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依赖性调研报告

大学生手机依赖性调研报告

问: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1. 答:根据美国调查机构Strategy Analytics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用户预计到2015年年底接近25亿,其使用率将达34.7%。[2]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由于使用者过度依赖手机导致其行为失控,生理及心理受损的现代心理疾病——手机依赖综合征,也悄然现身于社会。[3]大学生是智能手机的主要购买人群,智能手机在给他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危害着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关学者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心理因素进行探讨,发现孤独感是引起手机依赖的原因之一,孤独感强烈的大学生常常更倾向使用手机转移注意力;[4]杜立操和熊少青(2007)则从四个维度对手机依赖进行了研究,分别为去断性、突显性、强迫性、神经性;[5]周喜华(2010)则将大学生手机成瘾进一步划分为客观因素和自身因素,客观来看,手机自身的特点及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导致手机成瘾的重要因素,而大学生自身性格特点及普遍的从众心理等也不容忽视;[6]董海军则滚歼从社会网络环境的视角,提出用户需求是导致手机依赖的重要因素。[7]
    综上所述,以往的大多数研究多从心理学的角度切入,而忽视了导致大学迟友生手机依赖的客观网络环境、手机自身的特点。随着手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拥有老式功能机无法比拟的操作系统及用户体验,因此有必要探究大学生对智能手机的依赖成因,并与以往研究做比较。鉴于此,此次研究选取部分山西高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探究影响其手机依赖的因素。文中引用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梁永炽教授首创的“智能手机依赖测量量表”(大旦冲以下简称SPAI量表)来测度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1],并以该指标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模型,讨论大学生生活习惯、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状况及用户需求对手机依赖度的影响,以期为预防和改善大学生手机依赖症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和努力方向。
  2. 答:随着大学生对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越裤迟来越多的人表现出强烈的 手机依赖 ,这一问题已严重干扰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为探究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因素,此次研究引用智能手机依赖测量量表(SPAI)测度了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1],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型。结果表明性别与手机依赖无显著相关,低年级学胡棚李生和非独生子女对手机的依赖分别表现出空虚焦虑和无法自控,生活习惯越健康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度越低,而内心和姿孤僻、不自信的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度较高,研究还发现晚睡是引起手机依赖不容忽视的原因
问:“我有手机依赖”大学生心理论文
  1. 答:我自己的是买的,现在淘宝好像屏蔽了这些关键词了,
大学生手机依赖性调研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