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互联网的若干个第一(论文文献综述)
杨春媛[1](2021)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四川与中亚产业合作的路径研究——以装备制造业为例》文中指出四川是北方丝绸之路和南方丝绸之路的交汇点,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中亚地区是陆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如何发展与中亚地区的外贸关系,对于四川构建新的对外开放格局意义重大。以四川装备制造业为例,回顾四川与中亚经贸发展的历史,分析双方经贸合作的前景和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四川与中亚地区装备制造业合作的路径。
刘兰[2](2020)在《新媒体时代电视微纪录片的类型特征与叙事策略》文中研究表明电视微纪录片是短视频兴起背景下的产物,也是电视纪录片的一种全新形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电视媒体播出的微纪录作品的整理与分析,发现微纪录片正在走向类型化道路并已经形成了几种特点鲜明的类型。电视微纪录片在叙事策略上呈现出微观的个体视角、可组合拆分的单点叙事以及模式化打造等几方面特征,符合新媒体时代传播规律,同时具有电视纪录片一贯的文化底蕴与美学外观,提升了"微文化"的品质与内涵。
崔化鹏[3](2020)在《YL光伏公司战略转型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光伏产业以YL公司1999年承担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工程——3MW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应用系统示范项目为开端,至今经历了波澜壮阔的20年高速发展之路。截止到2019年末,其已发展成产业链条日趋完善,技术研发世界领先,一个真正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产业。2018年5月份,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531”新政),该政策核心内容为暂停普通地面电站指标发放、分布式光伏规模受限以及进一步调低上网电价,“531”新政使中国整个光伏行业迎来产业发展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对于中国整个光伏是一次洗礼。YL公司作为国内光伏龙头企业,针对531新政后的光伏市场,如何实现企业战略转型和持续发展,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大背景概述就行。本文以YL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战略转型理论以及相关分析方法,对YL公司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分析其不同发展阶段所制定的战略,并利用PEST、SWOT等相关分析工具对YL公司目前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从而提出YL公司的战略转型方案设计和实施方案建议,战略转型方向应为加快企业重组步伐,重组完成后,注重商业模式的创新,紧密结合国际国内政策,开发新兴市场和新型业务板块,开展发展型战略;在此期间穿插实施多种经营型战略,注意控制规模,避免重投资型业务。在实施方案上从产品技术路线、产能重新规划、销售策略、质量体系建设以及运营效率包括资金周转、人力资源等方面来保障战略转型的顺利实施。论文提出,531新政以及陆续出台的光伏政策已经明确了国家对光伏产业发展的方向,YL公司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是通过优化公司结构、整合资源、调整自身定位、加强自身造血和融资能力、提升企业内部运营效率等一系列战略转型举措使其完成债务重组并适应新的政策和市场环境,重新焕发企业活力。希望本文能够给YL公司及其他光伏企业的战略转型提供参考和借鉴。
李晶一[4](2020)在《新时代主旋律纪录片的艺术探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纪录片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不断拓展、突破并沉淀其纪录风格,逐渐趋于成熟与完善。其中,主旋律纪录片担负着重要的政治使命,在记录国家发展、宣传主流文化、把握舆论导向、弘扬民族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与时代责任。本文从主题阐释、叙事内容、艺术表达等方面对新时代主旋律纪录片进行深入的文本分析,总结其创作中的可借鉴之处,并希望对我国主旋律纪录片未来创作实践提供启发。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第一章对新时代以来主旋律纪录片进行历时性梳理与共时性分析,对其流变的脉络与相互联系、创作特征与创作效应进行分析,探讨主旋律纪录片在当下的意义;第二章对新时代以来的主旋律纪录片的叙事特征进行分析,从题材类型、叙事对象、叙事内容三个部分,阐述新时代主旋律纪录片的叙事特色,并以具体影片为例分析其创作思路与文化意味;第三章对主旋律纪录片的艺术表达进行阐述,从视听元素、故事架构与创作宣发三部分,分析主旋律纪录片在影像艺术方面的新尝试与新突破。
杨朗[5](2019)在《国家级媒体对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融媒体报道呈现分析》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针对这一重大活动,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央视网等国家级媒体利用融媒体成果,通过多样化的传播路径和报道方式,打造了一批优秀的融媒体产品。借助多样化的传播媒介,国家级媒体向中国和世界讲述了中国的发展变化以及新时代下的中国故事。文章从传播路径的选择、融媒体平台的打造、改革精神的弘扬三个角度,深入探析我国主流传播媒介关于改革开放四十年报道的成功经验。
鲜思齐[6](2019)在《贵州省正安县高中历史乡土教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中国不断学习外国经验,在融入全球化的发展中,丢失了自己的民族精神和自己家乡的“根”。所以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表达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提倡复兴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乡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进行文化复兴的过程中占据着一个重要地位。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中也提出在授课过程中应适当添加乡土史教材资源,让学生能够热爱和认同自己家乡优秀的传统文化。贵州省正安县拥有很丰富的历史资源,但现在大多数只停留在祖辈人的口中,并且随着时间流逝人们逐渐淡忘,90后和00后的年轻人对一些正安历史真假也无法分辨。鉴于这样一种现象,笔者觉得很有必要重新学习正安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它继续发扬光大。尝试正安乡土文化与高中历史教材相结合,开发符合具有本县特色的乡土史教材,培养学生的乡土意识和乡土情怀,同时也能增强学生民族认同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从乡土和乡土教材进行概念界定,然后再详细论述本次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以及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正安县师生进行问卷调查,真实反映了中学教学活动中地方历史资源的现状,探讨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现状提出了一些实施建议。第三部分在开发正安县高中历史乡土教材时需遵循真实性原则、地方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第四部分从六个方面进行正安县乡土资源的开发举例。第五部分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呈现到高中历史课堂。
白立新[7](2018)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凸显,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成为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的着力点。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是关涉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维护校园和谐稳定、服务引领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论断,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方针举措,特别是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水平不断提升的要求,使专题研究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问题成为可能,并且显得十分必要。论文以坚持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为前提,立足于对话语权的专门研究,按照理论之基——问题之本——历史之鉴——现实之境——提升之策的逻辑顺序,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释。论文包括导论和正文五章。导论部分主要阐释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研究背景与意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框架与创新之处。正文部分第一章是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基本理论的研究。本章在解读了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相关概念,梳理了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研究理论基础之后,提出了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内涵、本质和构成要素,分析了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与意识形态话语权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研究认为:意识形态工作是围绕意识形态的理论构建与创新、传播与转化、交流与批判所开展的一切工作。话语权具有“权利”和“权力”的双重属性,话语权的取得与行使具有动态性。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中,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思想一直都有着生动的体现,是研究这一问题的深厚理论基础。从内涵上看,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是在意识形态的传播与转化、交流与批判中所具有的掌握、支配、控制话语的资格和能力,强调话语声音与力度的统一、正面宣传与舆论斗争的统一;从本质上看,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体现着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力,是最具主动性、实效性的管理权,本质要求是以理服人。话语主题、话语队伍、话语形式、话语平台是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主要构成要素。第二章是关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基本问题的研究。本章考察了高校与意识形态的天然联系、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特殊性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概念与特征,分析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行使的主体、领域、形式、指向、支撑条件等因素,阐释了高校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重要意义。研究认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是高校党委实现思想领导的一种方式;是话语权中的话语权,具有统领性;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并不是要堵塞言路,而是要实现主流话语的引领和认同。在高校,学校党委及其领导下的各级党组织所属的党员领导干部、党务工作者尤其是专兼职宣传思想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大学生辅导员,是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行使的主要主体;党的活动和生活领域、党派工作领域、课堂领域、学术活动和学术成果领域、师生校园日常生活领域是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行使的主要领域;印发文件、会议讲话、辅导报告、通告通报、研讨座谈、专题讨论、个别谈话、研究成果等是话语权表达的主要形式;语境、问题和人群是话语权的基本指向;理论水平、工作经验、责任感、敏感性是话语权的主要支撑条件。第三章是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实践与启示的研究。本章按照历史的脉络,分三个主要阶段,对新中国成立近70年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实践进行了考察。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实践,主要是1949年到1966年的实践,充分彰显了话语权是意识形态工作题中应有之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实践,体现了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对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有了更明确的目标要求、更健全的制度机制保障、更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支撑,意识更加强烈,行动更加自觉,更加切实地体现和贯穿于日常意识形态工作的始终。通过梳理,得出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五点启示:即,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营造健康公正的社会大环境。第四章是关于高校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时代际遇的研究。本章分析了高校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面临的机遇,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丰富了话语内涵、坚定“四个自信”增强了话语底气、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成效奠定了政治保障、制度建设的推进和队伍培训的强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分析了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思想文化领域复杂多变、自媒体广泛应用对高校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带来的挑战。分析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行使过程中,在话语主题阐释、话语队伍建设、话语表达能力、话语平台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章是关于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提升理路的研究。通过研究,本章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以增强意识形态工作主导力为关键、以健全完善制度机制为保障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坚持党的领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一元主导多样包容、区别对待民主关爱、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民生问题相结合五条原则;提出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先进性、话语主体的高素质、话语阐释的契合性、话语平台的通畅性、话语内容的兑现性五个基本指向;提出了强化阵地建设管理、完善话语形式、加强队伍建设、推进方法改革、健全机制保障、重视学习借鉴六条基本路径。
魏少华[8](2017)在《对话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交媒体是基于Web2.0技术平台,用户可以实现浏览、下载、上传、分享、评论、即时通讯、在线交友等功能的网络媒体。社交媒体既具有社交功能又具有信息发布的媒体功能。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是指社交媒体中关于话题的所有功能。"话题"功能是社交媒体社交功能和媒体功能的集中体现。本研究从巴赫金、伽达默尔、马丁·布伯、哈贝马斯等人的"对话理论"的视角,对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进行了关注和研究。根据对话理论,一种真正的"对话"表现在以下几点:对话首先是人与人关系的建立;社会需要一个自由对话的"公共空间";对话的双方需要具有"主体间性"关系;对话既具有"向心力",又具有"离心力";对话中的"大型对话"是一种多主体参与的"复调"对话;在对话中"复调"与"狂欢"成为平等对话的表现。依据"对话理论"的主要观点,研究中把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分为:网民群分功能;网络社区构建功能;话题发布功能;话题聚合、发现功能;话题传播与扩散功能;话题讨论、互动功能等六大功能。本研究认为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是对对话理论观点的实践与诠释。论文根据每一种"话题"功能与"对话理论"观点的对应性,分章节论述了该"话题"功能在社交媒体中的发展运营状况及对新闻对话的影响。文章从第三章到第八章,依据第二章中对社交媒体六大功能的划分,对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的"对话性"进行了分析。论文分析了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的技术表现对信息传播,尤其是新闻传播的影响。Web1.0时代,大多数人以及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是网络内容的浏览者。网络内容的构建权利,如同传统媒体时代一样,主要掌握在有技术权限和话语权限的部门和机构以及少数个人手中。Web2.0的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颠覆了 Web1.0网络传播的模式和理念,它开放了网络内容构建的权限,普通用户成为社交媒体内容的贡献者和构建者。所以,与其说Web2.0是网络技术的革新,不如说是网络传播理念的变革。社交媒体中的"话题"功能让其平台中的话题变成了一条让用户彼此相连的纽带,在"六度分隔"理论的支持下,实现了人与人的汇聚、"群分"功能。在社交媒体中,人与人实现了对话关系的建立,实现了网络中人与人的相遇。社交媒体的"话题"系统具有网络社区的构建功能,让话题平台中的人们通过话题系统组成不同的社区。这种社区有管理者和管理规则,人与人的联系相对多元、松散,但彼此又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由于这种网络社区具有自由进入、自由讨论的特点,使网络社区具有了对话理论中的"公共空间"的部分属性。但是,在网络社区中的私人属性和公共属性共生其中,且公共话题讨论的参与者由于年龄、学历严重分化,造成其"公共空间"的公共属性受到一定的影响。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实现了用户在技术上的平等赋权,人与人在社交媒体中实现了表达权限的对等,用户"主体性"得以体现,使得用户之间开启了"主体间性"对话。在社交媒体中,人们关于话题的对话与互动表现出强大的个体性特点,既有对热点话题的强大"向心力",同时又具有多元主题、多元表达,以"去中心"为特点的"离心力"。社交媒体中的话题讨论呈现出主体多元、主题多元、话语表达多元的"复调"状态。匿名掩盖下的网络讨论,出现了众声喧哗的"狂欢"状态。社交媒体中信息传播的"复调"与"狂欢"状态,给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带来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积极影响在于它让信息传播回归了多元对话式传播;消极影响则是信息"狂欢"常带来谣言传播、网络暴力、信息茧房等各种问题,对受众认知形成新的干扰。总之,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对公共讨论、网络公共空间的构建和新闻传播等带来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带来不可忽视的问题。
魏徽[9](2016)在《湘财证券公司在互联网金融格局下的客户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国结算登记公司允许个人投资者开立20个A股账户,证券公司传统的盈利模式受到严重冲击,作为证券行业主营业务的佣金收入不断下滑、利润空间日益收窄,证券公司传统的盈利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形势,需要不断寻找新的盈利模式谋求更大的发展。湘财证券公司作为1999年第一家获批增资扩股并成为中国首家综合类证券公司。多年以来,湘财证券秉承“人本立正,承诺是金”的企业文化,通过稳健的经营和规范的管理,资本日益雄厚,产品线更加丰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行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但随着财富管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湘财证券如何在互联网金融格局下立足自身优势进一步发展财富管理业务,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论文以湘财证券公司的财富管理业务作为基本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对我国证券行业财富管理现状进行研究和对湘财证券公司的业务运作经验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证券公司财富管理业务开展的特点和优势,有针对性地提出湘财证券公司在互联网金融格局下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的对策。同时运用"SWOT模型”对湘财证券公司的竞争环境、内部资源和外部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从服务平台建设、组织和团队建设、产品体系、风险防控管理等方面提出思考。对于完善公司业务及盈利模式,提升湘财证券公司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为同行业其他证券公司发展多通道财富管理业务、确保财富资本增值将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周娜[10](2016)在《当代大学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认同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青年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大学生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和力量依托。在某种意义上他们的思想素质、政治素养、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贯彻实施,影响着“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最终实现,必须通过持续不断地加强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广大学生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疑,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是其基本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我们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革命精神是一种价值导向,一种精神激励和文化认同。缺乏对这种精神的认同就如同习近平总书记讲的那样,“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因此,切实增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认同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与核心目标。鉴于此,本文着眼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需要,以河北省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的一系列实践经验为支撑,将理论研究、历史梳理、实证分析、对策建议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探讨革命精神的内涵特征、功能作用,系统分析大学生革命精神认同的逻辑前提与理论依据。此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对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认同的基本现状、主要特点、认同困境及内外成因进行实证研究,并从基本原则、认同路径和保障体系三方面提出增强认同的路径,旨在为提升大学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认同提供一定的对策支持。清晰、准确、合理的概念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提与基础,要对大学生革命精神认同进行理性分析与现实省思,最基本的前提是正确把握相关概念。基于此,本文首先阐释了革命精神、认同、革命精神认同等概念的内涵,梳理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发展,着重考察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结合不同时期的历史使命和实践内容,所培育出来的革命精神,并通过历史的梳理构建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内涵体系:即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是核心理念、实事求是与从实际出发是科学态度、联系群众和为民服务是价值指引、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是力量源泉、团结奉献和勇于牺牲是本色体现。凝练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基本功能:即价值导向、精神激励、信仰坚定和文化认同。同时深入阐释了革命精神认同的机制。大学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认同有着深刻的逻辑前提与理论依据。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大学生革命精神认同提供了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发展变化规律,就大学生革命精神认同而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论、价值论和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说等理论均为大学生革命精神认同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理论指导实践,只有在伟大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的事业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理论思想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革命精神的传承问题相当重视,并提出了各自关于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的思想,成为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为大学生认同和传承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提供了可贵的理论依据。同时,心理学认知理论、政治认同理论、态度形成理论等也为大学生革命精神认同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借鉴。提升大学生革命精神认同,不仅需要系统完整的分析比较、逻辑推论,更需要依据社会调查掌握的第一手资料,真实把握当前大学生认知、认同以及践行革命精神的现状,从而为发现问题、探寻原因、寻找解决路径打下实践基础。基于此,本文以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河北省八所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为考察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以及对部分师生的深度访谈,从革命精神认知情况、革命精神情感认同情况、革命精神行为认同情况、革命精神教育状况四方面对当代中国大学生革命精神认同情况进行整体把握。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清晰了解大学生在对革命精神认同过程中凸显出的时代性、独立性、矛盾性和实践性等特征。调研显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的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的扎实开展,使得大学生革命精神认同的思想基础日益坚实。通过数据分析和深度访谈可以看出,总体而言,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认同状况良好,多数学生能够持正面的、积极肯定的态度。大部分学生对突出的革命精神、革命人物和革命事迹比较了解,大都是通过课堂、互联网、电视等媒介获取相关知识;大部分学生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个人都是极为重要、不可或缺的;绝大多数学生认同革命精神具有时代价值,认为在革命精神内核不变的情况下应该赋予其新的内涵。行动上基本能做到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知行合一。但是,仍然有少部分大学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认同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与问题,通过调研数据得知,存在的问题体现为理性认知欠缺、情感认同偏弱、信念意志不坚定、存在知行脱节等。从调查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影响当代大学生革命精神认同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样的。它不仅受到来自外在的社会大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家庭成长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内部因素——大学生个体自身的影响。因此,当代大学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认同现状是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决当前大学生革命精神认同存在的上述问题,切实提升大学生对革命精神的认同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从不同层面进行努力。首先,要明确提升大学生革命精神认同坚持的基本原则:即以革命精神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理论灌输与实践育人相促进的原则、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融合的原则、继承借鉴与发展创新相统一的原则。其次,不断拓宽提升革命精神认同的实现途径。形成良好社会氛围是加强革命精神认同的前提、完善高校教育是加强革命精神认同的关键、优化家庭环境是加强革命精神认同的补充、个人练好内功是加强革命精神认同的基础。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切实创新网络教育平台来优化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需要指出的是,开展革命精神教育,增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认同离不开各种条件的保障。具体而言,应从组织保障机制、政策保障机制、师资保障机制、基地保障机制和物质保障机制等着力推进,从而构建起导向明确、系统完善的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条件保障机制,切实为提升大学生革命精神认同保驾护航。
二、中国互联网的若干个第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互联网的若干个第一(论文提纲范文)
(1)“一带一路”背景下四川与中亚产业合作的路径研究——以装备制造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四川与中亚贸易的历史与现状 |
二、四川与中亚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与合作前景分析 |
(一)四川装备制造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二)中亚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三)四川与中亚装备制造业合作前景分析 |
三、四川与中亚装备制造业合作面临的问题 |
四、四川与中亚装备制造业合作的路径 |
(2)新媒体时代电视微纪录片的类型特征与叙事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微”时代的文化特质 |
二、电视微纪录片的类型特征 |
(一)历史文化类 |
(二)社会发展类 |
(三)现实生活类 |
(四)自然地理类 |
三、电视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
(一)微观的个体视角 |
(二)可组合拆分的单点叙事 |
(三)结构模式的打造 |
(3)YL光伏公司战略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 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 |
1.3.1 文献阅读法 |
1.3.2 PEST分析法 |
1.3.3 SWOT分析法 |
2.相关文献综述 |
2.1 关于战略转型理论的研究进展 |
2.2 关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进展 |
2.3 关于战略转型动因的研究进展 |
2.4 文献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YL公司战略转型的必要性 |
3.1 YL公司基本情况 |
3.2 YL公司的发展历程及各阶段战略 |
3.3 YL公司面临的困境 |
3.4 本章小结 |
4.YL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
4.1 全球光伏产业分析 |
4.1.1 政策环境分析 |
4.1.2 市场环境分析 |
4.2 企业综合竞争力分析 |
4.2.1 主要竞争对手产能情况 |
4.2.2 主要竞争对手技术现状及规划 |
4.2.3 主要竞争者出货量对比 |
4.2.4 主要竞争者成本对比 |
4.2.5 综合竞争力分析 |
4.3 SWOT理论分析 |
4.3.1 优势因素分析 |
4.3.2 劣势因素分析 |
4.3.3 机会因素分析 |
4.3.4 风险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YL公司战略转型方案设计 |
5.1 YL公司战略转型目标 |
5.2 YL公司战略转型思路 |
5.3 YL公司战略转型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6.YL公司发展战略转型实施方案 |
6.1 产品和技术路线 |
6.2 产能规划 |
6.3 质量体系建设 |
6.3.1 改革与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
6.3.2 创新与加强产品质量管控 |
6.3.3 提高售后响应能力 |
6.4 销售策略 |
6.4.1 销售策略制定基本思路 |
6.4.2 国际市场销售策略 |
6.4.3 国内市场销售策略 |
6.5 企业运营效率提升 |
6.5.1 企业营运资金效率管理 |
6.5.2 企业资产管理 |
6.5.3 企业供应链管理 |
6.5.4 企业品牌建设 |
6.5.5 企业信息化及人力资源管理 |
6.6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在学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4)新时代主旋律纪录片的艺术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一、新时代主旋律纪录片的创作梳理 |
(一)产生的语境:“多声部”创作生态格局 |
(二)个体的书写:“主旋律”创作历时梳理 |
二、新时代以来中国主旋律纪录片的叙事勘探 |
(一)多向度的题材类型 |
1.政论类题材 |
2.人物传记类题材 |
3.自然风光类题材 |
(二)多层次的叙事对象 |
1.关注人物个体的人生经历 |
2.记录社会群体的生活变迁 |
3.聚焦国家总体的发展成就 |
(三)多角度的叙事内容 |
1.感人肺腑的爱国主义故事 |
2.激励人心的国人奋斗书写 |
3.讴歌礼赞的当代创新实录 |
三、新时代以来中国主旋律纪录片的艺术表达 |
(一)视听元素的多元运用 |
1.俯瞰视角的独特呈现 |
2.画外解说的叙事助力 |
3.多重技巧的拍摄尝试 |
(二)故事架构的开拓创新 |
1.历史叙事与小说叙事的“结合之新” |
2.和谐铺叙与冲突叙事的“意外之新” |
3.宏大主题与个体塑造的“对比之新” |
(三)创作宣发的双重发力 |
1.“小成本”凸显“大情怀” |
2.“厚重化”依托“轻宣传” |
3.“青春态”丰富“中国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国家级媒体对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融媒体报道呈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亲民的话语体系 |
1. 故事化的呈现 |
2. 平等化的语态 |
3. 数据的可视化 |
二、融媒体平台的打造 |
1. 新颖的短视频传播 |
2. 多样的互动体验 |
三、弘扬拼搏奋斗的改革精神 |
1. 梳理中国变化, 弘扬改革精神 |
2. 传播时代强音, 增强民族自信 |
(6)贵州省正安县高中历史乡土教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选题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正安县高中历史乡土教材现状调查 |
一、乡土教材现状调查实录 |
二、乡土教材现状问题分析 |
三、乡土教材现状实施建议 |
第二章 正安县高中历史乡土教材开发和运用原则 |
一、真实性原则 |
二、地方性原则 |
三、实用性原则 |
第三章 正安县高中历史乡土教材编撰实例 |
第一课 正安历代建制沿革 |
第二课 正安战事 |
第三课 正安历史名人 |
第四课 正安经济社会 |
第五课 正安文化教育 |
第六课 正安文物古迹 |
第四章 正安县高中历史乡土教材实践途径 |
一、乡土教材辅助历史教学 |
二、另设时间讲授乡土教材 |
三、开展乡土资源实践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7)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框架及创新 |
(一)研究框架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基本理论 |
一、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相关概念解读 |
(一)意识形态学说考察 |
(二)意识形态工作与政党建设 |
(三)话语与话语权 |
二、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研究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宣传思想 |
(二)列宁的政治鼓动与灌输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 |
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内涵与本质 |
(一)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内涵 |
(二)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本质 |
(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构成要素 |
第二章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基本问题 |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特征 |
(一)高校与意识形态的天然关联 |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特殊性 |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特征 |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行使 |
(一)行使主体 |
(二)行使领域 |
(三)表达形式 |
(四)话语指向 |
(五)支撑条件 |
三、高校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重要意义 |
(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问题 |
(二)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
(三)维护高校政治稳定的舆论支撑 |
(四)服务和引领社会发展的前提保证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实践与启示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实践 |
(一)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实践 |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实践 |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实践的启示 |
(一)旗帜鲜明地讲政治 |
(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
(三)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
(四)应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 |
(五)营造健康公正的社会大环境 |
第四章 高校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时代际遇 |
一、高校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面临的机遇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丰富了话语内涵 |
(二)坚定“四个自信”增强了话语底气 |
(三)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奠定了政治保障 |
(四)制度建设的推进和队伍培训的强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
二、高校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面临的挑战 |
(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带来的挑战 |
(二)思想文化领域复杂多变带来的挑战 |
(三)自媒体广泛应用带来的挑战 |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行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话语主题阐释能力较弱 |
(二)话语队伍战斗力不强 |
(三)话语表达针对性不够 |
(四)话语平台利用不充分 |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提升理路 |
一、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指导思想 |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二)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 |
(三)以增强意识形态工作主导力为关键 |
(四)以健全完善意识形态工作制度机制为保障 |
二、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原则 |
(三)一元主导多样包容原则 |
(四)区别对待民主关爱原则 |
(五)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民生问题相结合原则 |
三、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基本指向 |
(一)主流意识形态的先进性 |
(二)话语主体的高素质 |
(三)话语阐释的契合性 |
(四)话语平台的通畅性 |
(五)话语内容的兑现性 |
四、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基本路径 |
(一)强化阵地建设管理 |
(二)完善话语形式 |
(三)加强队伍建设 |
(四)推进方法改革 |
(五)健全机制保障 |
(六)重视学习借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对话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和总体框架 |
四、本研究基本概念界定 |
五、研究目的 |
六、研究思路和方法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社交媒体及其对话理论视域下的"话题"功能 |
第一节 社交媒体的概念、分类 |
一、社交媒体的概念 |
二、社交媒体的分类 |
第二节 中国社交媒体发展概况 |
一、社交媒体的发端:电子邮件(1987) |
二、论坛、贴吧类社交媒体的发展:曙光BBS、四通利方等为代表(1991) |
三、即时通讯类社交媒体的发展:QQ、微信、易信、陌陌等为代表(1999) |
四、自媒体类社交媒体的发展:博客、播客、微博等为代表(2002) |
五、SNS社交网络的发展:人人网、开心网等为代表(2005) |
六、垂直社区的发展:豆瓣、lofter等小众兴趣社交为代表(2005) |
七、协同出版类社交的发展:百科、知乎等问答社交为代表(2006) |
第三节 对话理论与社交媒体"话题"功能 |
一、对话理论发展脉络及其主要观点 |
二、对话理论与社交媒体"话题"功能 |
第三章 网民汇聚与"群分"功能与网络对话关系建立 |
第一节 话题,社交媒体中网民汇聚的纽带 |
一、社交媒体用户汇聚基本情况 |
二、社交媒体用户汇聚的"对话性"需求 |
第二节 社交媒体"话题"的用户"群分"功能 |
一、"自助式"系统"群分" |
二、平台定位式用户"群分":平台选择+用户自助 |
三、基于"话题"贡献度用户"群分" |
四、基于"话题"技术采纳的"群分" |
第三节 社交媒体"群分"功能与网络对话关系的建立 |
一、"群"是网络社会形成的基础 |
二、"群"是网络对话中"人与人的相遇" |
三、社交媒体"圈层化"人际对话具有平台互通性 |
第四节 群体用户调研: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状况 |
一、2015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状况网络调研 |
二、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状况访谈发现 |
第四章 "话题"的社区构建功能与网络"公共空间"构建 |
第一节 关于对话的"公共空间"概念梳理 |
一、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 |
二、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结构转型》 |
三、泰勒《现代社会想象》 |
四、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
第二节 社交媒体网络社区的形成 |
一、"物理社区"的衰落与"网络社区"的崛起 |
二、社交媒体网络社区的构建措施 |
三、基于"话题"系统的网络社区管理体制 |
第三节 社交媒体"话题"公共空间构建方式及典型代表 |
一、社交媒体"话题"公共空间构建方式 |
二、社交媒体"话题"公共空间典型代表 |
第四节 社交媒体公共话题对话主体及对话特点 |
一、社交媒体公共对话主体构成 |
二、社交媒体公共对话的主要特点 |
三、社交媒体"话题"社区与网络公共空间构建的反思 |
第五章 "话题"的信息发布功能与网络"主体间性"对话 |
第一节 "主体间性"与UGC理念下话题发布功能 |
一、关于"主体间性" |
二、社交媒体UGC"话题"理念与"主体间性"关系 |
第二节 各类社交媒体UGC"话题"发布主要方式 |
一、论坛、贴吧类社交媒体"话题"发布功能 |
二、微博、播客、个人空间等自媒体话题发布功能 |
三、即时通讯类"话题"发布 |
第三节 网民"主体间"对话案例分析 |
一、徐本禹事件:社交媒体主体性显现 |
二、"虐猫女"、"铜须门"事件:网民主体争议性调查行为 |
三、"秦火火"事件:被滥用的主体间对话 |
第四节 社交媒体自助式话题发布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
一、社交媒体推动新闻互动与对话 |
二、社交媒体话题发布增加了新闻"把关"的难度 |
第六章 "话题"的信息聚合、发现功能与对话的"向心力"和"离心力" |
第一节 社交媒体"话题"聚合功能 |
一、论坛类半开放社区的"话题"聚合 |
二、自媒体开放社区的"话题"汇聚 |
三、即时通讯类闭合式社交媒体的"话题"汇聚 |
第二节 社交媒体"话题"发现功能 |
一、大数据、算法:"话题"发现功能的技术支持 |
二、社交媒体"话题"发现功能的实现方式 |
第三节 社交媒体热点话题的主要类别 |
一、新闻资讯类话题 |
二、"微营销"类话题 |
三、情感类话题 |
四、生活百科类话题 |
五、"个人秀"类话题 |
第四节 社交媒体时代新闻对话的"离心力"和"向心力" |
一、对话的"离心力":去中心化 |
二、对话的"向心力":公共话题中的舆论合力 |
第七章 "话题"扩散功能与"大型对话"传播分析 |
第一节 社交媒体"话题"的信息扩散功能 |
第二节 社交媒体"大型对话"扩散路径分析 |
一、样本选择 |
二、样本分类 |
三、扩散路径分析 |
四、研究发现 |
第三节 社交媒体"大型对话"的叙事特点 |
一、话题选择:显着性、公共性 |
二、主题选择:时政与民生 |
三、叙事框架:我的故事——大家的故事——社会的故事 |
四、叙事身份:公共性利益代表身份 |
五、对话范围:全媒体、多平台、互动性 |
第八章 "话题"互动、对话中的"复调"与"狂欢" |
第一节 社交媒体"复调"对话内容分析 |
一、研究设计 |
二、研究发现 |
三、研究结果 |
第二节 网络"狂欢"下的谣言传播 |
一、社交媒体中谣言"信息包裹"解析 |
二、谣言传播的手段解析 |
第三节 "复调"与"狂欢"中的不良现象与正义维护 |
一、社交媒体"复调"对话中的不良现象 |
二、社交媒体话题"正义"维护系统和机制 |
三、社交媒体话题"正义"维护的法律边界和伦理边界 |
第四节 "复调"与"狂欢"现象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
一、"复调"、"狂欢"现象的积极影响 |
二、"复调"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
第九章 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的影响及反思 |
第一节 社交媒体"话题"功能对新闻传播的积极影响 |
一、实现了对话者在网络中"在场"和"相遇" |
二、推动了"转向他人"的"主体间性"的对话 |
三、多元对话形成对传统对话的补充或关系重构 |
第二节 社交媒体"话题"对话功能的异化现象 |
一、媒体官方账号在话题传播中的强势态度依然存在 |
二、敏感话题"转身"容易,对话难 |
三、"工具性"对话成为网络社区隐患 |
四、社交媒体"话题"系统中的"伪传播"现象严重 |
第三节 社交媒体"话题"应用的风险与防范治理 |
一、网民自治与"网络暴力"的防范与治理 |
二、社交媒体"话题"应用中资本控制的风险与治理 |
三、社交媒体"信息茧房"效应的防范与应对 |
结论 |
一、研究问题与结论 |
二、研究的局限性 |
三、未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湘财证券公司在互联网金融格局下的客户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财富管理基本理论 |
1.2.2 互联网金融相关理论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与创新点 |
1.4.1 论文结构 |
1.4.2 论文创新点 |
2 我国证券行业财富管理现状分析 |
2.1 我国证券行业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历程 |
2.2 我国证券行业财富管理现状 |
2.3 我国证券行业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意义 |
3 国内外证券行业财富管理业务发展比较研究 |
3.1 美国证券行业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状况及特征 |
3.1.1 美国证券行业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状况 |
3.1.2 美国证券行业财富管理业务特点 |
3.2 加拿大证券行业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状况及特点 |
3.2.1 加拿大证券行业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状况 |
3.2.2 加拿大证券行业财富管理业务特点 |
3.3 国内外财富管理业务比较分析 |
3.3.1 国内外财富管理业务不同背景和条件 |
3.3.2 我国证券行业财富管理业务存在的弊端和不足 |
4 湘财证券公司财富管理业务运作情况分析 |
4.1 湘财证券公司发展概况 |
4.1.1 湘财证券公司概况 |
4.1.2 湘财证券公司组织架构 |
4.2 湘财证券公司财富管理业务现状 |
4.2.1 湘财证券公司财富管理业务定位 |
4.2.2 湘财证券公司财富管理产品介绍 |
4.2.3 湘财证券公司财富管理服务系统 |
4.2.4 湘财证券公司财富管理业务特点 |
5 湘财证券公司开展客户财富管理业务的SWOT分析 |
5.1 SWOT分析模型 |
5.2 外部机遇分析 |
5.3 外部威胁分析 |
5.4 内部优势分析 |
5.5 内部劣势分析 |
5.6 SWOT矩阵分析 |
6 湘财证券财富管理业务优化对策 |
6.1 完善财富管理服务平台 |
6.2 优化产品布局和结构 |
6.3 优化组织架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6.4 优化风险防控体系 |
6.5 加强内外部资源的合作共赢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当代大学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认同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和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背景 |
(二) 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内容框架 |
(二) 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及特色之处 |
(一) 重点难点 |
(二) 特色之处 |
第一章 革命精神的一般理论分析 |
一、相关概念辨析 |
(一) 革命精神 |
(二) 认同 |
(三) 革命精神认同 |
二、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的具体体现 |
(一) 红船精神 |
(二) 井冈山精神 |
(三) 苏区精神 |
(四) 长征精神 |
(五) 延安精神 |
(六) 西柏坡精神 |
三、革命精神的内涵提炼 |
(一) 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是革命精神的核心理念 |
(二) 实事求是和从实际出发是革命精神的科学态度 |
(三) 联系群众和为民服务是革命精神的价值指引 |
(四) 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是革命精神的力量源泉 |
(五) 团结奉献和勇于牺牲是革命精神的本色体现 |
四、革命精神的功能 |
(一) 价值导向功能 |
(二) 精神激励功能 |
(三) 信仰坚定功能 |
(四) 文化认同功能 |
五、革命精神认同的机制 |
(一) 革命精神认同的内在机制 |
(二) 革命精神认同的外在机制 |
第二章 大学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认同研究的理论指导与方法借鉴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大学生革命精神认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
(二)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
(三)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四) 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说 |
二、历届领导人的相关思想为大学生革命精神认同研究提供思想指导 |
(一) 毛泽东关于认同和传承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思想 |
(二) 邓小平关于认同和传承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思想 |
(三) 江泽民关于认同和传承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思想 |
(四) 胡锦涛关于认同和传承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思想 |
(五) 习近平关于认同和传承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思想 |
三、其他相关理论为大学生革命精神认同研究提供方法借鉴 |
(一) 心理学认知理论 |
(二) 政治认同理论 |
(三) 社会认同理论 |
(四) 态度形成理论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认同的情况调查 |
一、研究目的 |
(一) 状况研究 |
(二) 特征研究 |
(三) 针对性研究 |
二、调查问卷设计 |
(一) 问卷调查的原则 |
(二) 问卷发放的对象 |
(三) 测量维度的确定 |
(四) 问卷编制及测试 |
三、当大学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认同问卷调查情况 |
(一)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
(二) 革命精神认知认同情况的数据分析 |
(三) 革命精神情感认同情况的数据分析 |
(四) 革命精神行为认同情况的数据分析 |
(五) 革命精神教育状况的数据分析 |
四、当代大学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认同的主要特征 |
(一) 体现时代性 |
(二) 富有独立性 |
(三) 存在矛盾性 |
(四) 着眼实践性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当代大学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认同存在的问题 |
(一) 理性认知缺乏 |
(二) 情感认同偏弱 |
(三) 信念有待坚定 |
(四) 知行存在脱节 |
二、影响当代大学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认同的因素分析 |
(一) 社会因素对当代大学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认同的影响 |
(二) 学校因素对当代大学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认同的影响 |
(三) 家庭因素对当代大学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认同的影响 |
(四) 个体因素对当代大学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认同的影响 |
第五章 提升大学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认同的对策 |
一、明确提升大学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认同的基本原则 |
(一) 革命精神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相结合 |
(二) 理论灌输与实践育人相促进 |
(三)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融合 |
(四) 继承借鉴与发展创新相统一 |
二、提升大学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认同的实现途径 |
(一)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
(二) 完善学校教育体系 |
(三) 优化家庭成长环境 |
(四) 加强个体自我教育 |
(五) 创新网络教育平台 |
三、加强大学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认同的保障措施 |
(一) 健全当代大学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认同的运作机制 |
(二) 加强当代大学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认同的政策支持 |
(三) 完善当代大学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认同的师资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四、中国互联网的若干个第一(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带一路”背景下四川与中亚产业合作的路径研究——以装备制造业为例[J]. 杨春媛. 经济研究导刊, 2021(07)
- [2]新媒体时代电视微纪录片的类型特征与叙事策略[J]. 刘兰. 中国电视, 2020(11)
- [3]YL光伏公司战略转型研究[D]. 崔化鹏. 海南大学, 2020(06)
- [4]新时代主旋律纪录片的艺术探究[D]. 李晶一.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5]国家级媒体对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融媒体报道呈现分析[J]. 杨朗. 出版广角, 2019(15)
- [6]贵州省正安县高中历史乡土教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D]. 鲜思齐.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3)
- [7]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研究[D]. 白立新.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1)
- [8]对话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研究[D]. 魏少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9]湘财证券公司在互联网金融格局下的客户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研究[D]. 魏徽. 云南大学, 2016(05)
- [10]当代大学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认同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D]. 周娜.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