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继续教学的探讨

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继续教学的探讨

一、大学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延续教学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苏[1](2020)在《混合式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职业教育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强调,要在合理运用数字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推广信息化教学模式。《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中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计算机技能和信息素养的重要抓手。然而在课程教学中,仍存在学生被动学习、教学资源匮乏、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在线学习引入到传统课堂教学之中,为改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开展应用研究。首先,通过现状分析和文献梳理,采用探究社区理论作为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实施的指导框架,在详细阐述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将建构主义、联通主义、掌握学习等作为研究理论依据。然后,通过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目标与内容、学习者特点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验证了混合式教学实施的适切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以问卷的形式对河南省内23所中职院校的131名一线教师进行调查,了解中职院校混合式教学实施现状,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发现,由于缺少系统完整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框架,导致当前中职院校混合式教学在工具选择、活动设计、评价方式等方面存在不足。结合前期分析结论,以探究社区理论为设计指导框架,通过对教学环境、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整体设计,构建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最后,以河南省某市中职院校一年级32名学生为教学对象开展三轮迭代教学实践,通过总结教学过程发现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活动设计提供改进策略,从而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完善。教学实践结束后,以平台数据和调查量表为依据,从学习参与度、任务完成度、学业成绩、学生临场感水平等方面与对照班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混合式教学效果。研究发现,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参与程度,激发了学生进行开放交流和情感表达的意愿,促进了知识内容的掌握和高阶思维的形成。研究认为基于探究社区框架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增强学生整体临场感水平,进而提升教学成效,促进学习者深入学习过程并且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刘奕[2](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曾陈萍,陈世琼,岳付强,钟黔川,杨帆,丁雅斌[3](2019)在《大学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1+X”模式教学改革探索——以西昌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大学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本、专科教育阶段开设的通识教育类课程,教学目的侧重于应用计算机解决与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阐述了西昌学院"1+X"模式大学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探索的具体措施及所取得的成效。

徐牡莲[4](2018)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当今时代,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随之而来,大数据的应用越来越凸显出其优势,应用领域也延伸到教育界。因此,传统的公共计算机基础课也需做出相应的改革,以顺应时代和教学的需求。

施培蓓,胡玉娟,曹风云[5](2018)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翻转课堂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近5年计算机基础课程翻转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检索法,从发文数量、发文期刊、研究热点、研究主题4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发现现有计算机基础课程翻转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深化理论深度研究,提升计算机基础课程为计算思维培育课程;二、持续推进基于"MOOC+SPOC+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三、注重翻转课堂核心要素,加强学习资源环境建设等。

徐锋[6](2018)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职业教育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在我国大力发展经济的社会背景下,职业教育人应积极实践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为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理论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项目教学法,经过西方战后经济发展过程中职业教育的实践,被公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职业训练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有利于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能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提高企业重视和强调的“关键能力”,使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但项目教学法在其中国化、本土化的过程中,国人对其理论的理解千差万别,也有不少误解,一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只有深刻、全面理解项目教学法理论,才能更好的实施项目教学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力,促进国家经济建设。本论文是笔者在对项目教学法理论进行一定的研究后,在S艺术职业学院广播影视类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撰写而成。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选题的原由。然后对有关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进行讨论的中文文献做了综述。最后阐述了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确定了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项目教学法的历史、涵义、理论依据及教学过程。首先对项目教学法的起源与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做了梳理,然后对项目教学法的涵义、理论依据做出阐述,最后对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实施过程及其本质特征进行了探讨。第三章,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实践应用。首先对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项目教学法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认为该课程本身的教学目标与广播影视类专业教学对其提出的教学需求,都决定了该课程必须进行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教学法是改革的具体措施。然后对影视节目制作项目进行了解构,总结出影视节目制作的一般项目流程。最后对教学设计各个要素进行了分析,设计出了基于影视节目制作工作过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方案。第四章,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法实践总结与评价。首先,对两次项目教学法实践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取得的成果。然后从问卷调查评价、学生自主评价、广播影视类专业教师评价三个方面对项目教学实践效果进行了评价。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充分实现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本身的教学目标,最大满足了广播影视类专业教学对其提出的教学需求。第五章,项目教学法实践研究的总结与展望。首先阐述了项目教学法实践研究的成果。通过对项目教学法的实践研究,笔者认为,以工作过程导向为本质特征的项目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法在广播影视类专业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将会促进《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在更大范围的教学改革,促进这门课程与高职院校各个专业职业训练课程之间的衔接,利于协调职业教育中文化素质培养与职业能力训练的关系,改变职业院校公共文化课可有可无的错误观念,是高职院校公共文化课改革的有效途径。然后总结了笔者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后续的研究工作做了展望。

徐格静[7](2016)在《计算机基础分类分级教学探讨》文中认为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我们针对各个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不同,对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采用各专业学习中需要用到的知识制作成案例来进行课程教学,将各专业学习中需要用到的实用技能作为实验项目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专项训练,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专业针对性"。

王红霞[8](2016)在《文科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实践》文中指出针对文科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过于专业化和单一化的问题,提出一种适合文科高职的计算机基础特色案例教学方法,并结合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教改实例,从文科高职教育的任务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阐述适合文科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方法及考核方式的改革。

李海平[9](2016)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研究 ——以B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教育体制改革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一直备受关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指示:作为国家教育改革的重点对象之一——高等教育,必须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进一步指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通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已被提上议事日程。本科教学改革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其成功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服务社会的重任,更关系到我国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及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科教学改革是一项全方位、系统性的工程,它涉及到教学管理、教师教学、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等多方面的改革,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制约本科教学改革的观念、体制、策略等方面存在的障碍已无法通过以往碎片式的单项改革解决,而是需要以综合性、系统性、全局性的改革方式,循序渐进地推进本科教学改革朝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而关于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还比较欠缺。当前,各地方高校已经开始认识到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相继出台文件方案并采取措施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随着全国部分高校已经开始推进本科教学综合改革,进一步对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目标思路、实践情况及策略规划等进行研究,为地方院校本科教学综合改革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策略十分必要。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的缘由及意义、研究现状、重要概念辨析、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本科教学综合改革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关系”,分别阐述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总体要求和进程,分析了本科教学综合改革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关系。第三部分“地方高校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一是阐述了地方高校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必要性,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地方高校本科教学综合改革不断深化的迫切需要。二是阐述了地方高校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意义,从五个方面分析:有利于重炼和提升地方高校的自身价值;有利于更好地适应现代大学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提高高校教育质量;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高校在国家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第四部分“地方高校本科综合教学改革分析——以B大学为例”,从基本情况、改革的背景、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目标、具体举措策略规划、进展与成效、保障措施、遇到的困难和不足等七个方面对B大学本科教学综合改革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我国地方高校实施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对策”,从更新观念、改革人才生产方式和生产过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改进教学服务保障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地方高校实施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对策。

陈瑛[10](2014)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指出21世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掌握计算机相关技术已成为每个人适应现代社会的必修课。高职院校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重视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可是,面临21世纪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实施状况并不乐观,出现了“学到的知识用不上,实用的知识没有学”等问题。因此,如何提高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真正培养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是我们值得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如何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为中心思想,以笔者所在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在认识研读国内外学者对计算机教育的相关理论后,以建构主义、分层教学以及合作学习等理论为基础,运用定量研究方法,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咸宁职院2012级计算机类专业、文史类专业、理工类专业共计450名高职学生进行了全面调查。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来自不同区域的学生进行访谈,发现我院大多数学生学习计算机兴趣比较高,但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目的也不够明确,特别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盲目跟风,以考证考级为目的,忽视了与自己专业特点相关的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学习。笔者在咸宁职院从事计算机教学工作多年,近几年,该院在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方面中力度加大,虽已颇有成效,但是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修订、教材选取、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设备投入等方面仍有待提高。针对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普遍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要摆脱当前的发展困境,可以尝试以下发展对策: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设置以重实践、轻理论的课程结构;2、与时俱进,及时了解、更新、吸取最新内容;3、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及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4、与企业紧密联系,共同培养“双师素质”教师队伍;5、创造先进适用的校内、外实践条件。

二、大学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延续教学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延续教学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混合式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研究现状
        1.2.2 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
        1.2.3 已有研究的启示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混合式教学概述
    2.2 探究社区理论概述
    2.3 理论基础
        2.3.1 建构主义
        2.3.2 联通主义
        2.3.3 掌握学习
第三章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前期分析
    3.1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实施适切性分析
        3.1.1 教学模式
        3.1.2 问题分析
        3.1.3 混合式教学应用的适切性
    3.2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实施可行性分析
        3.2.1 课程分析
        3.2.2 学习者分析
    3.3 中职混合式教学实施现状分析
        3.3.1 问卷编制与发放
        3.3.2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3 调查总结
第四章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4.1 基于探究社区理论的设计框架
        4.1.1 框架结构
        4.1.2 内部关系
        4.1.3 实施路径
    4.2 教学环境设计
    4.3 教学过程设计
        4.3.1 课前阶段
        4.3.2 课中阶段
        4.3.3 课后阶段
    4.4 教学评价设计
        4.4.1 评价工具
        4.4.2 评价方式
第五章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
    5.1 迭代教学实践流程设计
    5.2 前期准备
    5.3 第一轮迭代:计算机基础知识与Word软件应用
        5.3.1 教学设计
        5.3.2 教学实施
        5.3.3 总结分析
    5.4 第二轮迭代:Excel软件应用与因特网应用
        5.4.1 教学设计
        5.4.2 教学实施
        5.4.3 总结分析
    5.5 第三轮迭代:多媒体基础与PPT软件应用
        5.5.1 教学设计
        5.5.2 教学实施
        5.5.3 总结分析
    5.6 实践总结
第六章 教学效果对比分析
    6.1 学习参与度
    6.2 任务完成度
    6.3 学业成绩
    6.4 学生临场感水平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创新
    7.3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3)大学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1+X”模式教学改革探索——以西昌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大学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因及背景
2“1+X”模式教学改革
    2.1“1+X”模式教学改革理念
    2.2“1+X”模式教学改革内容
    2.3“1+X”模式教学改革方法
        2.3.1 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
        2.3.2 改变教学手段
        2.3.3 加强教材、题库建设
        2.3.4 分层教学、个性化培养
        2.3.5 搭建“计算机+专业”的多元化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平台
        2.3.6 注重学习过程考核、构建“N+1”课程评价体系
3“1+X”模式教学改革成效
    3.1 学生考试成绩有明显提高
    3.2 学生动手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有所提高
4 结语

(4)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大数据背景
2. 当前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入学基础的差异
    2.2 班级制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2.3 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不一致
    2.4 教学模式单一
3. 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为依托, 对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探讨
    3.1 对学生进行摸底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有针对性的教学
    3.2 采取学生选老师重组班级的教学模式, 破除班级制教学模式
    3.3 改变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思想
    3.4 教学内容实时更新并注重实际应用
4. 结束语

(5)计算机基础课程翻转课堂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检索分析
2 现状分析
    2.1 基础理论研究
    2.2 教学应用研究
    2.3 学习资源环境研究
3 总结与反思

(6)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当前研究的主要方面
        1.3.2 当前研究的现状问题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项目教学法的历史、涵义、理论依据及教学过程
    2.1 项目教学法的起源与发展
        2.1.1 国外项目教学法的起源与发展
        2.1.2 项目教学法在我国的引入与开展
    2.2 项目教学法的涵义
        2.2.1 项目的涵义
        2.2.2 项目教学法的涵义
        2.2.3 相关概念的界定
    2.3 项目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2.3.1 建构主义认识论
        2.3.2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观点
    2.4 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2.4.1 项目教学法教学的基本过程
        2.4.2 项目教学法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
第三章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3.1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项目教学法的可行性分析
        3.1.1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分析
        3.1.2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现状分析
        3.1.3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3.1.4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3.2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法教学设计
        3.2.1 影视节目制作项目解构
        3.2.2 教学目标分析
        3.2.3 学习者特征分析
        3.2.4 教学环境分析
        3.2.5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法教学过程设计
第四章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法实践总结与评价
    4.1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法实践总结
    4.2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法实践评价
        4.2.1 调查问卷评价
        4.2.2 学生自主评价
        4.2.3 专业教师评价
第五章 项目教学法实践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的成果
    5.2 研究的不足点
    5.3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项目教学法实施前调查问卷
    B项目教学法实施后调查问卷
    C优秀学生作业
致谢
作者简介

(7)计算机基础分类分级教学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采用分类教学
二进行分级教学
三加强课程建设
四调整教学模式
五取得的成果

(9)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研究 ——以B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的缘由及意义
        1. 研究的缘由
        2. 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
        1. 关于本科教学改革的研究
        2. 关于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研究
        3.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三) 重要概念辨析
        1. 地方高校
        2. 本科教学综合改革
    (四)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思路
        3. 研究方法
二、本科教学综合改革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关系
    (一)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概述
        1.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
        2.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
        3.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进程
    (二) 本科教学综合改革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关系分析
        1. 实施本科教学综合改革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必然要求
        2. 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可以为实施本科教学综合改革创造条件
三、地方高校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必要性及意义
    (一) 地方高校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必要性
        1. 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所面临的多元挑战
        2. 地方高校本科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迫切需要
    (二) 地方高校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意义
        1. 有利于重炼并提升地方高校的自身价值
        2. 有利于更好地适应现代大学发展
        3. 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提高高校教育质量
        4. 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高校在国家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5. 有利于更好地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四、地方高校本科教学综合改革分析——以B大学为例
    (一) B大学基本情况介绍
    (二) B大学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背景
    (三) B大学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基本思路、目标和策略规划
        1. 改革理念
        2. 基本原则
        3. 总体目标
        4. 策略规划
    (四) B大学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具体举措
        1. 本科专业与课程综合改革
        2. 服务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运行管理新模式
        3. 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科研素质
        4. 全院参与的立体式质量保障和评价新机制
    (五) B大学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成效、困难及不足
        1. 成效
        2. 困难及不足
    (六) B大学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特点与创新
        1. 主要特点
        2. 创新价值
五、对我国地方高校实施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 更新观念
        1.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2. 树立素质教育观
        3. 树立现代学校观
        4. 树立国际教育观
    (二) 改革人才生产方式和生产过程
        1. 进行专业综合改革
        2. 开展课程综合改革
        3. 改革创新实践教学
        4. 改革教学管理
    (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 制定合理的师资队伍规划
        2.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3. 创设良好的用人环境和激励措施
        4. 完善师资培训进修机制
    (四)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1. 实施严活相济的学生管理与评价方式
        2. 构建以教学质量为中心的教师评价体系
        3. 完善院系自我管理机制
    (五) 优化教学服务保障
        1. 增加成本投入
        2. 构建“适当的组织保障”
        3. 修订、完善制度文件
        4. 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
注释
参考文献
附件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文献综述
        1、国外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施概况
        2、国内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施概况
    (三) 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 研究内容与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问卷调查法
        3、访谈法
        4、个案研究法
二、国内外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主要采用的教学理论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 分层教学理论
三、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实施现状
    (一) 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二) 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三) 教学条件亟待改善
    (四) 实践操作有待增强
    (五) 教学内容严重滞后
    (六) 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
四、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实施现状
    (一) 学校概况
        1、地理位置
        2、学校性质
        3、学校规模
        4、信息与软件工程系简介
    (二)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实施概况
        1、课程设置情况
        2、师资队伍情况
        3、课程特色与创新
        4、相关政策与支持
        5、改革尝试及成效
    (三)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实施情况调查
        1、调查背景
        2、调查对象
        3、调查内容
        4、调查结果与分析
        5、现存问题的成因
五、改革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路
    (一) 校企联合制定培养计划
    (二) 校企联合开发课程及教材
    (三) 共建综合性实训基地
    (四) 创新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1、教学内容以精讲多练为主
        2、实施多种形式的分层教学
    (五) 完善现有课程考试评价机制
    (六) 建立一支有实战经验的“双师素质”教师团队
六、对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实施的思考
    (一) 针对学生基础因材施教
    (二) 通过实施案例教学法来强化实训环节
    (三) 借助任务教学法以细化专业教学
    (四) 不断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
    (五) 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改革教学理念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大学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延续教学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混合式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 张苏. 河南科技学院, 2020(10)
  •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3]大学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1+X”模式教学改革探索——以西昌学院为例[J]. 曾陈萍,陈世琼,岳付强,钟黔川,杨帆,丁雅斌.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4]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徐牡莲. 福建电脑, 2018(12)
  • [5]计算机基础课程翻转课堂研究综述[J]. 施培蓓,胡玉娟,曹风云.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 [6]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法研究[D]. 徐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08)
  • [7]计算机基础分类分级教学探讨[J]. 徐格静. 学园, 2016(31)
  • [8]文科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实践[J]. 王红霞. 计算机教育, 2016(07)
  • [9]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研究 ——以B大学为例[D]. 李海平.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2)
  • [10]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陈瑛.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继续教学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