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代竹刻艺术家吴之璠及其作品(论文文献综述)
郭书[1](2019)在《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及其审美文化研究》文中提出微观造型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的创作载体微小,以精致为审美标准,以“微不失真、微不失韵”为创作要求,以“小中见大、微中见宏”为艺术特征,其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微雕、微画、微型建筑与微缩景观等。相较于国外的相关研究,“微观造型艺术”在我国学术界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学术概念,与其相关研究零散地见诸于“微雕艺术”“鼻烟壶艺术”“内画艺术”“微缩模型艺术”等工艺美术领域。造成这一研究惯性的原因大致有二:第一,对于“微观造型艺术”,学界沿袭传统批评观点,始终认为其“技”大于“艺”,进而顺其自然地从技法、工艺来看,将其按照“雕刻”“绘画”“建筑”做分类探讨。第二,对于微观造型的艺术性、审美性、文化价值缺少必要的观照,致使对它的研究也就仅停留在了“技”的层面。近些年,无论在收藏市场还是文创产业、工艺品市场,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都展示出了较强的影响。因此,无论是从创作,还是从理论批评的角度考虑,都有必要打破这种将微观造型艺术作工艺技法分类的研究模式。基于此,文本以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为考察对象,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79年至今,微观造型艺术的艺术形态、文化价值与审美特征作细致研究。尝试在新时代语境下,发掘其艺术格局与当代价值,就其发展困境与对策提出有益思考。极往知来,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时期。尽管人类很早就意识到了小型器物所独有的精致之美,但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刻意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加以发展。最初微观造型艺术是在大型劳动工具、器物或图像中出现的微观形状或精细装饰,更多是作为一种依附而出现。宋元时期,手工行业趋向精工细作,微观造型艺术发展所需的外部条件开始成熟。同时,微观造型艺术因其承载介质的微小,在审美感受与“隐逸文化”更加契合,也符合这一时期的审美取向,人们渴望探索更加精妙小巧的微观艺术。由此,微观造型艺术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与艺术感染力被唤醒,它开始脱离其他大型艺术,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态。手工艺人也开始挑战人类“微”的极限,不同材质、不同技法、形态越来越趋微的艺术品相继出现。至明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形成了一次创作高峰,其中核雕艺术家王叔远技艺精湛,广为人知。清代至民国时期,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又一次出现了创作的高峰,不仅创作材料愈加丰富,技术上更加成熟,而且品种增多,作品数量也进一步增加,并渐渐形成了独立的、各具特色的地方性创作群体,涌现出的名家名作更是不胜枚举。新中国成立后,手工艺行业摆脱了落后的生产关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一化三改”总路线的指导下,微观造型艺术得到了国家大力扶持,手工艺人社会地位提高,传承关系更加开放,艺术家创作热情空前高涨,创作题材更突出时代特色。改革开放后,微观造型艺术经历了改革的短暂阵痛,随即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多种企业形态并存,国际交流增多,发展更加开放多元。进入新世纪,随着传统微观造型艺术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微观造型艺术出现了产业化、品牌化发展趋势,艺术创作更为活跃,交流、展览形式更加多样。新时代以来,国家赋予了传统手工艺崭新的内容与使命,微观造型艺术不仅满足着当下我国人民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需要,同时也为促进我国经济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对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艺术家及重要作品进行梳理是本文重要内容。自1979年开始,为保护传统工艺美术,国家开始组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评选。截止到2018年,共举办了七次,期间一共产生了531位大师,其中微观造型艺术领域诞生了20位。可以说,这20位大师是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承上启下的一代,他们大多师承建国初期的“老艺人”(建国初期,国家对旧中国走过来的工艺美术名家授予“老艺人”称号,为当时工艺美术领域最高荣誉),改革开放前后又培养了大批学生,这些艺术家当之无愧为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创作与推广的中流砥柱。本文以这20位中国美术大师及其传承关系为主线,同时兼顾其他艺术家及作品,就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家群体构成,重要流派及其创作风格,创作题材与作品系列以及创作材料、技法、工具做细致考察,进而对其当代风格和创作特征加以总结和概括。纵观中国工艺美术史,不同时期微观造型艺术都诞生了精美绝伦、叹为观止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中国工匠高超技艺的体现,更是中国文化与审美趣味的集中表达。它作为宏阔包容的中国文化象征,气韵生动的中国艺术象征,精致细腻的中国工匠精神象征成为中国文化的载体。其中蕴含的“物以载道”的伦理观、“天时地气”的生态观、“材美工巧”的技术美学和“手作温度”的生命观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的思想内涵。特别是近年,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增多,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已经成为了跨文化传播交流的“文化符号”。并且,它不仅作为一种图像符号被认知,其隐含的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思想也成为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资本,在对外交流中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新世纪以降,随着科学技术介入艺术创作过程,微观造型艺术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方面原有手工艺作品的“原真性”被弱化,“光韵”衰竭,另一方面艺术作品的“现实活力”又得到增强,而这些变革都与当代生活中大众意义的增强密不可分。机械复制时代的微观造型艺术积极与当代生活融合,开始出现“大众化”“功能化”“趣味化”的创作倾向。微观造型艺术由于作品尺寸的特殊,其审美特征也大大有别于其他大型艺术。特别是,由于微观造型艺术展示性较弱,对其审美接受心理,艺术欣赏过程中审美愉悦产生的方式及原因作深入考察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对于微观艺术的审美接受来源于“小之美”,大型艺术使人“崇拜”,而小型艺术令人“喜爱”。面对微观造型艺术,观者不会存在压力,有时为了欣赏到微小的作品细节,会希望能够将其放在手中,仔细赏玩,而这时更多的是喜爱之情。其次,微观造型艺术的审美接受和观赏者意识到创作这件作品的难度有着紧密关系。一件微观造型艺术作品其创作过程越困难、越复杂,受众对于这件作品的认同程度越高。从这一角度来说,受众对于微观造型艺术的接受不仅来自于作品本身,对于作品创作过程的理解也十分重要。再次,微观造型艺术欣赏方式是独特的,观赏者将作品置于眼睛近处,有时甚至需要借助光学放大设备的帮助,这时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作品的欣赏中,将外界环境排除在外,而这种“小视界”的审美过程也影响微观造型艺术的审美感受。最后,艺术品消费的商业化驱动也促进了微观造型艺术的审美接受。任何一门艺术都离不开他的欣赏群体,相较其他大型作品,微观造型艺术明显小众很多,因此拓展它的受众是十分必要的。这需要艺术界的共同努力,包括艺术家对微观造型艺术再认识,媒介对微观造型艺术再讨论,转变思想推动微观造型艺术再发展等。在此基础上,从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历史问题和现实境遇出发,对其受众拓展提出思考。
雨葭,本刊资料库[2](2019)在《竹刻,“小器”也有大作为》文中研究指明在法国博桑·勒费福尔拍卖行(Beaussant-Lefevre)曾上拍一件康熙时期竹笔筒,拍前估价5万-6万欧元,但在现场引发了激烈争夺,最终以126万欧元落槌,成交价约合1163万元人民币。一个笔筒拍出1000多万元,属于小品类藏品走出强势行情。具有文人风骨的"竹",一直为雅士们争相称颂之物,也常作为文房的实用器和陈设器。从收藏投资角度来看,虽然竹刻拍卖一直处于配角地位,与瓷器、玉器相比,更让人觉得是一种"小
方倩[3](2018)在《吴之璠竹刻艺术风格及市场研究》文中提出竹刻艺术品是近几年拍卖市场上的热点。嘉定竹刻艺术将诗文、书画、与竹刻结合在一起,具有浓厚的文人韵味,颇受人们欢迎。清代竹刻艺术家吴之璠在继承早期嘉定三朱风格的基础上,首创薄地阳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在拍卖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拍品的成交数量和价格虽有波动,但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姜辉[4](2018)在《从《竹人录》浅析嘉定竹刻艺术在时代变迁视野下的传承与影响因素》文中指出《竹人录》作为一本收录明清时期嘉定竹刻家的古籍,全书以数十名竹刻艺术家个人传记的形式向读者展现了竹刻家的魅力以及梳理了竹刻文化在明清之际的发展脉络,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地域与民风、政治与经济、文化与追求是时代变迁对嘉定竹刻艺术发展影响的三大因素,三大因素相辅相成,成就了嘉定竹刻在明清时期的辉煌。嘉定竹刻文化在明清时期以其特殊的传承方式为其自我突破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清末嘉定竹刻文化的衰落是其传承方式弊端的爆发以及保护意识缺失造成的。新中国成立后,嘉定竹刻逐渐为人所重视。在数字时代的今日,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去实现嘉定竹刻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许逸灵[5](2017)在《城市特质与城市雕塑—南京城市雕塑探析》文中研究指明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而居留于城市。"我们每天生活在城市当中,我们的感官、视觉、听觉都因城市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我们视线所及的不仅是不同的地貌与人群,更多的是覆盖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类自己创造的大景观。城市就是在此居住的所有人的共同家园。当代城市雕塑是将艺术置于立体的公共空间中创造表现出来的,杰出的城市雕塑在雕塑家塑造伊始,就被赋予了灵气,写实亦或写意,都如同喷薄的艺术之光,璀璨绚烂,将雕塑艺术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当代很多城市都用公共艺术传达着其独特的艺术精神、民族气派、文化底蕴。作为公共艺术的最普遍的形式之一雕塑在城市中的分布是极为广泛的,公共空间视野中总是能够寻觅到雕塑的身影,它们与各种景观小品、公共设施、城市建筑融合为一体,形成具有艺术价值的公共艺术空间。城市雕塑是对环境的诠释,也是对环境的延伸,它使原本沉闷而有限的空间,升华为有生机的、无限的、充盈的空间。南京是旧日积淀与今日辉煌、自然风光与现代都市的碰撞,城市形象的设计与建设则更需要多元化公共艺术设计的参与,而城市雕塑的营造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南京的城市雕塑愈趋呈现多样性,公共艺术家已经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做了多方位的尝试、改革与创新。南京城市雕塑主要包括纪念性雕塑、主题性雕塑和装饰性雕塑等三大类型,这几个类型的城市雕塑都展示了南京的城市风采。南京具有代表性的街区长江路街道以及新街口核心地区,这两个街区的城市雕塑艺术是南京公共艺术的缩影,凸显着南京的城市特质,具有时代性。南京的辟邪文化源远流长,但是否继续使用辟邪作为南京城市的象征,镇守城门,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城市雕塑未来的发展之路,应在传承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创新,传承之路与创新之路应合二为一。一方面,南京的六朝兴亡交替,成就其坦然沧桑、大气深沉、空疏旷达的文化特质。南京对其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从开始仅用冻结式博物馆保存,发展到利用如今公共艺术对历史文化风貌进行整体性的保护,同时重视公共历史环境空间的活力和生命力,努力实现历史空间的可持续发展。而南京城市雕塑也在南京城历史文化气息的熏陶下,练就其深邃而沉静、温润而苍劲、悠久而旷达的气质,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另一方面,未来南京城市雕塑若想现有基础上取得创新,则需要寻求与媒体、与大众进行更广泛更多元化的互动,运用科技等手段使南京城市雕塑有更长远的发展。随着公共艺术和城市雕塑的发展,城市的布局规划与建筑整体风格的设计必然将被纳入于艺术体系中,所以城市雕塑也应以现代科学技术、社会生活为依托。技术支持艺术,艺术展现技术,两者相辅相成,从而获得广泛的发展空间以及新兴的发展模式。工业革命后固体材料为主的机械艺术是主流,20世纪后期,科技迅猛发展促生了多种材料拼接的后现代艺术,而当下更加的发达科学技术为公共艺术媒介则提供了更多可能。水、光、电、声音乃至味道等一些虚无缥缈的非固体材料可以通过数字手段得到精确的控制,这些都能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城市雕塑材质的种类,丰富当代城市雕塑的表现形式语言。南京城市雕塑虽有不同种类和风格,但其气韵、意境相通,共同承载着南京的人文故事、民俗风情、未来志向,笔者相信南京城市雕塑将在传承和创新的道路上,发扬其独有的气质和意蕴,为南京城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向南京乃至世界展示其独一无二的迷人风采。
陶继明[6](2013)在《刀竹风雅:嘉定竹刻的前世今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嘉定竹刻是中华工艺美术史中的一枝奇葩,至今已有近五百余年历史。嘉定竹刻以刀为工具,以竹子为载体,将书、画、诗、文、印融为一体,赋予竹子以新的生命,有明显的地域性和鲜明的原创性,作品蕴含有淡淡的书卷气和金石味,风雅绝俗,是历代文人的雅玩。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嘉定刻竹人进入内廷,为皇家刻竹。康熙、乾隆帝曾在竹刻上题诗,表示喜爱和欣赏,由于皇家的倡导,嘉定竹刻的名声更加响亮,海外人士称"嘉定竹刻有超常的技巧和诗
王亚贤[7](2012)在《文化进化论指导下非遗现代发展之路研究 ——以竹刻艺术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在我国还是一个较新的学术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收集,包含较多的文化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是出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因为很多传统文化面临失传的尴尬境遇。我的研究课题从研究无锡的留青竹刻开始,无锡留青竹刻是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里面的项目,该门艺术也是到了需要特殊保护的发展阶段。论文作者对无锡留青竹刻的研究得到“2009-2010年度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柒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基金”项目组的认可并立项,在后面的研究中发现,仅仅从留青竹刻本身去研究留青竹刻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中的发展是远远不足的,还要从文化进化的角度去分析留青竹刻的发展,进而引入文化进化论这一理论观点,文化进化论对研究一类文化的进化是很有帮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竹刻艺术还有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翻簧竹雕(黄岩)、竹簧(江安)、留青竹刻(常州),研究竹刻艺术的进化跟这些其他竹刻形式是分不开的,把这些文化项目进行综合研究可以从更多角度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发展之路。本文先后对竹刻艺术、文化进化论进行研究,然后具体分析文化进化论在竹刻艺术进化中的体现,最终上升到文化进化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指导作用。竹刻艺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脉络、艺术特征、文化属性等;文化进化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进化论发展过程、文化进化论主要唯物主义观点、文化进化论中的人本位等。根据以上研究内容,以竹刻艺术为具体文化现象,探讨了文化进化论在竹刻艺术进化中的体现,最后由小见大,上升到文化进化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指导作用上。
杨祥民[8](2011)在《扇子的故事:传统造物的礼仪性与审美性蠡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扇子子不仅是一种招风纳凉的实用工具,更是一种意蕴甚丰的文化器物,在历史上深深浸渍了人类文化的滋养。在扇子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产生了实用之扇,而且发展出礼仪之扇、审美之扇的器物形态类别。礼仪性和审美性是人类造物的两种重要精神旨向,扇子这一器物的礼仪性与审美性设计制作,从中也能够反映出人类造物的普遍性规律。中国扇子的礼仪性设计,一方面表现为丧葬祭祀中的礼器之扇——翣,这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记载。近些年来考古发现的青铜翣,则更是礼器之扇的典型。另一方面,扇子的礼仪性设计还表现为政权制度下的礼器之扇——卤簿仪仗扇。我们借助清代所编《皇朝礼器图式》,可对这类扇器进行较为直观的考察分析和图式研究。中国扇子的审美性设计,主要表现为工艺之扇和艺术之扇两种形式。随着扇子审美属性的愈发凸显,并进步影响到扇面、扇骨艺术的独立性发展。扇面形制尤对中国画艺术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还是形成南宋“边角之景”绘画风格的重要原因。扇子这一器物的外在形式感和内在精神性,由于其高度发展和成熟,也推动了从“设计扇子”到“扇子设计”的转变。扇子的形式和精神摆脱其实体的束缚,立刻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我们从园林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平面设计、舞台艺术等很多方面,都能看到扇子元素的大量使用。东西方扇文化呈现和而不同的发展态势,中外扇子造物在形制上就有很多相通之处。西方扇子不仅有实用性、审美性,而且也具有礼仪性。在西方政治王权和宗教神权之下,都有各式礼仪之扇的使用。作为文化器物的扇子,还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翩翩使者。当今世界各国出现的扇博物馆与扇组织,则是扇文化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的一种体现。
海啸[9](2006)在《大璞不斫的明清金陵竹刻》文中研究表明
罗扬[10](2000)在《清代竹刻艺术家吴之璠及其作品》文中提出 我国竹刻艺术源远流长,早在唐宋时期已有文献记载,但鼎盛期则在明代中期以后。在明代竹刻名家“嘉定三朱”——朱鹤、朱缨、朱稚征祖孙三代人之后,吴之璠被誉为清初嘉定竹刻的第一高手。一、文献记载清嘉庆时金元钰在《竹人录》中称:“(吴)之瑶,字鲁珍,号东海道人,所制薄地阳文,最为工绝。今流传人物花鸟笔筒及行草秘阁,秀媚遒劲,为识者所珍。天津马令素挹其名,延为上客,后马令去官,有殉知之契,从之偕往,遂不知所终。”民国初年褚德彝在《竹刻脞语》中曾
二、清代竹刻艺术家吴之璠及其作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代竹刻艺术家吴之璠及其作品(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及其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标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一章 中国微观造型艺术概念界定及历史演进 |
第一节 微观造型艺术相关概念界定 |
一、微观 |
二、造型艺术 |
三、微观造型艺术 |
四、当代微观造型艺术形态构成 |
第二节 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历史演进 |
一、微观造型艺术的雏形期(原始社会——唐代) |
二、微观造型艺术的发展期(宋代——明代) |
三、微观造型艺术的兴盛期(清代——民国初期) |
四、微观造型艺术的再发展(建国至今) |
第二章 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家与艺术作品 |
第一节 艺术家群体构成 |
一、社会分工 |
二、习艺经历 |
第二节 重要流派及其创作风格 |
一、微雕艺术流派 |
二、微画艺术流派 |
第三节 创作题材与作品系列 |
一、传统工艺美术题材再运用 |
二、名着、名作微观再创作 |
三、古代建筑与空间场景微观再现 |
四、现实主义题材 |
第四节 创作材料、技法与工具 |
一、创作材料 |
二、创作技法 |
三、创作工具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作为“象征符号”的传统微观造型艺术 |
一、中国文化的象征 |
二、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的象征 |
第二节 机械复制时代微观造型艺术的“大众化” |
一、当代微观造型艺术的生存语境 |
二、“光韵”的衰竭与重现 |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语境下微观造型艺术的革新 |
第四章 当代微观造型艺术美学 |
第一节 微观造型艺术的美学特征 |
一、微观之美 |
二、奇特之美 |
三、神秘之美 |
四、精致之美 |
五、形态之美 |
六、色彩之美 |
第二节 形式美法则在微观造型艺术的应用 |
一、变化与统一 |
二、对比与调和 |
三、比例与尺度 |
四、对称与均衡 |
五、过渡与呼应 |
六、主从与重点 |
七、轻巧与稳定 |
八、条理与秩序 |
九、节奏与韵律 |
十、古韵与时尚 |
第三节 当代微观造型艺术的审美接受 |
一、“小之美”的审美心理 |
二、期待视野中的“苛刻的艺术” |
三、“小视界”与“小世界”的审美过程 |
四、商业化驱动下的艺术接受 |
结语 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受众拓展 |
一、受众结构与特征 |
二、当代微观造型艺术受众的拓展方式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竹刻,“小器”也有大作为(论文提纲范文)
文房竹雕器小工高 |
竹刻市场行情表现 |
殷鹏:竹刻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 |
(3)吴之璠竹刻艺术风格及市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吴之璠竹刻艺术风格释读 |
二、吴之璠竹刻艺术市场分析 |
(一) 拍卖现状分析 |
(二) 影响吴之璠竹刻艺术拍品的因素 |
三、吴之璠竹刻艺术市场前景 |
(一) 市场不断扩大 |
(二) 价格不断提高 |
(三) 潜力无限 |
(4)从《竹人录》浅析嘉定竹刻艺术在时代变迁视野下的传承与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一、《竹人录》概览 |
二、时代变迁对竹刻发展的影响因素 |
(一) 政治与经济 |
(二) 文化与追求 |
三、竹刻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
四、当代对竹刻艺术的保护 |
五、结语 |
(5)城市特质与城市雕塑—南京城市雕塑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南京城市建设的历史与文化特质 |
第一节 南京城市建设的历史 |
第二节 南京城市的文化特质 |
第三节 山水园林城市的建设 |
第二章 南京城市雕塑概述 |
第一节 南京城市雕塑的分布 |
第二节 南京城市雕塑的发展 |
一、南京古代雕塑艺术 |
二、南京近代雕塑艺术 |
三、南京当代雕塑艺术 |
第三节 南京城市雕塑的类型 |
一、纪念性雕塑 |
二、主题性雕塑 |
三、装饰性雕塑 |
第三章 南京街区城市雕塑的个案分析 |
第一节 历史文化街区——以长江路为例 |
一、长江路的历史与概况 |
二、长江路雕塑的营造 |
三、长江路雕塑艺术的反思 |
第二节 中心商业街区——以新街口地区为例 |
一、孙中山铜像 |
二、华侨文化广场的雕塑 |
三、新街口雕塑艺术的反思 |
第四章 南京城市雕塑的未来发展 |
第一节 南京城市雕塑与城市特质的联系 |
一、城市雕塑需与公众对话 |
二、城市雕塑需与环境相融合 |
三、公众、环境与城市雕塑构成有机整体 |
第二节 对南京城市建设中城市雕塑的思考——以辟邪为例 |
一、辟邪作为城市标志的来历 |
二、辟邪作为六朝石刻的代表 |
三、关于辟邪镇城问题的思考 |
第三节 构建南京特色城市雕塑发展之路 |
一、历史传承之路 |
二、互动创新之路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刀竹风雅:嘉定竹刻的前世今生(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渊源 |
二、艺术特色 |
三、工艺流程 |
四、技艺传承 |
五、保护发展 |
(7)文化进化论指导下非遗现代发展之路研究 ——以竹刻艺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及本土文化背景 |
1.1.2 经济及资源环境背景 |
1.1.3 人类学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竹刻艺术的研究现状(国内) |
1.2.3 文化进化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1.5 研究创新点及预期成果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预期成果 |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竹刻艺术研究 |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竹刻艺术历史发展脉络研究 |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竹刻艺术概念及竹刻家访谈 |
2.1.2 竹刻艺术的发展时期划分 |
2.1.3 竹刻艺术代表人物和作品分析 |
2.2 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竹刻艺术主要派系研究 |
2.2.1 留青竹刻(无锡、常州)制作工艺与艺术特征研究 |
2.2.2 翻簧竹雕(黄岩)制作工艺与艺术特征研究 |
2.2.3 竹簧(江安)制作工艺与艺术特征研究 |
2.3 竹刻艺术的文化属性研究 |
2.3.1 中国传统“士”文化与竹刻艺术的关系研究 |
2.3.2 中国传统书画与竹刻艺术的关系研究 |
2.3.3 中国传统竹文化与竹刻艺术的关系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化进化论相关理论研究 |
3.1 文化进化论的起源与发展研究 |
3.1.1 文化进化论的起源与概念 |
3.1.2 文化进化论迭代研究 |
3.1.3 文化进化的变迁过程研究 |
3.2 文化进化论中的唯物主义观点萃取 |
3.2.1 新文化进化论中文化生态学的唯物主义观点萃取 |
3.2.2 新文化进化论中文化能量进化说的唯物主义观点萃取 |
3.2.3 新文化进化论中马文哈里斯的文化唯物观点萃取 |
3.3 文化进化论中“人”因素的研究 |
3.3.1 文化的产生机制研究 |
3.3.2 文化进化方向研究 |
3.3.3 文化进化动力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化进化论在竹刻艺术进化中的体现 |
4.1 竹刻艺术进化过程中的文化变迁分析 |
4.1.1 竹刻艺术进化过程中的文化适应现象研究 |
4.1.2 警惕竹刻艺术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文化退化现象 |
4.1.3 竹刻艺术进化过程中创造的具体方式 |
4.2 文化进化论中的唯物主义思想在竹刻艺术进化中的体现 |
4.2.1 文化生态学在竹刻艺术进化中的体现 |
4.2.2 文化能量进化说在竹刻艺术进化中的体现 |
4.2.3 马文哈里斯的“基础结构决定论”在竹刻艺术进化中的体现 |
4.3 竹刻艺术进化过程中要注重人的因素 |
4.3.1 大众在竹刻艺术进化中的先决作用 |
4.3.2 在竹刻艺术发展中“以人为本”思路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化进化论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发展 |
5.1 文化进化论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发展的过程性研究 |
5.1.1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适应性研究 |
5.1.2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中文化形态的产生方式 |
5.2 文化进化论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发展动力研究 |
5.2.1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动力中“人”的因素 |
5.2.2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动力中“文化”的因素 |
5.3 文化进化论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发展方向研究 |
5.3.1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方向中的大众文化自觉 |
5.3.2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方向中人的需求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8)扇子的故事:传统造物的礼仪性与审美性蠡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研究缘起与对象 |
研究思路与意义 |
研究现状与创新 |
第1章 探本求源:扇子的产生与发展 |
1.1 古扇的产生与形制 |
1.1.1 古扇的产生 |
1.1.2 古扇的形制 |
1.2 折扇的起源与传入 |
1.2.1 折扇的起源 |
1.2.2 折扇的传入 |
1.3 中国古代扇子的功能衍变 |
第2章 器以藏礼:扇子的礼仪性设计 |
2.1 《考工记》编入《周礼》的启示 |
2.2 丧葬祭祀中的礼器之扇——翣 |
2.2.1 对文献中古代翣的考证 |
2.2.2 对考古出土之翣的研究 |
图表二:中国考古发掘出土铜姜示意图表 |
2.3 政权制度下的礼器之扇——卤簿仪仗扇 |
2.3.1 中国古代卤簿仪仗扇的产生与发展 |
2.3.2《皇朝礼器图式》中的礼器之扇 |
2.4 中国传统造物文化的礼仪性 |
第3章 成器之美:扇子的审美性设计 |
3.1 从宗教礼仪到艺术审美 |
3.2 工艺之扇的历史演变 |
3.3 艺术之扇的历史演变 |
3.3.1 扇面艺术的独立与发展 |
3.3.2 扇面形制对中国画艺术发展的影响 |
3.3.3 扇面形制与南宋绘画风格 |
3.3.4 扇骨艺术的独立与发展 |
3.3.5 其他扁子附件 |
第4章 道之饰器:扇子设计的延伸 |
4.1 从"设计扇子"到"扇子设计" |
4.1.1 "设计扇子"的外形与内涵 |
4.1.2 "扇子设计"即"道之饰器" |
4.2 园林建筑设计中扇子元素的应用 |
4.2.1 古典园林建筑设计的扇子元素 |
4.2.5 现代园林建筑设计的扇子元素 |
4.3 服装设计中扇子元素的应用 |
4.4 平面设计中扇子元素的应用 |
4.5 舞台艺术中扇子元素的应用 |
第5章 和而不同:东西方扇文化之比较 |
5.1 东西方扇文化之异同 |
5.2 西方的礼仪之扇 |
5.2.1 政治王权下的礼仪扇 |
5.2.2 宗教神权下的礼仪扇 |
5.3 扇子形制的演变规律 |
5.3.1 人类早期共同的偏扇形制 |
5.3.2 从"偏扇"到"正扇"的转变 |
5.3.3 中外扇子造物的相通之处 |
5.4 文化交流的翩翩使者 |
5.4.1 东方文化圈里的扇子 |
5.4.2 从东方到西方 |
5.4.3 世博会上的中国扇子 |
笋6章 余论:中外扇博物馆与扇组织 |
6.1 国外扇博物馆 |
6.2 国外扇组织 |
6.3 中国扇博物馆和扇组织 |
6.4 困境与反思 |
附文:对庄申先生《扇子与中国文化》一书的探讨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9)大璞不斫的明清金陵竹刻(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10)清代竹刻艺术家吴之璠及其作品(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记载 |
二、传世作品 |
1. 二乔图竹雕笔筒 |
2. 松荫迎鸿图竹雕笔筒 |
3. 松溪浴马图竹雕笔筒 |
4. 荷杖僧竹雕笔筒 |
5. 滚马图竹雕笔筒 |
6. 对弈图黄杨木雕笔筒 |
7. 牧牛图竹雕笔筒 |
8. 采梅图竹雕笔筒 |
9. 换鹅诗臂搁 |
1 0. 松下老人臂搁 |
1 1. 张仙像竹雕笔筒 |
1 2. 戏蟾图竹雕笔筒 |
三、艺术风格 |
四、清代竹刻艺术家吴之璠及其作品(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及其审美文化研究[D]. 郭书. 吉林大学, 2019(02)
- [2]竹刻,“小器”也有大作为[J]. 雨葭,本刊资料库. 收藏.拍卖, 2019(06)
- [3]吴之璠竹刻艺术风格及市场研究[J]. 方倩. 美与时代(中), 2018(08)
- [4]从《竹人录》浅析嘉定竹刻艺术在时代变迁视野下的传承与影响因素[J]. 姜辉. 汉字文化, 2018(05)
- [5]城市特质与城市雕塑—南京城市雕塑探析[D]. 许逸灵. 南京大学, 2017(02)
- [6]刀竹风雅:嘉定竹刻的前世今生[J]. 陶继明. 创意设计源, 2013(05)
- [7]文化进化论指导下非遗现代发展之路研究 ——以竹刻艺术为例[D]. 王亚贤. 江南大学, 2012(04)
- [8]扇子的故事:传统造物的礼仪性与审美性蠡测[D]. 杨祥民. 南京师范大学, 2011(12)
- [9]大璞不斫的明清金陵竹刻[J]. 海啸. 收藏家, 2006(06)
- [10]清代竹刻艺术家吴之璠及其作品[J]. 罗扬. 收藏家,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