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慢性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26例误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慧[1](2021)在《CD4+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和巨噬细胞表型转化在结节病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背景:结节病(sarcoidosi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多系统性肉芽肿疾病,典型病理特征是形成非坏死性肉芽肿结构,约90%累及肺部(包括纵隔淋巴结)。结节病临床表现具有很大的异质性,约1/3患者出现疾病进展形成肺纤维化。结节病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目前认为可能是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在环境/职业暴露或外源性感染后,CD4+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失衡,从而导致炎症反应持续存在形成肉芽肿。肉芽肿反复接受炎症刺激,巨噬细胞发生表型转化,由促炎性M1型巨噬细胞转化为促纤维化性M2型巨噬细胞,可能参与和诱导结节病肺纤维化形成。目的:探讨结节病患者体内各CD4+效应T淋巴细胞和免疫调节淋巴细胞分布与结节病发病、疾病活动和肺纤维化表型的相关性,评价巨噬细胞表型转化在结节病肺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内容:分析76例结节病患者外周血或/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CD4+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细胞表型差异,并与过敏性肺炎、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和健康对照进行比较,评价其与结节病发病、疾病活动、肺纤维化形成和疾病预后的相关性。通过建立小鼠结节病肺纤维化模型,比较不同阶段小鼠肺内巨噬细胞表型差异,评价巨噬细胞表型转化在结节病肺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对结节病患者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CD4+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细胞表型进行分析。通过建立小鼠结节病肉芽肿和肺纤维化模型,比较不同疾病阶段小鼠肺内巨噬细胞表型差异。结果:肺外受累结节病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初始T淋巴细胞分布频率低于仅肺部受累结节病患者,外周血有降低趋势。活动期和纤维化型结节病患者外周血中Tregs分布频率升高,且与血清ACE水平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CD4/CD8比值正相关,接受免疫调节治疗Tregs分布频率降低。活动期结节病患者外周血中Tregs分布频率高于过敏性肺炎患者和健康对照。纤维化型结节病患者外周血中Tregs分布频率高于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结节病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CD4+T淋巴细胞和Th17.1淋巴细胞分布频率高于过敏性肺炎和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Tregs分布频率低于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不同于过敏性肺炎和特发性肺纤维化,结节病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h17.1淋巴细胞分布频率和Th17.1/Tregs 比值高于外周血。结节病患者随访1年,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分布频率降低,初始T淋巴细胞分布频率升高,Tregs分布频率无明显变化,活化Tregs分布频率降低。慢性进展性结节病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h17.1淋巴细胞分布频率降低。结节病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细胞比例、CD163和CD206平均荧光强度低于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CD163和CD206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h17.1淋巴细胞和活化Tregs分布频率负相关。结节病患者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13水平低于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小鼠结节病模型中,巨噬细胞表型在肉芽肿阶段以M1型为主,肺纤维化阶段以M2型为主,巨噬细胞由M1型向M2型转化介导小鼠肺纤维化形成。结论:结节病患者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存在Tregs-Th17.1淋巴细胞分布失衡,外周血中Tregs分布频率升高,且与疾病活动、纤维化表现、疾病预后密切相关,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h17.1淋巴细胞分布频率升高且局限于肺内。结节病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细胞比例降低,M2型巨噬细胞表型减少。小鼠结节病肉芽肿和肺纤维化疾病模型中,巨噬细胞由M1型向M2型转化介导小鼠肺纤维化形成。
孟令鑫[2](2021)在《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诊断量表初步研制及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初步研制《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诊断量表》及探讨分析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临床特征。方法:1.采用国际通用量表研制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及病例信息采集,运用频数频率分析确立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诊断量表四诊信息条目池,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确立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诊断量表的证素条目池,结合临床经验及既往研究结果确立证素-四诊信息关系并形成第一轮专家调查问卷,通过专家咨询初步建立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诊断量表。2.回顾133例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探讨分析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的人口学资料及中医症状学特点。回顾19例进展性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组及26例非进展性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组,对比分析其一般资料及中医证素。结果:1.本研究共筛选出226篇合格文献,共录入2670例次四诊信息及证素,通过频数分析最终筛选得到3个病位证素、9个病性证素及49个四诊信息条目。本研究共纳入133例F-ILD患者,共录入1086例次四诊信息,通过频数分析得到87个四诊信息条目,通过聚类分析得到4个病位证素及9个病性证素条目。经统合归纳条目池形成有4个病位证素、9个病性证素条目以及100个四诊信息条目的第一轮专家调查问卷。本研究共邀请19名专家参与第一轮专家调查,通过频数分析,最终形成初版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诊断量表。2.133例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病例中,以老年、男性居多,主要疾病类型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以及结缔组织疾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咳、痰、喘是本病最常见症状,神疲、乏力、畏寒、口干渴、咽干、咽痒、纳差为本病常见症状。本病患者舌质以暗红舌、红舌、淡白舌为主,舌苔以白苔、腻苔为主,脉以沉、弦、细、滑为主。19例进展性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及26例非进展性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两组患者间用力肺活量及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存在统计学差异,而初次记录的用力肺活量及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分析比较两组间年龄、性别、间质性肺疾病分类、影像学表现、吸烟史、肺一氧化碳弥散量、KL-6、6分钟步行实验、CRP呼吸困难评分、莱斯特咳嗽评分,结果显示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中医证素方面,两组均以肺、脾、肾、气虚、阴虚、阳虚、痰、湿、火(热)、风、寒、血瘀为主要证素。结论和意义:1.本研究基于国际通用量表制定方法初步制定了《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诊断量表》,为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规范化诊断提供参考。2.分别基于文献和临床资料进行量表条目池构建,更接近临床实际情况。3.探讨分析了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为相关研究提供资料。
周静[3](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张念志教授诊治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经验总结及补肾活血法干预肺纤维化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研究目的1.1临床研究: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张念志教授诊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学术经验与用药规律,分析其临床有效治法和组方原则,为临床认识和治疗IPF提供名中医经验理念。1.2实验研究:研究补肾活血法干预肺纤维化模型大鼠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的作用,揭示补肾活血法逆转或延缓肺纤维化进程、防治肺纤维化的机制。2方法2.1临床研究:本研究通过收集临床病例资料,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做回顾性的总结和归纳,探寻张念志教授运用中医中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常用中药、核心方剂及证候要素等。2.2动物实验:将66只SD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吡非尼酮组、补肾活血低、中、高剂量组。除空白组的其余5组大鼠均采用气管内滴注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予以相应药物灌胃,给药28天后留取标本。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及马松(Masson)染色法对肺组织予以病理学观察;ELISA法检测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TGF-β1、CTGF、Nrf2、HYP表达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支气管肺组织MMP-9和TIMP-1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肺组织Smad2和CHOP蛋白表达。3结果3.1临床研究3.1.1基本信息资料:72例IPF患者中,男﹕女=1.32﹕1,平均年龄(65.02±12.16)岁。3.1.2证候学挖掘结果:IPF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劳力性气促、胸闷、咳嗽咳痰、干咳无痰、气短。排名前5位中医证型分别为:肺肾阴虚证+血瘀证,肺肾气虚证+血瘀证,肺肾阴虚证+肺肾气虚证+血瘀证,阴虚肺燥证,肺脾气虚证。3.1.3中药挖掘结果:中药以补益、化痰、清热、活血为主,其中使用频次排名前五的是:补虚药、化痰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用药多寒温并用,补而不滞,四气中使用频次排名前五的是微寒、平、温、寒、微温,五味中使用频次排名前五的是甘味、苦味、辛味、微苦、酸味。治疗重在肺肾,兼顾脾胃,中药的归经使用频次排名前五的是肺经、肾经、脾经、胃经、心经。根据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常用药物组合:黄芪,赤芍,补骨脂;熟地黄,山药,山茱萸,五味子;党参,白术,茯苓;浙贝母,杏仁,款冬花,诃子;苍术,砂仁,厚朴,薏苡仁;百合,枇杷叶,虎杖;连翘,金银花,芦根;麦冬,南沙参,百合。提炼出1个核心处方:党参、白术、茯苓、百合、枇杷叶、麦冬、南沙参、浙贝母、苦杏仁、山药、山茱萸、熟地黄、黄精、赤芍、补骨脂、虎杖。3.2动物实验3.2.1 HE染色:空白组大鼠肺组织结构轮廓完整清晰,未见明显出血渗出及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间隔未见明显增厚。补肾活血低、中剂量组大鼠肺组织肺泡结构均破坏,肺泡间隔增厚,程度较模型组稍减轻。补肾活血高剂量组、吡非尼酮组大鼠组肺组织病理变化程度相近,肺泡结构稍有破坏,肺泡间隔轻度增厚,较模型组有明显减轻。3.2.2 Masson染色:空白组大鼠肺泡区见少许浅蓝色胶原纤维分布。补肾活血低、中剂量组较模型组大鼠,与模型组比较纤维化程度减轻,补肾活血高剂量组及吡非尼酮组较模型组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肺泡结构较为完整,胶原含量明显减少。3.2.3 MMP-9和TIMP-1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MMP-9染色程度明显加深,吡非尼酮组MMP-9的染色情况与补肾活血中剂量组接近,均高于明显空白组,低于模型组,补肾活血中剂量组、补肾活血低剂量组的染色程度均高于补肾活血高剂量组。模型组大鼠肺组织TIMP-1的染色情况可见显着阳性染色,补肾活血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肺组织均可见明显不同程度的染色,染色程度与给药剂量呈负相关,以补肾活血高剂量组对于抑制大鼠肺组织TIMP-1的分布与表达作用最为显着。3.2.4 TGF-β1、CTGF、Nrf2、HYP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清中TGF-β1、CTGF、HYP的水平明显升高,各治疗组大鼠血清TGF-β1、CTGF、HYP表达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以补肾活血高剂量组降低最明显。空白组大鼠肺组织中Nrf2含量最低,应用药物干预后各组Nrf2含量较模型组表达进一步升高,且补肾活血高剂量组Nrf2含量高于补肾活血中剂量组、补肾活血低剂量组及吡非尼酮组。3.2.5 Smad2和CHOP蛋白表达:与空白组相比,其余各组中CHOP和Smad2蛋白的表达升高,补肾活血高剂量组、补肾活血中剂量组、补肾活血低剂量组以及吡非尼酮组中CHOP和Smad2蛋白的表达较模型组降低,且补肾活血高剂量组降低CHOP和Smad2蛋白表达的作用要强于补肾活血中剂量组、补肾活血低剂量组以及吡非尼酮组。4结论4.1经数据挖掘研究发现,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临床以肺肾阴虚证、肺肾气虚证+血瘀证、阴虚肺燥证、肺脾气虚证等为主要证型,其发病基础为肺肾两虚,主要病理因素为瘀血、痰浊、水饮,临床多以虚实夹杂证为主。张念志教授在中药使用上以补益、化痰、清热、活血为主,用药多寒温并用,补而不滞,治疗重在肺肾,兼顾脾胃。并且重视药对药组的灵活加减运用,提炼出的核心处方补泻相和,肺肾脾同治,虚实兼顾,具有益气养阴、补肺益肾、活血化瘀之功用,通过合理的加减化裁,临床可应用于IPF各证型的治疗。4.2动物实验研究得出,补肾活血法能够缓解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模型大鼠的肺纤维化病变,通过减少TGF-β1、CTGF、HYP含量,调控抗氧化基因Nrf2表达,抑制Smad2和CHOP蛋白表达,达到减轻肺部炎症,调节细胞因子平衡,降低细胞毒性,抑制胶原沉积,从而延缓和抑制肺纤维化病理改变进程,达到治疗目的。4.3综合数据挖掘及动物实验结果得出,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在临床及动物实验中均疗效确切,临床须根据不同证型及病因病机灵活加减运用,动物实验的具体疗效靶点机制尚需进一步发掘。
史雨宸[4](2020)在《基于“干血”理论对血瘀证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临床特征规律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肺间质纤维化的干血理论假说进行预探索,通过理论研究归纳形成肺间质纤维化干血判断标准假说,通过采集、分析血瘀证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验证血瘀程度与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并对干血判断标准内容进行检验,探求“血瘀”和“干血”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干血”对肺间质纤维化的特殊意义。背景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升高,危害人类健康。中医药对本病具有独到的见解和明确的疗效,不少医家认为肺络瘀阻是其病机关键之一,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肺间质纤维化的“干血”假说,认为本病患者的肺络瘀血与仲景所述之“干血”具有共通的特点,后者可能由前者发展而来。方法采用横断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式,纳入同时符合肺间质纤维化诊断及中医血瘀证诊断的患者,采集其一般信息、主要症状情况、中医四诊信息、生活质量评分、HRCT半定量评分和肺功能指标,采用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血瘀证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中西医临床特点的分布情况和规律;分析血瘀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通过理论研究,初步归纳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干血判断标准假说;运用对干血判断标准假说中各要素与病情的相关性分析验证假说。结果1.血瘀证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多发于老年,集中在51~80岁年龄段,其合并疾病以循环系统、自身免疫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多见。2.咳嗽、咯痰、气短、喘息四项主要症状均广泛出现在血瘀证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中,且多为合并出现;此外倦怠乏力、口干、胸闷、纳差等症状,缓久起病、症状运动/劳累后发作等特点,弦、细、滑等脉象以及舌质暗红苔白腻的舌象出现较多。3.脾虚湿阻,阳气不振兼有血瘀;肺肾两虚,气虚血瘀;肺脾两虚,气阴不足,痰瘀内阻为血瘀证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型。中医证素辨证分析可知肺、肾、脾、气虚、阳虚、痰、血瘀、气滞等为常见的证素,其中肺、心病位,痰饮、血瘀和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与病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肾、脾、心、肺、胃的病位,痰、气滞和阳虚、阴虚、血虚与血瘀证程度关系密切。4.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血瘀严重程度与咳嗽、咯痰、气短、喘息的主要症状、生活质量和HRCT半定量评分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5.通过理论研究初步归纳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干血判断标准假说为:(1)辨证符合血瘀证辨证;(2)辨证存在虚性因素;(3)辨证存在热性因素;(4)病位存在络脉因素;(5)病程长,经治疗(中医活血化瘀治疗)症状改善不满意;(7)具备以下症状或体征:1)肌肤甲错2)眼周黯黑3)腹满或腹痛4)纳差5)消瘦6)胸闷或胸痛。且以上因素的出现、发展、治疗改善应与肺间质纤维化主病的病情相关。6.通过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验证干血判断标准假说,其中虚证(包括气虚、阳虚、血虚、精亏)、久病和肌肤甲错、纳差、眼周黯黑等要素与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结论文献整理和理论探讨表明,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瘀血与“干血”有密切关系。通过对血瘀证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特征的统计分析,发现虚、痰、瘀是其中医病机的关键,血瘀证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符合血瘀证是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主要病理因素的假说。在干血的判断标准假说中,虚证、久病、肌肤甲错、纳差、眼周黯黑等要素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对判断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干血情况具有指导意义。
何欢祥[5](2020)在《135例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及临床特点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综合征(Combined pulmonary fibrosis and emphysema,CPFE)患者相较于肺纤维化患者症状更重、预后更差,当前中医研究资料相对较少。本研究通过分析CPFE患者临床症状、一般情况和相关检查等,探讨其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候分布以期为本病预防和中医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13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患者均来自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根据《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信息调查表》采集患者一般情况、检查资料、临床症状等信息,运用Excel2010进行归纳整理建立电子数据库,并通过SPSS 24.0软件处理数据。对患者基本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以归纳其临床特点,对高频症状进行聚类分析总结该病中医证候,采用卡方检验探讨不同影响因素与患者基本证型的相关性。结果:1.CPFE患者临床资料分析135例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患者中,男性患者89人(65.93%),女性患者46人(34.07%),男女比例1.93:1可见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其中绝大多数为60岁-80的老年人。分析发现具有明确吸烟史的患者共94例,占患者总数的69.63%,其中男性66人,女性28人。患者发病病程多为3年以下,合并基础病主要以心血管疾病为主。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患者基础病统计结果为:心血管系统74.81%,其他呼吸系统疾病40.74%,免疫系统疾病32.59%,消化系统疾病29.63%,内分泌系统22.96%,其合并症多为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对纳入研究的患者HRCT进行分析统计,在135例中肺气肿影像学表现以小叶中心型肺气肿最常见有75例(55%),后依次为间隔旁型36例(27%),肺大疱型24例(18%),肺纤维化影像学表现多为网格状影。既往史及家族史的调查显示,22.96%的患者具有过敏史,37.04%患者有家族性呼吸疾病病史。治疗方面,有29.63%的患者应用了抗生素治疗,考虑与肺纤维化患者急性加重常合并有呼吸道感染有关。有62.22%患者有激素使用史,考虑与CPFE患者常合并气道疾病和过敏性疾病有关。本研究中能明确描述接触史的的患者有22.22%,其中以粉尘接触者最多其次为化学物质和石棉。2.CPFE患者中医证候研究对135例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综合征患者症状进行描述分析,频数在前15位依次为咳嗽、咳痰、胸闷、心悸、面色晦暗、气短、口燥咽干、口唇紫绀、斑疹、常感乏力、精神疲惫、痰黏、肌肉疼痛、面色苍白、畏风。证素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肺、气虚、心、肾、脾、血瘀、饮、痰湿、阳虚、肝、寒凝、血虚、阴虚、痰热、气逆、阳亢、气滞。病位主要在肺、心、肾,较既往肺间质纤维化研究结果即病位多为肺、脾、肾有所不同。对CPFE患者四诊信息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五种中医证型分别是:气虚血瘀,痰浊阻肺;气阴两虚,肺络失养;肺肾两虚,阳虚水泛;肝气郁结,痰火扰心;心气不足,痰瘀互结。3.相关性研究本研究对患者是否吸烟与肺气肿类型进行相关性分析,卡方检验结果为c2=18.171,p=0.01,(p<0.05),说明肺气肿类型在吸烟与不吸烟患者间存在差别,且吸烟引起的肺气肿多以小叶中心型为主,不吸烟患者以间隔旁型为主。经卡方检验,小叶中心型肺气肿与间隔旁型肺气肿患者在肺气虚、心血虚2种中医证型上的分布存在差别,c2=7.778,p=0.005,(p<0.05),前者更易出现肺气虚证,后者更易出现心血虚证。结论:1、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以老年吸烟男性患者为主。2、患者合并症以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为主,以高血压、冠心病、肺动脉高压、COPD和胃食管返流等为主。3、经卡方检验,CPFE患者中吸烟与非吸烟者肺气肿类型存在差别,吸烟患者肺气肿类型以小叶中心型为主,不吸烟患者以间隔旁型肺气肿为主。4、综合分析患者高频症状、证素及基础证型得出CPFE病位以肺、心、肾为主,虚、瘀、痰是CPFE的主要病理因素,基本病机为心肺气虚,血行不畅,瘀血阻滞,肺失宣降故而咳喘,久咳津伤,终致肺叶痿弱不用。5、依据聚类分析法得到五种证型:心气不足,痰瘀互结;气虚血瘀,痰浊阻肺;肝气郁结,痰火扰心;肺肾两虚,阳虚水泛;气阴两虚,肺络失养。6、经卡方检验,小叶中心型肺气肿与间隔旁型肺气肿患者在肺气虚、心血虚2种证型上的分布存在差别,前者更易出现肺气虚证,后者更易出现心血虚证。
张楠[6](2020)在《天龙竭分期论治方案对IPF的随机同期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天龙竭分期论治方案对IPF的综合疗效,以期为验证并拓展运用该方案提供临床试验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同期平行对照研究,将纳入的52例IPF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各26例,西药对照组用“吡非尼酮”加模拟剂干预,中药治疗组采用“天龙竭方案”加模拟剂干预,观察时常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RCT、肺功能、呼吸困难评分表、咳嗽视觉模拟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等指标,以及安全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评价其综合疗效。结果:(1)肺功能:1组内比较:中药治疗组治疗前后TLC、VC、DLco相比较,P值均>0.05,无明显差异,但总体数值呈上升趋势;西药对照组治疗前后TLC、VC、DLco相比较,P值均<0.05,有明显差异,但总体数值呈下降趋势;2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病例肺功能比较,Dlco具有明显差异,P<0.05,TLC、VC对比,P均>0.05,无差异。(2)高分辨CT:中药治疗组:有效率为20.00%;西药对照组:有效率为4.35%;p>0.05,无差异。(3)咳嗽视觉模拟评分表:1组内比较:中药治疗组治疗前后两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西药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无差异;2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咳嗽视觉模拟评分比较,P<0.05,有差异。(4)m MRC:中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有效率为分别为80.00%、56.52%,经检验,P<0.05,中药治疗组有效率远高于西药对照组。(5)圣乔治呼吸问表:1组内比较:中药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西药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2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比较,P<0.05,有差异。(6)安全指标:中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患者治疗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天龙竭”分期论治方案对患者症状方面改善明显,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且在肺弥散功能方面有所改善,临床应用经济有效,但在高分辨CT及肺通气功能方面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可能与肺间质损伤难逆转有关。
任延毅[7](2017)在《基于文献分析和病例回顾的特发性肺纤维化病机、证候与方药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利用文献可视化分析展现和阐述研究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主要中医医家的学术观点和认识,讨论各家中医学者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核心病机的认识和研究。(2)统计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主要中医症状分布;应用无监督数据分析的方法分析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主要证候要素的组成症状,探析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诊断规律。(3)基于中医方剂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随机对照研究阳性结局指标进行数据挖掘,探索不同中医医家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时的遣方用药规律,以期初步分析中医临床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有效方剂的“方药”规律。方法:(1)通过手工和自动检索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检索策略检索中文数据库,并根据信息可视化工具软件Cite Space对现代中医关于特发性肺纤维化病机的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和处理,并用可视化图谱对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病机研究的相关信息进行描述,筛选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病机相关的聚类标签,并结合文献阐述关于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病机的主要学术观点。(2)回顾性收集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一般资料、西医诊断及中医四诊资料,将这些数据录入SPSS 20.0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20.0软件描述患者性别、年龄分布等一般情况。计量资料来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并由中医医师对聚类分析和公因子结果进行中医证候要素诠释。(3)利用SPSS 20.0软件建立中药方剂组成数据库。对高频药物进行主治功用、四气五味及归经分类。应用SPSS 20.0软件描绘高频药物的分类频次、频率。应用SPSS20.0对纳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应用SPSS Modeler软件对检索到的中药方剂药物组成进行Apriori法关联规则分析。sx±结果;(1)从可视化图谱可以观察到在IPF中医病机领域的研究形成了两个主要的作者团队,其中吕晓东教授的团队近年来关于IPF中医病机的论着最多,研究最为深入,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高产、高效的科研团队。科研机构中以辽宁中医药大学和山东中医药大学在IPF中医病机领域研究最为深入的主要研究机构。关键词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比较常见的病机关键词包括络病、阳虚、气虚和痰瘀,结合阅读文献,笔者认为,IPF的常用病机关键词为:肺虚络瘀、阳虚、气虚和痰瘀互结。(2)共纳入肺间质纤维化病例220例,其中IPF42例(19.09%),纳入病例平均年龄(68.07±12.77)岁,中位病程20个月。共提取主要中医四诊资料60个,其中包括咳嗽、气短、喘息、乏力倦怠、唇白痰、唇甲紫暗、自汗、易感冒、舌苔薄等四诊资料。对提取到的四诊资料进行聚类分析,当聚类为四类时,聚类分析效果最好。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度量为0.737,Bartlett球形检验近似卡方较大,P<0.05。对四诊资料提取到的公因子,共有15个公因子其特征根值>1,方差累积贡献率为75.55%,通过中医学理论解释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肺间质纤维化的主要病位证候要素包括:肺、脾、肾、肝,主要病性要素包括:气虚、痰、血瘀、气滞、阴虚等。主要证型包括肺脾气虚兼有痰浊证、肺肾阴虚证、气血两虚兼有血瘀证、肾阴虚证、痰瘀阻肺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痰浊阻肺证、脾气虚证、气滞血瘀兼有痰浊证及气虚血瘀证。(3)共提取方剂82首,共773味中药。频数分析显示其主要功效分别由补气、化痰止咳平喘、活血、滋阴和通络,四气分布为温热、寒凉和平,五味分布主要为“甘、苦、平”。常用药物主要归经为肺经。因子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显示,纳入方剂的主要配伍、治法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络”。结论:(1)各家学说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病机各有认识,主要的理论方向有“阳虚”、”气虚”、“痰瘀”和“肺虚络瘀”。其中关于特发性肺纤维化“肺虚络瘀”病机的论述最多,理论研究最为深入,但还应加强不同研究方向之间的科研团队之间的协作。(2)肺间质纤维化人群主要病位证素包括:肺、脾、肾和肝证;主要病性证素包括:气虚、阴虚、痰、血瘀和气滞等证。(3)益气类、滋阴类和祛痰化瘀中药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重要中药,常见的中药配伍组合功效有“益气养阴”、“祛瘀化痰通络”等。但由于研究设计的局限性,本研究并不能完全展现中医论治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病机、证候、方药规律,今后应当进一步扩大数据量更加系统地展现中医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方药规律。
张宁[8](2017)在《扶正剔邪搜络方调控肺纤维化大鼠肺血管新生机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目的肺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加重的肺部疾病,由于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除肺移植以外,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疗法。血管新生在肺纤维化形成中作用的证实是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研究的重要发现,抑制异常血管新生可有效改善博莱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病理改变。中医药辨证治疗肺纤维化具有丰厚的理论支持,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已初步证实扶正剔邪搜络方对肺纤维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其效应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在系统总结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现代研究进展及其中医辨证治疗经验基础上,通过复制肺纤维化大鼠模型,探究扶正剔邪搜络方防治肺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对肺血管新生的调控机制,以期为临床上应用扶正剔邪搜络方防治肺纤维化提供借鉴。2.方法本研究综合使用文献整理和动物实验两种研究方法。查阅近年肺纤维化血管新生机制研究的中外研究进展,梳理肺纤维化相关的古今医籍;复制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大鼠模型,观察扶正剔邪搜络方对肺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调控肺纤维化大鼠肺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将96只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32只。经气管推注博莱霉素复制肺纤维化大鼠模型,分7天、14天、21天、28天四个时相进行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羟脯氨酸含量测定、组织形态学分析四项指标检测,以验证肺纤维化大鼠模型复制的成功与否以及扶正剔邪搜络方的治疗效果。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各个时相的表达情况以及单位面积肺组织微血管密度的变化,以判断肺纤维化大鼠异常肺血管新生活动的活跃性,研究扶正剔邪搜络方对肺纤维化大鼠肺血管新生的调控作用。3.结果(1)文献研究传统认为肺纤维化的发生由慢性炎症反应、损伤后异常修复所引起。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传统看法饱受争议,从血管新生角度研究肺纤维化成为了研究肺纤维化发生机制的新思路。经抗异常血管新生治疗可改善肺纤维化,但单一的进行抗/促血管新生治疗或许并不适于整个肺纤维进程。中医无肺纤维化之病名,根据肺纤维化的临床表现和病证特点,多从“肺痹”、“肺痿”论治,以整体辨证、局部辨证和微观辨证三种辨思路相结合,发现肺络痹阻、痿弱不用是其主要病机,痰、瘀、虚三者始终是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并贯穿于肺纤维化病程的始终。肺痹为甚者,祛邪为主,重在开宣肺络,肺痿为甚者,扶正为先,寓通络于补益之中。(2)实验研究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功能检测FVC降低、FEV0.25/FVC%升高、PEF降低,符合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特点;动脉血气分析PaO2下降,表现为低氧血症;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升高;组织形态学分析显示模型组大鼠表现为肺泡炎症和胶原纤维过度沉积的特点。与模型组大鼠相比,扶正剔邪搜络方治疗组大鼠肺功能检测表明其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程度较轻,提示扶正剔邪搜络方可以改善肺纤维化大鼠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动脉血气分析结果PaO2较高,提示扶正剔邪搜络方可以改善肺纤维化大鼠的低氧血症;组织形态学分析显示,治疗组大鼠各时相肺泡炎症和胶原纤维沉积均轻于模型组。与对照组对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浓度在造模后第7天时达到较高水平,并逐渐降低。微血管密度较大,自造模后第7天开始肺组织微血管密度进行性增高,至造模后第21天左右达到峰值,第21天以后微血管密度开始降低。治疗组大鼠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和微血管密度的变化趋势与模型组相似,各个时相肺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和微血管密度均低于模型组。4.结论(1)扶正剔邪搜络方可有效改善博莱霉素所致肺纤维化大鼠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低氧血症,减轻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大鼠早期肺泡炎症,降低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羟脯氨酸的含量,延缓和改善其肺纤维化。(2)扶正剔邪搜络方可有效抑制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的异常血管新生,其对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的异常血管新生活动实现的。
陈小松[9](2016)在《肺纤维化中医证候观察及肺痹汤干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种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干咳、气短、喘憋为临床特征的慢性进行性肺间质疾病。该疾病可由多种肺系疾病、多种系统性疾病发展而来,包括无原发疾病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其主要病理特征是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随着高分辨率CT的普及,肺间质纤维化检出率逐年升高。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确诊后生存期一般为3-8年,中位生存期为3年。该病预后差,除肺移植外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难治性疾病。而近几十年来,中医凭借其成熟的辨证论治体系,在治疗肺纤维化一病的认识和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取得了一定的较好疗效,值得肯定,但需要进一步循证医学的积累和实验研究数据支撑。因此,探索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研究目的观察肺间质纤维化一病的临床中医证候特征,为深化中医对该病的认识提供一定的循证医学依据;通过动物模型实验和细胞学实验,观察导师经验方肺痹汤干预肺纤维化的疗效及其干预的可能机制。研究方法1肺纤维化中医临床证候特征研究的方法按照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与继发性肺间质纤维的诊断标准,制定临床信息采集表,观察2006年~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东方医院门诊收集的116例肺纤维化病人资料,对其症状进行整理分析,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上的聚类分析法,研究肺纤维化病人的中医证候学特征。2肺痹汤干预肺纤维化疗效机制研究的方法2.1实验一:观察肺痹汤在博莱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造模过程中的影响,设置假手术对照组、正常模型组、激素干预组和肺痹汤干预组,从小鼠一般情况、死亡情况、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计数、肺组织内胶原总含量等几个方面,探讨肺痹汤治疗肺纤维化的可能机制和疗效。2.2实验二:观察人甲壳酶蛋白(YKL-40)和干扰素-γ(INF-γ)对人肺胚成纤维细胞(MRC5)在小鼠脱细胞肺组织片(1nouse lung scaffold)上的生长情况及蛋白表达,从细胞水平探讨研究热点的细胞因子YKL-40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在肺纤维化过程中的可能作用。2.3实验三:观察不同浓度的中药单体黄芪甲苷、丹参酮Ⅱ A粉,中药注射液黄芪注射液、丹参酮ⅡA注射液,中药肺痹汤对MRC5的生长影响,从细胞水平探讨中药肺痹汤及其主要成份干预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研究结果1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证候学研究1.1症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常见的症状共计60项,出现频率超过25%的症状共有22项,依次为:咳嗽,气短,喘息,咳痰,乏力,口干,汗出,咽干,咳嗽无力,畏寒,失眠,心慌,易感冒,痰粘,恶风,痰难咯,大便干结,耳聋耳鸣,唇甲紫暗,头晕,腰膝酸软,盗汗。1.2证候要素:在中医证候要素方面,主要提示了“痰”、“气虚”、“热”、“阴虚”、“血瘀”是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主要证素特点。1.3证候分类:1.3.1气虚血瘀型。咳嗽,咳嗽无力,咳痰,白痰,乏力,淡暗舌。本组中“咳嗽”、“咳痰”为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常见症状,“咳嗽无力”、“乏力”提示气虚的表现,“淡暗舌”提示气虚血瘀。此组症状提示气虚血瘀证的表现。1.3.2痰热阻肺型。痰粘,痰难咯,大便干结,脉滑。本组中痰粘、痰难咯提示痰热的表现,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热移于大肠故可见“大便干结”,脉清提示痰证。本组症状为痰热阻肺证的表现。1.3.3气阴两虚型。喘息,气短,畏寒,汗出,心慌,易感冒,失眠,恶风,口干,咽干。此组中症状较多,提示为肺气阴两虚证的表现。1.3.4肾阴亏虚型。盗汗,头晕,耳聋耳鸣,腰膝酸软,脉沉,脉细。此组症状提示为肾阴虚证的表现。1.3.5痰瘀阻肺型。唇甲紫暗,暗红舌。“唇甲紫暗”与“暗红舌”主要为血瘀的表现。结合临床经验,提示此组为痰瘀阻肺证的表现。2肺痹汤干预肺纤维化机制的实验研究2.1肺痹汤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模型有缓解作用,可改善小鼠一般情况,降低小鼠肺内胶原蛋白总含量,减少肺泡支气管灌洗液内炎症细胞数量。2.2研究热点细胞因子YKL-40可以促进MRC5增殖,并能促使其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其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YKL-40刺激的MRC5内,蛋白Ki67、I型胶原和a-肌动蛋白合成较对照组显着增多,使其更易在小鼠脱细胞肺组织片(mouse lung scaffold)上粘附生长增殖,从而促进肺纤维化的进程。2.3肺痹汤及其主要成份对MRC5增殖的抑制作用中药单体黄芪甲苷对MRC5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其中从0.078ug/ml开始出现抑制,其抑制率为3.06±6.52%,直至200ug/ml时抑制率为12.55±15.22%。中药单体丹参酮ⅡA对MRC5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其中从10ug/ml开始出现抑制,其抑制率为2.17±5.39%,直至160ug/ml时抑制率为72.62±12.29%.黄芪注射液对MRC5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其中从6.25×103ug/ml开始出现抑制,其抑制率为8.89±5.88%,直至10Sug/ml浓度时抑制率为20.58±9.5%。丹参酮Ⅱ A注射液对MRC5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其中从0.625ug/ml时开始出现抑制,其抑制率为11.32±10.35%,直至320ug/ml时抑制率为45.06±37.72%。肺痹汤对MRC5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其中从0.156ul/ml开始出现抑制,其抑制率为2.89±14.7%,直至2.5ul/ml及更高的浓度,抑制作用尤其明显,均在60%以上,其中2.5u1/ml的抑制率为66.2±34.75%。结论从116例肺纤维化病人资料临床观察分析结果,认为肺纤维化一病常见证候可能包括:气虚血瘀、痰热阻肺、气阴两虚、肾阴亏虚、痰瘀阻肺;其中医证候特征以气虚血瘀较为常见,气虚为其发病之本,血瘀为久病之实。肺痹汤能够缓解博莱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模型的肺内情况,该疗效机制可能是从抑制炎症反应和抗胶原合成两个方面实现的。细胞因子YKL-40能够促进MRC5增殖,合成分泌胶原,并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是一种促肺纤维化的因子;而肺痹汤及其主要成份能够抑制MRC5的增殖,其中肺痹汤抑制效果最佳且多次重复实验的结果稳定,其主要成分丹参抑制效果亦可,且较黄芪的抑制效果好。在以肺纤维化常见证候气虚血瘀证基础上拟定的经验方肺痹汤,对肺纤维化有一定缓解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肺内炎症反应程度和抑制胶原合成等几个方面。
秦慧慧[10](2016)在《74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中医证候学特征及与HRCT的相关性探讨》文中提出目的:收集74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证候学特征及与HRCT的相关性,以期为本病的临床辨证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及思路。方法:本课题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74例肺间质纤维化病人的四诊信息,进行证候分型,结合患者肺CT的特点,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期总结出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证候学特征及与HRCT相关性。结果:①74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发病年龄范围为55-92岁,发病平均年龄为72.20±9.86岁。特发性肺纤维化与继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在不同年龄段分布相同。特发性肺纤维化与继发性肺纤维化之间在性别分布上基本相同。肺纤维化患者在不同年龄段之间男女比例大致相同。②既往吸烟史及长期吸入粉尘、有毒有害气体是肺间质纤维化重要的危险因素。肺间质纤维化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③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以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为主。④肺纤维化的常见症状有咳嗽、咳痰、气短、喘息、呼吸困难。80%的患者出现咳嗽。87.8%的患者出现咳痰,色白(81.5%)、质粘稠(69.2%)、痰量少(57.0%)者居多。患者咳嗽程度与HRCT评分值之间无相关性,咳嗽程度在HRCT分级上的分布无差异。痰色、痰质与HRCT评分值之间无相关性,且痰色、痰质在HRCT分级之间无差异。患者咳痰量多少与HRCT评分值之间呈中度正相关。85.1%的患者出现气短。患者气短程度与HRCT评分值呈低度正相关性,气短程度在HRCT分级上的分布无差异。在不同年龄段上气短程度分布无差异。79.7%的患者有喘息。患者喘息程度与HRCT评分值呈正相关。在不同年龄段患者喘息程度分布无差异。⑤肺间质纤维化的主要病位在肺,病久及肾,继续发展可涉及脾,多相兼为病。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病位主要在肺,继发性肺纤维化的主要病位以原发疾病为主。单一病位肺、肾、心、脾、肝的HRCT评分值分布无差异,且在HRCT分级上分布无差异。相兼病位上,单病位、二病位、三病位、多病位的HRCT评分值分布无差异,且在HRCT分级上分布无差异。⑥肺间质纤维化的病性多见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以气虚、阳虚为主,标实以血瘀、寒痰、痰湿为主。多种病理因素常相兼存在。基本病机为肺肾两虚,痰瘀互阻,肺络痹阻。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HRCT评分值分布无差异,且在HRCT分级上的分布无差异。痰湿、热痰、燥痰、寒痰、湿阻、火热、寒凝、气滞、血瘀的HRCT评分值分布无差异,且在HRC T分级上的分布无差异。⑦HRCT显示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常呈现磨玻璃影、网格状影、蜂窝状影。91.9%的患者出现网状影。HRCT分级包括轻度、中度、重度。其中轻度36例(48.6%),中度35例(47.3%),重度3例(4.1%)。患者证候学积分与HRCT评分值之间呈中度正相关,即证候学积分越高,HRCT评分值越高。吸烟组及不吸烟组两者HRCT值无差异,但在HRCT分级上吸烟患者与不吸烟患者的分布不同。特发性肺纤维化与继发性肺纤维化患者HRCT评分值无差异,且在HRCT分级上的分布无差异。mMRC呼吸困难指数与HRCT评分值呈低度正相关,即mMRC呼吸困难指数越高,HRCT评分值评分值越高。结论:①肺间质纤维化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同,特发性肺纤维化与继发性肺纤维化在不同年龄段分布大致相同。肺纤维化患者在不同年龄段男女比例大致相同。既往吸烟史、接触粉尘及有毒有害气体是肺纤维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与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自身免疫疾病相关。②肺纤维化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气短、喘息、呼吸困难。病位主要在肺,病久在肺肾者居多,继续发展病位多在肺脾肾,常相兼并存。特发性肺纤维化病位主要在肺,继发性肺纤维化病位以原发病为主。本病以虚实夹杂、本虚标实居多。本虚以气虚、阳虚为主。标实多血瘀、寒痰、痰湿多见,常相兼出现。基本病机为肺肾两虚,痰瘀互阻,肺络痹阻。③HRCT评分值、HRCT分级是评价肺纤维化严重程度的指标。肺纤维化程度越重,HRCT评分值越高,HRCT分级越重。患者症候积分越高,HRCT评分值越高。咳痰量越多、气短程度越重、喘息程度越重,HRCT评分值越高。患者mMRC呼吸困难指数越高,HRCT评分值越高。
二、慢性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26例误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26例误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CD4+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和巨噬细胞表型转化在结节病肺纤维化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结节病患者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1. 结节病、过敏性肺炎和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以及健康对照队列纳入情况 |
2. 结节病患者临床特征 |
3. 结节病、过敏性肺炎和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以及健康对照外周血中CD4+ 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 |
4. 小结 |
讨论 |
第二部分 结节病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CD4+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和巨噬细胞表型分析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1. 结节病、过敏性肺炎和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CD4+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 |
2. 结节病、过敏性肺炎和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细胞表型差异 |
3. 结节病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巨噬细胞表型与CD4+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相关性分析 |
4. 小结 |
讨论 |
第三部分 巨噬细胞表型转化在小鼠结节病肺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1. 小鼠结节病肉芽肿和肺纤维化模型建立 |
2. 小鼠结节病肉芽肿和肺纤维化阶段巨噬细胞表型转化 |
3. 小鼠结节病肺纤维化阶段M2型巨噬细胞相关分子和TGF-β1表达增强 |
4. 小结 |
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多种免疫细胞在结节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诊断量表初步研制及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西医文献综述 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医文献综述 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研究一 《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诊断量表》初步研制 |
第一部分 基于文献的《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诊断量表》条目的筛选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临床信息的《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诊断量表》条目的筛选 |
1.研究对象 |
2.统计分析 |
3.结果 |
4. |
5.条目筛选 |
6.聚类分析法提取证素 |
7.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诊断量表》条目优化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诊断量表》第一轮专家调查及初步制定 |
1.第一轮专家调查 |
2.第一轮专家调查问卷发放情况 |
3.第一轮专家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结果 |
4.《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诊断量表》初步制定 |
研究二 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临床特征分析 |
第一部分 133例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临床特征分析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 |
4.讨论 |
第二部分 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中进展型与非进展型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5.结果 |
6 讨论 |
结语 |
致谢 |
附录1 《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诊断量表》第一轮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2 《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诊断量表》 |
(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张念志教授诊治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经验总结及补肾活血法干预肺纤维化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张念志教授诊治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经验总结 |
1.研究资料 |
1.1 资料来源与筛选 |
1.2 病例选择 |
2.研究方法 |
2.1 临床信息采集 |
2.2 症状及中药名称标准化 |
2.3 研究工具选择 |
2.4 门诊病历录入 |
2.5 舌苔、脉象、诊断、治法录入 |
2.6 处方信息录入 |
2.7 病历复核查对 |
2.8 病历导入及处理 |
2.9 数据分析 |
3.研究结果 |
3.1 基本信息资料统计结果 |
3.1.1 性别统计结果 |
3.1.2 年龄统计结果 |
3.2 数据挖掘结果 |
3.2.1 描述性统计 |
3.2.2 关联规则分析 |
3.2.3 聚类分析统计 |
3.2.4 复杂网络分析 |
4.讨论 |
4.1 IPF患者基本信息资料分析 |
4.2 张念志教授对IPF病因病机的认识 |
4.2.1 肺肾两虚是发病基础 |
4.2.2 瘀血、痰浊、水饮是主要病理因素 |
4.3 数据挖掘结果分析 |
4.3.1 中医证候分析 |
4.3.2 中药使用分析 |
4.3.3 药对药组使用分析 |
4.3.4 核心方剂分析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补肾活血法干预肺纤维化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品 |
1.3 实验主要试剂 |
1.4 实验主要器材 |
1.5 实验动物分组 |
1.6 动物模型复制 |
1.7 给药方法 |
1.8 取材与标本采集 |
1.9 指标检测与方法 |
1.9.1 大鼠一般状态观察 |
1.9.2 HE染色 |
1.9.3 Masson染色 |
1.9.4 免疫组化法检测MMP-9和TIMP-1 |
1.9.5 ELISA法检测TGF-β1、CTGF、Nrf2、HYP |
1.9.6 Western blot法检测Smad2和CHOP |
1.10 统计学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大鼠一般状况观察 |
2.1.1 大鼠精神状态、活动、饮食等情况观察 |
2.1.2 大鼠死亡情况及分析 |
2.1.3 大鼠体重变化 |
2.2 肺组织形态观察 |
2.3 大鼠肺组织病理学观察 |
2.3.1 HE染色 |
2.3.2 Masson染色 |
2.4 免疫组化法检测支气管肺组织MMP-9和TIMP-1 表达 |
2.4.1 大鼠肺组织MMP-9 免疫组化染色 |
2.4.2 大鼠肺组织TIMP-1 免疫组化染色 |
2.5 ELISA法检测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 CTGF、HYP、Nrf2、TGF-β1表达影响 |
2.5.1 ELISA法检测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CTGF表达影响 |
2.5.2 ELISA法检测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HYP表达影响 |
2.5.3 ELISA法检测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Nrf2 表达影响 |
2.5.4 ELISA法检测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TGF-β1 表达影响 |
2.6 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肺组织CHOP和 Smad2 蛋白表达 |
3 讨论 |
3.1 补肾活血法的选用依据及其药物研究 |
3.1.1 补肾活血法选用依据 |
3.1.2 补肾活血法组方特点 |
3.1.3 补肾活血法单药研究 |
3.2 补肾活血法对肺纤维化模型大鼠干预机制研究 |
3.2.1 补肾活血法治疗肺纤维化的临床效果分析 |
3.2.2 补肾活血法干预肺纤维化作用机制分析 |
3.2.2.1 补肾活血法对TGF-β1、CTGF、Nrf2、HYP表达影响 |
3.2.2.2 补肾活血法对MMP-9和TIMP-1 表达影响 |
3.2.2.3 补肾活血法对Smad2和CHOP蛋白表达影响 |
结语 |
1 研究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基于“干血”理论对血瘀证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临床特征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定义 |
2.流行病学 |
3.自然史 |
4.病因与危险因素 |
5.发病机制 |
6.诊断与评估 |
7.治疗进展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研究进展 |
1.古代中医源流 |
2.现代中医认识 |
3.中医研究进展 |
4.血瘀证肺间质纤维化的研究现况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研究方法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制定血瘀证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信息采集表 |
2.2 采集临床信息资料 |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研究结果 |
3.1 一般情况分布 |
3.2 证候学分析 |
3.3 血瘀证与病情的相关性分析 |
3.4 干血判断要素的验证分析 |
4.讨论 |
4.1 干血的理论探讨 |
4.2 研究结果讨论 |
4.3 创新性分析 |
4.4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血瘀证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临床信息采集表核心内容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135例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及临床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临床资料研究结果 |
3.2 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患者证候分布特点 |
3.3 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1 CPFE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
2 CPFE患者中医证候研究 |
3 相关性研究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一 肺间质纤维化中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综合征的相关进展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天龙竭分期论治方案对IPF的随机同期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 |
引言 |
临床资料 |
一、病例来源 |
二、病例选择 |
1.诊断标准 |
2.纳入标准 |
3.排除标准 |
4.脱落标准 |
研究方法 |
一、试验设计 |
1.病例分组 |
2.试验方法 |
二、观察指标 |
1.实验室核心指标 |
2.临床症状核心指标 |
3.生活质量评价 |
4.安全性评价 |
三、记录与统计学方法 |
试验结果 |
一、入选病例基本资料比较 |
1.入组情况 |
2.性别构成比较 |
3.年龄构成比较 |
4.病程比较 |
5.治疗前肺功能指标比较 |
6.治疗前咳嗽视觉模拟评分比较 |
7. 治疗前m MRC比较 |
8.治疗前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比较 |
二、治疗后各项指标结果比较 |
1.实验室核心指标 |
2.临床症状核心指标 |
3.生活质量评价 |
4.安全指标 |
讨论 |
一、“天龙竭”方案的阐述 |
二、研究结果分析 |
三、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文章 |
(7)基于文献分析和病例回顾的特发性肺纤维化病机、证候与方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一 基于文献检索的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病机研究可视化分析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研究二 基于无监督数据分析的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证候要素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研究三 基于随机对照试验数据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方药规律分析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8)扶正剔邪搜络方调控肺纤维化大鼠肺血管新生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综述 |
综述一 肺纤维化中医证治概述 |
1. 中医病名归属 |
1.1 肺纤维化与咳嗽 |
1.2 肺纤维化与肺痹 |
1.3 肺纤维化与肺痿 |
1.4 肺纤维化与络病 |
2. 病因病机 |
3. 治则治法 |
4. 治疗 |
4.1 辨病辨证论治 |
4.2 中药成方治疗 |
4.3 中西医结合治疗 |
总结 |
综述二 肺纤维化的异常血管新生机制研究进展 |
1. 什么是血管新生? |
2. 异常的血管新生与肺纤维化的发生 |
2.1 肺纤维化过程中与异常血管新生相关的因素 |
2.2 几类重要的血管新生相关因子 |
3. 肺纤维化中异常血管新生 |
4. 异常血管新生相关治疗 |
5. 展望 |
参考文献 |
理论探讨 |
1. 肺纤维化中医病名溯源 |
1.1 肺痹与肺纤维化 |
1.2 肺痿与肺纤维化 |
2. 病因病机分析 |
(1) 肺肾亏虚是肺纤维化发病的内在依据 |
(2) 反复感邪是诱发和加剧肺纤维化的重要因素 |
(3) 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与宗气失常密切相关 |
(4) 痰、瘀、虚贯穿于肺纤维化病程之始终 |
3. 治则治法 |
(1) 肺纤维化的治疗,注重早期诊治 |
(2) 肺痹为甚者,祛邪为主,重在开宣肺络 |
(3) 肺痿为甚者,扶正为先,寓通络于补益之中 |
(4) “标本相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
(5) “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 |
4. 扶正剔邪搜络方加减辨治肺纤维化 |
参考文献 |
实验研究 |
前言 |
第一部分 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大鼠模型复制及扶正剔邪搜络方疗效评价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 |
1.3 仪器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造模 |
2.2 干预方法 |
2.3 肺功能测定方法 |
2.4 动脉血气分析方法 |
2.5 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方法 |
2.6 组织形态学分析方法 |
3. 统计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肺功能检测结果 |
4.2 血气分析结果 |
4.3 羟脯氨酸含量测定结果 |
4.4 组织形态学分析结果 |
5. 讨论 |
5.1 造模结果判定 |
5.2 扶正剔邪搜络方疗效评价 |
第二部分 扶正剔邪搜络方对肺纤维化大鼠肺血管新生的调控作用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Elisa检测步骤 |
2.2 免疫组化操作步骤 |
3. 统计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Elisa结果 |
4.2 免疫组化结果 |
5. 讨论 |
实验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肺纤维化中医证候观察及肺痹汤干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药对肺间质纤维化的认识与治疗进展 |
1 中医病名 |
2 病因病机 |
3 辨病辨证论治 |
4 证候研究进展 |
5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肺间质纤维化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
前言 |
1 资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肺痹汤干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机制研究 |
前言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肺痹汤及其主要成份对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
前言 |
一 YKL-40和IFN-γ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作用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二 中药单体、单味中药及肺痹汤对MRC5生长增殖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三 小结 |
四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创新点 |
存在问题与不足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10)74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中医证候学特征及与HRCT的相关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认识 |
1 病名 |
2 病因病机 |
3 中医药治疗 |
4 名家经验 |
5 实验研究 |
6 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
1 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 |
2 诊断 |
3 治疗进展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HRCT |
4 纳入标准 |
5 排除标准 |
6 研究方法 |
结果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呼吸系统症状 |
3 中医证候 |
讨论 |
1 一般资料 |
2 呼吸系统症状 |
3 中医证候学特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问题及展望 |
附录 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证候学观察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慢性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26例误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CD4+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和巨噬细胞表型转化在结节病肺纤维化中的作用[D]. 张慧.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2]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诊断量表初步研制及临床特征分析[D]. 孟令鑫.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张念志教授诊治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经验总结及补肾活血法干预肺纤维化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D]. 周静.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基于“干血”理论对血瘀证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临床特征规律的研究[D]. 史雨宸.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135例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及临床特点研究[D]. 何欢祥.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天龙竭分期论治方案对IPF的随机同期对照研究[D]. 张楠.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基于文献分析和病例回顾的特发性肺纤维化病机、证候与方药规律研究[D]. 任延毅.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7(05)
- [8]扶正剔邪搜络方调控肺纤维化大鼠肺血管新生机制的研究[D]. 张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5)
- [9]肺纤维化中医证候观察及肺痹汤干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机制研究[D]. 陈小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10]74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中医证候学特征及与HRCT的相关性探讨[D]. 秦慧慧.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