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组站自动化驼峰计算机控制系统升级简述(论文文献综述)
姬文杰[1](2021)在《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双重预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铁路安全是国家生产安全、公共安全的重要领域,必须把运输安全放在铁路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位置,持续加强铁路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超前防范和化解各类安全风险,坚守铁路安全的政治红线和职业底线。为破解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课题,国铁集团于2019年制定了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工作手册,并在2021年工作会议中提出将双重预防机制贯通到安全管理制度设计和运输生产组织全过程,推进铁路运输安全关口前移、源头治理、超前防范。铁路区段站作为运输生产的基本单元,承担着繁重的运输生产任务和安全压力,如何运用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走深、走实,是铁路区段站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提升铁路区段站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双重预防现状,提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基本框架,进行了解析和应用。首先,运用鱼刺图构建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风险辨识方法,从设备设施、作业流程、人员岗位、环境氛围4个层面,全过程辨识研判安全风险;运用风险矩阵法,从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2个维度,选定6个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半定量赋值确定风险等级;运用“4T”风险控制方法和IRCC风险控制层次理论,提出了基于“人防、物防、技防”的综合管控办法,强化岗位安全风险控制。其次,在调研分析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突出问题的基础上,依据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优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流程,强化安全隐患闭环管理。选择乌海站驼峰调车场、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区段、调车作业原进路处所3个作业场景,解析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方法和具体流程,并针对性提出突出安全隐患的治理方案,为乌海站提供安全决策和安全投入依据。最后,为强化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从实操性的角度出发,提出制度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并在乌海站应用,持续检验各项制度的实用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董云逸[2](2020)在《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靠性建模与评估》文中研究表明在铁路运输向现代物流转型、货运量大幅增长的新形势下,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运而生,但相关可靠性研究工作相对滞后,系统完善和运用指导缺少理论支撑。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有关复杂大系统可靠性评估理论与实践、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相关技术研发及其可靠性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及其使用者作业班组为研究对象,分别开展系统可靠性、人因可靠性评估。针对传统可靠性分析方法在分析复杂大系统时,难以解决计算复杂度高、失效动态相关、缺少故障数据等情况的不足,本文提出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其思想也可应用于其它复杂大系统的可靠性评估。首先,基于对系统结构、边界的分析,将复杂的系统故障进行清晰的模型抽象,建立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动态故障树模型;采用基于模糊集理论的概率分析方法确定底事件的概率分布,解决了缺少系统可靠性数据和试验数据的问题,为后续定量分析提供支撑。其次,利用动态贝叶斯网络强大推理和表达能力来求解系统动态故障树,并综合考虑覆盖因子、共因失效、冗余结构、维修性等因素进行模型修正。最终,利用动态贝叶斯网络直接推理算法对该模型进行双向推理,得出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靠性指标不低于同类信号产品对可靠性的要求,其系统可靠性充分满足现场运输生产的需要,同时应在双机切换延长设备和控制共因失效方面进行改进和提升的结论。针对传统铁路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存在未考虑认知行为过程以及考虑行为形成因子不充分等方面的不足,本文提出基于认知行为过程的班组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其也可应用于其它双人互控模式的人因可靠性分析。首先,结合人的认知行为过程进行分析,将作业人员的行为过程分为觉察、诊断、决策、执行四个步骤,并给出了双人互控机制下失误恢复模式。其次,结合技巧、规则、知识相关行为模型对人因失误进行分类,并给出不同行为过程下不同类型人因失误的量化计算方法。最终,比对分析实施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前后相同情景下人因失误概率,得到信息质量的提升和执行过程的卡控可有效提升人因可靠性的结论。本文填补了铁路领域复杂大系统可靠性评估和双人互控机制下人因可靠性评估的空白,利用本文针对提升系统可靠性及人因可靠性提出的建议,可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优化改进系统结构和配置,丰富完善接口内容和卡控功能,对系统深入研发升级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也为日后系统认证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张陵兵[3](2020)在《基于综合自动化的乔司编组站的改造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编组站作为铁路货物运输组织的基本生产单位和铁路枢纽的核,担负着铁路网上大量货物列车到发、解体、编组和部分装卸作业任务,是保证路网畅通和提高运输效率的关键所在,在铁路运输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乔司编组站作为浙江省最大、最现代化的编组站,多年来虽然站内设备不断更新,但设备系统更新缓慢,点线能力不匹配,造成车流堵塞,解编效率下降,无法匹配集团公司日益增长的运输要求。为解决这个问题,除对车站站场进行扩能改造外,最重要的是给车站进行系统综合自动化建设,进一步提高车站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从而提高车站解编效率。引进调度集中系统(CTC),实现列车运行计划的编辑和下达、调度命令的管理、调车作业的管理、车站信息的汇集和监控等功能。本文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综合自动化系统CIPS和SAM的比选工作。首先分析现有设备和作业性质的差异性,得出乔司编组站自动化改造选用SAM系统的优势和必要性;然后通过对SAM系统的细化研究,得出其设备相比原有技术的先进性。在CTC中心子系统的分析工作中,首先对车站结构功能进行分析,根据系统架构和功能需求分析,通过分模块设计进行功能实现,模块分为界面显示模块、模式转换模块、列车作业模块、调车作业模块、数据库模块五大模块来实现乔司编组站计划编制、作业流程管理与控制功能,从而实现综合自动化改造。针对乔司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后的部分功能测试和带来的系统维护,系统过渡方案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
李昕旭[4](2020)在《Zabrzeg站编组场驼峰调速系统应用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铁路运输货运量不断增长,编组站的作业量也越来越大。驼峰的解编效率对编组站的运营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调速系统又是驼峰进行解编和溜放作业的核心,它的使用效果直接影响着驼峰的解编效率。波兰Zabrzeg站编组场驼峰设计应用比较早,受当时技术条件和设备水平的制约,存在较多的问题。通过现场对该站的调研,发现其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在溜放作业过程中,仍然采用单钩溜放的方式,无法实现连续溜放,作业效率低下;二是纵断面设计存在缺陷,导致溜放间隔时间不够和车辆在连挂区内走行不到位的情况发生。本文对编组场驼峰调速系统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提出了该站编组场驼峰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对连挂区分别使用普通减速顶、可控顶、可控顶+加速顶三种不同的组合进行了优化设计,解决车辆在连挂区溜放不到位的问题。对溜放部分使用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进行调速,并引入加速顶对溜放间隔控制和提高大顶群出口速度进行了优化设计,解决车辆解体过程中溜放间隔不够和大顶群出口速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的优化方案解决了Zabrzeg站编组场驼峰调速系统存在的现实问题,实现了驼峰解编作业的全自动化调速、解编车辆的连续溜放,极大地提高了驼峰的解编效率。本研究也能对我国铁路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推广到国外市场提供借鉴。
仲庆[5](2020)在《编组站调车作业系统风险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铁路的建设规模和技术水准不断提高。近十几年来,中国铁路在客运提速、货运重载、铁路信息化等方面取得重大进步。同时也为铁路行车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编组站是铁路技术作业的重要场所,而调车作业是技术作业当中比较核心的部分。根据相关资料统计,调车作业事故在编组站事故中所占比例较高。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如何针对调车作业系统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辨识,并对其进行分级和评价。这对于降低编组站调车作业系统的风险,提高编组站运转效率,提高铁路系统整体的运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编组站的调车作业为背景,对编组站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确定驼峰调车作业为研究对象。研究HAZOP理论在作业风险分析中的应用,并提出针对作业风险对传统HAZOP进行改进的思路。改进的主要内容有:以分解作业步骤代替传统的节点、针对作业特性重新选取引导词、以人的行为或物的状态描述代替传统的工艺参数描述。基于调车作业风险因素的特点和从作业风险关联性的角度出发,分别对人员、设备、环境及管理在调车作业中存在的关联性风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确立驼峰调车作业事故为研究对象之后,选择WBS-RBS风险矩阵法,通过横轴纵轴的交叉耦合成矩阵,确定调车作业中的潜在风险点。再运用改进HAZOP方法对调车作业中的关键步骤进行偏差分析,找出其中的风险事件。将识别出的风险事件作为事故树的基本事件,以事故树法对风险事件进行定性分析。建立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形成风险矩阵对风险事件进行分级和评价。在得出评价结果之后,提出针对性的风险分级管控策略。最后以广东龙川北编组站为载体,对上述建立起的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为提高编组站调车作业的安全性,降低事故率,实行风险分级管控,提供理论依据。
王军,许鸿飞[6](2019)在《简谈TW-2型驼峰自动化系统的“减法作业法”》文中研究说明介绍驼峰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及TW-2型驼峰自动化控制系统,根据以往工程实践经验,结合系统集成管理流程,归纳总结TW-2型驼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减法作业法"以指导系统集成的实施全过程,规范系统集成的作业流程,以实现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正常开通,完成向用户的"交钥匙"工程。
秦华军[7](2020)在《对侯马北站驼峰溜放途停及超速连挂问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铁路货运改革和不断调图增流,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的铁路企业,运输总量也连年增长。特别是担负着晋煤外运运输任务的侯月线,运量更是大幅度增长。侯马北站作为侯月线晋煤外运的龙头车站,驼峰解体车流越来越大,而驼峰溜放途停及编组场溜放车辆超速连挂现象时有发生,安全隐患不断增大,本文针对如何减少驼峰溜放途停及超速连挂问题,提高驼峰解体能力,保证山西南部煤炭的顺利对外运输,对保障我国能源的供给、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论文就是通过对侯马北站驼峰编组场车辆溜放现状的分析,经过对侯马北站驼峰进行测量、试验,并对近几年的侯马北站铁路车辆解体溜放时在编组场发生途停和超速连挂实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查找原因,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和整修建议。介绍了侯马北站作业概况,侯马北站驼峰解体作业能力及存在的各种问题。针对驼峰溜放途停和编组场超速连挂问题,通过对驼峰溜放途停的车辆车数情况、车辆空重情况及溜放途停地点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对编组场线路及减速顶的布顶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近年来驼峰溜放编组场车辆超速连挂造成车辆损坏情况进行写实和汇总。针对侯北站驼峰车辆解体溜放途停及编组场溜放车辆在线内加速的实际情况,多次组织勘查设计人员对线路坡度及编组场速度情况进行实测,充分掌握第一手准确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对侯马北站驼峰的实际测量数据和设计理论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掌握了驼峰各坡段高程的变化情况,经过多次对编组场车辆走行速度进行测试试验,找出溜放车辆途停和超速连挂的规律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多种具体的防范措施和整修建议,并对防范措施和整修建议进行了分析评价。
沃华欧[8](2019)在《我国驼峰调车控制技术发展的历程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介绍驼峰调车控制技术的主要内容;回顾我国驼峰调车控制技术发展的历程;总结我国当代驼峰调车控制技术水平和主要成就,并展望今后的发展趋势。
刘夏威[9](2018)在《新丰镇下行到解系统能力分析》文中指出铁路路网型编组站是铁路运输生产作业的重要单位,基于国家铁路货运量回暖且持续增长的趋势,对路网型编组站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到解系统作为编组站的第一个子系统,承担着接车作业与改编列车解体作业。到解系统能力的优劣影响着其他子系统的正常运作,所以对编组站到解系统能力的校核和适应性分析,是现阶段铁路编组站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新丰镇编组站的下行到解系统作为研究目标,首先研究新丰镇编组站的运营现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利用列车到达偏离系数和能力计算公式,对新丰镇编组站下行到解系统中的各能力进行计算并进行能力校核。最后利用能力负荷度的方法对新丰镇编组站下行到解系统进行适应性分析。本文通过研究得到新丰镇编组站下行到解系统能力趋于饱和,在货运量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在未来难以满足运输需求。
穆明鑫[10](2018)在《基于模糊分析的郑州北编组站安全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郑州北站编组站是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之一,其连接着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和西南铁路,因而郑州北编组站的工作安全问题非常重要。本文针对郑州北编组站安全评价问题,通过查阅资料、现场实际调研、统计分析,得到影响郑州北编组站工作安全的众多因素,且将这些因素进行归纳统一为两大方面进行分析,即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两方面。然后,秉持科学性、完备性、指代性强、独立性强和简练性等原则,构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人员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作为一级指标,选择出工作人员的教育水平、技术业务、劳动态度、基础设备安全性能、安全监控及相关设备安全性能、设备安全管理、内、外部环境、安全管理机构效能、安全生产制度以及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作为二级指标;最后设计了 38个三级指标,建立了郑州北编组站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指标中,人为因素的权重比其它几个评价因素的权重都高,可见人为因素在编组站安全作业中至关重要,理论源于实际。在编组站作业过程中必须重视人为因素,要想保证编组站作业安全,降低编组站作业事故,人为因素的重视必不可少,不考虑因素相互影响的一级指标权重排序为人(0.1638),、管理(0.1356)、环境(0.0947)及设备(0.1059),而考虑因素相互影响后的一级指标权重排序变为人(0.1444),环境(0.1280),管理(0.1217),设备(0.1060)。客观实际中,环境因素也是编组站中较为严重的影响因素,环境因素与与人员因素、设备因素、管理因素交叉影响,息息相关,环境的权重必然相对较高。设备因素直接反映编组站的繁忙程度,通车量越大,越容易发生事故,设备因素中,不考虑相互影响的权重排序为基础设备(0.2034),安全监控及相关设备(0.1691),设备安全管理水平(0.1276)。对于管理因素,编组站事故80%由人为因素所致,而人为因素的80%可由有效的管理得到控制,想要提高编组站安全,必须重视管理,尤其是编组站管理,提高编组站管理水平,可增强编组站安全。最后,通过建立的F-ANP模型对郑州北编组站安全进行评价,得到评价结果为0.2413,对应风险为“风险较低”,这个评价结果直接反映了郑州北编组站安全情况,对于铁路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对于如何进一步更好建设和管理郑州北编组站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编组站自动化驼峰计算机控制系统升级简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编组站自动化驼峰计算机控制系统升级简述(论文提纲范文)
(1)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双重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技术路线 |
2 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双重预防现状与理论方法 |
2.1 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双重预防现状 |
2.1.1 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 |
2.1.2 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双重预防现状 |
2.1.3 乌海站行车作业安全双重预防特点 |
2.2 双重预防的理论与方法 |
2.2.1 事故预防理论 |
2.2.2 双重预防理论 |
2.2.3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方法 |
2.2.4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方法 |
2.3 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基本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3 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研究 |
3.1 构建“点—线—面—体”安全风险辨识方法 |
3.2 铁路区段站行车安全风险辨识 |
3.2.1 设备设施的不安全因素 |
3.2.2 作业流程的不安全因素 |
3.2.3 作业人员的不安全因素 |
3.2.4 环境氛围的不安全因素 |
3.3 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风险分级 |
3.3.1 风险矩阵法参数调整 |
3.3.2 风险分级应用分析 |
3.4 基于“人防、物防、技防”综合管控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4 乌海站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研究 |
4.1 驼峰调车场作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
4.1.1 乌海站驼峰调车场基本情况调研 |
4.1.2 驼峰调车场勾车溜放试验及安全隐患分析排查 |
4.1.3 驼峰调车场安全隐患分级及治理方案 |
4.2 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
4.2.1 乌海站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区段专题调研 |
4.2.2 不同情形下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区段作业分析及安全隐患排查 |
4.2.3 轨道分路不良区段安全隐患分级及治理方案 |
4.3 调车作业原进路返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
4.3.1 调车作业原进路返回写实分析 |
4.3.2 不同情形下调车作业原进路返回分析及安全隐患排查 |
4.3.3 调车作业原进路返回安全隐患分级及治理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5 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双重预防制度体系设计 |
5.1 安全责任体系 |
5.2 管理制度体系 |
5.3 投入保障体系 |
5.4 激励约束体系 |
5.5 培训教育体系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靠性建模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编组站自动化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1.2.2 系统可靠性分析技术研究现状 |
1.2.3 人因可靠性分析技术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2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及编组站运输组织模式总体分析 |
2.1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概述 |
2.1.1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总体架构 |
2.1.2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集中控制子系统组成、结构及功能 |
2.1.3 系统边界分析及信息流向 |
2.2 编组站运输生产组织模式分析 |
2.2.1 编组站组织管理体系 |
2.2.2 编组站多岗协作关系 |
2.2.3 作业班组的主要工作内容 |
2.3 本章小节 |
3 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靠性建模与分析 |
3.1 RAM理论基础 |
3.1.1 RAM定义及其指标体系 |
3.1.2 系统可靠性建模与评估的一般过程 |
3.2 基于动态故障树的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靠性分析模型 |
3.2.1 动态故障树基本原理 |
3.2.2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动态故障树模型构建 |
3.3 基于模糊集理论的德尔菲方法确定底事件概率分布 |
3.3.1 基于模糊集理论的概率分析 |
3.3.2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动态故障树底事件概率分布确定 |
3.4 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动态故障树可靠性分析模型构建 |
3.4.1 动态贝叶斯网络理论基础及建模方式 |
3.4.2 动态故障树-动态贝叶斯网络映射规则 |
3.4.3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构建 |
3.5 考虑共因失效的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构建 |
3.5.1 共因失效理论基础 |
3.5.2 β因子模型更新动态贝叶斯网络规则 |
3.5.3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更新 |
3.6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RAM指标及薄弱环节分析 |
3.6.1 RAM指标分析 |
3.6.3 薄弱环节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认知行为的编组站作业班组人因可靠性建模与分析 |
4.1 人因可靠性分析的一般流程 |
4.2 基于认知行为的作业班组人因可靠性分析框架 |
4.2.1 人的认知行为模型 |
4.2.2 单一作业人员的认知行为过程 |
4.2.3 作业班组的认知行为过程 |
4.3 基于认知行为的作业班组人因失误概率量化计算 |
4.3.1 人因差错概率及人因差错的分类 |
4.3.2 觉察行为可靠性 |
4.3.3 诊断行为可靠性 |
4.3.4 决策行为可靠性 |
4.3.5 操作行为可靠性 |
4.3.6 作业班组可靠性 |
4.4 案例分析 |
4.4.1 实施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前后班组作业行为过程分析 |
4.4.2 实施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前后人因可靠性建模与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综合自动化的乔司编组站的改造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乔司编组站概况 |
1.1.2 乔司编组站的自动化改造 |
1.1.3 CTC车站子系统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新一代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 |
2.1 综合自动化技术 |
2.1.1 自动化、综合自动化 |
2.1.2 编组站作业综合自动化概述 |
2.2 SAM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
2.2.1 设计思路 |
2.2.2 SAM系统在新丰镇编组站的应用 |
2.3 CIPS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
2.3.1 设计思路 |
2.3.2 CIPS在成都北编组站的应用 |
2.4 综合自动化系统比选 |
2.4.1 系统的适用性 |
2.4.2 数据接口的兼容性 |
2.4.3 系统整体安全风险 |
2.4.4 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
2.4.5 使用模式 |
2.4.6 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再开发性 |
2.4.7 维护管理 |
第三章 基于SAM系统的综合自动化系统 |
3.1 系统实现目标 |
3.2 系统主要结构 |
3.3 系统功能应用 |
3.4 乔司编组站SAM系统总体构成 |
3.5 集中控制系统的研究 |
3.5.1 集中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 |
3.5.2 集中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 |
3.5.3 过程控制系统 |
3.6 计算机网络的构成及网络安全方案 |
3.6.1 控制信息网 |
3.6.2 综合信息网 |
3.6.3 网络互联 |
3.6.4 网络安全 |
3.7 与其他系统的接口 |
3.7.1 与TMIS的接口 |
3.7.2 与CTC接口 |
第四章 CTC车站子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 |
4.1 CTC车站子系统功能分析 |
4.2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
4.2.1 模式转换模块 |
4.2.2 列车作业模块 |
4.2.3 调车作业模块 |
4.2.4 数据库模块 |
4.3 CTC车站子系统结构设计与实现 |
4.3.1 列车作业模块设计和实现 |
4.3.2 静态进路搜索算法设计 |
4.3.3 调车作业模块设计和实现 |
第五章 乔司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的测试与应用 |
5.1 综合自动化子系统功能测试 |
5.1.1 测试平台 |
5.1.2 测试方法 |
5.1.3 作业流程管理与控制 |
5.2 综合自动化岗位设置及功能 |
5.2.1 乔司编组站SAM系统岗位设置 |
5.2.2 岗位职能 |
5.3 调度指挥 |
5.4 列车编组与始发 |
5.5 乔司编组站改造工程方案 |
5.6 信息管理系统的过渡方案 |
5.7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过渡方案 |
5.8 驼峰自动控制系统的过渡方案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Zabrzeg站编组场驼峰调速系统应用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减速顶调速设备分类 |
2.1.1 普通减速顶 |
2.1.2 可控顶 |
2.1.3 加速顶 |
2.2 可控顶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
2.2.1 室外设备 |
2.2.2 室内设备 |
2.3 调速系统工作原理 |
2.3.1 点连式调速系统 |
2.3.2 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 |
2.3.3 反坡调速系统 |
第3章 Zabrzeg站编组场驼峰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车辆的受力分析 |
3.1.1 自身因素 |
3.1.2 外部环境 |
3.2 Zabrzerg站驼峰纵断面 |
3.3 Zabrzerg站编组场驼峰问题分析 |
3.3.1 既有编组场驼峰调速系统问题 |
3.3.2 既有编组场连挂区纵断面问题 |
3.3.3 既有编组场驼峰溜放部分纵断面问题 |
第4章 Zabrzeg站编组场驼峰调速系统的设计优化 |
4.1 连挂区调速系统的优化设计 |
4.1.1 线路分区 |
4.1.2 连挂区3的调速系统设计 |
4.1.3 连挂区2的调速系统设计 |
4.1.4 连挂区1的调速系统设计 |
4.2 溜放部分的调速系统优化设计 |
4.2.1 驼峰调速模拟验算系统 |
4.2.2 模拟验算系统的数据录入 |
4.2.3 不同运行条件下的优化设计 |
4.2.4 对溜放间隔时间的优化设计 |
4.3 优化设计效果评估 |
4.3.1 连挂区的优化效果评估 |
4.3.2 对溜放部分的优化效果评估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编组站调车作业系统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编组站调车作业风险研究现状 |
1.2.2 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编组站调车作业风险相关理论 |
2.1 编组站系统分析理论 |
2.1.1 编组站系统结构与功能分析 |
2.1.2 调车作业设备子系统 |
2.1.3 调车作业人员子系统 |
2.1.4 驼峰调车作业流程分析 |
2.1.5 调车作业事故典型原因分析 |
2.2 HAZOP作业风险识别理论 |
2.2.1 HAZOP基本理论 |
2.2.2 HAZOP分析的基本步骤 |
2.2.3 HAZOP针对作业风险的改进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编组站调车作业系统风险识别 |
3.1 调车作业风险因素的特点 |
3.2 调车作业的关联性风险因素分析 |
3.2.1 人员关联性风险因素分析 |
3.2.2 设备关联性风险因素分析 |
3.2.3 环境关联性风险因素分析 |
3.2.4 管理关联性风险因素分析 |
3.3 风险因素识别方法与选择 |
3.3.1 风险因素识别方法 |
3.3.2 方法的选择 |
3.4 基于WBS-RBS和 HAZOP方法的风险识别 |
3.4.1 WBS-RBS风险矩阵法原理 |
3.4.2 建立驼峰调车作业WBS-RBS矩阵 |
3.4.3 改进HAZOP的作业风险分析原理 |
3.4.4 基于改进HAZOP的关键作业风险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编组站调车作业系统风险评价 |
4.1 风险评价方法与选择 |
4.1.1 风险评价方法 |
4.1.2 方法的选择 |
4.2 基于FTA的调车作业风险因素定性分析 |
4.2.1 FTA基本理论 |
4.2.2 FTA分析步骤 |
4.2.3 驼峰调车作业事故树建立 |
4.3 基于风险矩阵法的调车作业风险评价 |
4.3.1 风险矩阵法基本理论 |
4.3.2 调车作业风险评价矩阵的建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例分析 |
5.1 背景资料 |
5.2 驼峰调车作业事故树定性分析 |
5.3 风险评价矩阵的应用 |
5.4 编组站调车作业的风险分级管控策略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对侯马北站驼峰溜放途停及超速连挂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铁路驼峰溜放途停问题的研究 |
1.2.2 国内铁路驼峰溜放超速连挂问题的研究 |
1.2.3 国外驼峰溜放问题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侯马北站及驼峰概况 |
2.1 侯马北站概况 |
2.1.1 车站的位置、性质和等级 |
2.1.2 站内场界及车场分工 |
2.1.3 车站工作量 |
2.1.4 车站示意图 |
2.1.5 车站线路概况 |
2.1.6 侯马北站调车设备概况 |
2.2 驼峰调车基本原理 |
2.2.1 驼峰概述 |
2.2.2 驼峰调速设备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侯马北站驼峰溜放车辆存在问题 |
3.1 驼峰溜放车辆途停 |
3.1.1 途停统计 |
3.1.2 统计分析模型 |
3.1.3 分类统计 |
3.2 溜放车与停留车超速连挂 |
3.2.1 编组场线路及布顶概况 |
3.2.2 车辆超速连挂造成车辆损坏情况 |
3.3 驼峰溜放事故分析 |
3.3.1 榆次站驼峰溜放脱轨事故 |
3.3.2 太原北站驼峰脱轨事故 |
3.3.3 侯马北站驼峰溜放脱轨事故 |
3.3.4 成都北站驼峰溜放冲突事故 |
3.3.5 库尔勒站驼峰溜放冲突事故 |
3.3.6 侯马北站驼峰吸取教训措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驼峰线路测量、试验及原因分析 |
4.1 驼峰及编组场坡度实测 |
4.1.1 测量范围 |
4.1.2 设计坡度和实测平均坡度对比 |
4.1.3 实际坡度分析 |
4.2 驼峰解散车辆速度试验 |
4.2.1 试验方法 |
4.2.2 试验情况 |
4.3 试验数据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采取措施及整修建议 |
5.1 防止车辆途停措施 |
5.1.1 解体车辆排风作业措施 |
5.1.2 复检作业措施 |
5.1.3 提钩作业措施 |
5.1.4 难行车溜放措施 |
5.1.5 防止“堵门车”措施 |
5.1.6 车辆途停处置措施 |
5.1.7 解散车辆其他措施 |
5.2 防止超速连挂措施 |
5.3 驼峰整修建议 |
5.4 驼峰报警信息卡控措施 |
5.5 措施效果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8)我国驼峰调车控制技术发展的历程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编组站调车作业自动控制 |
2 我国驼峰调车控制技术发展的历程 |
3 我国现代驼峰调车控制技术的水平和主要成就 |
3.1 驼峰测量设备 |
3.2 驼峰进路控制 |
3.3 驼峰推峰速度控制 |
3.4 驼峰溜放速度自动控制 |
4 驼峰调车控制技术展望 |
5 结语 |
(9)新丰镇下行到解系统能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研究成果的统计分析 |
1.2.2 国外研究成果的统计分析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编组站能力影响因素与计算方法 |
2.1 编组站作业系统分析 |
2.2 编组站能力及影响因素概述 |
2.2.1 编组站能力概述 |
2.2.2 编组站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2.3 不均衡性对编组站能力影响 |
2.3.1 不均衡运输的产生 |
2.3.2 不均衡运输对编组站的影响 |
2.3.3 列车不均衡到达分析 |
2.3.4 不均衡运输对编组站的影响分析 |
2.4 编组站驼峰解体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2.4.1 宏观影响因素 |
2.4.2 微观因素优化研究 |
2.5 编组站到解系统能力计算方法 |
2.5.1 到达场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 |
2.5.2 驼峰解体能力计算 |
2.5.3 高峰小时驼峰能力计算 |
2.6 本章小结 |
3 新丰镇编组站能力状况分析 |
3.1 新丰镇编组站概况 |
3.2 新丰镇编组站原设计能力 |
3.3 新丰镇编组站查定能力(不含零口) |
3.4 新丰镇编组站运营现状分析 |
3.5 新丰镇编组站存在的问题分析 |
3.5.1 下行系统东西咽喉能力紧张 |
3.5.2 驼峰设备存在缺陷,影响驼峰效率 |
3.6 新丰镇编组站作业量预测 |
3.7 本章小结 |
4 新丰镇编组站下行到解系统能力计算及分析 |
4.1 新丰镇车站车流统计分析 |
4.1.1 新丰镇车站衔接方向车流统计 |
4.1.2 新丰镇车站年作业高峰期 |
4.1.3 新丰镇车站日均车流分析 |
4.2 新丰镇车站下行到达场能力分析 |
4.2.1 各方向技术作业时间 |
4.2.2 新丰镇车站下行到达场通过能力计算与校核 |
4.3 新丰镇车站下行驼峰能力分析 |
4.3.1 各货物列车技术作业程序与时间标准 |
4.3.2 解体作业各技术作业固定时间 |
4.3.3 新丰镇车站下行驼峰解体能力计算与校核 |
4.4 新丰镇编组站下行到解系统适应性分析 |
4.4.1 高峰阶段到解系统适应性分析 |
4.4.2 新丰镇车站到解系统负荷度分析 |
4.5 加强车站能力措施分析 |
4.5.1 到达场能力紧张 |
4.5.2 解体机车能力紧张 |
4.5.3 编组能力紧张 |
4.6 本章小结 |
5 论文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的总结 |
5.2 论文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基于模糊分析的郑州北编组站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郑州北编组站概况及其分析 |
2.1 基本简介 |
2.2 车流情况分析 |
2.3 郑州北编组站不均衡运输能力分析 |
2.3.1 对到达场的影响 |
2.3.2 对驼峰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郑州北编组站关键因素与安全评价分析 |
3.1 关键宏观因素分析 |
3.2 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3.2.1 人员因素 |
3.2.2 设备因素 |
3.2.3 环境因素 |
3.2.4 管理因素 |
3.3 本章小结 |
4 郑州北编组站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4.1 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依据与原则 |
4.2 郑州北编组站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
4.2.1 编组站安全评价常用方法 |
4.2.2 郑州北编组站安全评价方法的确定 |
4.3 郑州北编组站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4.3.1 郑州北编组站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2 安全评价指标分析与说明 |
4.4 本章小结 |
5 郑州北编组站安全评价模型构建及评价实现 |
5.1 算法分析 |
5.1.1 AHP介绍和分析 |
5.1.2 三角模糊函数 |
5.1.3 模糊分析法 |
5.2 模糊分析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过程及步骤 |
5.2.2 评价集的确定 |
5.2.3 隶属度确定 |
5.3 模糊评价 |
5.3.1 模糊评价计算 |
5.3.2 确定评价结果 |
5.4 模糊综合评价 |
5.4.1 基于ANP模型的郑州北编组站安全评价 |
5.4.2 基于F-ANP模型的郑州北编组站安全评价 |
5.5 评价结果验证与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果 |
6.2 创新点 |
6.3 今后继续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编组站自动化驼峰计算机控制系统升级简述(论文参考文献)
- [1]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双重预防研究[D]. 姬文杰.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2]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靠性建模与评估[D]. 董云逸.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3]基于综合自动化的乔司编组站的改造应用[D]. 张陵兵.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4)
- [4]Zabrzeg站编组场驼峰调速系统应用优化研究[D]. 李昕旭.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3)
- [5]编组站调车作业系统风险评价研究[D]. 仲庆.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6]简谈TW-2型驼峰自动化系统的“减法作业法”[J]. 王军,许鸿飞.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19(12)
- [7]对侯马北站驼峰溜放途停及超速连挂问题的研究[D]. 秦华军.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8]我国驼峰调车控制技术发展的历程与展望[J]. 沃华欧. 铁道通信信号, 2019(S1)
- [9]新丰镇下行到解系统能力分析[D]. 刘夏威.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3)
- [10]基于模糊分析的郑州北编组站安全评价研究[D]. 穆明鑫.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