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电子商务中网上支付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陈依依[1](2020)在《跨境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跨境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格局,还极大地满足了国内消费者购买国外商品的欲望和需求。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跨境电商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日渐受到重视,《电子商务法》的出台也让学界对跨境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产生更多的关注。尽管我国的法律体系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但是关于跨境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仍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同时,与传统贸易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相比,跨境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面临新的困境,因此有必要寻求解决跨境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的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跨境电子商务概述。在对跨境电子商务的概念和特征进行界定与探究后,明确跨境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经营者及电商平台三方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并对我国的立法现状进行一个简单的阐述。界定跨境电商的概念有两个判断标准:一是跨境电子商务中的交易主体(经营者和消费者)应当跨境;二是跨境电商中的交易标的物应当实际跨境。此外,跨境电子商务具有的跨国性、虚拟性、复杂性以及存在语言问题是其区别于传统贸易的独有特征。第二部分,跨境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的主要法律问题。包括消费者的基本权利问题、跨境电子支付问题以及消费者在跨境电子商务中产生的纠纷解决问题。首先,消费者的基本权利问题主要包括消费者的知情权、隐私权、公平交易权及后悔权问题;其次,跨境电子支付问题包括未经授权的资金划拨问题及客户备付金管理问题;最后,消费者争端解决问题主要涉及传统管辖权问题及传统纠纷解决模式无法适应发展需求。第三部分,国外跨境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现状及启示。美国和欧盟都有着完善的立法经验,通过对美国和欧盟在跨境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现状的一个考察,了解并学习国外有益的立法经验,从中获得完善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建议的启示: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第四部分,完善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具体建议和对策。首先是完善对消费者基本权利的保护,针对知情权,应完善经营者披露义务以及加强监管;针对隐私权,应加强立法、明确法律个人信息范围和行业自律以及消费者还应当树立防范意识;针对公平交易权,应完善格式条款立法;针对后悔权,应完善法律制度以及降低退货成本。其次是加强对跨境电子支付消费者权益保护,应建立未经授权支付交易责任承担处理机制以及完善备付金管理机制。最后是建立完备的跨境电商消费者权益纠纷解决机制,包括完善第三方平台申诉机制和建立完备的争议在线解决机制,以解决新形势下的消费者权益纠纷。
瑟棱格[2](2020)在《蒙古国与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是电子商务世纪。电子商务扩大商品贸易活动范围,实现商品低成本跨地域流动,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当前电子商务发展最快、市场规模最大、物流运输体系建设最完善的国家就是中国。为与国际社会接轨,蒙古国的电子商务也在快速开展。随着互联网技术、4G网的发展,移动设备、各种智能手机的兴起,以及不断出现的银行卡,这是蒙古国发展电子商务行业的硬件基础。但是由于缺乏建设经验,蒙古国电信行业在发展初级,涌现出了很多问题,如法律法规不健全、物流体系发展不完善,支付的技术手段不先进,人才比较匮乏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蒙古国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水平就不能得到提高。因此,向电子商务水平比较高的中国学习和借鉴发展经验将大大减低蒙古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成本,提高蒙古国电子商务发展发展速度。因此,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结合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经验,分析蒙古国电子商务的现状和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通过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引出研究内容,阐述研究目的和意义,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阐述电子商务相关理论和概念。介绍电子商务定义和模式分类,及电子商务介绍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技术创新理论等经济学基础理论。第三章分析蒙古国和中国电子商务的现状,包括蒙古国和中国的商务发展相关法律制度、物流体系、支付环境建设,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等方面。第四章对中蒙电子商务发展进行对比分析,首先对比分析了中蒙电子商务在B2B、B2C、C2C方面的发展状况,分析了蒙古国和中国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对蒙古国的启示,包括健全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制度,加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完善电子支付环境,重视电子商务人力资源培养和吸纳等。在第五章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
陈勇锋[3](2020)在《BX公司快速消费品B2B电商金融模式研究》文中指出B2B电商模式作为电子商务模式中份额最大、最易操作以及发展范围最广的模式之一,已经成为当前不同行业中经营者与供应商的重要选择。而作为第三方金融机构参与下的B2B电商金融模式,极大程度上丰富了原有的B2B电商模式,既能够有效地推动B2B电商模式的发展,也有利于商家,尤其是以从事快速消费品行业的中小规模商家利用B2B电商模式获取自身的发展。因此,本文在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以BX公司构建的快速消费品B2B电商金融模式为例,分析了快速消费品B2B电商模式的金融需求、金融模式、盈利问题、风险控制问题等,以此希望构建适合于快速消费品B2B电商平台,并能够为第三方金融机构带来更多效益的金融模式。本文研究发现:首先,本文分析了快速消费品B2B电商模式的金融需求问题,指出快消消费品B2B电商平台资金结算模式包括线上结算与线下结算,支付结算需求体现为用户对于资金及资金安全的需求、支付金额对于及时获取资金以及“三流合一”的需求,结算模式对于即时结算、担保结算、自动结算、手动结算模式的需求,付费模式对于交易费用与增值服务费的需求,以及支付终端对于手机客户端、网页客户端以及IVR客户端的需求,而融资需求则表现为上下游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但也存在如融资风险、资金限制、融资时间限制等的服务导入难点;其次,本文分析了BX公司快速消费品B2B电商平台的金融模式问题,认为在监管合规的前提下,B2B电商金融模式包括“在线闭环”模式、“数据金融”模式、“汇贷联动”模式,而在线支付结算模式应为支付的全链路,并需要考虑C端消费支付问题、B端供应链支付问题、平台账户系统问题,在线融资模式应设计产业联盟平台在线金融框架,并应考虑C端消费金融问题、小b端小微金融问题、大B端供应链金融问题、在线融资的风险控制问题;再者,针对BX公司快速消费品金融模式的盈利分析指出,BX公司能够通过为快速消费品电商平台提供金融服务获利;最后,本文分析了BX公司快速消费品B2B电商金融模式的风险控制,指出在支付服务中需要重视的风险控制包括资金二清风险控制、反洗钱风险控制、欺诈风险控制、拒付风险控制、系统风险控制,融资服务中需要重视的风险控制包括政策风险控制、信用风险控制、操作风险控制,此外BX公司还可以同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智能终端设备技术等的金融科技支撑控制风险。
李顺东[4](2019)在《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协同运行机理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全球网民数量与日俱增,对消费观念和贸易模式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电子商务经过十余年的高速发展,从国内交易发展为境外交易,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模式逐渐发展成熟,成为了“中国制造”走出国门的重要途径,跨境进口也为消费者选择国外产品提供了便利。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自贸试验区的设立,跨境B2B、B2C的交易模式结合保税区、保税仓、保税港的物流仓储方式,大大缩短了跨境交易完成的时间,增进了个性化商品交易。跨境交易主要依靠多方协同运作机制,在运转过程中其信用体系往往存在缺失或不完善,造成交易双方在成本和利益实现过程中增加了信用风险博弈成本。因此,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协同机制下的信用体系和运行机理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系统论等为理论基础,对“跨境电子商务信用流的概念及功能流向”、“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协同理论框架”、“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协同指标体系构建”、“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协同运行机理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及仿真验证”等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本研究对跨境电子商务信用风险和评价体系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界定了跨境电子商务信用流和信用协同的概念及功能。研究以系统理论、协同理论和三维信用理论为理论基础,形成了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协同理论框架。其次,对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协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方法处理调查问卷数据,定量分析出对消费者信用感知具有重要影响的信用协同因素,以此作为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协同体系的一级指标。结合跨境电子商务信用流的特点及功能流向,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定性的选取了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协同体系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形成了理论层面的完整指标体系。第三,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分析静态的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协同体系指标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形成信用协同体系总体因果关系反馈图。通过专家问卷的形式,筛选出相对重要的体系指标,并计算出指标权数。运用VENSIM软件仿真信用流功能,构建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协同运行机理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模型仿真模拟,依据实际统计数据,调整参数值,对模型进行结果分析,并预测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的发展趋势。第四,结合京津冀地区PEST宏观环境分析结果,以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协同运行机理模型为依据,分析指标体系中各主要因素对京津冀地区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的影响,为政府的科学管理和决策、跨境电子商务相关行业的业务发展决策提供理论参考。本文研究特点在于:首先通过基础理论形成研究框架,通过问卷调查定量分析得出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协同体系一级指标;其次,静态定性的分析出完整的信用协同体系;第三,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动态仿真模拟信用协同体系的运行机理,并通过实际统计数据进行验证,得出结论并预测发展;第四,依据京津冀地区实证研究,为决策提供对策建议。总体来说,本研究既有定性研究也有定量研究,既有调查问卷和专家打分的数据采集,也有宏观统计数据的使用,并在验证模型的基础上,使用模型进行预测和提出合理化建议。
王晗[5](2019)在《Y公司跨境电商业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电子商务,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国际贸易也呈现出新发展动向。这是全球化的构成部分,也是推动我国贸易结构重组与贸易形式变迁的内在力量。随着我国进一步对“一带一路”的发展规划予以落实,海上丝绸之路的兴建策略以及我国战略贸易的重点布局提高了对电子商务的依赖程度,并将电子商务的整体布局作为推动我国与周边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增长点。本文对Y公司跨境电商业务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在对跨境电商的相关概念和竞争优势理论体系进行阐述的基础上,通过对Y公司跨境电商业务的基本发展概况加以诠释,明确其当前整体运行情况,并结合跨界电商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通关及关税问题、跨境支付问题、跨境物流问题以及售后问题等主要困境构成方面,以PEST分析法对Y公司跨境电商的宏观战略环境进行归纳,并结合SWOT分析法对Y公司的优势与不足进行综合探讨。对Y公司跨境电商发展的战略实施进行保障性因素的提出与规划,对电商发展方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构、国内仓储及物流体系的完善以及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加以研究。
王向向[6](2019)在《基于演化博弈的电商生态系统内在协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据国家统计局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调查显示,2017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9.16万亿元,同比增长近12个百分点。随着“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网购消费者的逐年增加推动了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电商网购的便捷性与低成本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与消费者,电子商务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电商生态系统也已成为商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话题。然而,由于现有电商生态系统内在协同机制不完善,网络交易的虚拟性与数据缺失性,消费者与商家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电商生态系统种群内恶性竞争,种群间相互分离,商家的信用缺失和欺诈经营行为愈发严重,严重影响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行发展。本文在对国内外的电商生态系统理论、协同机制理论、信用机制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系统科学和生态学观点出发,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内在协同机制构建进行研究,建立了种群内、种群间和核心种群间信用监管博弈分析,通过建立复制动态微分方程和MATLAB2016仿真模拟求解,分析了电商生态系统中种群内个体间的相互协同竞争规律、种群间互惠共生演化规律,以及核心电商平台、商家、消费者之间的信用监管三方演化博弈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电商种群内协同竞争个体的策略选择主要与对方个体的策略选择相对应,种群间的互惠共生演化博弈稳定策略主要由初始策略选择、共生收益和成本损失的相对大小决定,同时,电商平台的积极监管概率与选择“欺诈”经营的商家规模和选择“投诉”策略的消费者规模相关;建立商家诚信奖励和失信惩罚机制、信用保证金机制、消费者投诉反馈机制、严厉打击商家私下补贴,能够有效避免商家失信行为。本文最后结合实例案例——阿里巴巴平台型电子商务生态系统进行分析,研究阿里巴巴生态系统的内在协同机制,以便更好的将理论研究与案例相结合,得出对电商生态系统内在协同机制更好运行发展的策略建议,以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平衡、稳定、协同进化发展。
金鼎[7](2018)在《电子商务中第三方金融支付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文中提出在我国第三方金融支付属于一种新兴网上支付手段,能够使消费者与商家交易的安全性、彼此的信任度等问题得到很好地解决,推动了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但在这一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积极的相关对策来解决。本文将从电子商务中第三方金融支付的现存问题出发,对电子商务中第三方金融支付问题的应对举措进行分析与探究,希望提供一些帮助。
赵梦辉[8](2017)在《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使跨境电子商务成为新时代的潮流。由于国内产品与国外产品存在的差异性以及获取国外产品的便利性,使得消费者越来越热衷于跨境消费。不可否认的是,跨境电子商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并且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活品质,但由于跨境电子商务的特点,使得跨境电商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很大的隐患。本文第一部分对跨境电子商务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跨境电子商务的法律关系进行了简单梳理,为后续分析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及对策奠定基础。然后对欧盟和经合组织作为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进行了基本介绍。第二部分对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现状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跨境电子商务中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的主要法律问题进行分析,第一是在跨境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基本权利问题,如知情权、隐私权、评论权等,第二是跨境电子支付问题,本文主要选取了未经授权的资金划拨和消费者备付金的管理问题,第三是争端解决机制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的问题,主要从传统争端解决机制不能适应的跨境电商的发展以及管辖权的角度分析争端解决机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第四部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针对消费者基本权利保护面临的问题,从建立注册认证审批制度、严格信息披露义务并加强对消费者隐私权、评论权的保护方面提出建议,针对在跨境支付中消费者权利保护的问题,本文从建立未经授权支付交易责任承担处理机制以及完善备付金管理机制方面提出建议,针对争端解决机制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从建立第三方平台申诉机制、建立完善的新型在线纠纷解决机制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上提出建议。
张吉源[9](2016)在《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世界的信息技术在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在逐渐转变,中国电子商务事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网上购物就变成了人们生活的新潮流和新趋势,以至于跨境电商的发展尤为火热,使得消费者不出国便能购买到国外的商品,不仅敞开了无国界购物大门,还给网民及企业带来利好。跨境电子商务是经济全球化以及互联网应用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的成果。随着各个国家的经济交流合作日益增多,相关的贸易往来也开始依赖了互联网技术的大力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传统对外贸易方式也得到了改变。跨境电商经营种类主要由服饰、化妆品、母婴产品等,现在也逐渐扩展到农产品领域,因为在农产品的电子商务领域当中,我国农产品跨境流通这一领域近几年来才备受关注,不论是它的发展历程还是未来走向都有着很大的讨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先介绍电子商务等理论的概念,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加以分析。在理论研究这一部分,总结近几年来关于在农产品跨境电商领域有关的文章与书籍,对理论研究做一些整理,全面分析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各类模式和实际的案例。在案例分析方面,通过选取常见的知名网站加以分析。最后提出关于模式的发展阻碍与建议。本文将分章为六个章节,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对文章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进行详细陈述,确定研究目标、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为本文后面章节的分析进行铺垫。第二部分,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理论概述。介绍商务模式、电子商务模式、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模式的概念和含义,农产品供应链的理论基础,并对相关理论做一些简要的介绍。第三部分,详细分析中国在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是如何运作,以及运作模式。对农产品跨境电商的销售模式、购买模式、业务模式、物流模式、通关模式、供应链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第四部分,农产品跨境电商模式的案例分析。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全方位解读,并运用现有的跨境模式来分析。第五部分,模式的发展阻碍与建议,深入讨论当前农产品跨境电商有哪些阻碍,最后对模式的优化途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第六部分,总结与展望。对中国农产品的跨境电子商务模式进行详细地总结,对未来的发展情况进行展望。
杨兴寿[10](2016)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用和信任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成为商品交换的重要方式,由于网络交易的非面对面性,信任和信用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现在的经济是以信用为基础的信用经济,但是由于信用意识、信用制度和信用技术等方面的落后,个人、企业、政府都存在缺乏信用意识和精神,我国信用体系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因此在互联网和信用交叉环境下,我们面临两个问题:如何改善电子商务信用环境,让网络交易顺利进行发展;如何利用互联网改进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这两个问题紧密相连,互相依存和互相影响,一个是利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改进电子商务信用环境;一个是利用电子商务信用体系改进整个社会信用环境。论文以这两个问题为出发点,对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收集、整理和梳理。然后对相关理论、方法、规律等进行深入文献分析。论文从信任和信用发展的历史出发,对研究中使用的相关概念如信用、信任、电子商务信用和信任等概念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博弈论、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等理论,对电子商务信用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中心化模式和去中心化模式两个大的方面对问题进行了研究。在传统的中心化模式下,论文从两个角度研究电子商务信用和信任机制问题:1)不必确定电子商务交易主体信用的情况。着重研究了电子商务环境下,不需要确定或者很难确定交易主体信用时,如何通过设计一种机制顺利完成在线商品交易。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保险、惩罚性机制等方式。2)必须确定电子商务交易主体信用的情况。着重研究需要且能够确定电子商务交易主体信用时的电子商务信用问题。首先对电子商务商品交易的信誉评价体系进行构建,解决在线商品交易的信用问题。然后提出子商务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解决在线信用交易的信用。同时也研究了信用标识问题,信用标识作为一种信用评价的简化方式,可以方便快捷的解决电子商务信用问题。在去中心化的模式下,论文基于区块链技术,提出了分布式自主信用概念和理论。构建去中心化的自主信用体系,以促进电子商务信用环境的改进。在对区块链信用和电子商务市场模型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区块链自主信用的电子商务P2P商品交易模型和P2P信用交易模型。论文研究了互联网+信用+区块链的社会信用体系构建问题。构建了基于区块链的社会信用模型。同时,论文也讨论了互联网信息的信用问题。社会信用体系中的信息化和网络化部分将是必然的发展方向。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构建一个更加公平、民主、透明的社会信用体系。论文主要的重点和可能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对基本概念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首先从父母与子女之间血缘信任出发,针对信任、信用、诚信、信誉等概念的本质和发展进行了全新的分析。对电子商务信用和信任机制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新的概念、理念和思路。2、提出从信用评价和非信用评价两个不同视角进行信用研究的新思路从信用评价和非信用评价两个角度去探讨了电子商务信用问题的解决。非信用评价主要有:第三方支付、信用保证保险、惩罚性机制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信用评价主要从电子商务信誉评价、信用评价和信用标识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在线商品交易是价值的即时交易,重点是建立交易双方的信任,保证交易的顺利完成;在线信用交易是价值的远期交易,必须对交易主体的信用进行评价。提出电子商务信誉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设计了评价指标,并进行了实证检验。3、提出基于区块链的自主信用的概念和模式提出中心化的信用模式和非中心化的信用模式。传统的信用模式都是中心化的,非中心化的信用模式是基于区块链的自主信用,是一种分布式的、去中心化的、公平民主、透明的信用模式。分析比特币的货币信用的基础上,创新性的将区块链应用到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用和信任机制领域。目前的在线电子商务系如:B2C、B2B、C2C、P2P网贷等都是是中心化系统,中心化网络应用系统会产生极度垄断,从而对行业发展和消费者产生不利影响。创新的设计了基于区块链的P2P电子商务系统,可避免中心化的平台对网商的剥削。同时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互联网金融中,设计了P2P借贷信用系统。未来的互联网应用系统将是基于C/S模式的中心化系统和基于P2P模式的去中心化系统相互竞争的局面。4、将互联网+信用+区块链的模式推广到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互联网+信用的模式可以推广到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可以解决信用信息分散的问题,但容易产生垄断问题。互联网+信用+区块链的模式可以建立分布式自主信用,可以防止信用信息的垄断。针对社会信用体系中的企业信用、个人信用、政府信用,设计了各自的分布式区块链信用系统,可低成本解决社会信用问题。5、互联网将由缺乏信用和组织的信息空间向有信用和组织的信息空间发展。对互联网信息空间的信用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互联网无组织的信息会向有信用的、有序的信息方向发展。提出基于区块链的有信用的信息系统和基于区块链的学术信息信用评价系统。区块链存储问题可以通过规定各个县级以上的图书馆必须保存所有基于区块链的P2P应用系统的区块链数据的方式解决。政府可以通过公共财政予以支持。这些节点基本可以保证分布式存储和不间断服务的问题。提出点对点的去中心化自组织系统,可以实现一个平等的、非垄断的自组织系统,是互联网发展的方向。
二、对电子商务中网上支付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电子商务中网上支付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跨境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ISTRACT |
前言 |
1.研究背景及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3.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跨境电子商务概述 |
1.1 跨境电子商务的概念 |
1.2 跨境电子商务的特征 |
1.2.1 跨境电商具有跨国性 |
1.2.2 跨境电商交易的虚拟性和无形性 |
1.2.3 跨境电商存在语言问题 |
1.2.4 跨境电商交易的 |
1.3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法律关系 |
1.3.1 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 |
1.3.2 经营者与跨境电商平台之间 |
1.3.3 消费者与跨境电商平台之间 |
1.4 我国立法概况 |
1.4.1 现有的法律法规 |
1.4.2 现有法律法规的立法缺陷 |
第二章 跨境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
2.1 消费者基本权利问题 |
2.1.1 知情权问题 |
2.1.2 隐私权问题 |
2.1.3 公平交易权问题 |
2.1.4 后悔权问题 |
2.2 跨境电子支付问题 |
2.2.1 未经授权的资金划拨问题 |
2.2.2 客户备付金的管理问题 |
2.3 跨境消费者争端解决问题 |
2.3.1 传统管辖权在跨境电商中面临的困境 |
2.3.2 传统纠纷解决机制无法适应跨境电商的发展 |
第三章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现状及启示 |
3.1 美国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主要立法 |
3.1.1 消费者基本权利的主要立法 |
3.1.2 纠纷解决的相关规定 |
3.2 欧盟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主要立法 |
3.2.1 消费者基本权利的主要立法 |
3.2.2 纠纷解决的相关规定 |
3.3 国外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
第四章 完善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建议 |
4.1 完善对消费者基本权利保护 |
4.1.1 完善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 |
4.1.2 完善对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 |
4.1.3 建立对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保护 |
4.1.4 完善对消费者后悔权的保护 |
4.2 加强对跨境电子支付消费者权益保护 |
4.2.1 建立未经授权支付交易责任承担处理机制 |
4.2.2 完善客户备付金的管理 |
4.3 建立完备的跨境电商消费者权益纠纷解决机制 |
4.3.1 完善第三方平台申诉机制 |
4.3.2 建立完备的争议在线解决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蒙古国与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际研究现状 |
1.2.2 对蒙古国电子商务的研究现状 |
1.2.3 对中国电子商务的研究现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电子商务相关理论基础 |
2.1 电子商务的概念 |
2.2 电子商务的特点 |
2.3 电子商务的模式 |
2.4 电子商务对经济的影响 |
第三章 蒙古国和中国电子商务的现状 |
3.1 蒙古国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
3.1.1 蒙古国电子商务发展基本情况 |
3.1.2 蒙古国电子商务法律制度建设 |
3.1.3 蒙古国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建设 |
3.1.4 蒙古国电子商务支付环境建设 |
3.1.5 蒙古国电子商务人力资源供给 |
3.2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3.2.1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基本情况 |
3.2.2 相关法律制度建设 |
3.2.3 物流体系建设 |
3.2.4 支付环境建设 |
3.2.5 人力资源供需状况 |
第四章 中蒙电子商务发展对比分析 |
4.1 中蒙电子商务开展状况对比分析 |
4.1.1 中蒙电子商务开展规模情况对比分析 |
4.1.2 中蒙电子商务法律制度建设对比分析 |
4.1.3 中蒙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建设对比分析 |
4.1.4 中蒙电子商务支付环境建设对比分析 |
4.1.5 中蒙电子商务人力资源供需对比分析 |
4.2 蒙古国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2.1 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
4.2.2 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 |
4.2.3 支付环境存在的问题 |
4.2.4 人力资源供给不足问题 |
4.3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3.1 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
4.3.2 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 |
4.3.3 支付环境存在的问题 |
4.3.4 人力资源供需方面的问题 |
4.4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对蒙古国的启示 |
4.4.1 健全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制度 |
4.4.2 加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
4.4.3 完善电子支付环境 |
4.4.4 重视电子商务人力资源培养和吸纳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BX公司快速消费品B2B电商金融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借鉴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借鉴 |
2.1.1 平台经济理论 |
2.1.2 长尾理论 |
2.1.3 企业边界理论 |
2.1.4 交易成本理论 |
2.1.5 双边市场理论 |
2.1.6 中介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B2B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 |
2.2.2 B2B电子商务金融模式的发展 |
2.2.3 现有文献评述 |
第三章 快速消费品B2B电商模式下的金融需求分析 |
3.1 快速消费品B2B电商平台概述 |
3.1.1 B2B电商行业概述 |
3.1.2 快速消费品B2B电商平台的发展现状 |
3.2 快速消费品B2B电商平台模式分析 |
3.2.1 快速消费品B2B电商平台的角色组成 |
3.2.2 快速消费品B2B电商平台的交易模式 |
3.2.3 产业链平台的仓储物流模式 |
3.2.4 产业链平台的资金结算模式 |
3.3 快速消费品B2B电商平台支付结算需求分析 |
3.3.1 从用户角色分析 |
3.3.2 从支付金额分析 |
3.3.3 从结算模式分析 |
3.3.4 从付费模式分析 |
3.3.5 从支付终端载体形式分析 |
3.3.6 快速消费品B2B电商行业支付结算数据调研 |
3.4 快速消费品B2B电商平台融资需求分析 |
3.4.1 快速消费品B2B电商平台下游融资需求 |
3.4.2 快速消费品B2B电商平台上游融资需求 |
3.4.3 快速消费品B2B电商模式下融资服务导入的难点 |
3.4.4 快速消费品B2B电商平台在线融资案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BX公司快速消费品B2B电子商务的金融模式分析 |
4.1 BX公司发展现状 |
4.1.1 BX公司简介 |
4.1.2 BX公司主要业务产品 |
4.1.3 BX公司的目标市场定位 |
4.2 BX公司快速消费品B2B电商金融模式整体设计思路 |
4.2.1 监管合规前提 |
4.2.2 “在线闭环”模式 |
4.2.3 “数据金融”模式 |
4.2.4 “汇贷联动”模式 |
4.3 BX公司在线支付结算模式设计 |
4.3.1 B2B电商支付全链路框架 |
4.3.2 C端消费支付 |
4.3.3 B端供应链支付 |
4.3.4 平台账户系统 |
4.4 BX公司在线融资模式设计 |
4.4.1 产业联盟平台在线金融框架 |
4.4.2 C端消费金融 |
4.4.3 小b端小微金融 |
4.4.4 大B端供应链金融 |
4.4.5 在线融资的风险控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BX公司快速消费品B2B电商金融模式的盈利分析 |
5.1 盈利模式结构设计 |
5.2 支付服务盈利分析 |
5.2.1 支付服务收入因素 |
5.2.2 支付服务成本因素 |
5.3 融资服务盈利分析 |
5.3.1 融资服务收入因素 |
5.3.2 融资服务成本因素 |
5.4 其他服务盈利分析 |
5.4.1 数据保全服务 |
5.4.2 电子发票服务 |
5.4.3 其他衍生服务 |
5.5 BX公司收入测算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BX公司快速消费品B2B电商金融模式的风险控制分析 |
6.1 支付服务风险控制分析 |
6.1.1 资金二清风险控制 |
6.1.2 反洗钱风险控制 |
6.1.3 欺诈风险控制 |
6.1.4 拒付风险控制 |
6.1.5 系统风险控制 |
6.2 融资服务风险控制 |
6.2.1 政策风险控制 |
6.2.2 信用风险控制 |
6.2.3 操作风险控制 |
6.3 金融科技支撑 |
6.3.1 大数据科技 |
6.3.2 区块链技术 |
6.3.3 智能终端设备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协同运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方法及研究难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难点 |
第2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研究的相关概念 |
2.1.1 电子商务的概念、类型及发展 |
2.1.2 跨境电子商务的概念及特征 |
2.1.3 跨境电子商务的业务流程 |
2.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3 相关文献述评 |
2.3 理论基础 |
2.3.1 系统理论 |
2.3.2 协同理论 |
2.3.3 三维信用理论 |
2.4 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2.4.1 全球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现状 |
2.4.2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现状 |
2.4.3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趋势 |
第3章 跨境电子商务的信用问题研究 |
3.1 信用的概念及内涵 |
3.2 关于跨境电子商务信用的研究 |
3.2.1 跨境电子商务信用的涵义 |
3.2.2 跨境电子商务信用的特点 |
3.2.3 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中存在的信用问题 |
3.3 跨境电子商务信用流研究 |
3.3.1 跨境电子商务信用流的概念 |
3.3.2 跨境电子商务信用流的功能流向 |
3.4 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协同研究 |
3.4.1 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协同的理论研究框架 |
3.4.2 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协同多视角分析 |
第4章 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协同影响因素分析 |
4.1 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协同研究的必要性 |
4.1.1 信用协同问题的提出 |
4.1.2 信用协同研究的必要性 |
4.2 跨平台协同下跨境电子商务消费者信用感知的研究 |
4.2.1 平台协同研究 |
4.2.2 信用感知的维度研究 |
4.3 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协同影响因素分析与假设提出 |
4.3.1 指标选取 |
4.3.2 假设提出 |
4.4 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协同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4.1 调查问卷的发放 |
4.4.2 调查问卷结果及分析 |
4.4.3 实证分析结果 |
4.5 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协同影响因素研究结论 |
第5章 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协同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 跨境电子商务与信用协同体系的相互关系 |
5.2 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协同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5.3 基于跨境电子商务信用流的协同体系指标选取原则 |
5.4 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协同体系指标选取的来源 |
5.4.1 基于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企业 |
5.4.2 基于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业务 |
5.4.3 基于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
5.5 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协同体系指标选取 |
5.5.1 交易信用协同指标选取 |
5.5.2 信用信息协同指标选取 |
5.5.3 服务信用协同指标选取 |
5.5.4 管理信用协同指标选取 |
5.6 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协同体系构建总结 |
第6章 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协同体系及运行机理研究 |
6.1 系统动力学的相关介绍 |
6.1.1 系统动力学理论的起源 |
6.1.2 系统动力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
6.1.3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特点 |
6.2 基于跨境电子商务信用流的协同体系因果关系分析 |
6.2.1 概念模型 |
6.2.2 因果关系分析 |
6.2.3 信用协同指标体系总因果关系分析 |
6.3 重要指标的选取及其权重计算 |
6.3.1 专家打分法简介 |
6.3.2 专家问卷的发放及回收 |
6.3.3 专家打分结果的处理 |
6.3.4 重要体系指标的选取及权重 |
6.4 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协同运行机理仿真模型的构建 |
6.4.1 模型假设 |
6.4.2 系统动力学流图 |
6.4.3 仿真模型变量的确定 |
6.4.4 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协同体系运行机理仿真模型方程 |
6.5 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协同运行机理仿真模型检验 |
6.5.1 模型方程的完整性检验 |
6.5.2 模型方程的量纲一致性检验 |
6.5.3 模型方程的敏感性检验 |
6.6 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协同运行机理的仿真分析 |
6.6.1 模型仿真研究背景和目的 |
6.6.2 数据选取及准备 |
6.6.3 模型的仿真结果分析 |
第7章 案例分析与对策建议——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
7.1 京津冀地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环境PEST分析 |
7.1.1 京津冀地区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政治环境 |
7.1.2 京津冀地区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经济环境 |
7.1.3 京津冀地区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
7.1.4 京津冀地区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技术环境 |
7.2 基于模型原因曲线的分析及对策 |
7.2.1 跨境客户满意度曲线分析及对策 |
7.2.2 第三方机构信用评级曲线分析及对策 |
7.2.3 跨境市场占有率曲线分析及对策 |
7.2.4 跨境被投诉率曲线分析及对策 |
7.2.5 累计跨境金额增长率曲线分析及对策 |
第8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限制与研究展望 |
8.3.1 研究限制 |
8.3.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参考文献 |
后记 |
(5)Y公司跨境电商业务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相关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一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一节 跨境电商相关概念 |
一、电子商务 |
二、跨境电商 |
第二节 企业竞争战略及竞争优势相关理论 |
一、企业战略理论 |
二、竞争战略理论 |
三、竞争优势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Y公司跨境电商业务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Y公司概况 |
第二节 Y公司跨境电商发展状况 |
一、跨境电商发展历程 |
二、跨境电商运营现状 |
三、跨境电商管理现状 |
第三节 Y公司跨境电商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商品通关及税收问题 |
二、商品的跨境支付问题 |
三、跨境物流发展协同性差 |
四、售后问题严重掣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Y公司跨境电商业务的战略环境分析 |
第一节 Y公司跨境电商发展的PEST分析 |
一、政治环境分析 |
二、经济环境分析 |
三、社会环境分析 |
四、技术环境分析 |
第二节 Y公司跨境电商发展的SWOT分析 |
一、优势分析 |
二、弱点分析 |
三、机会分析 |
四、威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Y公司跨境电商发展战略选择与实施策略 |
第一节 Y公司跨境电商战略目标 |
第二节 Y公司跨境电商战略重点 |
第三节 Y公司跨境电商战略实施步骤 |
一、合理定位目标客户 |
二、制定多元市场推广方案 |
三、形成平台产品供应链 |
四、建构国内外仓储及物流平台 |
五、完善售后相关服务链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Y公司跨境电商战略发展的保障性因素 |
第一节 信息化基础设施保障 |
第二节 仓储条件及物流体系保障 |
一、完善国内仓储设施建设 |
二、合理扩展“保税仓”及“海外仓”建设 |
三、提高物流信息沟通效率 |
第三节 跨境电子商务人才保障 |
一、优化配套跨境电商配套服务 |
二、提高跨境电商人才培训力度 |
三、合理建构企业文化保障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演化博弈的电商生态系统内在协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1.2.1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2.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商业生态系统相关研究 |
2.2 电商生态系统相关理论与综述 |
2.3 演化博弈论相关研究现状 |
2.4 电子商务信用和信任机制相关研究 |
2.5 协同机制相关理论 |
2.5.1 协同机制 |
2.5.2 协同机制的特点 |
第三章 电商生态系统内在协同机制的构建 |
3.1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生态结构 |
3.1.1 个体 |
3.1.2 种群 |
3.1.3 群落 |
3.1.4 电商生态系统 |
3.2 电商生态系统的特性分析 |
3.2.1 电商生态系统的系统性分析 |
3.2.2 电子商务系统的生态性分析 |
3.3 系统结构合理程度和种群互动关系 |
3.3.1 电商生态系统的系统结构合理程度 |
3.3.2 电商生态系统种群互动关系 |
3.4 电商生态系统内在协同机制的构建 |
3.4.1 领导种群主导机制 |
3.4.2 合作关系机制 |
3.4.3 运行保障机制 |
3.4.4 利益平衡机制 |
3.4.5 信息共享机制 |
3.4.6 监管评价机制 |
第四章 电商生态系统中内在协同演化博弈 |
4.1 演化博弈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
4.1.1 演化博弈论 |
4.1.2 适用性分析 |
4.2 电商生态系统种群内协同竞争演化博弈 |
4.2.1 模型构建 |
4.2.2 演化稳定策略及动态演化过程 |
4.2.3 策略分析 |
4.3 电商生态系统种群间互惠共生演化博弈 |
4.3.1 模型构建 |
4.3.2 演化稳定策略及动态演化过程 |
4.3.3 策略分析 |
4.4 核心种群间三方演化博弈分析 |
4.4.1 电商平台监管下的商家和消费者间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4.4.2 三方博弈的复制动态方程及演化稳定策略 |
4.4.3 数值模拟和仿真分析 |
第五章 案例分析与讨论——以阿里巴巴生态系统为例 |
5.1 案例介绍 |
5.2 案例分析 |
5.2.1 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结构模型 |
5.2.2 阿里巴巴生态系统协同演化整体分析 |
5.3 案例讨论 |
5.3.1 关系协同机制 |
5.3.2 利益协同机制 |
5.3.3 信息协同机制 |
5.3.4 运作协同机制 |
第六章 促进电商生态系统内在协同运行的建议 |
6.1 加强深层次协同关系 |
6.2 完善利益分享协同机制 |
6.3 加强信息共享协同能力 |
6.4 强化运作协同机制 |
6.5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
第七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电子商务中第三方金融支付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电子商务中第三方金融支付的现存问题 |
1. 管理沉淀资金不合理 |
2. 盈利模式过于单一 |
3. 缺少准入的法律界定 |
4. 洗钱套钱现象泛滥 |
二、电子商务中第三方金融支付问题的应对举措 |
1. 建立第四方金融支付监督部门 |
2. 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
3. 规范准入的法律界定 |
4. 网络支付实名认证 |
三、结语 |
(8)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2 跨境电子商务概述 |
2.1 跨境电子商务概念及特征 |
2.1.1 跨境电子商务的概念界定 |
2.1.2 跨境电子商务的特征 |
2.2 跨境电子商务的法律关系 |
2.2.1 跨境电商消费者与跨境电商经营者的法律关系 |
2.2.2 跨境电商经营者与跨境电商平台的法律关系 |
2.2.3 消费者与跨境电商平台的法律关系 |
2.3 跨境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域外立法现状 |
2.3.1 欧盟跨境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 |
2.3.2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立法 |
3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中消费权益保护的立法现状分析 |
3.1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主要法律规范 |
3.2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缺陷 |
3.3 对《电子商务法(草案)》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规定的简单评价 |
4 跨境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的主要法律问题 |
4.1 消费者基本权利问题 |
4.1.1 消费者知情权 |
4.1.2 消费者隐私权保护问题 |
4.1.3 消费者评论权保护问题 |
4.2 跨境电子支付问题 |
4.2.1 未经授权的资金划拨 |
4.2.2 客户备付金的管理问题 |
4.3 跨境消费者争议解决问题 |
4.3.1 传统管辖权在跨境电商中面临的挑战 |
4.3.2 纠纷解决机制无法适应跨境电商发展的需要 |
5 完善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对策 |
5.1 完善对消费者基本权利保护 |
5.1.1 建立注册认证审批制度 |
5.1.2 完善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 |
5.1.3 完善对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 |
5.1.4 建立对消费者评论权的保护 |
5.2 加强对跨境电子支付消费者权益保护 |
5.2.1 建立客户未经授权支付交易责任承担处理机制 |
5.2.2 完善备付金管理机制 |
5.3 建立完备的跨境电商消费者权益纠纷解决机制 |
5.3.1 第三方平台申诉机制的必要性 |
5.3.2 建立完善的新型在线纠纷解决机制 |
5.3.3 加强国际合作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与实验方案 |
2 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模式概述 |
2.1 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模式相关概念 |
2.1.1 商务模式 |
2.1.2 电子商务模式 |
2.1.3 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 |
2.1.4 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模式的含义 |
2.2 交易成本理论 |
2.3 价值链理论 |
2.4 电子商务的流程框架 |
3 跨境农产品电商主流模式分析 |
3.1 销售模式 |
3.2 购买模式 |
3.3 业务模式 |
3.4 物流模式 |
3.4.1 邮政业务和国际快递 |
3.4.2 第三方物流模式 |
3.4.3 垂直类农产品跨境批发零售平台模式 |
3.4.4 口岸主导型物流模式 |
3.5 通关模式 |
3.5.1 一般贸易通关模式 |
3.5.2 灰色通关模式 |
3.5.3 跨境电商通关模式 |
3.6 跨境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 |
3.6.1 农产品供应链的基本结构及其关系(理论)解释 |
3.6.2 跨境视角的农产品供应链结构和流程 |
3.6.3 跨境农产品供应链的总体特征 |
4 案例分析 |
4.1 中粮我买网的基本情况 |
4.2 我买网的销售模式 |
4.3 我买网的购买模式 |
4.4 我买网的业务模式 |
4.5 我买网物流模式 |
4.6 我买网通关模式 |
4.7 对我买网评价及建议 |
5 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阻碍与建议 |
5.1 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阻碍 |
5.1.1 消费者习惯问题 |
5.1.2 交易信用安全问题 |
5.1.3 支付问题 |
5.1.4 物流问题 |
5.1.5 人才问题 |
5.2 对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建议 |
5.2.1 信息安全 |
5.2.2 支付问题 |
5.2.3 物流问题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用和信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2.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2.2 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主要的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和基础理论 |
2.1 相关文献研究 |
2.1.1 基本概念的研究 |
2.1.2 信任机制和信用评价的研究 |
2.1.3 电子商务信用和信任机制的研究 |
2.1.4 比特币和区块链的研究 |
2.2 电子商务信用和信任机制的相关概念分析 |
2.2.1 信用和信任机制的相关概念分析 |
2.2.2 电子商务相关概念分析 |
2.2.3 电子商务信用和信任机制相关概念分析 |
2.3 信用和信任机制的经济理论分析 |
2.3.1 古典经济学和信用问题分析 |
2.3.2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信用问题分析 |
2.3.3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信用问题分析 |
2.3.4 基于博弈论的信用问题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子商务环境下信任机制研究 |
3.1 电子商务信用和信任机制问题分析 |
3.2 基于第三方支付的电子商务信任机制 |
3.2.1 基于第三方支付的电子商务信任机制 |
3.2.2 第三方支付信任机制的博弈分析 |
3.2.3 第三方支付机制存在的问题 |
3.3 基于保险的电子商务信任机制 |
3.3.1 电子商务中的保险 |
3.3.2 信用保证保险 |
3.3.3 构建基于保险的电子商务信任机制 |
3.4 基于惩罚机制的电子商务信任机制 |
3.4.1 基于ODR的电子商务信任机制 |
3.4.2 典型纠纷调解平台 |
3.4.3 我国网络交易ODR系统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子商务环境下信用评价体系研究 |
4.1 电子商务信誉评价和信用评价 |
4.1.1 信用评价 |
4.1.2 电子商务信誉评价和信用评价 |
4.2 电子商务信誉评价模型 |
4.2.1 现有的电子商务信誉评价系统 |
4.2.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4.2.3 构建电子商务信誉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4.3 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模型 |
4.4 电子商务信用标识 |
4.4.1 欧美各国的电子商务信用标识 |
4.4.2 国内的电子商务信用标识 |
4.4.3 电子商务网络信用标识的改进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自主信用模型 |
5.1 区块链技术 |
5.1.1 比特币 |
5.1.2 比特币的相关技术 |
5.1.3 区块链的价值分析 |
5.2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自主信用模型 |
5.2.1 构建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自主信用 |
5.2.2 区块链自主信用的成本分析 |
5.2.3 基于区块链自主信用的电子商务信用应用 |
5.2.4 构建基于区块链信用的P2P电子商务系统 |
5.3 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金融信用模型 |
5.3.1 互联网金融 |
5.3.2 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分析 |
5.3.3 现有的P2P网贷系统分析 |
5.3.4 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P2P信用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社会信用模型 |
6.1 社会信用体系 |
6.1.1 社会信用 |
6.1.2 国外的社会信用模式 |
6.2 互联网+社会信用模式分析 |
6.2.1 互联网+社会信用 |
6.2.2 互联网+社会信用模式分析 |
6.3 基于区块链的社会信用模型 |
6.3.1 区块链社会信用 |
6.3.2 构建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社会信用系统 |
6.4 互联网信息的信用体系 |
6.4.1 互联网信息的信用 |
6.4.2 构建基于区块链的学术信息评价系统 |
6.5 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的自组织系统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本文研究结论和展望 |
7.1 主要的研究结论 |
7.2 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对电子商务中网上支付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跨境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 陈依依. 广西大学, 2020(07)
- [2]蒙古国与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比较研究[D]. 瑟棱格.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3]BX公司快速消费品B2B电商金融模式研究[D]. 陈勇锋.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4]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协同运行机理研究[D]. 李顺东.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5]Y公司跨境电商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 王晗. 黑龙江大学, 2019(05)
- [6]基于演化博弈的电商生态系统内在协同机制研究[D]. 王向向.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7]电子商务中第三方金融支付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金鼎. 商场现代化, 2018(20)
- [8]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D]. 赵梦辉. 重庆大学, 2017(04)
- [9]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模式研究[D]. 张吉源.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4)
- [10]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用和信任机制研究[D]. 杨兴寿.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