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感·流感·肺炎·非典(论文文献综述)
黄瑶[1](2021)在《基于呼吸道病毒感染监测探讨中医疫疠之邪》文中研究说明疠气,疫疠之气,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是中医病因学里重要组成部分。疠气作为中医温病病因的提出最早源自晋代葛洪(283-363)《肘后备急方》,后代医家也有所发挥,直至到十七世纪的明末时期,吴又可在《瘟疫论》里真正指出了疠气是脱离六淫邪气以外的另一种外感病因,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人眼所观测不到的细小致病性物质,它的存在和气候、地域、时节都密切相关,正是它的传播导致了疾病的流行,这比十九世纪西方提出的传染病学说早了足足200多年,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实属难得,古人为中医病因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至今仍有深刻的理论及重要实践价值,但是迄今为止,关于疠气引起的各种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是什么,流行本质是什么,相关研究少。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Acute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ARTI)是最常见的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常见为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肺炎等,疫气不同,其导致的疫病也不相同,一气一病,每一种疫疠之气所导致的疫病,都有别于其他疫病的临床特征和病变规律,搞清楚每一种疫疠之气的发病特点,分析其致病相关因素,探讨其病因病机,对于中医药在疫病的辨证治疗及“未病先防”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首次将中医疫病疠气研究与呼吸道病毒感染主动监测相结合,以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肺炎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切入点,从传染特点、发病时间、发病地域、病因属性、症状体征、体质因素与传变规律、康复与复发特点、病毒微观定量与西医辨病等8个方面探讨中医疫疠之邪,以期丰富、完善呼吸道病毒感染疫病的中医辨证体系,为中医药在呼吸道传染病防治防未病上提供有益的借鉴。为研究流感疠气的流行特点,本实验室依托国家流感网络实验室平台,开展流感样病例主动监测,随机抽检本地区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25059例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咽拭子标本,开展荧光PCR病原学检测、MDCK细胞病毒分离、分离毒株的HA基因序列进化分析及氨基酸位点分析,得出本地区甲型流感HA基因进化特点、氨基酸分子变异特点,结果显示本地区流感流行优势毒株多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每年优势毒株不尽相同;进化与变异分析显示,近几年分离到的新甲H1N1毒株以6B为主,只有两株为6C;H3N2以3C为主,2014年以后以3C.2a为主,同年分离的毒株序列并不完全在一个进化分支上,部分与疫苗株相隔较远;无论是新甲H1N1还是H3N2,在HA的抗原性及受体结合位点均出现了变异,提示病毒抗原性及毒性出现潜在变化。收集病例监测基本信息及同期气候、环境等资料,结合病原学监测数据,利用SPSS20.0建立数据库,发现流感疠气流行特点呈现明显的冬春季节性,与温度、相对湿度、空气质量PM10呈正相关,O3指数呈负相关。7-17岁学生为流感易感人群,主要症状以发热、咳嗽、恶寒、头痛为主,流感疠气病因属性为“风、寒、湿、热”。7-17岁学生,所处封闭教室环境,疠气易于聚集传播,是其易感原因。流感疠气流行受环境时节影响巨大,其主要病因为气温低,温差大,人体正气下降,寒邪入侵是主要诱因(H3N2兼有湿邪),此时疠气本身受环境的“寒”“风”“燥”及空气中可悬浮颗粒物PM10增多,造成疠气的活跃及传播范围变广,人体卫外功能下降,正气不足,易于感受外邪而发病。为研究病毒性肺炎疠气流行特点、病因属性、发病相关因素,本实验室于2017年1月-2020年7月开展常见呼吸道病毒病毒性肺炎主动监测,共随机抽检1109例住院肺炎病例咽拭子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五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核酸,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呼吸道腺病、副流感III型病毒、人肠道病毒。我们发现病毒性肺炎全年都有检出,女性比男性占比高,年龄为0-6岁孩童高发,流行季节为冬季,主要症状为以鼻塞、咳嗽、恶寒、乏力、憋喘为主,其病因属性为“风、寒、湿、热”。主要病原为流感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此类病毒正常情况下感染机体只会诱发普通上呼吸道症状,甚至不发病,其病因病机主要是因为机体本身正气不足,造成脏腑功能不足,外感疠气而发病,与疠气流行有一定关联,但不是主要原因。0-6岁幼儿为主要易感人群,正因为幼儿免疫力较低,体内正气不足,在幼托机构等聚集场所疠气聚集,容易交叉感染呼吸道病毒,易进展为肺炎。病毒性肺炎流行与PM2.5指数相关,病毒可以吸附在PM2.5颗粒,从而在空气中停留时间长,飘散距离远,而易于传播。为探讨本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疠气流行特点、病因属性、发病相关因素,我们于2020年1月21日-3月3日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主动监测筛查,共筛查8433份病例,发现37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其中23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4名为无症状感染者,横断面研究群体调查方法收集这37名感染者基本信息,实验室检测数据、临床症状、发病时间、出院时间、流行病史、血液指标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使用数字QuantStudioTM3D数字PCR芯片,建立一种更高灵敏度、准确度的新型冠状病毒数字PCR检测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本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主动追踪监测,与实时荧光PCR同步检测感染者的咽、肛、血液、尿液标本共计1190份,定位不同时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疠气藏身之处,及其排毒时间。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发病时间集中在:1月15日-2月11日,季节为冬季,节气为小寒、大寒、立春,六气为终之气与初之气,平均温度5.15±2.60℃,平均湿度80.7±8.59%,确诊病例中以轻型和普通型为主,重症仅为一例。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与咳嗽,占比均为91.3%,确诊病例湿邪症状身重肢倦,乏力胸闷的症状最多,占43.48%,37位感染者有7位在出院或隔离解除后又出现“复阳”乃至反复“复阳”特征,比例为18.92%,距发病99天,仍有病例咽拭子核酸检测为阳性,复阳反复次数最多达5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长期追踪检测结果显示,发病初期采集呼吸道标本,尽量采集下呼吸道标本;发病中后期及恢复期,采集呼吸道标本及肛拭子标本双份标本。血液标本和尿液标本不适合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监测采样标本类型。建立的数字PCR检测方法灵敏度、准确性均优于现时使用的荧光PCR核酸检测方法,可以与现时荧光PCR方法相结合,提高病毒检出率,明确荧光PCR结果不明确标本的判定,减少样本的采样次数。流感病毒与病毒性肺炎,都具有流行季节性,病因属性为“风、寒、湿、热”,易感人群为幼童、学生,二者的发病均与正气有关,但流感的发病与疠气流行程度相关更大,而病毒性肺炎发病受正气影响更大。新型冠状肺炎暴发于冬季,寒冷高湿节气暴发,全民易感,病机特点为湿性疠气,初络即入肺,湿性泛滥致疫毒郁肺,其发病与正气相关不大。但病毒间歇性排毒造成的“复阳”,从中医角度,可归属于“差后病复”,“除毒务尽”、“扶助正气”、“改善体质”三大原则可以有效防止该现象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疠气流行与温度、湿度、地域关系密切,病因属性以“湿、寒”为主,叶天士在《温热论》中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这是温病学的经典理论。湿邪主要伤脾胃,这是已有理论的共识,但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以寒湿为主,主要病位却在肺,疠气的性质虽以温热者居多,但也有属于寒性者,如寒疫病,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们提出“湿疫病”,值得进一步研究。本病的无症状感染者多见,确诊患者治愈后多次复阳,为疫情防范增加了难度,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疠气隐匿反复特点提高检测能力,时刻关注疠气之变化,从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入手,开展主动监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中西医结合治未病,方能有效防控疫情。
郭静[2](2020)在《益气解毒创新方药感毒清治疗普通感冒疗效及其免疫调控作用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研究目的1.1对目前已发表的中药治疗普通感冒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进行系统评价,更大范围内、更精确评估中药治疗普通感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研究提供循证医学证据。1.2目前开展的中医药治疗普通感冒RCTs的系统评价中存在样本量少,方法学质量较低,设计不甚合理等特点,并且多没有体现中医药作为复杂干预措施在治疗上遵循的独特理法方药体系。本研究旨在针对普通感冒的中医特点设计合理的中医药疗效验证试验。开展感毒清颗粒治疗普通感冒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评价感毒清颗粒治疗普通感冒的有效性与安全性。1.3感毒清颗粒作为中药复方,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协同作用的特点,其治疗普通感冒的作用机制仍不明晰。本研究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从分子水平探究感毒清治疗普通感冒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为下一步作用机制验证的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提供参考依据。2.研究方法2.1中药治疗普通感冒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系统检索以下7个中外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Sino Med、维普网、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纳入中药治疗普通感冒RCTs,设计资料提取表,由两人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遇到分歧与第三人讨论解决。文献质量评价参照Cochrane手册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数据分析采用Rev Man 5.3软件。使用I2检验异质性,若I2<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若I2≥50%,则用随机效应模型。对临床异质性低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定量综合,对无法定量综合的数据进行定性描述。主要结局指标包括5天的治愈率、症状的消失时间/消失率;次要结局指标包括普通感冒症状改善情况(症状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体温恢复情况,不良事件。发表偏倚使用SAS 7.8软件和Egger线性回归法进行检验。2.2感毒清颗粒治疗普通感冒(气虚邪犯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本研究以普通感冒(气虚邪犯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的研究设计,已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注册号Chi CTR-1900026714。本研究制定了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采用R软件产生区组随机序列,将120名符合条件的受试者以1:1的比例进行分组治疗,随机序列以不透光密封信封方式进行隐藏。两组分别接受感毒清与安慰剂治疗,疗程为5天。以普通感冒治疗后两组受试者所有症状消失率、症状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积分、不良事件为评价指标,评价感毒清治疗普通感冒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2.3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感毒清治疗普通感冒的作用机制研究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筛选感毒清的潜在活性化学物质,借助基因组注释(Genecards)数据库平台,预测和筛选普通感冒的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化学物质-疾病-作用靶点”网络图,借助String数据库平台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最后利用Bioconductor平台和R语言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初步探讨感毒清治疗普通感冒的分子作用机制。3.研究结果3.1中药治疗普通感冒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系统评价部分纳入中药对照安慰剂,中药对照抗病毒药、解热镇痛抗炎药、抗菌药或其联合治疗以及中药联合祛痰止痉药对照祛痰止痉药单独使用的RCTs共29项,4196名受试者。纳入的研究总体方法学质量不高,其中12项(41.4%,12/29)研究报告了随机序列的生成,仅4项(13.8%,4/29)研究报告了随机隐藏,仅4项(13.8%,4/29)研究实施了盲法,其中3项设置了研究者和受试者盲法,1项研究设置了受试者盲法。7项(24.1%,7/29)研究报告了脱落失访情况,除1项研究无脱落失访外,其他6项研究中仅有1项进行了意向性分析,所有纳入研究中仅有1项(3.4%,1/29)进行了前瞻性注册,其他28项研究中,有3项(10.7%,3/28)研究结果部分报告的结局与方法部分拟报告的结局不同。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对照,热感糖浆高剂量组显着提高治疗5天后发热(RR:0.05,95%CI:[0.00,0.97])、咽痛(RR:0.15,REM,95%CI:[0.04,0.61],I2=54%)、恶风(RR:0.11,FEM,95%CI:[0.02,0.62],I2=40%)、口渴(RR:0.27,FEM,95%CI:[0.13,0.59],I2=0%)症状的消失率,热感糖浆高剂量组疗效优于低剂量组;银翘解毒片高剂量组能缩短开始治疗到总体症状消失的时间(h)(MD:-9,39,95%CI:[-11.83,-6.95]),高剂量更明显;抗感冒处方能缩短解热时间(h)(MD:-13.84,95%CI:[-23.41,-4.27]),且起效更快(h)(MD:-9,96,95%CI:[-17.63,-2.29])。与利巴韦林对照,葛根汤颗粒能够缩短病程(h)(MD:-6.76,95%CI:[-8.91,-4.61])且起效更快(h)(MD:-1.20,95%CI:[-1.93,-0.47]);加味小柴胡汤能够显着缩短解热时间(h)(MD:-91.20,95%CI:[-95.73,-86.67])、流涕(h)(MD:-60.96,95%CI:[-65.59,-56.33])、咳嗽(h)(MD:-72.00,95%CI:[-77.52,-66.48])、鼻塞的症状持续时间(h)(MD:-91.92,95%CI:[-96.91,-86.93])。与利巴韦林联合罗红霉素对照,加味银翘散能够缩短发热持续时间(h)(MD:-8.10,95%CI:[-12.59,-3.61]),起效更快(h)(MD:-1.67,95%CI:[-2.61,-0.73])。与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对照,小儿感冒颗粒能减少咽痛持续时间(h)(MD:-7.20,95%CI:[-13.85,-0.55])和发热持续时间(h)(MD:-12.00,95%CI:[-19.20,-4.80]);感冒清热颗粒能减少发热(h)(MD:-9.19,FEM,95%CI:[-12.77,-5.61],I2=0%)、流涕(h)(MD:-26.18,REM,95%CI:[-44.02,-8.35],I2=94%)和咳嗽持续时间(h)(MD:-47.39,REM,95%CI:[-87.20,-7.59],I2=98%)。与利巴韦林联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对照,小儿感冒颗粒解热时间仍有优势(h)(MD:-8.09,FEM,95%CI:[-12.30,-3.88],I2=0%)。纳入的研究中有18项研究报告了安全性结局,结果均显示中药与西药相比无差异(62.1%,18/29)。使用Egger线性回归法检验显示不存在发表偏倚(t=0.08,P=0.937和t=1.57,P=0.1913)。3.2感毒清颗粒治疗普通感冒(气虚邪犯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1)基线情况:两组受试者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证候积分及证候频数等基线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症状缓解率:治疗5天后试验组总体症状缓解率为95%,对照组总体症状缓解率为72.41%,两组相比,试验组的总体症状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3天后普通感冒总体症状缓解率试验组为95%,对照组为62.07%,两组比较,治疗3天后试验组的总体症状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中医症状积分:治疗5天后试验组在改善普通感冒主要症状积分、次要症状积分及症状总积分方面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5天后各分症状结果显示,试验组在改善恶风寒、鼻塞、流涕、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咽痛、咳嗽、咳痰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P<0.05)。在发热、头痛、肢体酸痛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证候疗效:治疗5天后普通感冒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5%,对照组为65.5%,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5)安全性评价:此次研究中共有5例受试者出现不良事件,其中试验组2例,对照组共有3例。两组安全性评价分析,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26%,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着差异(P>0.05)。(6)免疫功能、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治疗5天后,试验组CD3+、CD4+、CD4+/CD8+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NK细胞激活率、CD3+、CD4+免疫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外周血细胞因子浓度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仅在抑制IL-12浓度变化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TNF-α、IL-6、IL-8指标浓度变化改善不明显(P>0.05)。试验组氧化应激指标SOD酶活性、GSH-PX、CAT含量均升高,而MDA含量下降,这种指标变化趋势均符合机体抗氧化过程。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改善SOD酶活性和CAT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3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感毒清治疗普通感冒的作用机制研究通过筛选最终获得感毒清有效的活性成分共22个,其中,黄芪的有效化合物活性成分为16个,川射干活性成分有6个。最终得到感毒清-普通感冒共同靶点138个,主要调控PGR、NOS2、PTGS1、PTGS2、ESR2等靶基因,核心靶点与免疫、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等相关。获得147个GO富集生物过程和149条相关信号通路,涉及AGE-RAGE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Fluid shear stress and atherosclerosis)、白介素-17信号通路(IL-17 signaling pathway)、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TNF signaling pathway)等。4.研究结论4.1中药治疗普通感冒在改善症状、缩短病程方面疗效确切,与西药单独或联合使用相比,中药在改善症状、缩短疗程方面更有优势。由于本研究纳入RCTs样本量较小,方法学质量较低,相关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RCTs验证。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纳入的临床试验多不能体现中医药在治疗普通感冒中遵循的独特理法方药体系这一特色,希望未来临床医生能针对中医特点设计更合理的中医药疗效验证试验。4.2感毒清具有改善普通感冒症状、缩短疾病病程、安全性较高的显着优势,是治疗普通感冒(气虚邪犯证)安全有效的中药复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尚缺乏相关指标能够论证感毒清治疗普通感冒的作用机制,需要更多临床及基础研究进行进一步探究,为未来开发新的治疗方案和药物进行知识储备。4.3感毒清具有抗炎、调节免疫、抗病毒复制、抗氧化等多重药效作用,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发挥网络药理的抗感作用。但由于其是中药复方,现有研究仍具有一定局限性,需要我们进一步从细胞和分子层面进行实验验证,从而为感毒清治疗普通感冒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支持。
陈梦琳[3](2020)在《鱼金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鱼金注射液是由鱼腥草和金银花提取物组成的中药制剂,疗效确切,临床常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关疾病的治疗。但关于鱼金注射液雾化吸入这一新途径的研究较少,故本课题通过动物实验研究鱼金注射液雾化吸入的解热、抗炎、镇咳、祛痰等药效学作用及其在体外对多种常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明确鱼金注射液体外抑菌活性及雾化吸入的药效学作用,为临床鱼金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体外抑菌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鱼金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ATCC29213及临床分离菌株、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ATCC25922及临床分离菌株、肺炎链球菌标准菌株ATCC49619及临床分离菌株、乙型溶血性链球菌A族标准株ATCC32204、铜绿假单胞菌标准株ATCC27853及临床分离菌株及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标准株ATCC700603及其临床分离株及黏液型等13株受试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2.药效学试验:(1)解热试验:采用15%干酵母皮下注射大鼠复制发热模型,观察鱼金注射液雾化吸入对发热大鼠体温、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以及下丘脑中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影响。(2)抗炎试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复制炎症模型,观察鱼金注射液雾化吸入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率。(3)镇咳试验: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模型,观察鱼金注射液雾化吸入对小鼠咳嗽次数及咳嗽潜伏期的影响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的影响。(4)祛痰试验:采用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泄法,观察鱼金注射液雾化吸入对酚红排泄量的影响。结果:1.鱼金注射液对部分可诱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对菌液浓度为104的铜绿假单胞菌标准株ATCC27853的MIC值为2.5 μg/ml;(2)对菌悬液浓度为104和105的肺炎链球菌标准株ATCC 49619及临床分离株的MIC 值分别为 0.039 μg/ml、0.15625 μg/ml、0.3125 μg/ml、1.25 μg/ml;(3)对菌悬液浓度为104和105的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标准株ATCC 32204的MIC 值分别为0.15625μg/ml、0.3125 μg/ml。2.鱼金注射液雾化吸入解热、抗炎、镇咳、祛痰等药效学实验研究显示:(1)鱼金注射液高剂量组雾化吸入对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有显着的解热作用;(2)鱼金注射液中剂量组雾化吸入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有显着的抑制作用。(3)鱼金注射液高、中剂量组可明显减少其咳嗽次数,且鱼金高剂量组能够延长浓氨水刺激所致小鼠咳嗽潜伏期,考虑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增加咳嗽小鼠血清IL-10含量的产生。结论:鱼金注射液在体外对部分可诱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具有抑制作用;雾化吸入具有解热、镇咳、抗炎等药效作用。
林莎[4](2016)在《701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现状及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调查、分析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基本情况、抗菌药物使用依据及抗菌药物应用等情况,了解该院抗菌药物使用的特点及不合理之处。为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和促进抗菌药物合理性使用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也为临床医生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月到6月间某二级甲等医院住院的被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病历资料,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职业、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所患基础性疾病、临床诊断、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入院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住院期间抗菌药物使用类别、药品名称、更换情况、给药途径及联合使用等数据,统计、分析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一步探讨其合理及不合理使用之处。数据使用Epidata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1.纳入研究资料共701例,平均年龄66.96±12.31岁,以大于等于60岁的老年人居多,占77.60%;就性别而言,男性占43.79%,女性56.21%;就职业而言,以农民为主,占77.60%;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以农村合作医疗为主,占77.18%。2.其中患有基础性疾病的共610例,占87.02%;感染类型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97.74%,其中最常见的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慢性支气管炎,分别占30.53%、23.81%和23.67%。3.抗菌药物使用依据中:82.31%患者做了影像学检查,100%患者送检了血细胞分析;18.69%患者送检了血清降钙素原检查;20.54%患者送检了痰液细菌培养,培养结果共检查致病菌31株,其中革兰染色阴性杆菌29株。4.701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9.00%,按药物种类来说,以头孢菌素类和头霉素类的使用频次较高,占32.60%和31.03%,其次为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占19.71%;按药品名称来说,以头孢米诺、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替唑钠和头孢吡肟的使用频次较高,分别为29.9%、18.3%、17.1%和14.2%。5.患者住院期间以使用一种抗菌药物为主,占69.88%;中途更换抗菌药物共215次,其中使用一天更换的有10次,使用两天更换的有28次,使用3天更换的有25次,分别占4.65%,13.02%和11.63%,其余更换时间大于三天,占70.79%。6.抗菌药物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占95.60%,口服给药仅占4.40%。7.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以二联为主,占总抗菌药物使用的6.34%,无三联及以上联用药情况。结论:1.701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多伴有基础性疾病;以农民为主,其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以农村合作医疗为主。2.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常见的疾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慢性支气管炎。3.临床医生使用抗菌药物依据主要为患者的血细胞分析及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快速血清学检测(CRP和PCT)和病原学检查较少。4.抗菌药物使用以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和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等β-内酰胺类为主,其中又以头孢米诺、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替唑钠和头孢吡肟的使用率较高。5.抗菌药物使用以单用为主,联合用药较少,而且均为两联用药,无三联及以上联合用药。6.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具体表现为: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个别抗菌药物使用过于集中,静脉注射给药比率过大,个别抗菌药物更换过频,作用机制或抗菌谱相似的抗菌药物联用等现象。
曾琳[5](2016)在《抗感退热合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风热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由文献综述与临床研究两部分组成。中医综述主要阐述了有关感冒的理论基础、辨证论治、现代中医药研究进展等方面;西医综述主要概述了现代医学关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基本认识、诊断检测运用、治疗及药物研究等内容。临床研究部分通过收集与观察我院发热门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风热证)临床病例,评价抗感退热合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风热证)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研究目的:抗感退热合剂是我科发热门诊团队借鉴全国名老中医高仲山先生经验方及现代中医药研究成果拟定而成,本方具有退热解表,利咽止咳等功效,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风热证)中取得了较好疗效。本研究将进一步评估抗感退热合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风热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该药临床推广提供可靠依据。研究方法:从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中,收集符合纳入条件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风热证)病例42例。研究采用安慰剂平行对照法,随机分为3组,即低剂量组14例,每次口服30mL(抗感退热合剂20mL十模拟剂lOmL),每日4次,服用5天;高剂量组14例,每次口服30mL(抗感退热合剂30mL),每日4次,服用5天;对照组14例,每次口服30mL(模拟剂30mmL),每日4次,服用5天。观察治疗后三组的疾病疗效、证候疗效、主要症状疗效、体温起效时间、检查结果变化情况等相关内容,对抗感退热合剂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估分析。研究结果:本次研究筛选出符合纳入条件病例42例(脱落1例),实际病例41例。研究病例包含女性23例,男性18例,平均年龄为42.17±11.958岁,体温范围在37.3℃-38.5℃之间,平均病程为18.78±5.561小时。①治疗3天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方面,低剂量组总有效率为92.3%;高剂量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9%;疾病疗效方面,低剂量组总有效率76.9%;高剂量组总有效率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三组及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症状改善方面,三组及两组间的症状总分、单项症状积分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低剂量组在发热、咽痛、头痛、恶风、流涕、口渴方面有缓解(P<0.05);高剂量组在发热、咽痛、恶风、咳嗽、口渴方面有缓解(P<0.05);对照组除汗出、鼻塞症状外均有所缓解。三组在发热、咽痛、恶风、口渴4项症状中均有改善(P<0.05),而汗出、鼻塞这两项症状三组改善均不明显。②治疗5天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为100%,组间比较其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症状改善方面,三组间及两组的症状总分、单项症状积分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除汗出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三组在咽痛、头痛、恶风、流涕、咳嗽、鼻塞、口渴等症状均有改善(P<0.05)。疗程结束时,各项症状积分值均较治疗前呈明显下降趋势。症状消失率方面,三组的发热症状消失率均为100%;三组的咳嗽症状消失率最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对照组的咳嗽消失率依次为46.2%,50%,50%。③退热起效时间组间的退热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未能体现研究药物的快速退热作用。④药物安全性疗程结束时,辅助检查结果(WBC#、NEUT%、LYM%、ALT、AST、Crea、Urea、ECG等)基本处于正常范围内;经检验,治疗前后三组的辅助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中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说明抗感退热合剂安全性良好。结论:研究表明抗感退热合剂安全性良好。考虑受研究样本量少、采集病例时间较集中等因素影响,本次研究未能较好地体现抗感退热合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风热证)的优势,今后将采取扩大样本含量、延长病例采集时间等途径完善研究。
贾孟琪[6](2016)在《玉屏风复方活性物质基础及抗炎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玉屏风复方源于元代朱丹溪的《丹溪心法》,由黄芪、白术、防风3味药组成,方中用药较少、药味间作用明确,是中医扶正固本的经典方剂。大量研究证明玉屏风汤剂在抗炎症、提高免疫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是目前对于玉屏风汤剂还存在争议,药效物质不清晰,仅仅对药理作用及机制有初步认知。因此,在依赖飞速发展的药学、分析化学等技术的基础上,本研究以玉屏风复方为研究对象,利用二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平台,借鉴代谢组学研究思路,研究大鼠口服给药后的入血成分体内整体药动学特征及其代谢模式,并探究其作用于巨噬细胞类二十烷酸相关代谢通路的影响,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探讨提供新的方法及思路。本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1)搭建亲水色谱/反相二维液相色谱与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分析方法平台,初步鉴定及分析玉屏风汤剂黄芪药材中化学成分17种,白术药材中7种成分,防风类药材12种化合物,针对其主要成分进行质谱碎片裂解规律研究,为玉屏风复方活性物质基础的阐述提供科学依据。(2)建立了大鼠灌胃玉屏风汤剂主要成分混合标品后血浆样品中的超高压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检测方法,成功应用于大鼠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考察了黄芪甲苷、白术内酯II、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升麻素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黄素、亥茅酚苷等七种玉屏风复方主要成分入血后血药浓度-经时变化过程,并根据药动曲线下积分面积,自定义权重系数,进行多组分整合药代动力研究,对复方整体药物代谢作用进行解释。(3)以炎症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建立UPLC-3Q-MS细胞中类二十烷酸代谢物提取及检测平台,通过多维统计分析方法,探索玉屏风主要成分加药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代谢差异,证实黄芪药材中不同浓度的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防风药材中亥茅酚苷,均对炎症巨噬细胞类二十烷酸代谢有显着影响。推测HQ、MR、HM通过影响M细胞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中环氧酶及脂氧合酶表达,促使PEG2及LTB4下调,发挥抗炎作用。
蒋艳峰[7](2015)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气象诱因及预测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定量分析北京主要气象要素对上呼吸道感染急诊日就诊人数的影响;(2)对上呼吸道感染急诊就诊情况进行预测预报研究,为预防天气变化引起疾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2年北京市海淀区某3家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4年上呼吸道感染急诊逐日就诊患者数据和同期北京市气象、大气污染物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拟合主要气象要素对上呼吸道感染急诊日就诊人数影响的暴露-反应关系。分别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多元逐步回归、BP神经网络模型和决策树4种模型方法对上呼吸道感染急诊日就诊人数等级按比例划分、等宽分箱及等深分箱法,分全人群、脆弱性人群和青壮年人群进行预测预报研究。结果:(1)2009-2012年北京市3家医院上呼吸道感染急诊日就诊人数以年为单位呈类似于“U"字形的周期性变化,就诊人数与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量、平均风速等气象要素呈负相关,.与气压、SO2、NO2浓度呈正相关(P<0.01)。(2)日均气温与上呼吸道感染日急诊就诊人数暴露-反应关系均呈近似U型分布,日均气温分别为18.1℃、7.1℃和20.0℃时全人群、脆弱性人群和青壮年人群上呼吸道感染急诊日就诊人数最少。滞后4天的日均气温(tlag4)对上呼吸道感染急诊日就诊人数影响最大,RR为1.0053(95%CI:1.0043-1.0063);滞后4天的气压(plag4)对上呼吸道感染急诊日就诊人数影响最大,RR为1.0037(95%CI:1.0029~1.0045);随着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的变化,上呼吸道感染急诊日就诊人数的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1.0007(95%CI:1.0003-1.0011)和1.0113(95%CI:1.0050~1.0177)。平均气压、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对上呼吸道感染急诊日就诊人数影响的阈值分别为:1019.5hpa、41%和3.9m/s。(3)四种预测模型均以等宽分箱法对三组人群(全人群、脆弱性人群、青壮年人群)上呼吸道感染急诊日就诊人数等级预测效果最好,广义相加模型预测准确率分别为84.50%、83.40%和89.42%;多元逐步回归预测准确率分别为71.16%、78.65%和为69.66%;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准确率分别为74.66%、63.70%和80.14%;决策树预测准确率分别为78.58%、66.05%和85.22%。结论:(1)上呼吸道感染急诊日就诊人数与气象环境要素变化有关,并存在一定的滞后影响,低温、干燥、大风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日急诊就诊人数增加,气象要素可以作为上呼吸道感染的动态诱因进行预防。(2)单从模型预测准确率考虑,4种模型中以去除其他的混杂效应影响的广义相加模型对疾病的预测准确率最高,模型方法的比较需扩充数据后进一步验证研究。
吴翔[8](2014)在《海口地区小儿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对海南省中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的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检测9种病原体抗体并进行结果分析,探讨海口地区小儿呼吸道患者9种病原体的流行分布情况,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不同季节病原体的检出情况,为海口地区小儿呼吸道疾病预防策略制定、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病原学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海南省中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1144例,按照小儿的年龄分期标准,分为4个年龄组。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同时对9种病原体行血清IgM抗体联合检测及分析研究,这9种病原体分别为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m),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NFA)和乙型流感病毒(INFB),副流感病毒(PIVs)。结果:1.1144例患者血清样本中,检出IgM抗体阳性536例,阳性率为46.85%。单项感染339例,阳性率为29.63%。2.单项感染排前三位的分别是MP,阳性率为22.5%(258/1144)、INFB,阳性率为4.11%(47/1144)、LP阳性率为2.27%(26/1144)。混合感染197例,以MP+INFB感染为主,占10.23%(117/1144):其次为LP+MP混合感染,阳性率为2.62%(30/1144);第三位是LP+MP+INFB混合感染,阳性率为1.92%(22/1144);其阳性率和构成比均不同(P<0.05)。3.4个年龄组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学龄前期组感染阳性率高,为73.06%(198/270),其次为幼儿组,阳性率为63.00%(126/200),第三位为婴儿后期组,阳性率为48.93%(183/374),各组阳性率及构成比均不相同(P<0.05)。4.1144个病例中,检出536例病原体抗体呈阳性反应,其中男性326例,阳性率为41.85%,构成比为0.61;女性210例,阳性率为57.53%,男性和女性感染的阳性率和构成比均不同(P<0.05)。在男性混合感染中,阳性率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MP+INFB(阳性率为7.96%)、LP+MP(阳性率为2.70%)和LP+MP+INFB(1.41%)。在女性混合感染中,阳性率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MP+INFB(阳性率为15.07%)、LP+MP+INFB(阳性率为3.01%)和LP+MP(阳性率为2.47%),三种组合的病原体间感染阳性率及构成比均各不同(P<0.05),同种病原体在不同性别中感染阳性率各不同(P<0.05)。5.四个季节中,夏季感染阳性率高达51.84%,构成比为0.32;秋季为50.16%,春季为48.34,冬季为31.16%。经卡方检验,与冬季相比,其他三个季节阳性率和构成比均显着上升(P<0.05),而夏季与秋季间阳性率与构成比均无显着差异(P>0.05)。在春季,9种病原体感染阳性率前三位分别为MP、MP+INFB、MP+LP。在夏季,9种病原体感染阳性率前三位分别为MP、MP+INFB、INFB。在秋季,9种病原体感染阳性率前三位分别为MP、MP+INFB、INFB。在冬季,9种病原体感染阳性率前三位分别为MP、LP、INFB。选择感染阳性率较高的4种感染类型,分别为MP、LP、INFB、MP+INFB,分析其在各季节中阳性率差异。MP感染的阳性率在夏季显着上升(P<0.05),LP感染的阳性率在冬季显着上升(P<0.05),INFB感染的阳性率在秋季显着上升(P<0.05),MP+INFB感染的阳性率在秋季显着上升(P<0.05)。结论:1.海口地区9种小儿呼吸道病原体,单项感染以肺炎支原体感染为常见,混合感染以肺炎支原体合并乙型流感病毒感染为主,单项感染多于混合感染。2.9种小儿呼吸道病原体感染在不同年龄段的阳性率有显着不同,学龄前期组最高,婴儿前期组最低。3.男性和女性感染的阳性率和构成比均不同。4.9种小儿呼吸道病原体流行还与季节有关。5.该研究为海口地区预防策略制定、临床诊断、合理用药提供病原学实验室依据。
张艳红[9](2013)在《从免疫应答、氧化损伤及中药干预机理探讨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温病证型特点》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温病是外感疾病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疾病,根据感邪的性质分为温热类温病和湿热类温病,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贯穿整个辨证论治纲领。温病学理论则专门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治方法,现代中医多将温病学术应用于指导临床上急性传染病、急性感染性疾病等治疗,如流行性感冒、登革热、乙型脑炎,逐步形成了一套针对急性外感热病的诊疗方法。岭南地区特别是珠三角一带,经济繁荣,人口稠密,对外交往密切,容易形成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滋生和繁殖的温床,在日常接触中也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疾病传播流行,故在广东、东南沿海等地是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高发区。岭南温病就是近代医家在辨治无数病毒感染性疾病后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结合地域性特点而形成的理论学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世界及广东也是发病率最高的呼吸系统疾病,数据显示8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起,临床上可表现为鼻炎、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等局部症状及发热、恶寒、头痛、口渴、心烦、倦怠乏力、脘痞纳呆、恶心呕吐、便溏等程度不同的全身症状,根据病毒种类的不同和机体免疫力不同,病情的轻重有个体差异。由于病毒侵袭人体后除直接损害局部呼吸道粘膜外,还启动一系列免疫病理损伤,目前西医对上感的治疗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或加抗生素辅助抗菌治疗,这种较被动且可能导致菌群失调而加重病情的方法具有局限性。中医药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在历史上显示出特有的优势,现代药理学已证明中药可以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对致病微生物、对人体功能系统均起作用,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医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然而在不同地区,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种类、流行季节、流行规模及临床症状可能有差异。众多医家认为,岭南地处亚热带,属海洋季风气候,终年温暖炎热、多雨潮湿,沿海居住人群贪凉喜冷、嗜食鱼鲜,肥脂厚腻,容易酿成湿热体质,岭南温病就是根据这种地理、气候、环境、体质特点,认识到广东地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多热”、“多湿”,可按照温热病、湿热病辨治。对于温热证、湿热证的现代研究表明,其病因与病毒、细菌等感染有关,其证候实质及致病机理均与炎症、内毒素血症、血液流变学改变、免疫失衡、细胞因子分泌紊乱、氧化应激损伤、自由基增多、微量元素变化、水液代谢及细胞代谢障碍等多因素作用密切相关,与多数病毒感染性疾病发病机制相似,而用清热、祛湿类方剂治疗能起到直接抑制、杀灭病原体,双向调节机体免疫,调动器官组织抗病能力的作用。关于以上结论的文献、临床、实验研究为临床上辨治各种病毒性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如常见报道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肺炎、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乙型脑炎等中医药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故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综合其发病地区及临床表现特征,可按照温热病、湿热病的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纲领论治。本研究是在已有的岭南温病理论临床经验及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三因制宜,结合现代医学知识手段的思路,探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温病证型特点。目的选取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证候分型、病原学、发病机理、中药治疗机理、疗效评价为切入点展开临床研究,通过观察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辨证属外感湿热证、温热证患者的咽拭子病毒抗原种类、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NK%活性,细胞因子IL-2、IL-12、IFN-α水平,氧化反应指标SOD、GSH-Px、MDA、NO水平等指标的变化,以及用清热祛湿法、清热透邪法方剂治疗后各指标的变化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探讨岭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温病不同证型的证候实质和发病机制的病理物质基础,并阐释药物作用机理。方法选取2007年7月-2010年8月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省中医院门诊、急诊的确诊为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作为病例组共285例,经辨证分为外感湿热证组175例及外感温热证组110例,其中外感湿热证组随机分为湿热治疗组(IA)114例、湿热对照组(IB)61例,外感温热证组随机分为温热治疗组(IIA)57例及温热对照组(IIB)53例。另外选取同期广东长住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他们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S+%、CD4+/CD8+及NK%活性,细胞因子IL-2、IL-12、IFN-α水平,氧化反应指标SOD、GSH-Px.MDA、NO水平,病例组在入组时取咽拭子检测呼吸道病毒抗原,比较湿热组、温热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健康人在上述指标的差异,并且湿热治疗组给予蒿芩清胆合剂干预,湿热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干预,温热治疗组给予麻杏石甘合剂干预,温热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干预,治疗时间为3日,第4天复诊用同样的方法复查上述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激活率,细胞因子,氧化反应指标水平。比较治疗前后及组间退热时间,中医证候、西医症状前后变化情况,有效率,安全性,外周血各指标的变化及与证候轻重的相关性,分析病原学特点,观察清热祛湿类、清热透邪类方药的干预作用,比较湿热证、温热证的证型特点。结果1.病原学特点:①285例患者中呼吸道病毒总阳性率为21.75%,温热组的病毒阳性率(33.64%)高于湿热组(14.29%)(P<O.05);②五种病毒的阳性率以流感病毒最高,并以其中的普通甲型流感病毒(FluA)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H1N1)的阳性率最高;③五种病毒阳性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FluA> H1N1> ADV> FluB> RSV;④五种病毒在两组之间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2.退热时间:①湿热治疗组的平均退热时间显着少于对照组(P<0.01),温热治疗组的平均退热时间少于对照组(P<O.05);②同样用利巴韦林治疗的湿热对照组和温热对照组在退热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3.中医证候、西医症状改善情况:①各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西医症状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②对于中医证候、西医症状评分的下降量方面,湿热、温热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O.05),但两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总有效率:湿热治疗组的疾病、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温热治疗组与对照组、利巴韦林两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5.安全性及不良反应:①以血分析及肝肾功能作为安全性评价指标,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均在正常范围内;②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淋巴细胞百分数均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均明显下降(P<0.01);③服药观察期间,治疗组有3例和对照组有2例发生恶心或胃脘部不适等,未经特殊处理,均自行缓解,未见其他与服药有关之不良反应发生。6.免疫功能指标: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湿热组和温热组CD3+%、CD4+%水平均下降(P<0.05),CD8+%、CD4+/CD8+显着下降(P<0.01),NK%水平则无明显变化(P>O.05),而两组相比在各免疫指标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O.05);②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各组T细胞亚群比例均有不同程度升高,NK%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湿热治疗组CD3+%升高,CD4+%、CD4+/CD8+显着升高,NK%下降,湿热对照组CD3+%、CD4+%升高,温热治疗组CD3+%、CD4+%升高,NK%显着下降,温热对照组NK%下降(P<0.05,P<0.01);③较治疗前,湿热对照组CD3+%、CD4+%升高,NK%无变化,温热对照组NK%下降,T细胞比例无变化(P<O.05,P>0.05);④对于各指标的调节量比较,湿热两组、温热两组、利巴韦林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7.细胞因子指标: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湿热组和温热组IL-2显着下降、IFN-α显着升高(P<O.01),IL-12轻度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相比无差异(P>0.05);②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湿热治疗组和对照组IL-2、IFN-α有所升高,IL-12有所下降,温热治疗组和对照组IL-2有所下降,但温热治疗组IL-12有所下降、IFN-α有所升高,温热对照组则相反,而这种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O.05);③较治疗前,利巴韦林治疗后湿热对照组IL-2、IFN-α有所升高,IL-12有所下降,而温热对照组则相反,但这种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8.氧化反应指标: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湿热组与温热组SOD均显着下降,GSH-Px均下降,但两组无差异,MDA两组均升高,并以湿热组升高显着(P<0.01,P<O.05),比温热组处于显着更高水平(P<O.01),两组NO轻度低于正常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只有湿热治疗组GSH-Px升高、MDA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氧化指标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对于各指标前后变化多少的比较分析,湿热两组均能升高GSH-Px、降低MDA,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O.05),另外治疗组能升高SOD、N0,而对照组则相反,但这种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温热两组均使SOD升高,GSH-Px、MDA、NO下降,但治疗组升高SOD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降低NO比治疗组明显(P<O.01);⑤较治疗前,利巴韦林治疗后湿热、温热对照组MDA、NO均有所下降,但湿热对照组SOD有所下降、GSH-Px有所上升,而温热对照组则相反,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证候相关性研究:①IL-2在治疗后与湿热证候轻重在低评分范围内负相关(r=-0.41,P<O.05),与温热证候轻重不相关;②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因子IL-12、IFN-α,氧化酶SOD、GSH-Px,自由基MDA、NO等指标在治疗前后均与湿热证、温热证证候轻重不相关(P>0.05)。结论1.岭南地区常见成人上呼吸道病毒为流感病毒与腺病毒,其中普通甲型流感病毒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阳性率最高,可能与2009年甲型H1N1流感爆发后引起流行有关,温热证的患者病毒检出率高于湿热证者,但两组的病毒种类无差异,提示呼吸道病毒可能是一种“热邪”、“毒邪”2.退热时间比较:蒿芩清胆汤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湿热证平均退热时间短于利巴韦林,麻杏石甘汤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温热证平均退热时间短于利巴韦林,提示中药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性疾病有优势。而湿热证与温热证的退热时间无差异,说明温热证的特点虽是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湿热证的特点虽是湿遏热伏,热蒸湿动,缠绵难愈,但不能以热势的差别、体温的高低来衡量二证的区别,湿热证中也可以有热重于湿,发生从阳化热的转归。3.改善症状比较:蒿芩清胆汤、麻杏石甘汤、利巴韦林均有效改善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症状,并且蒿芩清胆汤、麻杏石甘汤优于利巴韦林,利巴韦林对于湿热证及温热证的症状改善方面无差异。4.总有效率比较:蒿芩清胆汤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湿热证的总有效率高于利巴韦林,麻杏石甘汤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温热证的总有效率与利巴韦林相当,利巴韦林治疗湿热证与温热证的总有效率无区别。5.安全性评价:蒿芩清胆汤、麻杏石甘汤、利巴韦林三种药物安全性较好。6.免疫功能变化: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湿热证与温热证均有免疫功能紊乱,而两种证型无差别,表现为CD3+%、CD4+%水平均下降,CD8+%、CD4+/CD8+显着下降,表明是以CD4+%下降为主,才导致总体CD3+%下降,CD4+/CD8+下降,与既往临床报道结果基本一致。湿热与温热的证候特点可能导致湿热证与温热证有不同免疫应答类型。蒿芩清胆汤及麻杏石甘汤有调节免疫作用,但这种免疫调节作用跟量化无关,不能以增强免疫或抑制免疫而论中药的作用机理,而是双向调节使免疫应答功能达到平衡。7.细胞因子变化: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属湿热证、温热证患者较正常IL-2水平下降,IFN-α水平升高,存在免疫失衡,这种变化在两种证型之间是普遍的,不是特异的,说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者Th1/Th2平衡失调,呈现Th2优势。在复查的指标中,湿热证与温热证IL-2的变化方向可能不同,提示湿热证与温热证病理变化的实质及传变规律区别,可能体现在细胞因子变化的种类上。蒿芩清胆汤、麻杏石甘汤及利巴韦林对细胞因子水平均无明显影响。8.氧化指标变化: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湿热证和温热证均存在氧化损伤,说明两者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血中自由基水平升高,且两种证型中以湿热证的自由基损伤更显着,可能反映了湿热证的病因是同时感受湿、热二邪。蒿芩清胆汤有确切抗氧化,纠正自由基失衡的作用,这方面比利巴韦林有优势,而麻杏石甘汤及利巴韦林均未见明显抗氧化效应,但麻杏石甘汤可能对机体重新建立抗氧化机制作用优于利巴韦林。在复查的指标中,湿热证与温热证MDA、NO均有所下降,但湿热证SOD有所下降、GSH-Px有所上升,而温热证则相反,这种氧化酶活性和自由基水平变化的方向差异,可能反映了湿热证与温热证的病情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不同。9.初步可认为病毒感染、中医辨证属湿热证时,外周血细胞因子IL-2活性降低,但至于是否与证候轻重负相关需进一步验证。而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激活率,其余细胞因子,氧化反应等指标均与湿热证、温热证证候轻重无关,其变化只反映病理状态,而不反应病情轻重。
薛燕星[10](2012)在《基于信息挖掘技术的蒲辅周外感热病辨治规律及传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依托于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名老中医临床诊疗信息采集及经验挖掘研究”(课题编号:D08050703020803)两个子课题“蒲辅周学术流派研究—高辉远、薛伯寿教授学术思想及其传承研究”、“薛伯寿教授临床诊疗信息采集及经验挖掘研究”。目的:1.从理论上梳理并总结蒲辅周治疗外感热病医疗经验。2.研究蒲氏对其弟子高辉远、薛伯寿外感热病经验传承内容及模式。3.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探索以“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方法进行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整理的可行性及有效的技术、模式,分析展示传承蒲氏学派外感热病诊疗特色。方法:1.通过系统检索查阅蒲氏学派的相关论文、论着及其它有关治疗外感热病的文献,从理论上研究总结蒲辅周、高辉远、薛伯寿治疗外感热病学术思想及传承发挥特色。2.本课题运用名老中医临床诊疗信息采集系统结构化录入蒲辅周、高辉远、薛伯寿临床医案,建立及充实三者的结构化数据库。以数据为基础,以疾病为模块,采用聚类分析、关联规则以及复杂网络模型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从理、法、方、药四方面分析研究蒲氏学派外感热病治疗经验的临床核心要素,并将结果采用深度访谈提高符合准确性。3.根据数据挖掘结果、访谈内容,结合相关文献,旨在探索总结蒲氏学派治疗外感热病的辩证思维方法与学术思想,同时探索“人机结合,以人为本”的方法是否适用于老中医经验研究。结果:1.根据对蒲氏学派相关文献的研究总结蒲辅周治疗外感热病的学术经验概要为:寒温融合,贵在辨证论治;重视表里三焦气机的宣畅;祛邪不忘顾本,尤重固扶脾胃;重视对温疫学说的研究和应用;重视岁气及季节气候对外感热病性质的影响;拟定中医治疗乙脑等急性热病的治疗大法。总结高辉远治疗外感热病的特色为:圆机活法,善识兼夹;切勿见热清热,滥施苦寒;温热伤阴耗气,防护其虚;发热证的辨证立法与用药;高辉远对肺系疾病有效方药的挖掘。2.录入蒲老临床诊疗病例122例,总诊次371次;高老临床诊疗病例56例,总诊次116次,建立蒲辅周、高辉远临床诊疗信息数据库;前期研究—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基于信息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研究”(项目编号:H020920010590)中通过名老中医临床诊疗信息采集系统进行了结构化录入导师临床诊疗病例共408例,1173诊次,此次研究新增采集录入301例,共计709例、1904诊次,进一步充实薛伯寿临床诊疗信息数据库。采用多种分析与展示方法,可实现对三位名老中医辨证、辨病、辨症、选方、用药等方面经验的分析挖掘及比较研究;筛选治疗外感热病医案,对三者治疗外感热病分别从症状、中西医诊断、证候、治法、方剂、药物等进行总体数据分析及结果展示并解析其理,重点处加入导师按语,具有启迪性。3.根据数据挖掘分析及运用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最终对导师治疗外感热病的学术医疗经验进行了理论联系临床的客观概括总结。全文贯穿一代宗师蒲老善治外感热病学术治疗经验的再传承:导师亲身体会诊治外感热病是铸就高水平临床人才的关键;治疗外感热病要领悟《内经》六淫、疫疠内涵本意,五运六气、四时节气与外感热病发生密切相关,要精研《伤寒论》深得其奥秘,要研究温病、温疫代表着作。若能融合贯通,从中必有自己继承发展,方可提高疗效。处理好邪正关系注意兼挟;掌握标本关系而顾护胃气;明白患者体质有异等,都是从不同方面论述如何可提高临床疗效。概括总结导师治疗外感热病领悟要点为:尊经典;知时节;融寒温;明邪正;重宣透;辨兼挟;尊标本;护胃气;察体质;恒动变化,重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分阶段,重立法,选方药。结论:1.蒲氏学派治疗外感热病经验最为可贵,急待于系统整理、研究。既往研究整理蒲氏学派相关学术经验均以传统的医案、文献等形式为主,此次研究在导师薛伯寿指导下,与时俱进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加强蒲氏及弟子治疗外感热病经验的整理挖掘研究,从方法手段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科研能力,能客观的,从更深、更广的层次上揭示他们诊治外感热病个性化的及综合的临床思维模式、诊疗规律和经验,并进行可视化展示,促进蒲氏学派学术经验之再传承。2.通过数据挖掘结果展示分析蒲氏学派传承辨证论治的共性规律:继承蒲老讲究辨证论治灵活性,取用复方加减均融会贯通“伤寒”、“温病”、“温疫”来治疗外感热病;并分析导师传承、发挥蒲氏学术医疗经验,总结其和解分消兼融,双解外感热病及临床运用小柴胡汤、活用升降散的宝贵经验,对拓宽治疗外感热病的思路,提高临床疗效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3.通过多种挖掘方法的综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得到了导师的认可,从而亦验证了“人机结合、以人为本”的方法进行名老中医经验继承整理研究、分析与挖掘的可运用及发展性。
二、上感·流感·肺炎·非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感·流感·肺炎·非典(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呼吸道病毒感染监测探讨中医疫疠之邪(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基于流感主动监测探讨中医疫疠之邪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本来源 |
1.2 资料收集及诊断标准 |
1.3 实验室检测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 |
2.1 监测采样情况 |
2.2 病原学监测 |
2.3 流感病例症状及病因属性 |
2.4 流感疠气流行因素调查 |
3. 分析与讨论 |
3.1 流感流行人群分布 |
3.2 流感症状及病因属性分布 |
3.3 流感疠气流行型别及进化变异 |
3.4 流感疠气四季分布 |
3.5 流感疠气节气分布 |
3.6 流感疠气六气分布 |
3.7 流感疠气与气象、空气质量因素相关性 |
3.8 流感疠气流行病因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病毒性肺炎主动监测探讨中医疫疠之邪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本来源 |
1.2 资料收集 |
1.3 咽拭子采样 |
1.4 实验室检测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 |
2.1 监测采样情况 |
2.2 病原检测结果 |
2.3 病毒性肺炎流行人群分布 |
2.4 病毒性肺炎临床症状统计及病因属性 |
2.5 病毒性肺炎疠气流行因素调查 |
3. 讨论 |
3.1 病毒性肺炎流行人群分布 |
3.2 病毒性肺炎症状及病因属性分布 |
3.3 病毒性肺炎疠气四季分布 |
3.4 病毒性肺炎疠气节气的分布 |
3.5 病毒性肺炎疠气六气分布 |
3.6 病毒性肺炎疠气与气象、空气质量因素相关性 |
3.7 病毒性肺炎流行病因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新型冠状肺炎主动监测及3D数字PCR方法探讨中医疫疠之邪 |
一 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动监测探讨中医疫疠之邪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例筛查 |
1.2 标本采集 |
1.3 实验室检测 |
1.4 资料收集 |
2. 结果 |
2.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监测情况 |
2.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特点 |
2.3 实验室检测及治疗 |
3. 讨论 |
4. 小结 |
二 基于3D数字PCR技术探讨新型冠状肺炎疫疠之邪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样本来源 |
1.3 建立新型冠状病毒3D数字PCR检测方法 |
1.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追踪监测 |
2. 结果 |
2.1 3DPCR反应条件的确定 |
2.2 3D数字PCR准确性及灵敏度试验 |
2.3 3D数字PCR重复性试验 |
2.4 3D数字PCR特异性试验 |
2.5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追踪监测结果 |
2.6 不同病程阶段,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不同样本类型核酸阳性检出率 |
2.7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复阳”比例 |
3. 讨论 |
3.1 新型冠状病毒3D数字PCR检测方法建立 |
3.2 新型冠状病毒在不同类型生物标本中的分布特点 |
3.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复阳”现象之探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文献综述 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2)益气解毒创新方药感毒清治疗普通感冒疗效及其免疫调控作用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中药口服治疗普通感冒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
1.背景 |
2.目的 |
3.资料与方法 |
3.1.文献检索策略 |
3.2.文献纳入标准 |
3.2.1.研究类型 |
3.2.2.研究对象 |
3.2.3.干预措施/对照措施 |
3.2.4.结局指标 |
3.3.文献排除标准 |
3.4.研究筛选和数据提取 |
3.5.方法学质量评估 |
3.6.数据分析 |
4.结果 |
4.1 检索流程和结果 |
4.2 纳入研究的特征 |
4.2.1.患者特征 |
4.2.2.干预措施 |
4.2.3.疗程及随访 |
4.3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
4.4 疗效评价 |
4.4.1 中药vs.安慰剂 |
4.4.2 中药vs.抗病毒药 |
4.4.3 中药vs.抗病毒药+抗菌药 |
4.4.4 中药vs.解热镇痛抗炎药 |
4.4.5 中药vs.抗菌药 |
4.4.6 中药vs.解热镇痛抗炎药+抗病毒药 |
4.4.7 中药+化痰解痉药vs.化痰解痉药 |
4.4.8 中药vs.解热镇痛抗炎药+抗菌药 |
4.5 发表偏倚 |
5.讨论 |
5.1 疗效和安全性 |
5.2 方法学质量 |
5.3 本研究的优势与局限 |
6.结论 |
第二部分 感毒清颗粒治疗普通感冒(气虚邪犯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 |
1.2.1 诊断标准 |
1.2.2 纳入标准 |
1.2.3 排除标准 |
1.2.4 中止标准 |
2.研究设计 |
2.1 总体设计 |
2.2 样本量的选择 |
2.3 随机方法 |
2.4 盲法设定及实施 |
3.治疗方法 |
3.1 观察药物 |
3.2 服药方法及给药疗程 |
3.3 药品的包装、分发与保存 |
3.4 合并用药及禁用药物 |
4.观察指标 |
4.1 疗效性观察指标 |
4.1.1 主要结局指标 |
4.1.2 次要结局指标 |
4.2 安全性观察指标 |
4.3 实验室其他指标 |
4.4 观察时间点 |
5.疗效评价判定标准 |
5.1 症状评分 |
5.2 疗效评定 |
5.2.1 中医症状积分 |
5.2.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5.3 安全性评价 |
6.伦理考量 |
7.统计分析方法 |
8.结果 |
8.1 一般资料分析 |
8.2 一般情况 |
8.3 疗效性分析 |
8.3.1 主要结局指标疗效评价 |
8.3.2 次要结局指标疗效评价 |
8.4 安全性分析 |
8.5 合并用药情况 |
8.6 实验室观察指标 |
8.6.1 两组治疗前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
8.6.2 两组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
8.6.3 两组治疗前外周血细胞因子的比较 |
8.6.4 两组治疗后外周血细胞因子的比较 |
8.6.5 两组治疗前氧化应激指标的比较 |
8.6.6 两组治疗后氧化应激指标变化的比较 |
9.讨论 |
9.1 感毒清的立方依据 |
9.2 感毒清的组方分析及药理探讨 |
9.2.1 组方分析 |
9.2.2 现代药理学研究 |
9.3 感毒清的临床研究疗效评价 |
9.4 从免疫学角度探讨感毒清治疗普通感冒的作用机制 |
9.4.1 中医免疫思想的渊源与理论观点 |
9.4.2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正邪理论与免疫的关系 |
9.4.3 中医免疫思想在防治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潜在优势 |
9.4.4 普通感冒的中医免疫发病观 |
9.4.5 感毒清的免疫调节作用 |
9.5 感毒清对细胞炎症因子影响的作用探讨 |
9.6 感毒清的氧化应激作用探讨 |
10.结论 |
第三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感毒清治疗普通感冒的作用机制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中药化学成分收集筛选 |
1.2 中药靶点筛选 |
1.3 普通感冒(Common cold)疾病靶点的筛选 |
1.4 药物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的构建 |
1.5 靶点蛋白相关作用(PPI)网络的构建 |
1.6 GO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
2.结果 |
2.1 中药化学成分筛选结果 |
2.2 化合物的疾病靶点数据库构建 |
2.3 药物活性成分-疾病作用靶点网络构建与分析 |
2.4 关键靶点基因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
2.5 关键靶点基因生物功能及通路分析 |
3.讨论 |
4.结论 |
创新点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对气虚感冒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3)鱼金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西医认识 |
1 西医学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认识 |
2 中医学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认识 |
3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鱼金注射液中单药及复方的研究概况 |
1 鱼腥草的研究概论 |
2 金银花的研究概论 |
3 鱼金注射液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药效学研究 |
前言 |
1 鱼金注射液体外抑菌试验研究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试验结果 |
1.4 讨论 |
2 鱼金注射液解热、抗炎、镇咳、祛痰作用等药效学试验研究 |
2.1 试验材料与动物 |
2.2 试验方法 |
2.3 试验结果 |
2.4 小结 |
2.5 讨论 |
3 结论 |
4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701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现状及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抗菌药物滥用的现状 |
1.2 抗菌药物滥用的危害 |
1.3 国内、外控制抗菌药物滥用的措施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2.1 病历纳入标准 |
2.2.2 病例排除标准 |
2.3 研究内容 |
2.3.1 患者的一般情况 |
2.3.2 疾病的基本情况 |
2.3.3 辅助检查情况 |
2.3.4 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
2.4 数据处理 |
第3章 结果 |
3.1 患者的一般情况 |
3.1.1 患者的人口学特征 |
3.1.2 患者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 |
3.2 患者临床诊断情况 |
3.2.1 患者所患基础疾病情况 |
3.2.2 患者所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类型情况 |
3.3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依据检查情况 |
3.3.1 影像学检查情况 |
3.3.2 实验室检查情况 |
3.4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 |
3.4.1 入院前、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
3.4.2 各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
3.4.3 单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
3.4.4 患者住院期间用药个数情况 |
3.4.5 抗菌药物使用的更换情况 |
3.4.6 抗菌药物给药途径情况 |
3.4.7 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 |
第4章 讨论 |
4.1 701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一般现状 |
4.2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依据检查情况 |
4.2.1 影像学检查 |
4.2.2 实验室一般检查 |
4.2.3 一般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
4.3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
4.3.1 抗菌药物使用率 |
4.3.2 抗菌药物使用种类 |
4.3.3 患者住院期间应用抗菌药物种类数 |
4.3.4 抗菌药物更换情况 |
4.3.5 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 |
4.3.6 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 |
4.4 抗菌药物使用的建议 |
4.5 本研究需要改进之处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抗感退热合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风热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感冒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感冒病名考证及历史沿革浅析 |
2 感冒病因病机 |
3 感冒辨证分型及治疗 |
4 中医治疗感冒现代研究 |
5 问题与展望 |
综述二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西医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 |
2 病原学 |
3 病毒致病机制 |
4 实验室检查 |
5 治疗 |
6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部分 |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案 |
3 统计学方法 |
4 治疗内容 |
5 观察指标 |
6 疗效判定 |
统计结果 |
1 基线分析 |
2 临床疗效 |
3 辅助检查 |
4 不良事件记录 |
讨论 |
1 统计结果分析 |
2 理法讨论 |
3 组方分析 |
4 现代药理研究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6)玉屏风复方活性物质基础及抗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业词汇缩写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玉屏风汤剂复方概述 |
1.2 二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概述 |
1.2.1 多维分离的概念及优势 |
1.2.2 二维液相色谱-质谱在中药化学成分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
1.3 中药代谢研究进展 |
1.3.1 中药代谢研究概况 |
1.3.2 中药多组分整合药代动力学研究 |
1.4 细胞代谢组学介绍 |
1.4.1 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
1.4.2 代谢数据分析和生物解释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5.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二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离分析玉屏风汤中化学成分 |
2.1实验 |
2.1.2 标准品配制 |
2.1.3 供试品制备 |
2.1.4 二维色谱-质谱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一维液相色谱条件选择及优化 |
2.2.2 二维色谱-质谱联用分离 |
2.2.3 玉屏风汤剂成分分析和鉴定 |
2.3 总结与展望 |
第三章 UPLC-3Q-MS测定大鼠血浆中玉屏风七种主要成分及其整合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
3.1实验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标准品配制 |
3.1.3 样品前处理 |
3.1.4 仪器与分析条件 |
3.1.5 方法学 |
3.1.6 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应用 |
3.1.7 药代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色谱质谱条件优化 |
3.2.2 样品前处理条件优化 |
3.2.3 方法学验证 |
3.3 总结与展望 |
第四章 玉屏风汤剂活性成分干预巨噬细胞及乳腺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目标代谢组学研究 |
4.1 实验 |
4.1.1 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1.3 巨噬细胞分化实验 |
4.1.4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诱导建立 |
4.1.5 细胞加药处理 |
4.1.6 细胞培养基中类二十烷酸提取 |
4.1.7 检测方法及条件 |
4.1.8 统计软件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空白对照组设置 |
4.2.2 药物干预下的细胞类二十烷酸代谢组学分析 |
4.2.3 药物干预下细胞类二十烷酸定量代谢组学分析 |
4.2.4 基于类二十烷酸代谢的黄芪、白术、防风抗炎生物学意义阐释 |
4.3 总结与展望 |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7)上呼吸道感染的气象诱因及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进展 |
1.2 方法学研究进展 |
1.2.1 关联性研究 |
1.2.2 预测预报研究 |
1.3 主要研究目的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1.1 医学资料数据 |
2.1.2 气象和环境资料数据 |
2.2 资料的预处理 |
2.2.1 医学数据的清洗与筛选 |
2.2.2 混杂效应控制 |
2.3 疾病预报等级划分 |
2.4 研究方法 |
2.4.1 关联性分析方法 |
2.4.2 预测预报研究方法 |
第三章 上呼吸道感染与主要气象要素的关联性分析 |
3.1 统计学描述及相关分析 |
3.1.1 上呼吸道感染急诊就诊人数分布 |
3.1.2 气象要素与污染物频数分布 |
3.1.3 气象要素与污染物相关性分析 |
3.1.4 就诊人数与气象要素和污染物相关性分析 |
3.2 关联性分析 |
3.2.1 气温对就诊情况的影响 |
3.2.2 其他气象要素对全人群上呼吸道感染就诊情况的影响 |
第四章 上呼吸道感染急诊就诊情况的预测预报研究 |
4.1 广义相加模型 |
4.1.1 预测模型建立 |
4.1.2 预测效果 |
4.2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 |
4.2.1 预测原理 |
4.2.2 预测模型建立 |
4.2.3 预测效果 |
4.3 BP神经网络 |
4.3.1 预测原理 |
4.3.2 预测效果 |
4.4 决策树 |
4.4.1 分析和预测原理 |
4.4.2 预测效果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1.1 频数分布 |
5.1.2 关联性分析 |
5.1.3 预测预报 |
5.2 特色与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海口地区小儿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2 实验对象与材料 |
2.1 研究对象 |
2.2 试剂盒 |
2.3 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标本收集 |
3.2 标本测定 |
3.3 操作步骤 |
3.3.1 实验前准备 |
3.3.2 实验步骤 |
3.4 结果判断 |
3.4.1 有效性判断 |
3.4.2 样本结果判断 |
3.5 统计学处理 |
4 结果 |
4.1 9种小儿呼吸道病原体总体检出情况 |
4.2 9种小儿呼吸道病原体单项及混合感染检出情况 |
4.3 9种小儿呼吸道病原体感染在不同年龄段总体检出情况 |
4.4 9种病原体感染在不同性别中的检出情况 |
4.5 9种病原体感染在不同季节中总体检出情况 |
5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从免疫应答、氧化损伤及中药干预机理探讨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温病证型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一、古代医学在温病学范畴关于温热类温病、湿热类温病的论述 |
(一) 温热与湿热的分类源流 |
(二) 温热类温病 |
(三) 湿热类温病 |
二、岭南温病近代研究概况 |
(一) 岭南地区地理气候特点与人群体质特点 |
(二) 岭南地区常见温病及治法用药特点 |
(三) 以岭南温病理论为指导治疗现代感染性疾病临床发挥 |
三、病毒感染与免疫失衡、炎症损伤,氧化应激反应机制及与温病温热证、湿热证的相关性现代研究基础 |
(一) 免疫系统各组成成员简介与病毒感染 |
(二) 温热证的现代研究概况 |
(三) 湿热证的现代研究概况 |
(四) 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与温病温热证、湿热证的关系 |
四、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现代医学研究现状及治疗局限性 |
(一)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 |
(二) 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 |
(三) 西医治疗局限性 |
五、蒿芩清胆汤治疗病毒性疾病的应用及现代药理作用研究 |
(一) 蒿芩清胆汤的组成、功效、主治和配伍特点 |
(二) 蒿芩清胆汤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
(三) 蒿芩清胆汤的药理作用现代研究概况 |
六、麻杏石甘汤治疗病毒性疾病的应用及现代药理作用研究 |
(一) 麻杏石甘汤的组成、功效、主治和配伍特点 |
(二) 麻杏石甘汤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
(三) 麻杏石甘汤的药理作用现代研究概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一、临床病例 |
(一) 研究对象 |
(二) 试验设计 |
(三) 诊断标准 |
(四) 研究方法 |
二、相关实验室指标处理 |
(一) 观察指标 |
(二) 指标检验方法 |
三、数据统计学处理方法 |
四、统计结果与分析 |
(一) 入组时一般资料分析 |
(二) 各组病毒抗原阳性率的比较 |
(三) 治疗后各组退热时间比较 |
(四) 治疗前后各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五) 治疗前后各组西医症状评分比较 |
(六) 治疗后疾病疗效比较 |
(七)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八) 各组治疗前后安全性观测 |
(九) 不良反应 |
(十) 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
(十一) 细胞因子指标比较 |
(十二) 氧化反应指标比较 |
(十三) 免疫功能与氧化反应指标变化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温病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
第三章 讨论 |
一、岭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特点 |
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温热证、湿热证的免疫应答机制研究 |
三、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温热证、湿热证的氧化损伤机制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课题来源 |
致谢 |
(10)基于信息挖掘技术的蒲辅周外感热病辨治规律及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蒲氏学术渊源、治学精神及学术特色研究 |
1.1 蒲辅周先生传略 |
1.2 蒲辅周先生学术渊源 |
1.3 蒲辅周先生治学精神 |
1.4 蒲辅周先生学术思想 |
1.4.1 必先岁气,重视节候 |
1.4.2 勿伐天和,无损即养 |
1.4.3 体质有异,因人制宜 |
1.4.4 寒温统一,八法有别 |
1.4.5 辨证论治,胃气为本 |
1.4.6 立法严谨,选药轻灵 |
2. 外感热病源流、学派、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2.1 外感热病辨证论治源流考 |
2.2 外感热病学术流派概述 |
2.2.1 通俗伤寒派 |
2.2.2 温热学派 |
2.2.3 温疫学派 |
2.2.4 经典伤寒派 |
2.3 现代外感热病研究动态及发展 |
2.3.1 对外感热病病因及发病的新认识 |
2.3.2 “寒温融合论”成为当代论治外感热病的主流趋势 |
2.3.3 治则治法的创新发展 |
前言 |
第二部分 基于信息挖掘技术的蒲辅周外感热病辨治规律及传承研究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2.1 文献研究和理论探讨 |
2.2 临床病历资料的采集整理录入 |
2.2.1 病历资料来源 |
2.2.2 病历资料纳入标准 |
2.2.3 病历资料排除标准 |
2.2.4 病历采集 |
2.2.5 病历录入 |
2.2.6 质量控制 |
2.2.7 数据的提取与预处理 |
2.3 数据分析挖掘方法 |
2.3.1 统计学分析 |
2.3.2 主要分析挖掘方法 |
2.3.2.1 基于BO的多维分析方法 |
2.3.2.2 基于图论的网络分析方法 |
2.3.2.3 挖掘知识的解析和表述—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整理、分析与挖掘方法 |
3. 研究内容 |
3.1 理论研究总结蒲氏治疗外感热病学术思想及传承发挥特色 |
3.2 建立及充实蒲氏及弟子高辉远、薛伯寿结构化数据库 |
3.3 “人机结合,以人为本”深入总结蒲氏及传承人治疗外感热病学术经验 |
4. 研究结果 |
4.1 蒲辅周治疗外感热病的学术经验概要 |
4.1.1 寒温融合,贵在辨证论治 |
4.1.2 重视表里三焦气机的宣畅 |
4.1.3 祛邪不忘顾本,尤重固扶脾胃 |
4.1.4 重视对温疫学说的研究和应用 |
4.1.5 重视岁气及季节气候对外感热病性质的影响 |
4.1.6 拟定中医治疗乙脑等急性热病的治疗大法 |
4.2 高辉远温热病学术思想探析 |
4.2.1 圆机活法,善识兼夹 |
4.2.2 切勿见热清热,滥施苦寒 |
4.2.3 温热伤阴耗气,防护其虚 |
4.2.4 发热证的辨证立法与用药 |
4.2.5 高辉远肺系疾病效验秘方 |
4.3 蒲辅周及弟子高辉远、薛伯寿结构化数据库结果展示 |
4.3.1 蒲辅周及弟子高辉远、薛伯寿病例资料总体情况 |
4.3.1.1 蒲辅周病例资料数据概况 |
4.3.1.2 高辉远病例资料数据概况 |
4.3.1.3 薛伯寿病例资料数据概况 |
4.3.2 蒲辅周及弟子高辉远、薛伯寿治疗发热性疾病临床经验研究 |
4.3.2.1 蒲辅周发热性疾病数据展示 |
4.3.2.2 高辉远发热性疾病数据展示 |
4.3.2.3 薛伯寿发热性疾病数据展示 |
4.3.3 蒲辅周、高辉远、薛伯寿发热病历核心处方分析 |
4.3.3.1 蒲辅周核心处方和主要配伍 |
4.3.3.2 高辉远核心处方和主要配伍 |
4.3.3.3 薛伯寿核心处方和主要配伍 |
4.4 薛伯寿教授治疗外感热病学术思想系列谈 |
4.4.1 诊治外感热病为提高中医学术及医疗水平的关键 |
4.4.2 治疗外感热病领悟要点 |
4.4.2.1 尊经典—治疗外感热病首先要精研《伤寒论》 |
4.4.2.2 知时节—治疗外感热病必先岁气,重视节候 |
4.4.2.3 融寒温—治疗外感热病必须融会贯通“伤寒”“温病”和“温疫”学说 |
4.4.2.4 明邪正—治疗外感热病必须处理好邪正关系 |
4.4.2.5 重宣透—治疗外感热病透邪外出,汗解为要 |
4.4.2.6 辨兼挟—治疗外感热病必须注意邪之兼挟 |
4.4.2.7 尊标本—治疗外感热病必须掌握标本关系 |
4.4.2.8 护胃气—治疗外感热病必须顾护胃气 |
4.4.2.9 察体质—治疗外感热病应知患者体质有异 |
4.4.2.10 分阶段—继承蒲老经验心悟提出“非典”辨治八法及方药 |
4.4.3 导师治疗外感热病的临证举隅 |
4.4.3.1 和解分消兼融,双解外感热病 |
4.4.3.2 灵活运用升降散的经验 |
5. 讨论 |
5.1 利用数据库,传承研究 |
5.2 数据启迪,人机结合 |
5.3 传承经验,示范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硕士期间着作、论文发表情况 |
硕士期间参加学术活动 |
四、上感·流感·肺炎·非典(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呼吸道病毒感染监测探讨中医疫疠之邪[D]. 黄瑶. 扬州大学, 2021
- [2]益气解毒创新方药感毒清治疗普通感冒疗效及其免疫调控作用的临床研究[D]. 郭静.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
- [3]鱼金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药效学研究[D]. 陈梦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701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现状及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D]. 林莎. 吉林大学, 2016(03)
- [5]抗感退热合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风热证)的临床研究[D]. 曾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6]玉屏风复方活性物质基础及抗炎机制研究[D]. 贾孟琪.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7]上呼吸道感染的气象诱因及预测方法研究[D]. 蒋艳峰. 兰州大学, 2015(01)
- [8]海口地区小儿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D]. 吴翔. 中南大学, 2014(03)
- [9]从免疫应答、氧化损伤及中药干预机理探讨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温病证型特点[D]. 张艳红.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S1)
- [10]基于信息挖掘技术的蒲辅周外感热病辨治规律及传承研究[D]. 薛燕星.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