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濮城油田沙三段低渗油藏开发特征及调整效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国威[1](2021)在《非均质砂岩油藏注水开发矢量性特征及优化匹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国内大多数水驱开发砂岩油藏已进入开发中后期,开采成本持续走高,基于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考虑,如何更高效利用已投产井,在较少措施和低操作成本情况下进一步提高水驱油藏采出程度,维持老井稳产,一直是提高油田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保持老区产能稳定,成为当前维持油田经济有效开发的重要手段。水驱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储层形态、非均质程度、渗透率各向异性程度等,油田在长期水驱过程中逐渐形成油水分布的不均匀,水淹状况日趋复杂、剩余油分散富集。随着时间和应用轮次的增加,常规注采优化措施收效甚微。通过储层方向性特征优化匹配的研究将储层静态特性与注水开发措施联合进行系统优化,能够进一步提高水驱开发效果,提高油藏水驱采收率。本文首先从储层静态方向性特征研究入手,分析了储层物源、主渗透率、地应力和压裂缝、断层、构造倾角和边底水方位等因素对油田开发的影响机理,归纳了储层方向性特征包含的内容;以储层渗透率矢量为代表,研究了渗透率矢量性特征的定量表征方法;基于古水流方向、沉积相和主渗透率方向三者之间存在的联系,提出了基于沉积相的渗透率矢量化方法,将储层沉积特征、渗透率标量有机结合用于渗透率矢量模型,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动态方面,以水驱程度和方向为代表分析了油田开发实施过程中的水驱的矢量性特征,通过井组灰色关联分析来实现水驱方向的定量表征。然后以渗透率矢量和井网两组核心参数为代表,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论证了各向异性地层中井型、井网与储层渗透率矢量的优化匹配关系,低渗透特低渗透储层中井型、井网与人工压裂缝的优化匹配关系。技术流程方面,以矢量化井网理论为指导,根据储层矢量性特征分析成果结合优化匹配方法,形成调整井优化部署原则。然后研制了流场优化算法,算法以均衡流场或常用生产指标为目标函数,以井类型、射孔空间位置界限、注采速度界限为边界条件,以部署原则为约束条件,建立最优化数学模型。模型求解过程中,针对老区调整过程中调整方案约束条件复杂的问题,对经典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增加了个体有效性检验模块,建立改进的多目标开发优化遗传算法,完成自动优化。结合计算机编程技术编制了软件来实现考虑储层矢量性特征的多目标注采优化。以濮城油田W51北区为实例,开展了储层方向性特征分析、矢量化调整方案设计、最优化方案模拟求解和最优化方案预测对比;优化方案增油量提高20t/d,综合含水降低约2%,证实了矢量性特征优化匹配技术及相关优化算法的有效性。
史雪冬[2](2020)在《高渗和低渗强水窜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适应性研究》文中认为在具有强非均质性或历经长期注水冲刷的高渗油藏和裂缝发育的低渗透油藏中,注入水沿窜流通道定向快速无效流动,导致井组或井组中特定方向上油井暴性水淹。本文以这类常见的强水窜油藏或其中局部强水窜区域为对象,采用物理模拟实验方法,研究其开采动态和剩/残余油分布的特殊性和提高采收率面临的特殊难点;探索适宜的提高采收率方法。研制注采井间具有特高渗条带的注采井组物理模型,模拟强非均质高渗油藏或其中局部区域。利用该模型所得到的含水饱和度动态分布结果表明,在无水采油期,水驱前缘向油井方向快速推进;水驱前缘突破后继续注水的波及区域没有明显扩大。这类特殊油藏或其局部区域注采井间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潜力是未波及区内大面积连片剩余油。采用均质储层井网模型和非均质模型进行水驱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即便不存在定向特高渗条带等极端的特殊情况,高渗油藏也会因长期注水冲刷形成强水窜通道,其含水饱和度分布严重不均。这类均质(或弱非均质)高渗油藏强水窜形成后,残余油饱和度较高的中/弱水洗区体积巨大,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强非均质高渗油藏或注采井间具有特高渗条带局部区域,形成强水窜后,采用聚合物驱有效,但效果有限;在油藏中强水窜局部区域内,采用原井网注高浓度聚合物段塞与水窜方向油井改注的深调-井网调整复合方法,可有效地动用连片剩余油。据此,本文提出了强非均质(或局部强非均质)高渗油藏强水窜后整体调剖-驱油与局部井网调整相结合的提高采收率方法。均质储层井网模型和非均质模型水窜后提高采收率方法适应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渗油藏中一旦形成强水窜,不论是持续长时间水驱还是表面活性剂驱,均只能驱出强水洗区和少量中水洗区内的残余油,剩余油动用状况基本未得到改善;聚合物驱等常规化学驱可提高中/弱水洗区残余油的驱替效率,但对强水窜通道的实际封堵能力和作用范围有限,对高度分散的剩余油启动效果受限。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强乳化驱油剂兼具洗油与微调的双重功能,可有效驱替油藏中体积巨大的中/弱水洗区残余油;聚合胶体微粒(PCP)可以实现强水窜油藏深部驱替剖面的有效调整。据此提出并证实利用聚合胶体微粒(PCP)深调段塞与强乳化驱油剂段塞组合优势叠加的协同效应,是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由实测的水驱含水饱和度分布图可以直观地看出,非均质(裂缝)低渗油藏模型和均质低渗油藏井组模型水驱过程中,油水前缘沿油水井方向和高渗条带快速推进,形成远比高渗油藏更强的水窜;即使是在端面均匀注入理想条件下的低渗均质模型,也会很快形成狭窄的水窜通道。在低渗储层模型狭小的水驱波及区域内,强水洗区的比例远远小于高渗油藏。与高渗油藏水驱后剩余油高度分散的特征相比,低渗油藏水驱后剩余油主要为大量连片基质原油。几种典型模型水驱波及效率与渗透率均具有正相关性,随渗透率的降低波及效率急剧降低。定义驱替水采出量与驱替水注入量之比为无效循环水率,以此作为定量表征特定油井水窜程度的参数。基于无效循环水率动态曲线,建立了同比条件下评价不同油藏或不同区域(井组)水窜强度的水窜系数,得到了“水窜系数”与渗透率的实验规律——不论是非均质(裂缝)模型、注采井组模型,还是端面均匀注入的均质模型,水窜系数随着与渗透率降低而增加。据此,实现了对低渗油藏水驱比高渗油藏更容易形成强水窜的定性认识向量化规律的发展。根据本文的实验结果,明确了低渗油藏水驱后提高采收率的潜力为低渗(或致密)基质中连片剩余油和分布于狭窄弱/中水洗区的残余油。对比聚合物、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和强乳化活性剂在低渗-高渗均质模型驱油实验结果,证明因注入性问题,聚合物驱在低渗储层中不适用。非均质(裂缝)低渗油藏模型和均质低渗油藏井组模型水驱后,采用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驱,采收率增幅很低;实测的含水饱和度分布表明,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仅仅驱出了模型中强水洗区的部分残余油,不仅是剩余油未被驱动,弱水洗区内的残余油也未被驱出。水驱后采用强乳化驱油剂驱,低渗模型的采收率增幅明显高于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驱;由含水饱和度分布的分析对比可知,强乳化驱油剂驱不仅驱出弱水洗和中水洗区中的残余油,而且明显地扩大了波及区,驱动了部分剩余油。水驱后采用胶粒分散体系段塞与强乳化剂段塞组合,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由其含水饱和度分布可以地看到,不论是均质井组模型还是非均质模型中,波及区域明显增大,低渗基质中很大一部分剩余油被驱动。针对低渗油藏面临的基质剩余油驱动和水窜通道治理与利用的特殊难点,确定了利用聚合胶体微粒(PCP)分段式封堵水窜通道、利用强乳化剂段塞辅助封堵、利用低粘驱油剂局部驱动基质剩余油的分段调堵-局部驱动提高采收率方法。
唐晓敏[3](2019)在《骨架导电低阻油层人造岩样实验及导电规律与导电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阻油气层已成为我国各油田增储上产的重要来源,但随着低阻油气藏勘探的深入,在准格尔盆地车60井区齐古组砂砾岩储层和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巴Ⅰ、巴Ⅱ号构造阿四段地层均发现了含有黄铁矿导电矿物的低阻油气层。含黄铁矿低阻油气层,因黄铁矿为金属矿物,依靠电子导电,因此,与常规油气层相比,含黄铁矿低阻油气层的导电机理发生了变化,导电规律变得复杂,尤其,当分散粘土、层状泥质、骨架含导电矿物等多种因素存在于同一油气层时,油气层的导电规律变得更加复杂,而现有电阻率解释模型尚不能描述含黄铁矿导电矿物的低阻油气层的导电规律。因此,从岩心实验和导电理论角度全面系统地研究含黄铁矿导电矿物的低阻油层的导电规律,建立适用于含黄铁矿导电矿物的低阻油层解释的电阻率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无法获取不同泥质分布形式以及不同泥质和黄铁矿含量天然岩心的难题,本文采用了人工压制不同黄铁矿、泥质含量和分布形式的骨架导电人造岩样。并通过对人造岩样进行岩电及配套实验测量,研究了骨架导电人造岩样的导电规律。在进一步研究骨架导电低阻油层导电机理的基础上,利用有效介质对称导电理论,连通导电方程与HB方程或通用阿尔奇方程结合,建立了3种骨架导电低阻油层通用电阻率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评价了模型的适用性和通用性。本文将不同粒径的黄铁矿颗粒与石英颗粒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制成覆胶膜的骨架颗粒,再加入伊利石粘土颗粒,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压制成含黄铁矿分散泥质长方体岩心,再压制一层伊利石粘土,制成含黄铁矿混合泥质长方体岩样。经过钻取、封装,制备成了黄铁矿和泥质含量及泥质分布形式不同的骨架导电人造岩样117块。采用分类分项有序的实验测量方案,对人造岩样进行了孔渗测量、岩电测量、全岩分析、粒度分析、核磁特性分析、压汞实验、阳离子交换容量测量,实现了对“同一”块岩样进行全套实验数据测量。利用全岩分析实验数据确定了分散粘土及黄铁矿含量,利用面积比法计算了层状泥质含量,利用分散泥质砂岩及纯黄铁矿岩样的岩电实验数据确定了分散粘土和黄铁矿的电导率;利用不同层状泥质含量的黄铁矿混合泥质岩样的岩电实验数据,确定了层状泥质电导率。制备的人造岩样的孔隙度范围为14.6%~33.1%,渗透率范围为4.49m D~138.84m D,黄铁矿含量范围为0%~74.1%,分散粘土含量范围为0%~13.7%,层状泥质含量范围为0%~28.9%,常温条件下分散粘土电导率约为0.011S/m,黄铁矿电导率约为0.0132S/m,高温条件下分散粘土电导率约为0.027S/m,黄铁矿电导率约为0.041S/m。实验数据分析表明,本文压制的人造岩样不但符合实验设计要求,而且满足了骨架导电低阻油层导电规律研究的需要。利用测量的含黄铁矿混合泥质人造岩样的实验数据,研究了黄铁矿、分散粘土、层状泥质含量以及泥质分布形式和温度对岩样的导电规律的影响。饱含水黄铁矿人造混合泥质岩石的电导率随层状泥质、分散粘土及黄铁矿含量增加而增大。含油气黄铁矿混合泥质人造岩样的导电性随层状泥质、分散粘土及黄铁矿含量增加而变好,电阻增大系数降低,不再遵循阿尔奇导电规律。当泥质含量一定时,泥质分布形式不同,岩样的导电规律不同,因此,不能忽略泥质分布形式对岩样导电规律的影响。基于含黄铁矿混合泥质人造岩样的导电规律研究结果,对骨架导电低阻油层的导电机理进行分析,将骨架导电混合泥质砂岩地层分为层状泥质、分散粘土、束缚水、可动水、油气、导电骨架、不导电骨架7组分,利用有效介质导电理论、连通导电方程与HB方程或通用阿尔奇方程结合,建立了3种适用于5种成因的低阻油层通用电阻率模型。理论分析表明,3种模型均满足理论边界条件,且随黄铁矿、分散粘土、层状泥质含量及电导率增大,模型描述的导电规律与理论认识一致。采用单因素分析法研究了模型中各参数变化对模型预测的骨架导电泥质岩石导电规律的影响;骨架导电低阻油层有效介质对称电阻率模型预测的岩石电阻率随分散粘土和黄铁矿渗滤速率增大而增大,随分散粘土和黄铁矿渗滤指数增大而减小;基于连通导电方程和HB方程或通用阿尔奇方程的骨架导电低阻油层电阻率模型预测的岩石电阻率随导电骨架颗粒胶结指数、粘土相导电指数增大而增大。利用含黄铁矿分散泥质岩样的岩电数据,采用最优化方法,给出了各模型的参数值及参数计算式,将该参数值代入模型中,计算含黄铁矿混合泥质岩样的电导率和含水饱和度,与实验测量值进行对比表明,本文给出的3种骨架导电通用电阻率模型均可以描述骨架导电混合泥质岩样的导电规律。理论和实验证明3种模型均能描述骨架含有导电矿物、富含粘土、高束缚水饱和度、砂泥岩薄互层及高矿化度地层水引起的低阻油层的导电规律,其中有效介质电阻率模型适用性及通用性更强。本文提出的骨架导电混合泥质岩石人造岩样的压制与成型技术,以及实验测量方案对于人造岩样压制和岩石物理实验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建立了可适用于5种成因类型同时存在的骨架导电低阻油层通用电阻率模型,可提高骨架导电低阻油层饱和度的计算精度,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余金柱[4](2019)在《东濮凹陷濮城油田油气成因机制》文中研究指明东濮凹陷是典型的盐湖相富油气凹陷,其中濮城油田作为东濮凹陷的第二大油气田,油气成因与成藏机制复杂。采用Rock-Eval、色谱-质谱、单体烃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技术,结合地质分析,开展了濮城油气特征、成因与成藏特征研究。濮城油田原油特征显着:(1)具有典型的盐湖相成因特征:明显的植烷优势(Pr/Ph=0.42)、检测出具有一定含量的β-胡萝卜烷、具有高碳数n C37、n C38正构烷烃优势、富集伽马蜡烷、升藿烷具有“翘尾”特征、多数原油甾烷异构化程度较低等;(2)濮城油田原油总体属于低熟油,少数为正常成熟度原油,C29甾烷???20S/(S+R)、C29甾烷???(14)(???+???)分布范围分别为0.29~0.37、0.28~0.31。(3)原油单体烃碳同位素分布特征呈两段式分布,与咸水湖相原油的相似,反映两种生源特征。根据成熟度参数,将原油划分为两类,Ⅰ类:沙一段~沙三中亚段原油;Ⅱ类:沙三下亚段~沙四上亚段原油,Ⅰ类原油具有较低的甾烷异构化程度,原油成熟度较低。油源对比表明,濮城油田原油与濮城洼陷、濮卫洼陷中埋深大于3000m的烃源岩有较好的可比性,濮城沙三上亚段原油与沙三中亚段原油可对比性强,为同源,主要来自于濮城沙三中亚段烃源岩,也有沙三上亚段、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的生烃贡献。濮城油气主要有以下成藏特征:(1)油气藏类型以断块和断层-岩性油气藏为主;(2)储层单层厚度薄,特薄层和薄层占绝大多数,储层泥质、碳酸盐含量高,濮城中深层区总体属于低孔、超低渗-低渗储层;(3)两期成藏、早期为主;(4)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主要有两种成因机制:类脂类大分子早期成烃和富硫大分子/干酪根低温降解机制;(5)濮城西翼局部膏盐岩控制油气藏温压与油气运移,深部油气藏局部经历TSR作用,提出濮城中深层油气为“早生近源-断层输导-断层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
张楠[5](2019)在《N871区块浊积砂岩油藏开发技术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N871块沙三中亚段油藏属于低渗透浊积砂岩油藏,该类油藏已成为N油田增产的重要目标。目前,该区块在开发过程中仍存在着控水稳油难度大、有效厚度薄的井区动用程度低、采油速度低、采收率低、注采井网系统不完善等难题。针对该区块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本文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一、开展了该区块的精细油藏描述,重点研究了储层物性、流体性质、温压系统及油藏类型,分析了沙三中储层平面展布特征;二、对前期开发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了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开发调整的方向;三、在系统分析该区块油藏地质及开采特征的基础上,综合应用相关理论及经验公式、生产数据、油藏数值模拟结果,对层系开发的选择、井网形式、井距大小,开采方式、压力保持水平进行了优化,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该块的开发方案部署。本文针对N871块低渗油藏地质特点,以油藏地质研究为基础,系统研究了改善N871块油藏开发效果的技术方法,对于指导N871块以及同类油藏开发,提高采收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胡勇,周军良,汪全林,耿红柳,赵军寿[6](2019)在《渤海BZ油田低渗储层质量主控因素及开发实践》文中研究指明渤海BZ油田沙河街组发育异常高压低渗油藏,单井产能差异大、储层质量控制因素认识不清制约了该区低渗油藏的开发。在对BZ油田沙河街组储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储层质量的控制因素,探讨了单井产能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该区低渗储层质量受控于原始沉积条件、成岩压实和胶结作用、构造断裂及背斜等因素,将这些因素与开发井初期产能结合,得到了沉积、成岩、构造有利区,其中沉积有利区位于研究区西南区域,成岩有利区带位于构造相对较高的层位及区域,构造有利区带位于发育背斜、且位于背斜核部的区域,而断层附近受晚期碳酸盐胶结作用影响储层质量较差。针对几个有利区分别提出了开发策略,并先后成功指导了6口井的挖潜,增油效果显着。本文研究为该油田下步难动用储量的有效动用奠定了基础。
朱蕾[7](2018)在《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精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文留与濮城结合部构造复杂断块进行了精细研究,其整体构造主要受文西、卫东以及濮南等三条区域性的大断裂控制,这些大断裂使得该断块区域地质十分复杂,同时断块内发育一系列次生与伴生的小断层,使其断层复杂化,因此存在着地质认识不够深入,进而油水井注采对应关系认识不清等问题。在对该区域钻遇井资料精细对比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运用地震综合解释技术、HDT测井解释技术、三维可视化等研究方法对高精度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解释,建立了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区断层的解释模式,并分析研究了卫西、文西、卫东、文90、文213、文127等II、III级断裂系统的空间展布特征、构造交接关系和构造样式类型,同时还开展了复杂断块带内部小断层的精细刻画和储层展布研究,并取得了新认识。基于该复杂断块区的构造解释模式和低序级断层的精细刻画的研究成果,系统地理顺了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区沙河街组沙三中亚段的构造,以及局部断块如文90南块、濮85西块、濮85南块、濮153东块等构造精细研究。该研究成果,为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区进一步挖潜和生产提供了有效的地质支持。在濮153东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滚动评价,并部署实施了滚动勘探井1口,新增地质储量23.25万吨,新增天然气储量2.43亿方,实现了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勘探突破性进展。据此研究结果表明,该复杂断块区断层描述较合理,可用于指导生产实践。同时对同类型复杂断块区断层分布规律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在此认识的基础上,针对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区域进行剩余油挖潜,同时在开采方式、开发层系划分、开发井网和井距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提出相应油藏开发方案并应用于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区块,取得了明显地开发效果。
赵磊[8](2018)在《文25东高含水油田构型控制下的液流方向优化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中原油田目前已经进入了高含水开发阶段,其中中渗复杂断块油藏含水为94%。由于对储层平面非均质性、水驱波规律认识不清,液流方向技术不成熟,造成了挖潜开发效果变差。为了提高水驱开发效果,需要对液流方向优化进行研究,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本论文以中原油田具有代表性的高含水油藏文25东为研究对象,将数值模拟和最优理论相结合,实现油藏动态优化,量化油藏配产配注,实现地下流线合理分布,提高水驱开发水平。文25东块是中渗油藏典型代表,区域构造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文留构造北部,处于文东大断层的下降盘,是文中开发区的地堑区,油藏类型属于反向屋脊式层状断块油藏,属三角洲沉积,典型的正韵律沉积。文25东块1979年7月投入开发,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开采及多次综合调整治理,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目前由于经过多年注水开发,层内矛盾进一步加剧。由于该块1990年开始实施了以提高二、三类层动用程度的调整治理,因此目前不但主力层动用较好,水淹严重,二、三类层动用程度也较高,且已不同程度水淹,水驱效果逐年变差,注入水低效循环严重,构造主块内油井大都特高含水。为了优化水驱开发效果,需要对液流方向优化进行研究,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本论文针对文25东高含水油藏储层变化大、非均质严重、剩余油分布零散、水驱效率低等问题,通过建立东濮凹陷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模型,深入剖析储层的内部建筑结构;利用大尺寸平板模型液流优化实验,明晰水驱油波及规律及优化原理;建立基于动态分配系数调整液流方向的自动优化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水驱开发效率和降本增效的目的。最终形成一套适合老油田特高含水期液流优化挖潜创效水驱技术。本次研究,利用储层构型研究方法剖析层内单期次砂体结构,明确了夹层展布及单期次砂体连通关系,首次建立了东濮凹陷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模型。认清了层内构型控制下的剩余油富集规律。利用大尺寸平板模型液流优化实验、流线数值模拟等综合方法,获得了液流优化条件下水驱油的平面、纵向波及规律,定量评价了液流方向优化的挖潜效果,为油田开发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本次研究成果实现了两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建立了东濮凹陷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模型;二是创新应用非均质大尺寸平板模型液流优化实验、流线数值模拟等综合评价液流方向优化效果。
栗亮[9](2018)在《大芦湖油田樊29块沙三中亚段微构造及对剩余油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研究区樊29块为典型的浊积低渗油藏,历经多年勘探开发,现已进入高含水阶段,对剩余油分布认识不清等问题日益突出。剩余油的分布不仅受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和动态开发因素等方面控制,在油田开发后期,微构造对于剩余油的控制作用也日趋明显,且在油井投入生产以后,其生产状况也往往受到微构造的影响,微构造研究成为油田开发后期地质构造研究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岩心和测井资料,对目的层段进行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将樊29块沙三中亚段四砂层组划分为42、43、44和45共四个小层,其中各小层内部均划分出4期单砂层,共16期单砂层。在此基础上开展沉积微相研究,指出目的层段为湖底浊积扇沉积,主要发育中扇亚相和外扇亚相,其中中扇亚相又划分为水道主体、水道间、朵叶体和中扇侧缘等微相,同时建立符合研究区沉积特征的沉积微相模式。在地层精细划分对比和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编制16套单砂层顶、底面微构造图,在研究区共识别出8种微构造类型,包括微背斜、微鼻状、微断鼻、微向斜、微沟槽、微断沟、微斜面、微阶地等,发育最广泛的微构造是微斜面和微鼻状构造。识别出顶凸底凸、顶平底平、顶凹底凹、顶凸底平、顶平底凹、顶凹底平等6种微构造顶底配置模式,顶凸底凸配置模式最为常见。受宏观地形控制,微构造主要集中分布在研究区地形相对平缓的中部高点周围,微鼻状和微沟槽构造围绕高点呈环状相间出现,微构造发育具有很强的继承性。研究区微构造的成因主要有构造成因和非构造成因,以非构造成因为主。非构造成因主要有沉积环境、差异压实作用和古地形等,其中微构造发育的继承性主要受控于古地形的起伏和断层作用。结合生产数据,指出正向微构造上的油井多为高产井,负向微构造上的油井多为低产井。顶凸底凸配置模式上油井产量最高,顶凹底凹、顶凹底平配置模式上的油井产量低。通过沉积微相图与微构造图叠合,发现正向微构造与水道主体微相叠合,油井产量最高。同一沉积微相带上相邻井因所处微构造类型不同,产量相差大。
路研[10](2018)在《大芦湖油田樊29块沙三中亚段低渗透储层流动单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芦湖油田樊29块为典型的浊积扇低渗透油藏,储层孔隙结构复杂、细小,储层物性较差,平面纵向非均质性较为严重。区块部分井出现注水开发效果差、含水上升快等问题,影响了研究区油气勘探与开发。查明低渗储层层间水驱效果的差异性、流体渗流特征及分布规律,对油藏开发及剩余油预测意义重大。由于浊积扇储层成因机制的复杂性,本文在充分考虑影响流动单元分布的诸多因素的基础上,选取了13个储层特征参数。采用因子分析法从选取的13个储层参数中提取了包括储集因子、流动因子、沉积因子、隔夹层因子在内的五个主因子。并以此作为评价参数,运用70组学习样本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的流动单元预测模型,并对52组测试样本进行检验,判别率达90.38%。结果表明,建立的流动单元模型能够较为系统地反映多种地质因素与流动性能好坏之间的复杂映射规律,应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开展流动单元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基于流动单元划分结果,分析了流动单元分布模式。研究发现,四砂层组III类流动单元分布最为广泛,占全区的60%左右,I、II、IV类流动单元分布较少。储层渗流能力较差与低渗储层特征吻合。流动单元层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42、43小层渗流能力较强,44、45小层渗流能力较弱。剖面上主要发育正韵律、反韵律、复合韵律三种韵律类型。侧向上主要发育两种分割方式,一类是流动单元直接与非渗流层接触,常发育于44、45小层沉积旋回中,属于湖底扇中扇侧缘及扇缘微相沉积砂体,常呈孤立分散式,另一类是流动单元间的侧向接触,主要发育在42、43小层沉积旋回中,属于浊积水道微相沉积砂体。流动单元对剩余油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其中,I类流动单元注水开发效果好,开采程度较高,不再作为下一步挖潜的主要目标区。剩余油主要集中于II类、III类流动单元中,是下一步调整挖潜的主要目标区。IV类流动单元注水开发效果差,水淹较弱,但开采难度大,开采价值小,不作为下一步挖潜的重点。此外,在不同类流动单元的边缘结合部位以及低渗流动单元包围的高渗部位往往是剩余油富集的有利区。
二、濮城油田沙三段低渗油藏开发特征及调整效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濮城油田沙三段低渗油藏开发特征及调整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非均质砂岩油藏注水开发矢量性特征及优化匹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常规井网及注采优化方法 |
1.2.2 矢量井网及注采优化设计 |
1.2.3 基于优化算法的注采优化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储层的方向性特征 |
2.1 物源方向与沉积方向 |
2.2 主渗透率方向 |
2.3 主应力方向和裂缝方向 |
2.4 断层走向和构造倾角 |
2.5 边底水的侵入方向 |
第三章 渗透率的矢量性特征 |
3.1 渗透率的非均质性及其定量表征 |
3.1.1 渗透率的非均质性 |
3.1.2 渗透率非均质性的定量表征 |
3.2 渗透率的方向及其表征 |
3.2.1 渗透率各向异性的表征 |
3.2.2 差变函数分析储层渗透率方向性 |
3.2.3 TDS技术确定油藏平面渗透率各向异性 |
3.2.4 裂缝性油藏主渗透率及主裂缝方向识别方法 |
3.2.5 基于沉积相的渗透率矢量化方法 |
第四章 砂岩油藏水驱开发的矢量性特征 |
4.1 水驱程度的非均匀性及其表征 |
4.1.1 水驱程度的表征参数 |
4.1.2 水驱程度的时变特性 |
4.2 水驱方向的量化分析 |
4.2.1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水驱方向分析方法 |
4.2.2 方法的软件实现 |
第五章 井网与矢量性特征的优化匹配 |
5.1 矢量化井网的优化原则 |
5.2 排状井网与主渗方向的优化匹配 |
5.3 面积注水井网与主渗方向的优化匹配 |
5.3.1 反七点井网与主渗方向的匹配 |
5.3.2 五点法、矩形五点、菱形五点井网与主渗方向的匹配 |
5.3.3 九点井网与主渗方向的匹配 |
5.4 水平井与储层方向性特征的优化匹配 |
5.4.1 水平段方位与储层方向性特征的匹配 |
5.4.2 水平段长度与储层砂体展布的匹配 |
5.4.3 水平井注采井网与主渗方向性特征的匹配 |
5.5 井网与裂缝方向的优化匹配 |
5.5.1 直井井网与裂缝方位的匹配 |
5.5.2 水平井井网与裂缝方位的匹配 |
第六章 基于油藏矢量性特征的优化方法 |
6.1 深度水驱均衡驱替模式 |
6.1.1 实施均衡驱替的优点 |
6.1.2 实施均衡驱替方式 |
6.1.3 实施均衡驱替的数值模拟分析 |
6.2 均衡驱替的流场表征与评价 |
6.2.1 水驱强度的综合表征参数体系 |
6.2.2 水驱强度的计算 |
6.2.3 流场优化调整原则与方法 |
6.3 最优化数学模型 |
6.3.1 目标函数 |
6.3.2 约束条件 |
6.4 数学模型求解 |
6.4.1 改进的多变量开发优化遗传算法 |
6.4.2 约束问题的处理 |
6.4.3 遗传编码方法 |
6.5 优化算法的软件实现 |
6.5.1 ECL数据接口 |
6.5.2 流场表征模块 |
6.5.3 约束条件设置模块 |
6.5.4 遗传算法模块 |
6.5.5 流场优化软件实现 |
6.5.6 测试实例 |
6.5.7 软件设置 |
6.5.8 测试结果分析 |
第七章 基于矢量性特征的矢量井网重构实例 |
7.1 油藏概况 |
7.1.1 地质概况 |
7.1.2 开发历史 |
7.1.3 开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7.2 储层方向性特征分析 |
7.2.1 物源方向与砂体分布特征 |
7.2.2 渗透率的矢量化 |
7.2.3 断层走向与构造倾角特征 |
7.3 水驱的方向性特征 |
7.3.1 井排的方向性特征 |
7.3.2 水驱的方向性特征 |
7.3.3 剩余油分布的方向性特征 |
7.4 调整潜力区的识别 |
7.5 潜力区局部剩余油分布矢量特征 |
7.6 矢量化井网重构原则 |
7.7 调整方案设计优化 |
7.7.1 调整思路 |
7.7.2 调整方案优化计算 |
7.8 调整方案预测 |
第八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高渗和低渗强水窜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实际油藏中不同类型的水窜现象 |
1.2.1 非均质性造成的导致水窜 |
1.2.2 储层及其流体特性导致的水窜 |
1.2.3 开采工艺导致的水窜 |
1.3 不同油藏中水窜治理的研究现状 |
1.3.1 高渗油藏中的水窜治理方法 |
1.3.2 低渗油藏中的水窜治理方法 |
1.4 水窜治理的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采收率技术方案分析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高渗油藏中强水窜的形成及残/剩余油分布特性 |
2.1 实验方法的改进 |
2.1.1 储层模型 |
2.1.2 含油饱和度电阻率测试技术原理 |
2.1.3 仪器校准以及数据标准量化 |
2.2 具有定向高渗条带的注采井间水窜及开采动态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井组采油动态曲线分析 |
2.2.3 单井采油动态曲线分析 |
2.2.4 强水窜油藏水驱开采动态综合分析 |
2.3 高渗油藏水窜后残余油和剩余油分布以及潜力 |
2.3.1 强水窜油藏水窜后残余油和剩余油分布 |
2.3.2 强水窜油藏水窜后残余油和剩余油潜力分析 |
2.3.3 强水窜油藏水驱后剩余油类型 |
2.3.4 强水窜油藏水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方向 |
2.3.5 持续水驱提高驱油效率技术潜力评价 |
2.4 强水窜高渗油藏调整井网提高采收率技术评价 |
2.4.1 井网调整方案 |
2.4.2 调整井网水驱开采动态 |
2.4.3 单井水驱开采动态 |
2.4.4 调整井网油水饱和度动态分布 |
2.4.5 井网调整方案综合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适应性 |
3.1 强水窜高渗油藏残余油驱替的有效方法 |
3.1.1 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筛选 |
3.1.2 强乳化体系的筛选 |
3.1.3 强水窜油藏水洗区域的划分 |
3.1.4 不同水洗区域内不同体系驱油效果评价 |
3.2 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波及效率的适宜方法 |
3.2.1 PCP聚合胶体微球的制备 |
3.2.2 强水窜高渗油藏不同体系提高波及效率分析 |
3.3 具有定向高渗条带的井网-聚驱提高采收率方法 |
3.3.1 井网调整与聚驱复合技术井组开采动态 |
3.3.2 井网调整与聚驱复合技术单井开采动态 |
3.3.3 井网调整-聚合物驱过程油水饱和度动态分布 |
3.3.4 井网调整与聚驱复合技术综合分析 |
3.4 强水窜高渗油藏深部-驱油方法适应性评价 |
3.4.1 聚驱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井组开采动态 |
3.4.2 聚驱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单井开采动态 |
3.4.3 原井网聚驱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油水饱和度动态分布 |
3.4.4 原井网聚驱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综合分析 |
3.5 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方向 |
3.5.1 波及效率与采收率分析比较 |
3.5.2 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方向 |
3.6 强水窜高渗油藏调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法 |
3.6.1 二次EOR开采井组开采动态 |
3.6.2 二次EOR开采过程油水饱和度动态分布 |
3.6.3 二次EOR开采综合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强水窜低渗油藏残/剩余油分布特性及其潜力 |
4.1 低渗油藏均质模型水驱特征分析 |
4.1.1 表征油藏水窜的几个参数 |
4.1.2 端面注水均质模型水窜参数分析 |
4.1.3 渗透率变化导致的水驱前缘突进 |
4.1.4 注采井间均质模型水窜参数分析 |
4.1.5 渗透率变化导致注采井间强水窜现象 |
4.2 低渗非均质油藏水窜特征分析 |
4.2.1 非均质油藏模型以及实验装置 |
4.2.2 不同渗透率级差的非均质油藏水窜参数分析 |
4.2.3 不同渗透率级差的非均质油藏含油饱和度动态分析 |
4.2.4 不同平均渗透率的非均质油藏水窜参数分析 |
4.2.5 不同平均渗透率的非均质油藏含油饱和度动态分析 |
4.3 裂缝性油藏水窜特征分析 |
4.3.1 实验模型及材料 |
4.3.2 裂缝性非均质岩心水窜参数分析 |
4.3.3 基质渗透率对水驱波及效率的影响 |
4.4 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面临的主要矛盾 |
4.4.1 均匀低渗基质模型水驱特征 |
4.4.2 非均质低渗储层模型水驱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强水窜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适应性 |
5.1 强水窜低渗油藏水洗区残余油有效驱替方法 |
5.1.1 低渗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筛选 |
5.1.2 低渗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驱油性能 |
5.1.3 低渗强乳化体系的筛选 |
5.1.4 低渗强乳化体系非均质调驱性能 |
5.2 强水窜低渗油藏剩余油驱动方法 |
5.2.1 超低界面张力体系对致密-低渗岩心两相驱油临界压力梯度的影响 |
5.2.2 强乳化体系在非均质模型中的波及效率 |
5.2.3 PCP聚合胶体微球体系对低渗储层孔隙的适应性评价 |
5.2.4 PCP聚合胶体微球在岩心中的深部运移性能 |
5.2.5 不同匹配因子的PCP聚合胶体微球调剖效果分析 |
5.3 低渗油藏水窜后提高采收率方法评价 |
5.3.1 聚合物在低渗油藏中驱油性能评价 |
5.3.2 均质岩心超低界面张力与强乳化体系提高采收率对比 |
5.3.3 渗透率级差对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的影响 |
5.3.4 深部调剖-驱油体系不同注入方式对比 |
5.4 调-驱协同效应驱动低渗基质原油 |
5.4.1 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对水驱前缘的影响 |
5.4.2 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对注采井间主流区的影响 |
5.4.3 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对非均质油藏强水窜的改善 |
5.4.4 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对裂缝性油藏强水窜的改善 |
5.4.5 低渗强水窜油藏调整思路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骨架导电低阻油层人造岩样实验及导电规律与导电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骨架导电人造泥质岩样压制与实验测量方法研究与进展 |
0.2.2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岩电实验规律研究与进展 |
0.2.3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电阻率模型研究与进展 |
0.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0.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0.3.2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章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人造岩样设计与制作 |
1.1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人造岩样设计 |
1.2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人造岩样制作 |
1.2.1 纯砂岩人造岩样的制作 |
1.2.2 纯黄铁矿人造岩样制作 |
1.2.3 含黄铁矿混合泥质人造岩样制作 |
1.3 本章小结 |
第2章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人造岩样实验设计与测量 |
2.1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人造岩样实验设计 |
2.2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人造岩样实验测量与数据分析 |
2.2.1 孔隙度和渗透率测量与数据分析 |
2.2.2 全岩矿物测定与数据分析 |
2.2.3 岩电实验测量与数据分析 |
2.2.4 核磁共振实验与数据分析 |
2.2.5 压汞实验与数据分析 |
2.2.6 粒度测量与数据分析 |
2.2.7 阳离子交换容量测量与数据测量 |
2.3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人造岩样参数确定 |
2.3.1 确定层状泥质含量 |
2.3.2 确定层状泥质岩样的有效孔隙度 |
2.3.3 确定岩样的分散泥质含量 |
2.3.4 确定岩样的黄铁矿含量 |
2.3.5 确定岩样的束缚水饱和度 |
2.3.6 确定黄铁矿电导率 |
2.3.7 确定分散粘土电导率 |
2.3.8 确定层状泥质电导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人造岩样导电规律实验研究 |
3.1 纯黄铁矿岩样导电规律实验研究 |
3.1.1 饱含水纯黄铁矿岩样导电规律实验研究 |
3.1.2 含油气纯黄铁矿岩样导电规律实验研究 |
3.2 含黄铁矿泥质岩样导电规律实验研究 |
3.2.1 饱含水含黄铁矿泥质岩样导电规律实验研究 |
3.2.2 含油气骨架导电泥质岩石导电规律实验研究 |
3.2.3 温压变化对骨架导电泥质岩石导电规律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有效介质对称电阻率模型 |
4.1 有效介质对称导电理论及应用基础研究 |
4.2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有效介质对称电阻率方程的建立 |
4.2.1 层状泥质与分散泥质砂岩并联导电 |
4.2.2 骨架导电分散泥质砂岩有效介质对称电阻率模型 |
4.3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有效介质对称电阻率模型的理论分析 |
4.3.1 满足物理约束条件 |
4.3.2 分析模型预测导电规律的影响因素 |
4.4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有效介质对称电阻率模型的实验验证 |
4.4.1 分散泥质砂岩岩样实验验证 |
4.4.2 纯黄铁矿岩样实验验证 |
4.4.3 含黄铁矿纯砂岩岩样实验验证 |
4.4.4 分散泥质黄铁矿岩样实验验证 |
4.4.5 含黄铁矿分散泥质砂岩岩样实验验证 |
4.4.6 含黄铁矿混合泥质岩样实验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连通导电方程和HB方程的骨架导电低阻油层电阻率模型 |
5.1 连通导电方程和HB方程导电理论 |
5.1.1 连通导电方程导电理论 |
5.1.2 HB方程导电理论 |
5.2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电阻率模型的建立 |
5.2.1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电阻率模型的推导 |
5.3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电阻率模型的理论分析 |
5.3.1 满足物理约束条件 |
5.3.2 分析模型预测导电规律的影响因素 |
5.4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电阻率模型的实验验证 |
5.4.1 分散泥质砂岩岩样实验验证 |
5.4.2 纯黄铁矿岩样实验验证 |
5.4.3 含黄铁矿纯砂岩岩样实验验证 |
5.4.4 分散泥质黄铁矿岩样实验验证 |
5.4.5 含黄铁矿分散泥质砂岩岩样实验验证 |
5.4.6 含黄铁矿混合泥质岩样实验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连通导电方程和通用阿尔奇方程的骨架导电低阻油层电阻率模型 |
6.1 通用阿尔奇导电理论 |
6.2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电阻率模型的建立 |
6.2.1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电阻率模型的推导 |
6.3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电阻率模型的理论分析 |
6.3.1 满足物理约束条件 |
6.3.2 分析模型预测导电规律的影响因素 |
6.4 骨架导电低阻油层电阻率模型的实验验证 |
6.4.1 分散泥质砂岩岩样实验数据验证 |
6.4.2 纯黄铁矿岩样实验数据验证 |
6.4.3 含黄铁矿纯砂岩岩样实验数据验证 |
6.4.4 分散泥质黄铁矿岩样实验数据验证 |
6.4.5 含黄铁矿分散泥质砂岩岩样实验数据验证 |
6.4.6 含黄铁矿混合泥质岩样实验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及完成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4)东濮凹陷濮城油田油气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选题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盐湖相盆地原油及烃源岩研究进展 |
1.3.2 存在问题 |
1.4 东濮凹陷濮城地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思路 |
1.6.2 技术路线 |
1.7 论文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石油地质概况 |
2.1 地理与区域构造位置 |
2.2 构造演化特征 |
2.3 沉积与地层发育 |
2.4 生储盖组合 |
第3章 样品与实验 |
3.1 样品分布 |
3.2 样品前处理 |
第4章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类型 |
4.1 油气分布特征 |
4.2 原油物性与族组成特征 |
4.2.1 原油物性特征 |
4.2.2 原油族组分特征 |
4.3 原油饱和烃特征 |
4.3.1 原油链烷烃特征 |
4.3.2 甾烷组成与分布特征 |
4.3.3 萜烷组成与分布特征 |
4.4 原油芳烃特征 |
4.5 原油单体烃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
4.6 原油成因类型划分 |
第5章 烃源岩分布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
5.1 烃源岩分布与发育 |
5.2 烃源岩质量评价 |
5.2.1 有机质丰度 |
5.2.2 有机质类型 |
5.2.3 有机质成熟度 |
5.3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特征 |
5.3.1 族组成特征 |
5.3.2 链烷烃分布特征 |
5.3.3 甾萜类生物标志物特征 |
5.3.4 芳香烃特征 |
第6章 油气成因机制 |
6.1 油源分析 |
6.1.1 饱和烃总离子流图定性对比 |
6.1.2 甾类化合物指纹定性对比 |
6.1.3 萜类化合物指纹定性对比 |
6.1.4 饱和烃生物标志物参数定量对比 |
6.2 烃源岩生烃模式与生烃机制分析 |
6.3 油气运移与成藏特征 |
6.3.1 油气运移 |
6.3.2 油气成藏特征 |
6.4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 |
6.4.1 油气藏温压特征 |
6.4.2 油气藏储层特征 |
6.4.3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6.4.4 油气成藏模式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N871区块浊积砂岩油藏开发技术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低渗透油气藏勘探开发技术 |
1.2.2 浊积砂体油气藏勘探开发技术 |
1.2.3 浊积砂体低渗透油藏开发存在问题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油藏地质特征 |
2.1 区块概况 |
2.1.1 区块位置 |
2.1.2 地层对比与划分 |
2.2 区块构造解释 |
2.2.1 测井曲线拼接 |
2.2.2 合成地震记录标定 |
2.3 区块储层预测 |
2.3.1 测井曲线分析 |
2.3.2 地震波阻抗反演 |
2.4 区块储层特征 |
2.4.1 储层岩性特征 |
2.4.2 储层测井综合解释 |
2.4.3 砂体展布特征 |
2.4.4 地应力特征 |
2.5 区块储量计算 |
2.5.1 容积法计算砂体储量 |
2.5.2 数值模拟法计算砂体储量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开采特征分析 |
3.1 N区块开采简况 |
3.2 N区块开采特征 |
3.2.1 油井产能特征 |
3.2.2 水井试注情况 |
3.2.3 压裂效果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开发技术政策研究 |
4.1 油藏数值模拟 |
4.1.1 油层参数确定 |
4.1.2 油藏数值模拟模型 |
4.2 开发技术政策优化 |
4.2.1 开采层系优化 |
4.2.2 开发方式优化 |
4.2.3 井网井距确定 |
4.2.4 压力保持水平确定 |
4.2.5 单井日产油量、日注水量确定 |
4.3 方案部署及采收率预测 |
4.3.1 N区块方案部署 |
4.3.2 N区块采收率预测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渤海BZ油田低渗储层质量主控因素及开发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
2 低渗储层特征 |
3 低渗储层质量主控因素 |
3.1 原始沉积条件对储层质量的控制 |
3.2 后天成岩改造对储层质量的控制 |
3.3 后天构造活动对储层质量的控制 |
4 产能控制因素及开发实践 |
4.1 产能控制因素 |
4.2 开发实践 |
5 结论 |
(7)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精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构造地质学理论 |
1.2.2 东濮凹陷构造发展史 |
1.2.3 构造样式研究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项目研究成果与认识 |
第二章 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开发简史 |
2.3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地层精细对比 |
3.1 区域地层特征 |
3.2 地层的精细划分与对比 |
第四章 构造精细研究 |
4.1 构造研究的思路 |
4.2 构造研究技术 |
4.3 构造特征研究 |
4.3.1 分级梳理各级断层明确相互交割关系 |
4.3.2 各断块特征 |
4.3.3 建立构造样式指导局部构造精细刻画 |
第五章 储层特征研究 |
5.1 储层特征研究 |
5.2 砂体特征 |
第六章 油藏三维精细地质模型 |
6.1 选择建模方法及软件 |
6.2 建立三维油藏地质模型 |
6.3 油藏三维地质模型的应用 |
第七章 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
7.1 油气成藏条件 |
7.2 盐岩分布与油气成藏关系 |
7.3 油气分布富集规律 |
7.3.1 受大断层和油源控制,油气富集的程度高 |
7.3.2 受区域性盖层和储层控制,油气富集的程度高 |
7.3.3 断块高部位的油气富集 |
第八章 现场应用及认识 |
8.1 有利目标优选 |
8.1.1 部署思路 |
8.1.2 部署原则 |
8.2 现场方案部署及实施情况 |
8.2.1 部署情况 |
8.2.2 现场实施情况 |
8.2.3 效益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文25东高含水油田构型控制下的液流方向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外相关产业和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
1.2 国内相关产业和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研究思路 |
第2章 隔夹层分布规律研究 |
2.1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1.1 地层划分与对比原则 |
2.1.2 标志层识别 |
2.2 隔夹层平面特征 |
第3章 储层连通性量化研究 |
3.1 沉积相类型、特征及其展布 |
3.1.1 沉积环境分析 |
3.1.2 沉积相特征 |
3.1.3 沉积相模式 |
3.2 厚油层储层构型研究 |
3.2.1 厚油层内部构型概念 |
3.2.2 文25东块构型级次方案及构型要素 |
3.2.3 厚油层储层构型 |
3.2.4 构型结构模式 |
3.2.5 物性平面特征 |
第4章 相控随机建模研究 |
4.1 储层地质模型的建立 |
4.1.1 储层地质建模基本流程 |
4.1.2 序贯建模方法原理 |
4.1.3 厚油层精细储层地质建模 |
4.2 储层构型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 |
4.2.1 岩心揭示储层构型对剩余油控制 |
4.2.2 井间构型对剩余油分布控制 |
4.2.3 剩余油分布模式 |
第5章 流线模拟分析研究 |
5.1 配产配注量优化 |
5.2 理论模型优化 |
5.2.1 流线优化效果模拟 |
5.2.2 优化时机 |
5.2.3 早期优化和选择性关井比较 |
第6章 室内实验验证及评价研究 |
6.1 物理模型的制作 |
6.1.1 模型的制作方法 |
6.1.2 非均质模型的制作 |
6.1.3 模型渗透率和孔隙的测定 |
6.1.4 模型饱和度电极的选择和布设 |
6.2 饱和度标定实验 |
6.2.1 实验岩心及实验流体 |
6.2.2 实验方法 |
6.2.3 实验结果 |
6.3 平面非均质模型水驱实验 |
6.3.1 实验材料及过程 |
6.3.2 水驱油过程中实验结果 |
6.4 平面非均质模型液流方向优化实验 |
6.4.1 水驱油过程中特征曲线 |
6.4.2 不同驱替倍数下水驱饱和度分布 |
6.5 正韵律模型水驱实验 |
6.5.1 水驱油过程中特征曲线 |
6.5.2 不同驱替倍数下水驱饱和度分布 |
6.6 正韵律层内非均质模型液流优化实验 |
6.6.1 水驱油过程中特征曲线 |
6.6.2 不同驱替倍数下水驱饱和度分布 |
6.7 矿场应用评价研究 |
6.7.1 开发历史注采优化 |
6.7.2 预测方案优化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大芦湖油田樊29块沙三中亚段微构造及对剩余油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微构造研究现状 |
1.2.2 微构造对剩余油的影响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构造特征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3 沉积特征 |
2.4 储层特征 |
2.5 油藏开发特征 |
第三章 单砂层精细研究 |
3.1 单砂层精细划分与对比 |
3.1.1 地层精细划分对比原则与方法 |
3.1.2 建立骨架井网 |
3.1.3 选取标志层 |
3.1.4 单砂层划分对比的结果 |
3.2 单砂层沉积微相研究 |
3.2.1 沉积相标志 |
3.2.2 沉积相类型及测井响应特征 |
3.2.3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 |
第四章 微构造特征及成因分析 |
4.1 微构造分布特征 |
4.1.1 微构造图件编制 |
4.1.2 微构造识别 |
4.1.3 微构造分布特征 |
4.2 微构造类型及特征 |
4.3 微构造配置模式及特征 |
4.4 微构造成因分析 |
4.4.1 构造成因 |
4.4.2 非构造成因 |
第五章 微构造对剩余油的影响 |
5.1 微构造对油井生产的影响机理 |
5.1.1 微构造影响注入水驱油方向 |
5.1.2 微构造影响油井控油范围 |
5.2 微构造对剩余油的影响 |
5.2.1 微构造类型对剩余油的影响 |
5.2.2 微构造配置模式对剩余油的影响 |
5.2.3 微构造与沉积微相叠合对剩余油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大芦湖油田樊29块沙三中亚段低渗透储层流动单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流动单元概念的提出及演化 |
1.2.2 流动单元研究方法 |
1.2.3 流动单元在剩余油分布预测中的应用 |
1.2.4 支持向量机理论及应用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及成果认识 |
1.4.1 主要工作量 |
1.4.2 取得的成果及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特征 |
2.1.1 地层层序 |
2.1.2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2 构造特征 |
2.2.1 构造背景 |
2.2.2 断裂特征 |
2.3 沉积特征 |
2.3.1 区域沉积背景 |
2.3.2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
第三章 储层特征研究 |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1.1 储层岩性特征 |
3.1.2 储层岩矿特征 |
3.1.3 储层结构特征 |
3.2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
3.2.1 储层孔隙类型 |
3.2.2 孔隙结构特征 |
3.3 储层物性特征 |
3.4 储层分布特征 |
3.5 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 |
3.5.1 泥质含量模型 |
3.5.2 孔隙度模型 |
3.5.3 渗透率模型 |
3.5.4 含水饱和度模型 |
3.5.5 测井解释结果 |
第四章 流动单元评价参数选取 |
4.1 流动单元评价参数 |
4.1.1 评价参数分类 |
4.1.2 基于地质因素的评价参数选取 |
4.2 因子分析法优选参数 |
4.2.1 因子分析法原理 |
4.2.2 参数优选 |
第五章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流动单元分类评价 |
5.1 支持向量机算法原理 |
5.1.1 线性可分情况 |
5.1.2 非线性可分情况 |
5.2 样本数据的构建 |
5.2.1 确定输入特征 |
5.2.2 确定输出变量 |
5.2.3 样本集提取及数据预处理 |
5.3 支持向量机模型构建及参数寻优 |
5.3.1 模型构建 |
5.3.2 模型参数寻优 |
5.4 模型应用与分析 |
5.4.1 流动单元分类评价 |
5.4.2 误差分析 |
5.5 流动单元划分结果 |
5.6 合理性验证 |
5.6.1 油井初期产能对比 |
5.6.2 吸水状况特征 |
5.6.3 与水淹程度的相关性 |
5.6.4 与储层非均质性的相关性 |
第六章 流动单元分布模式及应用 |
6.1 流动单元分布模式 |
6.1.1 剖面分布特征 |
6.1.2 平面分布特征 |
6.2 控制因素 |
6.2.1 沉积因素 |
6.2.2 成岩因素 |
6.3 流动单元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 |
6.3.1 剩余油分布规律 |
6.3.2 在油田挖潜中的应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濮城油田沙三段低渗油藏开发特征及调整效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非均质砂岩油藏注水开发矢量性特征及优化匹配研究[D]. 张国威.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2]高渗和低渗强水窜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适应性研究[D]. 史雪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3]骨架导电低阻油层人造岩样实验及导电规律与导电模型研究[D]. 唐晓敏.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3)
- [4]东濮凹陷濮城油田油气成因机制[D]. 余金柱.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5]N871区块浊积砂岩油藏开发技术政策研究[D]. 张楠.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6]渤海BZ油田低渗储层质量主控因素及开发实践[J]. 胡勇,周军良,汪全林,耿红柳,赵军寿. 中国海上油气, 2019(01)
- [7]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精细研究[D]. 朱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8]文25东高含水油田构型控制下的液流方向优化方法研究[D]. 赵磊.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9]大芦湖油田樊29块沙三中亚段微构造及对剩余油的影响[D]. 栗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8)
- [10]大芦湖油田樊29块沙三中亚段低渗透储层流动单元研究[D]. 路研.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