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慢性肾功能不全120例临床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鹤[1](2020)在《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文中认为目的分析研究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以及实施效果。方法对纳入此次研究的60例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分组护理,患者经临床检查确诊且为自愿参与。患者均为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接诊,依据患者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30例均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则加以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SAS评分为(37.2±2.8)分优于对照组的(40.1±1.6)分、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为(87.5±3.1)分优于对照组的(80.3±2.7)分、观察组健康知识评分为(90.4±3.5)分优于对照组的(78.6±4.1)分、观察组诊疗依从率为90.0%优于对照组66.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优于对照组的80.0%(P <0.05)。结论对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时重视对患者心理状态、诊疗环境等多方面的干预指导,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存质量,确保护理服务的顺利进行,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丁芳芳,何贵霞,庄光群[2](2017)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护理中饮食护理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对临床肾功能不全患者行饮食护理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时间段内,在本院接收住院治疗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120例,将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进行不同护理措施,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本院制定的饮食护理,控制患者住院期间营养摄入,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结果行本院制定的饮食护理的研究组患者身体得到较好恢复,临床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行饮食护理的临床效果较佳,使患者能够尽快恢复身体健康,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邓承龙[3](2021)在《中药灌肠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估中药灌肠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CKD3-4期)患者的用药疗效,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索,寻求更有效、安全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CKD3-4期)患者的方法。方法:选取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慢性肾功能不全(CKD3-4期)患者60人,随机分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中药灌肠+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每组各30人,经过疗程为4周的治疗后,观察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尿酸、24h尿蛋白定量、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硫酸吲哚酚等生化指标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的治疗前后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疗效对比。结果:本次试验中,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及病程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齐同可比性。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血尿酸、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硫酸吲哚酚均有明显改善,且联合用药组疗效更显着(p<0.05)。两组治疗前后尿素氮、24小时尿蛋白定量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欠佳。在中医临床证候积分结果分析中,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且联合用药组积分下降更显着(p<0.05)。结论:两组均可降低血肌酐、血尿酸、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硫酸吲哚酚水平,且联合用药组疗效更为显着,二者可能通过影响肠道微生态减少毒素前体的生成,从而下调患者体内毒素水平,减轻患者的免疫应答,降低患者肾脏的炎症反应,进而达到保护肾功能的目的。联合用药疗效显着,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邹莹霏,曾秀珍,邱丽莉[4](2021)在《阶段变化护理在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阶段变化护理应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广东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9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行阶段变化护理,均护理2个月。护理前后,检测并比较两组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采用WHOQOL-100量表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采用SAS量表评价患者焦虑状态,采用SDS量表评价患者抑郁状态。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SCr、BUN均显着下降,且研究组SCr、BUN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WHOQOL-100评分均显着升高,且研究组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显着下降,且研究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变化护理应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能显着改善肾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缓解不良情绪。
赵庆[5](2020)在《慢性肾脏病Ⅲ~Ⅳ期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型相关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Ⅲ~Ⅳ期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型分布,初步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脏病Ⅲ~Ⅳ期患者其它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中医症候特点,以寻找中医治疗的有效切入点。方法:通过纳排标准,纳入于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住院的慢性肾脏病Ⅲ~Ⅳ期伴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运用软件SPSS 26.0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资料两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资料或方差不齐时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x2)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单因素及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将具有显着性的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1、年龄分布情况:共纳入CKDⅢ~Ⅳ期患者217例,男129例,女88例,年龄最大值85岁,最小值23岁,平均年龄60.73±14.526岁;其中伴有高尿酸血症者为131人,平均年龄60.37±15.474岁;未伴有高尿酸血症者86人,平均年龄61.28±13.018岁。纳入所有患者中年龄≤50岁的有53人,占总人数百分比为24.4,51~65岁的患者有79例,占总人数36.4%,年龄在66~75岁之间的患者有49人,占总人数22.6%,年龄在76~85岁之间的患者有36人,总体占比为16.6%;伴有高尿酸血症的131人中,34人年龄≤50岁,占比为26.0%,有44人年龄在51~65岁之间,占比为33.6%,有28人年龄在66~75岁之间,占比为21.4%,25人的年龄在76~85岁间,占比为19.0%。2、CKD不同分期中高尿酸血症情况:纳入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Ⅲa期患者59人,Ⅲb期患者77人,Ⅳ期患者81人;Ⅲa期中伴发高尿酸血症的有26人,占比44.1%,其中男性16人,占比27.1%,女性10人,占比16.9%;Ⅲb期中发生高尿酸血症的有51人,占比66.2%,其中男性28人,占比36.4%,女性23人,占比29.9%;Ⅳ期中发生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有54人,占比为66.7%,其中男性25人,占比30.9%,女性29人,占比35.8%。3、服用治疗尿酸药物情况: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平素服用降尿酸药者有40人(30.5%),在痛风的16人中,有11人平素服用降尿酸药(68.8%)。在降尿酸药物的使用上,无论是否为痛风患者,碳酸氢钠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非布司他,次之为别嘌醇;Ⅲa、Ⅲb、Ⅳ期各期中伴有高尿酸血症的人数分别为26,51,54人,各期服用降尿酸药物的人数占各期高尿酸血症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26.9%,33.3%,29.6%。4、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在CKD不同分期中,本证的分布呈现基本相同的规律,脾肾气虚证独占鳌头,气阴两虚证位居第二,其次为肝肾阴虚证,次之为脾肾阳虚证,次之为阴阳两虚证;CKD不同分期中标证的分布多集中在瘀血证、湿浊证与湿热证这三证中,其中瘀血证更为突出;在本证中,高尿酸血症组脾肾气虚证占比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54.2%VS 3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标证中,高尿酸血症组瘀血证占比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41.2%VS 2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尿酸血症组与非高尿酸血症组在证型分布中具有相似的规律,在本证中,脾肾气虚证占比最高,其次为气阴两虚证,次之为肝肾阴虚证,次之为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最少;在标证中,高尿酸血症组与非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证型集中在瘀血证、湿浊证与湿热证这三种证型之中,高尿酸血症组瘀血证占比最高,其次为湿浊证,次之为湿热证,非高尿酸血症组湿浊证占比最高,其次为湿热证,次之为瘀血证。5、CKDⅢ~Ⅳ期合并HUA的相关因素分析:SUA与BMI、BUN、Scr、Fe、iPTH呈正相关,相关性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GFR、尿PH、24h尿蛋白、LVEF呈负相关,相关性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UA与糖尿病呈负相关,与痛风、脑梗死、左室肥厚、左室舒张或收缩功能减低、颈动脉硬化或伴斑块、下肢动脉硬化或伴斑块、肾结石呈正相关,相关性显着(P<0.05)。经回归分析得出,尿PH>6.2、糖尿病、杓型血压可能为CKDⅢ~Ⅳ期伴HUA患者的保护因素,女性、BUN、脾肾气虚证、瘀血证、肥胖、肾结石可能是CKDⅢ~Ⅳ期伴HUA的危险因素。结论:1、CKDⅢ~Ⅳ期患者在50岁到85岁期间,HUA患病率随着年龄段的增加而增加。2、CKD伴HUA患者尿酸的药物治疗率偏低,其中碳酸氢钠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非布司他,次之为别嘌醇。3、HUA与CKDⅢ~Ⅳ期患者的其他合并症相互关联、影响。4、CKDⅢ~Ⅳ期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主要影响证型是脾肾气虚证与瘀血证。
邵珂[6](2020)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旨在以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为理论框架,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和组合权重。对构建的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信效度检验和临床应用,探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的发生现状,并提出相关护理措施。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采用文献分析、查阅病历资料、半结构式访谈法初步拟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指标体系条目池。通过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结合指标纳入标准,对各指标进行修订,确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运用yaahp10.3软件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及组合权重。2.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Cronbach′sα系数、折半信度系数进行评估体系的信度检验;采用内容效度指数进行评估体系的效度检验;结合奥马哈系统认知-行为-状况(KBS)评分指南进行评估指标体系的临床应用,运用SPSS 25.0分析数据。结果1.评估指标体系的德尔菲专家函询结果:本研究共有20名专家完成了2轮函询问卷,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的判断依据系数(Ca)为0.950,熟悉程度系数(Cs)为0.800,权威系数(Cr)为0.875,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较高;一、二、三级指标的变异系数(CV)范围分别为0.00~0.11、0.00~0.18、0.00~0.24,肯德尔和谐系数(W)分别为0.387、0.359、0.238,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最终形成包含4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126个三级指标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指标体系。4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大小依次为生理领域(0.4094)、健康相关行为领域(0.2895)、社会心理领域(0.2047)、环境领域(0.0965)。2.评估指标体系的信效度检验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指标体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77、折半信度系数为0.741;指标体系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60~1;总指标体系的全体一致内容效度指数(S-CVI/UA)为0.810;总指标体系的平均内容效度指数(S-CVI/Ave)为0.970。表明该评估体系信效度较好。3.评估指标体系的临床应用结果:通过对21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评估,现患率在60%以上的健康问题依次为身体活动(100%)、容量管理(100%)、循环(98.16%)、生化指标监测(98.16%)、呼吸(97.24%)、免疫(93.55%)、药物治疗(86.18%)、疾病认知(84.33%)、精神健康(79.26%)、睡眠和休息型态(71.43%)、消化-水合(66.82%)共11项,认知-行为-状况(KBS)评分均处于偏低水平。其中免疫健康问题KBS评分最低,分别为(1.17±0.52)分、(1.21±0.67)分、(1.32±0.99)分;其次为疾病认知健康问题,KBS评分依次为(1.88±1.25)分、(1.94±1.22)分、(2.00±1.51)分。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指标体系内容全面,科学可靠,具有专病特色。通过信效度检验和临床应用,说明该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较全面的概括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同时也为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羊措吉[7](2020)在《常见疾病的藏医治疗进展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属藏医临床医技医法理论基础研究。首先通过藏区十个县地级藏医院的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出院病人诊断病例为主,通过对疾病类别进行统计、分析和整理,筛选出四十余种藏区多发病。并以《秘诀补遗》和《工竹元旦加措藏医笔记》、《新编藏医学》三大藏医着作为主要指导依据,通过拜读名着、收集经验治疗药方、专家采访、临床实地考察以及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藏区常见病及多发病的治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把具有藏医特色的内服藏药及老药新用和新的治疗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整理,特别对已失传多年但近年来已恢复的藏医脉泻发等。重点研究对藏区常见病及多发病中极富成效,又顺应时代要求且经济实用的藏医药临床治疗方法中濒临失传的部分外治疗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简便化的总结。最终对这些藏区常见病的内服藏药,外治疗法的具体用药、用法、用量及疗程进行了系统且相对完整的整理和研究,以期为藏医药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临床理论支撑,使其临床使用更为方便。
钟媛[8](2020)在《脑卒中患者消化道出血风险评分表的构建及效果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构建脑卒中患者消化道出血风险评分表,并对其预测效果进行验证。方法1.通过Meta分析明确脑卒中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计算机检索国内外脑卒中患者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分析的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检验水准α=0.1)、敏感性分析,计数资料用比值比(OR)为效应指标。2.基于Meta分析结果,建立脑卒中患者消化道出血风险评分表。初步纳入经Meta分析结果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经研究者与各专家两轮面对面咨询后,依据Meta分析各危险因素OR值的构成比来赋值,构建风险评分表。3.在实际临床场景中对所构建的风险评分表进行验证。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医院2019年7~10月的脑卒中住院患者,统计每例患者的风险评分值,对评分表的预测效果进行验证。通过ROC曲线下面积评价其预测能力,取约登指数最大值为最佳截断值,并依据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危组与低危组,分析两组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Meta分析共纳入17篇文献,分析相关因素30项,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房颤”、“心衰”、“肾功能不全”、“慢性肺疾病”、“肝脏疾病”、“消化道疾病史”、“凝血障碍”、“败血症”、“梗死部位”、“病灶部位”、“破入脑室”、“瞳孔不对称”、“GCS评分”、“意识障碍”、“溶栓治疗”、“类固醇类药物”、“高脂血症”共19项因素与脑卒中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有关(P<0.05),其中,“高脂血症”为保护因素,其余为危险因素。其他11项条目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消化内科、流行病统计学共11位专家两轮咨询后得出风险评分表调整结果:删除“梗死部位”、“意识障碍”两个条目,将“瞳孔不对称”改为“脑疝”;将“慢性肺疾病”改为“肺疾病”;评分表条目的排序应按疾病系统和条目类别进行归类;以总分为100分,根据各危险因素条目的OR值占评分表所有危险因素条目的OR值总和的比重进行赋值。3.回顾2019年7~10月广州市某三甲综合医院病例资料,消化道出血组(61例)与未出血组(446例)风险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840,截断值为7.5时,约登指数最大,为0.54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2%和69.1%,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2.76和0.21。该评分表总分100分,0~7分为低危组,8~100分为高危组,两组患者消化道出血实际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败血症”、“瞳孔不对称”、“肝脏疾病”、“GCS评分≤8分”、“意识障碍”、“消化道疾病史”、“梗死部位”、“破入脑室”、“凝血障碍”、“类固醇类药物”、“肾功能不全”、“病灶部位”、“心衰”、“房颤”、“年龄≥60岁”、“慢性肺疾病”、“溶栓治疗”及“性别”为脑卒中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2.基于Meta分析与专家意见构建的脑卒中患者消化道出血风险评分表,具备科学性与实用性,经验证预测能力好,可为临床上筛查高危患者和制定预见性的护理策略提供一定参考。
赵琳琳[9](2019)在《综合护理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慢性肾功能不全(CRI)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紧张焦虑、愤怒敌意、抑郁沮丧、疲乏迟钝评分低于干预前,并且观察组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情绪角色、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精神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较好,可明显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纪跃华[10](2019)在《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与药学服务路径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从患者和医生两方面入手,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及循证药学的方法,探索高血压病的药学服务要点,协助临床医生全面管控血压,提升高血压的综合管理水平,最终建立高血压病药学服务路径,为临床药师开展标准化药学服务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分别从患者自身和医源性两个层面分析影响血压控制情况的因素。其中,患者自身因素调查是通过制定并填写“高血压控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运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筛选影响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主要因素。医源性因素调查则通过检索临床实践指南相关网站如美国国立指南库(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NGC),英国指南库(Guidelines),中英文数据库如PubMed、中国知网等网站,总结分析各国最新高血压相关指南的治疗目标及用药方案,并且以此为依据评估临床医生的指南依从性,探索可能导致血压控制不佳的医疗因素。第二部分,根据影响患者血压控制的主要因素,调整药学监护与用药教育的方向与重点内容,根据医生指南依从性研究暴露的问题,锁定面向医生的药学服务内容,再结合高血压一体化健康照护系统的理念,引入电子设备宣传、微信互动等新手段,建立标准化药学服务路径。结果:风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用药依从性不佳、吸烟、饮食偏咸、食用荤油以及静坐时间长于2小时、有精神焦虑失眠症状是导致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主要原因,亦是用药教育的重点。结合指南推荐意见进行指南依从性评价,结果表明:248例治疗方案中依从指南者178例,总体依从率为71.77%;患者出院时血压达标者169例,达标率为68.1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指南不依从的病人相比,指南依从病人的血压达标率是其2.34倍,95%置信区间为(1.319,4.317)。上述风险可在药学服务路径的建立中作为重点关注问题。结论:综合考虑影响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自身因素及医源性因素,能为制定更具针对性、可行性的药学监护路径奠定良好基础,依照高血压患者药学服务路径为患者和医生提供药学服务可能更好的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合理。
二、慢性肾功能不全120例临床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肾功能不全120例临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SA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健康知识评分比较: |
2.2 两组诊疗依从率以及护理满意率的比较: |
3 讨论 |
(2)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护理中饮食护理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中药灌肠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病例来源与选择 |
2 入选标准 |
3 研究方法 |
4 观测指标 |
5 疗效评定标准 |
6 统计学方法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 患者一般情况 |
2 观察指标比较 |
2.1 西医疗效指标比较 |
2.2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2.3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2.4 患者肾功能情况比较 |
2.5 患者24h尿蛋白情况比较 |
2.6 患者炎性因子情况比较 |
2.7 患者IS情况比较 |
3 不良反应与安全性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慢性肾功能不全认识 |
2 肠道菌群微生态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关系:肠-肾轴 |
3 中医基于“肠-肾轴”理论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认识 |
4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 |
5 中药灌肠方组方特点 |
6 小结 |
7 不足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临床观察表 |
综述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阶段变化护理在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护理方法 |
1.3.1 常规护理 |
1.3.2 阶段变化护理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
2.2 两组患者WHOQOL-100评分比较 |
2.3 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比较 |
3 讨论 |
(5)慢性肾脏病Ⅲ~Ⅳ期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型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肾脏病与高尿酸血症的西医研究进展 |
1.慢性肾脏病与高尿酸血症定义与诊断 |
1.1 慢性肾脏病定义及诊断沿革 |
1.2 高尿酸血症定义诊断及分型 |
2.慢性肾脏病与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病学 |
2.1 高尿酸血症国内外流行病学 |
2.2 慢性肾脏病国内外流行病学 |
3.尿酸盐的生物作用概述 |
3.1 尿酸的生成、排泄及生理功能 |
3.2 HUA致病机制 |
4.发病机制及治疗概述 |
4.1 慢性肾脏病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 |
4.2 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
5.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高尿酸血症中医研究进展 |
1.中医对高尿酸血症的病因病机认识 |
1.1 古籍文献对高尿酸血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现代中医对高尿酸血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
2.高尿酸血症的中医药临床研究 |
2.1 证型体质研究 |
2.2 临床治疗研究 |
3.单味中药降尿酸机制研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排标准 |
1.4 临床数据收集 |
1.5 统计方法 |
2.研究结果 |
2.1 患者基本资料 |
2.2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2.3 不同血尿酸水平分组间各检查指标情况 |
2.4 慢性肾脏病Ⅲ~Ⅳ期患者血尿酸的相关因素探讨 |
3.讨论 |
3.1 患者基本情况 |
3.2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3.3 CKDⅢ~Ⅳ期合并HUA的相关因素分析 |
3.4 绪论 |
4.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信效度检验 |
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方法 |
2 统计学分析 |
3 质量控制 |
结果 |
1 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
2 德尔菲专家函询结果 |
3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步形成 |
4 层次分析法结果 |
5 信效度检验结果 |
讨论 |
1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分析 |
2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分析 |
3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指标体系指标权重结果分析 |
4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指标体系信效度分析 |
第二部分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指标体系的临床应用 |
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统计学分析 |
4 质量控制 |
5 伦理原则 |
结果 |
1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一般资料 |
2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发生排序 |
3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现状评估 |
讨论 |
1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相关行为领域常见健康问题 |
2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理领域常见健康问题 |
3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社会心理领域常见健康问题 |
4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环境领域常见健康问题 |
结论 |
研究的创新性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附录 |
致谢 |
(7)常见疾病的藏医治疗进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正文 |
参考文献 |
(8)脑卒中患者消化道出血风险评分表的构建及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脑卒中患者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
2.1 资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脑卒中患者消化道出血风险评分表的构建及效果评价 |
3.1 对象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全文总结 |
4.2 风险评分表的临床应用建议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常用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
附录一 Newcastle-Ottawa Scale(NOS)文献质量评价量表 |
附件二 Pubmed检索策略(建库-2019年7月)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综合护理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入选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情绪状态 |
2.2 生活质量 |
3 讨论 |
(10)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与药学服务路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
1 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自身风险因素调查分析 |
1.1 前言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血压控制良好的定义 |
1.2.3 制定高血压患者风险因素调查问卷 |
1.2.4 统计方法 |
1.3 结果 |
1.3.1 高血压患者的基本情况 |
1.3.2 影响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单因素X~2 检验 |
1.3.3 影响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多因素分析 |
1.4 讨论 |
2 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医源性因素调查分析 |
2.1 前言 |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2.1 国内外高血压相关指南对比分析 |
2.2.2 降压治疗方案分析与指南依从性评价 |
2.3 结果 |
2.3.1 高血压相关指南推荐情况 |
2.3.2 降压治疗方案分析 |
2.3.3 治疗方案指南依从率与患者出院血压达标情况分析 |
2.3.4 治疗方案指南不依从问题统计 |
2.4 讨论 |
第二部分 高血压患者药学服务路径的建立 |
1 前言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患者层面药学服务路径的建立 |
2.2 医生层面药学服务路径的建立 |
3 结果 |
3.1 高血压患者入院评估单 |
3.2 高血压患者教育用PPT |
3.3 高血压患者出院宣教单 |
3.4 高血压患者药学服务路径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慢性肾功能不全120例临床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J]. 王鹤. 中国医药指南, 2020(13)
- [2]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护理中饮食护理的应用[J]. 丁芳芳,何贵霞,庄光群.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7(12)
- [3]中药灌肠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D]. 邓承龙.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4]阶段变化护理在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邹莹霏,曾秀珍,邱丽莉. 慢性病学杂志, 2021(02)
- [5]慢性肾脏病Ⅲ~Ⅳ期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型相关研究[D]. 赵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D]. 邵珂. 青岛大学, 2020(01)
- [7]常见疾病的藏医治疗进展研究[D]. 羊措吉.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2)
- [8]脑卒中患者消化道出血风险评分表的构建及效果评价[D]. 钟媛. 暨南大学, 2020(03)
- [9]综合护理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赵琳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04)
- [10]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与药学服务路径建立[D]. 纪跃华.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