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吊架式结构在管道跨越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余海燕[1](2021)在《大跨度管道悬索桥覆冰特性及抗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管道悬索桥为承载管道(输送石油、天然气或水)跨越峡谷、河流等障碍的悬索结构。管道悬索桥具有窄、柔、轻、钝等特点,抗风问题突出。在雾凇和雨凇易发地区,管道桥可能遭遇覆冰灾害,引发其气动外形明显改变以致抗风性能下降。本文首先回顾了管道悬索桥的发展过程,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近20年来管道悬索桥抗风研究的进展,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管道悬索桥覆冰特征、覆冰圆柱气动特性和管道悬索桥抗风性能三个问题,开展全面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总结如下:(1)在冷冻降雨覆冰试验室(降雨量45mm/h、环境温度-7℃、环境湿度80%)进行了管道桥主要构件(管道、风索拉索以及桁架构件)及加劲梁节段模型的覆冰试验。研究了管道直径、型钢尺寸、降雨时间、倾角等对管道、风索拉索、型钢等覆冰的影响。研究发现,管道覆冰形状和尺寸与直径和降雨时间有关,抗风拉索和型钢覆冰形状和尺寸与倾角有关。基于试验结果提炼了大直径管道和管道桥覆冰模型,该覆冰模型将为大直径管道和管道桥覆冰后的气动性能研究提供基础。(2)基于测压和测力风洞试验,调查了有限长覆冰圆柱流场特征,研究了高雷诺数下覆冰对圆柱气动力系数的影响规律,且分析了雷诺数、覆冰形状、风攻角、湍流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覆冰柱体气动力系数具有明显的雷诺数效应,表面粗糙度和紊流度对覆冰柱体阻力系数雷诺数效应的影响与对未覆冰柱体的影响类似。圆周非均匀覆冰柱体具有明显的升力和扭矩,表面粗糙度和紊流可以减小其升力。覆冰或未覆冰有限长圆柱流场均存在明显的三维效应,表面粗糙度和紊流度可削弱其三维效应。国际标准规范ISO12494将圆柱釉冰视为圆周均匀覆冰的简化过于粗糙,圆柱抗风设计中应考虑冰形、粗糙度和紊流度的影响。(3)基于节段模型测力和自由振动测振试验,分析总结了断面设计参数、雷诺数和覆冰对管道悬索桥加劲梁静气动特性的影响,以及封闭篦子板、扭弯比和覆冰对管道悬索桥气动稳定性的影响。以三种典型管道悬索桥加劲梁断面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了篦子板透孔率、管道间距、管道直径、管道数量、表面粗糙度、雷诺数、覆冰等级和覆冰形状对静三分力系数和/或颤振导数的影响。研究发现,优化篦子板透孔率、管道间距可减小断面静风荷载,静三分力系数随管道数量增加而增加,管道直径和表面粗糙度对静三分力系数影响明显;加劲梁静三分力系数具有一定的雷诺数效应,封闭篦子板会降低断面的气动稳定性。此外,研究发现覆冰后断面迎风面积增加和断面不对称性增强,可能导致静风荷载增大,同类型加劲梁管道悬索桥抗风设计时应考虑覆冰的影响。(4)基于某管道悬索桥1:25全桥气弹模型试验,全面研究了管道直径、管道覆冰形状、流场特性、管道数量、初始风攻角、风索初张拉力、风索拉索倾角以及断索对桥梁静风和抖振响应的影响,着重分析了加劲梁位移和风索索力变化。分别推导了基于激光位移计和高速摄像机测量三自由度运动位移的修正公式,分析了传统公式和修正公式的计算误差。结果表明,管道悬索桥加劲梁断面较钝,侧向静风响应突出;扭转、侧向和竖向抖振位移均十分明显,因此应高度重视由抖振引起的风致疲劳问题;静风和抖振响应受初始风攻角、管道直径、紊流度、管道数量和覆冰影响明显。优化风索初张拉力和风索拉索倾角可以增加桥梁刚度,从而大幅减小其静风和抖振响应。少数吊索断裂对管道悬索桥气动特性影响较小。此外,风索索力与加劲梁侧向位移密切相关,且具有一定的非高斯特性。(5)基于某管道悬索桥有限元模型,系统开展了三维非线性静风和抖振分析。以典型工况试验结果为参照,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的准确性。全面分析了共轭索、断面设计参数、管道表面粗糙度、覆冰以及雷诺数等对管道悬索桥静风响应的影响,以及覆冰、静风荷载及自激力对管道悬索桥抖振响应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参数分析,从中得到了一些结论,研究结论可为同类型桥梁抗风设计提供参考。
冯锦[2](2020)在《传统木构中斜梁构造在现代木结构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木材作为一种古老的建筑材料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材料科学和建造技术的发展,独具一格的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文化如何在当代传承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所探讨的“斜梁”构造,最早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这种历经千年、简单而科学的木构造在其形态特征、构造方式和实用功能等方面,对于现代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山西和四川等地的古建筑做了多次实地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论文梳理了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斜梁构造,并分类讨论其构造特征及文化内涵。试图发掘斜梁构造的特征在传承发展中的渊源与其历史必然性,并针对其如何更好地在现代木结构体系中重新焕发传统之美进行思考和探索。本文也重点剖析了现代木结构中与斜梁构造形态特征类似的梁结构与木桁架结构,将传统木构中斜梁构造方式进行合乎逻辑的设计,并结合现代木结构的构造方式进行实验性设计,最终完成了具有一定使用功能的木结构空间装置。
范栋鑫[3](2020)在《附加新型墩-底连接的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分析》文中提出装配式桥梁由于具有快捷高效、质量可靠、节能环保等显着优势成为桥梁工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装配式桥梁中构件的连接,尤其是墩底与承台之间的连接,因为会直接影响结构的稳定性而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为提高装配式桥墩的抗震性能,本研究在借鉴传统的灌浆套筒连接墩柱和承台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新型桥墩墩底连接组件,分别为直槽墩-底连接桥墩模型、斜槽墩-底连接桥墩模型、圆弧槽墩-底连接桥墩模型,并对这三种附加新型墩-底连接的装配式桥墩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新型桥墩墩-底连接组件的提出。本研究根据原有的灌浆套筒连接承台和墩柱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附加新型墩-底连接的装配式桥墩模型。这种新型连接构件是由墩底与承台间两块相互叠合的钢板组成。这种新型叠合钢板不仅可以起到消耗能量的作用,并且兼顾了自复位的功能,而预应力钢筋则为结构提供良好的自复位能力。(2)新型桥墩模型的研究方法。为了更好的研究这三种新型桥墩的抗震性能,本研究将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这三种新型桥墩模型的抗震性能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不同墩-底连接方式对桥墩模型力学指标的影响规律。(3)新型桥墩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通过分析桥墩模型的计算结果可得,本研究所提出的三种墩-底连接组件均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相较于直槽桥墩模型,斜槽和圆弧槽桥墩模型的屈服位移分别降低了49.8%和53.69%。屈服荷载分别降低了17.4%、19.9%,极限荷载分别降低了19.6%、18.7%,耗能能力分别降低了46.1%、42.1%,最大残余位移分别增大了12.2%、30.1%。由此可见直槽连接桥墩模型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其耗能能力更好。(4)新型桥墩模型对实际工程的指导意义。通过研究分析可得直槽连接桥墩模型的各项性能最佳。一方面可以在地震破坏后快速更换墩底连接构件以达到迅速恢复其使用功能的目的,另一方面这种新型装配式桥墩建设效率高、绿色环保,可以很好的运用到装配式桥梁中去。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将对于工程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曾蜜蜜[4](2019)在《独塔斜拉倒虹吸管的整体稳定性分析》文中指出本文借鉴大跨度斜拉管桥的设计思路和设计经验,利用斜拉桥的整体稳定性理论,对结构进行合理优化。利用抗震理论,对结构进行动态分析。研究了地震作用下独塔斜拉倒虹吸的抗震特点。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点:(1)通过阅读大量斜拉管桥文献,了解斜拉管桥的设计特点,利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独塔斜拉倒虹吸管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实际情况施加边界条件和荷载,确定合理成桥状态;(2)建立了三种结构体系,通过研究合理成桥状态下倒虹吸管梁和主塔的位移,判断出倒虹吸管梁的变形将会很大程度上的影响结构的稳定性。通过线性分析,针对模态的前5阶说明了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原因是主塔参与变形的程度。最后确定结构体系Ⅰ最为合理;(3)在设计拉索基础上,改变拉索面积,重点研究成桥状态下拉索的索力与应力,得出了拉索应力和索力随面积的增加而增加的规律并找出了优化拉索面积的合理区间,重新设计面积并通过线性稳定分析证明了其合理性;(4)由于结构的大部分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大,对温度的敏感性大,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立不同的升温及降温工况,分析出结构温度变化对拉索影响不大,但对结构的主梁和主塔轴向应力影响明显。结构降温时,主梁轴向受拉,主塔竖向受压,安全稳定系数大。结构升温时,主梁轴向受压,主塔竖向受拉,安全稳定系数小;(5)通过建立伸缩节来减小结构受温度的影响,设置了四种边界条件探讨了伸缩节如何放置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温度带来的结构稳定性问题,确定了在倒虹吸管梁与左右镇墩和主塔的连接处均设置伸缩节;(6)对结构的抗震分析主要运用了反应谱分析方法,特征值分析使结构的动力响应达到规范要求,并对各方向的地震荷载工况组合,分析地震对结构产生的位移、内力和应力的影响,得出结构抗震影响分析。
丁颖[5](2018)在《高层新型工业化住宅设计与建造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我国亟待提高的城市化水平与紧缺的城市土地资源共同决定了住宅高层化、工业化这一发展方向。为完善我国高层住宅的技术体系、改变技术同质化倾向、改进原有粗放的管理模式,探索让普通民众乐于接受、适合国情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模式,本文通过研究文献、实地调查、结合建筑实例进行跨学科的探索,提出一套符合当前愿景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模式。论文首先通过梳理国外、国内高层工业化住宅的发展历程,研究设计与建造模式以及相关技术体系、理论的演变与发展,通过比较与分析,找出我国已有体系的不足,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策略。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面向建造的产品设计理论及整套标准化设计、空间设计原则与方法;同时,结合案例及既有研究成果,提出基于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的新型建造模式理论,在当前钢筋混凝土现浇建造的四大技术体系的基础上,找出其不足并进行技术优化,探索新型现浇工业化建造方法,并提出构件三级工业化装配建造原理;此外,以BIM技术、物联网技术为技术支撑,进行BIM信息化协同平台搭建,提出构件分类和编码新方法,为设计—建造一体化协同工作提供技术保障。论文从设计与建造模式的角度出发,梳理了高层工业化住宅发展的技术脉络,提出了基于构件体系的、面向建造工业化的产品设计模式的整套设计方法论,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的空白;构建了基于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的建造模式理论,提出高层工业化住宅构件三级工业化装配原理,拓展了我国高层工业化住宅的研究角度和研究内容;提出设计—建造全过程协同的理论,并进行基于BIM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支撑下信息化协同平台搭建,提出构件分类和构件编码的新方法,为我国实现住宅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陈豪[6](2017)在《砂卵石地质河流大开挖双管穿越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于砂卵石地质的大型河流而言,由于河流冲刷线深,管沟开挖深度大,土质松软易塌方,管沟不易成型,河床渗透系数高,渗水量大等原因,给河流大开挖穿越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钢板桩这一高效、快捷、环保的方法在许多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钢板桩围堰是其中的重要应用领域。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国内段瑞丽江穿越,在国内油气管道建设中首次采用大开挖双管穿越砂卵石地质大型河流。现结合瑞丽江穿越设计与施工,对砂卵石地质河流大开挖双管穿越方式、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有:(1)对于砂卵石地质河流的穿越技术研究,在充分调研国内外关于大开挖管道穿跨越方式的基础上,根据穿跨越位置选择原则确定穿越位置,并对其自然地理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地震各项因素进行综合分析。(2)针对瑞丽江的不利地质条件,综合瑞丽江双管穿越工程总体线路走向、自然地理条件、地质水文条件等,通过对穿跨越方式进行可行性分析,得到合理的穿跨越方式,对选定的穿越方式再进行经济比选最终确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双管穿越方案。(3)针对瑞丽江现场相关数据进行穿越方案设计、用管校核、抗震设计校核,从而完成穿越工程的初步设计并对穿越施工等关键技术等进行指导和参考。(4)通过对穿越施工特点难点分析,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技术方案,采用“钢板桩半幅围堰+浮筒泵强排”的方式进行施工。结合土壤渗透率勘测及开挖试验,制定施工方案,根据施工工序对双管穿越施工技术要求进行详细描述,特别对施工准备及测量、抽排水、管沟开挖、安装组焊、试压、稳管等提出要求和注意事项。(5)结合瑞丽江穿越位置的情况,从基于风险的角度,设计提出相关风险减缓措施,以保证管道运行安全。通过瑞丽江穿越工程,研究砂卵石地质河流的穿越技术,其研究成果能够达到砂卵石地质河流穿越成功的可靠实施要求,为今后类似地层的穿越施工提供参考。
隋溪[7](2014)在《西北某输油管线六处跨越结构安全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西北某输油管线的某段输油管道采用螺旋焊接钢管,外有防腐保温层,已经投产运行多年。管线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差,为II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因河水和雨水的冲刷而造成的冲沟极其发育,沟坡不稳定,黄土溶洞较多,土体坍塌严重。管线经过大的冲沟时,采用跨越过沟,其中跨越1、跨越2、跨越3、跨越4四处为悬索式跨越,跨越5、跨越6两处为悬缆式跨越。该输油管线六处跨越结构自上世纪70年投入使用,服役已超过30年。2001年,相关单位曾对上述两个悬索跨越结构进行了现场考察和综合整治。勘察发现了诸如塔架腐蚀,吊杆及钢横梁倾斜严重,扶手钢索锈蚀、脆化、断损,抗风索锈蚀严重、个别断丝等损伤和失效模式。本项目以该输油管线悬索跨越结构和悬缆跨越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科学有效的现场检测技术和实验室有限元分析方法以及整体安全性评价技术对六处跨越结构塔架、锚固墩、主索、吊索、抗风索等主要构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六处跨越结构基本满足各类标准规范,可以继续使用。但是为了管道长久安全运行,建议更换跨越1、2、3、4、5和6跨越结构的主索;对跨越1和跨越2的拉杆基础J3周围土体进行夯实处理;跨越3和跨越4抗风索锚固墩MD3、MD4的地基承载能力不满足要求,应进行整改;跨越5跨越结构在50年一遇横向风荷载工况作用下,承重主索最大横向位移较大,建议增设防风索,以限制主索的横向位移。此外需要对各跨越结构加强日常维护,补刷防腐漆,拧紧松动的螺栓。
俞然刚,庄向仕,周金顺,朱海[8](2013)在《桁架式跨河管架的优化设计及地震可靠性评价》文中提出在管道穿跨越工程中,桁架式跨河管架是一种常见形式。本文在结构优化设计中分别对矩形桁架结构和倒三角形桁架结构两种方案进行优化,并对优化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确定了结构最优方案。通过模拟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可靠性分析评价了结构的抗震可靠度。结果表明:适当增加结构高度和减小结构宽度对结构有利;结构的总重量随杆件截面尺寸的减小而迅速降低,10次优化循环后即从54t降至24t左右;三角形桁架比矩形桁架结构简单,重量减轻36%;可靠性分析表明结构的可靠度为99%。
庄向仕[9](2010)在《桁架式跨河管架的地震可靠性评价及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管道穿跨越工程是管道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型跨越工程一般设置在河流,峡谷,或者地质情况较复杂的地方。跨越工程有很多种结构形式,桁架式跨越是跨越结构中较简单的形式之一。桁架式跨河管架的结构优化和其可靠度分析,关系到管架的整体性能,对管道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工程中普遍存在着不确定性,在结构设计中如何去合理考虑和处理这些不确定性,并最终做出合理的决策是结构工程设计中的不可回避的问题。为此,可靠度的概念和理论应运而生,并最终应用于结构设计中。可靠度计算有很多种方法,由于计算机性能的提高,可靠度计算的许多限制被打破,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的可靠性计算是目前可靠性计算的主流方法。应用蒙特卡罗-有限元方法进行桁架结构的可靠性分析,既能保证结果的有效性,又可以避免其它方法在数学计算上的限制。结构优化设计强调的是从众多设计序列中寻求结构的最佳设计序列,在保证结构几何构造、强度、刚度、稳定和自振频率等性能满足规范要求下,通过改变结构的几何尺寸,几何形状,材料类型等某些设计变量,使结构的各项功能指标和工程费用都能达到最期望的目标。在结构优化设计计算中,一阶方法是较常用的方法,它对设计变量更加敏感,收敛速度快,计算结果更精确。本文以一个实际工程为例,对其进行了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和优化设计计算。通过模拟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可靠性分析,得到结构的抗震可靠度。在结构优化设计中,针对实际工程的倒三角形桁架结构,同时又设计了矩形桁架结构作为对比,对这两种桁架进行结构优化。经过设计分析后对两种不同的结构进行对比,确定结构可以采用的最优方案。结构的抗震可靠性和优化设计分析可以为今后结构设计提供依据,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经优化设计和可靠性计算后的结构,既可以节约材料成本,又能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并且有利于现场施工。桁架结构的优化设计和可靠性分析不仅能用在管架设计计算方面,在其它钢结构及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朱贵刚,李霞[10](2009)在《悬索结构在管线跨越黄河大堤工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阐述了悬索结构的特点,并以实际工程为例介绍了悬索结构在长输管线大跨度跨越工程中的应用。
二、吊架式结构在管道跨越设计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吊架式结构在管道跨越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大跨度管道悬索桥覆冰特性及抗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管道悬索桥的发展 |
1.3 结构覆冰研究现状 |
1.4 管道悬索桥抗风研究现状 |
1.4.1 理论研究 |
1.4.2 风洞试验 |
1.4.3 有限元分析 |
1.4.4 现场实测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2 管道桥覆冰特性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覆冰试验概况 |
2.2.1 试验条件与工况 |
2.2.2 数据采集 |
2.3 圆形管道覆冰 |
2.3.1 直径对管道覆冰特性的影响 |
2.3.2 降雨次数对管道覆冰特性的影响 |
2.4 风索拉索覆冰 |
2.5 桁架构件覆冰 |
2.6 管道桥加劲梁节段模型覆冰 |
2.7 本章小结 |
3 大直径覆冰圆柱刚性模型测压与测力风洞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概况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静气动力系数 |
3.3.2 平均压力系数 |
3.3.3 压力相关系数 |
3.4 本章小结 |
4 管道桥加劲梁气动参数风洞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概况 |
4.2.1 测力试验 |
4.2.2 测振试验 |
4.3 不同断面参数下加劲梁静三分力系数 |
4.4 静三分力系数的雷诺数效应 |
4.5 不同覆冰条件下加劲梁气动参数 |
4.6 本章小结 |
5 管道悬索桥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工程概况 |
5.2.1 工程简介 |
5.2.2 模态分析 |
5.3 模型设计与调试 |
5.4 试验风场及工况 |
5.4.1 风场参数 |
5.4.2 试验工况 |
5.5 位移采集与修正 |
5.5.1 激光位移计位移采集 |
5.5.2 高速摄像机位移采集 |
5.5.3 位移校核 |
5.6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6.1 沿桥跨静风与抖振响应 |
5.6.2 典型截面静风响应 |
5.6.3 典型截面抖振响应 |
5.6.4 风索索力 |
5.7 本章小结 |
6 管道悬索桥全桥抗风性能三维有限元分析 |
6.1 引言 |
6.2 桥梁静风与抖振分析程序 |
6.2.1 施加静风荷载 |
6.2.2 施加自激力 |
6.2.3 施加抖振力 |
6.3 管道悬索桥静风响应分析 |
6.4 管道悬索桥抖振响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覆冰照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传统木构中斜梁构造在现代木结构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缘起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课题研究状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组织框架 |
章节小节 |
第一章 斜梁构造概述 |
第一节 我国传统木结构中的斜置构件 |
一、传统木结构建筑 |
二、传统木结构的斜置构件 |
第二节 斜梁构造发展及现状 |
一、斜梁构造起源 |
二、斜梁构造形态演变 |
三、斜梁遗构现状调研 |
第三节 斜梁构造功能性概述 |
一、构造形态的人文内涵 |
二、构造形态的功能需求 |
章节小结 |
第二章 斜梁构造逻辑与案例分析 |
第一节 传统民居中斜梁构造分析 |
一、彝族传统民居 |
二、淮河流域地区传统民居 |
四、其他地区传统民居 |
第二节 庙宇建筑中斜梁承檩构造分析 |
一、眉山报恩寺大殿 |
二、芦山青龙寺大殿 |
第三节 传统木结构中斜梁节点构造方式解析 |
一、绑扎搭接 |
二、穿插搭接 |
章节小结 |
第三章 斜梁构造在现代木结构中的应用与启示 |
第一节 现代木结构概述 |
一、现代木结构建筑用材 |
二、现代木结构类型 |
三、现代木结构构造方式 |
第二节 斜梁构造相关的现代木结构类型 |
一、梁结构的分类与结构类型特征 |
二、梁结构构造方式及其应用 |
三、木桁架结构的分类与历史沿革 |
四、木桁架结构的组成及杆件受力原理 |
第三节 现代木结构建筑中“斜梁”构造的营造思维 |
一、现代木结构与传统木结构的联系 |
二、斜梁构造表现形式的转化 |
三、构造中传统形态符号的转译 |
四、结构形态提取与表现 |
五、构造形式的空间意向表达 |
章节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斜梁造的现代木结构装置实验设计 |
第一节 实验设计相关背景阐述 |
一、实验性设计来源于目的 |
二、实验性设计流程与计划目标 |
三、设计选址与环境分析 |
四、场地实调分析 |
第二节 设计依据与实验建造 |
一、形态生成来源 |
二、结构系统设计策略 |
三、空间形态生成方式 |
第三节 实验设计效果表现 |
一、设计说明 |
二、实验设计图示表达 |
三、效果呈现 |
结语 |
第一节 斜梁构造在现代木结构中的应用价值与意义 |
第二节 斜梁构造在现代木结构中的展望与思考 |
第三节 本文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附加新型墩-底连接的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和章节介绍 |
第2章 传统自复位套筒连接桥墩的概念和力学性能 |
2.1 引言 |
2.2 自复位灌浆套筒连接桥墩概念 |
2.2.1 灌浆套筒连接方法 |
2.2.2 自复位桥墩概念 |
2.3 自复位灌浆套筒连接桥墩结构组成 |
2.3.1 自复位元件 |
2.3.2 承重构件 |
2.3.3 耗能结构 |
2.3.4 接头组件 |
2.4 自复位灌浆套筒耗能桥墩力学机理研究 |
2.5 自复位灌浆套筒耗能桥墩滞回机理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装配式桥墩墩-底连接构造与设计 |
3.1 引言 |
3.2 常用装配式结构节点连接形式 |
3.2.1 装配式结构中的干连接方式 |
3.2.2 装配式结构中的湿连接方式 |
3.3 参照桥墩模型介绍 |
3.4 新型桥墩墩底连接组件设计 |
3.4.1 新型桥墩墩底连接组件构造设计 |
3.4.2 新型桥墩模型各截面配筋构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型自复位灌浆套筒桥墩的数值建模 |
4.1 引言 |
4.2 有限元软件和理论介绍 |
4.2.1 有限元软件Abaqus介绍 |
4.2.2 有限元理论介绍 |
4.2.3 有限元方法的特性及求解过程 |
4.3 新型桥墩模型的建立过程 |
4.3.1 模型材料性能确定 |
4.3.2 本构关系及实体单元 |
4.3.3 桥墩模型各部件的建立 |
4.3.4 边界条件及相互作用 |
4.3.5 荷载设置及网格划分 |
4.4 模型正确性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型桥墩模型的抗震性能分析 |
5.1 引言 |
5.2 墩底连接组件各参数设计 |
5.3 新型桥墩力学性能分析 |
5.3.1 力-位移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对比 |
5.3.2 刚度退化与强度退化分析 |
5.3.3 耗能能力分析 |
5.3.4 等效粘滞阻尼系数分析 |
5.3.5 残余位移分析 |
5.3.6 预应力筋状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独塔斜拉倒虹吸管的整体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管桥的发展现状 |
1.2.2 斜拉管桥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独塔斜拉倒虹吸管计算分析理论 |
2.1 线性稳定分析 |
2.1.1 概述 |
2.1.2 稳定理论 |
2.1.3 结构稳定性的判断标准 |
2.1.4 结构稳定性的评价指标 |
2.2 结构动力分析基本理论 |
2.2.1 特征值分析 |
2.2.2 阻尼 |
2.2.3 反应谱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独塔斜拉倒虹吸管数值模拟研究 |
3.1 工程概况及技术标准 |
3.1.1 自然条件概况 |
3.1.2 物理地质现象 |
3.1.3 计算模型 |
3.1.4 计算参数 |
3.2 空间模型的建立 |
3.2.1 主梁力学模型 |
3.2.2 斜拉索单元 |
3.2.3 桥塔和墩柱 |
3.2.4 边界条件 |
3.3 合理成桥状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独塔斜拉倒虹吸管的结构线性稳定分析 |
4.1 合理结构体系选定 |
4.1.1 结构体系选型 |
4.1.2 位移分析 |
4.1.3 各结构体系的稳定性分析 |
4.2 合理拉索面积的确定 |
4.2.1 拉索面积取值 |
4.2.2 斜拉索索力及应力分析 |
4.2.3 各索面面积的稳定性影响分析 |
4.3 温度对结构的影响 |
4.3.1 温度施加方式和范围 |
4.3.2 斜拉索应力及索力分析 |
4.3.3 主梁强度分析 |
4.3.4 主塔位移分析 |
4.3.5 不同温度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4.4 不同边界条件对结构的影响 |
4.4.1 四种结构模型及特点 |
4.4.2 斜拉索应力及索力分析 |
4.4.3 主梁应力分析 |
4.4.4 不同边界条件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独塔斜拉倒虹吸管的抗震动力稳定分析 |
5.1 特征值分析 |
5.2 地震反应组合 |
5.3 地震反应分析 |
5.3.1 位移分析 |
5.3.2 倒虹吸管梁内力/应力分析 |
5.3.3 主塔内力/应力分析 |
5.3.4 拉索内力/应力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5)高层新型工业化住宅设计与建造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住宅的高层化和高层住宅的工业化趋势 |
1.1.2 工业化背景下传统建筑设计与建造模式的反省与思考 |
1.1.3 我国住宅产业化面临的困境 |
1.1.4“唯预制装配式”工业化住宅的困惑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工业化 |
1.2.2 建筑工业化与住宅工业化 |
1.2.3 工业化住宅与装配式住宅 |
1.2.4 高层住宅 |
1.2.5 高层工业化住宅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3.1 住宅工业化的研究 |
1.3.2 高层工业化住宅的研究 |
1.3.3 目前国内研究的不足之处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问题提出 |
1.4.2 研究的目的 |
1.4.3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高层工业化住宅的设计与建造模式的历史沿革及相关理论 |
2.1 国外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
2.1.1 历史与社会背景 |
2.1.2 高层住宅工业化建造工艺的萌芽:1990s~2010s |
2.1.3 大量性与个性化:1940s~1960s |
2.1.4 体系化、通用化与多样化:1970s~1990s |
2.1.5 智能化与可持续:21 世纪 |
2.2 我国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
2.2.1 历史与社会背景 |
2.2.2 高层住宅工业化技术的起步:1950s~1970s |
2.2.3 预制装配体系的的没落和现浇体系的兴起:1980s~1990s中期 |
2.2.4 预制装配整体式工业化住宅的复兴:1990s末期 ~2010s |
2.2.5 科学工业化模式的探索:2010s至今 |
2.2.6 香港与台湾地区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
2.3 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相关理论研究 |
2.3.1 工业化建造方式的相关理论 |
2.3.2 高层工业化住宅结构体系的材料分类 |
2.3.3 高层工业化住宅的结构体系 |
2.3.4 体系的专用与通用理论 |
2.4 对我国高层工业化住宅技术策略的启示 |
2.4.1 总结与评述 |
2.4.2 对我国高层工业化住宅发展技术策略的启示 |
第三章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模式 |
3.1 建筑构件体系 |
3.1.1 建筑构件体系的定义 |
3.1.2 建立建筑构件体系的重要性 |
3.1.3 信息技术对建筑构件体系的影响 |
3.2 构件体系的分类原则 |
3.2.1 科学性和体系化原则 |
3.2.2 唯一性原则 |
3.2.3 等寿命周期的原则 |
3.2.4 建造流程为准的原则 |
3.2.5 重连接逻辑的原则 |
3.3 构件体系的分类方法与步骤 |
3.3.1 分类方法 |
3.3.2 分类步骤 |
3.4 高层工业化住宅构件体系的分类 |
3.4.1 结构体系 |
3.4.2 外围护体系 |
3.4.3 内分隔体系 |
3.4.4 内装修体系 |
3.4.5 管线设备体系 |
3.5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模式 |
3.5.1 面向工业化建造的产品设计模式 |
3.5.2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原则 |
3.5.3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标准化设计方法 |
3.5.4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空间设计原则与方法 |
第四章 基于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技术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建造模式 |
4.1 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 |
4.1.1 现浇工业化概念廓清 |
4.1.2 钢筋混凝土现浇技术的发展 |
4.1.3 既有现浇建造体系解读 |
4.1.4 当前建造体系的评述与启示 |
4.2 钢筋混凝土建造模式的四大技术体系 |
4.2.1 混凝土体系 |
4.2.2 模板体系 |
4.2.3 钢筋体系 |
4.2.4 脚手架体系 |
4.3 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建造的目标 |
4.3.1 充分发挥混合一体化材料特性 |
4.3.2 实现整体性与可靠性 |
4.3.3 追求经济性与适应性 |
4.3.4 现场化与工厂化的优化结合 |
4.4 基于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的高层工业化住宅建造技术体系架构 |
4.4.1 混凝土工厂化、商品化 |
4.4.2 结构体刚性钢筋笼生产工厂化、建造装配化 |
4.4.3 模架工具化、模板一体化 |
4.4.4 架子装备化 |
4.4.5 建造智慧化 |
4.5 基于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的高层工业化住宅构件的三级工业化装配建造 |
4.5.1 一级工业化装配——标准件的生产 |
4.5.2 二级工业化装配——组合件的生产 |
4.5.3 三级工业化装配——整体性连接 |
第五章 基于BIM信息化平台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协同 |
5.1 协同的概念及设计—建造协同的支撑技术 |
5.1.1 协同的概念 |
5.1.2 BIM技术概述 |
5.1.3 物联网与电子定位技术 |
5.2 设计—建造关联性的演化进程 |
5.2.1 远古时代:建造的本源 |
5.2.2 手工艺时代:原生同一 |
5.2.3 机械化时代:分化自治 |
5.2.4 工业化时代:趋向并行 |
5.2.5 信息化时代:数字协同 |
5.3 基于BIM的设计—建造协同目标与原则 |
5.3.1 协同目标 |
5.3.2 基于BIM的设计—建造协同原则 |
5.4 基于BIM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协同平台搭建 |
5.4.1 构件库的创建步骤及其关键技术 |
5.4.2 基于构件体系的构件分类与编号 |
5.4.3 建筑构件的编码体系 |
5.4.4 信息创建的插件体系 |
5.4.5 建筑构件定位追踪体系 |
5.5 设计—建造协同工作内容 |
5.5.1 设计阶段工作内容 |
5.5.2 生产阶段工作内容 |
5.5.3 构件运输阶段工作内容 |
5.5.4 建造阶段工作内容 |
第六章 装配式刚性钢筋笼高层保障性住房设计与建造实践 |
6.1 项目概况及场地布局 |
6.1.1 项目概况 |
6.1.2 场地布局 |
6.2 高层保障性工业化住宅构件体系设计 |
6.2.1 结构体系设计 |
6.2.2 外围护体系设计 |
6.2.3 内分隔体系设计 |
6.2.4 内装修体系设计 |
6.2.5 管线设备体系设计 |
6.3 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建造体系的技术构成 |
6.4 构件的三级工业化装配式建造 |
6.4.1 工地工厂的准备 |
6.4.2 一级工业化装配:标准件工厂化生产 |
6.4.3 二级工业化装配:组合件现场化生产 |
6.4.4 三级工业化装配:构件工位上整体性连接 |
6.5 协同技术的运用 |
6.5.1 设计—建造协同实践 |
6.5.2 构件编码在项目中的应用 |
6.6 建造实践总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主要观点与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发展趋势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1 层保障房主要建造图纸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砂卵石地质河流大开挖双管穿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管道穿越施工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穿越地质和水文条件分析 |
2.1 工程背景概况 |
2.2 穿越位置选择 |
2.2.1 穿跨越位置选择原则 |
2.2.2 穿越位置确定 |
2.3 自然地理条件 |
2.3.1 地形地貌 |
2.3.2 气象 |
2.3.3 水文 |
2.4 工程地质条件 |
2.4.1 地质构造 |
2.4.2 地层岩性 |
2.4.3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
2.4.4 河床及岸坡稳定性评价 |
2.4.5 场地水、土的腐蚀性评价 |
2.5 水文地质条件 |
2.6 区域地质概况与地震 |
2.6.1 区域地质概况 |
2.6.2 场地地震效应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穿跨越方案比选与分析 |
3.1 穿跨越方案选择原则 |
3.2 穿跨越方案可行性分析 |
3.2.1 穿越方案可行性分析 |
3.2.2 跨越方案可行性分析 |
3.2.3 方案可行性分析结论 |
3.3 大开挖穿越方案 |
3.4 桁架跨越方案 |
3.5 方案经济技术比选 |
3.6 方案推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开挖双管穿越方案设计及计算 |
4.1 大开挖双管穿越设计方案 |
4.1.1 施工期洪水设计 |
4.1.2 穿越长度 |
4.1.3 穿越地层 |
4.1.4 水下管沟开挖尺寸 |
4.1.5 稳管 |
4.1.6 围堰导流设计 |
4.1.7 河堤复原设计 |
4.2 天然气管道穿越段用管计算与校核 |
4.2.1 钢管类型及材质 |
4.2.2 管道壁厚确定 |
4.2.3 钢管强度校核 |
4.2.4 管道刚度校核 |
4.2.5 径向稳定校核 |
4.2.6 抗震设计校核 |
4.3 原油管道穿越段用管计算与校核 |
4.3.1 钢管类型及材质 |
4.3.2 管道壁厚确定 |
4.3.3 钢管强度校核 |
4.3.4 管道刚度校核 |
4.3.5 径向稳定校核 |
4.3.6 抗震设计校核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穿越施工技术与风险分析 |
5.1 双管穿越施工特点与难点分析 |
5.1.1 双管穿越特殊性 |
5.1.2 穿越施工特点及难点 |
5.1.3 施工风险分析 |
5.2 施工技术方案 |
5.2.1 穿越现场情况 |
5.2.2 土壤渗透率勘测及开挖试验 |
5.2.3 施工方案的制订 |
5.2.4 穿越施工流程 |
5.2.5 施工准备及测量 |
5.2.6 半幅围堰 |
5.2.7 钢板桩施工 |
5.2.8 抽排水 |
5.2.9 管沟开挖 |
5.2.10 管道安装组焊、检测及防腐 |
5.2.11 管道试压 |
5.2.12 管道稳管、回填、连头 |
5.2.13 护岸 |
5.2.14 HSE措施 |
5.3 钢板桩围堰施工效果分析 |
5.4 穿越失效破坏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
5.4.1 第三方破坏 |
5.4.2 腐蚀 |
5.4.3 材料缺陷 |
5.4.4 自然灾害 |
5.4.5 失效概率的计算 |
5.5 主要工程量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7)西北某输油管线六处跨越结构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试验区管线跨越结构安全评价工作内容 |
1.1 试验区管线跨越基本情况 |
1.2 管线跨越结构安全评价内容 |
1.3 管线跨越结构安全评价研究步骤 |
第二章 试验区跨越结构无损检测 |
2.1 塔架钢结构无损检测 |
2.2 硬度检测 |
2.3 钢丝绳超声导波检测 |
2.4 钢丝绳受力检测 |
2.5 现场检测结果 |
第三章 试验区跨越结构强度校核 |
3.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3.2 跨越结构静态分析 |
3.2.1 工况分析 |
3.3.2 静态分析结果 |
3.3 预应力模态分析 |
3.4 地震响应分析 |
3.5 塔架承载能力分析 |
3.5.1 整体稳定性 |
3.5.2 杆件承载力 |
3.6 抗风索支架承载力分析 |
3.7 固定墩承载能力分析 |
3.8 连接件强度复核 |
3.9 跨越结构强度复核结论 |
第四章 试验区跨越结构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 |
4.1 试验区跨越结构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
4.1.1 塔架结构 |
4.1.2 塔架基础及锚固墩 |
4.1.3 索系 |
4.1.4 自然环境 |
4.1.5 社会环境 |
4.2 六处跨越结构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 |
4.2.1 跨越 1 跨越结构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 |
4.2.2 跨越 2 跨越结构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 |
4.2.3 跨越 3 跨越结构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 |
4.2.4 跨越 4 跨越结构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 |
4.2.5 跨越 5 跨越结构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 |
4.2.6 跨越 6 跨越结构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桁架式跨河管架的优化设计及地震可靠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2 优化设计 |
2.1 基于ANSYS优化设计步骤 |
2.2 桁架式管架优化设计与对比分析 |
2.2.1 倒三角形桁架式跨河管架设计优化 |
2.2.2 矩形桁架式跨河管架设计优化 |
2.2.3 两种形式管架优化设计结果的对比 |
3 桁架式管架地震响应分析 |
3.1 反应谱分析 |
3.2 地震波瞬态分析 |
4 桁架式管架抗震可靠性分析 |
4.1 基于ANSYS的可靠性分析方法 |
4.2 可靠性分析在ANSYS 中的实现过程 |
4.3 输出变量抽样过程 |
4.4 各变量的灵敏度分析 |
4.5 结构可靠性概率分析 |
5 结 论 |
(9)桁架式跨河管架的地震可靠性评价及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管架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管道跨越结构 |
1.2.2 结构可靠度概述 |
1.2.3 结构可靠度理论的发展 |
1.2.4 结构优化设计发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结构可靠性分析理论和方法 |
2.1 可靠度计算基本概念 |
2.2 可靠度计算方法 |
2.2.1 一次二阶矩法 |
2.2.2 直接积分法 |
2.2.3 JC 法 |
2.2.4 蒙特卡罗方法 |
2.3 结构体系可靠度及分析步骤 |
2.3.1 结构体系可靠度 |
2.3.2 结构可靠度分析基本步骤 |
2.4 基于ANSYS 的结构抗震可靠度计算 |
2.4.1 结构抗震可靠度计算基本理论 |
2.4.2 基于ANSYS 的可靠性分析方法 |
2.4.3 ANSYS 可靠性分析模块简介 |
2.4.4 可靠性分析在ANSYS 中的实现过程 |
2.4.5 可靠性分析小结 |
第三章 结构优化设计理论 |
3.1 结构优化设计基本概念 |
3.1.1 结构优化设计分类 |
3.1.2 优化设计三大要素的选择 |
3.1.3 桁架结构的优化设计概况 |
3.2 优化设计方法简介 |
3.2.1 简单解法 |
3.2.2 优化准则法 |
3.2.3 数学规划法 |
3.2.4 混合法 |
3.2.5 仿生学方法 |
3.3 桁架优化设计常用方法——满应力设计法 |
3.3.1 满应力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
3.3.2 满应力设计的收敛性分析 |
3.3.3 满应力设计的基本步骤 |
第四章 桁架式管架抗震可靠度分析实例 |
4.1 工程基本概况 |
4.2 管架的地震响应分析 |
4.2.1 地震作用理论 |
4.2.2 桁架式管架地震响应分析 |
4.3 结构抗震可靠性分析 |
4.3.1 结构可靠性分析说明 |
4.3.2 输出变量抽样过程 |
4.3.3 输出变量的取样频率直方图 |
4.3.4 各变量的灵敏度分析 |
4.3.5 结构可靠性概率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有限元的桁架式管架优化设计 |
5.1 桁架式管架结构优化计算技术路线 |
5.1.1 基于ANSYS 的优化设计 |
5.1.2 有限元优化设计方法 |
5.1.3 基于有限元优化设计步骤 |
5.2 桁架式管架优化设计实例分析 |
5.2.1 工程概况 |
5.2.2 倒三角形桁架式跨河管架有限元优化设计 |
5.2.3 矩形桁架式管架的优化设计 |
5.2.4 两种不同形式管架优化设计结果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悬索结构在管线跨越黄河大堤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悬索结构的特点 |
2 中原油田采油六厂至采油四厂天然气集输管道跨越黄河大堤工程 |
3 采用ANS YS程序对悬索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 |
3.1 建模方法的选取 |
3.2 单元的选取和材料、单元常数的输入 |
3.3 几何模型的建立 |
3.4 荷载、边界条件的简化 |
3.5 模型计算结果 |
4 大跨度悬索结构技术的推广 |
四、吊架式结构在管道跨越设计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跨度管道悬索桥覆冰特性及抗风性能研究[D]. 余海燕.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2]传统木构中斜梁构造在现代木结构中的应用研究[D]. 冯锦.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3]附加新型墩-底连接的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分析[D]. 范栋鑫.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4]独塔斜拉倒虹吸管的整体稳定性分析[D]. 曾蜜蜜. 青海大学, 2019(04)
- [5]高层新型工业化住宅设计与建造模式研究[D]. 丁颖. 东南大学, 2018(05)
- [6]砂卵石地质河流大开挖双管穿越技术研究[D]. 陈豪.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5)
- [7]西北某输油管线六处跨越结构安全评价[D]. 隋溪.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3)
- [8]桁架式跨河管架的优化设计及地震可靠性评价[J]. 俞然刚,庄向仕,周金顺,朱海. 地震工程学报, 2013(02)
- [9]桁架式跨河管架的地震可靠性评价及优化设计[D]. 庄向仕. 中国石油大学, 2010(04)
- [10]悬索结构在管线跨越黄河大堤工程中的应用[J]. 朱贵刚,李霞.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