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资源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及治理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雨婷[1](2021)在《我国旅游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效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引发生态环境恶化,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已经“亮起红灯”,实现经济绿色发展势在必行。我国作为一个旅游大国,旅游业本身是一个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故而旅游业应促进绿色发展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学术研究而言,近年来学界较为关注绿色经济的相关研究,但鲜有人对我国全域旅游行业的绿色发展进行探索。基于此,本文评估了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9年至2018年的旅游业绿色发展水平,并对旅游业绿色发展指数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空间效应分析。本文首先通过对旅游业绿色发展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文献梳理,展现国内外研究现状,界定绿色发展内涵,分析其理论基础;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包含旅游资源禀赋、旅游业生态环境、旅游业经济发展规模、社会支持度四个一级指标和27个二级指标的旅游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测算出我国旅游业绿色发展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业绿色发展的地区差异以及演变趋势进行全面分析;其三,针对旅游业绿色发展指数研究其空间效应,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分析旅游业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的直接效应与溢出效应。最终得出如下结论:一、十年中,全国旅游资源禀赋发展均较为平稳,西部地区凭借其丰富的旅游自然景观,其旅游资源禀赋最好。二、各地区旅游业生态环境指数差异不大,且在十年里呈总体上升态势,尤其在2016年至2018年上升趋势加快。三、旅游业经济发展规模在十年内有较为显着的扩大趋势,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间拉开较大差距。四、在四个子系统中,社会支持度发展最不均衡,高于均值的7个地区均来自东部地区,且与其他地区之间有显着差距。五、综合四个子系统,得到旅游业绿色发展综合指数,发现其数值呈总体上升趋势,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差距很小,呈胶着上升状态。六、我国旅游业绿色发展综合指数存在正空间相关性,东部地区大多呈现高—高聚集效应,中、西部地区以低—低聚集效应为主。七、收入水平和环境治理对当地旅游业绿色发展有显着为正的直接效应;技术创新能提高当地旅游业绿色发展水平,然而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都存在显着为负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在总结本文研究的基础上,从全国层面与三大经济带层面提出相应对策:全国层面应加强区域合作、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完善公共交通体系;东部地区应重点关注旅游业生态环境保护,中、西部地区应重点关注旅游业经济发展规模的扩大。
李治兵[2](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我国已完成了全国农村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实现全面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由全面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战略,也将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因此,乡村振兴已成为下一步农村从基层党建到经济产业发展,再到文化建设、生态保护、乡村治理等多项工作的时代背景和总体方略,对民族地区下一步旅游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统领指导意义。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地位突出,但也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多重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产业发展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文化、生态、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复合问题。在羌族地区发展村寨旅游业,对于在资源与环境硬约束背景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和政府有关乡村振兴的决议、规划、政策为指导,运用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按照“背景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咨询交流—重点突破”的思路,采用“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程序,对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分析,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聚焦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的核心命题,明确研究的内容、思路,以此作为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梳理相关指导思想及理论,对乡村振兴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选取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性以及乡村振兴实施情况,全面勾画出其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综合运用既有研究成果、政府政策及田野调查资料,从产业、生态、文化、基层治理、收入五个方面构建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以老人村、桃坪村、坪头村等三个典型案例村寨,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剖析其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村寨旅游发展在产业融合、村民增收、生态建设、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层党建等方面的成效,生成具有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的村寨旅游发展经验。以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辨析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现实挑战,洞悉其在人力、土地、资金、管理、基层组织、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把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村民组织化、基层治理等纳入村寨旅游发展分析框架,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以及所有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的重大时代背景和统领方略。在此背景下,发展村寨旅游应当并也能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村治方面的要求。第二,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阶段,尽管连续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村寨旅游业的恢复、发展、升级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对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区域宏观贡献与案例村寨的微观贡献的研究表明,村寨旅游是推进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之一。第三,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发展应树立新的资源利用与产业获益理念。第四,产业融合是促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良性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路径。第五,构建劳动、经营、资本的多元化参与格局,其中落实与活用中央有关土地确权与“三权分置”重要政策,探索多样化土地流转,确保村民资本化参与旅游业及收益权利是一项重要新课题,也是巩固全面小康和推进乡村产业融合振兴的政策保证。第六,加强村级基层党建,探索村寨旅游业新型集体经济形式并保证村民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快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村民自治,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和发展旅游产业是构建良好村寨旅游秩序的重要途径。
盘劲呈[3](2021)在《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文中提出2018年初,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人民对乡村旅游的需求发生转变,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显现出较强的减贫效应。多地利用体育旅游扶贫新举措,建设体育旅游减贫示范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文化及生态减贫成果,其在扶贫方面有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优势。体育旅游不仅可以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同时也利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结合我国现阶段实情及未来发展需要,“乡村社区如何参与体育旅游?”“体育旅游的减贫路径如何得到补偿优化?”等问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重要意义。为衡量减贫效应并提出体育旅游扶贫新路径,研究采用深度访谈等质性与问卷调查等量化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对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乡村旅游扶贫研究、旅游社区参与研究进行回顾。归纳了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历程、条件与机制,基于中心地理论、社会交换论等理论基础,构建了“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理论模型。结果表明体育旅游扶贫是一项持续型工程,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深化体育运动参与和社区发展能力的互动、增强基层社区体育锻炼的可持续性、提升社区运营体育企业的自主脱贫能力,是乡村居民摆脱贫困的真实意愿,也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途径。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乡村体育旅游发展依托于非城市区域的可用体育资源,居民以村落体育社区为中心地,开展户外游憩、休闲健身、体育汇演等新兴经营性活动。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主要特征是主动性、分享性和监督性,参与途径为双重参与、全人群参与、运动项目参与和体育赛事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形态主要有运动消费市场、运动社区、乡村赛事及其附属影响力、当地居民互动,衡量体育旅游减贫成效的途径主要有内生性评价(参与程度、参与能力、动力机制);影响力评价;减贫节点评价以及村民认知中的减贫评价。第二,研究从3802个标签中提取了2184个基本概念,整理出46个概念类属,凝练为11个主范畴,聚合为一个中心涵义“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在此涵义中,“参与度”与“动能”是分类变量,“参与度”表明社区是否具备发展体育旅游的资源、条件和基础,“动能”代表贫困社区具备开发体育旅游资源的动力和能量,由居民参与运动的能力、资源识别能力和扶贫制度等要件构成。基于此,国内体育旅游区域可划分为四类减贫区:运动项目本位区、体育侧位区、旅游侧位区和体育旅游失位区。居民对待体育旅游积极、消极影响时的支持意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减贫的延续性,即持续减贫。第三,我国乡村社区的旅游资源富集,体育旅游发展形态丰富,森林旅游、海滨旅游、冰雪旅游、山地旅游、冒险旅游等形式繁多,旅游资源与运动能力相互促进。在减贫的实践中,体育旅游能促进个体的精神收获,助力精神脱贫,是较好的“扶志”手段;村委会、县城学校和景区具备转化体育资源的能力,具有培养民族传统体育后备运动员、转变经营模式和扩大影响力的功能;同时,体育旅游能更新社区居民观念、强化民间体育团体的内外部网络关系。第四,体育旅游驱动减贫的基础性要素是体育行政管理职能,村委会、景区和学校等单位是推动社区体育旅游发展的机构;减贫驱动的核心要素是社区参与体育运动的程度,以及社区参与体育的动能,两种要素能够促进“贫困社区”的精神减贫,有助于提升社区居民愉悦感、幸福感;社区居民扩大体育基层组织的规模能够有效增强减贫要素之间的互动。第五,减贫效应是一种具有长期影响力的社会现象,体育旅游业融合形态单一、供应链简单、关联产业附加值低,对持续推动经济减贫的效果还未显现。强化以社区为单位的内、外部体育参与能力,能缩小农村文化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差距。社区支持意愿代表社区可持续脱贫的主观能动性,体育专项扶贫计划有助于增加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权利,体育组织促进社交网络不断完善。居民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能有效提升贫困生活的“存在感”;压缩旅游空间有利于提高生产要素流动的效率,多社区联动和专项规划等核心导向有助于激发社区参与的自主性,扩大脱贫规模、提升减贫效率。在具体建议方面,一是深化运动参与和社区发展的互动。促进个体锻炼行为转变为社区集体旅游活动,增强社区群体的体育锻炼意愿及运动能力;不断创新具有体育传统文化价值的项目,建设承载民俗文体资源的运动示范村群。二是增强体育旅游减贫的可持续性。规范健身基本权利,增强体育旅游物权收益;壮大体育组织规模,促进民俗旅游多元供给,创造公众营收机会,制定利益分配长效措施;权衡社区参与范围,兼顾资源生态减贫效益。三是增加社区运营体育旅游业的自主脱贫能力。鼓励村寨社区运营,激发社区主导型动能;促进多社区联动办赛,扩大旅游减贫辐射区域;普及户外运动技能,布局体育生计型产业;调动社区参与积极性,营造社区支持氛围。研究提出了体育旅游新兴领域的理论构架,尝试解决深度贫困区域中的实践矛盾。
蔡新良[4](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邹成成[5](2020)在《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森林旅游因其自身优良的生态属性、较强的劳动力吸附能力成为林业发展重要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近年来,从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方针政策中不难看出,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是绿色发展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林业转型升级要关注经济也要关注民生,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和环境恶化等“城市病”也随之出现,城镇居民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需求逐渐增大,森林是优良的释放压力、亲近自然之地,所以发展森林旅游是拉动绿色经济、增进民众绿色福利水平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关注科学划分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演进历程、定位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发展阶段,评价各区域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分析绿色发展视域下的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和递阶结构,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给出有实践意义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本论文系统阐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绿色发展、“两山”理论、产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产业竞争力等相关理论对森林旅游产业的指导作用,给出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内涵。对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梳理,将我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按照时间先后分为5个历史时期,并分别阐述各个历史时期产业的发展特征,将国内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划分为有限竞争、资源竞争及差异化竞争三个阶段。结合产业发展未来消费群体变化、产品需求变化和产业文化内涵变化几个方面分析了森林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为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奠定基础。本论文借鉴钻石模型,按照生产要素、需求要素、支持产业和政府作用四个层次进行指标归类,建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影响因素指标的变异程度不同,本文选取熵权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借助SPSS软件及Excel软件对全国31个省域2008-2017年森林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定量测算、整理,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进行权重分析、结构分析、聚类分析和空间分布分析,为后文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提出奠定基础。本论文分析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含义,给出了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机制,充分搜集和分析以往相关文献资料,在现有统计年鉴等材料中挑选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备选观测指标,组成产业竞争力拟选影响因素集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获得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拟选指标因素进行分类,在简化的变量体系上进一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关系的因果分析,剔除关联度小的因素,将关联度大的因素挑选出来组成以绿色旅游资源、绿色产业规模、绿色发展环境、绿色基础设施和绿色政策支持等5类影响因素组成的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5个维度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厘清森林旅游产业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本论在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描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压力、动力,分析了产生压力和动力的机制和发展变化情况,厘清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要素作用机理,得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框架。本文确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总目标,制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对前文分析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从以绿色供给为前提、保护优先为先导、结构调整为机遇、产品创新为特色和全域协作为支撑几个方面提出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基于产业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按照旅游资源要素、产业规模要素、发展环境要素、政策支持要素和基础设施要素5个方面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建议,希望为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借鉴。
叶莉[6](2020)在《空气质量对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入境旅游发展速度放缓,从2012年起,经历了由下降转为微弱增长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我国的空气污染问题备受关注,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的影响逐渐进入学者的研究视域。现有的基于问卷调查的研究表明,空气污染通过游客健康、旅游资源、旅游交通、游客体验、旅游地形象等方式对入境旅游起到负向影响。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语境下,生态环境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空气质量是生态环境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质量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生态环境对入境旅游的影响,因此,在改善空气质量和发展入境旅游双重目标语境下,基于空气质量的影响评价探讨我国入境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空气质量对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主要从以下五方面展开:第一,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我国入境旅游规模与空气质量的时空演化进行量化分析,以期挖掘入境旅游和空气质量时空分布演化特征和规律,为后续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提供经验支撑;第二,基于入境旅游发展的视角,通过运用旅游推-拉理论、旅游吸引物理论和旅游竞争力理论对空气质量是入境旅游的阻力因素还是引力因素的属性特征进行理论辨析,在此基础上,从风险感知、媒体信息影响、空气质量偏好、时间演化、地区差异等路径对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机理进行系统理论分析;第三,以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2004-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观测样本,以PM2.5、PM10、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重等指标作为空气质量的代理变量,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即期效应、调节效应和滞后效应进行全样本的实证检验;第四,在全样本实证的基础上,分别从游客类别、时间演化、地区分类异质性视角对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即期效应、调节效应和滞后效应的差异性特征进行实证检验;第五,基于既有研究成果和本文的实证结果,运用系统动力学分析范式归纳总结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动力机制。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第一,入境旅游和空气质量状态在时空分布上具有一定的“高—低”或“低—高”对应的时空分布特征。第二,全样本数据表明,在即期影响中,除了PM2.5的负向影响未通过统计显着性检验外,二氧化硫排放强度、PM10的负向效应以及达标天数比重的正向效应均较为显着,空气污染越严重,其作为“阻力”的属性将放大,对入境旅游的抑制作用就越明显,反之,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其“引力”作用就越大,对入境旅游的促进作用就越显着;PM10、PM2.5和二氧化硫排放强度通过旅游资源条件、交通条件、人力资源条件对入境旅游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负向调节效应,达标天数比重则表现为正向调节效应;滞后效应结果表明,二氧化硫排放强度、PM10、PM2.5和达标天数比重变量滞后一期对入境旅游的负向或正向影响并不显着,以往持续大规模的媒体报道并未明显地影响当期入境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空气污染对我国入境旅游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即期负向效应。第三,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的负向影响存在游客类别的异质性特征。在入境旅游市场和国内旅游市场的比较中,即期效应表明,入境旅游市场对PM10和达标天数比重指标更加敏感,PM10污染或者空气质量改善都将引起入境旅游市场规模较大幅度的减少或增加变化;在影响的调节效应中,存在空气污染对旅游的负向或达标天数比重正向调节效应在入境旅游市场更加显着的特征;在滞后效应方面,空气质量对入境旅游影响的滞后效应小于国内旅游,空气质量对入境旅游市场没有产生明显的滞后效应。在外国旅游市场和港澳台旅游市场的比较中,总体而言,空气污染对外国旅游市场的负向影响更明显,表明外国旅游市场对空气污染的风险感知更敏感;但空气质量的调节效应在港澳台旅游市场更加明显,也即港澳台游客对空气污染作用于旅游资源、交通和人力资源的危害风险更加敏感;在滞后效应中,空气质量对两个市场的影响均主要体现在即期效应,并未因以往持续大规模的空气污染舆情报道宣传影响当期旅游决策。第四,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的负向影响存在时间演化的异质性特征。把研究时期划分为2004-2007年、2008-2012年、2013-2017年三个阶段,从各个空气质量指标结果看,尤其核心指标PM2.5作用于入境旅游的结果,无论是即期效应、调节效应,还是滞后效应,均是在2013-2017年这个时间段的负向影响最明显,体现出了2013年雾霾天气爆发且备受关注后,空气污染的舆情报道对入境旅游的负向影响。第五,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的负向影响存在地区差别的异质性特征。在东中西部地区的比较中,尽管各个空气质量的指标影响有所差异,但是总体看,东部地区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的负向影响在即期效应、调节效应和滞后效应都更加明显;在南北方地区的比较中,总体而言,北方地区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的影响在即期效应、调节效应和滞后效应更加明显,空气质量的“引力”作用在南方地区更显着。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认为空气质量具有“阻力”和“引力”双重属性,在空气污染已对我国入境旅游产生负向影响的背景下,本文从加强空气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构建完善包括优质生态产品在内的旅游产品体系、围绕“美丽中国”国家形象进一步完善入境旅游营销推广体系、全方位修炼提升入境旅游吸引力等方面有针对性提出化空气质量“阻力”为“引力”以提振入境旅游之策,以期增强入境旅游的国际竞争力,并促进入境旅游可持续发展。
郑盛哲[7](2020)在《华蓥市高顶山矿区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与恢复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华蓥市作为矿产资源型城市,矿产储量丰富,开采历史久远,市内有5个主要的大型矿区,高顶山矿区作为其中之一,有近60年的开采历史。大规模开采导致地质环境遭到巨大的破坏,森林湿地面积大幅减小,地质灾害发育,水土污染,石漠化及水土流失等大量地质环境问题。为完成国家提出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要对高顶山矿区的地质环境进行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其评价结果为后续的矿区恢复治理研究提供依据。本文在对高顶山矿区相关地质资料的收集及地质环境调查基础上,分析了矿区内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结合矿区的地质环境情况,选取合适的评价因子,通过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基于Arc GIS平台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高顶山矿区地质环境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综合评价的结果,对高顶山矿区矿山恢复治理进行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区内环境地质问题以地质灾害为主,还存在矿山生态破坏及环境污染。区内发育地质灾害22处,其中危岩15处,不稳定斜坡灾害3处,泥石流4处。生态破坏主要为地貌景观破坏和土地损毁与压占,其中地貌景观破坏面积较广,主要为矿山开采形成的开采光壁及工业广场,破坏严重。土地压占与损毁总面积为369.43亩,以工业广场及矿渣堆积体为主,大范围的破坏林地。环境污染情况中土地资源污染程度较轻,且不会产生新的污染,水污染程扩散式的污染,其污染程度较轻,但为了保证用水安全,仍需重视。(2)根据矿区内环境地质问题情况及恢复治理研究需要,将高顶山矿区划分为8个分区。其中地质灾害问题主要集中在Ⅱ区、Ⅳ区、Ⅴ区、Ⅶ区及Ⅷ区,生态破坏各区严重程度不一,以Ⅳ区和Ⅶ最为严重,环境污染主要集中在3处堆渣体所在的Ⅶ区和Ⅷ区,其他区域影响较轻。(3)根据评价因子的建立原则、结合高顶山矿区当地的地质环境条件、以及矿山开采情况,选定地层岩性、坡度、开采程度、危岩灾害、不稳定斜坡灾害、矿渣泥石流灾害、地貌景观破坏、土地压占与损毁、水污染程度9个因素作为高顶山矿区地质环境评价的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权重后,再通过组合赋权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最终权重。(4)基于Arc GIS平台,对各个评价因子进行矢量化处理后,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高顶山矿区地质环境进行评价,并得到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结果。其中,地质环境评价差区面积为0.32km2,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6.6%,地质环境评价一般区面积为0.63km2,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12.7%,地质环境评价良好区面积为3.98km2,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80.7%。该评价结果能充分反映高顶山矿区受开采影响的程度,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5)根据高顶山矿区地质环境评价的结果,对高顶山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进行研究。同时,提出将高顶山矿区打造成绿色矿山的新思想,通过升级转型,解决华蓥市因资源枯竭带来的经济负面影响。通过对高顶山矿区矿山环境的恢复治理研究,并利用其恢复治理研究成果,为其他矿区提供的新思路。
教育部[8](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李晨[9](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济南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旅游业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振兴乡村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央多次出台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在此背景下,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与乡村旅游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及山东省打造乡村旅游“齐鲁样板”、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大背景下,济南市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及乡村振兴中的巨大作用,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侧重于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但是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难免暴露出部分问题,从本质上影响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济南市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有助于推动其持续稳健发展。本文回顾和梳理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基本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分别从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方面分析了济南市乡村旅游的现状及暴露出的问题。同时,采用专家咨询及因子分析法选取三级共32个指标,建立了基于DSR模型及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立了各指标的权重。最后,对济南市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模糊综合评价,从中发现济南市乡村旅游在经济、生态环境、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以便为济南市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乃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思路。
渠莎娜[10](2020)在《我国两版高中地理课标中选修课程的行为动词研究及实施策略》文中指出为了适应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017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并实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课标的出现将逐渐替代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本文以课标的重要要素行为动词作为切入点,运用课标解读法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约翰·彼格斯SOLO分类理论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维度深入剖析2003版和2017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选修课程的行为动词特征和变化,并通过案例分析法分析选取的11个与高频行为动词相关的教学案例,了解高频行为动词的实施方式,提出高频行为动词教学实施策略,并应用教学实施策略设计片段式教学案例,为一线教师准确、科学的选择和实施行为动词提供参考。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一、两版高中地理课标中选修课程的行为动词在不同维度上存在差异且在能力培养上2017版比2003版更加系统和适应时代要求1.两版高中地理课标中选修课程的行为动词总量都为131个,其中2003版的高频行为动词有说出、了解、说明;2017版高频行为动词有说明、描述、解释、学会。2.在认知水平上,2017版对比2003版认知水平有所提高。2003版主要集中于理解和记忆/回忆,分别占总行为动词频数的50%和32%,2017版则主要集中于理解、记忆/回忆和应用,分别占总行为动词频数的63%、15%和12%。这主要是由于两版高中地理课标中同一选修课程内容要求的变化,即同一选修课程具体课标内容的增减变化。3.在SOLO层次上,2017版更加重视高层次学习能力和系统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2003版主要集中于单点结构和多点结构,分别占总行为动词频数的45%和51%,2017版则主要以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和抽象扩展结构为主,分别占总行为动词频数的47%、21%和14%。这是由于两版高中地理课标中课程目标的要求不同,2003版以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为目标,而2017版要求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实现立德树人,不仅要求知识技能的掌握,还要求思维和情感的培养。4.在行为动词对应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上,两版都以综合思维的培养为主,分别占总行为动词频数的79%和75%;2003版注重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占总行为动词频数的9%;而2017版注重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占总行为动词频数的15%。且相比2003版,2017版的培养方面更加系统全面均衡。这可能是由于两版高中地理课标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程度不同,2003版以三维目标为总目标,而2017版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其总目标。二、2017版高中地理课标中选修课程高频行为动词教学实施的4条策略并应用策略设计6个教学案例1.提出了4条高频行为动词教学实施策略:了解、说出--简单展示或实验操作;说明、解释--运用已有知识到新情境将思维水平逐级深化;学会—运用并实施地理实践活动;分析—精选案例形成分析问题的思维逻辑。2.设计了6个高频行为动词片段式教学案例,在高三学生中实施了其中2个教学案例,对学生的作答进行学习质量评价,在评价中发现学生们的思维水平主要集中在单点结构和多点结构,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没有形成知识网。
二、旅游资源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及治理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旅游资源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及治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旅游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有关绿色发展内涵 |
1.2.2 有关旅游业绿色发展内涵 |
1.2.3 有关旅游业绿色发展测度 |
1.2.4 有关旅游业绿色发展影响因素 |
1.2.5 现有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绿色发展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绿色发展的内涵 |
2.1.2 旅游业绿色发展的内涵 |
2.2 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绿色经济理论 |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三章 我国旅游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
3.2 构建原则 |
3.2.1 科学性与实用性原则 |
3.2.2 系统性与层次性原则 |
3.2.3 可测性与可比性原则 |
3.3 指标体系框架模型 |
3.3.1 准则层框架 |
3.3.2 指标层选择 |
3.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4.1 运用AHP确定准则层权重 |
3.4.2 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层权重 |
3.5 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
第四章 我国各省旅游业绿色发展水平测算与评价分析 |
4.1 我国各省旅游业绿色发展综合评价结果 |
4.1.1 空间维度分析 |
4.1.2 时间维度分析 |
4.2 我国各省旅游业绿色发展水平维度层分析 |
4.2.1 旅游资源禀赋指标 |
4.2.2 旅游业生态环境指标 |
4.2.3 旅游业经济发展规模指标 |
4.2.4 社会支持度指标 |
第五章 我国旅游业绿色发展水平空间效应分析 |
5.1 空间权重矩阵设定 |
5.2 我国旅游业绿色发展综合指数空间效应 |
5.2.1 全局空间效应 |
5.2.2 局部空间效应 |
5.3 我国旅游业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空间效应 |
5.3.1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5.3.2 空间计量模型选择 |
5.3.3 回归结果及空间效应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与对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国乡村的研究 |
(二)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 |
(三)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 |
(四)关于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研究 |
(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业关系的研究 |
(六)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三)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
四、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1章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
1.1 指导思想 |
1.1.1 乡村振兴战略 |
1.1.2 乡村振兴战略与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
1.2 理论基础 |
1.2.1 当代中国民族理论 |
1.2.2 乡村旅游理论 |
1.2.3 产业融合理论 |
1.2.4 乡村文化变迁与文化保护理论 |
1.2.5 中国当代产权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2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基本情况与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 |
2.1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概况 |
2.1.1 羌族与岷江上游羌族地区 |
2.1.2 自然地理概况 |
2.1.3 历史文化概况 |
2.1.4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基本情况 |
2.2.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数量和所属行政区划 |
2.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风貌、地理分布 |
2.2.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经济概况 |
2.2.4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社会概况 |
2.3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及其重要性分析 |
2.3.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及其发展 |
2.3.2 灾后旅游业振兴及其问题 |
2.3.3 单一区域性扶贫、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及其问题 |
2.3.4 部分羌族村寨面临的现实问题 |
2.3.5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分析 |
2.4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实施 |
2.4.1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全面小康基本实现 |
2.4.2 乡村振兴规划制定及相关政策体系的建立 |
2.4.3 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2.4.4 合村并乡与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
2.4.5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
2.4.6 全域旅游推进与村寨旅游发展 |
2.4.7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的成绩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3.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与条件 |
3.1.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分类 |
3.1.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 |
3.1.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条件 |
3.2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历程 |
3.2.1 起步阶段(90年代初至中后期) |
3.2.2 初步发展阶段(1998 年—2008 年) |
3.2.3 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
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
3.3.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数量 |
3.3.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供给能力及旅游收入 |
3.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 |
4.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1.1 科学性原则 |
4.1.2 系统性原则 |
4.1.3 可比性原则 |
4.1.4 可行性原则 |
4.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 |
4.3.1 确定权重的方法 |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个案研究 |
5.1 老人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1.1 老人村概况 |
5.1.2 老人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5.1.3 老人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1.4 老人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2 桃坪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2.1 桃坪村概况 |
5.2.2 桃坪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5.2.3 桃坪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2.4 桃坪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3 坪头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3.1 坪头村概况 |
5.3.2 坪头村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
5.3.3 坪头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3.4 坪头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4 三村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5.4.1 整体评价 |
5.4.2 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
6.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经验 |
6.1.1 同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村寨旅游发展 |
6.1.2 差异化的村寨旅游发展策略 |
6.1.3 村寨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综合贡献效应 |
6.1.4 不同类型的村寨旅游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存在差异 |
6.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问题探析 |
6.2.1 旅游业发展后劲乏力 |
6.2.2 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 |
6.2.3 旅游管理机制不完善 |
6.2.4 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足 |
6.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
6.3.1 人力资本欠缺 |
6.3.2 土地资源制约 |
6.3.3 资金制约 |
6.3.4 自然灾害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
6.3.5 产权制度不完善 |
6.3.6 村寨原子化 |
6.4 乡村振兴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
6.4.1 村寨旅游发展思维转向 |
6.4.2 探讨村寨旅游赋权及村民受益方案 |
6.4.3 激发村寨旅游内生发展活力——多元化参与 |
6.4.4 村民再组织与村寨旅游秩序的重塑 |
6.4.5 加强旅游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
6.4.6 争取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二: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村民访谈提纲 |
附录三: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录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
附录五:访谈纪要 |
附录六: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
致谢 |
(3)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重点、难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体育旅游减贫的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 |
2.1.1 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概述 |
2.1.2 体育旅游与乡村发展概述 |
2.2 乡村旅游减贫研究 |
2.2.1 国内外乡村旅游减贫研究 |
2.2.2 乡村旅游的减贫效应研究 |
2.3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相关研究 |
2.3.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主要涵义 |
2.3.2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影响因素 |
2.3.3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居民态度 |
2.3.4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效果评价 |
2.4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释义 |
2.4.1 乡村社区 |
2.4.2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 |
2.4.3 体育旅游减贫 |
2.4.4 旅游减贫感知 |
2.5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5.1 地理二元经济论 |
2.5.2 中心地理论 |
2.5.3 社会交换论 |
2.5.4 公民参与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历程及理论分析 |
3.1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历程 |
3.1.1 “社区参与”的现象演变及特征 |
3.1.2 社区体育旅游的现象演变及特征 |
3.1.3 体育旅游减贫的典型案例 |
3.1.4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表现形态 |
3.2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过程 |
3.2.1 体育旅游减贫的条件识别 |
3.2.2 体育旅游减贫的帮扶对象 |
3.2.3 体育旅游减贫的帮扶管理 |
3.2.4 体育旅游减贫的成效评价 |
3.3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机制 |
3.3.1 体育旅游减贫的利益机制 |
3.3.2 社区参与体育的互动机制 |
3.3.3 减贫效应成效的衡量机制 |
3.4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混合研究评估框架 |
3.4.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理论特性 |
3.4.2 社区体育旅游认知结构的内涵 |
3.4.3 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质性框架 |
3.4.4 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质性框架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理论框架构建 |
4.1 评估目标—社区参与体育运动多维减贫的长期效应 |
4.1.1 体育运动的健康减贫效应 |
4.1.2 体育多维减贫的社区营造 |
4.2 空间要素—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评估区域及对象 |
4.2.1 贫困乡村社区的地理区域筛选 |
4.2.2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的多维指向 |
4.2.3 体育旅游帮扶对象的多维测度 |
4.3 执行规范—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评估方法及原则 |
4.3.1 质性研究的原理 |
4.3.2 理论敏感性原则 |
4.3.3 访谈的一般原则 |
4.4 核心要素—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中心涵义 |
4.4.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数据采集 |
4.4.2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编码及类属 |
4.4.3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类属萃取 |
4.4.4 中心涵义:“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框架 |
4.5 指标确定—“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框架的预测 |
4.5.1 贫困社区参与体育减贫的小样本测试 |
4.5.2 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指标信效度检验 |
4.5.3 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4.5.4 “参与度-动能-持续效应”框架PLS回归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贵州省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实证分析 |
5.1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范围及活动 |
5.1.1 乡村分布与活动范围 |
5.1.2 体育赛事与节庆活动 |
5.2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评估设计 |
5.2.1 减贫效应的研究假设 |
5.2.2 减贫效应变量与条目 |
5.2.3 调查过程及数据来源 |
5.2.4 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评估模型 |
5.2.5 体育旅游减贫维度信效度检验 |
5.3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调查结果 |
5.3.1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贫困人口特征 |
5.3.2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典型贫困特征 |
5.3.3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因素探索 |
5.3.4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因素验证 |
5.3.5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假设检验 |
5.4 贫困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意愿分析 |
5.4.1 体育旅游参与人口的基本特征分析 |
5.4.2 居民参与体育旅游减贫具有差异性 |
5.4.3 建档立卡与致贫原因的显着性分析 |
5.5 贫困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要素分析 |
5.5.1 减贫驱动的核心要素——参与度及动能 |
5.5.2 减贫驱动核心要素正向促进个体精神脱贫 |
5.5.3 减贫驱动基础要素——体育管理行政职能 |
5.5.4 减贫驱动要素互动——居民自组织规模化 |
5.6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要素的外部可持续分析 |
5.6.1 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可持续减贫 |
5.6.2 体育旅游专项减贫制度的社区增权效应 |
5.6.3 体育旅游民间团体的文化传承效应 |
5.6.4 体育旅游社区自主锻炼的社区增权效应 |
5.6.5 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生态减贫效应 |
5.7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的内驱可持续减贫分析 |
5.7.1 资源识别与价值交换(运营)基础 |
5.7.2 专项规划未能与社区支持形成互动 |
5.7.3 社区支持意愿促进可持续减贫 |
5.7.4 多中心村落社区参与扩大脱贫规模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减贫延续:优化体育旅游社区参与路径 |
6.1 深化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互动 |
6.1.1 动能转化,促进个体锻炼向社区集体旅游活动转化 |
6.1.2 强化能力,增强体育锻炼意愿与社区群体运动能力 |
6.1.3 壮大村落,建设承载民俗文体资源的运动示范村群 |
6.1.4 更新观念,创新具有传承体育文化价值的传统项目 |
6.2 增强贫困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外部可持续性 |
6.2.1 规范健身基本权利,增加体育旅游物权收益 |
6.2.2 壮大体育组织规模,促进民俗旅游多元供给 |
6.2.3 创造公众营收机会,制定利益分配长效措施 |
6.2.4 权衡社区参与范围,兼顾资源生态减贫效益 |
6.3 延展体育旅游业内在驱动减贫的自主脱贫空间 |
6.3.1 鼓励村寨社区运营,激发社区主导型动能 |
6.3.2 多社区联动办赛,扩大旅游减贫辐射区域 |
6.3.3 普及户外运动技能,布局体育生计型产业 |
6.3.4 调动社区参与积极性,营造社区支持氛围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局限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访谈提纲与文本概况 |
附件2 预调查与正式调查 |
附件3 文本数据编码示例 |
学习经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五、资料数据来源 |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1.1 相关概念 |
1.1.1 生态旅游 |
1.1.2 生态旅游业 |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1.2 研究相关理论 |
1.2.1 沟域经济理论 |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
小结 |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环境特点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生态环境条件 |
2.1.4 气候水文条件 |
2.2 综合区位分析 |
2.2.1 交通区位 |
2.2.2 生态区位 |
2.2.3 经济区位 |
2.2.4 旅游区位 |
2.3 历史人文背景 |
2.3.1 历史沿革 |
2.3.2 民族文化 |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2.5.1 政治环境因素 |
2.5.2 自然条件因素 |
2.5.3 社会发展因素 |
2.5.4 经济环境因素 |
2.5.5 科技水平因素 |
小结 |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
3.2.1 地理环境特殊 |
3.2.2 生态环境脆弱 |
3.2.3 社会环境复杂 |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
小结 |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基本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 |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2.1 确定指标权重 |
4.2.2 指标总权重 |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
4.3.3 建立评价模型 |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
小结 |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
5.1.1 战略地位显着 |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
小结 |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
6.1.3 发展基本原则 |
6.1.4 产业发展路径 |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
6.2.1 制度保障体系 |
6.2.2 发展对策建议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5)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基础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基础概念 |
2.1.1 绿色发展 |
2.1.2 森林旅游产业 |
2.1.3 产业竞争力 |
2.1.4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 |
2.2 相关理论 |
2.2.1 绿色发展理论 |
2.2.2 “两山”理论 |
2.2.3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产业竞争力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1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3.1.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1.2 森林旅游产业绿色发展问题 |
3.2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
3.2.1 森林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直接贡献 |
3.2.2 森林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能力 |
3.2.3 森林旅游的区域经济牵动度 |
3.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与竞争阶段分析 |
3.3.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 |
3.3.2 森林旅游产业市场竞争阶段分析 |
3.4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趋势 |
3.4.1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消费群体变化 |
3.4.2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产品需求变化 |
3.4.3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文化内涵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模型构建 |
4.1 基于钻石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1.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框架 |
4.1.2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
4.2.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选择 |
4.2.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分析 |
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测算 |
5.2 各级评价指标的作用权重分析 |
5.3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结构分析 |
5.3.1 生产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2 需求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3 支持产业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4 政府作用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聚类分析 |
5.4.1 聚类分析结果 |
5.4.2 聚类结果分析 |
5.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时空分析 |
5.5.1 空间分布分析 |
5.5.2 时间趋势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6.1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原理 |
6.1.1 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
6.1.2 影响因素遴选原则 |
6.1.3 影响因素体系构建的方法 |
6.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
6.2.1 拟选影响因素体系 |
6.2.2 影响因素筛选模型设定 |
6.2.3 数据处理及检验 |
6.2.4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主成分分析 |
6.2.5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回归分析 |
6.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 |
6.3.1 绿色旅游资源因素 |
6.3.2 绿色产业规模因素 |
6.3.3 绿色发展环境因素 |
6.3.4 绿色基础设施因素 |
6.3.5 绿色政策支持因素 |
6.4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结构分析 |
6.4.1 解释结构模型的构建 |
6.4.2 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 |
6.5 本章小结 |
7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O分析 |
7.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理论解析 |
7.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压力(P) |
7.2.1 竞争力提升的压力 |
7.2.2 压力的动态变化 |
7.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动力(M) |
7.3.1 动力主体构成及动态演化 |
7.3.2 驱动力构成及动态演化 |
7.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循环推进框架 |
7.5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O) |
7.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目标与路径设计原则 |
7.5.2 以保护优先为先导的绿色旅游资源要素提升路径 |
7.5.3 以结构调整为机遇的绿色政策支持要素提升路径 |
7.5.4 以产品创新为特色的绿色产业规模要素提升路径 |
7.5.5 以全域协作为支撑的绿色发展环境要素提升路径 |
7.5.6 以绿色供给为前提的绿色基础设施要素提升路径 |
7.6 本章小结 |
8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 |
8.1 绿色发展视域下旅游资源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1.1 自然资源保护方面 |
8.1.2 资源管理能力方面 |
8.2 绿色发展视域下产业规模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2.1 产品创新方面 |
8.2.2 技术创新方面 |
8.3 绿色发展视域下发展环境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3.1 经济环境方面 |
8.3.2 社会环境方面 |
8.4 绿色发展视域下政策支持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4.1 绿色供需方面 |
8.4.2 政策制度方面 |
8.4.3 人才选育方面 |
8.5 绿色发展视域下基础设施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5.1 交通产业支持方面 |
8.5.2 服务设施升级方面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附录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 |
附录2 2008-2017年各地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
附录3 各地区一级指标综合评价测算结果 |
致谢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6)空气质量对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阐释 |
1.2.1 旅游产业 |
1.2.2 入境旅游 |
1.2.3 空气质量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空气质量对人类健康与行为的影响研究 |
2.2 空气质量对旅游影响的研究 |
2.3 入境旅游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研究 |
2.4 空气质量对入境旅游影响的研究 |
2.5 国内外文献述评和研究机会 |
第三章 我国入境旅游与空气质量时空演化特征 |
3.1 研究方法 |
3.2 入境旅游时空演化特征 |
3.2.1 我国入境旅游发展时空演化概况 |
3.2.2 入境旅游规模空间相关性及其时空演化特征 |
3.3 空气质量时空演化 |
3.3.1 空气质量时空演化特征 |
3.3.2 空气质量空间相关性及其时空演化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理论分析 |
4.1 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属性分析 |
4.1.1 基于“推-拉”理论的分析 |
4.1.2 基于旅游吸引物理论的分析 |
4.1.3 基于旅游竞争力理论的分析 |
4.1.4 空气质量影响旅游的属性特征 |
4.2 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系统构建 |
4.3 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机理分析 |
4.3.1 风险感知影响路径 |
4.3.2 媒体信息影响路径 |
4.3.3 空气质量偏好影响路径 |
4.3.4 时间演化差异影响路径 |
4.3.5 地区差异影响路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效应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1.1 OLS混合回归 |
5.1.2 面板数据模型 |
5.2 模型构建 |
5.2.1 即期影响效应模型构建 |
5.2.2 调节效应模型构建 |
5.2.3 滞后效应模型构建 |
5.3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5.3.1 变量选取 |
5.3.2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性统计 |
5.4 实证分析 |
5.4.1 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即期效应 |
5.4.2 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调节效应 |
5.4.3 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滞后效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的异质性评价 |
6.1 基于游客类别的影响异质性评价 |
6.1.1 模型构建 |
6.1.2 入境游客和国内游客规模的异质性分析 |
6.1.3 外国游客和港澳台游客规模的异质性分析 |
6.2 基于时间演化的影响异质性评价 |
6.2.1 模型构建 |
6.2.2 时间差异分析 |
6.3 基于地区分异的影响异质性评价 |
6.3.1 模型构建 |
6.3.2 东中西部地区差异分析 |
6.3.3 南北方地区差异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
7.1 旅游发展动力机制要素构成 |
7.2 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构建 |
7.2.1 入境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
7.2.2 空气质量影响入境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传导路径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1.1 入境旅游和空气质量分布具有一定的“高-低”或“低-高”对应特征 |
8.1.2 空气污染已对我国入境旅游产生较为明显的负向影响 |
8.1.3 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的负向影响存在游客类别的异质性特征 |
8.1.4 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的负向影响存在时间演化的异质性特征 |
8.1.5 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的负向影响存在区域差别的异质性特征 |
8.1.6 控制变量对入境旅游发展的正向影响在不同区域间存在差异性特征 |
8.1.7 空气质量的双重属性是入境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重要构成 |
8.2 政策启示 |
8.3 对策建议 |
8.3.1 多举并措加强环境空气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 |
8.3.2 构建完善包括优质生态产品在内的旅游产品体系 |
8.3.3 围绕“美丽中国”国家形象进一步完善入境旅游营销推广体系 |
8.3.4 全方位修炼内功助力入境旅游吸引力提升 |
8.3.5 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对外政策促入境旅游发展 |
8.4 创新之处、不足以及研究展望 |
8.4.1 创新之处 |
8.4.2 研究的局限性 |
8.4.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华蓥市高顶山矿区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与恢复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以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研究现状 |
1.2.2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研究 |
1.2.3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研究 |
1.3 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
2.1 气象水文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 |
2.4 地质构造 |
2.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6 水文地质条件 |
2.7 社会经济 |
第3章 矿山开发情况及环境问题 |
3.1 矿产资源简介 |
3.2 矿区开发情况 |
3.3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概述 |
3.3.1 矿山地质灾害问题 |
3.3.2 矿山生态环境问题 |
3.3.3 矿山污染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矿区地质灾害分析 |
4.1 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特征 |
4.1.1 地质灾害类型 |
4.1.2 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
4.2 危岩体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 |
4.2.1 危岩发育特征 |
4.2.2 典型危岩灾害 |
4.2.3 危岩破坏影响因素 |
4.2.4 危岩稳定性评价 |
4.3 堆积体不稳定斜坡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 |
4.3.1 不稳定斜坡发育特征 |
4.3.2 典型不稳定斜坡灾害 |
4.3.3 矿渣斜坡破坏影响因素 |
4.3.4 矿渣斜坡稳定性评价 |
4.4 泥石流灾害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 |
4.4.1 泥石流灾害基本特征 |
4.4.2 典型坡面泥石流灾害 |
4.4.3 泥石流影响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矿区生态破坏及环境污染 |
5.1 生态破坏 |
5.1.1 矿区地貌景观破坏 |
5.1.2 矿区土地资源影响分析 |
5.2 矿区环境污染分析 |
5.2.1 地表水影响分析 |
5.2.2 地下水影响分析 |
5.2.3 土壤污染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高顶山矿区地质环境评价 |
6.1 评价原则 |
6.2 环境地质问题分区 |
6.3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体系建立 |
6.3.1 评价方法 |
6.3.2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因子的确定 |
6.3.3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6.3.4 权重体系的建立 |
6.3.5 构建隶属度函数 |
6.4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研究 |
7.1 高顶山矿区恢复治理原则与目标 |
7.1.1 治理原则 |
7.1.2 治理目标 |
7.1.3 规划思想 |
7.2 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研究 |
7.2.1 地质灾害恢复治理研究 |
7.2.2 地貌景观恢复治理 |
7.2.3 土地损毁恢复治理 |
7.3 环境、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
7.3.1 环境效益评价 |
7.3.2 社会效益评价 |
7.3.3 经济效益评价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济南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 |
2.2.2 社区参与理论 |
2.2.3 旅游扶贫理论 |
2.2.4 乡村振兴有关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3 基于SWOT分析的济南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
3.1 济南市乡村旅游优势 |
3.1.1 资源丰富,特色鲜明 |
3.1.2 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
3.1.3 经济发达,客源丰富 |
3.1.4 政府助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 |
3.2 济南市乡村旅游劣势 |
3.2.1 受季节性因素制约 |
3.2.2 资源集群效应差 |
3.2.3 缺乏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
3.2.4 开发深度和广度不够 |
3.3 济南市乡村旅游机遇 |
3.3.1 政策扶持引导 |
3.3.2 区划调整的机遇 |
3.3.3 旅游消费的逆城镇化趋势 |
3.3.4 共享经济带来新机遇 |
3.4 济南市乡村旅游挑战 |
3.4.1 生态建设要求不断提高 |
3.4.2 乡村原风原貌保护力度不够 |
3.4.3 区域竞争激烈 |
3.4.4 游客品位和需求提高 |
3.4.5 重大疫情影响 |
4 济南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4.1 济南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
4.1.1 DSR模型 |
4.1.2 乡村振兴战略 |
4.1.3 基于DSR模型及乡村振兴战略的评估模型框架 |
4.2 评价指标预选 |
4.3 评价指标筛选与确定 |
4.3.1 问卷调查 |
4.3.2 利用因子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 |
4.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检验 |
4.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1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步骤 |
4.4.2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4.4.3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
5 济南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
5.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5.1.1 模糊综合评价原理 |
5.1.2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 |
5.2 济南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
5.2.1 确定济南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隶属度 |
5.2.2 济南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模糊综合评价 |
5.2.3 济南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拉长产业链条,促进融合发展 |
6.2.2 保护整合资源,定期监测预报 |
6.2.3 完善设施条件,夯实发展基础 |
6.2.4 加强人才培育,提升服务质量 |
6.2.5 挖掘文化内涵,塑造品牌特色 |
6.2.6 加强社区参与,壮大开发主体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我国两版高中地理课标中选修课程的行为动词研究及实施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1.国际背景 |
2.国内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1.文献数量的统计分析 |
2.文献主题的统计分析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五)概念界定 |
1.地理课程标准 |
2.选修课程 |
3.行为动词 |
(六)理论基础 |
1.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 |
2.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3.约翰·彼格斯学习质量评价理论 |
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选修课程的概述 |
(一)2003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选修课程分析 |
(二)2017 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中选修课程分析 |
(三)两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选修课程的变化分析 |
1.选修模块数量的变化分析 |
2.选修课程学分设置的变化分析 |
3.选修课程顺序及名称的变化分析 |
4.选修课程内容要求数目的变化分析 |
二、两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选修课程的行为动词特征分析 |
(一)2003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选修课程的行为动词特征分析 |
1.行为动词的数量及认知水平分析 |
2.行为动词的SOLO分类层次分析 |
3.行为动词对应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
(二)2017 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中选修课程的行为动词特征分析 |
1.行为动词的数量及认知水平分析 |
2.行为动词的SOLO分类层次分析 |
3.行为动词对应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
三、两版高中地理课标中选修课程的行为动词变化及原因分析 |
(一)两版高中地理课标中选修课程的行为动词变化分析 |
1.行为动词的数量变化分析 |
2.行为动词的认知水平变化分析 |
3.行为动词的SOLO层次变化分析 |
4.行为动词的分类变化分析 |
5.行为动词对应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变化分析 |
(二)两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选修课程行为动词发生变化的原因分析 |
1.两版高中地理课标中内容呈现的方式不同 |
2.两版高中地理课标中对课程目标的要求不同 |
3.同一选修课程内容要求的变化 |
4.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程度不同 |
四、高中地理课标中选修课程高频行为动词的教学实施策略 |
(一)与高频行为动词相关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
1.案例选择 |
2.案例分析 |
3.案例分析的启示 |
(二)高中地理选修课程高频行为动词教学实施策略 |
1.了解、说出--简单展示或实验操作 |
2.说明、解释--运用已有知识到新情境将思维水平逐级深化 |
3.学会--运用并实施地理实践活动 |
4.分析--精选案例形成分析问题的思维逻辑 |
(三)教学案例的设计--策略应用 |
1.教学案例设计的依据与原则 |
2.教学案例设计的内容选择 |
3.教学案例设计呈现 |
(四)教学案例的实施 |
1.“解释”教学案例的实施 |
2.“分析”教学案例的实施 |
3.教学案例实施的启示 |
(五)教学设计反思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1.两版高中地理课标中选修课程的行为动词在不同维度上存在差异且在能力培养上2017 版比2003 版更加系统和适应时代要求 |
2.2017 版高中地理课标中选修课程高频行为动词教学实施的4 条策略并应用策略设计6个教学案例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2003版高中地理课标中选修课程的行为动词分析表 |
附录2 2017版高中地理课标中选修课程的行为动词分析表 |
附录3 两版高中地理课标中选修课程的行为动词变化分析表 |
附录4 高频行为动词在两版高中地理课标中选修课程的分类及行为条件变化分析表 |
附录5 与高频行为动词相关的教学设计案例中教学目标的分析与优化表 |
附录6 与高频行为动词相关的教学设计案例中高频行为动词具体实施方式分析表 |
附录7 高频行为动词具体实施途径及规律总结分析表 |
致谢 |
四、旅游资源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及治理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旅游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效应分析[D]. 李雨婷. 河北大学, 2021(02)
- [2]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D]. 李治兵.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3]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D]. 盘劲呈.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4]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5]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 邹成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6]空气质量对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D]. 叶莉. 广西大学, 2020(07)
- [7]华蓥市高顶山矿区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与恢复治理研究[D]. 郑盛哲.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8]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9]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济南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 李晨. 山东大学, 2020(05)
- [10]我国两版高中地理课标中选修课程的行为动词研究及实施策略[D]. 渠莎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