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腹膜后副神经节瘤1例(论文文献综述)
史平安,杜松良,李锐,李萌,许伟,李金锋[1](2021)在《腹膜后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与神经鞘瘤的临床及MRI特征比较》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腹膜后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较为少见,需要与腹膜后神经鞘瘤相鉴别,其MRI特征的报道也较少。目的分析腹膜后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和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及MRI影像学特征,探讨MRI对两者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经手术切除且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37例和神经鞘瘤17例的临床表现和MRI图像特征。结果 37例副神经节瘤患者中21例高血压,5例腹痛和腹部不适,11例为偶然发现;17例神经鞘瘤中2例高血压,15例为偶然发现。腹膜后副神经节瘤与神经鞘瘤病灶的位置、大小、直径比、边界、形态、质地、平均ADC值及T1WI预扫描信号强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病变动脉期的强化程度及动脉期信号增强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副神经节瘤增强扫描表现为两类强化方式,动脉期轻度或中度至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为持续性强化或强化降低,而神经鞘瘤表现为动脉期轻度至中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表现为持续强化。副神经节瘤3例出现液-液平面、4例瘤体内或瘤周可见血管流空影或纡曲血管影。结论腹膜后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和神经鞘瘤MRI表现各有其特点,肿瘤内部液-液平面、瘤内或瘤周可见血管流空影或纡曲血管影及动脉期强化模式有助于鉴别两者,结合临床特点可提高诊断效率。
危志远[2](2021)在《两种原发性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PGL)亦称异位嗜铬细胞瘤,将所有非来源于肾上腺组织的嗜铬细胞瘤统称为副神经节瘤,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副神经节瘤是发自于副神经节的肿瘤,分为分布在肾上腺髓质的肾上腺髓质副神经节和主要分布在脊柱旁和和主动脉旁轴心的肾上腺外副神经节,与交感神经密切相关。正因为副神经节分布广泛,所以副神经节瘤可发生于从颅底到盆底的广泛区域,而副神经节瘤的命名方式也是依据其发生部位。神经鞘瘤(Neurilemmoma,NL)是一种起源于神经鞘的Schwann细胞瘤,主要发生于上肢的颅神经和周围神经,发生于腹膜后的情况少见,但是神经鞘瘤却是腹膜后最常见的软组织肿瘤。腹膜后副神经节瘤与神经鞘瘤同属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副神经节瘤因其特殊的内分泌功能,早期临床症状与儿茶酚胺类分泌过多有关,但是在临床实践工作中有典型症状的患者却为数不多,大多数患者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同样的,因神经鞘瘤发展缓慢且腹膜后为疏松组织组成的间隙,若肿瘤并非发自脊柱神经根等能在早期产生压迫症状的位置时,早期肿瘤体积小不产生疼痛、里急后重等压迫症状时多无就诊意识,在有明显临床表现时肿瘤体积多已很大。目前对于此两种神经源性肿瘤的治疗均以手术切除为首选,但是在术前无法确定肿瘤性质却会使手术中的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加,甚至产生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或再次手术。所以对于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术前诊断方法与术中处理方式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研究目的通过分析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与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与生存特征,讨论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与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差异与治疗预后特征。以求对两种疾病的术前鉴别诊断与治疗方式的选择作出指导。研究方法对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40例病理证实为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与32例病理证实为腹膜后神经鞘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并结合现有文献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性别,年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手术方式、术中情况及预后情况。并应用SPSS22.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对于定性资料使用卡方检验,对于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共纳入40例患者,男女患者各20例(20/40,50%),男女患者比例1:1,患者年龄为6-77岁,平均年龄46.83±15.69岁。患者于各科室就诊比例为肝胆外科(10/40,25%),胃肠外科(5/40,12.5%),普通外科(9/40,22.5%),泌尿外科(13/40,32.5%),心内科(2/40,5%),内分泌科(1/40,2.5%),多数患者就诊于肝胆胃肠等普外科科室。术前误诊率高,本组患者术前误诊16例,误诊率高达40%。其中7例被误诊为肾上腺肿瘤,占比最大。首发症状多样,腹痛14例(14/40,35%),血压改变7例(7/40,17.5%)腰痛6例(6/40,15%),血尿2例(2/40,5%),下肢疼痛或麻木2例(2/40,5%),血糖异常2例(2/40,5%),晕厥1例(1/40,2.5%),餐后胸闷1例(1/40,2.5%),发热1例(1/40,2.5%)。虽然症状多样,但体检入院的患者也不在少数,共7例(7/40,17.5%)。治疗方式及术后情况,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开腹治疗25例(25/40,62.5%),腹腔镜手术15例(15/40,37.5%),其中中转开腹1例。2例开腹手术患者及1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出现腹腔内出血,经保守治疗后好转。肿瘤大于7cm时有更大的可能性联合脏器切除(P=0.040)。随访40例,失访2例,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1.75个月,其中有5例患者于3-35个月因肿瘤转移导致死亡,3例患者因突发心脑血管卒中死亡,2例患者术后肿瘤转移二次手术,1例因手术后因手术并发症死亡,1例于手术后10个月因肿瘤转移死亡功能组肿瘤与非功能组肿瘤比较:两组患者无性别与年龄的统计学差异(P>0.05)。以7cm为界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大小,非功能组患者肿瘤多超过7cm(P=0.047)。功能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多(P=0.045)。开腹手术组与腹腔镜手术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不会导致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变出现差异(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高于开腹手术组(P=0.041)。腹膜后神经鞘瘤:共纳入32例患者,男性患者12例(12/32,37.5%),女性患者20例(20/32,62.5%),男女患者比例3:5,患者年龄为19-70岁,平均年龄45.19±14.30岁。患者于各科室就诊比例为肝胆外科(5/32,15.6%),胃肠外科(15/32,46.9%),普通外科(2/32,6.25%),泌尿外科(4/32,12.5%),骨科(4/32,12.5%),妇产科科(2/32,6.25%),多数患者就诊于肝胆胃肠等普外科科室。术前诊断困难,本组患者术前误诊7例,仅有10例患者术前明确诊断为神经鞘瘤。首发症状多样,腹痛12例(12/40,37.5%),腰背痛伴下肢疼痛或麻木6例(6/32,18.75%),排便困难1例(1/32,3.13%),虽然症状多样,但体检入院或外伤入院的患者也不在少数,共13例(13/32,40.6%)。治疗方式及术后情况,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开放治疗22例(22/32,68.75%),腹腔镜手术10例(10/32,31.25%),其中中转开腹1例。2例患者术中请脊柱外科行椎旁肿物切除术。1例患者出现术后左腿活动不能,对症治疗后无好转。随访32例,失访3例,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1.88个月,其中有3例患者于3-6个月因肿瘤转移导致死亡,2例患者术后肿瘤转移二次手术,分别于术后9个月与15个月后因肿瘤转移死亡。良性肿瘤组与恶性肿瘤组:两组患者无性别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肿瘤组年龄要大于良性肿瘤组(P=0.003)。恶性肿瘤的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良性肿瘤组(P<0.05)。开放手术组与腹腔镜手术组比较:两组间3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综合比较两种肿瘤在性别年龄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在术前影像学表现方面,副神经节瘤的囊变/坏死分布位置以周边为主,而神经鞘瘤则更靠近中心位置,副神经节瘤实质的平扫CT值高于神经鞘瘤(P<0.05)。两种肿瘤的3年生存率也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结论一:CT可作为术前鉴别两种肿瘤的有效手段。二:直径>7cm的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更易发生联合脏器切除,需在术前做好准备。三:腹膜后神经鞘瘤相较于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更加重视多学科合作诊疗。尤其脊柱外科会诊,共同治疗。四:建议将腹腔镜手术作为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首选治疗方式。
高海成,肖萌萌,李文杰,张小龙,陈骏,苗成利,罗成华[3](2020)在《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外科治疗》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外科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腹膜后肿瘤外科收治的24例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外科治疗情况。结果 24例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中10例术前无症状,14例术前有高血压、头晕、头痛、腹痛、腹部不适等症状。腹盆部增强CT扫描显示肿瘤最大径为3.4~13.0 cm,平均(6.9±2.5)cm,所有肿瘤均分布于腹主动脉、下腔静脉旁。24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与术中血压平稳患者相比,术中血压明显波动患者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更多、术中输血更多、住院时间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16~52个月,1例患者因肿瘤复发死亡,其余患者均存活,并且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外科手术切除是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术前充分地评估及准备可能有助于降低患者围手术期风险。
李颖[4](2020)在《CT及MRI对原发性腹膜后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回顾性分析83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MRI表现,研究CT及MRI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定性、病理类型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01月-2019年10月经我院组织病理学证实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83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观察其CT及MRI表现,结合肿瘤的生长方式、部位、血供特点及其某些特征性成分(钙化、囊变坏死、脂肪、黏液基质),并对照病理结果,比较CT、MRI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良恶性判断和病理类型估计的差异性。所有数据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内容包括:(1)计算CT或MRI征象对部分病理类型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计算公式为灵敏度=真阳性人数/(真阳性人数+假阴性人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人数/(真阴性人数+假阳性人数)×100%。(2)使用卡方检验对肿瘤形态学(形态、边界)及肿瘤内部成分(脂肪、钙化、黏液基质等)与良恶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诊断能力使用敏感性、特异性,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使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对肿瘤的长径、短径进行统计,然后制作ROC曲线,得出最佳的诊断阈值、特异度、灵敏度。结果:1.在83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中,良性肿瘤44例(53%),恶性肿瘤39例(47%),其中间叶源性肿瘤25例(30.1%)、神经源性肿瘤38例(45.8%)、淋巴来源肿瘤9例(10.8%)、生殖细胞源性肿瘤4例(4.8%),其他来源不明肿瘤7例(8.4%)。2、83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中7例被误诊为肾上腺来源,2例被误诊为肾脏来源,4例被误诊为腹腔来源。CT及MRI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良恶性判断及病理类型估计方面无统计学差异(x2=1.578,P=0.372;x2=1.391;P=0.474;x2=0.576,P=0.748)。3.病变形态、边界、周围组织有无侵犯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上有统计学意义(x2=25.984、87.596;x2=32.435、93.676;x2=17.508、91.646,P<0.001);钙化、囊变或坏死及脂质的有无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的长径、短径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良恶性诊断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且通过计算约登指数得出长径>7.6 cm,短径>6.25 cm为最佳诊断阈值,此时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84.6%、69.2%,特异度分别为75.0%、79.5%。综合评分≥2.5时诊断病变恶性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4.6%、90.9%(x2=47.732,P=0.000)。4、囊变或坏死对于副神经节瘤及神经鞘瘤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0.9%、52.1%及76.9%、52.1%;明显强化副神经节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71%;脂肪或脂质对脂肪肉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2.7%、93.3%;所有神经源性肿瘤均位于脊柱两旁或骶前交感神经链区;包绕血管生长对于淋巴瘤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100%、98.7%。结论:1.CT及MRI对于肿瘤定位、良恶性判断及病理类型估计方面价值相同,但是对于肿瘤内部成分的识别上,两者优势互补。2.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大小、形态、边界及对周围组织结构是否侵犯对良恶性的判断有价值,而肿瘤内部成分(钙化、囊变或坏死、脂肪)对肿瘤良恶性的判断无价值,但是其可以缩小鉴别诊断。3、综合评分能够提高良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率。
莫业雄[5](2019)在《腹膜后副神经节瘤CT表现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腹膜后副神经节瘤CT表现。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间本院收治的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3例,对患者进行CT扫描,对其病灶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病灶均为单发,其中,1例为异位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即副神经节瘤,其诊断准确。1例为肠胃间质瘤,1例为间叶来源肿瘤。1例病灶包膜有缺陷,其它均有肿瘤细胞异型性和血管内瘤栓。结论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如果是功能性肿瘤,结合临床和CT表现,诊断的准确率高。对于非功能性副神经节瘤,CT增强三期扫描能显示肿瘤的强化特点,多平面重建能更清晰地显示肿瘤周围器官的毗邻关系。腹膜后副神经节瘤CT三期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表现具有一定特征。
查立超[6](2019)在《腹膜后副神经节瘤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总结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围手术期各相关因素,探讨可能影响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预后的因素。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2018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收集其一般资料、辅助检查结果、手术相关因素、肿瘤相关因素等。并对相应患者进行随访,随访采用门诊与电话结合的方式,随访日期截至2019年2月28日,随访内容主要包括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及复发情况。100例患者中男54例(54%),女46例(46%);年龄23-78岁,中位年龄50岁;有症状者59例,其中有高血压症状者40例,无症状者有41例。开放手术组87例,微创手术组13例;手术时间50-520 min,中位手术时间为180 min;术中出血量10-5000 ml,中位出血量100 ml;有术中输血者15例,无术中输血者85例;98例患者行肿瘤完整切除手术,2例患者仅行肿瘤姑息性切除手术;32例患者发生术中高血压,68例未发生术中高血压;7例术后行辅助放化疗,93例未行术后放化疗。肿瘤直径1-19 cm,中位肿瘤直径6 cm;所有患者的肿瘤个数均为单个;肿瘤质地方面,肿瘤为实性者72例,肿瘤为囊实性者28例;91例有肿瘤包膜,9例无肿瘤包膜;16例有肿瘤坏死,84例无肿瘤坏死;肿瘤Ki-67指数<3%者60例,≥3%者40例;肿瘤高分化者75例,肿瘤中低分化者25例;肿瘤有局部侵犯者27例,肿瘤无局部侵犯者73例;肿瘤有局部转移者10例,肿瘤无局部转移者90例。截至随访日期,肿瘤复发者19例(19%),与肿瘤相关的死亡15例(15%)。分析各相关因素,并对可能影响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截至随访日期,所有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为70.4%,其中1年总体生存率97.9%,3年总体生存率89.0%,5年总体生存率80.2%。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无症状(Log-Rank检验:X2=4.294,P=0.038)、肿瘤是否完整切除(Log-Rank 检验:x2=24.523,P=0.000)、有无包膜(Log-Rank检验:x2=23.512,P=0.000)、有无肿瘤坏死(Log-Rank检验:X2=9.036,P=0.003)、Ki-67 指数(Log-Rank 检验:x2=16.031,P=0.000)、肿瘤分级(Log-Rank 检验:x2=20.763,P=0.000)、有无局部侵犯(Log-Rank 检验:x2=8.434,P=0.004)、有无局部转移(Log-Rank检验:x2=7.632,P=0.006)等是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总体生存的重要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Ki-67指数(P=0.017,RR=15.093,95%CI 1.613-141.239),肿瘤有无局部侵犯(P=0.017,RR=4.848,95%CI 1.333-17.637)是影响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截至随访日期,所有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的无瘤生存率为62.3%,其中1年无瘤生存率96.4%,3年无瘤生存率86.2%,5年无瘤生存率74.1%。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Log-Rank 检验:x2=5.314,P=0.021)、有无包膜(Log-Rank 检验:x2=12.404,P=0.000)、有无肿瘤坏死(Log-Rank 检验:x2=9.036,P=0.003)、Ki-67 指数(Log-Rank检验:X2=1O.650,P=O.001)、肿瘤分级(Log-Rank 检验:x2=20.230,P=0.000)、有无局部转移(Log-Rank检验:x2=7.261,P=0.007)等是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无瘤生存的重要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Ki-67指数(P=0.008,RR=6.079,95%CI 1.598-23.121),肿瘤分级(P=0.009,RR=5.372,95%CI 1.535-18.796),肿瘤直径(P=0.044,RR=3.522,95%CI 1.037-11.956)是影响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无瘤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术后1年总体生存率97.9%,3年总体生存率89.0%,5年总体生存率80.2%;1年无瘤生存率96.4%,3年无瘤生存率86.2%,5年无瘤生存率74.1%。肿瘤Ki-67指数、肿瘤局部侵犯是影响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Ki-67指数、肿瘤分级、肿瘤直径是影响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无瘤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Ki-67指数是影响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杨帆[7](2019)在《腹膜后肿瘤的影像诊断、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回顾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腹膜后肿瘤(retroperitoneal tumors,RT)临床少见,占所有肿瘤的0.2-0.6%。早期缺乏明显症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复杂的腹膜后肿瘤与重要血管、神经和器官关系密切。即使对于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在确保手术安全的前提下完整切除腹膜后肿瘤并减少术后并发症仍是一项挑战。研究目的1.回顾分析腹膜后肿瘤的影像诊断。2.回顾分析腹膜后肿瘤的手术治疗和术后并发症。研究方法收集本院2001年10月至2019年1月收治并确诊的192例腹膜后肿瘤患者的病历。181例行根治术(开放手术131例,腹腔镜手术50例)。余1例行超声引导下腹膜后囊肿穿刺引流术,3例行姑息手术,7例行探查术。研究结果1.行 B 超、CT、MRI 和 PET-CT 检查各 106、171、30、19 例。检出率为 96.23%、100%、100%、100%。CT、MRI 和 PET-CT 的良恶性诊断正确率为 77.19%、80.00%、63.16%。单因素分析示肿瘤最大径>9cm是恶性肿瘤的预测因素(P<0.05)。尽管少数腹膜后肿瘤在影像上有较强的特征,仍靠病理才能确诊。2.47例(26.0%)行联合脏器切除,14例(7.7%)行腹部大血管修补重建。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相比,术中输红细胞量少(70±243 vs236±408ml)、手术时间短(164±99 vsl99±99min)、术后住院日短(7±4vs12±8 天)(P<0.05)。术后转入外科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17例(9.4%)。开放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45.0%。最常见的是低热(13.7%),伤口脂肪液化(8.4%),肺部感染(4.6%),泌尿道感染(4.6%)。再次手术率为1.5%。严重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Ⅲ级)的发生率为10.7%。单因素分析示恶性肿瘤、术中出血量≥200ml、手术时间≥180min、术中输红细胞、术中输血浆是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示术中出血量≥200ml和手术时间≥180min是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均<0.05)。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4.0%。最常见的是低热(10.0%),低钾血症(8.0%),呕吐(6.0%),下肢静脉血栓(6.0%)。再次手术率为0。严重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Ⅲ级)的发生率为12.0%。单因素分析示肿瘤最大径≥10cm、术中出血量≥300ml、术中输红细胞量≥500ml是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示术中出血量≥300ml是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均<0.05)。所有患者无围术期死亡。研究结论1.腹膜后肿瘤早期缺乏特异症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CT、MRI、PET-CT的检出率达100%。肿瘤最大径>9cm提示肿瘤为恶性可能。不同类型的肿瘤具有不同的影像学特征,确诊依靠“金标准”病理。2.手术是腹膜后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在手术适应症范围内,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同样安全有效,具有术中输红细胞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日短、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精细操作等手段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赵彤[8](2019)在《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临床特征及诊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s,PGL)是起源于肾上腺外嗜铬组织,并能够分泌一种或几种儿茶酚胺类物质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副神经节瘤被认为起源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副神经节。副神经节瘤好发部位一般位于头颈部、腹膜后、腹部、膀胱等部位,通常根据副神经节瘤的解剖位置来命名,源发于腹膜后的嗜铬细胞瘤被称为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初始的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是由于肿瘤分泌的儿茶酚胺过多引起的,但其解剖位置异于肾上腺起源的嗜铬细胞瘤,正是由于它的罕见性和位置的特殊性常常被误诊为腹膜后其他性质的肿瘤,导致后续治疗尤其是手术治疗前并未进行充分的围手术期的准备,从而使术中及术后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例如术前及术中血压波动变化过大可能导致脑出血,术后低血压导致脑梗、心梗。所以针对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这种误诊、漏诊率高并且围手术期需要特殊准备的疾病如何降低误诊率并完善围手术期准备仍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目的通过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几年收治的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特征和相关治疗,讨论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诊断和治疗。研究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1月至2016年11月间收治的42例术后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患进行回顾性研究,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其流行病学、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方式、术中状况及预后,并应用SPSS22.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对于定性资料使用卡方检验,对于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男性患者发病率高于女性:在42例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中,女性17例(17/42,40.48%),男性25例(25/42,59.52%),女性男性比为1:1.47。患者年龄为4-77岁,平均年龄为44.67±13.73岁。多数就诊于泌尿外科:就诊于泌尿外科33例(33/42,78.57%),其中就诊于肝胆外科8例(8/42,19.05%),就诊于血管外科1例(1/42,2.38%),其中就诊于泌尿外科患者比例高于其他科室。误诊率高:初步诊断正确率只有54.76%,误诊率45.24%。其中初步诊断为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23例(23/42,54.76%),腹膜后肿瘤13例(13/42,30.95%),胰腺肿瘤2例(2/42,4.76%),肾上腺肿瘤2例(2/42,4.76%),胃肠道间质瘤1例(1/42,2.38%),肾肿瘤1例(1/42,2.38%)。患者出现的症状多样:患者中出现头痛/头晕症状18例(18/42,42.86%),心悸症状16例(16/42,38.10%),胸闷症状8例(8/42,19.05%)心慌症状10例(10/42,23.81%),乏力症状5例(5/42,11.90%),视物模糊6例(6/42,14.29%),高血压3例(3/42,7.17%),晕厥1例(1/42,2.38%),以腰痛为主诉入院4例(4/42,9.52%),以腹痛入院7例(7/42,16.67%),体检发现5例(5/42,11.90%),外伤后入院1例(1/42,2.38%)。合并症状:高血压23例(23/42,54.76%)糖尿病4例(4/42,9.52%),左肾萎缩1例(1/42,2.38%),右肾积水1例(1/42,2.38%),术前出现心肌梗塞1例(1/42,2.38%)。肿瘤好发位置:所有患者中肿瘤发生在腹主动脉旁(Zuckerkandl器官处)28例(28/42,66.67%),下腔静脉旁5例(5/42,11.90%),肾周5例(5/42,11.90%),胰腺及十二指肠后方3例(3/42,7.14%),肾脏下极1例(1/42,2.38%)。术前药物准备及术后血流动力学并发症:行术前药物准备患者28例(28/42,66.67%),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未行术前药物准备患者14例(14/42,33.33%),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脑梗赛,4例患者术后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送往ICU治疗,后均在保守治疗下好转。治疗方式及手术并发症:42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开腹手术治疗19例,其中腹腔镜(包括后腹腔镜)治疗18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治疗3例,中转开腹治疗2例。其中1例经腹腔镜治疗患者出现术后淋巴漏,后保守治疗后好转。随访42例,失访2例,随访时间28-86月,平均随访时间52月,其中2例患者术后分别与术后27月及34月年死于肿瘤多发转移,1例患者术后19个月死于心脑血管意外,1例患者术后12月出现复发后行二次手术治疗,二次手术术后17月死于肿瘤转移。功能组肿瘤与非功能组肿瘤比较:男女患病率、年龄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直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37)非功能组肿瘤直径大于功能组肿瘤,术中最高收缩压、血压波动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术中最高收缩压与术中血压波动与功能组明显高于非功能组。腹腔镜组与开放组比较:术中最高收缩压、肿瘤最大径与血压波动幅度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准备组与非术前准备组:最高收缩压与血压波动幅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根据肿瘤的好发位置来说CT或者MRI显示腹膜后肿瘤特别是位于腹主动脉远端自肠系膜下动脉起始处至腹主动脉分叉处位置时需要高度警惕副神经节瘤的可能,即使没有高血压、心慌、心悸等典型症状也要进行肾上腺内分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术前CTA或者3D成像有助于肿瘤术前评估。(2)术前的相关药物准备是必要的,虽然我们的研究显示术中最高收缩压与术中血压差值与是否做术前准备无关,但是这可能和肿瘤功能性和术中对肿瘤的挤压程度有关,也可能因为研究样本不足而导致一定的研究偏倚。但是术前药物准备组相比较未进行药物准备组能更好的预防术后血流动力学并发症。(3)肿瘤的功能性和非功能性与性别、年龄因素无关,术中最高收缩压与术中血压波动与功能组明显高于非功能组,而非功能组肿瘤直径大于功能组肿瘤。(4)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之间无明显血流动力学差异,在术前评估腹腔镜手术可以完成者,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是较好的选择。
蔡明珠,万娅敏,王亚龙[9](2019)在《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MSCT表现》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腹膜后副神经节瘤(PGL)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手术理证实为腹膜后PGL的25例患者的MSCT影像及临床资料。其中无功能性腹膜后PGL9例,功能性腹膜后PGL16例。观察腹膜后PGL的MSCT表现。结果 25例腹膜后PGL患者肿瘤长径为(58.69±35.17)mm。21例位于右侧,4例位于左侧。平扫显示:实性成分CT值(39.92±8.00)HU。3例密度均匀,22例密度不均,主要表现为片状囊性低密度影。动脉期肿瘤实性成分均有明显强化,CT值(104.6±31.48)HU,静脉期21例持续强化,4例强化程度稍下降。无功能腹膜后PGL长径为(65.33±56.42) mm,较功能性腹膜后PGL长径[(54.52±15.82)mm]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P=0.028),平扫及增强结果差异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膜后无功能性腹膜后PGL与功能性腹膜后PGL的MSCT平扫及增强表现具有一致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CT表现可对瘤体作出准确的定位及初步的定性诊断。
轩俊,吴德红,徐霖,李琼,陈虎[10](2018)在《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MSCT影像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MSCT表现,提高对其在术前的诊断水平,预防术中危险情况的发生。方法对2011年1月~2017年1月经手术确诊的36例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其CT影像表现及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病灶均为单发,均位于腹部大血管旁,28例位于腹主动脉周围,8例位于下腔静脉周围; 2)病灶境界清楚,呈类圆形、类椭圆形或呈分叶状肿块; 3)肿瘤最大径<5cm的10例呈实性,直径≥5cm的26例多呈囊实性,肿瘤越大坏死囊变越明显; 8例病灶可见钙化; 4) 36例病灶CT增强动脉期呈不均匀强化,24例动脉期可见迂曲强化血管影,实性肿瘤或肿瘤的实性部分呈"扩散式强化",较大的17例肿瘤坏死囊变后呈"破网征"样改变。结论腹部大血管旁的好发位置以及"扩散式强化"、"破网征"对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二、腹膜后副神经节瘤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腹膜后副神经节瘤1例(论文提纲范文)
(1)腹膜后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与神经鞘瘤的临床及MRI特征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1资料来源 |
2 MRI检查方法 |
3影像学评估 |
4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两组临床特点比较 |
2腹膜后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MRI表现 |
3腹膜后神经鞘瘤MRI表现 |
4两组图像特征比较 |
讨论 |
1腹膜后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和神经鞘瘤的临床特征 |
2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和神经鞘瘤的常规MRI表现比较 |
(2)两种原发性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外科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的诊疗进展 |
2.1 发病机制及病因 |
2.2 分类 |
2.2.1 副神经节瘤 |
2.2.2 按照肿瘤的生物特性分类 |
2.3 诊断 |
2.3.1 哪些患者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 |
2.3.2 实验室检查 |
2.3.3 影像学检查 |
2.3.4 基因检测 |
2.3.5 病理学检查 |
2.4 手术治疗 |
2.4.1 腹膜后副神经节瘤 |
2.4.2 腹膜后神经鞘瘤 |
2.5 预后及其他治疗方法 |
第3章 研究资料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3 分组方法 |
3.4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资料分析 |
4.1.1 一般资料分析 |
4.1.2 初诊情况 |
4.1.3 治疗情况 |
4.2 副神经节瘤组与神经鞘瘤组 |
4.2.1 副神经节瘤功能组与非功能组比较 |
7cm组与直径<7cm组比较'>4.2.2 副神经节瘤直径>7cm组与直径<7cm组比较 |
4.2.3 副神经节瘤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比较 |
4.3 神经鞘瘤组 |
4.3.1 神经鞘瘤良性组与恶性组比较 |
4.3.2 神经鞘瘤开放手术组与腹腔镜手术组比较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CT及MRI对原发性腹膜后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CT及MRI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腹膜后副神经节瘤CT表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诊断结果 |
2.2 病理情况 |
2.3 CT诊断与临床病理验证情况 |
3 讨论 |
3.1 患者的症状特点 |
3.2 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症状表现以及发病原理 |
3.3 对肿瘤的判断标准 |
(6)腹膜后副神经节瘤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1 病例纳入标准 |
1.3.2 病例排除标准 |
1.4 统计学分析 |
1.5 一般临床资料 |
1.6 肿瘤相关资料 |
1.7 治疗相关资料 |
1.8 患者结局 |
第二章 结果 |
2.1 总体生存分析 |
2.2 总体生存的单因素分析 |
2.2.1 患者有无症状的总体生存比较 |
2.2.2 肿瘤是否完整切除的总体生存比较 |
2.2.3 肿瘤有无包膜的总体生存比较 |
2.2.4 肿瘤有无坏死的总体生存比较 |
2.2.5 肿瘤Ki-67 增殖指数的总体生存比较 |
2.2.6 肿瘤分级的总体生存比较 |
2.2.7 肿瘤有无周围侵犯的总体生存比较 |
2.2.8 肿瘤有无局部转移的总体生存比较 |
2.3 总体生存的多因素分析 |
2.4 无瘤生存分析 |
2.5 无瘤生存的单因素分析 |
2.5.1 肿瘤直径的无瘤生存比较 |
2.5.2 肿瘤有无包膜的无瘤生存比较 |
2.5.3 肿瘤有无坏死的无瘤生存比较 |
2.5.4 肿瘤Ki-67 增殖指数的无瘤生存比较 |
2.5.5 肿瘤分级的无瘤生存比较 |
2.5.6 肿瘤有无局部转移的无瘤生存比较 |
2.6 无瘤生存的多因素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附录) |
致谢 |
(7)腹膜后肿瘤的影像诊断、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腹膜后肿瘤的术前影像诊断分析 |
1.1 前言 |
1.2 资料与方法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2.3 统计方法 |
1.3 结果 |
1.3.1 一般资料 |
1.3.2 临床表现 |
1.3.3 术后病理类型 |
1.3.4 肿瘤最大径与肿瘤良恶性的关系 |
1.3.5 术前行B超检查结果分析 |
1.3.6 术前行CT检查结果分析 |
1.3.7 术前行MRI检查结果分析 |
1.3.8 术前行全身PET-CT检查结果分析 |
1.3.9 术前行CTA检查结果分析 |
1.3.10 术前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结果分析 |
1.3.11 术前行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结果分析 |
1.3.12 术前行DSA检查结果分析 |
1.3.13 术前行肾ECT检查结果分析 |
1.4 讨论 |
1.4.1 B超诊断腹膜后肿瘤的应用 |
1.4.2 CT诊断腹膜后肿瘤的应用 |
1.4.3 MRI诊断腹膜后肿瘤的应用 |
1.4.4 PET-CT诊断腹膜后肿瘤的应用 |
1.4.5 CTA、静脉肾盂造影、消化道钡餐造影、DSA、肾ECT检查的应用 |
1.5 小结 |
第二章 腹膜后肿瘤的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回顾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资料与方法 |
2.2.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2.2.2 统计方法 |
2.3 结果 |
2.3.1 肿瘤联合器官切除情况分析 |
2.3.2 关于术中出现腹部大血管损伤的修补重建情况描述 |
2.3.3 根治性开放手术与根治性腹腔镜手术(包括中转开放)的比较 |
2.3.4 经腹膜途径根治性腹腔镜手术与经腹膜后途径根治性腹腔镜手术的比较 |
2.3.5 腹腔镜肿瘤根治性切除术中转开放原因分析 |
2.3.6 转入ICU原因分析 |
2.3.7 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 |
2.4 讨论 |
2.4.1 腹膜后间隙(retroperitoneal space,RS)的解剖学基础 |
2.4.2 腹膜后肿瘤生物学特征 |
2.4.3 临床表现 |
2.4.4 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
2.4.5 术前准备 |
2.4.6 手术治疗技巧 |
2.4.7 术后并发症分析 |
2.4.8 重视术后复查与随访 |
2.5 小结 |
第三章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临床特征及诊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与不足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嗜铬细胞瘤与副神经节瘤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MSCT影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2 结果 |
2.1 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 |
2.1.1 肿瘤的数目、位置、形态、大小 |
2.1.2 肿瘤的密度、钙化、坏死、囊变及强化 |
2.2 病理表现 |
3 讨论 |
四、腹膜后副神经节瘤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腹膜后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与神经鞘瘤的临床及MRI特征比较[J]. 史平安,杜松良,李锐,李萌,许伟,李金锋.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21(09)
- [2]两种原发性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外科治疗[D]. 危志远. 吉林大学, 2021(01)
- [3]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外科治疗[J]. 高海成,肖萌萌,李文杰,张小龙,陈骏,苗成利,罗成华.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20(06)
- [4]CT及MRI对原发性腹膜后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分析[D]. 李颖. 贵州医科大学, 2020(04)
- [5]腹膜后副神经节瘤CT表现分析[J]. 莫业雄. 当代医学, 2019(23)
- [6]腹膜后副神经节瘤预后相关因素分析[D]. 查立超. 青岛大学, 2019(03)
- [7]腹膜后肿瘤的影像诊断、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回顾性研究[D]. 杨帆. 南方医科大学, 2019(07)
- [8]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临床特征及诊疗研究[D]. 赵彤. 郑州大学, 2019(08)
- [9]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MSCT表现[J]. 蔡明珠,万娅敏,王亚龙. 中国实用医刊, 2019(04)
- [10]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MSCT影像分析[J]. 轩俊,吴德红,徐霖,李琼,陈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