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3年9、10月美国各地区的废纸价格(论文文献综述)
郭彩云[1](2017)在《2016年国内外废纸市场概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废纸回收和利用情况1.1废纸回收率与废纸利用率2016年,我国在废纸回收和利用方面基本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废纸回收量由2004年的1651万t持续增加到2012年的4473万t;虽然2013年略有下降,为4451万t;但2016年增加到历史最高值4964万t,较2015年增加了123万t。废纸
张恒[2](2012)在《两岸金融合作与交流深化的制度创新研究-ECFA的论述》文中指出1956年Solow运用新古典成长模型预测了区域内与区域间各国或地区的经济成长在长期内会达到收敛(convergence)的效果。这是指区域内会有一个自动化生产的机制与经济政策使区域内的偏离减少。因此,开发中的区域经济成长会比已开发区域经济成长的要快,直到两个区域达到相同的成长状况为止。更甚者Solow预测了长期的区域金融将造成区域内的国家金融体系会归于一体化。1988年Lucas也提出区域金融会增进区域内国民福祉的成长。Lucus(1988)认为区域性政策对国民福祉有深远的影响,区域性政策的不同会造成经济成长的差异,因此,每人人均所得就会不同。2002年Sapienza&Luigi Zingales提出了区域金融理论中有关区域性合作达到区域内的国家经济成长的可能性。综规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区域性的经济与金融的合作可以达到区域内国家经济成长与国民福祉的上升,区域间的国家的经济与金融的合作也可到达国家间的和谐发展。然而,区域经济与金融的合作也可能有负面的效果的存在,例如欧元区近年来的崩解不只带来区域内国家的伤害也带给区域外国家的困窘,欧元国家的问题主要来自欧元区没有统一的财政部对欧元区内的国家在政策分配上达到均衡的发展,图利少数国家的结果造成非重点国家的发展产生畸形的成长,所谓畸形是在于欧元区经济发展较慢、财政问题较大的国家如希腊、爱尔兰、西班牙等国,因为成为欧元区的一员而享受到欧元区同样的待遇既低利率与无汇率调动自主权,低利率与无汇率调动自主权这两个因素造成希腊、爱尔兰、西班牙等这些国家可以较低的资金成本运用财务杠杆以国家主权对欧元区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如德国、法国或欧元区以外的国家融资,低利率也造成了希腊、爱尔兰、西班牙等国家在进入欧元区的初期区域内、外投资人对区域内的高度经济成长的预期而造成的高度通货膨胀的同时,无法借由利率的调整降低高度通货膨胀。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这些国家因为持续低利率所造成的房地产泡沫化。因此,区域内的经济与金融合作不只有正面的经济成长的功能也是区域内产业泡沫化的根源。刘斌(2011)认为区域内的金融资源各国有差异,因此,在区域内进行金融与经济合作的同时要对各国金融资源的差异有所了解,他认为金融资源的差异造成金融资本的差异,而金融资本又是推动经济成长的主要因子,因此,当我们研究区域金融合作时就必须考虑区域内各国或地区在金融资源的差异。否则,就会造成区域内的不均衡发展,进而造成区域内合作的崩解。过去的国际文献多有提及区域金融合作,例如像是提及欧元区与东盟10+3的区域金融合作的成与败的文献,但很少有文献提及海峡两岸的经贸合作的文献,少数文献有提及两岸的经贸合作,例如Lee and Wu(2011),但他们只论及ECFA对海运与港口产业的冲击。过去的文献有论及两岸金融合作者更少出现在国际期刊上。据我们所知,我们是第一个对两岸整体金融制度深化与创新提出看法的作者,也是第一个提出关于两岸的中华经济圈自由贸易区的架构的作者。我们提及这些是因为两岸非关官方的互通已经二十年以上了,而无论官方或非官方任何形式的互通都涉及到钱的问题,可是在国际收支帐的计算上非官方的互通无法做最有效的控管,而货币上的兑换与资金互通也相当受限于法律,造成实质的不方便,如果两岸非官方实质的互通所得到的交易量占对其它所有国家官方的交易量达到一定的比重时,那么就应该对两岸关系进一步讨论金融与经济的合作以利使实质的交易,同时促进两岸经济的成长。目前海峡两岸已经进行ECFA两岸经贸合作的会谈,在这个框架下两岸隔置了多年来的政治与外交的争议并进行和谐的经济与金融的合作。这是世界应该观注的焦点,因为世界的经济重心在经历近十年的金融风暴的催化下已经由欧、美转移到亚洲,而亚洲的经济重心也由日本移转到中国大陆,而在更深化的研究下中国大陆的经济重心又在于两岸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发展和谐与否。然而,两岸在经历过这么多次的会谈背景下,在实质上并没有具体的进步可言,两岸在谈OBU的同时,两岸台币与人民币的兑换与汇款,却因为两造的货币非国际储备货币而交易又涉及跨境交易所以依然非常复杂,其中包括高额的交易成本与交叉汇率的转换的成本。目前大陆已经是台湾实质上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可以说台湾当局实质上离不开与大陆的贸易联结,但对陆资与大陆人才又不断以法律限制了最适的资源配置。两岸多年的谈判在好不容易隔置多年争议背景下却没有实质的进展与确定的行程表,实在至为可惜。在区域金融合作的过程中投资环境与区域内的绩效也有直接的关联性,Wang and Yung(2011)提出了中国大陆国有事业私有化后的二十年间国有事业的绩效与盈余质量依然没有提升主要就在于大陆的国有企业或私有化的半国有企业仍然绩效不张,而其源由来自于大陆的投资环境中对于投资人保护的主张不多也就是说大陆的投资环境与企业一半以上还是政策导向而非市场导向,这对区域内的金融合作机会与成长机会是一大阻碍。当投资国的环境对投资人有利时会造成投资绩效的提升,La Porta, Lopez-de-Silanes, Shleifer andVishny(2000)暗示国家改变法规与加强的机制以保障投资人朝向成功的标准,这个过程称为法律的收敛(Legal Convergence)。La Porta, Lopez-de-Silanes,Shleifer and Vishny(2002)也证实了投资人保护的环境越好,在此环境下的公司价值会越大。有鉴于此,我们在谈及区域内的金融与经济的合作时就不能不对区域性金融机构合作的环境做规划。再者,我们也要对区域内因为金融机构合作所产生的盈余质量做监管的动作,因为大陆企业特别是国有或私有化的国有企业盈余表现虽好,但其好的表现多来自于旗下的子公司或孙公司对其所做的补贴,因此盈余质量往往不佳。公司的盈余质量与长期绩效成绝对正相关,而区域金融机构能有长期合作的契机也是来自于区域内各国或地区所属的公司能有较佳的盈余质量。Chen,Chen, Lobo and Wang(2011)认为国际上一般对于盈余质量的衡量采用自由裁决的应计项目对于中国大陆是不够的,因为大陆的信息透明度太低,因此公司与投资人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严重。有鉴于此,对大陆金融机构在衡量盈余质量时还要加入关系人交易这个项目。我们对此深感认同,要规划区域性的金融合作就应该跨越国度,在合作的区域内各国公司经营都必须聘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进驻,以便对区域内合作的公司做统一与公平的稽核。并且,有鉴于欧元区整合的失败我们认为区域内金融合作应该定订成长率的标准并对此标准进行监管。身为台湾人也是中国人我们期望的是两岸和解带给我们与我下一代美好的未来,让二十一世纪成为中国人的世纪,然而近年来我看到台湾的发展无论是在经济或在教育上都设定一些虚幻的空包弹,与虚幻的目标,在子弹没打出前就已经知到结果了,这是台湾当局的耻辱,却由全民概括承受。因此,我们希望借由本文的发展给予两岸特别是台湾当局一个良心的建议与规划。特别的,在参股制度与税制上我们认为应该还有改善的空间,例如在参股比率与合资参股的设计上。再者,我们对于分行的设置不只要求速率,也大胆提出两岸平权,大陆金融机构也可来台设立分行以增加就业率与人源配置的最适化。两岸应该扩大经济与金融的深化合作,这个工程可以从两岸合作做起,但区域性金融合作必然因为大陆与台湾原来合作的金融食物链中达成区域性多国家与地区的金融合作,中华经济圈自由贸易区就是我们扩大金融合作的一个深化的构想,透过多国的交流与共同监管才能达到区域内资源的最佳配适。我们的文章分做七部份,第一部分叙述选题的背景与研究的思路、目前待解决的现状、本文思路与我们预计达成的创新。经济学家与商人所关心的是自由贸易协议(FTA)运作下对商业的冲击。而台湾目前面临对外贸易必须扩张,但却无充足的扩张的谈判筹码的问题。再者,扩张速度的缓急与台湾本身的经济发展又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扩张速度过快,资金大量流入,长期会造成通货膨胀。然而,在台湾对外生存空间不断紧缩与台币连续升值下,与出口商面临生存严重的挑战下,又必须快速的寻找贸易出口并与周边国家达成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大陆因为面对国际竞争,从1990年代开始将国有事业释股给私有公司并在2000年的时候设定三条保护投资人的条款1使大陆经济朝向市场化时国有事业释股能有较好的股价,同时好的投资人保障环境也能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大陆市场。我们的思路就站在两岸所缺乏的条件上,借由两岸合作扩大为中华经济圈的合作将两岸与中华经济圈的个别优点弭补彼此的缺点,并且以中国政府为中华经济圈的领头羊,借由台湾这块中介点扩大全中国经济与金融和谐成长。因此,我们拟突破的是两岸在经济与金融合作上的速度与范围,将经济与金融合作上的速度与范围扩大,对于台湾陷入国际边缘化的速度才能有缓解的现象,另外,对于大陆扩大内需也找到适当的出口。因此,在本章节希望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借由两岸金融与经济合作,对于目前ECFA与MOU建立的陆资参股台湾与台资到大陆驻点设分行与其所产生的税制能等议题有所改革。而为了避免政治问题干扰两岸金融合作的进程,我们提出两造双方与第三国合资进入对方国度与地区的方式,如此,可以扩充进入对方市场的持股数上限也可造成国家层级(第三国或第三地)外部公司治理或外部监管的效果。再者,借由两岸合作的契机将金融与经济的合作形式与范围扩大为对大中华自由贸易区的金融与经济的合作。第二个部分我们叙述区域性金融合作的理论包括其合作的条件、区域金融合作的必要性、目的、形式与背景。区域金融的理论源自于区域性经济学与货币银行学,由于区域内的国家或地区的合作需求必然源自于经济民生的需求,同时在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会有区域内的通货膨胀与紧缩的外溢效果产生,因此,区域金融的合作离不开区域内的货币政策的协调。而区域内的经济与金融的合作在于区域内国家或地区原本的联动性,本章就两岸的经济与金融的联动性分析两岸经济与金融的合作对于两岸国民福祉既消费能力实质上是有增加的效果存在的。本章同时就人民币的国际化对于台湾当局与中国政府长久以来对美国的金融帐的赤字与美国不断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要求找到适当的解释与对策。区域性金融合作的内容可以推论到利率与汇率。关于利率,我们有鉴于欧元区的失败案例所以在两岸进行金融合作的同时就要防止因为合作所造成的经济过热与利率过低所造成的通货膨胀与产业泡沫化。关于汇率,我们希望能在进行金融合作的同时进行能维持稳定的汇率,因为两岸金融机构的交流必然涉及货币的交换,如何在货币清算机制上让两岸的金融机构交流能够达到效益极大化是我们要讨论的议题也是延伸后续发展系统创新的起始。第三部分我们叙述两岸经贸交流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包括台湾与大陆经济、两岸金融合作存在的问题、目前取得的成就与金融发展的历程。本章就台湾当局与中国政府在过去经济与金融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地位做一个剖析,台湾经济从二战后的发展沿革是从绿色金融也就是发展农业经济的农业信合社或地方贷款的信合社开始做起的,接着后续的十大建设与经济发展计划将台湾当局转向高科技产业的方向,然而随着国际劳动市场的转移,台湾当局面临不得不变的境界。对于大陆来说中国政府在1979年开始进行改革开放,按邓小平的说法是摸着石子过河,然而大陆在经历1990年代三次的宏观调控后,除了1996年发生了通货紧缩的现象外,大陆实质上发展速度已经超越西方国家,但大陆的内部依然存在许多不均衡的现象,其中包括国有事业的解体与中国政府不再对教育等民生事业做全额的补贴等,造成大陆民众实质消费能力的下降,也就是说大陆的成长有很多数字来源并不能很清楚的解释。因此,在中国崛起之时中国政府仍免不了要为内需去做考虑。两岸金融合作就是在这种基础下产生的。但对于区域性的金融合作来说,光是目前的合作范围与速度与合作的对象其实是不够的,在证券与期货的发展上台湾就比大陆要早也要深化,大陆可以从台湾方面借鉴的也应该是从这一方面着手,所以应该要扩大这方面合作的范围。再者,深入的合作涉及原先两造双方的金融机构上下游的交易食物链,特别台湾与日本与新加坡的关系因为战略上的需求与过去历史的沿革上都有密切的经贸交流经验,而大陆在收回香港与澳门前在金融合作上就已经有多方的合作,而目前大陆因为地位上的优势与需求也与东盟国家与韩国、日本等多有交流,当两岸在作金融合作的同时无法不把这些已交流的国家列入考虑。因此,我们主张两岸深化的合作除了就范围与比率上放宽外还要将原本合作的对象扩大到中华经济圈或其它国家以加速合作的进行。第四部分我们叙述两岸在ECFA前后金融与经济的交流史。在ECFA前两岸实质上已有非官方的交易,但就金融机构的交流方面来说,ECFA之前台湾与大陆的金融交流集中于台资银行到大陆设立办事处,其即非分行也非子行,加上台银资本额少。因此,台资银行在大陆与外资银行几乎无法竞争。ECFA后截至目前为止,已经完成台银登陆与陆资参股台湾金融机构的制度。对两岸金融机构合作的发展虽然已经在ECFA的架构进行中,但仍有不足的部分。在两岸金融机构的必较中虽然大陆的金融机构无论是银行业、证券业或保险业都是台湾资本额的六倍以上,但就证券业来说特别是期货、融资、融券与财富管理等事业,台湾都做的比大陆要来的深入,大陆真正要借鉴台湾的是这一块,然碍于法令却不能行,使金融合作成畸形发展。台湾当局惧怕产业外移与被陆资吸收的结果就是裹足不前,市场导向的金融应该是让市场机制决定供需,当然要在两岸对于金融监管更进一步的协议下进行。第五部分我们叙述以欧盟区与东盟区的区域性金融合作与两岸金融合作做比较与对照,其中包括中国政府与新加坡的金融合作经验,特别的还提及中华经济圈中的中国政府与新加坡的合作历程,希望借他山之石以攻错。由于欧元区的整合曾被喻为世界上最成功的金融一体化模式,随着欧元区的崩解我们了解到欧元区设置进入条件的缺点在于他给予所有的会员国在进入欧元区门坎后的待遇都在统一平均的经济状况下,以统一的财政政策达成区域性金融一体化的整合。造成欧洲多国房地产泡沫化与债务危机,因此知往鉴来,我们从欧元区得到最大的启示就是对利率的控管。而与中国与东盟的经验中我们也可以知道短期国际资本的移动会影响汇率的波动,而东盟金融资源并非属于同一个机制因此还须设立一个由东盟十国与中国、日本与韩国共同设立的安全基金才能使区域内的货币价值到达一个稳定的状态。目前台币有强化的情况因此,随之而来的就是国际上的炒汇的现象,台湾当局央行总裁彭怀南就提出了以清迈多边换汇机制(Chiang Mai InitiativeMultilateralization, CMIM)与东盟十加三的总体经济监控办公室(ASEAN PlusThree Macroeconomic Research Office, AMRO)的机制成立亚洲货币基金,因此,区域内的货币价值稳定也是需要我们加以规划设计的机制。第六部分我们叙述ECFA下的金融合作框架为何,协议的意义与评价的方法。协议实施的效果需要的评鉴原则为何。由于过去在评价一个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往往在这个自由贸易区开展多年以后才做,这也是失败导因。因此,在两岸提出ECFA的架构下谈金融合作初期,我们就应该对合作的区域金融模式中加入监管的模式,首先要对盈余的计算在自由裁决的应计项目外加上信息揭露与关系人交易的监管,盈余质量的监管也是重点之一,同时对于一个投资人保护不好的国家要达到盈余与成长也着实不易,两岸在谈金融监管备忘录时应该就法规层面协议并签署时程表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以往在谈区域合作时都不会论及区域内的经济成长与区域内各国的个别成长,最终造成很多区域性合作的崩解。因此我们在金融监管项下特别提及区域成长的监管,其功能由区域内会员都聘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稽核的动作以彰显其功效。最后我们对金融的制度提出我们设计上的改革的看法其中包含了台银登陆与陆资参股与金融监管制度的看法,甚或包含了不动产投资防治泡沫化等可能性方式。对于陆资参股台湾与台资进入大陆我们都认为其范围与数量不符市场化的数量与速度。因此,我们主张为避开政治争议与产业外移的顾虑,无论台资进入大陆与陆资进来台湾都可以与外资合进的方式进行以增加两造参股的幅度,并提升与区域内其它国家的金融与经济合作的经验。另外,有获利就有税务的问题,因此,我们就税务与获利结合进行控管制度的改革。对于不动产这个易造成市场混乱的根源我们也加以验证并提出对策。再者,我们就过去几章提出的纲要列出了扩大金融合作的国家与范围成立中华经济圈自由贸易区的理想,此贸易区的地点为台湾,原因在于台湾有相较于大陆或东亚有较好的财富管理能力,而台湾对投资人保护的环境也较大陆要好。我们在这个自由贸易区内准许陆资上市,根据Berkman, Cole and Fu(2010)的说法跨境上市的公司如果到另一个投资人保护较好的地区,则市场对其股票的评价也会上升,对于2012年到目前为止比起全球表现不佳的大陆股市来说也是一个提升内需的方式。希望借由我们的规划与催促能让台海两岸甚至于中华经济圈自由贸易区内的国民福祉都能提升,给我们稳定成长的生活与稳定成长的亚洲。
牛海霞[3](2010)在《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及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FDI对促进中国出口、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废弃物进口也解决了一些地区和行业的能源和原材料短缺问题。但如果我们将环境容量作为资源要素,将环境资源禀赋纳入H-O模型,发现现实中的跨国污染转移已影响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并且伴随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跨国污染转移形式已由直接进入转为渗透进入,渗透特征由“北南单向渗透”发展到与“东西单向渗透”并存,由传统制造业的伴随性渗透发展到高新技术行业的隐蔽滞后性渗透等,但目前学者还没有对此进行研究并给出理论解释,因而也就忽略了要素跨国流动引致渗透污染的比较利益扭曲问题。鉴于此,本文立足跨国污染转移现状,从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及时空演变出发,沿着贸易和投资两条主线展开对渗透特征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而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形成机理主要是信息障碍,因此化解信息障碍的制度安排是治理跨国污染转移的关键,通过矫正信息扭曲进而矫正利益扭曲,达到对外开放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可归结为伴随性、隐蔽滞后性和产业链污染三大特征:一是伴随性渗透特征。跨国污染转移伴随中国经济增长具有在全球分布的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北南单向渗透”特征,在中国国内同时具有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东西单向渗透”特征。废弃物进口对中国的“伴随性”渗透污染主要表现在禁止进口的有害废弃物以自动类或限制类固体废物进口名义夹带、欺骗或走私引致的渗透污染。伴随外资准入制度和技术引进的渗透污染主要表现在污染密集型行业和外资垄断行业,部分高新技术行业也具有伴随性渗透特征。二是隐蔽滞后性渗透特征。通过瞒报、夹带等手段以可资源化废弃物名义走私有害废弃物,以及大部分可资源化废物在堆放、再加工、消费等过程产生隐蔽滞后性渗透污染。由于高新技术特征掩盖了一些环保方面的隐患,因此FDI进入高新技术行业引致的隐蔽滞后性渗透污染更严重,其危害难以计量甚至不可逆。三是产业链渗透特征。不仅传统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环节,而且高新技术行业,特别是IT产品制造的层层外包致使“产业链渗透污染”包括IT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到最后的报废。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加工行业也存在产业链渗透特征。本文在以下方面有创新性探索:第一,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创新。从要素的跨国流动及时空演变视角探讨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从信息扭曲视角分析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形成机理并提出化解信息障碍的制度安排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研究方法除采用理论分析和一定的定量分析外,因隐蔽滞后性渗透污染、产业链渗透污染缺乏统计数据,还大量采用典型案例剖析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第二,从贸易和投资两条途径逐层剖析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一方面,废弃物进口对中国的渗透污染具有伴随性、隐蔽滞后性和产业链污染渗透特征,而可资源化废弃物“合法”进口对中国的渗透污染更具隐蔽滞后性。另一方面,跨国污染行业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主要表现在传统制造业的“伴随性污染”渗透特征、高新技术行业的“隐蔽滞后性污染”渗透特征、加工贸易及资源加工行业的“产业链污染”渗透特征。而中国IT行业FDI引致土壤污染典型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主要通过投资途径,而土壤污染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第三,揭示了利益扭曲引致信息扭曲是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形成的主要机理,因此治理跨国污染转移需从化解信息障碍出发,并最终协调跨国污染转移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
章玉华,李萌[4](2009)在《市场动态》文中研究表明
周泽峰[5](2007)在《出口退税对林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6年,我国贸易顺差达到创纪录的1774.7亿美元,外汇储备攀升至10663亿美元;林产品贸易额突破470亿美元,并且由过去的贸易逆差,转为贸易顺差。伴随而来的货币升值、结构失衡、过度投资、价格波动等宏观压力增大;针对林产品的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事件频发,标准、认证、检疫等技术性贸易保护措施不断出现。在此背景下,多年来我国实施的出口导向型增长战略正在发生转变,作为转型期对外贸易调控工具的出口退税对林产品贸易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本文在系统分析林产品出口退税的演变过程及理论原理的基础上,着重研究林产品出口退税对林产品贸易的宏观和微观影响,以及影响的大小、敏感度、机理,以利于在运用出口退税调控工具时,考虑不同的林产品对森林资源依赖程度的差异,更准确地把握对林产品调控的力度,对不同林产品采取有差别的弹性出口退税政策。本文还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在综合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上,总结出我国林产品出口退税调整应遵循的理论原理和实践经验;在分析我国林产品出口退税政策沿革的基础上,提炼出对现行林产品出口退税政策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做法;在研究我国林产品出口退税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影响的基础上,按照资源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现代林产品贸易的理念和要求,对林产品出口退税政策提出了建议。本文创新之处,建立了出口退税对出口额、经济增长影响的经济模型;提出了林产品出口退税敏感度和实际退税率的概念;对各种木质林产品的历年退税额和进出口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出口退税对这些林产品的影响,得到了这些产品的出口退税敏感度。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个分析思路和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结论数据。
黄淙淙[6](2019)在《经营者股权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来自深市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是我国经济长期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程看,要走出“中等收入陷阱”,通过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促进企业主动增加研发投资,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必须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解决所有权经营权分离带来的委托代理问题。为了规避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5年股灾的影响,本文选取股权激励活跃、成长性好的创业板上市公司2009-2014年的连续六年平衡面板数据,研究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通篇紧紧围绕四个问题展开研究:第一,股权激励是否促进了企业增加研发投资;第二,股权激励是否增加了创新产出;第三,股权激励是否提升了企业绩效;第四,股权激励影响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理论与背景分析。结合委托代理理论、剩余索取权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激励理论,基于研发的内生增长理论等分析了股权激励影响研发投资、创新产出、企业绩效的理论基础,梳理了国内外股权激励的发展历程。第二,实证分析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投资规模的影响。在控制内生性因素后,分析股权激励是否促进了企业增加研发投资,并且进一步区分不同股权激励方式、期限和所在行业,分析上述影响是否存在着差异性。第三,以专利申请数和企业成长性衡量创新产出,分析股权激励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第四,实证分析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区分不同激励方式是否存在差异。第五,实证分析股权激励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分析股权激励、研发投资、创新产出、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影响路径。本文的研究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控制了内生性因素后,股权激励促进了企业增加研发投资,进一步分析发现,限制性股票的激励效果好于股票期权,研究还发现,股权激励期限越长,越有利于企业增加研发投资,在高科技企业中,股权激励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资的效果更显着。第二,实证分析股权激励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发现不论以专利申请数衡量,还是成长性衡量创新产出,股权激励均促进了企业创新产出的增加。进一步分析发现,与股票期权相比,限制性股票在增加企业创新产出方面的作用更加显着,另外,股权激励期限对企业创新产出有重要影响,期限越长,企业创新产出越多;股权激励方案中,核心员工激励比例越高,企业创新产出越多。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实证分析发现,股权激励有利于提升企业研发投入产出效率。第三,实证分析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发现股权激励显着提升了企业绩效,且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滞后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和股票期权相比,限制性股票在提升企业绩效方面的作用更显着。第四,实证分析股权激励影响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并辅以创业板上市公司汇川技术的典型案例,证实了“股权激励→研发投资→创新产出→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研究证实了股权激励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明确股权激励、研发投资、创新产出和企业绩效的关系,发现研发投资在股权激励影响企业创新产出中起到中介作用,创新产出在研发投资影响企业绩效中起到中介作用,丰富了股权激励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路径的研究文献。第二,在研究股权激励影响研发投资、创新产出和企业绩效时,分析了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两种激励方式存在的差异,发现限制性股票激励效果更好。这一研究结论和西方成熟市场的相关研究有较大差别,本文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特点及股权激励操作实际分析了其原因所在。第三,在研究股权激励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时,利用企业注册地平均气温这个工具变量,解决股权激励与创新产出的内生性问题,改进了估计结果。
张光润[7](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认为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唐帅[8](2015)在《中国纸产品对外贸易影响因素和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造纸产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产业,纸和纸板是日常生活中书写、印刷和包装必不可少的原材料。随着造纸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纸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因此,研究纸产品对外贸易影响因素和竞争力,对于促进我国造纸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海关HS编码48项下的纸和纸板和47项下的木浆和废纸为研究对象,建立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运用面板数据估计方法,分析中国纸和纸板进口、纸和纸板出口、书写印刷纸出口,以及木浆和废纸两大造纸原材料进口的影响因素,并对我国纸产品竞争力进行实证评价和国际比较。文章首先对国际贸易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归纳和总结已有的关于贸易影响因素和竞争力、以及纸产品贸易的相关研究成果;其次分析了世界纸产品生产和贸易情况,总结了中国造纸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纸和纸板、木浆和废纸的生产、消费和贸易情况。第五章建立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选取适当的解释变量和模型估计方法,分析中国纸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第六、七章对中国纸产品竞争力的相关指标进行测算并与主要发达国家比较,评价中国纸产品的国际竞争地位,分析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第八章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一些促进中国造纸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政策和建议。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纸产品贸易的开展对造纸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纸产品大量出口的同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2)在影响中国纸和纸板出口和书写印刷纸出口的因素中,中国的出口供给大于进口国的进口需求;在影响中国纸和纸板进口和木浆进口的因素中,中国的进口需求大于出口国的出口供给;在影响中国废纸进口的因素中,中国的进口需求和出口国的出口供给都有显着影响。(3)价格对我国纸和纸板进出口影响显着;人民币升值能增加我国纸和纸板进口,减少纸和纸板和书写印刷纸出口,对我国木浆进口无显着影响;地理距离对我国纸和纸板进口影响不显着,而减少木浆和废纸进口;国外的反倾销调查对我国纸和纸板出口影响并不显着,我国的反倾销措施能促进纸和纸板进口;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地位并没有帮助我国纸产品贸易,加入世贸组织则有可能减少我国纸产品出口;森林资源禀赋是影响木浆进口的重要因素。(4)单个指标在评价中国纸产品国际竞争力时可能存在误区,应该将不同的指标结合起来考虑;我国纸产品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弱势;4820和4823两类纸产品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我国纸产品国际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大量的资本投入、强大的国内需求、产业的集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原材料供应、技术水平和企业规模还有待提升。为此,我国应该继续推进“林纸一体化”,加大废纸回收利用,规范行业竞争秩序,提升规模经济效应来促进造纸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
刘廷[9](2013)在《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飞速发展,人口膨胀、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这三大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为了解决这三大问题,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努力寻找应对各种措施,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取得了显着效果,但由于多数措施着眼于末端治理,而不是资源投入的生产开端,因此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世界上许多学者努力寻求从生产开端来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长期不断的探索,从生产开端开始努力减少资源消耗的全过程解决问题的生产模式逐步形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也逐渐成型,并且循环经济生产模式被世界多个国家应用到本国的经济发展实践中,取得了重大成功。中国经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发展遇到了能源、环境等瓶颈的约束,亦必须依靠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切合实际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循环经济实践。在中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中,财政政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财政政策尚未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循环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同时,适用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会计制度也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对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不仅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的财政政策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也会促进对循环经济及财政政策的理论研究。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讨论了论文的选题意义以及本研究的主体架构。第二章介绍了循环经济基本理论。分析了清洁生产的“5R”原则、庇古税、科斯定理、生态学理论和系统学理论,以及税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途径,为下文的分析准备了理论基础。第三章对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本章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分为废弃物利用为主——末端治理为主——步入清洁生产阶段——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这四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具体政策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在此基础上,认为废旧物资回收体系不够健全、循环经济相关技术不够先进、需求不足引致的恶性循环机制以及钢铁和铜的再生资源企业面临经营困难等是制约目前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第四章对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本章深入分析了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演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实际,主要分析了矿产资源与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财政政策的演变,以及现行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章在分析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效果及财政政策作用于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的提高是决定性因素,应着眼于循环经济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的完善是基础条件、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是当务之急。第六章总结和评价了经济发达国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以及对中国的借鉴。本章分别考察了美国、德国、日本、欧盟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并在对其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第七章提出了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及其实施机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制定方向是弥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市场的不足,培育市场的薄弱环节,促进薄弱环节市场的形成。要完善循环经济税收制度体系,即主要完善资源税制度、优化企业所得税制度、优化增值税制度、完善消费税制度、建立环境税制度,还要建立和完善税收以外的政策制度,即建立产品责任金制度、废弃物回收抵押金制度、加大对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的政府补贴和奖励、倾斜性的政府采购制度。此外还分析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实施机制,这也是财政政策能有效实施的条件或制约因素,即财政政策的监督与透明化体系、税收信息追踪系统、社会公众的广泛理解与参与、加快建立循环经济会计制度。第八章结合作者实际工作经验,研究了广西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这个案例作为本文研究结果的一个载体,反映了本文分析结论的适用性,也为当地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提供一个分析框架和初步的结果。
代春霞[10](2012)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萧条影响下的中资银行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29年发端于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了世界各国,作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一部分,中国也未能避免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所带来的严重性后果。当时中国是一个以白银作为一国货币体系基础的国家,大萧条期间国际银价的剧烈波动严重破坏了中国的货币体系,并且动摇了中国的经济。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最重要的现代金融机构—中资银行业,更是和货币供给直接相关,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1929-1931年,由于国际银价下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银行存银激增,资本充裕,信贷扩张,中资银行业出现了繁荣的局面。1931年后随着世界各国相继放弃金本位、贬值本币来应对危机,国际银价上涨,白银开始外流,但由于农村经济的破产,农村和城市之间贸易的不平衡,白银从农村大量流向城市,城市中资银行业的白银储备量继续上涨,这虽然进一步加重了农村的萧条,但却在某种程度上缓和了银价上涨对中资银行业的不利影响。随着1934年美国“白银法案”的实施,国际银价进一步暴涨,大量白银流出中国,中国陷入了严重的通货紧缩之中,很多银行发生了白银挤兑现象,银行银根紧缩,资金极端匮乏,金融危机爆发。为了应对危机,政府、银行业同业组织和中资银行业自身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面对陷入困境的中资银行业,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改组措施以便为银行业注入资金,以缓解银行业的危机。为了从根本上克服危机,稳定金融,政府改革了中国的货币体系,控制通货。1935年的币制改革改变了中资银行业的发展情景,币制改革后,货币供应量稳步增加,中资银行业快速发展,但同时国民政府也收回了商业银行的纸币发行权,政府对银行业的控制加强了。同时,在国内工商业衰败的情形下,中资银行业也适时改变了自身的投资和放款。一方面,在高收益的刺激下,中资银行业将大量的资金投向政府债券和房地产,并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另一方面,尽管由于工业萧条的影响,银行的贷款一时无法收回,银行业受到了牵连和损失,但中资银行业还是加大了对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的放款和投资,二者的联系加强了。在银行资金的支持下,大多数企业的经营状况开始好转,而银行在获得收益的同时,其自身的资金安全也获得了一定的保障。另外,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银行业同业公会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它一方面组织银行业积极进行自救,另一方面代表银行业寻求政府救济。银行业同业公会在挽救市面、应对经济萧条的过程中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发挥了重大作用。大萧条对中资银行业的影响是深远的。大萧条过后,中资银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取得了主导性的地位,但同时国家资本在全国中资银行业中也占据了绝对的支配地位,国家银行和金融垄断资本形成。大萧条时期中资银行应对萧条的措施及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这些或许能为当今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二、2003年9、10月美国各地区的废纸价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9、10月美国各地区的废纸价格(论文提纲范文)
(1)2016年国内外废纸市场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废纸回收和利用情况 |
1.1废纸回收率与废纸利用率 |
1.2废纸浆使用率 |
1.3以废纸为主要原料纸种的产量与消费量 |
1.4近年部分废纸相关项目建设情况 |
2废纸进出口情况 |
2.1废纸进出口量与金额 |
2.2进口废纸浆占原料比例变化 |
2.3进出口废纸种类、数量、金额及单价 |
2.4废纸主要来源国家或地区、进口地区及进口口岸 |
3废纸市场价格变化情况 |
3.1国际废纸价格走势 |
3.2国内主要废纸品种市场价格水平 |
(2)两岸金融合作与交流深化的制度创新研究-ECFA的论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本选题要解决之问题 |
1.1.3 议题拟达成的突破 |
1.1.4 国际金融合作的文献 |
1.1.5 合作方向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
1.2.1 两岸金融合作现况 |
1.2.2 过去研究的遗漏 |
第三节 本选题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拟达成的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拟达成的创新 第二章 区域金融合作的一般理论 |
第一节 区域金融的必要性 |
2.1.1 什么是区域金融合作 |
2.1.2 区域金融合作的目的 |
2.1.3 区域金融合作的意义 |
2.1.4 两岸金融机构合作的必要性之证明 |
第二节 金融合作交流的制度形式 |
2.2.1 区域金融合作的内容 |
2.2.2 区域金融合作的方式 |
2.2.3 区域金融合作的社会经济制度与条件 第三章 两岸扩大金融交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台湾经济发展的状况 |
3.1.1 台湾经济发展的状况 |
3.1.2 台湾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 |
3.1.3 台湾经济发展进一步的条件 |
第二节 大陆经济发展状况 |
3.2.1 大陆经济发展状况 |
3.2.2 大陆在区域经济中发展的地位 |
第三节 台湾和大陆之间的经济关系 |
3.3.1 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历史 |
3.3.2 两岸经贸关系的主要形式 |
3.3.3 两岸经贸关系的取得成就 |
3.3.4 两岸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 |
3.3.5 两岸发展经贸取得的成就 |
3.3.6 两岸发展经贸合作要求扩大金融合作 第四章 两岸金融合作交流历史 |
第一节 ECFA 之前的发展 |
第二节 ECFA 之后的发展 |
第三节 两岸金融交流的影响与存在的问题 |
4.3.1 对台湾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影响 |
4.3.2 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区域金融合作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欧盟经验 |
5.1.1 欧盟金融一体化的目的 |
5.1.2 欧盟金融一体化的过程 |
5.1.3 欧盟金融一体化的效果 |
第二节 东盟-中国架构 |
5.2.1 合作的目标 |
5.2.2 合作的进程 |
5.2.3 合作的成效 |
第三节 中新合作 |
5.3.1 中新合作的目标 |
5.3.2 中新合作的过程 |
5.3.3 中新合作的成效 |
第四节 经验与启示 |
5.4.1 国际经验总结:成功与教训 |
5.4.2 国际经验启示 第六章 ECFA 框架下的金融合作 |
第一节 签署协议的目标与意义 |
6.1.1 签署协议的背景 |
6.1.2 签署协议的目标 |
6.1.3 签署协议的意义 |
第二节 协议框架 |
6.2.1 协议的基本内容 |
6.2.2 协议的特点 |
6.2.3 协议的局限 |
第三节 协议的设施效果评价 |
6.3.1 协议的实施状况 |
6.3.2 协议的实施效果评价方法 |
6.3.3 协议的实施效果评价结论 第七章 深化金融合作制度设计 |
第一节 扩大金融合作的目标与原则 |
7.1.1 扩大金融合作的目标 |
7.1.2 扩大金融合作的原则 |
第二节 扩大金融合作的形式 |
7.2.1 台银登陆参股 |
7.2.2 税率制度改革 |
7.2.3 陆资来台 |
7.2.4 不动产投资 |
第三节 加强金融监管 |
7.3.1 加强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
7.3.2 加强金融监管的主要措施 |
第四节 深化金融合作的保障条件 |
7.4.1 扩大经济联系 |
7.4.2 中华经济圈自由贸易区 |
7.4.3 深化政治互信 |
第五节 论文创新之处与不足 |
7.5.1 论文创新之处 |
7.5.2 论文的不足 |
第六节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学术论文发表与研究成果 |
(3)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废弃物进口 |
1.2.2 跨国污染行业 |
1.2.3 环境资源跨国配置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1.4.1 创新点 |
1.4.2 难点 |
2 跨国污染转移研究综述 |
2.1 跨国污染转移动因研究综述 |
2.1.1 环境成本变化与跨国污染转移 |
2.1.2 经济发展与跨国污染转移 |
2.1.3 政府管制与跨国污染转移 |
2.2 跨国污染转移途径及区位选择研究综述 |
2.2.1 跨国污染转移途径 |
2.2.2 跨国污染转移区位选择 |
2.3 跨国污染转移验证及治理研究综述 |
2.3.1 跨国污染转移验证 |
2.3.2 治理机制 |
2.4 简要评述 |
3 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及时空演变分析 |
3.1 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一般分析 |
3.1.1 跨国污染转移渗透特征分类 |
3.1.2 跨国污染转移渗透特征表现 |
3.2 跨国污染转移相关利益主体地位的时空演变分析 |
3.2.1 发达国家政府与中国政府 |
3.2.2 跨国污染企业与生产工人和当地居民 |
3.2.3 案例求证:联邦制药彭州污染与相关利益方分析 |
3.3 伴随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北南单向渗透"特征及时空演变分析 |
3.3.1 发达国家环境成本内部化与污染转移的时空演变分析 |
3.3.2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与跨国污染转移的时空演变分析 |
3.3.3 中国环境容量变化与跨国污染转移的时空演变分析 |
3.3.4 "北南单向渗透"特征实证分析 |
3.3.5 案例求证: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分析 |
3.4 "北南单向渗透"与"东西单向渗透"特征并存的时空演变分析 |
3.4.1 跨国污染转移对东部地区的渗透特征隐性化 |
3.4.2 跨国污染转移对西部地区的渗透特征显性化 |
3.4.3 "东西单向渗透"特征及时空演变的进一步论证 |
3.4.4 案例求证:迈克斯外迁的渗透特征分析 |
4 基于贸易的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分析 |
4.1 废弃物进口对中国渗透污染一般分析 |
4.1.1 废弃物"非法"进口对中国的渗透污染 |
4.1.2 废弃物"合法"进口对中国的渗透污染 |
4.2 废弃物进口对中国渗透污染实证分析 |
4.2.1 废弃物进口对中国的"伴随性"渗透污染实证分析 |
4.2.2 废弃物进口对中国的"隐蔽滞后性"渗透污染实证分析 |
4.3 可资源化废弃物进口对中国的渗透污染分析 |
4.3.1 可资源化废弃物进口对中国的渗透污染一般分析 |
4.3.2 可资源化废弃物进口对中国的渗透污染实证分析 |
4.3.3 案例求证:电子垃圾进口的渗透污染分析 |
5 基于投资的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分析 |
5.1 传统制造业的"伴随性污染"渗透特征分析 |
5.1.1 污染密集型行业 |
5.1.2 外资垄断行业 |
5.1.3 案例求证:杜邦东营钛白粉项目环境风险分析 |
5.2 高新技术行业的"隐蔽滞后性污染"渗透特征分析 |
5.2.1 经验验证 |
5.2.2 环境效应分析 |
5.2.3 案例求证:尼赛拉电子器材有限公司引致渗透污染分析 |
5.3 加工贸易及资源加工行业的"产业链污染"渗透特征分析 |
5.3.1 加工贸易行业 |
5.3.2 可再生资源加工行业分析:以太阳能电池行业为例 |
5.3.3 不可再生资源加工行业分析:以水泥行业为例 |
5.4 典型案例分析:以IT行业FDI引致土壤污染为例 |
5.4.1 IT行业FDI进入与环境效应分析 |
5.4.2 IT行业FDI引致土壤污染一般分析 |
5.4.3 IT行业FDI引致土壤污染实证分析 |
5.4.4 评论 |
6 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形成机理分析:基于信息障碍视角 |
6.1 国际信息障碍:特殊利益集团与国际贸易制度缺陷 |
6.1.1 国际经济理论的单赢机制设计 |
6.1.2 国际协议和组织约束机制缺失 |
6.1.3 特殊利益集团控制全球价值链 |
6.1.4 案例求证:科特迪瓦毒垃圾事件分析 |
6.2 国内信息障碍Ⅰ:经济目标与环境保护目标相悖 |
6.2.1 经济目标与环境保护目标相悖的一般机理 |
6.2.2 经济目标与环境保护目标相悖的特殊机理 |
6.2.3 案例求证:紫金矿业渗透污染分析 |
6.3 国内信息障碍Ⅱ:转型期地方政府行为扭曲 |
6.3.1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两难选择 |
6.3.2 约束弱化与激励扭曲 |
6.3.3 非合作博弈 |
6.3.4 案例求证:地方政府失灵与金湖工业园区环境污染 |
7 中国治理跨国污染转移研究:基于信息障碍化解视角 |
7.1 化解信息障碍的政府制度安排 |
7.1.1 国家间信息障碍化解 |
7.1.2 区域间信息障碍化解 |
7.1.3 区域内信息障碍化解 |
7.2 化解信息障碍的的市场机制设计 |
7.2.1 想环境税率制度 |
7.2.2 排放权交易制度 |
7.2.3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
7.3 化解信息障碍的第三方制度构建 |
7.3.1 环保中间体组织构建 |
7.3.2 转移支付与连带制度构建 |
7.3.3 保证金制度构建 |
8 结论与启示 |
8.1.1 基本结论 |
8.1.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5)出口退税对林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主要目的和目标 |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林产品出口退税基本概念与理论分析 |
2.1 基本概念 |
2.1.1 林产品 |
2.1.2 出口退税 |
2.2 出口退税理论分析 |
2.2.1 出口退税的经济思想溯源 |
2.2.2 出口退税的法理基础 |
2.2.3 出口退税的必要性 |
2.2.4 出口退税的特点 |
2.2.5 出口退税的经济效应机理 |
2.3 林产品贸易的主要理论 |
2.3.1 林产品贸易的内涵及形式 |
2.3.2 林产品贸易的主要理论 |
2.4 出口退税对林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 |
第三章 出口退税国内外研究状况 |
3.1 出口退税理论的历史回顾 |
3.1.1 重商主义的观点 |
3.1.2 重农学派布阿吉尔贝尔的思想 |
3.1.3 古典学派威廉·配第的思想 |
3.1.4 亚当·斯密的思想 |
3.1.5 大卫·李嘉图的出口退税思想 |
3.1.6 马克思的自由贸易思想 |
3.2 出口退税理论的近期发展 |
3.2.1 出口退税是间接税属地主义原则和商品税管辖权原则的具体表现 |
3.2.2 出口退税是公平贸易原则的具体体现 |
3.2.3 出口退税是各国遵守公平税赋、避免双重征税原则的必然结果 |
3.2.4 宏观调控原则 |
3.3 出口退税国内研究现状 |
3.3.1 关于出口退税的理论依据问题 |
3.3.2 关于出口退税率合理确定问题 |
3.3.3 关于出口退税经济效应的计量问题 |
3.3.4 关于出口退税的国际比较与借鉴问题 |
3.3.5 关于防范出口骗税、加强退税管理的问题 |
3.3.6 关于出口退税的管理机制及运行模式选择问题 |
3.4 国际比较 |
3.4.1 法国出口退税制度 |
3.4.2 英国出口退税制度 |
3.4.3 意大利出口退税制度 |
3.4.4 韩国出口退税制度 |
3.4.5 其它国家出口退税制度 |
3.2.6 国外出口退税制度的经验总结 |
第四章 林产品出口退税的历史沿革 |
4.1 我国出口退税历史沿革 |
4.1.1 改革开放前的阶段 |
4.1.2 改革开放后出口退税形成和发展阶段 |
4.1.3 1994年建立以增值税为基础的出口退税阶段 |
4.1.4 2004年以来的着重结构调整阶段 |
4.2 我国出口退税制度改革的特点 |
4.3 我国出口退税改革的启示 |
4.4 我国出口退税的发展趋势 |
4.5 林产品出口退税历史沿革 |
4.5.1 林产品出口退税的政策调整 |
4.5.2 调整林产品出口退税的动因 |
4.5.3 林产品出口退税调整的政策取向 |
第五章 出口退税对林产品贸易的宏观和中观经济影响 |
5.1 林业及林产品贸易现状 |
5.1.1 森林资源现状概述 |
5.1.2 林产品贸易现状概述 |
5.2 出口退税对林产品贸易的宏观和中观经济影响 |
5.2.1 实证研究方法的简介 |
5.2.2 林产品出口退税对林产品贸易及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 |
5.2.3 出口退税率对总出口及林产品出口影响的比较分析 |
5.2.4 林产品出口退税调整对林产品贸易的定性分析 |
5.3 林产品出口退税对中观经济的影响 |
5.3.1 林产品出口退税调整对林业产业的影响 |
5.3.2 对原木、锯材、纸浆和造纸等资源型行业的影响 |
5.3.3 对粗加工为主的人造板行业的影响 |
5.3.4 对家具、地板等木制品行业的影响 |
5.3.5 林产品出口退税对地区经济的影响 |
5.3.6 林产品出口退税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
5.3.7 小结 |
第六章 出口退税对林产品贸易的微观影响 |
6.1 出口退税敏感度 |
6.1.1 敏感度的概念 |
6.1.2 林产品出口退税敏感度 |
6.1.3 出口退税额敏感度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6.2 出口退税对各类林产品企业的经济影响 |
6.2.1 对原木、锯材、木片加工业企业的影响 |
6.2.2 对人造板企业的影响 |
6.2.3 对家具企业的影响 |
6.2.4 对木地板企业的经济影响 |
6.2.5 对造纸企业的经济影响 |
6.3 案例分析 |
6.3.1 永安林业 |
6.3.2 景谷林业 |
6.3.3 吉林森工 |
6.4 林产品出口退税对企业的影响的趋势 |
6.5 小结 |
第七章 林产品出口退税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7.1 出口退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7.1.1 出口退税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
7.1.2 出口退税政策中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
7.2 我国林产品出口退税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7.3 林产品出口退税制度的原则 |
7.3.1 林产品出口退税机制的基本原则 |
7.3.2 林产品出口退税机制设计考虑的因素 |
7.3.3 林产品出口退税机制涉及的问题 |
7.4 完善林产品出口退税政策的建议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6)经营者股权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来自深市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选取 |
四、相关概念 |
五、本文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股权激励的研究 |
一、股权激励的效应研究 |
二、股权激励对企业或经营者行为的影响 |
第二节 企业研发投资研究 |
一、研发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 |
二、研发投资对企业绩效和价值的影响研究 |
第三节 股权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
一、股权激励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
二、股权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的不相关或负相关 |
三、股权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存在非线性关系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制度背景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剩余索取权理论 |
三、人力资本理论 |
四、激励理论 |
五、基于研发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第二节 国内外股权激励的发展情况 |
一、国外股权激励发展情况 |
二、我国股权激励发展情况 |
第三章 股权激励影响研发投资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分析与假说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设定 |
三、模型设定 |
第四节 实证分析 |
一、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单变量分析 |
三、多元回归分析 |
四、内生性检验 |
五、稳健性检验 |
六、进一步分析 |
第五节 研究结论 |
第四章 股权激励影响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股权激励影响企业创新产出的实证研究 |
一、引言 |
二、分析与假说 |
三、研究设计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第二节 股权激励影响企业研发效率的实证研究 |
一、引言 |
二、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简介 |
三、研究设计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结论 |
第五章 股权激励影响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分析与假说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三节 实证分析 |
一、单变量分析 |
二、回归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四、进一步分析 |
第四节 研究结论 |
第六章 股权激励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分析与假说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中介效应分析方法简介 |
二、变量与模型设定 |
第三节 实证分析 |
一、假设1的实证分析 |
二、假设2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进一步案例分析 |
一、汇川技术基本情况 |
二、实施股权激励的背景 |
三、股权激励方案 |
四、股权激励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第五节 研究结论 |
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建议 |
四、研究不足 |
五、后续值得研究的领域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综述 |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
第一节 家世考 |
一 曾祖移居京师 |
二 祖父定居京师 |
第二节 童年 |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
第一节 北大预科 |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
三 预科成学 |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
二 游学美欧 |
第一节 缘起 |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
一 访购中西书籍 |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
一 出版品交换 |
二 善本寄美保存 |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
结语 |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中国纸产品对外贸易影响因素和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关于贸易影响因素和竞争力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贸易影响因素和竞争力的研究 |
1.2.3 国外关于纸产品贸易的研究 |
1.2.4 国内关于纸产品贸易的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古典贸易理论 |
2.1.1 绝对优势理论 |
2.1.2 比较优势理论 |
2.2 新古典贸易理论 |
2.2.1 要素禀赋理论 |
2.2.2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
2.3 新贸易理论 |
2.4 新新贸易理论 |
2.5 竞争优势理论 |
2.6 产业经济理论 |
2.7 本章小结 |
3 世界纸产品生产和贸易情况 |
3.1 世界纸和纸板生产情况 |
3.1.1 世界纸和纸板产量变化情况 |
3.1.2 世界纸和纸板区域分布情况 |
3.1.3 世界纸和纸板国别分布情况 |
3.2 世界木浆生产情况 |
3.2.1 世界木浆产量变化情况 |
3.2.2 世界木浆区域分布情况 |
3.2.3 世界木浆国别分布情况 |
3.3 世界纸和纸板贸易情况 |
3.3.1 世界纸和纸板贸易量变化情况 |
3.3.2 世界纸和纸板贸易产品分布情况 |
3.3.3 世界纸和纸板进口国别分布情况 |
3.3.4 世界纸和纸板出口国别分布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造纸产业发展和纸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
4.1 中国造纸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
4.1.1 资源和能源消耗大,污染排放多 |
4.1.2 产业分布较为集中 |
4.1.3 企业规模偏小,发展不平衡 |
4.1.4 资金占用大,技术进步快 |
4.1.5 国家政策支持多,产业结构调整形势严峻 |
4.2 中国纸产品生产和消费情况 |
4.2.1 中国纸和纸板生产和消费情况 |
4.2.2 中国木浆生产和消费情况 |
4.2.3 中国废纸生产和消费情况 |
4.3 中国纸产品对外贸易情况 |
4.3.1 中国纸和纸板进口情况 |
4.3.2 中国纸和纸板出口情况 |
4.3.3 中国木浆进口情况 |
4.3.4 中国废纸进口情况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纸产品对外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
5.1 引力模型的构建 |
5.2 中国纸和纸板进口影响因素分析 |
5.2.1 模型的构建 |
5.2.2 数据来源说明 |
5.2.3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5.2.4 模型估计结果 |
5.3 中国纸和纸板出口影响因素分析 |
5.3.1 模型的构建 |
5.3.2 数据来源说明 |
5.3.3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5.3.4 模型估计结果 |
5.4 中国书写印刷纸出口影响因素分析 |
5.4.1 中国书写印刷纸出口情况 |
5.4.2 模型的构建 |
5.4.3 数据来源说明 |
5.4.4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5.4.5 模型估计结果 |
5.5 中国木浆进口影响因素分析 |
5.5.1 模型的构建 |
5.5.2 数据来源说明 |
5.5.3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5.5.4 模型估计结果 |
5.6 中国废纸进口影响因素分析 |
5.6.1 模型的构建 |
5.6.2 数据来源说明 |
5.6.3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5.6.4 模型估计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6 中国纸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
6.1 国际市场占有率 |
6.1.1 中国纸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
6.1.2 美国纸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
6.1.3 日本纸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
6.1.4 德国纸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
6.1.5 瑞典纸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
6.1.6 韩国纸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
6.1.7 加拿大纸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
6.1.8 国际市场占有率测算小结 |
6.2 贸易竞争力指数 |
6.2.1 中国纸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 |
6.2.2 美国纸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 |
6.2.3 日本纸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 |
6.2.4 德国纸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 |
6.2.5 瑞典纸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 |
6.2.6 韩国纸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 |
6.2.7 加拿大纸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 |
6.2.8 贸易竞争力指数测算小结 |
6.3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6.3.1 中国纸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6.3.2 美国纸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6.3.3 日本纸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6.3.4 德国纸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6.3.5 瑞典纸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6.3.6 韩国纸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6.3.7 加拿大纸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6.3.8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小结 |
6.4 本章小结 |
7 中国纸产品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7.1 生产要素 |
7.1.1 森林资源 |
7.1.2 人力资源 |
7.1.3 资本投入 |
7.1.4 技术条件 |
7.2 需求条件 |
7.3 相关和支持性产业 |
7.4 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
7.5 政府和机会 |
7.5.1 政府 |
7.5.2 机会 |
7.6 本章小结 |
8 促进中国造纸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政策和建议 |
8.1 政府的政策和建议 |
8.1.1 推进“林纸一体化”政策,增加原材料供给 |
8.1.2 创新融资政策,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
8.1.3 实施科技创新政策,推动产学研结合 |
8.1.4 落实环保政策,逐步淘汰落后产能 |
8.1.5 鼓励企业造林,提高木浆自给能力 |
8.2 行业协会的对策和建议 |
8.2.1 连接政府与企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
8.2.2 严格行业准入门槛,提升规模效应 |
8.2.3 完善纸产品标准体系,促进废纸回收利用 |
8.2.4 规范出口市场秩序,引导企业有序竞争 |
8.2.5 加强行业培训,积极应对“双反”调查 |
8.3 企业的对策和建议 |
8.3.1 调整发展战略,积极实施“林纸一体化” |
8.3.2 加大造纸专业人才培养,提高科技水平 |
8.3.3 建立造纸联盟,提升规模经济效应 |
8.3.4 提高废纸利用率,降低企业资源消耗 |
8.3.5 实施多元化的出口战略,开拓新兴市场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9.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9.2 研究的创新点、不足和展望 |
9.2.1 研究的创新点 |
9.2.2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9)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次 |
图目次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一、循环经济的定义 |
二、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研究现状 |
三、简要评论和本文的基本出发点 |
第三节 研究目标、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循环经济的一般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循环经济的3R原则 |
一、减量化原则 |
二、再利用原则 |
三、再循环原则 |
第二节 从“庇古税”到“系统学理论” |
一、庇古税 |
二、科斯定理 |
三、生态学理论 |
四、系统学理论 |
第三节 财政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途径 |
一、财政收入政策的作用途径 |
二、财政支出政策的作用途径 |
第四节 对循环经济的再认识——一般性与特殊性 |
第三章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阶段演变与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一节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阶段演变 |
一、废弃物利用为主阶段 |
二、末端治理为主阶段 |
三、步入清洁生产阶段 |
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阶段 |
五、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 |
第二节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
一、废旧物资回收体系不够健全 |
二、循环经济相关技术不够先进 |
三、需求不足引致的恶性循环机制 |
四、钢铁和铜的再生资源企业面临经营困难 |
第四章 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变迁分析——以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为例 |
第一节 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
一、资源税 |
二、资源补偿费 |
三、矿区使用费 |
四、资源勘查采矿登记费、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 |
第二节 资源综合利用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
一、概论 |
二、增值税(产品税) |
三、企业所得税 |
四、财政补贴及奖励政策 |
第三节 若干主要领域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
一、石油和天然气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
二、煤炭资源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
三、废旧物资回收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
第五章 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效果评价 |
第一节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效果评价 |
一、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基本形成 |
二、工业固体废物处理能力不断上升 |
三、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
四、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指标持续向好 |
第二节 典型领域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效果评价 |
一、煤炭产业 |
二、废旧金属产业 |
第三节 现行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优惠财政政策 |
一、资源税 |
二、增值税 |
三、企业所得税 |
四、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 |
第四节 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
一、税收制度不健全 |
二、资源税调节范围和力度不大 |
三、税收优惠政策设计不合理 |
四、税收政策成本在中央和地方分摊不合理 |
第六章 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及其启示 |
第一节 美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
一、美国促进循环消费的财政政策 |
二、美国促进循环生产的税收优惠政策 |
三、美国促进能源节约和新能源开发的财政政策 |
第二节 德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
一、德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二、德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 |
第三节 日本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
一、日本循环经济发展历程 |
二、日本循环经济立法 |
三、日本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
第四节 欧盟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
一、排放费 |
二、服务费 |
三、污染产品税 |
四、投入品税 |
五、资源税 |
第五节 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比较及启示 |
一、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
二、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不同之处 |
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启示 |
第七章 完善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财政政策体系的建议与实施机制 |
第一节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及外部条件 |
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
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有效的外部条件 |
第二节 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目标、原则和体系架构 |
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目标 |
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原则和体系架构 |
第三节 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 |
一、完善资源税制度 |
二、优化企业所得税制度 |
三、优化增值税制度 |
四、完善消费税制度 |
五、建立环境税制度 |
第四节 建立和完善税收以外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 |
一、建立产品责任金制度 |
二、废弃物回收抵押金制度 |
三、加大对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的政府补贴和奖励 |
四、倾斜性的政府采购制度 |
第五节 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监督体系 |
一、财政政策的监督与透明化体系 |
二、税收信息追踪系统 |
三、加快建立循环经济会计制度 |
第六节 财政政策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
一、要加快循环经济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二、要加快完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 |
三、要大力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能力 |
第八章 财政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广西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的试点 |
第一节 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
一、园区基本状况 |
二、园区现行财政优惠政策 |
第二节 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完善财政政策的建议 |
一、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完善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财政政策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1 资源税税目税率明细表 |
附录2 几个主要品种的矿山资源等级表 |
附录二 |
附录1 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的新型墙体材料目录 |
附录2 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的废渣目录 |
附录三 |
(10)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萧条影响下的中资银行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白银危机和中国的经济萧条 |
第一节 大萧条下中国的白银流动 |
1.1.1 国际银价的波动 |
1.1.2 中国的白银流动与白银危机 |
第二节 白银流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1.2.1 1929-1931 年的短暂经济繁荣 |
1.2.2 1932-1935 年的经济萧条 |
第二章 大萧条影响下中资银行业的概况 |
第一节 清末及北洋政府时期的中资银行业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中资银行业的发展 |
第三节 1932-1935 年的工商业萧条与中资银行业利润的增长 |
第四节 法币改革后中资银行业的快速发展 |
第五节 中资银行业在中国金融业中的地位变化 |
第三章 白银集中都市与中资银行业的发展 |
第一节 白银流入中国与中资银行业的繁荣(1929 年-1931 年 9 月) |
3.1.1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
3.1.2 中资银行业存银激增 |
第二节 白银从农村到城市与中资银行业的发展(1931 年 9 月-1934 年 6 月) |
3.2.1 农产品价格下降与城乡贸易 |
3.2.2 白银从农村流向城市:中资银行业存银继续上涨 |
3.2.3 农村的崩溃及中资银行业对农村的救济 |
第四章 政府对中资银行业的干预与中资银行业的发展 |
第一节 白银大量外流与政府未能奏效的防止白银外流的措施 |
4.1.1 1934 年 6 月美国购银法案的出台 |
4.1.2 白银大量流出中国 |
4.1.3 政府未能奏效的防止白银外流的措施 |
第二节 银根紧缩与政府对中资银行业的干预和改组 |
第三节 1935 年 11 月的法币改革与中资银行业的发展 |
4.3.1 1935 年 11 月的法币改革:收回商业银行的纸币发行权 |
4.3.2 中资银行业的快速发展:政府控制的增强 |
第五章 中资银行业对政府债券和房地产的投资 |
第一节 中资银行业对政府债券的投资 |
第二节 中资银行业对房地产业的投资 |
第三节 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崩溃 |
第六章 中资银行业对民族企业的放款和投资 |
第一节 工业萧条对中资银行业的冲击 |
第二节 中资银行业对民族企业放款的扩大 |
6.2.1 政府银行成为救济工商业的主体 |
6.2.2 其他商业银行对企业的放款 |
第三节 大萧条下中资银行对企业放款性质的转变 |
6.3.1 银行放款性质的转变 |
6.3.2 大萧条下银行对棉纺业的接管 |
第四节 中资银行的放款利率对企业的影响 |
第七章 银行业同业公会在应对经济萧条中的作用 |
第一节 上海银行业同业公会应对经济萧条 |
7.1.1 为限制白银外流所做的努力 |
7.1.2 参与工商业信用小借款 |
7.1.3 协助国民政府救济钱庄业 |
7.1.4 设立银行承兑汇票和票据承兑所 |
7.1.5 拥护法币改革 |
第二节 其他城市银行业公会应对经济萧条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2003年9、10月美国各地区的废纸价格(论文参考文献)
- [1]2016年国内外废纸市场概况[J]. 郭彩云. 造纸信息, 2017(10)
- [2]两岸金融合作与交流深化的制度创新研究-ECFA的论述[D]. 张恒. 南开大学, 2012(07)
- [3]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及治理研究[D]. 牛海霞. 浙江大学, 2010(07)
- [4]市场动态[J]. 章玉华,李萌. 造纸信息, 2009(02)
- [5]出口退税对林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D]. 周泽峰.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7(06)
- [6]经营者股权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来自深市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证据[D]. 黄淙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7]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8]中国纸产品对外贸易影响因素和竞争力研究[D]. 唐帅.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2)
- [9]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 刘廷. 武汉大学, 2013(07)
- [10]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萧条影响下的中资银行业研究[D]. 代春霞. 南开大学, 2012(07)