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拮抗细菌Bacillus subtilis B5423-R抑制水稻纹枯病的阈值群体数量(论文文献综述)
刘连盟[1](2020)在《稻用生物与化学组合增效杀菌剂的研发和相关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以稻瘟病、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为代表的各种病害每年都会给水稻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化学防治是目前生产上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水稻病害防控措施,但也存在环境污染、抗药性和残留等问题。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对化学防治的重新认识和有机农业的发展,生物杀菌剂因其环境友好、安全和开发成本低的优点在水稻病害防控上表现出光明的前景。本研究评估了两株不同类型的生防潜力菌芽孢杆菌H158和链霉菌HSA312对水稻主要病害的生防效能,并解析了其生防机制。在生防菌和化学杀菌剂互补性的基础上,以生防菌和化学杀菌剂混用(菌-剂混用)增效为指导思想,筛选得到两个生防菌株与化学杀菌剂的三种增效组合,并对相关的增效机制进行了探讨。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 利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壁脂肪酸组成、16S r DNA及gyr B序列等信息将H158菌株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H158对多种病原菌尤其是稻瘟病菌和稻曲病菌表现出强烈的拮抗效果,可达83.3%和75.6%,能在MSGG、PDA(B)和PSA(B)等多种培养基上形成稳定成熟的生物膜,并表现出一定的溶菌能力。H158可以调节水稻防御相关酶活和基因表达,通过诱导系统抗性(ISR)提高水稻对病害的抗性。H158的对峙培养可引起稻瘟病菌大量基因差异表达,尤其表现在脂类代谢等通路上。H158在田间对稻瘟病、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等水稻主要病害都表现出明显的防治效果,防效在38.4-50.1%之间。H158与化学杀菌剂混用性能良好,增效作用最明显的是其与嘧菌酯混用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和与戊唑醇混用对稻曲病防治,增效系数分别为1.9和0.36。H158发酵液处理水稻植株对稻米品质和加工性能无明显不利影响,在垩白度、蛋白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上还有所提升。2. 在人工接种和自然发病条件下,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和肟菌酯等三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Qo I)与H158混用在水稻纹枯病防治上都表现出强烈的增效作用,以嘧菌酯+H158组合防效最好,最高达88.8%;肟菌酯+H158组合增效作用最强,增效系数最高达3.7。三种Qo I类杀菌剂对H158毒性很低,在低于200 mg L-1的浓度下还能促进其生长,其中嘧菌酯对H158的亲和作用最强。Qo I类杀菌剂对H158在植株定殖性能未见明显的抑制作用,肟菌酯表现出一定的促定殖作用。在培养前期(0-48h),肟菌酯可促进H158生物膜结构的生长和成熟;肟菌酯对H158引起的水稻ISR的影响不明显,其增效机制主要表现为促进H158生长、定殖和提高抗逆性。3. 戊唑醇+H158混用组合仅在戊唑醇64.5 g a.i.ha-1的低用量下才表现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2.5,而在更高用量水平下表现出拮抗作用。戊唑醇对H158具有一定的毒性,50 mg L-1的浓度即可抑制其生长,且能明显抑制H158生物膜的形成,在超过25 mg L-1的浓度下无法形成生物膜结构。该混用组合对水稻防御相关酶活和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都具有明显的诱导和调控作用,增强水稻ISR是两者混用的主要增效机制。4. 利用形态、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壁脂肪酸组成分析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将一株分离自西藏那曲地区的放线菌(HSA312),鉴定为阿洛杰链霉菌(Streptomyces araujoniae)。该菌株仅对稻曲病菌和稻瘟病菌表现出强烈的拮抗作用,抑制率在56.7-51.1%,对其他病原菌抑制效果不佳,抑制率在22%以下。HSA312具有一定的溶菌能力,表现出较强的紫外辐射抗性和植株定殖能力,可以调节水稻防御相关酶活和基因表达,通过ISR提高水稻对病害的抗性。转录组分析表明,HSA312可引起病原菌大量基因下调表达。田间试验结果表明,HSA312对稻瘟病防效较高,最高达52.2%,但对其他病害防效不明显。其发酵液对稻瘟病菌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的抑制作用强烈,其中附着胞最为敏感,浓度为107 cfu m L-1时已能完全抑制附着胞的形成。在人工接种和自然发病情况下,HSA312对稻瘟病尤其是叶瘟表现出优异的防效,防效最高达83.9%。HSA312与多种化学药剂的混用性能不佳,但与三环唑混用对叶瘟防治表现出一定的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1.5。品质和加工性能的研究表明,HSA312发酵液处理后对稻米品质和稻谷加工性能无明显不利影响,在垩白度、粘性和精米率等一些性状上还有所提升。5. HSA312+三环唑组合对叶瘟的防治表现出一定增效作用,但不够稳定,而在穗颈瘟的防治上增效作用稳定,两年的增效系数分别为1.0和1.2。三环唑对HSA312孢子萌发和菌体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6天后仅超过160 mg L-1的浓度才能对菌落大小造成影响。三环唑对HSA312对稻瘟病菌的抑菌能力没有明显影响,对峙下HSA312对稻瘟病菌菌丝转录组影响也比较有限。HSA312+三环唑组合对水稻防御相关酶活和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都具有明显的诱导和调控作用,预示水稻ISR是该组合的主要增效机制。本研究的完成不仅为基于H158和HSA312及其与化学杀菌剂增效组合的相关药剂研发奠定基础,也为生物杀菌剂和化学杀菌剂增效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喻锦秀[2](2019)在《油茶炭疽病生物防治途径探讨》文中指出油茶炭疽病是油茶林中最重要的病害,在湖南省油茶种植区普遍发生,是影响茶油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油茶炭疽病病菌能够侵染油茶的花芽、叶芽、果实、枝梢和叶片,引起的落果率平均为20%,可高达40%-50%。目前油茶病害的防治仍是以化学防治为主结合清洁茶园、加强抚育等栽培措施来控制,但是此病害具有潜育期长、传播迅速的特点,化学防治很难抓住防治时机,多次防治事倍功半,成为油茶病虫害防治中的难题。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化学源农药的使用逐步得到限制,人们开始寻找更为安全可靠的防治途径。为了实现该病害的安全有效控制,我们从全省各地收集油茶资源,从内生真菌、根际细菌和真菌病毒3个方面寻求油茶炭疽病生物防治的有效途径。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油茶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对油茶炭疽病菌的抗性筛选从我省油茶种植区采集的油茶组织上分离到内生真菌81株,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分离到的内生真菌均属于子囊菌门,主要有半子囊菌纲和核菌纲真菌。辛普森多样性指数表明,叶部内生真菌的物种多样性最高,其次是树皮,果皮中内生真菌的物种多样性最低。采用平板对峙法对分离到的内生真菌对油茶炭疽病菌的拮抗作用进行筛选,未能发现具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本节内容发表于Mycobioloy 2018,46(2):2,85-91,SCI收录,IF=1.369)2.油茶炭疽病拮抗细菌的筛选、作用机制和田间应用(1)细菌菌株筛选。从油茶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出23株对油茶炭疽病菌具有较强生防潜力的细菌,其中菌株P-14的生防潜力最强,对油茶炭疽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可达26.0 mm。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拮抗细菌P-14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离体叶片试验表明接种病原菌之前用发酵原液浸叶片防治效果达100%,5倍稀释液的防效也达96.08%,优于接种后喷施发酵液的处理;温室盆栽试验表明P-14菌株的发酵液对油茶炭疽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5倍发酵液喷施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为77.8%。(2)拮抗菌株P-14的抑菌物质和抑菌机理研究。利用酸沉淀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P-14发酵液中的拮抗物质进行分离研究,分析其中成分C15 bacillomycin D对抑制油茶炭疽病菌起重要作用;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解淀粉芽孢杆菌P-14的挥发性物质进行了分离和抑菌活性测定,共分离到35种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测定表明P-14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油茶炭疽病菌具有拮抗作用。将P-14活性物质处理后的菌丝体和正常菌丝体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下进行形态变化观察,发现这些抑菌物质可以溶解油茶炭疽病菌的细胞壁、抑制孢子的萌发。(本节内容发表于《林业科学研究》2019,32(1):118-124,IF=1.236)(3)拮抗菌株P-14的发酵条件优化及田间防控技术。菌株P-14最适发酵培养基成分为酵母提取粉0.5%、葡萄糖3.0%、硫酸镁0.1%、氯化钠0.3%;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在250 m L三角瓶装液90 m L、种子液接种量体积比例为6%,发酵液初始pH值6.0~6.5,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48 h、摇床转速130 r·min-1。在常德桃源和鼎城开展了以生物防治措施为主的油茶炭疽病综合防治。在成熟油茶林中采用叶面喷施拮抗细菌P-14并结合林地清理的抚育措施可以显着地提高老油茶林中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单次喷施防治效果达到66.15%,在4月和6月进行两次喷施,防治效果达到70.52%。在油茶中幼林中,采用喷施P-14拮抗细菌和叶面肥,并进行根部施肥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治效果为79.47%,同时促进了油茶植株的生长量,提高油茶果实产量,单株平均采果量为5.13kg,是对照林组分平均产果量的2.5倍,平均株高2.01m,是对照组分平均株高的1.37倍,平均冠幅2.32m,是对照冠幅的1.34倍。3.油茶炭疽病菌真菌病毒的筛选及鉴定对24株油茶炭疽病菌菌株进行真菌病毒筛选,只在YZ-2和YD4-2菌株中分离到真菌病毒条带,其中菌株YD4-2中分离到大小分别为1770bp和1615bp的2条病毒条带,它们构成一个病毒的基因组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artitivirus 1(CgPV1),经序列分析CgPV1鉴定为双分病毒科Partitiviridae的新病毒,这是首次从油茶炭疽病菌株中分离到真菌病毒。
许本宏[3](2018)在《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JFL15抗菌物质的纯化鉴定及其生物合成途径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农业生产和水产养殖大国,但是病原菌侵害和生产养殖过程中抗生素滥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这些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安全危害,寻找高效低毒、安全绿色的抗生素替代品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从带鱼(Trichiutus haumela)肠道样品中筛选分离到一株能够抗多种水产病原细菌和植物病原真菌的暹罗芽孢杆菌JFL15,对其所产的抗菌物质的分子结构、抗菌机理及其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该菌株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所得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的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菌株JFL15进行了分类学鉴定,确定其为暹罗芽孢杆菌,并将其命名为暹罗芽孢杆菌JFL15(Bacillus siamensis JFL15)。(2)对B.siamensis JFL15发酵产抗菌物质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最终的培养条件为:最佳培养基为无机盐矿物培养基(MSM培养基),最佳培养条件为:装液量100 mL、接种量1%、培养基自然pH(7.2)、培养温度30°C、培养时间72 h、转速200 rpm。同时,对菌株JFL15的发酵上清液的理化性质和抗菌物质的提取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发酵上清液中的抗菌活性物质对酶、温度、酸碱度、紫外线都很稳定,并且在4°C下储存28天后还能保持较高的活性;硫酸铵沉淀、盐酸沉淀甲醇抽提和乙酸乙酯萃取3种方法提取的粗提物对15株水产病原菌和5株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3)对B.siamensis JFL15的抗菌物质进行纯化和鉴定,共鉴定出包括挥发性抗菌物质(酮类、碳氢化合物、醇类、酯类等)及脂肽类(surfactin、fengycin、iturin A、bacillomycin F)、嗜铁素类(bacillibactin)、聚酮类和环二肽类等多种抗菌物质,且各类化合物中都含有多种同系物。(4)研究了化合物iturin A和bacillomycin F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抗菌机理,结果显示,iturin A和bacillomycin F对水稻稻瘟病菌、水稻纹枯病菌、芒果炭疽病菌、荔枝霜疫霉菌和荔枝炭疽病菌的MIC分别为62.50、31.25、62.50、31.25、62.50和125.00、62.50、125.00、62.50、125.00μg/mL。扫描电镜的结果表明,对照组的菌丝生长正常,呈现出完整光滑的菌丝表面和饱满的管状结构。而经iturin A或bacillomycin F处理的菌丝被破坏,表现为菌丝变形和畸形,其表面粗糙、褶皱和不规则。(5)对暹罗芽孢杆菌JFL15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B.siamensis JFL15基因组大小为3,841,225 bp,共有5条Scaffolds,G+C含量为46.35%。基因组中包含3933个基因,编码序列占整个染色体序列的88.52%,3933个基因中有3600个蛋白质编码基因(CDS);另外还含有25个rRNA、82个tRNA和9个sRNA和123个串联重复区域。同时,对B.siamensis JFL15基因组进行了全面的特征功能和代谢分析,包括COG、GO和KEGG等。(6)利用antiSMASH软件对B.siamensis JFL15次级代谢产物的基因簇进行预测,共预测出至少9种抗菌物质合成基因簇,包括脂肽类(surfactin、fengycin)、聚酮类(difficidin、bacillaene)、嗜铁素类(bacillibactin)、氨基糖苷类抗菌物质(plantazolicin、butirosin)、羊毛硫细菌素(lantipeptide)和一个新型的聚酮化合物基因簇(PKS)等,同时对这些抗菌物质的代谢途径和调控因子进行了初步分析。(7)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从暹罗芽孢杆菌JFL15基因组中成功挖掘了C、G、T、S、A2、N、AP和B1等8个抗菌蛋白基因,同时对这8个基因进行了原核异源表达和抗菌活性检测,结果显示,8个蛋白均获得成功表达,重组蛋白C、G、T和AP对荔枝炭疽病菌有较微弱的抗菌活性,而重组蛋白S、A2、N和B1则无抗菌活性。(8)构建了暹罗芽孢杆菌的遗传转化体系,确定最佳条件为:感受态制备时添加1%DL-苏氨酸、2%甘氨酸、0.1%色氨酸和0.03%吐温80,电击缓冲液中不含盐离子,只含0.5 M山梨醇、0.5 M甘露醇和0.5 M海藻糖,电转质粒浓度最好在600ng/μL以上,最佳电击参数为电压2.1 kv、电击时间5 ms、电容25 u F和电阻200Ω。(9)成功构建了以敲除cody基因为靶向的同源敲除质粒pHT08-cody-up-down和基于CRISPR-Cas9的基因敲除质粒pHT08-Cas9-gRNA,并都成功转入暹罗芽孢杆菌JFL15中,同时Cas9蛋白成功获得表达,但两种方法均未成功敲除cody基因。
卢钰升,顾文杰,蒋瑞萍,徐培智,解开治,孙丽丽[4](2017)在《解淀粉芽孢杆菌GB58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及菌剂载体筛选》文中认为旨在对解淀粉芽孢杆菌GB58在水稻纹枯病上的盆栽防治效果和最佳菌剂载体进行研究,明确其应用前景。采用盆栽试验测定GB58对水稻纹枯病的病斑高率和在水稻上的定殖能力,测定GB58在菌剂固定载体的吸附能力和吸附稳定性。盆栽试验结果表明,GB58在水稻病株上有良好的定殖效果,定殖数最大达到2.22×107cfu/g。与喷施井冈霉素处理相比,GB58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在病害发生后20、40天分别显着提高了20%、24%。GB58在固体菌剂吸附载体的研究表明:结合菌体吸附量、存活率和抑菌活性进行分析,有机载体吸附效果好于无机载体;同时综合考虑应用价值,选择玉米粉、有机肥为菌剂吸附载体较好。GB58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的生防效果。采用玉米粉和有机肥作为固体菌剂吸附载体,具有经济、高效的特点,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与开发潜力。
王奎萍,陈云,刘红霞,李波,郭坚华[5](2013)在《水稻纹枯病的生物防治》文中研究表明利用从森林土和水稻生境分离得到的7株有生防潜力的拮抗细菌对水稻纹枯病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防效与菌株的生境来源无关,各生防菌对水稻均有明显的促生效果和对水稻纹枯病较好的防病能力;菌株7Ze23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最高,田间防效为50.40%,与对照杀菌剂相比的相对防效为92%。同时发现平板无抑菌活性的生防菌对水稻纹枯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杨瑞先[6](2013)在《银杏内生细菌防治辣椒疫病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从山东、河南、浙江及福建四个地区采集不同生长年龄的健康银杏叶片进行内生细菌的分离,共获得120株内生细菌,来自山东泰安约50年生银杏植株获得21株,来自河南郑州约30年生获得62株,来自福建福州约10年生获得17株,来自浙江杭州约100年生获得20株。分离结果表明银杏叶片内存在大量的内生细菌,且不同树龄银杏叶片内生细菌的种群密度和含量存在显着差异,表现为约50年生>约30年生>约10年生>约100年生。利用16S rDNA PCR-RFLP、ERIC-PCR和DNA gyrase B subunit(gyrB)基因测序的方法分析银杏内生细菌的种群多样性,结果表明银杏叶片内生细菌具有丰富的种群多样性。16S rDNAPCR-RFLP分析结果表明120株内生细菌菌株共产生42种酶切图谱类型,具有优势RFLP图谱类型的64个菌株有53个ERIC-PCR图谱类型,表明银杏优势内生细菌具有相对丰富的遗传型。将每一个RFLP图谱类型中的代表菌株进行gyrB基因测序,测序结果表明代表菌株共属于9个属26个种,其中芽胞杆菌属(Bacillus)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细菌为银杏叶片中内生细菌的优势种群。通过平板对峙试验从来自银杏叶片的120株内生细菌中筛选获得35株对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8个菌株Zy44、Fy11、Hy7、Hy14、Zy25、Zy45、Zy55和Sy15对辣椒疫霉菌拮抗活性较强,抑菌带的宽度均在10mm以上。进一步测定8个内生细菌菌株对其他一些供试植物病原菌的平板拮抗作用,结果表明这8个菌株对测试的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继续测定8个拮抗菌株对辣椒果疫病的防治效果,发现8个测试菌株对辣椒果疫病均有不同程度的防病作用,其中5个菌株Zy44、Fy11、Hy7、Hy14和Zy25防效显着,挑战接种病原菌6d后,防效仍保持在70%以上。温室盆栽辣椒苗疫病的防治试验表明,菌株Zy44和Fy11对辣椒苗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接种病原菌20d后,两个菌株的防效保持在50%以上。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测试、16S rDNA序列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鉴定4个生防菌株Zy44、Fy11、Hy7和Zy25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三个生防菌株Fy11、Hy7和Zy44混配后对辣椒果疫病和苗疫病的防治试验表明,Fy11和Zy44混配后能够显着增加辣椒果疫病和苗疫病的防治效果,接种病原菌7d后,对辣椒果疫病的防病效果仍保持在76.30%,接种病原菌20d后,对辣椒苗疫病的防病效果为71.30%。温室盆栽辣椒苗的促生试验表明,3个生防菌株均能显着促进辣椒幼苗的生长,菌株Fy11、Hy7和Zy44对辣椒苗的促生增长率分别为43.65%、39.53%、46.93%。应用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标记生防菌株,工程菌株Fy11-gfp和Zy44-gfp在辣椒组织内的定殖研究表明,两个生防菌株均可在辣椒组织内定殖,能够从根部运输到茎和叶。在整个分离过程中,菌株Fy11的定殖量显着高于菌株Zy44,尤其是辣椒的茎和叶组织中。同时研究发现Fy11和Zy44混合后接种辣椒幼苗后,其定殖数量与单个生防菌株的定殖数量并没有显着差异。进一步对菌株Fy11和Zy44胞外代谢物质的防病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菌株Zy44的发酵滤液和脂肽类粗提物对辣椒苗疫病的防治效果显着高于菌株Fy11的发酵滤液和脂肽类粗提物,同时Zy44脂肽类粗提物对辣椒苗疫病的防治效果高于该菌株的发酵滤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Zy44的脂肽类粗提物能够导致辣椒疫霉菌菌丝畸形,并抑制其游动孢子囊的形成。在研究生防菌株Fy11和Zy44诱导辣椒系统抗性时,荧光定量PCR的结果表明内生细菌浇灌处理,再挑战接种病原菌后,菌株Fy11能够诱导辣椒防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显着增强防病基因CaPR4(辣椒病程相关蛋白4)的表达,Zy44处理、SA处理以及病原菌处理后辣椒幼苗防病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基本相同。利用合成扩增枯草芽胞杆菌功能基因bmyB、fenD、ituC、srfAA、srfAB和bioA、yngG和yndJ的8对特异引物PCR扩增拮抗芽胞杆菌Zy25和Hy7的生防功能基因,发现均可以扩增获得8个生防基因片段,表明菌株Zy25和Hy7可能具有合成脂肽类物质的能力。平板拮抗作用测试表明其合成的脂肽类物质可抑制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拮抗芽胞杆菌的脂肽类粗提物能够导致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畸形,原生质凝结,无法扩展生长。活体生防试验表明Zy25和Hy7脂肽类粗提物能够有效的防治辣椒果疫病和番茄果实灰霉病。利用cDNA-AFLP技术,采用256对引物,分析辣椒幼苗接种内生解淀粉芽胞杆菌Fy11后5个时间点的基因表达谱,初步明确内生解淀粉芽胞杆菌Fy11诱导辣椒幼苗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256对引物共产生18620个转录本(TDFs),筛选得到353条差异表达条带,占扩增条带总数的1.89%。经克隆、测序分析,最终获得257个差异TDFs,聚类分析得到229个ESTs(unigenes),其中144个基因上调表达,85个基因下调表达。经Blastx比对和功能分类分析,其中65条EST(s28.38%)未找到同源性匹配,8条(3.49%)与未知功能蛋白同源性较高。其余156条ESTs主要涉及基础代谢基因(10.92%);与能量和抗病与防御类相关基因,各占8.73%;信号转导基因占7.42%;转运子或转座子基因占6.99%;与细胞结构相关基因占6.55%;参与转录调控基因占5.68%;细胞生长类基因占3.93%;参与蛋白质运输和储存8个基因,占3.49%;蛋白质合成类占2.18%;次生代谢类和胞间运输类基因,其数量相对较少,各占1.75%。选取抗病与防御、转录调控及信号转导类等相关的10个差异基因,利用qRT-PCR分析差异基因表达模式,验证cDNA-AFLP表达谱,qRT-PCR分析结果显示其表达模式符合cDNA-AFLP表达谱。
尹小乐,陈志谊,刘永锋,刘邮洲,王晓宇,罗楚平,于俊杰,聂亚峰[7](2011)在《稻曲病拮抗细菌的筛选与评价》文中认为为了筛选和评价稻曲病拮抗细菌,从云南、江苏两地采集的10份土样中分离获得1 815个细菌分离物,初筛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测定获得的分离细菌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拮抗性能,结果表明有83个菌株具有一定的拮抗活性。进一步测定了拮抗细菌对稻曲病菌、稻瘟病菌、水稻纹枯病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和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拮抗性能,并筛选获得了2株生长快、对稻曲病菌生长抑制作用强(抑制率分别达到97.2%和85.9%)及对其他水稻病原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的拮抗细菌SF-62和SF-3-38。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这2株拮抗细菌的发酵液对稻曲病病粒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7.88%和43.12%。经16S rDNA方法鉴定,这2株拮抗细菌初步确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何文艳[8](2011)在《蜡状芽孢杆菌复配井冈霉素水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特异性鉴定平板法从纹枯清和思康连中分离纯化得到蜡状芽孢杆菌菌株WR和菌株XC。经NTG诱变和自然驯化,从中获得5株对井冈霉素水剂具有一定抗逆性的菌株,其中菌株WR-1经摇瓶-平板多轮循环选育,筛选到对井冈霉素水剂抗逆性更高的菌株WR-12,相比在井冈霉素水剂处理8 d的亲株WR-1芽孢存活率提高5倍左右。通过滤纸条试验法在双层梯度平板上证明抗逆性菌株WR-12与井冈霉素水剂能够协同抑制水稻立枯丝核菌,协同抑菌的效果与亲株相似。通过对抗逆性菌株WR-12的培养基及主要培养条件研究,表明抗逆性菌株WR-12最优培养基成分为可溶性淀粉10.0 g/L、蛋白胨12.0 g/L、磷酸二氢钾0.1 g/L、碳酸钙0.3 g/L,培养初始pH值为6.0、培养时间60 h时,芽孢生物量以及其对井冈霉素水剂抗逆性均达到较高值,使其芽孢生物量高并对井冈霉素水剂抗逆性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蜡状芽孢杆菌与井冈霉素水剂复配农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机理,试验以水稻自身防御体系的主要酶系的PAL、CAT、SOD的酶活为生理指标,以感病率、病情指数、产量为宏观指标。测定蜡状芽孢杆菌协同井冈霉素水剂处理罹病植株与未处理的罹病植株的叶片酶活,2009年施药7 d和20 d后PAL酶活分别提高了 56.0%,152.1%;CAT酶活分别提高了 100.06%,148.27%;SOD酶活分别提高了 94.74%,181.15%;2010年施药7d和15d后三种酶活分别提高67.80%,27.50%;71.89%,69.11%;112.50%,33.45%。宏观表现为水稻的感病率与病情指数下降,防效与产量提高,2009年感病率下降了 46.5%,病情指数下降了 55.0%,产量提高了 16.98%;2010年感病率下降了 12.91%,病情指数下降了 13.00%,产量提高了 8.18%。试验结果各方面表征蜡状芽孢杆菌协同井冈霉素水剂能诱导水稻自身的防御酶系酶活提高,感病率和病情指数下降,更好的防治水稻纹枯病。
姚岚[9](2011)在《一株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及其抗菌物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芽孢杆菌223菌株为主要实验材料,在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测定的基础上,又利用其gyrB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对该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发现该菌株与Bacillus pumilus和Bacillus safensis都非常接近,因此要得到明确的分类结果还需采用更灵敏的方法作进一步的鉴定。223菌株能产生对水稻纹枯病菌有强烈抑制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我们采用以下方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用简化的Davis培养基培养得到的发酵液,通过40%和60%两级硫酸铵沉淀,Sephadex G-100分子筛分离和冷冻干燥浓缩等过程,得到纯化的抗菌蛋白,将其命名为ZJU223。利用Tricine-SDS-PAGE测得该物质的分子量在10.7-14.4KDa之问。采用Bradford法测得该抗菌物质浓度为47.78μg/ml。通过质谱分析,得到该抗菌蛋白的两个肽段:肽段1-LVTSPTSGWDPKGLK (15aa)和肽段2-HYHRRPNLTHCQNLDNKK (18aa)。对抗菌物质的部分理化性质研究发现,其对蛋白酶E和蛋白酶K敏感,对胃蛋白酶不敏感,经65℃处理30min后仍具拮抗活性,pH2-pH12均有拮抗活性,其中最适pH在7左右。通过检测抗菌物质对几种常见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发现,ZJU223对水稻纹枯病菌和棉花立枯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强,其次是水稻稻瘟病菌,对西瓜枯萎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弱,而对番茄灰霉病菌,草莓炭疽病菌,柿树炭疽病菌,柑橘青霉病菌和啤酒酵母则完全没有抑制效果。ZJU223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最小抑制浓度约为0.32μg ml-1,半抑制浓度约为0.80μg ml-1。对水稻纹枯病防治的盆栽实验和田间实验发现,抗菌蛋白与223菌株发酵液的防效相当,且不亚于甚至高于井冈霉素的防效。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开发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生物农药方面,223菌株及其产生的抗菌蛋白具有较好的潜力。本研究为将来开展结构与功能研究,最终开发新型生物农药提供了实验基础。
张亚[10](2010)在《稻田养鸭抑制水稻纹枯病机制及拮抗细菌A168筛选鉴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稻田养鸭不仅能除草、防虫、免耕、减少甲烷排放,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而且能减轻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和危害。本研究从两方面就稻田养鸭抑制水稻纹枯病进行探讨。一方面从鸭在稻田中的活动来研究其对水稻及水稻纹枯病菌的影响;另一方面从鸭嘴、鸭毛和鸭粪分泌物中提取粗提物和筛选微生物来研究其对水稻及水稻纹枯病菌的影响。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研究稻田养鸭抑制水稻纹枯病的主要因素及作用机理,探索生物防治水稻纹枯病新途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1.1稻田养鸭对水稻纹枯病菌菌核的影响在初始菌核相同的情况下,调查放鸭区和未放鸭区纹枯病菌菌核数量。在水稻生长的分蘖末期和齐穗期,放鸭区菌核量为35.7万粒/hm2、41.9万粒/hm2,比未放鸭区菌核72.9万粒/hm2、96.4万粒/hm2,低48.97%、43.46%,表明鸭通过啄食菌核,从而减少纹枯病菌源,减轻病害发生。1.2封泥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将泥砌封于水稻基部叶鞘研究其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先砌封泥于水稻叶鞘再人工接种纹枯病菌,其发病率为3.08~10.61%、病情指数为5.42~11.82,明显低于井冈霉素处理和对照的发病率3.88~55.36%和3.97~86.22%、病情指数5.66~18.40和19.94~60.72,其控病效果为72.80~81.21%,优于井冈霉素处理和对照。对先砌封泥再接病菌的处理,不同时期测定水稻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比对照高,但低于井冈霉素处理;同时砌封泥处理使水稻的可溶性糖含量降低。1.3鸭毛、鸭嘴和鸭粪粗提物对水稻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一般认为,水稻抗病性与水稻几丁质酶活性呈正相关的。本研究采用乙酸乙酯和乙醇提取鸭毛、鸭嘴及鸭粪分泌物,并将粗提物施用于水稻,测定水稻几丁质酶活性。其中,鸭粪乙酸乙酯粗提物处理水稻后第8d水稻几丁质酶活性达最大值,为124.7 U·g(-1)·FW(-1)·min(-1),显着高于对照(77.11 U·g(-1)·FW(-1)·min(-1)),且差异显着(P<0.05,P<0.01);鸭粪乙醇粗提物处理水稻后第8d几丁质酶活性达最大值62.9 U·g(-1)·FW(-1)·min(-1),与对照62.9U·g(-1)·FW(-1)·min(-1)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P>0.01);表明鸭粪乙酸乙酯粗提物能提高水稻几丁质酶活性,鸭粪乙醇提取物不能提高水稻几丁质酶活性。而鸭毛和鸭嘴乙酸乙酯、乙醇粗提物处理水稻后,水稻几丁质酶活性与对照比较也无显着变化。1.4鸭毛、鸭嘴和鸭粪中微生物对水稻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采用稀释分离法分别从鸭毛、鸭嘴和鸭粪中共分离出细菌323株,真菌126株。经初步归类,从鸭毛中分离获得1株细菌B106和1株真菌F123,鸭嘴中分离获得1株细菌B75和1株真菌F66,鸭粪中分离获得1株细菌B117和1株真菌F16,并用各菌株悬浮液处理水稻。细菌B117悬浮液处理水稻后,第3d、7d水稻几丁质酶活性达最大值,分别为42.24U·g(-1)·FW(-1)·min(-1)、42.23U·g(-1)·FW(-1)·min(-1),明显高于对照41.74U·g(-1)·FW(-1)·min(-1)、41.69 U·g(-1)·FW(-1)·min(-1),且差异显着(P<0.05,P<0.02),说明鸭粪中存在能提高水稻几丁质酶活性的细菌;其它菌株F16、B106、F123、B75、F66等菌悬液处理水稻后,水稻几丁质酶活性均无显着变化。1.5鸭毛、鸭嘴和鸭粪粗提物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影响采用平板拮抗法测定鸭毛、鸭嘴和鸭粪乙醇、乙酸乙酯粗提物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作用。鸭毛、鸭嘴和鸭粪的乙醇、乙酸乙酯粗提物抑菌效果分别为13%、8%、6%,7%、88.64%、84.11%;鸭粪乙醇粗提物在24h内对水稻纹枯病病菌ECso值为26.11mg/ml;鸭粪乙醇粗提物经萃取分离得到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两种组分,其中石油醚组分抑制效果较弱,乙酸乙酯组分抑制能力较强,对水稻纹枯病抑制率为89.70%,EC(50)值为15.52mg/ml;对乙酸乙酯组分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5种流份,其中第2流份(L2)有显着抑菌活性,其在24h、48h内对水稻纹枯病抑制率分别为89.58%、80.36%,通过GC-MS分析鉴定,为酚酸类和硫醇类物质。本研究表明:稻田养鸭生态系统中鸭分泌物中存在抑制水稻纹枯病菌的物质。1.6鸭毛、鸭嘴和鸭粪中微生物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影响采用平板对峙法将菌株B106、B75、B117,F123、F66,F16进行拮抗试验。菌株B106、B75,F123、F66,F16均无拮抗作用,而来自鸭粪中的菌株B117对水稻纹枯病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进一步分离纯化得菌株A168。稻田养鸭生态系统中鸭分泌物中存在抑制水稻纹枯病菌的拮抗菌。2鸭粪中拮抗细菌A168筛选、鉴定、生物学特性及拮抗作用研究2.1鸭粪中拮抗细菌A168筛选、鉴定及生物学特性采用平板拮抗法,将细菌B117纯化100次,获得拮抗菌株A168,对其进行了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A168菌体杆状,革兰氏染色阳性、芽孢中生、周生鞭毛。A168菌株能利用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和甘露醇产酸,葡萄糖产气试验阴性,淀粉水解阴性,硝酸还原试验阳性,厌氧生长阴性,酪素分解试验阳性,酪氨酸分解试验阴性,接触酶试验阳性,VP反应阳性,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阴性。16S rDNA分析与其亲缘关系较近菌株Bacillus cereus (AJ577288.1)的同源性达99%,初步鉴定A168菌株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其16SrDNA序列已在GenBank中注册,登录号为GQ118339。A168菌株最优培养时间60h,最适温度28℃、最适pH 7.0。A168菌株能利用的碳源有蔗糖、葡萄糖、甘露醇、α-乳糖、D-木糖、麦芽糖、D-半乳糖、D-果糖;能利用的氮源有胰蛋白胨、蛋白胨、牛肉浸膏和酵母浸膏、干酪素,氯化铵等,但不能利用硝酸钾。2.2 A168菌株活性物质的提取条件及抑菌机理研究采用乙酸乙酯以物料比4:1,在28℃条件下连续超声萃取36h提取A168菌株活性物质效果最好。A168菌株活性物质对水稻纹枯病菌(R.solani)的ECso和EC90值分别为2.15mg/mL和237.86mg/mL;经处理的水稻纹枯病菌菌丝扭曲;当浓度为35mg/mL时,可溶性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率最大为24.45%,菌核萌发率最低为80.36%;水稻纹枯病菌致病力随活性物质浓度的提高而降低,当浓度为45mg/mL时,纹枯病菌被抑制率为80.29%;A168菌株活性物质对病原菌菌丝体电导率无影响。A168菌株活性物质可通过抑制菌丝生长、蛋白质合成、菌核萌发、降低病菌致病力等途径达到控制纹枯病发生。2.3 A168菌株最优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菌株A168的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及发酵条件:豆饼粉2%,葡萄糖7%,CaCO3 0.4%,NaCL 0.35%,蛋白胨6%。摇瓶最优发酵条件:培养时间48h,温度28℃,菌龄24h,接种量6%,转速为200r/min,装液量为210ml(摇瓶500mL),pH值7.0。10L发酵罐最优发酵条件:通气量为180L/h,转速为200r/min,温度为28℃,初始pH为6.5,最优发酵时间为72h。2.4 A168菌株在水稻上定殖规律及对水稻纹枯病田间防治效果研究采用回收标记菌株法探索了A168菌株定殖规律及田间防效。以摩擦方式定殖A168菌量最多;在分蘖期菌量最大,水稻齐穗期次之,成熟期最少;水稻基部叶鞘定殖的菌量高于根部和茎部;在接种后32d仍能够回收到活菌;田间防效达78.47%,明显高于井冈霉素。表明A168菌株在水稻上定殖能力强防病效果较好。2.5 A168菌株促生、抗病及增产效果研究经A168菌悬液处理水稻幼苗比对照根长、株高、叶长和鲜重分别增长12.35~30.95%、26.52~30.77%、16.37~20.02%和10.26~29.52%;且对"Lemont"“陆两优996”品种的促生效果比“创丰1号”好;经A168菌悬液处理的水稻"Lemont"内吲哚乙酸(IAA)、玉米素核苷(ZR4)、赤霉素(GA3)的含量比对照高,脱落酸(ABA)的含量比对照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比对照高,但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与对照比较无显着变化;经A168菌悬液处理后的水稻产量比对照高,其中“陆两优996"品种增产最大为13.13%,其次为"Lemont"品种,“创丰1号”品种增产最低。本研究结果表明:A168菌株具有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抗病性及增加水稻产量的作用。2.6 A168菌株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鉴定采用生化反应、硫酸铵沉淀、DEAE-SepharoseFF、FPLC Phenyl FF疏水色谱柱、HPLC C18液相色谱纯化等方法研究A168菌株活性物质成分并进行了分离、纯化及鉴定。初步鉴定A168过滤液中含有蛋白质和肽,进一步分离、纯化获得拮抗纹枯病菌L-518样品。通过SDS-PAGE电泳可知,L-518样品约有15KD,再经质谱分析其质荷比为15006.899。L-518样品不耐高温,对蛋白酶K稳定,对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不稳定,这些性质与多肽基本相似,初步鉴定为多肽类物质。
二、拮抗细菌Bacillus subtilis B5423-R抑制水稻纹枯病的阈值群体数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拮抗细菌Bacillus subtilis B5423-R抑制水稻纹枯病的阈值群体数量(论文提纲范文)
(1)稻用生物与化学组合增效杀菌剂的研发和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微生物与植物健康 |
1.2 水稻病害 |
1.2.1 水稻上的主要病害及其危害 |
1.2.2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危害 |
1.2.3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危害 |
1.2.4 水稻稻曲病发生与危害 |
1.3 生物杀菌剂及其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 |
1.4 枯草芽孢杆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上的研究与应用 |
1.4.1 枯草芽孢杆菌在植物病害防治上的应用 |
1.4.2 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防机制 |
1.5 链霉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上的研究与应用 |
1.5.1 链霉菌在植物病害防治上的应用 |
1.5.2 链霉菌对植物病害的生防机制 |
1.6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缺陷与应对 |
1.6.1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缺陷 |
1.6.2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缺陷的应对 |
1.7 水稻病害的化学防治 |
1.7.1 水稻稻瘟病的化学防治 |
1.7.2 水稻纹枯病的化学防治 |
1.7.3 水稻稻曲病的化学防治 |
1.7.4 水稻病害化学防治存在的问题 |
1.8 论文研究目的与思路 |
第二章 芽孢杆菌H158的鉴定及其对水稻病害的生防作用和相关机理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菌株、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
2.2.2 菌株H158的鉴定 |
2.2.3 H158生物膜的形成 |
2.2.4 H158与不同病原菌对峙培养 |
2.2.5 H158产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 |
2.2.6 H158对水稻系统抗性的影响 |
2.2.7 与H158对峙培养过程中稻瘟病菌转录组分析 |
2.2.8 H158对水稻真菌病害防效试验 |
2.2.9 H158与不同杀菌剂混用对水稻主要真菌病害的田间药效试验 |
2.2.10 H158处理后稻谷加工性能和米质的检测 |
2.2.11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H158的鉴定 |
2.3.2 H158对水稻常见病原菌的拮抗能力 |
2.3.3 H158在不同培养基上产生的生物膜结构 |
2.3.4 真菌细胞壁裂解酶活性 |
2.3.5 H158对水稻系统抗性的影响 |
2.3.6 与H158对峙培养过程中稻瘟病菌转录组分析 |
2.3.7 H158对水稻主要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 |
2.3.8 H158和杀菌剂混用对水稻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 |
2.3.9 H158处理对稻谷加工性能和品质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三章 H158与QoI类杀菌剂混用在水稻纹枯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菌株、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3.2.2 品种和杀菌剂 |
3.2.3 QoI类杀菌剂与H158混用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试验 |
3.2.4 QoI类杀菌剂对H158的培养状况的影响 |
3.2.5 QoI类杀菌剂对H158在植株定殖性能的影响 |
3.2.6 肟菌酯对H158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3.2.7 与肟菌酯混用对H158水稻ISR的影响 |
3.2.8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H158和QoI类杀菌剂混用在水稻纹枯病防控上的增效作用 |
3.3.2 QoI类杀菌剂对H158培养状况的影响 |
3.3.3 QoI类杀菌剂对H158在植株定殖性能的影响 |
3.3.4 肟菌酯对H158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3.3.5 肟菌酯对H158水稻ISR的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H158与戊唑醇混用在稻曲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菌株、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4.2.2 品种和杀菌剂 |
4.2.3 戊唑醇与H158混用对水稻曲病的田间防治试验 |
4.2.4 戊唑醇对H158的培养状况的影响 |
4.2.5 戊唑醇对H158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4.2.6 与戊唑醇混用对H158水稻ISR的影响 |
4.2.7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H158与戊唑醇在稻曲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 |
4.3.2 戊唑醇对H158培养性状的影响 |
4.3.3 戊唑醇对H158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4.3.4 戊唑醇对H158水稻ISR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五章 链霉菌HSA312的鉴定及其对水稻病害生防作用和相关机理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菌株、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
5.2.2 菌株HSA312的鉴定 |
5.2.3 HSA312与不同病原菌对峙培养 |
5.2.4 平板计数法检测HSA312的紫外线抗性 |
5.2.5 平板计数法检测HSA312在植株表面的定殖 |
5.2.6 HSA312 对水稻ISR |
5.2.7 三环唑和HSA312混用对水稻稻瘟病菌转录组的影响 |
5.2.8 HSA312对水稻真菌病害防效田间试验 |
5.2.9 HSA312对水稻稻瘟病的生防作用 |
5.2.10 HSA312与不同杀菌剂混用对水稻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 |
5.2.11 HSA312处理水稻后稻谷加工性能和米质的检测 |
5.2.12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HSA312的鉴定 |
5.3.2 HSA312对水稻常见病原菌的拮抗能力 |
5.3.3 真菌细胞壁裂解酶活性 |
5.3.4 HSA312对紫外线抗性 |
5.3.5 HSA312在水稻植株上留存动态分析 |
5.3.6 HSA312对水稻系统抗性的影响 |
5.3.7 与HSA312对峙培养过程中稻瘟病菌转录组分析 |
5.3.8 HSA312对水稻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 |
5.3.9 HSA312对水稻稻瘟病的生防作用 |
5.3.10 HSA312和不同药剂混用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
5.3.11 HSA312对稻谷加工性能和品质的影响 |
5.4 讨论 |
第六章 HSA312与三环唑混用在稻瘟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供试菌株、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6.2.2 品种和杀菌剂 |
6.2.3 三环唑与HSA312混用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防治试验 |
6.2.4 三环唑对HSA312的培养状况的影响 |
6.2.5 三环唑对HSA312拮抗能力的影响 |
6.2.6 与三环唑混用对HSA312 引发水稻ISR的影响 |
6.2.7 三环唑和HSA312混用对水稻稻瘟病菌转录组的影响 |
6.2.8 稻瘟菌受生防菌和三环唑影响的WGCNA分析 |
6.2.9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HSA312和三环唑混用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
6.3.2 三环唑对HSA312的培养状况的影响 |
6.3.3 三环唑对HSA312拮抗能力的影响 |
6.3.4 三环唑对HSA312 水稻ISR的影响 |
6.3.5 三环唑和HSA312混用对水稻稻瘟病菌基因转录组的影响 |
6.3.6 水稻稻瘟病菌受生防菌和三环唑影响的WGCNA分析 |
6.4 讨论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芽孢杆菌H158的鉴定及其对水稻病害的生防与相关机理 |
7.1.2 H158与QoI类杀菌剂混用在水稻纹枯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7.1.3 H158与戊唑醇混用在稻曲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7.1.4 链霉菌HSA312的鉴定及其对水稻病害生防作用与相关机理 |
7.1.5 HSA312与三环唑混用在稻瘟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2)油茶炭疽病生物防治途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油茶的经济价值与种植现状 |
1.2 油茶主要病害发生与防治情况 |
1.2.1 油茶炭疽病 |
1.2.2 油茶软腐病 |
1.3 拮抗微生物在植物病害防治上的应用 |
1.3.1 拮抗微生物的作用机理 |
1.3.2 拮抗微生物种类及应用 |
1.4 芽孢杆菌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 |
1.4.1 芽孢杆菌的生防机理 |
1.4.2 芽孢杆菌在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
1.5 真菌病毒及其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 |
1.5.1 真菌病毒的弱毒现象 |
1.5.2 导致弱毒现象的真菌病毒种类 |
1.5.3 真菌病毒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潜力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油茶炭疽病病原鉴定及油茶品种对炭疽病抗性比较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主要试剂和培养基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1.4 样品采集 |
2.1.5 油茶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
2.1.6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
2.1.7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2.1.8 油茶自然抗病性调查 |
2.1.9 油茶品种对油茶炭疽病的抗性测定 |
2.1.10 油茶果实感病等级划分及经济指标的测定 |
2.1.11 种子含油率的测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病原菌的分离及回接试验 |
2.2.2 病原菌的鉴定及形态特征 |
2.2.3 不同油茶品种对油茶炭疽病的抗性比较 |
2.2.4 油茶果实感病对其经济指标的影响 |
2.2.5 病害等级与油茶果实出油率的影响 |
2.3 小结和讨论 |
2.3.1 小结 |
2.3.2 讨论 |
第三章 油茶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对油茶炭疽病菌拮抗性能测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油茶内生真菌的分离方法的研究 |
3.2.2 抽样策略的研究 |
3.2.3 油茶内生真菌的种类和分布 |
3.2.4 油茶内生真菌抗性筛选结果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油茶炭疽病菌拮抗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土样 |
4.1.2 病原真菌 |
4.1.3 植物材料 |
4.1.4 培养基成分与配制 |
4.1.5 主要试剂及配制 |
4.1.6 主要仪器 |
4.1.7 拮抗细菌的分离和筛选 |
4.1.8 拮抗细菌功能性物质定性检测 |
4.1.9 拮抗细菌形态学观察 |
4.1.10 拮抗细菌生理生化测定 |
4.1.11 拮抗细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 |
4.1.12 拮抗细菌的离体叶片防效试验 |
4.1.13 拮抗细菌的盆栽防效试验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拮抗细菌的分离与筛选 |
4.2.2 P-14菌株抑菌谱的测定 |
4.2.3 P-14菌株功能性物质定性检测 |
4.2.4 菌株P-14的形态学特征 |
4.2.5 菌株P-14的生理生化鉴定 |
4.2.6 菌株P-14的16S r RNA序列分析 |
4.2.7 离体叶片防效 |
4.2.8 盆栽试验防效 |
4.3 小结和讨论 |
4.3.1 小结 |
4.3.2 讨论 |
第五章 拮抗细菌P-14的拮抗物质分析和拮抗机理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菌株 |
5.1.2 菌液制备 |
5.1.3 脂肽类抗生素的测定 |
5.1.4 挥发性有机物质(VOCs)的测定 |
5.1.5 P-14抑菌物质对油茶炭疽病菌的作用机理研究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拮抗菌P-14脂肽类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
5.2.2 拮抗菌P-14与脂肽类拮抗物质合成相关基因的检测 |
5.2.3 解淀粉芽孢杆菌挥发性抑菌物质的鉴定 |
5.2.4 P-14抑菌物质对油茶炭疽病菌的作用机理研究 |
5.3 小结与讨论 |
5.3.1 小结 |
5.3.2 讨论 |
第六章 拮抗细菌P-14的发酵条件和对油茶炭疽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主要试剂 |
6.1.2 主要仪器 |
6.1.3 试验菌株 |
6.1.4 培养基 |
6.1.5 试验林地概况 |
6.1.6 发酵培养基成分优化 |
6.1.7 发酵条件优化 |
6.1.8 菌体生物量和抑菌活性测定 |
6.1.9 田间应用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培养基成分对菌株P-14发酵和抑菌活性的影响 |
6.2.2 菌株P-14培养条件的优化 |
6.2.3 P-14菌株发酵液田间试验效果 |
6.3 小结与讨论 |
6.3.1 小结 |
6.3.2 讨论 |
第七章 油茶炭疽病菌真菌病毒筛选及序列分析鉴定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供试菌株 |
7.1.2 主要试剂 |
7.1.3 仪器 |
7.1.4 溶液及培养基的配制 |
7.1.5 菌株的培养与菌丝收集 |
7.1.6 病毒基因组dsRNA的小量提取和纯化 |
7.1.7 病毒基因组dsRNA的全序列测定 |
7.1.8 病毒序列拼接与分析 |
7.2 结论和分析 |
7.2.1 炭疽菌内dsRNA筛选 |
7.2.2 YD4-2 菌株中ds RNA的 c DNA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 |
7.3 .小结和讨论 |
7.3.1 小结 |
7.3.2 讨论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8.1 总结 |
8.2 创新点 |
8.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JFL15抗菌物质的纯化鉴定及其生物合成途径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及中文对照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病原菌危害及抗生素滥用 |
1.1.1 病原菌的危害 |
1.1.2 抗生素滥用 |
1.2 拮抗芽孢杆菌的研究概况 |
1.2.1 芽孢杆菌简介 |
1.2.2 芽孢杆菌基因组测序研究概况 |
1.3 芽孢杆菌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 |
1.3.1 核糖体合成途径产生的抗菌物质 |
1.3.2 非核糖体合成途径产生的抗菌物质 |
1.3.3 挥发性的抗菌物质 |
1.3.4 其他抗菌活性物质 |
1.4 芽孢杆菌抗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
1.4.1 抗菌物质的快速检测 |
1.4.2 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 |
1.4.3 抗菌物质的结构鉴定 |
1.5 芽孢杆菌抗菌物质的生物合成及其调控途径 |
1.5.1 抗菌物质的生物合成机制 |
1.5.2 抗菌物质的合成调控 |
1.6 芽孢杆菌基因编辑技术概况 |
1.6.1 同源重组基因敲除 |
1.6.2 CRISPR-Cas9技术 |
1.6.3 其他基因敲除方法 |
1.7 暹罗芽孢杆菌研究进展 |
1.8 本研究的立题背景、意义、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8.1 立题背景和意义 |
1.8.2 主要研究内容 |
1.8.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拮抗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材料和菌株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溶液及配制 |
2.1.4 培养基 |
2.1.5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抑菌活性的检测方法 |
2.2.2 细菌的分离 |
2.2.3 拮抗菌的筛选 |
2.2.4 拮抗菌的形态及生理生化鉴定方法 |
2.2.5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2.6 JFL15菌株抗菌谱的测定 |
2.2.7 水产病原指示菌耐药性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带鱼肠道中细菌的分离 |
3.2 JFL15菌株的常规方法鉴定 |
3.2.1 JFL15菌株的形态特征 |
3.2.2 JFL15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 |
3.3 JFL15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3.3.1 基因组DNA提取 |
3.3.2 16SrDNA序列的扩增 |
3.3.3 16SrDNA测序 |
3.3.4 菌株的进化树分析 |
3.4 水产病原菌耐药性的测定 |
3.5 JFL15发酵上清液的抗菌谱测定 |
4 讨论 |
4.1 芽孢杆菌作为抗生物替代物的优势 |
4.2 关于芽孢杆菌的鉴定 |
4.3 关于菌株JFL15的抗菌活性 |
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暹罗芽孢杆菌JFL15产抗菌活性物的发酵条件及其提取方法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材料和菌株 |
2.1.2 主要试剂 |
2.1.3 培养基 |
2.1.4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株活化 |
2.2.2 种子液的制备及其生长曲线的测定 |
2.2.3 发酵上清液的制备 |
2.2.4 抑菌活性的检测方法 |
2.2.5 发酵条件的优化 |
2.2.6 暹罗芽孢杆菌JFL15发酵液理化性质研究 |
2.2.7 抗菌活性物质提取方法研究 |
2.2.8 不同方法提取的抗菌粗提物抗菌谱测定 |
2.2.9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暹罗芽孢杆菌JFL15生长曲线的测定 |
3.2 暹罗芽孢杆菌JFL15发酵条件的优化 |
3.2.1 发酵培养基的选择 |
3.2.2 培养基装液量的影响 |
3.2.3 接种量的影响 |
3.2.4 培养基起始pH值的影响 |
3.2.5 培养温度的影响 |
3.2.6 培养时间的影响 |
3.2.7 转速的影响 |
3.3 发酵上清液的理化性质研究 |
3.3.1 对酶的稳定性 |
3.3.2 对热的稳定性 |
3.3.3 对酸碱的稳定性 |
3.3.4 对紫外线的稳定性 |
3.3.5 储存时间的影响 |
3.4 抗菌活性物质提取方法研究 |
3.4.1 最佳硫酸铵浓度的确定 |
3.4.2 不同方法提取的抗菌粗提物抗菌谱测定及活性比较 |
4 讨论 |
4.1 关于发酵培养基选择 |
4.2 发酵条件优化 |
4.3 关于抗菌物质提取方法 |
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菌株JFL15的全基因组测序及抗菌活性物质生物合成途径解析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材料和菌株 |
2.1.2 主要试剂 |
2.1.3 培养基 |
2.1.4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菌培养 |
2.2.2 菌株JFL15的全基因组测序 |
2.2.3 测序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4 基于全基因组比对的菌株JFL15鉴定 |
2.2.5 菌株JFL15次级代谢产物基因簇的预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3.2 测序与组装结果 |
3.3 基因组测序质量控制分析 |
3.3.1 GC含量与测序深度关联分析 |
3.3.2 K-mer分析 |
3.4 菌株JFL15全基因组基本概况 |
3.5 比较基因组分析 |
3.5.1 基因组共线性分析 |
3.5.2 Core和Pan基因分析 |
3.5.3 基于全基因组比较的菌株JFL15鉴定 |
3.6 基因组特征功能分析 |
3.6.1 COG功能分类 |
3.6.2 GO功能分类 |
3.6.3 KEGG代谢途径分析 |
3.7 抗菌活性物质基因簇挖掘与分析 |
3.8 抗菌物质合成通路分析 |
3.8.1 抗生素的代谢途径 |
3.8.2 非核糖体合成的抗菌物质的代谢途径 |
3.8.3 暹罗芽孢杆菌JFL15中的调控系统 |
4 讨论 |
4.1 基于全基因的菌株JLF15鉴定 |
4.2 抗菌物质合成基因簇分析 |
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材料和菌株 |
2.1.2 主要试剂 |
2.1.3 培养基 |
2.1.4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暹罗芽孢杆菌JFL15抗菌活性物质基因检测 |
2.2.2 暹罗芽孢杆菌JFL15抗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暹罗芽孢杆菌JFL15抗菌活性物质基因检测 |
3.2 挥发性抗菌物质的鉴定及活性分析 |
3.2.1 暹罗芽孢杆菌JFL15挥发性物质对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 |
3.2.2 暹罗芽孢杆菌JFL15挥发性抑菌代谢物鉴定 |
3.3 硫酸铵沉淀抗菌活性物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3.3.1 硫酸铵沉淀A组份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3.3.2 硫酸铵沉淀B组份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3.3.3 组份A1和B的抗菌谱测定 |
3.4 盐酸沉淀抗菌活性物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3.4.1 盐酸沉淀法对JFL15菌株抗菌活性物质的粗提 |
3.4.2 SephadexLH-20凝胶层析分离 |
3.4.3 制备型反向HPLC纯化 |
3.4.4 纯化后活性物质的鉴定 |
3.4.5 IturinA和BacillomycinF的MIC测定及抗菌机理研究 |
3.5 乙酸乙酯萃取抗菌活性物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3.5.1 SephadexLH-20凝胶层析分离 |
3.5.2 制备型反向HPLC纯化 |
3.5.3 纯化后活性物质的鉴定 |
3.5.4 抗菌活性检测 |
4 讨论 |
4.1 抗菌物质的分离鉴定 |
4.2 关于抗菌物质的鉴定 |
4.3 关于提取方法研究 |
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菌株JFL15中抗菌蛋白的克隆与表达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材料和菌株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溶液及配制 |
2.1.4 培养基 |
2.1.5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暹罗芽孢杆菌JFL15基因组本地blast数据库的构建 |
2.2.2 抗菌蛋白基因的挖掘 |
2.2.3 暹罗芽孢杆菌JFL15抗菌蛋白基因的克隆 |
2.2.4 抗菌蛋白基因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5 重组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验证 |
2.2.6 重组蛋白的表达 |
2.2.7 重组蛋白的纯化及抑菌活性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暹罗芽孢杆菌JFL15基因组DNA提取 |
3.2 抗菌蛋白基因的挖掘 |
3.3 抗菌蛋白基因的克隆 |
3.3.1 8种抗菌蛋白基因的扩增 |
3.3.2 阳性克隆载体鉴定及测序 |
3.4 抗菌蛋白基因氨基酸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1 抗菌蛋白二级结构预测 |
3.4.2 抗菌蛋白疏水性分析 |
3.4.3 抗菌蛋白三级结构预测 |
3.5 抗菌蛋白的表达 |
3.5.1 原核表达载体的筛选 |
3.5.2 抗菌蛋白的原核表达 |
4 讨论 |
4.1 关于原核表达载体选择 |
4.2 关于蛋白表达量 |
4.3 关于重组蛋白抗菌活性 |
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尝试敲除cody基因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菌株和质粒 |
2.1.2 引物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溶液及配制 |
2.1.5 培养基 |
2.1.6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CRISPR-cas9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 |
2.2.2 以cody基因为敲除靶点的同源重组敲除载体的构建 |
2.2.3 暹罗芽孢杆菌JFL15的转化 |
2.2.4 pHT-Cas9-gRNA敲除系统的鉴定 |
2.2.5 pHT08-cody敲除系统的鉴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CRISPR-Cas9基因敲除体系的构建 |
3.1.1 pHT08质粒的提取 |
3.1.2 cas9基因的扩增 |
3.1.3 pHT08-Cas9质粒鉴定 |
3.1.4 gRNA片段的扩增 |
3.1.5 pHT08-Cas9-gRNA质粒鉴定 |
3.1.6 电击转化结果 |
3.1.7 转化子质粒提取及PCR鉴定 |
3.1.8 Cas9蛋白诱导表达及纯化 |
3.1.9 cody基因的敲除鉴定 |
3.2 以cody基因为敲除靶点的同源重组敲除体系的构建 |
3.2.1 暹罗芽孢杆菌JFL15基因组DNA提取 |
3.2.2 cody基因上、下游同源臂扩增 |
3.2.3 pHT08-cody-up中间载体的鉴定 |
3.2.4 pHT08-cody-up-down载体的鉴定 |
3.2.5 电击转化结果 |
3.2.6 转化子质粒提取及PCR鉴定 |
3.2.7 同源重组法cody基因的敲除鉴定 |
3.2.8 线性片段(up-Cm-down)转化敲除鉴定 |
4 讨论 |
4.1 暹罗芽孢杆菌JFL15转化 |
4.2 同源重组敲除体系 |
4.3 CRISPR-Cas9基因敲除体系 |
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1 全文结论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菌株JFL15的16SrDNA基因序列 |
附录B 8种(C、G、S、T、A2、AP、N、B1)抗菌蛋白的编码序列 |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解淀粉芽孢杆菌GB58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及菌剂载体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植物与菌株 |
1.1.2 培养基与盆栽试验材料 |
1.1.3 菌剂载体 |
1.2 方法 |
1.2.1 盆栽试验培养条件 |
1.2.2 接种病菌 |
1.2.3 试验设置 |
1.2.4 防效测定 |
1.2.5 定殖能力测定 |
1.3 固体菌剂吸附载体研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GB58在水稻植株上的定殖 |
2.2 GB58对分蘖盛期水稻纹枯病的防效 |
2.3 固体菌剂吸附载体研究 |
2.3.1 载体吸附量测定 |
2.3.2 GB58菌株在不同吸附载体中的存活率 |
2.3.3 不同吸附载体对GB58菌株的抑菌活性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3.1 防治效果初探 |
3.2 微生物制剂的开发 |
(5)水稻纹枯病的生物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剂、药剂和水稻品种 |
1.2 试验田概况 |
1.3 生防菌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平板拮抗试验 |
1.4 生防菌剂菌悬液制备 |
1.5 试验设计 |
1.6 调查内容与方法 |
1.6.1 纹枯病调查 |
1.6.2 促生作用调查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生防菌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平板拮抗作用 |
2.2 不同生防菌对水稻纹枯病菌的田间防效 |
2.2 不同生防菌对水稻的促生作用 |
3 讨论 |
(6)银杏内生细菌防治辣椒疫病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植物内生细菌研究概述 |
1.1.1 植物内生细菌的概念 |
1.1.2 内生细菌的生态学研究 |
1.2 植物内生细菌有益的生物学作用 |
1.2.1 植物保护作用 |
1.2.2 对寄主植物的促生作用 |
1.2.3 在非豆科植物中的生物固氮作用 |
1.2.4 生物修复作用 |
1.2.5 作为外源基因载体 |
1.3 内生细菌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
1.3.1 对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治作用 |
1.3.2 对植物细菌病害的防治作用 |
1.3.3 对植物寄生线虫的防治作用 |
1.4 植物内生细菌防治植物病害的作用机制 |
1.4.1 竞争作用 |
1.4.2 拮抗作用 |
1.4.3 诱导植物抗病性 |
1.4.4 促进植物生长 |
1.5 内生芽胞杆菌脂肽类物质的研究概况 |
1.5.1 伊枯草菌素 |
1.5.2 表面活性素 |
1.5.3 芬枯草菌素类 |
1.5.4 其它脂肽类物质 |
1.6 内生芽胞杆菌诱导抗病性研究进展 |
1.6.1 内生芽胞细菌诱导抗病性的应用 |
1.6.2 内生芽胞杆菌诱导植物系统抗病性的激发子 |
1.6.3 内生芽胞杆菌诱导植物抗病性的细胞学机制 |
1.6.4 内生芽胞杆菌诱导植物抗病性的生化机制 |
1.6.5 内生芽胞杆菌诱导植物抗病性的分子信号途径 |
1.7 辣椒疫病研究概况 |
1.7.1 辣椒疫病的发生危害和发病规律 |
1.7.2 辣椒疫病的防治 |
1.8 CDNA‐AFLP 技术在辣椒上的应用 |
1.9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银杏内生细菌多样性分析 |
2.1 材料、仪器和试剂 |
2.1.1 供试植物材料 |
2.1.2 主要仪器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培养基 |
2.2 试验方法 |
2.2.1 银杏内生细菌的分离纯化 |
2.2.2 细菌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2.2.3 DNA 质量检测 |
2.2.4 16S rDNA PCR‐RFLP 分析 |
2.2.5 ERIC‐PCR 分析 |
2.2.6 gyrB 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树龄银杏叶片中内生细菌的分离结果 |
2.3.2 16S rDNA PCR‐RFLP 酶切图谱结果 |
2.3.3 ERIC‐PCR 结果 |
2.3.4 gyrB 基因的测序结果 |
2.4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防治辣椒疫病银杏内生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
3.1 材料和试剂 |
3.1.1 供试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培养基 |
3.2 试验方法 |
3.2.1 内生细菌平板抑菌活性测定 |
3.2.2 辣椒疫霉菌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3.2.3 拮抗菌株对离体辣椒果疫病的防治 |
3.2.4 拮抗菌株温室防治辣椒苗疫病试验 |
3.2.5 拮抗菌株的鉴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拮抗辣椒疫霉菌银杏内生细菌的筛选 |
3.3.2 拮抗菌株对其它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的拮抗作用 |
3.3.3 拮抗菌株对辣椒果疫病的防效 |
3.3.4 生防菌株对温室盆栽辣椒苗疫病的防效 |
3.3.5 生防菌株的鉴定结果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银杏内生生防菌株混配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及机制研究 |
4.1 材料、试剂和仪器 |
4.1.1 材料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培养基 |
4.1.4 主要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不同生防菌组合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 |
4.2.2 生防菌株对辣椒苗的促生作用 |
4.2.3 生防菌株定殖能力的研究 |
4.2.4 生防菌株抗菌物质的防病作用 |
4.2.5 生防菌株的诱导抗病性研究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生防菌组合对辣椒疫病的防治作用 |
4.3.2 生防菌株对辣椒幼苗的促生作用 |
4.3.3 生防菌株的定殖动态 |
4.3.4 生防菌株抑菌物质的防病作用 |
4.3.5 生防菌株的诱导抗病性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银杏内生拮抗细菌菌株 ZY25 和 HY7 生防功能基因的初步研究 |
5.1 材料和试剂 |
5.1.1 供试材料 |
5.1.2 主要试剂 |
5.1.3 主要培养基 |
5.2 方法 |
5.2.1 拮抗菌株生防功能基因的扩增 |
5.2.2 生防功能基因片段的回收和克隆 |
5.2.3 克隆子的验证 |
5.2.4 生防菌株脂肽类粗提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
5.2.5 脂肽类物质对辣椒果疫病的防治 |
5.2.6 脂肽类物质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生防功能基因的扩增结果 |
5.3.2 对植物病原菌的平板抑制作用 |
5.3.3 脂肽类物质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机制的初步分析 |
5.3.4 脂肽类物质对辣椒果疫病的防治效果 |
5.3.5 对番茄果实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
5.4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解淀粉芽胞杆菌 FY11 与辣椒互作的 CDNA‐AFLP 表达谱分析 |
6.1 材料、试剂和仪器: |
6.1.1 供试材料 |
6.1.2 主要试剂 |
6.1.3 主要仪器 |
6.2 试验方法 |
6.2.1 样品采集 |
6.2.2 辣椒幼苗 RNA 的提取 |
6.2.3 辣椒总 RNA 的完整性检测 |
6.2.4 双链 cDNA 的合成 |
6.2.5 cDNA‐AFLP 分析 |
6.2.6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
6.2.7 cDNA‐AFLP 差异片段回收 |
6.2.8 cDNA‐AFLP 差异片段克隆及测序 |
6.2.9 差异表达基因片段序列分析 |
6.2.10 qRT‐PCR 验证 cDNA‐AFLP 基因表达谱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辣椒幼苗总 RNA 提取 |
6.3.2 双链 cDNA 的预扩增产物 |
6.3.3 选择性扩增结果 |
6.3.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 |
6.3.5 差异表达片段的回收、克隆与测序 |
6.3.6 EST 序列分析 |
6.3.7 qRT‐PCR 的验证结果 |
6.4 结论与讨论 |
6.4.1 接种内生细菌后辣椒差异基因表达特征 |
6.4.2 与抗病防御相关的 TDFs |
6.4.3 与转录因子和信号传导相关的 TDFs |
6.4.4 与促生作用相关的 TDFs |
6.4.5 与基础代谢和能量相关的 TDFs |
6.4.6 与次生代谢相关的 TDFs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稻曲病拮抗细菌的筛选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供试病原菌 |
1.3 拮抗细菌阳性对照菌株 |
1.4 培养基 |
1.5 拮抗细菌的分离与纯化 |
1.6 初筛 |
1.7 复筛 |
1.8 拮抗细菌对稻曲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
1.9 拮抗细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1.9.1 拮抗细菌基因组DNA提取和16S rDNA PCR扩增 |
1.9.2 拮抗细菌DNA |
2 结 果 |
2.1 土壤细菌的分离与初筛 |
2.2 拮抗细菌的复筛 |
2.3 拮抗细菌对稻曲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
2.4 2株拮抗细菌的16S rDNA测序分析 |
3 讨 论 |
(8)蜡状芽孢杆菌复配井冈霉素水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芽孢杆菌抑菌机制的研究进展 |
1.1.1 竞争作用 |
1.1.2 拮抗作用 |
1.1.3 诱导植物抗性 |
1.1.4 促进植物生长 |
1.1.5 结语 |
1.2 蜡状芽孢杆菌毒株的致病机制及检测方法 |
1.2.1 蜡状芽孢杆菌的致病机制 |
1.2.2 蜡状芽孢杆菌的检测 |
1.2.3 结语 |
1.3 水稻纹枯病及其防治 |
1.3.1 水稻纹枯病症状及其病原 |
1.3.2 水稻纹枯病生物防治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蜡状芽孢杆菌抗逆菌株的选育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菌种 |
2.2.2 培养基 |
2.2.3 试剂 |
2.2.4 实验仪器 |
2.2.5 菌种形态特征观察 |
2.2.6 蜡状芽孢杆菌培养 |
2.2.7 蜡状芽孢杆菌抗逆菌株的选育 |
2.2.8 蜡状芽孢杆菌协同井冈霉素水剂平板抑菌试验 |
2.3 结果 |
2.3.1 菌种形态特征观察 |
2.3.2 蜡状芽孢杆菌抗逆菌株的选育 |
2.3.3 抗逆菌株WR-12与井冈霉素平板抑菌试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蜡状芽孢杆菌WR-12培养工艺优化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菌株 |
3.2.2 培养基 |
3.2.3 试剂 |
3.3 试验方法 |
3.3.1 培养条件对菌株WR-12生物量及抗逆性的影响 |
3.3.2 培养基成分对菌株WR-12生物量及抗逆性的影响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主要培养条件对芽孢生物量及抗逆性的影响 |
3.4.2 培养基成分对菌株WR-12生物量及抗逆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复配剂诱导水稻自身防御性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菌种 |
4.2.2 水稻品种 |
4.2.3 培养基 |
4.2.4 试剂 |
4.2.5 实验仪器 |
4.3 试验方法 |
4.3.1 诱导水稻抗性试验设计 |
4.3.2 水稻相关防御酶活性测定 |
4.3.3 水稻病情指数与产量调查 |
4.3.4 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气象与土壤资料 |
4.4.2 不同处理对水稻防御酶系的影响 |
4.4.3 水稻感病情况与病情级数调查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9)一株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及其抗菌物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文献综述 |
1.1 水稻纹枯病及其生防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
1.1.1 水稻纹枯病病原菌 |
1.1.2 危害范围 |
1.1.3 症状 |
1.1.4 病害循环和传播方式 |
1.1.5 发病因素 |
1.1.6 当前主要防治措施 |
1.1.7 水稻纹枯病抗病育种和转基因研究现状 |
1.1.8 利用拮抗微生物防治纹枯病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 芽孢杆菌及其抗菌物质生物防治的开发与利用 |
1.2.1 芽孢杆菌属中用于生物防治的种类 |
1.2.2 芽孢杆菌防治植物病害的抑菌机制 |
1.2.3 芽孢杆菌产生的抗菌物质种类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2 芽孢杆菌223菌株的进一步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菌株 |
2.1.2 培养基与试剂 |
2.1.3 引物合成 |
2.1.4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1.5 拮抗菌株的gyrB基因序列扩增 |
2.1.6 PCR产物的纯化与回收 |
2.1.7 克隆与筛选 |
2.1.8 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gyrB基因序列扩增及阳性克隆的鉴定 |
2.2.2 gyrB基因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 |
2.3 讨论 |
3 抗菌蛋白的分离纯化和氨基酸测序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菌株、培养基和试剂 |
3.1.2 拮抗活性测定方法 |
3.1.3 223菌株发酵液的制备 |
3.1.4 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 |
3.1.5 抗菌物质分子量初步测定 |
3.1.6 条带抑菌活性验证 |
3.1.7 抗菌物质浓度测定 |
3.1.8 氨基酸序列测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 |
3.2.2 抗菌物质分子量初步测定 |
3.2.3 条带抑菌活性验证 |
3.2.4 抗菌物质浓度测定 |
3.2.5 氨基酸序列测定 |
3.3 讨论 |
4 抗菌蛋白部分理化性质和对几种常见真菌病害的抗菌谱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培养基和试剂 |
4.1.2 拮抗物质稳定性测定 |
4.1.3 抗菌蛋白抑菌谱 |
4.1.4 最小抑制浓度和半抑制浓度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拮抗物质稳定性测定 |
4.2.2 抗菌蛋白抑菌谱 |
4.2.3 最小抑制浓度和半抑制浓度 |
4.3 讨论 |
5 抗菌蛋白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培养基 |
5.1.3 盆栽试验 |
5.1.4 田间试验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盆栽试验 |
5.2.2 田间试验 |
5.3 讨论 |
6 工作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7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1.223菌株的gyrB基因测定序列 |
附2.223菌株gyrB基因序列比对结果 |
附3.223菌株16S rDNA序列比对结果 |
(10)稻田养鸭抑制水稻纹枯病机制及拮抗细菌A168筛选鉴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1 稻田养鸭研究概况 |
1.2 水稻纹枯病防治国内外研究概况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稻田养鸭抑制水稻纹枯病发生因素及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鸭共育对水稻纹枯病菌核的影响 |
2.2 鸭活动搅动田泥对水稻纹枯病发生的影响 |
2.3 鸭毛、鸭嘴和鸭粪中粗提物对水稻几丁质酶的影响 |
2.4 鸭毛、鸭嘴和鸭粪中微生物对水稻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 |
2.5 鸭毛、鸭嘴和鸭粪粗提物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影响 |
2.6 鸭毛、鸭嘴和鸭粪中微生物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3.1 鸭啄食菌核对减少菌源的影响 |
3.2 封泥对水稻纹枯病发生的影响 |
3.3 鸭毛、鸭嘴和鸭粪粗提物对水稻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 |
3.4 鸭毛、鸭嘴和鸭粪中微生物对水稻几丁质酶的影响 |
3.5 鸭毛、鸭嘴和鸭粪中粗提物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影响 |
3.6 鸭毛、鸭嘴和鸭粪中微生物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影响 |
3.7 鸭粪粗提物研究 |
第三章 鸭粪中水稻纹枯病菌拮抗细菌A168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鸭粪中拮抗水稻纹枯病细菌的筛选及抑菌谱测定 |
2.2 菌株A168菌落培养特征 |
2.3 形态特征 |
2.4 生理生化特征 |
2.5 16S rDNA序列分析 |
2.6 系统发育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 |
2.7 A168菌株生物学特性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A168菌株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对水稻纹枯病菌抑制机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溶剂对提取A168菌株活性物质的影响 |
2.2 不同物料比对提取A168菌株活性物质的影响 |
2.3 不同培养温度对提取A168菌株活性物质的影响 |
2.4 不同萃取时间对提取A168菌株活性物质的影响 |
2.5 不同提取方式对提取A168菌株活性物质的影响 |
2.6 A168菌株活性物质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
2.7 A168菌株活性物质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2.8 A168菌株活性物质对水稻纹枯病菌丝体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2.9 A168菌株活性物质对菌核萌发的影响 |
2.10 A168菌株活性物质对水稻纹枯病抑制作用 |
2.11 A168菌株活性物质对水稻纹枯病菌丝体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拮抗细菌A168发酵条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摇瓶发酵 |
2.2 10L发酵罐试验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A168菌株在水稻中定殖规律及对水稻纹枯病田间防效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A168(240)菌株在水稻Lemont叶鞘上的定殖 |
2.2 A168(240)菌株在水稻Lemont植株定殖途径 |
2.3 A168菌株在不同水稻品种植株中的定殖 |
2.4 A168(240)菌株用浸种法接种在水稻Lemont植株中的生长动态 |
2.5 A168(240)菌株在水稻叶鞘上的定殖情况 |
2.6 田间防治效果 |
2.7 A168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作用方式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A168菌株对水稻幼苗的促生、抗病及增产作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A168菌悬液对不同水稻品种的促生效果 |
2.2 A168菌悬液浸种Lemont后水稻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
2.3 A168菌液浸种Lemont后水稻内抗病酶活性的影响 |
2.4 A168菌悬液浸种水稻苗对增产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八章 A168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拮抗物质功能成分测定 |
2.2 拮抗物质的分离纯化 |
2.3 纯化抗菌蛋白L-518对水稻纹枯病菌拮抗活性的检测 |
2.4 SDS-PAGE电泳与分子量测定 |
2.5 MALDI-TOF-MS结果 |
2.6 氨基酸组成分析 |
2.7 L-518样品理化性质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九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成果 |
1.1 探明了稻田养鸭抑制水稻纹枯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及抑制机理 |
1.2 从鸭粪中分离获得1株水稻纹枯病菌拮抗细菌A168 |
1.3 明确了A168菌株活性物质提取方法及抑菌机制 |
1.4 确定了A168菌株发酵罐发酵条件 |
1.5 研究了A168菌株在水稻上定殖规律及对水稻纹枯病田间防效 |
1.6 研究了A168菌株对水稻幼苗促生、抗病及增产作用 |
1.7 初步鉴定了A168菌株活性物质 |
2 创新点 |
2.1 首次系统研究了稻田养鸭抑制水稻纹枯病发生的因子与作用机制 |
2.2 首次报道鸭粪中存在有对水稻纹枯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并对其进行了筛选、鉴定及抗菌谱研究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缩略词表 |
附录二 A168 16S rDNA序列 |
附录三 碱裂解法小量提取质粒DNA |
附录四 培养基 |
附录五 大肠杆菌CaCl_2法感受态细胞制备及转化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拮抗细菌Bacillus subtilis B5423-R抑制水稻纹枯病的阈值群体数量(论文参考文献)
- [1]稻用生物与化学组合增效杀菌剂的研发和相关机制研究[D]. 刘连盟.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2]油茶炭疽病生物防治途径探讨[D]. 喻锦秀.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3]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JFL15抗菌物质的纯化鉴定及其生物合成途径解析[D]. 许本宏.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4]解淀粉芽孢杆菌GB58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及菌剂载体筛选[J]. 卢钰升,顾文杰,蒋瑞萍,徐培智,解开治,孙丽丽. 中国农学通报, 2017(11)
- [5]水稻纹枯病的生物防治[J]. 王奎萍,陈云,刘红霞,李波,郭坚华. 江苏农业科学, 2013(05)
- [6]银杏内生细菌防治辣椒疫病机制研究[D]. 杨瑞先. 福建农林大学, 2013(11)
- [7]稻曲病拮抗细菌的筛选与评价[J]. 尹小乐,陈志谊,刘永锋,刘邮洲,王晓宇,罗楚平,于俊杰,聂亚峰. 江苏农业学报, 2011(05)
- [8]蜡状芽孢杆菌复配井冈霉素水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研究[D]. 何文艳. 浙江工业大学, 2011(06)
- [9]一株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及其抗菌物质的研究[D]. 姚岚. 浙江大学, 2011(07)
- [10]稻田养鸭抑制水稻纹枯病机制及拮抗细菌A168筛选鉴定研究[D]. 张亚. 湖南农业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