.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社区农业的思想
        2.1.3 二十一世纪初期:与农业共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2.1.4 当代农业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2.2 社区农园相关实践探索脉络分析
        2.2.1 社区农园的实践渊源
        2.2.2 英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3 美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4 中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3 关于社区农园政策环境的分析
        2.3.1 国外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3.2 国内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4 关于社区农园设计模式的研究
        2.4.1 社区农园的区位特征
        2.4.2 社区农园的空间设计特征
        2.4.3 社区农园的种植模式
    2.5 关于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的研究
        2.5.1 社区农园的参与动机
        2.5.2 社区农园的组织模式
        2.5.3 社区农园的管理模式
        2.5.4 社区农园的运营模式
    2.6 关于社区农园效益的研究
        2.6.1 社区农园的经济效益
        2.6.2 社区农园的社会效益
        2.6.3 社区农园的生态效益
        2.6.4 社区农园的健康效益
    2.7 关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研究
        2.7.1 社会资本与促进社区农园成员间社会融合
        2.7.2 社会资本与提高社区农园成员的资源调动能力
        2.7.3 社会资本与增强社区农园成员的政治权利
    2.8 社区农园研究现状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社区农园现状调查分析
    3.1 基于GIS的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研究
        3.1.1 GIS分析思路和方法概述
        3.1.2 中国社区农园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3.1.3 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3.2 基于调研的中国社区农园专项特征解析
        3.2.1 调研目的、方法和内容概述
        3.2.2 问卷结果统计与案例概况
        3.2.3 社区农园设计模式分析
        3.2.4 社区农园参与机制分析
        3.2.5 社区农园效益分析
        3.2.6 社区农园问题诊断
        3.2.7 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社区农园社会价值,构建社区农园的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指导农园建设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关联性
        4.1.1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4.1.2 社区农园语境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4.1.3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理论对接
    4.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解析
        4.2.1 社会资本在社区农园中的培育
        4.2.2 社区农园社会资本的功能
        4.2.3 理论框架——社区农园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机制分析
    4.3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分析
        4.3.1 已有关于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及其影响要素的研究
        4.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4.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研究
    5.1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案例分析
        5.1.1 北京育园
        5.1.2 上海创智农园
        5.1.3 深圳馨月园
        5.1.4 上海梅园
    5.2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选址策略
        5.2.1 优先利用街道或社区中心闲置地
        5.2.2 开放社区公共服务单位附属场地
        5.2.3 融入社区公园
        5.2.4 活化社区消极空间
    5.3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空间设计策略
        5.3.1 建立开放性社区农园,实现人人共享目标
        5.3.2 “因地制宜”地构建公共交往空间
        5.3.3 营造规整有序的种植形式
        5.3.4 配置适当比例的观赏性景观
        5.3.5 增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复合式设计
        5.3.6 构建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种植园区
        5.3.7 不同空间载体下社区农园设计手法分析
    5.4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实践应用
        5.4.1 点——天津万盈家园社区食物花园项目
        5.4.2 线——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生产性步道设计方案
        5.4.3 面——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有农化设计方案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研究
    6.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
        6.1.1 分阶段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方式解析
        6.1.2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中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析
        6.1.3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途径
    6.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6.2.1 设立社区农园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农园协会,完善监管结构
        6.2.2 设置有效公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6.2.3 分类型社区农园管理建议
        6.2.4 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
    6.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拓展农园社会资本宽度
        6.3.1 开展文化类活动
        6.3.2 开展自然教育类活动
        6.3.3 开展商业类活动
        6.3.4 开展综合类活动
    6.4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6.4.1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6.4.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6.4.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以商业类活动对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为例
    6.5 政策建议:建立支持社区农园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资本培育
        6.5.1 国家层面
        6.5.2 地方层面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拓展——绿色生产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农园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附录 G
附录 H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概念与内涵
    1.4 相关基础理论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影响因素分析
    2.1 基于社区生活圈的公共服务设施区位研究
    2.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影响因素
    2.3 主客体视角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影响因素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评价体系与模型
    3.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评价体系框架
    3.2 空间公平性评价模型
    3.3 空间自相关模型
    3.4 基于居民感知可达性问卷评价
    3.5 本章小结
4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感知可达性影响因子统计分析
    4.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活动基本特征
    4.2 影响因子整理与分析
    4.3 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
    4.4 影响因子回归分析
    4.5 影响因子方差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评价模型应用
    5.1 研究区域概况
    5.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公平评价
    5.3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服务水平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综合评价与优化研究
    6.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综合评价
    6.2 基于改进协调度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测度研究
    6.3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公平与效率的构建路径
    6.4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策略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生活圈视角下邛崃市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均等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宏观社会背景:公服水平差距加剧了城乡发展失衡
        1.1.2 国家政策背景:公服一体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1.1.3 地方实践背景:新农村建设由增量向存量提升转型
        1.1.4 现实需求背景:居民需求与公服不足的矛盾凸显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生活圈
        1.3.2 公共服务设施
        1.3.3 均等化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3 研究框架
        1.5.4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规模效应理论
        2.1.2 中心地理理论
        2.1.3 人口迁移理论
        2.1.4 生活圈理论
    2.2 生活圈理论相关研究
        2.2.1 国外生活圈理论研究进展
        2.2.2 国内生活圈理论研究进展
        2.2.3 生活圈理论的研究小结
    2.3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相关研究
        2.3.1 国外农村公服设施配置研究进展
        2.3.2 国内农村公服设施配置研究进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活圈理念下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
    3.1 当前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模式
    3.2 传统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式的局限性分析
        3.2.1 配置标准对公服水平的影响
        3.2.2 农村收缩对公服配置的影响
        3.2.3 居民需求与公服供给的矛盾
    3.3 生活圈视角下的农村公服配置的基本原理
        3.3.1 生活圈体系构建的内在机制
        3.3.2 生活圈视角下的农村公服配置方式的合理性分析
    3.4 生活圈理念下的农村公服设施配置方法
        3.4.1 居民需求导向下的生活圈层次划分
        3.4.2 生活圈特征差异下的分类管控方式
        3.4.3 活圈视角下农村公服设施配置的研究路线
    3.5 章小结
第4章 邛崃市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判
    4.1 邛崃市城乡基本情况概述
        4.1.1 邛崃市的基本概况
        4.1.2 邛崃市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
        4.1.3 相关规划解析
    4.2 邛崃市城乡格局发展研判
        4.2.1 新农村建设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4.2.2 邛崃市城镇地区发展分析
        4.2.3 农村常住人口分布特征预测
    4.3 邛崃市农村公共服务设置配置情况
        4.3.1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4.3.2 邛崃农村公服设施配置现状
    4.4 邛崃市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评价
        4.4.1 市级公共服务设施覆盖情况
        4.4.2 乡镇级公共服务设施覆盖情况
        4.4.3 村级公共服务设施覆盖情况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邛崃市农村公服生活圈体系构建
    5.1 邛崃市农村居民生活圈调查
        5.1.1 农村居民基本特征分析
        5.1.2 农村居民公共服务需求分析
        5.1.3 农村居民日常出行特征分析
        5.1.4 农村居民生活圈特征总结
    5.2 邛崃市公服生活圈体系构建
        5.2.1 邛崃市公服生活圈框架构建
        5.2.2 邛崃市公服生活圈方法构建
        5.2.3 邛崃市公服生活圈圈层划定
    5.3 邛崃市公服生活圈体系的弹性管控策略
    5.4 邛崃市公服生活圈体系的合理性验证
        5.4.1 生活圈模型构建的科学性分析
        5.4.2 公服生活圈配置的费效比分析
        5.4.3 公服生活圈构建的前瞻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主要结论和后期展望
    6.1 本文研究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和深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国有林区改革后黑龙江省林业职工社区的社区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有林区改革的政策背景
        1.1.2 国有林区林业职工家庭现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社区规划研究综述
        1.3.1 国外社区规划研究
        1.3.2 国内社区规划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相关基础研究
    2.1 研究对象和相关概念界定
        2.1.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
        2.1.2 国有林区改革
        2.1.3 黑龙江省林业职工社区
        2.1.4 社区
        2.1.5 社区规划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社区发展理论
        2.2.2 内源式发展理论
        2.2.3 邻里单位理论
        2.2.4 社区微更新理论
    2.3 社区规划案例借鉴
        2.3.1 国外社区规划案例分析
        2.3.2 台湾社区规划案例分析
        2.3.3 大陆社区规划案例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林业职工社区评价体系构建
    3.1 黑龙江省林业职工社区概况
        3.1.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概况
        3.1.2 黑龙江省林业职工家庭现状
        3.1.3 黑龙江省林业职工社区现状
        3.1.4 黑龙江省林业职工社区特点
    3.2 林业职工社区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及原则
        3.2.1 林业职工社区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
        3.2.2 林业职工社区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3.3 林业职工社区评价体系构建
        3.3.1 林业职工社区评价指标选取
        3.3.2 林业职工社区评价体系构建
        3.3.3 林业职工社区评价指标释义
    3.4 林业职工社区评价指标数据分析
        3.4.1 社区评价指标权重研究方法
        3.4.2 社区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3.4.3 社区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3.4.4 社区评价指标评分标准
        3.4.5 社区评价指标评分
    3.5 黑龙江省林业职工社区评价指标评分
        3.5.1 林业职工社区样本选取
        3.5.2 林业职工社区评价指标评分
        3.5.3 林业职工现状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林业职工社区的社区规划研究
    4.1 社区经济产业发展策略
        4.1.1 发展特色林下产业经济
        4.1.2 开展林下经济相关培训
        4.1.3 加强林下经济信息宣传
    4.2 社区管理体制优化策略
        4.2.1 “自下而上”的社区规划结构
        4.2.2 “公众参与”的社区规划过程
        4.2.3 “专家引导”的社区规划模式
        4.2.4 “常备不懈”的卫生应急机制
    4.3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策略
        4.3.1 社区共同体意识建立
        4.3.2 居民社区归属感营造
        4.3.3 社区自治意识培养
        4.3.4 社区特色文化塑造
        4.3.5 社区整体活力提升
    4.4 社区物质空间改善策略
        4.4.1 社区生态环境优化
        4.4.2 社区公共空间更新
        4.4.3 完善社区基础设施
        4.4.4 社区道路交通规划
    4.5 本章小结
5 伊春市林业职工A社区的社区规划研究
    5.1 伊春市林业职工A社区概况
        5.1.1 背景概况
        5.1.2 社区调研情况
        5.1.3 社区数据分析
    5.2 伊春市林业职工A社区现状分析
        5.2.1 社区社会人口指标方面存在的问题
        5.2.2 社区经济指标方面存在的问题
        5.2.3 社区管理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5.2.4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5.2.5 社区物质空间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5.3 伊春市林业职工A社区规划策略研究
        5.3.1 发展社区特色经济产业
        5.3.2 调整传统社区规划模式
        5.3.3 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5.3.4 改善社区物质空间环境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社区评价指标选取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B 社区评价指标权重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C 社区居民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生活圈视角下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评价与配置优化研究 ——以安徽省寿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基本公共服务
        1.3.2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1.3.3 生活圈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1.4.4 研究框架
    1.5 实证研究对象选择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研究理论
        2.1.1 城乡一体化理论
        2.1.2 公共服务设施区位理论
        2.1.3 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
    2.2 国内外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研究
        2.2.1 国外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研究
        2.2.2 国内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研究
    2.3 国内外生活圈理论研究与实践
        2.3.1 国外生活圈理论研究与实践
        2.3.2 国内生活圈理论研究与实践
        2.3.3 生活圈的应用和层次体系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维度”下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评价模型建构
    3.1 “三维度”空间评价模型价值取向和基本架构
        3.1.1 “三维度”空间评价模型价值取向
        3.1.2 “三维度”空间评价模型基本架构
    3.2 可达性分析:以设施空间可达为基础
        3.2.1 “可达性”的概念和内涵
        3.2.2 “可达性”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
    3.3 可获得性分析:以空间公平和设施效益为配置核心
        3.3.1 “可获得性”的概念和内涵
        3.3.2 公平与效率博弈
        3.3.3 “可获得性”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
    3.4 可接受性分析:以公众满意度为价值诉求
        3.4.1 “可接受性”的概念和内涵
        3.4.2 “可接受性”的分析方法
    3.5 可达性、可获得性和可接受性的关联:设施供给与需求满足的空间耦合有效性评价
        3.5.1 “可达性”、“可获得性”和“可接受性”的内在联系
        3.5.2 设施供给与需求满足耦合有效性的评价方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评价模型的综合应用
    4.1 寿县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特征识别
    4.2 基于“可达性”和“可获得性”的寿县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供给能力评价
        4.2.1 数据来源
        4.2.2 教育设施供给能力评价
        4.2.3 医疗设施供给能力评价
        4.2.4 寿县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供给能力总体评价
    4.3 基于“可接受性”的寿县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需求满足度评价
        4.3.1 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4.3.2 基于各乡镇的寿县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需求满足度总体评价
    4.4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与需求满足的耦合有效性分析
        4.4.1 耦合有效性分析结果
        4.4.2 基于耦合有效性评价的寿县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发展阶段总结
    4.5 寿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深层问题和“新探索”
        4.5.1 寿县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困境总结
        4.5.2 寿县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困境的根源——配置体系和方法的缺陷
        4.5.3 基于生活圈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新探索”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活圈视角下寿县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化
    5.1 寿县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化思路和影响要素
        5.1.1 寿县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化的总体思路
        5.1.2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关键——公平与效率
        5.1.3 以居民的实际需求为依据——出行“时距”的确定
        5.1.4 顺应城乡发展的总体趋势——重构农村聚落空间和人口
    5.2 生活圈视角下寿县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研究
        5.2.1 寿县基本公共服务生活圈划分
        5.2.2 寿县县域基本公共服务生活圈布局
    5.3 生活圈视角下寿县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等级体系研究
        5.3.1 寿县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等级体系
        5.3.2 寿县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
    5.4 生活圈视角下寿县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研究
        5.4.1 寿县教育设施标准指引
        5.4.2 寿县医疗卫生设施标准指引
        5.4.3 寿县文化体育设施标准指引
        5.4.4 寿县养老服务设施标准指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9)基于差异化需求的三原县中心城区社区公服设施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19大以来民生问题已经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1.1.2 现状背景——我国当前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存在困境
        1.1.3 机遇背景——三原县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面临提升与完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完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体系
        1.2.2 实践意义——优化三原县中心城区社区公服设施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社区
        1.4.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1.4.3 差异性需求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
2 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现状
    2.1 我国社区公服设施规划的基本方法
        2.1.1 我国社区公服设施规划的思想内涵
        2.1.2 我国社区公服设施规划的控制方法
        2.1.3 我国社区公服设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2.2 社区公服设施规划标准解读和案例借鉴
        2.2.1 国家标准解读
        2.2.2 地方标准解读
        2.2.3 案例借鉴
    2.3 未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思想研判
        2.3.1 关注居民群体差异化的使用偏好和行为特征
        2.3.2 注重社区差异化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条件
        2.3.3 强调社区差异化的全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2.3.4 强调多元化的设施运营和保障技术
    2.4 本章小结
3 三原县中心城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差异性需求研究
    3.1 三原县中心城区社区整体发展概况
    3.2 典型社区与调研方式的选取
        3.2.1 典型社区选取原则
        3.2.2 调研内容与调研方式
        3.2.3 典型社区的概况
    3.3 典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差异化需求特征分析
        3.3.1 园区型社区——北城社区公服设施差异化需求特征分析
        3.3.2 单位型社区——车站社区公服设施差异化需求特征分析
        3.3.3 商品房社区——南郊社区公服设施差异化需求特征分析
        3.3.4 老城区社区——东关社区公服设施差异化需求特征分析
    3.4 典型社区居民差异需求研判
        3.4.1 居民差异化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3.4.2 典型社区居民未来差异化需求判读
    3.5 本章小结
4 三原县中心城区社区公服设施与差异化需求的匹配性研究
    4.1 典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
        4.1.1 园区型社区——北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
        4.1.2 单位型社区——车站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
        4.1.3 商品房社区——南郊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
        4.1.4 老城区社区——东关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
    4.2 典型社区公服设施建设情况与居民差异性需求的匹配性分析
        4.2.1 项目配置的同质化与居民差异化的项目配置需求相冲突
        4.2.2 项目层次类型的单一化与居民差异化的需求相冲突
        4.2.3 项目布局的随意性与居民差异化的使用习惯相互冲突
    4.3 三原县中心城区社区公服设施建设与差异性需求匹配现状解析
        4.3.1 社区公服设施的更新速率与居民需求的变化速率存在滞后
        4.3.2 社区公服设施规划与实施缺乏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协作
        4.3.3 社区公服设施配置缺乏对居民的差异性特征给予考虑
        4.3.4 社区公服设施配置缺乏对居民需求的研判
    4.4 本章小结
5 三原县中心城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策略
    5.1 优化原则和路径
        5.1.1 优化原则
        5.1.2 优化路径
    5.2 整体性优化策略
        5.2.1 优化设施配置层级
        5.2.2 完善设施分类项目
        5.2.3 构建社区生活圈
        5.2.4 校正设施配置规模
        5.2.5 改进建筑内部空间设计
        5.2.6 强化设施之间关联性
        5.2.7 创新社区公服设施动态化更新机制
        5.2.8 注重设施的后期运营和实施保障
    5.3 园区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策略
        5.3.1 体现设施供给公平公正,全面完善居民基础保障
        5.3.2 强调均衡多元,完善产城融合的公服设施生活圈
        5.3.3 衔接居民钟摆出行特征,打造双核集中布局模式
        5.3.4 关注社区居民就业,提供便民高效的就业服务
        5.3.5 挖掘空间使用多样性,合理活化工业用地
    5.4 单位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策略
        5.4.1 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加强弱势群体的人性化服务
        5.4.2 强调步行可达,完善老年友好的公服设施生活圈
        5.4.3 打造扁平化的公服设施布局模式
        5.4.4 关注长者健康,塑造全面的医养体系
        5.4.5 打造步行友好的交通体系,强调设施使用的连续性
        5.4.6 唤醒居民社区记忆,活化社区老旧设施
    5.5 商品房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策略
        5.5.1 体现设施供给质量,补充高品质多样化的公服设施
        5.5.2 强调共建共享,塑造活力共享的公服设施生活圈
        5.5.3 整合设施服务资源,打造集中一站式的公服设施布局模式
        5.5.4 提升设施服务层次,激发街道的交往功能
        5.5.5 合理利用城市资源,转换社区公服设施功能
    5.6 老城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策略
        5.6.1 凸显社区文化内涵,补充满老城社区居民需求的公服设施
        5.6.2 强调灵活相融,塑造文化彰显的公服设施生活圈
        5.6.3 塑造步行友好的街区格局,打造小集中大分散的布局模式
        5.6.4 完善慢行交通空间,鼓励错峰共享停车位
        5.6.5 发展嵌入式空间,灵活添补社区公服设施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图目录
表目录
附录一
致谢

(10)基于效率与消费视角的中国省份碳减排任务分配与成本分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创新点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1 居民消费二氧化碳排放相关研究
    2.2 二氧化碳减排配额相关研究
3 基于非参数化的距离函数法的碳减排效率测算与分析
    3.1 边际碳减排成本
    3.2 基于非参数化的距离函数法的边际碳减排效率测算模型
    3.3 中国各省份边际碳减排效率的测算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投入产出法和交叉熵值法的居民消费碳排放的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1 基于碳排放系数的生产碳排放的测算
    4.2 居民消费全生产周期碳排放量测算
    4.3 基于LMDI方法的居民消费全生产周期碳排放的因素分解
    4.4 中国各省份居民消费碳排放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碳减排分配的效率改进与基于消费分担指数的成本分担
    5.1 中国各省份碳减排分配的效率改进研究
    5.2 基于消费分担指数的碳减排总成本分担研究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论文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以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分析汽车消费的可行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华阴国际慢城规划研究[D]. 冯佳. 西北大学, 2021(12)
  • [2]日常生活视角下西安顺城巷西段街道更新策略研究[D]. 王宇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社会生态模型的街道体力活动影响机理研究 ——以深圳为例[D]. 孙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4]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 丁潇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5]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研究[D]. 徐艺文.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6]生活圈视角下邛崃市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均等化研究[D]. 雷家兴.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7]国有林区改革后黑龙江省林业职工社区的社区规划研究[D]. 陈丹阳.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8]生活圈视角下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评价与配置优化研究 ——以安徽省寿县为例[D]. 郑凯.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9]基于差异化需求的三原县中心城区社区公服设施优化策略研究[D]. 白家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基于效率与消费视角的中国省份碳减排任务分配与成本分担研究[D]. 康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基于居民收入增长的汽车消费可行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