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牦牛体型大小与产地生态因子关系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树超,邵全琴,杨帆,郭兴健,王东亮,黄海波,汪阳春,刘纪远,樊江文,李愈哲[1](2021)在《黄河源区放牧家畜数量及空间分布无人机遥感调查》文中研究说明黄河源区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江河水源涵养地和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放牧家畜数量的增加使该地区传统草地畜牧业面临过度放牧、草地退化、季节性失衡等发展难题。为科学掌握黄河源区放牧家畜的情况,本文以黄河源区的玛多县为研究区,应用无人机对玛多县放牧家畜(牦牛、藏羊和马)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开展航拍调查。根据牦牛、藏羊和马的无人机图像解译标志库进行目视解译,采用5种方法估算玛多县放牧家畜的数量,利用选择指数分析家畜空间位置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冷季无人机航拍样带内,牦牛、藏羊和马的样带密度分别为4.12、7.34和0.06只/km2。(2)玛多县有牦牛7.08万头,藏羊10.22万只,马0.12万匹,经验证,估算牦牛、藏羊和马数量的误差分别为-0.93%、2.27%和-13.23%。(3)家畜对环境因子的选择倾向于坡度小于12°,草地覆盖度高于0.6,距居民点小于1 km,距水源小于3 km,距公路大于3 km的区域。研究结果表明,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畜牧业方面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为研究牧区放牧家畜的特征和草畜平衡情况提供新的思路。
李道全[2](2021)在《乔达红羊(新资源)种质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王春丽[3](2021)在《猪Igf1r胞外编码区不同单倍型对成骨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分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型猪在解剖学、形态学和生理学等方面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具有作为生物医学动物模型不可替代的优势。了解小型猪的遗传背景和矮小体型形成机理是利用小型猪模型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但目前缺乏对小型猪体型矮小形成机制的系统研究。动物体骨大小(骨量、体积)、骨生长和肌肉生长发育被认为是哺乳动物体型的重要指标,并且受生长因子和激素调控的细胞信号通路的影响。大型猪与小型猪在GH-IGF-1生长轴上积累了大量的可遗传变异。其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的胞外结构域(ECD)通过与IGF-1结合进而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在调节机体生长、骨基质矿化及肌肉发育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阐明Igf1r基因上变异的作用机制能够为探索小型猪体型矮小的形成机制提供理论支持。课题组前期在大型猪和小型猪Igf1r编码区序列(CDS)筛选得到9个强连锁同义突变,其中4个位于胞外域(ECD)编码区,5个位于胞内域(ICD)编码区,且研究发现Igf1r胞内结构域的同义突变影响细胞增殖并改变激酶活性。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拟阐明Igf1r ECD编码区4个同义突变形成的两种单倍型对成骨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分化的影响及机制。本实验首先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Igf1r敲除细胞系,命名为MC3T3-KO细胞(KO组),以避免细胞内源Igf1r的干扰。同时构建了两对包含大型猪(LP)和小型猪(BM)Igf1r不同单倍型的表达载体,分别命名为p B513B-LP、p B513B-BM、pc DNA.3.1-LP和pc DNA.3.1-BM。利用piggy Bac转座系统,将包含Igf1r两种单倍型(p B513B-LP和p B513B-BM)载体分别转入到MC3T3-KO细胞中,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法验证Igf1r两种单倍型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Igf1r两种单倍型在MC3T3-KO细胞中稳定表达,并分别命名为MC3T3-LP细胞(LP组)和MC3T3-BM细胞(BM组)。利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gf1r两种单倍型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BM组IGF-1R的表达量均显着低于LP组(P<0.05)。随后将pc DNA.3.1-LP和pc DNA.3.1-BM载体分别转染至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和成肌细胞中,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在翻译水平,两种细胞中BM组Igf1r的表达量均显着低于LP组(P<0.05)。为了进一步探究Igf1r ECD的4个同义突变影响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利用软件预测表明Igf1r ECD的4个同义突变改变了Igf1r编码基因的m RNA二级结构。进一步通过Act D和CHX处理实验探究Igf1r单倍型对其m RNA稳定性和蛋白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M组Igf1r的m RNA稳定性和蛋白质稳定性均显着高于LP组(P<0.05)。由于其同义突变编码的氨基酸位于与IGF-1结合区域附近,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Igf1r两种单倍型对其与IGF-1结合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BM组的IGF-1R与配体IGF-1的结合率显着低于LP组(P<0.05)。由于受体在细胞膜表面与配体结合并发挥功能,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两组细胞细胞膜表面IGF-1R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BM组IGF-1R的相对膜表达率低于LP组(P<0.05)。为进一步探究可能导致IGF-1R与IGF-1结合差异的原因,利用构象敏感型IGF-1R抗体检测Igf1r两种单倍型对其蛋白质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Igf1r的四个同义突变产生的两种单倍型影响了IGF-1R蛋白质构象。利用CCK-8实验探究Igf1r的四个同义突变产生的两种单倍型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三组细胞中,KO组细胞增殖能力最低,且与BM组相比,LP组细胞表现出更好的细胞增殖能力(P<0.05)。进一步通过q RT-PCR和茜素红染色等检测成骨细胞分化指标,结果表明LP组和BM组的成骨细胞ALP活性明显高于KO组,BM组早期成骨分化明显,而LP组末期成骨分化较强(P<0.05)。对成骨分化关键基因(Col-1、Alp、Opn、Ocn、Runx2和Osx)的表达分析也与这一结果相符(P<0.05);成骨矿化作为最后一步被检测,LP组晚期成骨矿化明显(P<0.05)。为探究Igf1r不同单倍型是否影响相关分化通路的激活,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分化0-2d,BM组AMPK-T172的磷酸化水平显着高于LP组(P<0.05);分化3-9d,BM组的AMPK-T172磷酸化水平显着低于LP组(P<0.05);分化3-21d,BM组的AKT S473的磷酸化水平持续低于LP组(P<0.05)。通过CCK-8实验探究Igf1r的四个同义突变产生的两种单倍型对骨骼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与BM组相比,LP组细胞表现出更好的细胞增殖能力(P<0.05)。进一步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相关因子和下游信号通路关键因子的表达来阐明其机制,结果表明,BM组Cyclin D1含量明显低于LP组(P<0.05)。通路检测结果显示,LP组比BM组更显着地促进PI3K/AKT信号通路(P<0.05)。为探究Igf1r两种单倍型对肌肉分化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分化相关因子和下游信号通路关键因子的表达,结果表明,与BM组相比,LP组表现出更好的细胞分化能力(P<0.05)。进一步检测分化相关因子结果显示,BM组Myo D分化因子表达量明显低于LP组(P<0.05),通路检测与细胞分化结果一致,LP组比BM更显着地促进PI3K/AKT信号通路(P<0.05)。以上结果表明,Igf1r胞外域编码区的四个同义突变影响基因的转录、翻译、IGF-1R蛋白质构象以及其与IGF-1的结合情况,进而影响IGF-1R下游通路的激活,最终导致成骨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分化的差异,为小型猪的体型矮小形成机制提供理论数据。
康宝天[4](2021)在《高寒草甸牦牛粪分解中土壤动物多样性及其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动物是草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成分,是维持生态系统结构稳定的基础,其群落结构受到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共同影响。土壤动物作为牦牛粪分解的重要生物因子,同时草地退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生物化学进程的影响导致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改变,进而影响粪斑分解。因此,本文主要研究青藏高原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如何影响牦牛粪分解中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对牦牛粪分解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有:1.春夏两季牦牛粪在轻度(LDG)、中度(MDG)和重度(SDG)退化高寒草甸的分解特征;2.分解过程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3.分解过程中粪斑及粪下土壤中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二者中理化指标之间的关系;4.不同大小土壤动物对牦牛粪分解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春季4月(夏季6月)新鲜牦牛粪(便出时间<24小时)的水分、有机碳、全磷、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和p H值分别为73.07%(81.31)、44.67%(46.43)、0.67%(1.07)、0.024 g·kg-1(0.212)、0.113 g·kg-1(1.82)和7.68(6.92)。夏季同程度退化草地粪斑有较快的分解速率;两季粪斑各自时间原点堆积115天,春季(夏季)LDG、MDG和SDG重量损失分别为42.28%(60.10)、36.44%(52.99)和31.94%(39.55)。春夏两季粪斑中有机碳、全磷和铵态氮含量在各退化草地随堆积时间增加呈减低趋势。春季粪斑中水分含量在堆积25天前各退化草地有迅速减低趋势,而在夏季粪斑中水分损失主要在25天之后。春季粪斑中p H值随堆积时间增加在各退化草地呈减低趋势,而在夏季粪斑中呈升高趋势;春季粪斑中硝态含量在MDG、SDG退化草地有增加趋势,堆积55天有最大值,为初始值的1.53倍和2.81倍,而在夏季各退化草地呈减低趋势。不同季节粪斑分解过程中,粪斑水分、有机碳、全磷、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以及p H值在各退化草地之间的差异性受堆积时间的不同而异。以粪斑堆积115天为例,春季粪斑中有机碳、全磷、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LDG显着低于MDG、SDG,夏季粪斑中全磷含量LDG<MDG<SDG,铵态氮含量SDG<LDG<MDG。2.春夏两季不同退化草地牦牛粪分解能够影响粪下土壤理化性质,各退化草地粪下土壤理化性质与无粪斑覆盖之间的差异性与粪斑的堆积时间有关。粪下土壤与无粪斑覆盖土壤相比,春季实验中,堆积一定时间,粪下土壤中水分含量、硝态氮含量在各退化草地表现为显着增加;土壤铵态氮含量在各退化草地表现为先显着降低后显着增加;土壤全磷含量在SDG中表现为显着减低,而LDG和MDG反之;土壤p H值在LDG、MDG中表现为显着增加或降低,而SDG为显着增加;土壤有机碳在LDG和MDG表现为显着减低,而在SDG反之。粪斑堆积一定时间,夏季牦牛粪能够显着增加各退化草地粪下土壤水分、全磷、硝态氮、铵态氮含量以及p H值。3.牦牛粪分解过程中,春季粪斑(粪下土壤)中土壤动物主要类群为鞘翅目(Coleoptera)、蜱螨目(Arachnoidea)、弹尾目(Collembola)和蚯蚓类(Earthworm),数量占比分别为32.32%(27.88)、24.62%(23.32)、22.78%(34.91)和4.38%(6.08);夏季粪斑(粪下土壤)中为鞘翅目、蜱螨目、弹尾目和蚯蚓类,数量占比分别为44.23%(36.99)、20.63%(31.19)、24.63%(21.65)和2.33%(5.16)。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增加,粪斑及粪下土壤中土壤动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土壤动物类群数)和多样性(香农指数)减低。粪斑分解过程中,春季粪斑重量损失与粪斑中土壤动物香农指数,类群数及密度呈显着正相关,与均匀度指数呈显着负相关;夏季与土壤动物类群数及密度呈显着正相关,与均匀度指数呈显着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粪斑及粪下土壤中主要土壤动物类群分布与草地退化程度、粪斑堆积时间和各样本理化性质有关。4.不同大小的土壤动物在牦牛粪的分解以及养分释放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粪便堆积115天,不同处理(包含所有土壤动物、不包括大型土壤动物(<2mm)和排除中大型土壤动物(<0.1 mm))的粪斑质量损失分别为65.52%、43.29%和14.79%。牦牛粪分解中大型动物的参与对粪斑养分释放和周转起着关键作用。5.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结果表明,牦牛粪分解中土壤动物结构受季节和草地退化程度调控。草地退化会导致粪斑中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影响放牧生态系统家畜排泄物的养分分解释放以及物质循环过程。综上可知:高寒草甸牦牛粪分解中,土壤动物活动受到季节和草地退化的影响。未来应更加重视退化草地土壤动物的检测和保护工作,对促进草地元素循环和维护草地健康有重要意义。
刘彤[5](2021)在《大耳菊头蝠物种复合体的分类界定与物种形成研究》文中提出理解与物种形成相关的遗传机制和演化过程一直是演化生物学的中心目标。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越来越频繁,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严重影响。了解自然选择、漂变等因素对物种形成过程的影响以及生物响应气候变化的机制变得更加重要。翼手目动物在全球广泛分布,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是重要的生物指示种,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本论文选择翼手目大耳菊头蝠复合体作为研究对象,从分类界定、演化重建、局域适应以及驱动因素四个方面,系统地揭示了复合体内种间分歧到物种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及演化过程。通过采集分布于中国南部和越南境内的大耳菊头蝠复合体及近缘种“R.sp1”,结合不同遗传模式的基因标记(线粒体标记、核基因内含子和微卫星位点)、基因组水平SNPs、表型参数(外部形态参数、头骨形态参数和声学参数)以及多个模式产地样本,证实了中越境内大耳菊头蝠复合体内存在三个近缘种,即Rhinolophus episcopus(暂定中文名为“万州菊头蝠”)、R.siamensis(泰国菊头蝠)和R.osgoodi(奥氏菊头蝠)。其中万州菊头蝠内存在异域分布且遗传和表型差异的亚分类单元,由于BPP分析未识别到物种形成事件,因此保守地将它们归为三个亚种,R.e.episcopus(指名亚种)、R.episcopus spp.(未定名亚种)和R.e.caldwelli(福建亚种)。基于上述物种划分结果,重建了大耳菊头蝠复合体内三个近缘种的演化过程。通过一系列杂交与基因渗入检验,在物种间检测到了F2杂合子以及不同水平的基因渗入,发现基因渗入很可能是种间低水平线粒体分歧的主要原因。种群动态分析发现,三个近缘种最近共同祖先可追溯到大约1.91百万年前。在大约1.59百万年前,奥氏菊头蝠最早从祖先中分化,并随后发生种群扩张;在大约1.51百万年前,万州菊头蝠与泰国菊头蝠发生分歧,前者种群发生扩张,后者种群一直相对稳定。结合地理分布和古地理气候事件,推断冰期-间冰期循环可能驱动了三个近缘种的地理隔离和二次接触,并促进了种间杂交和谱系融合,从而形成了网状演化模式。明确演化历史后,结合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与环境关联分析,对三个近缘种在环境影响下的局域适应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模拟等位基因频率在环境梯度间的变化,发现广泛分布于中国南部的万州菊头蝠主要受干旱季节最低降水量的影响;分布于南部沿海地区的泰国菊头蝠主要受到海拔高度和湿润季节最高降水量的影响;而分布于高海拔地区的奥氏菊头蝠受低温影响较大。富集分析发现可能受环境压力影响的位点显着富集在神经发育、信号传导等生物过程,在万州菊头蝠中还显着富集到了与血管生成、移动行为以及声音和光刺激感官获得相关的生物过程。上述过程可能与蝙蝠在不同环境中调节昼夜节律、改变声波频率以及获取食物资源有关。为了揭示遗传漂变、环境压力以及感官分化在蝙蝠物种形成初期种群遗传分歧中的重要性,选择万州菊头蝠中国境内11个种群作为研究对象,检验地理距离、环境距离、声波变异与遗传分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微卫星位点以及SNPs均存在显着的地理距离隔离模式,表明遗传漂变对核基因分歧的重要影响;微卫星和线粒体遗传分歧均与声波变异显着相关,暗示了感官分化可能在种群遗传分歧中起作用。然而,因果模型分析显示感官分化很可能是地理隔离影响遗传分歧后,受遗传分歧影响所致。尽管Mantel检验和MRM分析中未检测到环境距离与遗传分歧的显着相关性,但冗余分析发现环境变量可能对遗传分歧产生了影响。综上,本论文研究结果为阐明物种间系统发育关系和分类地位提供了可靠依据,为揭示种间杂交、选择压力、漂变以及感官分化对物种形成的重要意义提供了案例支持,为了解环境影响下物种的适应过程提供了重要信息,对物种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葛菲[6](2021)在《阿什旦牦牛早期生长性状的全基因组选择与关联分析》文中指出阿什旦牦牛是利用我国遗传资源培育成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牦牛新品种,以无角、易饲养管理、生长发育快为主要特征。基因组选择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是利用全基因组范围内的遗传标记对目标性状进行精准的育种值估计及有效位点筛选的分子遗传育种技术。本研究以354头阿什旦牦牛作为试验群体,使用Illumina Bovine HD Genotyping Bead Chip芯片对该群体进行基因分型,并追踪该群体6月龄(断奶)、12月龄(周岁)的生长性状(体重、体长、体高、胸围),然后分别采用不同模型对该群体的早期生长性状进行基因组选择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本研究旨在探索基因组选择在阿什旦牦牛育种中应用的可行性,同时通过对阿什旦牦牛的早期生长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为后期牦牛选育提供可靠的显着关联位点,并为全面解析其生产性能形成的遗传机理提供借鉴。研究内容和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AIREML算法对阿什旦牦牛早期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力估计。结果表明,所有生长性状的遗传力估计值在0.07-0.57之间。其中大部分生长发育性状属于中高遗传力。(2)利用GBLUP、Bayes A、Bayes B、Bayes Lasso四种统计模型对早期(6月龄及12月龄)生长性状进行育种值估计,并采用5×交叉验证方法对不同模型的准确性进行评估,随后用30月龄的表型值来判断早期基因组估计育种值的准确性,从而判断基因组选择在阿什旦牦牛群体应用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基因组预测的准确性在0.155-0.391之间,不同方法对6月龄体重的基因组预测的平均准确性为0.292,6月龄体高平均准确性为0.366,6月龄体长的平均准确性为0.287,6月龄胸围的平均准确性为0.293,12月龄体重的平均准确性为0.233,12月龄体高的平均准确性为0.216,12月龄体长的平均准确性为0.163,12月龄胸围的平均准确性为0.247。各模型预测准确性与性状的遗传力均呈正相关。阿什旦牦牛30月龄表型值与各模型对其早期生长性状的基因组估计育种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01(GBLUP)、0.422(Bayes A)、0.403(Bayes B)、0.374(Bayes Lasso)。(3)使用GLM、MLM、Farm CPU三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线性模型,筛选与阿什旦牦牛早期增重、体长增长、体高增长、胸围增长性状的显着关联位点。本研究在基因组上共检测出67个显着SNP位点,并注释到58个候选基因。筛选到的候选基因中,部分基因与人类和其他畜禽生长性状的研究结果较一致,如INTS1基因、CA5A基因、TRIM32基因等。此外,本研究还关联到影响畜禽生产、肉质等性状的重要基因PRKAG3。据相关研究报道,PRKAG3基因在大通牦牛和甘南牦牛的生长发育过程发挥重要作用。
陈智强[7](2021)在《遂昌仙霞岭山脉黑麂和北仑姬蛙生理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仙霞岭山脉具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是我国山地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本试验以遂昌仙霞岭山脉的牛头山和九龙山为研究区域,在生物多样性调查的基础上,选择两种代表性物种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和北仑姬蛙Microhyla beilunensis(区域新纪录种),进行生理生态学的相关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有:(1)基于牛头山红外相机监测结果,研究黑麂的活动节律,并利用MaxEnt模型预测黑麂的潜在适生区;(2)基于牛头山红外相机监测结果,研究黑麂及同域分布的小麂(Muntiacus reevesi)的生态位分化策略;(3)通过形态学比较、16S r RNA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鉴定遂昌仙霞岭山脉新分布的两栖动物北仑姬蛙,并研究该物种的两性异形进化模式;(4)量化同域共栖的包括北仑姬蛙在内三种姬蛙广告鸣声参数,研究三种姬蛙的生态位分化及同域两栖动物多样性分化策略。本试验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黑麂的活动节律分析及潜在适生区预测本试验基于牛头山红外相机监测结果,研究黑麂的活动节律,并利用MaxEnt模型预测黑麂的潜在适生区。结果表明:(1)夏季为年活动高峰季节,07:00-09:00和16:00-18:00为黑麂的日活动高峰时间段;(2)温度是影响黑麂活动的重要环境因素,其活动最适宜温度范围为18-28℃;(3)黑麂潜在适生区总面积约为25980.62 km2,占四省总面积的4.87%;(4)黑麂潜在适生区分为浙赣皖潜在分布区、浙赣潜在分布区、洞宫山潜在分布区和括苍山潜在分布区等4个区域。2.黑麂和小麂的生态位分化本试验基于牛头山红外相机监测结果,研究牛头山区域内两种麂属物种的生态位分化策略。结果表明:(1)小麂日活动高峰在06:00-08:00和18:00-20:00,黑麂日活动高峰在08:00-10:00和16:00-18:00,二者日活动高峰存在一定程度的错峰现象;(2)小麂偏好栖息在常绿阔叶林,黑麂偏好栖息在针叶林;(3)小麂活动的主要集中在1000-1400 m的海拔区间;黑麂活动的主要集中在800-1200m的海拔区间;(4)小麂和黑麂在遂昌牛头山的生态位分化策略主要是在栖息地选择、取食部位和日活动节律等方面的差异。3.浙江九龙山新发现的北仑姬蛙的两性异形本试验通过形态学比较、16S r RNA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鉴定遂昌仙霞岭山脉新分布姬蛙属物种北仑姬蛙,并研究该种的两性异形现象。结果表明:(1)确定九龙山种群的姬蛙物种为北仑姬蛙,扩宽该种在我国的地理分布;(2)北仑姬蛙具有雌性个体大于雄性的两性异形现象;(3)去除体长效应后,雄性北仑姬蛙比雌性具有更长的前臂及手长。4.三种同域共栖姬蛙属物种广告鸣声的声学差异本试验通过量化三种同域共栖姬蛙的广告鸣声参数并结合其他已报道姬蛙数据,研究这三种姬蛙的生态位分化策略及系统发育关系对姬蛙属鸣声的影响。结果表明:(1)三种同域姬蛙个体内的各光谱参数的CV均小于5%,CI的CV大于10%;(2)体形大小是导致三种同域共栖姬蛙的广告鸣声个体间差异的关键因素;(3)三种同域姬蛙的鸣声结构存在声学差异;(4)PGLS分析表明,系统发育影响CD与SVL、NP与SVL、DF与CD、NP与DF之间的关系,但不影响DF与SVL的关系。
胡伟华[8](2020)在《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遗传特性及母本繁殖性能改善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颡鱼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其雄性比雌性生长快1.5-2倍。我国学者开拓出了一条X和Y染色体连锁标记辅助的全雄鱼培育技术路线,并培育出全雄黄颡鱼,显着提高了黄颡鱼养殖经济效益,推动了黄颡鱼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由于亲本超雄鱼繁育系经过多代自交之后发生了退化,自交系在生长和抗病等性能方面呈现减弱的趋势,此时需要对全雄黄颡鱼进行品种改良或开发出其它黄颡鱼新品种。本团队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选择梁子湖水域采捕并经连续3代选育的黄颡鱼为母本、长江河段中采捕并经连续2代选育的瓦氏黄颡鱼为父本(黄颡鱼P.fulvidraco♀×瓦氏黄颡鱼P.vachelli♂),再经人工杂交获得F1代即为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本研究对黄颡鱼和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体型、生长和遗传特性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并分析了黄颡鱼母本繁育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提供解决方案。首先,选取相同养殖条件下的10月、22月和34月龄的黄颡鱼和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进行形态及性腺发育的比较研究。通过形体指标测量发现“黄优1号”生长性能显着优于黄颡鱼;在22月和34月龄黄颡鱼中,雄性的体重是雌性的2倍左右,雄性生长速度显着高于雌性,而在“黄优1号”中,两性生长异形现象被显着减弱。基于性腺解剖形态分析发现雌性“黄优1号”卵巢完全退化,呈细线状结构且没有卵子产生,故“黄优1号”雌鱼完全不育;雄鱼“黄优1号”精巢组织呈现透明状和退化状态。精巢组织切片H&E染色发现10月龄“黄优1号”的精小囊为空腔状几乎没有精子产生,22月和34月龄“黄优1号”的精小囊内出现极少量精子。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CASA)分析发现,相比于黄颡鱼,“黄优1号”精巢中精子量非常少,有效活力低下,经繁殖能力测试,22月龄“黄优1号”雄鱼不具备繁殖能力。“黄优1号”在生长性能提高上显现杂交优势,具有推动黄颡鱼产业发展的潜力。为探究“黄优1号”杂交不育遗传机制,对“黄优1号”和黄颡鱼早期性腺发育过程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组织学H&E染色发现,雌性黄颡鱼在各发育时期(20日龄、2月龄和8月龄)均发育正常,而“黄优1号”卵巢则完全退化,20日龄无卵原细胞,2月龄和8月龄无卵母细胞;与雄性黄颡鱼正常发育相比,40日龄“黄优1号”精巢可观察到精原细胞,但2月龄和8月龄呈性腺呈退化状态。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8月龄“黄优1号”性腺中生殖细胞分化相关基因(vasa、piwi1、dnd和dazl)和性腺体细胞发育相关基因(卵巢:wnt4、esr2和foxl2;精巢:dmrt1、star和cyp17a1)均降低。Vasa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显示其在“黄优1号”卵巢和精巢切片中的信号明显弱于黄颡鱼;“黄优1号”精巢组织中,减数分裂标记物Sycp3和有丝分裂标记物PH3的信号也都明显降低。有趣的是,4-细胞期,“黄优1号”中母源生殖质特异性基因vasa、dnd、piwi1和dazl的表达明显低于黄颡鱼,而且“黄优1号”胚胎卵裂沟中vasa mRNA的表达极大减少。“黄优1号”性腺发育呈异常状态且杂交不育,母源mRNA表达减少,生殖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严重受损。在黄颡鱼苗种繁育过程中,使用人工合成的传统激素进行催产,而引起雌性黄颡鱼出现较高比例的产卵失败或产卵不完全现象导致的死亡。可重复多次繁殖的母本对种群长期稳定和水产养殖育种计划制定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比较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HRH),多潘立酮(DOM)和鲤鱼垂体提取物(CPE)的不同组合对黄颡鱼催产的效果影响,发现了外源激素的最佳策略,即第一针注射LHRH/CPE和第二针注射LHRH/CPE/DOM的混合物,可以大大提高产卵成功率、产卵重量和产卵后存活率。生殖管缺陷的雌性黄颡鱼中卵黄蛋白原和雌二醇水平显着降低。有趣的是,对生殖管缺陷的雌性黄颡鱼使用hCG/LHRH/DOM组合催产时,无法排卵并有高死亡率,而使用hCG,LHRH,DOM和CPE的协同组合可有效诱导产卵并降低产后死亡率。本研究发现了有效的外源激素组合,可改善雌性黄颡鱼的产卵性能和产后存活率。目前,多数黄颡鱼繁育场的母本存在内脏脂肪沉积过度的问题,为了研究母本内脏脂肪沉积过度与繁育性能的关系,我们选取野生黄颡鱼群体(group 1),肠系膜脂肪较少的黄颡鱼养殖群体(group 2),肠系膜脂肪较多的2个黄颡鱼养殖群体(group 3和4)。结果显示肠系膜脂肪体重比与性腺指数呈负相关,进行人工繁殖试验,group 1和group 2的产卵率、受精率和单尾母鱼出苗量无显着性差异,均显着高于group 3和group 4。苗种畸形率上group 1和2的显着低于group3和4。血清中促黄体生成素(LH)和卵黄蛋白原(VTG)的水平随着肠系膜脂肪沉积量的增大而降低;相反,肝脏和卵子中的油脂和糖原含量随着肠系膜脂肪沉积量的增大而升高。总而言之,黄颡鱼母本肠系膜脂肪过度沉积对其生理和繁殖性能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本研究发现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新品种的生长速度显着高于黄颡鱼,具有杂交不育的特性,主要是由于生殖细胞及性腺发育缺陷造成的。发现了改善母本繁殖性能的催产方法,有效提高母本产卵率和产后存活率;减少肠系膜脂肪沉积能够显着改善繁殖性能,为培育优质亲本和提高苗种质量提供了思路。
钟林强[9](2020)在《同域分布马鹿与梅花鹿采食和营养策略及采食生境评价》文中指出同域分布且生态需求相似的鹿科动物由于冬季低温和雪被的恶劣环境及食物资源胁迫所采取的食性选择、采食和营养策略一直是采食生态学和营养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对理解同域分布物种之间的生态位分化方式、资源利用特点、竞争与共存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从2015年12月-2017年3月冬季,作者在穆棱东北红豆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样线调查、雪地足迹链跟踪、野外啃食调查、粪便显微分析以及植物营养成分分析等方法,综合运用野生动物野外调查技术、分子生态学、营养生态学等技术,对不同冬季时期同域分布马鹿(Cervus elaphus)与梅花鹿(Cervus nippon)的食性组成和选择、在单株植物采食强度和啃食直径尺度下的采食策略、营养选择和策略以及采食生境适宜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同域分布马鹿和梅花鹿冬季食物组成及营养生态位研究结果表明:在植物种/属水平,可食植物种类在二者食性中的比例和序位有显着差异,卫矛属、槭属、冷杉属、松属是马鹿和梅花鹿冬季最主要的食物,占其冬季食物组分的60-70%。在植物类别水平,灌木是马鹿冬季食性中最稳定,最主要采食的植物类别(>45%),其次为落叶乔木和针叶乔木。梅花鹿在冬季前期的食物以落叶乔木(38.53%)和灌木(33.27%)为主,冬季后期落叶乔木(26.73%)和灌木(26.57%)在食性中所占的比例几乎相同,而针叶乔木在食性中的比例显着地增加,由20.86%增加至45.44%。冬季马鹿的食物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梅花鹿,在冬季前期和后期马鹿和梅花鹿的食物重叠度指数分别为0.88和0.95,二者之间可能存在剧烈的食物资源竞争,在冬季后期更为剧烈。(2)同域分布马鹿和梅花鹿的采食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马鹿对卫矛属植物、东北红豆杉和山杨有强烈的选择性;梅花鹿对卫矛属植物、山杨和红松有较强的选择性,二者对簇毛槭和毛榛等植物都表现出负选择性。马鹿和梅花鹿在单株植物的采食强度和啃径的选择在不同冬季时期和植物种类之间有显着差异(p<0.001)。冬季马鹿和梅花鹿采食植物的平均啃径分别为2.70 mm和2.75 mm。二者对山杨、青楷槭、黄心卫矛和紫椴的采食啃径较大,对毛榛和针叶乔木的采食啃径较小。相比于梅花鹿,在冬季后期马鹿对可食植物的总体采食强度显着增加(p<0.05),以针叶乔木、卫矛、瘤枝卫矛为代表。相比于马鹿,在冬季后期梅花鹿对可食植物的总体啃径显着增加(p<0.05),以青楷槭、卫矛和紫椴为代表。从冬季前期至后期,同域分布的马鹿和梅花鹿在啃径和采食强度的选择上表现出不同的采食策略:马鹿可能倾向于通过采食强度的变化来维持较高的食物摄入量,而梅花鹿可能倾向于通过啃食直径的变化来满足相对恒定的食物摄食量和潜在的营养需求。(3)同域分布马鹿和梅花鹿冬季食物营养成分及营养对策研究结果表明:马鹿和梅花鹿冬季可食植物中的营养成分在植物类别和植物种间的差异较大。可食植物中的粗蛋白含量普遍低于鹿科动物8%的需求阈值。落叶乔木中的粗蛋白含量较低,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高;针叶乔木中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较高,但同时也含有较高的单宁,且在冬季后期单宁含量达到高峰;灌木中的粗蛋白、粗脂肪、碳水化合物及抗营养物质单宁的含量比较均衡。整个冬季,马鹿食性中摄入酸性洗涤纤维、纤维素和碳水化合物的平均含量显着高于梅花鹿(P<0.05),梅花鹿食性中摄入单宁的平均含量高于马鹿。从冬季前期至后期,二者对粗蛋白、粗脂肪、可溶性糖类及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均表现出相对一致的营养选择模式。RMT模型的结果表明,马鹿和梅花鹿在面对食物营养不平衡时优先稳定摄入粗蛋白以确保其冬季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在植物类别水平上,马鹿通过维持对灌木的稳定和略微增加对针叶乔木的采食量来弥补营养的不平衡状态;而梅花鹿则是通过大量增加针叶乔木与调节灌木和落叶乔木的采食量来维持粗蛋白及其他常量营养素之间的平衡。(4)同域分布马鹿和梅花鹿冬季采食生境适宜性评价的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马鹿和梅花鹿冬季适宜采食生境面积的分布格局相似,主要分布在保护区的中部和西南部,适宜采食生境面积分别为73.12 km2和23.91 km2,分别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0.76%和6.79%。梅花鹿与马鹿的生态位重叠度并不高(D=0.367,I=0.624),适宜采食生境重叠面积为12 km2,分别占马鹿和梅花鹿适宜采食生境总面积的16.41%和50.19%。马鹿和梅花鹿对环境因子的选择和响应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人为干扰变量(距农田、居民点、道路的距离)对保护区内二者适宜采食生境分布格局都有较大影响,但距农田的距离对马鹿的出现概率的贡献率最大,而距道路和居民点的距离对梅花鹿的出现概率的贡献率最大。保护区内马鹿和梅花鹿的适宜采食生境的特点是:远离居民点(4000-6000 m)、远离道路(2000 m)和远离农田(2500 m),海拔较低的针阔混交林及阔叶混交林,回避纯针叶林和纯阔叶林。
贾聪俊[10](2020)在《牦牛生长性状和血清生化指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拷贝数变异图谱构建》文中指出牦牛产肉性能的遗传改良是牦牛育种工作的重点。生长性状和代谢性状如血清生化指标对于其产肉能力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Illunima Bovine HD Bead Chip芯片对354头牦牛生长性状及血清生化指标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并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检测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以挖掘影响牦牛生长和血清生化指标的遗传位点及相关候选基因。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采用三种多位点GWAS方法,对牦牛6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30月龄的体重、体高、体长和胸围进行了遗传基础解析及候选基因挖掘。研究共发现385个显着关联SNP位点。其中,有18个位点与两个不同的生长性状显着相关,有3个位点与3个不同的生长性状显着相关。385个位点中有116个位于前人研究报道过的相关性状QTL附近或内部。在显着关联位点附近,共找到268个潜在候选基因,其中55个基因为影响牦牛生长发育的关键候选基因。2.采用三种多位点GWAS方法,对牦牛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尿素、葡萄糖、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等11个代谢相关血清生化指标进行遗传定位。在基因组上共找到266个SNP位点与至少一个指标显着相关。其中,16个SNP位点为与多个性状显着相关的多效位点,这些位点可能对于血清生化指标的遗传基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显着关联SNP位点附近共鉴定出32个与血清生化指标有关的关键候选基因。3.采用Penn CNV与CNVRuler软件,在牦牛基因组上共推测鉴定到1408个CNVR,长度为322.14Mb,约占基因组大小的12.82%(UMD 3.1),其中83个为牦牛特有CNVR。在所有CNVR中,有1023个CNVR与2521个蛋白编码基因存在基因组区域重叠,功能富集分析显示CNVR可能与牦牛高原适应性有关。有1246个CNVR与16354个QTL存在基因组区域的重叠,这些QTL涉及六大类性状,分别为繁殖性状、生产性状、胴体与肉品质性状、奶用性状、外部特征性状以及疾病性状。4.运用CNVRuler基于CNV标记进行生长性状的GWAS,分别在6月龄体重、6月龄体长、18月龄体高、30月龄体长以及30月龄胸围中关联到1个、3个、60个、3个以及6个显着相关的CNVR。研究发现有5个CNVR与两个及以上生长性状存在关联,分别是CNVR250,CNVR308,CNVR420,CNVR1206以及CNVR1296。生长性状和血清生化指标的GWAS结果能为牦牛产肉性能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基因组选择育种奠定基础,并为理解其复杂表型的形成提供一定的见解。构建的全基因组CNV图谱不仅有助于经济性状的分子遗传改良和高原适应性机制的研究,还有助于丰富人们对牦牛基因组遗传变异的认知。
二、中国牦牛体型大小与产地生态因子关系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牦牛体型大小与产地生态因子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源区放牧家畜数量及空间分布无人机遥感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无人机调查 |
2.2.2 家畜解译标志 |
2.2.3 家畜数量估算 |
2.2.4 选择指数计算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家畜的样带密度 |
3.2 家畜数量估算结果 |
3.3 放牧家畜空间分布 |
4 讨论 |
5结论 |
(3)猪Igf1r胞外编码区不同单倍型对成骨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分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引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小型猪实验动物化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
1.1 我国小型猪资源优势 |
1.2 小型猪生物学特性优势 |
1.3 小型猪在生物学及医学领域的研究前景 |
1.3.1 小型猪在内分泌系统方面的应用 |
1.3.2 小型猪在心血管系统方面的应用 |
1.3.3 小型猪应用于皮肤系统方面的优势 |
1.3.4 小型猪在器官移植方面的应用 |
第2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的研究进展 |
2.1 IGF-1R的生物学功能 |
2.2 猪Igf1r基因、蛋白质结构概述 |
2.3 IGF-1R在生长发育及骨发育调控的研究进展 |
2.3.1 生长发育及肌肉分化信号调控 |
2.3.2 骨发育通路调控 |
2.4 Igf1r基因多态性与人矮身材、动物矮小品种的研究进展 |
2.4.1 IGF-1R含量影响体型大小的研究进展 |
2.4.2 Igf1r基因多态性与体型大小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第3章 同义突变功能的研究进展 |
3.1 同义突变对mRNA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 |
3.2 同义突变对蛋白质的影响 |
3.2.1 同义突变对翻译速率的影响 |
3.2.2 同义突变对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
3.2.3 同义突变对蛋白质稳定性的影响 |
3.2.4 同义突变对蛋白质构象的影响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猪Igf1r胞外编码区不同单倍型对基因表达及其与IGF-1 结合的影响及其机制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细胞系 |
1.1.3 菌株及载体 |
1.1.4 试剂盒与抗体 |
1.1.5 主要仪器 |
1.1.6 细胞培养基配制 |
1.2 实验方法 |
1.2.1 组织RNA提取及cDNA合成 |
1.2.2 载体构建 |
1.2.3 去内毒素质粒大提 |
1.2.4 MC3T3-E1细胞敲除Igf1r基因的制备 |
1.2.5 MC3T3-KO细胞稳定表达Igf1r基因两种单倍型 |
1.2.6 Igf1r两种单倍型表达载体瞬时转染SCs和 C2C12 细胞 |
1.2.7 蛋白质提取及浓度测定 |
1.2.8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量 |
1.2.9 免疫荧光 |
1.2.10 RNA提取和qRT-PCR |
1.2.11 Igf1r胞外结构域不同单倍型mRNA二级结构和最小自由能预测 |
1.2.12 稳定性分析 |
1.2.13 免疫共沉淀 |
1.2.14 流式细胞术 |
1.2.15 统计学分析 |
1.3 结果 |
1.3.1 sgRNA载体构建及敲除细胞系鉴定 |
1.3.2 MC3T3-KO细胞中Igf1r的两种基因型稳定表达 |
1.3.3 Igf1r胞外编码区的两种单倍型对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1.3.4 Igf1r胞外编码区的两种单倍型对基因稳定性的影响 |
1.3.5 Igf1r胞外编码区的两种单倍型改变其与IGF-1 的结合亲和力 |
1.3.6 Igf1r胞外域编码区的两种单倍型对IGF-1R膜表面分布的影响 |
1.3.7 Igf1r胞外编码区的两种单倍型对蛋白质构象的影响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2章 猪Igf1r胞外编码区不同单倍型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
2.1 材料 |
2.1.1 细胞及表达载体 |
2.1.2 主要试剂盒及抗体 |
2.1.3 主要仪器 |
2.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胞增殖检测 |
2.2.2 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
2.2.3 qRT-PCR |
2.2.4 免疫印迹实验 |
2.2.5 茜素红染色测定 |
2.2.6 统计学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Igf1r胞外编码区的两种单倍型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
2.3.2 Igf1r胞外编码区的两种单倍型对成骨细胞ALP活性的影响 |
2.3.3 Igf1r胞外编码区的两种单倍型对成骨分化基因表达的影响 |
2.3.4 Igf1r胞外编码区的两种单倍型对成骨矿化的影响 |
2.3.5 Igf1r胞外编码区的两种单倍型对成骨分化信号输出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猪Igf1r胞外编码区不同单倍型对骨骼肌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 |
3.1.1 细胞系 |
3.1.2 Igf1r两种单倍型的表达载体 |
3.1.3 主要试剂盒与抗体 |
3.1.4 主要仪器 |
3.1.5 主要试剂配置 |
3.2 实验方法 |
3.2.1 两种单倍型载体的去内毒素质粒提取 |
3.2.2 不同单倍型表达载体瞬时转染猪骨骼肌卫星细胞 |
3.2.3 细胞增殖能力检测实验 |
3.2.4 骨骼肌细胞增殖 |
3.2.5 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化 |
3.2.6 细胞总蛋白质提取和免疫印迹实验 |
3.2.7 数据统计学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Igf1r胞外编码区两种单倍型对SCs和C2C12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3.3.2 Igf1r胞外编码区两种单倍型对SCs和C2C12细胞增殖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3.3 Igf1r胞外编码区的两种单倍型对SCs增殖过程中相关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
3.3.4 Igf1r胞外编码区的两种单倍型对SCs和C2C12细胞分化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3.5 Igf1r胞外编码区的两种单倍型对SCs和C2C12细胞分化过程中相关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高寒草甸牦牛粪分解中土壤动物多样性及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土壤动物研究概况 |
2.1.1 土壤动物定义及类别 |
2.1.2 土壤动物研究简史 |
2.1.3 土壤动物的研究现状分析 |
2.2 牲畜粪便降解研究概况 |
2.2.1 牲畜粪便降解过程中的养分动态 |
2.2.2 牲畜粪便降解速率 |
2.2.3 牲畜粪便降解的影响因素 |
2.2.4 牲畜粪便降解对草地土壤的影响 |
2.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祁连山草地土壤动物区系识别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春夏两季不同退化程度草地牦牛粪分解及其与土壤动物的关系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自然概况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样品分析 |
4.1.4 土壤动物的分离和鉴定 |
4.1.5 土壤动物群落分析 |
4.1.6 数据统计分析 |
4.2 结果分析 |
4.2.1 春夏不同退化程度草地牦牛粪分解中理化性质变化 |
4.2.2 牦牛粪分解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2.3 牦牛粪分解中粪便及粪下土壤中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
4.2.4 牦牛粪分解中粪斑及粪下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动物的相关性 |
4.2.5 春夏牦牛粪分解中粪斑及粪下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动物主要类群的PCA分析 |
4.3 讨论 |
4.3.1 粪便分解和养分变化 |
4.3.2 粪便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3.3 土壤动物群落结构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大小土壤动物对牦牛粪分解的响应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设计 |
5.1.2 样本分析 |
5.1.3 数据统计分析 |
5.2 结果分析 |
5.2.1 不同覆盖物处理下粪斑分解特征 |
5.2.2 不同覆盖物处理下粪斑对粪下土壤的影响 |
5.2.3 不同覆盖物处理牦牛粪分解粪斑及粪下土壤中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
5.2.4 不同覆盖物处理牦牛粪分解粪斑及粪下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动物群落的关系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牦牛粪分解中土壤动物的作用 |
6.1 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 |
6.2 结果分析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存在问题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附件1 祁连山地区土壤动物照片 |
附件2 不同退化草地植被组成 |
附件3 粪斑分解中土壤动物照片 |
(5)大耳菊头蝠物种复合体的分类界定与物种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物种的定义 |
1.2 物种鉴定 |
1.2.1 传统物种鉴定 |
1.2.2 综合分类法 |
1.3 物种形成 |
1.3.1 基因流与物种形成 |
1.3.2 遗传漂变与物种形成 |
1.3.3 自然选择与物种形成 |
1.3.4 杂交与物种形成 |
1.4 翼手目物种形成研究进展 |
1.4.1 翼手目动物分类问题概述 |
1.4.2 翼手目动物杂交与渗入研究进展 |
1.4.3 翼手目动物局域适应研究进展 |
1.5 大耳菊头蝠复合体及其近缘种的研究现状 |
1.5.1 大耳菊头蝠形态特征与分布 |
1.5.2 大耳菊头蝠复合体及其近缘种分类问题概述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1 研究目的 |
1.6.2 创新点 |
1.6.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大耳菊头蝠复合体及其近缘种的综合分类鉴定 |
2.1 研究背景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样本采集 |
2.2.2 表型参数测量 |
2.2.3 传统遗传标记的获得 |
2.2.4 简化基因组数据 |
2.2.5 综合物种划分 |
2.3 研究结果 |
2.3.1 遗传数据 |
2.3.2 初级物种假设 |
2.3.3 初级物种假设验证 |
2.4 讨论 |
2.4.1 大耳菊头蝠物种复合体及其近缘种的分类地位 |
2.4.2 综合分类法对于近缘物种分类鉴定的有效性 |
第三章 大耳菊头蝠复合体网状演化过程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数据获得与系统发育重建 |
3.2.2 杂交与基因流检验 |
3.2.3 中性检验与种群动态分析 |
3.2.4 G-PhoCS种群动态参数估计 |
3.3 研究结果 |
3.3.1 线粒体遗传多样性 |
3.3.2 线粒体系统发育关系 |
3.3.3 基因渗入与杂交检验结果 |
3.3.4 中性检验与错配分布结果 |
3.4 讨论 |
3.4.1 近缘种间线粒体低水平分化的原因 |
3.4.2 大耳菊头蝠复合体的网状演化过程与物种形成 |
第四章 大耳菊头蝠复合体局域适应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样本采集与环境数据提取 |
4.2.2 数据质控与过滤 |
4.2.3 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分析 |
4.2.4 环境关联位点识别 |
4.2.5 梯度森林分析 |
4.3 研究结果 |
4.3.1 数据过滤结果 |
4.3.2 遗传多样性水平 |
4.3.3 种群遗传结构 |
4.3.4 识别受选择位点 |
4.3.5 梯度森林分析结果 |
4.3.6 基因注释与富集 |
4.4 讨论 |
4.4.1 大耳菊头蝠复合体局域适应有关的环境因素 |
4.4.2 大耳菊头蝠复合体局域适应的分子机制探讨 |
第五章 万州菊头蝠遗传分歧驱动因素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回声定位声波 |
5.2.2 地理和环境距离 |
5.2.3 遗传分析 |
5.2.4 相关分析 |
5.3 研究结果 |
5.3.1 种群结构与系统发育关系 |
5.3.2 遗传分化和基因流 |
5.3.3 回声定位声波地理变异 |
5.3.4 遗传分化驱动因素 |
5.4 讨论 |
5.4.1 地理距离对种群遗传分歧的影响 |
5.4.2 环境因素对种群遗传分歧的影响 |
5.4.3 感官分化与种群遗传分歧的关系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阿什旦牦牛早期生长性状的全基因组选择与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家畜育种发展历程概述 |
1.2 基因组选择的方法及应用概述 |
1.2.1 基因组选择的原理及模型 |
1.2.2 基因组选择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现状 |
1.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及应用 |
1.3.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原理及统计模型 |
1.3.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家畜生长性状中的应用概述 |
1.4 阿什旦牦牛新品种简述 |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阿什旦牦牛早期生长性状的基因组选择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群体的构建及表型数据收集 |
2.1.2 血样采集及基因型的获取 |
2.1.3 群体连锁不平衡分析 |
2.1.4 全基因组育种值估计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表型数据基本统计量及分析 |
2.2.2 基因型数据统计及分析 |
2.2.3 不同早期生长性状的估计遗传力 |
2.2.4 不同方法估计GEBV的准确性 |
2.3 小结 |
第三章 阿什旦牦牛早期生长发育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群体的构建及表型数据收集 |
3.1.2 血样采集及基因型的获取 |
3.1.3 不同方法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1.4 显着位点的筛选及基因注释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阿什旦牦牛早期增重关联分析结果 |
3.2.2 阿什旦牦牛早期体长增长关联分析结果 |
3.2.3 阿什旦牦牛早期体高增长关联分析结果 |
3.2.4 阿什旦牦牛早期胸围增长关联分析结果 |
3.3 小结 |
第四章 讨论 |
4.1 基因组选择 |
4.1.1 不同统计模型下GEBV的准确性 |
4.1.2 不同标记密度下GEBV的准确性 |
4.1.3 不同LD水平下GEBV的准确性 |
4.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2.1 阿什旦牦牛早期生长发育性状候选基因 |
4.2.1.1 与阿什旦牦牛两个生长发育性状同时关联的候选基因 |
4.2.1.2 与其他生长性状关联的候选基因 |
4.2.2 GWAS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5.1 全文结论 |
5.2 待解决的问题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遂昌仙霞岭山脉黑麂和北仑姬蛙生理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 |
1 研究区域 |
2 野生动物生理生态学研究热点问题 |
2.1 活动节律 |
2.2 两性异形 |
2.3 生态位分化 |
3 试验涉及的野生动物生理生态学研究和监测技术 |
3.1 红外相机监测技术 |
3.2 物种分布区预测模型(MaxEnt) |
3.3 物种鉴定DNA技术 |
4 研究对象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黑麂的活动节律分析及潜在适生区预测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器械与参考书籍 |
1.2 应用的分析软件 |
1.3 实验所用主要模型构建网站 |
2 研究区域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2 红外相机数据获取 |
2.3 红外相机数据读取与分析 |
2.4 环境温度的读取 |
2.5 黑麂分布区预测 |
2.6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黑麂分布区及遂昌牛头山红外相机拍摄概况 |
3.2 日活动节律 |
3.3 季节活动节律 |
3.4 环境温度、海拔和植被类型的选择 |
3.5 潜在适生区预测 |
4 讨论 |
4.1 遂昌牛头山林场黑麂的种群现状 |
4.2 遂昌牛头山林场黑麂的活动温度选择 |
4.3 遂昌牛头山林场黑麂的活动节律 |
4.4 遂昌牛头山林场黑麂的海拔与植被类型的选择 |
4.5 黑麂的分布区预测 |
5 小结 |
第二章 黑麂和小麂的生态位分化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器械与参考书籍 |
1.2 应用的分析软件 |
2 研究区域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2 红外相机数据获取 |
2.3 红外相机数据读取与分析 |
2.4 环境温度的读取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浙江九龙山新发现的北仑姬蛙的两性异形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器械与参考书籍 |
1.2 应用的分析软件 |
2 实验方法 |
2.1 野外考察及标本处理 |
2.2 形态学量度 |
2.3 物种鉴定 |
2.4 数据分析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物种鉴别 |
3.2 两性异形 |
4 讨论 |
4.1 物种鉴定 |
4.2 两性异形 |
5 小结 |
第四章 三种同域共栖姬蛙属物种广告鸣声的声学差异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器械 |
1.2 应用的分析软件 |
1.3 实验所用主要分子生物学网站 |
2 实验方法 |
2.1 数据收集 |
2.2 声学分析 |
2.3 数据分析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形态差异 |
3.2 鸣声差异 |
3.4 系统发育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8)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遗传特性及母本繁殖性能改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1 杂交育种概述 |
1.2 远缘杂交的概述 |
1.3 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 |
2 杂交不育研究进展 |
2.1 杂交不育概述 |
2.2 杂交不育的机制 |
2.3 杂交不亲和的研究 |
3 鱼类性腺形成以及性腺发育研究进展 |
3.1 性腺的形成与生殖细胞的关系 |
3.2 鱼类性腺发育研究进展 |
4 母本繁育性能研究进展 |
4.1 母本培育相关因素的研究 |
4.2 蛋白水平对母本培育的影响 |
4.3 高不饱和脂肪酸对母本培育作用机理的研究 |
4.4 HPG轴在母本培育中机理的研究 |
5 黄颡鱼产业现状及育种发展方向 |
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遗传特性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鱼来源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主要试剂 |
2.4 基因组DNA提取 |
2.5 PCR扩增 |
2.6 RNA提取 |
2.7 外形特征测量方法 |
2.8 染色体组制备 |
2.9 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生长指标测量分析 |
2.10 鱼体解剖及形态学观察 |
2.11 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 |
2.12 “黄优1号”繁殖能力测试 |
2.13 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 |
2.14 半定量RT-PCR |
2.15 DNA纯化回收 |
2.16 黄颡鱼胚胎整体原位杂交(WISH) |
2.17 统计学分析 |
2.18 实验所用引物 |
3 结果 |
3.1 遗传鉴定的改进 |
3.2 “黄优1号”外观特征 |
3.3 “黄优1号”可数性状和可比性状 |
3.4 “黄优1号”染色体核型分析 |
3.5 “黄优1号”生长指标测量分析 |
3.6 “黄优1号”性腺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 |
3.7 利用CASA比较分析杂交黄颡鱼“黄优 1 号”精子质量 |
3.8 “黄优1号”繁殖能力测试 |
3.9 “黄优1号”性腺细胞发育异常 |
3.10 “黄优1号”精巢组织细胞的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停滞 |
3.11 “黄优1号”的生殖系特异性基因母源mRNA的异常和表达降低 |
4 讨论 |
4.1 “黄优1号”生物学特性 |
4.2 “黄优1号”杂交不育机制 |
第三章 外源激素协同作用提高黄颡鱼母本产卵率和产后存活率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鱼来源 |
2.2 主要仪器 |
2.3 主要试剂 |
2.4 人工授精和孵化 |
2.5 组织学观察 |
2.6 激素和卵黄蛋白的检测 |
2.7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不同外源激素对催产效果分析 |
3.2 生殖管道缺陷黄颡鱼的种群特征 |
3.3 CPE与其他合成激素的结合可能导致有生殖管缺陷雌鱼产卵 |
4 讨论 |
第四章 黄颡鱼母本的肠系膜脂肪沉积对繁育性能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鱼来源及分组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主要试剂 |
2.4 形体指标测量及解剖观察 |
2.5 组织学分析 |
2.6 过碘酸-希夫染色(periodic acid-Schiff,PAS) |
2.7 血清激素和蛋白水平检测 |
2.8 人工繁殖 |
2.9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黄颡鱼母本肠系膜脂肪指数和性腺指数分析 |
3.2 卵巢和肝脏组织学分析 |
3.3 人工繁殖结果差异分析 |
3.4 苗种畸形分类、畸形率及出苗量统计分析 |
3.5 母本激素水平分析 |
4 讨论 |
结论与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发表论文 |
致谢 |
(9)同域分布马鹿与梅花鹿采食和营养策略及采食生境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同域分布有蹄类动物的竞争与共存 |
1.3 动物采食理论及食草动物采食行为的时空等级 |
1.3.1 动物采食理论 |
1.3.2 大型食草动物采食行为的时空等级 |
1.4 有蹄类食性选择及营养生态学研究进展 |
1.4.1 同域分布有蹄类食性选择及营养生态位 |
1.4.2 营养生态学研究进展 |
1.5 有蹄类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
2.1 地理位置及概况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水文特征 |
2.4 土壤特征 |
2.5 动植物区系 |
3 同域分布马鹿和梅花鹿冬季食物组成及营养生态位研究 |
3.1 前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物种鉴定 |
3.2.2 粪便和植物样本采集 |
3.2.3 植物样本和粪便样本切片的制备 |
3.2.4 镜检及定量 |
3.2.5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马鹿和梅花鹿的足迹链、粪便数量及植物种类 |
3.3.2 马鹿和梅花鹿冬季食物组成及差异 |
3.3.3 马鹿和梅花鹿冬季食物多样性、生态位宽度及重叠度 |
3.4 讨论 |
3.4.1 马鹿和梅花鹿冬季食性差异分析 |
3.4.2 马鹿和梅花鹿冬季食物多样性分析 |
3.4.3 马鹿和梅花鹿冬季食物生态位宽度与重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同域分布马鹿和梅花鹿冬季采食策略研究 |
4.1 前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食物可获得性及基于野外啃食调查法的食物组成 |
4.2.2 单株植物的采食强度和啃食直径的测定 |
4.2.3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基于野外啃食调查法的食物组成及食性选择 |
4.3.2 单株植物采食强度尺度上的选择 |
4.3.3 啃径尺度上的选择 |
4.4 讨论 |
4.4.1 两种食性研究方法的结果差异 |
4.4.2 同域分布冬季马鹿和梅花鹿的食物选择性 |
4.4.3 单株植物采食强度尺度上马鹿和梅花鹿采食策略 |
4.4.4 啃径尺度上马鹿和梅花鹿采食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5 同域分布马鹿和梅花鹿冬季食物营养成分及营养策略 |
5.1 前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植物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及纤维类含量的测定 |
5.2.2 植物总单宁含量的测定 |
5.2.3 数据处理 |
5.3 结果 |
5.3.1 马鹿和梅花鹿冬季食物营养成分的组成 |
5.3.2 不同冬季时期马鹿和梅花鹿的营养选择及差异 |
5.3.3 马鹿和梅花鹿冬季的营养策略 |
5.4 讨论 |
5.4.1 穆棱林区冬季马鹿和梅花鹿的食物营养成分组成 |
5.4.2 冬季马鹿和梅花鹿的营养选择标准与营养策略 |
5.4.3 马鹿和梅花鹿冬季营养素摄入的平衡与调节 |
5.5 本章小结 |
6 同域分布马鹿和梅花鹿冬季采食生境适宜性评价 |
6.1 前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物种采食分布点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
6.2.2 环境变量选择与处理 |
6.2.3 模型构建与验证 |
6.2.4 采食生境适宜性等级划分及生境重叠分析 |
6.3 结果 |
6.3.1 模型评价及环境变量重要性 |
6.3.2 马鹿与梅花鹿适宜采食生境分布格局与重叠分析 |
6.4 讨论 |
6.4.1 同域分布马鹿和梅花鹿采食生境适宜性评价 |
6.4.2 影响同域分布马鹿和梅花鹿适宜采食生境分布格局的因素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10)牦牛生长性状和血清生化指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拷贝数变异图谱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
1.1.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概述 |
1.1.2 影响GWAS检验功效的因素 |
1.1.3 GWAS在牛重要经济性状遗传定位中的研究 |
1.2 牛生长性状遗传定位研究进展 |
1.2.1 牛生长性状遗传定位概述 |
1.2.2 牛生长性状遗传定位研究进展 |
1.3 血清生化指标遗传定位研究进展 |
1.3.1 血清生化指标概述 |
1.3.2 家畜血清生化指标遗传定位研究 |
1.4 拷贝数变异及其在牛上的研究进展 |
1.4.1 拷贝数变异概述 |
1.4.2 拷贝数变异在牛上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牦牛生长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动物 |
2.1.2 表型信息及血样采集 |
2.1.3 基因分型及质控 |
2.1.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1.5 显着关联位点的基因及QTL注释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表型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2.2.2 基因型数据统计 |
2.2.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 |
2.3 讨论 |
2.3.1 6月龄生长性状的GWAS结果 |
2.3.2 12月龄生长性状的GWAS结果 |
2.3.3 18月龄生长性状的GWAS结果 |
2.3.4 30月龄生长性状的GWAS结果 |
2.3.5 不同生长性状间GWAS结果比较 |
2.4 小结 |
第三章 血清生化指标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动物 |
3.1.2 表型信息采集 |
3.1.3 基因分型及质控 |
3.1.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1.5 显着关联位点的基因注释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表型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2 基因型数据统计 |
3.2.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 |
3.3 讨论 |
3.3.1 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尿素的GWAS结果 |
3.3.2 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谷氨酰氨基转移酶的GWAS结果 |
3.3.3 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及葡萄糖的GWAS结果 |
3.3.4 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的GWAS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牦牛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图谱构建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动物 |
4.1.2 基因分型 |
4.1.3 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及拷贝数变异区段检测 |
4.1.4 拷贝数变异区段的荧光定量PCR验证 |
4.1.5 拷贝数变异区段基因注释及功能富集 |
4.1.6 拷贝数变异区段的QTL注释 |
4.1.7 拷贝数变异区段与其他研究的比较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及拷贝数变异区段检测 |
4.2.2 拷贝数变异区段的qPCR验证 |
4.2.3 拷贝数变异区段的基因注释及功能富集 |
4.2.4 拷贝数变异区段的QTL注释 |
4.2.5 拷贝数变异区段与其他研究的比较 |
4.3 讨论 |
4.3.1 牦牛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区段检测 |
4.3.2 拷贝数变异区段功能富集揭示其高原适应性分子机制 |
4.3.3 拷贝数变异区段包含重要经济性状QTL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拷贝数变异的生长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动物 |
5.1.2 基因分型 |
5.1.3 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及拷贝数变异区段检测 |
5.1.4 基于拷贝数变异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5.1.5 显着关联区段的基因注释及QTL注释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生长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5.2.2 显着关联CNVR中的QTL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中国牦牛体型大小与产地生态因子关系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源区放牧家畜数量及空间分布无人机遥感调查[J]. 刘树超,邵全琴,杨帆,郭兴健,王东亮,黄海波,汪阳春,刘纪远,樊江文,李愈哲.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1(07)
- [2]乔达红羊(新资源)种质特性研究[D]. 李道全.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3]猪Igf1r胞外编码区不同单倍型对成骨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分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王春丽. 吉林大学, 2021
- [4]高寒草甸牦牛粪分解中土壤动物多样性及其作用[D]. 康宝天. 兰州大学, 2021(09)
- [5]大耳菊头蝠物种复合体的分类界定与物种形成研究[D]. 刘彤.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阿什旦牦牛早期生长性状的全基因组选择与关联分析[D]. 葛菲.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7]遂昌仙霞岭山脉黑麂和北仑姬蛙生理生态学研究[D]. 陈智强. 浙江农林大学, 2021
- [8]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遗传特性及母本繁殖性能改善的研究[D]. 胡伟华.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9]同域分布马鹿与梅花鹿采食和营养策略及采食生境评价[D]. 钟林强.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10]牦牛生长性状和血清生化指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拷贝数变异图谱构建[D]. 贾聪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