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复方制剂及其临床抗菌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牛记军,孔志斌,钱力[1](2021)在《头孢哌酮 哌拉西林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抑菌作用及耐药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头孢哌酮、哌拉西林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抑菌作用及耐药性。方法以肉汤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以菌落数的对数为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绘制杀菌曲线,计算抗生素后效应(PAE)、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后效应(PLIE)、亚抑菌浓度后效应(PASME);用K-B纸片扩散法对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与单方制剂相比,头孢哌酮和哌拉西林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对克雷伯菌的MIC明显降低;从杀菌曲线看,与单方制剂相比,复方制剂的杀菌曲线降低明显;单方及复方的肺炎克雷伯菌PAE相差较小;3种复合剂PLIE对于肺炎克雷伯菌均为正值;对于肺炎克雷伯菌,头孢哌酮和哌拉西林/舒巴坦(1/1)的PASME为0.35 h,头孢哌酮和哌拉西林/克拉维酸(4/1)、(8/1)的PASME分别为2.94 h、 4.31 h;复合制剂与单剂相比,其耐药率明显降低(P<0.05),且产β内酰胺酶(ESBLs)株的耐药率显着高于非产ESBLs株(P<0.05)。结论与单方制剂相比,头孢哌酮和哌拉西林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具有更好的抗菌作用;可使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显着降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编写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控专业委员会[2](2021)在《中国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文中研究说明细菌耐药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出现及全球范围内快速播散,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CRE感染多发生于有严重基础疾病、免疫缺陷和(或)长期反复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的患者,感染后病情相对较重,治疗药物有限,因此CRE感染患者有较高的病死率。如何诊治和防控CRE感染已成为当前细菌感染领域最为棘手的问题,为规范我国CRE感染诊治方案和防控策略,邀请了此领域的国内知名专家进行讨论,就CRE流行概况,CRE实验室检测,CRE感染治疗原则,主要治疗药物和给药方案,CRE感染及定植危险因素,CRE各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医院感染防控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马亦林[3](2021)在《耐药菌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重点阐述了国内外近5年来已上市或正在Ⅱ/Ⅲ期临床试验的抗菌新药概况, 包括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其复合制剂、恶唑烷酮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糖肽类、喹诺酮类、抗真菌新药、环脂肽类及抗分枝杆菌新药等九类抗耐药菌的新品种, 介绍了27种新药的抗菌活性、耐药主要机制及临床研究等新进展, 为临床应用这些抗菌药物提供了参考。
周永林[4](2021)在《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抗菌药物在畜牧养殖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与细菌耐药性形成已成恶性循环,同时诱导和加速多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出现和流行,导致抗生素治疗日趋无效。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兽医临床上重要的病原菌,可导致乳房炎和肺炎等多种疾病,严重威胁畜禽养殖业的发展。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分泌β-内酰胺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抗性,舒巴坦等竞争性酶抑制剂对B类金属β-内酰胺酶抑制作用差,而MRSA如USA300携带多种金属β-内酰胺酶,这使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防控难度加大。此外,在NDM-1耐药酶未报道之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一直被用于治疗临床上严重耐药肠杆菌的感染。然而,随着NDMs和KPCs等碳青霉烯酶的出现和广泛传播,导致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碳青霉烯酶阳性菌感染后治疗无效。而且临床上已经出现同时携带ndm和mcr基因的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研发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协同抗菌药物以控制携带β-内酰胺酶耐药菌尤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细菌性溶血素是细菌在致病过程中所分泌的一类重要毒力蛋白,常见的细菌性溶血素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李斯特菌溶血素LLO、肺炎链球菌溶血素PLY和猪链球菌溶血素SLY等。细菌性溶血素可裂解组织细胞和协助细菌逃避机体免疫攻击和获取营养,在细菌感染建立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敲除菌株在细菌性肺炎、乳房炎和肾炎等模型中毒力显着减弱,甚至缺失。因此,以细菌性溶血素为药物靶点进行抑制剂筛选是抑制细菌致病性的一种有效策略。综上,筛选获得一种可同时抑制耐药酶和毒力因子的天然化合物,这将可能极大的提高耐药致病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开发药物的成本。本研究最初的目标是通过酶活性抑制试验从天然化合物中筛选出一种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活性的抑制剂。经筛选发现,齐墩果酸可显着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的水解活性,同时对主要碳青霉烯酶如NDM-1、KPC-2和VIM-1也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而对头孢菌素酶Amp C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不显着。此外,加入不同金属离子进行酶活性抑制试验发现,齐墩果酸仅在锌离子存在的缓冲液中对NDM-1的抑制作用受到影响,在其它金属离子存在的缓冲液中无显着影响,提示齐墩果酸并非特异性金属离子螯合剂。本研究进一步通过棋盘法最小抑菌浓度试验、生长曲线试验、时间-杀菌曲线试验和细菌染色试验等验证了齐墩果酸及其类似物可显着增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β-内酰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碳青霉烯酶阳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FIC≤0.33±0.07),而舒巴坦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显着的协同效果,而与美罗培南联合对NDM-1阳性大肠杆菌无显着的协同效果。齐墩果酸在远大于32μg/m L浓度条件下对受试菌株的生长无显着影响。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齐墩果酸单独使用不会诱导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和NDM-1阳性大肠杆菌ZJ487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压力下可产生严重的耐药性。为确定齐墩果酸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效果,本研究建立了小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肺炎模型,通过小鼠存活率、肺组织菌落定殖、肺组织β-内酰胺酶活性检测、靶器官病理变化和炎症反应等指标评价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效果。与单独青霉素G钠治疗相比,齐墩果酸联合青霉素G钠治疗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存活率提高50.0%,而舒巴坦联合青霉素G钠治疗后的存活率提高37.5%,略差于齐墩果酸联合组。此外,单独齐墩果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这提示齐墩果酸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过程还具有其它药理学作用,我们推测其可能抑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相关毒力因子。为验证上述推测,本研究通过溶血试验和细胞保护试验等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齐墩果酸及其类似物在4μg/m L浓度条件下可显着抑制多种不同的细菌性溶血素的溶红细胞活性,齐墩果酸可显着降低MH-S细胞和A549细胞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介导的损伤。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齐墩果酸单独使用可降低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从而发挥保护作用。本研究通过酶活性抑制试验、溶血试验、荧光定量PCR试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分子动力学模拟、氨基酸定点突变和荧光淬灭等试验确定了齐墩果酸不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蛋白的分泌和表达,而是与NDM-1蛋白和Hla蛋白通过范德华力直接结合发挥抑制作用。进一步通过对突变子蛋白进行酶活性抑制试验、溶血试验和突变子菌株最小抑菌浓度检测试验确证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综上所述,作为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双靶标抑制剂,齐墩果酸可显着降低由细菌性溶血素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和显着恢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外抗菌活性。为基于抑制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的双靶标抗耐药致病菌感染新药研发奠定了良好的前期试验基础和提供了先导化合物。
黄晓岚,卞星晨,黄志伟,毋海兰,张菁[5](2021)在《新型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数十年来,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一直被用于治疗各种感染,占全球抗菌药物使用量的60%[1],是抗感染治疗主要药物之一。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分别于20世纪40年代和60年代应用于临床,选择性压力很快促使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和头孢菌素酶(AmpC酶)的产生,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构成了严重威胁。ESBL大多数来自A类TEM、SHV、CTX-M家族(Ambler分类法),可以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和单环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王丹,王颖丽,段石顽[6](2020)在《2015—2019年西安市第一医院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临床应用合理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对西安市第一医院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简称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临床应用情况、用药趋势及合理性进行分析,为其规范化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5—2019年西安市第一医院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药品排序比(B/A)和科室分布等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抽取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住院病例500份,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销售金额和DDDs总体呈增长趋势,其中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和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位居前2位。DDC从2017年起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各品种间DDC差异较大。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和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B/A为1.00,同步性较好;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和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B/A小于1.00,使用成本较高;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B/A大于1.00,使用成本较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科室分布于呼吸内科、泌尿外科、肾脏内分泌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干部病房、康复医学科、儿科等,临床应用较广泛。抽取的500份应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住院病例,有53例存在用药不合理的情况,其中适应症不适宜45例(9%),用药疗程不适宜4例(0.8%),用法用量不适宜3例(0.6%),联合用药不适宜1例(0.2%)。结论西安市第一医院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选择抗菌药物价格高和起点高的问题,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管理。
王艳玲[7](2020)在《染料木素抑制MCR-1活性的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细菌耐药性问题目前已然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世界性难题,这一问题是伴随着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开始出现的。临床上出现严重耐药菌的感染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使用多黏菌素这一古老的抗生素,然而质粒携带的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mobile colistin resistance gene,mcr-1)的出现,迅速引起科学家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因为它使得多黏菌素作为治疗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感染“最后一道防线”也被冲破。如果临床上出现同时携带mcr-1和ndm-1(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s-1,ndm-1)等基因的“超级细菌”感染将会面临“无抗可用”,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急需开发新型抗菌药物或制定新的抗耐药菌感染策略。我国科学家于2015年首次报道了位于质粒上的多黏菌素抗性基因mcr-1。目前全世界范围内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检测并报道了mcr-1基因的存在,由此可见mcr-1已经出现了全球流行的趋势。mcr-1基因序列全长1626 bp,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mcr-1基因与磷酸乙醇胺转移酶的相似性高达63%,MCR-1耐药酶具有和磷酸乙醇胺相同的生物学作用。MCR-1是位于质粒上的可快速水平转移的多黏菌素耐药酶,其快速广泛的传播将导致细菌对多黏菌素的耐药性程度进一步加深,耐药范围进一步扩大。对耐药酶抑制剂联合抗生素的体外协同效果的评价是进行临床试验的必要前提。通过改良棋盘法从本实验室天然化合物库中筛选出具有潜在协同效果的MCR-1酶抑制剂,其中本研究以染料木素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耐药酶抑制作用和机制的研究。染料木素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毒副作用较小,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目前还没有商品化的染料木素产品投入临床使用,其作为MCR-1耐药酶抑制剂的研究至今无人报道。本研究首先对本实验室收集的mcr-1阳性菌进行基因鉴定和耐药性鉴定,然后通过棋盘法MIC试验、杀菌曲线试验、生长曲线试验、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试验和多黏菌素药敏检测等试验验证了染料木素与多黏菌素类抗生素联合具有显着的协同效果,即染料木素可显着提高多黏菌素对所有mcr-1阳性受试菌株的抗菌活性。当染料木素为32μg/mL时,对不同MCR-1阳性菌的生长均无明显影响,进一步的蛋白免疫印迹试验证实了染料木素并非通过抑制MCR-1耐药酶的表达来提高多黏菌素的抗菌活性的。此外,本研究应用实验室构建菌株E.coli W3110(pUC19-mcr-3)进行了多黏菌素与染料木素协同试验验证,发现染料木素同样可显着提高多黏菌素对MCR-3阳性菌的抗菌活性。本研究通过LDH检测试验和粘附试验确定了染料木素在32μg/mL浓度条件下对各种不同来源的细胞无潜在细胞毒性,同时染料木素可增强多黏菌素对细胞由细菌造成损伤的保护作用。本研究通过使用mcr-1阳性肺炎克雷伯菌建立小鼠肺炎模型,并应用染料木素和多黏菌素E进行不同的处理,通过检测小鼠的死亡率、菌落定植、炎性因子和病理变化等判断染料木素是否可增强多黏菌素E对小鼠的保护效果。结果显示,与感染组相比,染料木素(50 mg/kg)和多黏菌素E(10 mg/kg)单独治疗后,小鼠死亡率未见显着提高,肺脏组织病变程度未见改善,肺组织中的菌落定植数也没有显着降低,而染料木素(50 mg/kg)联合多黏菌素E(10 mg/kg)治疗后,小鼠存活率显着提升,小鼠肺脏组织的病理变化显着的改善。因此,染料木素与多黏菌素具有显着的体内外协同抗耐药菌作用。本研究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阐明了染料木素与MCR-1耐药酶之间的互作机制,确证了染料木素与MCR-1之间的结合位点。其中,介导MCR-1与染料木素结合的关键氨基酸残基为GLY-282、THR-283、TYR-287、ASN-482和ARG-490。通过氨基酸残基突变对计算机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染料木素通过结合至MCR-1的酶催化活性区域附近,抑制MCR-1的功能使其失去活性,从而恢复多黏菌素对mcr-1阳性菌的抗菌作用。此外,本研究还通过疏水性试验和MPNP检测试验进一步确证染料木素与MCR-1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染料木素可恢复MCR-1阳性菌的膜表面电负性。综上所述,染料木素作为MCR-1耐药酶抑制剂,可显着提高多黏菌素类抗生素对携带MCR-1耐药酶的肠杆菌的体内外抗菌活性,有望为多黏菌素治疗临床耐药肠杆菌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钱民怡[8](2017)在《阿莫西林与黄芩素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协同抗菌机制研究及其复方制剂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危害到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金黄色葡萄球(金葡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针对其感染,抗生素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PRSA)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已严重威胁到常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AMO)的药效。我国具有丰富的中药资源,本研究拟从中药中筛选可增强PRSA和MRSA对AMO敏感性的中药单体/提取物并研究其协同抗菌机制,中西复配研制复方制剂,以期为耐药金葡菌引起的奶牛乳房炎治疗提供一个有效新制剂。本研究借助联合药敏试验(棋盘法)从21种中药中筛选得到黄芩素(BAI):≥2 μg/mL可使AMO对MRSA标准菌株ATCC33591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由64 μg/mL降低至≤4 μg/mL,即AMO+BAI逆转了 ATCC33591对AMO的耐药性,两者联合对MRSA和PRSA临床分离菌株均呈现协同抗菌作用。最小杀菌浓度(MBC)测定表明16μg/mLBAI可使AMO对ATCC33591的MBC值由64μg/mL降至16μg/mL;时间杀菌曲线测定表明32μg/mL AMO与64 μg/mL BAI联合作用至24 h细菌全部死亡,比单药降低了约1011CFU/mL和109 CFU/mL;BAI可增强AMO的抗菌后效应(PAE),使其对ATCC33591的PAE由1h延长至3h;防突变浓度(MPC)测定结果表明,BAI可减小AMO对金葡菌的MPC及MPC/MIC值而减少其耐药突变选择窗,提示两者联合应用可减缓金葡菌耐药性的发生。通过构建粒细胞减少小鼠大腿肌肉感染模型研究了AMO+BAI对小鼠MRSA感染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两者联合用药在小鼠体内杀菌效果要优于单药。对AMO+BAI的协同抗菌机制进行了初探。用碘量法测定BAI对青霉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AI可通过抑制青霉素酶活性对AMO起保护作用,但其抑制效果弱于β-内酰胺抑制剂—克拉维酸钾。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成功构建了 MRSA重组菌株(RN4220+pAM401-mecA),联合药敏试验结果表明BAI同样可增强RN4220+pAM401-mecA对AMO的敏感性。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到BAI对RN4220+pAM401-mecA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表达量并无显着影响。通过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和荧光成像法分析了 BAI对PBP蛋白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AI能明显抑制青霉素敏感蛋白PBP3的活性,而对PBP2a的活性则无影响。综上结果表明BAI通过抑制青霉素酶和PBP3的活性来发挥其与AMO的协同抗菌作用。通过单因素筛选分散媒等辅料后,以沉降体积比和重分散性为考察指标,借助正交设计对制剂的处方与工艺进行优化,并于中试车间进行工艺放大,成功研制出3批样品——阿莫西林黄芩素混悬乳房注入剂。建立了制剂中AMO和BAI含量检测的HPLC法,经方法学验证两种药物方法的回收率高(>99%)、线性良好、专属性强、精密度、重复性和耐用性良好,测得3批中试样品中两药的含量均大于97%。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本制剂符合质量要求,在避光、室温下保存,至少保持18个月稳定。进行了阿莫西林黄芩素混悬乳房注入剂对临床泌乳期奶牛乳房炎的疗效研究。选择38头患有临床型乳房炎的泌乳期荷斯坦奶牛(50个患病乳区),以每个乳区作为单个病例,根据给药前细菌分离结果将病例平均分为受试药物组和对照药物(速诺LC)组。结果表明,对于金葡菌感染的乳房炎,受试药物的治愈率为50.00%,与对照药相当(45.00%);而对MRSA引起的奶牛乳房炎,受试药物组的治愈率要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0.0%和20.0%;对于总的细菌学治愈率,受试药物组与对照药物分别为68.42%和69.09%,结果表明受试制剂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具有较好的疗效。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得到AMO+BAI对耐药金葡菌具有协同抗菌效应,BAI可降低AMO的MPC而减缓金葡菌耐药性的发生;BAI与AMO的协同抗菌机制与BAI抑制青霉素酶和PBP3的活性有关;在此基础上成功研制了阿莫西林黄芩素混悬乳房注入剂,该制剂质量可控,对金葡菌引起的泌乳期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具有良好的疗效。本研究“中西合用”制剂的研制为兽用新制剂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新型奶牛乳房炎复方制剂的研制与新药注册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支撑。
闫丽娜[9](2014)在《四种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菌药物体外抗菌活性及在呼吸病房使用合理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分析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的产β-内酰胺酶的情况,测定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菌药物包括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的体外抗菌活性,分析检出β-内酰胺酶及不同表型与细菌耐药的关系,结合目前临床主要应用此类抗菌药物治疗呼吸病房感染病例的用药合理性评价,提出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建议,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推动医疗资源合理使用。方法:1.采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检测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产β-内酰胺酶情况,采用纸片扩散初筛法和纸片扩散确证试验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头孢菌素酶(AmpC),双纸片协同试验和增效试验确定金属酶(MBL)产酶情况,以确定菌株的产酶表型。2.采用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不同厂家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cefoperazone/sulbactam,CPZ/SBT,2:1),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cefoperazone/tazobactam,CPZ/TAZ,4:1),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piperacillinl/sulbactam,PIP/SBT,2:1),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piperacillinl/tazobactam,PIP/TAZ,8:1),对临床分离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平皿法测定最小杀菌浓度(MBC)。3.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评价临床主要应用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CPZ//TAZ、CPZ/SBT、PIP/TAZ、PIP/SBT的临床应用合理性。结果:1.共收集到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258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103株(39.92%),大肠埃希菌60株(23.26%),肺炎克雷伯菌49株(18.99%),铜绿假单胞菌46株(17.83%)。258株革兰阴性杆菌中,检出β-内酰胺酶202株,β-内酰胺酶总检出率78.29%,ESBLs和AmpC的检出率在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中分别为14.73%(38/258)、22.48%(58/258),MBL检出率3.49%(9/258),同时检出ESBLs和AmpC10株(3.88%),同时检出ESBLs和MBL与同时检出AmpC和MBL各1株(0.33%),同时检出ESBLs、AmpC和MBL2株(0.66%)。检出ESBLs最常见的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总检出率分别为41.67%(25/60)和28.57%(14/49),AmpC检出率最高的是鲍曼不动杆菌,为38.83%。2. CPZ/SBT(2:1)、PIP/SBT (2:1)、CPZ/TAZ (4:1)、PIP/TAZ (8:1)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的MIC90和MBC90值是CPZ、PIP单方制剂1/4~1/2。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CPZ/SBT(2:1)、PIP/SBT(2:1) MIC90和MBC90值是CPZ/TAZ (4:1)、PIP/TAZ (8:1)的1/2。对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四种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MIC90和MBC90基本相同。鲍曼不动杆菌对各抗菌药物不敏感,耐药率较高,其中单方制剂的耐药率接近100%。对复方制剂的耐药性也多在8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舒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性较高,对单方制剂的耐药率在80%左右。对于肺炎克雷伯菌,各菌株的耐药率大于敏感率,对复方制剂的耐药率均在80%以下,对单方制剂的耐药率在80%以上。大肠埃希菌对各药物的敏感性较高,在30%以上。但对单方制剂的耐药率在80%左右。检出β-内酰胺酶的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对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CPZ/SBT27.66%,CPZ/TAZ34.04%,PIP/SBT10.64%,PIP/TAZ38.30%。肺炎克雷伯菌对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CPZ/SBT73.33%,CPZ/TAZ76.67%,PIP/SBT46.67%,PIP/TAZ76.67%。铜绿假单胞菌对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CPZ/SBT44.44%,CPZ/TAZ70.37%,PIP/SBT29.63%,PIP/TAZ62.96%。鲍曼不动杆菌对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CPZ/SBT94.85%,CPZ/TAZ100.00%,PIP/SBT50.52%,PIP/TAZ97.94%。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CPZ/SBT的耐药率低于CPZ/TAZ,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各菌株对PIP/SBT耐药率低于PIP/TAZ,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革兰阴性杆菌对四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非产酶菌株低于产酶菌株。大肠埃希菌非产酶菌株对含他唑巴坦复方制剂的耐药率比产酶菌株低;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四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非产酶菌株比产酶株菌低;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他唑巴坦耐药率,非产酶菌株比产酶株菌低,均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3.2012年医院呼吸病房使用全部抗菌药物共计47种。主要应用的四种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DDDs值在47种抗菌药物中排列在前18位。总共查阅医院2012年呼吸病房出院病例420份,纳入病例345份。男女比例:1.92:1。用药合理的286例,占82.90%,用药不合理的有59例,占17.10%,分别是使用抗菌药物疗程不合理32例,用药剂量不合理16例,联合用药不合理16例,药物选择不合理3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12例,发生率为3.47%。结论:1.目前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已在较高水平,尤其是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院内感染最重要的病原菌之一。从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的β-内酰胺酶,以ESBLs和AmpC表型为主,检出ESBLs最常见的菌种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AmpC在鲍曼不动杆菌中检出率最高。说明目前在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中,ESBLs和AmpC的分离率已处于一定的水平,可能是导致此类细菌耐药的主要因素之一,可进一步进行细菌携带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的检测分析。革兰阴性杆菌β-内酰胺酶及表型的检出情况应引起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重视,需加强对呼吸和重症护(ICU)等病房的管理,加强对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2.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用能有效提高对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抗菌作用。对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含舒巴坦的复方制剂比含他唑巴坦的复方制剂抗菌活性更优。随着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和大量应用,革兰阴性杆菌对该类药物的耐药率有所提高,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和头孢哌酮与舒巴坦或他唑巴坦的复方制剂耐药率超过40%,应当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临床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除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为50.5%外,对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耐药率均在90%以上,应按照药敏试验结果选药。目前医院革兰阴性杆菌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耐药趋于严重,尤其鲍曼不动杆菌,呈多重耐药、广泛耐药。医院应重视对细菌的耐药性监测,临床医生应根据细菌学检查和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此类抗菌药物。非产酶株的耐药性低于产酶株的耐药性。3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目前是临床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主要药物,用药频率高。多数病例能参照细菌学检查、药敏试验结果等选择抗菌药物,给药剂量、给药间隔、给药途径、药物配伍禁忌等比较合理。部分病例存在抗菌药物联合用药不恰当、用药疗程不足、对特殊人群用药剂量未能做到个体化、更换药物太频繁等不合理现象。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此类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及时通报医院细菌耐药情况,临床医生使用此类抗菌药物应参照细菌学检查、药敏试验结果、患者体征、临床症状、个体差异等,合理选择药物及剂量,按照疗程规范用药,以保证治疗效果;联合用药和更换药物应有指征,并在病历中记录,避免无指征联用和换药,加重细菌耐药程度,降低治疗感染效果。临床药师应与临床医生密切合作,为临床提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技术支持。
崔旸,蒋金元,孙天宇,郭青龙[10](2013)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效应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综述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效应的相关概念及各效应的产生机制,并就影响后效应的主要因素做了具体分析。着重讨论了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后效应及其相应的测定方法。根据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复方的后效应理论,分析了代谢速率不匹配的药物配伍合理性,并结合临床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指标阐述了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给药方案。
二、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复方制剂及其临床抗菌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复方制剂及其临床抗菌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头孢哌酮 哌拉西林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抑菌作用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步骤: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MIC测定结果: |
2.2 杀菌曲线: |
2.3 PAE、PLIE、PASME值比较: |
3 讨论 |
(4)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革兰氏阴性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
1.1 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
1.2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
1.3 不动杆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
第2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 |
2.2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性研究 |
2.3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2.4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2.5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磷霉素耐药性研究 |
2.6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氯霉素耐药性研究 |
2.7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2.8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磺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2.9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其它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第3章 细菌性溶血素研究进展 |
3.1 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在其致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
3.2 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LLO) |
3.3 肺炎球菌溶血素(PLY) |
3.4 猪链球菌溶血素(SLY) |
3.5 产气荚膜梭菌溶血素(PFO) |
3.6 大肠杆菌溶血素 |
第4章 主要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
4.1 齐墩果酸 |
4.2 熊果酸 |
4.3 山楂酸 |
4.4 科罗索酸 |
4.5 其它五环三萜化合物 |
第5章 新型抗耐药菌感染药物研究进展 |
5.1 现有抗生素的改造和联合使用研究 |
5.2 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 |
5.3 天然化合物在抗耐药菌感染中的替代策略研究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筛选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2章 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外协同作用研究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作用研究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齐墩果酸抑制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的发现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机制的确证 |
5.1 材料 |
5.2 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本硕博连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新型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抑酶谱 |
2 体外抗菌活性 |
3 PK |
4 PK/PD |
5 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
5.1 复杂性尿路感染(cUTI) |
5.2 复杂性腹腔内感染(cIAI) |
5.3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 |
6 结语 |
(6)2015—2019年西安市第一医院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临床应用合理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目录 |
2.2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总销售金额和构成比 |
2.3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销售金额、构成比和排序 |
2.4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DDDs、构成比及排序 |
2.5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DDC及B/A |
2.6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临床应用科室分布情况 |
2.7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价 |
3 讨论 |
3.1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销售金额和DDDs |
3.2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DDC和B/A |
3.3 科室分布 |
3.4 住院病例合理性评价 |
(7)染料木素抑制MCR-1活性的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细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
1.1 我国细菌耐药性现状 |
1.1.1 我国临床细菌耐药性现状分析 |
1.1.2 我国动物源性细菌耐药性现状分析 |
1.2 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 |
1.2.1 产生相关耐药酶 |
1.2.2 改变抗生素作用靶点 |
1.2.3 改变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 |
1.2.4 通过主动外排作用 |
1.2.5 形成生物被膜 |
1.3 细菌耐药性与致病性 |
第2章 MCR-1介导多黏菌素耐药机制研究现状 |
2.1 MCR-1介导的多黏菌素耐药机制 |
2.1.1 MCR-1的发现及传播机制 |
2.1.2 MCR-1的流行现状 |
2.1.3 MCR-1介导的耐药机制 |
2.1.4 MCR-1传播造成的危害 |
2.2 多黏菌素研究现状 |
2.2.1 多黏菌素耐药机制研究现状 |
2.2.2 多黏菌素的特性 |
2.2.3 多黏菌素的临床应用情况 |
2.2.4 多黏菌素的药理学与毒理学特点 |
2.2.4.1 多黏菌素的药理学特点 |
2.2.4.2 多黏菌素的毒理学特点 |
2.3 多黏菌素耐药菌的防治策略 |
2.3.1 多种抗生素联合策略 |
2.3.2 开发新型抗菌药物 |
2.3.3 MCR-1抑制剂的研究 |
第3章 异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学作用研究现状 |
3.1 异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学作用研究 |
3.1.1 抗癌作用研究 |
3.1.2 抗氧化作用研究 |
3.1.3 抗菌作用研究 |
3.1.4 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作用研究 |
3.1.5 异黄酮对脑血管的作用研究 |
3.1.6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作用研究 |
3.2 染料木素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
3.2.1 染料木素抗癌作用 |
3.2.2 抗氧化作用研究 |
3.2.3 心血管保护作用研究 |
3.2.4 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
3.2.5 防治骨质疏松症作用研究 |
第4章 染料木素提取分离和结构改造研究现状 |
4.1 异黄酮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
4.2 染料木素的构效关系研究现状 |
4.3 染料木素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现状 |
4.3.1 提取方法 |
4.3.2 纯化方法 |
4.3.3 其它方法 |
4.4 染料木素与其他异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MCR-1耐药酶抑制剂的筛选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材料 |
1.1.1.1 药品及试剂 |
1.1.1.2 菌株 |
1.1.1.3 相关仪器和设备 |
1.1.2 试验方法 |
1.1.2.1 临床分离mcr-1阳性菌的鉴定 |
1.1.2.2 多黏菌素对MCR-1阳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测定 |
1.1.2.3 MCR-1抑制剂的筛选 |
1.1.2.4 统计学分析 |
1.2 试验结果 |
1.2.1 mcr-1阳性菌鉴定结果分析 |
1.2.2 多黏菌素对mcr-1阳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结果 |
1.2.3 MCR-1耐药酶抑制剂的筛选结果 |
1.2.4 其他异黄酮类化合物的抑制效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2章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对mcr-1阳性菌的体外协同效果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1.1 药品及试剂 |
2.1.1.2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1.1.3 菌株 |
2.1.1.4 主要仪器和设备如下: |
2.1.2 试验方法 |
2.1.2.1 棋盘法最小抑菌浓度检测 |
2.1.2.2 生长曲线试验 |
2.1.2.3 时间-杀菌曲线试验 |
2.1.2.4 抑菌环试验 |
2.1.2.5 统计学分析 |
2.2 结果 |
2.2.1 染料木素特异性增强多黏菌素对mcr-1阳性菌的抗菌活性 |
2.2.2 染料木素对受试菌株生长的影响 |
2.2.3 染料木素协同多黏菌素对受试菌株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 |
2.2.4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药敏检测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对由细菌介导的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1.1 受试菌株与细胞株 |
3.1.1.2 主要药品、试剂和仪器 |
3.1.2 方法 |
3.1.2.1 染料木素对不同细胞的细胞毒性检测试验 |
3.1.2.2 黏附实验 |
3.1.2.3 统计学分析 |
3.2 结果 |
3.2.1 染料木素的细胞毒性 |
3.2.2 染料木素可增强多黏菌素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对mcr-1阳性菌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1.1 菌株和试验动物来源 |
4.1.1.2 主要药品、试剂和仪器 |
4.1.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4.1.2 方法 |
4.1.2.1 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 |
4.1.2.2 评价指标 |
4.1.2.3 统计学分析 |
4.2 结果 |
4.2.1 染料木素提高多黏菌素对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小鼠的存活率 |
4.2.2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E缓解肺炎克雷伯菌对小鼠肺脏组织的损伤 |
4.2.3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降低肺炎克雷伯菌在小鼠肺组织中的定植 |
4.2.4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E可显着改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小鼠肺脏水肿症状 |
4.2.5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可降低小鼠肺组织中的炎性反应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染料木素抑制MCR-1活性机制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1.1 药品及试剂 |
5.1.1.2 菌株和仪器 |
5.1.2 方法 |
5.1.2.1 Western blot试验 |
5.1.2.2 MPNP检测试验 |
5.1.2.3 Zeta点位的测定 |
5.1.2.4 染料木素与MCR-1的分子对接 |
5.1.2.5 MCR-1突变体菌株构建 |
5.1.2.6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对MCR-1突变重组菌株的MIC检测 |
5.2 结果 |
5.2.1 染料木素对MCR-1表达的影响 |
5.2.2 MPNP检测结果分析 |
5.2.3 Zeta电位检测结果分析 |
5.2.4 染料木素与MCR-1的相互作用分析 |
5.2.5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对MCR-1突变子的MIC检测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阿莫西林与黄芩素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协同抗菌机制研究及其复方制剂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综述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奶牛乳房炎现状 |
1.3 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
1.3.1 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流行病学研究 |
1.3.2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机制 |
1.3.3 抗耐药金葡菌的药物研发概况 |
1.4 阿莫西林与黄芩素的研究进展 |
1.4.1 理化性质 |
1.4.2 药效学与临床疗效 |
1.4.3 药代学 |
1.4.4 毒理学 |
1.4.5 制剂学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阿莫西林与黄芩素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联合抗菌作用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抗MRSA的中药筛选结果 |
2.3.2 阿莫西林与黄芩素对耐药金葡菌的联合药敏试验结果 |
2.3.3 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结果 |
2.3.4 体外杀菌曲线的绘制结果 |
2.3.5 防突变浓度(MPC)的测定结果 |
2.3.6 抗菌后效应(PAE)的测定结果 |
2.3.7 阿莫西林与黄芩素在MRSA感染小鼠的药效学结果 |
2.4 讨论 |
2.4.1 关于与阿莫西林联用对MRSA具有协同作用的中药筛选 |
2.4.2 关于黄芩素对阿莫西林抗MRSA的增敏作用与其结构的关系 |
2.4.3 关于对小鼠金葡菌感染模型的药效学研究 |
2.4.4 关于防突变浓度和耐药突变选择窗 |
2.5 小结 |
第三章 阿莫西林与黄芩素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联合抗菌机制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黄芩素与多种抗生素对MRSA的联合作用 |
3.3.2 黄芩素与青霉素酶联用对阿莫西林/青霉素G抗菌活性的影响 |
3.3.3 黄芩素对青霉素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
3.3.4 重组菌RN4220+pAM401-mecA的构建结果 |
3.3.5 阿莫西林与黄芩素对MRSA重组菌的联合抗菌效果 |
3.3.6 黄芩素对MRSA重组菌PBP2a表达量的影响 |
3.3.7 黄芩素对PBP2a、PBP3蛋白活性的影响结果 |
3.4 讨论 |
3.4.1 关于黄芩素对青霉素酶活性的影响 |
3.4.2 关于黄芩素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MRSA协同作用 |
3.4.3 关于黄芩素对mecA表达水平的影响 |
3.4.4 关于黄芩素对青霉素结合蛋白活性的影响 |
3.4.5 黄芩素与阿莫西林协同抗MRSA作用其他可能机理 |
3.5 小结 |
第四章 阿莫西林黄芩素混悬乳房注入剂的研制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 |
4.3 试验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确定 |
4.4.2 质量考察结果 |
4.4.3 制剂中药物含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和测定结果 |
4.4.4 制剂的稳定性 |
4.5 讨论 |
4.5.1 关于剂型的选择和剂量的确定 |
4.5.2 关于制剂处方筛选和制备工艺 |
4.5.3 关于制剂中药物含量的检测方法 |
4.5.4 关于制剂中有关物质的研究 |
4.5.5 关于制剂的稳定性 |
4.6 小结 |
第五章 阿莫西林黄芩素混悬乳房注入剂对泌乳期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疗效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临床观察结果 |
5.3.2 细菌学检查结果 |
5.4 讨论 |
5.4.1 关于病例的选择 |
5.4.2 关于疗效的判定 |
5.4.3 关于细菌的分离及鉴定 |
5.4.4 关于细菌的分离情况 |
5.4.5 关于给药剂量和治疗效果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四种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菌药物体外抗菌活性及在呼吸病房使用合理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对照表 |
前言 |
1 革兰阴性杆菌基本情况 |
2 革兰阴性杆菌产酶情况 |
3 含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在临床的使用情况 |
4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 |
第一部分 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1.4 结果 |
1.5 讨论 |
第二部分 四种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在呼吸病房用药合理性评价 |
2.1 资料与方法 |
2.2 合理用药评价标准 |
2.3 数据处理 |
2.4 结果 |
2.5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效应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抗生素后效应相关概念 |
1.1 抗生素后效应 (post antibiotic effect, PAE) |
1.2 抗生素后白细胞活性增强效应 (post antibiotic Leukocyte enhancement, PALE) |
1.3 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后效应 (post antibiotic sub-MIC effect, PASME) |
1.4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后效应 (postβ-lactamase inhibitor effect, PLIE) |
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效应产生机制 |
2.1 PAE产生机制 |
2.2 PASME产生机制 |
2.3 PLIE产生机制 |
3 影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效应的主要因素 |
3.1 抗菌药物种类 |
3.2 抗菌药物浓度 |
3.3 细菌与抗菌药物接触时间 |
3.4 MIC值 |
3.5 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 |
3.6 细菌外排泵的作用 |
4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复方制剂后效应 |
5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效应的测定方法 |
5.1 PAE的测定 |
5.2 PASME的测定 |
5.3 PLIE值的测定 |
6 基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效应机理的给药方案 |
7 总结 |
四、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复方制剂及其临床抗菌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头孢哌酮 哌拉西林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抑菌作用及耐药性分析[J]. 牛记军,孔志斌,钱力.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1(24)
- [2]中国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J]. 中国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编写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控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杂志, 2021(36)
- [3]耐药菌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J]. 马亦林.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21(04)
- [4]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周永林. 吉林大学, 2021(01)
- [5]新型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研究进展[J]. 黄晓岚,卞星晨,黄志伟,毋海兰,张菁.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1(02)
- [6]2015—2019年西安市第一医院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临床应用合理性分析[J]. 王丹,王颖丽,段石顽.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20(12)
- [7]染料木素抑制MCR-1活性的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D]. 王艳玲. 吉林大学, 2020(01)
- [8]阿莫西林与黄芩素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协同抗菌机制研究及其复方制剂的研制[D]. 钱民怡.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5)
- [9]四种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菌药物体外抗菌活性及在呼吸病房使用合理性研究[D]. 闫丽娜. 暨南大学, 2014(03)
- [10]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效应的研究进展[J]. 崔旸,蒋金元,孙天宇,郭青龙.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3(05)
标签:β-内酰胺类抗生素论文; 抗药性论文; mcr-1论文; 硫酸粘杆菌素论文; 药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