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阳市郝家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及其效益(论文文献综述)
温燕华[1](2020)在《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典型小流域治理研究》文中认为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是北京、河北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地处北方干旱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较大、面临水少、水脏的严峻形势,严重影响流域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近年来,随着北京、河北地区生态治理体系的不断优化,环境改善效果显着,但是由于人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不高,生态治理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协调问题依然存在。为解决此类问题,本文以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为工程北背景,提出一种治理与发展相结合的模式,以达到治理水土流失、保护水源和提高经济的目的,从而实现小流域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经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梳理了流域内点源污染、面源污染、社会和地理等多方面问题,并采用ArcGIS技术和遥感(RS)方法分析小流域地理现状;从流域生态状况、环境污染、社会发展以及地理状况4个层面确定流域功能区划分指标;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将流域划分成“生态修复区、生态治理区、生态保护区”三大功能区;分别确定各功能区的治理目标和治理措施,得到适用于该密云水库上游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其中“生态修复区”以实施封禁保护为主,加强监督管理和生态修复;“生态治理区”主要以环境治理、生态修复为主,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主;“生态保护区”主要以河流湿地系统为对象,实现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的目的。通过进一步计算经济、生态、社会和保土蓄水效益评价密云水库上游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证明本研究治理模式的可行性。在基本实现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目标的基础上提高区域经济,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改善人民生活状态,减少自然灾害等,为其他相似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饶良懿,高磊,彭芳[2](2020)在《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内涵、尺度与方法》文中提出近年来国家生态工程的生态成效和生态效应评估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水土保持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生态工程措施,随着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的逐步实施,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已初见成效。如何全面、科学地评价水土保持的生态成效和生态效应是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也是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进一步科学实施和有序管理的重要保障。通过首次对水土保持生态效应及其评价的内涵进行界定,对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的尺度和常用评价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为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及其他国家重大生态工程的成效和效应评估提供借鉴。
祝海娇[3](2020)在《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应用研究 ——以金华梅溪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全域旅游的推进、日常生活的旅游化要求产业融合、设施共建共享,这需要在相关工程建设中预先考虑和设计旅游要素,预留旅游发展空间。小流域,特别是低山丘陵地区的小流域在规模尺度、人口和产业集聚等方面更具发展旅游产业优势,适宜在相应的治理工程措施中植入旅游要素。而“多规合一”的提出将“多规”统筹到同一规划空间上来,为小流域治理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规划基础。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旅游要素植入研究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依据系统论、共生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等,提出小流域综合治理中旅游要素植入的概念,认为保护河川形态与风貌是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前提,流域本身的旅游发展潜力是确定是否适宜植入的基础,渐进式主动渗透是旅游要素植入应遵循的路径,最终要实现两者的互相融合与互惠共生;梳理归纳了统筹兼顾、因地制宜、产业融合、共建共享、景观美学等植入原则;探讨了要素叠加、规划引导等旅游要素植入方式;就治理前、治理中、治理后等不同时间维度以及以治理工程为主线,将综合治理的林草、农业等措施到坡面、拦蓄、防洪等治理工程中分别植入旅游基本要素或服务设施的方式和方法,初步构建了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理论框架。运用上述理论框架,在分析金华梅溪流域旅游开发现状和潜力、论证旅游要素植入梅溪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适宜性的基础上,从旅游要素植入的内涵出发,选择梅溪流域综合治理中适宜于旅游要素植入的水系防护与防洪、生态保护与修复建设工程中的堰坝、堤坝、生态护岸、生态湿地等场景,进行旅游要素植入的具体实践应用剖析,为类似区域流域综合治理中开展旅游要素植入、推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于婷婷[4](2019)在《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文中提出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空间。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是我国目前及未来很长时期的建设重点。在快速城镇化建设中,城乡二元化对乡村造成的巨大冲击,城镇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和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用地破碎、传统文化遗失,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乡村可持续发展,并集中反映在乡村生态景观退化、土地景观格局破碎、聚落景观同质化等外在表征上。这使得传统偏重物质空间建设的乡村规划,难以满足新时期生态运行机制引导下美丽乡村的建设需求,迫使乡村景观研究更加关注资源统筹和国土空间管控。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应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融合起来,从人地关系出发改善乡村环境条件。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科学地判断引发乡村景观问题的主要来源,如何度量乡村景观问题的严重程度,如何确定乡村景观问题产生的关键因素,如何选择适宜的乡村规划方法,都是现阶段乡村景观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内容。针对以上问题,在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长期调研的基础上,将脆弱性作为契入点,深入剖析乡村自然环境景观、聚落景观、经济景观和文化景观的脆弱性表征、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确定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因子作用维度及作用规律。为了进一步明确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分异规律,构建了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对2008-2017年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进行评价,以明确县域维度和村庄维度景观脆弱性时空演变规律及脆弱性主因子演变趋势,并以此确定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为了有效应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引入与脆弱性相对的韧性概念和韧性规划思维,提出注重演进式发展和人地资源综合统筹的乡村韧性规划模式。结合严寒地区现行乡村规划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缺失,以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需求,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划分乡村景观脆弱类型,针对不同类型乡村单元提出“通用型+主因子型”规划模式,并以黑龙江省为例,对其县域单元和村庄单元提出了具体的乡村韧性规划策略。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含基础理论及实地调研、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评价和应对景观脆弱性的乡村规划模式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系统阐释了自然-社会脆弱性理论、贫困脆弱性理论、灾害心理学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和城乡空间演变理论,并梳理了严寒地区村庄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内容,为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进而,引入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脆弱性评价研究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为乡村景观脆弱性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提供研究基础。为了有效应对和降低乡村景观脆弱性,提出与脆弱性研究相对的韧性研究,分析了韧性规划的内涵、特征及优势,以及严寒地区乡村景观韧性特征,为乡村韧性规划提供理论方法依据。在实地调研中,根据样本容量计算公式及样本筛选标准,在东北三省选取32个典型县域和66个典型村庄,从自然环境景观、聚落景观、经济景观和文化景观方面深入剖析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为诠释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引入脆弱性研究范式,就其脆弱性根源—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出发,从生态环境、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三个方面探讨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要素。根据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要素的相互作用方式,引入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三要素,并从时空维度解析脆弱性干扰源和脆弱性因子作用规律,由此提出乡村景观脆弱性理论研究框架,并借鉴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框架、指标和模型,构建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在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研究中,选取黑龙江省作为研究区域,筛选117县域单元和30个村庄单元作为评价对象,结合GIS分析其脆弱性空间分异规律;通过其2008-2017年的脆弱性阈值变化,分析黑龙江省乡村脆弱性时空演变格局,剖析黑龙江省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分异规律,确定其脆弱性主因子演变趋势及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为应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将与脆弱性相对的韧性规划思维引入现行乡村规划。通过梳理严寒地区现行乡村规划在应对景观脆弱性方面的缺失与需求,提出乡村韧性规划的目标体系,解析其与相关现行规划的衔接关系,进而提出乡村韧性规划的编制和执行程序,基于系统聚类法划分乡村景观脆弱类型,提出“通用型+主因子型”的规划模式,并结合典型严寒地区开展规划应用,分级、分类地提出黑龙江省县域单元和村庄单元的乡村韧性规划模式和策略,以有效降低景观脆弱性、为生态文明理念下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规划支撑。
王珏琼[5](2016)在《朝阳市土坎农业水平梯田设计与施工模式实践成果浅析》文中研究说明朝阳市坡耕地面积较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坎农业水平梯田建设十分必要。通过对朝阳市土坎农业水平梯田设计与施工模式实践成果的分析研究,阐明了在土坎农业水平梯田建设中工程设计应进行详细现场勘查和数据采集,结合项目区各项条件根据规范进行优化设计,选取最优梯田设计断面。分析了在土坎农业水平梯田建设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朝阳市土坎农业水平梯田建设多年的经验分析了水平梯田机械化施工中施工机械的选择、施工方法及施工效果等方面的内容。
刘立权,范昊明,王亮,王辅强[6](2014)在《辽西山地丘陵区生态景观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模式探索与实践》文中认为针对辽宁省西部土壤侵蚀类型和特点,以辽西山地丘陵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朝阳市骆驼山流域为研究对象,研究总结推广适宜该区域生态景观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模式、防治技术和防治途径。基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技术路线,融入生态景观等人文理念,综合运用植被生态学、生态经济学、景观生态学、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学理论以及"3S"技术等分析方法,提出了适宜辽西山地丘陵区生态景观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生态修复、经济林高效栽培和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等关键技术,明确了辽西山地丘陵区生态景观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模式。模式的实践和推广,取得了显着的"三大"效益,为辽西山地丘陵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技指导。
董彦丽[7](2013)在《黄土丘三区水土保持经济林对位配置模式及其效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土保持经济林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种主要植物措施,在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发挥了经济效益,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以下简称“丘三区”)中山流域葡萄为主的经济林对位配置模式和花牛镇片区苹果为主的经济林对位配置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收集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地验证相结合等方法,收集整理了主要水土保持经济林种质资源及其生物、生态学特性,应用对位配置理论与生态适宜性计算方法,对水土保持特色经济树种的生态适宜度及适宜度指数、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化特征及其经济林蓄水保土、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等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水土保持经济林种质资源研究表明,丘三区主要水土保持经济树种有苹果、葡萄、梨、桃、核桃、花椒等,涉及7种、35个品种。2、研究区中山流域葡萄与花牛镇片区苹果两种配置模式的经济树种生态适宜度研究表明,葡萄的生态适宜度指数为0.52,苹果的生态适宜度指数为0.57,适宜度指数都大于0.5,适宜在该区生长。3、土地利用结构及经济结构变化。(1)中山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农、林、牧、其他用地比例由治理前48%:37%:3%:12%调整到治理末期44%:43%:3%:10%;农、林、牧、其他类经济结构由治理前的40.01%:30.00%:22.05%:7.93%调整到治理末期30.89%:53.86%:14.08%:1.18%;(2)花牛镇片区经过土地结构调整,耕地、园地、林地、其它用地比例由治理前62.44%:26.76%:10.28%:0.52%调整到治理末期38.54%:44.77%:16.27%:0.42%;农业、林业、牧业及其他行业治理前期经济结构为39.95%:8.13%:5.99:45.94%,治理末期经济结构为30.10%:1.07%:5.60%:63.23%。4、丘三区典型流域水土保持经济林蓄水保土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分析结果表明:(1)中山流域各水土保持措施年均总蓄水量为17920.05m3,年均总保土量为6304.14t,其中葡萄经济林年均蓄水量为3495.80m3,占总蓄水量的19.51%;葡萄经济林年均保土量为1198.56t,占总保土量的19.01%。葡萄经济效益费用比为2.358,净效益13292.06万元,年均净效益443.07万元,投资回收年限22年;生态效益价值达135.146万元。(2)花牛镇片区各水土保持措施年均总蓄水量为24802.10m3,年均总保土量为8256.72t,其中经济林年均蓄水量为17451.00m3,占总蓄水量的70.36%;经济林年均保土量为5983.2t,占总保土量的72.46%。苹果经济效益费用比为2.641,净效益83334.91万元,年均净效益2777.83万元,投资回收年限18年,生态效益价值达674.71万元。
王新媛[8](2013)在《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研究 ——以朝阳市大凌河治理项目为例》文中认为目前,对我国部分地区的人群而言,环境条件已经恶化到了威胁生存的地步。因此,在自然环境遭受到如此破坏的情况下,只有政府部门通过财政支出建设公共环境保护项目,才能恢复已经被日益破坏的环境,或者防止生态环境进一步的被破坏。而环境绩效审计工作作为一种对环境项目监督的有效机制,已经受到政府部门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要争取在全国大范围内展开环境绩效审计工作。这也是我国审计工作中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首先是理论分析,重点针对环境绩效审计的基本理论、组织方法、技术方法以及评价方法等各方面进行总结研究。其次在系统的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取得的工作经验下,结合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的实际情况,对辽宁省朝阳市大凌河治理项目进行绩效审计。并通过审计结果,评价朝阳市凌河水污染治理项目,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最后本文对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的发展对策进行研究和探讨,希望能够为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研究工作添砖加瓦。本文写作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如下:一是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受托责任理论等相关理论,对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的概念、内容、目标和原则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揭示了我国环境绩效审计是对我国环境管理活动的持续的、综合的评价与监督过程。二是本文从环境绩效审计的组织方法、技术方法、评价方法这三方面对我国环境绩效审计方法体系的基本框架进行了构建,为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的实践工作提供一个全面、可行的方法体系。三是本文以辽宁省朝阳市大凌河治理项目为出发点,着眼于指导我国审计机关开展环境绩效审计工作,解决操作层面的问题。总结我国实践中应用的环境绩效审计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四是在设计朝阳市大凌河治理项目绩效审计过程中,将PSR框架和环境优值综合评价模型结合起来,并作为该项目的评价模型,把收集的数据经过整理、计算代入该评价模型,通过纵向比较评价该项目的效果。得出朝阳市大凌河流域2012年的环境优值比2011年更加接近环境最佳值“0”,证明通过对朝阳市大凌河流域的环境治理,其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牛香[9](2012)在《森林生态效益分布式测算及其定量化补偿研究 ——以广东省和辽宁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生态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主体的森林,不仅给人类带来了经济效益,还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本研究整合了国内外关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及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和方法,以典型省份广东省和辽宁省为例,采用分布式测算方法分别对广东省和辽宁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效益进行评估。基于评估结果,提出了基于人类发展指数的生态效益多功能定量化补偿系数(MQC)。该研究也强化了人们对于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效益补偿的认识,主要结论如下:(1)区分并明确了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非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效益等专有名词的科学含义。(2)提出了适合于省级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效益评估的分布式测算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广东省(1994年、1999年、2004年、2009年)和辽宁省(2006年、2008年、2010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效益进行了动态评估。并且采用通径分析模型进一步判断了影响森林生态效益变化的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和潜在因素,其中主要的直接影响因素是森林面积和降雨量,直接影响因子分别为0.617和0.387。(3)提出了省级政府支付意愿指数(WTP),表达了省级政府对当地单位面积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意愿,广东省2011年的WTP是0.40,辽宁省2010年WTP是0.36,分别在全国排第12位和第14位,该指数动态的反映了生态效益与生态补偿的相互关系,是对省级生态效益补偿的一个真实评判参数。(4)明确了基于人类发展指数的生态效益多功能定量化补偿系数(MQC),并分别计算了广东省和辽宁省、两省不同地市、不同树种组的生态效益定量化补偿额度及补偿总量。结果表明:2009年广东省和2008年辽宁省的补偿系数分别为0.95%和0.33%,补偿总量分别为66.82亿元和13.67亿元,分别占对应年份省级财政收入的1.83%和1.01%。补偿额度为663.02元/hm2和225.27元/hm2,说明了在现有补偿基础上,广东省和辽宁省各自还需新增投入现有补偿标准的176.25%和50.20%才能够达到定量化补偿标准,从而实现基于森林生态效益高低的定量化补偿日标。(5)利用生态区位商方法判断优势功能和弱势功能,进一步明确了主导功能生态效益定量化补偿(DQC)的方向,对比研究了森林生态效益多功能和主导功能定量化补偿的异同。同时,阐明了本研究中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主体是省级政府,且补偿系数是一个动态的补偿系数。
王琦,刘丽[10](2009)在《辽西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经验与治理模式》文中指出辽西地区是辽宁省农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由于受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水土流失极其严重。辽宁省19802008年已连续28 a将辽西地区列为重点治理区进行治理,成效显着,探索出了一套适合辽西地区的生态修复模式、荒山荒坡治理模式及沟道治理模式,总结出了水土保持项目前期工作、示范区建设、统筹资金、扩大宣传、加强科研等方面可借鉴的经验。
二、朝阳市郝家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及其效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朝阳市郝家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及其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1)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典型小流域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小流域治理概况 |
1.3.2 国内小流域治理概况 |
1.3.3 我国生态清洁小流域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数据来源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治理问题分析 |
2.1 流域基本概况 |
2.1.1 小流域划分过程 |
2.1.2 小流域划分结果 |
2.1.3 小流域水系现状 |
2.1.4 小流域自然现状 |
2.2 分析主要问题 |
2.2.1 土地利用问题 |
2.2.2 水土流失问题 |
2.2.3 污水处理问题 |
2.2.4 垃圾处理问题 |
2.2.5 点源污染问题 |
2.2.6 面源污染问题 |
2.2.7 社会经济不均衡问题 |
2.3 小结 |
第3章 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功能区聚类分析 |
3.1 划分原则及分区指标 |
3.1.1 分区原则 |
3.1.2 分区指标 |
3.2 分区方法 |
3.3 分区结果 |
第4章 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综合治理方案 |
4.1 流域规划目标 |
4.2 生态修复区建设 |
4.3 生态治理区建设 |
4.3.1 经济林建设 |
4.3.2 水土保持林措施 |
4.3.3 强风化岩坡面治理 |
4.3.4 节水灌溉措施 |
4.3.5 生活垃圾处理 |
4.3.6 污水收集处理 |
4.3.7 村庄美化措施 |
4.3.8 农厕改造措施 |
4.3.9 农路建设措施 |
4.4 生态保护区建设 |
4.4.1 生态护岸措施 |
4.4.2 河道清淤措施 |
4.4.3 湿地 |
4.5 流域规划措施总体布局 |
4.6 效益预测 |
4.6.1 经济效益预测 |
4.6.2 社会效益预测 |
4.6.3 生态效益预测 |
4.6.4 保土蓄水效益预测 |
4.7 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内涵、尺度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水土保持生态效应及评价的内涵 |
2 不同尺度水土保持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
2.1 坡面尺度 |
2.2 小流域尺度 |
2.3 区域尺度 |
2.4 全国尺度 |
3 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方法 |
3.1 比较分析法 |
3.2 层次分析法 |
3.3 灰色系统评价法 |
3.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3.5 经济分析法 |
3.6 信息系统评价法 |
3.7 基于流域水文、泥沙资料的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 |
4 存在的问题 |
4.1 内涵方面 |
4.2 评价尺度方面 |
4.3 评价方法方面 |
5 结论与展望 |
(3)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应用研究 ——以金华梅溪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推进全域旅游发展需要产业共融、设施共建、主客共享 |
1.1.2 小流域综合治理未充分考虑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的需要 |
1.1.3 “多规合一”为小流域治理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规划基础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理论架构 |
1.3.2 不同时间、治理措施的旅游要素植入研究 |
1.3.3 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查阅法 |
1.5.2 学科交叉法 |
1.5.3 归纳法 |
1.5.4 应用研究法 |
1.6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综述 |
2.1.2 旅游要素植入研究综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论 |
2.2.2 共生理论 |
2.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 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理论建构 |
3.1 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概念与内涵 |
3.1.1 旅游要素植入的概念 |
3.1.2 旅游要素植入的内涵 |
3.2 旅游要素植入的意义 |
3.2.1 有助于提升地方特性 |
3.2.2 有助于促进产业融合 |
3.2.3 有助于实现资源节约 |
3.3 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原则 |
3.3.1 统筹兼顾原则 |
3.3.2 因地制宜原则 |
3.3.3 产业融合原则 |
3.3.4 共建共享原则 |
3.3.5 景观美学原则 |
3.4 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式 |
3.4.1 要素叠加 |
3.4.2 规划引导 |
4 不同时空格局下的旅游要素植入 |
4.1 不同时间过程中的旅游要素植入 |
4.1.1 小流域治理前的旅游要素植入 |
4.1.2 小流域治理中的旅游要素植入 |
4.1.3 小流域治理后的旅游要素植入 |
4.2 不同治理措施下的旅游要素植入 |
4.2.1 坡面工程及其关联的生物、农业措施中的旅游要素植入 |
4.2.2 拦蓄工程及其关联的生物、农业措施中的旅游要素植入 |
4.2.3 防洪工程及其关联的生物、农业措施中的旅游要素植入 |
5 金华梅溪流域综合治理中的旅游要素植入 |
5.1 梅溪流域旅游开发条件与潜力分析 |
5.2 梅溪流域旅游要素植入的适宜性分析 |
5.2.1 流域规模与尺度 |
5.2.2 河流水环境质量 |
5.2.3 区位与交通条件 |
5.3 梅溪流域旅游要素植入的具体应用 |
5.3.1 水系防护与防洪工程 |
5.3.2 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3 研究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录 梅溪流域旅游资源类型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概念 |
1.3.1 乡村和乡村景观 |
1.3.2 景观脆弱性 |
1.3.3 乡村景观脆弱性 |
1.3.4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 |
1.4 研究界定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对象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1.5.1 国外相关研究 |
1.5.2 国内相关研究 |
1.5.3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析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研究基础 |
2.1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1 自然-社会脆弱性理论 |
2.1.2 贫困脆弱性理论 |
2.1.3 灾害心理学理论 |
2.1.4 人地关系理论 |
2.1.5 城乡空间演变理论 |
2.1.6 严寒地区村镇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 |
2.2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的研究基础 |
2.2.1 脆弱性评价框架及模型 |
2.2.2 景观脆弱性评价方法及指标 |
2.2.3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 |
2.2.4 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脆弱性关联作用 |
2.3 韧性规划研究基础 |
2.3.1 韧性和脆弱性研究 |
2.3.2 韧性规划的内涵、特征及优势 |
2.3.3 乡村韧性特征分析 |
2.4 关键方法和技术体系 |
2.4.1 指标体系法 |
2.4.2 TOPSIS决策分析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调查及脆弱性表征分析 |
3.1 乡村概况 |
3.1.1 乡村形成及历史发展 |
3.1.2 乡村数量及分布 |
3.2 乡村研究样本选取 |
3.2.1 样本容量确定及选取标准 |
3.2.2 县域样本选取结果 |
3.2.3 村庄样本选取结果 |
3.3 乡村景观现状调查 |
3.3.1 乡村景观分类方式 |
3.3.2 调研方案及数据获取 |
3.3.3 自然环境景观 |
3.3.4 聚落景观 |
3.3.5 经济景观 |
3.3.6 文化景观 |
3.4 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分析 |
3.4.1 县域层面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 |
3.4.2 村庄层面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因素及机制 |
4.1 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因素 |
4.1.1 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与根源 |
4.1.2 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
4.1.3 土地利用影响因素 |
4.1.4 社会经济影响因素 |
4.1.5 影响因素相互作用 |
4.2 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 |
4.2.1 脆弱性三要素 |
4.2.2 乡村景观脆弱性要素 |
4.2.3 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维度 |
4.2.4 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作用规律 |
4.3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体系 |
4.3.1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维度确定 |
4.3.2 乡村景观脆弱性理论框架构建 |
4.3.3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框架构建 |
4.4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
4.4.1 评价指标筛选 |
4.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4.3 评价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 |
5.1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 |
5.1.1 研究区概况 |
5.1.2 评价单元选取 |
5.1.3 评价指标体系 |
5.1.4 数据来源 |
5.2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
5.2.1 评价结果 |
5.2.2 县域维度乡村景观脆弱性分析 |
5.2.3 村庄维度乡村景观脆弱性分析 |
5.3 乡村景观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
5.3.1 暴露性时空格局演变 |
5.3.2 敏感性时空格局演变 |
5.3.3 适应性时空格局演变 |
5.3.4 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 |
5.3.5 主因子演变趋势 |
5.4 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
5.4.1 因子分级方法 |
5.4.2 县域维度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
5.4.3 村庄维度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应对景观脆弱性的严寒地区乡村韧性规划 |
6.1 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韧性规划思维引入 |
6.1.1 严寒地区现行的乡村规划 |
6.1.2 现行规划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缺失与需求 |
6.1.3 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韧性规划思考 |
6.2 乡村韧性规划目标体系和规划模式 |
6.2.1 目标体系 |
6.2.2 规划衔接 |
6.2.3 规划模式 |
6.3 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
6.3.1 乡村景观脆弱类型划分方法 |
6.3.2 县域维度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
6.3.3 村庄维度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
6.4 典型严寒地区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
6.4.1 县域维度乡村韧性规划模式 |
6.4.2 自然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
6.4.3 强加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
6.4.4 可逆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
6.5 典型严寒地区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
6.5.1 村庄维度乡村韧性规划模式 |
6.5.2 基本保障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
6.5.3 改善提升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
6.5.4 美丽宜居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朝阳市土坎农业水平梯田设计与施工模式实践成果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区概况及坡耕地综合治理必要性 |
1.1 项目区概况 |
1.2 土坎农业水平梯田建设的必要性 |
2 数据采集方法与土坎农业水平梯田优化设计 |
2.1 数据采集方法 |
2.2 土坎农业水平梯田优化设计 |
2.2.1梯田布置及梯田最优断面设计 |
3 施工效果分析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3.1 施工机械选择 |
3.2 施工效果方面 |
3.3 后续管护方面 |
4 结束语 |
(7)黄土丘三区水土保持经济林对位配置模式及其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水土保持与土地利用结构的关系 |
1.1.2 水土保持经济林发展研究 |
1.2 存在问题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中山流域葡萄基地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象 |
2.2.3 土壤 |
2.2.4 自然植被 |
2.2.5 水土流失 |
2.2.6 土地利用现状 |
2.2.7 社会经济状况 |
2.3 花牛镇苹果基地概况 |
2.3.1 地形地貌 |
2.3.2 气象 |
2.3.3 土壤 |
2.3.4 自然植被 |
2.3.5 水土流失 |
2.3.6 土地利用现状 |
2.3.7 社会经济状况 |
3 研究技术途径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3 技术路线 |
3.4 研究方法 |
3.4.1 基础资料收集与调查 |
3.4.2 实地调查 |
3.4.3 适宜度分析法 |
3.4.4 效益计算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丘三区水土保持经济林种质资源研究 |
4.1.1 水土保持经济林种质资源 |
4.1.2 主要水土保持经济树种生物学特性 |
4.1.3 主要水土保持经济树种生态学特性 |
4.2 主要经济树种适宜性分析 |
4.2.1 葡萄适宜性分析 |
4.2.2 苹果适宜性分析 |
4.3 丘三区土地利用结构及产业结构变化特征 |
4.3.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 |
4.3.2 产业结构变化特征 |
4.4 丘三区水土保持经济林效益分析 |
4.4.1 蓄水保土效益 |
4.4.2 经济效益 |
4.4.3 社会效益 |
4.4.4 生态效益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8)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研究 ——以朝阳市大凌河治理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1.4 辽宁省朝阳市发展现状概述 |
第2章 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的基本理论 |
2.1 环境绩效审计的相关概念 |
2.2 环境绩效审计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 环境绩效审计的目标 |
2.4 环境绩效审计的原则 |
2.5 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 |
第3章 我国环境绩效审计方法体系的框架构建 |
3.1 环境绩效审计的组织方法 |
3.1.1 项目的选择与确立 |
3.1.2 审计前的调查 |
3.1.3 制定审计方案 |
3.1.4 审计人力资源的配置 |
3.1.5 组织实地审计 |
3.1.6 审计后活动的组织 |
3.2 环境绩效审计的技术方法 |
3.2.1 环境绩效审计技术方法的特点 |
3.2.2 环境绩效审计的一般方法 |
3.2.3 环境绩效审计的特殊技术方法 |
3.3 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的评价方法体系的构建 |
3.3.1 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 |
3.3.2 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的评价体系 |
3.3.3 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 |
3.3.4 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的评价模型 |
第4章 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的应用研究 |
4.1 辽宁省朝阳市的经济发展与环境现状 |
4.2 辽宁省朝阳市大凌河治理绩效审计分析 |
4.2.1 审计项目概述 |
4.2.2 审计标准 |
4.2.3 审计思路和程序方法设计 |
4.2.4 朝阳市大凌河治理项目评价模型应用 |
4.2.5 审计结果 |
4.2.6 审计建议 |
第5章 发展对策和研究结论 |
5.1 我国环境绩效审计发展对策 |
5.2 研究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森林生态效益分布式测算及其定量化补偿研究 ——以广东省和辽宁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进展 |
1.3.1 生态系统功能与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 |
1.3.2 国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进展 |
1.3.3 国内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进展 |
1.3.4 小结 |
1.4 生态效益补偿研究进展 |
1.4.1 生态补偿概念的发展 |
1.4.2 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
1.4.3 国外生态效益补偿现状及进展 |
1.4.4 国内生态效益补偿现状及进展 |
1.4.5 小结 |
1.5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广东省自然地理及森林资源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森林资源概况及其动态变化 |
2.2 辽宁省自然地理及森林资源概况 |
2.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2 森林资源概况及其动态变化 |
3. 研究方法、研究数据源和技术路线 |
3.1 研究方法 |
3.1.1 典型省份的选择 |
3.1.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指标体系的选取 |
3.1.3 森林生态效益分布式测算方法 |
3.1.4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质量与价值量转换方法 |
3.1.5 数理统计及制图方法 |
3.2 研究数据源 |
3.2.1 单位面积生态系统功能观测数据源 |
3.2.2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源 |
3.2.3 物质量与价值量转换公共价格数据源 |
3.3 技术路线 |
4. 省级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动态评估 |
4.1 广东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动态评估 |
4.1.1 广东省不同时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动态评估 |
4.1.2 广东省不同地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动态评估 |
4.1.3 广东省不同树种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动态评估 |
4.1.4 广东省不同林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动态评估 |
4.1.5 小结 |
4.2 辽宁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动态评估 |
4.2.1 辽宁省不同时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动态评估 |
4.2.2 辽宁省不同地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动态评估 |
4.2.3 辽宁省不同树种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动态评估 |
4.2.4 小结 |
5. 省级森林生态效益动态变化分析 |
5.1 广东省森林生态效益动态变化分析 |
5.1.1 广东省不同时间森林生态效益的动态变化 |
5.1.2 广东省不同地市森林生态效益的动态变化 |
5.1.3 广东省不同树种组生态效益的动态变化 |
5.1.4 小结 |
5.2 辽宁省森林生态效益动态变化分析 |
5.2.1 辽宁省不同时间森林生态效益动态变化 |
5.2.2 辽宁省不同地市森林生态效益的动态变化 |
5.2.3 辽宁省不同树种组生态效益的动态变化 |
5.2.4 小结 |
6.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
6.1 基于通径分析模型的生态效益动态变化驱动力分析 |
6.1.1 通径分析模型 |
6.1.2 驱动力因子对生态效益动态变化影响的通径分析 |
6.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经济社会发展关联度分析 |
6.2.1 涵养水源功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度分析 |
6.2.2 保育土壤功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度分析 |
6.2.3 固碳释氧功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度分析 |
6.2.4 净化大气环境功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度分析 |
6.3 小结 |
7. 森林生态效益政府支付意愿及多功能定量化补偿研究 |
7.1 政府支付意愿现实的相对合理性分析 |
7.2 森林生态效益多功能定量化补偿的合理性研究 |
7.2.1 基于恩格尔系数与皮尔生长曲线模型相结合的补偿系数分析 |
7.2.2 基于人类发展指数的多功能定量化补偿研究 |
7.3 补偿系数的动态变化及补偿目标的实现 |
7.4 小结 |
8. 主导功能生态效益定量化补偿(DQC)研究 |
8.1 主导功能生态效益补偿的目的和意义 |
8.2 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中的优势功能判断 |
8.2.1 广东省和辽宁省森林生态区位商(ELQ)分析 |
8.2.2 广东省和辽宁省各市森林生态区位商(ELQ)分析 |
8.2.3 广东省和辽宁省各树种组森林生态区位商(ELQ)分析 |
8.3 优势功能评判后的主导功能定量化补偿研究 |
8.3.1 水源涵养主导功能生态效益定量化补偿研究 |
8.3.2 固碳释氧主导功能生态效益定量化补偿研究 |
8.3.3 生物多样性保护主导功能生态效益定量化补偿研究 |
8.4 主导功能补偿与多功能补偿的定量化差异分析 |
8.5 小结 |
9.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朝阳市郝家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及其效益(论文参考文献)
- [1]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典型小流域治理研究[D]. 温燕华.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2]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内涵、尺度与方法[J]. 饶良懿,高磊,彭芳. 环境生态学, 2020(06)
- [3]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应用研究 ——以金华梅溪为例[D]. 祝海娇.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4]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D]. 于婷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5]朝阳市土坎农业水平梯田设计与施工模式实践成果浅析[J]. 王珏琼.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6(06)
- [6]辽西山地丘陵区生态景观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模式探索与实践[A]. 刘立权,范昊明,王亮,王辅强. 2014年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4
- [7]黄土丘三区水土保持经济林对位配置模式及其效益研究[D]. 董彦丽. 甘肃农业大学, 2013(05)
- [8]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研究 ——以朝阳市大凌河治理项目为例[D]. 王新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10)
- [9]森林生态效益分布式测算及其定量化补偿研究 ——以广东省和辽宁省为例[D]. 牛香.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5)
- [10]辽西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经验与治理模式[J]. 王琦,刘丽.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