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峡两岸计算机名词异同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韩文羽[1](2020)在《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三个平面”的语法观为理论基础,结合“两个三角”、情态系统,借鉴语体语法、语法化、主观性与主观化、认知语法等相关理论的研究,运用共时与历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微观角度对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作出描写与分析。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确定了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与范围(共12个成员),并将其分为“必”类(必、必定、必然、必将、势必)、典型“定”类(定、定然)、“准”类(准、一准、准保、准定)、边缘“定”类(一定)四类。本文的着重研究对象是“必”类。全文共有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内容是回顾选题缘起,说明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综述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在副词和情态系统中的研究现状;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为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与类别。一方面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总结,以五条参考标准来界定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和范围:1.状位性:位置固定,不能位于主语前,基本出现在句中,大多为VP副词。2.一般出现在“是”的前面。3.表否定情况时,通常出现在“不”的前面。4.主观性:主观评注不是表现在句法位置的最外层,而是命题意义的最外层。5.前置性:和他类副词(指情态副词以外的他类副词)共现、连用时基本位于最前面。另一方面结合句法分布特征、语体和原型理论为根据上述标准确定的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成员划分类别:1.“必”类:必、必定、必然、势必、必将2.典型“定”类:定、定然3.“准”类:准、一准、准保、准定4.边缘“定”类:一定第三章为必然类情态副词“必”的语法功能。我们从三个平面入手,考察了“必”最常见的句法位置、“必”与他类词的同现关系(如“必”可以后接光杆动词和光杆形容词,并可以用【+持续性】对其后接动词进行归纳)、“必”的古今词义对比、“必”的语义活跃因子、“必”的语义指向(提出间隔后指和紧邻后指的区别),“必”与语体、句类、句态、“体”以及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的语用关系,并通过这些语用关系透视“必”在句法形式上的表现,分析“必”能够出现在广告语体中的原因。第四章为必然类情态副词“必定”的语法功能。这一章同样从句法层面、语义层面、语用层面三个角度分析“必定”的语法功能,在描写“必定”与否定词、他类副词、动词、形容词及句末语气词的同现情况时,对比“必定”与“必”的共性与个性,分析“必定”与“一定”具有相似功能的原因,并通过“必定”的词典释义、语义活跃因子、语义指向和所分布的语体、句类、句态、“体”规律,可连接的三种背景信息与焦点信息真值程度的关系,发现并解释“必定”句法现象的产生原因,对比“必定”与“必”语法功能的异同。第五章通过句法功能、语义功能、语用功能研究“必然”的语法功能。“必然”是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核心成员,因此我们采用与“必然”相关的语义特征对这一类情态副词进行命名。“必然”既能够显现大多数成员具备的典型特征,也会表现自己的独特个性。现代汉语中的“必然”因为具有不同的词性,所以根据它与否定词、他类副词、情态动词的连用情况,可以对其副词词性作出界定。句法形式不仅和普遍语法理论相关,根本上直接受到交际意图的影响,甚至交际意图可以对语言形式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对“必然”的词典释义、语义活跃因子、语义指向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它与“知道”、“认为”、“想到”等认知类谓宾动词及后面解释说明内容的语义关系,说明其对连谓结构、兼语结构的指向辖域,并探讨“必然”与句类、句态、语体、“体”以及“必然”连接因果关系下背景信息与焦点信息的能力,并总结“必然”、“必定”、“必”的语法功能差异。第六章为必然类情态副词“势必”的语法功能。为方便“势必”同其他“必”类作出对比,本章的考察项目和“必定”、“必然”一致。但因“势必”是由跨层结构凝固而成的副词,具有特殊的词汇化过程,所以我们对此作出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势必”和“必然”、“必将”是共性较强的三个副词,所以在本章会加强“势必”同“必然”的对比,并在下一章继续对“势必”和“必将”作出对比。由于“势必”可能具有消极的情态倾向,所以它在交际中可以发挥交互主观性的作用,即消极意义不一定作用于当前句,可能作用于听话者也可能作用于交际双方(详见第六章第二节)。在考察“势必”和语体的关系时,我们发现少见于文艺语体的“势必”以最大比例出现在日本翻译文学作品中。第七章为必然类情态副词“必将”的语法功能。本章采用与前面相同的研究思路考察“必将”的语法功能,说明“必将”的个性,并在此基础上,从“必将”、“必然”、“势必”与情态动词搭配时的语义指向和被正负向语境的选择倾向出发,对比“必将”、“必然”、“势必”的语法功能。第八章为结语。这一章我们对全文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宋哲琦[2](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指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黄新茹[3](2020)在《海峡两岸iSchools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文章通过网络调研法以及比较分析法,对海峡两岸iSchools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文章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一是文章的选题来源,二是文章的选题背景与意义,三是国内外研究综述,四是文章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五是文章的主要创新点。第二章为iSchools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的基本概述,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iSchools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及历史沿革,包括iSchools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的发展与变化、iSchools运动的构成要素与核心特征以及iSchools运动及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的关系;二是iSchools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的特点,包括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教育形式多样,满足不同需求、教育层次完善,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第三章为文章的主体部分——海峡两岸iSchools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对比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基本制度设计,包括入学方式、修业年限以及毕业条件分析;二是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人才培养方式分析;三是课程设置,包括课程总体情况以及课程体系结构分析;四是师资队伍,包括教师队伍教育背景以及研究领域分析。第四章为海峡两岸iSchools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比较对大陆的启示,文章根据第三章研究内容得出相应启示:在基本制度设计上,一是积极招收海外留学生,促进国际化发展,二是入学方式更加灵活,注重多元化人才选拔;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一是以培养跨学科人才为目标,二是混合式教学,完善多样化人才培养方式,三是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评估体系;在课程设置上,一是丰富课程数量,提供个性化教学,二是调整课程结构,注重课程的跨学科性,三是打造特色课程,保持学科独立性;在师资队伍上,一是立足院系特色,平衡师资队伍知识结构,二是增强学科创新能力,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三是“走出去”“引进来”,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第五章为结论与展望,这一部分对文章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大陆地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的发展提出期许。
孙玉梦[4](2020)在《《两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双音节名词释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施光亨、李行健、李鍌等主编的《两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的双音节名词及其释义为研究对象,分析双音节名词释义的基础与核心问题。本文词典以所收双音节名词为封闭域,探究语素义、词义与释义问题,考察词的物性角色、词义透明度对释义的建构作用等,分析对于词性决定了释义要注意哪些问题等。预期目的是进一步探索双音节名词识解路径,为词典对这类词的释义提供参考,在汉语词汇与词汇学研究上,提供基于词典及语料库实际考察的词类研究资料。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对双音节名词的相关词汇研究及释义研究、《两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研究的现有状况进行了综述概括,并对本部词典的情况做简单介绍。根据这些内容,确定本文研究的主要方向和方法。第二章《双音节名词的结构与语义分析》分析双音节名词语素构成、结构类型以及语素的意义关系。其中,重点探讨了构成双音节名词的语素的意义关系,发现语素意义关系可细化为不同的具体关系,这些关系成为分析双音节名词的理据,能为词典释义提供参考。在分析中发现,语素、词语模对释文及释义系统有一定的规范作用。第三章《“物性角色”视角与双音节名词释义》以释文为主要研究材料,对名词物性角色、名词释义方式进行探究。其中,考察物性角色在释文中的分布情况,具体指出,名词物性角色分布的状态为形式角色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定位、功用、处置角色,再次是施成、评价、行为、构成角色,比较少的是单位、材料角色。分析指出,双音节名词的释义方式以定义式为主,另有其他多种方式。第四章《名词词义与释义》从词典释义分析名词词义透明度,构建词义与释义的联系,认为释义能体现词义是否透明、词义透明程度,并阐述释义对词义透明度的影响。研究说明,就这部词典的分析可知,释义文本对词义透明度的体现作用是突出的,词义与释义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十分密切的。第五章《结语》,对名词释义在词典编纂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指出“两岸”词典可以为两岸文化互通切实发挥重要的作用。
范晓飞[5](2020)在《大陆人教版与台湾地区翰林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比较研究 ——以秦汉史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学习的目标要求,学生成为教科书的对象逐渐明确,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应有助于学生钻研教科书,实现课程目标。通过分析两版教科书秦汉史内容的编写差异,探寻基于课程标准的历史教科书编写方法,有助于我国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与发展。以下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进而提出以下主张。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必须符合国家立场。教科书在使用过程中传递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对学生的价值观养成具有关键作用。秦汉时期在我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几个方面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这一内容,教科书的编纂要切实符合历史实际,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向。从课程标准出发,基于课程标准编写的教科书要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在教科书编写层面的基本导向,做到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从教科书的整体设计分析。历史教科书的结构设计需要遵循历史学的基本规律,又必须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不断汲取先进的科学理论,从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上提升教科书的使用价值。教科书的内容是教科书的血肉,在以科学性为前提的基础上,秦汉时期历史事件的选择要典型,选取具有权威性的史料,以富有艺术性的话语表述出来。此外,做到最新研究成果的跟进,知识的联系与配合,在初中历史教科书内容基础上做到提升。教科书要注意修的问题,不断完善适应国家对人才的新要求,适应社会的经济发展。文章探讨了两版教科书秦汉史内容在课程标准、课文系统和辅助系统的编写差异,目的是为教科书的变革与创新贡献一份力量。
宁鹏飞[6](2019)在《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影响研究(1977-1990) ——以内蒙古医学院为例》文中认为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繁荣发展,出现了以电子计算机等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技术在医学的多个领域渗透与应用,助力现代医学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就。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社会历史条件及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属于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范畴,本文研究属于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及产生的影响。1977-1990年期间,由于我国政府相关政策的积极推动、医学研究者与计算机专家的有力合作以及国外技术的引入,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领域的应用开始起步发展,并逐渐与本地实际相结合,衍生出了新的本地特征。在现有研究中,对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领域的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应用及影响少有涉及,本文工作是对现有研究的有益补充。本文研究中采用的资料包含了内蒙古医学院及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档案馆的档案资料、来自于内蒙古计算机领域和医学领域在1977-1990年这一时期亲历者的口述资料,这些一手史料在以往研究中少有涉及。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和多个方面的对比研究,给出了1977-1990年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领域的引入历程、应用发展水平及特征,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历史线索。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范围、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综述、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结合历史文献资料、社会背景及专家访谈资料,通过对国内外计算机技术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辨析对于医学领域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的计算机技术的起源及普及应用影响,为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状况提供技术背景及社会背景依据;第三章,对1977-1990年在内蒙古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社会背景、发展脉络进行较为深入的梳理分析,通过与国内有代表性的省市、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内蒙古其他领域的发展水平对比,明晰了1977-1990年的发展特征,并对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第四章,以内蒙古医学院及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为例,以尽量翔实的具体事件作为支撑,具体的展示技术应用后的影响。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计算机前沿技术应用到医学领域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相比国外,我国起步稍晚,政府出台了多个相关政策措施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传播应用,1977-1990年这一阶段,很多专门的机构组织刚刚成立,我国医学领域很多开创性的工作得以实施,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正经历从无到有的起步阶段,之后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国内外的应用范围及热点基本同步,我国的主要特色体现在中医专家系统的开发应用、数字化数据在计算机内的中文信息表达问题等。相比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医学领域在应用计算机技术方面并不具有优势。从具体需求出发的应用较多,对技术应用可能引发社会问题的思考深度有所不足。很多以应用为目的的项目通过主管部门下达命令的形式开展,但是由于缺乏专门软件服务企业的主动参与,工业化水平不足。这种状况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逐渐改善。2.通过研究发现,从1977年开始,在有限的条件下,内蒙古医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在新技术探索与引入方面积极与计算机领域的专家合作,在计算机技术辅助医学研究、辅助临床诊断、医院管理、医学情报检索方面均有与应用相关的科技成果产出,提高了工作效率、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内蒙古社会经济的发展。各方面的应用虽然与我国有代表性省市发展水平有一定差距,但是应用范围相同,与新疆等少数民族自治区保持同步。尤其在蒙医专家系统的应用探索等方面独具特色,并开展相关的国际间交流合作,也形成了本地各类医学相关领域的数字化数据库的原始积累,这对于现今的内蒙古医疗大数据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3.通过对内蒙古医学院及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实例研究发现,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开始对传统医院管理的工作流程产生影响,1990年之前是计算机技术改变人们工作方式的发端。软件开发方式从自主开发探索逐渐过渡到引进成熟的工业化软件产品。存在重硬件投入、轻软件投入的现象。出现了人才外流现象,如何留住人才至今仍然值得深刻反思。CT等新技术引入之后,极大的提高了诊断水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但是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和经验知识仍然起到重要主导作用。
许蕾,李权[7](2019)在《海峡两岸体育新闻语言多特征计量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台湾联合新闻网运动栏目和大陆人民网体育栏目的近三十二万字语料,借鉴Biber多特征多维度语言分析的方法,利用Antconc、Debug、Microsoft Access等语料处理软件,定量对比海峡两岸体育新闻语言标准型/次比、词汇密度、词频覆盖率、高频词、低频词、词类分布、词长、句长、句类等多项语言特征。结果显示,联合新闻网与人民网在词汇密度、高频词、词类分布、小句句长、整句句长分布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共性,表现出新闻及时性、准确性的特点。二者在标准型/次比、低频词、词频覆盖率、词长、整句句长和句类等方面有较大不同。联合新闻网的词型更加丰富,更偏向于中低频词的使用。单音节词数量多,使得联合新闻网的体育新闻相比人民网更加生动灵活,体现出一定的口语色彩。联合新闻网的整句偏长,有利于传递更多有效信息;人民网整句较短,使信息的表述更加均衡,增强了文章的条理性。二者在句类上都以陈述句为主,体现出典型的新闻语体特征。
刘梦恬[8](2019)在《两岸初中阶段美术教材比较研究 ——以大陆岭南版与台湾翰林版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当今社会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开放的眼光借鉴和吸收境外初中美术教材的优点、经验与特色,为大陆初中美术教材的编写提供参考,以提高大陆美术教材的质量,使之更加符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发挥初中美术教材应有的作用,这是作为美术教育者应有的责任。由于台湾与广东均属于南部地区,艺术、文化、语言、生活习性等方面均有很多相似之处,并且台湾受岭南艺术文化的影响很大,南部与南部地区之间会更加有比较性、有切入点,因此本文选择了以大陆具有广东省岭南传统艺术文化特色的岭南版初中美术教材与台湾省较具代表性的翰林版国中美术教材作为比较,从而为广东省美术教育事业献上一己之力。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来进行研究,从大陆初中《美术课程标准》与台湾国中《美术课程纲要》入手,分析两岸初中阶段美术教材的编排体例中的整体组织架构、单元结构、单篇结构的异同点,详细比较两岸初中阶段美术教材内容结构中的知识系统、技能系统、欣赏系统、应用系统、特色内容,通过本文对两岸初中美术教材各个方面的详细比较研究,总结出两套教材的优劣,对两个版本的初中美术教材的现存问题都作出了归纳,并提出了相应地编写建议。随着教育观念的变化,开放、多元、生态、综合兼顾的教材发展趋势成为主流,两岸初中阶段美术教材的编写者应树立动态的教材观,考量当地学生的美术基本能力、需要、兴趣、生活经验、各校人力与物力资源及本土文化特色等条件,把握启发各阶段学生美感教育的特质,配合教学策略,让学生能获得美学的概念和系统化的美术学习。通过深入比较两岸初中美术教材的优缺点,探析支撑两岸初中美术教材编写的理论和依据,有利于提高两岸初中美术教材的编写水平,拓展初中美术教材编写的视野,丰富初中美术教材编写的理论。同时,将有益于促进两岸艺术、文化、教育交流互动,有利于为两岸艺术、文化、教育的沟通和发展提供契机。
王祺萍[9](2019)在《大陆与台湾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以函数部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数学课程标准是指导数学教材编写和数学教学的指南,在数学教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大陆地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从2011年施行以来一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也在2017年施行。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台湾地区之前一直施行的九年一贯数学课程大纲也淡出舞台,十二年公民基本数学教育课程纲要正在施行。因此,对两岸最新数学课标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我国大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与我国台湾《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纲要(国民中小学暨普通型高级中等学校)数学领域》为比较研究对象,主要研究问题是:以函数部分为例,两岸新课标的异同点有哪些?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阅读法、访谈法和比较分析法。首先,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对两岸数学课程标准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分别研究两岸课标背景,梳理两岸课标形成概况,从两岸数学课标形成历史、两岸新课标的特点等相似的维度着手进行纵向研究。为接下来的文本比较研究做好铺垫。其次,由于新课标刚刚出版,目前中国台湾地区的相关文献不是非常的充足,因此本文除了采用文献阅读法之外,还采用了访谈法对台湾的数学课标形成背景进行研究。本文对四位台湾资深一线教师进行半结构性访谈,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打散、重组和再浓缩,在编码处理的基础上得到台湾地区数学课标背景相关问题的解答分析,之后,与大陆课程标准进行相关比较。再次,利用比较分析法,以函数部分为例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对两岸数学新课标进行比较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从宏观角度对两岸数学新课标代表性的课程结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其中课程内容以函数部分为例展开更为详细的比较研究,并且得出相应结论:1、两岸数学新课标结构有所不同,台湾地区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变成十二年公民基本教育。2、两岸数学新课标都提出数学核心素养概念,大陆地区提出的数学核心素养简洁严谨,台湾地区提出的数学核心素养在总纲下阐述,详尽具体。3、两岸数学新课标课程内容设置上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循序渐进,但是在数学分类上有不同,在函数知识点内容设置上也有不同。4、两岸数学新课标的理念、课程目标基本一致。教科书是数学课标的重要应用,数学课标也要应用于教学实践,因此本文从微观层面对教科书中函数部分的经典内容进行比较研究,义务教育阶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一次函数”、高中阶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指数函数”,从教科书常见的内容结构、教科书课时、教科书讲解方式、例题习题设置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最后,基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的比较分析及相应结论,本文从实践角度出发,结合两岸的优点,给出了几点教学建议,从而希望对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1.注重立德树人。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先成人,后成才。2.聚焦学科素养。要把握数学本质,创设数学活动,在学习活动中,突出数学思维,凸显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3.实施因材施教。尊重个性差异,结合学生成长特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数学习惯,加入数理元素,启发思考。4.重视过程评价。总体把握,细节关注,过程把控;突出主线,精选内容,围绕素养,改进教学,提高质量。
陈玲[10](2018)在《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小学阶段语文课程标准(纲要)比较研究 ——基于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纲要)的比较》文中研究说明语文作为基础的学科,它的存在至关重要。语文的工具性的特质使语文成为获取新知的工具;但是,语文的人文性的特质,又使语文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语文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更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内充满传统文化的精髓,集中体现了我国的民族文化;最后语文也是美的一种欣赏,在美的环境中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学生心灵得到提升,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能得到充分发挥。但语文并非生来就会,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各面相都能提高,而语文课程标准作为指导语文学习的指导性文件,对它的研究不可忽视。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是最值得比较的两个实体,它们同根同源,有着相同的文化底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更是一脉相承,两岸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许多的相通之处。但是由于政治经济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两岸也存在着诸多差异,呈现各自特色。故本文选取大陆和台湾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纲要)进行成体系的比较,发现大陆课标和台湾纲要的优点,并以台湾纲要中缺点为鉴,总结经验,为不久之后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重新研订提供合理建议。本论文采用文献法、比较法等的研究方法,主要从两岸现行语文课标(纲要)的制定背景、课程理念、结构体系、课程目标、实施建议等方面入手,对两者进行详细的比较。发现两份文件中不仅有许多相似之处,其中也存在不同点。两岸的教育、文化、环境都是影响两岸课标的社会因素。在课程基础理念方面,大陆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台湾偏于能力的形成。课程标准结构方面,两岸框架结构大致相同,但台湾纲要增加分段能力目标与十大基本能力之关系部分,以强化将语文能力与生活的结合。课程总目标方面,大陆采用三维目标整体的设计方式,使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都有长足发展,而台湾通过十大基本能力转化,直接强调加强语文能力与生活的联系。分段能力目标方面,大陆重视识字和写字的基本作用,台湾则突出了有关聆听的作用。实施建议方面,两岸共同关注教学、评价和教科书的编写,但大陆还从语文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方面给教师提供参考意见,更为全面的指导教师教学。最后,以语文两岸课程标准(纲要)比较结果,对中国大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部分修改和保留建议。
二、海峡两岸计算机名词异同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峡两岸计算机名词异同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1.3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现状 |
1.4.1 情态副词研究回顾 |
1.4.2 必然类情态副词研究回顾 |
1.5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与类别 |
2.1 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 |
2.1.1 已有研究确定必然类情态副词性质的依据 |
2.1.2 本文确定必然类情态副词性质的依据 |
2.2 必然类情态副词的类别 |
2.2.1 已有研究的分类依据 |
2.2.2 本文对必然类情态副词的分类依据 |
2.3 小结 |
第三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必”的语法功能 |
3.1 “必”的句法功能 |
3.1.1 “必”的句法位置 |
3.1.2 “必”与否定词的连用 |
3.1.3 “必”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
3.1.3.1 “必”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
3.1.3.2 “必”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
3.1.3.3 “必”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
3.1.3.4 “必”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
3.1.3.5 “必”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
3.1.3.6 “必”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
3.1.4 “必”与动词的连用 |
3.1.4.1 “必”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
3.1.4.2 “必”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
3.1.4.3 “必”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
3.1.5 “必”与形容词的连用 |
3.1.6 “必”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
3.2 “必”的语义功能 |
3.2.1 “必”的词典释义 |
3.2.2 “必”的语义活跃因子 |
3.2.3 “必”的古今词义对比 |
3.2.4 “必”的语义指向 |
3.3 “必”的语用功能 |
3.3.1 “必”与句类 |
3.3.2 “必”与口气 |
3.3.3 “必”与句态 |
3.3.4 “必”与语体 |
3.3.5 “必”与“体” |
3.3.6 “必”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
3.4 小结 |
第四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必定”的语法功能 |
4.1 “必定”的句法功能 |
4.1.1 “必定”的句法位置 |
4.1.2 “必定”与否定词的连用 |
4.1.3 “必定”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
4.1.3.1 “必定”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
4.1.3.2 “必定”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
4.1.3.3 “必定”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
4.1.3.4 “必定”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
4.1.3.5 “必定”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
4.1.3.6 “必定”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
4.1.4 “必定”与动词的连用 |
4.1.4.1 “必定”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
4.1.4.2 “必定”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
4.1.4.3 “必定”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
4.1.5 “必定”与形容词的连用 |
4.1.6 “必定”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
4.2 “必定”的语义功能 |
4.2.1 “必定”的词典释义 |
4.2.2 “必定”的语义活跃因子 |
4.2.3 “必定”的语义指向 |
4.3 “必定”的语用功能 |
4.3.1 “必定”与句类 |
4.3.2 “必定”与口气 |
4.3.3 “必定”与句态 |
4.3.4 “必定”与语体 |
4.3.5 “必定”与“体” |
4.3.6 “必定”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
4.4 “必定”与“必”的语法功能对比 |
4.5 小结 |
第五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必然”的语法功能 |
5.1 “必然”的句法功能 |
5.1.1 “必然”的句法位置 |
5.1.2 “必然”与否定词的连用 |
5.1.3 “必然”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
5.1.3.1 “必然”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
5.1.3.2 “必然”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
5.1.3.3 “必然”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
5.1.3.4 “必然”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
5.1.3.5 “必然”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
5.1.3.6 “必然”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
5.1.4 “必然”与动词的连用 |
5.1.4.1 “必然”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
5.1.4.2 “必然”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
5.1.4.3 “必然”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
5.1.5 “必然”与形容词的连用 |
5.1.6 “必然”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
5.2 “必然”的语义功能 |
5.2.1 “必然”的词典释义 |
5.2.2 “必然”的语义活跃因子 |
5.2.3 “必然”的语义指向 |
5.2.3.1 与认知类谓宾动词 |
5.2.3.2 与特殊格式共现 |
5.3 “必然”的语用功能 |
5.3.1 “必然”与句类 |
5.3.2 “必然”与口气 |
5.3.3 “必然”与句态 |
5.3.4 “必然”与语体 |
5.3.5 “必然”与“体” |
5.3.6 “必然”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
5.4 “必然”、“必定”、“必”的语法功能对比 |
5.5 小结 |
第六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势必”的语法功能 |
6.1 “势必“的句法功能 |
6.1.1 “势必”的句法位置 |
6.1.2 “势必”与否定词的连用 |
6.1.3 “势必”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
6.1.3.1 “势必”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
6.1.3.2 “势必”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
6.1.3.3 “势必”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
6.1.3.4 “势必”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
6.1.3.5 “势必”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
6.1.3.6 “势必”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
6.1.4 “势必”与动词的连用 |
6.1.4.1 “势必”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
6.1.4.2 “势必”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
6.1.4.3 “势必”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
6.1.5 “势必”与形容词的连用 |
6.1.6 “势必”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
6.2 “势必”的语义功能 |
6.2.1 “势必”的词典释义 |
6.2.2 “势必”的语义活跃因子 |
6.2.3 “势必”的语义指向 |
6.3 “势必”的语用功能 |
6.3.1 “势必”与句类 |
6.3.2 “势必”与口气 |
6.3.3 “势必”与句态 |
6.3.4 “势必”与语体 |
6.3.5 “势必”与“体” |
6.3.6 “势必”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
6.4 “势必”、“必然”、“必定”、“必”的语法功能对比 |
6.5 小结 |
第七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必将”的语法功能 |
7.1 “必将”的句法功能 |
7.1.1 “必将”的句法位置 |
7.1.2 “必将”与否定词的连用 |
7.1.3 “必将”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
7.1.3.1 “必将”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
7.1.3.2 “必将”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
7.1.3.3 “必将”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
7.1.3.4 “必将”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
7.1.3.5 “必将”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
7.1.3.6 “必将”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
7.1.4 “必将”与动词的连用 |
7.1.4.1 “必将”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
7.1.4.2 “必将”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
7.1.4.3 “必将”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
7.1.5 “必将”与形容词的连用 |
7.1.6 “必将”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
7.2 “必将”的语义功能 |
7.2.1 “必将”的词典释义 |
7.2.2 “必将”的语义活跃因子 |
7.2.3 “必将”的语义指向 |
7.3 “必将”的语用功能 |
7.3.1 “必将”与句类 |
7.3.2 “必将”与口气 |
7.3.3 “必将”与句态 |
7.3.4 “必将”与语体 |
7.3.5 “必将”与“体” |
7.3.6 “必将”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
7.4 “势必”、“必然”、“必将”的语法功能对比 |
7.4.1 “势必”、“必然”、“必将”与情态动词搭配时的语义指向对比 |
7.4.2 正负向语境对“势必”、“必然”、“必将”的语用选择对比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内容回顾 |
8.2 创新之处 |
8.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各家虚词词典对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收录情况表 |
附录B 第一套问卷《语境的正负向程度判断》 |
附录C 第二套问卷《必然类情态副词选择》 |
作者简介及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3)海峡两岸iSchools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来源 |
1.2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1 选题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iSchools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的基本概述 |
2.1 iSchools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及历史沿革 |
2.1.1 iSchools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的发展与变化 |
2.1.2 iSchools运动的构成要素与核心特征 |
2.1.3 iSchools运动及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的关系 |
2.2 iSchools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的特点 |
2.2.1 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 |
2.2.2 教育形式多样,满足不同需求 |
2.2.3 教育层次完善,以研究生教育为主 |
第3章 海峡两岸iSchools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对比分析 |
3.1 基本制度设计比较 |
3.1.1 入学方式 |
3.1.2 修业年限 |
3.1.3 毕业条件 |
3.1.4 小结 |
3.2 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
3.2.1 人才培养目标 |
3.2.2 人才培养方式 |
3.2.3 小结 |
3.3 课程设置比较 |
3.3.1 课程总体情况 |
3.3.2 课程体系结构 |
3.3.3 小结 |
3.4 师资队伍比较 |
3.4.1 教师队伍教育背景 |
3.4.2 教师队伍研究领域 |
3.4.3 小结 |
第4章 海峡两岸iSchools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比较对大陆的启示 |
4.1 基本制度设计 |
4.1.1 积极招收海外留学生,促进国际化发展 |
4.1.2 入学方式更加灵活,注重多元化人才选拔 |
4.2 人才培养模式 |
4.2.1 以培养跨学科人才为目标 |
4.2.2 混合式教学,完善多样化人才培养方式 |
4.2.3 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评估体系 |
4.3 课程设置 |
4.3.1 丰富课程数量,提供个性化教学 |
4.3.2 调整课程结构,注重课程的跨学科性 |
4.3.3 打造特色课程,保持学科独立性 |
4.4 师资队伍建设 |
4.4.1 立足院系特色,平衡师资队伍知识结构 |
4.4.2 增强学科创新能力,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 |
4.4.3 “走出去”“引进来”,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两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双音节名词释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双音节名词词义与释义研究概述 |
一、语素义与词义关系研究 |
(一)语素义与词义研究 |
(二)双音节名词语素与词义关系研究 |
二、双音节名词释义研究 |
(一)释义方式 |
(二)释义内容 |
第二节 两岸词典研究综述 |
一、两岸语言词汇的差异与融合的研究 |
二、两岸词典编纂研究 |
三、《两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专题研究 |
第三节 《两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研究 |
一、词典的基本面貌 |
(一)词典的体例 |
(二)收录的名词 |
二、研究意义与方法 |
(一)研究意义与目的 |
(二)研究理论与方法 |
第二章 双音节名词的结构与语义分析 |
第一节 双音节名词构成 |
一、语素性质划分 |
二、词的结构类型 |
第二节 构成双音节名词的语素的意义关系 |
一、附加关系 |
二、复合关系 |
(一)定中式 |
(二)联合式 |
(三)支配式 |
(四)状中式 |
(五)陈述式 |
第三节 双音节名词语素对释文的影响 |
一、语素影响释义构成 |
二、名词词语模 |
第三章 “物性角色”视角与双音节名词释义 |
第一节 名词的物性角色在释义中的体现 |
一、双音节名词之物性角色 |
(一)形式角色 |
(二)定位角色 |
(三)功用角色 |
(四)处置角色 |
(五)施成角色 |
(六)评价角色 |
(七)行为角色 |
(八)构成角色 |
(九)材料角色 |
(十)单位角色 |
二、角色分析与词语的释义 |
(一)角色分布的主要状态 |
(二)角色分布不均的原因 |
第二节 双音节名词的主要释义方式 |
一、同义对释 |
(一)单一同义词释义 |
(二)多个同义词释义 |
(三)语素次序释义 |
二、复合释义 |
(一)重叠释义 |
(二)并列释义 |
三、定义式 |
(一)定义式基式 |
(二)其他定义式 |
四、解说式 |
(一)一般解说式 |
(二)解释相对关系 |
(三)解说常用搭配 |
第四章 名词词义与释义 |
第一节 双音节名词词义透明度具体情况 |
一、完全透明 |
二、比较透明 |
三、比较隐晦 |
四、完全隐晦 |
第二节 释义中影响词义透明度的角度 |
一、释义方式 |
(一)增强词义透明度 |
(二)削弱词义透明度 |
二、辅助释义成分 |
(一)语义意义辅助释义 |
(三)语法意义辅助释义 |
第五章 结语 |
一、研究理路与研究发现 |
二、词典释义对语言服务的价值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大陆人教版与台湾地区翰林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比较研究 ——以秦汉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目的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有关历史教材研究现状 |
1.3.2 有关台湾地区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研究现状 |
1.3.3 两岸历史教科书比较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2 大陆和台湾地区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
2.1 大陆和台湾地区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 |
2.1.1 大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 |
2.1.2 台湾地区历史课程纲要的修订 |
2.2 大陆与台湾地区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异同点 |
2.2.1 课程目标的比较 |
2.2.2 核心素养的比较 |
2.2.3 课程内容的比较 |
3 两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辅助系统比较分析 |
3.1 标题的对比分析 |
3.1.1 标题的结构 |
3.1.2 标题的对比分析 |
3.2 课前提要的对比分析 |
3.2.1 课前提要的结构 |
3.2.2 单元课前提要的分析 |
3.2.3 课文课前提要分析 |
3.3 补充文的对比分析 |
3.3.1 补充文的结构 |
3.3.2 补充文的对比分析 |
3.4 史料选用的对比分析 |
3.4.1 文字史料的对比分析 |
3.4.2 图片史料的对比分析 |
3.5 习题的比较研究 |
3.5.1 习题的结构 |
3.5.2 习题设计的原则 |
3.5.3 两版教科书习题比较研究 |
4 两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课文系统比较分析 |
4.1 知识点选取与分析 |
4.1.1 知识点的选取标准 |
4.1.2 知识点的比较分析 |
4.2 教科书话语比较研究 |
4.2.1 教科书话语 |
4.2.2 教科书话语比较研究 |
4.3 思想内涵对比分析 |
4.3.1 教科书中的文化认同 |
4.3.2 教科书中的民族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中历史教科书图片选用调查问卷 |
致谢 |
(6)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影响研究(1977-1990) ——以内蒙古医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1 “计算机技术”的概念界定 |
1.2.2 计算机技术相关术语的辨析 |
1.2.3 研究分期的方法 |
1.2.4 本文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章 国内外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征分析(1977-1990年) |
2.1 国外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征分析 |
2.1.1 国外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 |
2.1.2 国外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情况 |
2.2 国内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特征 |
2.2.1 国内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 |
2.2.2 国内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情况 |
2.2.3 国内相关机构、学术团体与开展的交流活动 |
2.2.4 人才培养 |
2.3 技术应用水平的综合评价分析 |
第3章 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历史研究 |
3.1 内蒙古自治区的地方相关政策、措施的支持 |
3.1.1 国家政策引导及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支持推动 |
3.1.2 成立计算机技术研究应用的机构与开展交流活动.. |
3.1.3 内蒙古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人才构成及培养途径 |
3.2 计算机相关技术的逐步引进与本地化应用 |
3.2.1 技术的自主探索与国家支援 |
3.2.2 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引进 |
3.2.3 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应用的起步 |
3.3 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
3.3.1 辅助医学研究 |
3.3.2 辅助临床诊断 |
3.3.3 医院管理 |
3.3.4 医学情报检索 |
3.4 综合评价分析 |
3.4.1 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在各领域应用的特征 |
3.4.2 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总体特征 |
第4章 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院的应用影响实例研究 |
4.1 关于内蒙古医学院的代表性 |
4.2 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医学研究领域的萌芽时期(1977-1985) |
4.2.1 辅助临床诊断——早期的探索与准备 |
4.2.2 辅助医学研究——自主编程探索 |
4.3 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院应用的起步时期(1986-1990) |
4.3.1 辅助医学研究——软件包的引进与代表性成果的产出 |
4.3.2 辅助临床诊断——促进临床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 |
4.3.3 医院管理——效率的提高与工作流程的初步改变.. |
4.4 内蒙古医学院在促进计算机技术应用采取的措施 |
4.5 综合评价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海峡两岸体育新闻语言多特征计量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语料的选取和相关的统计分析工具 |
三、海峡两岸体育新闻语言词汇多特征对比 |
(一) 标准型/次比 |
(二) 词汇密度 |
(三) 高频词 |
(四) 低频词 |
(五) 词频覆盖率 |
(六) 词类分布 |
(七) 词长 |
1. 平均词长 |
2. 不同词长分布 |
四、海峡两岸体育新闻语言句法多特征对比 |
(一) 句长 |
1. 小句句长和整句句长 |
2. 整句句长分布 |
(二) 句类 |
五、结语 |
(8)两岸初中阶段美术教材比较研究 ——以大陆岭南版与台湾翰林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1.1 大陆地区研究现状 |
1.1.2 台湾地区研究现状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大陆初中美术教育的研究 |
1.2.2 关于台湾国中美术教育的研究 |
1.2.3 关于两岸教材比较的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目的 |
1.3.2 意义 |
1.4 概念界定 |
1.4.1 初中阶段与国中阶段 |
1.4.2 大陆美术课程标准与台湾美术课程纲要 |
1.4.3 艺术与人文 |
1.4.4 岭南版与翰林版 |
1.4.5 美术与视觉艺术 |
1.5 研究设计与实施 |
1.5.1 研究架构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两岸初中阶段美术课程标准(纲要)比较研究 |
2.1 基本理念 |
2.1.1 两岸美术课程标准(纲要)基本理念的相同点 |
2.1.2 两岸美术课程标准(纲要)基本理念的不同点 |
2.2 课程总目标 |
2.2.1 两岸美术课程标准(纲要)课程总目标的相同点 |
2.2.2 两岸美术课程标准(纲要)课程总目标的不同点 |
2.3 课程分目标 |
2.3.1 两岸美术课程标准(纲要)课程分目标的相同点 |
2.3.2 两岸美术课程标准(纲要)课程分目标的不同点 |
2.4 教学建议 |
2.4.1 两岸美术课程标准(纲要)教学建议的相同点 |
2.4.2 两岸美术课程标准(纲要)教学建议的不同点 |
2.5 课程评价 |
2.5.1 两岸美术课程标准(纲要)课程评价的相同点 |
2.5.2 两岸美术课程标准(纲要)课程评价的不同点 |
2.6 教材编写建议 |
2.6.1 两岸美术课程标准(纲要)教材编写建议的相同点 |
2.6.2 两岸美术课程标准(纲要)教材编写建议的不同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两岸初中阶段美术教材编排体例比较研究 |
3.1 整体组织架构 |
3.1.1 两岸初中阶段美术教材整体组织架构的概述 |
3.1.2 两岸初中阶段美术教材整体组织架构的比较 |
3.2 单元结构 |
3.2.1 两岸初中阶段美术教材单元结构的概述 |
3.2.2 两岸初中阶段美术教材单元结构的比较 |
3.3 单篇结构 |
3.3.1 两岸初中阶段美术教材单篇结构的概述 |
3.3.2 两岸初中阶段美术教材单篇结构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岸初中阶段美术教材内容结构比较研究 |
4.1 知识系统 |
4.1.1 两岸初中阶段美术教材知识系统的概述 |
4.1.2 两岸初中阶段美术教材知识系统的比较 |
4.2 技能系统 |
4.2.1 两岸初中阶段美术教材技能系统的概述 |
4.2.2 两岸初中阶段美术教材技能系统的比较 |
4.3 欣赏系统 |
4.3.1 两岸初中阶段美术教材欣赏系统的概述 |
4.3.2 两岸初中阶段美术教材欣赏系统的比较 |
4.4 应用系统 |
4.4.1 两岸初中阶段美术教材应用系统的概述 |
4.4.2 两岸初中阶段美术教材应用系统的比较 |
4.5 特色内容 |
4.5.1 两岸初中阶段美术教材特色内容的概述 |
4.5.2 两岸初中阶段美术教材特色内容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存问题与编写建议 |
5.1 岭南版初中美术教材的现存问题 |
5.2 对岭南版初中美术教材的编写建议 |
5.2.1 提升整体装帧设计方面的美感 |
5.2.2 丰富教材内容,促进整体架构的完整性 |
5.2.3 完善知识体系,培养综合学习能力与美术素养 |
5.2.4 注重编排的主题性,提高阅读的故事性与趣味性 |
5.2.5 加强知识点与素材的时代性 |
5.2.6 增强国际意识,加强对社会、生活、人文的关怀 |
5.3 翰林版国中美术教材的现存问题 |
5.4 对翰林版国中美术教材的编写建议 |
5.4.1 完善单元与单篇的编排,详细体现课程目标 |
5.4.2 增加练习栏目等辅助教学建议,加强实践操作能力 |
5.4.3 调整知识体系,提升美术素养 |
5.4.4 强化教材的语言特色,提高教材水准 |
5.4.5 实施统整与均衡的艺术教学,培养综合学习能力 |
5.4.6 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凸显中国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学术着作 |
2、学术期刊文献 |
3、学位论文 |
附录 |
1、翰林版《艺术与人文》国一下册视觉艺术之内容概要 |
2、翰林版《艺术与人文》国一下册视觉艺术之《笔情与墨趣》 |
3、翰林版《艺术与人文》国三下册视觉艺术之《战争与和平》 |
4、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9)大陆与台湾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以函数部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课标比较的研究 |
2.2 (中国)大陆数学课程标准的研究 |
2.3 (中国)台湾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关研究 |
第3章 两岸数学课程标准形成概况 |
3.1 (中国)大陆数学课程标准背景研究 |
3.1.1 大陆数学课程标准形成概况 |
3.1.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特点 |
3.1.3 新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特点 |
3.2 (中国)台湾数学课程标准背景研究 |
3.2.1 台湾数学课程标准形成概况 |
3.2.2 台湾新旧版数学大纲联系与区别 |
3.2.3 台湾新版数学纲要的特点 |
第4章 两岸数学课程标准比较分析 |
4.1 大陆《高中数学课标》与台湾《数学纲要》的课程结构比较 |
4.2 大陆《高中数学课标》台湾《数学纲要》的基本理念比较 |
4.3 大陆《数学课标》与台湾《数学纲要》的课程目标比较 |
4.4 大陆《高中数学课标》与台湾《数学纲要》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比较 |
4.5 两岸数学课标比较分析结论 |
第5章 两岸课标函数内容比较分析 |
5.1 大陆《数学课标》函数部分内容概述 |
5.2 台湾《数学纲要》函数部分内容概述 |
5.3 两岸课标函数知识点内容对比 |
5.4 函数部分比较分析结论 |
第6章 两岸教科书案例分析及教学建议 |
6.1 两岸教科书初中“一次函数”内容比较分析 |
6.1.1 两个版本教科书内容结构对比 |
6.1.2 两个版本教科书课时对比 |
6.1.3 两个版本教科书知识点讲解的对比 |
6.1.4 两个版本例题设置对比 |
6.1.5 一次函数部分比较分析结论 |
6.2 两岸教科书高中“指数函数”内容比较分析 |
6.2.1 两个版本教科书内容结构对比 |
6.2.2 两个版本教科书情境设置对比 |
6.2.3 两个版本教科书呈现方式的对比 |
6.2.4 两个版本课堂习题设置对比 |
6.2.5 指数函数部分比较分析结论 |
6.3 教学建议 |
6.3.1 总体把握,先成人,后成才 |
6.3.2 细节把握,凸显数学核心素养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两岸数学新课程标准比较分析结论 |
7.1.2 两岸教科书案例比较分析结论 |
7.1.3 教学建议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台湾教师访谈问卷 |
附录B 台湾教师访谈问卷记录 |
附录C 台湾数学纲要核心素养表 |
致谢 |
(10)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小学阶段语文课程标准(纲要)比较研究 ——基于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纲要)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1. 教育的危机感,促使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不断地进行课程改革 |
2.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关于语文课程标准(纲要)比较的相关研究不足 |
(二)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中国大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研究 |
(二) 台湾地区小学语文课程纲要的相关研究 |
(三) 两岸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纲要)比较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第一章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理性思考 |
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内涵 |
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特点 |
(一) 描述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结果 |
(二) 规定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最低要求 |
(三) 隐含着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 |
(四) 围绕三维目标的整体设计 |
三、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作用 |
(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 |
(二)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是小学教师执教时的指挥棒 |
(三)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是衡量小学生参照 第二章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纲要)制定的背景 |
一、中国大陆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背景 |
(一) 国家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
(二) 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 |
(三) 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
二、台湾地区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纲要的制定背景 |
(一) 台湾地区当局两岸政策的变化 |
(二) 网络的发展呼吁更加规范的语文教育 |
(三) 重视学生运用能力与实践能力 第三章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纲要)的基本理念 |
一、中国大陆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
(一) 重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
(二)统一语文教育的“一元性”与“多元性” |
(三) 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
(四) 保持语文课程的活力长存 |
二、台湾地区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纲要的基本理念 |
(一) 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 |
(二) 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 |
(三) 阅读兴趣的培养 |
(四) 自学能力的培养 |
三、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纲要)基本理念的异同比较 |
(一)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纲要)基本理念的相同点 |
1. 课程设计理念围绕学生展开 |
2. 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 |
3. 认同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
(二)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纲要)基本理念不同点 |
1. 培养目标不同 |
2. 视野不同 第四章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纲要)的框架结构 |
一、中国大陆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及其特点 |
(一) 中国大陆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框架 |
(二) 中国大陆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特点 |
1. 明确“课程性质”,阐明“课程设计思路” |
2. 总分“总目标与内容”与“学段目标与内容” |
3. 实施建议为如何实现课程目标提供了全面的指导 |
4. 结构完善和内容全面 |
二、台湾地区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纲要的框架结构及其特点 |
(一) 台湾地区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纲要的框架结构 |
(二) 台湾地区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纲要框架结构的特点 |
1. 课程目标由十大基本能力转化 |
2. 单独列出“注音符号运用能力”及分开“听”与“说”的能力 |
3. 明确“分段能力指标”与“十大基本能力之关系” |
三、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纲要)框架结构的异同比较 |
(一)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纲要)框架结构的相同点 |
1. 框架结构组成大致相同 |
2. 九年一贯制式的整体编排 |
3. 学段划分一致 |
(二)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纲要)框架结构的不同点 |
1. 学段能力目标描述的详尽程度有差异 |
2. 学段能力领域有所差异 |
3. 实施建议内容有差异 第五章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纲要)的总目标与分段目标 |
一、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纲要)的总目标 |
(一) 中国大陆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 |
(二) 台湾地区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纲要总目标 |
(三)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纲要)总目标的异同 |
1.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纲要)总目标的相同 |
2.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纲要)总目标的不同点 |
二、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纲要)分段目标的异同 |
(一) 中国大陆“识字与写字”与台湾地区地区“识字与写字”目标 |
1. 中国大陆的“识字与写字”目标 |
2. 台湾地区的“识字与写字”目标 |
3. 中国大陆“识字与写字”与台湾地区“识字与写字”目标异同 |
(二) 中国大陆“阅读”与台湾地区“阅读”目标 |
1. 中国大陆的“阅读”目标 |
2. 台湾地区的“阅读”目标 |
3. 中国大陆“阅读”与台湾地区地区“阅读”目标异同 |
(三) 中国大陆“习作(写话)”与台湾地区“写作”目标 |
1. 中国大陆“习作(写话)”目标 |
2. 台湾地区“写作”目标 |
3. 中国大陆“写话(习作)”与台湾地区“写作”目标异同 |
(四) 中国大陆“口语交际”与台湾地区“聆听”和“说话”目标 |
1. 中国大陆“口语交际”目标 |
2. 台湾地区“聆听”和“说话能力”目标 |
3. 中国大陆“口语交际”与台湾地区“聆听”“说话”目标异同 第六章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纲要)的实施建议 |
一、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纲要)的课程实施建议的组成 |
(一) 中国大陆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纲要)的课程实施建议组成 |
(二) 台湾地区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纲要的实施建议组成 |
(三) 中国大陆台湾地区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纲要)实施建议的组成异同 |
1.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纲要)实施建议组成相同点 |
2.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纲要)实施建议组成不同点 |
二、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纲要)课程实施建议具体内容 |
(一) 中国大陆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实施建议的具体内容 |
1. 全面指导教师教学 |
2. 合理编写教材 |
3. 用全面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 |
4. 重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
(二) 台湾地区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纲要的课程实施建议的具体内容 |
1. 教学要知情意结合 |
2. 根据能力的不同编排教材 |
3. 评价要公平经济 |
(三)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纲要)的课程实施建议的具体内容异同 |
1. 教学建议的异同 |
2. 评价建议的异同 |
3. 教材编写建议的异同 第七章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纲要)的比较及其启示 |
一、保持中国大陆语文课标的优势和特色 |
(一) 面相全体学生,努力追求高质量的语文教育水平 |
(二) 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
(三) 强调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重心的课程理念 |
(四) 三维目标有机融合 |
(五) 重视利用开发语文资源 |
二、合理吸收台湾地区语文课程纲要的优点 |
(一) 信息技术融于课程教学,促进学生语言学习进步 |
(二) 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
(三) 加强“听”的训练 |
(四) 适当增加图表文字组合,提高语文课标的阅读效率 |
三、以台湾地区语文课程纲要的缺点为鉴 |
(一) 提升课程标准内容给教师的参考性和实用性 |
(二) 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清晰,重点突出 |
(三) 课程标准的要符合本地区的发展也要符合国际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
四、海峡两岸计算机名词异同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研究[D]. 韩文羽. 吉林大学, 2020(01)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3]海峡两岸iSchools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D]. 黄新茹. 湘潭大学, 2020(03)
- [4]《两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双音节名词释义研究[D]. 孙玉梦.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大陆人教版与台湾地区翰林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比较研究 ——以秦汉史为例[D]. 范晓飞.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8)
- [6]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影响研究(1977-1990) ——以内蒙古医学院为例[D]. 宁鹏飞.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7)
- [7]海峡两岸体育新闻语言多特征计量对比研究[J]. 许蕾,李权. 江汉学术, 2019(03)
- [8]两岸初中阶段美术教材比较研究 ——以大陆岭南版与台湾翰林版为例[D]. 刘梦恬. 广州大学, 2019(01)
- [9]大陆与台湾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以函数部分为例[D]. 王祺萍.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10]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小学阶段语文课程标准(纲要)比较研究 ——基于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纲要)的比较[D]. 陈玲. 扬州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