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稀植栽培条件对春小麦旗叶与穗部性状影响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贾志锋[1](2021)在《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高寒区燕麦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燕麦作为高寒地区人工草地最重要栽培草种,由于栽培措施落后和管理粗放等原因导致优良品种种子高产潜力受限。施肥和种植密度是影响燕麦种子产量的关键措施,而有关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影响燕麦种子产量的相关机理尚不明晰。基于此,本研究以青海省主推燕麦品种青燕1号为材料,于2016至2017年在青海东部农业区湟中县设置5个氮肥水平、3个密度水平,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从叶片生理、光合特性、农艺性状、抗倒伏和土壤养分组成及微生物群落等方面解析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种子产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高寒地区燕麦种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种子和秸秆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种子产量和秸秆产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随播种密度增加,种子产量先增后降,而秸秆产量持续增加。9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下种子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2016年和2017年年种子产量分别为4002.0 kg·hm-2和3653.9 kg·hm-2,净收益分别为8191.6元·hm-2和7275.6元·hm-2。(2)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农艺性状和穗部激素含量。燕麦单株穗长、每穗小穗数、每穗粒数、每穗种子重和千粒重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但随播种密度的增加不断降低。90 kg·hm-2施氮量处理下燕麦单株穗长、每穗小穗数、每穗粒数、每穗种子重和千粒重较180 kg·hm-2施氮量处理下分别增加了29.58%、63.09%、145.12%、47.59%和20.78%。燕麦穗部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的增加均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9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组合较0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组合穗部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分别增加了195.14%和174.03%。(3)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叶片生理特性和解剖结构。随播种密度增加,开花期燕麦叶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丙二醛和脱落酸含量增加,30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较6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的燕麦叶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丙二醛和脱落酸含量分别增加了35.92%、9.69%和21.50%;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赤霉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降低了12.20%、17.80%、19.97、25.82%和12.87%。播种密度增加会导致燕麦叶片上、下表皮厚度变薄,主维管束面积和叶绿体数量下降等显微结构变化。但施用适量氮肥可以缓解这一现象,90 kg·hm-2施氮量效果最佳。(4)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旗叶光合作用、相对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增加,旗叶的净光合速率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叶面积指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播种密度增加先增后降。90 kg·hm-2施氮量和180kg·hm-2播种密度处理下净光合速率最高,较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提高45.77%。施氮量、播种密度及燕麦种子产量与燕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及叶面积指数间显着相关。(5)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形态特征和倒伏性状。燕麦株高、穗部特征、茎部特征及根部特征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但随播种密度的增加不断降低;135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下株高、穗长、穗位高、重心高度、茎直径、秆壁厚、节间长、茎粗系数、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达到最大值。茎部力学特征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的增加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180 kg·hm-2播种密度下倒伏指数最低,第二、第三茎节倒伏指数分别为23.85%和21.53%。倒伏指数与株高、穗长、穗位高、重心高度、茎直径、秆壁厚、节间长、茎秆弯曲力矩、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间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426~0.756之间,而与穗高系数、茎秆穿刺强度、茎秆折断力、茎秆弯曲性能和茎秆折断弯矩间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582~-0.744之间。(6)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田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随施氮量增加,硝态氮、铵态氮、总氮和有机碳含量先增后降,而随播种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135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组合下土壤肥力最佳,硝态氮、铵态氮、总氮和有机碳含量较0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组合下分别增加237.83%、226.36%、40.35%和58.83%。放线菌门、变形菌门、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是燕麦田土壤的优势菌门。18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下土壤微生物群落OTU数、香农指数和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最高。综上,施氮量90 kg·hm-2和播种密度180 kg·hm-2是促进燕麦叶片发育、拓展根系结构、增加土壤养分利用和构建稳定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最佳组合,这一组合主要通过加强燕麦叶片光合能力、快速补给土壤营养和根际功能微生物群落优化等途径创建燕麦生长最佳空间格局,实现燕麦最佳生长资源获取能力,从而达到最高种子产量。
陈子健[2](2021)在《氮素用量对节水冬小麦生育性状和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迄今河北平原区节水减氮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机理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现状,于2018-2020年度,以生产对照品种济麦22、抗旱品种石麦22和优质小麦品种藁优2018为材料,在河北省山前平原区藁城区河北农业大学刘家庄试验站开展节水栽培条件下不同氮素用量、品种复因子试验。研究旨在明确不同供试品种群体性状、光合器官光合色素含量和持续期、养分吸收特性、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性状对节水减氮处理的响应特征,为今后河北平原区小麦节水减氮栽培和水氮高效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正常供氮(N240)处理下,供试小麦品种济麦22、石麦22和藁优2018春季各生育时期群体总茎数、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物重依据表现优劣品种排序为济麦22、石麦22和藁优2018;低氮(N180和N120)处理下,春季各生育时期群体上述性状依据表现优劣品种排序为石麦22、济麦22和藁优2018。节水减氮栽培条件下石麦22各生育时期植株具有相对较强的干物质生产能力。2、正常供氮处理下,供试小麦品种植株上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大体呈济麦22高于石麦22,藁优2018则明显低于上述品种。低氮处理下,依据供试小麦品种各测试时期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缓降期数值大小,品种间排序依次为石麦22、济麦22和藁优2018。石麦22光合器官较高叶绿素含量和较长缓降期是其节水减氮处理下较强群体干物质生产能力的重要生理基础。低氮处理下,石麦22春季各生育阶段的光合势也较高。3、高氮处理下,供试小麦品种籽粒灌浆速率以济麦22的最高,其次为石麦22,藁优2018最低。低氮处理下,不同供试品种籽粒灌浆速率依据数值大小依次排序为石麦22、济麦22和藁优2018。减氮处理下石麦22具有较佳的籽粒形成和籽粒干物质积累能力。4、高氮处理下,济麦22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氮磷钾积累量高于石麦22和藁优2018;低氮处理下,依据供试小麦品种各测试时期植株氮磷钾累积量多少排序依次为石麦22、济麦22和藁优2018。石麦22低氮处理下较强的氮磷钾吸收积累能力是其节水减氮逆境下植株光合色素含量增加、叶片叶绿素缓降期相对较长及良好群体干物质生产的重要生理基础。5、随着氮素用量增多,供试品种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以及产量也不断增加。高氮处理下,依据成熟期产量大小品种间排序依次为济麦22、石麦22和藁优2018;低氮处理下,成熟期依据产量高低品种间排序依次为石麦22、济麦22和藁优2018。上述结果表明,节水减氮条件下,石麦22具有相对良好的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性状。6、研究表明,济麦22在节水减氮栽培条件下通过维持植株较强的氮素及磷钾等矿质养分吸收能力,改善春季各生育时期植株光合器官的光合色素含量,维持较长的叶片光合功能持续期,进而促进植株群个体发育、植株干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能力。低氮(N180和N120)处理下,与对照品种济麦22和抗旱小麦品种石麦22相比,优质小麦品种藁优2018能维持良好植株养分吸收、光合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能力。本研究表明,石麦22在河北平原区节水减氮栽培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优质麦品种藁优2018在控水氮栽培中具有潜在推广价值。
王佳娣[3](2021)在《节水栽培条件下磷素用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能力的影响》文中认为为明确节水栽培条件下磷素用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利用和产量形成能力的调控效应,以高产小麦品种济麦22、优质麦藁优2018和抗旱品种石麦22为材料,设置 P1(60 kg/hm2)、P2(90 kg/hm2)和 P3(120 kg/hm2)3 个磷(P2O5)水平,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磷处理对小麦生长发育特性、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特性、养分吸收与利用特性和产量形成能力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磷素用量对小麦群体总茎数、LAI及干物质积累具有显着影响,随施磷量的增加,春季各生育时期群体总茎数、LAI和群体干物重也随之增加。不同品种相比,在P3处理下,济麦22群体总茎数、LAI及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藁优2018和石麦22。2.各供试小麦品种在不同施磷水平下的旗叶和倒二叶的叶绿素含量均表现为P3>P2>P1,P2与P3处理差异不显着。济麦22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缓降期在P2和P3处理下显着高于藁优2018和石麦22;各生育期光合势也表现为P3>P2>P1,且济麦22的总光合势和花后光合势均高于其他两个品种。3.各供试品种的潜在库容(LSC)、籽粒饱满指数和灌浆速率均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P3与P1处理差异显着。济麦22在开花后15~30天逐渐表现出明显的灌浆优势,灌浆速率显着高于藁优2018和石麦22。4.不同磷肥处理下,供试小麦品种氮、磷、钾的累积吸收量均表现为P3>P2>P1,处理间差异显着。3个小麦品种的氮、磷、钾的利用效率表现为P3>P2>P1,P2与P3差异不显着。品种之间则表现为济麦22对N、P、K的累积吸收能力强,石麦22的氮、磷利用效率高,钾利用效率各品种间差异基本不显着。5.小麦籽粒产量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P3处理下产量最高。各供试小麦品种在不同处理下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表现为P3>P2>P1,P3与P1处理差异显着。产量与施磷量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r=0.8801**)。济麦22在P3处理下的籽粒产量及穗数和千粒重均高于藁优2018和石麦22。综上所述,施磷量(P2O5)在60~120 kg/hm2范围内,增施磷肥能促进小麦分蘖发生和茎蘖成穗,LAI增大,叶绿素含量增加,缓降期延长,光合势增强。此外,供试小麦品种对氮、磷、钾的累积吸收量和利用率均增加,为小麦高产奠定基础。在供试小麦品种中,济麦22的养分吸收和干物质累积能力以及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较藁优2018和石麦22表现好。因此,在河北省山前平原小麦-玉米两熟节水丰产栽培条件下,推广高产小麦品种济麦22,施磷量以120 kg/hm2为宜。
宋鑫玥[4](2021)在《微灌水肥一体化栽培小麦-玉米光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文中认为华北平原以冬小麦和夏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但由于冬小麦-夏玉米单产低,生育期间降水不均匀,灌溉方式不合理等,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光照资源利用不充足等。因此为充分发挥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增产潜力,提高资源利用率,本研究冬小麦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夏玉米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于2018-2020年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鹿泉试验站进行,试验由三部分组成:1.冬小麦设置4个不同的带间距,50:20(50 cm 种 6 行,空 20 cm,D1),50:30(50 cm 种 6 行,空 30 cm,D2),50:40(50 cm种6行,空40 cm,D3)和对照(常规等行距种植,行距15 cm,CK),探究作物群体结构对生长及产量的影响;2.在选出适宜带间距基础上,设置5个不同的灌水量:各处理总灌水量分别为90mm(110)、112.5mm(115)、135mm(120)、157.5mm(125)、165mm(CK);3.夏玉米在8.25万株/hm2密度下设置5个不同的行距配置,宽窄行处理 120cm+60cm(T1)、90cm+60cm(T2)、40cm+80cm(T3)、45cm等行距(T4)和60cm等行距(CK)处理。三个小试验施肥与灌溉均采用水肥一体化微喷带进行。探究种植方式和灌水量对作物产量、耗水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和光资源利用的影响,为该地区寻求科学灌溉制度及种植方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带间距冬小麦产量特征条带种植模式,50:30带间距处理拥有较大的叶面积指数,冠层光合能力增强,成熟期干物质量最大;同时50:30带间距处理增加了冠层中下部光合有效辐射量,改善群体冠层中下部的光照条件,促进光合产物的形成;50:30带间距处理穗数和穗粒数分别提高了 2.41%和6%,创造良好的群体结构,产量提高5.6%。2.灌水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耗水及产量的影响条带种植模式下灌水量增加提高冬小麦分蘖数和叶面积指数,绿叶期维持时间延长;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增加,开花期和灌浆期灌水157.5mm(125)处理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比灌水165mm处理(对照)提高13.07%和8.17%,延缓叶片衰老。促进光合产物的形成,干物质积累总量提高,促进了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向籽粒的转运,籽粒贡献率提高了 10.72%~31.97%。冬小麦总耗水量在306.46~399.4 mm之间,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总耗水量逐渐增加;降水和土壤贮水占总耗水量的比例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冬小麦在拔节-灌浆期耗水量最大,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45.33%~53.68%;灌水165mm处理(对照)在灌浆初期至成熟期日耗水强度较大。灌水能显着增加0~30cm 土层含水量,灌水135mm(120)处理避免了灌溉水向土壤深层和空行渗漏,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随着灌水量增加,水分利用效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灌水135mm(120)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大,提高了 7.54%;灌溉水利用效率随灌水量增加而降低。条带种植模式灌水量增加,降低冠层中下部的光合有效辐射量,增加冠层中上部光截获率,提高冠层内总的光截获率,促进光能利用率提高;灌水显着增加空气湿度,降低空气温度和冠层温度,为籽粒灌浆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灌水量对千粒质量影响不大,显着提高小麦穗数、穗粒数和籽粒产量,灌水157.5mm(125)处理产量提高4.07%~22.27%。3.行距配置对夏玉米光资源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相同密度下,45cm等行距处理株高、穗位高及穗高系数最大,显着提高叶面积指数,促进灌浆期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增加,等行距种植穗位叶叶绿素含量高于宽窄行种植。90cm+60cm(T2)处理单株干物质量最大,提高群体总的光能利用率。不同行距配置,玉米冠层结构影响群体内部光分布,宽窄行种植冠层中下部光合有效辐射量显着大于等行距种植。但冠层内部总光截获率随行距的缩小而增加,45cm等行距(T4)处理总光截获率最大,等行距种植冠层中上部和中下部光截获率均有所增加,但显着提高冠层中上部光截获率,促进中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为籽粒灌浆提供物质基础;同时行距缩小降低冠层内部的空气温度和冠层温度,提高空气湿度,为籽粒灌浆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在8.25万株/hm2的密度下,45cm等行距(T4)处理能够协调群个体之间的矛盾,植株能够均匀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协调源库之间平衡,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促进产量的提高,增产7.04%~22.81%;水分利用效率提高4.02%~19.84%。
卢伟鹏[5](2020)在《扩大管行比对新疆春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新疆滴灌小麦以“1管4行”为主要滴灌带布管方式,“1管6行”,“1管8行”布管方式小麦不同品种、不同行间籽粒产量存在波动,本试验为了探究“1管6行、1管8行”滴灌模式下,不同品种和行间小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1管4行(TR4,带间距为60cm)、1管6行(TR6,带间距为90cm)、1管8行(TR8,带间距为120cm)三种滴灌带配置处理,小麦等行距机械条播,行距15cm。研究靠近滴灌带的第一(R1)、第二(R2)、第三(R3)和第四行(R4)行间植株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植株氮素积累与分配、光合特性、土壤体积含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性状的影响,旨在为扩大管滴灌小麦行比,进一步节本增效的调控途径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随着滴灌带间距的增加,各处理间的单株叶面积、光合参数、干物质积累量、植株氮素含量均为TR4滴灌模式最高。灌水量相同的情况下,滴灌带间距越大,耗水量越小,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水利用效率越小,产量也会随之降低。新春44号行间产量降幅小于新春22号行间产量降幅。新春22号的产量低于新春44号的产量,且新春22号的干物质积累量也低于新春44号。通过经济效益的比较,2018年和2019年各处理的经济效益表现为TR4>TR6>TR8,各处理间的成本表现为TR8<TR6<TR4。TR8虽然大幅度节约成本,但最终经济效益却最低。在籽粒建成期间,由于在TR6滴灌模式下花后转运量及对籽粒贡献率最高,且TR6氮素积累量高于TR4和TR8氮素积累量,同时,TR6滴灌模式在开花期-成熟期这个阶段氮素积累量也最高,因此,在氮素积累、转运及分配方面TR6滴灌模式为最佳的滴灌方式。(2)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行间差异的影响扩大管行比下,单株叶面积、光合参数、干物质积累量、植株氮素含量均表现为近行高于远行。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水利用效率也表现为近行高于远行,以上呈现的规律与产量的规律一致。从各行间产量贡献率可以得出,远行小麦产量贡献率低于近行小麦产量贡献率。因此,提高远行小麦产量,降低远行小麦产量降幅,对扩大管行比的推广有很大的意义。综上所述,在15cm等行距下,新春44号更加适用于扩大管行比,TR6滴灌模式虽然在氮素积累方面较好,但产量及经济效益低于TR4滴灌模式。
董玉新[6](2020)在《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针对内蒙古河套平原冬小麦试种中发现的冬季冻害、春季干旱或“倒春寒”影响返青率及前茬限制等问题,以“春麦冬播”为切入点,以提高小麦抗寒、抗旱能力,提高产量和效益为目标,以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为材料,系统研究不同播种期、播种深度、播种量及肥水措施对小麦种子越冬、萌发出苗、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阐明气候、土壤及水分条件与冬播小麦生长的关系及实现高产的关键限制因素,深入揭示冬播小麦实现高产高效的生态生理机制,探索构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该研究不仅有利于丰富小麦高产、高效的生态生理机理,而且,对于提高北方春麦区小麦产量、降低小麦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复种指数、保护生态环境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播种期推迟,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春季出苗率均呈增加趋势,其中以“寄籽”形式越冬的小麦出苗率接近60%,而且较春播小麦提前出苗3d左右,成熟期提前7d以上。冬播小麦叶面积指数、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均随播期的推迟而升高,以11月上旬播种的小麦表现最优。内蒙古河套灌区“春麦冬播”的适宜播种期为11月上旬,即农历“立冬”前后,此时5 cm 土层日平均温度为1℃左右。2.冬播条件下供试小麦品种的春季田间出苗率较春播小麦有所降低,但根系发达,对低温及干旱的适应性强。通过系统聚类筛选出适宜内蒙古平原灌区冬播的3个小麦品种,包括春性品种永良4号、冬性品种宁冬11号和半冬性品种河农7106,其共同特征为抗逆性强、越冬出苗率高、根系发达、产量表现较高。3.秋浇底墒水与未浇底墒水的冬播小麦相比,出苗早、出苗率高,成熟期提前2~5 d。底墒水对冬播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和光合特性等均有显着影响,以浇灌底墒水的冬播小麦表现更好。3-5 cm播深的“寄籽”小麦较9 cm播深的小麦提早出苗4~5 d,成熟期提前5~7 d,且出苗率、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表现最优。4.冬播条件下,适当增加播种量与施肥量,“寄籽”小麦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干物质积累量均表现为增加趋势。冬播小麦叶片SPAD值随播种量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在高播种量和施肥量处理下表现最优,较春播对照分别提高15.5%、9.2%和7.9%。冬播小麦籽粒产量随播种量的增大而增加,随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回归分析表明,冬播小麦籽粒产量与播种量、施肥量二项农艺措施的关系均符合二次多项式线性回归模型,通过方程求极值得出永良4号获得最高籽粒产量的适宜播种量、施肥量分别为 480.5 kg·hm-2 和 396.2 kg·hm-2。5.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较春播小麦有所降低,但出苗早,分蘖能力强、茎蘖成穗率高,根系发达,叶片光合速率高;且开花之后,旗叶叶绿素含量、Fv/Fm值及光合速率下降缓慢,高值稳定期较长。拔节以前,冬播与春播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无明显差异,开花之后,“寄籽”小麦干物质积累量逐渐超过春播小麦,籽粒产量也可达到与春播小麦相同的水平。与春播小麦相比,冬播小麦穗数有所减少,但穗粒数和千粒重显着增加。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组装集成了内蒙古河套灌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在浇灌足量底墒水的前提下,播前精细整地;适宜播期为11月上、中旬,即农历节气“立冬”前后,暖冬年份可适当推迟播种;品种采用春性品种永良4号;播种深度为3-5 cm,播种量为480.5 kg·hm-2,种肥(磷酸二铵)施用量为396.2 kg·hm-2。
吴钒[7](2020)在《遮光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干物质分配和株型可塑性的影响》文中提出随着小麦染色体倍性增加[二倍体(2n)→四倍体(4n)→六倍体(6n)]和六倍体小麦新老品种替代,不同基因型小麦(Triticum)基本上遵循密植增产的轨迹。然而,学术界对小麦演化进程中密植增产的生态学机理尚不清楚。作物密植降低了冠层的光合有效辐射,引起个体植株调整干物质分配和株型可塑性响应光竞争。在盆栽条件下,通过特定遮光装置实现作物高、低种植密度的冠层光资源模拟。本研究选取二倍体、四倍体和六倍体小麦(试验一)以及六倍体小麦新老品种(试验二)为试验材料,探究遮光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干物质分配和株型可塑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染色体倍性增加的过程中,小麦个体植株大小和各器官干重逐渐增大,单穗籽粒重、收获指数和穗比重逐渐增加,叶比重、茎比重和根比重逐渐下降。遮光显着降低了六倍体小麦个体植株大小,而对二倍体和四倍体小麦没有影响。遮光对不同倍性小麦干物质分配没有影响(除六倍体小麦茎比重增加)。2、随着染色体倍性的增加,小麦株高、旗叶面积、旗叶夹角和旗叶水平投影逐渐增加。遮光引起不同倍性小麦株型可塑性的分化,即所有不同倍性小麦株高增加,四倍体小麦旗叶水平投影和比叶面积增大。可见,遮光条件下,不同倍性小麦均可以通过高生长优化纵向光资源竞争;四倍体小麦亦可强化横向光资源竞争和耐荫性。3、与老品种(地方品种)相比,小麦新品种个体植株大小和各器官干重下降,而单穗籽粒重增加。干物质分配在新老品种之间没有差异。大多数情况下,遮光降低了小麦新老品种各器官的干重,但对老品种的叶干重和茎干重没有影响。遮光增加了老品种的叶比重、茎比重,降低了收获指数和穗比重,但对新品种干物质分配没有影响。因此,保持遮光条件下收获指数不变有利于新品种在密植条件下将足够的干物质向籽粒分配。4、随着新老品种的替代,小麦的旗叶面积增加,株高降低、单株穗数减小。遮光引起新老品种株型可塑性响应的分化。遮光条件下,老品种旗叶水平投影增加,有利于横向光资源获取,而新品种株型可塑性相对保守。由此可见,在小麦染色体倍性增加的进程中,小麦向增加个体植株大小和降低竞争器官(根、茎和叶)比重的方向演化;在新老品种替代进程中,小麦向降低个体植株大小以及遮光条件下株型可塑性收敛的方向演化。综上,在小麦演化进程中,单穗籽粒重逐渐增加,有助于小麦籽粒产量的提高;竞争器官比重的下降和个体株型可塑性的收敛,有助于小麦在密植条件下获得高产。
王雪莱[8](2020)在《种植密度对燕麦生长及饲草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究松嫩平原西部地区燕麦饲草生产的适宜种植密度及适宜刈割时期,以本地区主栽燕麦品种裸燕麦白燕2号、皮燕麦白燕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6个种植密度处理,分别为300万株/hm2、450万株/hm2、600万株/hm2、750万株/hm2、900万株/hm2及1050万株/hm2,分析了种植密度对两燕麦品种的群体及个体性状、光合特性、子粒产量与品质及不同刈割时期的饲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随着密度的增加,燕麦群体总茎数增多,茎蘖成穗率升高,但分蘖数量减少。密度增加显着提升了燕麦花前叶面积指数,但较高密度的叶面积指数在花后下降较快,不利于花后较高群体光合生产面积的保持。燕麦的株高、茎粗、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及单株干物质量均随密度增加而显着降低。2.燕麦旗叶SPAD值、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及蒸腾速率(Tr)均随密度的增加而显着降低,低密度下旗叶光合性能较优。3.燕麦收获穗数随密度的增加而显着增多,但穗粒数及千粒重显着降低,子粒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白燕2号子粒产量以450万株/hm2最高为2406.73 kg/hm2,白燕7号子粒产量以600万株/hm2最高为3570.77 kg/hm2。4.不同刈割时期的燕麦饲草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白燕2号鲜草产量以750万株/hm2花后第21d最高为31763.33 kg/hm2,干草产量以750万株/hm2花后第28d最高为11515.00 kg/hm2;白燕7号鲜草产量以900万株/hm2花后第21d最高为38444.00kg/hm2,干草产量以900万株/hm2花后第28d最高为13792.00 kg/hm2。5.燕麦子粒营养含量及产量在不同密度处理间差异显着。随着密度的增加,白燕2号子粒粗蛋白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粗脂肪及淀粉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及β-葡聚糖含量升高,白燕7号子粒粗蛋白及粗脂肪含量降低,淀粉及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β-葡聚糖含量升高。子粒营养产量随密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白燕2号和白燕7号分别在450万株/hm2和750万株/hm2更有利于子粒的优质生产。6.不同密度及不同刈割时期间燕麦饲草营养含量差异显着。随着密度的增加,白燕2号的饲草粗蛋白、酸性及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粗脂肪含量降低,白燕7号的饲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降低,酸性及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升高;随着刈割时期的后移,白燕2号的饲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先降低后升高,酸性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白燕7号的饲草粗蛋白含量先降低后升高,粗脂肪含量呈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酸性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7.燕麦饲草的可消化干物质(DDM)、干物质采食量(DMI)及相对饲用价值(RFV)均随着密度增加及刈割时期的后移而显着降低,两品种均以300万株/hm2孕穗期的相对饲用价值最高。8.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燕麦的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综合评价,发现白燕2号在750万株/hm2花后第21d刈割饲草表现最佳,白燕7号在900万株/hm2花后21d刈割饲草表现最佳。综合考虑种植密度对两品种群体个体性状、光合特性、子粒产量及品质、不同刈割时期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发现优质高产的适宜种植密度因品种和生产目的不同而异。在子粒生产时,白燕2号和白燕7号的适宜种植密度分别为450万株/hm2、600万株/hm2;在饲草生产时,白燕2号和白燕7号的适宜种植密度分别为750万株/hm2、900万株/hm2,并在花后第21d左右刈割最为适宜。
胡昌录[9](2020)在《水氮及群体调控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机制》文中指出黄土高原是我国旱地农业的重要区域,冬小麦作为该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水分与养分是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两个因素。秸秆覆盖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旱地蓄水保墒措施,但是秸秆覆盖下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应及机制并不十分清楚。本研究以黄土高原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3个田间定位试验研究:1)氮素调控对冬小麦群体、水分利用以及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2)群体管理对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及其作用机制;3)群体管理、氮素运筹和播前底墒耦合作用下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应及机制。三个田间试验分别为:1)氮素调控田间试验(2012.9-2016.6),设置两个施氮水平(150和200 kg ha-1),每个施氮水平下设置三个施氮次数(1、2和3次),试验共计6个处理;2)群体调控田间试验(2012.9-2016.6),设置了两个土壤管理措施,分别为常规不覆盖与秸秆覆盖,每种土壤管理措施下设置高、中、低三个播种密度,同时在秸秆覆盖下的中、高播种密度下设置越冬期根修剪和越冬期冠割,返青期根修剪和返青期冠割,试验共计14个处理;3)底墒、氮素和群体调控耦合田间试验(2013.9-2016.6),该试验通过播前灌溉模拟三个底墒水平(自然雨养,雨养+播前灌66.7 mm,雨养+播前灌133 mm),每个底墒水平下设置2个施氮水平(150和200 kg ha-1),每个施氮水平下设置3个群体调控措施(对照不处理、返青期根修剪和返青期冠割),共计18个处理。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及结论:1. 氮素调控对小麦群体、水分利用以及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四年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籽粒产量表现为:2015-2016(7023 kg ha-1)>2013-2014(5430 kg ha-1)>2014-2015(3843 kg ha-1)>2012-2013(3464 kg ha-1)。氮水平以及分次施用均没有显着影响秸秆覆盖冬小麦生育期群体动态、籽粒产量、成熟期地上部生物量、收获指数、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这与氮水平以及分次施用没有显着影响冬小麦花后旗叶衰老特性(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有关。但高氮处理相比低氮处理显着降低了冬小麦粒重。施氮量与施氮次数的交互作用对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也均没有显着影响。综合以上结果,黄土高原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施氮150 kg ha-1已经满足小麦生长的需求,而且氮肥播前一次施用是可行的。2. 秸秆覆盖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四年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籽粒产量变化范围为2851-6981 kg ha-1,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范围为5.3-16.2 kg ha-1 mm-1。气候年型与秸秆覆盖的交互作用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在丰水年,常规不覆盖条件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显着高于秸秆覆盖;但在干旱年,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显着高于常规不覆盖。秸秆覆盖与常规不覆盖相比显着提高了土壤储水量,但同时也降低了春季(返青期到拔节期)耕层土壤温度,特别是丰水年。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显着高于常规不覆盖,导致秸秆覆盖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显着低于常规不覆盖。另外,播种密度没有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但与高播种密度相比,低播种密度显着提高了冬小麦收获指数。因此,秸秆覆盖下低播种密度(75%常规推荐量)更合适。3. 根修剪及其与密度、底墒、施氮量交互作用下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根修剪处理(试验2和3)较对照冬小麦籽粒产量提高了7%,收获指数提高了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11%,这种效应在低产条件优于高产条件。另外,返青期根修剪冬小麦籽粒产量显着高于越冬期根修剪。返青期根修剪在常规和高播种密度下均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产量,但在高播种密度下的增产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播种密度。在高、低施氮量下返青期根修剪均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产量,但两个施氮量下根修剪处理冬小麦籽粒产量相似。气候年型、播前底墒水平与返青期根修剪的交互作用也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在低产且低、中播前底墒水平下返青期根修剪显着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产量,但在高播前底墒水平下没有提高。另外,返青期根修剪提高了冬小麦茎秆可溶性糖表观转运量(16%)和表观转运率(9%),这是根修剪小麦籽粒产量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返青期根修剪是提高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4. 冠割及其与密度、底墒、施氮量交互作用下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冠割处理(试验2和3)较对照没有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但冠割处理冬小麦收获指数提高了7%,茎秆可溶性糖表观转运率提高了8%,经济效益提高了15%。在低产条件下,越冬期冠割与返青期冠割冬小麦籽粒产量相似,但在高产条件下,越冬期冠割与对照相比显着降低了冬小麦籽粒产量,而返青期冠割处理的经济效益始终高于越冬期冠割处理。播种密度对冠割处理冬小麦籽粒产量影响不显着,但在常规播种密度下返青期冠割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另外,在常规推荐施氮量以及高播前底墒水平下返青期冠割冬小麦能获得更高的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气候年型与冠割处理的交互作用也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综合来看,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返青期冠割是提高农民收益的有效途径。综上所述,在黄土高原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高产或高收益以及水分高效利用有以下三种措施:(1)在推荐施氮量下,氮肥播前一次施用,同时降低25%播种量;(2)推荐施氮量以及常规播种密度下结合返青期根修剪;(3)推荐施氮量以及常规播种密度下结合返青期冠割。上述三种措施提高冬小麦产量或经济效益及水分利用效率主要与构建了良好的群体结构、优化水分利用以及增加花前可溶性糖的转运有关。
李瑞[10](2019)在《基于热红外图像的小麦花后氮含量估测及产量预测》文中研究说明氮肥是小麦生产中用量最大、应用最广的一种主要肥料。近年来由于盲目施肥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氮肥利用效率低,产量增加缓慢甚至降低,因此应用快速便捷的氮肥施用监测技术势在必行。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同一生长环境下,冠层温度变化可反映小麦生长发育及其生理代谢状况,且与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间存在显着关系,因此利用冠层温度监测小麦生理代谢状况、评价施氮措施优劣、指导小麦高产栽培是行之有效的,在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中将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研究于小麦开花期应用手持式热红外仪和无人机搭载的热红外相机获取冠层温度分布图,结合同期进行的小麦光合能力监测,分析了四个氮肥施用量即0kg·hm-2(N1)、180kg·hm-2(N2)、240 kg·hm-2(N3)和 300 kg hm-2(N4)对扬麦 23 花后 7d、花后 14d和花后21d冠层温度、植株氮含量、光合性状及不同器官生物量积累、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的影响,以及开花期氮含量与小麦冠层温度的关联。在此基础上,根据前人研究进展和本研究试验结果,为构建小麦花后氮含量最佳估测模型,本研究选取R、G、B、NRI、NGI、NBI、GMR、GR、ExG、ExR、ExGMR、NDIg、NDIb、NDI、叶片温度 LT、小麦穗部温度PT以及冠层盖度CC等特征参数,通过分析上述热红外图像特征参数与小麦花后7d、花后14d和花后21d氮含量的相关关系,找到适合构建小麦花后不同生育期氮含量估测模型的图像特征参数并进行建模及模型检验。模型构建结果如下:(1)小麦图像特征参数LT与花后叶片氮含量的相关性最好,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拟合的花后叶片氮含量最佳估测模型分别为:花后7d叶片氮含量最佳估测模型为y=-6.0934*LT+195.41,模型检验 R2 为 0.7101,RMSE为4.964 mg·g-1为花后 14d 叶片氮含量最佳估测模型为 y=-2.5351*LT+69.708,模型检验 R2 为 0.6481,RMSE 为 1.807 mg·g-1;花后21d叶片氮含量最佳估测模型为y=-1.037*LT+36.221,模型检验R2为0.6224,RMSE为0.834 mg·g-1。因此,利用冠层叶片温度估测小麦花后叶片氮含量是可行的。(2)图像特征参数PT与小麦花后穗部氮含量的相关性最好,花后不同生育期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拟合的穗部氮含量最佳估测模型分别为:花后7d穗部氮含量最佳估测模型为 y=-2.6926*PT+89.4,模型检验 R2 为 0.6886,RMSE为2.962 mg·g-为 花后 14d 穂部氮含量最佳估测模型为y=-3.0443*PT+75.442,模型检验R2为0.6698,RMSE为3.224mgg·1;花后21d穗部氮含量最佳估测模型为y=-1.8058*PT+64.086,模型检验R2为0.683,RMSE为2.735 mg·g-1。因此,冠层穗部温度可用于小麦花后穗部氮含量估测。(3)特征参数CT与小麦开花期生物量的相关性最好,花后不同生育期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拟合的生物量最佳估测模型分别为:花后7d生物量最佳估测模型为y=1051.5*CT2-60418*CT+876864,模型检验 R2 为 0.6192,RMSE 为 1280.207 kg.hm-2;花后14d生物量最佳估测模型为y=-1408.7*CT2+53704*CT-496833,模型检验R2为0.6407,RMSE 为 1159.665 kg·hm-2;花后 21d 生物量最佳估测模型为 y=-87.291*LT2+2348.9*LT+33.92,模型检验 R2 为 0.6165,RMSE 为 1457.815 kg·hm-2。因此,可利用冠层温度估测小麦开花期生物量进而实现小麦产量预测。
二、稀植栽培条件对春小麦旗叶与穗部性状影响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稀植栽培条件对春小麦旗叶与穗部性状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高寒区燕麦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青藏高原燕麦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
1.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叶片生理特性和解剖结构的影响 |
1.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5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抗倒伏性状的影响 |
1.2.6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田间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
1.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种子产量的影响 |
前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2.1.2 供试材料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1.5 回归和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种子产量的影响 |
2.2.2 播种密度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秸秆产量的影响 |
2.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
2.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穗部激素含量的影响 |
2.2.5 施氮量与播种密度与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2.2.6 各指标与种子产量的相关分析 |
2.2.7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经济效益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生理和解剖结构的影响 |
前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3.1.2 供试材料 |
3.1.3 试验设计 |
3.1.4 试验方法 |
3.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
3.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
3.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
3.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与叶片生理特性的关系 |
3.2.5 叶片生理特性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3.2.6 激素含量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3.2.7 叶片显微结构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前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4.1.2 供试材料 |
4.1.3 试验设计 |
4.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4.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旗叶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4.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与光合特性及叶面积指数的关系 |
4.2.5 光合特性及叶面积指数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形态特征及倒伏性状的影响 |
前言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5.1.2 供试材料 |
5.1.3 试验设计 |
5.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5.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株高及穗部特征分析 |
5.2.2 茎秆表型特征分析 |
5.2.3 根系特征分析 |
5.2.4 茎秆力学特征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田土壤特征的影响 |
前言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6.1.2 供试材料 |
6.1.3 试验设计 |
6.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6.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
6.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田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 |
6.2.3 土壤养分组成与细菌多样性的相关性 |
6.2.4 土壤养分含量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2 结论 |
7.3 创新点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2)氮素用量对节水冬小麦生育性状和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氮素对小麦植株生理过程和机能的调控 |
1.2.3 不同氮素形态的吸收和转化 |
1.2.4 小麦植株对不同氮素形态的生理响应 |
1.2.5 供氮水平对小麦细胞保护系统的影响 |
1.2.6 供氮水平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7 供氮水平对小麦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1.2.8 供氮水平对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9 供氮水平对小麦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和设计 |
2.2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2.1 基本苗数 |
2.2.2 群体总茎数 |
2.2.3 植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 |
2.2.4 群体干物重 |
2.2.5 叶绿素含量 |
2.2.6 叶绿素缓降期 |
2.2.7 小麦株高及小麦基部节间长度和粗度 |
2.2.8 小麦籽粒灌浆参数 |
2.2.9 植株氮磷钾含量及积累量 |
2.3 生育后期植株干物质和养分转运参数 |
2.3.1 小麦植株氮、磷、钾积累吸收量与转移量 |
2.3.2 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 |
2.3.3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氮素处理对供试小麦品种群个体发育特性的影响 |
3.1.1 不同供氮处理下供试小麦品种株高 |
3.1.2 不同氮素处理下供试小麦品种基部节间性状 |
3.1.3 不同氮素处理下供试小麦品种叶面积指数(LAl) |
3.1.4 不同氮素处理下供试小麦品种光合势(LAD) |
3.1.5 不同氮素处理下供试小麦品种群体总茎数 |
3.1.6 不同氮素处理下供试小麦品种群体干质量 |
3.2 不同氮素处理对供试小麦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持绿特性的影响 |
3.2.1 不同氮素处理下供试小麦品种叶绿素含量(SPAD值) |
3.2.2 不同氮素处理下供试小麦品种叶绿素含量缓降期(RSP) |
3.3 不同氮素处理对供试小麦品种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
3.3.1 不同氮素处理下供试品种的籽粒灌浆速率 |
3.3.2 不同氮素处理下供试品种的籽粒库容 |
3.3.3 不同氮素处理下供试品种的籽粒库容和粒叶比特征 |
3.4 不同氮素处理对供试小麦品种氮磷钾吸收和转运特性的影响 |
3.5 不同氮素处理对冬小麦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3.6 不同氮素处理下供试品种的氮磷钾利用效率 |
4 讨论 |
4.1 节水栽培下不同小麦品种穗部性状和产量对供氮量的响应特征 |
4.2 节水减氮栽培下抗旱小麦品种的养分吸收和积累特性 |
4.3 节水减氮栽培下抗旱小麦品种的光合特性和叶片延衰能力 |
4.4 节水减氮栽培下优质小麦的产量和粒重形成特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3)节水栽培条件下磷素用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土壤供磷现状 |
1.3 小麦对磷素的吸收和利用 |
1.4 磷素对小麦个体发育的影响 |
1.4.1 磷素对小麦株高的影响 |
1.4.2 磷素对小麦根系的影响 |
1.5 磷素对小麦群体发育的影响 |
1.5.1 磷素对小麦茎蘖动态的影响 |
1.5.2 磷素对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1.5.3 磷素对小麦群体光合势的影响 |
1.5.4 磷素对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1.6 磷素对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1.7 磷素对小麦籽粒形成的影响 |
1.8 磷素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田概况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基本苗数和总茎数 |
2.4.2 株高 |
2.4.3 节间长度、粗度 |
2.4.4 叶面积指数(LAI) |
2.4.5 群体干物质累积量 |
2.4.6 植株氮磷钾含量 |
2.4.7 小麦植株氮、磷、钾累积吸收量与转移量 |
2.4.8 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及叶绿素含量缓降期(RSP) |
2.4.9 光合势的测定 |
2.4.10 灌浆速率的测定 |
2.4.11 籽粒库容的测定 |
2.4.12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磷素对小麦个体发育动态的影响 |
3.1.1 磷素对小麦分蘖能力的影响 |
3.1.2 磷素对小麦株高的影响 |
3.1.3 磷素对小麦节间发育的影响 |
3.2 磷素对小麦群体发育动态的影响 |
3.2.1 磷素对群体总茎数的影响 |
3.2.2 磷素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2.3 磷素对群体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
3.2.4 磷素对小麦生育期间光合势(LAD)的影响 |
3.3 磷素对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的影响 |
3.4 磷素对小麦灌浆性能的影响 |
3.4.1 灌浆速率 |
3.4.2 籽粒库容 |
3.4.3 磷素对不同部位小穗籽粒发育的影响 |
3.5 磷素对小麦氮磷钾转运的影响 |
3.5.1 磷素对小麦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
3.5.2 磷素对小麦氮磷钾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
3.5.3 小麦开花前后氮磷钾转移量和籽粒贡献率与产量的相关性 |
3.5.4 磷素对小麦氮磷钾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3.6 磷素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6.1 不同磷处理对小麦穗部性状的影响 |
3.6.2 不同磷处理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6.3 产量及施磷量与小麦各性状的相关性 |
4 讨论 |
4.1 磷素用量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 磷素用量对小麦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 |
4.3 磷素用量对小麦叶片持绿性的影响 |
4.4 磷素用量对小麦灌浆特性的影响 |
4.5 磷素用量对小麦氮磷钾吸收和利用特性的影响 |
4.6 磷素用量对小麦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微灌水肥一体化栽培小麦-玉米光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冬小麦种植方式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节水研究现状 |
1.2.3 夏玉米种植方式研究现状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冬小麦种植方式研究 |
2.2.2 不同灌溉量对冬小麦耗水及产量特性研究 |
2.2.3 不同行距配置对夏玉米微环境及产量研究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形态指标 |
2.3.2 叶面积指数 |
2.3.3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
2.3.4 土壤含水量 |
2.3.5 光截获率 |
2.3.6 农田小气候测定 |
2.3.7 植株养分 |
2.3.8 产量及构成因素 |
2.3.9 光能利用率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冬小麦不同带间距对产量的影响 |
3.1.1 群体动态变化 |
3.1.2 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 |
3.1.3 干物质积累动态 |
3.1.4 不同带间距冬小麦冠层垂直空间光分布 |
3.1.5 不同带间距对冬小麦光截获的影响 |
3.1.6 产量及构成因素 |
3.2 条带种植模式下冬小麦灌水量研究 |
3.2.1 不同灌水量冬小麦群体动态变化 |
3.2.2 不同灌水量冬小麦耗水特性 |
3.2.3 不同灌水量冬小麦田间光分布 |
3.2.4 不同灌水量冠层小气候变化 |
3.2.5 不同灌水量小麦植株营养器官氮素积累与转运 |
3.2.6 不同灌水量冬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 |
3.2.7 灌水量对冬小麦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
3.3 行距配置对夏玉米冠层环境及产量研究 |
3.3.1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生长发育特性 |
3.3.2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干物质积累 |
3.3.3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日光照强度的变化 |
3.3.4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冠层光截获 |
3.3.5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冠层小气候变化 |
3.3.6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氮素转运及对籽粒的贡献率 |
3.3.7 不同行距配置土壤贮水量变化 |
3.3.8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籽粒灌浆及产量 |
3.3.9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和光能利用率 |
4 讨论 |
4.1 种植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4.2 适宜灌溉量研究 |
4.2.1 灌水对冬小麦耗水特性的影响 |
4.2.2 灌水对小麦群体发育动态变化 |
4.2.3 灌水对农田小气候的影响 |
4.2.4 灌水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3 夏玉米不同行距配置的研究 |
4.3.1 不同行距配置对夏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 |
4.3.2 不同行距配置冠层光分布和群体小气候 |
4.3.3 不同行距配置对夏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4.3.4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光能利用率 |
5 结论 |
5.1 冬小麦种植方式研究 |
5.2 冬小麦条带种植灌溉量研究 |
5.3 夏玉米不同行距配置研究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5)扩大管行比对新疆春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滴灌带配置方式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1.2.2 水分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1.2.3 水分对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1.2.4 施氮对小麦养分积累的影响 |
1.2.5 水分对春小麦冠层特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6 滴灌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及小麦耗水规律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4 数据分析及处理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开花期单株叶面积的影响 |
2.2.2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开花期光合参数的影响 |
2.2.3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2.2.4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
2.2.5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
2.2.6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产量及产量三因素的影响 |
2.2.7 不同管行比下各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2.8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经济效益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行间差异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4 数据分析及处理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开花期各行间单株叶面积的影响 |
3.2.2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各行间开花期光合参数的影响 |
3.2.3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各行间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3.2.4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各行间植株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3.2.5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各行间田间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影响 |
3.2.6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各行间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2.7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产量及产量三因素的影响 |
3.2.8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各行间产量贡献率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研究展望 |
4.1 主要研究结论 |
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6)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冬麦北移”研究现状 |
1.2.2 晚播冬小麦研究 |
1.2.3 春小麦冬播研究 |
1.2.4 栽培技术措施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冬播抗逆高产小麦品种筛选 |
2.2.2 冬季播种时间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
2.2.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
2.2.4 灌水及播种深度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
2.3 测试内容及方法 |
2.3.1 生育时期记载 |
2.3.2 气象资料 |
2.3.3 土壤养分测定 |
2.3.4 田间出苗率调查 |
2.3.5 植株取样及测定方法 |
2.3.6 土壤温度测定 |
2.3.7 土壤含水率测定 |
2.3.8 叶片光合特性指标测定 |
2.3.9 群体光照状况测定 |
2.3.10 籽粒灌浆特性测定 |
2.3.11 叶片生理指标测定 |
2.3.12 根系取样及测定 |
2.3.13 考种及测产 |
2.3.14 水分利用效率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春化类型小麦越冬出苗特性及其抗寒、抗旱、高产品种筛选 |
3.1.1 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
3.1.2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出苗率差异 |
3.1.3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生育进程差异 |
3.1.4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叶片生理指标差异 |
3.1.5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根系性状差异 |
3.1.6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1.7 内蒙古平原灌区适宜冬播小麦品种筛选 |
3.1.8 小结 |
3.2 不同冬季播种时间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3.2.1 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
3.2.2 播期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
3.2.3 播期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
3.2.4 播期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5 播期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6 播期对冬播小麦苗期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7 播期对冬播小麦开花期根系性状的影响 |
3.2.8 播期对冬播小麦籽粒灌特性的影响 |
3.2.9 播期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
3.2.10 播期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11 小结 |
3.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3.3.1 冬播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
3.3.2 播种量及施肥量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
3.3.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
3.3.4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5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籽粒灌特性的影响 |
3.3.6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
3.3.7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8 冬播小麦播种量、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
3.3.9 小结 |
3.4 不同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3.4.1 冬播小麦生育期内气温及降水量变化 |
3.4.2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
3.4.3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
3.4.4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
3.4.5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3.4.6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
3.4.7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
3.4.8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9 小结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春麦冬播的适宜播种期 |
4.1.2 春麦冬播的适宜品种 |
4.1.3 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的生理基础 |
4.1.4 河套灌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
4.2 讨论 |
4.2.1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出苗率的影响 |
4.2.2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
4.2.3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4.2.4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根系性状的影响 |
4.2.5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5 主要创新点 |
6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遮光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干物质分配和株型可塑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小麦的驯化和改良进程 |
1.1.1 小麦的起源和染色体倍性的变化 |
1.1.2 小麦染色体倍性差异与籽粒产量 |
1.1.3 六倍体小麦新老品种替代与籽粒产量 |
1.2 种植密度对作物籽粒产量影响 |
1.2.1 种植密度与植株竞争 |
1.2.2 研究密度效应的方法 |
1.3 作物株型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
1.3.1 种植密度改变了冠层光资源 |
1.3.2 植物对光竞争的株型可塑性响应 |
1.3.3 小麦纵向株型与产量 |
1.3.4 小麦横向株型与产量 |
1.3.5 小麦耐荫性与产量 |
1.4 干物质分配策略 |
1.4.1 小麦干物质分配策略的演化 |
1.4.2 种植密度对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
1.4.3 干物质分配的研究方法 |
1.5 进化生态学理论 |
1.5.1 个体与群体表现的权衡 |
1.5.2 可塑性对个体和群体的调节 |
1.6 立项依据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和材料 |
2.2 试验装置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5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不同倍性小麦品种光竞争策略与干物质分配的分化 |
3.1 不同倍性小麦品种各器官干物质及分配 |
3.1.1 不同倍性小麦品种地上生物量与收获指数 |
3.1.2 不同倍性小麦品种各器官干物质及其分配 |
3.2 不同倍性小麦品种避荫性光竞争策略 |
3.2.1 不同倍性小麦品种横向光竞争策略 |
3.2.2 不同倍性小麦品种纵向光竞争策略 |
3.3 不同倍性小麦品种耐荫性光竞争策略 |
3.4 不同倍性小麦品种光竞争策略的冗余分析 |
第四章 新老品种小麦光竞争策略和干物质分配的分化 |
4.1 新老品种小麦各器官干物质及分配 |
4.1.1 新老品种小麦地上生物量与产量 |
4.1.2 新老品种小麦各器官干物质及其分配 |
4.2 新老品种小麦避荫性光竞争策略 |
4.2.1 新老品种小麦横向光竞争策略 |
4.2.2 新老品种小麦纵向光竞争策略 |
4.3 新老品种小麦耐荫性光竞争策略 |
4.4 新老品种小麦光竞争策略的冗余分析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不同倍性小麦株型及干物质分配的演化 |
5.1.2 新老品种小麦株型及干物质分配的演化 |
5.1.3 不同倍性小麦光竞争下干物质分配与株型策略的分化 |
5.1.4 新老品种小麦光竞争下干物质分配与株型策略的分化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种植密度对燕麦生长及饲草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种植密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1.2.2 种植密度对作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3 种植密度对作物物质生产的影响 |
1.2.4 种植密度对作物营养品质的影响 |
1.2.5 刈割期对饲草产量及饲草品质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群体茎蘖动态测定 |
2.4.2 单株性状指标测定 |
2.4.3 叶面积指数测定 |
2.4.4 旗叶光合特性测定 |
2.4.5 产量测定 |
2.4.6 品质指标测定 |
2.5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种植密度对燕麦群体性状的影响 |
3.1.1 种植密度对燕麦群体茎蘖动态的影响 |
3.1.2 种植密度对燕麦茎蘖成穗率的影响 |
3.1.3 种植密度对燕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2 种植密度对燕麦个体性状的影响 |
3.2.1 种植密度对燕麦株高、茎粗及单株分蘖的影响 |
3.2.2 种植密度对燕麦穗部性状的影响 |
3.2.3 种植密度对燕麦单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3 种植密度对燕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1 种植密度对燕麦旗叶SPAD值的影响 |
3.3.2 种植密度对燕麦旗叶光合参数的影响 |
3.4 种植密度对燕麦产量影响 |
3.4.1 种植密度对燕麦子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2 种植密度对燕麦饲草产量的影响 |
3.5 种植密度对燕麦营养品质的影响 |
3.5.1 种植密度对燕麦子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
3.5.2 种植密度对燕麦子粒营养产量的影响 |
3.5.3 种植密度对燕麦饲草营养品质的影响 |
3.6 种植密度对燕麦饲草可消化干物质、干物质采食量和相对饲用价值的影响 |
3.6.1 种植密度对白燕2号饲草可消化干物质、干物质采食量和相对饲用价值的影响 |
3.6.2 种植密度对白燕7号饲草可消化干物质、干物质采食量和相对饲喂价值的影响 |
3.7 饲草适宜种植密度及刈割时期确定 |
3.7.1 白燕2号适宜种植密度及刈割时期确定 |
3.7.2 白燕7号适宜种植密度及刈割时期确定 |
4 讨论 |
4.1 种植密度对燕麦群体、个体性状的影响 |
4.2 种植密度对燕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4.3 种植密度对燕麦子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4.4 种植密度对燕麦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水氮及群体调控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
1.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1.2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秸秆覆盖小麦产量效应 |
1.2.2 秸秆覆盖土壤水分效应 |
1.2.3 秸秆覆盖土壤温度效应 |
1.2.4 群体调控小麦产量效应 |
1.2.5 氮素调控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6 底墒水对小麦的影响 |
1.2.7 水氮及冠层调控交互效应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
1.3 本研究的切入点 |
1.4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期间气候条件 |
2.3 试验设计 |
2.3.1 试验1(氮素调控田间原位试验) |
2.3.2 试验2(群体调控田间原位试验) |
2.3.3 试验3(底墒、氮素运筹和群体调控耦合试验) |
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5 数据计算与分析 |
第三章 氮肥调控对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籽粒形成、旗叶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3.1 结果 |
3.1.1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的群体动态 |
3.1.2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花后旗叶衰老特性 |
3.1.3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花后粒重动态 |
3.1.4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
3.2 讨论与小结 |
3.2.1 施氮量对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旗叶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3.2.2 施氮次数对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旗叶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第四章 秸秆覆盖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收获指数、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1 结果 |
4.1.1 土壤水热特征 |
4.1.2 冬小麦生育期群体动态变化 |
4.1.3 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4.1.4 水分利用及水分利用效率 |
4.2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根修剪可提高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 |
5.1 结果 |
5.1.1 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收获指数 |
5.1.2 冬小麦生育期土壤储水量变化 |
5.1.3 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
5.1.4 根修剪对冬小麦茎秆可溶性糖累积及转运的影响 |
5.2 讨论与小结 |
5.2.1 根修剪及其与播种密度、施氮量的交互作用对旱地秸秆覆盖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2.2 根修剪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花前茎秆可溶性糖转运及其对产量贡献的影响 |
第六章 冠割与密度、底墒及氮素交互影响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 |
6.1 结果 |
6.1.1 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收获指数 |
6.1.2 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
6.1.3 冬小麦茎秆可溶性糖含量及其表观转运 |
6.1.4 经济效益 |
6.2 讨论与小结 |
6.2.1 冠割处理对秸秆覆盖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收获指数的影响 |
6.2.2 冠割与播种密度、施氮量、播前底墒及气候年型的交互作用 |
6.2.3 冠割处理对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点 |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7.4 今后的研究设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基于热红外图像的小麦花后氮含量估测及产量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现状 |
2.1 小麦冠层温度的应用研究 |
2.1.1 冠层温度与水分状况的应用研究 |
2.1.2 冠层温度与氮肥水平的应用研究 |
2.1.3 冠层温度与土壤温度的应用研究 |
2.1.4 冠层温度与生理特性的应用研究 |
2.1.5 冠层温度与产量性状的应用研究 |
2.2 小麦开花期氮素含量及对产量的影响 |
2.3 热红外图像技术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
2.3.1 热红外图像技术的发展 |
2.3.2 热红外图像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
2.4 热红外图像技术在小麦研究中的应用 |
2.4.1 热红外图像技术在小麦水分胁迫中的应用 |
2.4.2 热红外图像技术在小麦病害预警中的应用 |
2.4.3 热红外图像技术在小麦氮素含量估测中的应用 |
2.4.4 热红外图像技术在小麦产量预测中的应用 |
3 本项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2 田间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 地上部生物量 |
2.2 开花期冠层温度测定 |
2.3 开花期光合性状的测定 |
2.4 小麦氮素含量的测定 |
2.5 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 |
3 图像获取与处理 |
3.1 图像获取设备 |
3.2 图像获取过程 |
3.3 图像处理 |
3.4 特征参数提取 |
3.4.1 颜色特征参数 |
3.4.2 温度特征参数 |
4 模型构建与验证 |
5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小麦花后冠层温度与农学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1 引言 |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1 小麦花后冠层叶片温度及穗部温度日变化 |
2.2 小麦花后冠层温度与光合特性的关系 |
2.3 小麦花后冠层温度与氮素含量的关系 |
2.4 小麦花后光合性状和氮素含量的关系 |
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小麦花后氮素含量估测模型 |
1 引言 |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1 小麦花后氮素含量与热红外图像特征参数的相关性 |
2.2 小麦花后氮素含量估测模型构建 |
2.3 小麦花后氮素含量估测模型检验 |
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小麦开花期产量预测模型 |
1 引言 |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1 小麦花后生物量与热红外图像特征参数的相关性 |
2.2 小麦开花期产量预测模型构建 |
2.3 小麦开花期产量预测模型验证 |
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2 讨论 |
2.1 不同密肥条件对小麦花后光合参数的影响 |
2.2 不同密肥条件对小麦花后植株含水量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2.3 不同密肥条件对小麦产量和花后冠层温度的影响 |
2.4 冠层温度对小麦花后光合参数的影响 |
2.5 冠层温度对小麦花后植株水分变化的影响 |
2.6 冠层温度对小麦花后氮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
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4 存在的问题 |
5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目录 |
四、稀植栽培条件对春小麦旗叶与穗部性状影响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高寒区燕麦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D]. 贾志锋.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2]氮素用量对节水冬小麦生育性状和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D]. 陈子健.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6)
- [3]节水栽培条件下磷素用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能力的影响[D]. 王佳娣.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4]微灌水肥一体化栽培小麦-玉米光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D]. 宋鑫玥.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5]扩大管行比对新疆春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D]. 卢伟鹏. 石河子大学, 2020(05)
- [6]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D]. 董玉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7]遮光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干物质分配和株型可塑性的影响[D]. 吴钒. 兰州大学, 2020(01)
- [8]种植密度对燕麦生长及饲草品质的影响[D]. 王雪莱.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9)
- [9]水氮及群体调控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机制[D]. 胡昌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10]基于热红外图像的小麦花后氮含量估测及产量预测[D]. 李瑞. 扬州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