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篮球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雷一鸣[1](2021)在《多媒体技术在民族地区高中篮球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以都匀一中为例》文中认为
施宏斌[2](2020)在《微课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许多体育教师参与到微课教学资源的开发中。但从总体来看,目前篮球微课教学资源的质量和数量还很缺乏。因此,研究如何设计应用微课篮球教学,可为一线体育教师提供参考价值。本文基于丰富的理论基础,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首先基于文献研究现状、理论基础、教学目标等,构建了篮球微课的设计模型,包括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准备教学素材、制作微课视频。其次,以单手肩上投篮微课教学为例,进行实践教学的应用说明。最后,在泉州市首峰中学选取2个班,进行为期3个月的实验教学,其中高一3班实行微课教学,作为实验班;高一4班实行传统教学,作为对照班。在实验前后测试两班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篮球技术,分析前后差异,探究微课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通过本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微课教学应用效果调查表明,学生对篮球微课教学方式接受程度高,有利于开展推广。篮球微课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对篮球技术的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经过篮球微课教学实验后,在身体素质方面,实验班在助跑摸高达到显着性差异,但在50米、立定跳远的成绩相对于对照班的成绩无显着性差异。(3)在篮球技术方面,实验班双手胸前传接球、半场往返运球上篮、单手肩上投篮成绩在实验后基本高于对照班,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相对于传统的篮球教学方式,微课教学方式具有更大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4)高中篮球微课教学的设计与应用,能够有效提升篮球教学的效果与质量,丰富了篮球教学内容体系,为篮球微课教学的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价值。(5)微课篮球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学生自主学习与课上学习对接不足;学生使用电子设备时间较难把控,对学生的视力有所影响;同时微课资源的设计给教师增加了一定的负担。
王国超[3](2020)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实施美育的必要性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现代社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美育的认识和对美育的需求,正是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体育与美育的价值才会得到高度的重视,因为它能够最直接、系统地关系到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阐述了篮球运动的审美功能,并探讨了高校篮球教学中美育的必要性,最终提出一系列优化策略,以期进一步提高高校篮球教学质量,以此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王雪峰[4](2020)在《体育核心素养在高中篮球教学中培养的实践研究 ——以长春市十一高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体育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体育领域中具体体现,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满足终身体育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体育教学的目标不再仅仅是体育技能的教学,还需要在基础技能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本文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从改变传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方法入手,将体育核心素养从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方面对实验组进行实验干预,探研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在体育核心素养浸润的视域下,通过教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从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方面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教学实践研究,验证篮球核心素养教学的育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在短时间的体育核心素养教学中,学生身体素质提升未呈现出显着性差异,但是有所提高。(2)体育核心素养教学和篮球传统教学在学生篮球技能的掌握情况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体育核心素养教学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篮球技能掌握。(3)体育核心素养教学和篮球传统教学在学生锻炼习惯方面差异性显着,篮球教学中实施体育核心素养的浸润,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4)体育核心素养教学和篮球传统教学在培养学生体育品德方面差异性显着,篮球教学中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更能促进学生体育品德的提高,具有自身优势,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陈相[5](2020)在《情境教学法在普通高校女生篮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2002年颁布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了大学体育的基本目标,要求大学生不光要发展技能还要注重心理的发展,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但如今的高校体育课堂中大部分女大学生不能较好地实现目标,不符合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要求。篮球教学方法模式僵化,教学手段相对单一,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逐渐对篮球运动丧失热情,影响篮球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女大学生进入了大学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形态和新陈代谢功能得到了改善,适应了外部环境的变化。由于女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更加不稳定和不成熟,她们的内在性、敏感性和自尊更高,她们在体育课上表现为情感内倾、懒动、对疲劳的耐受力差。情境教学是包将括言语、行动结合起来,将抽象语言的形态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可视语言,具有直观、科学且趣味性的特点。情境教学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情境教学法的实施,改善大学女生篮球体育教学的效果。借助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对比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女生篮球课程引入情境教学法的相关问题进行考察。选取了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60名女生为调查实验对象,进行为期18周的实验研究,探索情境教学法在大学女生篮球课堂的应用效果与推广价值。通过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情境教学法在提升女大学生身体素质方面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并无明显的优势,提升效果相似,两组学生的身体素质除800m外均有所提升,但提升幅度较小。(2)情境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对女大学生的篮球技能水平提升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帮助,相比于传统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对篮球技能的提升作用更为显着。(3)情境教学法相比与传统教学法更有利于女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增加和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4)情境教学法在女大学生篮球课程应用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女生对篮球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主动学习的意识滞后,是影响篮球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教师教学观念陈旧,灵活设计教学情境的意识及能力,是制约情境教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器材设施不足,对推行情境教学也产生较大的制约作用。
万永[6](2020)在《基于核心素养下领会教学法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培育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新型人才,促进人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我国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置于基础教育改革的立足点和关键点,强调各学科应积极落实本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体育学科在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承担着培育学生健康生活和责任担当的重要任务,担负着学生在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健康促进三大体育素养的发展重任。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育普遍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单项技术的学习,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忽略了其认知与情感方面的发展,滞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在这种改革形势下,篮球课堂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教学方式的转变。领会教学法作为球类教学法,是新课改所提倡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技能均具有促进作用,将该方法应用到篮球教学中有助于促进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将核心素养发展理念深入贯彻于篮球教学中,运用文献资料、访谈、教学实验、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初次建立了通过篮球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价值体系,剖析了领会教学法在促进育人价值发展方面的理论基础,并进一步开展了具体的实验研究。因此,本研究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对核心素养导向下领会教学法在高中篮球教学影响展开了探讨,并得出如下结论:1、相比传统教学法,领会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更能促进体育精神素养中学生团队凝聚力和意志力方面的发展。2、相比传统教学法,领会教学法在发展学生基本身体素质和篮球基本技术上并无明显优势,但领会教学法更能促进学生比赛能力的提高,有益于学生真正掌握篮球这项运动,进而促进学生运动实践素养的达成。3、相比传统教学法,领会教学法在激发学生体育兴趣效果上更为显着,为学生在健康促进素养的发展巩固了良好的基础。
邓经维[7](2019)在《南昌市两类幼儿篮球教学现状的对比与分析 ——以幼儿园型和市场运营型为例》文中提出自2008年以来,随着全民健身的理念不断深化,体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篮球运动作为体育的重要项目之一,是一种非常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的运动,受到社会上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幼儿篮球不仅可以发展幼儿走、跑、跳、投的能力,还能很好的发展幼儿的速度素质、力量素质、柔韧性素质等,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幼儿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近年来,随着体育社会化进程的推进,各类体育培训机构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篮球、羽毛球、足球、网球等。南昌市内的诸多幼儿篮球培训班也就基本代表了南昌市的幼儿篮球教学的基本情况。为了分析南昌市幼儿篮球的教学现状,本文从南昌市市场运营型和幼儿园型两类培训班中挑选出的42个幼儿篮球培训班,以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以发放问卷做调查的方式作为主要的数据获取手段,掌握南昌市幼儿篮球教学的基本现状,发现南昌市幼儿篮球教学的相关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建议,并且进一步提高南昌市幼儿篮球培训班的教学水平。在对114名幼儿篮球教练员与1504名幼儿家长做了问卷调查后,对南昌市市场运营型和幼儿园型两种类型的培训机构的问卷结果进行了对比与分析,最终得到了以下结论:(一)南昌市幼儿园型培训班的教练员年龄分布比较均衡合理,而市场运营型的教练员学历相对更高,对新事物的适应能力会比幼儿园型的教练员更强,更能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二)两类培训班在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上基本保持一致,在指导思想上,都是在快乐体育的提下,全面发展孩子的各类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多种方法相互结合,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而在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上却因为各自的市场定位不同有所差异,市场运营型培训班更注重于幼儿篮球技巧的提高与体质的增强,幼儿园型培训班更注重教学内容的充实与幼儿身体的锻炼效果。(三)幼儿园型的培训班在教学评价形式上更为单一,只局限于教师的自评互评与课堂展示两个方面,而市场运营型培训班在评价形式上更加完善,包含学生对教练员的评价、学生对教学的实时反馈、监督组织对教练员的监督等诸多方面。(四)幼儿园型家长对孩子报班后各类指标的改善表示满意,认为孩子在食欲、身体姿态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而市场运营型培训班的孩子家长则普遍认为培训班的训练并不能明显改善幼儿的各类习惯。
王海龙[8](2017)在《浅谈篮球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文中指出篮球运动在1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己经不再是以基础的体育运动项目来发挥作用,形成了独特的多元的文化底蕴和特色,在众多社会文化中成为了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篮球运动,不仅体现着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更是深深的遵循对美好事物规律的探究。篮球运动的观赏性是篮球文化的重要属性,这是我们当前所需要高度认识的,篮球教学活动中开展美育的培养目的就是培养审美的感受能力、审美的鉴赏能力。因此,本文将从实验出发深入研究和分析篮球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对策。
贾婧[9](2016)在《太原市中学篮球教学中的美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体育和美育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相互融合。体育之中具有深厚的美学资源,在体育教学中强调美育,能够增加学生对体育美感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体育的教学效果。而在当今的篮球教育中,美育还很欠缺。首先,在体育课堂上,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主要是传授篮球相关知识和技能技术,并没有太多的教师把美育内容加入教学设计中;其次,教师认为体育课中加入美育因素有必要,但具体理论和实践结合却没有落实;再次,体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明显不足,授课内容也比较单一,这些都限制着篮球教学中的美育的发展。笔者希望通过对太原市的中学篮球教学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体育教师的美育行为、美育教学能力,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用实证的方法分析篮球教学中美育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同时对篮球教学中美育的概念、特征、内容及教学方法手段等进行探究,并对现在中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的剖析,以期对中学篮球教学中实施美育积累理论和实践资料、提供参考依据,使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能够具有针对性,提高篮球美育的教学效果。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教师对美育的认识还比较浅显,对美育的实施不够重视,且教学的内容非常的单一,影响美育的实施效果,同时学生对篮球运动美的感受能力发展不平衡,最后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其次学校制定相关教学大纲时,从制度层面保证美育的教学;还要扩大篮球文化的宣传力度;最后,学校应为教师配备相应的教学工具,保证美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刘俊秀[10](2015)在《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以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为例》文中认为新世纪面对多元化的社会发展,为更好的推进素质教育和健康体育的开展,教育部在新课标改革中将课程名称定义为“体育与健康”课程,重点强调了“健康体育”的指导思想,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因此要适应新的教育改革变化,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在贯彻实施高中体育教学更新教育观念的同时,转变教育思想、积极研究和探索新型的符合时代的教学方法变得尤为重要。如何让学生对篮球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教法上如何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条件、适应能力等实际情况设置教学内容,如何将学生的篮球专项技术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改善教学的效果和实现教学的目标,已成为当代高中篮球教学的一项新课题。在高中篮球教学中合理的引入启发式教学模式,目的是突破传统体育教学“注入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需求、价值和人格,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体育教学演变成师生共同体验,共同创造,共同发展的过程。本研究将启发式教学法运用到高中篮球教学中进行实验研究,探讨该教学法在高中篮球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与时效性。本研究运用教学实验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以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篮球特长班篮球教学为切入点,将启发式教学法应用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理论方面主要对启发式教学的溯源和概念界定、启发式教学法的思想内涵、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以及启发式教学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进一步阐明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篮球教学的理论意义;实验方面通过设置对照实验,分析实验数据,比较启发式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在个人身体素质、个人投篮技术和综合运球技术这三方面在实验前后变化,通过实验得出启发式教学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篮球技术水平,为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篮球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实践意义。本研究还对教学实验过程出现的问题和误区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改善启发式教学的几点建议,为优化现代体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模式的研究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二、浅谈篮球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篮球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2)微课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微课相关概念 |
2.2 高中体育相关概念及特点 |
2.3 体育微课概念及特点 |
2.3.1 体育微课概念 |
2.3.2 体育微课特点 |
2.4 理论基础 |
2.4.1 认知负荷理论 |
2.4.2 建构主义理论 |
2.4.3 学习动机理论 |
2.5 微课的相关研究 |
2.5.1 微课在学科教学中的相关研究 |
2.5.2 微课在体育教学中的相关研究 |
2.5.3 微课在篮球教学中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验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微课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
4.1.1 现实条件分析 |
4.1.2 学生层面分析 |
4.1.3 教师层面分析 |
4.2 微课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的设计 |
4.2.1 微课设计模型 |
4.2.2 选择教学内容 |
4.2.3 设计教学环节 |
4.2.4 准备教学素材 |
4.2.5 制作微课视频 |
4.3 微课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身体形态对比分析 |
4.4.2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
4.4.3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篮球技术对比分析 |
4.4.4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
4.4.5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篮球技术对比分析 |
4.4.6 实验前后实验班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3)高校篮球教学中实施美育的必要性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篮球运动的审美功能 |
(1)身体美: |
(2)技战美: |
(3)人格美: |
2 高校篮球教学中实施美育的必要性分析 |
(1)人格提升的需要: |
(2)社会发展的需要: |
(3)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 |
(4)树立正确审美观的需要: |
3 高校篮球教学中实施美育的优化策略 |
(1)重视审美知识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
(2)充分发挥篮球教师的主导作用: |
(3)营造优美的教学环境: |
(4)注重篮球教师的仪态之美: |
4 结语 |
(4)体育核心素养在高中篮球教学中培养的实践研究 ——以长春市十一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核心素养”方面研究 |
1.3.2 关于“体育核心素养”方面研究 |
1.3.3 高中篮球教学现状的研究 |
1.3.4 篮球项目的教育价值的研究 |
1.3.5 文献综述小结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1 核心素养 |
1.5.2 体育核心素养 |
1.5.3 篮球教学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教学实验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体育核心素养在实验组教学中的实施 |
3.1.1 体育核心素养在篮球技能教学中的实施 |
3.1.2 体育核心素养在篮球教学比赛中的实施 |
3.2 篮球教学中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1 学生身体素质的前、后测对比与分析 |
3.2.2 学生运动能力的实验前、后测对比与分析 |
3.2.3 健康行为的实验前、后测对比与分析 |
3.2.4 体育品德实验前、后测及对比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致谢 |
(5)情境教学法在普通高校女生篮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政策背景 |
1.1.2 传统篮球教学模式存在一定局限性 |
1.1.3 女大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缺乏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2.相关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梳理与界定 |
2.1.1 情境概念 |
2.1.2 情境教学的含义 |
2.1.3 体育情境教学的含义 |
2.1.4 相关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
2.2 情境教学国内外相关研究 |
2.2.1 国外有关情境教学研究现状 |
2.2.2 国内其他学科有关情境教学研究 |
2.2.3 国内体育学科有关情境教学研究 |
2.2.4 国内篮球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的现状 |
2.2.5 研究评述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验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班与对照班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
4.1.1 实验班实验前后身体素质变化分析 |
4.1.2 对照班身体素质实验前后变化分析 |
4.1.3 实验班与对照班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
4.2 实验班及对照班篮球技能的对比分析 |
4.2.1 实验班实验前后篮球技能的变化分析 |
4.2.2 对照班实验前后篮球技能的变化分析 |
4.2.3 实验班与对照班篮球技能对比分析 |
4.3 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育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
4.3.1 实验班实验前后体育学习兴趣的变化分析 |
4.3.2 对照班实验前后体育学习兴趣的变化分析 |
4.3.3 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育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
4.4 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育自主学习能力对比分析 |
4.4.1 实验班实验前后体育自主学习能力变化分析 |
4.4.2 对照班实验前后体育自主学习能力变化分析 |
4.4.3 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育自主学习能力对比分析 |
4.5 大学女生篮球课程应用情境教学法的影响因素 |
4.5.1 学生层面的影响 |
4.5.2 教师层面的影响 |
4.5.3 教学硬件设施的影响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参考文献 |
附录A 教案设计 |
附录B 体育自主学习量表 |
附录C 体育学习兴趣量表 |
(6)基于核心素养下领会教学法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教育改革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 |
1.1.2 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
1.1.3 传统体育课堂不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形成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 |
2.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架与培育研究 |
2.2 领会教学法的相关研究 |
2.2.1 领会教学法概念的界定 |
2.2.2 领会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
2.2.3 领会教学法对身心发展的相关研究 |
2.3 篮球教学的相关研究 |
2.3.1 高中篮球教学现状研究 |
2.3.2 篮球教学方式的研究 |
2.3.3 篮球教学的育人价值研究 |
2.4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领会教学法和篮球教学的联系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教学实验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问卷调查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前测的结果与分析 |
4.1.1 身体素质测试 |
4.1.2 篮球基本技术测试 |
4.1.3 团队凝聚力测试 |
4.1.4 意志力水平测试 |
4.1.5 体育兴趣测试 |
4.2 实验后测的结果与分析 |
4.2.1 身体素质测试对比分析 |
4.2.2 篮球基本技术测试对比分析 |
4.2.3 篮球比赛能力测试对比分析 |
4.2.4 团队凝聚力测试对比分析 |
4.2.5 意志力水平测试对比分析 |
4.2.6 体育兴趣测试对比分析 |
4.3 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中学生团队凝聚力调查问卷 |
附录2 中学生意志力调查问卷 |
附录3 高中生体育兴趣水平调查问卷 |
附录4 访谈提纲 |
附录5 调查问卷评估检验结果情况表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南昌市两类幼儿篮球教学现状的对比与分析 ——以幼儿园型和市场运营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幼儿体育教学的研究 |
1.2.3 幼儿篮球的研究 |
1.2.4 国外幼儿篮球教学的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对比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南昌市两类幼儿篮球培训班基本情况对比与分析 |
3.1.1 两类培训班师资基本情况的对比与分析 |
3.1.2 两类培训班幼儿每周训练次数与训练时长的对比与分析 |
3.2 南昌市两类幼儿篮球培训班幼儿家长基本情况、报班目的对比与分析 |
3.2.1 两类培训班幼儿家长基本情况的对比与分析 |
3.2.2 两类培训班幼儿家长报班目的的对比与分析 |
3.3 南昌市两类幼儿篮球培训班教学诸要素的对比和分析 |
3.3.1 两类培训班教学指导思想的对比与分析 |
3.3.2 两类培训班教学目标的对比与分析 |
3.3.3 两类培训班教学内容的对比与分析 |
3.3.4 两类培训班教学方法的对比与分析 |
3.3.5 两类培训班教学组织形式的对比与分析 |
3.3.6 两类培训班教学效果评价方法的对比与分析 |
3.3.7 南昌市两类幼儿篮球培训班的教学效果对比与分析 |
4 结语 |
4.1 结论 |
4.2 建议 |
4.3 不足 |
4.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浅谈篮球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研究对象 |
1.2、研究方法 |
2、实验结果 |
3、以职业化和商业化为方向强化职业篮球的独特审美体验 |
4、培养教师美育审美意识的探讨 |
5、推进篮球教学与美育教学结合的途径和方法 |
(9)太原市中学篮球教学中的美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导论 |
1.2 选题依据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美育”的界定 |
2.2 国外学者在体育美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
2.3 国内学者在体育美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
2.4 文献综述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篮球运动美学概述 |
4.1.1 体育美学的概念 |
4.1.2 篮球运动美育的概念 |
4.1.3 篮球审美体验的内涵 |
4.1.4 篮球审美体验与美育的关系 |
4.2 篮球运动美育理论及其美育价值 |
4.2.1 篮球运动美育的产生与发展 |
4.2.2 篮球运动美育的研究对象与美育 |
4.3 篮球运动中的美育内容、功能和途径、方法 |
4.3.1 篮球运动美育的内容 |
4.3.2 篮球运动的美育的功能 |
4.3.3 篮球运动中美育的途径和方法 |
4.4 太原市内十所中学篮球教学美育现状 |
4.4.1 体育教师对篮球美育功能的认识 |
4.4.2 体育老师是否注重学生美育的培养 |
4.4.3 篮球教学的内容 |
4.4.4 篮球运动中实施美育的方法、手段 |
4.4.5 篮球运动中学生美育实施情况 |
4.4.6 学生在篮球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示范美 |
4.5 太原市中学篮球教学中美育实施存在的问题 |
4.5.1 教师实施美育的理论未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
4.5.2 实施美育教学中美育内容单一 |
4.5.3 教授方法不够丰富,缺乏对篮球美的认识 |
4.5.4 个体发展不同,导致对篮球运动美的体会程度不同 |
4.6 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
4.6.1 为了更好的进行美育教学,辅之以音乐 |
4.6.2 提高教师审美观,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
4.6.3 在篮球美育教学中渗透游戏教学 |
5 结论 |
6 建议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以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的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新课标改革下高中篮球教学的现状研究 |
1.3.2 启发式教学法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
1.3.3 启发式教学法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
2 启发式教学概述 |
2.1 启发式教学的溯源和界定 |
2.2 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内涵 |
2.2.1 教师方面 |
2.2.2 学生方面 |
2.3 启发式教学的关键 |
2.4 启发式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
2.5 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
2.6 启发式教学的意义 |
2.6.1 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改革中推陈出新的实践意义 |
2.6.2 启发式教学法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的现实意义 |
3 启发式教学法的实验研究 |
3.1 研究的具体目标: |
3.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研究方法 |
3.3 启发式教学法篮球教学的实验设计 |
3.3.1 实验对象及时间、地点 |
3.3.2 实验设计 |
4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前测试结果与分析 |
4.1.1 实验前实验对象个人身体素质的差异性检测 |
4.1.2 实验前实验对象个人篮球技术差异性检测 |
4.2 实验后测试结果与分析 |
4.2.1 实验后实验对象个人身体素质的差异性检测 |
4.2.2 实验后实验对象个人篮球技术差异性检测 |
4.3 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前和实验后的测试结果对比与分析 |
4.3.1 个人身体素质方面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前后数据对比与分析 |
4.3.2 个人篮球技术方面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前后数据对比与分析 |
4.4 启发式教学实验过程出现的问题和误区分析 |
4.4.1 启发式教学出现的问题 |
4.4.2 启发式教学出现的误区 |
4.5 改善启发式教学的措施 |
4.5.1 领导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
4.5.2 教师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
4.5.3 学生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致谢 |
四、浅谈篮球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媒体技术在民族地区高中篮球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以都匀一中为例[D]. 雷一鸣.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2021
- [2]微课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施宏斌. 山东体育学院, 2020(02)
- [3]高校篮球教学中实施美育的必要性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J]. 王国超. 当代体育科技, 2020(17)
- [4]体育核心素养在高中篮球教学中培养的实践研究 ——以长春市十一高中为例[D]. 王雪峰.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5]情境教学法在普通高校女生篮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陈相.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基于核心素养下领会教学法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 万永. 吉林体育学院, 2020(03)
- [7]南昌市两类幼儿篮球教学现状的对比与分析 ——以幼儿园型和市场运营型为例[D]. 邓经维.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8]浅谈篮球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 王海龙.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12)
- [9]太原市中学篮球教学中的美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 贾婧. 吉林体育学院, 2016(02)
- [10]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以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为例[D]. 刘俊秀.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