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患者静滴环丙沙星过敏死亡1例(论文文献综述)
刘鑫[1](2020)在《植物日光性皮炎文献病例回顾分析(附10例病例资料)》文中认为目的:分析植物日光性皮炎(phytophotodermatitis,PPD)病例临床特征,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PPD发病因素的认识,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至2019年国内外文献个案报道的208例PPD患者发病因素、临床特点、诊疗及预后情况,另附2010年6月至2020年9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收住的10例PPD患者病例资料。应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一部分:文献病例分析1.性别和年龄:国内患者100例,男性30例(30.0%),女性70例(70.0%),男女比例1:2.3;国外患者108例,男性49例(45.4%),女性59例(54.6%),男女比例1:1.2;国内外性别构成比有差异(P<0.05)。208例国内外患者中最小年龄1岁,最大年龄87岁,中位年龄29.5(14.0,45.0)岁。2.发病时间:国内100例患者中有62例说明了发病月份,1例仅说明发病季节。其中春季发病38例(60.3%)、夏季20例(31.7%)、秋季4例(6.3%)、冬季1例(1.6%),春夏季发病人数占比92.1%,患者全年发病时间集中于3~7月(87.3%)。国外文献中仅17例说明患者发病季节,夏季15例,春季和秋季各1例。3.诱发植物与地域:所有患者中189例提及PPD诱发植物及种属。国内以藜科(31.1%)和十字花科(16.7%)植物较多见,灰菜(Chenopodium album L.)、苋菜(Amaranthus mangostanus L.)、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var.oleifera DC.)、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L.ex Hook.)Underw.)为常见诱发植物。国外以芸香科(54.6%)、伞形科(24.2%)和桑科(19.2%)植物多见,常见的植物包含酸橙(Citrus aurantium L.)、无花果(Ficus carica L.)、巨型猪草(Heracleum mantegazzianum Sommier&Levier)、芸香(Ruta graveolens L.)和柠檬(Citrus limon Burm.)。对于地域分布,国内东部地区48例(48.0%)、中部地区27例(27.0%)、西部地区25例(25.0%)。108例国外患者中107例说明发病地域,其中欧洲51例(47.7%)、美洲34例(31.8%)、亚洲17例(15.9%)、大洋洲5例(4.7%)。4.皮损部位及特点:所有患者中141例存在两处或两处以上多部位的皮损,以头面部(52.4%)、手部(69.7%)、臂部(40.9%)多见。177例(85.1%)皮损呈对称分布。食用发病患者和皮肤接触发病患者相比,皮损部位(头面颈部、躯干部)和皮损对称性方面均有差异(P<0.05),皮损部位(四肢)无差异(P>0.05)。青少年、成人和老年组皮损部位、皮损对称性比较均无差异(P>0.05)。所有患者中皮损特点以红斑(77.9%)、肿胀(71.2%)、水疱(54.8%)较多见。食用发病患者出现红斑肿胀、瘀点瘀斑、溃疡坏死、水疱大疱血疱、色素沉着与皮肤接触发病患者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青少年、成人和老年组皮损特点比较无差异(P>0.05)。5.误诊情况:所有患者中提及误诊的有28例,其中过敏性皮炎7例、血管性水肿6例、接触性皮炎6例、湿疹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荨麻疹、卟啉病、皮肤幼虫移行症、水痘、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单纯疱疹各1例。6.治疗及预后:食用发病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扩张血管药物、利尿剂的比率显着高于皮肤接触发病患者(P<0.001),在抗生素使用方面无差异(P>0.05);除了皮肤接触患者较食用发病患者更易出现色素沉着外(P<0.05),两组在痊愈、瘢痕形成、坏死方面均无显着差异(P>0.05);青少年、成人和老年组在治疗及预后均无显着差异(P<0.05)。第二部分:10例病例分析10例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48.5(45.3,63.5)岁;农民9例;春夏季发病9例。诱发植物种类如下:灰菜(Chenopodium album L.)6例,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玉米穗(Zea mays L.)各1例;曾误诊为过敏性皮炎和接触性皮炎各2例、特应性皮炎1例。结论:国内外PPD发病均以女性多见(国内70.0%、国外54.6%),国外男性患者比率(45.4%)高于国内(30.0%);所有患者发病中位年龄29.5(14.0,45.0)岁。我国发病时间主要集中于3~7月(87.3%),春夏季(92.1%)为主。国内诱发植物中以藜科(31.1%)和十字花科(16.7%)较多见,灰菜、苋菜、油菜、木耳为常见诱发植物;国外以芸香科(54.6%)、伞形科(24.2%)和桑科(19.2%)多见,其中常见的植物包含酸橙、无花果、巨型猪草、芸香和柠檬。国内东部地区(48.0%)多于中部地区27例(27.0%)和西部地区(25.0%);国外主要分布于欧美洲(79.4%)。本病易误诊为过敏性皮炎、血管性水肿和接触性皮炎。食用发病患者和皮肤接触发病患者皮损部位、皮损特点、治疗及预后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青少年、成人和老年组无显着差异。
罗晓琼[2](2019)在《中医培土生金法在耐药菌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探索研究》文中认为肺炎是临床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治疗以抗感染为主,然而,抗生素耐药已经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全球现象。中医药在诸多疾病的治疗中体现了简、便、廉、效的优势和特色,培土生金法是中医肺脾同治的常用治疗原则。本研究首先通过Meta分析来探讨培土生金法在临床治疗肺炎患者的运用情况;其次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来探索培土生金法指导下的中药辅助治疗耐药菌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最后通过观察性研究来分析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情况。通过以上研究,旨在为耐药菌肺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同时为临床医生制定和优化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主要内容摘要如下:(一)中医培土生金法治疗肺炎的Meta分析目的:运用循证医学中的Meta分析研究方法,系统评价培土生金法在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培土生金法运用于耐药菌肺炎奠定基础。方法:1.制定文献的检索词、检索策略、文献的纳排标准。2.在国内外生物医学类数据库中,全面搜索培土生金法治疗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试验组加用体现中医培土生金法的中药治疗。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万方、维普、CBM等。3.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和数据提取。4.应用Rev Man 5.3软件,对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脱机时间等结局指标进行数据合并分析。5.计数资料用风险比(RR)来分析,连续变量资料用标准均数差(SMD)来分析,两者均以95%CI表示。结果:1.有效率:共23篇研究文献对有效率进行了报道,总病例数2142例,试验组1086例,对照组1056例,结果显示中医培土生金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候积分:5篇文献进行了中医证候积分分析,总例数404例,试验组203例,对照组201例。结果显示中医培土生金法中药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3.PCT:6篇文献对PCT进行了观察,总例数554例,试验组278例,对照组276例。数据合并结果显示,试验组在降低PCT指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4.CRP:4篇文献对CRP进行了分析,总例数350例,试验组175例,对照组175例。结果显示试验组在降低患者CRP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5.CPIS评分:2篇文献进行了分析,总病例数142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71例。合并数据结果显示试验组在降低CPIS评分方面具有优势。6.脱机时间:2篇文献分析了脱机时间,总病例数182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91例。结果显示试验组在缩短脱机时间方面也具有优势。7.安全性:6篇文献报道了不良反应,试验组77例次,对照组130例次。结果显示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为主,试验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低于对照组,说明加用中药在改善常规治疗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方面可能具有优势。结论:中医培土生金法在肺炎肺脾气虚证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在提高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PCT、CRP、CPIS评分,缩短脱机时间等方面都具有优势,且可能减少西医抗感染治疗的消化道不良反应。(二)中医培土生金法辅助治疗耐药菌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目的:观察培土生金法中药辅助治疗耐药菌肺炎的临床疗效,为耐药菌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耐药菌肺炎患者64例,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试验组加用培土生金法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味,100ml tid po,疗程14天。观察各组的中医症状评分、CPIS评分、血常规、CRP、PCT、免疫指标、血气分析等指标变化情况,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两组患者的基线指标和疗效性指标的差异。结果:1.基线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生命体征、证候积分、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具有可比性。2.疗效比较:(1)中医证候疗效:两组分级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愈显率和总有效率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候积分:两组均明显降低,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在改善咳嗽、咯痰、食少纳呆、体倦乏力、胃脘胀满、腹胀、少气懒言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发热、气短、自汗等方面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3)CPIS积分治疗后两组均有所降低,试验组未显示出明显优势。(4)炎性指标:WBC、N、CRP、PCT等炎性指标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组间比较未显示出明显差异。(5)免疫指标:试验组在改善CD4+、Ig M方面优于对照组,其他免疫指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6)血气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 O2均明显改善,治疗7天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治疗14天,两组无明显差异。3.安全性比较: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呼吸、血压和肝肾功等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培土生金法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味能改善耐药菌肺炎患者的咳嗽、咯痰、食少纳呆、体倦乏力、腹胀、少气懒言等临床症状,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三)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学及其耐药性的观察性研究目的:观察和分析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菌的分布和构成比情况,以及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的方法,纳入符合肺炎诊断并进行了痰培养和常规药敏试验的患者,搜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合并疾病)、实验室检查结果、痰培养结果以及抗生素治疗方案等数据,并录入Epidata软件进行管理,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比较。结果:1.一般资料:共纳入148例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年龄以中老年为主,平均年龄(59.8±16.5岁)。2.合并疾病:合并其他疾病者占84.5%,合并两种及以上疾病者超过50%,以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合并疾病为主。3.炎性指标:WBC异常的比例仅34.46%,异常率从低到高依次为:WBC<N<PCT<N%<CRP,CRP异常的比例最高(62.84%)。4.血气分析:结果表明以氧分压降低为主。5.病原菌分布:结果显示病原菌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以G-菌为主,最常见的几种病原菌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25.3%)、肺炎克雷伯菌(15.4%)、鲍曼不动杆菌(14.8%)、流感嗜血菌(7.4%)、大肠埃希菌(5.6%)。6.耐药性:(1)在头孢类抗生素中,几种主要病原菌对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菌均较高,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达到88.9%,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的耐药性相对较低。(2)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也较高,主要以大肠埃希菌(77.8%)和鲍曼不动杆菌(58.3%)为主。(3)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中,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58.3%和36%,对厄他培南暂未发现耐药菌株。(4)几种病原菌对哌拉西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性相对较低。(5)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也较好。7.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年龄和是否使用侵入性操作对住院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年龄≥60岁的患者发生住院天数>10天的风险是年龄<60岁患者的3.116倍,有侵入性操作的患者是没有侵入性操作的9.553倍。血红蛋白和白蛋白与住院时间也存在相关性,呈负相关。结论:肺炎患者不一定有血象升高,各炎性指标中,CRP异常率最高,可见其敏感性较高。导致肺炎的病原菌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以G-菌为主,最常见的病原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流感嗜血菌、大肠埃希菌。药敏结果提示头孢他啶、哌拉西林/酶抑制剂、厄他培南、替加环素等的耐药率相对较低,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时可根据患者病情优先选用以上抗生素。住院时间与患者的年龄、是否有侵入性操作、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具有相关性。
李庆,雷招宝[3](2018)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致患者死亡26例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致死亡的原因与特点,为临床医务人员与患者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有关医药数据库,下载氟喹诺酮类致患者死亡的病例报告原文,分析其致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共检索到氟喹诺酮类致死亡病例26例,其中11例患者死于过敏性休克;其原因主要为用药人群选择不当、超说明书用药、不适当的联合用药、安全用药意识不强、基层医务人员处置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事件的能力严重不足等是致死的重要原因。结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致患者死亡的严重事件应引起临床医务人员与政府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张建民,雷招宝[4](2014)在《头孢哌酮致病亡27例文献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头孢哌酮致患者病亡的原因,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知网与万方医学网数据库,以“头孢哌酮”、“死亡”或“病亡、“致死”、“休克”、“严重”和“过敏反应”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下载并分析这些病亡病例报告。结果:共检索到头孢哌酮致病亡文献26篇,病亡患者病例27例,其年龄段为3160岁者13例,其他年龄段患者14例;静脉滴注给药者为25例,其他给药者2例;另外存在联合用药者6例和饮酒者5例;私人诊所用药者6例;其病亡的主要原因为过敏性休克者21例,双硫仑样反应者为5例,其他为1例。结论:谨慎选择用药人群、禁止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和饮酒,加强医疗机构执业准入,以及加强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处置培训等,是防止病亡事件发生的根本措施。
徐世英[5](2012)在《头孢菌素类药物致死亡案例的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致死原因。方法:检索国内医药期刊有关头孢菌素类药物致死案例文献,并对致死案例分类、分析。结果:头孢菌素类药物致死原因有过敏反应/变态反应、不合理配伍、肾功能衰竭、溶血性贫血等。结论:关注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保证安全用药,杜绝致死案例发生。
谢廷良[6](2009)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罕见不良反应》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不断广大,其罕见及特殊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日趋增多。应重视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安全合理用药。
古明,马世平[7](2006)在《环丙沙星致过敏性休克81例文献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环丙沙星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医药信息镜像系统”,对1979年1月至2005年12月发表的文献进行全面检索,检索到环丙沙星致过敏性休克相关文献73篇,患者共81例。对81例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总结。结果:81例患者中男性42例(52.5%),女性38例(47.5%),1例性别不详;静脉滴注62例(76.5%),口服19例(23.5%);治愈78例(96.3%),死亡3例(3.7%)。用药后出现休克症状的时间最短为静脉滴注10s左右,最长为连续用药第5天静脉滴注60min左右。有药物过敏史者24例,其中对青霉素过敏者16例;既往无药物过敏史者25例;用药前未询问有无过敏史者32例。1995至2005年每年均有环丙沙星致过敏性休克病例报道,发生地区几乎遍及全国。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环丙沙星引起过敏性休克的严重不良反应,以确保用药安全。
陈元成[8](2005)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文中研究表明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类结构,对细菌的DNA螺旋酶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抗菌药物。其中较早开发的萘丁酸啶酸(第一代)和吡哌酸(第二代)仅用于泌尿道和肠道感染,因疗效差,耐药性发展迅速,应用日趋减少。80年代以后合成了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等及随后的新的第三代、第四代药物的出现,由千该娄药物的抗菌谱广、高效。尤其对绿脓杆菌、厌氧菌,
张宇靖,张昌斌[9](2004)在《喹诺酮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63例文献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了解喹诺酮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的情况,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1994年~2003年国内公开发表的51种医药期刊中有关喹诺酮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报道58篇,并对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中喹诺酮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病例63例,其中导致死亡1例。结论:喹诺酮类药物无论注射或口服,均可导致过敏性休克,若抢救不及时将危及患者生命,提醒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在使用此类药物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李栋[10](2003)在《环丙沙星的不良反应》文中认为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为合成的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杀菌力强、抗菌谱广、在组织中易于分布等特点,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然而,目前有关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愈来愈多,为使广大医护人员对该药的不良反应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现综述如下。1 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9.6%。多为轻中度,多见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上腹不适及腹痛等,偶有消化道出血、结肠炎及胰腺炎的报道。孙士杰等报告1例静滴环丙沙星200mg/次,1日2
二、老年患者静滴环丙沙星过敏死亡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年患者静滴环丙沙星过敏死亡1例(论文提纲范文)
(1)植物日光性皮炎文献病例回顾分析(附10例病例资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文献病例资料 |
2.1.1 文献检索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1.4 文献筛选 |
2.1.5 数据提取 |
2.1.6 数据分析 |
2.2 质量控制 |
2.3 10例病例资料 |
第三章 文献病例回顾分析 |
3.1 一般情况分析 |
3.2 发病因素 |
3.2.1 职业与户外史 |
3.2.2 诱发植物 |
3.2.3 发病地域分布 |
3.2.4 发病月份和季节 |
3.3 临床特点 |
3.3.1 皮损部位及特点 |
3.3.2 自觉症状及系统症状 |
3.4 误诊情况 |
3.5 治疗及预后 |
3.6 植物不同接触方式患者病史资料比较 |
第四章 10例病例分析 |
4.1 一般情况分析 |
4.2 临床特点 |
4.3 实验室检查 |
4.4 小结和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5.1 性别与年龄 |
5.2 诱发因素 |
5.3 临床特点 |
5.4 误诊情况 |
5.5 治疗及预后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植物日光性皮炎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植物日光性皮炎典型皮损图片 |
附录二 常见诱发植物图片 |
附录三 植物日光性皮炎患者信息录入表(中文文献) |
附表四 植物日光性皮炎患者信息录入表(英文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中医培土生金法在耐药菌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章 中医培土生金法治疗肺炎的Meta分析 |
1.1 目的 |
1.2 技术路线图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文献检索的范围及策略 |
1.5.1 检索数据库 |
1.5.2 检索词 |
1.5.3 检索时间及检索策略 |
1.6 数据收集与分析 |
1.7 结果 |
1.7.1 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 |
1.7.2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1.7.3 Meta分析结果 |
1.8 讨论 |
1.8.1 Meta分析的意义与价值 |
1.8.2 本部分研究的选题思路 |
1.8.3 Meta分析结果的讨论 |
1.9 小结 |
第二章 中医培土生金法辅助治疗耐药菌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
2.1 课题来源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方案 |
2.3.1 技术路线图 |
2.3.2 研究设计 |
2.3.3 研究对象 |
2.3.4 治疗方案 |
2.3.5 观察指标及观察时点 |
2.3.6 疗效判定 |
2.3.7 不良反应的观察 |
2.3.8 质量控制 |
2.3.9 统计分析 |
2.3.10 伦理学原则 |
2.4 研究结果 |
2.4.1 研究完成情况 |
2.4.2 基线统计结果 |
2.4.3 疗效评价 |
2.4.4 安全性评价 |
2.5 讨论 |
2.5.1 培土生金法的历史渊源 |
2.5.2 培土生金法运用于耐药菌肺炎的理论依据 |
2.5.3 研究药物组方分析 |
2.5.4 现代药理研究 |
2.5.5 研究结果分析 |
2.5.6 导师治疗耐药菌肺炎的经验概要 |
2.6 小结 |
第三章 肺炎患者临床特征、病原学及其耐药性的观察性研究 |
3.1 课题来源 |
3.2 研究目的 |
3.3 技术路线图 |
3.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4.1 纳入标准 |
3.4.2 排除标准 |
3.4.3 研究方法 |
3.4.4 观察指标 |
3.4.5 统计方法 |
3.5 研究结果 |
3.5.1 一般资料 |
3.5.2 患者吸烟情况 |
3.5.3 合并疾病情况 |
3.5.4 炎性指标分析 |
3.5.5 血气分析情况 |
3.5.6 病原菌分布情况 |
3.5.7 病原菌药敏结果 |
3.5.8 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
3.5.9 住院时间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3.6 讨论 |
3.6.1 一般情况和合并疾病分析 |
3.6.2 实验室指标分析 |
3.6.3 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
3.6.4 住院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
3.7 小结 |
结论 |
创新性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正文部分) |
综述 肺炎患者细菌耐药概况及中医培土生金法研究进展 |
4.1 肺炎患者细菌耐药性概况 |
4.1.1 肺炎的流行病学现状 |
4.1.2 病原学研究现状 |
4.1.3 治疗进展 |
4.2 中医培土生金法研究进展 |
4.2.1 中医对肺炎的认识 |
4.2.2 中医病因病机 |
4.2.3 中医对肺炎的治疗情况 |
4.2.4 培土生金法的理论基础 |
4.2.5 培土生金法的临床运用 |
4.2.6 参苓白术散的研究进展 |
4.2.7 参苓白术散的药理学研究现状 |
4.2.8 中医药在细菌耐药方面的作用 |
参考文献(综述部分) |
附件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3)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致患者死亡26例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 |
2.2 原患疾病与过敏史 |
2.3 致死亡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品种分布 |
2.4 给药途径与剂量 |
2.5 联合用药 |
2.6 用药与ADRs发生时间以及死亡地点与时间 |
2.7 临床症状与体征 |
3 讨论 |
3.1 致死亡的相关因素分析 |
3.2 安全用药建议 |
(5)头孢菌素类药物致死亡案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反应/变态反应致死亡分析 |
1.1 不同给药途径引起死亡 |
1.1.1 非胃肠道给药 |
1.1.2 胃肠道给药 |
1.1.3 皮试 |
1.2 皮试 (-) 致过敏/迟发型过敏反应死亡 |
1.3 过敏/变态反应致特殊病症死亡 |
1.3.1 大疱表皮松懈症 |
1.3.2 急性过敏性心肌炎致死亡 |
2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合理配伍用药致死亡分析 |
2.1 与西药配伍致死 |
2.1.1 头孢唑啉与阿米卡星 |
2.1.2 头孢哌酮与环丙沙星 |
2.1.3 头孢曲松钠与葡萄糖酸钙 |
2.2 与中药制剂液配伍致死亡 |
2.2.1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穿琥宁 |
2.2.2 头孢唑林与莪术油、利巴韦林 |
2.3 应用后与饮酒致死亡 |
3 头孢菌素类药物致肾功能衰竭死亡分析 |
4 头孢菌素类药物致急性溶血性贫血死亡分析 |
5 小结 |
(6)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罕见不良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严重过敏反应 |
1.1 过敏性紫癜 |
1.2 过敏性斑丘疹 |
1.3 过敏性休克并DIC |
1.4 光化性药疹 |
1.5 剥脱性皮炎 |
2 血液系统反应 |
2.1 急性溶血性贫血 |
2.2 阴道出血 |
2.3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
3 泌尿系统反应 |
3.1 血尿 |
3.2 急性肾功能衰竭 |
3.3 水肿 |
3.4 面部水肿 |
4 精神神经系统反应 |
4.1 精神失常 |
4.3 神经系统毒性 |
4.4 癫痫大发作 |
5 运动系统 |
5.1 多发性皮肌炎 |
5.2 跟腱炎 |
5.3 膝关节肿痛 |
5.4 拇囊炎 |
6 其他 |
6.1 药物性肝炎 |
6.2 瘀胆性肝炎 |
6.3 支气管哮喘 |
6.4高渗综合征 |
6.5 低血糖 |
6.6 低血压 |
6.7 典型重症口腔大片糜烂 |
6.8 婴儿颅内压升高 |
7 小结 |
(9)喹诺酮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63例文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 |
2.2 药物分布、给药途径与剂量 |
2.3 过敏性休克发生的时间 |
2.4 既往过敏史与过敏性休克 |
2.5 临床表现及预后 |
3 讨论 |
四、老年患者静滴环丙沙星过敏死亡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植物日光性皮炎文献病例回顾分析(附10例病例资料)[D]. 刘鑫. 兰州大学, 2020(04)
- [2]中医培土生金法在耐药菌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探索研究[D]. 罗晓琼.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3]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致患者死亡26例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 李庆,雷招宝. 抗感染药学, 2018(09)
- [4]头孢哌酮致病亡27例文献分析[J]. 张建民,雷招宝. 抗感染药学, 2014(05)
- [5]头孢菌素类药物致死亡案例的分析[J]. 徐世英. 抗感染药学, 2012(02)
- [6]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罕见不良反应[J]. 谢廷良. 海峡药学, 2009(01)
- [7]环丙沙星致过敏性休克81例文献分析[J]. 古明,马世平.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6(05)
- [8]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J]. 陈元成.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05(S2)
- [9]喹诺酮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63例文献分析[J]. 张宇靖,张昌斌.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04(04)
- [10]环丙沙星的不良反应[J]. 李栋. 中国乡村医药, 2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