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人际交往与伦理(论文文献综述)
刘潮欣[1](2021)在《马克思交往理论视野下的网络交往研究》文中提出交往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推进,网络交往这一全新的交往方式应运而生,它作为目前最高效的交往方式,不管是在交往主体、交往形式、交往行为还是在交往范围上,都是交往历史进程中质的飞跃。如今,网络交往俨然成为了人与人之间交流往来的重要形式,并进一步对社会乃至世界的发展起着有力的影响。然而,当网络交往的影响在逐渐深入和拓展时,我们必须明确网络交往既能给当代社会带来有利转变也会产生一系列无法预测的负面影响,导致网络交往的发展陷入多重困境,因此我们亟需把它放在理论的层面进行思考,形成对网络交往全面辩证地认识,帮助网络交往走出现实困境。马克思交往理论是马克思哲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唯物史观的基础。马克思关于交往的理论揭示了生产力与交往之间的内在矛盾,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为我们处理各种交往问题,提供了一定借鉴,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历史的延续指明了方向。网络交往虽然是当今时代的产物,但马克思交往理论仍是我们思考网络交往的重要思想来源,马克思交往理论在现如今看来依旧蕴藏着超越时代的价值,将网络交往放在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哲学高度进行分析研究,对网络交往和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发展都有重大影响。马克思交往理论对解决网络交往面临的现实困境具有重要启示,引导网络交往健康和谐发展,同时这也是对马克思交往理论价值的进一步肯定。网络交往在发展过程中推动了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发展,为马克思交往理论注入了新时代的活力,展现出了网络交往积极有利的一面。本文首先在解读马克思经典着作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形成发展阶段进行了梳理,总结出了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本内容。其次,阐述了网络交往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准确把握了网络交往的特点。接着,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究了网络交往对马克思交往理论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马克思交往理论的视角充分了解了网络交往的积极作用。最后,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视角审视了网络交往面临的现实困境,并对网络交往能够走出困境、健康和谐发展提出了启示。
汤杰[2](2021)在《微时代交往伦理研究》文中认为新媒体的诞生标志着微时代的到来,也为微民提供即时快捷化的服务平台。当今微时代处于发展的大好趋势,在科学技术、产业结构、数字经济等方面今非昔比,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变得网络化、科技化和智能化。微时代交往与旧习惯、新技术等产生冲突与摩擦,引发了社会对微时代交往的道德准则的探讨,进而需要规范人们交往行为。由此需要来自法律和道德等多个方面的社会手段的规制,处理不同的交往关系、利益关系,与之对应的就是做到坚持正确的道德判断与道德选择,处理好伦理困境的问题,使交往伦理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促进家庭幸福,社会幸福,乃至全人类的幸福。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对其进行阐述:首先对是交往理论包括交往的含义、特征、要素以及马克思交往理论进行概述。交往是指为了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人与人之间维持社会关系的重要环节。在个人生存发展的视角来看,交往的社会性一直贯穿在人的价值实现的过程,而交往客观性和交往独特性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愈发重要。在社会交往发展规律来看,马克思交往理论对于探索合乎道德和法律的“交往之道”是至关重要的。其次是梳理微时代交往背景、形式和特征。在一定程度上,网络技术发展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各个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微时代到来,与之相关的微时代交往的特征十分显着,为梳理微时代交往中各种伦理关系有指导作用;最后分析微时代交往的伦理困境,并积极提出相关解决问题的对策。在微时代的实际交往中,由于每个人在其生活方式、权利意识和观念、文化与能力等各个方面的不同,对微时代交往自我约束能力也不同,容易产生交往异化、价值观错位、道德观念薄弱等问题,已成为摆在微时代人际交往面前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在理论方面,明确平等、自由和诚信的交往原则,才会能够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才会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创造出更好的人际交往艺术。在实践方面坚持个人与社会共同努力,处理好微时代交往过程的每个环节,才能满足人们交往的情感需求和思想交流需求,营造良好的交往环境。
毛连军[3](2020)在《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及其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由传统的“熟人”社会转向公共空间不断扩大的“陌生人”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与人之间不友善、不和谐现象也不断出现。人们呼唤友善道德价值,但传统友善观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亟需进行价值重构以建立新型友善关系。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将友善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范畴,是对这一问题的深切回应,如何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成为重要课题。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出场正是时代需要和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但“差等之爱”的传统友善观需要进行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以“博爱”为核心的西方友善观由于其抽象性、虚伪性和超阶级性而必然是“浮于空想”,只能批判超越。为此,从马克思主义关于友善的思想中汲取资源,立足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探求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建设,无疑十分必要。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建构的基本思路就是坚持友善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即既要凸显友善作为公共道德普遍性的本质(质);又不能忽略其作为个体情感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应限定在友善的程度(量)方面。这样,友善既不会沦为抽象道德,也不会沦为伪善;既契合现代公共道德要求,又符合私人情感的内在特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规范,是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根基之所在,起到基础性作用和原点意义。具体从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核心要素来看,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包括仁爱、尊重、宽容、互助四个主要方面,从层次和范围来看,包括人际友善、社会友善、国际友善和生态友善四个基本维度。这一友善价值观不是什么别的友善价值观,而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中华民族特色并富有时代性特征的全新友善价值观。当然,这样的友善价值观不是对所有人和所有事无条件的服从和满足,友善交往关系和助人行为应具有合理程度,必须遵循正当性和适当性原则,维护社会共同道德标准和伦理秩序,这是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深入把握具体内涵的同时,本论文的中心议题就是要回答“为什么”,即我们为什么要培育这样的友善价值观?我们为什么要对陌生的他人友善?从马克思唯物史观视角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意识都是被意识到的存在,人的道德意识归根到底是社会生活方式的观念再现,进一步而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存在形式决定了人的社会交往方式,因此,人的社会存在是友善交往方式得以存在的依据,而当今中国的社会存在决定着人性向善的必然趋势。本论文试图通过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交汇和融合,以“关系主义”思维取代“实体主义”思维,建立“真实共同体”,从本体论视角寻找友善的理论依据;以“现实的人”取代“抽象的人”,立足于“人的需要”,从人性论视角寻找友善价值观的理论依据。最后,本论文尝试探索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培育的场域、路径、方法及其机制。原有社会有机体被打破,我们亟需重建社会有机体,特别是要大力充实社会基层生活空间,建构新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培育空间,为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提供现实场域和实现路径。同时,为了确保培育落地见效,需努力建构媒体渗透法、文化涵养法、榜样激励法等培育方法和利益激励机制、制度保障机制等培育机制。
李爽[4](2020)在《虚拟文化下的人际交往 ——文化哲学视野中的网络游戏》文中指出随着哲学领域开始关注人之日常生活世界,哲学研究发生了由传统哲学研究向文化哲学研究的重要转向。在虚拟文化时代下,网络游戏的普遍流行使得它逐渐成为人与人交往的重要方式之一。本研究以虚拟文化下的网络游戏人际交往为研究议题,试图从虚拟文化对网络游戏人际交往的作用关系研究中,通过批判和反思以获得相应的文化理性与交往理性。在宏观层面上,本研究从文化哲学视角,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和贯彻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进行分析,在微观上以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与交往行为理论为理论指导,并主要运用文献调研法、参与式观察法、案例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方法研究本议题。在前置研究部分,本研究首先就交往的相关概念做出文化哲学视角的辨析,其中,通过尤为慎重地对虚拟交往、网络交往、现实交往三者的剖析,进一步定位网络游戏人际交往的相关范畴。其次,提出文化哲学的研究范式,指出适用于本研究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以及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和交往行为理论,并阐述了游戏视角转向交往视角的文化哲学意义,以及研究交往问题的本体论意义,由此说明以文化哲学视角审视该议题的合法性。在主体部分,研究重点论述了三个内容:其一是对作为网络游戏人际交往背景的虚拟文化的研究。该部分首先以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为指导,对文化及虚拟文化的概念进行辨析,接着是研究虚拟文化的本质规定性和外延特征,在此基础上,剖析虚拟文化下的网络游戏亚文化环境。经分析得出,虚拟文化首先是在一定现实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文化,它在社会进程中起着次于经济因素的重要作用;虚拟文化的属人性和社会性,意味着游戏交往的过程中必定形成虚拟社群或是虚拟社会,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也由此分化为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人总是在二者之间交替生存;具有自觉性的虚拟文化是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文化模式。进而研究从外部文化和内部文化两个层面,对虚拟文化的亚文化——网络游戏文化展开详细分析,认为网络游戏文化包括外部的社会文化(文化政策和传统文化),以及内部的游戏文化(网络游戏固有文化、社群文化、跨“界”互动文化)。其二是研究虚拟文化对网络游戏人际交往的作用关系。首先借鉴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以文化与交往的关系、生活世界与交往的关系等回答了“交往何以可能”的问题。紧接着从历时态维度的分析中,揭示后现代主义文化模式时期(虚拟文化模式)的网络游戏人际交往之特征,认为该时期的游戏交往在人际关系、交往范围、交往场域、交往活动的现实性等层面,具有以往文化模式所无法比拟的超越性;进而在共时态维度的分析中,认为网络游戏交往在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和社会世界层面上,与其他同类型交往方式各有不同,并将网络游戏人际交往的形态特征与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与交往行为理论紧密结合,得出交往异化、交往沉溺、交往文化背景模糊、交往呈现感性向理性飞跃这四大结论;最后,结合共时态维度的分析结果,抽象出虚拟文化的症候所在。第三部分,是展开对文化理性与交往理性的建构工作。以哈贝马斯提出的生活世界三要素——文化、社会和个性,作为分析框架。提出网络游戏人际交往的良性发展和理性建构,需要重视以文化反思推动文化再生产的文化理性,促进社会集团形成其统一性的社会理性,以呼吁主体形成并发扬积极的个人同一性的主体理性。论文最后提出了研究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在研究展望中,研究认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理想化的色彩,他忽视了实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碰撞问题和交往目的问题,以及他的理论缺乏对文化更进一步的阐述,如文化解释能力不足的问题。最后,在网络游戏人际交往的研究上,本研究认为哲学研究应重视文化哲学对新时代的日常生活世界的保持持续关注。且文化哲学的研究应与文化学研究、传播学研究和社会学研究严格区分开来。从文化现象中抽象出属于哲学的理性经验,并准确把握文化的矛盾特征,这才是文化哲学研究应聚焦的问题。
葛亮[5](2020)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伦理思考》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日常交往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与传统的人际交往行为不同,当今大学生的交往模式愈来愈依托于互联网构建的虚拟空间。与此同时,网络虚拟空间中的大学生人际交往也渐渐出现了信任危机、自我迷失、责任感缺失等问题。鉴于此,有必要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相关道德教育,从高校、家庭、大学生自身等多个角度进一步强化对网络虚拟空间中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伦理调试。
孙梦紫[6](2020)在《身份认同视阈下网络游戏中玩家的人际交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网络游戏的流行已经成为当下不可否认的社会现实。网络游戏正在进入大众日常生活,成为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网络文化景观和集体行动,在网络游戏历史性地改变了众多玩家的社会行为轨迹的同时,也塑造了这个群体更为复杂的“游戏人”的特征。社会舆论对于网络游戏的评价褒贬不一,玩家在参与网络游戏的行为表征往往会加剧社会整体对于网络游戏的误解。本文认为,玩家的网络游戏行为纷繁复杂,情感体验丰富多彩,从身份认同的理论视角出发,针对玩家群体的人际交往的研究应该能帮助大众解除关于网游玩家的迷思。本文依托网络游戏形成的全新人际交往空间,分析了网游中个体和社群之间的互动与传播,通过研究网络游戏玩家身份认同意识得出结论:在网络游戏人际交往中,部分玩家能够满足其一定程度的心理需求,这种心理需求是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完全得到满足的;网游中的人际交往能够缓和玩家的自我存在和社会关系之间的矛盾;还能使玩家的自我认同、集体认同和社会认同得到推进。本研究有助于匡正大众的偏见,并为网游玩家人际交往的正向发展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刘艳[7](2020)在《网络交友的伦理考量》文中研究指明网络交友是借助网络结交朋友的活动。网络不仅为人类交往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支撑,而且也提供人类活动的实践空间。由此,人类社会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交往——网络交往。网络交友作为网络交际活动,是蕴含在网络交往行为中的一种客观“趋势”,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网络交友扩展了原本的交往范围和交往面,拓展和创新现实交友方式,因而是社会交往活动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人类交往实践的有机组成。网络交友这种新型人际交往方式正在对我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产生强烈的冲击。网络交友具有空间虚拟性、主体隐匿性、交往对象广泛性、关系随意性等特征。网络交友模式日渐成熟和功能日益完善受到越来越多网民的青睐。网络交友盛行并非偶然性,它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网络交友在给人类带来交往新境界,或曰“另类的生存”体验,其彰显的交往伦理精神:有“交”无类之平等精神,“仁者爱人”之友爱精神,“聚散离合”之自由精神,这无不显示了其正面价值之独特魅力。但网络交友引发的伦理问题也带来负面影响。网络交友骗财骗色扭曲的交友指征,暴力低俗信息在网络泛滥,快餐式交友、泄露隐私随意的交往方式,危险的网际关系等伦理道德问题,影响着网络交友的正常秩序和发展轨道。面对出现的问题,我们不能因噎废食。采取积极正确的态度去处理,才能有益于网络交友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网络交友伦理问题的出现从客观上讲是虚拟空间固有弊端、交友平台管控缺失、社会导向参差不齐所致。主观上来说是主体交往观念动机不纯、对交友认知不足、主体德性自律不强等原因。因此,井然有序的网络交友秩序的构建需确立网络交友伦理的基本原则,规划人们在网络交友时道德需要总的方向。在外在控制上加强网络技术防控手段,以增强网络交友的安全性;强化网络交友平台管理,从源头上减少问题的发生;以及营造团结友爱的交往环境潜移默化影响。内在调节上引导主体交往观念健康积极,交往行为文明有礼,交往品格纯洁高尚,主体德性自觉自律。如此,打好内外“组合拳”,让网络交友秩序井然、和谐,推动网络交友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孟佳琳[8](2020)在《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络空间是基于现实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而延伸出来的新型社会样态,拓展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对人类的交往方式与思维方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与冲击。社会形态的发展与变革对当代高校大学生提出了新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对网络空间道德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校网络道德教育虽然取得了显着成效,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呈现出积极向上的道德状态,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影响着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本文通过阶级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明确提出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产物,是社会主义文化在社会规范层面的体现,并通过实证调研来获取更为准确而客观的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现状,为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提供了现实依据。本文的主要观点如下:第一,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分析。一是对网络空间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的阐释,认为网络空间是技术条件下的社会文化空间。二是对道德及道德的形成进行分析,认为道德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并在善恶矛盾和批判继承中不断发展的。三是对“道德教育”“网络空间道德教育”“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进行梳理,认为道德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生成与发展。四是对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特征与意义进行诠释,彰显了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第二,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借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意识。道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实践是道德形成的前提,并在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中倡导共产主义道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道德教育的思想,孔子的“仁者安仁”思想、老子的“尊道贵德”思想、孟子的“扩充四端”思想、荀子的“化性起伪”思想为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研究提供思想借鉴。西方思想中亚里士多德的“道德选择理论”、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社会化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级理论”也为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研究提供思想借鉴。第三,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现状分析。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绝大多数大学生在道德领域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状态,但仍有部分大学生存在网络社会责任感缺失、泛娱乐主义盛行、散布网络负面舆论和网络诚信意识缺失等失范现象。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缺乏针对性,网络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现实社会中存在道德失范现象,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脱节等原因,是造成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第四,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及原则。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确立了以坚定理想信念、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教育目标。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原则是政治性与生活化相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第五,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路径。一是丰富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网络行为规范教育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二是创新高校网络空间道德教育方法,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网络空间道德教育水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学习空间,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文化。三是提高政府网络空间的治理水平,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建设,提高政府网络治理效能,落实对互联网企业的监管。四是建设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坚持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提高网民的道德水平,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示范作用。五是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自觉提升媒介素养,发挥朋辈群体的教育功能,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杨定明[9](2019)在《儒家文化视域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研究》文中指出人是一切社会的关系的总和,人类自出生起就离不开社会人际交往。交往不仅是人的生存条件,同时也是人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人际交往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进行,人际交往自然也就深受这些客观条件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熏陶与教化。社会文化环境不仅对人际交往的内容产生影响,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际交往所采用的形式。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经济、信息全球化带来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深刻变革,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的教育理念、大学生的交往观念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在现实交往实践和网络虚拟交往中,人际交往问题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对如何创造和谐人际关系感到茫然和困惑,甚至导致一些大学生因人际交往出现极端恶性事件。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到他们的成长成才。通过对交往、人际交往、马克思和哈贝马斯等关于人际交往的理论、涵化及其本质进行阐释,并通过社会调查实证,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儒家文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现状;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其涵化存在问题,特别是“缺情”问题凸显以及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及涵化不足的原因。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优秀传统儒家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做人”,传统儒家文化中蕴含着怎样的人际交往精华思想,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具有怎样的当代价值?儒家文化视域下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的理念、原则和途经有哪些?通过对传统儒家文化进行扬弃,将其优秀的思想精华与时俱进,与新时代相结合,实现传统儒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服务。发掘优秀传统儒家文化蕴含的“人之常情”,包含亲情、爱情、友情、“泛爱众”、爱国主义的家国情怀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同”情怀,归纳儒家文化忠恕之道、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以情絜情等儒家人情观,凸显儒家人际交往重情理念,提炼并遵循尊重与关怀、仁爱与宽容、理性与适度、明礼与重信等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主要原则。儒家文化视域下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可以通过打造和谐的群体校园文化、创设充满人情味的校园文化氛围、强化网络媒介正能量导向来构建富有人情味的校园文化;通过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疏导、重课堂教学主阵地引领大学生人际交往、设计丰富多彩的宿舍书院文化来全方位涵化大学生人际交往;通过创设大学生企业实践情感交往平台、公益组织培育大学生关爱他人情感来强化大学生人际的社会关爱力;通过注重提升自我沟通素养,锻造人际交往能力,注重学向经典、行在当下,实践养成、重情至善实现自我能力与境界提升来达到大学生自我人际交往能力锻炼的目的,发挥优秀传统儒家文化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涵化大学生重情重义,从而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实现大学生和谐人际交往,以奋斗之我圆梦青春中国,为培育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努力。
范五三[10](2019)在《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友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友善价值观教育与引导,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与基本内容,也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课题与职责担当。就当前社会生活中涌现出的现实问题看,近年来有关大学生思想道德领域衍生的“友善缺失”、“道德冷漠”和“道德失范”等现象,益发成为了社会关注和反思的焦点。在多样性价值纷扰中,友善价值观的提出为解决大学生友善缺失乃至道德失范问题提供了价值参照和目标导向。大学生友善价值观是大学生人际交往实践过程中所展现的心理态度、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如何从当代大学生现实诉求着手,以友善价值观引领回应他们在社会实践交往中的真实困惑,探寻切实可行的友善价值观引导的路径和方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时代“问题域”,具有理论解析的必要性与实践探索的紧迫性。从根本上说,新时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之道,应在聚焦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目标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进行整体性研究和系统性建构。为此,研究需从理论溯源、现状分析、规律机制、路径方法等方面加以阐释。在理论溯源方面,从友善价值观的概念界定和历史考察出发,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善恶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友善价值观中国化发展提供理论渊源,为新时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奠定理论根基。在现状分析方面,在对当前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知行现状展开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和困境进行全面的归因分析和根源性探究,进而以前瞻性视角探索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方法路径。研究建基于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既注重对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规律与机制分析,又注重从方法创新和路径建构展开实践性探索,试图实现学理分析与对策探讨的融合,旨在解决友善价值观“内化”和“外化”问题,提升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实效性。友善价值观引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对建立新型人际友善交往模式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这一工程最终需要引导载体并强化理论涵养,将友善价值观的话语予以大众化、具象化和通俗化呈现;这一工程吁求建立整体性的友善教育体系,建立良好的社会规范与制度规约体系,为凝聚崇德向善正能量,营造良性互动环境。从方法体系意义上,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走向实践过程中,应从小处着手和大处着眼,要格外注重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友善价值观的情感体验,同时要坚持政府主导、学校组织、社会支持、家庭教育和大学生个体自觉涵育相结合,进而为新时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提供创新思路与合力效应。
二、网络人际交往与伦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人际交往与伦理(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交往理论视野下的网络交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1.1 选题缘由 |
1.2 选题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3.1 研究方法 |
3.2 创新之处 |
第1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形成与基本内容 |
1.1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1.1.1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萌生阶段 |
1.1.2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确立阶段 |
1.1.3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发展阶段 |
1.2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本内容 |
1.2.1 交往与生产二者辩证统一 |
1.2.2 劳动异化会导致交往异化 |
1.2.3 交往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形成 |
1.2.4 普遍交往是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 |
第2章 信息时代的网络交往 |
2.1 网络交往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
2.1.1 网络交往的内涵 |
2.1.2 网络交往的表现形式 |
2.2 网络交往的特点 |
2.2.1 交往主体具有平等性和自由性 |
2.2.2 交往方式具有虚拟性和匿名性 |
2.2.3 交往行为具有戏剧性和失范性 |
2.2.4 交往范围具有开放性和全球性 |
第3章 网络交往推动了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发展 |
3.1 网络交往在理论上推动了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发展 |
3.1.1 网络交往拓展了交往范畴的外延 |
3.1.2 网络交往增加了交往异化的内容 |
3.2 网络交往在实践上推动了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发展 |
3.2.1 网络交往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 |
3.2.2 网络交往升级了传统的经济形态 |
3.2.3 网络交往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
3.2.4 网络交往促进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第4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对网络交往现实困境的审视及启示 |
4.1 马克思交往理论对网络交往现实困境的审视 |
4.1.1 主体意识困境 |
4.1.2 社会关系困境 |
4.1.3 心理情感困境 |
4.1.4 伦理道德困境 |
4.2 马克思交往理论对走出网络交往困境的启示 |
4.2.1 提高交往主体的主体意识 |
4.2.2 提高虚实交往模式间的平衡性 |
4.2.3 提高网络空间的法律与道德约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2)微时代交往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选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3.3 研究方法 |
2.交往及交往理论概述 |
2.1 交往的含义与特征 |
2.1.1 交往的含义 |
2.1.2 交往的特征 |
2.1.3 交往的哲学意义 |
2.2 交往要素 |
2.2.1 交往主体及交往对象 |
2.2.2 交往媒介 |
2.2.3 交往方式 |
2.3 马克思交往理论概述 |
2.3.1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形成过程 |
2.3.2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本内容 |
2.3.3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意蕴 |
3.微时代交往的形式与特征 |
3.1 微时代交往及其背景 |
3.1.1 网络技术的发展 |
3.1.2 微时代的到来 |
3.1.3 微时代交往的含义 |
3.2 微时代交往的特征 |
3.2.1 交往对象虚拟化 |
3.2.2 交往空间开放 |
3.2.3 交往语言多样 |
3.2.4 交往过程简洁快捷 |
3.3 微时代交往的形式 |
3.3.1 信息共享式交往 |
3.3.2 媒体融合式交往 |
3.3.3 平衡互利式交往 |
4 微时代交往的伦理困境及对策 |
4.1 微时代交往的伦理困境 |
4.1.1 交往异化 |
4.1.2 价值观错位 |
4.1.3 情感冷漠 |
4.1.4 道德责任弱化 |
4.2 确立微时代交往的原则 |
4.2.1 “微民”平等原则 |
4.2.2 “微空间”自由原则 |
4.2.3 “微平台”诚信原则 |
4.3 优化微时代交往的实践路径 |
4.3.1 提升“微民”的道德修养 |
4.3.2 筑牢马克思主义“微阵地” |
4.3.3 搭建规范的“微平台” |
4.3.4 重视“微环境”的引导与监督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及其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框架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出场逻辑 |
第一节 友善价值观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
一、价值、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 |
二、友善、友善观和友善价值观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出场动因 |
一、社会变迁、空间变化需要新的友善观 |
二、市场化、技术化缺陷需要新的友善观 |
三、网络化交往方式需要新的友善观 |
第三节 友善价值观的历史考察 |
一、“差等之爱”的传统友善观“不合时宜” |
二、“博爱主义”的西方友善观“浮于空想” |
三、马克思主义友善思想的“正确指引” |
第四节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出场 |
一、狭隘的“私人友善”转向普遍的“公共友善” |
二、抽象的“普遍友善”转向现实的“真正友善” |
三、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地位 |
第二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内涵、特征及其内在要求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内涵 |
一、友善的核心要素 |
二、友善的基本维度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特征 |
一、社会主义属性 |
二、中华民族特性 |
三、时代性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
一、友善交往关系之维 |
二、助人行为方面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本体论依据分析 |
一、“实体主义”思维阻碍“他人”价值的确立 |
二、“关系主义”价值建构 |
三、“真实共同体”和“友善”的生成逻辑 |
第二节 人性论依据分析 |
一、传统儒家人性论 |
二、西方友善人性论 |
三、马克思主义友善人性论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场域和路径 |
第一节 家庭培育 |
一、家庭在个体友善价值观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
二、家庭培育的实现路径 |
第二节 学校培育 |
一、教育引导 |
二、环境渗透 |
三、实践养成 |
第三节 社会培育 |
一、社会培育的地位和作用 |
二、社会培育的实现路径 |
第五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方法和手段 |
第一节 媒体渗透法 |
一、加强传统媒体建设 |
二、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 |
第二节 文化熏陶法 |
一、传统文化涵养 |
二、文化作品浸润 |
第三节 榜样激励法 |
一、道德绅士的示范效应 |
二、文化名人的公众效应 |
三、行业精英的标杆效应 |
四、党员干部的表率效应 |
第六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机制及其运行 |
第一节 利益激励机制及其运行 |
一、利益激励机制作用发挥的根据 |
二、构建培育友善的利益基础 |
三、利益激励机制的运行 |
第二节 态势激发机制及其运行 |
一、态势激发机制作用发挥的根据 |
二、态势激发机制的运行 |
第三节 制度保障机制及其运行 |
一、制度保障机制作用发挥的根据 |
二、制度保障机制的运行:激励约束 |
三、制度保障机制的运行:依法兴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外文文献 |
(4)虚拟文化下的人际交往 ——文化哲学视野中的网络游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交往问题的文化哲学视阈 |
2.1 交往概念的文化哲学辨析 |
2.1.1 交往 |
2.1.2 网络交往、虚拟交往与现实交往 |
2.1.3 网络游戏人际交往 |
2.2 文化哲学研究范式的应用 |
2.2.1 哲学研究范式转型 |
2.2.2 文化哲学的研究内容与理论资源 |
2.3 从文化哲学视阈出发理解和阐释交往问题的必要性 |
2.3.1 游戏视角转向交往视角的文化哲学意义 |
2.3.2 研究交往问题的本体论意义 |
第3章 虚拟文化:网络游戏人际交往的文化哲学观照 |
3.1 文化哲学中的虚拟文化概念 |
3.1.1 文化 |
3.1.2 虚拟文化 |
3.2 虚拟文化特性的文化哲学表征 |
3.2.1 虚拟文化的本质规定性 |
3.2.2 虚拟文化的外延特征 |
3.3 网络游戏亚文化 |
3.3.1 文化层次 |
3.3.2 外部: 社会文化 |
3.3.3 内部: 游戏文化 |
第4章 文化表征: 网络游戏人际交往形态及文化症候 |
4.1 交往何以可能 |
4.1.1 文化回答“交往何以可能”的问题 |
4.1.2 生活世界回答“交往何以可能”的问题 |
4.1.3 四种行为回答“交往何以可能”的问题 |
4.2 历时态的游戏人际交往形态 |
4.2.1 经典游戏时期 |
4.2.2 电子游戏时期 |
4.3 共时态的网络游戏人际交往形态 |
4.3.1 虚拟文化作用的生活世界 |
4.3.2 共时态的网络交往形态 |
4.3.3 共时态的网络游戏人际交往形态 |
4.4 从网络游戏人际交往看虚拟文化症候 |
4.4.1 消解现实性与虚拟性之张力结构 |
4.4.2 复现技术理性之文化惰性 |
4.4.3 文化解释模式罹患“失语症” |
第5章 理性建构: 交往的文化、社会与主体 |
5.1 网络游戏人际交往的理性建构 |
5.1.1 文化理性: 文化反思与文化再生产 |
5.1.2 社会理性: 形成社会集团及其统一性 |
5.1.3 主体理性: 形成并发扬积极的个人同一性 |
5.2 研究结论与反思 |
5.2.1 研究结论 |
5.2.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5)网络虚拟空间中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伦理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虚拟空间中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
(一)人际交往功利性强 |
(二)人际交往在形式上的主动性增强 |
(三)打破传统人际交往,导致情感淡漠 |
(四)人际交往中功利主义价值观盛行 |
二、当前网络虚拟空间中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 |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信任危机 |
(二)人际交往走向虚拟化,限制了大学生的现实交往能力 |
(三)沉溺于网络虚拟空间,产生了心理问题 |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缺乏责任感 |
三、网络虚拟空间中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伦理调试 |
(一)引导大学生坚持人际交往的伦理原则 |
(二)加强伦理道德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正确导向 |
(三)强化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道德自我约束 |
(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 |
(6)身份认同视阈下网络游戏中玩家的人际交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发现 |
1.4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 |
2.1 身份认同理论梳理 |
2.2 游戏的定义及性质 |
2.3 游戏的功能 |
2.3.1 “游戏的人” |
2.3.2 “游戏人”在当代的投射 |
3 网游中个体和社群之间的互动与传播 |
3.1 网游中的交互行为 |
3.1.1 互动与传播理论的梳理 |
3.1.2 网游中交往动机的形成 |
3.1.3 网游中的人际交往行为 |
3.2 网游中人际关系建立的路径 |
3.2.1 “网生型关系”的建立 |
3.2.2 以强关系为基础的弱关系拓展 |
3.3 游戏者的传播 |
3.3.1 生产者到游戏者之间的大众传播 |
3.3.2 生产者与游戏者之间的类组织传播 |
3.3.3 游戏者之间基于网络游戏平台的组织传播 |
3.3.4 游戏者之间的类人际传播 |
3.4 游戏社群的互动与传播 |
3.4.1 游戏内社群 |
3.4.2 游戏外社群 |
4 身份认同:玩家的群际分界线 |
4.1 网际的虚拟性和匿名性 |
4.1.1 虚拟身份的流动性 |
4.1.2 等级重建 |
4.1.3 新的伦理困境 |
4.2 重塑自我的游戏 |
4.2.1 释放自我的不同面向 |
4.2.2 获得心理满足 |
4.3 自我认同与群体认同 |
4.3.1 自我认同 |
4.3.2 群体认同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网络交友的伦理考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第2章 网络交友概述 |
2.1 网络交友概念 |
2.1.1 网络交友概念界定 |
2.1.2 网络交友的类型 |
2.2 网络交友的特征 |
2.2.1 网络交友主体隐匿性和关系随意性 |
2.2.2 网络交往对象广泛性和交流自由性 |
2.2.3 网络交友空间虚拟性和内容失真性 |
2.2.4 网络交友高效性和目的多样性 |
2.3 网络交友现象的成因 |
2.3.1 个人交往需要是网络交友现象的根本原因 |
2.3.2 网络交友平台的兴起是网络交友现象的主要原因 |
2.3.3 网络时代的发展是网络交友现象的直接原因 |
第3章 网络交友的伦理辨析 |
3.1 网络交友彰显的交往伦理精神 |
3.1.1 平等:有“交”无类 |
3.1.2 友爱:“仁者爱人” |
3.1.3 自由:“聚散离合” |
3.2 网络交友引发的伦理问题 |
3.2.1 交友指征扭曲 |
3.2.2 交往信息庸俗 |
3.2.3 交往方式随意 |
3.2.4 网际关系危险 |
第4章 网络交友伦理问题原因探寻 |
4.1 网络交友伦理问题的客观原因 |
4.1.1 虚拟空间固有弊端 |
4.1.2 交友平台管控缺失 |
4.1.3 社会导向参差不齐 |
4.2 网络交友伦理问题的主观原因 |
4.2.1 交往观念动机不纯 |
4.2.2 交友选择认知不足 |
4.2.3 交友行为手段不当 |
4.2.4 主体德性自律不强 |
第5章 井然有序的网络交友秩序的构建 |
5.1 网络交友伦理的基本原则 |
5.1.1 诚信原则 |
5.1.2 尊重原则 |
5.1.3 自由原则 |
5.1.4 可持续发展原则 |
5.2 网络交友的外在控制 |
5.2.1 加强网络技术防控手段 |
5.2.2 加强网络交友平台安全管理 |
5.2.3 营造团结友爱的交往环境 |
5.3 网络交友的内在调节 |
5.3.1 交往观念健康积极 |
5.3.2 交往行为文明有礼 |
5.3.3 交往品格纯洁高尚 |
5.3.4 主体德性自觉自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阶级分析法 |
1.3.2 多学科分析法 |
1.3.3 实证分析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分析 |
2.1 网络空间的基本概念 |
2.1.1 “网络空间” |
2.1.2 网络空间的特征 |
2.2 道德教育的基本概念 |
2.2.1 道德及道德的形成 |
2.2.2 道德教育 |
2.2.3 网络空间道德教育 |
2.2.4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 |
2.3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特征 |
2.3.1 教育主客体的交互性 |
2.3.2 教育内容的开放性 |
2.3.3 教育场域的跨地域性 |
2.3.4 教育方式的虚拟性与现实性 |
2.4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意义 |
2.4.1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 |
2.4.2 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
2.4.3 引导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3章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借鉴 |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道德的思想 |
3.1.1 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意识 |
3.1.2 道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
3.1.3 实践是道德形成的前提 |
3.1.4 倡导共产主义道德 |
3.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
3.2.1 仁者安仁 |
3.2.2 尊道贵德 |
3.2.3 扩充四端 |
3.2.4 化性起伪 |
3.3 西方思想中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
3.3.1 道德选择理论 |
3.3.2 道德教育社会化理论 |
3.3.3 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
第4章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现状分析 |
4.1 绝大多数大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
4.1.1 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
4.1.2 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
4.1.3 大力弘扬集体主义价值观 |
4.1.4 积极投身网络公益事业 |
4.2 部分大学生存在网络空间道德失范现象 |
4.2.1 网络社会责任感缺失 |
4.2.2 泛娱乐主义盛行 |
4.2.3 散布网络负面舆论 |
4.2.4 网络诚信意识缺失 |
4.3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失范现象的原因 |
4.3.1 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缺乏针对性 |
4.3.2 网络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 |
4.3.3 现实社会中存在道德失范现象 |
4.3.4 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脱节 |
第5章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及原则 |
5.1 以习近平关于道德教育和网络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 |
5.1.1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
5.1.2 “青少年要锤炼品德修为” |
5.1.3 “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
5.1.4 “建设网络强国” |
5.2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目标 |
5.2.1 坚定理想信念 |
5.2.2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
5.2.3 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
5.2.4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5.3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原则 |
5.3.1 政治性与生活化相统一 |
5.3.2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
5.3.3 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统一 |
5.3.4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
第6章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路径 |
6.1 丰富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内容 |
6.1.1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
6.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6.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6.1.4 网络行为规范教育 |
6.1.5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
6.2 创新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方法 |
6.2.1 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网络空间道德教育水平 |
6.2.2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学习空间 |
6.2.3 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文化 |
6.3 提高政府网络空间的治理水平 |
6.3.1 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建设 |
6.3.2 提高政府网络治理效能 |
6.3.3 落实对互联网企业的监管 |
6.4 建设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
6.4.1 坚持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 |
6.4.2 提高网民的道德水平 |
6.4.3 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示范作用 |
6.5 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
6.5.1 自觉提升媒介素养 |
6.5.2 发挥朋辈群体的教育功能 |
6.5.3 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9)儒家文化视域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的基本理论阐释 |
第一节 交往及人际交往概述 |
一、交往的本质及特征 |
二、人际交往特征及分类 |
三、人际交往的素质 |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特点及社会文化背景 |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及特点 |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四种偏向 |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观念变化 |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社会文化因子 |
五、大学生良善人际交往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应然 |
第三节 涵化及儒家文化 |
一、涵化的内涵 |
二、涵化即文化涵养教化 |
三、涵化与儒家文化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关乎其成人成才 |
第一节 人际交往与人的成人成才理论支撑 |
一、交往助推人“全面而自由发展” |
二、交往“以确立统一、有序的社会规范为归宿” |
三、儒家“君父同伦”人际血缘亲情 |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关乎其成人 |
一、人际关系是人生中的重要财富 |
二、人从对象中反观自己 |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再塑其品性 |
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其成才 |
一、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助推其成才 |
二、大学生不良的人际交往阻碍其成才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及涵化现状 |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 |
一、大学生样本的基本情况 |
二、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 |
三、儒家文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现状 |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其涵化存在问题 |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中个体自我修养不足 |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矛盾性 |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缺情 |
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及涵化不足的原因 |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观念障碍 |
二、个体自我认知偏差 |
三、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 |
四、网络信息弱化人际交往 |
五、媒介宣推不力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涵化凸显重情理念 |
第一节 情为何物 |
一、情及人情 |
二、人情共同性 |
三、情为爱 |
第二节 儒家人情观 |
一、儒家为人情创设理论基础 |
二、儒学人情基本原则 |
第三节 儒家及当代社会人情观 |
一、中国古代社会富有人情味 |
二、儒家人情观的负面影响 |
三、当代社会市场经济冲淡人情 |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原则 |
第一节 尊重与关怀 |
一、尊重原则 |
二、关怀原则 |
第二节 仁爱与宽容 |
一、仁爱原则 |
二、宽容原则 |
第三节 理性与适度 |
一、理性原则 |
二、适度原则 |
第四节 明礼与重信 |
一、明礼原则 |
二、重信原则 |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涵化路径 |
第一节 构建富有人情味的校园文化 |
一、打造和谐的群体校园文化 |
二、创设充满人情味的校园文化氛围 |
三、强化网络媒介正能量导向 |
第二节 全方位涵化大学生人际交往 |
一、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疏导 |
二、重课堂教学主阵地引领大学生人际交往 |
三、设计丰富多彩的宿舍书院文化 |
第三节 强化社会关爱力 |
一、创设大学生企业实践情感交往平台 |
二、公益组织培育大学生关爱他人情感 |
第四节 大学生自我人际交往能力锻炼 |
一、大学生自我沟通素养与能力锻造 |
二、大学生自我能力与境界提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友善价值观的内涵阐释与时代解读 |
第一节 友善价值观释义 |
一、友善的辞源探究 |
二、价值观的内涵 |
三、友善价值观的构成要素与结构 |
第二节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内涵阐释 |
一、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内涵 |
二、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特征 |
三、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功能 |
第三节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时代解读 |
一、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时代背景 |
二、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价值维度 |
三、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目标定位 |
第二章 友善价值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溯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善恶思想的历史考察与理论贡献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善恶思想的历史考察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善恶思想的生成逻辑 |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善恶思想的理论贡献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友善价值观的中国化发展 |
一、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友善价值观 |
二、改革开放以来友善价值观的创新性发展 |
三、新时代友善价值观引导的新际遇与新向度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理论特质 |
一、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
二、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
三、阶级性和共同性的统一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知行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
第一节 调查背景与样本分析 |
一、调查背景 |
二、样本情况 |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知行现状分析 |
一、大学生对友善价值观认知的总体情况 |
二、大学生友善价值行为选择的特征分析 |
三、大学生对开展友善价值观教育的认识与评价 |
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影响因素分析 |
一、研究假设与模型建构 |
二、分析技术 |
三、研究结果与假设验证 |
四、调查启示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困境的成因 |
第一节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问题聚焦 |
一、价值目标的层次化 |
二、价值认知的多元化 |
三、价值取向的理性化 |
四、价值实现的实用化 |
第二节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困境分析 |
一、友善价值观践行主体意识的淡化 |
二、友善价值观践行外部环境的制约 |
三、友善价值观践行伦理权威的弱化 |
四、友善价值观践行机制面临的难题 |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规律和机制 |
第一节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规律 |
一、友善价值观引导主客体的交替与互动规律 |
二、友善价值观引导过程的有机性与渐进性规律 |
三、友善价值观功能的规范性与引导性相契合规律 |
第二节 高度重视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机制 |
一、明确友善价值观引导的目标机制 |
二、健全友善价值观引导的动力机制 |
三、完善友善价值观引导的运行机制 |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载体和路径 |
第一节 创新友善价值观引导载体,丰富友善价值观呈现方式 |
一、拓展文本载体,实现友善价值观引导语言的通俗化 |
二、运用管理载体,实现友善价值观引导方法的生动化 |
三、依托活动载体,实现友善价值观引导形式的大众化 |
四、融合媒介载体,实现友善价值观引导内容的具象化 |
第二节 优化友善价值观育人环境,汇聚友善价值观教育合力 |
一、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建构友善价值观引导教育体系 |
二、重视家庭教育的起始地位,把握友善价值观引导正确方向 |
三、延伸社会教育大课堂氛围,改善友善价值观引导外部环境 |
第三节 发挥友善价值观实践效用,夯实友善价值观养成体系 |
一、弘扬友善行为文化,整合友善价值文化资源 |
二、激发友善知行需求,强化友善价值理念认同 |
三、强化友善践行意志,发挥社会实践活动效用 |
第四节 营造友善价值观践行氛围,拓宽友善价值观引导思路 |
一、优化校园友善文化环境,发挥校园文化导向作用 |
二、加强法治文化氛围营造,引导崇德向善良好环境 |
三、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巩固友善思想文化阵地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网络人际交往与伦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交往理论视野下的网络交往研究[D]. 刘潮欣.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微时代交往伦理研究[D]. 汤杰.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3]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及其培育研究[D]. 毛连军. 东南大学, 2020(02)
- [4]虚拟文化下的人际交往 ——文化哲学视野中的网络游戏[D]. 李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5]网络虚拟空间中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伦理思考[J]. 葛亮.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6)
- [6]身份认同视阈下网络游戏中玩家的人际交往研究[D]. 孙梦紫.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7]网络交友的伦理考量[D]. 刘艳. 南华大学, 2020(01)
- [8]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研究[D]. 孟佳琳. 辽宁大学, 2020(01)
- [9]儒家文化视域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研究[D]. 杨定明.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10]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研究[D]. 范五三.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