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松自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

思茅松自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

一、思茅松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蔡金峰,郁万文,汪贵斌,曹福亮[1](2021)在《不同产地苦楝果实和果核表型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分析不同产地苦楝果实和种核表型性状,探讨其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为苦楝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15个产地苦楝的果实和种核的8个表型性状变异特征、变异来源、表型分化水平、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以及种源的聚类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苦楝各表型性状在产地内和产地间均达到极显着差异,产地间的遗传分化显着。各表型性状在产地内的变异系数变幅为8.24%~20.78%,平均变异系数为14.47%,其中果形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10.14%),种核体积的变异系数最大(22.67%)。8个表型性状在产地间和产地内的平均方差分量百分比分别为18.00%和53.68%,产地间表型分化系数为6.34%~31.80%,均值为23.89%。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果长、果宽、核长、核宽、种核体积和种核百粒重等指标,两两间存在极显着正相关;果形指数与核形指数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其他性状相关性不显着;各表型性状与经度均呈负相关关系,除果形指数和种核百粒重,其余性状指标与纬度也呈负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表明,前两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0.93%,第一主成分反映了果实、种核的大小,第二主成分反映了果实、种核的形状特征。利用欧式平均距离—类间平均连锁法将15个产地分成3大类,湖南长沙产地单独聚为一类,广东汕头、河南信阳、江西南昌和江西井冈山产地聚为一类,其余产地聚为一类。【结论】15个产地苦楝果实和种核表型性状变异丰富,基于表型性状的种质资源筛选潜力较大;产地内变异是苦楝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苦楝果实和种核性状受经度和纬度的双重影响,整体上表现出果实和种核由北向南、由东向西逐渐增大的趋势;聚类结果与产地的地理分布相关性不明显,产地间的表型性状未形成连续变异,呈随机变异的特点。

徐嘉娟,陈婷敬,谢涛,李芳,耿阳阳,朱亚艳,许杰[2](2021)在《山桐子天然居群果实表型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文中提出以贵州3个山桐子天然居群为研究对象,选取32个单株的15个果实表型性状进行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分析、巢式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研究山桐子天然居群果实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水平、变异规律及分化水平,探讨其综合评价方法,以期为山桐子天然居群的保护利用和选择育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山桐子15个果实表型性状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在1.944~2.090之间,平均为2.019,说明山桐子果实性状具有丰富的多样性。15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5.67%~38.57%,以单果饱满种子数(38.57%)、单穗果粒质量(28.72%)、果穗质量(26.63%)、单穗果粒数(26.29%)变异较大,果形指数(5.67%)和果实含油率(7.88%)变异较小。15个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均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说明这些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均存在丰富的变异。居群内变异(38.24%)大于居群间(17.76%),居群间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31.79%,居群内变异是山桐子果实性状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6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85.38%,代表了山桐子果实表型性状的大部分信息,果大小指数、单果质量、果皮质量、果纵径、果横径、单穗果粒数、果穗质量、单穗果粒质量等8个性状是造成山桐子果实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来自P2居群的13号单株综合得分最高,其次为同一居群的14号单株;来自P3居群的27号单株综合得分最低,都是构建遗传多样性丰富的种质资源的宝贵材料。通过聚类分析,欧式距离为12时,32个单株可分为4个类群,与地理来源无密切联系。

李孟菲[3](2021)在《榆树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其果实转录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榆树(Ulmus pumila L.)是我国重要的乡土树种,广泛分布。经过漫长的进化和数千年的人工栽培选育,榆树已经形成了众多变异类型。榆树良种难繁,长较慢,曾出现大范围的病虫害,导致近20年来榆树逐步从各地造林名录上淘汰,榆树种质资源不断丢失,遗传基础越来越少。为此本研究以榆树繁殖系统中重要部位翅果为实验材料,收集榆树种质资源,探究榆树果实和种子表型性状变异,基于SSR分子标记对山东地区榆树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研究,并对榆树果实进行转录组分析,鉴定植物营养素相关基因及果实发育途径,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2018-2019年,在全国9省(市)共收集到214份优质榆树种质资源。以实验室现有的榆树果实为材料,对其中的31个地区,共247份榆树果实和种子资源进行表型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31个种源地榆树果实和种子的9个表型性状存在显着差异,其变异系数为4.848%~22.959%,平均为11.499%。榆树果实表型性状平均变异系数大于榆树种子,表明榆树果实形态比种子形态变异大,榆树果实形态变异更丰富。榆树果实和种子表型性状与海拔、年均降水量及年均气温相关性明显,榆树果实和种子形态与地理气候因子有一定的相关性。2、本研究表明,榆树具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平均等位基因数(Na)均值为2.762,香农多样性指数(I)均值为0.779,观测杂合度(Ho)平均值为0.550,期望杂合度(He)均值为0.471。遗传分化研究表明,96%的遗传变异来自于居群内,仅4%的遗传变异来自于居群间。3、对榆树可食用果实和叶片进行高通量测序,本实验在果实中筛选出1138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包括5231个上调基因和6155个下调基因。通过GO、Map Man和KEGG富集分析,进一步发现数百条途径参与了榆树的果实发育和植物营养物质的生物合成,其中包括“种子成熟”、“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和“苯丙酸生物合成”。脱落酸(ABA)介导的与葡萄糖反应相关的乙烯激活信号途径(如ABI4)与榆树果实发育有关;并预测不饱和脂肪酸途径(如ACX2和SAD)参与榆树果实脂肪酸的组成。此外,已证实榆树果实内的类黄酮和香豆素类化合物(如CYP98A3和CCAOMT1)的生物合成与人类抗癌和机体抗炎性有关。为进一步了解果实发育状况,对幼果、熟果、老果及叶片样品中与“苯丙酸生物合成”和“α-亚麻酸代谢”相关的关键基因进行q RT-PCR分析。推测不饱和脂肪酸和茉莉酸(JA)的生物合成途径与榆树果实发育有关,丁香苷在榆树果实发育早期积累。

朱小虎[4](2019)在《新疆密叶杨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密叶杨(Populus talassica Kom.)是杨柳科(Salicaceae)杨属(Populus)树种,落叶乔木,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河谷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建群种,具有重要的用材和生态价值。本研究在新疆密叶杨资源分布调查的基础上,以在新疆天山中西部山地河谷分布的6个群体样本为材料,采用SSR分子标记对密叶杨不同地域群体、不同年龄群体、雌雄群体以及亲子代群体间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密叶杨种质资源的保护、育种群体策略的制定等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480对SSR引物中筛选获得23对高多态性引物。使用23对SSR引物对密叶杨群体的316个单株进行中性检测,共获得217个等位基因(Na),其中最多为 16 个(引物 GCPM3390、GCPM4046),最少为 2 个(引物 GCPM3264),平均为9.435,有效等位基因数(Ne)在1.663和7.971之间,平均为3.498;23对引物均位于95%置信区间,表明所用SSR引物大部分为中性标记,基本不受外界选择因素的干扰,适用于群体遗传学分析;而从相关位点在群体的分布看,多个位点处于哈-温(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表明密叶杨群体均受到了进化选择因子的影响。(2)应用23个引物对6个密叶杨群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观察杂合度(Ho)平均为0.507,期望杂合度(He)平均为0.641,各位点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介于0.346(GCPM2364)-1.1236(GCPM672)之间,表明密叶杨各群体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6个密叶杨群体间遗传多样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柯蒙(KM)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而库车(KC)最低;6个群体的平均固定指数(F)值分别为0.120、0.181、0.116、0.110、0.130、0.163,仅有6个位点Fis<0说明密叶杨群体杂合子缺失,表现为近交群体;群体遗传分化系数(Fst)均值为0.094,表明密叶杨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低,差异主要来群体内自个体之间,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群体间存在较高水平的基因交流;MANTAL和AMOVA检测表明,密叶杨群体遗传距离与其地理距离呈正相关,89.79%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内个体间,10.21%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其中上游(SY)和下游(XY)相似性最高。密叶杨基因流较大的内在因素可能是由于雄花多且花粉量大,以及种子随风、水传播的缘故。(3)密叶杨群体各龄级的Shannon’s指数和Nei指数在3个龄级中以10-30a龄级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但总体趋势在100年间变化不大,呈现基本稳定的发展势态。各龄级间分化程度较低(Gst=0.015),其中,31-60a和60a以上龄级段遗传相似度最高(0.939),而遗传距离最小(0.011);遗传相似度最低是10-30a和60a以上龄级段(0.896),遗传距离则最大(0.067);各个龄级段遗传分化很小,群体龄级间平均分化系数(Gst)仅为0.015;龄级内遗传变异则达到98%,源自于龄级间遗传变异只有2%。3个龄级的相邻龄级间群体遗传差异小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不同龄级个体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采集样本的区域为密叶杨的核心分布区,各龄级之间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采集样本的区域受人为活动影响相对较小等。(4)在密叶杨群体中,雌亚居群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a)、多态性位点数(Np)、期望杂合度(He)、私有等位基因数高于雄亚居群。雌雄亚居群的观察杂合度(Ho)都低于期望杂合度(He),且近交系数(Fis)均为正值,表明密叶杨雌雄群体的之间存在杂合子缺失的现象。根据似然值最大的原则将6个密叶杨自然群体分为3个理论群组,各包含2个亚居群,分组结果与所在地理位置一致;此外,密叶杨雌雄亚居群间的遗传结构与性别无显着关系,雌雄居群的差异小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差异。下游的雌雄群体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中游和上游,原因在于上游密叶杨种子可顺水而流等影响,导致群体基因流水平较高所致。同一居群的雌雄亚居群迁移率(M)都大于0.8,表明基因交流水平较高。(5)密叶杨半同胞家系和所在采样居群在种群水平上遗传多样性较高(Na=10.26,Ne=4.4498,I=1.511,Ho=0.5208,He=0.6822),且子代群体多样性各参数除了期望杂合度(He)外其他均低于亲本所在群体;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变异集中在群体内个体间(78.53%)。半同胞家系群体内的变异明显小于亲代群体内的变异原因在于:子代各居群样本采自同一株母本,受限于母本遗传多样性基础;子代群体父本来源受地理位置限制;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不同等。对比3个密叶杨半同胞群体,其多样性值为1.029,最高为尼勒克(NLK=1.089),最低库车(KC=0.988)。原因与子代群体父本数量以及亲本间的遗传距离等有关。(6)提出密叶杨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策略。首先采取就地保护的方式,保护新疆伊犁地区喀什河谷流域分布的密叶杨自然群体,为密叶杨长期遗传改良计划实施提供最完整的基本群体保障。同时也要兼顾异地保护,具体可围绕新疆密叶杨群体开展结合优树选择的基因资源收集工作,据此采用SSR分子标记构建核心种质,最大限度地保护密叶杨基因资源;进而通过优树种质资源收集圃、不同目标性状核心种质保存圃,以及优良无性系对比试验林等实现密叶杨种质资源的异地保护和利用。此外,还可以考虑以喀什河流域密叶杨天然林为核心分雌雄选择优良单株输送至合适区域造林,采用落种更新以及自然杂交等方式扩大密叶杨种群的分布数量以及地区,从栽培利用层面实现迁地保存目的。

张深梅[5](2019)在《大别山山核桃坚果表型和营养成分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通过对19个大别山山核桃种群的198个单株表型性状及营养成分的测定与分析,揭示了大别山山核桃种群的表型变异规律,并结合脂肪酸组分和矿质元素的特点,筛选综合表现优良且有选育潜力的种群和单株,研究结果如下:1.大别山山核桃的16个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极显着差异;不同种群间各表型性状的变异范围在1.64%-26.59%之间,平均变异系数为9.96%;所有表型性状中顶生小叶叶宽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大(CV=18.66%),果形指数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小(CV=2.98%);果实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CV=6.02%)小于叶片表型(CV=15.42%),即相对于叶片性状果实表型更稳定;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性状间达到极显着相关的有37对,达到显着相关的有9对;种群间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61.46%,种群间变异是大别山山核桃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在果实表型优异的种质资源选择上,JWB、JWC、JGX、JSL和JSW 5个种群表现优秀,可在其中选育出籽大壳薄产量高的优质大别山山核桃2.脂肪酸是大别山山核桃果实的主要营养成分,脂肪酸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已成为衡量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大别山山核桃种仁含油率为65.40±2.75%,油脂主要由8种脂肪酸组成,各组分含量从大至小排序依次为油酸(74.98±4.34%)>亚油酸(15.49±4.01%)>棕榈酸(5.89±0.36%)>硬脂酸(1.77±0.18%)>α-亚麻酸(1.28±0.24%)>顺-11-二十碳烯酸(0.22±0.02%)>棕榈烯酸(0.19±0.04%)>花生酸(0.16±0.01%),其中饱和脂肪酸的平均含量为7.82±0.41%,不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为92.18±0.41%;8种脂肪酸的平均变异系数为5.16%,变异范围在0.45-24.32%之间,脂肪酸的平均变异系数小于表型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达到极显着相关的有27对;脂肪酸含量丰富配比优异的种群有JSW、JGT和JGS,优良的单株有以下8个:JGZ01、JGX06、JGX07、JGX11、JGX20、JGN14、JTY10和JTY15。3.大别山山核桃种仁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11种矿质元素平均含量从多到少依次为钾>磷>镁>钙>锰>锌>铁>硼>铜>钠>硒,其中钾元素平均含量最高3068.42±577.74 mg/kg,其次为磷元素2384.84±266.58 mg/kg,硒含量最低仅0.0093±0.0059 mg/kg;11种矿质元素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8.73%,范围在2.71%-97.21%之间,种群间变异系数均大于种群内,且矿质元素的平均变异系数大于表型性状和脂肪酸性状;各元素相关性分析表明,达到极显着相关的有29对,达到显着相关的有3对。矿质元素综合品质较好的种群有HTB、JCZ、JGS和JGT,表现良好的单株有以下6个:JWZ 03、JWZ 09、JWZ 14、JWZ 15、JWC 01和JGN 11。4.通过对19个种群的果实表型和营养性状进行综合评价,表现优良的种群有JSW、JGS和JGT,主要信息如下:JSW种群,其种仁脂肪酸含量和配比优异,蒲壳薄,表型优秀,鲜出籽率、出仁率、饱满籽率均很高,是集产量高、营养好、外形美观等优点于一体的优质种群。JGS种群,其种仁脂肪酸配比优异,矿质元素含量多,是营养物质丰富、出仁率高的种群。JGT种群,矿质元素和脂肪酸性状都很优良,是营养价值高的小果大别山山核桃。综合表现优异的单株为JGX 11,是集表型优异、营养丰富、产量高等特点的优质单株,可将其作为优质母株扩大繁殖。本研究通过对大别山山核桃表性性状及营养成分的分析,发现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种群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其种仁也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为大别山山核桃良种选育、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为大别山山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王瑶[6](2019)在《马尾松毛虫地理种群遗传分化和谱系地理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 Walker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松毛虫属(Dendrolimus),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森林害虫之一。马尾松毛虫广泛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各省、市、自治区,经常大面积爆发,严重影响林木生长发育。为了探讨马尾松毛虫地理种群间遗传结构、种群动态、起源及扩散,本研究从9个省份(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重庆、贵州、广东、广西和安徽)收集了 15个地理种群的样本,每个种群3~4个样本,共计48个样本。实验采用两种分子标记方法进行分析,一种是核糖体DNA内部转录间隔区ITS1标记,另一种是线粒体基因标记;基于两种分子标记分析马尾松毛虫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及其系统发育。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松毛虫属ITS1序列及线粒体基因序列的测定:利用特异性引物对ITS1序列完成PCR扩增、测序,剔除测序失败的样本,整理去除两端测序不准的碱基后,最终获得42条ITS1序列片段,长652bp。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 HiSeq测序方法)获得了松毛虫属58条线粒体基因序列,其中马尾松毛虫44条,云南松毛虫2条,思茅松毛虫12条。云南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线粒体序列用于松毛虫属内系统发育研究,另外云南松毛虫还作为马尾松毛虫不同地理种群系统发育的外群。2、马尾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及其系统发育分析:马尾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417bp,A+T含量为79.6%,包括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一段长度为320bp的A+T富集区,无基因重排。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13个蛋白编码基因构建了鳞翅目蛾类13个科32种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鳞翅目蛾类各科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为:((((((((毒蛾科+灯蛾科)+夜蛾科)+舟蛾科)+(尺蛾科+(蚕蛾科+(天蛾科+大蚕蛾科))))+枯叶蛾科)+(螟蛾科+草螟科))+卷蛾科)+蝙蝠蛾科)。松毛虫属内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马尾松毛虫与6种近缘种的系统发育关系为:(((((油松毛虫+文山松毛虫)+赤松毛虫)+落叶松毛虫)+(思茅松毛虫+云南松毛虫))+家蚕)。3、马尾松毛虫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在马尾松毛虫线粒体全基因组中挑选三个变异最快的基因序列(ND2-COX1-ND5),以下统称为组合基因。以ITS1和组合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9个省份采样点的马尾松毛虫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分子标记均显示四川、广西、贵州种群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表明三者可能是祖先种群;湖南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均较低,可能是一个年轻种群,或刚经历过瓶颈效应;其他种群均呈现出高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样性,说明这些种群可能是由一个较小的有效种群入侵而快速增长形成的,进化历史较短,虽然通过变异积累了单倍型的多态性,但却还未能积累核苷酸序列的多样性,也证明这些种群是较年轻的种群。4、马尾松毛虫不同地理种群系统发育及遗传结构分析:基于马尾松毛虫ITS1序列采用邻接法(NJ)构建系统发育树。ITS1分子标记将马尾松毛虫种群分为两个大分支A和B,A分支以长江中下游平原种群为主,另包括贵州锦屏、广西桂林和四川达州的部分种群,分支内部没有显着地理支系;B分支包括四川盆地种群、广西百色和广东罗定种群,三个种群各自聚类。遗传结构分析显示,A分支内部遗传分化系数FST较小,有较大的基因流,B分支内部遗传分化系数FST较大,缺乏基因交流,遗传分化明显。舍弃由于测序失败导致样本量不足的种群,剩余12个地理种群,根据系统发育分析将其分为3大群组,湖北大悟、湖北黄冈、湖南郴州、湖南东安、江西于都和安徽种群为一组,四川达州、四川宜宾、重庆南川和贵州锦屏种群为一组,广东罗定种群与广西百色种群为一组。对3大群组进行AMOVA分析,结果显示,3大群组间的遗传变异占54.73%,3大种群内部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变异仅占7.05%,另外38.22%的遗传差异来自地理种群内部个体间。基于马尾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标记,分别构建NJ和贝叶斯系统发育树。系统发育分析将马尾松毛虫种群分为四大分支:A支是以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为主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理种群(D.pun HBDW,D.pun HBHA,D.pun HNCZ,D.pun HNDA,D.pun JXYD,D.pun JXXG,Dpun AHHF),外加广西桂林种群(D.pun GXGL)和贵州种群(D.pun GZJP)的部分样本;广东罗定种群(D.pun GDLD)以100的支持率聚为B支;C支是以四川盆地为主的地理种群(D.pun.CQNC,D.pun.CQYB,D.pun.SCDZ),外加贵州锦屏(D.pun GZJP)种群的两个样本和湖南东安(D.pun HNDA)的一个样本;D支为广西百色(D.pun GXBS)和四川宜宾(D.pun SCYB)种群。遗传结构分析显示,四大分支除了D分支外,其他分支内部遗传分化水平相对较低,A支内部遗传分化水平最低。根据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和地理位置将马尾松毛虫分为2大群组,长江中下游平原种群和贵州锦屏种群为一组,四川盆地种群、广东和广西种群为一组,对其进行AMOVA分析,结果显示马尾松毛虫种群内的遗传分化很高,大部分分布在地理种群个体间。综合两种分子标记的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种群初步具有相对独立的地理分布,各大群组代表不同的遗传谱系,各自独立进化。同时地理种群内部个体间也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马尾松毛虫地理种群历史动态研究和溯祖时间分析:基于两种分子标记(ITS1和组合基因)分析马尾松毛虫种群的Tajima’s D和Fu’s Fs值,结果均显示马尾松毛虫种群近期经历过种群扩张。BSP分析结果显示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马尾松毛虫种群处于稳定状态,直到距今10万年前,马尾松毛虫种群开始急剧扩张。对马尾松毛虫不同地理种群的溯祖分析显示马尾松毛虫分歧开始于34.74万年前(95%HPD:38.92~30.58万年前),对应中国第四纪冰期的庐山冰期(37~24万年前),大规模的分歧开始于10~7万年前,与BSP分析结果相吻合。综合遗传多样性分析、系统发育分析和溯祖时间分析,初步推测,四川宜宾和广西百色种群可能是马尾松毛虫在庐山冰期时的避难所,也是庐山冰期后的扩散起点。马尾松毛虫种群经历了冰期-间冰期的冷暖交替,两个起源地种群自西向东开始扩散,四川宜宾种群经贵州向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扩散,广西种群向东扩散到广东地区。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两种标记首次对马尾松毛虫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种群动态、起源及扩散进行研究,揭示了马尾松毛虫的起源和分化状况,为分析其适应性进化、制定相应的精准防控措施等提供了分子理论依据。

王晓丽[7](2019)在《材用云南松种质保存库构建及保存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云南松种源区划为主,结合云南松的地理分布情况,在云南松全分布区内选取干形通直圆满,具有材用代表性的天然居群26个,每个居群选取30棵样株,共计780棵样株进行群体试验。以样株的18个数量性状测定值作为表现型值数据,以样株的SRAP标记信息作为分子标记数据,在分析材用云南松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基础上,探讨其原地保存和异地保存的样本策略,以期解决云南松种质资源保存中样本选取地确定、样本数量等关键技术问题,为云南松优良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样本抽取策略的方法依据和种质材料来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材用云南松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根据18个数量性状的表现型值和SRAP标记数据,对材用云南松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研究结果,揭示出云南松表型性状在居群内的方差分量百分比(54.23%)大于居群间的方差分量百分比(21.46%),居群间表型方差分化系数为29.02%、表型频率分化系数为0.0855;SRAP标记分析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为0.1013、基因流为4.4357,居群内的方差分量百分比(87%)大于居群间的方差分量百分比(13%)。认为材用云南松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均表现出多态性,且其遗传多样性主要存在于居群内。18个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存在显着差异,多重比较表明,云南双江(1)、云南龙陵、云南马关、云南曲靖、云南永仁、贵州册亨、贵州水城、云南丽江和西藏察隅9个居群的表型遗传多样性更为丰富;SRAP标记遗传多样性研究表明,四川米易、西藏察隅和云南新平3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更为丰富。研究结果阐明了材用云南松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并得出遗传多样性相对丰富的具体居群,为材用云南松种质保存库构建中组内抽样比例的确定和原地保存策略研究中优先保存群体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2)材用云南松种质保存库构建策略分别构建表现型值、SRAP标记信息、整合表现型值和SRAP标记信息三种数据类型各自不同抽样比例的种质子集,研究材用云南松种质保存库构建(异地保存)策略。结果表明以表现型值为基础数据、基于欧氏距离构建的种质子集中,20%抽样比例种质子集的表型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值极显着大于原种质集,且20%抽样比例时,变异系数变化率和方差差异百分率最大、极差符合率和表型保留比例较大、均值差异百分率较小,优于其他3种抽样比例;以SRAP标记信息为基础数据、基于Nei’s距离构建的种质子集中,评价参数的均值t检验和方差F检验以及相关系数比较,40%和30%抽样比例优于其他2种抽样比例,考虑种质资源保存的工作量及成本,30%为适宜抽样比例。以整合表现型值和SRAP标记信息为基础数据、基于混合遗传距离构建的种质子集,数量性状评价综合分析,30%抽样比例优于其他3种抽样比例;质量性状评价综合分析,40%和30%抽样比例优于其他2种抽样比例;综合两类性状参数评价结果,30%抽样比例优于其他3种抽样比例。对比三种数据类型及其相应的适宜构建策略所获得的种质保存库的效果,表明整合表现型值和SRAP标记信息采用混合遗传距离的构建策略,优于单独使用表现型值或SRAP标记数据采用其各自适宜遗传距离的构建策略,体现在其种质子集内样株间的变异更大、差异性和频率分布检验更灵敏及种质子集与原种质集的相关性更好。据此提出按地理来源分组、采用混合遗传距离和不加权类平均法聚类、30%抽样比例、改进的最小距离逐步取样法组内取样的策略,是材用云南松种质保存库构建的适宜抽样策略,并构建出包含234株样株的种质保存库,作为材用云南松种质资源异地保存的总体样本。(3)材用云南松原地保存策略根据SRAP标记信息,采用多项式回归统计分析技术,建立遗传标记捕获曲线和模型,开展材用云南松原地保存策略研究。结合曲线和模型分析,表明对于多态位点百分率,抽样10-12个群体、每群体抽样20-24株,其代表性可达95%以上。据此,确定原地保存时的样本量策略为,群体样本量12个,群体内个体样本量24株,每群体适宜保存面积5.0hm2。采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混合评价参数Mmix(I)和混合遗传距离Dmix,对26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评价和排序,同时结合26个居群的地理分布和云南松的种源区划,最终确定云南新平、四川米易、西藏察隅、云南香格里拉、云南福贡、云南龙陵、云南丽江、广西乐业(2)、云南双江(1)、贵州水城、云南永仁和贵州册亨12个居群为原地保存群体。综上,本研究提出了既包含群体和群体内个体的样本量,又包含需优先保存的群体信息的原地保存策略,在保证群体样本量的前提下,使得保存群体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利于实现材用云南松优良种质资源永久保存的目的和要求。

邓丽丽[8](2017)在《云南松不同茎干类型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提出云南松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乡土树种,是分布区域的主要用材树种,云南松不仅耐干旱瘠薄,对环境适应性极强,而且其天然更新能力强,生长迅速,对区域的经济、生态均具有着重要意义。但目前云南松林出现衰退的现象,林分内弯曲、扭曲等不良个体增加,迫切需要对该树种开展遗传多样性研究,以期为云南松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指导。目前,针对云南松衰退机制研究相对较少,而对通直茎干类型和扭曲茎干类型云南松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比较研究更少。因此,本研究以云南松主要分布区的昆明市宜良县、玉溪市新平县和楚雄州禄丰县3个地点为采样点,在每个地点的采样林分内按不同林层及不同茎干类型采集针叶、球果,以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遗传多样性,分析不同茎干类型间遗传变异程度及遗传结构。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对12个云南松群体共20个表型性状的变异分析可知:20个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广泛的变异,变异系数波动于7.77%-38.97%。SSR标记分析中等位基因数(3.983)、有效等位基因数(1.765)、Shannon’s信息指数(0.661)、观察杂合度(0.358)和多态性位点百分率(96.1%)均显示云南松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说明云南松在遗传改良的利用上前景广阔,云南松可作为良种选育繁育的重要树种,通过群体选择和优树选择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取得较大遗传增益。(2)表型多样性分析显示云南松针叶、球果和种子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分别为8.24%、1.70%和6.81%。SSR标记分析结果中,遗传分化系数为0.012,基因流平均为26.938。说明云南松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因此,对云南松种质资源进行保护时,应以原地保护方式为主,可保存少数群体、且每个群体保存尽可能多的个体为宜,以更加完整地保护云南松的遗传多样性。如需进行异地保存时,应该从少量群体中采样,且每个群体采尽可能多的个体,以尽量保存云南松群体内变异。(3)在对通直和扭曲类型群体的比较中,表型性状和SSR标记分析均显示各性状在通直类型群体和扭曲类型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存在着差异,但二者的差异并不大。说明在对云南松林进行择伐时,根据茎干类型去直留弯或去弯留直对云南松的遗传多样性的变化影响不大,但考虑到云南松以天然更新为主,去弯留直可保留长势较好的植株作为更新母树,从而有利于云南松茎干的改良,以提高云南松林的利用价值与经济效益。

许玉兰,蔡年辉,白青松,何承忠,王大玮,段安安,康向阳[9](2017)在《基于微卫星分子标记的云南松及其近缘种遗传关系分析》文中认为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云南松分布区内或相邻地区的松属双维管束亚属3种、3变种及扭曲的云南松共7个种或变种(变型)进行遗传分析。利用9对SSR引物,从7个种或变种(变型)100份材料中检测出31个等位基因,单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6个,平均3.4个;思茅松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而细叶云南松较低。基于Nei’s遗传距离利用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数法(UPGMA)聚类,云南松等7个种、变种(变型)可以分成3大类,其中马尾松和思茅松各自独立成为一类,其余5个种、变种(变型)聚为一类,以云南松与扭松的遗传关系最近,无明显的遗传分化,它们的表型变异可能由人为生产活动的负向选择或环境恶化引起。

许玉兰[10](2015)在《云南松天然群体遗传变异研究》文中认为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是分布于我国西南亚热带山地的重要树种,具有喜光、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木材用途广等特点,在当地林业生产和生态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云南松林分中出现低矮、弯曲、扭曲等不良个体,优良基因资源逐渐减少,甚至形成生态小种地盘松、变型扭松等特殊类型。云南松种群退化的原因众说纷纭,尚无定论。揭示云南松群体遗传变异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解析云南松与扭松、地盘松等特殊类型间的遗传关系,对于云南松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种群重建以及进一步遗传改良策略的制定等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采用形态性状和SSR分子标记分析手段,选取不同分布区域20个群体、不同海拔高度9个群体以及不同变异类型的云南松群体为研究对象,就云南松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群体间和群体内的遗传变异特点、遗传多样性分布格局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云南松针叶性状和球果性状在各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极显着差异,遗传变异丰富;不同海拔梯度中以低海拔梯度的群体表型变异比较丰富,但无显着的海拔梯度变异规律;群体间针叶长/叶鞘长的变异系数最大,针叶束粗、针叶长的变异系数最小,说明这两个性状受环境影响小些;同一性状在群体间以分布区南端的群体变异系数最高。SSR分子标记分析表明,云南松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3.7、有效等位基因数2.0、期望杂合度0.429、观察杂合度0.470、Shannon’s信息指数为0.787,遗传多样性在松属中处于中等水平,以分布区南端群体较高;尽管各群体间在表型性状方面表现出极显着的差异,但SSR遗传多样性指标在群体间差异并不显着。(2)云南松不同群体间的表型分化较低,绝大多数变异存在于群体内,其中针叶性状的表型分化系数波动于31.07%-81.81%,平均为49.42%;而球果性状的表型分化系数变动于5.85%-33.51%,平均为17.41%;SSR分子标记分析表明20个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052,进一步说明云南松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与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结果呈正相关,但不显着;遗传结构分析表明20个群体可能来源于3个原始的遗传群体,其中YJ和SJ群体明显地分离于其它群体,但群体间无明显的遗传结构;云南松以异交为主,近交系数<0且接近于0;群体间基因流达到7.525,云南松生物学特性以及大面积的连续分布决定群体间的基因流比较强,从而消弱群体间的遗传分化。(3)云南松针叶性状及其SSR遗传多样性指标均与地理、气象和土壤因子间存在一定相关关系,表现为低纬度、低海拔、温暖、降水量多的环境下遗传多样性丰富;球果性状与地理、气候、土壤因子间的相关性较弱,不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趋势;不同海拔梯度群体间的表型性状和SSR遗传多样性指标与土壤因子、海拔差异间均未检测到显着相关;Mantel检测表明云南松群体表型变异和SSR分子标记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各群体的聚类与地理距离相关性不明显,群体遗传距离的地理变异方式较弱,遗传变异不存在明显的IBD,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也未达到显着水平,但IBE的作用明显高于IBD的作用,表明地理、气候和土壤因子对云南松群体间的分化有一定的影响。(4)SSR分子标记分析揭示云南松与地盘松、扭松和细叶云南松间并无明显遗传分化。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云南松及思茅松、高山松、马尾松、细叶云南松、地盘松和扭松共7个种、变种(变型)的分析表明,思茅松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而细叶云南松较低。基于Nei’s遗传距离利用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数法(UPGMA)聚类,云南松等7个种、变种(变型)可以分成3大类,其中马尾松和思茅松各自独立成为一类,余下的5个种、变种(变型)聚为一类,以云南松与扭松的遗传关系最近,其次是细叶云南松,无明显的遗传分化,即属于同一个物种,它们的表型变异可能由长期负向选择和环境恶化引起。(5)以云南松遗传多样性保护为核心,确定了云南松优先保护群体和保护策略。鉴于云南松生态环境差异引起群体遗传分化的作用大于地理距离引起的差异,应在不同地理区域选择一定数量的群体进行原地保护,其中应优先选择分布区南端遗传多样性高的群体。考虑云南松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应尽可能实现优势群体遗传资源的整体保护,或从群体中选优迁地保护;应充分考虑高纬度、高海拔等极端条件下群体的遗传资源保护,保留拓展云南松栽培范围以及适应性研究的有利材料。鉴于云南松群体间遗传分化较低,一些表型变异较大的群体与长期负向选择和环境恶化有关的认识,对于立地条件较好的林分,可通过选择伐除林分中低矮、弯曲、扭曲等不良个体,保留树干通直、生长优势突出的优株,依靠自然落种更新实现林分改良;对于立地条件较差的林分,可选用云南松良种苗木结合改土集水等栽培措施逐步更新改造,恢复云南松种群优势,优化生态功能,实现珍贵林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二、思茅松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思茅松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产地苦楝果实和果核表型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采集
    1.2 表型性状的测定方法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苦楝果实和果核表型性状差异分析
    2.2 苦楝果实和果核表型性状变异特征
    2.3 苦楝果实和果核表型性状的表型分化
    2.4 苦楝果实和果核表型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
    2.5 果实和果核表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2)山桐子天然居群果实表型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采集
    1.2 表型性状测定
    1.3 含油率测定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山桐子果实表型性状变异特征
    2.2 山桐子果实表型性状变异来源及居群变异规律
    2.3 山桐子果实表型性状变异来源及居群间表型分化
    2.4 山桐子果实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2.5 山桐子果实表型性状聚类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3)榆树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其果实转录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榆树研究进展
        1.1.1 榆树简介
        1.1.2 榆树育种
        1.1.3 榆树的抗逆性
        1.1.4 榆树的遗传多样性
    1.2 转录组测序分析
        1.2.1 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进展
        1.2.2 转录组技术在果实上的应用
    1.3 遗传多样性
        1.3.1 遗传多样性概述
        1.3.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榆树种质资源收集
    2.1 榆树种质资源收集
第三章 不同种源榆树果实和种子表型性状研究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表型形状测量
        3.2.2 数据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榆树果实和种子表型多样性
        3.3.2 榆树果实和种子表型性状间的主成分分析
        3.3.3 榆树果实和种子表型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3.4 榆树果实和种子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山东地区榆树遗传多样性研究
    4.1 研究材料
        4.1.1 实验材料
        4.1.3 主要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基因组DNA提取
        4.2.2 琼脂糖凝胶电泳
        4.2.3 PCR扩增
        4.2.4 SSR引物筛选
        4.2.5 SSR荧光标记检测
    4.3 数据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引物位点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4.2 哈迪-温伯格平衡
        4.4.3 遗传分化分析
        4.4.4 遗传结果分析
    4.5 讨论
        4.5.1 遗传多样性
        4.5.2 遗传分化和遗传结构
第五章 榆树果实转录组分析
    5.1 实验材料
        5.1.1 植物材料
        5.1.2 实验试剂
        5.1.3 实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RNA提取及检测
        5.2.2 文库构建和从头组装
        5.2.3 榆树果实基因表达量计算及富集分析
        5.2.4 qRT-PCR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测序数据质量
        5.3.2 转录本拼接
        5.3.3 从头组装
        5.3.4 基因功能注释
        5.3.5 差异表达基因计算
        5.3.6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
        5.3.7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富集
        5.3.8 荧光定量PCR验证
        5.3.9 果实发育不同阶段植物营养素相关基因的qRT-PCR分析
    5.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4)新疆密叶杨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进展
    1.2 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取样策略
    1.3 植物遗传多样性及致濒因素研究
    1.4 植物遗传变异空间分布格局变化
    1.5 植物遗传变异时间分布格局变化
    1.6 植物雌雄株群体遗传多样性变化
    1.7 问题及展望
2 新疆天山河谷密叶杨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样品采集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密叶杨DNA提取及质检
        2.2.2 SSR引物筛选及多态性检测
        2.2.3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中性检测
        2.2.4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Hardy-Weiberg平衡检测
        2.2.5 密叶杨群体近交检测
        2.2.6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3 小结
3 新疆密叶杨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采集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密叶杨地理居群遗传多样性差异
        3.2.2 密叶杨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3.3 小结
4 新疆密叶杨时间尺度群体遗传变异分析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样品采集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分析
        4.2.1 密叶杨不同龄级群体间遗传多样性差异
        4.2.2 密叶杨龄级内遗传结构分析
        4.2.3 密叶杨龄级内与龄级间的分子方差分析(AMOVA)
    4.3 小结
5 新疆密叶杨雌雄株遗传变异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样品采集
        5.1.2 实验方法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结果分析
        5.2.1 密叶杨雌雄株群体遗传多样性差异
        5.2.2 密叶杨雌雄株群体遗传结构
        5.2.3 密叶杨雌雄株群体遗传变异时间分布格局变化
    5.3 小结
6 密叶杨半同胞家系子代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样品采集
        6.1.2 实验方法
        6.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密叶杨半同胞家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6.2.2 密叶杨半同胞家系与所在居群遗传多样性对比
        6.2.3 密叶杨半同胞家系与群体遗传多样性对比
    6.3 小结
7 讨论
    7.1 密叶杨SSR引物开发及群体遗传多样性特点
    7.2 密叶杨群体遗传结构特点及其成因
    7.3 新疆喀什河谷密叶杨时间尺度群体遗传变异特点
    7.4 新疆喀什河谷密叶杨雌雄株遗传多样性分析
    7.5 密叶杨半同胞家系子代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
    7.6 密叶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策略
8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清单
致谢

(5)大别山山核桃坚果表型和营养成分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大别山山核桃种质资源概况
        1.1.1 大别山山核桃的地理分布及生境条件
        1.1.2 大别山山核桃的群落结构及生物学特性
        1.1.3 大别山山核桃研究进展
    1.2 表型多样性研究进展
    1.3 坚果营养成分的研究
        1.3.1 脂肪酸营养价值及作用
        1.3.2 果实中脂肪酸的研究进展
        1.3.3 矿质元素的营养价值及作用
        1.3.4 果实中矿质元素的研究进展
        1.3.5 山核桃果实中其他营养元素
    1.4 坚果品质综合评价的研究进展
    1.5 本项目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意义
    1.6 技术路线
2 大别山山核桃果实与叶片的表型多样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采样地概况
        2.1.2 果实与叶片采集
        2.1.3 表型测定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果实与叶片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的变异特征
        2.2.2 大别山山核桃的表型性状变异特征
        2.2.3 大别山山核桃果实及叶片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
        2.2.4 大别山山核桃种群间表型分化
        2.2.5 大别山山核桃种群聚类分析
        2.2.6 大别山山核桃表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2.3 讨论
        2.3.1 大别山山核桃不同种群的表型变异来源
        2.3.2 大别山山核桃果实与叶片表型的变异特征
        2.3.3 大别山山核桃的重要性状及经济效益
3 大别山山核桃种仁脂肪酸组分比较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处理
        3.1.2 种仁脂肪含量测定
        3.1.3 种仁脂肪酸组分测定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19 个种群的种仁脂肪酸组分及含量比较
        3.2.2 大别山山核桃种仁脂肪酸变异特征
        3.2.3 大别山山核桃种仁脂肪酸相关性分析
        3.2.4 大别山山核桃种仁脂肪酸营养配比分析
        3.2.5 大别山山核桃种仁脂肪酸主成分分析
    3.3 讨论
        3.3.1 大别山山核桃种仁脂肪酸组分的特点
        3.3.2 大别山山核桃脂肪酸优株比较
4 大别山山核桃种仁矿质元素含量比较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品处理
        4.1.2 矿质营养元素测定方法
        4.1.3 主要仪器和试剂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19 个种群的种仁矿质元素含量比较
        4.2.2 19 个种群的种仁矿质元素的变异特征
        4.2.3 19 个种群的种仁矿质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4.2.4 19 个种群的种仁矿质元素的主成分分析
    4.3 讨论
        4.3.1 大别山山核桃种仁矿质元素特征
        4.3.2 大别山山核桃矿质元素优株选育
5 大别山山核桃种质资源综合评价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样品处理
        5.1.2 数据处理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种群的大别山山核桃考种差异性分析
        5.2.2 大别山山核桃果实表型与营养性状的综合主成分分析
    5.3 讨论
        5.3.1 大别山山核桃的考种特征
        5.3.2 大别山山核桃种质资源综合评价
        5.3.3 大别山山核桃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6)马尾松毛虫地理种群遗传分化和谱系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马尾松毛虫概述
        1.1.1 马尾松毛虫的形态学特征
        1.1.2 马尾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
        1.1.3 马尾松毛虫的危害情况及其防治措施
        1.1.4 系统发育学研究
    1.2 分子谱系生物地理学概述
    1.3 分子谱系生物地理学常用的分子标记
        1.3.1 蛋白质分子标记
        1.3.2 DNA分子标记
        1.3.3 线粒体基因组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2 马尾松毛虫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2.1 前言
    2.2 样本采集
    2.3 实验方法
        2.3.1 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及基因注释
        2.3.2 序列特征分析
        2.3.3 系统发育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马尾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
        2.4.2 云南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分析
        2.4.3 松毛虫高级阶元系统发育关系
        2.4.4 松毛虫属内系统发育关系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ITS1研究马尾松毛虫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3 实验方法
        3.3.1 基因组总DNA提取、PCR扩增与测序
        3.3.2 遗传多样性分析及遗传结构分析
        3.3.3 系统发育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马尾松毛虫ITS1序列特征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3.4.2 系统发育分析
        3.4.3 单倍型分析
        3.4.4 种群遗传结构
    3.5 讨论
        3.5.1 遗传多样性分析
        3.5.2 系统发育分析
        3.5.3 种群遗传结构
        3.5.4 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历史
    3.6 本章小结
4 马尾松毛虫谱系地理学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
    4.3 实验方法
        4.3.1 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及基因注释
        4.3.2 系统发育分析
        4.3.3 时间进化树的构建
        4.3.4 遗传结构及单倍型网络图构建
        4.3.5 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马尾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特征
        4.4.2 基于蛋白编码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4.4.3 遗传多样性和单倍型网络(Network)分析
        4.4.4 地理种群遗传结构
        4.4.5 溯祖时间分析
        4.4.6 种群历史动态变化
    4.5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7)材用云南松种质保存库构建及保存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目的与意义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林木种质资源异地保存策略(种质保存库或核心种质库构建策略)研究进展
        1.2.2 林木种质资源原地保存策略研究进展
        1.2.3 云南松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用云南松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2.1 研究材料
    2.2 研究方法
        2.2.1 表型性状测定
        2.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材用云南松各居群18个表型性状的变异分析
        2.3.2 材用云南松居群间的表型分化估算和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分析
        2.3.3 依据表型性状的材用云南松居群间的聚类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材用云南松SRAP标记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3.1 研究材料
    3.2 研究方法
        3.2.1 材用云南松干叶DNA提取和检测
        3.2.2 材用云南松SRAP-PCR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
        3.2.3 材用云南松SRAP标记的引物筛选
        3.2.4 材用云南松SRAP-PCR扩增产物检测
        3.2.5 材用云南松SRAP标记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材用云南松干叶DNA的提取和检测
        3.3.2 材用云南松SRAP标记的引物筛选
        3.3.3 材用云南松SRAP-PCR扩增产物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检测
        3.3.4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材用云南松遗传多样性参数评价
        3.3.5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材用云南松居群间亲缘关系的聚类分析
        3.3.6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材用云南松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方差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表现型值构建材用云南松种质保存库
    4.1 研究材料
    4.2 研究方法
        4.2.1 表型性状测定
        4.2.2 表型性状数据标准化
        4.2.3 种质保存库的构建
        4.2.4 种质保存库的检测评价
        4.2.5 种质保存库的确认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原种质集与不同抽样比例种质子集性状指标的均值t检验和方差F检验
        4.3.2 原种质集与不同抽样比例种质子集性状指标的频率分布X~2检验
        4.3.3 原种质集与不同抽样比例种质子集性状指标的表型相关分析
        4.3.4 原种质集与不同抽样比例种质子集性状指标的表型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
        4.3.5 不同抽样比例种质子集表型保留比例、均值差异百分率、变异系数变化率、极差符合率、方差差异百分率对比分析
        4.3.6 种质保存库的确认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SRAP分子标记构建材用云南松种质保存库
    5.1 研究材料
    5.2 研究方法
        5.2.1 SRAP分子标记
        5.2.2 种质保存库的构建
        5.2.3 种质保存库的检测评价
        5.2.4 种质保存库的确认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原种质集与不同抽样比例种质子集遗传多样性比较
        5.3.2 原种质集与不同抽样比例种质子集遗传多样性指标的均值t检验和方差F检验
        5.3.3 原种质集与不同抽样比例种质子集的相关系数比较
        5.3.4 种质保存库的确认
    5.4 小结
第六章 整合表型性状和分子标记数据构建材用云南松种质保存库
    6.1 研究材料
    6.2 研究方法
        6.2.1 表型性状测定和表型性状数据标准化
        6.2.2 SRAP分子标记
        6.2.3 种质保存库的构建
        6.2.4 种质保存库的检测评价
        6.2.5 种质保存库的确认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原种质集与不同抽样比例种质子集数量性状检测评价
        6.3.2 原种质集与不同抽样比例种质子集分子标记信息检测评价
        6.3.3 种质保存库的确认
    6.4 小结
第七章 材用云南松原地保存策略
    7.1 研究材料
    7.2 研究方法
        7.2.1 表型性状测定和SRAP分子标记
        7.2.2 遗传标记捕获曲线的建立
        7.2.3 Shannon多样性指数的混合评价参数
        7.2.4 居群间混合遗传距离
    7.3 结果与分析
        7.3.1 材用云南松遗传标记捕获曲线分析
        7.3.2 材用云南松Shannon多样性指数的混合评价参数分析
        7.3.3 材用云南松居群间混合遗传距离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8.2.1 材用云南松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8.2.2 材用云南松种质保存库构建(异地保存)策略
        8.2.3 材用云南松原地保存策略
    8.3 展望
    8.4 论文创新点
        8.4.1 选取具材用特性的优良云南松种质资源群体探讨其保存策略
        8.4.2 利用整合表型性状和分子标记数据探讨材用云南松保存策略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8)云南松不同茎干类型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云南松概况及茎干多样化的出现
        1.1.1 云南松概况
        1.1.2 云南松茎干多样化的出现
    1.2 云南松遗传多样性
        1.2.1 云南松不同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1.2.2 云南松不同茎干类型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1.3 形态学标记与SSR标记在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上的应用
    1.4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采样地点介绍
    2.2 样品及来源
    2.3 试验仪器及试剂
        2.3.1 主要仪器
        2.3.2 主要试剂
    2.4 表型性状测定
    2.5 云南松基因组总DNA的提取及质量检测
    2.6 云南松SSR引物信息
    2.7 数据分析
        2.7.1 表型数据分析
        2.7.2 SSR标记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基于针叶表型性状的云南松遗传多样性分析
        3.1.1 云南松针叶性状在群体间及群体内的变异
        3.1.2 不同类型群体间云南松针叶性状的比较
    3.2 基于种实表型性状的云南松遗传多样性分析
        3.2.1 云南松球果性状在群体间及群体内的变异
        3.2.2 不同类型群体间云南松球果性状的比较
        3.2.3 云南松种子性状在群体间及群体内的变异
        3.2.4 不同类型群体间云南松种子性状的比较
    3.3 基于SSR标记的云南松遗传多样性分析
        3.3.1 云南松群体的Hardy-Weinberg检验
        3.3.2 不同位点及地点的云南松遗传多样性分析
        3.3.3 不同群体云南松的遗传分化
        3.3.4 不同群体云南松的分子方差分析
        3.3.5 不同群体云南松的遗传距离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云南松不同茎干类型群体的表型遗传多样性
        4.1.2 云南松不同茎干类型群体的SSR标记遗传多样性
    4.2 结论
        4.2.1 云南松表型遗传多样性研究
        4.2.2 云南松SSR标记遗传多样性研究
        4.2.3 云南松遗传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策略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基于微卫星分子标记的云南松及其近缘种遗传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1.2 DNA提取及其SSR引物扩增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位点扩增统计
    2.2 云南松及其近缘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2.3 云南松及其近缘种遗传关系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10)云南松天然群体遗传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植物遗传变异的研究及其评价
        1.1.1 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
        1.1.2 植物遗传多样性的评价
    1.2 SSR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1.2.1 SSR分子标记的开发
        1.2.2 SSR分子标记的应用
    1.3 松树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3.1 松树表型多样性的研究
        1.3.2 松树染色体水平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1.3.3 松树生化水平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1.3.4 松树DNA水平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1.4 云南松与其变种、变型及同域分布区近缘种间遗传关系研究进展
    1.5 种质资源的保护
        1.5.1 种质资源保存方式
        1.5.2 核心种质的构建
    1.6 研究的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1.1 不同地理分布区域云南松天然群体材料
        2.1.2 不同海拔梯度云南松天然群体材料
        2.1.3 云南松与其变种、变型及同域分布区近缘种材料
    2.2 研究方法
        2.2.1 针叶、球果性状的测定
        2.2.2 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2.2.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2.2.4 气候资料的获取
        2.2.5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云南松基因组SSR引物的开发
        3.1.1 云南松微卫星富集文库的构建
        3.1.2 云南松微卫星富集文库序列特征分析
        3.1.3 云南松SSR引物的筛选与检测
    3.2 不同地理分布区域云南松天然群体遗传变异研究
        3.2.1 不同地理分布区域云南松天然群体针叶性状变异分析
        3.2.2 不同地理分布区域云南松天然群体球果性状变异分析
        3.2.3 不同地理分布区域云南松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3.2.4 云南松天然群体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间的相关性
    3.3 不同海拔梯度云南松天然群体遗传变异研究
        3.3.1 不同海拔梯度云南松天然群体针叶性状变异分析
        3.3.2 不同海拔梯度云南松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3.4 云南松与其变种、变型及同域分布区近缘种间遗传关系的SSR分析
        3.4.1 云南松与其变种、变型及同域分布区近缘种间遗传多样性分析
        3.4.2 云南松与其变种、变型及同域分布区近缘种间遗传关系的分析
    3.5 云南松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3.5.1 保护策略及优先保护群体的确定
        3.5.2 优先保护群体的评价
        3.5.3 保护与其它措施相结合
4 讨论
    4.1 云南松SSR引物的开发
    4.2 云南松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4.3 云南松天然群体间的遗传分化
    4.4 云南松天然群体遗传变异与生态、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
    4.5 云南松与其变种、变型及同域分布区近缘种间的遗传分化
    4.6 云南松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5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清单
致谢
附录

四、思茅松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产地苦楝果实和果核表型多样性分析[J]. 蔡金峰,郁万文,汪贵斌,曹福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1
  • [2]山桐子天然居群果实表型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J]. 徐嘉娟,陈婷敬,谢涛,李芳,耿阳阳,朱亚艳,许杰. 种子, 2021(09)
  • [3]榆树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其果实转录组研究[D]. 李孟菲.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4]新疆密叶杨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研究[D]. 朱小虎.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大别山山核桃坚果表型和营养成分多样性分析[D]. 张深梅.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6]马尾松毛虫地理种群遗传分化和谱系地理学研究[D]. 王瑶.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7]材用云南松种质保存库构建及保存策略研究[D]. 王晓丽.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8]云南松不同茎干类型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D]. 邓丽丽. 西南林业大学, 2017(12)
  • [9]基于微卫星分子标记的云南松及其近缘种遗传关系分析[J]. 许玉兰,蔡年辉,白青松,何承忠,王大玮,段安安,康向阳.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7(01)
  • [10]云南松天然群体遗传变异研究[D]. 许玉兰.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2)

标签:;  ;  ;  ;  ;  

思茅松自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