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师学生学好生物学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张鑫[1](2021)在《基于支架式教学培养高中生生命观念的研究》文中指出生命观念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维度之一,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既是大势所趋,也是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生命观念的形成需以生物学学科知识为载体,部分生物学知识又较为抽象、复杂,学生学习起来存在一定困难。此外,生命观念的形成还依托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的参与有助于其更好的理解生物学的事实性知识,为生命观念的形成打下扎实基础。支架式教学作为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通过系列支架的搭建,既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又能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参与。因此,在高中生物学支架式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理应可行。本研究将支架式教学应用于高中生物学教学实践,以探究用其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的可行性。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界定生命观念、支架式教学的定义并阐明涉及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厘清必修1模块各章节所侧重的生命观念。对预实验对象开展“指向生命观念的测试(前测)”及“生物学学习兴趣调查”,并结合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确定最终实验对象。在此基础上,随机选取高一(10)班为实验班,高一(7)班为对照班。随后进行教育实验研究,实验班开展支架式教学,对照班开展常规教学,并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学生课堂学习观察量表”实施教育观察。实践教学后,借助EXCEL、IBM SPSS statistics 23.0对系列“后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1)两个班在生物学学习兴趣方面出现了显着性差异(P=0.045<0.05),且对照班平均分0.607(0.5≤0.607<0.68),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水平与前测时相同,兴趣度仍为一般;实验班平均分0.689(0.68≤0.689<0.8),与前测(兴趣度一般)时相比,兴趣水平上升了一个层级,兴趣度为良好。(2)就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而言,实践教学前、中、后三个阶段,实验班学生主动回答问题次数、主动提问次数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班。(3)在“结构与功能观”维度上,P=0.037<0.05,两个班出现了显着性差异,且实验班的平均得分(M=6.14)大于对照班(M=5.25);“物质与能量观”维度,P值为0.053,接近于0.05,没有出现显着性差异,但实验班的平均分(M=5.82)大于对照班(M=4.96);在总体的生命观念上,P=0.039<0.05,两个班出现了显着性差异,且实验班的平均得分(M=13.37)大于对照班(M=11.82)。综合实践教学前后两个班的对比情况,得出以下结论:(1)支架式教学有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2)支架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在生物学课堂上的参与度。(3)支架式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生命观念的发展。本次基于支架式教学培养高中生生命观念的研究取得了明显成效,可以说是相应研究领域的一个正面信号,为广大高中一线生物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的媒介选择上提供了多一个方向。
段乔雨[2](2021)在《美学取向的教科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杨秋萍[3](2020)在《闽派语文写作教学初探 ——以孙绍振、陈日亮、王立根、潘新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唐令月[4](2020)在《小学多学科主题教学行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以及国家对“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明确,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并且在教学内容上,国家明确提出要按照学习领域、主题等来划分,突破以学科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由此可见,单一的分科教学已不能满足现代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优化教学已是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大趋势,而多学科主题教学恰好能契合这一精神内核与发展指向。然而由于多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研究还未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多学科主题教学的相关教学策略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因此,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以及德尔菲技术法研究如何开展多学科主题教学。本研究首先探讨多学科主题教学的内涵,得出其具有整合性与学科性相结合、整体性、校本性以及多样性的特征,详细阐述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多学科主题教学的理论支撑。其次,确定贵州省G区G小学五年级(2)班为研究对象,聚焦研究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行动研究方案,做好行动研究的前期准备,以保证多学科主题教学行动研究的顺利进行。其三,按照设计好的研究方案,选取了“爱国”、“民族”、“环保”三个主题开展多学科主题教学活动。通过课堂观察、师生访谈等方法深入了解多学科主题教学效果,归纳反思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不断完善多学科主题教学。最后,得出行动研究的结论与建议。在研究结论中,得出多学科主题教学具有促进学生形成整体视野解决同一问题不同方面的能力;能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能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等优点,且提出多学科主题教学的具体操作流程。此外,还指出多学科主题教学面临的一些局限。如,需解决“多师同堂”带来的师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课时安排,教师教学观念有待转变等。关于多学科主题教学的实施建议,本研究认为要统筹设计,优化多学科主题教学方案;在实施教学时,要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同时,推进校本研究以促进执教教师专业成长,保障多学科主题教学能在今后的教学中顺利开展。
陈晨[5](2020)在《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研究》文中指出六年级,是学生脱离小学时代前的最后一年。在这一年里,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开始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七年级,是学生正式步入中学生活的第一年,抽象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但发展还不成熟。这两个阶段处于学生作文思维转化的关键期,衔接流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更好地切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实现这两个阶段间作文教学的平稳过渡,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目前作文教学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成因,并提出改进策略。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对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研究进行概述,分为三个层次进行:一是对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做出概念界定,二是介绍研究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的理论基础,三是分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和部编本六、七年级语文教材中体现的作文教学衔接理念。第二,统计学生问卷的数据,从写作动机、写作心理、写作要求和写作能力等四个方面进分析初一新生目前存在的作文过渡问题及其成因。第三,统计教师问卷的数据,从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理念和指导方式两方面分析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第四,根据对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得出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的改进策略:一是关注学生,帮助学生平稳读过写作思维转化的关键期、改掉小学期间形成的写作陋习、立足于班级学情,重新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习惯、取材习惯和灵活搭建文章结构的习惯、多组织课前演讲、辩论会和主题讨论会,对学生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综合训练;二是关注教师,教师应坚守衔接理念、改变作文指导方式、提高自己的作文素养、与学生和其他学段间的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联系。本论文针对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现状的问题和成因分析,提出改进策略,对实现这两个阶段间作文教学的平稳过渡具有借鉴意义。
杨杨[6](2019)在《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研究》文中提出古德莱德将课程分为五种不同的课程形态,即理想课程(Ideological Curriculum)、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领悟课程(Perceived Curriculum)、运作课程(Operational Curriculum))、经验课程(Experience Curriculum)。课程理念、计划到课程在具体课堂上的呈现都得经过领悟课程阶段,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如何不仅直接影响本科目的发展,更是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每门学科课程都具有独特的学科本质与特点,因而教师对每门学科课程的理解理念、思维方式等都各具差异。再者每一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思维方式等都因阶段所异,其体现自然不同。基于此,本论文是以小学语文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的实然状况进行调查,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本研究除了对基础理论的文献分析以外,还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再综合分析问卷调查收集回的资料、教师教案、课堂实录和访谈的基础上,并参与其他学者一些相关研究成果,对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进行研究。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一章:对教师课程理解进行理论概述。首先对课程理解与教师课程理解的概念进行梳理及界定,并阐述了教师课程理解的理论基础,分析出教师对课程理解的必然性,为教师对课程的应然理解提供方向。第二章: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的现状调查与分析。调查小学语文教师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方面的理解现状,并对具体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通过调查发现,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存在诸多问题,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维目标的割裂化与标签化、教学参考书的过分依赖、课程实施忠实化、评价方式主要体现为以知识为主的测评等。第三章:对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再结合已有文献研究成果的分析。主要从课程观体现为“知识理性”为主、教师职业情感缺失、课程培训缺乏效度、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等几方面进行原因的论述。试图深层次地去探究教师对课程理解产生问题的缘由,为提供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对策提供支撑依据。第四章:基于上述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的改进对策。主要从以下三方面:一是教师自身理念与能力策略方面。增强教师课程意识、提升教师文学知识底蕴、促发教师内在激励等;二是教师间协作策略方面。促进课程设计者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创设良好的教师文化、构建教研共同体;三是教师外部的支持性策略方面。改革课程评价体系、提升课程培训应用性、增强语文课程标准明晰度等。
吴仪[7](2019)在《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性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重庆市S小学为例》文中提出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对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儿童进入小学以后接受的正规语文教育是儿童接受系统语文教育的起点,能否适应语文学习会对一年级新生日后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对一年级新生的语文学习而言,其更是基础中的基础,但由于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的变化,部分才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无法良好地适应语文学习,所以帮助刚入学的孩子们适应小学语文的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小学一年级新生而言,一年级语文课程是系统学习语文的起点,对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掌握、学习方法的习得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本文以皮亚杰儿童发展阶段理论与幼小衔接断层理论为理论基础,以重庆市S小学一年级新生家长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对该校450名一年级新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进行语文课堂观察,从新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语文学习能力、语文学习方法、个体特征等维度展开调查;并辅之访谈法,对该校4位小学一年级教师、10位新生家长进行深度访谈,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维度分析其影响因素。通过调查发现:一年级小学生的语文学习适应性整体状况良好,在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学习能力两个维度上整体适应情况良好;且学生性别在学习能力适应性这一维度上存在着显着差异;但学生缺乏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同时也发现家庭环境、家庭主要教养人学历水平和学校环境会对一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适应产生影响。据此,本文从学生、家长、学校和教师等维度分析了影响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的原因:儿童智力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教师缺乏一年级教学经验;小学校园管理制度更为严格;家长学历水平较低等。基于此,本文分别从学生自身、教师和学生家长以及学校角度提出了以下建议。学生方面:应在日常学习中注重知识积累,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教师方面:全体教师要增强自我管理和终身学习意识,提高语文教学能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依据个体差异因人施教;语文教师要建构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指导学生掌握多样化学习方法;家庭方面:应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配合学校教育,激发孩子对语文学习的探知欲;帮助孩子较快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环境;学校方面:加强家校合作;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营造趣味化学习氛围。
庞翠[8](2019)在《情境模拟教学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等职业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构成的一部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专业化职业人才,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新的教学环境下,各项教学都在不断的进行自我革新。会计专业教学又是该类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会计专业教学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本研究分析了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情境模拟教学引入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设想,并在教学实践中开展情境模拟教学的应用实践研究,对如何有效实施情境模拟教学及情境模拟教学的应用效果做了初步探讨。在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开展情境模拟教学法应用性研究,把学生带入仿真的工作环境中,让学生体会真实的工作环境,在创设的各个岗位中分角色的完成任务,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岗位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职业道德,促进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为社会和企业培养真正需要的实践性人才。情境模拟教学法有主体性、应用性、互动性、开放性、创造性、情境性及评价过程性等特点,它能够增强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与信心、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情境。笔者对情境模拟教学的应用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出要明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建企业情境、增强学生体验兴趣;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团队协作能力;科学展示成果、形成多元评价体系。笔者在《财务会计》课程中展开情境模拟教学的应用实验,从组织准备、活动实施、评价反思等方面介绍情境模拟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并列举实践案例说明实施的具体过程。笔者从本单位选择两个会计专业的班级进行调查,两个班级为平行班,抽签决定17级财经3班为实验班,4班为对照班,两个班级的会计专业课程都由笔者任教,从而减少教师因素带来的差异,通过对学生课程总评成绩对比、学生学习情况问卷调查、校内技能比赛成绩对比以及学生满意度调查四个方面对实施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了情境模拟教学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最后笔者提出了进一步搞好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应用情境模拟教学的几点建议,即精心设计,合理创设企业会计工作模拟岗位;增强实践,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教师实践水平;与时俱进,善用现代财务模拟软件提高教学质量等。
刘强[9](2019)在《STEAM理念下的科学教育活动项目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面对激烈国际竞争,各国纷纷提出相关教育措施来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2015年,美国颁布STEAM教育法,全面实施从幼儿园到大学本科阶段的STAEM教育发展战略,引发世界各国关注。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学科孤立化倾向和唯分数论的导向造成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缺失,科学素养不能得到有效提升。2017年版我国中小学课程标准建议:科学教育要与STEAM教育、科技教育等相结合。目前,国内中小学教师对跨学科教学研究偏少,往往不能正确运用STEAM教育理念。STEA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人文艺术(Arts)、数学(Mathematics)英语单词首字母缩写组合,对应着五个学科领域。STEAM理念是一种基于STEAM学科的跨学科课程整合的和整体育人的教育理念、学习方式、教育模式,更是信息爆炸时代的一种学习范式或教育范式。通过研究发现,目前主要有基于探究设计、工程设计、项目设计、信息技术设计和校园文化建设五种教学及开发类型。本研究将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改进开发。首先,通过研究发现,STEAM理念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念是一致的。笔者首先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出STEAM课程整合的开发理念、目标确立、内容选择、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近10个关键环节的理论分析。然后,借鉴质性研究方法理念对以上零散理论进行归类和表格化处理,构建出一个STEAM教育课程整合分析框架表。其次,进一步概括化处理构建出STEAM教育课程整合开发概念图和STEAM教育课程整合案例综合评价表,突破了STEAM整合项目设计难点,最后提出了“5E+3I”探究教学及迭代开发、基于科学工程实践的教学及迭代开发等2种教学及迭代开发模式,这丰富了教学模式内容。其次,依据STEAM教育整合框架表,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了《自制冰激凌与火箭科学》和《制作纸飞机游戏》2个国外案例,并借鉴学习,验证了该分析框架的有效性;通过以上迭代开发模式,设计了《追寻风的足迹》和《学做简单结构设计》2个STEAM整合案例案例;采用3种评价方法对相关案例评价,即STEAM综合评价表法、逐项比较分析法和课堂教学评价法,证实案例开发有效性。最后,通过本次研究,笔者体会到了STEAM理念和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意义,实现了核心素养、STEAM综合素养、科学素养和创造力的融合培养,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育人”观点有了更深刻地理解。STEAM理念和科学教育融合的本质就是基于真实情境性跨学科整合的教学实践活动来全面整体培养人的STEAM综合素养和科学素养,最终培养成具有整体性和终身性发展的创造性公民。本研究的意图是通过教学研究探索,尽力打造促进项目开发、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和教学资源建设的良性循环的STEAM教育整合理念下的科学教育生态环境。
臧振勇[10](2019)在《湖北省师范教育“大跃进”及其调整研究(1958-1963)》文中认为1897年,南洋公学在上海创办,正式拉开了我国师范教育的大门。与此同时,伴随着全国师范教育的兴起,湖北省师范教育事业也开始逐渐发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国民政府从1927年到1949年所建立起的一套教育体系,中国共产党结合自身在革命根据地办师范教育的经验,以慎重态度,分类予以了接受接管。截止1957年,在以“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教育方针指引下,湖北省已有高师6所,中师18所,初师19所,在注重扩充数量的同时也开始着眼质量的提升。然而,受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影响,同教育“大跃进”一道,师范教育并没能以此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而是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超负荷式跃进性前进-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教学改革高潮迭起、勤俭办学大力提倡、各级学校盲目升格-湖北省师范教育“大跃进”全面开启。然而,这依然未能达到工农业“跃进式”发展的需求,同时结合师范教育“大跃进”以来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受1960年继续“大跃进”大气候的影响,从全国到湖北连续召开了师范教育改革座谈会,在对师范教育内部学制、课程、师资等问题作出一定改革的同时,却又导致了师范教育的“再跃进”。其实,在1958年秋冬之际,国家已意识到师范教育“大跃进”以来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开始了一定的调整、整顿。然而,受1959年庐山会议“反右倾”斗争的影响,直到1961年1月“八字方针”的提出,全面调整的步伐才算真正开始。从调整教育规模、控制学校数量,维护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明确红专关系、进行甄别平反,提高教师地位、开展师资培训等方面入手,湖北省以“八字方针”为指导,结合自身实际,落实工作全面展开,教育教学事业逐步得以逐步好转。这场发生在1958-1963年的湖北省师范教育“大跃进”运动及其调整,与国家气候、政治环境、经济社会发展自然密不可分。通过对这场运动的历史透视,我们既看到了其得与失、进步与局限的存在,同时也意识到了师范教育与整个教育、国家与湖北之间的互动关系。而如果把它放到中苏关系上来看,这又是一场从“以俄为师”到“全面否定苏联模式”再到“部分向苏联教育模式回归”的历史过程。回首历史,不只是为了追忆历史的车轮,更应从轮迹之中总经经验、汲取精华,以启当今、以鉴未来。
二、中师学生学好生物学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师学生学好生物学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支架式教学培养高中生生命观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生命观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支架式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生命观念 |
2.1.2 支架式教学 |
2.2 理论基础 |
2.2.1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3章 基于支架式教学培养高中生生命观念的教学原则与环节 |
3.1 基于支架式教学培养高中生生命观念的教学原则 |
3.1.1 以学生为主体 |
3.1.2 以问题为驱动 |
3.1.3 以情境为依托 |
3.2 基于支架式教学培养高中生生命观念的教学环节 |
3.2.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
3.2.2 独立探索,协作学习 |
3.2.3 效果评价 |
第4章 基于支架式教学培养高中生生命观念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对象 |
4.2 实验变量 |
4.2.1 自变量 |
4.2.2 因变量 |
4.2.3 无关变量 |
4.3 实验材料 |
4.3.1 教学材料 |
4.3.2 测试材料 |
4.3.3 数据处理工具 |
4.4 实验过程 |
4.4.1 确定实验对象 |
4.4.2 开展实践教学 |
4.4.3 实施后测 |
4.5 实验结果 |
4.5.1 生物学学习兴趣后测 |
4.5.2 学生课堂学习行为 |
4.5.3 指向生命观念的后测 |
第5章 讨论与思考 |
5.1 支架式教学对学生生物学学习兴趣的影响 |
5.2 支架式教学对学生生物学课堂参与度的影响 |
5.3 支架式教学对学生生命观念的影响 |
5.4 小结与展望 |
5.5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生物学学习兴趣调查量表 |
附录2 生命观念前测试题 |
附录3 生命观念后测试题 |
附录4 生命观念前测得分汇总 |
附录5 生命观念后测得分汇总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小学多学科主题教学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
2.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的需要 |
3.弥补分科教学分离学生完整性的需要 |
4.多学科思维型小学全科教师发展的需要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创新及不足 |
一、多学科主题教学的基础理论阐释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主题教学 |
2.多学科主题教学 |
3.多学科主题教学与相关概念辨析 |
(二)多学科主题教学的特征 |
1.整合性与学科性相结合 |
2.整体性 |
3.校本性 |
4.多样性 |
(三)多学科主题教学的价值分析 |
1.多学科主题教学有利于学生完整发展,形成整体视野 |
2.多学科主题教学有助于教师提高专业水平 |
3.多学科主题教学有益于学校特色发展 |
(四)多学科主题教学的理论基础 |
1.多元智能理论 |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二、小学多学科主题教学行动研究方案设计 |
(一)选取研究对象 |
1.学校情况 |
2.班级情况 |
3.合作教师情况 |
(二)聚焦研究问题 |
1.如何设计整合多学科主题教学内容 |
2.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展多学主题教学 |
3.如何优化多师同堂的教学方式 |
(三)设计研究方案 |
1.选择研究内容 |
2.设计教学流程 |
3.制定研究计划 |
4.行动研究准备 |
三、小学多学科主题教学实施过程及反思 |
(一)第一轮行动过程及反思 |
1.行动计划 |
2.行动实施 |
3.行动观察 |
4.行动反思 |
(二)第二轮行动过程及反思 |
1.行动方案改进 |
2.行动实施 |
3.行动观察 |
4.行动反思 |
(三)第三轮行动过程及反思 |
1.行动方案改进 |
2.行动实施 |
3.行动观察 |
4.行动反思 |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多学科主题教学课堂观察表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致谢 |
(5)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以及写作缘起 |
二、选题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
三、本选题的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的内在涵义 |
第二节 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的理论基础 |
一、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的心理学理论 |
二、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研究的系统学理论基础 |
第三节 作文教学衔接理念的具体体现 |
一、语文课标中有关中小学写作要求的衔接理念的体现 |
二、部编本中小学语文教材写作板块中体现的衔接理念 |
第二章 中小学生作文衔接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中小学生作文衔接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二、调查统计与结果分析 |
第二节 中小学生作文衔接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缺失作文的兴趣和动机 |
二、不清楚中学作文的要求 |
第三章 中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教学衔接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教师作文教学衔接现状的调查设计与数据呈现 |
一、调查设计的意图与目标 |
二、问卷调查的数据呈现 |
第二节 教师问卷调查的结果及成因分析 |
一、教师教学理念方面——抱朴守拙,缺乏双向的理解与沟通 |
二、教师教育行为方面——力不从心,缺乏有效的教学措施 |
第四章 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的策略构想 |
第一节 关注学生是改善作文教学衔接困境的基础 |
一、写作心理的平稳过渡 |
二、写作习惯的逐步改进 |
三、写作能力的升级训练 |
第二节 关注教师是改善作文教学衔接困境的关键 |
一、对内——加强自我修炼 |
二、对外——具有对话意识 |
第三节 采用有效教学策略:改善作文教学衔接困境的路径 |
一、从作文教学目标方面进行衔接 |
二、从作文教学内容方面进行衔接 |
三、从作文教学方法方面进行衔接 |
四、从作文教学评改方面进行衔接 |
第四节 作文教学策略尝试:改善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的案例 |
一、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与设计:学会调整你的写作心态 |
二、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与设计:由表及里认识中学作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新课程实施的现状 |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
(三)现存问题的思考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教师课程理解研究概况 |
(二)国外教师课程理解研究概况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课堂观察法 |
第一章 教师课程理解的理论概述 |
一、主要概念的界定 |
(一)课程 |
(二)课程理解 |
(三)教师课程理解 |
二、教师课程理解的理论基础 |
(一)哲学解释学 |
(二)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
(三)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 |
三、教师课程理解的内容 |
(一)课程目标 |
(二)课程内容 |
(三)课程实施 |
(四)课程评价 |
第二章 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一、研究设计 |
(一)研究工具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内容 |
二、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调查现状及分析 |
(一)课程目标的理解 |
(二)课程内容的理解 |
(三)课程实施的理解 |
(四)课程评价的理解 |
三、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的调查结论 |
(一)课程目标理解的问题表现 |
(二)课程内容理解的问题表现 |
(三)课程实施理解的问题表现 |
(四)课程评价理解的问题表现 |
第三章 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问题表现的原因分析 |
一、课程理解的价值层面 |
(一)课程观主要表现为以知识理性为主 |
(二)教师职业情感缺失 |
(三)教师文化隔离 |
(四)教师文学知识底蕴不足 |
二、课程理解的外部支持层面 |
(一)语文课程标准不够明晰 |
(二)课程培训效果缺乏 |
(三)评价方式以考试为主 |
(四)学校课程管理以科层管理模式为导向 |
(五)教学任务繁重 |
第四章 提升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能力的对策 |
一、基于教师自身理念与能力方面 |
(一)增强教师课程意识 |
(二)促发教师自我激励 |
(三)践行课程反思行动 |
(四)提升文学知识底蕴 |
(五)加强文本的意义建构 |
(六)加强师生视域融合 |
二、基于教师间协作方面 |
(一)构建合作型教师文化 |
(二)促进课程设计者与教师的交流 |
(三)构建教研共同体 |
三、基于外部支持性方面 |
(一)增强语文课程标准的明晰度 |
(二)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
(三)提升课程培训的应用性 |
(四)实行民主的课程管理模式 |
(五)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性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重庆市S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语文学习适应对小学学习有重要意义 |
1.1.2 小学一年级部分新生不适应语文学习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适应性 |
1.3.2 学习适应性 |
1.3.3 语文学习适应性 |
1.4 文献综述 |
1.4.1 小学生学习适应性方面的研究 |
1.4.2 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性方面的研究 |
1.4.3 研究述评 |
2 研究设计及理论基础 |
2.1 研究设计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对象 |
2.1.3 研究内容 |
2.1.4 研究方法 |
2.1.5 研究思路 |
2.2 理论基础 |
2.2.1 皮亚杰儿童发展阶段理论 |
2.2.2 幼小衔接断层理论 |
3 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 |
3.1 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总体上呈现出中等水平 |
3.2 小学一年级新生在语文学习兴趣上适应良好 |
3.3 小学一年级新生在语文学习能力适应上呈现出中等水平 |
3.4 性别在学习能力适应性上呈显着差异 |
3.5 小学一年级新生缺乏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 |
4 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的影响因素及原因分析 |
4.1 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的影响因素 |
4.1.1 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
4.1.2 学生的家庭环境和主要教养人学历水平都会对孩子适应语文学习产生影响 |
4.1.3 教师的批评会对部分新生适应语文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
4.2 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不良的原因分析 |
4.2.1 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
4.2.2 男生活泼好动的性格不适应语文课堂的学习 |
4.2.3 教师自身教学经验的缺乏 |
4.2.4 小学校园管理制度更为严格,学习环境缺乏童趣 |
4.2.5 部分家长自身学历较低 |
5 提高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性的建议 |
5.1 学生层面 |
5.1.1 注重日常积累,学会主动学习 |
5.1.2 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反思 |
5.2 教师层面 |
5.2.1 教师增强自我管理和终身学习意识,提高语文教学能力 |
5.2.2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依据个体差异进行教学 |
5.2.3 语文教师要建构良好语文学习环境,指导学生掌握多样化学习方法 |
5.3 家庭层面 |
5.3.1 营造温馨家庭环境,配合学校教育,激发孩子语文学习的探知欲 |
5.3.2 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环境 |
5.4 学校层面 |
5.4.1 小学与家庭进行合作,以实现衔接联动 |
5.4.2 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营造趣味化学习氛围 |
6 研究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情况的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 B: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情况的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C:小学一年级学生语文学习适应情况的课堂观察表 |
致谢 |
(8)情境模拟教学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实验法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五、本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情境模拟教学概述 |
一、情境模拟教学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情境 |
(二)情境模拟教学 |
(三)中等职业学校 |
(四)会计专业 |
二、情境模拟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情境认知理论 |
(三)社会学习理论 |
(四)“从做中学”教学理论 |
三、情境模拟教学法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
(一)中职教育会计专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
(二)中职会计专业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 |
(三)提高中职会计专业课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
四、情境模拟教学法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
(一)中职会计专业的可模拟性 |
(二)情境模拟活动的可检测性 |
第二章 中职会计专业应用情境模拟教学的教学实践 |
一、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对象概况 |
(二)访谈结果与分析 |
二、学生专业课程学习情况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三、中职会计专业应用情境模拟教学的设计 |
(一)明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
(二)创建企业情境、增强学生体验兴趣 |
(三)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
(四)科学展示成果、形成多元评价体系 |
四、中职会计专业应用情境模拟教学的具体实施 |
(一)情境模拟教学的组织准备 |
(二)情境模拟教学的活动实施 |
(三)情境模拟教学的评价反思 |
(四)情境模拟教学的实践案例 |
五、中职会计专业应用情境模拟教学的实施效果 |
(一)课程总评成绩对比分析 |
(二)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对比分析 |
(三)技能大赛成绩对比分析 |
(四)学生满意度调查分析 |
第三章 进一步搞好中职会计专业应用情境模拟教学的几点建议 |
一、精心设计,合理创设企业会计工作模拟岗位 |
二、增强实践,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教师实践水平 |
三、与时俱进,善用现代财务模拟软件提高教学质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中职会计专业教师教学方法应用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二 :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情况调查表 |
附录三 :学生专业课学习情况调查表 |
后记 |
(9)STEAM理念下的科学教育活动项目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综述 |
1.5 相关核心概念的解析 |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2 STEAM理念下科学教育项目开发理论基础 |
2.1 STEAM教育理念的分析与理论基础 |
2.2 教学目标的来源分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
2.3 STEAM理念下科学教育项目整合原则 |
3 STEAM理念与科学教育的整合开发模式的建构 |
3.1 STEAM 学科领域之间关系的分析 |
3.2 STEAM理念下科学教育项目设计框架表的建构 |
3.3 STEAM理念下科学教育整合开发模式的建构 |
4 STEAM理念下科学教育整合开发模型构建及案例设计与实施 |
4.1 STEAM理念下科学教育整合开发模型的构建 |
4.2 STEAM 理念下的科学教育活动项目的开发案例 |
5 STEAM理念下科学教育项目案例的比较与评价 |
5.1 STEAM 理念下科学教育项目综合评价表的建构 |
5.2 走近教育部优课,理性选取比较案例 |
5.3 案例比较——基于传统逐项比较分析法 |
5.4 基于综合评价表的对比比较 |
5.5 来自相关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 |
5.6 关于学生学习的评价 |
5.7 小结感悟 |
6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 发表的论文及课题研究目录 |
附件2 案例1:《风》主题活动单元所用表格汇总 |
附件3《基于STEAM理念的科学教育活动项目开发》问卷开发维度纲要 |
附件4《基于STEAM理念的科学教育活动项目开发》调查问卷 |
附件5《基于STEAM理念的科学教育活动项目开发》访谈提纲 |
附件6《基于STEAM理念的科学教育活动项目开发》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
附件7 选择的 6 个比较案例,与自己的案例设计进行对比 |
附件8 课堂教学评价表 |
(10)湖北省师范教育“大跃进”及其调整研究(1958-196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 以时间为主轴的纵向梳理 |
(二) 从不同角度切入横向比较 |
三、论文思路与框架 |
四、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
六、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教育“大跃进” |
(二) 何以选择1958-1963年研究 |
第一章 “大跃进”前湖北省师范教育的历史考察 |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师范教育发展 |
二、1949—1958年全国师范教育发展 |
三、1949—1958年前湖北省师范教育 |
四、“大跃进”前夕“跃进”倾向初露端倪 |
第二章 湖北省师范教育“大跃进”的全面发动 |
一、1958年师范教育“走上”“大跃进”轨道 |
二、湖北省师范教育“大跃进” |
(一) 教育规模迅速扩大 |
(二) 教学改革高潮迭起 |
(三) 勤俭办学大力提倡 |
(四) 各级学校盲目升格 |
三、师范教育改革座谈会与师范教育“再跃进” |
(一) 全国师范教育改革座谈会的召开 |
(二) 湖北省师范教育改革的宣传与贯彻 |
(三) 师范教育改革中的“再跃进” |
第三章 湖北省师范教育的“调整” |
一、师范教育从“大跃进”到“大调整”的转变 |
二、湖北省师范教育“调整”工作的落实 |
(一) 调整教育规模,控制学校数量 |
(二) 维护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 |
(三) 明确红专关系,进行甄别平反 |
(四) 提高教师地位,开展师资培训 |
第四章 湖北省师范教育“大跃进”及其“调整”历史透视 |
一、湖北省师范教育“大跃进”中的得与失 |
二、湖北省师范教育“调整”中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中师学生学好生物学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支架式教学培养高中生生命观念的研究[D]. 张鑫.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0)
- [2]美学取向的教科书研究[D]. 段乔雨.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闽派语文写作教学初探 ——以孙绍振、陈日亮、王立根、潘新和为例[D]. 杨秋萍.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4]小学多学科主题教学行动研究[D]. 唐令月.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5]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研究[D]. 陈晨.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研究[D]. 杨杨. 北华大学, 2019(01)
- [7]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性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重庆市S小学为例[D]. 吴仪. 重庆师范大学, 2019(08)
- [8]情境模拟教学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D]. 庞翠.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7)
- [9]STEAM理念下的科学教育活动项目开发[D]. 刘强. 华中科技大学, 2019(12)
- [10]湖北省师范教育“大跃进”及其调整研究(1958-1963)[D]. 臧振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