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动科技大篷车,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南京农业大学科教兴农活动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汤国辉,汤辰雨,刘晓光[1](2015)在《教科推一体的南京农业大学推广服务多模式实践与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南京农业大学探索并实践的"专家落户到田"、"科技大篷车"、"双百工程"、"专家工作站"及"政产学研金用协同创新"等模式进行分析,阐述该校与时俱进,创新农技推广服务多模式与机制,提出在农业现代化等"四化同步"发展新要求下,高校要以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与多元涉农主体相结合,创建农科教结合、教科推一体、产学研紧密融合机制的大学科技推广综合服务模式。
丘秀珍[2](2015)在《农科院校在农业推广中的社会服务创新研究 ——以福建农林大学为观察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的农业推广体系是一种以农业部门为基础,单一的纯粹政府主导型推广系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该体系出现多重弊端,使其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障碍性因素。促进推广主体的多元化建设是解决这些弊端的必然选择。作为现代农业推广人才和技术的依托,高等农科院校凭借自身的教育、科研及推广优势,在现代农业推广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当前一系列认可农科院校在农业推广中主导地位的内外环境,也为创新农科院校在农业推广中社会化服务方式提供契机。本论文基于多元主体视角下的新型农业推广体系分析入手,以社会化服务和参与式发展理论为主线,首先对我国现有农业推广模式类型进行概述,对主要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农科院校主导模式特点。比较方法的选择上加入指标选取和模型构建元素,得出提升农科院校作为农业推广主体地位的数据依据,其中政府推广绩效权重是0.4093,农科院校推广绩效权重为0.3857。其次通过对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对农科院校的需求结构分析,从社会需求和农科院校自身供给能力的实际出发,探讨福建农科院校主导参与农业推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选取福建农林大学为例进行个案研究,对其农业推广服务方向、服务能力建设、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福建农林大学“特色产业扩散”的模式内涵。再者,通过参考国内外农科院校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成熟模式,对其运行机理进行梳理总结,得出经验启示。最后,本文在理论论证、绩效模型评价、实证分析和成熟模式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点完善福建省农科院校服务农业推广长效机制的对策与建议:一是建立国家级“两主多元”新型农业推广体系协调机构;二是建立以分权为核心的“两主多元”新型农业推广体系;三是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农业推广融、投资机制;四是建立健全新型农业推广人员管理机制。
钟秋波[3](2013)在《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国内农业资源的约束和国际市场的巨大挑战,提高农业科技转化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实践证明,有效的农业科技进步不仅取决于科技本身的创新,更重要的取决于有效的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是改善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作为促进农业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是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基础和组织保证,也是我国政府对农业支持和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已不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需要改革和创新。虽然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组织体系、推广内容、推广方式等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但总体而言,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研、推广、生产三者衔接不紧密,推广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组织体系与保障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兼顾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以理论分析为基础,在对相关文献和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运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典型调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的现状与弊端,对我国超级稻推广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总结了美国、日本、印度三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特点和成功经验,提出对不同类型农业技术进行分类推广,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推广组织的作用,建立高效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组织系统;构建了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的保障机制;并对高校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进行试构建,研究制度框架中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推广模式。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第一,与农业科技推广相关的文献和推广理论研究,包括国外主要研究动态、公共产品理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理论、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第二,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现状与问题研究。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投资机制、推广人员等方面,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特别是通过我国超级稻推广的典型调查,为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现状研究提供依据。第三,国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考察,重点介绍了美国、日本和印度推广体系的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第四,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体制研究。探索和创建了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政府农业部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主体,高校、科研机构与市场型组织紧密结合,按科技成果的技术特征分类,对不同类型农业技术进行分类推广的多元化农业推广系统。第五,农业科技推广保障机制创新研究。对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法律保障体系、投入保障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等进行研究,力求为农业科技推广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坚强的后盾。第六,高校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试构建。以发挥我国高校农业科技推广的潜能为出发点,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我国高校农业科技推广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推广模式创新。第七,我国以大学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推广实践与探索,分析大学农业推广的优势和面临的困境,以河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科技推广的典型模式为案例,分析我国大学推广模式的创新实践,探索我国大学农业科技推广的成功经验。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公共产品理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原理、农业创新扩散原理和制度变迁理论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研究的理论依据。农业科技推广的公共产品特性决定了政府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主导作用。大学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源头之一,要发挥农业高校科技推广的优势和潜能,需要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路径依赖决定并影响着推广制度变迁的轨迹,因此对我国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不能完全抛开既成的体制和运行机制。(2)美国、日本、印度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构建的经验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和创新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应建立健全我国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政府投资力度,鼓励企业、组织与个人参与农业推广投资,形成农业科技推广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强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之间的协作,建立产学研推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农民协会、涉农企业等市场组织的作用;通过严格的考核和培训制度,提高推广队伍综合素质。(3)我国现行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体制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存在着职能不清,管理体系不规范;农业推广与农业教育、农业科研衔接不紧密;投资机制不健全;推广队伍整体素质较低等问题,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影响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已迫在眉睫。(4)鉴于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和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应明确实行分类推广,公益性推广服务主要由政府推广机构承担;经营性推广服务主要由市场型推广组织承担;中介性技术推广采取政府调节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我国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是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农业部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主体,高校、科研机构、市场型组织紧密结合,按科技成果的技术特征分类,对不同类型农业技术进行分类推广的多元化农业推广系统。(5)提出加强政策法律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推广财政投资、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等保障措施。(6)高校具有人才、知识、技术、信息的优势,开展农业科技推广优势显着,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对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具有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多年来我国大学推广模式创新实践为构建新型“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奠定了基础。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构建现代新型农业服务体系过程中大学理应当仁不让。大学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是我国一项可行而有益的举措。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制度设计必须突显农业大学的重要作用,突出高校农业科技推广产、学、研三位一体的融合特征,调动科教人员、推广人员、企业参与农业科技推广的积极性。论文可能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研究从推广体系和保障制度两个方面探讨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对高校农业科技推广的基本框架、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推广模式进行试构建,从体制创新角度进行研究论述,在研究视角方面较以往研究可能具有一定创新。(2)以四川省超级稻推广实地调研为例,从种植效益、农技人员推广积极性、政府经费和补贴政策四个方面对影响农户种植超级稻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加快超级稻的推广速度和效果必须构建一个高效、灵活、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的结论,这部分的实证研究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现状的有力证明。(3)提出了按科技成果的技术特征分类,对不同类型农业技术进行分类推广。确立了政府型主导模式在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中的主体地位,并对农业高校科技推广体制创新进行了试构建,这些创新性设计主要包括新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推广模式。(4)从实践层面提出推动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顺利进行的保障机制,即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有效的政府扶持政策;投入保障机制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创新;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5)在研究方法上大量采用案例分析法。用调研个案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河北农业大学的“太行山道路”、东北农业大学的“农业专家在线”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一体两翼”科技推广模式三个不同类型大学农业推广实践创新的案例,深化了农业推广的研究,有针对性地解决了研究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问题,弥补了我国农业推广研究案例分析不足的缺陷。
王宏长[4](2013)在《农业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农村建设需要科技的引领和支撑,新农村建设中现代农业的发展更是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农业高校是农业科技的输出源,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农民培训方面有着其他非农院校不可比拟的优势。研究和解决农业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问题,对农业高校发挥特色优势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是:找出农业高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从而为提高农业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成效提供可参考的对策建议。本文分析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高校的要求,以及农业高校如何适应形势确立基本职能与发展定位,从而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农业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普遍做法和典型模式以及农业高校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的成效,同时,结合对吉林省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现状的调查,指出了目前农业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面临的诸多问题并提出提高农业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成效的对策建议。
梁均平[5](2012)在《新形势下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模式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是在政府主导的农业推广体系下,一种重要的推广方式,经过各个农业大学的大胆探索,已经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各具地方特色的推广模式之路。本文通过对发达国家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比较分析,结合我国在探索实践中的经验,分析了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存在的问题和新的思考。
韩艳玲[6](2012)在《湖南农业大学葡萄种植技术推广服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对科技的需求日益加大。新时期发展农业要求必须改革原有的以政府为中心的农技推广体系,发挥所有农技推广机构的合力作用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大学作为农业科技产生的摇篮、农业专业化人才的聚集地,应该充分发挥其农技推广的优势和潜能。多年来,全国各农业院校在推广方面不断摸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推广模式,为农村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弥补了原有政府推广体系力量不足的缺陷。但是目前我国农业大学在农技推广体系中的作用尚未完全发挥,推广服务尚未规范化,在工作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以湖南农业大学“双百”工程中最具代表性的葡萄种植技术推广为案例,分析研究农业大学在农技推广服务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具体说来,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具体的研究方案、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关系辨析本文以技术扩散理论和农民行为改变理论为基础理论;同时界定了“农业大学农技推广服务”的概念,阐述了此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辨析;第三章接着分析了农业大学承担起农技推广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介绍了四种典型的农业大学农技推广模式。第四章湖南农业大学开展葡萄技术推广服务的实证分析湖南农业大学葡萄技术推广服务无疑是农业大学农技推广的成功案例,但是在实际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调查了作为接受过湖南农业大学葡萄种植技术指导的葡萄种植户,他们的生产管理及技术需求现状;作为技术推广者湖南农业大学葡萄课题组技术推广状况;技术接受者农户对技术推广者推广工作的评价、选择及期望。最终得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发挥农业大学农技推广服务的作用、农业大学农技推广服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推广中仍存在诸多困难的结论。第五章农业大学农技推广服务的问题与对策探讨可持续发展观是当前全球公认的发展理念。因此作者认为,农业大学要想在农技推广服务方面谋求更大的发展,同样应该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实际工作中农业大学所面临的推广困难,然后从宏观政府保障到微观学校操作全面优化农业大学农技推广服务的内外环境,发挥农业大学在农技推广服务中的最大化力量。
王佳[7](2011)在《南京农业大学百年农业推广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民约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国以农为本是尽人皆知的道理。因此,大学农业教育要服务于农业、农村和农民是大势之必然。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农业院校之一,南京农业大学的成长不仅与时代和社会的变革息息相关,也与我国近代农业推广事业的兴起和发展同步。具有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得天独厚的科技、人才与信息优势,其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进行的探索与实践,为我国农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一支重要的农业科技推广力量,也是我国多元化推广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统计图表,以南京农业大学的百年发展史为时间脉络,对南京农业大学不同发展时期,农业推广管理机构的沿革和变迁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和描述。分章节阐述了南京农业大学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农业推广管理机构的沿革与变迁;同时,对南京农业大学自建校以来的一百年间,开展农业推广活动的主要形式、主要内容、主要成效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归纳,并对其开展农业推广活动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分析,特别是对南京农业大学创新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对其农业科技推广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析,并结合当前我国高校开展农业推广活动的现状,提出了我国大学开展农业科技推广的改革方向。总之,大学参与农业科技推广不仅符合大学办学方向,更是顺应了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改革方向,是对我国目前以政府推广机构为主体的推广体系的必要补充和完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成功经验和做法,必将为我国大学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提供历史借鉴和重要启示。
刘光哲[8](2010)在《中美大学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比较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农业大学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逐步进入探索建设阶段。论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设的"一体两翼"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为例,同美国以大学为主的农业推广体系在法律和制度保障、资金保障、组织机构、职能和任务、推广体系的地位以及试验站的特点和作用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我国大学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应借鉴的经验。
桑玉昆[9](2009)在《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三农问题”的历史背景下,党中央着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央要求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农业高等学校拥有雄厚的科教资源,是推动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面对我国农业成果转化速度慢、产业化程度低、科技对农业生产贡献不高、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够完善的现状,探索农业高校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的新机制、新模式,发挥高校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引领、支撑、服务作用,是摆在我国农业高校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论文在对国内外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的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进行了研究。总结目前我国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实际中的一些要点和难点以及产学研结合模式选择的原则,对今后我国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提出了新思路和新对策。本论文分以下六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引言本章主要阐述选题的背景、国内外产学研的总体发展、选题的意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产学研结合的相关理论本章主要论述了产学研结合的相关理论、产学研结合的界定、产学研结合的产生、以及产学研结合在国家自主创新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第三章国外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研究本章在叙述发达国家产学研结合总体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重点论述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模式,以及发达国家现代农业产学研结合的发展。在比较、分析其特点后总结出对我国农业高校的启示。第四章我国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新模式构建本章论述了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基础、主要组织模式和构建原则。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农业高校产学研新模式。第五章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案例分析本章以南京农业大学开展产学研结合为案例,分析了南京农业大学产学研结合的现状和特点,主要模式和实施情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分析了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的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建议。第六章结论与启示本章就本研究的最主要内容进行结论性总结,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一些对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工作的启示。
蔡志华[10](2009)在《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农业高校与农业科研及其推广的发展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理论界与决策层的关注。面对目前农业高校发展的重重困境,本文试图通过一种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的办学模式来开创农业高校为农业经济服务的全新局面。本文首先从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的发展过程出发,分析了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演进变迁的整个过程及其原因,指出过去的传统产学研道路存在忽略科研成果推广、体制不活、资金缺乏等种种弊端;接着本文分析了美国、英国等国外主要国家的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发展的情况,以此抛砖引玉,为我国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发展提供借鉴意义;接着本文将视角转向国内,主要结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典型单位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发展案例,分析了我国目前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发展情况,并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我国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发展存在基地建设滞后、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不强、一体化合作层次低、法律法规不健全、重教学轻科研等不足之处和制约因素;最后,在分析原因、总结案例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指出要从改变思想观念、建立一体化创新工作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过程管理、建立一体化促进机构、建立配套人事管理制度、完善一体化运行机制、建立综合网络服务与支持系统、加强科技中介建设等方面努力来促进我国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发展。
二、开动科技大篷车,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南京农业大学科教兴农活动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动科技大篷车,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南京农业大学科教兴农活动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教科推一体的南京农业大学推广服务多模式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教科推一体的推广服务研究现状与高校农技推广服务概况 |
1.1农技推广服务研究现状 |
1.2高校农技推广服务现状分析 |
2南京农业大学不断创新农技推广服务多模式 |
2. 1协作创新的师生 “ 落户到田 ” 模式 |
2.2引领农民致富的“科技大篷车”模式 |
2.3建设新农村的“双百工程”模式 |
2.4合作共赢平台的高校“专家工作站”模式 |
2.5政产学研金用协同创新模式 |
3努力创建教科推一体的大学农技创新与推广综合服务新模式 |
(2)农科院校在农业推广中的社会服务创新研究 ——以福建农林大学为观察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特色和创新 |
2 农科院校社会化服务的理论分析 |
2.1 高校社会服务理论依据 |
2.1.1 农业社会化服务理论及内涵 |
2.1.2 高校与社会服务的互联互制关系 |
2.2 农科院校农业推广参与度的相关理论分析 |
2.2.1 参与式发展理论及内涵 |
2.2.2 农科院校参与下的农业推广框架理论 |
3 福建省农业推广主要模式及其特点分析 |
3.1 农业推广主要类型 |
3.1.1 政府主导模式 |
3.1.2 农科院校主导模式 |
3.1.3 农业科技特派员模式 |
3.1.4 企业主导模式 |
3.1.5 科技示范园区主导模式 |
3.1.6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主导模式 |
3.2 主要模式的比较分析 |
3.2.1 指标的选取和模型构建 |
3.2.2 比较结果分析 |
4 福建省农科院校参与农业推广社会需求和自身供给能力分析 |
4.1 社会需求分析 |
4.1.1 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需求 |
4.1.2 农民培训体系的需求 |
4.1.3 农民生活水平和环境的需求 |
4.1.4 我国现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需求 |
4.1.5 农科院校自身定位的需要 |
4.2 自身供给能力分析 |
4.2.1 院校规模稳步扩大 |
4.2.2 参与形式多样化 |
4.2.3 农业科技成果丰硕 |
4.2.4 高速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 |
4.3 个案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
4.3.1 样本选取依据 |
4.3.2 农业推广服务实例 |
4.3.3 模式组织框架及内涵总结 |
4.3.4 特色分析 |
5 国内外农科院校社会化服务方式及经验借鉴 |
5.1 国内经验启示 |
5.1.1 河北农业大学的“太行山道路”模式 |
5.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模式 |
5.1.3 南京农业大学的“科技大篷车”模式 |
5.1.4 案例归纳与总结 |
5.2 国外经验启示 |
5.2.1 美国赠地学院 |
5.2.2 经验启示 |
6 完善福建省农科院校服务农业推广长效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
6.1 建立国家级“两主多元”新型农业推广体系协调机构 |
6.2 建立以分权为核心的“两主多元”新型农业推广体系 |
6.2.1 明确参与主体职能 |
6.2.2 引导参与主体竞争机制建设 |
6.3 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农业推广融、投资机制 |
6.3.1 增加推广投资总量,改善费用投资结构 |
6.3.2 建立投入经费保障与项目评价制度 |
6.3.3 创新多元化投资融资机制 |
6.4 建立健全新型农业推广人员管理机制 |
6.4.1 建立专职机构,完善管理制度 |
6.4.2 制定规范的培训计划 |
6.4.3 建立绩效挂钩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3)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的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1 国外主要研究动态 |
2.1.1 关于农业推广作用的研究 |
2.1.2 关于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的研究 |
2.1.3 关于政府投资的研究 |
2.1.4 关于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改革的研究 |
2.2 国内主要研究动态 |
2.2.1 关于国外农业推广体制的研究 |
2.2.2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现状研究 |
2.2.3 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研究 |
2.2.4 农业科技推广保障机制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3 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
3.1 核心概念 |
3.1.1 农业科技推广 |
3.1.2 农业科技推广组织 |
3.1.3 体系与体制 |
3.2 公共产品理论 |
3.2.1 公共产品 |
3.2.2 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 |
3.2.3 农业科技推广的经济学性质 |
3.2.4 政府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 |
3.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理论 |
3.4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理论 |
3.4.1 技术创新理论 |
3.4.2 农业创新的采用 |
3.4.3 农业创新的扩散规律 |
3.4.4 农业技术扩散与农业技术推广 |
3.5 制度变迁理论 |
3.5.1 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 |
3.5.2 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 |
3.5.3 路径依赖与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 |
3.6 本章小结 |
4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的现状研究 |
4.1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发展历程 |
4.1.1 创建阶段(1949-1957年) |
4.1.2 曲折发展阶段(1958-1977年) |
4.1.3 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1年) |
4.1.4 改革创新阶段(1992年至今) |
4.2 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探析 |
4.2.1 管理体制分析 |
4.2.2 运行机制分析 |
4.2.3 投资机制分析 |
4.2.4 推广人员分析 |
4.3 农业科技推广的成效 |
4.3.1 推广农业科技重大技术 |
4.3.2 推介作用发挥明显 |
4.3.3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
4.3.4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
4.3.5 参与执法监督,促进农业安全 |
4.4 其他农业科技推广组织概述 |
4.4.1 农业教育科研型推广组织 |
4.4.2 农民专业协会与专业合作组织 |
4.4.3 农业企业型推广组织 |
4.5 实证分析——基于四川省超级稻推广现状的调查 |
4.5.1 调查方案设计 |
4.5.2 调研点基本情况 |
4.5.3 超级稻推广现状 |
4.5.4 影响超级稻栽培技术推广的因素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农业科技推广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
5.1 美国“三位一体”的农业推广体制考察 |
5.1.1 农业推广立法 |
5.1.2 组织机构与职能 |
5.1.3 推广内容与方式 |
5.1.4 推广经费来源 |
5.1.5 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
5.2 日本的协同农业普及事业考察 |
5.2.1 农业推广立法 |
5.2.2 组织机构与职能 |
5.2.3 推广的内容 |
5.2.4 推广经费来源 |
5.2.5 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
5.3 印度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考察 |
5.3.1 组织机构与职能 |
5.3.2 推广经费来源 |
5.4 经验及启示 |
5.4.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
5.4.2 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 |
5.4.3 加强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之间的协作 |
5.4.4 充分发挥市场组织的作用 |
5.4.5 提高推广队伍综合素质 |
6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体制的构建 |
6.1 分类构建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系统 |
6.1.1 公益性服务是政府农业科技推广的主体任务 |
6.1.2 经营性农业科技推广采取市场化机制 |
6.1.3 中介性技术推广采取政府调节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 |
6.2 农业科技推广保障机制创新 |
6.2.1 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 |
6.2.2 投入保障机制创新 |
6.2.3 激励约束机制创新 |
6.2.4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 |
6.3 本章小结 |
7 我国高校农业科技推广创新 |
7.1 高校农业科技推广创新设想 |
7.1.1 组织体系设计 |
7.1.2 运行机制创新 |
7.1.3 推广模式创新 |
7.2 我国高校农业科技推广实践 |
7.2.1 我国农业科教体系概况 |
7.2.2 高校农业科技推广的优势 |
7.2.3 高校农业科技推广的现实瓶颈 |
7.3 我国高校推广模式创新案例 |
7.3.1 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道路” |
7.3.2 东北农业大学“农业专家在线” |
7.3.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体两翼”科技推广模式 |
7.3.4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4)农业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 数据和资料来源 |
第二章 新时期农业高校职能定位与新农村建设 |
2.1 新时期农业高校的职能定位 |
2.2 新农村建设对农业高校的需求 |
2.3 农业高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优势分析 |
第三章 农业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现状 |
3.1 当前农业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
3.2 农业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典型模式解析 |
3.3 农业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 |
第四章 农业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 |
4.1 政府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持不到位使服务难于深入 |
4.2 政府“运动式”推进新农村建设使服务难见成效 |
4.3 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短缺 |
4.4 农业科技成果普及推广存在障碍 |
4.5 农村党员干部整体素质不高影响服务渠道畅通 |
4.6 农村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影响科技服务成效 |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提高农业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成效的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新形势下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模式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外大学农业推广模式的类型 |
1. 美国大学推广模式 |
2. 法国模式 |
3. 荷兰模式 |
二、我国大学的农业推广模式 |
1. 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道路” |
2. 南京农业大学——科教兴农的“科技大篷车” |
3. 东北农业大学——“农业专家在线” |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试验示范站为载体, 培训和咨询服务为两翼的科技推广模式以及专家大院模式 |
5.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推广组织模式 |
三、发达国家大学农业推广模式与我国的区别 |
1. 地位不同 |
2. 利益驱动不同 |
3. 大学与基层的联系紧密程度不同 |
4. 推广对象条件不同 |
四、我国大学农业推广目前存在的问题 |
1. 农业大学推广仍然游离于农村之外 |
2. 功能单一, 效果较差 |
3. 大学农业推广支持机制不稳定 |
五、思考与改进 |
1. 充实完善科研推广体系 |
2. 增加投入, 创新投资机制 |
3. 重视对推广对象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
4. 提高实验示范站的创新能力 |
5. 加大信息服务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 |
(6)湖南农业大学葡萄种植技术推广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研究方案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技术扩散理论 |
2.1.2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
2.2 相关概念界定、辨析 |
2.2.1 农业大学农技推广服务 |
2.2.2 “农业大学农技推广服务”与“农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 |
2.2.3 “农业大学农技推广服务”与“农民科技培训” |
2.2.4 “农业大学农技推广服务”与“农业大学社会化服务” |
第三章 农业大学承担农技推广服务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典型模式分析 |
3.1 农业大学承担农技推广服务的必要性分析 |
3.1.1 完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理论,弥补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实践的不足 |
3.1.2 有利于提高农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率 |
3.1.3 促进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 |
3.1.4 完善现代农民培训体系、培养新型农民 |
3.1.5 保障农业大学自身的发展,促进生产、教学、科研相结合 |
3.2 农业大学承担农技推广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
3.2.1 高校内部 |
3.2.2 高校外部 |
3.3 几种典型的农业大学农技推广服务模式 |
3.3.1 “太行山”道路模式——河北农业大学 |
3.3.2 农业专家大院模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3.3.3 “双百”科技富民工程模式——湖南农业大学 |
3.3.4 “科技大篷车”模式——南京农业大学 |
第四章 湖南农业大学开展葡萄技术推广服务的实证分析 |
4.1 调查对象 |
4.2 调查方法及内容 |
4.3 调查实施过程 |
4.4 调查结果 |
4.4.1 农户方面调查结果 |
4.4.2 推广人员方面调查 |
4.5 本章小结 |
4.5.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发挥农业大学农技推广的服务作用 |
4.5.2 农业大学农技推广服务已取得一定成绩 |
4.5.3 农业大学农技推广服务仍面临种种困难 |
第五章 农业大学农技推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
5.1 农业大学农技推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
5.1.1 管理方式的制约 |
5.1.2 新技术转化及市场适应力不强 |
5.1.3 推广机制的不完善 |
5.1.4 投入经费不足,政策不够完善 |
5.1.5 多重风险因素的制约 |
5.1.6 农村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 |
5.2 进一步加强农业大学农技推广服务对策 |
5.2.1 政府宏观保障方面 |
5.2.2 农业大学微观操作方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葡萄种植户问卷调查 |
附录二 湖南农业大学葡萄种植技术推广者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湖南农业大学葡萄技术推广专家石雪晖专访记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南京农业大学百年农业推广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四、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农业推广管理机构的沿革与变迁 |
第一节 抗日战争以前 |
一、三(两)江师范学堂农业博物科时期(1902-1912) |
二、南京高等师范学堂(校)农业专修科与东南大学农科时期(1917-1927) |
三、金陵大学农林科(1914-1929)和农学院时期(1930-1937) |
四、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时期(1928-1937) |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 |
一、金陵大学农学院(1937-1949) |
二、中央大学农学院(1937-1949)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 |
第四节 十年动乱时期 |
第五节 改革开放以来 |
第二章 农业推广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
第一节 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 |
第二节 开办实验场或推广区 |
第三节 宣传品的出版和散发 |
一、书刊类 |
二、音像类 |
第四节 教育培训 |
第五节 开展农村调查 |
第三章 农业推广的主要成效 |
第一节 培养了大量农业科研、推广、管理人才 |
第二节 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
第三节 建立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的"三一体制" |
第四节 首次在高校内设立农业推广部 |
第五节 创新了高校农业推广的新模式 |
一、送科技下乡的"科技大篷车" |
二、百名教授兴百村的"双百工程" |
三、专家工作站 |
第四章 农业推广的经验、问题及启示 |
第一节 农业推广的经验 |
一、推动了我国农业推广理论的研究 |
二、推动了我国农业推广机构的建立 |
三、促进了我国农村社会的改良 |
第二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 |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 |
(一) 政府的支持和服务不到位 |
(二) 农业院校自身的完善不够 |
第三节 几点启示 |
一、要充分发挥农业高校参与农业推广的优势 |
二、要勇于创新农业高校从事农业推广的新途径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美大学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比较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我国大学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的几种实践类型 |
(一) 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道路” |
(二) 南京农业大学——科教兴农的“科技大篷车” |
(三) 东北农业大学——“农业专家在线” |
(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试验示范站 (基地) 为载体, 培训和咨询服务为两翼的科技推广模式 |
三、中美大学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比较 |
(一) 制度和法律基础 |
(二) 机构支撑和人员组成 |
(三) 经费保障 |
(四) 推广体系的职能和任务 |
(五) 大学农业推广体系的地位特点 |
(六) 农业试验站的特点和作用 |
四、讨论与启示 |
(9)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产学研发展的研究背景 |
1.1.2 农业高校产学研发展的研究背景 |
1.2 产学研结合的总体发展 |
1.2.1 国外产学研结合的总体发展 |
1.2.2 国内产学研结合的总体发展 |
1.3 选题意义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点 |
第二章 产学研结合的相关理论 |
2.1 产学研基本理论 |
2.1.1 创新理论 |
2.1.2 战略联盟理论 |
2.1.3 系统协同论系统论 |
2.1.4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2.2 产学研结合的界定 |
2.3 产学研结合的本质特征 |
2.4 产学研的产生 |
2.5 产学研合作对国家自主创新的作用 |
2.6 产学研结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 |
第三章 国外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的研究 |
3.1 发达国家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
3.1.1 美国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
3.1.2 日本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
3.1.3 英国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
3.2 发达国家农业产学研结合的现状和模式 |
3.2.1 美国现代农业产学研结合的现状和模式 |
3.2.2 日本现代农业产学研结合现状和模式 |
3.2.3 法国现代农业产学研结合的现状和模式 |
3.3 从国外产学研联盟模式的经验得到的启示 |
3.3.1 产学研联盟需要完善的法律保障 |
3.3.2 政府应对产学研联盟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 |
3.3.3 应根据客观实际,设立具体明确的国家创新战略目标 |
3.3.4 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尤其应支持中小企业参与产学研联盟 |
3.3.5 充分发挥科技中介的桥梁作用 |
第四章 我国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构建 |
4.1 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基础 |
4.1.1 农业基础研究的基地 |
4.1.2 农业实用技术开发的基地 |
4.1.3 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孵化基地 |
4.1.4 新型农业人才培养基地 |
4.2 现代农业产学研结合的主要组织模式 |
4.2.1 按照产学研联盟的主导主体不同 |
4.2.2 按照产学研联盟形式 |
4.3 我国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构建原则 |
4.3.1 依托学校科技资源优势性原则 |
4.3.2 具有激励性的双向互利原则 |
4.3.3 可持续发展原则 |
4.3.4 适应性原则遵循现代农业发展规律 |
4.4 我国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新模式 |
4.4.1 龙型产学研模式 |
4.4.2 龙型产学研结合模式的作用机制 |
4.4.3 龙型产学研结合模式的特征表现 |
第五章 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案例分析——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 |
5.1 南京农业大学产学研结合的现状与特点 |
5.1.1 南京农业大学产学研结合的现状 |
5.1.2 南京农业大学产学研结合的特点 |
5.2 南京农业大学产学研结合的基本模式 |
5.2.1 产业主导型模式 |
5.2.2 以共建基地方式的产业发展运作模式 |
5.2.3 学校与各省区紧密结合的的科教兴农运作模式 |
5.3 南京农业大学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模式 |
5.3.1 科教兴农基地与成果转化推广平台建设方式 |
5.3.2 科教兴农基地与成果转化推广平台运行机制 |
5.3.3 科教兴农基地与成果转化推广平台的特点 |
5.4 南京农业大学产学研结合的实施情况 |
5.5 存在问题 |
5.6 农业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
5.6.1 科研导向与评价体系不利于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 |
5.6.2 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型成果数少、成熟度低 |
5.6.3 应用研究基础薄弱,经费投入不足,基地建设滞后,转化实力有限 |
5.6.4 政策实施与落实不到位,教师参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
5.6.5 社会企业普遍存在功利思想,高科技产业投融资体系不健全 |
5.6.6 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各项功能有待建立和完善 |
5.7 解决对策 |
5.7.1 注重高校为主导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
5.7.2 建立正确的科研导向与评价体系 |
5.7.3 高校产学研结合发展要建立引导产学研参与者的政策 |
5.7.4 确立与政府政策相关的产学研结合体系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2 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的意义 |
2.1 为农业高校提供一种新的育人模式 |
2.2 为农业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启示 |
2.3 促进农业高校学科建设的新发展 |
2.4 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
2.5 有利于调动教学和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的良性互动 |
3 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问题的理论阐释 |
3.1 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的内涵 |
3.2 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模式和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差异 |
3.3 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内部互动关系 |
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4.1 国外研究动态 |
4.2 国内研究动态 |
5 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发展动向 |
5.1 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农业高校办学模式 |
5.2 政府在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体系中作用越来越明显 |
5.3 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正呈现多元化发展模式 |
6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的演进和动因 |
1 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的变迁 |
1.1 传统的产学研思路及弊端 |
1.2 新型的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模式探索 |
2. 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演进的动因分析 |
2.1 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
2.2 农业高校复合人才培养的需要 |
2.3 农业科研成果迅速转化的需要 |
第三章 国外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的经验及启示 |
1 美国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发展概况及特征 |
1.1 “赠地学院”的建立是美国高校教学、科研、推广合作的萌芽 |
1.2 合作教育计划是美国高校教学、科研、推广合作的兴起 |
1.3 科学园的兴起将美国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发展带入繁荣时代 |
2 英国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发展概况及特征 |
2.1 剑桥科学仪器公司的成立成为英国教学、科研、推广合作的开端 |
2.2 珀西报告—英国教学、科研、推广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
2.3 教学公司和与企业界一系列合作计划的开展促进了英国教学、科研、推广合作的成熟 |
2.3.1 教学公司模式 |
2.3.2 NVQ与GNVQ证书体系的完善与推广 |
2.3.3 科技工业园区的发展与沃里克模式 |
2.4 与企业界一系列合作计划的开展,使得英国高等学校教学、科研、推广进一步深化 |
3 国外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对我国的经验启示 |
3.1 政府引导,制定有效的科技政策和教育政策,是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的前提保证 |
3.2 科技服务体系建构是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的关键 |
3.3 大学、企业、地方政府密切合作是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的直接动因 |
第四章 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的实践探索 |
1 当前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的基本特征 |
1.1 它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
1.2 它是一个创新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
1.3 它是一种推动现代农业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
2 我国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的典型模式 |
2.1 河北农业大学的“太行山道路”模式 |
2.2 南京农业大学的“科技大篷车”模式 |
2.3 湖南农业大学的“双百科技富民工程”模式 |
2.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模式 |
3 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 |
3.1 重教学,轻科研、推广的传统思维障碍 |
3.2 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基地建设滞后 |
3.3 难以形成层次化、网络化的组织体系 |
3.4 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一体化制度基础 |
3.5 政府宏观调控和中介机构引导作用不强 |
3.6 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存在不合理的体制 |
3.7 法律法规、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的制约 |
第五章 推进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进程的对策 |
1 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发展的宏观举措研究 |
1.1 转变观念,明确思路 |
1.2 建立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的创新工作体系 |
1.3 探讨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
1.4 要加强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的过程管理 |
2 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的具体措施 |
2.1 充分利用资源建构具有良好覆盖性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
2.2 改革适合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
2.3 建立与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相适应的促进机构 |
2.4 制定与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相配套的人事管理制度 |
2.5 建立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合作的综合网络服务与支持系统 |
2.6 完善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运行机制 |
2.7 大力加强科技中介建设,完善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的外部环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开动科技大篷车,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南京农业大学科教兴农活动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教科推一体的南京农业大学推广服务多模式实践与探索[J]. 汤国辉,汤辰雨,刘晓光. 科技管理研究, 2015(17)
- [2]农科院校在农业推广中的社会服务创新研究 ——以福建农林大学为观察点[D]. 丘秀珍.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8)
- [3]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研究[D]. 钟秋波.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1)
- [4]农业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D]. 王宏长. 吉林农业大学, 2013(02)
- [5]新形势下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模式的思考[J]. 梁均平. 现代经济信息, 2012(24)
- [6]湖南农业大学葡萄种植技术推广服务研究[D]. 韩艳玲. 湖南农业大学, 2012(02)
- [7]南京农业大学百年农业推广史研究[D]. 王佳.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8]中美大学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比较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为例[J]. 刘光哲.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 [9]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的研究[D]. 桑玉昆.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7)
- [10]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问题研究[D]. 蔡志华. 湖南农业大学, 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