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画上“狐斑”成因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学津,陈刚[1](2021)在《印谱古籍病害的调查与成因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印谱是以印蜕、边款等图像为主要内容的特殊古籍。通过对现存明代至民国时期305部印谱保存状况的调查发现,印谱除了比较普遍地存在一般古籍具有的酸化、水渍、狐斑等病害之外,还面临印油渗化、印泥污染、印泥导致纸张老化、印泥变色、印泥黑斑、印泥发霉、印蜕分离脱落、印蜕黏结剂霉变、印油导致颜料变色等问题。以前四种病害较为普遍,比例分别达到调查印谱总数的49.51%、22.95%、20.66%、16.07%。调查还揭示清代印谱印油渗化现象较为严重,印泥导致的纸张老化与印油的渗化存在明显联系。本文还结合历史文献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对上述印谱特殊病害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周平平[2](2020)在《基于高光谱数据的古书画污渍虚拟修复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书画作为人类文明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财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然而,古书画作品在长期保存过程中,由于自然环境、人为破坏等多种因素影响,易遭受各种病害的侵蚀。其中,污渍是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污渍的存在,不但直接影响纸质文物的品相,严重降低了书画作品的艺术价值,有时甚至对纸质文物所携带的文字、图案、色彩等重要信息造成遮挡,影响了书画作品的研究、探索和解译。虚拟修复能够恢复古书画的原始风貌,为实体修复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撑。然而,目前古书画等彩绘文物虚拟修复主要针对普通RGB影像,由于缺乏病害内部有效信息,仅仅依赖图像修复技术,根据待修复区域已知信息去推测未知信息,难以保证修复结果结构及视觉一致性。随着成像光谱技术的发展,高光谱成像技术凭借光谱分辨率高、光谱覆盖范围广等优势,逐渐成为彩绘文物研究的重要手段。与其他病害不同,污渍覆盖区域残留了底层颜料等物质,研究表明,古文档污渍覆盖区域物质在高光谱数据较长波段受其干扰程度相对较轻,能一定程度揭示污渍区域被遮挡的作品内容。因此,本文基于高光谱数据探索新的虚拟修复方法,实现高光谱数据中RGB波段影像和所有受污渍影响程度较重波段影像的修复,一方面还原古书画原始样貌,促进文物的数字化传播;另一方面还原污渍干扰程度较大波段的光谱特征,有利于提升基于高光谱数据的彩绘文物后续研究和解译精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基于彩色约束泊松编辑的RGB影像虚拟修复。针对传统RGB影像修复由于信息有限,导致修复结果结构不一致的问题,根据污渍的光谱特性,利用样本灰度差值探索受污渍影响程度较低的波段区间,在此基础上研究基于样本类间方差、波段相关系数的特征波段选择方法,利用特征波段揭示污渍内部遮挡的绘画内容(结构、灰度变化等);然后引入泊松编辑与特征波段融合,以利用特征波段内部结构信息指导修复;针对直接基于泊松编辑虚拟修复导致颜色失真的问题,利用特征波段通过最佳匹配块搜索和四叉树分割构建部分色彩约束。研究表明,以特征波段作为辅助信息,提出方法能够实现RGB影像污渍的虚拟修复,并有效地重建污渍遮挡区域结构信息,保持视觉一致性;构建部分色彩约束,能够有效的保留其原始的色彩,恢复古书画原始样貌。(2)基于最小噪声分离变换的高光谱影像虚拟修复。目前高光谱数据修复主要聚焦于坏线、条带的去除,修复算法基于原始高光谱数据立方体的光谱维进行迭代优化等图像处理,高维特性导致内存及时间消耗较大。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基于最小噪声分离变换的虚拟修复方法,首先对高光谱数据进行正向变换,然后确定污渍所集中的主成分,通过利用除污渍主成分以外的主成分进行逆变换,实现高光谱数据的重建,避免了基于高维空间迭代优化的问题。提出方法是针对大面积、波段连续且数量众多的高光谱古书画数据信息重建的尝试,研究表明,提出算法能够实现高光谱数据的快速修复;同时,当污渍所集中的主成分包含较少其他物质信息时,提出方法一方面对非污渍区域影响较小,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恢复古书画的色彩,并重建污渍区域的光谱曲线,还原受污渍干扰程度较大波段的光谱特征。(3)基于主成分非局部稀疏表示的高光谱影像虚拟修复。虽然研究工作二无需提取污渍,能够实现高光谱数据污渍的快速修复,然而修复效果取决于污渍主成分是否包含较多其他物质信息。因此,在研究二工作基础上,根据研究工作一提出的灰度差值法,利用阈值确定最小噪声分离变换后受污渍影响较大的主成分,然后构建非局部稀疏表示模型,对符合条件的主成分进行修复。首先,利用受污渍干扰程度较小的主成分对受污渍干扰程度较大的主成分重建,基于低维空间的处理能够有效缓解高光谱数据高维处理的压力;其次,基于特征波段引入非局部相似块作为稀疏表示模型的先验知识,考虑相似块的光谱特征的同时,能够有效的利用空间自相似性;然后通过交替方向乘子算法,建立基于提出模型的稀疏编码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通过引入非局部相似块,解决了目前高光谱数据基于波段相关性修复大面积、大量连续波段信息,由于波段相关性减弱导致修复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改善了图像修复效果,实现了高光谱数据受污渍影响程度较大波段的光谱特征还原。
甄丛爱,赵丹苹[3](2019)在《纸质文物生物病害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作为有机质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纸质文物易发生各种生物病害,其中微生物包括真菌及细菌、动物包括昆虫、鼠类等。为了防止纸质文物生物病害的发生,本文分别从生物病害的种类及病原鉴定、环境因子分析、防治措施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效仿植物病害,据此提出"纸质文物生物病害四面体假说"。对纸质文物生物病害进行有效防治需要重视以下几个要点:病原物识别是基础;环境因子分析是辅助;综合防治是手段。
姚娜[4](2016)在《纸质印刷品霉变类型及防治技术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纸质印刷品在保存不当情况下容易滋生霉菌,进而发生霉变。霉菌不仅破坏印刷品原有样貌,而且降低其机械强度,又改变其物理性质。本文采用形态分类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霉变纸币和书画样品进行霉菌分离与鉴定实验,将结果与文献报道纸质印刷品霉菌类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霉变纸质印刷品上优势菌为曲霉属,包括黑曲霉、黄曲霉、烟曲霉、局限曲霉和灰绿曲霉等,其他常见霉菌类型有青霉属、木霉属和根霉属,如产紫青霉、绿色木霉、米根霉和黑根霉等。实地调查北京印刷学院特藏阅览室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书籍,发现书籍的霉变污染严重,亟需除霉和防霉保护。根据纸质印刷品上常见霉菌类型,查阅文献,丁香油防霉剂对青霉属、曲霉属、木霉属和根霉属有很好地抑制作用,纳米TiO2改性壳聚糖防霉剂对黑曲霉,紫外线照射、甲醛熏蒸对黄曲霉、灰绿曲霉、局限曲霉和刺孢根霉均有理想的抑制效果。但是,从安全性角度考虑,紫外线和甲醛对纸质印刷品有破坏作用,而植物精油和纳米材料改性壳聚糖防霉剂在纸质印刷品防霉方面有很好地应用前景。
唐欢,王春,范文奇,周理坤,马冠华[5](2015)在《馆藏纸质书画文物上霉菌的分离与鉴定》文中研究说明霉菌污染会影响馆藏纸质书画的保存和展示。对书画污染菌进行分离及鉴定,有助于提高文物霉变防治工作的针对性,进而提高防治效果。本研究利用传统的纯培养法从遭受霉菌污染的馆藏纸质书画表面分离得到8株霉菌,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和r DNA转录间隔区序列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测序分析。结果表明:8株霉菌分属于曲霉属(Aspergillus)、根霉属(Rhizopu)和木霉属(Trichoderma)。研究结果可为馆藏纸质书画文物防霉剂的研发和文物霉菌的综合防治提供靶标和依据。
陈刚,张田[6](2012)在《近代书籍纸张中“狐斑”的发生特点研究》文中指出狐斑作为一种常见的纸张污损现象,不仅破坏书籍的观赏价值,而且往往难于清除﹑使书籍恢复原貌。对其成因的揭示将有利于纸质文物中狐斑的防治工作。但狐斑作为一种较为复杂的现象,一直以来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本研究对上海历史博物馆馆藏近代书籍中狐斑的着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表明,该馆藏近代书籍狐斑发生率达到60%,狐斑发生与纸张类型、酸度间存在一定的关联。酸度较高的机制纸中狐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手工纸。本调查可为近代书籍及其它早期机制纸质文物的保藏、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
徐文娟,诸品芳[7](2010)在《纸质文物变色原因及脱色方法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纸质文物的载体——纸张的变色进行探讨。从纸张的原料组成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树脂等方面分析了造成纸质文物变色的原因。为了恢复纸张原有的颜色,就必须破坏发色基团,包括将发色基团的共轭双键打开;将发色基团和助色基团分开;改变助色基团的化学结构;通过氧化破坏双键或侧链,减少发色物质;改变发色基团结构。目前常用的脱色方法有氧化法、还原法和液体光漂等。本文概述了常用的脱色方法的机理及用于纸质文物脱色的优缺点。各种方法对纸张都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因此在决定进行脱色之前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选择脱色方法的原则是有效性和尽量小的危害,脱色后要进行彻底洗涤。
马翀[8](2008)在《濒危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界定作为研究起点,围绕濒危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现实问题和相关理论,构建了档案文献遗产分级保护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对档案文献遗产的全国性调查,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进行了论述,进而将三者共同组成我国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策略。论文共分八章。第一章导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现状、选题意义、论文内容、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研究局限与拓展。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存世的档案文献遗产数量巨大;然而目前我国能用于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资源和经费则较为有限,因此数量巨大的档案文献遗产和有限的保护资源之间的矛盾成为保护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想要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该矛盾,只能在分级保护的理念下,早日找到最急需保护的档案文献遗产,并给予有效的针对性保护措施,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价值。而濒危档案文献遗产即濒临消失的档案文献遗产,其具有最为急迫的保护需求。可见,对濒危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策略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来看,主要存在着两个问题:其一,国内缺乏对濒危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系统性研究;其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研究者,其研究重点始终放在保护的技术层面上。因此,以濒危档案文献遗产为研究对象,涵盖保护技术和保护管理两方面的系统化保护策略,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第二章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界定和划分档案文献遗产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涵盖了大量真实可信且便于识读的历史信息,其价值不言而喻。因此,对其的保护也愈加重要。“濒危”既是反映一种状态——存在消失的危险并具有较大的可能;同时也表示一种程度——即濒临彻底消失的距离。从符号学角度出发,档案文献遗产是制成材料和承载信息的结合体,对其的濒危界定也应该从两方面出发。因此,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是指制成材料濒临彻底损坏,或者所承载信息相对稀缺,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濒临消失,急需保护的档案文献遗产。在界定濒危档案文献遗产之后,如能将其从海量档案文献遗产中划分出来,就基本为档案馆确定了各种资源的优先使用对象。由于之前从两方面对濒危档案文献遗产进行了界定,因而也需要从两方面对其进行划分:其一,制成材料濒危的档案文献遗产。在调研基础上,同时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古籍特藏损坏定级标准》,通过对10项指标的量化,提出了制成材料濒危的划分依据。其二,信息濒危的档案文献遗产。参考文物和图书界的相关划分依据,结合档案价值判定标准,总结了信息濒危的划分原则,并初步提出了档案文献遗产信息濒危的划分依据。第三章我国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现状我国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现状总结是提出针对性保护策略的前提和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笔者收集到了大量的原始数据和研究素材,并对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通过实证研究对我国濒危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基本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我国档案文献遗产存世数量巨大,保存较为集中。目前存世档案文献遗产中绝大多数为清代档案和民国档案,明清以前形成的档案文献遗产极少。调查显示,清代中期以前档案文献遗产使用的载体材料主要为各种手工纸,以竹纸最多,字迹材料主要是为墨汁和印章;从清末到整个民国时期是档案载体和字迹材料大变革的时期,机制纸和各种字迹材料使用逐渐趋于普遍。另外,档案文献遗产的各种损坏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出现。档案纸张的发黄、变脆、残缺、污染、虫蛀、霉蚀,以及印章的褪色和扩散较为普遍。其中,损坏严重的档案文献遗产也不在少数。目前我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形式尚不容乐观,主要问题有:家底不清,缺乏长期保护策略,相关法规不健全,保护经费投入不足,缺少针对性保护措施,欠发达地区档案馆保护条件较差,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等。第四章档案文献遗产濒危原因分析档案文献遗产的损坏和濒危并不是某一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众多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档案制成材料的内因是其濒危的决定因素,而环境因素、时间因素、社会因素和管理因素等外在原因将起到加快或减缓濒危进程的作用。档案文献遗产本身制成材料的耐久性是影响其濒危与否的内在因素,而纸张载体的纤维结构、制造过程以及字迹材料的色素成份和附着形式是造成其老化速度和损坏进程的关键因素之一。环境因素和时间因素是导致档案文献遗产濒危的自然外因。其中,时间因素是绝对而不可逆转的,而档案文献遗产保存环境的好坏决定着其老化和损坏的快慢和严重程度。社会因素和管理因素是导致档案文献遗产濒危的人为外因。造成很多档案文献遗产濒危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来自于自然因素,而是由于社会的漠视、历史的变迁、保护的不足和管理的疏忽等人为因素。第五章档案文献遗产分级保护模型分级保护的理念是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提出的基点,通过对不同档案文献遗产采取针对性和个性化的保护策略才能更好的利用有限的保护资源,缓解保护中的主要矛盾。本文构建的档案文献遗产分级保护模型并不止是单单对档案文献遗产进行分级而已,而是涵盖了濒危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整个流程,为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策略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该模型包括四个主要模块,分别是:档案文献遗产的全国性调查模块、档案文献遗产的等级划分模块、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性保护模块和濒危档案文献遗产预防性保护模块。其中,全国性调查模块为等级划分和保护实施提供了相应的数据支持和参考依据,是其他各个模块的基础;等级划分模块是分级理念的具体体现,是模型的核心,串联着其他各个环节和模块;抢救性保护模块和预防性保护模块是分级模型构建的目的,也是分级之后具体保护措施的实施环节,二者分别针对制成材料濒危和信息濒危,但又相互联系,具有动态平衡的关系。第六章档案文献遗产的全国性调查从国内外的相关经验来看,全国性调查是一切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提和基础。档案文献遗产全国性调查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档案文献遗产个体情况的调查;其二,对档案馆保护状况的调查。通过对档案文献遗产个体情况的调查可以对档案文献遗产的构成特点、信息内容、载体组成、保存状态、损坏程度等一系列问题有一个全面、深入而系统的认识,为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划分提供数据支持。而通过对档案文献保护状况的调查,一方面可以分析目前濒危产生的原因,另一方面可为之后的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提供借鉴和参考,为制订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策略奠定基础。另外,本文引入了社会调查方法为档案馆的调查工作,提供了相应的调查方法和流程;并通过统计学原理,介绍了调查中样本量计算和误差控制的方法。第七章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抢救性保护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抢救性保护的对象主要是已经存在损坏,具有一定的保护时效性,急需抢救的档案文献遗产,其主要分为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两个方面。抢救性保护的工程化管理是指根据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具体情况,按工程化管理的思想对抢救性保护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管理,主要包括:制订抢救方案,建立信息平台,建立抢救档案,制订抢救与修复方法标准,规范抢救与修复工作流程,建立抢救与修复验收与评估机制,完善档案保护教育培训及资质认证制度。抢救性保护的技术层面即根据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状况,实施针对性的个性化保护操作,其主要包括: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治理、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修复和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数字化。第八章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预防性保护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预防性保护是指通过环境的控制,特殊管理的实施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使濒危档案文献遗产处于一个良性保存环境,避免原有损坏的恶化,降低新损坏情况出现的可能,进而延长其保存寿命。保存环境的优劣是档案文献遗产濒危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只有通过对档案库房温湿度、光照、空气质量和生物污染的综合控制,才能将档案文献遗产保持在较为理想和稳定的状态,达到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技术层面的预防性保护。总的来说,预防性保护的管理层面它又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其中,宏观层面是站在国家的角度,为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提供相应的法律保证、政策支持和标准规范;而微观层面是将档案馆作为管理的实施者,对濒危档案文献遗产进行特殊的管理措施和方法。预防性保护的社会层面主要是在社会大环境下,通过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激起人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热情,增强人们对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决心,从而加大资源的投入,增强人才培养,推进保护研究。
陈元生,解玉林[9](2002)在《书画上“狐斑”成因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书画所用的宣纸上常常会出现黄褐色的斑点“狐斑”。为探讨“抓班”的成因,通过对这些斑点的紫外光检测,pH检测,糖、有机酸、氨基酸含量分析,AES、SEM—EDS金属元素分析,黄褐斑纸片的培养,SEM观察等表明,从宣纸样品上的“狐斑”区与非“狐斑”区在金属元素铁、铜的含量无明显差别;在“狐斑”区培养出黄褐色的菌丝和孢子,并且从菌的分离、接种、再培养出现了黄褐色水珠;有机酸、氨基酸含量在“狐斑”区的异常等等结果,有充分理由证明宣纸样品上的“狐斑”与菌有关。这些菌有多种形态,其中二种菌当属曲霉属、青霉属。长有“狐斑”的宣纸酸度增加,纸张纤维素酸性水解的危险增大,这对书画的保护非常不利。“狐斑”问题必须加以足够重视。
二、书画上“狐斑”成因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书画上“狐斑”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印谱古籍病害的调查与成因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印谱病害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调查方法 |
1.3 病害程度的判断标准 |
2.研究结果 |
2.1 主要病害类型及其表现 |
2.1.1 一般病害 |
2.1.2 特殊病害 |
2.2 各类病害的统计分析 |
2.2.1 一般病害 |
2.2.2 特殊病害 |
2.3 重点病害的成因探讨 |
2.3.1 印泥污染 |
2.3.2 印油渗化 |
2.3.3 印泥导致纸张老化 |
2.3.4 印泥变色 |
2.3.5 印泥黑斑 |
2.3.6 印泥发霉 |
3 结论 |
(2)基于高光谱数据的古书画污渍虚拟修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2.1 普通图像修复 |
1.2.2 遥感影像修复 |
1.2.3 高光谱在彩绘文物中的应用 |
1.2.4 问题总结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2 研究基础 |
2.1 图像修复模型 |
2.2 基于梯度域的图像融合技术 |
2.3 稀疏表示理论 |
2.3.1 字典学习 |
2.3.2 稀疏编码 |
2.4 基于稀疏表示的图像修复 |
2.4.1 基于块稀疏组合的图像修复 |
2.4.2 基于字典学习的图像修复方法 |
3 基于部分色彩约束泊松编辑的RGB影像修复 |
3.1 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
3.2 特征波段选择 |
3.2.1 基于灰度差值的污渍影响程度判定 |
3.2.2 确定最佳波段组合 |
3.3 基于泊松编辑的虚拟修复 |
3.4 基于Patch Match算法构建部分色彩约束 |
3.4.1 基于Patch Match算法搜索最佳匹配块 |
3.4.2 基于最佳匹配块构建色彩约束 |
3.5 基于色彩约束泊松编辑的图像重建 |
3.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6.1 模拟数据结果分析 |
3.6.2 真实数据结果分析 |
3.6.3 方法适用性验证 |
3.7 讨论 |
3.7.1 色彩约束块数量对影像重建影响 |
3.7.2 特征波段选择对影像重建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4 基于最小噪声分离变换的高光谱影像修复 |
4.1 MNF方法原理 |
4.1.1 MNF正向变换 |
4.1.2 MNF逆变换 |
4.2 实验结果分析 |
4.2.1 高光谱数据MNF正向变换 |
4.2.2 修复结果分析 |
4.2.3 方法对比分析 |
4.3 局限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主成分非局部稀疏表示的高光谱影像修复 |
5.1 字典学习 |
5.2 利用特征波段构建先验知识 |
5.2.1 非局部相似块搜索 |
5.2.2 最佳匹配块稀疏系数获取 |
5.3 构建主成分非局部稀疏修复模型 |
5.4 高光谱数据重建 |
5.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5.1 模拟数据结果分析 |
5.5.2 真实数据分析 |
5.5.3 方法适用性验证 |
5.6 讨论 |
5.6.1 像素块数量对影像重建影响 |
5.6.2 λ对影像重建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纸质文物生物病害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纸质文物生物病害的种类及病原鉴定 |
(一) 真菌、细菌病害 |
(二) 害虫 |
三、纸质文物所处环境分析 |
四、纸质文物生物病害防治措施 |
(一) 纸质文物的脱酸加固或复制 |
(二) 病原物的防治 |
1.真菌、细菌病原物的防治 |
2.害虫的防治 |
(三) 环境的控制 |
(四) 人类活动的规范化 |
(4)纸质印刷品霉变类型及防治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1.2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印刷品霉变原因及危害深度分析 |
2.1 霉菌概述 |
2.2 印刷品霉变原因 |
2.3 印刷品霉变危害深度分析 |
2.4 印刷品霉变情况实地调查 |
第三章 印刷品常见霉菌类型 |
3.1 民国纸币霉菌分离与鉴定实验 |
3.2 书画霉菌分离与鉴定实验 |
3.3 文献报道常见霉菌类型 |
3.4 鉴定结果与文献报道霉菌类型比较 |
第四章 印刷品霉变防治技术 |
4.1 防霉技术 |
4.2 除霉技术 |
4.3 纸浆修复技术及模拟实验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
(5)馆藏纸质书画文物上霉菌的分离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采集 |
1.2 试剂及主要设备 |
1.3 霉菌的分离、纯化 |
1.4 霉菌的形态观察 |
1.4.1 菌落形态观察 |
1.4.2 菌落显微形态观察 |
1.5 霉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1.6 真菌ITS基因片段的PCR扩增及测序[7~8] |
1.7 序列比对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分离纯化 |
2.2 形态观察 |
2.3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
3 结论 |
(6)近代书籍纸张中“狐斑”的发生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对“狐斑”的界定 |
1.2 抽样调查 |
1.3 酸度测量 |
1.4 污染程度的判断标准 |
1.5 独立性检验 |
2 结果和讨论 |
2.1 调查的基本情况 |
2.2 狐斑的污染情况 |
2.3 狐斑类型:即不规则形、圆形和颗粒形 (图6) 。 |
3 结 论 |
(7)纸质文物变色原因及脱色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变色原因 |
1.1 纤维素 |
1.2 半纤维素 |
1.3 木质素 |
1.4 树脂 |
1.5 金属及其络合物 |
1.6 微生物 |
2 破坏发色系统的方法 |
2.1 氧化法 |
2.2 还原性方法 |
2.3 液体光漂法[19,20] |
3 结语 |
(8)濒危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选题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论文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之处 |
1.7 研究局限与拓展 |
第二章 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界定及划分 |
2.1 档案文献遗产 |
2.1.1 遗产定义的变迁 |
2.1.2 档案文献遗产的界定 |
2.2 “濒危”的引入 |
2.2.1 引入原因 |
2.2.2 “濒危”的含义和应用 |
2.3 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界定 |
2.3.1 制成材料的濒危 |
2.3.2 信息的濒危 |
2.3.3 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具体化 |
2.4 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划分 |
2.4.1 档案文献遗产制成材料的濒危划分 |
2.4.2 档案文献遗产信息的濒危划分 |
研究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濒危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现状 |
3.1 调研方案设计 |
3.1.1 问卷调查 |
3.1.2 实地调研 |
3.2 我国档案文献遗产的总体情况 |
3.2.1 存世数量 |
3.2.2 分布情况 |
3.2.3 馆藏结构 |
3.2.4 制成材料情况 |
3.2.5 保存现状 |
3.3 我国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现状 |
3.3.1 总体保管条件 |
3.3.2 环境控制情况 |
3.3.3 抢救与保护现状 |
3.4 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1 家底不清,保护总体状况不明 |
3.4.2 缺乏全国性长期保护策略,相关法规不健全 |
3.4.3 保护经费投入不足,缺少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
3.4.4 欠发达地区县、市级档案馆保护条件较差,难以达到保护要求. |
3.4.5 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
研究小结 |
第四章 档案文献遗产濒危原因分析 |
4.1 档案制成材料的濒危内因 |
4.1.1 纸张载体 |
4.1.2 字迹材料 |
4.2 环境因素 |
4.2.1 温湿度的影响 |
4.2.2 光照的影响 |
4.2.3 空气污染的影响 |
4.2.4 生物污染的影响 |
4.3 时间因素 |
4.4 社会因素 |
4.4.1 形成时主体对档案文献价值判定所造成的影响 |
4.4.2 历史变迁带来的影响 |
4.4.3 保护意识薄弱而造成的影响 |
4.5 管理因素 |
4.5.1 管理方式不当 |
4.5.2 保管机构繁杂 |
研究小结 |
第五章 档案文献遗产的分级保护模型 |
5.1 构建分级保护模型的意义 |
5.1.1 贯彻《实施办法》的客观要求 |
5.1.2 合理使用和配置有限保护资源的需要 |
5.1.3 濒危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策略的理论基础 |
5.2 档案文献遗产分级保护模型的构建 |
5.3 分级保护模型的内涵 |
5.3.1 档案文献遗产全国性调查模块 |
5.3.2 档案文献遗产等级划分模块 |
5.3.3 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性保护模块 |
5.3.4 濒危档案文献遗产预防性保护模块 |
研究小结 |
第六章 档案文献遗产的全国性调查 |
6.1 国内外遗产调查现状 |
6.1.1 国外文化遗产调查现状——以法国文化遗产大普查为例 |
6.1.2 国内文化遗产普查现状 |
6.2 档案文献遗产全国性调查的重要性 |
6.3 档案文献遗产全国性调查的主要内容 |
6.3.1 档案文献遗产个体情况的调查 |
6.3.2 档案馆保护状况的调查 |
6.4 档案文献遗产全国性调查的方案制订 |
6.4.1 调查方法的选择 |
6.4.2 调查流程的设计 |
6.4.3 样本量的确定 |
6.4.4 误差的控制 |
6.5 档案文献遗产全国性调查的实施 |
研究小结 |
第七章 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抢救性保护 |
7.1 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性保护的工程化管理 |
7.1.1 制订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方案 |
7.1.2 建立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信息库 |
7.1.3 建立抢救档案 |
7.1.4 制订抢救材料和方法标准或规范 |
7.1.5 规范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工作流程 |
7.1.6 建立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的验收与评估机制 |
7.1.7 完善档案保护教育培训及资质认证制度 |
7.2 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性保护的技术层面 |
7.2.1 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抢救原则 |
7.2.2 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抢救流程 |
7.2.3 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治理 |
7.2.4 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修复 |
7.2.5 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数字化 |
研究小结 |
第八章 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预防性保护 |
8.1 预防性保护的含义和框架 |
8.1.1 预防性保护的含义 |
8.1.2 预防性保护的框架 |
8.2 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环境控制 |
8.2.1 温湿度的控制 |
8.2.2 光照的控制 |
8.2.3 空气质量的控制 |
8.2.4 生物污染的控制 |
8.3 预防性保护中的管理层面 |
8.3.1 管理的宏观层面 |
8.3.2 管理的微观层面 |
8.4 预防性保护的社会层面 |
8.4.1 加大资金投入 |
8.4.2 提高社会意识 |
8.4.3 加强人才培养 |
8.4.4 推进基础保护研究 |
研究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我国历史档案保存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历史档案文献损坏情况调查表 |
附录3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历史档案保存状况调查报告 |
附录4 四川省档案馆纸样 PH 值测试报告 |
附录5 随机数表 |
致谢 |
四、书画上“狐斑”成因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印谱古籍病害的调查与成因初探[J]. 张学津,陈刚. 图书馆杂志, 2021(05)
- [2]基于高光谱数据的古书画污渍虚拟修复方法研究[D]. 周平平.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3]纸质文物生物病害研究进展[J]. 甄丛爱,赵丹苹.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9(05)
- [4]纸质印刷品霉变类型及防治技术探讨[D]. 姚娜. 北京印刷学院, 2016(06)
- [5]馆藏纸质书画文物上霉菌的分离与鉴定[J]. 唐欢,王春,范文奇,周理坤,马冠华.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5(02)
- [6]近代书籍纸张中“狐斑”的发生特点研究[J]. 陈刚,张田.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2(04)
- [7]纸质文物变色原因及脱色方法研究进展[J]. 徐文娟,诸品芳.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0(02)
- [8]濒危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策略研究[D]. 马翀. 中国人民大学, 2008(07)
- [9]书画上“狐斑”成因研究[J]. 陈元生,解玉林.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2(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