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江源大规模退牧还草(论文文献综述)
王妍[1](2021)在《国家公园体制内自然、人与权力的研究 ——以三江源杂多县昂赛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祁进玉,陈晓璐[2](2020)在《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异地安置与适应》文中认为本文基于实地调查,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异地安置与适应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生态移民群体如何得到合理的异地安置,如何更好地融入和适应移入地的社会文化环境,是本文关注的重点。基于此,本文指出,三江源地区实行一种兼顾性生态移民政策,即在分地区实行生态移民的同时,兼顾"草畜平衡"与草原生态环境改善,这种均衡性发展的总体思路可能更为有效。
陈敏[3](2020)在《西北生态脆弱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生态修复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全球气温变化,导致降水时空分布更为不均;伴随人口迅速增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一系列自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剧。尤其在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蒸发强,水资源极其短缺,加上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导致土壤生产能力下降,水土流失,荒漠化加剧,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敏感。因此,要解决好西北脆弱生态区的环境和经济发展,关键要解决好水的问题,协调好西北地区的水土资源配置问题。本文从“水-土地-粮食”耦联视角出发,通过对西北地区有限的水资源进行科学高效、合理配置,提升水、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开展西北地区水-土地-粮食的协同优化,以水定发展,从而促进对西北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全球变暖带来可利用的水资源量预测难度加大,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粮食、土地和水资源的需求不确定性随之增加,加上生态系统自身复杂性、人类活动的主观性、盲目性等,这些都导致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难度加大。本文在充分辨识系统不确定性、复杂性的基础上,通过数学模型以及参数设置对这些不确定信息加以表征和处理,并选择三江源区、疏勒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建立该地区草地生态系统修复、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的模型,在考虑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前提下,兼顾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效率,对水土资源进行合理高效配置。具体包括:(1)开发耦合条件价值风险的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方法,用于三江源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与管理,在区域可用水量和产草量未知条件下,对不同区域超载畜牧面积和草地治理面积进行优化。考虑决策者对风险所持有不同的态度将对草地生态恢复方案的制定有很大影响,引入条件风险因子,以表征决策者做决策时考虑风险概率的大小,计算结果供决策者在经济收益与系统风险之间进行权衡,以便更好协调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的修复关系。(2)开发区间相对遗憾分析方法,构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解决地区不同用水部门之间竞争、协调问题;西北地区的农业灌溉用水占比较高,挤占生态用水。模型设置在预留生态保护区生态用水后,再对剩余水量进行分配,并且对生活、工业、生态用水的优先顺序做出安排,设定地下、地表水联合调度的不同情景方案,设定最大最小可开采地下水量,引入最小最大遗憾分析方法,计算不同来水情景下,最大遗憾值最小农业灌溉用水量,也是最有利于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且能带来最大的经济收益的灌溉方案。(3)开发了机会约束分式规划方法用于玉门市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建立机会约束条件下的种植结构分式规划模型,解决多目标模型中权重设定过于主观的缺陷,计算得到最小用水量前提下最大种植收益的方案,并得出不同作物的种植面积、配水量、产量和收益。结果表明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在满足本区域基本粮食需求条件下,尽可能大力发展低耗水高收益的经济作物(如枸杞)值得提倡,高耗水的作物(如蔬菜)建议外调来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如此可以保障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产积极性的提高,进而促进地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4)将作物水足迹理论引入作物种植结构优化模型中,在农业、粮食、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约束条件下,提出基于水足迹的分式规划模型来协调管理水-土地-粮食三者的关系,通过计算不同作物的蓝绿水足迹,将最佳粮食需求转化为最佳种植方案。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西北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修复问题,需要从水-土地-粮食耦联关系入手,重视三者之间的互馈关联作用,开展地区的水-土地-粮食的协同优化,提供优化方案,供科学决策参考。本文开发的系列优化模型可有效地应用于西北生态脆弱区的水资源管理与生态修复实践中,也可供其他干旱半干旱地区借鉴参考,研究结果可为西北生态脆弱地区的水资源、土地管理部门政策制定、管理提供依据,通过水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提升水、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地区粮食安全。
任妍妍[4](2019)在《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南藏区地处三江源生态功能核心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具有最大的生态价值,承担着最大的生态责任,拥有最大的生态潜力。改革开放前后一系列忽视生态承载能力、违背自然规律的经济活动,不但使青南藏区的经济没有发展起来,反而使生态环境遭到了毁灭性破坏。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立为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开启了新篇章。本文结合青南藏区实际情况,以生态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系统作为目标层,以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作为系统层,以生态容量和生态压力作为生态系统的分类层,以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经济活力、居民生活水平作为经济系统的分类层,每个分类层下对应具体指标。本研究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权重值对青南藏区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做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为生态系统容量小、压力大,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活力不足、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生态系统处于较差阶段,经济系统处于一般水平;通过进一步测算耦合度和协调度,研究发现青南藏区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目前处于弱协调阶段,属于生态滞后的调和耦合协调类型。青南藏区生态子系统中,影响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指标为:人均可利用草地面积少,农作物耕种面积少,年末牲畜存栏数量过大等;经济发展子系统中,地区生产总值较低,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较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低,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不高,城镇化水平不高,城镇居民和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少,这些指标拉低了青南藏区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较大,加重了原本脆弱的生态负担,青南藏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和科技项目投入占GDP比重这两项指标虽然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活力,但是对于青南藏区来说,这两项指标主要依靠中央政府的财政拨款,因此,青南藏区自身的经济发展实力并不强。生态基础脆弱、生存条件恶劣、经济实力不足、经济行为不合理,人口增长压力大、受教育水平和观念滞后、师资力量薄弱、医护人员稀缺等是导致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不能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应该继续加强生态脆弱区的保护和治理,改善不合理的经济行为,积极建设民族生态文化,从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角度促进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李忠鹏[5](2019)在《新时代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积累了很多有效的经验,在当前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对于这些经验进行总结,同时对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推动青海生态工作提出对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尤其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为分析之基,对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成就、困境和对策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诞生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供了基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视察期间对于青海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出了重要指示和要求,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二是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三是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当前及未来相当一段时间指导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根本遵循,青海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战略目标,作出了“一优两高”重要战略部署,有力地推动了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本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基础,将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成就总结为生态文明理念不断深化发展,重点生态修复工程与生态建设建设项目不断落地实施,高原生态经济发展取得重要突破,统筹生态保护与改善民生,生态领域的政策供给不断加快,通过多种途径促进移民就业及后续产业发展等等;将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面临的困境归纳为局部地区仍有生态恶化趋势,总体上保护任务繁重,生态保护文明制度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生态移民就业及后续产业发展较缓慢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动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对策建议,主要有实施生态文明保护与建设重大工程、大力发展高原生态经济以推动绿色发展、构建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着力改善民生以巩固生态保护成果、对青海民众及核心生态功能区居民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等等,期望在正确施策、多方努力下青海能够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做出青海的重要贡献。
王升阳[6](2019)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青海实践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指出,我国当前的主要社会矛盾发生了变化,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也有了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青海按照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及要求,近年来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点来抓,启动实施了重大生态项目工程,发展高原生态经济,着力培育生态文化体系,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在生态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绩。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青海考察时作了“三个最大”的论述,对青海的发展提出了“四个扎扎实实”,成为青海省发展指导思想。努力实现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转变是青海生态建设的目标所在,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青海在生态建设的实践中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为此,探索青海生态建设实践的方法和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试图从青海生态建设实践出发,以梳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所蕴含的实践价值为突破口,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对文献资料的归纳分析,访谈调研青海部分生态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状况,对照青海生态建设的实践问题,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青海生态建设实践的启示,旨在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梳理出建设美丽新青海的举措和现实路径。本研究立足于青海生态建设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探讨青海在贯彻执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下,在生态建设上所取得的成绩,以及目前还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青海的实践研究,有利于总结美丽新青海建设的经验,有利于彰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实践相结合所焕发出的现实魅力,更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青海生态文明建设。
冯文华[7](2017)在《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素有“中华水塔”之称的三江源地区是中国淡水资源的主要生态屏障和补给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三江源地区在中国生态保护中能够发挥不可替代性与关键性作用。然而,三江源地区也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频发生态危机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这里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这种重要性与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并存,凸显了“生态移民协调”的价值所在。生态移民是解决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措施之一,在学术界与实务界都已达成共识。因此,本文就“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有助于为有效推进生态移民提供智力支持与理论支撑。第一章对“生态移民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的分析,构成该研究的理论支撑。本章剖析了生态移民的内涵及外延、分类及特点;运用“生态文明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生态移民问题,为实施生态移民提供理论支撑;从有利于“政治的发展与稳定、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文化的融合与传承以及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来分析实施生态移民的重要意义。第二章对“现状及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构成该研究的实践基础。从“人口变迁(生态难民的出现)、生态恶化(实施移民工程)、移民项目(生态移民的依托)”三个角度分析生态移民的背景和动因;指出生态移民在主要政策、实施过程、安置方式等方面的现状;并从“移民管理、文化变迁、产业转型、移民返迁”等方面探究生态移民存在的问题,以及从“政策、经济、人口、文化、生态”等角度分析影响生态移民的原因。第三章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主要特征”进行探索,这是该研究的难点所在,同时也是亮点所在。在分析生态移民对象(生态脆弱地区、贫困地区、自然保护区、自然灾害地区)的基础上,从一般特征与突出特征两个维度对生态移民的主要特征进行研究。生态移民的一般特征主要包括政府的主导性特征、移民的广泛性特征、意愿的双重性特征、移民的高效性特征等方面;生态移民的突出特征集中体现在生态移民所形成的“飞地”问题,并对“飞地”区域、内涵、特征、类型及发展等方面进行探索。第四章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效果”进行分析,是本研究的重点,也是实施生态移民的价值所在,因此,本章从“加快城镇化的进程、拓宽移民增收渠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探究生态移民所取的效果。同时,对所取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别从制度因素层面、经济因素层面、社会因素层面、文化因素层面、生态因素层面,进行正反两面的分析。第五章是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本章着重对加拿大北极圈、拉丁美洲、非洲等国外生态移民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总结及其比较分析,以实现“他山之石”的功效;还从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将“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并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维度探究实施生态移民之路;最后从相对微观的层面提出五大具体对策,一是加强生态移民区制度建设,从制度层面为生态移民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从经济层面为生态移民提供服务保障;三是注重后续产业的多渠道多形式发展,从产业层面为生态移民提供生活保障;四是加快移民思想观念的更新,从文化层面为生态移民提供思想基础和价值认同;五是注重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有机结合,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为生态移民提供环境资源保障,以期实现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工程的顺利实施。最后结语部分对该研究进行总结,分别从存在问题、现实意义、取得效果角度分析生态移民的价值认同,依据有关矛盾的观点,得出独特优势与问题并存将有助于推进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结论,并从“生态移民政策对移民心理的影响、谨防生态移民加剧贫困的风险研究”等方面对生态移民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吴言松[8](2016)在《西藏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不仅关系到西藏本身的生态安全、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在新的历史时期,西藏面临着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农牧民收入水平的双重任务,因此需要重新审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生计问题。农牧民增收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既对立又统一,特别是对于西藏而言,贫困地区与生物多样性富集地区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和重合性。而农牧民是西藏地区自然资源的直接利用者也是生态保护的直接参与者,因此从农牧民视角研究西藏地区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协调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梳理西藏地区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的关系,进而从微观农牧民层面,分析研究区域农牧民增收与生态保护之间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从而为本研究设计二者协调机制提供支撑。本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研究区域农牧民农旧资源并不丰富,且存在农地细碎化现象,因此很难进行规模化经营。农牧民的森林资源也并不丰富,特别是公益林占到了农牧民林地的68.07%。而农牧民可利用的天然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问题。第二,研究区域生产方式落后,种植业结构仍以粮食作物为主,以自给自足为主,对农牧民增收的贡献不大。由于实施了退牧换草政策,导致很多农牧民饲料不够用。牧民资本约束的存在使得其短期内很难转变畜牧方式。第三,农牧民的自然资源利用收入占家庭全年总收入的55%,有7%的农牧民其生计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超过90%,表明农牧民对自然资源依赖度是较高的。从自然资源的绝对收入看,最富裕组的人均自然资源收入是最贫穷组的4.1倍,表明尽管自然资源收入对较为贫穷的农牧民更为重要,较为富裕的农牧民获得了更多的自然资源。第四,大多数农牧民对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程度还是比较低的,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近十年生态环境整体变好了。从农牧民对生态保护的态度来看,农牧民多数对自然资源持有较为积极的保护态度。在藏族人民的思想中生态意识很强烈,他们把人和自然看成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第五,退耕地选种经济林的农牧民其获得了更多的收入从而满意度更高。和休牧轮牧的农牧民相比,禁牧的农牧民其对退牧还草工程的满意度下降68.3%。农牧民在生态保护中获得的收益及承受的损失同他们对生态保护的态度相关。第六,退牧还草政策实施后,牧户从事畜牧业生产时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饲草料不足。退牧组的非农收入要高于非退牧组的非农收入,表明了退牧还草工程一定程度上将农牧民从草原中释放出来,有利于农户的非农就业。第七,退耕还林对农牧民家庭收入影响为正,其余三个工程(退牧还草、生态公益林、保护区工程)对农牧民收入的影响均为负。第八,在考虑异质性的情况下,通过PSM估计后,生态工程对农牧民收入的作用明显减少(不论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通过传统线性回归的方法评估生态工程的效果存在明显的高估现象。本论文有以下几点可能的创新:(1)立足西藏现实生态现状与农牧民经济收入现状,结合国家民族政策,因地制宜地设计既使西藏农牧民得增收又使西藏生态得保护的对策建议,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区特色,对于研究和解决西藏当前“三农”问题具有一定的探索性与新颖性;(2)采取调查问卷与统计数据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宏观与微观数据实证模型推导和分析西藏生态保护与农牧民持续增收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研究西藏地区的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索了一种新的可行的备选方法。
单菁菁[9](2015)在《三江源生态保护成效、问题与对策》文中认为三江源地区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区和生态安全屏障。2005—2013年开展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虽然取得了积极的生态成效,但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性遏制,生态环境保护缺乏长效机制,专业化管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生态移民"留不住、难致富"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为此,论文建议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模式,推动自然修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逐步减少人为干扰,促进并最终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动态平衡。同时建立生态移民的多元途径,健全生态补偿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参与生态工程项目建设,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长效机制。
周伟[10](2014)在《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草地是地球表面覆盖最广的植被类型之一,巨大的分布面积和固碳潜力使其在全球碳循环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加剧,使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发生相应变化,草地退化不断加剧。中国草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1.7%,因此准确核算其生产力大小、研究其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对于评价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国草地退化现状和驱动机制评估对于草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恢复措施的绩效评价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基于多源遥感影像和气象数据,利用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模拟中国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和气候变化的响应;利用BEPS(Boreal Ecosystem Productivity Simulator)模型模拟中国草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探讨草地碳源/汇的年际和月际变化;同时利用草地NPP和覆盖度进行草地退化遥感监测,结合统计资料和气象数据,对引起草地退化的气候和人类因素进行定量化和空间化分析。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利用模型模拟中国草地覆盖度的时空变化。基于1982-2006年的GIMMS NDVI数据和2001-2010年的MODISNDVI数据反演中国草地覆盖度,结合气温和降水量数据,分析中国不同草地类型覆盖度的年际和月际变化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中国草地覆盖度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总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29年间平均草地覆盖度为34.5%,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其增加速率为0.17%/年,统计发现有78.9%的草地面积其覆盖度呈增加趋势。中国草地覆盖度呈极显着增加和显着增加的面积比例(46.0%,11.0%)大于呈极显着减少和显着减少的面积比例(4.1%,3.2%)。在年际尺度上,草地覆盖度与气温、降水量均呈不显着正相关,其中高山亚高山草甸、高山亚高山草地、坡面草地和草甸的覆盖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而荒漠草地和平原草地的覆盖度与降水的关系更密切;在月尺度上,草地覆盖度与当月气温、降水量呈显着的正相关,表明水热因子的季节波动对草地生长的影响更大。所有类型的草地其植被覆盖度与前一个月气温和降水量的相关系数最大,表现出明显的时滞效应。2.利用CASA模型模拟中国草地NPP并分析其时空动态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中国草地NPP平均值为279.4 gC/m2/yr,空间分布上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降低的趋势,草地NPP的经向变化速率为228.6 gC/m2/yr/10°;1982-2010年中国草地总NPP的多年平均值为918.4 Tg C(Tg=1012g)。29年间草地NPP总体呈增加趋势,增加率为0.56 gC/m2/yr;草地NPP呈增加趋势的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68.8%。降水是影响草地NPP的主要因素;然而不同草地类型的NPP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不同,高山亚高山草甸和高山亚高山草地的NPP受温度影响较明显,坡面草地NPP与降水量呈正相关而与温度呈负相关,平原草地、荒漠草地、草甸的NPP与降水量的关系更密切,尤其荒漠草地的NPP与降水量呈显着正相关。3.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的碳源/汇功能核算。利用生态遥感耦合模型(BEPS模型)模拟中国草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并分析草地NEP的时空变化对气候年际变化的响应。1979-2008年中国草地NEP的平均值为13.6 gC/m2/yr,表现为弱的碳汇;NEP为正值的区域占中国草地总面积的73.1%,并且草地每年净吸收的碳量为26.6 Tg C;空间分布上呈现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的特征。1979-2008年的30年间草地NEP均为正值;并且NEP的年内变化显示6~9月份为正值,表现为碳汇,而其余月份NEP为负值,表现为碳源。30年间草地碳转化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呈极显着增加趋势。草地NEP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其比例为 74.2%。4.定量评估NPP变化过程中气候和人为因素的驱动作用。以NPP为评价指标,结合石羊河流域的LUCC和气象数据,定量化、空间化地评估了气候变化、土地覆盖变化和草地管理措施对NPP变化的相对贡献。2001-2010年间研究区草地面积净增加了 5105.5 km2,其中80.4%来自荒漠向草地的转移,而草地向农田的转化是草地减少的主要原因,转移面积为1119 km2。2010年草地NPP总量比2001年增加了 659.62 Gg C(Gg=109g)。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NPP净增加量的贡献分别为133%和-33%。在剔除气候对NPP变化的影响后,LUCC引起的草地NPP净增加量为654.82 Gg C,其中荒漠和农田向草地的转化导致草地NPP分别增加674.46 Gg C和156.85 Gg C,而草地向农田的转移导致NPP减少了 235.64 Gg C;土地管理措施的实施使NPP增加了 219.97 Gg C;而气候的不利影响共导致草地NPP减少了 215.17 Gg C。因此,LUCC和管理措施都有利于草地NPP的增加,而暖干化的气候条件导致草地NPP减少。5.中国主要牧区草地植被的时空格局和演变趋势。以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为基础,对1985、1995、2000和2010年中国7个主要牧区的草地面积、景观指数(LSI)和NPP变化进行了研究。1985、1995、2000和2010年研究区草地面积分别为 247.9、243.52、246.2、231.75 万 km2。1985-2010 年间,研究区草地面积减少了 16.15万km2,占1985年草地面积的6.52%,主要是由于新疆和西藏草地面积的减少导致。与1985-1995年和1995-2000年两个时期相比,2000-2010年间,景观格局中草地优势度提高,破碎化程度和空间异质性降低。同时草地NPP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1985-1995、2000-2010、1985-2010年间草地平均NPP分别增加了 14.34%,25.82%和40.95%;1995-2000年平均NPP减少了 4.82 gC/m2,相当于1995年草地NPP的2.03%。研究区草地NPP总量在2010年最高,比1985和2000年的NPP总量分别增加了 31.89%和18.48%。6.中国草地退化遥感监测和驱动力定量评估。利用NPP和覆盖度进行草地退化遥感监测,以潜在NPP和人类活动导致NPP的损失为评价指标,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草地退化的驱动作用。1982-2010年间,中国草地出现退化的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22.73%,改善的面积占31.65%,未发生变化的草地面积为45.62%。总体上人类活动是促进草地改善的主导因素,占草地改善总面积的78.08%,气候的贡献仅为21.14%;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草地退化中的作用基本相等(44.86%vs 43.36%)。气候和人类两大因素对草地退化的驱动作用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在草地退化中,气候的作用大于人类活动作用的牧区包括内蒙古、陕西、西藏、甘肃、青海和四川;而人类活动占主导作用的牧区包括云南、宁夏和新疆,尤其对于新疆,85.13%的草地退化是人类活动导致的。在草地改善中,气候因子仅在西藏草地改善中起主导作用,其贡献为59.69%;而对其余8个主要牧区,人类活动是草地改善的主导驱动力,尤其对四川和陕西省,99%的草地改善都是由人类活动作用引起的。我们认为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第一,在利用CASA模型模拟植被NPP过程中,我们针对不同植被类型采用不同的最大光能利用率,以提高模型模拟精度;并且对两种来源的NDVI数据进行兼容性处理,延长NDVI的时间序列为1982-2010年,从而在长时间序列和大尺度上获取中国草地NPP;同时结合土地覆盖数据、气象数据和统计资料,对中国草地NPP的时空变化和驱动因素进行集成研究。第二,目前关于草地NEP的野外观测和模拟都集中在小尺度的均质样地上,缺乏大尺度上NEP的模拟。本研究结合草地生理生态特征,对BEPS模型进行参数优化,模拟获取近30年中国国家尺度上的草地NEP;分析草地NEP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进而明确中国草地碳源/汇功能和碳收支大小。第三,目前关于草地退化的监测,多集中在样地尺度上的野外观测或小区域的草地退化遥感监测,然而在大尺度上进行草地退化遥感监测的研究较少,并且不同学者采用的监测指标不统一,导致结果的可比性较差;同时缺乏草地退化驱动力的定量评估。基于此,本文利用多元遥感数据,以草地NPP和盖度作为草地退化遥感监测指标,选取潜在NPP以及人类占用的NPP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了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草地退化驱动作用的研究方法;不仅明确了中国草地退化现状并且确定了不同区域草地退化的主导驱动因素。这对草地生态恢复措施的合理调整和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并且研究结论一定程度上可为生态恢复工程的绩效评价提供参考。中国草地分布区域的广阔性、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复杂性,使其生产力和碳源/汇功能具有较大的空间异质性;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类干扰的加剧,草地生产力和生态环境随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草地严重退化。本研究通过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的碳核算,发现中国草地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碳汇功能,并具有显着的空间异质性;草地NPP和NEP均与降水量呈正相关。草地退化驱动机制的定量评估表明,气候和人类因素对草地退化的驱动作用基本相当,而人类活动主导着草地改善。由于退化草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草地景观格局和固碳能力有所提高,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生态效益,如促进草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优势度的提高,增强草地的碳汇能力;然而草地退化治理中投入不足和实施区域的差异性,如恢复措施多集中在严重退化和沙化区域,导致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呈现局部好转,总体恶化的局面。因此需要对生态恢复措施进行合理调整,从而增强草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发挥草地的生态环境屏障作用。
二、三江源大规模退牧还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江源大规模退牧还草(论文提纲范文)
(2)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异地安置与适应(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生态移民异地安置 |
三、生态移民经济社会变迁与逐步适应 |
四、分析与讨论 |
(3)西北生态脆弱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生态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草地生态系统修复 |
2.1.1 草地生态系统修复介绍 |
2.1.2 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 |
2.2 水资源优化配置 |
2.2.1农业水资源配置研究 |
2.2.2 西北生态脆弱区水资源配置研究 |
2.3 水足迹理论 |
2.3.1 水足迹研究进展 |
2.3.2 水足迹理论在农业种植结构优化中的应用 |
2.4 不确定性优化方法 |
2.4.1 区间数学规划方法 |
2.4.2 模糊数学规划方法 |
2.4.3 随机数学规划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条件风险价值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的草地生态系统修复 |
3.1 研究方法 |
3.1.1 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 |
3.1.2 条件风险价值理论 |
3.1.3 基于条件风险价值的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方法 |
3.2 案例研究 |
3.2.1 地理位置 |
3.2.2 气候特征 |
3.2.3 降水特征 |
3.2.4 土壤植被 |
3.3 模型构建 |
3.3.1 草地生态系统修复模型构建 |
3.3.2 数据收集与整理 |
3.3.3 三江源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计算 |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1 畜牧超载面积及生态经济损失 |
3.4.2 草地治理面积及增加效益 |
3.4.3 不同情境下生态服务价值变化 |
3.4.4 系统收益及风险损失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区间相对遗憾分析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
4.1 研究方法 |
4.1.1 最小最大相对遗憾分析方法 |
4.1.2 区间相对遗憾分析方法 |
4.2 案例研究 |
4.2.1 地理位置 |
4.2.2 气候条件 |
4.2.3 土壤植被 |
4.2.4 水资源状况 |
4.3 模型构建 |
4.3.1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构建 |
4.3.2 数据收集和整理 |
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4.1 情景设置 |
4.4.2 不同情境下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 |
4.4.3 基于区间相对遗憾分析的水资源配置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耦合区间机会约束分式规划方法的种植结构调整 |
5.1 研究方法 |
5.1.1 分式规划 |
5.1.2 机会约束规划 |
5.1.3 基于区间机会约束的分式规划模型 |
5.2 案例研究 |
5.3 模型构建 |
5.3.1 机会约束分式规划模型构建 |
5.3.2 模型求解 |
5.3.3 数据收集与整理 |
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水足迹理论分式规划的种植结构调整 |
6.1 作物水足迹理论 |
6.2 案例研究 |
6.3 模型构建 |
6.3.1 基于水足迹计算的分式规划模型 |
6.3.2 “土地-水-粮食”关联关系 |
6.3.3 模型求解 |
6.3.4 数据收集与整理 |
6.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4.1 作物水足迹计算结果 |
6.4.2 区域作物种植结构优化结果 |
6.4.3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贡献与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其他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青南藏区生态环境现状 |
2.1 青南藏区生态环境总体概况 |
2.2 青南藏区生态资源现状 |
2.2.1 地域广阔,农、林地面积较小 |
2.2.2 水能资源富集 |
2.2.3 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价值巨大 |
2.2.4 矿产资源储备丰富 |
2.2.5 药材资源品质优良 |
2.2.6 旅游资源闻名遐迩 |
2.3 青南藏区生态环境治理现状 |
2.3.1 青南藏区生态破坏与治理的历史回顾 |
2.3.2 青南藏区生态环境治理情况 |
第三章 青南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3.1 青南藏区经济发展在全省的地位 |
3.2 青南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3.2.1 青南藏区产业结构现状 |
3.2.2 青南藏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状况 |
3.2.3 青南藏区工业发展情况 |
3.2.4 青南藏区民营企业发展状况 |
3.2.5 青南藏区城镇化水平 |
3.2.6 青南藏区农牧民收入及消费水平 |
3.2.7 青南藏区教育现状 |
3.2.8 青南藏区医疗卫生状况 |
第四章 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
4.1 模型介绍及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耦合协调模型介绍 |
4.1.2 指标体系构建 |
4.2 数据来源与标准化处理 |
4.3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
4.3.1 权重确定方法 |
4.3.2 权重计算结果 |
4.4 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综合评价 |
4.5 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协调耦合模型 |
4.5.1 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耦合度测算 |
4.5.2 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耦合协调度水平测算 |
第五章 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5.1 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
5.1.1 生态容量小、压力大、治理困难 |
5.1.2 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经济活力不足 |
5.1.3 经济结构不合理 |
5.1.4 农牧民生活质量依然低下 |
5.1.5 环境保护管理难度大 |
5.1.6 生态畜牧业经济发展缓慢 |
5.1.7 民营企业经营压力大 |
5.1.8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 |
5.1.9 受“一刀切”政策的影响比较严重 |
5.2 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5.2.1 生态环境因素 |
5.2.2 经济发展因素 |
5.2.3 社会发展因素 |
第六章 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路径探析 |
6.1 继续加强对生态脆弱区的保护和治理 |
6.2 加强生态经济的发展 |
6.2.1 加强生态农牧业发展 |
6.2.2 合理开发生态工业和生态后续产业 |
6.2.3 优化生态畜牧业经济发展 |
6.2.4 合理发展旅游经济 |
6.3 改善经济不合理行为 |
6.4 积极建设民族生态文化 |
6.5 提高当地人口素质和劳务输出 |
6.6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
6.6.1 加强文化教育制度保障 |
6.6.2 加强行政组织制度保障 |
6.6.3 加强法律制度保障 |
6.6.4 加强经济制度保障 |
6.6.5 加强科技制度保障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
读研期间参与项目 |
(5)新时代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研究难点、重点与创新 |
第2章 新时代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理论基础、相关借鉴及深刻内涵 |
2.1 新时代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 |
2.1.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
2.1.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总概述 |
2.2 新时代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相关借鉴 |
2.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
2.2.2 青海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
2.2.3 西方国家先进生态文明思想 |
2.2.4 国外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经验 |
2.3 新时代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刻内涵 |
2.3.1 新时代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
2.3.2 新时代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
2.3.3 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重要性 |
2.3.4 新时代对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出新要求 |
2.3.5 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指导理念不断深化 |
第3章 新时代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成就及目前困境分析 |
3.1 新时代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 |
3.1.1 重点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实施且成效显着 |
3.1.2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不断推进 |
3.1.3 通过提供更多的生态红利来大力改善民生 |
3.1.4 不断推进和完善生态环境领域的制度建设 |
3.1.5 多措并举来促进移民就业及后续产业发展 |
3.2 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目前面临的困境 |
3.2.1 局部地区生态保护任务较繁重 |
3.2.2 生态补偿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
3.2.3 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发展缓慢 |
3.2.4 生态移民后续可持续发展问题 |
第4章 新时代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对策 |
4.1 实施生态文明保护与建设工程 |
4.1.1 大力实施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绿色工程项目 |
4.1.2 以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为主抓手推进生态保护 |
4.1.3 运用成熟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加强青海生态保护 |
4.2 发展高原生态经济以推进绿色发展 |
4.2.1 科学发展高原生态农业 |
4.2.2 适度发展高原生态工业 |
4.2.3 积极发展高原旅游经济 |
4.3 构建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
4.3.1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
4.3.2 构建生态保护多元共治参与体系 |
4.3.3 建立生态资产管理监督体制机制 |
4.4 着力改善民生以巩固生态保护成果 |
4.4.1 构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产业体系 |
4.4.2 出台新举措促进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 |
4.5 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以培育生态公民 |
4.5.1 青海各族群众的生态价值观教育 |
4.5.2 生态保护区居民生态价值观教育 |
结论 |
附录 A |
附录 B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6)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青海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性的环境危机 |
1.1.2 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重难点和创新点 |
1.5.1 重难点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态、文明、生态文明 |
2.1.2 生态思想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2.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的理论来源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 |
2.2.2 中国传统优秀生态文化 |
2.2.3 建国后历代领导集体生态思想 |
2.2.4 近现代西方相关生态理论 |
2.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涵 |
2.3.1 一个目标 |
2.3.2 两项重要制度 |
2.3.3 三个重大问题 |
2.3.4 四点重要认识 |
2.3.5 五大体系 |
2.3.6 六项原则 |
第3章 青海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所取得的成就 |
3.1 习近平对青海生态建设的主要指导思想 |
3.1.1 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
3.1.2 确立了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 |
3.1.3 厘清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之间的关系 |
3.1.4 论述了青海“三个最大”的生态地位 |
3.1.5 提出了“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 |
3.2 青海生态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
3.2.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夯实了生态安全屏障的基石 |
3.2.2 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助推着发展理念的绿色转变 |
3.2.3 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发挥引领和示范 |
3.2.4 生态补偿和生态移民等工作的有序开展增添了民生福祉 |
3.2.5 探索高原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使“四个扎扎实实”落地生根 |
3.2.6 生态意识和绿色理念的增强奠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 |
3.2.7 从确立“生态立省”到追求“一优两高”凸显了“三个最大” |
第4章 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现实困境 |
4.1 经济发展整体滞后,生态文明建设缺乏物质基础 |
4.2 生态恶化与贫困交织,温饱与环保存在两难困境 |
4.3 法律和政策体系要进一步健全,落实力度还需加大 |
4.4 发展观念落后,全民生态意识尚待提高 |
第5章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青海突破瓶颈的路径思考 |
5.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青海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启示 |
5.1.1 统筹规划,顶层设计与区域创新相结合 |
5.1.2 发展生态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5.1.3 完善制度体系,填补生态建设短板 |
5.1.4 完善生态法制,改善生态法制环境 |
5.1.5 增强生态意识,营造良好生态文化环境 |
5.1.6 树立生态系统观意识,凝聚生态环境保护合力 |
5.2 青海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具体对策措施 |
5.2.1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三对关系 |
5.2.2 把脱贫与发展有机结合,找准瓶颈突破口 |
5.2.3 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绿色升级 |
5.2.4 完善制度,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 |
5.2.5 提升全民生态素养,培育生态文化 |
5.2.6 借鉴青海各民族的生态文明思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
附录 B |
作者简历 |
(7)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依据和价值 |
(一) 选题依据 |
(二) 选题价值 |
二、相关研究动态概述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研究概况 |
三、研究思路 |
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一) 理论基础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生态移民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
第一节 生态移民的概念 |
一、生态移民的内涵和外延 |
二、生态移民的分类和特点 |
第二节 生态移民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生态文明理论 |
二、生态经济学理论 |
三、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节 实施生态移民的重要意义 |
一、有利于政治的发展与稳定 |
二、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
三、有利于文化的融合与传承 |
四、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可持续发展 |
第二章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三江源生态移民的背景和动因 |
一、人口变迁——生态难民的出现 |
二、生态恶化——实施移民工程 |
三、移民项目——生态移民的依托 |
第二节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现状 |
一、调研区域的选择 |
二、生态移民的概况 |
三、生态移民的主要政策 |
四、生态移民的实施过程 |
五、生态移民的安置方式 |
第三节 三江源生态移民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移民管理的冲突及问题 |
二、文化变迁的冲突及问题 |
三、产业转型的冲突及问题 |
四、移民返迁的冲突及问题 |
第四节 影响生态移民的原因分析 |
一、政策原因 |
二、经济原因 |
三、人口原因 |
四、文化原因 |
五、生态原因 |
第三章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主要特征 |
第一节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对象 |
一、生态脆弱地区 |
二、贫困地区 |
三、自然保护区 |
四、自然灾害地区 |
第二节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一般特征 |
一、政府的主导性 |
二、移民的广泛性 |
三、意愿的双重性 |
四、移民的高效性 |
第三节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突出特征 |
一、飞地的形成及其区域 |
二、飞地的内涵及其特征 |
三、飞地的类型及其发展 |
第四章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效果分析 |
第一节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取得的效果 |
一、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
二、拓宽移民增收渠道 |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四、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 |
第二节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效果的影响因素 |
一、制度因素:助推与弊端共存 |
二、经济因素:动力与不足共存 |
三、社会因素:兜底与滞后并存 |
四、文化因素:包容与落后并存 |
五、生态因素:支撑与缺失并存 |
第五章 三江源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国外生态移民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
一、加拿大北极圈的移民开发 |
二、拉丁美洲生态移民的实践 |
三、非洲生态移民的实践 |
第二节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
一、指导思想:五大发展理念 |
二、政治维度:保证制度供给 |
三、经济维度:推进城镇建设与产业升级 |
四、社会维度:完善补偿机制 |
五、文化维度:增强文化适应性 |
六、生态维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第三节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一、加强生态移民区制度建设 |
二、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
三、注重后续产业的多渠道多形式发展 |
四、加快移民思想文化的更新 |
五、注重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有机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西藏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西藏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
1.1.2 西藏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
1.1.3 提高西藏农牧民收入的迫切性 |
1.1.4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数据来源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态环境 |
2.1.2 农牧民收入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发展经济学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生态保护政策 |
2.3.2 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矛盾 |
2.3.3 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实践 |
3 西藏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的一般关系 |
3.1 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的协调关系 |
3.1.1 生态保护对农牧民增收的促进 |
3.1.2 农牧民增收对生态保护的促进 |
3.2 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的制约关系 |
3.2.1 生态保护对农牧民收入的制约 |
3.2.2 农牧民增收对生态保护的制约 |
3.3 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的动态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4 西藏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现状 |
4.1 西藏生态脆弱性的表现 |
4.1.1 地质基础的不稳定性 |
4.1.2 地貌基础的不稳定性 |
4.1.3 土壤物质不稳定性 |
4.1.4 气候与生态环境不稳定性 |
4.2 西藏生态资源保护现状 |
4.2.1 自然资源 |
4.2.2 生态退化状况 |
4.2.3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
4.3 西藏社会经济 |
4.3.1 农业经济发展 |
4.3.2 农牧民收入现状 |
4.3.3 农牧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
4.4 本章小结 |
5 资源依赖度与农牧民生计的关系 |
5.1 人口及自然资源禀赋现状 |
5.1.1 人口和家庭特征 |
5.1.2 自然资源禀赋 |
5.1.3 家庭收入支出特征 |
5.2 农牧民的自然资源利用特征 |
5.2.1 种植业 |
5.2.2 林业经营 |
5.2.3 放牧 |
5.2.4 自用材采集 |
5.2.5 薪柴采集 |
5.2.6 野生植物采集 |
5.3 农牧民的自然资源依赖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变量选择 |
5.3.2 模型设定 |
5.3.3 估计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生态保护政策与农牧民收入的关系 |
6.1 农牧民参与生态工程的差异性 |
6.1.1 不同收入农牧民参与生态工程差异性分析 |
6.1.2 不同生态工程下农牧民收入的差异性分析 |
6.2 生态工程对农牧民收入的影响分析:基于线性回归的分析 |
6.2.1 模型和方法 |
6.2.2 参与生态工程对贫困农牧民收入影响:分位数回归结果 |
6.2.3 参与生态工程对农牧民不同收入来源的影响 |
6.3 基于异质性的生态工程对农牧民收入的处理效应估计 |
6.3.1 方法 |
6.3.2 模型估计结果 |
6.3.3 模型的适用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7 农牧民保护态度及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7.1 农牧民对生态保护的认知及态度 |
7.1.1 农牧民对生态保护的认知 |
7.1.2 农牧民对生态保护工程的态度 |
7.1.3 农牧民的生态保护态度及保护意愿 |
7.2 农牧民对生态工程保护态度影响因素分析 |
7.2.1 模型设定和变量选择 |
7.2.2 农牧民生态工程保护态度影响因素估计结果分析 |
7.3 农牧民生态保护态度及保护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7.3.1 模型设定和变量选择 |
7.3.2 农牧民保护态度的影响因素有序选择模型 |
7.4 本章小结 |
8 西藏生态保护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政策启示 |
8.1 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农牧民参与保护的积极性 |
8.2 帮助农牧民转变自然资源依赖导向的传统发展模式 |
8.3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拓宽农牧民收入的渠道 |
8.4 将农牧民纳入生态保护机制闭环,使其成为生态保护的主体 |
9 研究结论与创新 |
9.1 研究结论 |
9.2 创新与不足 |
9.2.1 创新之处 |
9.2.2 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三江源生态保护成效、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的重要意义 |
二、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实施效果评估 |
三、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析 |
四、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的对策建议 |
(10)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
1.2.2. 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源/汇研究进展 |
1.2.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陆地碳循环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4. 草地退化遥感监测和退化治理研究进展 |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参考文献 |
第2章 中国草地覆盖度的时空动态及其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区概况 |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3. 草地覆盖度的计算 |
2.2.4. 研究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中国草地覆盖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
2.3.2. 中国草地覆盖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
2.3.3. 草地覆盖度年际变化与温度、降水量的相关性分析 |
2.3.4. 草地覆盖度月变化与温度、降水量的相关性及滞后性分析 |
2.4. 讨论 |
2.4.1. 气候因素对草地覆盖度变化的影响 |
2.4.2. 人为因素对草地覆盖度变化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2.6. 参考文献 |
第3章 中国草地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概况 |
3.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3. 陆地生态系统NPP的模型模拟和精度验证 |
3.2.4. 研究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中国草地NPP的空间分布特征 |
3.3.2. 中国草地NPP的时间动态分析 |
3.3.3. 草地NPP年际变化与气温、降水量的相关性分析 |
3.3.4. 不同草地类型的植被NPP与气温、降水量的相关性分析 |
3.4. 讨论 |
3.4.1. 草地NPP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 |
3.4.2. 气候水热因子变化对草地NPP的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3.6. 参考文献 |
第4章 中国草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区概况 |
4.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3. BEPS模型介绍 |
4.2.4. 研究指标的选取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BEPS模型模拟精度验证 |
4.3.2. 中国草地NEP的空间分布特征 |
4.3.3. 中国草地NEP的年际和月际变化趋势 |
4.3.4. 中国草地CSE和RUE的年际变化趋势 |
4.3.5. 草地NEP与气温、降水量的相关性分析 |
4.4. 讨论 |
4.4.1. 草地NEP模拟精度对比分析 |
4.4.2. 气候水热因子变化对NEP的影响 |
4.4.3. 草地管理措施对NEP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4.6. 参考文献 |
第5章 草地NPP变化过程中气候和人为因素的驱动作用分析—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研究区概况 |
5.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3. NPP的模型估算 |
5.2.4. 研究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草地覆盖类型转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
5.3.2. 草地转化对NPP变化的驱动分析 |
5.3.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NPP变化的驱动贡献分析 |
5.4. 讨论 |
5.4.1. NPP变化中驱动因素的定量评估方法 |
5.4.2. 人类活动对草地NPP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
5.4.3. 气候变化对草地NPP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5.6. 参考文献 |
第6章 主要牧区草地植被时空格局及演变趋势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研究区概况 |
6.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3. 景观指数的计算 |
6.2.4. NPP估算模型及输入数据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草地面积动态变化的时空分析 |
6.3.2. 草地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分析 |
6.3.3. 草地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6.4. 讨论 |
6.4.1. 气候变化对草地景观格局和生产力变化的影响 |
6.4.2. 人为因素对草地覆盖面积和生产力的影响 |
6.4.3. 生态恢复措施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6.6. 参考文献 |
第7章 中国草地退化遥感监测及驱动力定量评估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研究区概况 |
7.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7.2.3. 草地覆盖度和NPP的模拟 |
7.2.4. 草地退化驱动因素定量评估方法的构建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2001-2010年中国草地NPP和覆盖度的空间分布 |
7.3.2. 中国草地退化现状的空间分布特征 |
7.3.3. 中国草地退化和改善的驱动力定量评估 |
7.3.4. 中国主要牧区草地退化和改善的定量评估 |
7.4. 讨论 |
7.4.1. 草地退化驱动因素定量评估方法的讨论 |
7.4.2. 气候年际变化对草地退化的影响 |
7.4.3. 生态恢复措施对草地退化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7.6. 参考文献 |
第8章 最后总结 |
8.1. 本研究的结论 |
8.2. 本研究的创新 |
8.3. 本研究的不足 |
8.4. 本研究的展望 |
附录 |
致谢 |
四、三江源大规模退牧还草(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公园体制内自然、人与权力的研究 ——以三江源杂多县昂赛乡为例[D]. 王妍.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2]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异地安置与适应[J]. 祁进玉,陈晓璐. 民族研究, 2020(04)
- [3]西北生态脆弱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生态修复研究[D]. 陈敏.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1)
- [4]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任妍妍.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1)
- [5]新时代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D]. 李忠鹏. 青海大学, 2019(04)
- [6]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青海实践研究[D]. 王升阳. 青海大学, 2019(04)
- [7]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问题研究[D]. 冯文华.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8]西藏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关系研究[D]. 吴言松.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9]三江源生态保护成效、问题与对策[J]. 单菁菁. 开发研究, 2015(05)
- [10]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周伟. 南京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