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β-环状糊精的化学改性及其在茶饮料生产中的应用(二)(论文文献综述)
王博豪[1](2021)在《β-环糊精在饮料工业上的研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环糊精是环糊精中应用最为广泛中的一种,可与许多物质形成包合物,起到脱苦、护色等作用。综述了近年来β-环糊精在饮料工业上的研究应用,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热点和重点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β-环糊精在饮料工业上的广度开发和深度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刘润琦[2](2018)在《茶化学在降脂减肥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茶,又名茗,文化历史悠久,长达4700多年,是我国常见的饮品,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年来由于肥胖患病率的明显增加以及如西布曲明等减肥药的不良反应频频出现,作为已被广泛饮用近千年的天然产品,茶叶的减肥效用愈加受到关注和认可。化学分析提取研究表明:茶中由于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如茶多酚、咖啡因以及维生素等,才使得其拥有保健养生的功效。本文希望总结目前茶在降脂减肥作用中的功效,重点以黑茶为例总结茶中化学成分促进降脂减肥的机理,并从化学的角度提出对茶的化学改性的可能途径,得以丰富大家对茶的认识以及对茶化学研究的可能性。
廖珺[3](2017)在《茶叶功能食品的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表明论述茶叶功能食品的优点及国内外开发的进展,重点阐述开发与加工过程中存在的标准缺失、感官品质不稳定、货架期短等问题及采取的解决措施,并展望茶叶功能食品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更好地开发茶叶功能食品提供参考依据。
李勇,宋慧,唐仕荣,张挺,徐晓薇[4](2014)在《雪茶活性成分提取与饮料制作研究》文中指出以白雪茶为原料,探讨了雪茶活性成分的提取,并研制了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平肝降火作用的雪茶饮料。试验使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了雪茶中地衣多糖的提取工艺参数和饮料配方,苯酚-硫酸法测定了雪茶多糖含量,索氏提取法测定了雪茶素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雪茶中地衣酸的含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雪茶中铅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雪茶地衣多糖含量高达15.404%,雪茶素提取得到了黄色鳞片状雪茶素结晶体,雪茶中地衣酸含量为0.791%,Pb含量为0.804μg/g。雪茶提取最优工艺参数为茶水比为1∶100(g/mL),浸提时间45 min,浸提温度80℃。雪茶饮料最优配方为:雪茶浸提液加入乌梅1.5%、白砂糖10%、食盐0.1%、柠檬酸0.10%、VC 10mg/100 mL、β-环状糊精0.05%,制成风味独特的雪茶饮料产品。
吴洪军,付婷婷,赵凤臣[5](2014)在《白丁香花、甘草复合茶饮料配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东北白丁香花、甘草、绿茶为主要原料,选择浸提温度、物料与水质量之比、浸提时间为三个因素,每个因素选择三个水平,通过正交试验选择最佳浸提汁液的条件,以白丁香花汁、甘草汁、绿茶汤、AK糖为原料,应用DSP7.05正交分析方法软件中的Duncar新复极差法分析试验,经感官评价确定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该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比为白丁香花汁20%、甘草汁10%、绿茶汤10%、AK糖0.02%、β-环状糊精0.75%。产品具有白丁香花和甘草特有的香气和滋味,茶味浓郁,酸甜适口。
吴亮宇,林金科,杨志坚,涂良剑,赵文净,商虎,孙平,林艺端,张明泽,葛国平,肖慧[6](2013)在《添加β-环状糊精对速溶茶中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实验以初制的绿茶和乌龙茶为原料,研究了在速溶绿茶和乌龙茶加工过程的浸提工序阶段,添加β-环状糊精对速溶茶中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β-环状糊精可显着提高速溶绿茶产品中酯型儿茶素和EGCG的含量,但降低了速溶乌龙茶中酯型儿茶素和EGCG的含量。
崔波[7](2011)在《麦芽糖基-β-环糊精的酶法合成及其性质和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麦芽糖基-β-环糊精(Mal-β-CD或者G2-β-CD)是分支环糊精的一种,是在保留环糊精空腔结构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化学或生物酶法向环糊精母体的6位羟基接枝麦芽糖基而得到的改性产物。麦芽糖基-β-环糊精既具有普通母体β-环糊精所具有的包合性能,同时又具有β-环糊精所不具有的极好的溶解度,因此在食品、医药、农药、精细化工、分析检测、环保等行业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从商品普鲁兰酶液中分离得到普鲁兰酶,对所用普鲁兰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详细研究了普鲁兰酶反向催化合成麦芽糖基-β-环糊精的机制,并通过计算化学阐述了反应的可行性,对普鲁兰酶逆向催化反应合成麦芽糖基-β-环糊精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合成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对麦芽糖基-β-环糊精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确定了麦芽糖基-β-环糊精的高效液相法和纸层析法检测条件。高效液相法定量检测的检测条件为:Hypersil NH2柱ф4.6×250mm,K-2301示差折光检测器,流动相乙睛-水(60:40),流速1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纸层析法用于样品中麦芽糖基-β-环糊精的定量定性检测的检测条件为:下行法层析,展开剂为正丙醇-正丁醇-水(5:3:4),展开时间12小时;以0.1 mol/L的HCL溶液作为洗脱剂,样品的含量在150-250μg之间。定性检测时干燥后直接显色即可。纸层析法准确性和重复性都较好,可以和HPLC互相配合,作为麦芽糖基-β-环糊精在生产和应用中的一种经济可靠的常规检测方法。对普鲁兰酶进行了分离纯化,并进行了化学修饰。商品普鲁兰酶液,通过硫酸铵分级盐析,AKTA系统凝胶柱HiPrep 26/10 Desalting脱盐、Mono Q 10/100 GL柱上的离子交换层析、SuperdexTm 200 10/300柱和HiPrep Sephacryl S-200HR凝胶色谱,分离得到了普鲁兰酶。SDS-PAGE电泳分析呈现单一条带,这表明该酶已经达到了电泳纯,该酶的分子量约为82 kDa。用DIC(丁二酮)、PMSF(苯甲磺酰氟)、DTT(二硫苏糖醇)、NBS(N-溴代琥珀酰亚胺)、DEPC(焦碳酸二乙酯)、EDC(碳二亚胺)、Ch-T(氯氨-T)和TNBS(三硝基苯磺酸)等八种专一性氨基酸残基修饰剂修饰纯化得到的普鲁兰酶后,结果表明精氨酸、氨基酸的羟基和巯基与酶活力无关,而色氨酸残基、组氨酸中的咪唑基、氨基酸的羧基、甲硫氨酸残基和赖氨酸ε-NH2与普鲁兰酶活性有关,可能是酶活力的必需基团。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了麦芽糖基-β-环糊精制备条件。通过优化,麦芽糖基-β-环糊精生产的最适反应条件:温度,60℃,pH值4.5,麦芽糖和β-环状糊精摩尔比为12:1,底物浓度80%,加酶量200 U/gβ-环糊精,反应时间60 h。在此条件下,反应体系的麦芽糖基-β-环糊精浓度达到71 mg/mL,β-环糊精合成麦芽糖基-β-环糊精的转化率达到65%。阐述了反向合成麦芽糖基-β-环糊精的可行性。应用计算化学手段,用AM1方法优化了生成麦芽糖基-β-环糊精过程中各分子的构型,得到了各分子的能量及反应的热效应。从能量结果看,生成麦芽糖基-β-环糊精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吸收热量为294.7 kJ/mol。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且反应速度加快,有利于麦芽糖基-β-环糊精的生成,与实验结果一致。对于接枝多个麦芽糖基(两个或三个以上)生成如(G2)2-β-CD、(G2)3-β-CD等麦芽糖基-β-环糊精的反应,升高温度时,反应不利于合成接枝共聚物,且这种逆反应速度加快。通过串联质谱、富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等仪器对合成的产物进行结构鉴定,表明产物结构为一个麦芽糖基通过α(1-6)键连接到了β-环糊精母体上;将麦芽糖基-β-环糊精用糖化酶水解,得到的产物通过串联质谱、富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等手段进行结构解析,发现糖化酶水解后的产物是葡萄糖基-β-环糊精(Glu-β-CD),进一步说明合成产物为麦芽糖基-β-环糊精。利用DSC法对麦芽糖基-β-环糊精的热力学行为进行研究,按Kissinger方程和Ozawa方程对活化能等参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麦芽糖基-β-环糊精的开始分解温度是328.7℃,Kissinger方程以及Ozawa方程计算出的麦芽糖基-β-环糊精的热分解活化能分别为41.44 kJ /mol和44 kJ /mol。根据Ozawa方法获得指前因子A为1.85×103 min-1,通过DSC曲线图,可以获得焓变(△H)为23.70 kJ /mol,以及熵变(△S)为0.0394 kJ /mol·K,降解速度常数k为0.228 min-1,同时麦芽糖基-β-环糊精的半衰期为3.04 min,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是173℃。研究了Mal-β-CD对黑胡椒精油的包合作用。首先运用GC-MS对黑胡椒精油的基本成分组成进行分析,β-石竹烯占黑胡椒精油挥发性组分的37.11%;其次研究了Mal-β-CD存在下,β-石竹烯的相溶解度曲线,建立了Mal-β-CD—β-石竹烯的定量分析方法;然后以包埋率为指标,运用正交设计优化了包合物的制备工艺;通过红外光谱及热重分析,确认了Mal-β-CD—β-石竹烯包合物的形成,热重分析表明β-石竹烯经Mal-β-CD包埋后,耐热性显着提高;黑胡椒精油的Mal-β-CD包合物在稳定性试验中呈现出较高的稳定性,产物完全溶于水,可显着提高黑胡椒精油的溶解度,包合物产物的临界湿度为67%。
李钊[8](2010)在《绿茶茶汤色泽变化的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绿茶汤色极易受到光照、温度、湿度和氧气等因素影响而发生劣变,从而对绿茶的品质带来不良影响。绿茶中呈色物质很多,且极性分布不一。本研究试采用系统溶剂分离法对绿茶茶汤中呈色物质进行分离,并研究不同温度贮存条件下,绿茶汤色呈色物质的变化情况;采用脱除茶汤儿茶素和黄酮醇的方法,进一步研究导致绿茶汤色劣变的主要因子;通过添加PVPP和β-CD两种护色的方法,研究绿茶汤色劣变的调控。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系统溶剂分离法,依次用有机溶剂石油醚、无水乙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茶汤,色差分析和HPLC分析结果显示,茶汤中呈色物质主要富集在极性较大的正丁醇相和水相中,正丁醇相主要是黄酮醇类的物质,水相物质成分有待进一步确定。2、绿茶茶汤在贮存进程中会发生褐变反应,且随着贮存温度的升高,茶汤颜色的劣变加剧。引起汤色劣变的物质主要分布在正丁醇相和水相。在绿茶汤色劣变过程中,儿茶素类物质含量明显下降,可能发生了降解、氧化、脱没食子化和异构化反应从而影响汤色变化;观察到黄酮醇苷类物质的水解反应,但并没有发现黄酮醇类物质含量的明显上升或下降。3、脱除儿茶素类物质的茶汤,其汤色劣变仍然较为明显,推测可能存在黄酮醇类物质的氧化降解;脱除儿茶素类和黄酮醇类物质的茶汤,其汤色则未发生明显改变,推测茶汤中除了儿茶素和黄酮醇类物质外,其他物质对汤色劣变的影响非常小。4、与正常茶汤相比,加入PVPP后的茶汤,由于PVPP的吸附作用,其酯型儿茶素含量下降;其汤色劣变有所减缓,但黄酮醇苷类物质含量下降较快。与正常茶汤相比,加入β-CD后的茶汤,其汤色劣变也有所减缓,并抑制了儿茶素和黄酮醇类物质的降解。5、去除儿茶素和黄酮实验、添加PVPP实验结果均说明儿茶素的氧化还原电位高于黄酮类物质,当儿茶素被吸附后,黄酮失去了儿茶素的保护而迅速被氧化。
宁静,李健权,朱旗,程孝,廖丹[9](2008)在《β-CD微胶囊技术在茶饮料生产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简要介绍了微胶囊技术的特点,从β-环状糊精的结构、性质和安全性方面说明了它具备分子微胶囊和天然食品添加剂的性质。并对β-环状糊精应用到茶饮料生产中的品质改善作用做了全面概述。
叶倩[10](2008)在《绿茶和菊花茶饮料色泽褐变机理和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绿茶饮料和菊花茶饮料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是这些饮料在贮放过程中其多酚类物质在光温等因素影响下会发生氧化褐变,加深饮料色泽。本论文针对这类饮料在货架期的汤色褐变问题,以绿茶饮料、菊花茶和菊花饮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机理及控制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以黄酮单体木犀草素和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含量、总黄酮含量和水浸出物含量作为菊花提取物品质鉴定评价指标,确立菊花最佳的浸提条件为85℃-90℃,浸提时间30min,料液比1:40。同时本研究建立了黄酮单体木犀草素和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的高效液相色谱的测定方法。分析条件如下:岛津LC-2010A型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岛津Shim-pack CLC-ODS柱(6.0mm×150mm,5μm);检测波长350nm;流动相A为乙酸:乙腈:水=0.5:3:96.5(v/v),流动相B为乙酸:乙腈:水=0.5:30:69.5(v/v);B相由30%(v)到100%(v),洗脱时间45min,流速1.0 ml/min。2.研究了β-环糊精和异抗坏血酸钠对绿茶饮料的护色效果。在绿茶饮料中添加β-环糊精和异抗坏血酸钠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儿茶素类的氧化和异构化,控制茶饮料色泽褐变。3.探讨了茶饮料在光照和加温等老化处理过程多酚类化合物的变化及其与色泽褐变的关系。在持续加温条件(40℃和50℃)和持续光照条件(3000lux和5000lux)下茶饮料儿茶素类的氧化形成有色化合物,导致色泽褐变,同时表型儿茶素类(EGCg,EGC,ECg,Ec)产生异构化作用,导致非表型儿茶素类(GCg,Gc,Cg,C)浓度上升;其中温度对该两个化学变化发生的作用大于光照的作用,降低贮藏温度是防止褐变的重要措施。4.菊花饮料在加温和光照等老化条件下,黄酮类总浓度和主要黄酮苷木犀草素-7-O-β-葡萄糖苷呈现波浪形下降趋势,其变化与菊花饮料的汤色因子存在显着相关性。与绿茶饮料儿茶素类变化不同的是:光照条件对菊花饮料色泽褐变和黄酮类化合物变化的作用大于加温处理的作用。因此,避免光照影响是控制菊花饮料色泽褐变的重要措施。5.研究了本研究开发的新型茶饮料护色剂(护色剂1和护色剂2)和现有主要茶饮料企业使用的护色剂3对无糖和含糖的绿茶、菊花茶和菊花饮料褐变的控制效果。从感官品质评价、化学成分变化和色泽变化等3方面指标衡量,3种护色剂的综合效果次序为:护色剂1>护色剂2>护色剂3;该3种护色剂对无糖饮料绿茶、菊花茶和菊花饮料的护色效果与含糖饮料效果相似,但添加护色剂后,对感官的香气评价有负面影响,在使用时应控制剂量或适当使用增香剂,以保持产品在色香味等感官品质因子的平衡。
二、β-环状糊精的化学改性及其在茶饮料生产中的应用(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β-环状糊精的化学改性及其在茶饮料生产中的应用(二)(论文提纲范文)
(1)β-环糊精在饮料工业上的研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β-环糊精在饮料工业上的应用 |
1.1 果蔬汁饮料 |
1.2 功能饮料 |
1.3 茶饮料 |
1.4 含乳饮料 |
1.5 其他饮料 |
2 结语和展望 |
(2)茶化学在降脂减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茶中有效化学成分 |
3. 黑茶降脂减肥的作用机理 |
4. 化学改性对茶应用的发展 |
5. 总结与展望 |
(3)茶叶功能食品的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茶叶功能食品的优点 |
2 茶叶功能食品开发的进展 |
3 茶叶功能食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3.1 缺乏生产和检测标准, 难辨优劣 |
3.2 易变色, 影响感官品质 |
3.3 茶与食品风味很难完美结合 |
3.4 茶饮料产生的沉淀物影响产品的质量 |
3.5 保质期短, 很难较长时间贮藏 |
4 茶叶功能食品的发展趋势 |
(4)雪茶活性成分提取与饮料制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1.1.1 试验原辅料 |
1.1.2 试验试剂 |
1.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1.2 试验方法 |
1.2.1 地衣多糖提取与测定方法 |
1.2.2 雪茶中地衣酸的提取和测定方法 |
1.2.3 雪茶中雪茶素的提取 |
1.2.4 雪茶中铅含量的测定 |
1.2.5 雪茶饮料的加工流程[8]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地衣多糖的提取结果与分析 |
2.2 地衣酸的提取结果与分析 |
2.3 雪茶中雪茶素的提取结果 |
2.4 雪茶中铅含量的测定结果 |
2.5 雪茶饮料配方的优化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 |
(5)白丁香花、甘草复合茶饮料配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备 |
1.3 白丁香、甘草复合茶饮料工艺流程 |
1.4 试验步骤 |
1.4.1 白丁香花汁的制备。 |
1.4.2 甘草汁的制备。 |
1.4.3 绿茶汤的制备。 |
1.4.4 调配。 |
1.5 感官评定方法 |
1.5.1 感官评价。 |
1.5.2 感官评价结果。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浸提条件 |
2.1.1 白丁香花汁的浸提条件。 |
2.1.2 甘草汁浸提条件。 |
2.2 绿茶汤 |
2.3 稳定剂 |
3 质量要求 |
3.1 感官指标 |
3.2 理化指标 |
3.3 微生物指标 |
(6)添加β-环状糊精对速溶茶中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添加β-环状糊精对速溶绿茶 (梅占) 中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的影响 |
2.2 添加β-环状糊精对速溶乌龙茶 (单枞) 中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的影响 |
3 结 论 |
(7)麦芽糖基-β-环糊精的酶法合成及其性质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环糊精 |
1.1.1 环糊精的概述 |
1.1.2 环糊精的研究历程 |
1.1.3 环糊精的性质 |
1.1.4 环糊精在食品和医药领域的应用 |
1.2 分支环糊精 |
1.2.1 分支环糊精的概述 |
1.2.2 分支环糊精的酶法制备进展 |
1.2.3 分支环糊精的分析、纯化和结构鉴定 |
1.3 麦芽糖基-β-环糊精优于母体的特性 |
1.3.1 麦芽糖基-β-环糊精的溶解性 |
1.3.2 麦芽糖基-β-环糊精的包合性 |
1.3.3 麦芽糖基-β-环糊精的溶血性 |
1.3.4 麦芽糖基-β-环糊精的增溶性 |
1.3.5 麦芽糖基-β-环糊精抑制酶促褐变的能力 |
1.4 以麦芽糖基-β-环糊精为主体的复合物研究 |
1.4.1 主客体复合物的概述 |
1.4.2 以环糊精为主体复合物作用的机制 |
1.4.3 以麦芽糖基-β-环糊精为复合物主体的功能特性 |
1.5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和意义 |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麦芽糖基-β-环糊精的检测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仪器设备 |
2.2.4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Mal-β-CD 检测条件的建立 |
2.3.2 Mal-β-CD 浓度对显色的影响 |
2.3.3 不同展开剂对展开效果的影响 |
2.3.4 硫酸-苯酚法测定Mal-β-CD 的标准曲线 |
2.3.5 不同洗脱剂对洗脱效果的影响 |
2.3.6 洗脱时间对Mal-β-CD 洗脱效果的影响 |
2.3.7 Mal-β-CD 的加样回收实验 |
2.3.8 Mal-β-CD 的重现性实验 |
2.3.9 纸层析法与HPLC 法测定Mal-β-CD 的结果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商品普鲁兰粗酶的分离纯化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仪器设备 |
3.2.4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NH_4)_2S0_4 浓度对普鲁兰酶沉淀的影响 |
3.3.2 Sephadex G-25 柱的脱盐效果 |
3.3.3 不同线性梯度对离子交换色谱分离效果的影响 |
3.3.4 不同凝胶色谱对分离纯化的影响 |
3.3.5 普鲁兰酶纯度鉴定和分子量测定 |
3.3.6 部分酶学性质测定 |
3.3.7 化学修饰剂对普鲁兰酶活力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普鲁兰酶逆向合成麦芽糖基-β-环糊精的工艺优化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原辅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Mal-β-CD 检测条件的建立 |
4.3.2 温度对Mal-β-CD 产量的影响 |
4.3.3 pH 对Mal-β-CD 产量的影响 |
4.3.4 加酶量对Mal-β-CD 产量的影响 |
4.3.5 麦芽糖和β-环状糊精摩尔比对Mal-β-CD 产量的影响 |
4.3.6 底物浓度对Mal-β-CD 产量的影响 |
4.3.7 反应时间对Mal-β-CD 产量的影响 |
4.3.8 响应面实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AM1 半经验法对麦芽糖基-β-环糊精构型的分子模拟 |
5.1 引言 |
5.2 计算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β-环糊精和麦芽糖生成单麦芽糖基-β-环糊精的分子模拟 |
5.3.2 β-环糊精和麦芽糖生成双麦芽糖基-β-环糊精的分子模拟 |
5.3.3 生成三(四,五,六,七)麦芽糖基β-环糊精过程中反应热的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麦芽糖基-β-环糊精的结构表征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实验试剂 |
6.2.2 实验仪器 |
6.2.3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不同凝胶柱对Mal-β-CD 的分离纯化效果 |
6.3.2 Mal-β-CD 的红外光谱表征 |
6.3.3 Mal-β-CD 的质谱特征 |
6.3.4 Mal-β-CD 的核磁归属 |
6.3.5 Glu-β-CD 的红外光谱表征 |
6.3.6 Glu-β-CD 的质谱特征 |
6.3.7 Glu-β-CD 的核磁共振谱 |
6.3.8 Mal-β-CD 的热力学分析 |
6.3.9 前指因子等数据的计算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麦芽糖基-β-环糊精对黑胡椒精油的包合作用研究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设备 |
7.2.1 材料 |
7.2.2 试剂 |
7.2.3 仪器 |
7.3 实验方法 |
7.3.1 黑胡椒精油挥发性组分分析 |
7.3.2 Mal-β-CD—β-石竹烯包合物在溶液中的相溶解度曲线 |
7.3.3 Mal-β-CD——β-石竹烯固体包合物的制备 |
7.3.4 环糊精挥发油包合物的定量分析 |
7.3.5 Mal-β-CD—β-石竹烯固体包合物的制备工艺优化 |
7.3.6 Mal-β-CD—β-β-石竹烯包合物的表征 |
7.3.7 黑胡椒精油—Mal-β-CD 包合物的制备与稳定性研究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黑胡椒精油挥发性组分分析 |
7.4.2 β-石竹烯3096乙醇溶液标准曲线的制作 |
7.4.3 Mal-β-CD—β-石竹烯包合物在溶液中的相溶解度曲线 |
7.4.4 Mal-β-CD—β-石竹烯包合物的制备工艺优化 |
7.4.5 Mal-β-CD—β-石竹烯包合物的表征 |
7.4.6 黑胡椒精油Mal-β-CD 包合物稳定性的研究 |
7.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致谢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绿茶茶汤色泽变化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1 文献综述 |
1.1 系统分离法在各领域的应用 |
1.2 绿茶呈色物质的相关研究 |
1.3 绿茶汤色劣变成分的研究 |
1.4 绿茶护色技术的相关研究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茶汤的制取 |
3.2.2 茶汤呈色物质的萃取 |
3.2.3 茶汤在不同温度下的贮存实验 |
3.2.4 脱儿茶素“茶汤”和脱儿茶素、黄酮醇“茶汤”的制备 |
3.2.5 PVPP 对绿茶汤的护色实验 |
3.2.6 β-CD 对绿茶汤的护色实验 |
3.3 分析方法 |
3.3.1 色差测定方法 |
3.3.2 儿茶素和黄酮醇的HPLC 测定方法 |
3.3.3 茶多酚含量测定方法 |
3.3.4 茶叶干重的测定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茶汤呈色物质的分布 |
4.1.1 茶汤呈色物质极性分布 |
4.1.2 茶汤成分的HPLC 测定 |
4.2 茶汤色泽劣变的研究 |
4.2.1 贮存期间茶汤色泽的变化 |
4.2.2 茶汤贮存前后儿茶素的变化 |
4.2.3 茶汤贮存前后黄酮的变化 |
4.3 脱除儿茶素及黄酮类物质“茶汤”汤色劣变的研究 |
4.3.1 不同处理茶汤色泽的变化 |
4.3.2 不同处理茶汤的成分分析 |
4.4 添加 PVPP 及 β-CD 对茶汤色泽变化的影响 |
4.4.1 添加 PVPP 对绿茶汤色的影响研究 |
4.4.2 添加 β-CD 对绿茶汤色的影响研究 |
5 讨论 |
5.1 茶汤呈色物质的分布 |
5.2 绿茶汤色劣变成因的探讨 |
5.3 PVPP 及 β-CD 对茶汤色泽的影响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绿茶和菊花茶饮料色泽褐变机理和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列表 |
术语与缩略语 |
目次 |
1 文献综述及本研究的意义 |
1.1 我国茶饮料的发展现状 |
1.1.1 发展历程 |
1.1.2 生产工艺 |
1.1.3 市场现状 |
1.1.4 存在问题 |
1.2 绿茶饮料汤色劣变机理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
1.2.1 绿茶饮料汤色劣变机理 |
1.2.2 现有的茶饮料护色技术及存在问题 |
1.3 菊花总黄酮提取条件及菊茶饮料变色机理研究现状 |
1.3.1 化学成分 |
1.3.2 总黄酮的提取条件 |
1.4 菊花茶饮料的发展现状 |
1.5 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
2 提取条件对菊花提取物品质的影响 |
2.1 菊花饮品总黄酮测定方法研究 |
2.1.1 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2.1 被测溶液用量对总黄酮比色法测定的影响 |
2.1.2.2 显色条件对菊花饮品总黄酮比色法测定的影响 |
2.1.2.3 背景对照物对菊花饮品总黄酮比色法测定的影响 |
2.1.3 结果与讨论 |
2.1.3.1 被测溶液用量对总黄酮比色法测定的影响 |
2.1.3.2 显色条件对菊花饮品总黄酮比色法测定的影响 |
2.1.3.3 背景对照物对菊花饮品总黄酮比色法测定的影响 |
2.1.4 小结 |
2.2 不同提取条件对菊花提取物品质的影响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1.1 实验材料 |
2.2.1.2 化学成分分析 |
2.2.2 结果与讨论 |
2.2.2.1 提取液中固形物和化学物质的变化 |
2.2.2.2 不同浸提方法对提取液色泽的影响 |
2.2.2.3 小结 |
3 不同护色剂对茶饮料褐变的影响 |
3.1 β-环状糊精对茶提取液茶乳酪形成的影响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1.1 实验材料 |
3.1.1.2 茶汤的制备 |
3.1.1.3 测定方法 |
3.1.1.4 数据分析 |
3.1.2 结果与分析 |
3.1.2.1 不同用量β-环糊精和蔗糖对茶汤色泽的影响 |
3.1.2.2 不同水平的环糊精和蔗糖对茶汤粒度的影响 |
3.1.3 小结 |
3.2 异抗坏血酸钠对茶汤褐变影响的研究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1.1 实验材料 |
3.2.1.2 茶汤提取 |
3.2.1.3 D-异抗坏血酸钠处理 |
3.2.1.4 茶汤化学成分测定 |
3.2.1.5 数据分析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2.1 D-异抗坏血酸钠用量对茶汤的色差的影响 |
3.2.2.2 D-异抗坏血酸钠用量对茶汤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
3.2.3 小结 |
4 不同贮藏条件对饮料的褐变影响研究 |
4.1 贮藏条件对绿茶饮料的褐变影响研究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1.1 材料 |
4.1.1.2 方法 |
4.1.2 结果与讨论 |
4.1.2.1 持续加温和光照对茶汤色泽的影响 |
4.1.2.2 加温和光照处理对儿茶素类含量的影响 |
4.1.2.3 茶汤色泽参数与儿茶素类指标相关性分析 |
4.1.2.4 感官审评的分析 |
4.1.3 小结 |
4.2 贮藏条件对菊花饮料的褐变影响研究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1.1 材料 |
4.2.1.2 方法 |
4.2.2 结果与讨论 |
4.2.2.1 持续加温和光照对色泽的影响 |
4.2.2.2 持续加温和强光照对黄酮类浓度的影响 |
4.2.2.3 菊花色泽参数与黄酮类指标相关性分析 |
4.2.2.4 感官品质变化 |
4.2.3 小结 |
5 护色剂对茶饮料质量控制的研究 |
5.1 护色剂对绿茶饮料质量控制的作用 |
5.1.1 材料与方法 |
5.1.1.1 实验材料 |
5.1.1.2 提取物的制备 |
5.1.1.3 护色剂的选择 |
5.1.1.4 试验设计 |
5.1.1.5 生化成分分析 |
5.1.1.6 数据分析 |
5.1.2 结果与分析 |
5.1.2.1 不同添加剂对加温老化绿茶饮料褐变的控制效果 |
5.1.2.2 加温老化过程中绿茶饮料褐变机理 |
5.1.2.3 不同添加剂对光照老化绿茶饮料褐变影响的研究 |
5.1.2.4 光照引起绿茶饮料色泽劣变的机理 |
5.2 护色剂对菊花饮料质量控制的作用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1.1 实验材料 |
5.2.1.2 菊花提取及饮料物模拟体系建立 |
5.2.1.3 护色剂的选择 |
5.2.1.4 试验设计 |
5.2.1.5 化学成分分析 |
5.2.1.6 数据分析 |
5.2.2 结果与分析 |
5.2.2.1 不同护色剂对加温老化菊花饮料褐变的控制效果 |
5.2.2.2 不同添加剂对光照老化菊花饮料褐变的控制效果 |
5.2.2.3 菊花饮料褐变控制 |
5.3 综合控制技术对菊花茶饮料品质影响研究 |
5.3.1 材料与方法 |
5.3.1.1 实验材料 |
5.3.1.2 提取物的制备菊花茶提取物模拟体系 |
5.3.1.3 护色剂的选择 |
5.3.2 结果与分析 |
5.3.2.1 不同添加剂对加温老化菊花茶饮料色泽褐变的控制效果 |
5.3.2.2 不同护色剂对光照老化菊花茶饮料色泽褐变的控制效果 |
5.3.2.3 菊花茶饮料褐变控制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β-环状糊精的化学改性及其在茶饮料生产中的应用(二)(论文参考文献)
- [1]β-环糊精在饮料工业上的研究应用[J]. 王博豪. 广东化工, 2021(16)
- [2]茶化学在降脂减肥中的应用[J]. 刘润琦. 当代化工研究, 2018(01)
- [3]茶叶功能食品的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J]. 廖珺.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7(09)
- [4]雪茶活性成分提取与饮料制作研究[J]. 李勇,宋慧,唐仕荣,张挺,徐晓薇. 食品工业, 2014(06)
- [5]白丁香花、甘草复合茶饮料配方研究[J]. 吴洪军,付婷婷,赵凤臣. 中国林副特产, 2014(03)
- [6]添加β-环状糊精对速溶茶中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的影响[J]. 吴亮宇,林金科,杨志坚,涂良剑,赵文净,商虎,孙平,林艺端,张明泽,葛国平,肖慧. 茶叶, 2013(01)
- [7]麦芽糖基-β-环糊精的酶法合成及其性质和应用研究[D]. 崔波. 江南大学, 2011(02)
- [8]绿茶茶汤色泽变化的机理研究[D]. 李钊. 安徽农业大学, 2010(02)
- [9]β-CD微胶囊技术在茶饮料生产中的应用[J]. 宁静,李健权,朱旗,程孝,廖丹. 福建茶叶, 2008(03)
- [10]绿茶和菊花茶饮料色泽褐变机理和控制技术研究[D]. 叶倩. 浙江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