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烷基二茂铁丙烯酰胺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文献综述)
陈巍[1](2021)在《刺激响应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及其空气/水界面结构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是由亲水链段和疏水链段组成的具有表面活性的聚合物。其分子链结构具有较强的可设计性,通过改变亲/疏水基团的种类、数量、排列和分布可调节表面活性。在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中引入刺激响应基团,通过外界刺激如p H、气体、温度、光等,可实现表面活性的可逆调控。由于这种可调控性,刺激响应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乳液稳定性、泡沫稳定性、乳液聚合的精准控制以及产品的简单分离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表面活性与表面活性剂在空气/水界面上的链排列直接相关。原位表征表面活性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的结构对于阐明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界面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相较于其他方式,光和热刺激不需要向溶液内添加其它物质,从而可以防止其它添加物对表面性质造成影响。本论文分别合成了具有温度和光响应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利用温度和光调控表面结构并实现表面活性的可逆改变。研究了温敏型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溶液温度对表面活性的影响及其刺激响应性。研究了基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光响应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及其在乳化/破乳及乳液聚合中的应用。并通过和频共振光谱(SFG)以及界面红外反射吸收光谱(PM-IRRAS)原位表征气/液界面结构的变化。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合成了具有不同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嵌段长度的聚环氧丙烷-b-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PO43-b-PNIPAMx)嵌段聚合物。研究了聚合物浓度、结构对表面活性的影响并研究了该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的温度刺激响应性。(a)与商业化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不同,PPO43-b-PNIPAMx溶液表面张力随浓度增加出现三个下降过程。随着浓度的增加,表面活性剂分子在表面吸附量增加,引起表面张力的第一次快速下降。到转折浓度以后,由于PPO43-b-PNIPAMx中甲基的重排,使表面张力第二次缓慢降低。随着PPO43-b-PNIPAMx吸附量的增加,PNIPAM链段上的异丙基发生重排,从与水平面倾斜变为垂直构象。这种行为导致表面张力的进一步降低。(b)研究了PPO43-b-PNIPAMx的表面张力的温度响应性,溶液表面张力在10℃/40℃的循环过程中实现可逆变化。当溶液浓度处于第一个降低过程范围时(0.001 mg/m L),温度从10℃增加到40℃时,表面张力降低约15 m N/m。当溶液浓度较高(1 mg/m L),温度从10℃增加到40℃时,表面张力降低约9 m N/m。这种刺激响应行为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循环性。从SFG的原位表征发现,在浓度为0.001 mg/m L,温度为40℃时表面张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溶液表面甲基吸附量的增加。而浓度为1 mg/m L时,异丙基的构象从与气/液界面倾斜到垂直的变化导致了在高温下表面张力的降低。2、合成了主链末端带有偶氮苯(AZO)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x-AZO)和聚苯乙烯(PS96-AZO)及主链末端带有β-环糊精的聚乙二醇(PEO45-CD)。利用主客体相互作用改变亲/疏水比例分别制备了PNIPAMx-AZO@CD-PEO45体系及PS96-AZO@CD-PEO45体系的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研究了PNIPAMx-AZO@CD-PEO45在水/石油醚体系的乳化/破乳的温度及光响应性。研究了以PS96-AZO@CD-PEO45作为表面活性剂通过乳液聚合制备的PS纳米球的光响应沉降性。(a)在PNIPAM分子链上修饰疏水性的AZO后,其分子的疏水性增加。当与PEO45-CD发生主客体相互作用后,疏水的AZO被亲水的CD包裹,PNIPAMx-AZO@CD-PEO45的疏水性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增加。紫外光照射后,PNIPAMx-AZO@CD-PEO45发生解组装,PNIPAMx-AZO在气/液界面的吸附量增加,表面张力降低。研究发现PNIPAMx-AZO@CD-PEO45溶液在紫外/可见光照前后表面张力大约变化11 m N/m。通过紫外光和可见光的交替照射发现表面张力的变化具有良好的循环可逆性。通过对其水溶液表面结构的原位表征,发现表面张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后PNIPAMx-AZO疏水性增加使其表面吸附量增加。(b)利用PNIPAM21-AZO@CD-PEO45作为乳化剂制备了水/石油醚的水包油(O/W)型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当紫外光照射时,AZO分子发生异构化从CD中脱除,引起乳化剂结构的变化,使PNIPAM21-AZO@CD-PEO45的组装结构发生破坏,引起破乳。此外,发现升高温度使PNIPAM的疏水性增加时,同样引起乳液体系的破乳。该乳液在紫外/可见光及温度变化的循环过程中,均具有良好的乳化/破乳循环性。(c)利用PS96-AZO@CD-PEO45作为乳液聚合的乳化剂制备了PS的纳米球。PS96-AZO@CD-PEO45在溶液中组装为胶束结构,当加入苯乙烯单体后增溶胶束的尺寸增加。乳液聚合后形成稳定的PS纳米球乳液。当用紫外光照射时,由于PS96-AZO与PEO45-CD的主客体作用破坏,PEO45-CD从PS纳米球的表面脱除,使PS纳米球析出。该光响应表面活性剂不仅可以使乳液聚合产物更容易破乳,还可用来制备表面不含极性表面活性剂的PS纳米球,有利于提升其应用性能。
姜秋艳[2](2020)在《刺激响应型Pickering乳液的构建、调控及电化学行为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飞速发展,由固体纳米颗粒作为乳化剂代替传统表面活性剂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固体纳米颗粒乳化剂吸附在两种不相混溶液体的界面上形成固体粒子膜,有效阻止了液滴之间的聚结,故Pickering乳液具有强稳定性。Pickering乳液开发的关键在于选择具有合适表面润湿性的固体颗粒乳化剂,除了人工合成的功能性高分子聚合物纳米颗粒,一般天然无机纳米颗粒不具备这样的性质。但通常高分子聚合物纳米颗粒的化学合成步骤复杂,如果能通过非共价键疏水改性无机纳米颗粒制备固体颗粒乳化剂,就可避免合成困难的问题。在Pickering乳液的应用中,如在石油输送和乳液聚合反应时,超稳定Pickering乳液的破乳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通过适当的环境触发调控乳液的稳定性,即刺激响应型Pickering乳液的研究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基于上述讨论,本文探索了非共价表面改性无机纳米颗粒的可行性,并将其作为固体颗粒乳化剂构建稳定Pickering乳液,研究此种类型Pickering乳液稳定机理、乳液刺激响应性的触发机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 制备了核壳结构Fe3O4@SiO2纳米颗粒,采用双亲染料分子罗丹明B对其进行疏水改性,并将改性后的纳米颗粒作为稳定剂制备Pickering乳液。研究表明,随着乳化剂颗粒浓度增加,乳液液滴粒径减小。另外,所得Pickering乳液具有良好的磁场响应性,可通过外加磁场实现对乳液稳定性的可逆调控,且此过程可重复三次以上。2. 将合成的具有电化学活性的乙酰基二茂铁-9-蒽醛吖嗪荧光分子(Fc A)与SiO2纳米颗粒非共价结合作为固体颗粒乳化剂,构建一种新型氧化还原响应型Pickering乳液,研究发现油水相体积比、乳化剂颗粒浓度、转速均能影响乳液性能。当油水比为6:4,乳化剂质量分数为0.3 wt%,均质搅拌器乳化5 min(10000 r/min)后可获得粒径均匀,稳定性最佳的Pickering乳液。常温下向Pickering乳液中交替添加氧化剂和还原剂,由于SiO2表面上Fc+A的吸附和Fc A的解吸,SiO2纳米粒子的亲疏水性发生变化,乳液的稳定性在常温下可通过氧化还原触发调控,该调控过程可以重复至少三次。此外,Fc A分子的荧光强度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刺激来调节,因此在氧化还原循环调控中可以观察到乳液液滴的荧光行为变化。这项工作有助于深入了解氧化还原刺激型Pickering乳液的调控机理,同时在不额外引入荧光分子条件下为Pickering乳液的荧光标记开辟了新的途径。3.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法(EIS)研究非共价表面改性SiO2无机纳米颗粒制备水包油(O/W)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观察到乳液在Nyquist图中的特征是一个半圆,乳液液滴的平均粒径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减小,表明乳液的稳定性越高。通过对EIS获得的乳液频率响应数据模拟分析,发现不同转速制备的乳液拟合阻抗值(RO/W)随粒径减小而减小。此外,随着乳液储存时间的增长,乳液平均粒径增大且稳定性较差,乳液的拟合阻抗值RO/W与粒径变化趋势一致。研究表明EIS可用于实时表征改性SiO2颗粒制备的O/W型Pickering乳液稳定性,对乳液的贮存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孙娜[3](2020)在《功能化离子液体参与构筑的凝胶/阴离子传导膜体系的研究及其应用》文中认为离子液体是一类具有独特物理化学性质的材料,在研究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由于离子液体几乎不挥发且不可燃,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开发离子液体作为绿色溶剂的应用上。然而,离子液体的多样性及可调的特性极大地扩展了其应用领域。也就是说,可以根据阴阳离子的结构来定制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的离子液体,从而有目的性地设计出针对特定应用的离子液体,这也是离子液体在科学研究领域广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离子液体组成及结构的灵活性,近年来,基于特定功能化离子液体先进材料的制备已经成为一大研究热点。一方面,可以利用改性及功能化后的离子液体参与构筑的有序分子聚集体进行超分子凝胶等功能性软材料的制备。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利用有序分子聚集体的结构及尺寸效应构筑微观有序的离子传导材料,从而极大地拓展了其应用范围。作为离子液体的重要衍生物,聚离子液体既具有离子液体几乎所有的特性,兼具聚合物的实用性,在聚合物、离子液体及材料科学等多个研究方向引起了广泛地关注。聚离子液体的离子导电性、电化学稳定性及热稳定性等特性进一步促进了其在电化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本论文以离子液体的可设计性与功能化为基础,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特定功能的离子液体及聚离子液体,研究了其参与构筑的凝胶及聚合膜体系在光致变色、刺激响应及离子传导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工作分为以下五个部分:1.基于聚两性离子液体构筑的高强度离子凝胶。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种可聚合的两性离子3-(1-乙烯基-3-咪唑)丙磺酸盐(ZIW),将其溶于离子液体中,通过原位光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双组分高强度离子凝胶。由于两性离子结构的特殊性,聚合物骨架上两性离子基团之间具有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并且两性基团与体相离子液体间也存在离子-偶极相互作用,这使得双组分离子凝胶在未加任何交联剂的情况下即表现出了优异的机械强度,其强度可以与化学交联的凝胶体系相媲美。此外,该离子凝胶还表现出良好的自愈合能力、电化学稳定性和机械柔韧性,在柔性器件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2.两性离子与多金属氧酸盐(POMs)共组装构筑的光致变色超分子水凝胶。合成出具有两亲性的两性离子3-(1-十六烷基-3-咪哇)丙磺酸盐(C16IPS),将其与多金属氧酸盐七钼酸铵(Mo7)共组装,制备了一种均匀、光学透明的超分子水凝胶。两性离子结构含有共价连接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其与POM阴离子团簇间存在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的微妙平衡,并阻止了沉淀的产生,形成了光学透明的水凝胶。我们对凝胶的成胶行为、形貌、流变学特征和光致变色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调节C16IPS/Mo7摩尔比,分别获得了由高度有序的球状胶束或平行排列的蠕虫状胶束构成的超分子水凝胶。通过改变C16IPS浓度和C16IPS/Mo7摩尔比,可以实现水凝胶机械强度和光致变色能力的调节。特别是与纯的Mo7水溶液相比,含有相同Mo7浓度的超分子水凝胶具有明显增强的光致变色能力。这些超分子水凝胶在信息的可重复记录与存储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3.基于双交联聚离子液体构筑的热/氧化还原响应水凝胶。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种带有羧基的可聚合离子液体1-乙烯基-3-羧乙基咪唑氯盐(VmimCM),将其与温敏型聚合物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共聚得到了水凝胶化学交联的初级骨架。再利用铁离子和羧基之间的离子配位作用进一步进行物理交联,制备了一种双交联水凝胶。在温敏性PNIPAM基质中引入双交联的聚离子液体网络结构可以显着提高水凝胶的机械强度和离子导电性。基于PNIPAM优异的热敏性和聚离子液体的导电性能,水凝胶可以作为一种热响应开关来控制电路的断开与闭合,并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此外,凝胶基质中的铁离子具有不同的氧化态,水凝胶还表现出良好的氧化还原响应性。4.碱性双网络水凝胶在全固态锌-空气电池中的应用。基于化学交联的聚电解质网络(聚(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PAMPS)和穿插其中的甲基纤维素(MC)构筑了一种双网络水凝胶。随后将高浓度的碱溶液(KOH)引入到PAMPS/MC水凝胶中,以提高凝胶的离子电导率(室温下可达105 mS.cm-1)。另外,PAMPS-K/MC水凝胶的结冰点可以降至-30℃左右。即使在-20℃环境下,水凝胶仍能保持可接受的离子电导率和力学性能,表现出优秀的抗冻性能。以PAMPS-K/MC碱性水凝胶为电解质膜组装的柔性锌-空气电池展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机械柔弹性,甚至在-20℃的低温下仍表现出可观的比容量和能量密度。5.具有液晶微观有序结构阴离子传导膜的构筑。我们选用了一系列可聚合两亲离子液体在水中自组装,对其组装形成的丰富液晶相采用原位光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具有不同微观结构的阴离子传导膜,并对其综合性能进行了详细的探究:(1)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参与构筑的微观有序复合阴离子传导膜。利用可聚合两亲离子液体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的六角液晶相作为微反应器,采用原位共沉淀的方法在液晶的亲水区合成出LDHs。最后通过紫外光聚合构筑了一种保留有液晶微观有序结构的LDHs复合阴离子传导膜。通过对在液晶微反应器中生长出的LDHs进行SEM、TEM观察发现,六角液晶在LDHs的生长过程中起到了模板作用。另外,对LDH复合膜的IEC、溶胀度、载水率、OH-电导率、碱稳定性以及机械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与不含LDHs的阴离子传导膜进行比较后发现,LDHs复合膜具有更高的离子电导率、碱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基于该复合膜组装的锌-空气电池具有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2)具有反相Ia3d双连续立方结构的阴离子传导膜。我们设计合成了可聚合的表面活性离子液体N-甲基-N-十四烷基-N,N-二烯丙基溴化铵,借助其自组装形成的液晶相,首次制备了具有反相Ia3d双连续立方结构的阴离子交换膜(AEM-Ia3d)。与具有六角和层状液晶微观结构的传导膜相比,AEM-Ia3dd展示出显着提高的OH-电导率,优异的水管理能力以及机械性能。此外,AEM-Ia3d膜具有一定的离子选择性传输能力,在保证OH-沿三维连续最小曲面以跳跃机制快速传导的同时,抑制了水合离子和醇类分子(如Zn(OH)42-和甲醇)的透过。除尺寸效应外,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三维互联离子通道的曲率也有助于提高跳跃离子和扩散离子的选择性。
史云磊[4](2020)在《CO2响应的Pickering乳液》文中认为Pickering乳液凭借其优良的性能,在食品、化妆品、医药、材料合成、石油工业以及催化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希望乳液愈稳定愈好。但是,也有不少领域如乳液聚合、油品输送、纳米材料制备以及燃料生产等,通常仅需形成暂时稳定的乳液,然后再使乳液破乳。因此,如何解决乳液的长期稳定性和快速破乳之间的矛盾,一直是Pickering乳液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刺激响应型Pickering乳液的出现对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策略,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到目前为止,已经报道的刺激响应性开关包括pH、温度、光照、磁场、氧化还原、CO2等。在这些刺激响应性开关中,CO2因具有无毒无害、环境友好、价格便宜,容易从体系中除去等特点,是环境友好的刺激响应性开关。但是,这种温和的刺激响应手段在Pickering乳液研究领域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而且还存在着表面活性剂合成路线复杂、乳液的微结构和相行为单一、调控条件不够温和以及需要开发功能型乳化剂等问题,因此需要开发对CO2响应的新型Pickering乳液乳化剂。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拟设计、合成新型CO2响应离子液体以及功能化纳米材料,制备CO2响应型Pickering乳液,研究常温常压下,CO2/N2对Pickering乳液微结构和相行为的可逆调控规律、调控机制及其可能的一些应用。主要内容包括:1.为开发廉价易得的CO2响应型Pickering乳液体系,设计合成了一系列CO2响应的离子液体前体N-烷基咪唑([Cnim],n=6,8,10,12,14),这些离子液体前体在水溶液中很容易与CO2反应被质子化,原位生成离子液体N-烷基咪唑碳酸氢盐([Cnim][HCO3],n=6,8,10,12,14)。研究了[Cnim][HCO3]和纳米SiO2协同乳化正癸烷-水混合物形成的Pickering乳液对CO2的响应性能,考察了离子液体烷基链长、浓度对乳液的微结构、乳液液滴粒径分布的影响。并通过zeta电位、水接触角、吸附量、13C-NMR和FT-IR等手段研究了CO2/N2调控Pickering乳液微结构可逆转变的可能机理。2.设计合成了由辛基硅烷、氨基硅烷、以及两者同时功能化的SiO2纳米球SM-O,SM-BIS和SM-O-BIS,研究了这些乳化剂的亲水基团、疏水基团以及两者的协同作用对Pickering乳液CO2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M-O-BIS是一种对多类油-水混合物均有良好乳化作用的CO2响应乳化剂。考察了乳化剂的含量、油相极性等因素对乳液微结构、乳液液滴尺寸分布的影响。利用烷基链的疏水性与氨基亲水性的协同作用,在常温常压条件下,首次实现了CO2/N2调控的W/O型和O/W型Pickering乳液的可逆相反转。通过多种方法研究了CO2/N2对Pickering乳液可逆相反转的调控机制。此外,基于CO2/N2调控Pickering乳液的可逆相反转特性,实现了姜黄素分子的封装和释放。3.借助Williamson醚合成方法,使用溴化烷基咪唑对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UiO-66-(OH)2进行化学修饰,合成了烷基咪唑功能化的UiO-66-(OH)2-Cnim(n=8,10,12)杂化材料。研究了这些纳米杂化材料的含量、烷基链长以及施加CO2等因素对Pickering乳液微结构和相行为的影响。在常温常压下,首次实现了CO2/N2对MOF参与构筑的Pickering乳液乳化和破乳的可逆调控。通过zeta电位、水接触角、NMR等方法研究了CO2/N2可逆调控Pickering乳液乳化-破乳的可能机理。4.针对目前报道的功能化MOF乳化剂合成条件苛刻、宏量制备困难的问题,我们使用后修饰合成的方法,在常温常压下的条件下,高效的合成了三乙烯四胺(TETA)功能化ZIF-90/TETA杂化材料,并用作乳化剂参与构筑CO2响应的正己烷-水Pickering乳液。考察了影响Pickering乳液微结构和对CO2响应的主要因素,实现了CO2/N2对MOF参与构筑的Pickering乳液在乳化和破乳之间的可逆切换。同时,使用多种测试手段研究了CO2/N2对Pickering乳液乳化-破乳可逆调控的微观机制。在此基础上,以CO2/N2调控的Pickering乳液体系作为微反应器,实现了Knoevenagel反应的高效催化、产物的分离以及乳液组分的循环利用。
刘立鑫[5](2020)在《脱小分子偶联构建含sp2碳化学键的反应研究》文中认为含sp2碳的化合物,如烯烃、芳烃、(非)芳香杂环等,是一类极其重要的有机分子和化工产品,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工合成产物中。其中过渡金属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是合成含sp2碳化学键的最为有效方法之一,在合成化学中备受关注。而传统的合成方法主要通过脱卤偶联反应实现,需要利用或者制备昂贵、不稳定以及敏感的金属或卤代偶联试剂,且副产物对环境污染严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脱小分子偶联反应因释放尽可能少的废弃物(N2、H2、CO2、H2O),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有可能在医药生产、天然产物合成及先进多功能材料制备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为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提供新的策略和理论指导。本文从来源丰富、价格廉价和制备简单的新型偶联试剂羧酸衍生物和磺酰肼出发,基于脱小分子偶联的策略,通过(光诱导)自由基反应或和过渡金属催化的极性反应途径,实现了脱羧加成/环化、脱羧氧化偶联以及脱硫偶联-加成反应形成sp2C-X(C、P、S)键合成吲哚磷、3-烷基香豆素/喹(喔)啉酮、烯基膦以及三取代烯烃化合物。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开发了首例光催化易得炔基膦类化合物与活性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羧酸酯(NHPI)的脱羧加成-环化反应构建sp2C-sp3C和sp2C-sp2C(Ar)键,制备了38例官能化苯并[b]磷杂环戊烯(吲哚磷)化合物(8~82%收率)。此反应是首例报道在无金属、无氧化剂以及室温条件下合成吲哚磷骨架的方法。该反应具有许多优点,例如操作简单、无金属污染、高选择性、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炔基、烯基以及酰胺)和广泛的烷基源,使其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2)利用光氧化还原催化技术手段,研究了非芳香杂环化合物与NHPI酯的脱羧氧化偶联反应构建sp2C-sp3C键,高区域选择性地合成了一系列3-烷基香豆素/喹(喔)啉酮化合物(39个例子,35~81%收率)。该方法以绿色清洁的太阳光为光源,且光催化剂的用量可以降低至0.2 mol%,室温光照2小时即可高效地实现非芳香杂环3位sp2C-H键烷基化反应。3)首次探索了无过渡金属参与的室温条件下肉桂酸类衍生物与P(O)-H化合物的脱羧磷酸化反应构建sp2C-P键,其中以过氧化物TBPB作为氧化剂、KI为添加剂。该反应温和简单,并以令人满意的产率合成了广谱的E式烯基膦氧化物(34个例子,13~83%收率)。4)采用Pd/Cu催化氧化体系首次实现了炔酸酯与芳基磺酰肼的高区域和化学选择性地1,1-芳基砜基化构建sp2C-SO2和sp2C-sp2C(Ar)键的方法,得到了立体专一的E式多官能化的三取代烯烃化合物(37个实例,30~74%收率)。其中,芳基磺酰肼既发生Ar(C)-S键断裂脱N2、H2和SO2提供芳基,也发生S-N键断裂脱N2和H2提供砜基;当体系中含两种不同磺酰肼时,含给电子基团的做砜基源,另外一种做芳基源。此外,进一步研究了无需脱小分子,利用末端炔烃直接交叉二聚合成gem-1,3-烯炔化合物构建sp2C-spC键的反应。以简单的钯盐和TMEDA为催化剂,高效地控制了反应选择性,以优异的化学、立体以及区域选择性得到一种交叉二聚产物。该反应原子经济性高,底物适用范围广(59个例子,21~82%收率),包括6种药物分子和天然产物的修饰,羟基、氨基、溴、碘、硼酯以及硅基等活性基团也能兼容。该反应首先活化受体分子,反应经历反式碳金属化过程,与已知的炔烃二聚反应的顺式碳金属化过程不同,是一种新类型的炔烃二聚反应。
周成裕,黄强,萧瑛,姜美含,罗艳,邓璟[6](2019)在《页岩储层压裂用聚合物存在的两个问题及其对策》文中认为页岩储层压裂具有"千吨砂、万方液"的特征,低摩阻、强携砂是对压裂液性能要求的集中体现。通过对现有页岩储层压裂液研究进展的分析,提出现有压裂液减阻率低和携砂能力弱这两方面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体系聚合物的结构引起的。对页岩储层压裂用聚合物研究历程,聚合物类型的分析,结合存在的问题,表明在不改变减阻剂主体结构的情况下,引入长链缔合型侧基可以提高减阻率,引入孪尾缔合型基团可以增加黏度。
侯胜珍[7](2019)在《(官能化)葫芦脲的主客体识别特性及聚合物超分子组装体构筑》文中研究表明超分子化学是研究两种及以上的化学物质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缔结而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超分子体系的科学。超分子相互作用包括氢键、疏水作用、π-π相互作用、静电作用、金属离子配位作用以及主客体相互作用等分子间非共价相互作用。其中,主客体相互作用是基于大环主体分子和客体分子间的选择性识别而进行,而超分子化学本身也是在主客体化学中发展起来的。常见大环主体分子包括冠醚、环糊精、杯芳烃、葫芦脲、柱芳烃等。葫芦脲(cucurbituril,CB)是由甘脲和甲醛在酸性条件下缩合得到的具有亚甲基桥连甘脲结构的环状低聚物,根据甘脲单元数的不同命名为CB[n](n=5-8,10,13-15)。葫芦脲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且空腔体积不同的葫芦脲可以识别不同的客体分子,结合常数最高可达7.2 × 1017 M-1。官能化葫芦脲的合成克服了其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差的问题,极大的拓宽了葫芦脲的应用领域。在本文工作中,我们选择单官能化CB[7]和CB[8]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主客体识别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构筑聚合物超分子组装体,实现从微观分子识别特性到宏观材料的桥连。1.通过单炔丙基官能化的CB[7]和叠氮基团封端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N3)之间的点击反应合成了 CB[7]封端的聚合物PNIPAM-CB[7]。通过CB[7]空腔引入带不同电荷的客体分子可以明显提高PNIPAM-CB[7]的最低临界溶解温度,且聚合物保持了 CB[7]高结合常数的特点,即聚合物链不影响CB[7]对客体分子的结合能力。2.通过单炔丙基官能化的CB[7]和叠氮基团封端的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N3)之间的点击反应合成了 CB[7]封端的聚合物mPEG-CB[7],其与侧链为紫精基团的苯乙烯聚合物PSt-MV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在DMF中自组装形成超分子接枝共聚物。共聚物在水中自组装形成胶束,且胶束的粒径和形貌可通过改变两亲性接枝聚合物中亲水链段(mPEG-CB[7])和疏水链段(PSt-MV)的比例进行调节,随着亲水链段比例的增加,胶束粒径逐渐变小,胶束逐渐变为表面光滑的球形胶束。此外,胶束具有良好的稀释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抗癌药物阿霉素在胶束中载药率为12.0%,包封率为47.7%。3.合成了线形和四面体形的双结合位点客体分子LHV和THV,通过研究两客体分子与CB[8]相互作用方式,我们意识到分子结构和空间位阻在自组装体系中的重要性。LHV与CB[8]相互作用时,CB[8]结合在LHV的己基位置形成二元复合物;THV与CB[8]相互作用时,两分子CB[8]结合在己基位置,两分子CB[8]结合在紫精基团位置,形成准轮烷THV@(CB[8])4。空间位阻使得CB[8]不能与THV中全部的己基相互作用,且使得准轮烷THV@(CB[8])4的动力学交换速率变慢。当外加包含富电子性萘基团的封端剂时,THV与LHV相似,CB[8]都移动到客体分子的紫精基团位置形成了电荷转移络合物。还原态的LHV以自由基正离子单体的形式存在,CB[8]为0.5当量时形成三元复合物并促进其二聚,CB[8]为1.0当量时形成二元复合物并抑制其二聚。还原态的THV由于四面体形分子结构的影响,其发生分子内二聚。CB[8]可以调节紫精自由基正离子单体和二聚物的动态平衡。但是与还原态的LHV比,CB[8]对还原态的THV二聚的影响较小。4.合成了末端为萘基团的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Np)和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Np),不同比例的聚合物与末端为紫精的四面体形客体分子THV通过CB[8]增强电荷转移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超分子杂臂星形聚合物SSPs。PNIPAM-Np链段比例越高,SSPs的浊点越低。超分子星形聚合物表现出了温度响应性聚集现象,温度越高,SSPs聚集体的粒径越大;相同温度下,PNIPAM链段比例越高,聚集体的粒径越大。超分子星形聚合物可以通过交替加入1-金刚烷胺盐酸盐和CB[8]的方式实现可逆解组装,再组装。5.合成了紫精基团双封端的聚乙二醇(MV-PEG-MV),其与CB[8]相互作用时,两分子CB[8]结合在其紫精基团位置形成聚准轮烷MV-PEG-MV@(CB[8])2。其与不同比例的PNIPAM-Np通过CB[8]增强电荷转移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AB型超分子二嵌段聚合物和ABA型超分子三嵌段聚合物。ABA型超分子三嵌段聚合物具有更高的PNIPAM 比例,其浊点更低。两种超分子嵌段聚合物都表现出了温度响应性聚集现象,温度越高,聚集体的粒径越大;相同温度下,ABA型超分子三嵌段聚合物形成的聚集体的粒径比AB型超分子二嵌段聚合物形成聚集体的粒径大。超分子嵌段聚合物可以通过交替加入1-金刚烷胺盐酸盐和CB[8]的方式实现可逆解组装,再组装。
张继树[8](2019)在《基于sp3C–P键形成合成小分子有机膦化合物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机膦化合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功能分子,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催化、药物化学、材料化学等领域,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传统有机膦化合物的合成依赖于高温条件下烷基卤代烃与亚磷酸烷基酯的反应(Arbuzov反应)和膦卤化合物与有机金属试剂的亲核取代反应。这些化学反应一般条件苛刻、官能团兼容性差。因此,开发简单、高效、绿色的方法合成有机膦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在过去几十年里,化学家发展了一系列的方法构建C–P键,如过渡金属催化芳基卤化合物与P(O)–H化合物的交叉偶联反应(Hirao coupling)和过渡金属催化P(O)–H化合物参与的脱氢偶联反应等。然而,这些化学反应集中于研究构建sp C–P键、芳基/烯基sp2C–P键以及活性的苄基sp3C–P键。对于一般sp3C–P键的研究相对较少。本论文致力于使用绿色稳定的P(O)–H化合物与烷基腈类、末端炔烃、肉桂腈衍生物以及烯丙基氯等化合物反应,构建sp3C–P键,合成小分子有机膦化合物,这些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一、镍催化sp3C–CN键断裂构建sp3C–P键:脂肪腈类化合物的直接膦酰化。发展了一种镍催化的新型非张力sp3C–CN键的直接膦酰化反应。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苄基腈、3-芳基丙腈、4-苯基丁腈甚至6-苯基己腈均能顺利地与P(O)–H化合物进行偶联,以中等到优秀的产率生成目标产物。该反应能在克级规模(10mmol)顺利进行,能作为抗癌药物康普立停(CA–4)的关键合成步骤且简化其合成路线,这些结果很好地证明了这一新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潜在价值。二、叔丁醇钾促进P(O)–H化合物与末端炔烃的还原加成:有效合成β-芳基膦氧类化合物。创建了一种叔丁醇钾促进的P(O)–H化合物与末端炔烃的还原加成反应。在温和反应条件下,各种芳香末端炔烃都能与P(O)–H化合物反应,以中等到高产率生成对应的β-芳基膦氧类化合物,包括高价值的β-杂芳膦氧类化合物。初步机理研究表明该反应是一个串联过程:炔烃连续发生氢膦酰化反应生成1,2-双膦化合物,该双膦化合物在碱的作用下与异丙醇发生转移氢化去膦酰化(苄基C–P键断裂)反应生成目标产物β-芳基膦氧。三、叔丁醇钾促进肉桂腈衍生物与P(O)–H化合物的还原偶联:高效合成β-芳基膦氧类化合物。研发了一种叔丁醇钾促进肉桂腈类衍生物与P(O)–H化合物的还原偶联反应。在该反应条件下,肉桂腈及其衍生物能与P(O)–H化合物反应以较高产率生成对应的β-芳基膦氧类化合物。初步机理研究表明该反应经历了一个sp3C–CN键和sp3C–P(O)键的连续断裂过程:肉桂腈与P(O)–H化合物加成,然后再发生去腈化反应生成烯基膦氧化合物,此中间体再和P(O)–H化合物加成生成1,2-双膦化合物,该化合物在碱的作用下与异丙醇发生转移氢化去膦酰化(苄基C–P键断裂)反应生成目标产物β-芳基膦氧。四、碱促进P(O)–H化合物与烯丙基氯衍生物的反应:有效合成烯丙基膦化合物、烯基膦氧化合物以及1,2-双膦化合物。烯丙基膦化合物一般在高温下通过经典的Arbuzov反应制备,但是在该反应条件下,双键会发生迁移生成副产物烯基膦化合物(大于15%),导致产物分离纯化困难,需要反复重结晶操作,降低产物的最终产率。我们的研究发现,在弱碱的促进下,烯丙基氯与P(O)–H化合物在温和的条件下(-15–60 oC)能够发生亲核取代反应,高选择性地生成对应的烯丙基膦化合物(选择性>97%)。该反应可有效地放大至克级规模(100 mmol规模),仅需通过简单的过滤,就可得到分析纯的烯丙基膦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在室温下以强碱NaOH为促进剂,烯丙基氯与P(O)–H化合物反应可以选择性得到双键迁移的产物烯基膦化合物。在100–120°C下以强碱NaOH为促进剂,烯丙基氯与P(O)–H化合物反应可以高选择性高产率地得到1,2-双膦酰化产物。
严小龙[9](2019)在《二茂铁偶氮苯双尾嵌段聚合物的可控自组装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两亲性聚合物可以在溶剂中形成胶束,它可被应用于纳米技术、药物传递和模板合成等领域。我们在本文中报道了将一系列不同分子量长度的聚乙二醇单甲醚酯化生成了带有偶氮苯/二茂铁双尾烷基疏水链的两亲嵌段聚合物的可控自组装。偶氮苯的光致异构化和二茂铁的氧化性可分别在不同程度上调节聚合物的两亲性。本工作不仅有利于可控自组装的基础研究,也为调节两亲性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纳米结构提供了可能性。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所示:我们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亲水链长度、二茂铁/偶氮苯双尾烷基链的两亲性聚合物。PEG亲水链的长度包括500、750、850、1000、1900。这些产物都得到了核磁氢谱,红外吸收光谱、GPC的验证。我们用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探究了线性-树突形两亲性聚合物受多种刺激时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目前已经证明了成核链段的伸展性、成壳链段的排斥作用、胶束的界面能是影响胶束形貌的三个因素。通过改变亲水链段长度、聚合物浓度和施加刺激可以改变成核链段的伸展性、成壳链段的排斥作用、胶束的界面能,进而改变两亲性聚合物自组装形貌,形成球形结构、蠕虫、囊泡、大复合胶束、棒状大复合胶束。二茂铁氧化对胶束形貌的影响比偶氮苯的光致异构化更强。当亲水链较长时,无论有无刺激胶束都是球形结构,当亲疏水比接近1时,在氧化和紫外光照前后会出现蠕虫、球形大复合胶束、棒状大复合胶束、囊泡结构。
王云[10](2019)在《单、双尾脒基开关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过程,在这些过程中仅仅是在某一阶段需要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而后的分离过程反而因为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增加了分离难度。开发容易回收和可重复利用的表面活性剂可减轻因表面活性剂大量使用带来的环境压力。开关型表面活性剂是一种能控制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开”和“关”使其在活性与非活性之间转换的表面活性剂,通过控制“开关”在需要其表面活性功能时使其产生表面活性,在不需要表面活性功能时丧失表面活性,因此能够解决传统表面活性剂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上述问题。脒基开关型表面活性剂以CO2/N2为引发剂在活性和非活性之间转换,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本文采用辛胺、癸胺、十二胺和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缩醛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首先通过羰胺缩合反应生成具有烷基长链的乙脒化合物,然后通CO2使烷基乙脒碳酸化生成脒基碳酸氢盐表面活性剂。合成了一系列的双尾脒基碳酸氢盐和单尾脒基碳酸氢盐表面活性剂,分别包括N,N’-双辛烷基乙脒基碳酸氢盐、N,N’-双癸烷基乙脒基碳酸氢盐和N,N’-双十二烷基乙脒基碳酸氢盐表面活性剂;N’-辛烷基-N,N-二甲基乙脒基碳酸氢盐、N’-癸烷基-N,N-二甲基乙脒基碳酸氢盐和N’-十二烷基-N,N-二甲基乙脒基碳酸氢盐表面活性剂;并采用1H NMR及ESI-MS对合成产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双尾脒基碳酸氢盐和单尾脒基碳酸氢盐表面活性剂均为目标产物。同时以N,N’-双十二烷基乙脒的合成为例,通过改变反应时间、温度、投料摩尔比和溶剂,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双尾乙脒的最佳合成条件为:以无水甲醇为溶剂,四氢吡咯为催化剂,投料摩尔比n(长链烷基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缩醛)=2.2:1,在80℃温度下反应4 h。同样通过单因素实验方法,以N’-十二烷基-N,N-二甲基乙脒的合成为例确定了单尾乙脒的最佳合成条件为:以四氢呋喃为溶剂,投料摩尔比n(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缩醛:长链烷基胺)=1.2:1,在60℃反应2 h。在冰浴条件下向合成的乙脒化合物的乙醚溶液中通入CO2得到目标脒基碳酸氢盐表面活性剂。采用表面张力法对合成的双尾和单尾脒基碳酸氢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表面活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开关性能、泡沫性能和乳化性能进行了测试和研究。结果发现对于双尾和单尾脒基碳酸氢盐表面活性剂随着疏水碳链的增长,引起分子疏水作用增强,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参数发生了一系列变化,(88)(8,cmc及min值降低,cmc,p20,(88)(8/20和Гmax值增大。以N,N’-双十二烷基乙脒基碳酸氢盐为例验证了脒基碳酸氢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开关性能和可重复性。对于同样长度疏水碳链的双尾脒基碳酸氢盐表面活性剂的(88)(8和((88)(8)均低于相应单尾脒基碳酸氢盐表面活性剂,表现出更强的表面活性。本论文合成的一系列具有长链烷基的脒基碳酸氢盐表面活性剂,其开关性能和表面活性较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二、N-烷基二茂铁丙烯酰胺的合成与表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烷基二茂铁丙烯酰胺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1)刺激响应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及其空气/水界面结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刺激响应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以及应用 |
1.2.1 pH响应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及应用 |
1.2.2 气体响应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及应用 |
1.2.3 温度响应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及应用 |
1.2.4 光响应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及应用 |
1.2.5 氧化-还原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 |
1.3 表面活性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结构的表征方法 |
1.3.1 原子力显微镜(AFM) |
1.3.2 中子反射(NR) |
1.3.3 和频振动光谱(SFG) |
1.3.4 界面红外反射吸收光谱(PM-IRRAS) |
1.4 课题的提出 |
第二章 基于PNIPAM的温敏型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及其气/液界面结构的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主要试剂及纯化 |
2.1.2 PPO_(43)-b-PNIPAM_x的合成 |
2.1.3 分析与表征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2.2 PPO_(43)-b-PNIPAM_x浓度对溶液表面活性及气/液界面结构的影响 |
2.2.3 温度对PPO_(43)-b-PNIPAM_x表面活性及表面结构的影响 |
2.3 总结 |
第三章 基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光响应型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及其应用 |
3.1 实验部分 |
3.1.1 主要试剂及纯化 |
3.1.2 命名规则 |
3.1.3 PEO_(45)-b-PNIPAM_x的合成 |
3.1.4 末端为β-环糊精的聚乙二醇(PEO_(45)-CD)的合成 |
3.1.5 末端为偶氮苯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_x-AZO)的合成 |
3.1.6 末端为偶氮苯的聚苯乙烯(PS_n-AZO)的合成 |
3.1.7 分析与表征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嵌段聚合物PEO_(45)-b-PNIPAM_x的合成与表征 |
3.2.2 PEO_(45)-CD的合成与表征 |
3.2.3 PNIPAM_x-AZO的合成与表征 |
3.2.4 PS_n-AZO的表征 |
3.3 PEO_(45)-b-PNIPAM_(30)的温度响应性 |
3.4 基于主客体作用的PNIPAM_x-AZO@CD-PEO_(45)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的光响应性. |
3.4.1 PNIPAM_(21)-AZO的光响应性表征 |
3.4.2 PEO_(45)-CD与 PNIPAM_x-AZO主客体包合物结构形成的表征 |
3.4.3 基于主客体作用的PNIPAM_x-AZO@CD-PEO_(45)的表面活性的光响应性 |
3.4.4 基于主客体作用的PNIPAM_x-AZO@CD-PEO_(45)表面活性剂在乳化中的应用 |
3.4.5 乳液的光响应性以及温度响应性能 |
3.4.6 乳液破乳机理 |
3.5 光响应表面活性剂PS_(96)-AZO@CD-PEO_(45)用于制备PS纳米颗粒 |
3.5.1 PEO_(45)-CD与 PS_(96)-AZO发生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表征 |
3.5.2 光响应表面活性剂PS_(96)-AZO@CD-PEO_(45)用于乳液聚合 |
3.6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刺激响应型Pickering乳液的构建、调控及电化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Pickering乳液简介 |
1.1.1 Pickering乳液稳定机理 |
1.1.2 Pickering乳液稳定性影响因素 |
1.2 Pickering乳液乳化剂 |
1.2.1 无机纳米颗粒乳化剂 |
1.2.2 有机纳米颗粒乳化剂 |
1.2.3 表面改性固体颗粒乳化剂 |
1.3 刺激响应性Pickering乳液 |
1.3.1 单一刺激响应Pickering乳液 |
1.3.2 多重刺激响应Pickering乳液 |
1.4 Pickering乳液的应用 |
1.4.1 物质包封输送 |
1.4.2 多形态功能材料制备 |
1.4.3 降解催化体系 |
1.5 Pickering乳液性质及稳定性表征 |
1.5.1 光学显微镜测试 |
1.5.2 电子显微镜测试 |
1.5.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1.5.4 电导率法 |
1.5.5 乳化指数法 |
1.5.6 离心法 |
1.5.7 电化学阻抗谱技术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磁场响应型Pickering乳液的构建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2.2.2 Fe_3O_4纳米颗粒制备 |
2.2.3 核壳结构的Fe_3O_4@SiO_2纳米颗粒制备 |
2.2.4 Fe_3O_4@SiO_2纳米颗粒的疏水改性 |
2.2.5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调控 |
2.2.6 表征与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Fe_3O_4@SiO_2纳米颗粒表征 |
2.3.2 罗丹明B改性Fe_3O_4@SiO_2纳米颗粒的表征 |
2.3.3 油水比和乳化剂质量分数对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2.3.4 Pickering乳液的磁场调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氧化还原响应型Pickering乳液的构建及调控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3.2.2 SiO2纳米颗粒制备 |
3.2.3 FcA的合成 |
3.2.4 Fc~+A改性SiO_2纳米颗粒制备 |
3.2.5 Pickering乳液的构建及氧化还原调控 |
3.2.6 表征与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FcA、Fc~+A改性前后SiO_2纳米颗粒的表征 |
3.3.2 Fc~+A改性SiO_2纳米颗粒分析 |
3.3.3 Pickering乳液的构建及稳定机理研究 |
3.3.4 Pickering乳液的氧化还原调控与荧光行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ickering乳液电化学行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仪器和药品 |
4.2.2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与表征 |
4.2.3 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等效电路的建立 |
4.3.2 Pickering乳液的EIS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功能化离子液体参与构筑的凝胶/阴离子传导膜体系的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离子液体 |
1.2.1 离子液体简介 |
1.2.2 离子液体的多样性、可设计性及功能化 |
1.2.3 表面活性离子液体 |
1.2.4 两性离子液体 |
1.2.5 聚离子液体 |
1.3 基于表面活性离子液体构筑的有序分子聚集体 |
1.3.1 两亲分子与有序分子聚集体 |
1.3.2 胶束 |
1.3.3 囊泡 |
1.3.4 液晶 |
1.4 离子液体参与构筑的凝胶体系 |
1.4.1 凝胶的定义与分类 |
1.4.2 离子液体作为溶剂构筑的凝胶体系 |
1.4.3 离子液体作为构筑基元形成的凝胶体系 |
1.4.3.1 表面活性离子液体参与构筑的超分子凝胶 |
1.4.3.2 聚离子液体凝胶 |
1.5 离子液体在阴离子传导膜中的应用 |
1.5.1 阴离子交换膜概述 |
1.5.2 聚离子液体在阴离子交换膜中的应用 |
1.6 本论文的立题思想、研究内容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聚两性离子构筑的高强度离子凝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 |
2.2.2 两性离子3-(1-乙烯基-3-咪唑)丙磺酸盐(ZIW)的合成 |
2.2.3 离子液体的合成 |
2.2.4 1-乙烯基-3-丁基咪唑溴盐(VBIMBr)的合成 |
2.2.5 离子凝胶的合成 |
2.2.6 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离子凝胶的制备及其结构表征 |
2.3.2 离子凝胶的机械性能 |
2.3.3 离子凝胶的电化学性能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两性离子与多金属氧酸盐共组装构筑的光致变色超分子水凝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 |
3.2.2 化合物3-(1-烷基-3-咪唑)丙磺酸盐(C_nIPS)的合成 |
3.2.3 化合物1-甲基-3-十二烷基咪唑溴盐(C_(12)MIMBr)的合成 |
3.2.4 水凝胶的制备 |
3.2.5 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凝胶化行为 |
3.3.2 凝胶形成机理的研究 |
3.3.3 凝胶的流变学研究 |
3.3.4 凝胶的光致变色性能研究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双交联聚离子液体构筑的热/氧化还原响应水凝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 |
4.2.2 1-乙烯基-3-羧乙基咪唑氯盐(VmimCM)的合成 |
4.2.3 poly([NIPAM]_x-co-[VmimCM]_y)水凝胶的制备 |
4.2.4 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水凝胶的制备及其结构表征 |
4.3.2 温度响应性 |
4.3.3 机械性能分析 |
4.3.4 导电性能 |
4.3.5 氧化还原响应性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碱性双网络水凝胶电解质在全固态锌-空气电池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 |
5.2.2 PAMPS-K/MC水凝胶电解质的制备 |
5.2.3 表征 |
5.2.4 全固态锌-空气电池的组装方法及性能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AMPS-K/MC水凝胶的制备 |
5.3.2 PAMPS-K/MC水凝胶的机械性能 |
5.3.3 PAMPS-K/MC水凝胶的抗冻性能 |
5.3.4 PAMPS-K/MC水凝胶的导电性能 |
5.3.5 基于PAMPS-K/MC水凝胶的锌-空气电池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两亲离子液体自组装构筑的具有液晶微观有序结构的阴离子传导膜 |
6.1 层状双氢氧化物参与构筑的微观有序复合阴离子传导膜 |
6.1.1 引言 |
6.1.2 实验部分 |
6.1.2.1 试剂 |
6.1.2.2 1-乙烯基-3-十二烷基咪唑氯盐(C_(12)VIMCl)的合成 |
6.1.2.3 液晶样品的制备 |
6.1.2.4 LDH复合阴离子传导膜的制备 |
6.1.2.5 实验仪器及表征方法 |
6.1.3 结果与讨论 |
6.1.3.1 液晶相的构筑及分析 |
6.1.3.2 LDHs的原位沉淀 |
6.1.3.3 LDH复合膜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
6.1.3.4 LDH复合膜的性能评价 |
6.1.3.5 锌-空气电池性能测试 |
6.1.4 结论 |
6.2 具有反相Ia3d双连续立方结构的阴离子传导膜的构筑 |
6.2.1 引言 |
6.2.2 实验部分 |
6.2.2.1 试剂 |
6.2.2.2 N-甲基-N-烷基-N,N-二烯丙基溴化铵单体的合成 |
6.2.2.3 液晶样品的配制及传导膜的制备 |
6.2.2.4 实验仪器及表征方法 |
6.2.3 结果与讨论 |
6.2.3.1 液晶相态的表征及其在膜中的固定 |
6.2.3.2 液晶微观有序阴离子传导膜的性能研究 |
6.2.3.3 碱稳定性分析 |
6.2.3.4 AEM-Ia3d膜的选择性传导 |
6.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致谢 |
发表论文与参会情况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CO2响应的Pickering乳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Pickering乳液 |
1.2.1 Pickering乳液的分类 |
1.2.2 Pickering乳液相比于传统乳液的优势 |
1.3 刺激响应Pickering乳液的研究进展 |
1.3.1 pH响应的Pickering乳液 |
1.3.2 温度响应的Pickering乳液 |
1.3.3 光响应的Pickering乳液 |
1.3.4 磁响应和离子强度响应的Pickering乳液 |
1.3.5 氧化-还原响应的Pickering乳液 |
1.3.6 CO_2 响应的Pickering乳液 |
1.4 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二氧化硅和离子液体协同稳定的CO_2响应Pickering乳液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和仪器 |
2.2.2 烷基咪唑的合成与表征 |
2.2.3 Pickering emulsions的制备和表征 |
2.2.4 烷基咪唑碳酸氢盐临界簇集浓度的测定 |
2.2.5 Zeta电位和水接触角的测定 |
2.2.6 吸附量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CO_2/N_2 调控Pickering乳液的形成和破坏 |
2.3.2 烷基咪唑的浓度和链长对乳液形成的影响 |
2.3.3 CO_2/N_2 调控Pickering乳液乳化和破乳的可能机理 |
2.3.4 CO_2 响应Pickering乳液的循环性能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CO_2/N_2 高效调控Pickering乳液的可逆相反转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仪器 |
3.2.2 材料的合成 |
3.2.3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
3.2.4 接触角和Zeta电位的测定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功能化SiO_2的结构和形貌分析 |
3.3.2 Pickering乳液的形成和CO_2/N_2 调控的相反转 |
3.3.3 乳化剂质量分数、搅拌速度和油相极性对Pickering乳液的影响 |
3.3.4 CO_2/N_2 调控Pickering乳液相反转的可能机理 |
3.3.5 Pickering乳液相反转的可逆性 |
3.3.6 姜黄素分子的封装和释放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烷基咪唑功能化MOF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对CO_2的响应 |
4.1 前言 |
4.2 实验内容 |
4.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4.2.2 烷基咪唑、UiO-66-(OH)_2和烷基咪唑功能化UiO-66-(OH)_2的合成 |
4.2.3 乳液的制备 |
4.2.4 接触角和Zeta电位的测定 |
4.2.5 ~(13)CNMR图谱的测定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功能化UiO-66-(OH)_2的表征 |
4.3.2 CO_2 调控Pickering乳液的乳化和破乳 |
4.3.3 功能化UiO-66-(OH)_2的含量及咪唑烷基链长对乳液形成的影响 |
4.3.4 CO_2 调控Pickering乳液乳化和破乳的可能机理 |
4.3.5 CO_2 调控Pickering乳液乳化和破乳的可逆性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三乙烯四胺功能化ZIF稳定的CO_2响应型Pickering乳液 |
5.1 前言 |
5.2 实验内容 |
5.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5.2.2 ZIF-90 和三乙烯四胺功能化ZIF-90 的合成 |
5.2.3 Pickering乳液的乳化和破乳 |
5.2.4 接触角和Zeta电位的测定 |
5.2.5 ~(13)CNMR核磁图谱的测定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功能化ZIF-90的表征 |
5.3.2 CO_2 调控Pickering乳液的乳化和破乳 |
5.3.3 ZIF-90/TETA-2 的含量对乳液液滴尺寸的影响和高内相乳液的形成 |
5.3.4 CO_2 调控Pickering乳液乳化和破乳的可能机理 |
5.3.5 CO_2/N_2 调控的Pickering乳液在Knoevenagel反应中的应用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脱小分子偶联构建含sp2碳化学键的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脱小分子偶联构建sP~2C-C键 |
1.2.1 脱CO_2偶联构建sp~2C-sp~3C键反应 |
1.2.1.1 脂肪酸脱CO_2与末端烯烃/炔烃的Heck偶联反应 |
1.2.1.2 烯基羧/卤化物与烷基试剂脱CO_2偶联反应 |
1.2.2 脱SO_2构建sp~2C-sp~2C键反应 |
1.2.3 交叉脱H_2偶联构建sp~2C-spC键反应 |
1.3 脱小分子偶联构建sP~2C-SO_2键 |
1.4 脱HX或H_2构建sP~2C-P键 |
1.5 立题依据与主要研究内容 |
1.5.1 本文的立题依据 |
1.5.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光催化NHPI与炔基膦脱羧加成-环化合成吲哚磷类化合物的反应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化学试剂与实验仪器 |
2.2.2 实验原料的合成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反应条件优化 |
2.3.2 底物的普适性考察及合成应用 |
2.3.3 部分底物的光学性质 |
2.3.4 机理探究 |
2.4 产物合成与结构表征 |
2.4.1 产物合成 |
2.4.2 产物结构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催化NHPI脱羧与非芳香杂环3位C-H键烷基化的反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3.2.2 实验反应原料的合成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实验条件优化 |
3.3.2 底物的普适性考察及合成应用 |
3.3.3 实验机理探究 |
3.4 产物合成与结构表征 |
3.4.1 产物合成 |
3.4.2 产物结构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无金属参与的肉桂酸与P(O)-H化合物脱羧磷酸化的反应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反应条件优化 |
4.3.2 底物的普适性考察及合成应用 |
4.3.3 机理探究 |
4.4 产物合成与结构表征 |
4.4.1 产物合成 |
4.4.2 产物结构表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钯催化末端炔烃与芳基磺酰肼的1,1-芳基砜基化的反应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5.2.2 实验原料的合成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反应条件优化 |
5.3.2 底物的普适性考察 |
5.3.3 机理探究 |
5.4 产物合成与结构表征 |
5.4.1 产物合成 |
5.4.2 产物结构表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钯催化末端炔烃gem选择性交叉二聚合成1,3-烯炔的反应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6.2.2 实验原料的合成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反应条件优化 |
6.3.2 底物的普适性考察及合成应用 |
6.3.3 机理探究 |
6.4 产物合成与结构表征 |
6.4.1 产物合成 |
6.4.2 产物合成与结构表征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期刊论文 |
附录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附录 C 部分产物的NMR谱图 |
(6)页岩储层压裂用聚合物存在的两个问题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页岩储层压裂液研究进展 |
2 现有滑溜水体系存在的问题 |
3 页岩储层压裂用聚合物 |
4 存在问题和对策 |
5 结论 |
(7)(官能化)葫芦脲的主客体识别特性及聚合物超分子组装体构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主客体超分子化学 |
1.2 葫芦脲超分子体系 |
1.2.1 葫芦脲的发展历程 |
1.2.2 葫芦脲的合成、结构与性质 |
1.2.3 葫芦脲的主客体识别性能 |
1.2.4 官能化葫芦脲的合成与应用 |
1.3 超分子聚合物 |
1.3.1 单体超分子聚合制备超分子聚合物 |
1.3.2 超分子单体共价聚合制备超分子聚合物 |
1.4 聚合物超分子自组装 |
1.4.1 聚(准)轮烷 |
1.4.2 超分子嵌段聚合物 |
1.4.3 超分子星形聚合物 |
1.4.4 超分子接枝聚合物 |
1.4.5 超分子交联聚合物 |
1.5 本论文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葫芦[7]脲封端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温敏性和主客体结合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测试方法 |
2.2.3 合成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葫芦[7]脲封端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温敏性 |
2.3.2 葫芦[7]脲封端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主客体识别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葫芦[7]脲封端的甲氧基聚乙二醇构筑两亲性超分子接枝共聚物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测试方法 |
3.2.3 合成与表征 |
3.2.4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超分子接枝共聚物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研究 |
3.3.2 超分子接枝共聚物的临界胶束浓度 |
3.3.3 超分子接枝共聚物胶束的粒径及形貌 |
3.3.4 超分子接枝共聚物胶束的体外细胞毒性测试 |
3.3.5 超分子接枝共聚物胶束的阿霉素体外包载与释放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空间位阻和分子结构对四面体形客体分子与葫芦[8]脲相互作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与试剂 |
4.2.2 测试方法 |
4.2.3 合成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线形客体分子LHV与葫芦[8]脲相互作用研究 |
4.3.2 线形客体分子LHV形成电荷转移络合物 |
4.3.3 还原态线形客体分子LHV与CB[8]相互作用研究 |
4.3.4 四面体形客体分子THV与葫芦[8]脲相互作用研究 |
4.3.5 四面体形客体分子THV形成电荷转移络合物 |
4.3.6 还原态四面体形客体分子THV与CB[8]相互作用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葫芦[8]脲构筑温度响应性超分子杂臂星形共聚物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与试剂 |
5.2.2 测试方法 |
5.2.3 合成与表征 |
5.2.4 超分子星形聚合物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超分子星形聚合物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研究 |
5.3.2 超分子星形聚合物的温敏性 |
5.3.3 超分子星形聚合物的温度响应性聚集行为 |
5.3.4 超分子星形聚合物的可逆解组装与再组装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基于葫芦[8]脲构筑温度响应性超分子嵌段共聚物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原料与试剂 |
6.2.2 测试方法 |
6.2.3 合成与表征 |
6.2.4 超分子嵌段聚合物的制备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超分子嵌段聚合物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研究 |
6.3.2 超分子嵌段聚合物的温敏性 |
6.3.3 超分子嵌段聚合物的温度响应性聚集 |
6.3.4 超分子嵌段聚合物的可逆解组装与再组装过程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基于sp3C–P键形成合成小分子有机膦化合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小分子有机磷化合物的用途 |
1.1.1 小分子有机磷化合物作为导向基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1.1.2 小分子有机磷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在合成化学中的应用 |
1.2 经典的sp~3C–P键构建 |
1.2.1 [P]–H对二烯烃加成反应构建sp~3C–P键 |
1.2.2 酸或碱促进[P]–H对烯烃加成构建sp~3C–P键 |
1.2.3 [P]–H对烯烃的自由基加成构建sp~3C–P键 |
1.2.4 [P]–H对炔烃加成构建sp~3C–P键 |
1.2.5 [P]–H/C–H交叉脱氢偶联构建sp~3C–P键 |
1.2.6 C–Z/[P]–H偶联构建sp~3C–P键 |
1.3 立题依据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本文的立题依据 |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过渡金属镍催化烷基腈与P(O)–H化合物的交叉偶联反应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膦氧氢原料的制备 |
2.2.3 肉桂腈衍生物原料的制备 |
2.2.4 烷基腈衍生物原料的制备 |
2.2.5 烷基腈与二级膦氧的交叉偶联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反应条件优化 |
2.3.2 烷基腈与二苯氧化膦的交叉偶联底物拓展 |
2.3.3 克级规模放大反应 |
2.3.4 氰基的检测 |
2.3.5 可能的反应机理 |
2.4 产物合成及结构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叔丁醇钾促进末端炔烃与P(O)–H化合物的还原交叉偶联反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与实验设备 |
3.2.2 实验原料的合成 |
3.2.3 叔丁醇钾促进末端炔烃与P(O)–H化合物的还原加成偶联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反应条件优化 |
3.3.2 叔丁醇钾促进末端炔烃与P(O)–H化合物还原加成底物拓展 |
3.3.3 反应机理研究 |
3.3.4 可能的反应机理 |
3.4 产物合成及结构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碱促进肉桂腈衍生物与P(O)–H化合物还原偶联及迈克尔加成反应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和实验设备 |
4.2.2 实验原料的合成 |
4.2.3 肉桂腈与P(O)–H化合物的还原偶联以及迈克尔加成反应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反应条件优化 |
4.3.2 肉桂腈与二级膦氧氢化合物还原偶联的底物拓展 |
4.3.3 反应机理研究 |
4.3.4 可能的机理 |
4.4 产物合成及结构表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碱促进烯丙基氯衍生物与P(O)–H化合物的烯丙基化及双膦酰化反应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与实验设备 |
5.2.2 碱促进烯丙基氯衍生物与膦-氢试剂的烯丙基化 |
5.2.3 碱促进烯丙基氯衍生物与膦-氢试剂的双膦酰化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反应条件优化 |
5.3.2 碱促进烯丙基氯衍生物与膦-氢试剂的烯丙基化底物拓展 |
5.3.3 碱促进烯丙基氯衍生物与磷-氢试剂的双膦酰化底物拓展 |
5.4 烯丙基氯与膦-氢的放大反应 |
5.5 一系列高附加值下游产品转化 |
5.6 反应机理研究 |
5.6.1 控制实验 |
5.6.2 可能的反应机理 |
5.7 产物合成及结构表征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期刊论文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附录C 部分产物的NMR谱图 |
(9)二茂铁偶氮苯双尾嵌段聚合物的可控自组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两亲性嵌段聚合物概述 |
1.2 两亲性嵌段聚合物在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 |
1.2.1 临界胶束浓度 |
1.2.2 胶束的制备方法 |
1.2.3 胶束的表征 |
1.2.4 两亲嵌段聚合物胶束的形貌 |
1.2.5 胶束形貌的影响因素 |
1.2.6 两亲性嵌段聚合物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
1.3 刺激响应型两亲性嵌段聚合物 |
1.3.1 温度响应型两亲性嵌段聚合物 |
1.3.2 pH响应型两亲性嵌段聚合物 |
1.3.3 氧化还原响应型两亲性嵌段聚合物 |
1.3.4 光刺激响应型两亲性嵌段聚合物 |
1.3.5 温度/pH双重刺激响应型两亲性嵌段聚合物 |
1.4 本实验所用的刺激响应型基团简介 |
1.4.1 二茂铁简介 |
1.4.2 偶氮苯简介 |
1.5 本论文的工作内容与目的 |
第二章 二茂铁/偶氮苯双尾疏水嵌段聚合物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实验试剂 |
2.2.2 主要实验设备 |
2.3 3-二茂铁己氧基-5-偶氮苯己氧基苯甲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分子量500,750,850,1000,1900)的合成 |
2.3.1 6-溴己酰氯的合成 |
2.3.2 6-溴己烷基二茂铁的合成 |
2.3.3 6-溴己氧基偶氮苯的合成 |
2.3.4 3-羟基-5-二茂铁己氧基苯甲酸甲酯的合成 |
2.3.5 3-二茂铁己氧基-5-偶氮苯己氧基苯甲酸甲酯的合成 |
2.3.6 3-二茂铁己氧基-5-偶氮苯己氧基苯甲酸的合成 |
2.3.7 3-二茂铁己氧基-5-偶氮苯己氧基苯甲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分子量500,750,850,1000,1900)的合成 |
2.4 产物结构表征与分析 |
2.4.1 3-二茂铁己氧基-5-偶氮苯己氧基苯甲酸的表征 |
2.4.2 3-二茂铁己氧基-5-偶氮苯己氧基苯甲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的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两亲性嵌段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 |
3.1 引言 |
3.2 样品的制备 |
3.2.1 两亲性嵌段聚合物胶束溶液的制备 |
3.2.2 两亲性嵌段聚合物胶束透射电镜样品的制备 |
3.3 两亲嵌段聚合物的刺激响应可逆性表征 |
3.3.1 偶氮苯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可逆性 |
3.3.2 二茂铁基氧化还原可逆性 |
3.4 两亲性嵌段聚合物胶束在不同刺激响应时临界胶束浓度的变化与表征 |
3.5 两亲性嵌段聚合物自组装形貌的透射电镜表征 |
3.5.1 1号聚合物胶束的透射电镜表征结果与分析 |
3.5.2 2号聚合物胶束的透射电镜表征结果与分析 |
3.5.3 3号聚合物胶束的透射电镜表征结果与分析 |
3.5.4 4号聚合物胶束的透射电镜表征结果与分析 |
3.5.5 5号聚合物胶束的透射电镜表征结果与分析 |
3.6 动态光散射对胶束溶液的表征与分析 |
3.7 两亲性嵌段聚合物自组装形貌随浓度的变化 |
3.8 两亲性嵌段聚合物自组装影响因素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单、双尾脒基开关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开关型表面活性剂概述 |
1.2 开关型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1.2.1 温度开关型表面活性剂 |
1.2.2 电化学开关型表面活性剂 |
1.2.3 光开关型表面活性剂 |
1.2.4 酸碱开关型表面活性剂 |
1.2.5 CO_2 开关型表面活性剂 |
1.3 脒基开关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
1.4 脒基开关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 |
1.4.1 Sm/TMSCl/H_2O(微量)体系法 |
1.4.2 直接法 |
1.4.3 缩醛法 |
1.4.4 酰氯法 |
1.4.5 原乙酸三乙酯法 |
1.5 本文研究的意义以及主要内容 |
2 脒基开关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双尾脒基开关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2.2.1 合成机理 |
2.2.2 N,N’-双烷基乙脒基碳酸氢盐的合成 |
2.2.3 产物的结构表征 |
2.2.4 实验条件优化 |
2.3 单尾脒基开关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2.3.1 合成机理 |
2.3.2 N’-长链烷基-N,N-二甲基乙脒基碳酸氢盐的合成方法 |
2.3.3 产物结构表征 |
2.3.4 实验条件优化 |
2.4 小结 |
3 脒基开关型表面活性剂的性能研究 |
3.1 表面活性 |
3.1.1 液体表面张力的测试方法 |
3.1.2 临界胶团浓度(cmc)的测定 |
3.1.3 脒基碳酸氢盐表面活性参数的测定结果 |
3.2 脒基开关型表面活性剂开关性能研究 |
3.3 泡沫特性 |
3.4 乳化性能 |
3.5 热重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部分产物1HNMR、MS谱图 |
附录 |
四、N-烷基二茂铁丙烯酰胺的合成与表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刺激响应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及其空气/水界面结构的研究[D]. 陈巍. 浙江理工大学, 2021
- [2]刺激响应型Pickering乳液的构建、调控及电化学行为研究[D]. 姜秋艳.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3]功能化离子液体参与构筑的凝胶/阴离子传导膜体系的研究及其应用[D]. 孙娜. 山东大学, 2020(08)
- [4]CO2响应的Pickering乳液[D]. 史云磊. 兰州大学, 2020(09)
- [5]脱小分子偶联构建含sp2碳化学键的反应研究[D]. 刘立鑫. 湖南大学, 2020
- [6]页岩储层压裂用聚合物存在的两个问题及其对策[J]. 周成裕,黄强,萧瑛,姜美含,罗艳,邓璟. 化学世界, 2019(12)
- [7](官能化)葫芦脲的主客体识别特性及聚合物超分子组装体构筑[D]. 侯胜珍. 山东大学, 2019(09)
- [8]基于sp3C–P键形成合成小分子有机膦化合物的研究[D]. 张继树. 湖南大学, 2019(07)
- [9]二茂铁偶氮苯双尾嵌段聚合物的可控自组装研究[D]. 严小龙.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单、双尾脒基开关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王云.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