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论文文献综述)
白倩[1](2020)在《刘希夷诗歌研究》文中提出刘希夷是初唐诗坛的杰出诗人,他年少成名,可惜未及三十就离开人世,加上后来有不少诗作遗失,他逐渐不为人所知。刘希夷的诗歌虽然现存不多,但他的诗歌继承了先秦及汉魏六朝诗歌的优秀部分,为盛唐诗的到来创造了条件。本文共分为三章,对刘希夷本人及他的诗歌进行具体且深入的研究。第一章论述了刘希夷的生平经历及其对前代诗歌的继承,拟解决以下两个问题:首先是研究刘希夷的生平事迹,对刘希夷的籍贯、生卒年及漫游经历进行补考;其次探讨刘希夷对前代诗歌的继承。第二章是有关刘希夷诗歌的题材内容,本章旨在将刘希夷诗歌题材分为以下几类:闺情诗、军旅诗、咏物诗、山水诗、怀古诗、送别诗,并对这些诗歌进行一一分析。第三章论刘希夷诗歌的艺术特征,分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比”“兴”寄托,灵活运用;第二,善用典故,化用词句;第三,清新质朴,感情真挚;第四,清丽似画,营造妙境。文章最后就刘希夷诗歌对后世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主要以对张若虚、高适的影响为例。
李晓洁[2](2020)在《唐代婚恋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婚恋是人类必经的过程,爱情、婚姻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主题。特别是《诗经》中的婚恋诗,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然而遗憾的是,学术界对唐代婚恋诗的关注不够,未有成体系的研究成果,对唐代婚恋题材的诗歌研究往往局限在爱情、艳情、宫怨、闺怨等单一角度。唐代婚恋诗是唐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婚恋题材的作品在唐代可谓是佳篇云集,层出不穷,唐代诗坛的名家都参与了婚恋诗的创作,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婚恋诗。这些婚恋诗反映了唐代婚恋状况和唐人的婚恋观,对于了解唐代社会、历史以及文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有鉴于此,本文以唐代婚恋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唐代婚恋诗的搜集整理,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唐代婚恋诗的创作流变、发展状况、基本类别、艺术特色以及与婚姻制度与文化的关系进行一系列的挖掘与论述。本文所研究的唐代婚恋诗主要是从彭定求所编的《全唐诗》中挑选的符合的诗作,并加以分析探讨。本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余论三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介绍选题的缘由,其次对唐代婚恋诗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其中的成果和不足,最后明确本文的研究重点。正文部分由以下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唐前婚恋诗概述。本章对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以及隋朝的婚恋诗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通过关照唐前婚恋诗发展,追根溯源,一探婚恋诗的写作传统。第二章唐代婚恋制度与文化。本章从制度着眼,考察唐代婚恋制度与文化对婚恋诗歌书写的影响,以代表性的婚恋诗窥探唐代婚恋制度下唐人的婚姻观念、婚姻缔结以及婚姻解除等各方面的社会现象。第三章唐代婚恋诗的发展概况。本章主要从初唐、盛唐、中唐以及晚唐四个唐诗发展的历史阶段,分别梳理不同时期婚恋诗的创作特征。第四章唐代婚恋诗的基本类别。本章从内容的角度对唐代婚恋诗进行分类,将唐代婚恋诗以恋爱和结婚两个阶段分为恋诗与婚诗两大类,恋诗中既包括婚前的恋情也包括婚后的恋情;婚诗中包含嫁娶、赠内、闺怨、弃妇、离婚、悼亡诗,并分析其中婚诗与恋诗的交叉现象。通过对婚恋诗进行分类,了解婚恋诗创作上的内容倾向。第五章唐代婚恋诗的艺术特色。本章从情感表达、意象使用、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四个方面剖析唐代婚恋诗的艺术特色。
梁昕[3](2020)在《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美版《甄嬛传》字幕中古典诗词的英译》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全球化推动各国文化碰撞的大背景下,影视剧成为了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2015年大型古装剧《甄嬛传》在美国上映,字幕中古典诗词的翻译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与此同时,生态翻译学理论作为中国本土的翻译理论,也在日益成熟,并被引入到对翻译语料的指导中。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框架,以《甄嬛传》字幕中古典诗词的翻译为语料,依托三维转换原则,采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美版《甄嬛传》影视剧字幕中古典诗词的官方译本和网络译本的异同之处,试图去探究译者为满足在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的转换和适应性选择所选用的不同翻译方法。通过理论结合语料分析得出,官方译本在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的转换和适应性选择高于网络译本,文本整合选择度高,更易为观众所接受。而对比官方译本和网络译本,官方译本在翻译字幕中古典诗词时,侧重使用音译、转译、增译、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其中,增译和转译两种方法出现的频率最高。总体而言,在《甄嬛传》字幕中古典诗词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在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较好地跨越语言障碍、克服文化差异,从而帮助目的语观众更好地欣赏这部经典中国古代宫廷剧。但一些不可避免的文化和语言表达差异,影响了《甄嬛传》在美国的传播。
子规[4](2019)在《由唐诗派生的成语典故(七)》文中研究表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出自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用花落花开——大自然永恒来反衬人生易老,生命有限。正因为岁月无情,诗人才"寄言"红颜少年,切不可仗恃年轻而不顾及生命的短暂——"白头翁"的今天就是"红颜子"的未来。毛泽东《采桑子·重阳》词有
张俯霞[5](2019)在《唐诗中的名词重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全唐诗》中出现的名词重叠为研究对象,运用邢福义先生的“小三角”理论和方法,对唐诗中出现的名词重叠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主要探讨唐诗中名词重叠的基本类型、名词重叠的使用情况、位置关系、韵律特征;名词重叠后在唐诗中的语义特征;名词重叠在唐诗中所产生的修辞效果。本文共有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言。这一部分主要说明选题缘由;研究对象的来源;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目前为止学术界对唐诗的一些研究现状、现代汉语中名词重叠的研究情况进行概述总结。第二部分主要从唐诗中名词重叠的语表形式入手,对名词重叠在唐诗中的类型、位置规律及韵律情况做了详细论述。本章节在分析名词重叠的位置规律和韵律特征时,分别分析了重叠词在五言诗和七言诗中的情况。在分析唐诗中AA式名词重叠的位置规律时,我们以五言诗中“岁岁”和七言诗中“年年”为代表,分析了这一组词的位置规律,并以此为例,推出名词重叠在唐诗中的使用习惯。第三部分主要是从语里意义入手,分析名词重叠在唐诗中的语义特征;名词重叠在唐诗中对句出现时,上句与下句的重叠词之间的关;AABB式名词重叠中A与B的关系。在分析搭配关系时,我们例举了唐诗中较为常用的几组搭配词语,发现唐诗中AABB式名词重叠对句使用时多为时间名词重叠义类搭配,而同义搭配仅有“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一组词,其他关系搭配的唐诗也仅有两例,这两类关系都不如义类关系搭配使用频繁。第四部分从语用角度出发,论述。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唐诗中名词重叠的语用价值。即:叠字连用,语义周全;协调音律,和谐动听;抒发情感,描绘形象;手法多样,配合得当;概括强调,语言精练。最后是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归纳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指出本文的不足,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肖虹[6](2017)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解读《代悲白头翁》》文中认为代悲白头翁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陈洪杰[7](2016)在《更丰富、更多元、更跨界、更有价值——对2016年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的微观展望》文中认为未来已经到来,只不过还没有分布均匀。——【美】威廉·吉布森"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是以人的视角看花,若以花的视角看人,恐怕就是"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了。同样,对于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在有的老师眼中,可以说是极少有变化,一个经验管用多年:而在有的老师那里,却
张怡青[8](2015)在《换个角度看生活》文中研究说明透过四格木窗看,外公正侍弄着他的花。院中栀子花随风摇曳,白白的花瓣,像淡淡的心事伴着流光轻吟浅唱。捧一本相册,倚在窗边,思绪又回到了从前。那时,她是我最好的玩伴,我与她一起度过了一年又一年的春天。柳丝一天天地变柔软,在风中千条万条地起舞,桥下石壁上的迎春如瀑绽开,连
长谷部刚[9](2015)在《日本诗歌集锦《和汉朗咏集》与初唐诗流传情况》文中提出《和汉朗咏集》诗文佳句中,中国文人的作品占234首,大多数是以白居易为代表的中晚唐诗人作品,同时也收录了极少数的初唐作品,这些初唐的作品呈现出较为特殊的流传情况。我们拟从四个方面加以考察:一、《和汉朗咏集》所收录的唐代诗文及其作者;二、《和汉朗咏集》中的初唐诗;三、"万里人南去,三秋雁北飞。不知何岁月,得与汝同归"诗的传钞情况;四、"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传钞情况。
长谷部刚[10](2015)在《日本诗歌集锦《和汉朗咏集》与初唐诗流传情况》文中提出《和汉朗咏集》诗文佳句中,中国文人的作品占234首,大多数是以白居易为代表的中晚唐诗人作品,同时也收录了极少数的初唐作品,这些初唐的作品呈现出较为特殊的流传情况。我们拟从四个方面加以考察:一、《和汉朗咏集》所收录的唐代诗文及其作者;二、《和汉朗咏集》中的初唐诗;三、“万里人南去,三秋雁北飞。不知何岁月,得与汝同归”诗的传钞情况;四、“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传钞情况。
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论文提纲范文)
(1)刘希夷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关于刘希夷的研究现状 |
一、刘希夷生平及对前代诗歌的继承 |
(一)刘希夷生平事迹 |
(二)刘希夷对前代诗歌的继承 |
二、刘希夷诗歌的题材内容 |
(一)闺情诗 |
(二)军旅诗 |
(三)咏物诗 |
(四)山水诗 |
(五)怀古诗 |
(六)送别诗 |
三、刘希夷诗歌的艺术特征 |
(一)“比”“兴”寄托,灵活运用 |
(二)用典灵活,唯意适从 |
(三)清新质朴,真情流露 |
(四)清丽似画,营造妙境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2)唐代婚恋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婚恋诗界定 |
三 学术史回顾 |
四 本文研究重点 |
第一章 唐前婚恋诗概述 |
第一节 先秦婚恋诗 |
一 《诗经》中的婚恋诗 |
二 楚辞中的婚恋诗 |
第二节 两汉婚恋诗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婚恋诗 |
第四节 隋朝婚恋诗 |
第二章 唐代婚恋制度与文化 |
第一节 婚恋观念 |
第二节 婚姻缔结 |
第三节 婚姻解除 |
第三章 唐代婚恋诗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初唐婚恋诗 |
第二节 盛唐婚恋诗 |
第三节 中唐婚恋诗 |
第四节 晚唐婚恋诗 |
第四章 唐代婚恋诗的主题与类别 |
第一节 恋诗 |
一 婚前恋诗 |
二 婚后恋诗 |
第二节 婚诗 |
一 嫁娶诗 |
二 闺怨诗 |
三 赠内诗 |
四 弃妇诗 |
五 离婚诗 |
六 悼亡诗 |
第三节 恋诗与婚诗的交叉 |
一 婚前恋与婚后恋 |
二 婚后夫妻的恋爱 |
三 既有恋爱又有婚 |
第五章 唐代婚恋诗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情感表达真实自然 |
第二节 意象使用丰富贴切 |
一 动物类意象 |
二 植物类意象 |
三 自然类意象 |
四 生活类意象 |
第三节 表现手法灵活多样 |
一 巧用典故 |
二 穿插回忆 |
三 合理想象 |
四 生动比喻 |
第四节 艺术风格深挚温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唐代婚恋诗歌选编 |
凡例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致谢 |
(3)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美版《甄嬛传》字幕中古典诗词的英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Brief Introduction to Empresses in the Place |
1.3 Research Significance |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Studies on the classical poems used in the movies and TV plays |
2.2 Studies on Empresses in the Palace |
2.3 Studies on the Eco-Translatology |
2.3.1 Domestic studies on the Eco-Translatology |
2.3.2 Western studies on the Eco-Translatology |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An introduction to Eco-Translatology |
3.2 The Three-Dimension Translations in Eco-Translatology |
Chapter 4 Analyzing classical poem elements in the subtitles of Empresses in thePalace by Three-Dimensional Translations |
4.1 Analysis from Linguistic-Dimension |
4.1.1 Lexical level |
4.1.2 Syntactic level |
4.2 Analysis from Cultural-Dimension |
4.2.1 Cultural Gap |
4.2.2 Cultural Dislocation |
4.3 Analysis from Communicative-Dimension |
4.3.1 Amplification |
4.3.2 Conversion |
4.4 Summary |
Chapter 5 Conclusion |
5.1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
5.2 Limitation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1 Classical Poems |
Appendix 2 Terms |
Appendix 3 Figures |
Paper Published in the Period of M. A. Education |
Acknowledgements |
(5)唐诗中的名词重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一)唐诗词汇研究 |
(二)唐诗语法修辞研究 |
(三)名词重叠相关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一)归纳法 |
(二)描写法 |
(三)“小三角”研究法 |
(四)文献法 |
五、语料来源 |
第一章 唐诗中名词重叠的语表形式 |
一、AA式名词重叠的分类及分布规律 |
(一)AA式名词重叠的分类 |
(二)AA式名词重叠在诗句中的分布规律 |
(三)AA式名词重叠的韵律特征 |
二、AABB式名词重叠的分类及分布规律 |
(一)AABB式重叠名词的分类 |
(二)AABB式名词重叠在诗句中的分布规律 |
三、名词重叠在唐诗中的搭配情况 |
第二章 唐诗中名词重叠的语里意义 |
一、AA式名词重叠的语义特征 |
(一)AA式名词重叠的语义变化 |
(二)AA式名词重叠在上下句中的搭配关系 |
二、AABB式名词重叠的语义特征 |
(一)AABB式名词中A与 B的关系 |
(二)AABB式名词重叠后词义的变化 |
(三)AABB式名词重叠在上下句中的搭配关系 |
第三章 唐诗中名词重叠的语用价值 |
(一)概括强调,语言精练 |
(二)叠词连用,语义周全 |
(三)协调音律,和谐动听 |
(四)抒发情感,描绘形象 |
(五)手法多样,配合得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论文参考文献)
- [1]刘希夷诗歌研究[D]. 白倩. 延安大学, 2020(12)
- [2]唐代婚恋诗研究[D]. 李晓洁.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美版《甄嬛传》字幕中古典诗词的英译[D]. 梁昕.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4]由唐诗派生的成语典故(七)[J]. 子规. 文史杂志, 2019(06)
- [5]唐诗中的名词重叠研究[D]. 张俯霞.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6]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解读《代悲白头翁》[J]. 肖虹. 青年文学家, 2017(18)
- [7]更丰富、更多元、更跨界、更有价值——对2016年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的微观展望[J]. 陈洪杰. 小学教学研究, 2016(01)
- [8]换个角度看生活[J]. 张怡青. 初中生写作, 2015(06)
- [9]日本诗歌集锦《和汉朗咏集》与初唐诗流传情况[J]. 长谷部刚. 中文学术前沿, 2015(02)
- [10]日本诗歌集锦《和汉朗咏集》与初唐诗流传情况[J]. 长谷部刚. 中文学术前沿,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