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阻和回热损失对太阳能驱动的埃里克森热机性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兴华[1](2018)在《小功率自由活塞斯特林发动机动力学特性和泄漏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由活塞式斯特林发动机利用氦气作为工质介质,具有热源适应性好、理论热效率高、可以利用低品位能源及结构简单等特点,对于能源高效利用、废热回收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自由活塞斯特林发动机进行了动力学建模、计算和仿真。运用振动系统的旋转矢量法对自由活塞斯特林发动机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得出了该自由活塞斯特林发动机的矢量图解。根据发动机设计参数,利用矢量图,获得驱动活塞的气动力值。利用Adams仿真软件分别建立动力活塞和配气活塞虚拟样机模型,通过给定活塞的气动力,振动系统的刚度系数,阻尼系数,仿真得到活塞的振动曲线;将活塞位移曲线,速度曲线,加速度曲线与理论计算值对比,验证理论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对活塞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进行了研究。阐述了活塞振动系统的振动原理,将活塞振动系统看作单自由度的有阻尼的由简谐激振力引起的受迫振动。利用共振原理,设计实验获得活塞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通过激振器激振活塞振动系统,并在板簧上粘贴应变片,通过惠斯通电桥,信号放大器输出位移信号。利用此测试系统,分别对动力活塞振动系统和配气活塞振动系统进行测试,获得了活塞振动系统的实际固有频率。为进一步对自由活塞斯特林发动机的性能进行试验验证,建立了试验平台并进行了整机试验。整机测试试验效果不佳,发动机没有起振。通过对试验过程及结果的深入分析发现,发动机没有起振的原因是动力活塞与气缸之间的间隙过大,导致工质泄漏量过大。建立了发动机的启动激励系统,保证活塞可以建立起足够的压强差。对自由活塞斯特林发动机动力活塞间隙密封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对动力活塞的间隙密封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影响因素,并进行了泄漏量的数值计算。并重点研究了间隙值的大小对泄漏量的影响,取了四组间隙值计算了半周期的泄漏量。搭建了自由活塞斯特林发动机活塞泄漏量试验平台,并进行了试验,发现间隙越小,泄漏量越小,密封效果越好。分析了泄漏量对发动机启动时的影响,改进了加热器的加热方式。
李鹏程[2](2016)在《基于复叠朗肯循环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优化和关键单元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有机工质由于低沸点的特性,在中低温条件下可以获得较高的蒸汽压力,推动膨胀机做功。相比于水蒸气朗肯循环,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 ORC)可以在低环温下很好地运行;由于凝固点低,冬季可以防冻;低功率下涡轮设计更加简单;用干工质能避免水蒸气循环中由高过热度引起的平均吸热温度和循环效率降低的问题。而太阳辐照具有分散性强、能流密度低、易于转化为中低温热源的本质,将其与ORC结合起来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同时太阳能ORC面临着发电效率较低,不可逆损失大等挑战。单级ORC系统由于结构相对简单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但是单级系统只适用于冷热源温差较小的情形。在大冷热源温差下采用单级系统会导致透平多级膨胀,结构设计十分复杂,而容积式膨胀机一般内置比体积比较小,也不适用于大冷热源温差的单级ORC系统中。采用复叠朗肯循环系统可以解决以上的弊端,用在大冷热源温差下可以提高热功转换效率且使透平的设计更加简单,因此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复叠朗肯循环系统的研究还很少。本文围绕复叠朗肯循环系统在不同情形下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将复叠朗肯循环用于太阳能与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相结合的发电系统,集热器收集到的热能驱动顶部循环Ⅰ中工质的蒸发,循环Ⅰ释放的热量驱动底部循环Ⅱ中工质的蒸发,LNG是循环Ⅱ的冷源。提出了等效效率对系统进行优化,它表示由于增加太阳能集热器而产生的额外发电量和接收到的太阳辐照之比。阐明了等效效率与已有的热效率、冷能效率和(?)效率相比的优势。研究了工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集热装置为平板和真空管集热器。分析表明只有等效效率才能体现太阳能与LNG结合的效能。当采用异戊烷/R125和真空管集热器时最大等效效率为5.99%。相比于单级LNG-ORC系统,复叠系统中膨胀机的压比小很多,因此涡轮的设计和制造更加简单。2)提出将复叠朗肯循环用于抛物面槽式集热器(parabolic trough collector, PTC)的热发电系统,顶部和底部分别为蒸汽朗肯循环和ORC。顶部循环采用对气液混合物具有良好适应性的螺杆膨胀机(screw expander, SE)。蒸汽直接在PTC中蒸发并在SE中膨胀,蒸汽冷凝释放的热量用来驱动ORC。该系统具有如下优势:避免了过热蒸汽、适宜的运行温度和压力、集热和蓄热的技术要求很低,非常适合于分布式热发电。采用10种工质对系统性能进行了计算,热源和冷源温度分别为473/313 K,473/293 K,523/313 K和523/293 K。结果表明对应于理论最大热发电效率的ORC蒸发温度与SE内置压比不匹配。为了使系统发电效率达到最大,且使底部ORC透平设计更加简单,SE将不可避免地在变工况下运行,系统的热效率为13.68-15.62%。3)基于已有实验数据提出了一个SE变工况模型,可以近似地反映实际等熵效率随运行压比的变化。并用该模型对基于蒸汽螺杆膨胀机的直膨式复叠朗肯循环系统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采用内置比体积比为5的SE,在直射辐射为800W/m2时最大热发电效率为13.74-15.45%。当SE内置比体积比为3.5时发电效率为13.12-15.11%。分析了热源温度和直射辐射对发电效率的影响。由于SE良好的变工况性能,低内置比体积比对发电效率的负面影响并不明显。4)提出了一个等效热源温度(TEHST)的新指标,它来源于理想热力学过程,但可以反映实际ORC效率。对17种工质的研究表明在给定的运行工况下更高的TFHST对应的ORC效率更高。它比已有的临界温度、沸点、雅各布斯数和品质因数等指标更有普适性。进一步建立了基于误差传递和补偿法的ORC模型,定量地反映了ORC效率与TEHST的关系。该模型由液汽曲线上的热力学参数组成,与过热状态工质的性质无关,因此更方便。与传统模型计算的效率相对偏差为-0.7%到3.4%。基于相平衡数据对一种新工质HFO 1336mzzZ用新模型进行了热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高蒸发温度和低泵效率下HF01336mzzZ比R245fa的性能更好。5)搭建了ORC、热管真空管集热器等太阳能复叠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关键单元,并开展了实验研究。测试了不同冷热源温度下系统的动态性能,拟合了集热器效率曲线,分析了涡旋膨胀机效率、净发电量、ORC效率等参数的变化。集热器的垂直入射光学效率和第一热损系数分别为0.686和2.w·m-2.℃-1。在导热油温度为140℃,冷凝温度为20℃时系统净发电量为710W,基于净发电量的ORC效率为4.3%,太阳能整体发电效率最大为1.9%。
黎艳兵[3](2012)在《不可逆焦耳—布雷顿及其联合循环的热力学优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系统地总结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和焦耳-布雷顿热力循环性能优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考虑了循环系统中换热器的热阻损失,以压气过程和透平过程的内效率表示循环系统的内不可逆性,以及热漏等不可逆性损失,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对不可逆焦耳-布雷顿及其联产、联合循环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结论。本文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不可逆往复式布雷顿循环为例,第二章着重讨论了循环中随温度变化的工质比热对非等熵压缩和膨胀过程以及温差传热损失等多种不可逆往复式Brayton循环性能的影响。在给定一系列参数值的情况下,绘制出了热机的性能特性曲线,得出了一些重要参数如压强比和工质温度的优化区间。第二部分研究了不可逆焦耳-布雷顿功热并供循环系统的火用性能。考虑功和热是不同质的量,第三章用热力学优化理论对焦耳-布雷顿功热并供系统进行火用优化分析。首先对不可逆焦耳-布雷顿功热并供系统建立了由系统设计参数组成的理论模型,考虑来自压气机与涡轮机中的非等熵压缩、膨胀损失、工质、三热源间换热器的不可逆传热损失以及热源间的热漏损失等多种不可逆所造成的影响。接着分析目前存在的对功热并供系统的性能评价标准的优缺点。最后选取比较合理的火用性能系数与功热并供效率对不可逆焦耳-布雷顿功热并供系统进行性能对比分析,用数值分析讨论了各设计参数对系统目标函数的影响。给出了一些重要参数的优化区间。第三部分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的理论分析一个由太阳能驱动的不可逆布雷顿-朗肯联合循环的效率和生态学系数性能。第四章以效率和生态学系数性能指标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具有热阻、热漏、内不可逆性的太阳能驱动的定常流布雷顿-朗肯联合循环模型,通过数值算例讨论了各因素对联合循环的效率和生态学系数性能的影响。本论文所得结论更接近于实际热机的性能特性,有助于热机的优化设计和性能改善。
田文静[4](2011)在《斯特林发动机热力循环计算及性能模拟》文中研究说明在环境污染和能源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开发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人类迫切的需要。碟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是太阳能热利用中最有潜力的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斯特林发动机是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负责将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斯特林发动机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碟式太阳能系统的成败。所以,如何提高发动机的发电功率和效率已成为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首先,针对斯特林发动机发电功率和效率的问题,本文以四缸双作用斯特林发动机为研究重点,分别介绍了三种常用的模拟斯特林发动机的分析方法,通过比较,选择出在研究斯特林发动机性能上较为合理、可取的分析方法——绝热分析法。重点阐述绝热分析法,建立适用于模拟四缸双作用斯特林发动机的性能模型为目标函数,以具体工况为约束条件来考虑在循环过程中可能伴随的相关热损失,本文着重介绍影响斯特林发动机发电功率和效率的三大损失。其次,对斯特林发动机热力循环绝热分析法模型中列出的微分方程,采用四阶龙格—库塔(Runge-kutta)法对绝热模型的微分方程组求解。为快速而准确的计算,编写VB程序用计算机来实现四阶龙格—库塔(Runge-kutta)法求解微分方程组,从而计算出发动机相关性能参数。再次,通过在其实习公司车间搭建试验平台,模拟实际工况,对斯特林发动机发电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找出在试车的整个动态过程中,加热温度和系统的平均压力是影响发电效率和功率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Tecplot v10.0软件对发电性能进行模拟。最后,提出斯特林发动机发电过程存在的问题和提高发电功率和效率的可行性建议。
许益霖[5](2011)在《布雷顿及其联合循环的热力学优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系统地了解和总结布雷顿热力循环性能优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同时在恒温热源条件下,考虑了循环系统中换热器的热阻损失,以压气机和涡轮机的内效率表示循环系统的内不可逆性,不计管道和燃烧室的压力损失,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对三种有关布雷顿及其联合循环系统的最优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一些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结论。本文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研究了焦耳-布雷顿功热并供循环系统的火用性能。考虑功和热是不同质的量,第二章首先分析了不可逆中冷模型,以无因次总输出火用为目标函数,分析了主要性能参数与无因次总输出火用及火用效率的关系。当压气机和涡轮机的效率处在一定范围内时,基本模型中添加中间冷却过程将提高原系统的火用效率,并通过优化换热器的热导率分配,得到了最大无因次总输出火用及其对应的火用效率。然后以火用效率为目标函数,对不可逆再热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最佳热导率分配方案和循环系统的最大火用效率以及相关的优化设计参数。第二部分研究了太阳能布雷顿热机的热效率性能。第三章首先建立了太阳能集热器和不可逆回热布雷顿热机组成的不可逆、回热太阳能布雷顿热机模型,以总效率目标函数,同时考虑了太阳能集热器的线性损失模型和辐射损失模型,通过优化太阳能集热器的工作温度和换热器的热导率分配,得到了最佳的太阳能集热器工作温度和热导率分配方案以及最大的系统总效率。接着建立了由太阳能集热器和内可逆中冷、回热布雷顿热机组成的内可逆中冷、回热太阳能布雷顿热机模型,着重研究了太阳能集热器线性损失模型下的总效率,得到了最佳的太阳能集热器工作温度,在此基础上,还得到了最佳运行中间压比。第三部分研究了布雷顿-逆布雷顿联合循环的生态学性能。第四章以生态学性能系数为优化目标,首先对内可逆模型进行了分析,在给定一级压缩比的情况下,优化了循环总压比,得到最优的生态学性能。然后对不可逆模型进行了分析,同样在给定一级压缩比的情况下,优化了一级膨胀比,得到了当一级膨胀比等于二级膨胀比时,该系统具有最优的生态学性能,并在此基础上,优化了系统的总压比,得到了双重最优生态学性能。最后讨论了主要性能参数对联合循环的生态学性能的影响,并与功率、效率、熵性能进行了比较。
谢平[6](2009)在《布雷顿热机的热力学优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系统地了解和总结布雷顿热力循环性能优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对不可逆布雷顿热机及其联合循环的最优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一些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结论。本文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研究焦耳-布雷顿功热并供循环的火用性能优化。考虑到功和热是不同质的能量,第2章用热力学优化理论对焦耳-布雷顿功热并供系统进行火用优化分析。建立了以系统设计参数为变量的总火用率为目标函数,引入等效温度来计算热回收装置传热过程中的火用,得出了内可逆循环的最大无量纲总火用及其对应的火用效率的解析式,并按照工程分析方法引入压气机和涡轮机的效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得到了不可逆功热并供循环最大无量纲总火用及其对应的火用效率与其他参数的优化关系。第二部分研究太阳能再热布雷顿热机的性能优化。第3章建立了由太阳能集热器和再热不可逆布雷顿热机组成的太阳能再热布雷顿热机模型。以太阳能布雷顿循环系统总效率为目标函数,导出了太阳能集热器的优化工作温度,并通过数值算例分别讨论太阳能集热器线性损失模型和辐射热损失模型下,再热温比及不可逆因素对太阳能布雷顿热动力系统性能的影响。第三部分研究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性能优化。第4章以基于火用分析的生态学函数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具有热阻、热漏、内不可逆性、补燃的定常流布雷顿—朗肯联合循环模型,通过数值算例讨论了各因素对联合循环生态学性能的影响,并将其与功率、效率性能进行比较。
周枫[7](2008)在《两种热力循环系统的性能优化研究》文中指出有限时间热力学主要研究非平衡系统在有限时间中能流和熵流的规律。20世纪中后期,工程界和物理界人士先后把传热损失引入到经典卡诺热机循环的性能分析中,得出了新的更具有指导意义的重要理论结果,从而也就派生出了有限时间热力学这一新的现代热力学学科分支。近年来,有限时间热力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有限时间热力学在工农业生产、化工、热经济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对开发新能源、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等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论文研究了两种热力循环系统的性能优化,其创新之处在于考虑了多种不可逆因素,如有限时间传热、由摩擦等因素引起的内不可逆性、热漏等等,建立了更符合实际的热力循环模型。引入了生态学优化判据对热力循环系统的性能参数进行优化。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做了如下工作:第二章中探讨了太阳能驱动内不可逆热机Carnot循环的性能特征。基于太阳能驱动热机循环理论模型,在这个循环模型中,高温热源以辐射方式把热量传给系统,而系统以对流方式传给低温热源。分析了该内不可逆热机分别在最大输出功率和最大输出功率密度的条件下热机的性能参数之间优化关系。利用数值分析,探讨了最大输出功率和最大输出功率密度条件下的参数之间的优化关系。通过对比较分析,较为深刻地分析了不可逆性(包括传热不可逆性和内不可逆性)对太阳能驱动热机性能的影响。本章结论对实际太阳能驱动热机的优化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第三章中基于太阳能驱动外不可逆的热机,导出生态学函数优化后循环输出功率和性能系数之间的优化关系。对最大输出功率条件下和生态学函数优化后所得到的结论进行了比较,所得结果对实际热机系统的性能优化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第四章中以在高温热源服从牛顿传热规律而在低温热源服从线性唯象传热规律并考虑了热阻和热漏的布雷逊热机为模型,导出了该热机的输出功率、输出功率密度和效率的表达式。讨论了高温换热器的效率、低温热导和热漏对热机各种性能参数的影响。所得结果可对实际热机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第五章中基于生态学优化判据对一种不可逆空间太阳能Braysson循环的性能参数进行优化计算。生态学目标函数定义为能量输出减去能量损失,而能量损失等于环境温度乘以循环熵产率。空间太阳能动力系统由太阳能收集器和不可逆的Braysson循环两部分组成。该Braysson循环与高温热源的换热满足牛顿传热规律,与低温热源的换热则满足热辐射换热规律。本章推导出包括循环的效率、输出功率、生态学函数等在内的性能参数的具体表达式,进一步在最大生态学函数的条件下,对热机的各种性能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杨征[8](2008)在《斯特林发动机及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模拟和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环境污染和能源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开发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成为人类迫切的需要。碟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是太阳能热利用中最有潜力的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以四缸双作用斯特林发动机为研究重点,首先阐述了模拟斯特林发动机的施密特分析法,进而分析了四缸双作用斯特林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流动阻力损失和热量损失,建立了适用于模拟四缸双作用斯特林发动机性能的模型。通过与实验数据的对比,模型计算的结果与实验结果较为吻合,模型可以用来估计发动机的工作情况。论文以建立的模型为目标函数、以具体实际情况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发动机参数最优化模型,应用拟牛顿法和惩罚函数法实现了对最优化模型的求解。在此基础上,本文设计了输出功率从5kW到25kW的四缸双作用斯特林发动机,并对发动机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着重对25kW斯特林发动机从工况、工质和换热器参数等方面进行了性能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工况影响方面,提高发动机加热器壁面温度和发动机平均循环压力可以提高发动机的效率,而提高发动机的转速和平均循环压力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在工质影响方面,氢气的效果是最好的,氦气次之,空气的效果最差;在各换热器影响方面,分析得到了加热器的管数、长度、内径,冷却器的管数、长度、内径和回热器的个数、丝线直径、长度、内径等参数变化对发动机的功率和效率的影响规律。最后,本文分析了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的聚光器和吸热器,建立了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完整的模型,设计了一台额定输出功率为25千瓦的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碟式聚光器的直径为11.9102米,系统的功率为28.77%。对系统的动态性能模拟结果表明:只有太阳直射强度高于474.4471W/m2时系统才能启动,系统的工作时间在8:00到16:10,系统在11:00至13:00时间范围内输出功率为25kW左右,输出效率高于28.5%,系统工作的平均效率达到了25.2823%。
张悦[9](2007)在《布雷顿循环和布朗马达的优化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有限时间热力学是现代热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非平衡系统在有限时间中的能流和熵流的规律。它在开发新能源,发展新技术,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有限时间热力学可以被应用到许多研究领域,特别在热力学循环的优化设计方面已取得大量研究成果。而布雷顿循环是当今能源转换领域里的支柱型循环系统,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运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围绕布雷顿循环的几种不同模型进行分析研究,所得结果为布雷顿循环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部分,对两种典型的布朗马达模型作了分析研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在第一部分,研究了以理想气体为工质的布雷顿制冷循环和动力循环的性能特性,考虑绝热过程和各换热过程中的不可逆因素,对无回热和回热式布雷顿循环的性能进行分析比较,阐明了采用回热过程的优越性,确定了回热器参数适用的范围。建立了以量子费米气体3He为工质的回热式量子不可逆布雷顿制冷循环。对循环的回热特征和性能特性进行了研究,综合分析了绝热过程不可逆性和量子简并性对循环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费米布雷顿制冷循环正常运行的压强比界限。对几种有趣的情况做了详细讨论。建立了以顺磁盐为工质的二级磁化布雷顿制冷模型,从顺磁盐的热力学性质出发,导出了重要性能参数的表达式,如输入功,制冷量,性能系数等。分析了中间磁化过程,回热过程以及不可逆绝热过程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对循环的制冷率和制冷系数进行了优化分析,确定了循环的优化工作区域以及工质的最优状态参数。建立了一类太阳能驱动热机的广义循环模型,它涵盖了太阳能驱动卡诺,布雷顿,布雷森等热机系统。详细分析了各种不可逆因素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包括有限时间热传递,不同传热规律,热漏,热机内部不可逆性等因素。在给定太阳能供热率情况下,以总效率为目标函数对太阳能热机系统的性能进行了优化分析,确定了太阳能热机系统的最佳工作状态。在第二部分,介绍了布朗马达(布朗微热机)的背景知识与研究现状。分析了两种典型布朗马达模型的运行机制。在第一个模型中,热驱动的布朗微热机的空间不对称周期势场可以和不同的热源接触,计算结果表明由动能引起的布朗微热机和热源之间的热交换是不可逆的,效率不能达到卡诺效率。在第二个模型中,布朗马达的不对称周期性势场的温度随时振荡,振荡的时间结构影响粒子定向输运,所得结果表明方形波的振荡结构并不总是最利于粒子的定向输运。
王建辉[10](2007)在《有限时间热力学循环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限时间热力学主要研究非平衡系统在有限时间中能流和熵流的规律。20世纪中后期,工程界和物理界人士先后把传热损失引入到经典卡诺热机循环的性能分析中,得出了新的更具有指导意义的重要理论结果,从而也就派生出了有限时间热力学这一新的现代热力学学科分支。近年来,有限时间热力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有限时间热力学在工农业生产、化工、热经济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对开发新能源、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等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论文研究的是有限时间热力学的热力学循环性能研究。研究方面将分为两方面:经典热力学循环和量子热力学循环。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做了如下工作:第二章探讨了太阳能驱动内不可逆热机循环的性能特征。基于太阳能驱动热机循环理论模型,在这个循环模型中,高温热源以辐射方式把热量传给系统,而系统以对流方式传给低温热源。分析了该内不可逆热机分别在最大输出功率和最大输出功率密度的条件下热机的性能参数之间优化关系。利用数值分析,探讨了最大输出功率和最大输出功率密度条件下的参数之间的优化关系。通过对比较分析,较为深刻地分析了不可逆性(包括传热不可逆性和内不可逆性)对太阳能驱动热机性能的影响。本章结论对实际太阳能驱动热机的优化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第三章探讨了以无限深势阱的极端相对论粒子为工质的量子卡诺热机的性能特征。本章通过建立量子卡诺热机循环模型,该量子卡诺热机循环以无限深势阱中极端相对论粒子为工质。推导出以无限深势阱中的极端相对论粒子为工质的量子热机的效率表达式,发现其效率表达式与经典卡诺热机的效率表达式相似,只是极端相对论量子卡诺循环的效率表达式中系统哈密顿量的期望值相当于经典卡诺热机效率表达式的温度。第四章研究了不可逆谐振子系统布雷顿热机循环的性能优化。基于量子主方程和半群方法,导出了不可逆谐振子系统布雷顿热机循环的时间演化公式。推导出循环中两等频率过程所需的时间、输出功、效率和输出功率的一般表达式。在预先调试好循环周期的前提下,讨论了效率和功率与低等频率过程时间之间的关系曲线。通过数值解,对谐振子系统布雷顿热机循环的性能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第五章研究了谐振子系统量子热机循环性能。首先探讨了不可逆谐振子量子热机循环模型理论。它是由两个等频率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当谐振子在频率变化过程中不满足量子绝热条件时,就会产生“非绝热”现象——在对应的过程中系统和外界虽然没有热交换但系统内部有热量产生。为此引入类似于经典热力学循环中的内摩擦概念来描述这种内损耗所产生的热量。应用谐振子理论、量子主方程和半群方法,推导出谐振子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和时间演化一般公式,对以谐振子系统为工质的量子热机循环的输出功、效率、输出功率、熵产率和工质的温度进行了优化分析,同时也简要地分析了诸如无内摩擦、高温等特殊情况下的循环性能特征。第六章研究了以自旋1/2系统为工质的量子热机循环性能。通过详细分析构成循环的两个等磁场和两个等自旋角动量过程中工质的状态的变化,利用自旋理论和量子主方程,得到了热机循环的几个重要参数,包括效率,输出功率,熵产率等。通过数值解,计算出最大输出功率和对应的性能参数。进而推导出效率,工质温度、周期等参数的优化区间。最后,简要地分析无内摩擦、高温等特殊情况,并且推广到自旋J系统量子热机循环,从而使获得结果更具有普遍性。
二、热阻和回热损失对太阳能驱动的埃里克森热机性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阻和回热损失对太阳能驱动的埃里克森热机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小功率自由活塞斯特林发动机动力学特性和泄漏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斯特林发动机工作原理及分类 |
1.2.1 斯特林发动机工作原理 |
1.2.2 斯特林发动机分类 |
1.2.3 自由活塞式斯特林发动机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1 斯特林发动机理论研究 |
1.3.2 斯特林发动机实验研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斯特林发动机动力学分析 |
2.1 振动系统 |
2.2 振动系统中的旋转矢量分析 |
2.3 自由活塞斯特林发动机振动系统 |
2.3.1 振动系统数学模型 |
2.3.2 自由活塞斯特林发动机振动系统模型求解 |
2.4 机构虚拟样机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
2.4.1 ADAMS工作环境的设置 |
2.4.2 建立模型 |
2.4.3 添加约束 |
2.4.4 创建作用力 |
2.4.5 运行仿真 |
2.4.6 仿真结果分析 |
2.4.7 配气活塞的振动系统验证仿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由活塞斯特林发动机频率匹配 |
3.1 振动原理 |
3.2 应变片测量活塞位移系统 |
3.2.1 应变片测量位移的工作原理 |
3.2.2 惠斯通电桥 |
3.2.3 应变片的粘贴 |
3.2.4 测量放大电路的建立 |
3.3 活塞位移测量试验 |
3.3.1 信号发生器 |
3.3.2 激振器介绍 |
3.3.3 试验系统的搭建 |
3.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试验平台的建立及整机试验 |
4.1 自由活塞斯特林发动机试验系统 |
4.1.1 自由活塞斯特林发动机装配 |
4.1.2 自由活塞斯特林发动机试验平台 |
4.2 整机试验 |
4.2.1 试验步骤 |
4.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发动机启动激励系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由活塞斯特林发动机间隙密封 |
5.1 间隙密封理论分析 |
5.1.1 间隙密封的数学模型 |
5.1.2 间隙密封的影响因素 |
5.2 泄漏量数值计算 |
5.3 斯特林活塞间隙静密封试验 |
5.3.1 斯特林发动机活塞密封实验平台 |
5.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泄漏量对发动机启动影响 |
5.4.1 加热器性能的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复叠朗肯循环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优化和关键单元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太阳能热发电的技术优势 |
1.2 太阳能热发电现状 |
1.2.1 槽式系统 |
1.2.2 塔式系统 |
1.2.3 碟式-斯特林系统 |
1.2.4 线性菲涅尔式系统 |
1.3 太阳能热发电的瓶颈与发展方向 |
1.4 太阳能中低温热发电技术背景 |
1.5 有机朗肯循环研究最新进展 |
1.5.1 有机朗肯循环工质研究现状 |
1.5.2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参数和结构优化研究现状 |
1.5.3 有机朗肯循环膨胀机研究现状 |
1.6 太阳能中低温热发电研究现状 |
1.7 论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太阳能与液化天然气复叠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的优化 |
2.1 引言 |
2.2 系统的描述和假设 |
2.3 数学模型 |
2.3.1 太阳能集热器 |
2.3.2 膨胀机 |
2.3.3 换热器 |
2.3.4 泵 |
2.3.5 热效率 |
2.3.6 冷能效率 |
2.3.7 (火用)效率 |
2.3.8 等效效率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不同指标的比较 |
2.4.1.1 热效率 |
2.4.1.2 冷能效率 |
2.4.1.3 (火用)效率 |
2.4.1.4 等效效率 |
2.4.2 工质对等效效率的影响 |
2.4.3 不同集热器对等效效率的影响 |
2.4.4 经济性分析 |
2.4.5 单级和复叠ORC系统膨胀机比体积比的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蒸汽螺杆膨胀机的太阳能直膨式复叠朗肯循环系统的分析 |
3.1 引言 |
3.2 太阳能直膨式热发电系统的蓄热装置 |
3.3 系统描述 |
3.4 数学模型 |
3.4.1 集热器模型 |
3.4.2 膨胀机 |
3.4.3 换热器 |
3.4.4 泵 |
3.4.5 热发电效率 |
3.4.6 (火用)效率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过热对于蒸汽朗肯循环效率的影响 |
3.5.2 复叠朗肯循环系统效率的优势 |
3.5.3 能量效率变化 |
3.5.4 (火用)效率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蒸汽螺杆膨胀机特点的太阳能复叠朗肯循环系统的优化 |
4.1 引言 |
4.2 数学模型 |
4.2.1 膨胀机 |
4.2.2 年发电量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螺杆膨胀机的过度膨胀效率模型 |
4.3.2 热源温度(TH)对热发电效率的影响 |
4.3.3 直射辐射(Gb)对热发电效率的影响 |
4.3.4 内置比体积比对热发电效率的影响 |
4.3.5 不同地区年最佳热源蒸发温度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等效热源温度的新ORC效率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
5.1 引言 |
5.2 等效热源温度的推导 |
5.3 ORC的新模型 |
5.3.1 基于T_(EHST)的不可逆ORC效率 |
5.3.2 泵功与膨胀机功之比(a-值) |
5.3.3 通过近似T_(ECST)和a-值建立的新ORC效率模型 |
5.3.4 新ORC效率模型的误差分析 |
5.3.4.1 由a-值近似引起的误差 |
5.3.4.2 由T_(ECST)的近似引起的误差 |
5.3.4.3 由a-值和T_(ECST)引起误差的相互抵消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不同条件下等效热源温度对ORC效率的影响 |
5.4.2 等效热源温度、沸点、临界温度、雅各布斯数和品质因素的比较 |
5.4.3 ORC效率和等效热源温度间的定量关系 |
5.5 应用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太阳能复叠朗肯循环系统关键单元的实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系统结构及热力学分析 |
6.2.1 ORC系统模型 |
6.2.2 集热器模型 |
6.2.3 太阳能ORC模型 |
6.3 太阳能ORC实验设置 |
6.3.1 ORC系统实验设置 |
6.3.2 热管真空管集热器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ORC系统测试分析 |
6.4.2 热管真空管集热器测试分析 |
6.4.3 太阳能ORC系统整体性能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工作总结和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符号表 |
附录2 图表清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其它成果 |
致谢 |
(3)不可逆焦耳—布雷顿及其联合循环的热力学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布雷顿循环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工质变比热对不可逆往复式Brayton循环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不可逆往复式Brayton循环模型 |
2.3 数值算例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可逆焦耳-布雷顿功热并供系统性能分析 |
3.1 功热并供系统概述 |
3.2 理论模型 |
3.3 功热并供系统的性能评价标准 |
3.4 数值分析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太阳能驱动的不可逆布雷顿-朗肯联合循环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联合循环模型 |
4.3 优化分析 |
4.4 数值计算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总结 |
5.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4)斯特林发动机热力循环计算及性能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能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1.2 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
1.1.3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
1.1.4 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
1.2 斯特林发动机及其发展史 |
1.2.1 古代斯特林发动机的发展 |
1.2.2 现代斯特林发动机的开创阶段 |
1.2.3 斯特林发动机的进一步发展阶段 |
1.3 斯特林发动机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斯特林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热力循环分析方法的介绍 |
2.1 斯特林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
2.2 斯特林发动机几种热力循环计算方法的介绍 |
2.2.1 一阶分析法——理想等温模型分析法 |
2.2.2 二阶分析法——理想绝热模型分析法 |
2.2.3 三阶分析法——节点分析法 |
2.3 斯特林发动机几种分析计算方法的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斯特林发动机性能模拟优化方法—理想绝热分析法 |
3.1 理想绝热分析法 |
3.1.1 理想绝热法模型的建立 |
3.1.2 理想绝热模型分析 |
3.2 损失计算 |
3.2.1 斯特林发动机实际循环 |
3.2.2 活塞往复热损失 |
3.2.3 压缩损失 |
3.2.4 回热器损失 |
3.2.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斯特林发动机热力循环绝热分析法建模方程的求解方法 |
4.1 方程的求解 |
4.1.1 Runge-Kutta法求解 |
4.1.2 初始条件 |
4.1.3 斯特林发动机稳态循环计算过程 |
4.2 发动机参数 |
4.2.1 循环参数 |
4.2.2 结构参数 |
4.2.3 工质参数 |
4.3 理想绝热循环计算结果分析 |
4.3.1 绝热循环下的性能分析 |
4.3.2 考虑损失变工况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STY1型斯特林发动机性能试验 |
5.1 任务来源与目的 |
5.2 实验技术要求及条件 |
5.2.1 发动机电加热系统 |
5.2.2 发动机试验热保护装置 |
5.2.3 发动机测试与数据采集系统 |
5.2.4 试验人员 |
5.3 试验方法 |
5.4 试验过程 |
5.4.1 试验前准备 |
5.4.2 发动机试验 |
5.4.3 发动机停车 |
5.4.4 试验结束 |
5.5 发动机试验过程分析 |
5.5.1 Tecplot软件介绍 |
5.5.2 发动机试验数据动态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布雷顿及其联合循环的热力学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热力循环研究的意义 |
1.1.2 热力循环研究的内容 |
1.1.3 热力循环研究的新思路 |
1.2 布雷顿循环的研究现状 |
1.2.1 布雷顿热机的循环模型 |
1.2.2 有限时间热力学在热机优化中的应用 |
1.2.3 研究方式 |
1.2.4 布雷顿及其联合循环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焦耳-布雷顿功热并供系统火用优化分析 |
2.1 引言 |
2.2 火用分析方法介绍 |
2.2.1 火用分析的起源及发展 |
2.2.2 火用的定义及应用 |
2.3 不可逆中冷模型火用分析 |
2.3.1 循环模型 |
2.3.2 数值算例与讨论 |
2.3.3 优化 |
2.4 不可逆再热模型火用分析 |
2.4.1 循环模型 |
2.4.2 数值算例与讨论 |
2.4.3 优化 |
2.5 本章小结 |
3 太阳能布雷顿热机优化分析 |
3.1 引言 |
3.1.1 太阳能集热器简介 |
3.1.2 太阳能集热器热效率 |
3.2 不可逆回热模型分析 |
3.2.1 循环模型 |
3.2.2 数值算例与讨论 |
3.3 内可逆中冷回热模型分析 |
3.3.1 循环模型 |
3.3.2 集热器的最佳工作温度 |
3.3.3 数值算例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布雷顿-逆布雷顿联合循环生态学优化分析 |
4.1 引言 |
4.2 内可逆循环模型分析 |
4.2.1 循环模型 |
4.2.2 数值算例与讨论 |
4.3 不可逆循环模型分析 |
4.3.1 循环模型 |
4.3.2 数值算例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总结 |
5.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布雷顿热机的热力学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布雷顿循环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焦耳—布雷顿功热并供系统的火用分析 |
2.1 引言 |
2.2 能量系统的火用分析方法 |
2.3 内可逆简单循环的火用分析 |
2.4 不可逆循环的火用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太阳能再热布雷顿热机的性能优化分析 |
3.1 引言 |
3.2 太阳能布雷顿热机模型 |
3.3 太阳能再热布雷顿热机性能优化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生态学优化 |
4.1 引言 |
4.2 内可逆模型分析 |
4.3 补燃型不可逆模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结论 |
5.1 总结 |
5.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两种热力循环系统的性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有限时间热力学循环研究的历史回顾和发展 |
1.3 生态学函数优化研究的介绍 |
1.4 本章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2章 太阳能驱动内不可逆热机的性能分析 |
2.1 引言 |
2.2 热机的理论模型 |
2.3 热机性能参数之间的优化关系 |
2.4 优化分析和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太阳能驱动外不可逆热机的生态学函数优化分析 |
3.1 引言 |
3.2 循环模型 |
3.3 优化分析和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线性唯象传热规律下的内可逆Braysson热机循环的性能优化 |
4.1 引言 |
4.2 不可逆Braysson热机模型 |
4.3 优化特性 |
4.4 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可逆空间太阳能动力Braysson循环的生态学优化 |
5.1 引言 |
5.2 Braysson循环模型 |
5.3 性能参数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致谢 |
(8)斯特林发动机及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模拟和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能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1.2 太阳能的利用 |
1.1.3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是最有前途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 |
1.2 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
1.2.1 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
1.2.2 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发展现状 |
1.3 斯特林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1 斯特林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
1.3.2 斯特林发动机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四缸双作用斯特林发动机性能模拟优化方法 |
2.1 施密特分析法 |
2.1.1 施密特分析法的主要假设 |
2.1.2 施密特分析法分析计算过程 |
2.2 马提尼的等温分析法 |
2.2.1 流动阻力损失 |
2.2.2 热量损失 |
2.2.3 发动机性能参数的计算 |
2.2.4 冷热腔温度的计算方法 |
2.2.5 模拟程序的流程图 |
2.2.6 性能模拟程序的有效性 |
2.3 斯特林发动机的参数优化方法 |
2.3.1 发动机的主要优化参数 |
2.3.2 发动机参数优化的数学模型 |
2.3.3 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求解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斯特林发动机参数优化及性能模拟 |
3.1 斯特林发动机的初步设计 |
3.2 斯特林发动机优化设计结果 |
3.2.1 25kW斯特林发动机的优化结果 |
3.2.2 对其他功率发动机的优化结果 |
3.3 25kW斯特林发动机性能分析 |
3.3.1 发动机在额定工况下参数变化规律 |
3.3.2 工况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3.3.3 工质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3.3.4 换热器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性能分析 |
4.1 聚光器-吸热器性能分析 |
4.1.1 碟式聚光器性能分析 |
4.1.2 吸热器吸收能量分析 |
4.1.3 聚光器-吸热器性能的计算 |
4.2 太阳能直射强度的确定 |
4.3 聚光器-吸热器设备的设计 |
4.4 额定工况下系统的性能 |
4.5 系统瞬时性能分析 |
4.5.1 系统性能计算方法 |
4.5.2 系统启动强度与工作时间 |
4.5.3 系统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布雷顿循环和布朗马达的优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有限时间热力学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 |
1.2 布雷顿循环的研究现状 |
1.3 布朗马达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气体布雷顿制冷循环的优化性能分析 |
2.1 循环模型 |
2.2 性能优化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量子布雷顿制冷循环的性能特性与优化分析 |
3.1 理想费米气体的热力学性质 |
3.2 循环模型 |
3.3 循环性能分析 |
3.4 两个特例 |
3.5 经典情况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布雷顿磁制冷循环的性能特性与优化分析 |
4.2 顺磁质的热力学性质 |
4.3 循环模型 |
4.4 性能优化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回热式布雷顿动力循环的优化性能分析 |
5.1 循环模型 |
5.2 回热判据 |
5.3 性能优化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太阳能驱动热机的优化性能分析 |
6.1 循环模型 |
6.2 性能优化分析 |
6.3 几种特殊情况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布朗马达的性能特性研究 |
7.1 布朗运动 |
7.2 爱因斯坦理论 |
7.3 朗之万方程 |
7.4 福克-普朗克方程 |
7.5 随机方程的物理意义 |
7.6 布朗马达 |
7.7 布朗马达模型一——热驱动布朗马达 |
7.8 布朗微热机模型二——闪烁布朗马达模型 |
7.9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目录 |
致谢 |
(10)有限时间热力学循环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有限时间热力学循环研究的历史回顾和发展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太阳能驱动内不可逆热机的性能分析 |
2.1 引言 |
2.2 热机的理论模型 |
2.3 热机性能参数之间的优化关系 |
2.4 优化分析和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量子卡诺循环 |
3.1 引言 |
3.2 经典热力学卡诺循环 |
3.3 量子卡诺循环模型 |
3.4 量子卡诺循环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可逆谐振子系统布雷顿热机循环性能优化 |
4.1 引言 |
4.2 谐振子系统中的热力学第一定律 |
4.3 不可逆谐振子系统布雷顿热机循环模型 |
4.4 循环过程中时间演化方程 |
4.5 循环过程的最小循环周期 |
4.6 性能分析及优化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谐振子系统量子热机循环性能 |
5.1 引言 |
5.2 谐振子系统中热力学第一定律 |
5.3 谐振子系统热机循环模型 |
5.4 时间演化方程和循环周期 |
5.5 循环性能特征与性能优化 |
5.6 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具有内摩擦时自旋量子热机循环的性能分析 |
6.1 引言 |
6.2 自旋1/2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 |
6.3 量子热机循环模型 |
6.4 性能参数优化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致谢 |
四、热阻和回热损失对太阳能驱动的埃里克森热机性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功率自由活塞斯特林发动机动力学特性和泄漏问题研究[D]. 李兴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2)
- [2]基于复叠朗肯循环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优化和关键单元的实验研究[D]. 李鹏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09)
- [3]不可逆焦耳—布雷顿及其联合循环的热力学优化分析[D]. 黎艳兵. 东华大学, 2012(07)
- [4]斯特林发动机热力循环计算及性能模拟[D]. 田文静. 兰州理工大学, 2011(08)
- [5]布雷顿及其联合循环的热力学优化分析[D]. 许益霖. 东华大学, 2011(07)
- [6]布雷顿热机的热力学优化分析[D]. 谢平. 东华大学, 2009(10)
- [7]两种热力循环系统的性能优化研究[D]. 周枫. 南昌大学, 2008(11)
- [8]斯特林发动机及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模拟和优化[D]. 杨征. 北京工业大学, 2008(08)
- [9]布雷顿循环和布朗马达的优化性能研究[D]. 张悦. 厦门大学, 2007(07)
- [10]有限时间热力学循环性能的研究[D]. 王建辉. 南昌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