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区农村牧区能源建设发展思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柳颖[1](2015)在《积极福利视角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研究 ——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囿于农牧民的理念、能力等多重因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制度体系沿袭了一种消极型“救济式”、“输血式”的工作模式。这种扶贫模式固然保障了贫困者的基本生活不受威胁,但难以使其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甚至会陷入贫困循环、贫困“依赖”的怪圈。21世纪以来,受世界范围内现代积极型反贫困理论和政策范式的影响,我国农村反贫困议题进入了一个理念转变与模式转型的时期。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实施与推进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将少数民族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视为反贫困的主战场,使我国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新阶段。毋庸讳言,当前民族地区反贫困制度设计处于“新老问题交织、内外矛盾重重”的交困境地,已经无法推动下一步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的正常运行。基于此,参照国外经验教训并结合本土实践,研究、设计并推行具有适用性的新型民族地区农村贫困治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积极福利是当前社会福利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理论视角之一,这一理论兴起于对以物质救助和生活维持为核心的消极福利理念的批判和反思。其所提出的“投资性福利”、“工作福利”着眼于对福利政策客体个人能力的开发与重塑,从而构建了一种具有积极性和现代性的政策视角。积极福利的理论内涵对于急于摆脱传统制度的负面效应,走出制度建设困境的我国民族地区农村来说具有较好的切入性与适用性。在反贫困议题中,积极福利理论的分析框架可以从主体、客体和方式三个维度展开:分别是多元、协作、整合的福利政策实施主体维度;瞄准、精确、补缺的福利政策实施客体维度;赋权、增能、就业的福利政策实施方式维度。建立三者平衡循环且良性互动的渠道,最终帮助贫困者摆脱贫困。当然,任何一项复杂制度的更新或重构都需要对其所处的时间逻辑和空间领域进行全面客观的研判,前者提供依据,而后者提供经验。因此,本研究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对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历程进行了梳理,阐述了不同时期下制度发展的空间特征、政策理念嬗变和建设轨迹。研究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对当前民族地区反贫困政策的运行现状与内在矛盾进行有针对性的剖析,进而对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主体责任、客体瞄准和方式选择的制度缺陷进行了分析。具体包括政府做为单一主体的局限性以及企业、社会组织的参与缺位,民族地区农村普遍式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的低效以及民族地区农牧民福利依赖的政策缺陷。吸收并借鉴与我国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具有相似情境和问题的国际先进经验和失败教训对于建立具有适用性的反贫困制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在世界范围内,巴西的反贫困制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责任主体关系均衡,印度在瞄准客体上体现了针对性和选择性,而澳大利亚政府的反贫困资源投放方式却使土着居民形成福利依赖。上述国家在解决各自少数族群的贫困问题时,所采用的理念与政策思路较为典型的体现了积极型和消极型两种反贫困模式,所以福利效应截然相反,这就给予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制度体系重构以思考和启示。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宏观、整体的角度定位了反贫困的战略模式,为民族地区农村提供了反贫困的方案与步骤。即通过协调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均衡反贫困责任主体关系;重构目标瞄准机制,实现反贫困客体对象精准;激发反贫困对象增能与就业,促使反贫困方式由普惠向补缺转变。在政策层面,进一步细化了民族地区反贫困的实施路径。包括通过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反贫困体系来均衡反贫困主体责任;通过资金瞄准、项目瞄准及过程瞄准来实现反贫困目标客体精准;通过提高农牧民健康素质、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发展特色农牧产业和自主创业以及完善农牧民就业福利制度,来促进反贫困方式转变。
孙永龙[2](2015)在《甘南藏区城乡家庭能源消费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由于环境问题的出现,人们开始担心人类文明发展的持续性,并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从屈从、顺应演变为对抗关系。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与贫困问题同时存在,人口过快增长、环境恶化与贫困加剧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强化的关系。能源利用方式的转变是人类走向文明过程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城乡居民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消费的主体能源在发生变化,消费数量持续增加。目前,化石能源是世界各地居民能源消费的主体,大量消耗致资源枯竭、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空气污染严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并开始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甘南藏区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区域,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是藏族主要聚居区之一。作为亚洲大陆的重要水源地,生态战略地位重要。由于人口稀疏、生态脆弱,长期是中国开发程度较低的区域。这里气候寒冷湿润,地势落差大,地貌类型多样,能源消费区域特征显着,并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近年来,城乡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人口迅速增加,能源消费需求持续增长,人与自然的关系趋于紧张。如今,该区域面临着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压力。基于此,在对6县市、28个乡(镇、街道)、483个家庭用能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文章系统分析了该区域城乡家庭能源消费特征、环境效应、能源贫困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能源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文化背景独特,城乡家庭能源消费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第一,因为海拔高、气温低、取暖期长,人均能耗水平较高,城镇和农牧村分别为883.45、996.05 kgce。第二,由于替代能源缺乏,消费结构单一,对煤炭及生物质能的依赖程度较高。其中,煤炭占城镇人均能源消费总量比例为82.36%,生物质能占农牧村人均能源消费总量比例为81.85%,且受资源禀赋和生活习惯的影响,畜粪是农牧民使用最多的能源,消费比例高达65.33%。第三,新型能源特别是太阳能在甘南藏区有了一定程度地普及,但消费数量少,利用层次低。第四,由于使用了较多商品能源,城镇综合热效率较高,为59.98%,农牧村只有18.77%。(2)高能耗水平使城乡家庭产生了大量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等环境问题。CO2是城乡家庭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城镇、农牧村人均年排放量分别为2816.95、2120.34kg,其他依次是CH4和N20,农牧村CH4排放量较大,增温效应明显。SO2是城镇家庭能源消费产生的最主要污染物,人均年排放量为15647.09 g,TSP(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是农牧村家庭能源消费产生的最主要污染物,人均年排放量高达15652.42 g。化石能源是城镇家庭温室气体及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煤炭贡献最大。炉灶设施简陋和生物质能大量消耗是农牧村家庭温室气体及污染物排放的主要原因。此外,农牧村因生物质燃料使用导致的生态退化等问题也很严重。(3)由于现代商品能源供给不充分,能源贫困与环境问题并存。以2010年中国、巴西、印度、南非四大发展中国家人均电力消费加权平均值1/2作为能源贫困线,即17.775 kgce,城镇、农牧村人均电力消费水平低于能源贫困线的家庭比例分别为10.4%、46.8%。相对而言,农牧村能源贫困问题突出,而且由于过度依赖传统生物质能,农牧民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对妇女负面影响较大,使她们丧失了学习和娱乐的时间,并影响身体健康。(4)地理环境对城乡家庭能源消费影响很大,呈现出显着的地域分异特征。从城镇、农区、农牧交错区到牧区,商品能源消费比例降低,畜粪等生物质能消费数量明显增加,综合热效率逐渐降低。城镇主要温室气体CO2和主要污染物SO2排放量较大,但从农区、农牧交错区到牧区,除SO2排放量因化石能源消费比例降低而减少之外,其他温室气体及污染物的排放量都在增加。此外,能源贫困程度逐渐加重。(5)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对牧民家庭能源消费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牧民定居后,能源利用经济性变好,消费结构趋于多元化,综合热效率提高,节能效应凸显。从游牧到定居,家庭用能清洁程度提高,减排效应显着,能源贫困也得到了有效缓解。但因能源消费结构改变引起了一些新的环境问题,需要引起关注。(6)由于城乡各区域生产、生活方式及能源消费结构存有差异,影响家庭能源消费的因素也不同。结果显示,影响城镇家庭人均能耗水平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取暖方式、家庭规模、人均住房面积、太阳能热水器使用、年均取暖时间。影响农区人均能耗水平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家庭规模、家庭年收入、人均耕地面积。影响农牧交错区家庭人均能耗水平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家庭规模、家庭年收入、家用电器种类、年均取暖时间。影响牧区家庭人均能耗水平的主要因素依次是生活方式(定居)、家庭规模、宗教支出。收入增加之后,城乡居民能源消费需求升级,从生存型需求向享受型转变,节能环保意识逐渐提高。最后,在充分考虑城乡居民能源消费意愿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甘南藏区能源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建议,为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优化能源利用方式提供了科学依据。能源消费不仅是城乡居民生活问题,也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国家战略安全等问题,能源建设需进行统筹考虑、系统规划。
巴特尔[3](2015)在《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1月26日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文中研究表明2015年1月26日,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隆重开幕。自治区主席巴特尔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全面回顾了2014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果,指出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作了安排部署。
巴特尔[4](2014)在《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1月1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文中提出1月15日,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隆重开幕。自治区主席巴特尔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全面回顾了2013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果,指出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
刘鑫渝[5](2011)在《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以新疆新源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建国后土地制度变迁为着眼点,探讨哈萨克牧区社会在土地变革中的土地实践。由于自然条件、生产资料的差异与技术手段选择的不同,中国游牧地区的土地实践与内地农村存在着较大差异。民主改革以前,牧区牧地公有,即为部落、氏族共有,但实质上草场所有权归部落贵族、头人所有。而牧业民主改革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公营,牲畜私有私营。新疆草原的民族公有制延续了大约6年(1952~1958)。这6年中,牧民对自己的草牧场可以全面地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牧业互助组和初级合作化阶段未触动草原集体所有和牲畜家庭经营的根基,符合哈萨克族游牧社会互帮互助抵御自然灾害和外族侵略的传统,受到了牧民的普遍欢迎,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尽管牧业初级合作社是对互助组的替代,但在初期牧场集体所有,牲畜私有,牧民拥有比较充分的退出权,且退出的自由度与合作社的经营风险呈正相关。牧民不仅可以实施对合作社的监督,使管理者改善制度绩效,还可以参与对合作社的监督,对于社员来说,拥有较完整的退出权意味着有完整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初级社既成功地分割了部分私有产权,又通过给予社员较完善的退出权,有效化解初级社解散的风险。人民公社化实行草原全民所有,牲畜集体所有。变牲畜家庭个体经营为集体统一经营,加上国家控制商业和户籍制度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牧民没有退社自由,降低了劳动的机会成本以维持牲畜及畜产品生产的低成本,也迫使牧民放弃了可能的边际生产和可能取得的边际收益。牲畜及畜产品国家征购及诸如关闭集市、限制区域交换等一系列规则,剥夺了牧民对其产品——牧业剩余价值的支配权。草原集体所有和集体经营,牲畜集体所有,牧民不再是独立的经济单元。人民公社时期,国家权力全面侵入农村。对单个牧民来讲,草原和牲畜都是一种公共物品,他不拥有相对于其它成员的对土地和牲畜的排他性使用、转让、收益和处置权,牧民土地和牲畜产权都出现“残缺”。人民公社、大跃进、公共食堂、牧业学大寨、牧民定居是与土地制度相伴生的国家自上而下理性设计的社会改造工程。这些体现了控制与改善逻辑的社会工程通过重新设计力图使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简单与清晰,以便更加有效地对公共和私人领域进行治理。这些项目始于官僚知识分子、革命精英作为“立法者”的远大抱负和无限雄心,他们不仅主张“人为自然立法”,而且主张通过行动来对自然界或整个社会秩序进行彻底和理性的改造;而在这种雄心的背后,则是对持续的线性进步、科学知识发展、生产的扩大、社会秩序的理性设计以及对自然甚至人类本性的控制能力的超强自信。“致命的自负”注定要走向失败。即使失败了的项目也并非没有任何积极的成效。我们是各种现代化项目的受益者,改善的目的本意是良善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善。是把自然和社会改造为容易被国家识别和控制的清晰而又简单的对象,还是站在人民的角度关心和改善人民的福祉。国家将建基于农耕社会的土地制度实施于牧区是国家强力推行下的简单化实践。在这一实践中牧民成了没有性别、传统和价值、特定个性的异常抽象的可以互换的个体。这种简单化设计因为忽视了牧民的生存传统、地方性知识的重要性而遭遇失败。草原生态恶化与牧民生计两难困境成为新项目实施的挚肘。为了避免仍然存活着的“国家乌托邦”,需要在牧区现代化现实路径选择的实施中,关注地方性知识和传统文化、注重项目谨慎推进、规划要有弹性,利用互助传统建设“新公共性”,建立完善的牧民参与机制。
许剑锋[6](2011)在《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定位与发展思路》文中认为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三农”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地方金融机构,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由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定位不明晰,经营措施不到位,极大的影响了农信社的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地处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受当地经济水平及发展定位不明晰等因素的制约,在业务经营、管理水平、提供服务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定位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欠发达地区的同类金融机构的经营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思考。本文从分析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所处的宏观环境入手,分析了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并借助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和SWOT分析法,结合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分析了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优势与劣势以及现有产品业务等,并提出了在经营发展方面应坚持创新经营机制、明确市场定位、突出特色业务、强化风险管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打造品牌和特色,提升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基本原则,把农信社打造成“立足社区、连接城乡、服务三农”社区服务型银行。根据客户分层特征和所处的同业竞争环境,从经营发展、人力资源开发和渠道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内蒙古农信社在城区、城郊、小城镇以及农村牧区的不同经营思路。
杨晶[7](2008)在《政府工作报告——二○○八年一月二十日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文中提出各位代表:本届政府2003年1月就职,五年任期即将结束。现在,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自治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杨晶[8](2008)在《政府工作报告——2008年1月2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1月2O日,自治区主席杨晶在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五年来政府工作,并对今后五年和2008年政府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两会"代表一致认为,报告求真务实,振奋人心,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的指引。
布和朝鲁[9](2007)在《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点和根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连续4年下发了指导“三农”工作的1号文件。今年1号文件的主题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拟结合内蒙古“三农三牧”工作实际,谈一谈对新农村新牧区建设重点和根本的粗浅认识。
陶克[10](2007)在《努力实现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文中研究表明2007年是我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内蒙古的重要一年,也是落实自治区八次党代会精神的起步之年。今年我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工作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1号文件、自
二、我区农村牧区能源建设发展思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区农村牧区能源建设发展思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积极福利视角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研究 ——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总结与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相关概念和理论工具 |
第一节 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民族地区 |
二、贫困、贫困线 |
三、民族地区农村贫困 |
四、反贫困、积极型反贫困 |
第二节 积极福利理论概述 |
一、积极福利思想提出背景 |
二、积极福利的概念与特征 |
第三节 积极福利理论介入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意义及分析框架 |
一、积极福利理论对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议题的意义 |
二、积极福利理论的分析维度 |
第三章 传统福利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传统福利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历史变迁 |
一、救济式反贫困的起步阶段 |
二、体制改革推动的反贫困阶段 |
三、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开发式反贫困阶段 |
四、反贫困攻坚阶段 |
五、综合扶贫阶段 |
六、彻底解决贫困问题的深化发展阶段 |
第二节 民族地区反贫困的现行政策——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 |
一、案例选择 |
二、资料获取 |
三、内蒙古兴安盟地区反贫困政策现状 |
第三节 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政策效应与存在问题 |
一、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政策效应 |
二、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实践中的问题反思 |
第四章 民族地区农村传统型反贫困的制度缺陷分析 |
第一节 反贫困制度中的主体缺陷分析 |
一、政府在反贫困中的局限 |
二、企业、社会组织反贫困参与的缺位 |
第二节 反贫困制度中的客体缺陷分析 |
一、民族地区农村普遍式反贫困目标瞄准范围 |
二、民族地区农村普遍式反贫困目标瞄准的困境 |
三、民族地区农村普遍式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缺陷分析 |
第三节 反贫困制度中的方式缺陷分析 |
一、民族地区农牧民“福利依赖”的表现 |
二、民族地区农牧民福利依赖的政策缺陷分析 |
第五章 两种扶贫范式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一节 巴西印第安人反贫困主体责任关系的均衡 |
一、巴西经验借鉴的背景与依据 |
二、巴西反贫困责任主体采取的积极措施及其成效 |
三、巴西印第安反贫困责任主体关系均衡对我国的启示 |
第二节 印度农村反贫困计划的选择性与精准性 |
一、印度经验借鉴的背景与依据 |
二、印度农村贫困的制度分析 |
三、印度农村反贫困项目的精准实施 |
四、印度农村反贫困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三节 澳大利亚土着民普遍式福利的依赖性 |
一、澳大利亚反贫困教训反思的背景与依据 |
二、澳大利亚土着民普遍式福利现状 |
三、澳大利亚土着民贫困的原因分析 |
四、澳大利亚土着民普遍式福利的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六章 积极福利视角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战略模式设计 |
第一节 参与与均衡:反贫困主体责任架构 |
一、政府主导: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责任主体 |
二、多元架构: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责任主体关系 |
第二节 补缺与瞄准:反贫困客体目标选择 |
一、普惠式福利向补缺式福利的转变 |
二、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的重构 |
第三节 增能与就业:反贫困政策方式转变 |
一、回应西方语境中的“福利依赖”:破除“中国式福利依赖” |
二、事前干预社会风险 |
三、推动民族地区农村“从福利到工作”的转变 |
第七章 积极福利视角下民族地区反贫困路径选择 |
第一节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反贫困体系” |
一、政府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中的主导角色 |
二、建立企业扶贫的新格局 |
三、社会扶贫的适应与兴起 |
第二节 反贫困目标瞄准路径 |
一、资金瞄准:扶贫贴息制度的完善 |
二、项目瞄准:简政放权为贫困户“量身定制” |
三、过程瞄准:对贫困户动态管理和考核评估 |
第三节 民族地区农牧民增能与就业 |
一、农牧民健康素质与劳动力素质提高 |
二、农牧民就业福利制度完善与农牧区劳动力转移 |
三、发展特色农牧产业保障农牧民高效就业 |
四、农牧民自主创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着作 |
二、学术论文 |
三、外文文献 |
四、学位论文 |
五、中文报纸 |
致谢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2)甘南藏区城乡家庭能源消费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演进 |
1.1.2 能源利用与人类社会发展 |
1.1.3 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及环境影响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4.1 消费行为理论 |
1.4.2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 |
1.4.3 城乡居民能源消费 |
1.4.4 能源消费的环境效应 |
1.4.5 青藏高原地区家庭能源消费 |
1.4.6 周边地区家庭能源消费 |
1.4.7 文献述评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资料获取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经济和社会发展 |
2.1.3 民族生态文化 |
2.1.4 能源资源 |
2.2 资料获取与处理 |
2.2.1 样本选择 |
2.2.2 调研过程 |
2.2.3 数据处理 |
2.3 小结 |
第三章 城乡家庭能源消费数量与结构 |
3.1 城镇家庭能源消费数量与结构 |
3.1.1 城镇家庭能源消费选择 |
3.1.2 城镇家庭能源消费数量与结构 |
3.1.3 城镇家庭有效热能获取及综合热效率 |
3.2 农牧村家庭能源消费数量与结构 |
3.2.1 农牧村家庭能源消费选择 |
3.2.2 农牧村家庭能源消费数量与结构 |
3.2.3 农牧村家庭有效热能获取及综合热效率 |
3.3 城乡家庭能源消费的地域分异特征 |
3.3.1 地域类型 |
3.3.2 城乡家庭能源消费的地域分异特征 |
3.3.3 有效热能获取及综合热效率的差异 |
3.4 牧区家庭能源消费模式的演变 |
3.4.1 牧民定居前后的基本情况 |
3.4.2 能源消费数量与结构的变化 |
3.4.3 有效热能获取及综合热效率的差异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城乡家庭能源消费的环境效应 |
4.1 温室气体及污染物排放估算 |
4.2 城镇家庭能源消费的环境效应 |
4.3 农牧村家庭能源消费的环境效应 |
4.4 城乡家庭能源消费的环境效应差异 |
4.5 牧民定居后环境效应的变化 |
4.6 小结 |
第五章 城乡家庭能源贫困评价 |
5.1 能源贫困的概念及识别方法 |
5.2 城镇家庭能源贫困评价 |
5.3 农牧村家庭能源贫困评价 |
5.4 畜粪能源利用及对农牧民生活的影响 |
5.4.1 畜粪能源利用情况 |
5.4.2 畜粪能源利用对农牧民生活的影响 |
5.5 牧民定居后家庭能源贫困的缓解 |
5.6 小结 |
第六章 影响城乡家庭能源消费的因素 |
6.1 研究方法 |
6.1.1 模型选择 |
6.1.2 变量选择 |
6.2 影响城镇家庭能源消费的因素 |
6.3 影响农牧村家庭能源消费的因素 |
6.4 各变量对城乡家庭能源消费影响程度的比较 |
6.5 小结 |
第七章 城乡家庭能源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建议 |
7.1 城乡居民能源消费意愿 |
7.1.1 城乡居民能源消费意愿 |
7.1.2 城乡居民对惠民工程的态度 |
7.2 政策建议 |
7.2.1 保障供给,减缓贫困 |
7.2.2 转变结构,节能减排 |
7.2.3 优化设备,提高效率 |
7.2.4 因地制宜,分区应对 |
7.2.5 多方引导,保护环境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甘南藏区家庭能源消费调查问卷 |
附录2 甘南藏区畜粪及新能源利用调查问卷(补充) |
附录3 调研照片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以新疆新源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缘起 |
1.2 牧区社会研究的知识谱系 |
1.2.1 关于游牧社会的研究 |
1.2.2 土地制度变迁与乡村社会的研究 |
1.2.3 研究的贡献与缺憾 |
1.3 典型个案、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1.3.1 个案简介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资料来源 |
第2章 本研究的理论资源、概念和分析框架 |
2.1 牧区社会:边缘社会研究的切入点 |
2.1.1 土地改革与牧区社会 |
2.1.2 土地制度变迁:牧区社会研究的新视角 |
2.2 相关理论资源 |
2.2.1 詹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与“失败的逻辑” |
2.2.2 F·A·哈耶克的“致命的自负”与“限制国家权力” |
2.2.3 何·彼特的“空制度”理论 |
2.2.4 诺思的“制度及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 |
2.3 核心概念界定 |
2.3.1 土地制度 |
2.3.2 土地制度变迁 |
2.3.3 牧区社会 |
2.4 基本观点与基本思路 |
2.4.1 本研究的基本观点 |
2.4.2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
2.5 论文结构 |
第3章 哈萨克族群背景与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演进 |
3.1 哈萨克族群的历史演进 |
3.1.1 清代以降哈萨克族群的历史演进 |
3.1.2 牧区民主改革时期的哈萨克族群 |
3.1.3 合作化、人民公社时期的哈萨克族群 |
3.1.4 草原承包时期的哈萨克族群 |
3.2 哈萨克牧区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演进 |
3.2.1 清代以降哈萨克族群的土地制度 |
3.2.2 民主改革时期的草原民族公有制 |
3.2.3 合作化、人民公社时期哈萨克牧区的土地制度 |
3.2.4 草原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共存时期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民主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时期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
4.1 哈萨克牧区社会的民主改革 |
4.1.1 新疆哈萨克牧区的民主改革 |
4.1.2 新源县哈萨克牧区民主改革 |
4.1.3 草原民族公有:关照地方性的土地实践 |
4.2 牧业合作化时期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
4.2.1 农业合作化的理论渊源 |
4.2.2 畜牧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性设计 |
4.2.3 畜牧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路 |
4.3 牧业人民公社时期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
4.3.1 大跃进和牧业人民公社:激进现代主义的牧区实践 |
4.3.2 公共食堂:牧民生活方式的乌托邦实践 |
4.3.3 阶级斗争:历史与传统的决裂 |
4.3.4 牧业学大寨:激进现代化意识的表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土地承包责任制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
5.1 牧业生产责任制下草原改革的时间序列 |
5.1.1 家庭承包牧区实践的开端(1978-1984 年) |
5.1.2 家庭承包牧区实践的深化(1985-1991 年) |
5.1.3 从国家战略出发的产业调整(1992-2001 年) |
5.1.4 草原制度改革的战略转型期(2002 年以后) |
5.2 哈萨克牧区社会的草原产权制度及其变迁 |
5.2.1 《草原法》符号化背景下的草原产权 |
5.2.2 牧区草原产权制度 |
5.2.3 新疆哈萨克牧区草原产权制度的变迁及启示 |
5.2.4 草原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与法律期望 |
5.3 牧民定居:强制村庄化运动 |
5.3.1 哈萨克游牧社会的终结 |
5.3.2 哈萨克牧民定居的运作逻辑 |
5.3.3 牧民定居模式的考量:以新源县为个案 |
5.3.4 游牧定居的生态后果 |
5.4 草原承包: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生计的两难 |
5.4.1 草原生态状况:忽略牧民生存逻辑的土地实践结果 |
5.4.2 草原承包:草原生态退化根本原因 |
5.4.3 草原管理制度对牧民生计的影响 |
5.4.4 兼顾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生计的相关措施 |
5.5 哈萨克牧区社会的变迁与整合 |
5.5.1 哈萨克牧区社会的结构分化 |
5.5.2 哈萨克牧区的社会整合 |
5.5.3 草原承包制后哈萨克牧区社会的变迁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现牧区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
6.1 牧区现代化的现实路径 |
6.1.1 哈萨克牧区现代化现状 |
6.1.2 社会主义新牧村建设的现实路径 |
6.1.3 社会主义新牧村建设状况 |
6.1.4 社会主义新牧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
6.2 牧区现代化与哈萨克牧民的现代化 |
6.2.1 新牧村建设与人的现代化 |
6.2.2 哈萨克牧民的综合素质状况 |
6.2.3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牧民 |
6.2.4 新牧村建设与农牧民权益保障 |
6.3 新牧村建设与草原生态保护 |
6.3.1 明晰草原产权与草原生态保护 |
6.3.2 新牧区建设中草原生态保护的措施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
(6)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定位与发展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目的和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经营发展环境分析 |
一、我区宏观经济环境情况 |
二、我区农牧业发展现状 |
三、我区金融环境分析 |
(一) 我区金融运行主要特点 |
1、企业存款高速增长,储蓄存款持续分流 |
2、存款活期化趋势明显,定期存款占比下降 |
3、贷款投放呈下降之势,贷款增长高位回稳 |
4、个贷增势强劲,个人住房贷款占七成 |
5、信贷质量持续好转,经营效益稳步提高 |
6、金融体系逐步健全,金融服务功能增强 |
7、金融市场稳健发展,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 |
(二) 现有市场重点业务及发展趋势 |
(三) 我区金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竞争地位分析 |
一、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总体情况 |
二、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情况 |
三、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总体地位与竞争力 |
四、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竞争对手分析 |
(一) 波特五力模型介绍 |
(二) 现有竞争对手分析 |
(三) 潜在竞争对手分析 |
(四) 替代者分析 |
五、农村信用社竞争优势、劣势和机会、挑战分析 |
(一) 分析方法介绍 |
(二) 农村信用社优势分析 |
(三) 农村信用社劣势分析 |
(四) 农村信用社机会分析 |
(五) 农村信用社威胁分析 |
(六) 农村信用社战略选择 |
六、农村信用社主要产品(业务)定位 |
第四章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经营定位分析 |
一、总体经营定位分析 |
(一) 定位社区银行,为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
(二) 连接城乡,建立城乡之间的资金流动渠道 |
(三) 服务"三农",强化农村业务 |
二、农村经营定位分析 |
三、城区经营定位分析 |
四、城郊、小城镇经营定位分析 |
(一) 增加业务品种,改善服务渠道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
(二) 将发展的重点确定为社区金融服务 |
第五章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发展思路与经营措施 |
一、实施经营定位的基本思路 |
(一) 深化体制改革,为实现经营定位提供制度保障 |
(二) 明确市场定位,制定长期规划 |
(三) 加快业务创新,开发推广适合"三农"和社区需要的金融产品 |
(四)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 |
(五) 提高经营效率,扩大利润来源 |
(六) 突出特色经营,打造社区银行 |
(七) 实施品牌战略,打造零售型精品银行 |
(八) 争取政策支持,营造实现市场定位的良好氛围 |
二、实施经营战略的措施 |
(一) 业务发展措施 |
1、产品业务的开发和推广 |
2、客户开发 |
3、服务质量的提高 |
(二) 人力资源开发措施 |
(三) 渠道建设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点和根本(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展现代农牧业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点 |
(一) 从“三农三牧”问题的本质说起 |
(二) 现代农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
(三) 发展现代农牧业的思路 |
(四) 产业化是现代农牧业的基本经营形态 |
(五) 发展现代农牧业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首要任务 |
二、现代农牧业离我们有多远 |
(一) 内蒙古农牧业在全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二) 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的优势 |
(三) 差距就是发展的潜力 |
(四) 内蒙古发展现代农牧业正当其时 |
三、产业化是现代农牧业的经营形式 |
(一) 发展现代农牧业要从产业化经营入手 |
(二) 推进产业化经营就要大力健全产业化三要素 |
四、现代畜牧业的前提是人与草原和谐相处 |
(一) 人与草原和谐相处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
(二) 坚持“保护优先, 加强建设, 科学利用, 依法管理”的方针 |
(三) 实行严格的草畜平衡制度和草场“三牧”制度 |
五、培养新型农牧民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根本 |
(一) 什么是新型农牧民 |
(二) 培养新型农牧民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要目标 |
(三) 培养新型农牧民应坚持全员性、针对性、长期性、公益性原则 |
六、转移人口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
(一) 农村牧区人口由农牧业向非农牧业转移是一个大趋势 |
(二) 坚持“立足就业优先, 发展城镇经济, 提高就业能力, 促进人口转移”的方针 |
(三) 创新农村牧区人口转移就业的体制机制 |
(四) 结论:没有新型农牧民, 就没有现代农牧业;没有现代农牧业, 就没有新农村新牧区 |
(10)努力实现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强化现代农牧业的产业支撑。 |
(二) 强化现代农牧业的生态和基础设施支撑。 |
(三) 强化现代农牧业的科技人才支撑。 |
(四) 强化现代农牧业的服务体系支撑。 |
(五) 强化现代农牧业的政策支撑。 |
(六) 强化现代农牧业的作风支撑。 |
四、我区农村牧区能源建设发展思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积极福利视角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研究 ——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D]. 柳颖. 南京大学, 2015(07)
- [2]甘南藏区城乡家庭能源消费及影响因素研究[D]. 孙永龙. 兰州大学, 2015(12)
- [3]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1月26日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J]. 巴特尔.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15(04)
- [4]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1月1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J]. 巴特尔.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14(03)
- [5]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以新疆新源县为例[D]. 刘鑫渝. 吉林大学, 2011(08)
- [6]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定位与发展思路[D]. 许剑锋.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10)
- [7]政府工作报告——二○○八年一月二十日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J]. 杨晶. 思想工作, 2008(02)
- [8]政府工作报告——2008年1月2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J]. 杨晶. 内蒙古政报, 2008(02)
- [9]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点和根本[J]. 布和朝鲁. 北方经济, 2007(11)
- [10]努力实现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J]. 陶克. 现代农业,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