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报纸 新面貌——对传统主流报纸改革的观察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晨[1](2021)在《从宁波老报纸看天然舞台戏曲活动(1938-1949)》文中提出
张雷[2](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张学霞[3](2019)在《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文中研究表明当下国内外传播学研究中空间转向研究已成为一种显现的趋势。其中,传播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问题、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成为空间转向研究中的焦点问题。本研究为顺应传播学空间转向研究态势,同时也为推动中国区域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推动宁夏新闻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选取宁夏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空间,选取1926年-2018年这近百年的历史时长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时间,重点考察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演进的动力机制,结构性特征,内部要素之间的互动性关系,以及它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和民族融合等方面的功用。本研究拟解决如下问题:如何从特殊性入手追求普遍性?如何在强调地方大众传播经验的同时,提炼出地方大众传播网络在推动和促进国家一体化发展方面的作用机制,实现对求异之上的求同的理解?本文共五章。整体而言,梳理了 1926-2018年间宁夏主要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呈现了它们发生、发展的脉络,展现了其中部分媒体消失、消亡、断裂发展的场景。采用了历时性、结构性的视角,融合了历史学、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知识,以文献为基础,勾勒出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生成与演进的全程、全貌,构建出不同历史阶段中宁夏四种大众传播网络模型。绪论。此部分阐明了选题背景、选题缘由、研究思路、研究意义和研究的问题。对国内外研究做了综述,评析了宁夏新闻传播的研究现状。还界定了核心概念,说明了研究方法、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和研究的不足之处。此部分回答了为什么要研究这个命题,采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力图达到什么样的研究目标。第一章。本章展现了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和这一空间内存在的多民族社会关系。展现了 1926-1949年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提炼出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阐释了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生成的历史意义,并概括指出了制约这一时期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第二章。本章阐明了 1949-1979年间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的缘由和过程,阐释了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呈现了这一期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分析了媒体制度、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和制约作用。第三章。本章展现了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认为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以及民族团结形象有着重大的建构作用。同时剖析了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第四章。本章展现了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多层次、多类别、多媒介形态、多元力量混杂交织的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的四个结构性特征。剖析了媒介融合的概念和中国媒体融合、宁夏媒体融合的现状。剖析了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以及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影响。结论与展望。本文发现,有三种主要因素推动和促动了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的生成与演进。是权力贯穿于大众传播网络演进的始终,并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国家统一性的制度安排为它的生成与演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基础设施的配置和技术的发展创新成为宁夏大众传播网络不断演进的强劲驱动力。本文还发现,宁夏大众传播网络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以及多民族融合等方面,在反映、形塑和建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形象和地方形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呈现出以下四个结构性特征。它具有极不稳定-相对不稳定-比较稳定—又开始不稳定的发展特征。同时,它还具有结构上的发展不平衡特征,层级上的汇集性和类别上的分散性特征,以及网络横向间弱连接性等特征。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与演进对当下的启示:未来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必将是不同媒介并立共存、相互转化的过程。媒体融合能够促进传播网络之间的融通和连接。最后,媒体传播网络与政务系统传播网络和自媒体传播网络之间的竞争将加剧。
陈燕[4](2019)在《《常熟日报》文化报道分析(2013-2018年)》文中研究表明传承和保护文化是大众传媒的功能之一。地方主流媒体做好地方文化报道,是传承特色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履行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同时,深挖地方文化资源、做好文化类报道,也是报纸塑造独特文化品格、增强竞争力的需要。本文聚焦县域媒体《常熟日报》的文化类报道,以之为典型案例,点面结合进行深入剖析解读。2013年,常熟市政府出台《常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30)》,并印发《常熟市文化产业发展三年提升计划(2013~2015》。《常熟日报》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从这一年开始明显加大了文化报道的数量、规模,并创新方式。论文对2013年至2018年这6年来报纸文化类报道进行分类分析,探讨媒体与地方文化的相互关系,提出媒体对地方文化的传播策略。论文在绪论部分阐明本项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已有的相关研究,并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方法。主体部分梳理了《常熟日报》2013年至2018年对常熟地方文化的构建与传播,归纳报纸对地方文化的呈现方式;同时对《常熟日报》文化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总结特点;在前面个案研究的基础上,论文还深入探讨地方主流报纸对地方文化报道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结语部分总结了论文的基本观点,对地方报纸如何做优做深地方文化报道,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等作出展望。本文研究认为,《常熟日报》在地方文化报道的选材、制作上有其独到之处,注重将重大事件通过系列化、专题化报道进行议程设置。文化类深度报道能深挖本地文化资源,为受众提供全面视角,引导舆论走向。但《常熟日报》在文化报道中也存在不足,包括新闻报道形式不丰富,开掘度不够;文化专版频次不稳定,品牌力缺乏;新媒体用户粘度低,传播力偏弱;副刊新闻性不高,历史题材挖掘不深等。笔者针对这些问题,并综合对同类纸媒的观察,提出了一些对策:要深挖文化资源,坚持纸媒内容优势,突出新闻要素,强化栏目品牌,做精做强新媒体;要将地方文化报道和本土化的服务充分结合,提高受众粘度;副刊也要从优化题材、调整作者队伍、做优特色版面等方面着手,形成地方特色。
梁燕[5](2017)在《言语行为理论视野下当前我国报纸新闻语用失误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闻语言作为社会信息流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承载着信息传播、舆论表达与政策宣传的任务。尤其是主流报纸新闻语言,作为传媒语言的中坚力量,往往影响着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举止。以言语行为理论视角,结合我国当前社会文化语境,从新闻传播主体的言语动机、言语态度、言语表达等层面探讨当前我国报纸新闻语言运用中的失误现象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报纸新闻语用失误的具体表现、成因、以及新闻语用失误的影响,以期帮助新闻媒体规范报刊用语,构建和谐新闻语言生活。全文主要从言语行为理论视角,结合语用学和新闻学相关概念,运用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描写阐释法,以2008年以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京报》、《南方日报》的新闻文本为语料展开研究。全文主要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依赖的两个理论基础“言语行为”理论和语用失误,重在探讨言语行为理论对语用失误的启示。第二章结合当前我国社会语境,分别从语言信息的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介绍报纸新闻语言的特点。第三章是报纸语料分析,通过对《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京报》、《南方日报》四份报纸样本中的语用失误现象进行统计和分析,概括当前我国报纸新闻语用失误的表征,包括暴力言语行为、歧视言语行为、冷漠和恭维言语行为以及过度言说和不言说四个方面。第四章结合我国当前报纸新闻语言的言外语境、言语主体的言语意图、言语主体的道德伦理,以及言语方式的表达因素探讨新闻语用失误的成因。第五章及结语部分介绍新闻语用失误对新闻传播效果以及和谐新闻语言生活的影响,并对规避新闻语用失误的消极影响提出几点思考。
余丽蓉[6](2014)在《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报纸开始将自己的内容搬上互联网、创办报纸电子版以来,中国报业的新媒体转型拉开大幕。这次转型,是中国报业面对数字技术所塑造的新媒体生态及由此带来的传媒大变局而作出的生死存亡选择。新媒体的崛起使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媒体受到极大冲击,在此背景下“报业消亡论”在全球范围内尘嚣直上。近二十年间,中国报业和欧美报业一样,一直在努力“自救”,寻求转型。报业转型有很多方向和路径,但其中非常重要的“自救”方式就是传统报业向新媒体转型。这种转型,不仅利用新媒体技术,而且采取与新媒体互动融合、甚至将自身媒介存在形态转变为新媒体的方式,重塑报纸媒介形态和业务形态,推动报纸出版方式和经营模式的转变,乃至整个报业产业形态的升级。然而,中国报业的新媒体运作虽动作频频、勇于探索,但总体上来看并未获得成功,以致出现了所谓“报人办网,十年不成”的说法,转型至今仍停留于初级阶段。近几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新媒体不断创新,其对传统媒体的替代步伐加快,使得中国报业再一次面临“历史性拐点”。本研究由此出发,对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过去发展历程、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一番相对全面的分析,尤其对新的媒介生态下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发展前景问题做出重点探讨,希望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具有一定创见性的意见和建议。本研究认为,从媒介生态的角度来看,新媒体比传统媒体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在较大范围内和很大程度上,新媒体产业模式将替代传统媒体产业模式。传统报业向新媒体转型,绝不是进行简单的媒介形态更新和媒介渠道数字化延伸,也不是在改良式的报网互动和报网融合思维下即可实现。中国报业应在思想观念上具备互联网思维,在角色定位上成为新媒体阵营中的一员,在运营机制和经营策略上遵循新媒体运作规律,在体制上创新突破以实现与新媒体市场的对接,才有可能化解危机、重获新生。按照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内在逻辑,包括绪论在内,全文共分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绪论。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多年而未获成功的现实是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在介绍该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意义,辨析了与本研究相关的几组重要概念,并对当前国内外与本研究选题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简要评述,同时勾勒出本研究的基本框架,提炼出几个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二章,新媒体的崛起与传统报业的嬗变。本章对新媒体的崛起与传统报业在新媒体冲击下面临的生存危机进行全面阐述,认为传统报业应积极寻求向新媒体转型,实现自我嬗变。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媒体,给中国传统报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面对生存危机,报业必须顺应传媒环境新变化,走上新媒体转型之路,而且转型也在各方面具备现实条件。第三章,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历程与现状。本章对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基本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并对转型至今的发展现状及特点进行了描述。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主要分为发端、勃兴、提速和全面探索四大阶段,现状特点集中表现为两个:一是转型在局部范围获得一定成效,二是转型演进到关键时期,亟待升级再造。第四章,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秉承前一章的思路,本章对中国报纸新媒体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提炼和概括,并对这些问题的出现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在整体战略规划上、理念和方式上、商业模式上都存在一些重大问题,导致报业新媒体发展陷入困局,整体缺乏市场竞争力。其原因既来自于报业自身,也与外部体制环境不佳和产业环境变化有关。第五章,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发展方向:战略升级。针对前文提出的转型问题,本章探讨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未来发展方向,指出如果要走出困境,转型必须进行战略升级。战略升级可以从观念转型、战略定位调整、转型路径选择和体制适度突破四个方面展开。第六章,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战略升级的立体化策略。在上一章探讨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战略升级的基础上,本章尝试提出一些具体转型策略。本章抓住转型中的几个核心点——内容生产、媒体运营方式、盈利模式,提出了内容产品创新、平台化运营和多元化盈利的立体化策略,包括影响报业探索新媒体盈利模式的一个关键问题——版权问题。
李文邦[7](2014)在《青年毛泽东编辑实践与编辑思想研究(1918-1927)》文中指出青年毛泽东不仅是一个极具组织才干的革命活动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革命宣传家。本文主要利用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研究了青年毛泽东的编辑实践与编辑思想。编辑实践是青年时期毛泽东革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毛泽东的编辑实践可以分为三部分:报刊、图书和资料、其他形式的编辑实践。青年时期(1918-1927),毛泽东编辑的报刊有《湘江评论》、《新湖南》、《政治周报》、《湘潭教育促进会会报》,创办了《新时代》,协办了《湖南通俗报》。他编辑的资料有《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新民学会会务报告》,主编的图书有《农民问题丛刊》。其他形式的编辑实践包括:创办平民通讯社、创办文化书社、参与《大公报》的编撰活动、为《广东省党部代表大会会场日刊》撰写发刊词。在不同时期毛泽东的编辑实践具有不同的特点,青年毛泽东编辑实践的主要特点是:(1)编辑的刊物宗旨鲜明,编辑实践具有明确的目的性。(2)编辑实践紧密联系现实政治,为革命事业服务。(3)编撰合一,身兼多职。青年毛泽东编辑的刊物语言简洁,思想进步,影响深远。青年毛泽东的编辑思想主要是:(1)改造中国与世界。(2)从实际情况出发,用事实说话。(3)建立统一战线。青年毛泽东编辑思想是青年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实践影响了青年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王敏芝[8](2014)在《1990年代以来中国媒介文化生产的体系性嬗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媒介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最新样态,在现代生活中显示出愈来愈强大的影响力。在文化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当代的媒介文化生产既具在全球化语境中的现代特征,又具备中国社会与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如何理解当代中国媒介文化及其生产,是媒介文化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基础性认识,更是媒介文化研究本土化的重要课题。总体而言,学界对媒介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核心议题之上:其一,何为媒介文化?这是媒介文化研究研究的前提性认识,是媒介文化研究的逻辑起点;其二,媒介文化与日常生活。媒介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正越来越明显地显现为大众日常生活的构成性要素,它为大众提供日常文化消费、创造新的文化体验,表现出对日常生活的强大作用;其三,媒介文化与消费社会。媒介文化的诞生与消费社会及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有密不可分的关联,而在消费社会形成和消费主义文化推广的过程中,大众媒介的作用不可小觑;第四,媒介文化及其内在权力关系分析。媒介文化作为理解当代社会的重要维度之一,其内在蕴含的权力结构是媒介文化意义生成的根本性规定,因此,对媒介文化内在权力关系的认识是媒介文化研究更加深入的结果;第五,媒介文化与身份建构。在现代社会,大众媒介体现出一种非常强大而重要的功能即对大众身份和文化认同的建构,其功能显现比之前任何一种文化形式都要强烈,原因在于,现代人就生活在媒介文化主宰的环境中且无法摆脱其包围和诱惑。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领域改革的深入进展、媒介技术条件的进一步推进和文化领域的整体转向,媒介文化迅速兴起兴盛并成为许多人文社会学科关注的焦点,构成对中国社会大众文化整体研究的基本路径之一。同时,媒介文化生产从宏观层面的文化体制与管控理念到中观层面的生产机制与生产逻辑、再到微观层面的话语生产方式与产品形态,都发生着调整、嬗变与更新。本文重点关注并阐释这种嬗变中最关键与核心的表征,以促进对当代媒介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媒介文化生产在整体演进的过程中也呈现出阶段性特点,从80年代审美主义文化生产转向消费主义文化生产的过程中,视觉化、景观化和狂欢化可以被视为媒介文化生产在不同阶段与不同程度上的特征体现。视觉化文化生产诉诸大众观感、景观化文化生产为必要手段、而狂欢化文化生产则成为媒介文化生产的整体心态,三种特征在阶段性演化的过程中汇流并在当下媒介文化生产领域中构成一种极度复杂的存在。从媒介文化生产的运作机制层面观察,中国当代媒介文化生产从既有的单一政治主导运作转向政治与市场双重主导下的联动运作机制。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换影响到媒介文化生产的生产逻辑也发生根本性扭转。同时,当代媒介文化生产在被纳入到更为复杂联动性运作机制之后,也必然导致媒介文化呈现政治化、市场化、政治市场化等多极样态。从媒介文化生产内部的权力结构的角度观察,1990年代以来的媒介文化生产表现出两种嬗变的趋势与方向,即权力斗争中的“政治协商”与“商业收编”。一方面,政治主导性权力因素以新的、协商的方式延续其文化领导权,另一方面,商业力量不断在媒介文化生产中体现强大威力并不断拓展其控制空间。如何在政治权力与商业权力的“双重霸权”下保护文化生产的超越性,是值得深思的重要话题。总体而言,1990年代以来中国媒介文化生产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体系性的更新,其中复杂性与转型性特征非常明显。媒介文化生产层面的联动机制与内部权力结构的双重控制性也决定了当代媒介文化生产的中国特色。如何为媒介文化生产提出更合理的价值期许,成为当代媒介文化研究的最终落脚点。也许,彰显与建设媒介文化生产中的公共性与人文性是途径之一。
向熹[9](2013)在《市场力量推动报业变革的效能与极限 ——《南方周末》战略性变革的案例研究(2001-2011)》文中提出2002年,我国启动“文化体制改革”,中国报业的市场化进程也全面加速;2012年,因媒体格局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报业出现行业性下滑;其间的十余年是中国报业发展的特定阶段,在这个特定阶段,市场力量成为中国报业变革的主要推动力。而市场力量如何作用于中国报业变革?市场力量推动中国报业变革的效用如何体现?市场推动中国报业变革的力量极限在哪里?本研究针对这些问题展开。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用“个案研究”法,以《南方周末》为研究对象,本文试图通过“复盘”一份代表性报纸在2001年至2011年间五次战略性变革的成败来为上述问题求解,即以案例研究成果来回答普遍性问题。本文由六章和“结语”组成,第一章导论,对论题及产生的背景、既有研究、研究方法、逻辑结构等进行论述。第二章至第五章,对《南方周末》成功的四项战略性变革进行案例研究,从“品牌”、“商业模式”、“规模”、“多元化”等四个角度论证市场力量在推动报业变革上如何产生效用及产生怎样的效用。第六章,对《南方周末》未达到目标的“拓展话语边界”战略性变革进行案例研究,论证市场在推动报业变革上的力量极限。“结语”部分,延伸论述了对本研究的两点认识,即“实践价值有局限性,历史价值大于未来价值”,“研究市场力量的极限不仅对报业变革有意义,还有在其他领域继续研究的价值”。本文对《南方周末》在特定阶段的发展有解释意义,并保存了一批有价值的原始资料和数据;案例呈现的《南方周末》对如何“提升市场化水平”、“走裂变发展之路”、“追求内容专业化、队伍职业化”、“变革商业模式”、“迎接新媒体挑战”、“寻找话语空间”等报业共性问题的思考与实践对行业有范本价值;本研究提出的市场力量的效用与极限问题,有继续研究的价值。
武媚[10](2013)在《报纸层级化与新视觉化研究》文中认为在新的受众环境和媒介环境中,人们的审美观念、信息接受习惯发生了改变,信息传播的渠道更多元,更新速度更快,便携式的移动终端和无处不在的无线网络为人们脱离新闻纸提供了更多理由。报纸要想继续生存,必须积极适应现代读者,改进信息呈现方式和设计思维。近年来,一些报纸锐意改进,尝试打破传统模式,使用各种可能的手段提升报纸的易读性和悦读性,国内报纸设计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亦即“设计驱动的报纸”。报纸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体现出“层级化”和“新视觉化”的设计趋势。报纸层级化是指报纸将当天庞杂的信息根据重要程度设置为不同的信息层级,层层深入,不断拓展,对读者产生有效的提示、指引和帮助阅读的作用。层级化效仿了网络的超链接方式,将新闻文本拆分、解构,成新的信息架构。一份报纸当中,可在“封面→内页”/版面内部/文章内部三个层面上分别形成各自的层级格局,每个层级的信息都相对独立且完整。其内容编排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文章堆砌,借鉴网络层层递进的信息推送方式,创造性地以“层级化”的方式呈现信息。层级化使报纸内容在量上呈现一个正金字塔状,在重要程度和关键性上则是一个倒金字塔结构,重要性依次递减。层级化使报纸改变了传统的逐页、逐条、逐字阅读的线性模式,改为立体的、垂直的阅读,体现了对现代读者新的阅读思维的尊重。报纸新视觉化是指报纸设计立足于对新闻内容的理解,在强调准确和完整表达新闻内容的前提下,追求“界面可视化”,为读者提供全新的看报视角和报纸阅读体验。新视觉化自然而然地把文本内容融入版面设计,通过文字图像化、新闻图解化、造型法、集纳整合法、灵活多变的页面布局等手段实现新闻内容的精彩呈现,而不是机械地堆砌稿件和图片,单纯地追求多而大的图片,以及盲目追求视觉冲击力.这种设计充分利用了版面艺术和新闻编排艺术,告别了旧的排版、组稿思维。层级化和新视觉化二者看似分离,实则内在联系颇为密切:它们是一个整体理念,都属于信息呈现的话题;二者作为报纸信息呈现的两个方面,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层级化的内容安排能够给视觉化的版面设计更多施展的空间,而以视觉化的思维去设计版面,又能够服务于信息的层级化,为信息分层提供更多的选择。报纸的层级化是针对报纸的文本、内容层面而言的,视觉化是针对版式、形式层面来说的,因此二者刚好契合了现代报纸“新闻设计师”在内容和美术设计上的双重功能。报纸层级化和新视觉化是报纸利用自身优势作出的积极改变,是报纸突围的一条好出路。
二、老报纸 新面貌——对传统主流报纸改革的观察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报纸 新面貌——对传统主流报纸改革的观察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
参考文献 |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选题缘由、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缘由 |
三、研究思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现状评析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报纸传播初占主导地位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26-1949) |
第一节 历史沿革中的宁夏及其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
一、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以及初始形成 |
二、宁夏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
第二节 1926-194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中山日报》《贺兰》等报刊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为期几个月的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
第三节 报纸传播网络初占主导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呈现 |
一、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和构建生成的历史意义 |
二、制约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 |
第二章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49-1979) |
第一节 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
一、独特的空间再生产: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
二、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 |
第二节 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1949-1979年间宁夏6份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
三、电视新闻传播实践 |
第三节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剖析 |
一、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
二、媒体制度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 |
三、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制约与支撑 |
第三章 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79-2003) |
第一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实践 |
一、以党报为首、以其他报纸为补充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宁夏无线广播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三、宁夏无线、有线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 |
四、1998-2003年间宁夏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
第二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逐层呈现 |
一、多元报纸传播网络 |
二、无线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广播传播网络 |
三、有线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电视传播网络 |
四、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媒体传播网络 |
第三节 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分析 |
一、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
二、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形象的重大建构 |
三、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 |
第四章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2003-2018) |
第一节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宁夏以党报为首、以都市报为重要支撑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广播、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和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2003-2018年间宁夏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以新闻网站和手机报为代表的宁夏新媒体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
二、以媒体微博、媒体微信为代表的宁夏新新媒体的发展及问题 |
第三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解析和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 |
二、宁夏大众传媒在媒介融合面向中的探索与实践 |
第四节 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的逐层呈现 |
一、宁夏报纸传播网络中都市报的影响力渐次衰退 |
二、广播、电视传播网络不再居于主导位置,影响力不断收缩 |
三、新媒体传播网络曾迅速发展,不断扩张,现在又逐渐归于平淡 |
四、新新媒体传播网络不断应用新媒介,影响力却始终有限 |
第五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全景式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 |
一、整体性结构特征 |
二、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双重影响 |
三、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冲击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当代启示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表清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常熟日报》文化报道分析(2013-2018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国内报纸的文化报道相关研究 |
二、关于地方文化的媒介塑造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研究方法 |
一、研究设计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常熟日报》对地方文化的构建与传播 |
第一节 常熟地方文化界定 |
一、关于常熟地方文化的文献资料 |
二、常熟地方文化的概念 |
第二节 《常熟日报》新闻版对地方文化的构建与传播 |
一、《常熟日报》新闻版文化类报道栏目和做法 |
二、《常熟日报》新闻版对地方文化的构建与传播 |
第三节 《常熟日报》副刊对地方文化的构建与传播 |
一、《虞山》副刊栏目及风格流变 |
二、《虞山》副刊对地方文化的构建与传播 |
第四节 《常熟日报》新媒体文化类报道管窥 |
一、常熟新闻网 |
二、常熟日报微博 |
三、常熟视点微信公众号 |
第二章 《常熟日报》文化类报道的策划与特色 |
第一节 《常熟日报》文化类报道的策划 |
一、立足地方特色,传承传统文化 |
二、抓住节庆活动,弘扬文化精神 |
三、跟踪热点事件,放大文化效应 |
四、开展新闻行动,注重文化策划 |
第二节 《常熟日报》文化类报道的特色 |
一、选题特色:有细节、挖资源,展现传统遗风 |
二、叙述角度:小切口、深内涵,浓缩古城历史 |
三、语言表达:本土化、趣味化,弘扬方言文化 |
四、报道方式:重民生、有互动,吸引受众参与 |
五、副刊:凸显历史文化厚重感 |
第三章 问题与创新路径探讨 |
第一节 地方媒体在传播地方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
一、新闻报道形式不丰富,开掘度不够 |
二、文化专版频次不稳定,品牌力缺乏 |
三、新媒体用户粘度低,传播力偏弱 |
四、副刊新闻性不高,历史题材挖掘不深 |
第二节 地方媒体传播地方文化的建议和策略 |
一、挖掘文化资源,增加深度报道和评论 |
二、突出新闻要素,增强受众吸引力 |
三、新媒体完善用户体验,在融合中提升地方文化活跃度 |
四、副刊立足地方特色,塑造报纸文化品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5)言语行为理论视野下当前我国报纸新闻语用失误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缘起 |
二、学术界研究综述 |
三、相关术语界定 |
四、选题研究的价值 |
五、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一章 言语行为理论与语用失误 |
第一节 言语行为理论核心 |
一、言语行为发生的前提:语境 |
二、言语行为的基本属性:意图性 |
三、言语行为的构成要素 |
第二节 语用失误概要 |
一、语用失误的理论基础 |
二、语用失误的内涵 |
三、新闻传播中的语用失误现象 |
第三节 言语行为理论对语用失误研究的启示 |
一、判别语用失误的条件 |
二、语境因素在语用失误当中的不同情况 |
三、言语行为的构成因素与语用失误 |
第二章 当前我国特定语境中的报纸新闻语言特征分析 |
第一节 报纸新闻语言的内容特征 |
一、新闻语言的易受性增强 |
二、新闻语言的自由度提高 |
三、新闻语言的理智性凸显 |
第二节 报纸新闻语言的形式特征 |
一、新闻语言的可视化增强 |
二、新闻语言的审美性提高 |
第三章 当前我国报纸新闻语用失误的表征 |
第一节 报纸新闻中的暴力言语行为 |
一、报纸新闻语言中的粗鄙用语 |
二、报纸新闻语言中的血腥用语 |
三、报纸新闻语言中的专断性用语 |
第二节 报纸新闻中的歧视言语行为 |
一、报纸新闻语言中对社会身份的歧视 |
二、报纸新闻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
三、报纸新闻语言中的地域歧视 |
四、报纸新闻对竞赛中弱者的言语歧视 |
五、报纸新闻对身体伤残人士的言语歧视 |
第三节 报纸新闻中的冷漠和恭维言语行为 |
一、灾难、事故新闻中的冷漠言语行为 |
二、人物报道中的恭维言语行为 |
第四节 报纸新闻中的过度言说与不言说 |
一、报纸新闻中的过度言说行为 |
二、报纸新闻中的不言说行为 |
第四章 当前我国报纸新闻语用失误成因分析 |
第一节 大众文化对我国公共话语空间的消解 |
一、我国当前公共话语空间受制于肤浅的“象征性文化” |
二、大众文化使公共话语空间的政治功能丧失 |
三、公共舆论的流俗性对媒体社会责任的削弱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背离与新闻价值取向 |
一、追求“眼球经济”的新闻价值取向 |
二、追求实用主义的新闻价值取向 |
三、追求享乐主义的新闻价值取向 |
第三节 新闻言语主体的道德伦理缺失 |
一、先入为主的道德评判 |
二、将新闻伦理凌驾于社会伦理之上 |
三、言语道德修养上对我国语言传统的忽视 |
第五章 新闻语用失误之影响分析 |
第一节 新闻语用失误对新闻传播效果的影响 |
一、新闻暴力言语行为导致恶劣舆论环境的形成 |
二、新闻歧视言语行为加深负面“刻板印象” |
三、新闻冷漠和新闻恭维言语行为激化不平等的社会关系 |
四、新闻的过度言说和不言说对媒体公信力的削弱 |
第二节 新闻语用失误对和谐语言生活的影响 |
一、新闻语用失误影响我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使用 |
二、新闻语用失误不利于创造社会成员理性交往的言语环境 |
三、新闻语用失误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 |
结语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有关研究的几组基本概念 |
1.2.1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 |
1.2.2 媒介转型与报业转型 |
1.2.3 媒介融合、全媒体与大媒体 |
1.2.4 报业新媒体转型、全媒体转型、数字化转型与数字报业 |
1.3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2 新媒体的崛起与传统报业的嬗变 |
2.1 人类传播媒介的发展和新媒体 |
2.1.1 人类传播活动史就是一部传播媒介进化史 |
2.1.2 人类传播进入新媒体时代 |
2.2 新媒体时代的报业生存危机 |
2.2.1 报业危机是报纸媒体传播形式落后的危机 |
2.2.2 报业危机是报纸媒体传播力衰减的危机 |
2.2.3 报业危机是报业经济衰退的危机 |
2.3 危机之下传统报业走上嬗变之路——向新媒体转型 |
2.3.1 向新媒体转型是世界报业面临的共同使命 |
2.3.2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现实条件 |
3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历程与现状 |
3.1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发展历程 |
3.1.1 转型发端:报纸首次“触网”,转型初现端倪 |
3.1.2 转型勃兴:投身互联网,开展“报网互动” |
3.1.3 转型提速:报网深入融合、初涉移动媒体 |
3.1.4 全面探索:“全媒体”重构报业,从业务转型到角色转型 |
3.2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现状透析 |
3.2.1 转型已成报业共识和自觉行动,在局部领域获得一定成效 |
3.2.2 转型演化进入“共存”期,新媒体转型亟待升级 |
4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缺乏战略规划,陷入散乱困局 |
4.1.2 理念方式落后,缺乏竞争能力 |
4.1.3 商业模式贫乏,大多未能实现盈利 |
4.2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问题凸显的内外部原因分析 |
4.2.1 观念和认识上存在误区 |
4.2.2 落后的传媒管理体制机制成为转型桎梏 |
4.2.3 传统产业的固有软肋使报业缺乏竞争力 |
4.2.4 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缺位加剧报业生存困境 |
5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发展方向:战略升级 |
5.1 观念转型是先导:用互联网思维统领报业转型 |
5.1.1 正视新媒体成为主流媒体 |
5.1.2 植入新媒体基因,树立“用户至上”思维 |
5.2 战略定位调整是方向:做信息运营商、跻身大媒体业 |
5.2.1 新媒体价值在于提供信息服务,新媒体业是大媒体业 |
5.2.2 报纸媒体转型为信息服务商,报业汇入大媒体业 |
5.3 转型路径选择是关键:细分市场、分化发展 |
5.3.1 新媒体走上分化发展之路 |
5.3.2 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几个可行路径 |
5.4 体制转型是支撑:成为独立市场运营主体 |
5.4.1 抓住国家新闻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契机,进行适度体制突破 |
5.4.2 报业新媒体体制创新的两个突破点:资本和人才 |
6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战略升级的立体化策略 |
6.1 内容产品创新策略 |
6.1.1 树立“大内容观”,进行内容产品结构再造 |
6.1.2 内容产品生成开放化,专业化制作与社会化生产结合 |
6.1.3 内容产品营销关注用户体验,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 |
6.2 平台化运营策略 |
6.2.1 平台化是新媒体发展的一大趋势 |
6.2.2 报业数字平台体系的搭建和运营机制 |
6.2.3 平台模式对于报业新媒体转型的作用和意义 |
6.3 多元化盈利策略 |
6.3.1 新媒体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
6.3.2 多种盈利模式的探索:从二次售卖到N次售卖 |
6.3.3 报业探索新媒体盈利模式的关键环节:版权问题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青年毛泽东编辑实践与编辑思想研究(1918-1927)(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
1.2 选题的理由及研究优势 |
1.3 研究综述 |
1.3.1 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3.2 之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关于本研究的两点说明 |
1.5.1 本研究的“青年时期”特指1918年至1927年 |
1.5.2 用广义的编辑概念来研究青年毛泽东的编辑实践 |
2 青年毛泽东的编辑实践 |
2.1 青年毛泽东编辑的报刊 |
2.1.1 主编《湘江评论》 |
2.1.2 主编《新湖南》 |
2.1.3 协办《湖南通俗报》 |
2.1.4 主编《湘潭教育促进会会报》 |
2.1.5 创办《新时代》 |
2.1.6 主编《政治周报》 |
2.2 青年毛泽东编辑的资料和图书 |
2.2.1 编辑《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和《新民学会会务报告》 |
2.2.2 主编《农民问题丛刊》 |
2.3 青年毛泽东的其他编辑活动 |
2.3.1 创办平民通讯社 |
2.3.2 创办文化书社 |
2.3.3 参与湖南《大公报》的编撰活动 |
2.3.4 为《广东省党部代表大会会场日刊》撰写发刊词 |
3 青年毛泽东编辑实践的特点 |
3.1 编辑实践目的明确 |
3.2 编辑实践紧密联系现实政治,服务革命事业 |
3.3 编撰合一,身兼多职 |
3.4 创立了中国气派的文风 |
3.4.1 青年毛泽东编辑刊物的语言特色 |
3.4.2 青年毛泽东的行文风格 |
4 青年毛泽东的编辑思想 |
4.1 编辑思想简述 |
4.2 青年毛泽东的编辑思想 |
4.2.1 改造中国与世界 |
4.2.2 从实际情况出发,用事实说话 |
4.2.3 建立统一战线 |
4.3 青年毛泽东编辑思想与毛泽东编辑思想 |
5 编辑实践与青年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
5.1 青年毛泽东思想发展的轨迹 |
5.1.1 从唯心史观到唯物史观的转变 |
5.1.2 从“呼声”革命到准备上山 |
5.1.3 从注重思想改造到重视社会政治变革 |
5.2 从编辑实践分析青年毛泽东思想的转变 |
5.2.1 在编辑实践中逐步摒弃了无政府主义 |
5.2.2 编辑实践有助于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观点 |
5.2.3 编辑实践有助于毛泽东群众史观的形成 |
5.3 编辑思想是青年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6 青年毛泽东编辑实践的影响与现实意义 |
6.1 当时其他刊物的评价 |
6.2 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
6.3 对现在编辑工作的启迪 |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8)1990年代以来中国媒介文化生产的体系性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认识当代媒介文化及其生产 |
第一节 走向媒介文化研究 |
一、大众文化研究的路径之一:聚焦媒介文化 |
二、从媒介研究到媒介文化研究 |
三、媒介化的后果:文艺学科的边界拓展 |
第二节 媒介文化研究的现实关注 |
一、何为“媒介文化” |
二、媒介文化与日常生活 |
三、媒介文化与消费社会 |
四、媒介文化及其内在权力关系 |
五、媒介文化与身份建构 |
第二章 1990年代以来中国媒介文化生产及其嬗变 |
第一节 当前媒介文化研究的现状反思与问题提出 |
一、现状反思 |
二、提出问题 |
第二节 1990年代以来媒介文化生产层面嬗变的整体性 |
一、媒介文化生产对消费主义思潮的契合与推进 |
二、媒介文化生产的场域构成及结构调适 |
三、媒介文化生产的理念更新与话语方式变革 |
四、媒介文化生产的产业性特征 |
第三章 1990年代以来媒介文化生产的阶段性演进 |
第一节 前奏:80年代审美主义偏好下的媒介文化生产 |
一、文学生产的媒介化过渡 |
二、80年代媒介文化生产的审美主义偏好 |
第二节 拐点:90年代媒介文化生产转型 |
一、走进媒介社会:媒介文化生产的社会基础演化 |
二、媒介文化的生产机制转换与文化生产的空间拓展 |
三、从审美到消费:媒介文化效用转型 |
第三节 行进:奇观化的当下媒介文化生产 |
一、视觉化的观感追求 |
二、奇观化的现实生产 |
三、狂欢化的内在心态 |
第四章 1990年代以来媒介文化生产的机制嬗变 |
第一节 生产机制的转换与联动 |
一、“新闻改革”与“体制改造” |
二、市场机制与管控机制的联动 |
第二节 生产逻辑的调整与更新 |
一、媒介文化的产业定位与资源开发 |
二、媒介文化生产的商品化及其泛化 |
第三节 “联动机制”下媒介文化生产的多极化现象 |
一、政治化:权力机构的宰制性生产 |
二、市场化:资本之手 |
三、政治市场化:政治化与市场化的分殊与合谋 |
第五章 1990年代以来媒介文化生产中的权力结构嬗变 |
第一节 媒介文化权力关系的多维解读 |
一、意识形态视角下的媒介文化权力关系 |
二、文化研究理论中的文本对抗 |
三、传播政治经济理论中的“双重控制 |
四、场域理论中的媒介文化权力关系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媒介文化生产中的权力结构嬗变 |
一、嬗变之一:政治“协商” |
二、嬗变之二:商业“收编” |
第三节 双重霸权下媒介文化生产的反思 |
结语:全球化语境下媒介文化生产的价值期许 |
一、媒介文化生产与研究的全球化语境 |
二、1990年代以来中国媒介文化生产的特殊性 |
三、全球化语境下媒介文化生产的价值期许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市场力量推动报业变革的效能与极限 ——《南方周末》战略性变革的案例研究(2001-20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2002年至2012年是中国报业市场化的特定阶段 |
1.1.2 对“市场力量”的信任 |
1.1.3 为什么是《南方周末》 |
1.2 对相关问题的既有研究 |
1.2.1 对“报业市场化变革”的相关研究 |
1.2.2 在媒介发展方向上对《南方周末》的相关研究 |
1.3 本研究涉及的核心概念 |
1.3.1 “市场力量” |
1.3.2 “南方周末” |
1.3.3 “战略性变革” |
1.3.4 “2001年至2011年”时间段的选取 |
1.4 论题的研究意义 |
1.4.1 史实意义 |
1.4.2 范本意义 |
1.4.3 方法意义 |
1.5 理论依托与研究方法 |
1.5.1 理论依托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本文的逻辑结构 |
2 品牌效能:以“品牌”为核心的变革 |
2.1 变革前的外部环境分析 |
2.1.1 报刊广告市场变化呈现两个挑战 |
2.1.2 政策环境的变化带来转型压力 |
2.2 “尊重市场的传统”与“内部压力”分析 |
2.2.1 《南方周末》尊重市场的传统 |
2.2.2 变革前的内部压力 |
2.2.3 2001年改革为2002年变革奠定基础 |
2.3 将“品牌”作为战略变革的核心 |
2.3.1 品牌内核是变革的目标——“精神缘为纽带的严肃周报” |
2.3.2 品牌表述是变革的号召——“6000000知识型读者的选择” |
2.4 战略性变革成功的三个支柱 |
2.4.1 产品变革——一年中两次引领风气的报纸改革 |
2.4.2 营销渠道变革——“有效发行”的提出与实施 |
2.4.3 品牌管理模式变革——从“品牌管理”到“品牌驱动” |
2.5 本章小结 |
3 模式效能:“两个市场盈利”的商业模式变革 |
3.1 战略性变革背景及外部环境分析 |
3.1.1 中国传媒格局的变化 |
3.1.2 中国广告市场的变化 |
3.1.3 报纸行业头上“三把悬剑”的出鞘 |
3.2 内部资源分析与业务层战略的制定 |
3.2.1 《南方周末》核心竞争力的认定 |
3.2.2 关于“内容直接盈利”可能性的论证 |
3.2.3 “第一市场盈利”目标的提出 |
3.3 战略执行的“关键五步”分析 |
3.3.1 品牌诠释的提升——“在这里,读懂中国” |
3.3.2 产品质量的提升——分板块改革的成效 |
3.3.3 营销观念的提升——从“有效发行”到“聪明发行” |
3.3.4 时机选择——2008年8月7日,零售提价 |
3.3.5 决定性战役——2009年邮局大收订 |
3.4 本章小结 |
3.4.1 “利润池”检验 |
3.4.2 《南方周末》的三件急务 |
4 规模效能:在纸媒领域的扩张 |
4.1 变革启动前的经验分析 |
4.2 作为变革背景的“多品牌战略”辨析 |
4.3 《南方周末》的多品牌战略规划 |
4.3.1 “两报两刊”规划的提出 |
4.3.2 未实现项目概述 |
4.4 《南方周末》在纸媒领域扩张的变革路径——以《名牌》为例 |
4.4.1 创办的过程与阶段性成果 |
4.4.2 以改制求变革的论证与实践 |
4.4.3 以创新实现突围的路径与成效 |
4.5 本章小结 |
5 多元化效能:向相关领域延伸的变革 |
5.1 变革背景与战略变革目标的提出 |
5.1.1 经济危机爆发后,纸媒的外部环境变化 |
5.1.2 《南方周末》全媒体之路的基础和构想 |
5.1.3 从构想出发的战略布局 |
5.2 低成本的新媒体实验 |
5.2.1 作为背景的认识与现实 |
5.2.2 “南方周末模式”的新媒体探索 |
5.3 专注于策划环节的出版模式 |
5.3.1 对进入出版领域的可行性分析 |
5.3.2 进入出版领域的模式论证 |
5.3.3 《南方周末》图书出版产业的实践 |
5.4 视频节目领域的探索 |
5.4.1 《南方周末》进入视频节目制作业务的机会分析 |
5.4.2 《南方周末》视频项目的模式论证 |
5.5 整合营销型业务探索 |
5.5.1 《南方周末》“绿色”板块出台的背景 |
5.5.2 “绿色工作室”的模式 |
5.5.3 《南方周末》“绿色”实践 |
5.6 本章小结 |
6 市场力量的极限:为拓展话语边界的变革 |
6.1 报纸的话语边界 |
6.1.1 法律法规关于报纸话语边界的规定 |
6.1.2 实践中对报纸话语的政策限制 |
6.2 “以有用换空间”的策略分析 |
6.2.1 典型报道的参与者 |
6.2.2 取得全国“两会”报道资格 |
6.2.3 国办“信息专报”的开通 |
6.2.4 与部队的互动 |
6.3 “以取得外宣媒体性质换空间”的策略分析 |
6.3.1 广东媒体“走出去”的现状与局限 |
6.3.2 并购境外媒体的尝试 |
6.3.3 “借港出海”思路的提出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10)报纸层级化与新视觉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动因 |
1.1.1 报纸思变:革新信息呈现方式 |
1.1.2 报纸突围:“层级化”和“新视觉化”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 |
1.3 创新性及研究价值 |
第二章 报纸的层级化 |
2.1 报纸层级化的含义 |
2.2 层级化的类型 |
2.2.1 报纸整体的层级化:封面→内页 |
2.2.2 版面内部的层级化 |
2.2.3 文章内部的层级化 |
2.3 报纸层级化对文本内容的意义 |
2.3.1 构建多层级的“倒金字塔”结构,增强引导性 |
2.3.2 引入网络“超文本”概念,突破线性阅读 |
2.3.3 革新报纸新闻呈现方式,与新闻“部件化”异曲同工 |
第三章 报纸的新视觉化 |
3.1 从“视觉化”到“新视觉化” |
3.1.1 报纸“视觉化”:由“读”报变为“看”报 |
3.1.2 报纸“新视觉化”:设计驱动的报纸 |
3.2 报纸新视觉化的含义 |
3.2.1 对旧概念的升级和突破 |
3.2.2 新视觉化之“新” |
3.2.3 新的新闻生产模式 |
3.3 报纸“新视觉化”设计方法 |
3.3.1 造型法 |
3.3.2 文字图像化 |
3.3.3 新闻图解化 |
3.3.4 集纳整合法 |
3.3.5 灵活多样的页面布局 |
3.4 新视觉化设计对报纸视觉的影响 |
3.4.1 增加“图”的元素 |
3.4.2 增强“视觉流程”的引导 |
3.4.3 为版面合理增“色” |
第四章 报纸层级化和新视觉化的关系 |
4.1 层级化和新视觉化是一个整体理念 |
4.2 层级化与新视觉化是互动、互促、互融的 |
4.3 二者契合“新闻设计师”的双重功能 |
第五章 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
5.1 防止内耗 |
5.2 警惕“异化” |
5.3 避免“买椟还珠” |
5.4 注重整体感和自然之美 |
5.5 量体裁衣,适度使用 |
第六章 报纸层级化与新视觉化的意义 |
6.1 对读者的意义 |
6.1.1 提升厚报的易读性和悦读性 |
6.1.2 构建“可扫描”的新型阅报模式 |
6.1.3 提供人性化的阅读体验 |
6.1.4 契合现代受众的信息接受方式和思维习惯 |
6.2 对报纸自身的意义 |
6.2.1 适应数字化转型 |
6.2.2 使“新闻纸”更有价值 |
6.2.3 革新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老报纸 新面貌——对传统主流报纸改革的观察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宁波老报纸看天然舞台戏曲活动(1938-1949)[D]. 王晨. 哈尔滨音乐学院, 2021
- [2]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3]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D]. 张学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4]《常熟日报》文化报道分析(2013-2018年)[D]. 陈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5]言语行为理论视野下当前我国报纸新闻语用失误分析研究[D]. 梁燕.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2)
- [6]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研究[D]. 余丽蓉. 武汉大学, 2014(01)
- [7]青年毛泽东编辑实践与编辑思想研究(1918-1927)[D]. 李文邦. 武汉大学, 2014(01)
- [8]1990年代以来中国媒介文化生产的体系性嬗变[D]. 王敏芝.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3)
- [9]市场力量推动报业变革的效能与极限 ——《南方周末》战略性变革的案例研究(2001-2011)[D]. 向熹. 武汉大学, 2013(01)
- [10]报纸层级化与新视觉化研究[D]. 武媚. 广西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